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現代鬥茶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89W

現代鬥茶

現代鬥茶是一種流行的茶藝表演形式,主要圍繞製茶、品茶、鬥茶、賞茶等環節展開。鬥茶是其中的一項重要環節,常常作爲茶藝大賽等活動的比賽項目。

在現代的鬥茶表演中,茶藝師會使用特製的茶具和茶葉,並且在製茶的過程中加入一些特殊的技巧和動作,增強表演效果。在鬥茶環節中,茶藝師會利用手法和心法,透過造型、互動、靈動的茶水錶演,展現自己的茶藝功夫和個人風格,同時也讓品茶者領略到茶香、茶味、茶氣等方面的奧妙和魅力。

現代鬥茶已經不再是傳統茶道的單純表演,而是將茶藝與藝術相結合,表現出更多的創意和藝術設計。同時,現代鬥茶還強調了茶文化傳承的重要性,透過茶藝表演來傳播茶文化,增強品茶者的茶文化素養。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鬥茶的勝負標準

決定鬥茶勝負的標準,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一般標準是以純白爲上,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色純白,表明茶質鮮嫩,蒸時火候恰到好處,色發青,表明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時火候太老;色泛黃,則採摘不及時;色泛紅,是炒焙火候過了頭。

二是湯花。即指湯麪泛起的泡沫。決定湯花的優劣要看兩條標準:第一是湯花的色澤。因湯花的色澤與湯色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湯花的色澤標準與湯色的標準是一樣的;第二是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的早晚,早者爲負,晚者爲勝。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反之,湯花泛起,不能咬盞,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線)。因此,水痕出現的早晚,就成爲決定湯花優劣的依據。

所謂“咬盞”不是僅指湯花緊咬盞沿,只要盞內漂有湯花,不管在何位置,透過湯花看相應部位盞底兔毫紋(油滴紋)都有被咬住的樣子,如果湯花在盞內飄動,盞底兔毫紋(油滴紋)則有被拉動的現象,非常生動有趣,這也是人們爲何喜愛兔毫(油滴)盞的原因。

現代惠州民間鬥茶,有根據現代的評茶標準去鬥茶,評選依據:幹茶(形狀、色澤)、湯色、口感、葉底、作綜合評分。

鬥茶是什麼意思

鬥茶的意思是比賽茶的優劣,又名鬥茗、茗戰。

鬥茶,即比賽茶的優劣,又名鬥茗、茗戰。始於唐,盛於宋,是古代有錢有閒人的一種雅玩,具有很強的勝負色彩,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

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品評分高下。古代茶葉大都做成茶餅,再碾成粉末,飲用時連茶粉帶茶水一起喝下。鬥茶,多人共鬥或兩人捉對"廝殺",三鬥二勝。

鬥茶簡介:

宋代是極講究茶道的時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無不好此。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蔡襄撰《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一些文人雅士更流行鬥茶的生活情趣,宋代鬥茶之風極盛。

每年清明節期間,新茶初出,最適合參鬥。古人鬥茶,或十幾人,或五六人,大都爲一些名流雅士,還有店鋪的老闆,街坊亦爭相圍觀,像現代看一場球賽一樣熱鬧。

鬥茶的場所,多選在有規模的茶葉店,前後二進,前廳闊大,爲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有些人家,有較雅潔的內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臨水,或清幽,都是鬥茶的好場所。

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相互品評,以分高下。古代茶葉大都做成茶餅,再碾成粉末,飲用時連茶粉帶茶水一起喝下。鬥茶,或多人共鬥,或兩人捉對"廝殺",三鬥二勝。

《喝茶》現代文閱讀寫了古代的沏茶和現代的有區別嗎,區別在哪裏?

盛唐以前的茶是一種既辣且鹹的菜湯。儘管有人已知碾末, 但如陸羽所說, 當時飲茶仍“ 用蔥、姜、棗、桔皮、茱萸、薄荷等, 煮之百沸, 或揚令滑, 或煮去沫, 斯溝渠間棄水耳, 而習俗不已。” 皮日休在《茶中雜詠· 序》中也說“ 季疵(陸羽)以前稱茗飲者, 必渾以烹之, 與夫瀹蔬而啜者無異也。” 把茶葉和這些、有的甚至是帶刺激性的調味品煮在一起, 那種湯的味道肯定和後世的茶相去甚遠。

……

至晚唐時, 又興起了一種在茶瓶中煮水,置茶末於茶盞, 再持瓶向盞中注沸水沖茶的“ 點茶法” 。

……

宋代出現了兩種鬥茶法, 其中一種着重擊拂的效果, 即晁補之詩所稱“ 爭新鬥試誇擊拂” , 是從其物理性狀上作比較。另一種則着重品嚐茶味, 即范仲淹詩所稱“ 鬥茶味兮輕醍醐” , 是從其化學成分上作比較。

用此法(第一種方法)鬥茶的第一步是下末, 首先要將茶餅炙幹、捶碎, 才便於碾出極細的末, 然後再入羅篩過。蔡襄在《茶錄》中明確指出“ 羅細則茶浮, 粗則水浮。” 而茶末的浮沉又是鬥茶勝負的關鍵。只有當茶末極細, 調膏極勻, 湯候適宜, 水溫不高不低, 水與茶末的比例不多不少, 茶盞事先預熱好, 衝點時又用筅攪得極透, 指旋腕活, 擊拂得宜, 盞中的茶才能呈懸浮的膠體狀態。這時茶麪上銀粟翻光, 浮霧洶涌, 泛起的沫餑積結在碗沿四旁, “ 週迴旋而不動” 。“ 謂之咬盞”。這樣的茶“ 着盞無水痕” , 也就是梅堯臣詩所說“ 烹新鬥硬要咬盞”之意。如果烹點不得法, 末粗茶沉, 懈而不“ 硬” ,湯花散褪, 雲腳渙亂, 茶、水遊離, 從而粘附盞壁, 形成水痕, 茶就鬥輸了。

第二種鬥茶法則如宋· 唐庚《鬥茶記》所稱“ 政和二年三月壬戌, 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 予爲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爲上, 某次之, 某閩人所資, 宜尤高, 而又次之, 次之。然大較皆精絕。” 文後所附《在杭, 喬卿諸君見過, 試武夷、鼓山、支提、太姥、清源諸茶, 分賦》一詩中, 有“ 蟹眼煮水相續汲, 龍團別品不停嘗” 之句, 可見是對各種茶進行品評, 鑑別高下。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中也說“ 其間品第誰能欺, 十月視而十手指。” 更可證明這種鬥茶法不以驗水痕先後爲標誌, 而着重於品嚐茶味。——孫機·《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

13.茶裏不加蔥姜鹽果汁,讓人怎麼入口啊,掀桌!(1)

茶文化

唐穿美食團繼續吃我們的宴席。

吃飯的時間地點講清楚了,葷食蔬菜也說了不少。又是烤羊肉,又是生魚片,又是蒸豬頭,又是鹹菜米飯的,一通胡吃海塞下來,您渴了嗎?

