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怎麼寫人物通訊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3.12W
1. 怎麼寫人物通訊

通訊有許許多多名目,如:特寫、專訪、側記、札記、巡禮、速寫、集納、散記、記者來信、新聞小故事等等。人物通訊作爲其中最主要的一種新聞載體尤其引人注目。

怎麼寫人物通訊

一、人物通訊的含義和類型

人物通訊就是以人物爲中心報道對象,透過一個人物或一組人物新近的行動來反映時代特點和社會面貌的一種通訊形式。

人物通訊是報刊、廣播、電視上最爲常見的通訊形式之一。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動爲新聞,重在表現人物的品質、性格和精神面貌,透過個別顯示一般,達到揭示時代特徵、感染教育讀者的目的。

人物通訊中的人物當然要具有新聞性。從實際報道的情況看,這些能夠進入通訊中充當主角的人,大致上有這樣幾種類型:

第一種,各行各業的英雄模範人物。 如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張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麗等,都是由人物通訊向全社會推出的楷模。這樣的人物通訊,社會影響最爲廣泛、深遠。

第二種,人們普遍關心的社會名流。 如著名科學家、社會活動家、愛國人士、運動員、演員等。這樣的通訊在報刊上常佔有相當多的數量,有些報刊甚至可以透過報道這樣的人物來吸引讀者,提高報刊的發行量。

第三種,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體現了某種人生價值的普通人。 這是近年人物通訊題材發展的一個趨向。

第四種,某些對社會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

根據基本結構形態的不同,人物通訊有這樣三種類型:

1.傳記式

其特徵是較完整地寫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蹟,篇幅較長,內容豐富。

2.特寫式

側重於寫人物的一時一事,或某一側面。雖然比一般的特寫涉及範圍大得多,但屬於集中於一事、一個側面的寫法。真正寫一時一事的人物通訊,現在也很常見。

3.羣像式

特點是報道對象不止一個,而是一個集體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時空範圍內的幾個同類人。

二、人物通訊的寫作

(一)、請誰來當“新聞人物”

選擇人物,要注意如下標準:

u 能體現時代精神,反映社會面貌;

u 有能構成新聞的較充分的事蹟;

u 生命形態和生活軌跡有一定的獨特之處;

u 人物有鮮明的個性,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現人物的常用手法

1.注意表現人物性格的特異點

2.在矛盾衝突中寫人

3.借他人之口刻劃人

4.借景寫人

2. 怎樣寫人物通訊

人物通訊,是具體而形象地報道各種人物的事蹟、經歷的一種新聞文體。

在20多年的專業新聞寫作中,筆者對“人物通訊”比較偏愛。究其原因,那就是“人是萬物之靈”,尤其是在變革的年代。

人,創造着歷史;人,推動着歷史。無論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發揮着光和熱,在他們的身上都有着“閃當點”;那麼,如何寫好人物通訊呢?筆者認爲應從以下幾點着手。

一、注意發現先進人物 在茫茫人海中,要發現我們想寫的先進人物,很多時候並不那麼容易。這就需要我們像採礦那樣到生活中去“挖掘”,像淘金那樣到人羣中去“篩選”。

筆者寫了一篇通訊,題目是《李相根,你大膽地往前走》,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和龍市某林場的三個小夥子乘車幾百裏來到延吉市,讓筆者給他們牽線搭橋,也搞山野菜加工。

20多年來,筆者就是這樣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注意發現典型,並滿腔熱情地謳歌他們。 二、要“愛”所寫的先進人物 多年來,筆者養成了一個習慣,無論寫誰都滿腔熱情地把感情投入進去,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縮短和採訪對象的心理距離。

筆者認爲這是寫好人物通訊的一個關鍵環節。 俗話說: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試想,如果一個記者的感情和採訪對象格格不入,或者保持一定的距離,那麼人家怎麼可能把自己的心裏話掏給你呢?一個記者如果沒有大量豐富翔實的第一手材料,又怎麼能夠把人物寫活呢? 因此,多年來,筆者無論採寫幹部、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個體勞動者,老人或孩子,健康人或殘疾人,都先和他們打成一片,讓他們把自己看成朋友。事實上也確實有不少採訪對象後來真的成爲朋友。

