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養生小知識 > 

如何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欄目: 養生小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06W

所謂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據心理活動的規律,採用各種方法和措施,以維護個體的心理健康及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就其內容來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質培養與心理健康維護任務。心理素質培養,主要是教育和培養個體形成各種良好的心理素質,

我們每天都會遇到不同的事情,好壞皆有。會產生心理壓力造成影響,導致情緒的波動。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保護好自己的心理健康呢?

如何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走出中學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進入大學,生活、學習方式方法都發生很大的改變,大多數大學新生在入學時都會出現心理不適的情況。迷茫、彷徨、找不到方向感、抑鬱、焦慮等等心理問題困擾着他們。那麼該如何促進大學生在心理上隨着環境的變化而適應

操作方法

當工作上出現失誤被上司批評時,仔細聽取意見並改正。當然被批評肯定會心有不甘,把想發泄的寫在文檔裏或者找沒人的地方咒罵上司,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改正就好了。

如何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第2張

首先,體育鍛煉有助於智力(體育鍛煉是非常有用的情報) 的發展?智能是完成對個人工作的基本條件,學習任務。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以使個體的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思維和想象,如能充分開發和提高活動的效率,你也可以好好情緒體驗,樂觀

自己心中有苦惱、煩悶時找自己信任的朋友聊聊天,吐槽吐槽,發泄心中的憂悶和不快,千萬不要自己憋着。

如何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第3張

首先,體育鍛煉有助於智力(體育鍛煉是非常有用的情報) 的發展?智能是完成對個人工作的基本條件,學習任務。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以使個體的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思維和想象,如能充分開發和提高活動的效率,你也可以好好情緒體驗,樂觀

遇到對你生活造成重大影響的事情而陷入到自我煩悶狀態時,把情感轉移到其他地方去,幹自己喜歡又沒有時間乾的事情,像打球、游泳、畫畫和拳擊都可以,不整天沉悶其中。

如何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第4張

教師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上) -------------------------------------------------------------------------------- 發表時間:2003-9-15 14:03:00 作者:四川省涼山州教育科學研究所 諶業鋒 一、教師心理健康概述 教師保持健康的心理不僅有利於

不要事事不服輸,好勝心強,有時候也要學會當當別人生活裏的配角,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如何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第5張

[2]小學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基礎,其根本任務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科學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和勞動素質等方面的主動發展。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日子裏,我們的教育注重認知,忽略情感,致使很多學校成爲單一的傳授知識的場所,這

要有始有終的對待任何事,不要半途而廢,不要抱怨,尋求解決的辦法。最後會有成就感。

如何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第6張

1拓展教育的空間活動是培養學生自主意識、自主能力,從而獲得主動發展的重要渠道,這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不可能替代的。[9]從課堂到課外,到學校,應該留給學生更多的活動餘地,優化活動空間,以吸引兒童主動投入,主動參與。創設活動情境,渲染

多動手,破除自己的依賴心理和懶惰的毛病。一旦上手,就會發現和你腦海中想象的有所不同,更利於加深印象,不要老是停留在觀望階段。

如何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第7張

你聽說過吧?有些學科的建立,往往是因爲這些學科的創建者,有着這方面的切身體驗以至痛苦的經歷,因而激發了他們的極大熱情,發憤致力於這門學科的探索,最終獲得成就,造福於人羣。心理健康學的創建,就是這樣一個很突出的例證。 一個34歲的青

制定一份切實可行並使自身愉悅的修身養心的計劃,堅持執行變成一種習慣。

你聽說過吧?有些學科的建立,往往是因爲這些學科的創建者,有着這方面的切身體驗以至痛苦的經歷,因而激發了他們的極大熱情,發憤致力於這門學科的探索,最終獲得成就,造福於人羣。心理健康學的創建,就是這樣一個很突出的例證。 一個34歲的青

特別提示

最重要的是始終對生活、工作抱有積極的態度,讓自己的人生更精彩,身心更健康。

1、在良好的生活環境中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良好的生活環境和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可以萌發幼兒喜歡集體生活的情感。老師要抓住有利的時機,在爲幼兒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的過程中,對幼兒進行良好個性的培養。 2、遊戲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心理健康學是怎樣發展的?

