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怎麼寫物理論文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7.24K
1. 物理論文怎麼寫

物理科學作爲自然科學的重要分支,不僅對物質文明的進步和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人類的思維發展也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

怎麼寫物理論文

從亞里士多德時代的自然哲學,到牛頓時代的經典力學,直至現代物理中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都是物理學家科學素質、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思維的有形體現。隨着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例如,光是找找汽車中的光學知識就有以下幾點: 1. 汽車駕駛室外面的觀後鏡是一個凸鏡 利用凸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和成正立、縮小、虛像的特點,使看到的實物小,觀察範圍更大,而保證行車安全。 2. 汽車頭燈裏的反射鏡是一個凹鏡 它是利用凹鏡能把放在其焦點上的光源發出的光反射成爲平行光射出的性質做成的。

3. 汽車頭燈總要裝有橫豎條紋的玻璃燈罩 汽車頭燈由燈泡、反射鏡和燈前玻璃罩組成。根據透鏡和棱鏡的知識,汽車頭燈玻璃罩相當於一個透鏡和棱鏡的組合體。

在夜晚行車時,司機不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況,還要還要看清路邊持人、路標、岔路口等。透鏡和棱鏡對光線有折射作用,所以燈罩透過折射,根據實際需要將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勻柔和地照亮汽車前進的道路和路邊的景物,同時這種散光燈罩還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標和里程碑,從而確保行車安全。

4. 轎車上裝有茶色玻璃後,行人很難看清車中人的面孔 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還會吸收一部分光,這樣透進車內的光線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須要從面孔反射足夠強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

由於車內光線較弱,沒有足夠的光透射出來,所以很難看清乘客的面孔。 5. 除大型客車外,絕大多數汽車的前窗都是傾斜的 當汽車的前窗玻璃傾斜時,車內乘客經玻璃反射成的像在國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現在上方的空中的,這樣就將車內乘客的像與路上行人分離開來,司機就不會出現錯覺。

大型客車較大,前窗離地面要比小汽車高得多,即使前窗豎直裝,像是與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現在這個高度,所以司機也不會將乘客在窗外的像與路上的行人相混淆。 再如下面一個例子: 五香茶雞蛋是人們愛吃的,尤其是趁熱吃味道更美。

細心的人會發現,雞蛋剛從滾開的滷汁裏取出來的時候,如果你急於剝殼吃蛋,就難免連殼帶“肉”一起剝下來。要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訣竅,就是把剛出鍋的雞蛋先放在涼水中浸一會,然後再剝,蛋殼就容易剝下來。

一般的物質(少數幾種例外),都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可是,不同的物質受熱或冷卻的時候,伸縮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

一般說來,密度小的物質,要比密度大的物質容易發生伸縮,伸縮的幅度也大,傳熱快的物質,要比傳熱慢的物質容易伸縮。雞蛋是硬的蛋殼和軟的蛋白、蛋黃組成的,它們的伸縮情況是不一樣的。

在溫度變化不大,或變化比較緩慢均勻的情況下,還顯不出什麼;一旦溫度劇烈變化,蛋殼和蛋白的伸縮步調就不一致了。把煮得滾燙的雞蛋立即浸入冷水裏,蛋殼溫度降低,很快收縮,而蛋白仍然是原來的溫度,還沒有收縮,這時就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殼壓擠到蛋的空頭處。

隨後蛋白又因爲溫度降低而逐漸收縮,而這時蛋殼的收縮已經很緩慢了,這樣就使蛋白與蛋殼脫離開來,因此,剝起來就不會連殼帶“肉”一起下來了。 明白了這個道理,對我們很有用處。

凡需要經受較大溫度變化的東西,如果它們是用兩種不同材料合在一起做的,那麼在選擇材料的時候,就必須考慮它們的熱膨脹性質,兩者越接近越好。工程師在設計房屋和橋樑時,都廣泛採用鋼筋混凝土,就是因爲鋼材和混凝土的膨脹程度幾乎完全一樣,儘管春夏秋冬的溫度不同,也不會產生有害的作用力,所以鋼筋混凝土的建築十分堅固。