要和採訪對象交朋友,很重要的一點是瞭解他們,尊重他們。如果一個記者在採訪時竟說“外行話”,對他們的生活一無所知或知之不多,那結果恐怕就可想而知了。

還以《李相根,你大膽地往前走》這篇通訊爲例。第一次去採訪,李相根沒在家,接待筆者的是他的妻子,還有韓方代表和一位工作人員

筆者沒有錯過這個機會,因爲要寫一篇人物通訊,側面描寫也相當重要。結果,收穫確實不小。

象李相根當村長時,爲了給村裏辦工廠,結果賠了十三萬,除了貸款,連自己的血汗錢八千元也賠進去了。村裏人的冷嘲熱諷,妻子的“離婚通牒”等細節,就是他妻子在發牢騷時無意中講的。

第二次去,筆者開了座談會,有四五個人蔘加。筆者還帶去了採訪錄音機,詳細地記錄了每一個人的發言。

那天,李相根也相當忙,電話幾乎是一個接一個,來辦事的人也絡繹不絕。他一個勁兒地向筆者道歉,筆者不急不躁,一再說:“你先忙你的,不着急。”

這樣,他的情緒也隨之穩定下來,話也多了起來。他的性格比較內向,不太愛講話,而且還擔心搞個體和韓國合資,一旦出了名會不會產生副作用。

於是,筆者就耐心地給他講黨的農村政策,給他吃“定心丸”。因爲前兩年在農村,特別是偏遠山區,有“出頭椽子先爛”想法的人並非一個兩個。

因此,筆者這篇通訊的題目可以說是“有感而發”。在通訊的結尾,滿懷深情地寫道:李相根——年輕的農民企業家,你就大膽地往前走吧!因爲我們期望的是在廣大農村,特別是偏遠山區,能夠涌現出更多的“李相根式”的農民企業家。

三、應突出先進人物的個性 在寫人物時,尤其是先進人物,不能“千人一面”。因爲人的感情世界是相當豐富的,人們表達感情的方式也是千差萬別的。

在採訪時,要細細地觀察,要有意識地掌握一些細節。 有的記者寫人物喜歡走“捷徑”,圖省事。

一寫“感動”,要麼是“說不出話來”,要麼是“熱淚盈眶”。一寫先進人物,一般少不了“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廢寢忘食”這類成語。

筆者認爲這樣描寫人物,可以說是“敗筆”。 爲了不沖淡人物的“個性描寫”,我覺得篇幅較短的通訊,除非十分必要,否則人物的相貌、服飾可以不寫或少用筆墨,用“白描”的手法更樸實、自然些,更有利於刻畫人物的“個性”。

突出人物的個性,除了描寫人物的行爲,人物的心理以外,語言描寫也相當重要。因爲“言爲心聲”。

人物語言有其個性,同樣不能千篇一律。人物的語言應該同人物的年齡、職業、性別、經歷、脾氣、所處的環境等相吻合。

從人物的語言中反映人物的神態、氣質和情感,讓人家一看就知道你寫的是張三、而不會誤以爲是李四。 在《李相根,你大膽地往前走》這篇通訊裏,筆者寫了這樣一個細節:相根高中畢業後,就回村當了農民,那一年他十八歲。

面對着窮鄉僻壤,小夥子默默地想: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我就不信甩不掉這頂窮帽子。 這就是李相根的個性。

他熱愛自己的家鄉,面對貧窮,有一種頑強的拼搏精神。正因爲有了這種拼搏精神,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裏,他飽嘗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終於迎來了“柳暗花明”。