什麼?招呼小二上壺茶?

如果您現在正在玄宗開元年代之前的唐朝溜達觀光,那麼作者鹿奉勸您一句,出門最好自帶茶水。而且,唐朝的服務員也不叫小二,您要招呼人家,應該高喊一聲“博士”—對,這在唐朝是對服務行業從業者或者中低級技術人員的稱呼,跟現在差很多。

所以,您可以這麼喊:“博士,上壺茶!”

那店裏的夥計過來了,一開口道:“郎君要什麼?茶?茶是什麼,能吃嗎?”(瞪啥瞪,哥也是穿過來的行不行啊!)

您要是覺得這些幹雜活的小博士既無禮又沒見識,一怒叫來店主,店主八成會滿臉賠笑地告訴您,貴人恕罪,他知道茶是一種很高貴、很有文化、很裝十三的飲品,但是小店檔次太低,日常不準備這種東西,建議您到寺廟裏或者那幾位南方來的貴人家裏去裝十三……啊呸,去品茗。

在唐玄宗時代以前,中國北方地區,不但街上的飲食店裏沒茶水,您就是跑去普通貴族或者平民百姓家裏,也不要指望誰家能動不動給您端杯茶上來。您問爲什麼?唉,難道您以爲我國人民是自盤古開天闢地以後就開始喝茶一直至今的?

這麼說吧,假如您在穿越之前已經養成了天天喝茶的習慣,那西漢之前的年代,您最好都不要穿過去,穿過去要想喝口茶,那得裝病,求醫生給您開藥方的時候把一味叫“茶”或者“荼”或者“茗”的樹葉子加進去,然後讓家人花大價錢去藥鋪買來這味藥,自己煮水喝。

如果您很想穿越到西漢,又要堅持天天喝茶,那我建議您落地時找好座標,一定降落在西漢的蜀中,也就是現在的四川省裏。偉大的味覺特別發達的四川人民,從西漢時代就開始全民飲茶了,但也僅限於此地。您要是落點不準,穿到了別的地方,就只能跟羣衆一起嘲笑“那些瓜娃子好好的,沒事成天喝藥幹啥”。

您要是穿到南北朝,落點範圍可以擴大到整個南方,但最好是投胎上層貴族社會,跟烏衣巷的王謝子孫們一起揮揮拂塵,喝喝茶水,談理想,談人生,談世界。順便說,您如果愛喝酸奶,愛吃冰激凌,可以考慮穿越到這時候的北朝那邊,那邊日常飲料是以乳製品爲主,而且保證純天然,不添加人工化學成分。

回到正經的唐穿部分,必須說,如果您又想去圍觀李世民或武則天,又想在首都長安或者東都洛陽裏喝到茶,那還真有點兒技術上的難度。您知道隋唐繼承了北朝的政權和價值取向、生活習慣的,對吧?所以在初唐社會裏,乳製品的普及程度比茶類飲料高得多,您去人家裏討一杯酸奶酪或者米酒都比討茶喝容易得多。

所以說要想喝茶的話,要麼去那些保持了南方生活習慣的江東華族家裏,要麼去寺院裏—僧人是普及飲茶習慣比較早的羣體之一,因爲茶水有興奮作用,能幫助他們保持頭腦清醒,多念幾卷經。

點茶的現代點茶

由中國唯一以茶和茶文化爲專題的國家級博物館中國茶葉博物館承擔的“宋代點茶技藝和文人茶會復原”課題研究成果最透過了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組織的專家驗收。這一課題從2008年立項,歷時三年在中國率先恢復了“點茶”這一重要的宋代茶禮。

課題組成員、中國茶葉博物館陳列資料部主任郭丹英告訴記者,他們恢復的宋人“點茶”之禮包括兩方面的內容,首先是仿製宋代團餅茶,將茶葉經過蒸、榨、研、模、圈、烘六道工藝,製成團餅茶,然後將團餅茶碾成茶末,用茶羅篩選出顆粒較細的茶末,再放到茶盞裏注水,用特製的茶筅擊拂。“點茶”中泡茶的方法比較類似於現代人沖泡咖啡。

宋代注重“文治”,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高峯期,也是中國茶文化的興盛期。郭丹英說,宋朝的文人雅士不但“點茶”,還要“鬥茶”,講究茶湯以白取勝,茶筅擊拂茶湯產生的泡沫要能“咬盞不散”。最受歡迎的茶盞則是以“建盞”著稱的產於福建建州的黑釉瓷盞,因爲黑釉色更能襯托出白色的茶湯和泡沫。

宋代著名學者蔡襄在《茶錄》中記載了點茶的步驟:“鈔茶一錢七,先注湯,調令極勻,又添注入,環回擊拂,湯上盞可四分止,視其面色鮮白,着盞無水痕爲絕佳。”當天,葉漢鍾詳細地爲我們重現了當時的情景:首先,他用小勺挑出一定量的茶末放入建盞,注入少許沸水調成綠色的濃膏,隨後,他再次注入沸水,並用腕力旋轉茶筅,在來回的打擊拂動之下,建盞中綠色的茶湯慢慢發白,開始出現了乳白色的泡沫。不一會兒,泡沫越來越密集,並逐漸上浮,如細膩的積雪般覆蓋在茶麪上,經久不散。

“點茶”茶禮從元朝起逐漸衰落,最後於明代消失。郭丹英說,這一變化的關鍵是明太祖朱元璋體恤民力,認爲製作團餅茶勞民傷財,下詔停止向宮廷進貢團餅茶而改貢散茶。這是中國茶葉史的重大轉折,之後中國人飲茶就以飲用散茶爲主,至今人們抓一撮茶葉泡茶喝的習慣還要歸功於朱元璋。

儘管“點茶”茶禮衰落已經有700餘年,但是宋人還是留下了與此相關的大量史料和書畫作品。課題組系統梳理了這些史料和書畫作品,仿製宋代團餅茶,複製宋代點茶茶器和宋人服飾。