另外,有些電器元件卻是用兩種熱膨脹性質差別很大的金屬製成的。例如,銅片的熱膨脹比鐵片大,把銅片和鐵片釘在一起的雙金屬片,在同樣情況下受熱,就會因膨脹程度不同而發生彎曲。

利用這一性質製成了許多自動控制裝置和儀表。日光燈的“啓動器”裏就有小巧的雙金屬片,它隨着溫度的變化,能夠自動屈伸,起到自動開啓日光燈的作用。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與工農業生產、日常生活有着極爲密切的聯繫。物理規律本身就是對自然現象的總結和抽象。

談到物理學,有些同學覺得很難;談到物理探究,有同學覺得深不可測;談到物理學家,有同學更是感到他們都不是凡人。誠然,成爲物理學家的人的確屈指可數,但只要勤於觀察,善於思考,勇於實踐,敢於創新,從生活走向物理,你就會發現:其實,物理就在身邊。

正如馬克思說的:“科學就是實驗的科學,科學就在於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物理不但是我們的一門學科,更重要的,它還是一門科學。

物理學存在於物理學家的身邊。勤於觀察的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做禮拜時,懸掛在教堂半空中的銅吊燈的擺動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後來反覆觀察,反覆研究,發明了擺的等時性;勇於實踐的美國物理學家富蘭克林,爲認清“天神發怒”的本質,在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日子,冒着生。

2. 物理論文怎麼寫

接上樓

那麼我們物理老師可以給枯燥的物理內容創設情景,給學生營造一個有趣的物理學習環境,利用本學科特點創設一定情境,讓學生進入境界。例如講到利用回聲測距離時,把一道相關習題編入實際問題裏。我們經常看到一些資料會介紹某處的海有多深,那是怎樣測出來的呢?像我們測身高那樣嗎?拿一把卷尺去測,海那麼深,這樣你敢去嗎?應該是這樣做的:把恰好沒在海面下的鐘敲響,鐘聲傳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

共經過2.5秒,求海的深度。設海水中聲的速度爲330米/秒。經這樣一創設情景,就讓學生感覺到這不是在做題,而是在特定的條件下解決一個實際問題,有用的問題,有了內在動力,那麼學習的心情自然不同了,讓他產生愉快的情感,思維活躍地投入學習,產生的效果自然就好。

再者教學中要對全體學生一視同仁,對不同層次、不同特點的學生分別施教。要注意設定教學內容的層次和梯度,創設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上的成就感,特別是在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的高一年級教學中,教學要求更應該壓得低一點,考試題目要易一點,教學內容要嚴格控制在必修本以內,千萬不能根據高考要求,過早補充內容企圖一步到位,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我們曾在《力》一章後加"物體的受力分析"內容,並配以比較複雜的彈力和摩擦力的分析,結果不僅多數學生沒掌握,而且嚴重影響了後續學習的積極性。後改爲在《牛頓運動定律》之後進行受力分析訓練,學生便容易接受,因此有些知識宜隨着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入。關於考試更應基於對"雙基"知識的考查,切忌難度過高,以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情感。

(三)、尊重、信任、鼓勵學生使學生有良好的學習心境。

學習效果與一個人的情緒有關。懷着愉快的心情,充滿希望和信心的心境去學習,其學習效果纔會好,物理教學中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營造一種寬容的氣氛,對學生多鼓勵、關心並適當分層次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穫,人人都有成功感,包括成績不好的差生,也要相信他、鼓勵他。在這種環境下學生的心境自然好,效果自然出來。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和成長,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教師要耐心地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應過多地苛求、指責,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老師的愛和期望。師生的情感交流是雙向的,但由於中學生心理髮育尚不健全,因而教師處在主導的地位上,教師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年齡、性別的不同,羣體和個體的差異,主動採用相應的感情交流途徑與方法,要正確理解"師道尊嚴"的內涵,清除盲目的"唯我獨尊"的心理,主動積極地營造融洽的師生關係。