你聽說過吧?有些學科的建立,往往是因636f7079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1336639爲這些學科的創建者,有着這方面的切身體驗以至痛苦的經歷,因而激發了他們的極大熱情,發憤致力於這門學科的探索,最終獲得成就,造福於人羣。心理健康學的創建,就是這樣一個很突出的例證。

一個34歲的青年人,由於精神失常,從他住家的四層樓跳下,自殺未遂,被送進精神病醫院。他爲什麼精神失常了?原來他和患有“羊癲風”的哥哥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哥哥病情發作時突然昏倒、四肢抽搐、面色蒼白、口吐涎沫、聲似羊鳴的可怕症狀,因而時刻懼怕自己也會得這種病,於是精神失常了。

在精神病院的三年痛苦經歷,使他深感精神病患者所受的待遇極爲不合理,所受的治療也多不合科學。尤其是社會上對於精神病患者的誤解,最使他感到痛苦。因爲一個精神病人,即使痊癒了,也仍會受到人們的歧視。在親身感受與體驗下,他立志終生努力從事心理疾病研究的事業。

這位自殺未遂者,就是心理衛生運動的發起人、心理健康學的先驅——美國精神病學醫生克利福德·比爾斯(1876—1943年)。1908年他病癒出院後,寫了一本名叫《一個發現自我的心靈》的自傳體著作,1909年出版後,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裏,幾乎每年都再版,成爲風靡一時的暢銷書。比爾斯在這本書裏,呼籲人們要注意對精神病患者的種種不公正的、不人道的待遇的事實,引起了社會上普遍的重視。

但是,當這本書剛剛出版的時候,卻遭到社會上的冷淡和非難。有些人甚至把這本書看作是“瘋子”的“瘋話”。幸而得到當時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和精神病學大師阿道夫·邁爾的同情與支援,他們分別發表講話、撰寫文章(詹姆斯爲比爾斯的書寫了序言),對這本書給以充分的肯定和讚揚。這樣,纔開始糾正了當時美國社會上對精神病學的種種不正確的看法。由邁爾所擬定的“心理衛生”這一術語,也就逐漸地被人們所瞭解和公認。

不過,也有另一種說法是:美國的艾薩克·雷在1863年出版了《心理衛生》一書,但未被公認;1908年英國的克洛斯通出版了《心理衛生》一書後,這一專業術語才被正式採用。“心理衛生”這個術語,究竟是由誰最早提出來的,可以留待心理學史家們去考證;“心理衛生”是在二十世紀初葉提出來的則是無疑的,因而,它是一門新興的學科。這門學科由於比爾斯的熱心呼籲奔走,聲勢日益壯大,終於發展成爲一場社會運動,心理衛生也就被社會上普遍承認和逐漸重視起來。

比爾斯還克服重重困難,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衛生委員會,發動了波及全球的心理衛生運動。因爲心理衛生運動最初是作爲改進精神病院,促使對精神病做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一種社會運動而興起的,因此它的目的就是普及心理衛生的知識和早期治療等措施,用以預防和減低心理疾病的發病率,進而促進心理健康,保障社會安寧。

在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協助下,“世界心理衛生協會”宣告正式成立。在我國,1988年臺灣中央大學開設了心理衛生學科,1985年,在南京首創“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的組織,國內幾所大醫院設立了腦系科,幾個大城市設立了精神病醫院。但是,心理衛生門診諮詢工作,始終未能在我國很好地開展起來,心理衛生知識也還未能在社會上普及開來。

你也許會問:心理學家詹姆斯和精神醫學家邁爾兩個人,爲什麼能“獨具慧眼”,發現“心理衛生”必將成爲一門蓬勃發展的新興學科,從而加以大力贊助和熱情扶植呢?說起來,他們兩個人也各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插曲”。

原來,詹姆斯在三十多歲以後,曾經有一個時期陷於輕度的精神失常的痛苦狀態。他當時整日遐思幻想,一些莫名其妙的悲哀與悵惘陣陣襲上心頭,使他陷入愁悶深淵而無力自拔,甚至幾次有過自殺的念頭。後來他立志刻苦鑽研哲學思想,倡導了“實用主義”這一近代美國主導哲學流派,於是改變了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可以說,詹姆斯是採用了古老的“信仰治療法”,治癒了他的心理疾病),心靈有了寄託,生活方式常態化,心理狀態也就逐漸地恢復到平衡。

邁爾則是因爲他所熱愛與崇敬的愛好文學的母親,在中年後罹患了一種導致精神失常的憂鬱症,使得本來安謐、幸福、和諧的家庭,籠罩在痛苦不安的愁霧之中。這種不幸的家庭環境,激發了邁爾從童年起,立志要獻身精神醫學的研究,決心使他熱愛的母親和衆多像他母親這樣不幸的人,免遭心理失常的苦痛。

青年朋友們,心理上的恐懼、焦慮、緊張和憂鬱等等消極情緒因素,很容易使人罹致心理疾病這一點,你該相信了吧?比爾斯的經歷,便是一個有力的例證。還有,詹姆斯作爲一位傑出的心理學家,也曾有過心理失常症狀,因而說明,“心理疾病”並不可怕,也不“可恥”。同時,這兩位科學家的遭遇也啓示我們:青年時期在心理上不夠健康,以至患有心理疾病,不僅完全可以治癒,甚至可以不用藥物而自愈,而且,也毫不妨礙他們在事業上取得巨大成就,以至可成爲對於社會和人類有貢獻的卓越人物。