如果他沒有這個思想基礎,不會成爲今天的農民企業家。他也許進城打工,離開生他養他的黑土地;也許整天捏着小酒壺,任憑命運去擺佈。

但李相根就是李相根,他有他自己的“活法兒”,這是他的個性使然。 四、注意處理好幾個關係 在寫先進人物的時候,一定要處理好先進人物同領導的關係、同羣衆的關係。

3. 怎樣寫人物通訊

怎樣寫人物通訊

在這次抗震救災中,涌現了一大批英雄人物,這需要我們很好地進行報道。而人物通訊是一種常見的新聞載體,它以塑造人物爲主要目的。因此說它是報道這些英雄的最好文體。那麼,該怎樣寫人物通訊呢?愚以爲,寫人物通訊應從如下幾個方面着手:

一是要有現實針對性

寫作對象的選擇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能體現時代精神,二是對人們有激勵和鼓舞作用。也就是說,選擇的採寫對象如果與當下先進性的時代要求不相吻合或相差甚遠,則不能讓廣大受衆產生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鳴,也就難以收到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先進的思想教育人的社會效果。英雄人物的先進事蹟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集中反映特定時代的社會風貌和時代精神。

二是事蹟可信度要高

英雄人物和模範人物在人物通訊題材中佔有較大的比重,因而,這類人物的寫作具有代表性。長期以來,“爲社會樹立榜樣”是這類題材寫作的“經典性”法則,也是人物表現成功與否的根本價值尺度。然而,這一“榜樣法則”在人物通訊的報道實踐中帶來的一些問題卻不得不令我們深思:它很容易導致新聞人物表現的真實性產生偏差,使報道的可信度下降,從而弱化甚至消解所期望的報道效果。帶有普遍性特徵的偏差在於:先驗地以某種絕對化、純粹化、理想化的標準,預製一種理想榜樣模式,然後用這種模式來“套”現實中的人物,相當程度上是以簡單化的宣傳價值取代審美價值,從而給人物通訊的寫作帶來失真的弊端。爲此,我們只有深入一線、深入實際進行採訪才能挖掘出真實、可感的“血肉”來。

三是故事情節要生動

我國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這裏雖然講的是作詩的經驗,但如果把它引用到新聞報道上也是十分妥貼的:這裏的“言”可以指新聞報道的文體;“情”就是新聞人物的情感,或稱作者訴諸文字而傳達出來的情感;“人”就是受衆。通訊往往特別強調事件對受衆個人的人性化、個人化的情感誘惑力。

四是報道人情味要濃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研究生院終身教授梅爾文?門徹在談到新聞寫作的藝術和人情味時說過:記者的文章是寫給讀者看,念給聽衆聽的。他們知道,如果他們的報道不清楚,無趣,寫得不好,那麼他們的讀者、觀衆和聽衆就會轉而選擇其他的報道。爲了吸引、取悅易變的受衆者,記者開發出許多講故事的方法、技巧和策略,這些方法能使報道生動、吸引人。爲了確保報道被人們閱讀,新聞記者必須以一種呈現個人親歷的戲劇性事件的手法進行報道。新聞記者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之一是:使用人們常用的詞彙講述故事。記者透過尋找到與事件有關的人,使新聞人格化和戲劇化。人情味是新聞的要素之一。就像一本小說那樣,小說裏到處都是人的故事,新聞故事也是透過人的故事傳遞資訊。如果人物故事構思得巧妙,可以在敘述中轉換話題,而讀者很可能毫無知覺地被故事中的人物牽着鼻子走。此外,高情感的場景描寫,而不是低情感的事實堆砌,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新聞故事所必需的。

五是要有典型的事例

任長霞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破案神速,犯罪分子聞風喪膽;人民戰士楊利偉駕馭“神舟”遨遊宇宙,圓國人的太空夢;白衣天使葉欣,面對非典的肆虐,置個人生死於度外,始終戰鬥在抗擊的第一線,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這次抗震救災的英雄人物極多,有教師,有幹部,有解放軍,有武警戰士和公安戰士等等……先進人物的事蹟總是讓人感動,給人激勵,給人啓迪。只要你能走近你熟悉、喜歡的先進人物,或實地採訪,或查閱收集資料,那麼,人物通訊報道就一定能寫成功。