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學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學生的智力比作種籽,他說:"只關心種籽而忘了耕地等於撒下種籽喂麻雀,在當前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過程中,對學生情感因素的研究,應該成爲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物理教學中,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也要充分利用學生的情感因素,使他充分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產生積極的、認真的求知活動。使其爲物理教學服務,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3. 物理論文 怎麼寫

給你幾個例子,你再寫個開頭結尾,組織下語言就可以了

例如,在物態變化一章的教學中的汽化一節,講清物理規律,即:蒸發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方式。前者只能在液體表面上緩慢進行,可在任何溫度下發生,而沸騰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並只能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它們共同點都是要吸收熱。汽化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現象,同人類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在生產、生活中有普遍的應用。同學們,你知道下面這些道理嗎?

一、水爲什麼能滅火。

當發生火災時,消防隊員常用水來滅火,水對滅火起什麼作用呢?

首先,水一接觸熾熱的物體,會立刻升溫汽化成水蒸汽,我們知道汽化要吸熱,從熾熱物體上吸取大量的熱。冷水升溫到100攝氏度需要吸熱,沸騰的水變成水蒸汽吸的熱是同質量的冷水加熱到100攝氏度的吸熱的五倍多,從而起到降溫滅火作用。

其次,水蒸汽的體積要比等質量水的體積大好幾百倍,這麼多的水蒸汽在燃燒體的周圍,使燃燒體不能充分與空氣接觸,燃燒也就不容易進行了。

這裏必須說明:並非任何大火都用水撲滅,例如油類着火,絕不能用水來撲滅,而只能用二氧化碳泡沫滅火器或用其它隔絕空氣的方法來滅火。

二、天氣的冷暖不一定由氣溫決定

也許有同學會說:誰不知道氣溫高就熱、氣溫低就冷。但實際並不都是這樣。我們都有這種體會:冬天有風的時候更冷,其道理是什麼?如果把溫度計放在風中吹,這時的氣體溫度並不會下降。冷天,人在風中感到特別冷,首先,從人體的裸露部分,如、頭、臉、手散掉的熱比無風時多得多,單這一點,已足夠使我們引起冷的感覺了。

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們的面板時刻在蒸發水分,而蒸發吸熱有致冷作用。同學們可做這樣的小實驗。在自己的手背上抹上一點酒精,並用嘴吹一吹,會感到特別涼在有風的天氣中,面板表面水分的蒸發快,吸取身體較多的熱,所以感到更冷。

根據上面的道理,人們在生產與生活中採取了許多保溫和降溫措施,下面略舉幾例:1、高燒病人或中暑病人用物理降溫,即在病人的額頭和其他面板上塗抹酒精,使酒精吸取身體的熱而達到退燒目的。2、夏天教室內灑水用水分蒸發來降溫散熱。3、在寒冷的冬天,人們常關着門窗,而在夏天則保持室內空氣流動。4、冬天洗頭後最好用電吹風把頭髮吹乾,如果讓其自然幹,勢必吸取頭部大量的熱,則有發生感冒的可能。5、火箭頭上塗上一層特殊材料,這種材料在高溫下熔化並汽化,熔化和汽化都要吸熱,使火箭溫度不致過高,因而不致被燒燬。

三、沸水溫度即沸點並非都是100攝氏度

沸水的溫度同氣壓有關。我們知道,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高度每上升300米,沸水溫度即沸點就降低1攝氏度,照此計算,在珠穆朗瑪峯上燒水,70攝氏度左右水就沸騰了。相反在低於海平面1000米的礦井中,水的沸點是103攝氏度,在14個大氣壓的蒸汽鍋爐內,水的沸點是200攝氏度,所以應該說:在一個標準大氣下,純水的沸點纔是100攝氏度。高山上煮食品不易熟,爲了煮熟食品,山地居民常在密閉的鍋蓋上壓石頭。增大壓強提高沸點。現代人已發明並普遍使用了壓力鍋,鍋內氣壓在1.2個大氣壓以上,可任何地區使用,鍋溫度遠超過100攝氏度,煮熟食品既快又方便多了。在製糖工業上,也採用了類似方法降低沸點,不但節省燃料,提高生產效率,還保證了糖不致溫度過高而變質。

此外,還在水中加一些酸鹼鹽之類物質,它的沸點也會提高。因此煮熟食品時,加一點鹽,食品就容易煮熟煮爛。

四、煮食品時,火越旺越快嗎?