“點茶”茶禮東渡日本,至今遺風不絕。郭丹英說,日本茶道有兩大流派——“煎茶”和“抹茶”,前者是繼承了明代以後中國人飲用散茶的習慣,而後者就是繼承了宋人“點茶”的傳統,因此,她們復原宋代點茶技藝後,也引起了日韓茶道界的極大關注,因爲這不但能增強中國人對中國古代茶文化的瞭解,也能釐清日本茶道的源頭。

宋代鬥茶之風對茶文化的貢獻是什麼

茶,又稱作“鬥茗”,或是“茗戰”。鬥茶始於唐代,盛行於宋代。鬥茶是一部將中國傳統茶文化習俗的綜合呈現,鬥茶的核心在於競賽茶葉品質的高下、點茶技藝的高低,以及比較茶葉的品種、製造、出處、典故和對茶的見解等

權力和文化的影響,合力推動了宋代鬥茶習俗的興盛。上起皇帝,下至文人雅士,無不好此,鬥茶的雅俗以其獨特的魅力廣爲風行,成爲一種時尚。不僅各地的城鎮墟市建立了許多專門用來鬥茶品茗的場所茶室,連處在深山老林裏的佛門靜地也大興鬥茶之風,鬥茶之俗無處不在。茶俗文化與茶業經濟的發展互相影響,一方面,茶俗的盛行推動茶業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茶業經濟的發展又反過來促進茶俗文化的流行。鬥茶之俗與宗教、文化、制度、婚喪禮儀等方面相結合而形成時,各種茶習俗上升至社會精神層面的東西或理念,成爲獨特的宋朝茶文化。宋朝以後,鬥茶逐漸消亡,其原因既有技術、口感、質量的問題,也有、經濟、文化等原因。但是宋代鬥茶習俗中一些文化精髓依然傳承發展,影響後世。

民俗的發展,需要與人類文化的發展和社會進步保持同步,才具有生命力與活力保證。但是民俗並不只是簡單依附於社會,它對社會還起着極大的反作用力。宋代鬥茶習俗的力量,極強地體現在對社會所起到的人際交往、生活教育和民間凝聚等功能上。

對鬥茶民俗興衰及其功能的解讀,在於對傳統民俗進行深層的理解,以使我們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中,有所保留,有所揚棄,既立足於本土實際,又面向世界和未來,既不囿於成見,又不虛無根基,確保我們不會在社會文化的發展上迷失自我,保持與時俱進。

宋代是極講究茶道的時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無不好此。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蔡襄撰《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一些文人雅士更流行鬥茶的生活情趣,宋代鬥茶之風極盛。

每年清明節期間,新茶初出,最適合參鬥。古人鬥茶,或十幾人,或五六人,大都爲一些名流雅士,還有店鋪的老闆,街坊亦爭相圍觀,像今天看一場球賽一樣熱鬧。

鬥茶的場所,多選在有規模的茶葉店,前後二進,前廳闊大,爲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有些人家,有較雅潔的內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臨水,或清幽,都是鬥茶的好場所。

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相互品評,以分高下。古代茶葉大都做成茶餅,再碾成粉末,飲用時連茶粉帶茶水一起喝下。鬥茶,或多人共鬥,或兩人捉對“廝殺”,三鬥二勝。

在宋代,蘇東坡就已有“嶺外惟惠俗喜鬥茶”的記述。此俗直至年間依然在惠城中盛行。鬥茶是在品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品茶也稱品茗,由主人邀請三五知己,將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樣大小的茶盅內,像飲酒那樣細細品嚐。鬥茶則與此不同。鬥,惠州話有爭鬥的意思,也有在爭鬥中逞強獲勝之意。當時一個文化水平較高的私塾老師曾以“較筐篋之精,爭鑑裁之別”來概括鬥茶的涵義。

宋代是極其講究茶道的時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無不好此,並著書立說,加以理論化。如風雅皇帝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蔡襄撰《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社會上一些文人雅士也流行一種“鬥茶”的生活情趣。據宋、明人寫的筆記記述,鬥茶內容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鬥茶品、行茶令、茶百戲。

鬥茶源於唐,而盛於宋。它是在茶宴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風俗。三國吳孫皓“密賜茶荈以代酒”。這是以茶代酒宴請賓客的開始,但尚不是正式茶宴。東晉大將軍桓溫每設宴,“唯下七奠茶果而已”。(《晉書·桓溫傳》)這當是茶宴的原型。南北朝時,“每歲吳興、毗陵二郡大守採茶宴於此。”(山謙之《吳興記》)。“茶宴”一詞正式出現。唐代貢茶制度建立以後,湖州紫筍茶和常州陽羨茶被列爲貢茶,兩州刺史每年早春都要在兩州毗鄰的顧渚山境會亭舉辦盛大茶宴,邀請一些社會名人共同品嚐和審定貢茶的質量。唐寶曆年間,兩州刺史邀請時任蘇州刺史的白居易赴茶宴,白因病不能參加,特作詩一首《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遞午應爭妙。紫筍齊嘗各鬥新。白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表達了 對不能參加茶山盛宴的惋惜之情。 宋代茶宴之風盛行,與最高統治者嗜茶是分不開的,尤其是宋徽宗對茶頗有講究,曾撰《大觀茶論》二十篇,還親自烹茶賜宴羣臣,蔡京在《大清樓特宴記》、《保和殿曲宴記》、《延福宮曲宴記》中都有記載。如《延福宮曲宴記》寫道:“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己,召宰執親王等曲宴於延福宮,……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拂,少頃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淡月,顧諸臣日:此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當時,禪林茶宴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徑山寺茶宴。浙江天目山東北峯徑山(今浙江餘杭市境)是山明水秀茶佳的旅遊勝地和著名茶區,山中的徑山寺建於唐代。自宋至元有“江南禪林之冠”的譽稱,每年春季都要舉行茶宴,品茗論經,磋談佛理,形成了一套頗爲講究的禮儀。徑山寺還舉辦鑑評茶葉質量的活動,把肥嫩芽茶碾碎成粉末,用沸水沖泡調製的“點茶法”,就是在這裏創造的。