4. 怎樣寫人物通訊和消息的

一、消息的寫法 人們對“新聞”的理解,一般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新聞”包括消息、通訊、特寫等新聞體裁。

狹義的“新聞”通常指消息,是大衆傳播媒體上常見的一種文字型裁。(一)消息的特點 1、短小精練 消息要短小精練,這是新聞寫作的基本要求。

要想將消息寫得短小精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善於抓問題和分析問題,寫稿時主題一定要集中,材料要精選,結構要緊湊,語言要精確、簡練。

寫好後要精心修改,至少要閱讀兩遍,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做到精益求精。另外新聞要“一事一報”,這是使新聞短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事一報”顧名思義,就是一條新聞報道一件事。 2、語言生動簡潔 消息的語言只有生動、簡潔,才能吸引人讀。

如1998年3月30日《中國小記者報》以《人大代表議國事,小記者採訪展風采》爲題在一版上刊登了一組小記者採訪人大代表的文章和照片,每一篇文章都寫得短小精練,語言生動、感人,很受廣大小讀者的歡迎。 3、“倒金字塔”結構 消息的寫作是將最重要的、最新鮮的事實寫在新聞的最前面,因此人們接觸到一篇新聞稿時,只要看上一眼就能知道它主要講的是什麼。

讀報時主要是想了解當天或新近國內外發生了什麼重要的、有意義的事情,牽涉到什麼人,結果又是怎樣等等。如果不把這些主要內容開門見山地寫在新聞的開頭,就不大容易促使讀者讀完這篇新聞。

寫消息往往是把事情的高潮或結果放在最前面,按事實重要性程度和讀者關注的程度先主後次地安排,內容越是重要的,讀者越是感興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後依資遞減。這在新聞寫作中稱爲“倒金字塔”結構。

它是消息寫作中最常見的結構形式。(二)消息導語的幾種寫作方法 大家知道,任何精彩的文章,都必須有一個好的開頭,消息當然也不例外。

消息的開頭部分以簡練而生動的文字介紹新聞事實中最重要的內容,並能引起讀者閱讀興趣,新聞學上稱之爲“導語”。 新聞導語是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情況下,導語是消息開頭的第一段。

而有的短消息不分段,其導語便是開頭的第一句話。有的消息開頭部分的段落很簡短,則導語可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自然段組成,是複合導語。

這時,它的第一段稱爲導語,第二段或第二段以後的導語段落,稱爲“次導語”或“準導語”。 有人認爲寫好導語,是寫好新聞的一半。

下面向大家介紹幾種導語的寫作方法。1、敘述方式導語的寫作 爲了使導語精彩醒目,發揮引人入勝的作用,應該根據不同稿件內容,採取多種多樣的寫法。

多數情況下,新聞導語採取的是敘述即陳述的方式,就是直截了當地用客觀事實說話,透過摘要或歸納概括的方法,簡明扼要地反映出新聞中最主要、最新鮮的事實,給人一個總的印象,以促其閱讀全文。敘述方式導語寫法比較容易掌握,運用起來方便,所以,它就成爲導語最基本、最常用的表達方式了。

2、描寫式導語的寫作 寫導語除了用敘述方式外,還可以採用描寫的方式。記者根據目擊的情況,對新聞中所報道的主要事實,或者事實的某個有意義的側面,作簡練而有特色的描寫,向讀者提供一個形象,給人以生動具體的印象,這就是描寫式導語的一般特點。

這種導語所描寫的形象是客觀事實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觀事物的再現,所以也有人把它叫做“見聞式導語”。這種導語一般用在開頭部分,以吸引讀者,增強新聞的感染力,使讀者獲得如臨其境的感受。

比起敘述的方式的導語來,描寫式導語運用時受到的限制要多一些,運用範圍不如敘述式導語那樣廣泛,所以,要想寫好描寫式導語,就得花一番功夫,要抓往最主要的新聞事實用形象的語言來表現,描寫要切合新聞寫作的要求。會議新聞報道很少採用這種寫法,在現場目擊式報道中,導語裏進行描寫的情況比較爲多見。