談到這裏,你或許會提出疑問:“心理衛生”和“心理健康”,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呢心理健康學作爲一門新興的學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被人們普遍地叫做“心理衛生學”。二次大戰後,很多精神醫學家和醫學心理學家,感到“心理衛生”一詞在科學性上有些欠缺。他們認爲心理衛生更多地是着眼於從消極意義方面來指導人們怎樣診斷、治療和預防心理疾病,而忽略了怎樣積極主動地,從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上,去探討如何保持與增進人們的心理健康。他們指出,心理衛生最早只不過是側重於強調對心理疾病的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後來,它雖然也標榜促進心理健康,但實際上遠遠沒有完成和達到這樣的目標。隨着精神醫學和醫學心理學的理論與技術的進展,同時也依據現代化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精神生活不斷提高的要求,怎樣更加積極主動地從理論原理和方法技術上促進人們的心理健康,就顯得更加重要了。相比之下,“心理健康”這個詞,更富有積極性的建設性的意義,於是索性改用“心理健康”或者“心理保健”來代替了“心理衛生”。

我覺得心理健康學取代心理衛生學,不僅是先進的科學理論和方法的發展結果,同時也是時代要求的必然發展趨勢。附帶說一句,心理衛生的“衛生”一詞,英文爲“hygiene”,它是從古希臘“健康女神”“Hygeia”衍生而來,因此,“衛生”一詞原初就有“健康”之意。

如何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1、在良好的生活環境中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良好的生活環境和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可以萌發幼兒喜歡復集體生活的情感。老師要抓住有利的時機,制在爲幼兒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的過程中,對幼兒進行良好個性的培養。

2、遊戲和幼兒力所能及的勞動等實踐活動,爲幼知兒進行良好個性的培養搭建了平臺。健康的遊戲和有興趣的勞動,滿足了幼兒渴望實踐的要求。有助於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能促進道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的個性。

如何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檢視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Kidercaption

大學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一、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 我們經常聽見有同學抱怨“老天不公”,悲嘆自己“命不好”、“運氣不好”、“處境不佳”沒有遇到什麼值得快樂,令人高興的事,相反的,卻經常遇到一些令人煩惱的事,倒黴的事。於是乎成天悶悶不樂,精神不振,意志消沉,虛度光陰。這樣的人應從生命的意義這一角度入進行自我教育,明白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個極其偶然的存在。這個存在在茫茫的宇宙中,與漫漫的歷史長河相比,就象電光那樣短暫易逝。因此,我們要珍惜它、熱愛它。讓人的一生具有價值,具有意義,讓有限的生命爲人民大衆作出無限的貢獻,閃爍出絢麗的光芒。當然,人生道路上要經歷無數風雨、坎坷,這是誰都避免不了的,但是,只要我們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的目標,積極地去努力,去奮鬥,去拼搏。就會發現人生的天空如此廣闊,青春的鮮花如此美麗,活在世上真是一種幸福。二、636f7079e799bee5baa631333433623736提高道德修養水平  道德修養影響一個人的健康及壽命的長短。孔子曰:“仁者壽。”就說明了人的道德品質與健康長壽的關係。明代名醫張景嶽說:“欲壽,唯其樂。欲樂,莫過於善。”意思是說要想長壽,就必須要樂觀;要樂觀,莫過於樂善好施。古人還說:“有德則樂,樂則能久。”也明確指出有高尚的道德,纔可能有快樂的心態;有快樂的心態,纔可能健康長壽。現代醫學、心理學也證明了:道德高尚多做好事經常滿腔熱忱地幫助人,扶持人,愛護人,援救人,人們會投桃報李,給

如何提高心理健康

什 麼 叫 心 理 健 康 ?

心理健康又稱心理衛生,包括兩方面含義:(1)指心理健康狀態,個體處於這種狀態時,不僅自我情況良好,而且與社會契合和諧;(2)指維持心理健康、減少行爲問題和精神疾病的原則和措施。心理健康還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於預防心理障礙或行爲問題;廣義的心理健康,則是以促進人們心理調節、發展更大的效能爲目標,使人們在環境中健康生活,保持並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更有效地爲社會和人類作出貢獻。