有些人認爲,爲了儘快煮熟食品,把火燒得大一些就行了。結果是達不到目的。因爲水沸騰時溫度是不變的,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溫,而結果只是加快水的汽化,使鍋的水乾得快而已,白白的浪費了燃料。正確的方法是用大火把水燒開後就改用小火,保持鍋的水一真沸騰,就行了。

4. 怎樣寫物理論文

對於光的本性的認識,幾個世紀以來始終存在着激烈的爭論,光的波粒二象性是兩種學說相互妥協的結果。

在解釋一些現象如干涉和衍射時,人們就用波動說去解釋,而對另一些現象如光電效應就用微粒說去說明。這種既是微粒又是波的存在在觀念上確實叫人們不容易接受,其原因是到現在爲止還沒有一種理論能很好地把波動和微粒統一在一個模式下。

本文正是從這樣一種出發點來探討光的本性。 假設有一個光源S1,在S1前放置一塊屏幕,從S1發出的光(光子)會將整個屏幕均勻的照亮。

我們知道,屏幕的亮度是與落在屏幕上面的光子數的多少有關的。嚴格地說,屏幕的亮度是以垂直於屏幕的光線與屏幕的交點爲中心向四周逐漸變暗的。

但這種變化決不是機率問題。證明如下:把S1放在一個半徑爲R1的球的中心,假設S1在單位時間裏發射出N個光子,則單位球面積上所接受的光子數等於光子數N除以球的總面積4πR12,如果把球的半徑由R1變爲R2(R2>R1),則在單位球面積上所接受的光子數就變爲N除以4πR22,由於R2大於R1,所以半徑爲R1的球在單位球面積上接受的光子數大於R2球單位面積上的光子數。

這就是爲什麼屏幕上的亮度是由明到暗逐漸變化的原因。當屏幕距光源的距離很大且屏幕的面積又很小時,就可以近似的認爲屏幕上的光子是均勻分佈的。

現在把另一個相干光源S2放在靠近S1的地方,情況有了變化。在垂直兩個光源的平面上出現了明暗相間的圓環,而在平行兩個光源的平面上,則出現了明暗相間的條紋見圖一,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光的干涉條紋。

因爲干涉現象是波動的最主要特徵,所以這也就成了光具有波動性的最有力證據之一。我們知道機械波是振動在媒質中的傳播,當有兩列相干波源存在時,媒質中任意一點的振動是兩列波各自到達這一點時波的疊加。

當到達這一點的兩列波的相位相同時,則在這一點上的振幅最大,如果兩列波的相位相差1800時,則振動的振幅相互抵消,這樣就形成了有規則的干涉條紋。經典光學正是套用機械波的方法證明光的干涉條紋的,而傳播光的媒質以太已被證明是根本不存在的,這樣用機械波的方法證明光的干涉條紋也就顯得比較牽強。

量子力學在解釋干涉條紋時則採用的是機率波的方法,認爲亮的地方是光子出現機率多的地方,暗的地方則是光子出現機率少的地方。問題是當只有一個光源時,光子是均勻分佈在屏幕上的,而當存在另一個相干光源時,按照量子理論光子就會集中出現在一些地方而不去另一些地方,機率的解釋是不能使人心悅誠服地接受的。

愛因斯坦曾用上帝不擲骰子來表達他對用機率描述單個粒子行爲的厭惡。這就是目前對於光的干涉現象的兩種正統解釋方法。

我們對於光本性的認識是否還存在其它我們沒有考慮到的因素,是否還存在其它的證明方法來統一光的波粒二象性即用一種理論解釋來解釋波動性和粒子性呢? 爲了找到這種新的理論,在此我們不得不在現有光量子理論基礎上進行一些必要的修正即單個光量子的能量是變化的,光子的能量和質量是相互轉化的,轉化的頻率就是光的頻率。頻率快光子的能量大質量小,相反,頻率慢則光子的能量小質量大,這樣光子在空間所走的路程就形成了一條類波的軌跡。