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徑山寺求法,前後五年學成回國,將徑山寺茶宴儀式傳到日本,在此基礎上形成和發展了“以茶論道”的日本茶道。茶宴的盛行,民間製茶和飲茶方式的日益創新,促進了品茗藝術的發展,於是鬥茶應運而生。五代詞人和凝官至左僕射、太子太傅,封魯國公。他嗜好飲茶,在朝時“牽同列遞日以茶相飲,味劣者有罰,號爲“湯社”(《清異錄》)。“湯社”的創立,開闢了宋代鬥茶之風的先河。不過,鬥茶的產生,主要出自貢茶。一些地方官吏和權貴爲了博得帝王的歡心.千方百計獻上優質貢茶,爲此先要比試茶的質量。這樣,鬥茶之風便日益盛行起來。正如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所說:“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蘇軾《荔枝嘆》也說:“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渭)後蔡(襄)相籠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鬥茶之風從貢茶產地興起以後,不僅在上層社會盛行,後來還普及到民間。唐庚《鬥茶記》記其事道:“政和二年(1112年)三月壬戍,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爲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爲上,某次之。”鬥茶,常常是相約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輪流品嚐,決出名次,以分高下。

文化連結

概述

惠州人“食茶”的歷史同樣也很古遠。東晉裴淵的《廣州記》說:“酉平縣出皋盧,茗之別名,葉大而澀,南人以爲飲”,這酉平縣即爲後之歸善縣,古屬惠州。所謂“皋盧”也就是苦艼茶。而陸羽的《茶經》也有單道開“所飲茶蘇而已”的記載,單爲敦煌人,晉升平元年(357)落戶羅浮。他既要飲茶,自然得種茶,說惠州種茶最遲始於晉代,大致不謬。

茶的普及是在唐代以後,這與佛教的興盛頗有關係。唐人《封氏聞見記》便說南方的寺僧“習禪務於不寐,又不餐食,皆許其飲茶。人身懷挾,到處煮炊,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有一點他還沒說:僧人視茶爲“不發”(抑制)之藥,以爲飲之有助屏絕塵念。總之,“茶佛一味”,唐代寺觀衆多的羅浮山盛行種茶和飲茶,是情理中事。《全唐詩》載有胡宿的《沖虛觀》詩,謂“茗園春嫩一旗開”,可見羅浮山在唐代已有茶園。李翱於唐元和四年(809)知循州,他的《解惑》文則說王野人移居羅浮,“積十年,及構草堂,植茶成園,犁山田三十畝以供食”,那時的茶園已是頗具規模。

到了北宋,“鬥茶”已成惠州民間習俗,這又有東坡的詩文爲證。東坡遊羅浮,品嚐了景泰禪師的卓錫泉,作《記》說:“嶺外唯惠人喜鬥茶,此水不虛出也!”在惠州他也種茶,有《種茶》詩:“紫筍雖不長,孤根乃獨壽。移栽白鶴嶺,土軟春雨後。”紫筍,古茶名,有人釋爲“紫色的竹筍”,那是望文生義。還有一首有名的《汲江煎茶》詩,首聯雲:“活水還須活火煎,自臨釣石取深清”,如今“釣石”尚存,就在橋東沿江路邊,只是已無“清深”可取,難再見坡翁當年“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的情景了。 稍後,唐庚貶惠州,作《鬥茶記》,說:“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爲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爲上,某次之,某閩人其所齎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較皆精絕”。 寄傲齋和龍塘,故址在今之子西嶺;“齎宜”, 攜來佐茶的菜餚(一說是用作調味用的姜蒜蔥韭等碎末)。惠人“鬥茶” 的情形,於此約略可見。一個“烹”字,更說明那時所“鬥”之茶,非如今沖泡式的功夫茶。東坡詩謂“薄薄酒,勝茶湯”,叫茶湯,是因爲當中除茶葉外,還有其他配料如姜蔥椒鹽米豆油麻等。享用這種連渣帶水煎烹而成的茶湯,古人說“喝”,惠州話說“食”,都不爲無理“採茶作餅,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芼之”,這種見載於漢末的喝茶方法,據說延至宋代後便逐漸消失,其實未必盡然。舊屬惠州的海陸豐地區流傳着一首竹枝詞:“辰時餐飯已餐菜,牙砵擂來響幾家。厚薄人情何處見?看他多少下芝麻。”這裏說的擂茶,是惠東汕尾等地至今仍保留着的古老喝茶習俗,有客至或是喜慶事,必擂茶以示隆重。生小孩滿月,謂之“滿月茶” ;建新房上樑,謂之“上樑茶” ;親家母頭一回上門商議兒女嫁娶事宜,少不了又要擂“親家茶”。茶的配料雖因具體條件而有所變化和不同,故有鹹茶、菜茶、藥茶等衆多名目,烹製的方法卻與上述古法大體無異。

在宋代的情況

宋代鬥茶,其法如下:先用瓶煎水,接着調膏。所謂"調膏",視茶盞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加工好的茶末放入茶盞,再注入瓶中的沸水,調和茶末如濃膏油,以粘稠爲度。調膏之前,還須"溫盞"。蔡襄《茶錄》:"盞氣熱,冷則茶不浮"。再注入沸水。衡量鬥茶的勝負,一看茶麪湯花色澤和均勻程度;一看盞的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無水的痕跡。湯花面要求色澤鮮白,"淳淳光澤",民間稱其爲"冷粥面",意即湯花像白米粥冷後稍有凝結時的形狀;湯花均勻適中,叫做"粥面粟紋",像白色粟紋一樣細碎均勻。湯花保持一段時間後就要散退,此時盞內沿就會出現一圈水痕,以先出現水痕者爲負。正如祝穆《方輿勝覽》中所說:"鬥試之法,以水痕先退者爲負,耐久者爲勝"。

鬥茶,多爲兩人捉對“廝殺”,經常“三鬥二勝”,計算勝負的單位術語叫“水”,說兩種茶葉的好壞爲“相差幾水”。

特點影響

鬥茶作爲一項民俗活動,具有繼承性和變異性兩大特點。近年來,全國各產茶區召開的名茶評比會,其實就是鬥茶的繼續和發展。現代鬥茶的情景,從鐵觀音的故鄉——福建安溪縣西坪鎮評比“茶王”茶的活動可見一斑。西坪鬥茶是當今一大奇觀。西坪一萬戶茶農,每年生產2500噸烏龍茶。每年收穫季節,茶農們拿出自家上品鐵觀音,先在組裏評選出優勝者,參加村裏評比。隨後,26個行政村選出百來種上品鐵觀音,集中到鎮上參加複賽,從中選出最好的7份,進入西坪鎮每年春秋兩季的“茶王”決賽。在“茶王”決鬥場上,一字排開7只白瓷蓋懷,“決鬥”開始後,先是“白鶴沐浴”,用開水湯洗蓋杯;接着“烏龍入宮”,將稱好的6克鐵觀音倒入杯內;繼而“懸壺高衝”,滾水順杯沿慢慢衝入杯內;然後用杯蓋輕輕颳去浮沫,叫“春風拂面”;加蓋一分半鐘後,開啟杯蓋細聞香味,叫“夢裏尋芳”;隨後將茶依次斟入茶杯,叫“關公巡城”、“韓信點兵”。7只茶杯編號,沒有姓名,以示公正。專家評委經過三泡茶品嚐後,決出了名次。結果一宣佈,頓時全場轟動,鞭炮聲、鑼鼓聲響成一片。“茶王”穿禮服,戴禮帽,手持彩色絹花,坐上八轎,隨着浩浩蕩蕩的茶王“踩街”的隊伍繞鎮一週。這是一場由成千上萬茶農參與的現代鬥茶活動的縮影,是一幅活生生的現代風俗畫。