所以,要以簡潔的描寫喚起讀者的現場實感。3、議論式導語的寫作 新聞報道以客觀敘事爲主,但也不排除在敘事過程中畫龍點睛式的說理。

議論式導語往往採用夾議的方式,透過極有節制、極有分寸的評論,引出新聞事實,喚起讀者的注意。議論式導語有三種形式: (1)評論式 評論式導語往往在導語中直接點評或評價新聞事實。

評論要少而精,最好是一句話。 (2)引語式 引用要人、權威或羣衆的話來開篇。

採用引語式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所引的話,本身就是重要新聞;二是借他人之口,來評價、引帶新聞事實。在使用引語式導語時應做到:所引的話應精彩、生動、富有新意,能牢牢抓住讀者;所引的話要精練,要真實,符合原意,應和報道題目緊密相關。

(3)設問式 設問式導語是以設定疑問開頭的導語,吸引讀者的注意。 總之,寫導語要注意簡練,段落要短,導語不能長於四行,愈短愈有力量;導語要能點出文章的主題和思路;要講求修辭。

千萬記住,如果你的第一句話不能打動讀者,也沒必要寫第二句話了。所以修辭極爲重要;要靈活掌握導語,不斷出新;寫好導語要反覆閱讀,認真修改。

(三)學會恰當運用新聞背景材料 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然而寫進新聞稿件的卻往往不光是事實,是新近變動的情況,同時也包括某些新聞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在不少新。

5. 人物通訊的作文怎樣寫

所謂人物通訊,就是以報道各條戰線上的先進人物爲主的通訊。它着重揭示先進人物的精神境界,透過寫人物的先進事蹟,反映出人物的先進思想,使之成爲社會的共同財富。同時,也報道轉變中的人物和某些有爭議的人物。“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寫作時切不可把先進人物寫成從來沒有過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寫人敘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實例〉

嚴師·慈父·名醫

——記酉陽縣浪坪鄉評議村小民師 喻登智 吳建平

採訪鄉村教師——酉陽縣浪坪鄉評議村小民師喻登智,鄉親們異口同聲地稱他:是名醫、似慈父、更是嚴師!

1975年,喻登智接過教鞭,在評議村小的三尺講臺上一站就是20年。如今,他已由血氣方剛的毛頭小夥變成了鬢角染霜的“小老頭”,可他癡心無改,無怨無悔。

說他是名醫,不是因爲他有多高超的醫術,而是因爲他一直堅持義務爲學生和鄉親們治療疾病。評議村地處酉陽、黔江、彭水三縣結合部,離鄉所在地也有近20公里。這裏缺醫少藥。剛當上民師時,學生們因營養不良,常生病。喻登智買來一些醫學書籍,在認真教書的同時挑燈自學,掌握了兒科推拿術,並學會了用中草藥治療簡單的疾病。一次,學生謝光玉在課堂上嘔瀉不止,當即休克。喻老師用學到的知識緊急施救,使謝光玉終於甦醒過來。家長聞訊趕來後,感激之淚涌出眼眶,連稱喻老師“恩人”。爲備足常用藥品,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在外出開會時儘可能多買些西藥,利用星期天和節假日到山裏採中草藥。

他愛生如子。三年級學生胡世淑學習用功,成績優良,可連續幾天沒到校上課了。喻老師在家訪中得知,其父病故後家庭難以維持生計,只好不讀書了。喻老師鼻頭髮酸,眼淚禁不住往外流。他當即決定免去胡世淑的學費,並保證供給她課本和學習用品,使即將失學的胡世淑重返校園。問及20年中喻老師究竟爲多少學生資助過書費和學費,他說:這點小事不足掛齒。

他抓校風、學風十分嚴格。有人對堅持升國旗不理解,他認爲“可激發學生愛國熱情”;有人認爲學生搞義務勞動是“不務正業”,他說這是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和愛勞動的習慣”。學生的紅領巾沒戴好,他幫助糾正,甚至臉未洗乾淨他也幫助洗淨。