心理健康這一術語是人們在認識和處理心理障礙的過程中提出來的。早期,在有些國家,凡行爲古怪者均被視作異人,遭到非人的待遇,有的被鐵鏈鎖起來,有的作爲展品在週末展出,尤其當社會主義發生變革或天災人禍時,對異人的懷疑、蔑視、憎恨和*就會加劇。隨着心理科學的出現和發展,人們對異人的看法逐步改變了,發現這些行爲古怪者是可以醫治的,於是各種專門收容異人的機構也應運而生,治療代替了懲罰。但當時的治療機構大多設在修道院中,其方法也只是在爲這些人提供陽光、空氣、自由和生物性需要的基礎上進行醫療。正是在這種醫療過程中,人們發現這些行爲古怪者的心理活動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233656436是導致精神不適和行爲異端的一個主要原因,而且這些招致了障礙的心理活動有時在正常人、甚至醫生身上也會出現,如焦慮、緊張、抑鬱等。這說明每個人對自己進行正確認識和評價的重要性。

智力正常

人的智力分爲超常、正常和低常三個等級。正常智力水平,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勞動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

情緒穩定與愉快

情緒穩定與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它表明一個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意味着機體功能的協調。如果一個人經常愁眉苦臉,灰心絕望,喜怒無常,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行爲協調統一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其行爲受意識支配,思想與行爲是統一協調的,並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個人的行爲與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亂,治療支離破碎,做事雜亂無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良好的人際關係

人生活在社會中,就要善於與人友好相處,助人爲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人的交往活動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狀態,人與人之間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僅是維持心理健康的必備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良好的適應能力

人生活在紛繁複雜、變化多端的大千世界裏,一生中會遇到多種環境及變化,因此,一個人應當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無論現實環境有什麼樣的變化,都將能夠適應,這也是心理健康的標誌之一。

以上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徵,但是心理健康並非是超人的非凡狀態,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個方面都有表現,只要在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徵。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全面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基礎 ,透過施教使學生在身體、精神兩個方面得到健康發展。近年來, 職業學校生源受到社會環境因素,職業教育前文化素質、不良行爲習慣、智力水平的制約以及心因性的精神疾患或心理障礙的的影響,使得他們在智力、感情、意志、行爲以及非智力等方面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學校黨委應根據教育部《職業學校德育大綱》和《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精神,修定了校本《德育實施規劃》,加大教育力度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實並達到行之有效。

我們假設:透過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心理髮展具有價值。

一.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

第一,學校應貫徹大德育的教育理論,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德育建設中。

第二 ,是關於學校教育的基礎理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對學校教育進行援助、諮詢的活動 ,當然不能脫離學校教育的實際。其中包括教育學、教育管理學、教育哲學、特殊教育學、各科教材教法等等。

第三 , 是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輔導與諮詢的基礎理論與技術。學校心理工作者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促進學生的認知、情緒和自我理解的發展 ,解決他們成長中的發展問題。這就不僅要對學生進行集體或個別的心理輔導 ,還要爲學校中的教師、學生的家長提供教育諮詢和建議。作爲職業學校的全體教師,都應把掌握教育心理的理論與技能作爲繼續教育的必修內容。使每一個從事學校教育的工作者都切實掌握心理輔導和諮詢的基本原理與簡單方法。

二.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我校針對學生當前的實際問題,總結出一套相應的對策,幾年來取得了一些經驗,可表述爲:探討“一結合”理念;激活“兩個積極性”;借鑑“三層次介入”理論,採用“四環節滲透”的方法。透過這一研究和實踐,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始終在學校“大德育”環境下正常執行,初步解決了一些問題。

“一結合”的探討,主要指學校思想品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心理教育是指根據心理活動的規律,用心理學的專業方法如:行爲矯正、診斷性評價、諮詢、指導等,對學生進行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教育。透過對學生進行青春期心理衛生、友誼觀、戀愛觀、家庭觀、事業觀的教育和行爲指導,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堅毅勇敢的品質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培養學生自尊自愛、自立自強、樂觀豁達、開拓創新、奮發進取的優良品質。過去,由於多種原因,往往將思想品德教育部分地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忽略了心理教育的作用。隨着教育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作爲教育者日益感到:教育觀念必須更新,德育工作是立體化、全方位的系統工程。由於學生課業容量增加、新科技因素對學生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之社會競爭、父母的期望值和多元文化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使得學生產生出各種心理不適。隨着社會的發展,社會勞動力結構、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的變化,人際關係的變化,又使社會更多的人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思想或心理問題,由此更多的影響着學生全面發展。心理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全的人格。

目前中等職業學校在加強學生的思想*工作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如:學校黨委建立了思想*工作責任制,成立了學校德育工作委員會,形成了由學校、科室分級管理,教師、班主任、全體教職工爲一體的德育工作隊伍。學校及科室定期分析研究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實際問題,提出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具體思路和辦法。學校還制定了《學校德育工程實施規劃》,將思想品德、心理教育、職業指導等工作納入德育工作範疇。學校加大對*課改革的力度,融入了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實行課堂45分鐘責任制,充分利用課堂主渠道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舉辦業餘黨校,定期對學生進行黨的基礎理論、*主義理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開辦“法律學校”(學員爲受處分或嚴重違紀的學生),對學生進行遵紀守法教育特別是對違反學校紀律的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視參加教育的情況及現實表現最終決定對違紀學生的處理意見;透過舉辦講座、報告會等形式,對學生進行黨的大政方針、國情教育,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教育,職業理想與青春健康教育,遵紀守法打擊校園暴力活動,校園優良傳統教育等。透過共青團工作、第二課堂、德育主題班會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思想品德、職業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