鬥茶內容

鬥茶內容包括:鬥茶品、鬥茶令、茶百戲。

鬥茶品

鬥茶品以茶“新”爲貴,鬥茶用水以“活”爲上。一斗湯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湯色澤是否鮮白,純白者爲勝,青白、灰白、黃白爲負。湯色能反映茶的採製技藝,茶湯純白,表明採茶肥嫩,製作恰到好處;色偏青,說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說明蒸茶火候已過;色泛黃,說明採製不及時;色泛紅,說明烘焙過了火候。其次看湯花持續時間長短。宋代主要飲用團餅茶,調製時先將茶餅烤炙碾細,然後燒水煎煮。如果研碾細膩,點茶、點湯、擊拂都恰到好處,湯花就勻細,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點茶、點湯,指茶、湯的調製,即茶湯煎煮沏泡技藝。點湯的同時,用茶筅旋轉擊打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稱爲擊拂。反之,若湯花不能咬盞,而是很快散開,湯與盞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這就輸定了。水痕出現的早晚,是茶湯優劣的依據。鬥茶以水痕晚出爲勝,早出爲負。

有時茶質雖略次於對方,但用水得當,也能取勝。所以鬥茶需要了解茶性、水質及煎後效果,不能盲目而行。

鬥茶令

鬥茶令,即古人在鬥茶時行茶令。行茶令所舉故事及吟詩作賦,皆與茶有關。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興增趣。

茶百戲

茶百戲,又稱湯戲或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種茶道。即將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在宋代,茶百戲可不是尋常的品茗喝茶,有人把茶百戲與琴、棋、書並列,是士大夫們喜愛與崇尚的一種文化活動。宋人楊萬里詠茶百戲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茶百戲,能使茶湯湯花瞬間顯示瑰麗多變的景象。若山水雲霧,狀花鳥魚蟲,如一幅幅水墨圖畫,這需要較高的沏茶技藝。

鬥茶所用茶盞

說到鬥茶,不能不說茶盞。宋代盛行鬥茶,所用茶具爲黑瓷茶具,產於福建、江西、浙江、四川等地,其中最爲人津津樂道的是福建的建窯盞,即著名的“建盞”。因其色黑紫,故又名“烏泥建”、“黑建”、“紫建”。另外還有江西吉州窯的吉州盞,以富於禪意的木葉天目盞和貼花天目盞著稱。

建盞中以兔毫盞最爲人稱道。兔毫盞釉色黑青,盞底有放射狀條紋,銀光閃現,異常美觀。以此盞點茶,黑白相映,易於觀察茶麪白色泡沫湯花,故名重一時。蔡襄《茶錄》曰:“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最爲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宋代祝穆在《方輿勝覽》中也說:“茶色白,入黑盞,其痕易驗。”黃庭堅的“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即爲詠此茶盞的名句。

製作建盞,配方獨特,窯變後會現出不同的斑紋和色彩。除釉面呈現兔毫條紋的兔毫盞外,還有鷓鴣斑點、珍珠斑點和日曜斑點的茶盞,這些茶盞分別稱爲鷓鴣盞、油滴盞和日曜盞。它們最適宜鬥茶,黑釉油滴盞我不陌生,原來我家就藏有一件這樣的古董,乃殷實的祖上所傳。束口,深腹,卷足,盞面有諸多均勻的珍珠斑點。這種茶盞,一旦茶湯入盞,能放射出五彩紛呈的點點光芒,爲鬥茶平添一份情趣。[1]

勝負標準

決定鬥茶勝負的標準,主要有兩方面。

鬥茶

一是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一般標準是以純白爲上,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色純白,表明茶質鮮嫩,蒸時火候恰到好處,色發青,表明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時火候太老;色泛黃,則採摘不及時;色泛紅,是炒焙火候過了頭。

二是湯花。即指湯麪泛起的泡沫。決定湯花的優劣要看兩條標準:第一是湯花的色澤。因湯花的色澤與湯色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湯花的色澤標準與湯色的標準是一樣的;第二是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的早晚,早者爲負,晚者爲勝。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反之,湯花泛起,不能咬盞,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線)。因此,水痕出現的早晚,就成爲決定湯花優劣的依據。

所謂“咬盞”不是僅指湯花緊咬盞沿,只要盞內漂有湯花,不管在何位置,透過湯花看相應部位盞底兔毫紋(油滴紋)都有被咬住的樣子,如果湯花在盞內飄動,盞底兔毫紋(油滴紋)則有被拉動的現象,非常生動有趣,這也是人們爲何喜愛兔毫(油滴)盞的原因。

現代惠州民間鬥茶,有根據現代的評茶標準去鬥茶,評選依據:幹茶(形狀、色澤)、湯色、口感、葉底、作綜合評分。

茶的基本禮儀

茶的基本禮儀

茶的基本禮儀,現代社會,我們雖無需恪守茶道規則,但也要懂一些茶桌基本禮儀,尊重他人,才能使歡聚時刻更加融洽美好。喝茶,不但是修身,更是養性。以下茶的基本禮儀。

茶的基本禮儀1

1、茶具要清潔

家裏賓客來訪,先讓坐,後備茶。沖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乾淨。清洗乾淨後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是禮誠待客最基本的禮儀規矩。

2、茶水濃度要恰當

泡茶,茶葉用量要適當,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問問賓客的飲茶習慣,再根據客人的口味濃淡習慣沖泡。

3、茶滿欺客,七分茶三分情

俗語有說: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倒茶給賓客,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以倒七分滿爲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禮法。

4、端茶要得法

中國的傳統習慣是隻要兩手健全,都必須用雙手給客人端茶。此外,雙手端茶也要有講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5、添茶要及時

要時刻關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時,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必須先給客人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

中國茶道禮儀表現形式

中國茶道禮儀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三種,分別爲煎茶、鬥茶和工夫茶。

1、煎茶

煎茶,顧名思義就是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中國茶道禮儀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就是唐代的煎茶。