鄉親們還說喻老師是真正的“以校爲家”。學校教學條件差,沒有教具,所用的直尺、三角極、圓規、量角器及體育器材都是他親手仿製的。課桌凳、門窗壞了,他親手補修。房上的瓦片被大風揭了,他親自上房檢修。他說這樣可節約點錢,多資助幾個失學兒童。

自1983年以來,他所教班級的成績,在全區的會考中總是名列前茅,其中1983年畢業的40人就有32人升入初中學習。突出的成績使喻老師多次被鄉、區、縣、地評爲先進教師。他於1994年9月獲得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園丁獎,去年夏天又光榮地出席了全省鄉村教師“夏令營”活動。

6. 什麼是人物通訊

答: 人物通訊是以人物爲報道對象,反映一個人或幾個人的思想、言行、事蹟,在一個主題貫穿下容納着相當豐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來感染、教育讀者的一種通訊。

要寫好人物通訊,一般要注意如下幾點:(1)透過寫事蹟,表彰先進人物的思想。人物通訊應以人物爲中心,而且一般是一個先進人物爲主,筆墨務必集中。

人物通訊寫人,不應就事論事,而應“見物、見人、又見思想”。使之寫得形神兼備,以“形”傳“神”。

(2) 抓細節,抓特點。人們對一篇人物通訊的一些事蹟、概貌、數字常常看後可能忘掉,但動人的細節、情節,卻往往難以忘懷。

因爲細節往往是人物描寫中的點睛之筆。另外,要注意表現人物有特色的事蹟,挖掘人物的個性特點,並選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寫得富有新意。

(3)寫先進人物要處理好的兩個關係:一是先進人物和黨的領導的關係。黨的領導和共產主義思想哺育,是我們時代先進人物成長的根本條件。

二是先進人物與廣大羣衆的關係,廣大羣衆的支援和幫助是先進人物成長的深厚基礎。

7. 人物通訊怎麼才能寫好

人物通訊是一種常見的新聞體裁,它以宣傳報道人物爲主。要寫好人物通訊,我認爲在深入採訪、掌握豐富素材的基礎上,動筆寫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寫出人物的經歷

人物的成長有一個過程,人物通訊用一些筆墨寫人物的經歷,目的是透過追蹤主人公的足跡,描述主人公的成長過程,來挖掘他豐富的感情世界,從而展示他多姿多彩的人生。

但人物通訊畢竟不是人物傳記,這就要求寫人物經歷時必須儘量精練。圍繞主題,注意選材,可以透過三言兩語概括人物一生主要經歷,透過若干片段來表現人物突出的幾段經歷,或者着重描寫人物所經歷的一個事件過程。

筆者曾寫過一篇反映坦桑尼亞117公路施工的通訊《希望三部曲》,裏面寫到幾個人物,在寫項目副經理王海濤時,先用一段文字概述他參加工作後的主要經歷,如何從一個普通工人成長爲企業中層幹部,然後具體敘述了他在森林區尋找石料場所經歷的千辛萬苦,以表現他的頑強拼搏精神和苦幹實幹的工作作風。

二、寫出人物的故事

報道先進人物,不能簡單羅列事例、堆積業績,應該透過生動的故事,透過典型事例和形象細節來支撐,只有這樣文章纔能有血有肉,人物形象有立體感。

今年夏天筆者在橋鞏水電站採訪時,無意中聽到項目副經理崔德浩與監理工程師王金玲的戀愛故事,他們從相識、熱戀到最終走到一起,過程充滿情趣和故事,在年輕工程技術人員中有一定代表性。於是筆者採訪他倆和周圍同事,寫出了人物通訊《情繫橋鞏》。筆者同事寫的長篇通訊《與全運會同行》,透過端午節的糉子、“1+1”人才培養協議等典型事例,較好地反映出項目領導對年輕大學生的關心和培養。