由此看來,學校思想品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學校大德育的組成部分,思想教育是確立*方向、理想信念的教育,是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心理健康教育透過培養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錘鍊道德意志、規範道德行爲,使學生形成堅持真理、樹立價值觀,體現將社會主體意識內化的教育機制。實踐證明,只有具備了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才能真正樹立並堅定正確的*方向;同樣,只有在崇高的、遠大的理想下,才能具備健全的心理品質,纔有可能形成堅忍不拔的意志、艱苦奮鬥的精神。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方向、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爲了培養品德高尚、遵紀守法、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現代人。但是在工作的內涵、方式方法上又有區別。二者互相聯繫、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要根據各自的特點,遵從各自的工作規律,過細的做工作,不能急功近利、急於求成。同時,思想教育與心理教育要有機的結合,在大方向一致的情況下,採取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容易爲學生所接受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的思想教育,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兩個積極性”的發揮,主要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協作與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定位於實現學校的教育功能和責任,但實際操作中,學生家庭教育的與的學校教育配合,又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爲此,我們積極利用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形式對家長進行溝通,在每學期的家長會上,由心理教師對形式家長進行講座或座談、問卷調查,爲學校的教育決策和實現教育的“家校結合”提供依據。根據每年生源的家庭背景與入學前教育的不同,做出相應的調整,使家庭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性。

“三層次介入”的理論,是指透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學習、心理、人格、適應和社會性發展等進行指導和援助。這種指導和援助主要是以心理輔導或諮詢的方式來介入 ,可以劃分爲三個層次。這裏所用的“介入”(interven- tion),意思是指一種積極的心理援助 ,或者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積極地干預,使他們在學校教育的正常軌道上發展。

第一層次 ,發展性心理輔導。對學生開展心理保健工作 ,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主要包括教育性開發、心理輔導 ,比如學校生活指導、適應指導、學習方法的指導、班級中的人際關係處理以及如何成爲一個受歡迎的職業學校學生等方面。

第二層次 ,預防性心理輔導。面對的是部分在學習、心理及生活上有潛在的或可能發生不適應問題或剛冒出問題苗頭的學生。輔導的方法主要是培養學習的興趣 ,進行角色扮演、遊戲療法、運動療法、音樂療法、鬆弛療法等。

第三層次 ,治療性心理輔導。面對的是在心理、學習、社會適應方面產生重大問題或不正常狀態或性格出現偏差 ,因而非常需要心理指導的特定學生。他們的表現多種多樣 ,如學校恐怖症、強迫症、焦慮、抑鬱以及逃學、自殘、輕生傾向等,嚴重的須轉介到醫療部門進行治療。

針對三層次介入的理論,我們所採取的“四環節滲透”。

第一環節,德育課主渠道。教育部職成司已計劃將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德育課教學,我校在2003年採用由我校策劃、北京師範大學、遼寧、廣西柳州職教中心共同編寫的試用教材,正式把職業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新生德育課和其他年級的選修課中,確實對學生心理教育起到一定作用。目前學校正在使用校本《德育課程標準》,首先,我們將從課堂教學目標轉向職業需求目標;從教師教法開發轉向學生學法開發;從專注學科知識系統轉向專注學生髮展系統;從傳授知識本位轉向激發能力本位;將能力標準細化到技能標準。其次,我們要將教學資源從原有意義的教師、教室、教材三元素,拓展到學生、企業、社會;把原有教學環節進行優化,把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提升。第三,將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職業指導、法律法規、*經濟、哲學觀點、社會生活、國情教育時事教育、學校文化等內容,按照不同年級漸進地梯次地納入教學,突破原有按年級與特定教材內容匹配的做法,實現了對學生進行全程、全面、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第四,堅持德育與學校智育、美育、體育相協調和滲透;與學校德育主題班會和校園文化建設保持一致,開闢選修課程;開發完善評價體系與管理,立足於學生自主學會做人做事。課標整體形成一個完整開放的操作系統,供教育管理與實施者控制。

第二環節,其他教育主體。學校制定出《心理教育實施規劃》確定了在不同專業與年級的心理教育工作重點和內容。早在1996年學校就引進了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教師,經過對部分教職工的嚴格培訓,由校醫室主治醫師、團委*、工會、心理輔導專兼職老師等人員組成了學校心理諮詢室,爲學生進行心理知識的普及、心理諮詢和輔導,對心理諮詢專業人員研究生班培訓;建立“青春教育課堂”,男女生分別學習觀看學校自編的教育光盤,爲全校班主任配備教育專用書籍。提出了我校男女生《性別角色的參考標準》、《心理健康標準》與正確宣泄方法。