在論證光的干涉現象之前,我們先對光源進行定義。單頻率點光源---頻率單一且所有光子在離開光源時的狀態(相位)都相同。

單頻率點光源具有這樣兩個特點,其一在距光源某一點的空間位置上,光子的狀態不隨時間變化。其二光子的狀態隨距點光源的距離作週期變化。

光的波長指的是光子在一個週期的時間內在空間執行的距離。 我們在x軸上設定兩個點光源S1和S2,如圖一所示。

令P爲垂直平面上的一點,從P點到S1和S2的光程差PS1-PS2爲波長的某個正數倍ml (m=±1,2,3,…)。從S1和S2出發的兩列光子,將同相地達到P點,狀態相同。

再令Q爲垂直平面上的另一點,從Q到S1和S2的光程差也爲ml。過P和Q點做一條曲線,使得這曲線上所有過XO的垂直平面內的點的軌跡都具有這樣的性質,即這條曲線上任意一點到S1和S2的距離之差爲常數,根據解析幾何我們知道,這曲線是一條雙曲線。

如果我們設想這一雙曲線以直線XO爲軸旋轉,則它將掃出一個曲面,叫做雙曲面。我們看到,在這曲面上的任意一點,來自S1和S2的光子始終都是同相位的(相位差保持不變),光子在曲面上的每一點的狀態是一定的,沿曲面上的點的狀態是週期變化的。

由於光的波長很短,光子沿曲面的這種週期變化是不容易被觀測到。 同理,我們令T爲垂直平面上的另一點(圖中未畫出),從T點到S1和S2的光程差TS1-TS2爲波長的l/2*(2m+1)倍(m=±1,2,3,…)。

從S1和S2出發的兩列光子,將以1800的相位差達到T點。再令V爲垂直平面上的另一點(圖中未畫出),從V到S1和S2的光程差也爲道長l/2*(2m+1)倍。

過T和V做一條曲線使這曲線上任一點到兩定點S1和S2的距離之差爲常數,。

5. 物理論文怎麼寫

大學論文的寫作要求、流程與寫作技巧 廣義來說,凡屬論述科學技術內容的作品,都稱作科學著述,如原始論著(論文)、簡報、綜合報告、進展報告、文獻綜述、述評、專著、彙編、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等。

但其中只有原始論著及其簡報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創造發明等知識產權的。其它的當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發展的、爲特定應用目的和對象而撰寫的。

下面僅就論文的撰寫談一些體會。在討論論文寫作時也不準備談有關稿件撰寫的各種規定及細則。

主要談的是論文寫作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和經驗,是論文寫作道德和書寫內容的規範問題。 一、論文寫作的要求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

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儘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歎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

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現在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

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爲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

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三)論文——引言 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

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

要複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 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準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誌 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五)論文——實驗結果 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僞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

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

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併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

論文行文應儘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

文、表、圖互不重複。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六)論文——討論 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

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複敘述實驗結果。應着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

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 (七)論文——結語或結論 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

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八)論文——參考義獻 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瞭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

因此這裏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 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

如論文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鑑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 論文有關的各種支援的或有矛盾的結果或觀點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獻;故意不引,自鳴創新;貶低別人,擡高自己;避重就輕,故作姿態的做法都是錯誤的。

而這種現象現在在很多論文中還是時有所見的,這應該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獻、漏掉重要文獻、故意不引別人文獻或有意貶損別人工作等錯誤是比較明顯、容易發現的。

有些做法則比較隱蔽,如將該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討論中。這就將原本是你論文的基礎或先導,放到和你論文平起平坐的位置。

又如 科研工作總是逐漸深人發展的,你的工作總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發展起來做成的。正確的寫法應是,某年某人對本題做出了什麼結果,某年某人在這基礎上又做出了什麼結果,現在我在他們基礎上完成了這一研究。

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表述絲毫無損於你的貢獻。有些論文作者卻不這樣表述,而是說,某年某人做過本題沒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過本題仍沒有做成,現在我做成了。