有經驗的記者在採寫人物通訊時,十分注意運用生動形象的細節。優秀人物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表現焦裕祿與病痛作鬥爭,用了這樣一個細節:他經常用一根硬東西頂着時時作痛的肝部,將另一端頂在右邊的椅子上,日子久了,椅子的右邊被頂出一個大窟窿。再看人物通訊《鐵人王進喜》的細節描寫:有一回,他幫助一個井隊制服井噴,在井場上兩天兩夜沒有閤眼,回到大隊時,渾身上下都沾滿泥漿,兩隻鞋用繩子綁着,已經分不清鞋和腳了。吃飯的時候,吃着吃着,碗掉在地上,人卻靠在牆邊睡着了。”象這樣生動細節的運用,使所寫人物生色並賦予很強的現場感。

三、寫出人物的特點

人物通訊這一特定體裁的報道對象是人。在我們企業由於人物的工作內容可能基本相同,有些通訊員來稿,沒有根據主題需要剪裁素材,未能很好地把握人物的不同特點,稿子寫得較浮淺甚至於千人一面。

其實人和人之間,不但性格而且人生際遇、內心世界、工作方式方法,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都有着千差萬別。今年5月公司組織的濟南工地採風活動,出現了幾篇質量不錯的人物稿子。如《追夢女總工》,寫出了小清河II標項目總工高娟愛鑽研、較真兒、不服輸的性格特點;《老練小陳》寫出了洪園節制閘項目副經理兼總工陳霖爲人謙和、執着穩重的性格特點。《成長是一個美麗的傳奇》描寫了一羣近年來到工地的大學生,他們有的陽光,有的沉穩,有的潑辣果敢,但他們也有着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工作踏實,責任感強,對企業懷着一顆感恩的心。

好的人物通訊,既要寫出先進人物共性的一面,也要寫出不同人物在性格、情感、經歷以及人生追求等方面的差異性。10月23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人物通訊《張國忠的人生“三奇”》,講述的是山東茌平縣小楊屯村黨總支書記張國忠的傳奇人生。從1949年起連續擔任農村黨支部書記60年,創下新中國任職時間最長的村支書紀錄。他有“三奇”:一奇是把“要飯村”帶成首富村;二奇是60年來每逢換屆全票當選;三奇是不識幾個字卻是“理論通”。

四、融進作者的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好的人物通訊必須融進作者的感情,只有融進了作者感情的通訊才能打動人、感染人。原中國青年報記者郭梅妮說過:“那些沒有溶進記者感情的稿子,只能算是一篇人物談話的記錄整理,只有把人物的事蹟溶進記者的血液裏,從記者的血管裏流出來,那纔算得上是好作品。”

著名記者穆青在談人物通訊寫作時說:“要使讀者動感情,首先記者自己要動感情。如果記者不感動,那就不可能感染讀者。”當年穆青採寫《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時,是流着淚採訪流着淚寫作的。

8. 如何寫好人物通訊

所謂人物通訊,就是具體而形象地報道各種人物的事蹟、經歷的一種新聞文體。

寫人物的常用手法:1.注意表現人物性格的特異點 2.在矛盾衝突中寫人 3.借他人之口刻劃人 4.借景寫人 5. 透過事實塑造人物。具體要求:1.要抓吸引人的故事——抓住故事使人物豐滿人物通訊如何做到故事化呢?首先,要正確選取能夠表現人物特點的故事情節;其次,要注重細節的描寫敘述;最後,要設法增強故事或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懸念、吸引力。

當然,人物通訊故事化有一條底線,就是人物故事必須是真實的,不能藝術化,否則就失去了新聞的真實性,人物通訊就變成小說了。2.打動人的細節——細節使人物更鮮活3.個性化的語言——語言使人物更生動在具體寫作中,人物語言要合乎所寫人物的年齡、身份、職業等,要逼真,要口語化;還要合乎人物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時期、特定的心情和特定的說話對象,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處,貼切自然,生動傳神。

إ 最後,注意採寫人物的忌諱。1.忌主題分散,面面俱到。

2.忌記者跳出採訪發表評說。3.忌虛構故事,濫用形容詞,影響人物表述的客觀性。

Tags:通訊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