《性別角色的參考標準》選登

目標:學會正確處有男子漢風度纔會讓家庭社會接納(男生性角色)

剛強而不執拗 勇敢而不粗魯 熱情而不輕狂 堅定而不任性

嚴謹而不拘謹 豪放而不失禮 敏捷而不多疑 隨和而不盲從

帥氣而不輕浮 求異而不求怪 平常而不平庸 敢爲而不衝動

自強而不自傲 自謙而不自卑 自尊而不自戀 依靠而不依賴

粗礦而不粗心 善辯而不糾纏 重情而不自擾 失戀而不失志

目標:角色認同,嘗試行爲體驗。

結一*康的網(人際關係)

與師長關係:父母、老師、師傅、地位高者,應該尊敬、有保留的服從、恰當的交流。

與同學(同性):友善不嫉妒,求大同存小異,不搞哥們兒義氣或小團體,在集體中保持自己的人格,不欺負他人,善於化解矛盾。知道朋友是有條件的,是非特異性的(不具有排他性)的關係。(異性):正常的友誼,在校內保持關係不過密,不能出現感情表達方面的身體接觸(拉手 擁抱 親吻 撫摩);對女同學不做超出同學關係限度的關心照顧,儘量避免單獨接觸女同學,特別在晚間;提倡文明的異*往,不隨意亂結交異性,學會拒絕的方法,學生時期堅決不發生性關係;熱情應適度,避免造成對方誤會;在經濟方面不依賴他人,不將女孩當依賴或以交女朋友趕“時髦”;發展多種興趣愛好,合理調節情緒方面的需要。

與陌生人:講究必要的禮貌,但要學會保護自己,要自重(裝素、表情、語言等),學會拒絕、報警、脫身、取證。不要貪小便宜,輕信他人;注意選擇資訊和網絡道德,不做學生還不能做的事情。

理人際關係的原則與技巧,在明辨是非的前提下,知道作爲學生在學習期間的行爲禁區。它是法律、道德與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要求。

做一個讓人喜歡的好男孩(討論)

雖然還不夠英俊,但我很可親;

雖然還不夠聰明,但我很勤奮;

雖然還不夠健壯,但我很健康;

雖然還不夠完善,但我很努力。

英俊、聰明、健壯主要依賴於父母遺傳,而可親、勤奮、健康、努力是你能抓住的,擁有了它,你就擁有了男子漢的魅力。

有女人味道纔會讓家庭社會青睞和接納(女生性角色)

溫柔而不懦弱 文靜而不造作 熱情而不輕浮 賢惠而不膽怯

謹慎而不畏縮 細緻而不小器 機敏而不多疑 隨和而不盲從

靚麗而不妖豔 求異而不求怪 平常而不俗氣 勇敢而不粗魯

自強而不自傲 自謙而不自卑 自愛而不自戀 依靠而不依賴

能言而不多事 善辯而不計較 重情而不自擾 失戀而不失志

目標:角色認同,嘗試着行爲體驗,以上角色特徵可以逐漸體驗。

結一張美麗的網(人際關係)

與師長關係:父母、老師、師傅、地位高者,應該尊敬、有保留的服從、恰當的交流。

與同學(同性):友善不嫉妒,求大同存小異,不搞一團和氣或小團體。知道朋友是有條件的,是非特異性的(不具有排他性)的關係。(異性):正常的友誼,在校內保持關係不過密,不能出現感情表達方面的身體接觸(拉手 擁抱 親吻 撫摩),一般儘量避免與男同學單獨接觸,特別在晚間;學校規定無管理人員允許,不要隨意進入男生宿舍;提倡文明的貞潔觀,不挑逗、不隨意亂結交異性,學會拒絕,不發生性關係;熱情應適度,避免造成對方誤會;在經濟方面不依賴他人,不將男孩當靠山或以交男朋友趕“時髦”;發展多種興趣愛好,合理調節情緒方面的需要。與陌生人:講究必要的禮貌,但要學會保護自己,要自重(打扮、表情、語言等),學會拒絕、拖延、報警、脫身、取證等保護自己的方法。不要貪小便宜,輕信他人;注意選擇資訊和網絡道德,不做學生還不能做的事情。

目標:學會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原則與技巧,在明辨是非的前提下,知道作爲學生在學習期間的行爲禁區。它是法律、道德與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女同學得到社會保護的外在因素和自我需要的保證。