2、鬥茶

鬥茶又稱茗戰,起源於唐代末,盛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中國古代茶道禮儀的最高表現形式。最終目的在於品嚐,特別是要吸掉茶麪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能獲得鬥茶的最後勝利。

3、工夫茶

清代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中國茶道禮儀的表現形式。清代工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後來盛行於安徽、祁門等地區。工夫茶講究品飲的工夫,飲工夫茶,分爲自煎自品和待客兩種,更爲講究待客。

中國茶道禮儀法則

中國茶道禮儀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1、古人茶道禮儀講究六境,分別爲:擇茶、選水、侯火、配具、環境和品飲者的修養,其一招一式都有極嚴格的要求和相應的規範。

2、宋代茶道禮儀的法則,叫三點,一點是新茶、甘泉、潔器;二點爲天氣景色宜人;三點爲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

茶藝禮儀之茶人的禮儀

1、鞠躬禮

鞠躬禮通常用在茶藝人員迎賓、茶藝表演及送客的時候,鞠躬禮分爲站式、坐式和跪式。行禮的時候,站式雙手要自然下垂,微彎,坐式和跪式需將雙手放在雙膝前面。

2、伸手禮

伸手禮是茶事活動中常見的禮節,主要用於介紹茶具、茶葉、賞茶和請客人傳遞茶杯等。行伸手禮的時候,手指要織染併攏,大拇指往內靠,右手由胸前自然向右前伸,手心向上,同時講:請、請觀賞、謝謝等。

3、寓意禮

放置茶壺的時候,壺嘴不能整對着客人,否則表示請客人離開。泡茶最常用的方法爲:鳳凰三點頭,即手提水壺高衝低斟反覆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表示歡迎。

4、叩手禮

叩手禮意指手指輕輕叩擊茶桌來行禮,單指叩擊茶桌兩三下,表示謝謝你的寓意。有的地方,前輩給晚輩倒茶時,晚輩必須雙手指叩擊茶桌以示謝謝。

茶的基本禮儀2

01、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因爲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之手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給客人造成難堪。

02、 先尊後卑,先老後少。

到人家跟前說聲“請喝茶”,對方回以“莫拘禮”、“莫客氣”、“謝謝”。如果是較多人的場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時,要先尊老後卑幼,第二遍時就可按序斟上去。

對方在接受斟茶時,要有回敬反應:

喝茶是長輩的,用食指在桌上輕彈兩下,表示感謝;

小輩平輩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輕彈二次表示感謝。

03、 先客後主,司爐最末。

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按步就方之外,還得先敬客人來賓然後自家人。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後,這個司爐的,俗稱“櫃長”(煮茶沖茶者)纔可以飲喝,否則就對客人不敬,叫“蠻主欺客”、“待人不恭”。

04、 強賓壓主,響杯檫盤。

客人喝茶提盅時不能任意把盅腳在茶盤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輕手,不能讓盅發出聲響,否則是“強賓壓主”或“有意挑釁”。

05、 喝茶皺眉,表示棄嫌。

客人喝茶時不能皺眉,這是對主人示警動作,主人發現客人皺眉,就會認爲人家嫌棄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06、 頭衝腳惜(音同),二沖茶葉。

主人沖茶時,頭衝必須衝後倒掉不可喝。因爲裏面有雜質不宜喝飲,本地有“頭衝腳惜(音同),二沖茶葉”之稱,要是讓客人喝頭沖茶就是欺侮人家。

07、 新客換茶。

賓主喝茶時,中間有新客到來,主人要表示歡迎,立即換茶,否則被認爲“慢客”,“待之不恭”。換茶葉之後的二沖茶要新客先飲,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卻之不恭”。

08、 暗下逐客令。

主人熱情好客,每以濃茶待人,但有時因自己工作關係飲茶時間長會誤工作或是客人的話不投機,客人夜訪影響睡眠,主人故意不換茶葉,客人就要察覺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辭,否則會惹主人沒趣。

09、 無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從濃到淡,數衝之後便要更換茶葉,如不更換茶葉會被人認爲“無茶色”。“無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無色還在衝,是對客人冷淡,不盡地主之誼二是由於上一點引申對人不恭,辦事不認真,效果不顯著,欲有“某人無茶色”。

10、 茶三酒四禿桃二。

在茶盤上放三個杯,是由俗語“茶三酒四禿桃二”而來,總認爲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須四人爲伍,便於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風景遊玩就以二人爲宜,二人便於統一意見,滿足遊興。

茶的基本禮儀3

茶人茶德茶道禮儀

茶既是靈魂之飲,以茶載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無道就算不得“茶道”。不懂品茗技巧,也不理會飲茶修身養性的作用,亦算不得“茶人”。

茶道就是人道。茶道的角色是茶人,從古至今,從海內到海外,幾乎無處不無茶人,無時不有茶人。一個人,只有當他對茶產生敬意時,才能成爲新的茶人和愛茶人!

在茶館裏,茶博士、茶把士、茶服務員以茶迎客;在居住處,以茶待客有主任和賓客;在茶會上,有主持者、茶藝師把茶道之美、茶藝之情展示給應邀嘉賓;傢俱茶事則自烹自飲,自得其樂。照理說,茶人不必言資格、論貴賤,但茶既出在道德立國的中華民族,也就給茶道賦予了濃厚的道德色彩,茶人也便有了茶德禮儀的標準。

茶聖陸羽的標準很簡單,要求茶人是“精行儉德之人”。唐末劉貞亮要求茶人循禮法、行仁義、謙恭和平、淨心高雅,即以茶行“道”。此處的道又以儒爲主。

宋人強調茶人必須是佳客,這裏的佳客應當具有如茶一般清醇優雅的氣質和坦誠告潔的情操。明代對茶人雖無明確標準,但大體要求則有。陸樹聲著《茶寮記》中提到:“煎茶雖微清小雅,然而其人與茶品相得。”要求茶人、文人之間的情操高尚、志同道合,飲茶時要吟詩、揮翰。日本茶道宗匠千里休也提出茶人資格說。

中國茶道推崇茶人的神韻,即茶人應具有外觀形象美和氣質美。我國茶人在長期的茶事活動中,藉助佛教修行的“五調法”來自己。

調身:茶人在茶事活動中要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如:坐姿端正,腰板直立,肌肉放鬆,目光祥和,舉止從容。調息:呼吸要輕細而勻實,做到不粗、不喘、不亂。調心:目定意閒、除區雜念,排除干擾,做到心“不散”(不想與茶無關之事)、“不浮”(不浮躁不定)、“不沉”(不昏昏沉沉,無精打采)。