這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

6. 怎樣寫物理小論文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分析物理現象;利用身邊物品,進行物理實驗,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體會。這裏介紹一組與雞蛋有關的物理現象和實驗。

1、液體蒸發吸熱

實驗:把剛煮熟的蛋從鍋內撈起來,直接用手拿時,雖然較燙,但還可以忍受。過一會兒,當蛋殼上的水膜幹了後,感到比剛撈上時更燙了。

分析:因爲剛撈上來的蛋殼上附着一層水膜,開始時,水膜蒸發吸熱,使蛋殼的溫度下降,所以並不覺得很燙。經過一段時間,水膜蒸發完畢。由蛋內部傳遞出的熱量使蛋殼的溫度重新升高,所以感到更燙手。

2、熱脹冷縮的性質

實驗:把煮熟撈起的蛋立刻浸入冷水中,待完全冷卻後,再撈起剝落。

分析:首先,蛋剛浸入冷水中,蛋殼直接遇冷收縮,而蛋白溫度下降不大,收縮也較小,這時主要表現爲蛋殼在收縮。其次,由於不同物質熱脹冷縮性質的差異性,當整個蛋都完全冷卻時,組織疏鬆的蛋白收縮率比蛋殼大,收縮程度更明顯,造成蛋白蛋殼相互脫離,剝蛋殼就更方便了。

3、驗證大氣壓存在

實驗:選一隻口徑略小於雞蛋的瓶子,在瓶底熱上一層沙子。先點燃一團酒精棉投入瓶內,接着把一隻去殼雞蛋的小頭端朝下堵住瓶口。火焰熄滅後,蛋被瓶子緩緩“吞”入瓶肚中。

分析:酒精棉燃燒使瓶內氣體受熱膨脹,部分氣體被排出。當蛋堵住瓶口,火焰熄滅後,瓶內氣體由於溫度下降,壓強變小,低於瓶外的大氣壓。在大氣壓作用下,有一定彈性的雞蛋被壓入瓶內。

4、浮沉現象

實驗:把一隻去殼雞蛋,浸沒在一隻裝有清水的大口徑玻璃杯中。鬆開手後,發現雞蛋緩緩沉入杯底。撈出雞蛋往清水中加入食鹽,調製成濃度較高的鹽溶液。再把雞蛋浸沒在鹽溶液中,鬆開手後,雞蛋卻緩緩上浮。

分析:物體浮沉情況取決於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關係。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體積就是它所排開液體的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密度與液體密度的大小關係可以對應表示重力與浮力的大小關係。因爲蛋的密度略微比清水的密度大,當蛋浸入清水中時,所受重力大於浮力,所以蛋將下沉。當浸沒在鹽水中時,由於鹽水密度比蛋的密度大,所受的重力小於浮力,所以蛋將上浮。

5、慣性、摩擦阻力現 象

實驗:選用外形相似的生雞蛋、熟雞蛋各一隻,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相同的力使它們在原處旋轉。能迅速旋轉的是熟雞蛋,緩慢旋轉幾圈就停止的是生雞蛋。

分析:生雞蛋的殼內是液狀的蛋清,外力作用在蛋殼上旋轉時,蛋清由於慣性,繼續保持靜止狀態,則它與蛋殼間存在摩擦阻力作用,使整個蛋只能緩慢轉動。而熟雞蛋內蛋清已凝固成蛋白,外力作用時旋轉時,整個蛋就能迅速轉動。

7. 怎麼寫物理小論文(初中的)