心情不愉快就發泄出來(合理宣泄) 男女生適用

1).談話法:找朋友、老師、家長或其他可以信賴的人,“發發牢*”,透過交談“倒出鬱悶”。當然,儘量注意場合與方式。

2).書寫法:透過記日記或隨意在紙上書寫文字發泄不愉快情緒,然後將其保留或撕掉。

3).運動法:打球、跑步、踩氣球、撕紙、摔枕頭或被子、捶牆、逛街、唱歌、朗誦及叫喊。運動要有強度,達到消耗能量的目的,同時儘量不要影響他人。

4).哭泣法:可泣(無聲流淚)、可哭、可嚎啕。注意選擇環境。

5).代償法:想象自己美好的事情或長處,尋找心理平衡。此法較優。

6).昇華法:背書、記數、畫畫、書法、養小動物或提出一項任務來完成。此法最優。

酗酒、抽菸、自虐、動武、出走、逃學、自我封閉、破壞紀律、尋求刺激、怪異打扮都是不正當的宣泄方法,即使暫時得到安慰卻可能加重不愉快的情緒,造成不良後果,不可取。

目標:掌握技能,方法練習。

做一個讓人喜歡的好女孩(討論)

雖然還不夠漂亮,但我很可愛;

雖然還不夠聰明,但我很勤奮;

雖然還不夠健美,但我很健康;

雖然還不夠完善,但我很努力。

漂亮、聰明、健美主要依賴於父母,可愛、勤奮、健康、努力是你能抓住的,擁有了它,你就擁有了女孩的魅力。

建立心理援助網絡

同伴諮詢師——父母、班主任、心理諮詢教師——社會正規的心理援助機構。不要等問題嚴重時纔想到宣泄,心理垃圾要及時清除。

爲了發揮社會各種資源爲學校健康教育服務,我們聘請北京林業大學心理系學生定期來校參與心理諮詢,透過編排心理劇、個別指導干預、專題輔導等形式加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並開設“四月天心理援助熱線”;邀請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的專家爲學校教師進行定期講座;與清華大學附中心理諮詢室建立合作關係,利用“21 JK網”進行聯網的心理諮詢與教育。學校制定“每月一主題”班會活動,由經過專業培訓的教師指導專業科和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各類心理輔導;每月進行一次的兩課時的職業心理、專業知識講座,爲學生進行定期的與專業有關的相關教育;學校心理諮詢機構“陸寧聊天室”形成品牌,使心理教育更爲專業化和系統化並提高了教育實效性。我校心理諮詢室主要進行以下幾方面的諮詢指導工作:

第一、學習問題的諮詢。幫助學生尋找產生學習困難問題的根源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由於學生能力差、身體疲勞、記憶力衰退 , 或是由於沒有興趣、恐學症、學習習慣不好方法不當;智力問題、學習基礎問題以及非智力因素也成爲學生出現學習困難的原因。根據學生的問題成因,心理輔導教師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例如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符合個人條件的學習目標、學習方法,筆記方法,考試答題方式,對知識的記憶術,利用學習參考書等等,並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

第二、適應環境問題的諮詢。適應問題可分爲行爲問題和人格問題兩大類。重大的行爲問題如偷竊、暴力、不良性行爲、傷害、恐嚇、欺辱、自殘、自殺未遂等,輕度的行爲問題如厭食、失眠、夜驚、異常性好奇、*指、口吃、神經質、說謊等,對這類問題要從發展的角度看,有些是一時性的問題 ,在適當的教育環境中會逐步消失。有些是人格問題 ,其中嚴重的如神經症,學校則建議家長帶學生到神經科醫療專家聯繫治療,但幾個病例效果目前尚不理想。輕度情緒情感問題如:自我概念不清而產生的自卑感、缺乏自信、自我中心、嫉妒、不安感和怠惰、怯懦、偏執等 ,則在學生本人同意下,由心理輔導教師帶領同伴諮詢師,並協助學生家長共同給予矯治。

第三、人際關係諮詢。學生正處於第二反抗期,反抗對象主要是父母,也涉及到學校教師、師傅。與同性同學、異性同學的各種關係

是影響學生社會適應性成長、完成社會化過程的重要內容,反映在其它方面的許多不良行爲往往也由此引起,其中包括戀師、戀親情結、*傾向等。我們主要採取家庭諮詢、角色扮演、以及簡單的行爲療法特殊情況進行轉介治療。

第四、成長與發展問題諮詢。主要是關於學生如何做到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問題,其中包括人生觀、生活價值觀的確立,自我優勢潛能的激發與消極潛能的控制;對自己各種能力和學習特點的理解和把握;自我社會性的發展和將來人生的設計,;進入青春期後的性心理、身體發育等問題的引導。此外,交友健康、網絡心理等,特別是對畢業升學、擇業求職等人生髮展問題的諮詢,也是發展性諮詢的任務。