調食:飲食適度,吃有吃相。用食勿計較。

調睡:不貪睡,不失眠,作息有序。

茶人透過“五調”就可以進入“心齋”、“座忘”的境界,得到大智大慧、超越自我、明心見性、陶冶情操等人格的與完善。:

日本茶道對茶人要求很嚴格,一般是要熟悉茶道文化藝能,並已納入大學家政系必修課程,以致於一般日本婦女少學習3年才能勝任茶事;二是要懂得日本文化,瞭解本民族獨特的審美意識和道德觀念。按此要求,茶人須是茶專家和哲人才行。所以,在普及茶道時只能要求實事求是,事實上很難作到。

當今社會,世人求和平,國人將講文明。茶人既要繼承發揚本民族的傳統道德和文化教養,又應融入當代精神文明和科學知識。1982年9月成立的臺灣茶藝協會,提出了“清、敬、怡、真”的茶藝基本精神。我國已故著名茶學家莊晚芳先生一生以身許茶、一心爲茶,他倡導的以“廉、美、和、敬”爲中心的茶德可謂現代茶人之標準,他本人也是我們茶人努力學習的楷模。

茶百戲在現代生活的意義?

宋代的茶百戲文化,加溫水用茶扶植到茶湯表面泛起豐富細膩的泡沫,然後用工具蘸取提前調好的抹茶濃漿在泡沫上作畫,茶百戲總得來說是觀賞性大於實用性,大家可以娛樂項目。

宋代鬥茶有哪些講究?鬥茶對茶盞有什麼要求嗎?

宋代鬥茶有很多講究。鬥茶,其實是一種古老的民間飲茶娛樂活動,屬於一種比賽,用來區分茶葉的品質。早在唐代,就已經有了鬥茶的雛形,但當時不叫鬥茶,而叫 "鬥茶 "或 "鬥茶"。宋代是中國茶文化迅速發展的階段。在宋代,無論是文人、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非常喜歡喝茶,這使得鬥茶非常流行。這種茶葉競賽的名稱從宋代開始改稱爲 "鬥茶 "後,一直延續到今天。

飲茶的習俗在唐朝中期開始流行,唐朝開創了飲茶的藝術。但是,當時主要的飲茶方式是煮茶,先燒水煮茶,然後用勺子把茶水分到杯子裏。飲茶時,將鮮白的茶沫、鹹香的茶湯和嫩滑的茶塵一起喝下。到了宋代,飲茶改爲點茶,這比煮茶更講究。宋代的茶也是用餅茶,先磨成粉,然後用茶羅篩。茶粉越細越好。"茶有百種,杯有千種"。

作爲喝茶的最佳必備茶器,用什麼來搭配最合適呢?如果只考慮品茶,建盞不選茶。各種茶都適合建盞品茗。但是,如果深入關注的是茶的享受,喝茶自然也就有了儀式感。鬥茶是指每年春季新茶製成後,全國各地的茶農和茶客進行的比較新茶優劣的比賽。它具有很強的競爭特點,一般在清明節後舉行。雖然鬥茶在中國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歷史傳統文化,但它仍然非常流行,每年都有無數的飲茶者和茶農在鬥茶。

中國的茶道

茶道歷史

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茶道”是一種以茶爲主題的生活禮儀,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它透過沏茶、賞茶、品茶,來身心。

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爲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當時社會上茶宴是一種很流行的社交活動。唐呂溫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稱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爲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閒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爲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

宋代開創了「鬥茶」,「鬥茶」最早是以遊藝的形式出現在文人雅士之間。「鬥茶」會的茶室一般爲二層建築,當時稱作「茶亭」。客人先在樓下「客殿」等候,待到茶亭主人邀請,再到二樓「臺閣」鬥茶。「臺閣」四面有窗,可眺望戶外景色。室內的屏風上掛著名家的畫,屏風前的桌上鋪着識錦,上面放着香爐、花瓶和燭臺。西廂房內放置一對飾櫃,裏面堆滿奢華的獎品,勝者即可成爲獎品的主人。

「鬥茶」採用「四種十服」方法,參賽者每人飲十服四種抹茶,然後說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葉和非本地茶葉,「水品」是指沖茶所用水的水質,亦即水的出處。

奈良時代與平安時代,日本流行的「團茶」就是唐代文人茶所用的一種茶。製作「團茶」的方法並不難,只要把茶葉搞幹,用茶臼搗成粉末,放一點水揉成球狀,乾燥後儲存備用。

平安中期(九世紀未),日本廢除了遣唐使,「團茶」也因之而漸漸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宋代盛行的「抹茶」。

「抹茶」的製作方法是把精製的茶葉用茶臼把搗成粉末狀,喝的時候往茶粉內住入水,用茶筅(竹刷)攪均後飲用,既有營養,也具品味。

南宋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榮西首次將茶種從中國帶回日本,從此日本纔開始遍種茶葉,並著作了「飲茶養生記」,極力宣揚飲茶益壽延年,推動了「抹茶」的普及。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到我國浙江省餘杭縣的經山寺求學取經,學習了該寺院的茶宴儀程,首次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成爲中國茶道在日本的最早傳播者。日本《類聚名物考》對此有明確記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日本《本朝高僧傳》也有:“南浦昭明由宋歸國,把茶臺子、茶道具一式帶到崇福寺”的記述。

從南北朝(1336年)到室町中期(十五世記中葉),「鬥茶」的方法及茶亭幾乎完全模仿中國。可是,室町中期以後,中式茶亭遭廢除,改用舉行歌道和連歌道的會所。「鬥茶」的趣味也逐漸日本化,人們不再注重豪華,而更講究風雅品味。

於是出現了貴族趣味的茶儀和大衆化的品茶方法。珠光制定了第一部品茶法,因此被後世稱爲「品茶的開山祖」,珠光使品茶從遊藝變成了茶道。

珠光流茶道歷經幾代人,到了日本豐臣秀吉時代(公元1536~1598年,相當於我國明朝中後期),出現了一位茶道大師千利休,千利休創立了利休流草菴風茶法,一時風靡天下,將茶道發展推上頂峯,千利休被譽爲「茶道天下第一人」,高高舉起了“茶道”這面旗幟,並總結出茶道四規:“和、敬、清、寂”,顯然這個基本理論是受到了中國茶道精髓的影響而形成的,其主要的儀程框架規範仍源於中國。千利休在民間的人望威脅到了當政者的權威,將軍豐臣秀吉籍口平亂,頒佈了士農工商身分法令,以莫須有的罪名勒令千利休切腹自殺。