物理小論文

生活中有很多的物理現象,許多簡單的現象可以用所學知識去解答。

現象一:飛快的火車有一個安全距離,當我們在公路上步行時,不宜靠中太近,除了害怕離線的車會撞到之外。還有一個意料之外的原因,對此本文將作出解答。

現象二:取兩片很薄的紙,將他們貼近,用力的吹,我們並不能將紙吹開,反而出現被“吹攏”的情況。

現象三:,對於相同流量的水而言,口徑大的水龍頭,水的流速很慢,但是對於口徑小的水龍頭,可以明顯的看到流速加快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總結來看,空氣和水都是流體,在兩者之間有着一定的共同點,都遵循流體的基本性質,在流體的學習中有兩個很重要的方程叫:伯努利方程和連續性方程。用它們就可以很簡單的解釋上面三個現象。首先,伯努裏方程的基本表達式爲:P+1/2pv+pgh=恆量。P指流體周圍的壓強大小,p指流體本身的密度,v指流體的速度。在上述但現象中,可把水和空氣近似的看作理想流體,且它們作常流動。在以上前兩種情況中,都可以將pgh看作是不變的,所以我們很容易的就得到P+1/2pv=恆量。容易得出壓強和速度成反相關。下面將對三個

現象作出具體的解釋。

解釋現象一:其中提到一個意外的原因就是很有可能身邊的空氣將我們“推”向汽車而發生意外。爲什麼這麼說?當車飛快的從我們身邊開過的時候,對周圍的空氣造成了影響:使它們的速度加快,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據上面的推倒易知:速度過快造成周圍空氣的壓強減小,在汽車周圍形成一個壓強差,在車周圍的事物就容易被“壓”到車下。這是相當危險的,所以步行要儘量的靠邊走。

解釋現象二:當兩片薄紙靠近,我們將它們看成和外面的空氣分開,當我們吹氣時,使得兩紙間少量的空氣流速加大,壓強減小,外圍的空氣使得紙片貼在一起。

解釋現象三:同流量即體積相同,所以易知SV=S V。這就是理想流體的連續性方程。它表示理想流體作定常流動時,流體的速率與流管截面積的乘積是一個恆量。由此可知,當我們將口徑邊小時,必然導致流速加快。根據個原理在科技上也有很大的運用,比如切割水槍,對於一樣的出水量,這種水槍的口徑很微小,使得出水的速度極快,所含動能極大,

在生產上有很大的運用。

最後,要介紹一個很實用的方法:取水。在家中,看到大人用一根管子插到水裏,用嘴在管口吸氣,水就會自己流出來,我也試過,但沒有成功,現在我目標了原因:必須保證吸氣的一端低於出水的一端,爲什麼呢?這是利用了大氣壓的原理。當吸氣後管子裏成爲真空,水就被外界大氣壓壓倒了出水端。

物理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我們可以藉着生活來學習物理,再利用物理來服務生活。

8. 如何寫物理論文

物理論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問題來源,理論內容,理論依據,演繹與論證過程,如果有實驗則寫出實驗器材,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數據,數據處理,結果分析與思考。

具體到要探究的問題上實事求是的寫就可以。其中理論依據演繹與論證過程是關鍵,對於初中生看看相關書籍,先把要弄明白的理論學會了,在剖析本質,進行推演。

你的物理書上寫的那些定理定律一般都有演繹過程,可以參考仿照一下。一般要借鑑相關書籍,結尾要註明參考的文獻。

實驗部分數據處理是關鍵(如果有的話),數據要分析出自變量因變量,並進行誤差分析,就是說說什麼因素導致了那些有可能不準的結果。如果還有封皮的話,標題寫***理論,註明姓名,指導教師(就寫你的物理老師,甭管他指導沒有),日期就行了。

9. 初中物理論文怎麼寫

物理論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問題來源,理論內容,理論依據,演繹與論證過程,如果有實驗則寫出實驗器材,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數據,數據處理,結果分析與思考。

具體到要探究的問題上實事求是的寫就可以。其中理論依據演繹與論證過程是關鍵,對於初中生看看相關書籍,先把要弄明白的理論學會了,在剖析本質,進行推演。

你的物理書上寫的那些定理定律一般都有演繹過程,可以參考仿照一下。一般要借鑑相關書籍,結尾要註明參考的文獻。

實驗部分數據處理是關鍵(如果有的話),數據要分析出自變量因變量,並進行誤差分析,就是說說什麼因素導致了那些有可能不準的結果。如果還有封皮的話,標題寫***理論,註明姓名,指導教師(就寫你的物理老師,甭管他指導沒有),日期就行了。

Tags:物理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