分析列出《二十四種學生常見問題心因分析與對策》、出版《德育案例集》幫助教師進行教育。

第三環節,學生自我教育。學生“同伴諮詢師”隊伍於2002年3月組建,屬於學生社團性質,在校生每班配備一至二名。“同伴諮詢師”以學校心理諮詢教師助手的身份,協助進行班級心理教育工作,主要採取本班的心理知識宣傳,傾聽學生的傾訴,實現學生與班主任、心理教師進行溝通的媒介,爲校園心理教育網絡的形成提供了條件,並取得了一定效果;以課外活動形式調節學生情緒的“心馨小屋”、“藍精靈———小法官”是由學生在學校心理教育部們指導的另類學生心理社團,爲使同學們有了自己的心理調節空間,定期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使學生在輕鬆的文娛活動中宣泄不良情緒,使心境得以昇華,從而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他們透過組織自愉自樂的活動,爲學生提供了宣泄放鬆的環境,在這裏,沒有說教和規範的諮詢,而更具有行爲療法的特點作用。學校還組織了聲樂、器樂、舞蹈、剪紙、繪畫、編織、音樂欣賞、塗鴉、電腦遊戲、體運動、維修、專業技能比賽以及社會公益服務和志願者等學生社團或第二課堂活動,爲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學校有學生的自己刊物《足跡》、《風采》及《校刊》,不同題材的由自己設計封皮(徵稿選優)、自己撰寫文章、學生參與評比選登的其它刊物(上學期內容爲“我愛我的專業”)。

第四環節,校園環境影響。環境育人的作用已共所周知,爲了營造一個和諧、溫馨、健康的校園環境,心理諮詢室每週組織進行兩次職業心理健康知識的晨廣播,稿件主要選自學生的好作品、學生喜歡的具有合法出版社健康內容的各種書籍、心理生理健康知識方面的書籍。每月一期心理知識櫥窗展示,刊登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及職業選擇,創業、升學方面的文章,健康知識選登。每月在校園內用掛橫幅、標語、板報等形式明確心理教育主題、強化學校的教育理念和要求。在不同功能的樓區,擺放不同專業的學生作品和名言警句,渲染氣氛實現環境育人的作用;校園網及時發佈心理健康資訊;樓內專業科櫥窗內,貼有各班學生自己制定和設計的《德育目標 (學生成長目標)》在實現自我教育的同時,也達到了對學生及時強化的目的。

青少年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成長?

謝謝邀請,關於青少年健康成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從我擅長心理學方面解答,主要解釋下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吧!青少年主要的心理問題主要有情緒636f7079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5653766問題、人際關係問題、學習與生活問題等。

建議對策:

1.學會認識自我,正確認識自己,學會做情緒的主人。讓青少年懂得觀察生活,體會生活。家庭、社會及學校要給他們提供適度的自由和自主抉擇、自負其責的機會;幫助青少年促進孩子自我實現*的產生和發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幫助孩子發展自我實現的能力。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可以一分爲二地看待問題,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找到適合自己的情緒宣泄辦法,多與父母老師和同學溝通,緩解自己的心理壓力。

2.學會善待他人,學會理智面對自我意識的矛盾。父母及老師要讓青少年懂得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教會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技巧,讓青少年有機會自己處理一些簡單的人與人之間的問題。青少年的人際關係主要包括與父母的關係,師生關係和同學關係等。如果這些處理不好,有可能造成一部分青少年孤獨寂寞、心境鬱悶,容易造成自閉。當青少年感到壓抑、挫折、煩惱時,如果不方便跟父母老師交流的時候,讓親少年學會與同伴們多交流或學會傾聽其他同伴們的問題,這樣利於他們的身心發展。善待他人需要青少年正確看待社交,明白人際交往是快樂生活的一部分,在同學之間形成良好的友誼對自身而言是受益匪淺的。

3、青少年的家庭、學校和教師要爲青少年營造適宜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進行三位一體的心理輔導。

家庭方面:父母雙方要和睦相處,給青少年的成長提供舒適溫馨的生活環境。在充滿歡聲笑語的家庭中成長的青少年,其心理其心理狀態通常是健康良好的,反之則內心深處是封閉、自卑、抑鬱的,這需要引起重視。

學校方面:可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測評體系和心理諮詢室,及時瞭解青少年的心理狀況,並且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青少年進行心理輔導。要爲青少年創造適宜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教師應從學生的個人特點出發,針對不同情況用不同的教學方式。

教師方面:在課堂上和課堂後都應該做到關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長,尊重青少年的人格與尊嚴,理解青少年的個性與差異,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與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教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思想和心裏話方面的交流,對學生存在的一些如妒忌、多疑、敏感、抑鬱等心理問題,不是一味地歸結爲道德或思想問題,而是學會從心理學的角度,運用心理學的分析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心理障礙,使學生樹立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態勢。

Tags: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