千利休死後,其後人承其衣鉢,出現了以「表千家」、「裏千家」、「武者小路千家」爲代表的數以千計的流派。

茶道各流派基本上都採用抹茶法,但是到了江戶初期(十六世紀末葉),在文人學士中掀起了中國明代開創的煎茶法熱潮。煎茶法對茶葉要求不高,只要將普通茶葉幹後再蒸,然後用手搓開,放入茶壺用滾水沖泡,將茶倒入茶碗飲用。其實當時人稱這種方式叫「淹茶法」,真正的「煎茶法」則不同,是先將滾水注入茶碗內,然後把茶葉放進去飲用,現代人統稱爲煎茶。由於煎茶方便,又不受場地,所以現代家庭普遍使用煎茶方式。當然,在正式茶會或接待重要人物時,仍以傳統抹茶法爲主。

中國的茶道早於日本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中國的茶道可以說是重精神而輕形式,在各歷史階段也有不同的表現,各種茶也不盡相同,百花齊放,但都體現了“清、敬、怡、真”的茶道精神。

什麼是茶道

吳覺農先生認爲:茶道是“把茶視爲珍貴、高尚的飲料,因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藝術,或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手段。”

莊晚芳先生認爲:茶道是一種透過飲茶的方式,對人民進行禮法教育、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莊晚芳先生還歸納出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爲:“廉、美、和、敬”他解釋說:“廉儉育德、美真廉樂、合誠處世、敬愛爲人。”

陳香白先生認爲:中國茶道包含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說、茶道引導七種義理,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國茶道就是透過茶是過程,引導個體在美的享受過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養以實現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陳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論可簡稱爲:“七藝一心”。

周作人先生則說得比較隨意,他對茶道的理解爲:“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爲忙裏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現實中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

臺灣學者劉漢介先生提出:“所謂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與意境。”

197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學》一書中,將茶道定義爲:以身體動作作爲媒介而演出的藝術。它包含了藝術的因素、社交因素、禮儀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個因素。

久鬆真一先生則認爲:茶道文化是以吃茶爲契機的綜合文化體系,它具有綜合性、統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藝術、道德、哲學、宗教以及文化的各個方面,其內核是禪。

熊倉功夫先生從歷史學的角度提出:茶道是一種室內藝能。藝能使人本文化獨有的一個藝術羣,它透過人體的達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人本茶湯文化研究會倉澤行洋先生則主張:茶道十一深遠的哲理爲思想背景,綜合生活文化,是東方文化之精華。他還認爲,“道是通向徹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喝茶、品茶、茶藝與最高境界——茶道

喝茶:將茶當飲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講究水質茶具,喝的時候又能細細品味。

茶藝:講究環境、氣氛、音樂、沖泡技巧及人際關係等。

最高境界——茶道: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透過品茗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享受。

中華茶道精神

臺灣中華茶藝協會第二屆大會透過的茶藝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釋義如下:

『清』

即『清潔』、『清廉』、『清靜』及『清寂』之清。『茶藝』的真諦,不僅求事物外表之清潔,更須求心境之清寂、寧靜、明廉、知恥在靜寂的境界中,飲水清見底之純潔茶湯,方能體味『飲茶』之奧妙。英文似purity與Tranquility表之爲宜。

『敬』

敬者萬物之本,無敵之道也。敬乃對人尊敬,對己謹慎,朱子說:『主一無適』,即言敬之態度應專誠一意,其顯現於形表者爲誠懇之儀態,無輕藐虛僞之意,敬與和相輔,勿論賓主,一舉一動,均佁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煩思雜慮,由之盡滌,茶味所生,賓主之心歸於一體,英文可用respect表之。

『怡』

據說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悅也、槳也。』可見『怡』字含意廣博。調和之意味,在於形式與方法,悅槳之意味,在於精神與情感,飲茶啜苦咽甘,啓發生活情趣,培養寬闊胸襟與遠大眼光。使人我之間的紛爭,消弭於形,怡悅的精神,在於不矯飾自負,處身於溫和之中,養成謙恭之行爲,英語可譯爲harmony。

『真』

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與真知結合的總體。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慾,不爲利害所誘,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換言之,用科學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誠,飲茶的真諦,在於啓發智能與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淡泊明志,儉德行事,臻於真、善、美的境界。英文可用truth表之。

其它的說法:

我國學者對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莊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莊老解釋爲:“廉儉育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爲人。”

“武夷山茶癡”林治先生認爲“和、靜、怡、真”應作爲中國茶道的四諦。因爲,“和”是中國這茶道哲學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靈魂。“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方法。“怡”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心靈感受。“真”是中國茶道終極追求。

首頁前頁

年輕人對茶文化是怎樣理解的?

茶,是需要坐下來細細品味的。年輕人正是活力四射的時候,三五好友聚在一起,酒杯一碰,喝得微醺,感情流露,指點江山激昂文字。茶卻讓人更加清醒理智,心思全壓心底不能吐露,自然無法窺得真性情。

一般來說,自從唐代的陸羽撰寫了《茶經》之後,我國的茶文化開始形成。隨着茶在古代人們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重要,茶文化的內涵也不斷地得到發展。在宋代的時候,茶已經成爲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了。在南宋人吳自牧所著的《夢粱錄》中,當時人們有着“開門八件事”,這八件事爲柴米油鹽醬醋酒茶。

茶文化的繁榮,其中一個方面就是鬥茶。鬥茶,又被叫做茗戰,就是一次品評茶的比拼。鬥茶在唐代的時候源起,到了宋代發展最爲興盛。在宋代,鬥茶是最爲常見的飲茶樂趣。宋代飲茶風氣的盛行,首先與統治者喜愛飲茶是分不開的,以宋徽宗爲例,他曾專門寫《大觀茶論》二十篇,對於茶的各個方面都作了論述,其次在於宋代人們對於飲茶的喜愛。正是由於飲茶在宋代的興盛,鬥茶也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至於鬥茶的方式,宋代唐庚的《鬥茶記》曾寫道:“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爲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爲上,某次之。”由此可見,宋人之間的鬥茶一般是在好朋友之間進行,輪流品嚐各自的茶之後,進行評判。鬥茶的時候,一是看茶水,二是看水痕。透過對茶水的色澤、水痕等進行細緻的觀察,就能夠知道茶的質量高低。此外,人們在都鬥茶的時候,還十分注重水的品質和對火候的掌握,這樣纔會使得茶水品質更加的好。

Tags: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