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鬥茶之風出現在唐代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3.06W

鬥茶之風出現在唐代

鬥茶一詞源自唐代,是唐代文化中特有的一種飲茶方式。鬥茶流行於唐代的宮廷、商界、文化界和民間,成爲唐代社交生活的一部分。鬥茶之風后來也傳到了宋代、明代等其他朝代,並流傳至今。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鬥茶”文化,是從何時開始發揚得?

“鬥茶”文化是從唐朝開始出現的,後來在宋朝開始興盛起來。

鬥茶文化,顧名思義,就是茶的比賽,用各種標準來評判哪一方的茶更好,以此決出勝負;一般來說,鬥茶的雙方都要取出自己認爲還不錯的茶,經過加工烹煮,最後按照色香味三個方面的考察來決出勝負;無論是兩人的鬥茶還是多人的鬥茶比賽,採取的都是三局兩勝的制度。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樂趣和挑戰的比賽,名字雖爲鬥茶,但是不僅要比拼茶本身的優劣,還要比茶的製作和工藝程序,因此,鬥茶比賽的程序也會比較繁瑣,時間也會相對較長。

根據現存的文獻記錄,鬥茶文化最早是出現在唐朝時期的建州一帶,在古文獻《記事珠》中就有寫道:“建人爲鬥茶爲茗戰。”然而鬥茶文化雖然在唐朝出現,卻未興盛起來,因此,唐朝的鬥茶文化並不繁榮;到了宋朝時期,由於統治者的關係,整個國家開始重視“茶文化”,古時候稱之爲“茶道”。

而宋朝“茶道”的迅速發展,也帶動了茶的各種形式的興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鬥茶”;一般鬥茶分爲三個方面,其一是鬥茶品,這也是最基礎的部分,比的就是茶品質的優劣、製作的優劣、水源的優劣及器皿的優劣;而其二則是行茶令,行茶令也就跟我們所說的行酒令差不多,只是飲品變成了茶水而已;其三就是茶百戲,古時候人們喜歡去茶館喝茶看戲,這就是茶百戲,在茶館中,飲用好的茶水,看演員在臺上表演,這也是古代人們消遣娛樂的一種重要方式。

鬥茶法盛行於哪個朝代?

宋朝。

飲茶方式由唐代的煎茶法演變成點茶法,用水注衝點抹茶並用竹筅攪拌成泡沫,使飲茶更具娛樂性,並由此產生了比試點茶技藝的活動----鬥茶,鬥茶之風在唐代就形成在閩北,宋代達到了空前的興盛,並遍及全國。鬥茶就是比試茶的湯花(泡沫)色澤是否純白,儲存的時間是否持久(咬盞)等的一種技藝。鬥茶的開展很好地推動了宋代製茶技術的提高和茶業的發展。

"鬥茶"之習產生於唐,後又由皇室的提倡而越發流行於什麼朝代

鬥茶源於唐,而盛於宋。它是在茶宴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風俗。三國吳孫皓“密賜茶荈以代酒”。這是以茶代酒宴請賓客的開始,但尚不是正式茶宴。東晉大將軍桓溫每設宴,“唯下七奠茶果而已”。(《晉書·桓溫傳》)這當是茶宴的原型。南北朝時,“每歲吳興、毗陵二郡大守採茶宴於此。”(山謙之《吳興記》)。“茶宴”一詞正式出現。唐代貢茶制度建立以後,湖州紫筍茶和常州陽羨茶被列爲貢茶,兩州刺史每年早春都要在兩州毗鄰的顧渚山境會亭舉辦盛大茶宴,邀請一些社會名人共同品嚐和審定貢茶的質量。唐寶曆年間,兩州刺史邀請時任蘇州刺史的白居易赴茶宴,白因病不能參加,特作詩一首《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遞午應爭妙。紫筍齊嘗各鬥新。白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表達了對不能參加茶山盛宴的惋惜之情。 宋代茶宴之風盛行,與最高統治者嗜茶是分不開的,尤其是宋徽宗對茶頗有講究,曾撰《大觀茶論》二十篇,還親自烹茶賜宴羣臣,蔡京在《大清樓特宴記》、《保和殿曲宴記》、《延福宮曲宴記》中都有記載。如《延福宮曲宴記》寫道:“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己,召宰執親王等曲宴於延福宮,……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拂,少頃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淡月,顧諸臣日:此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當時,禪林茶宴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徑山寺茶宴。浙江天目山東北峯徑山(今浙江餘杭市境)是山明水秀茶佳的旅遊勝地和著名茶區,山中的徑山寺建於唐代。自宋至元有“江南禪林之冠”的譽稱,每年春季都要舉行茶宴,品茗論經,磋談佛理,形成了一套頗爲講究的禮儀。徑山寺還舉辦鑑評茶葉質量的活動,把肥嫩芽茶碾碎成粉末,用沸水沖泡調製的“點茶法”,就是在這裏創造的。

古人飲茶時,常做一種叫“鬥茶”的遊戲,這茶到底怎麼鬥?

    鬥茶始於唐朝,也叫茗戰。我國是茶的故鄉,唐朝時飲茶之風開始盛行,唐代人陸羽寫有我國第一部有關茶葉的著作《茶經》。唐代人飲茶和現在有很大的區別,我們現在叫沏茶或泡茶,古人卻是煮茶或烹茶。唐、宋人飲的茶,稱爲茶餅、茶團,而不是散茶。茶餅、茶團經焙乾製成,飲茶時必須將其碾碎,而且需要放在火爐上用一定時間烹煮。烹茶時還要添入鹽、姜等調料,有點像廚師做湯。決定鬥茶勝負的標準,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一般標準是以純白最好,顏色白,表明茶葉鮮嫩,火候也恰到好處。二是湯花,即湯麪泛起的泡沫。茶末研磨得越細膩,湯花的色澤就越好,水痕出現的就越晚,這樣的茶才能獲勝。

    鬥茶對水的要求很高。古代的文雅之士有用雪水煮茶的,如白居易《晚起》詩中的“融雪煎香茗”,《紅樓夢》裏妙玉用的更精細,是收的梅花上的雪。宋代煮茶用水以惠山泉水最負盛名,是供皇室使用的“貢品”。此外,揚子江江心的水和竹節中的汁液也是煮茶的好水。不光水要選上好的水,燒水也大有講究。水太熱或者太涼都不行,太熱則茶葉迅速沉底,太涼則茶葉輕浮於水面上,這都會導致鬥茶的失敗。所以講究的古人連煮茶的燃料都有研究,最好要用有焰的木炭燒水,沸騰之後加一些冷水,如此三次纔可以。

    在鬥茶的過程中,花樣迭出,出現了一種稱爲“茶百戲”的遊戲。茶百戲最妙的是能使茶杯水面上出現花鳥魚蟲各種東西,就像是畫上去的一樣,但是一轉眼就消失了。這種茶戲有些類似現在的花式咖啡,究竟古人們用什麼方法使茶湯上出現奇奇怪怪、千變萬化的圖案,現在已經不得而知。

茗戰的歷史起源

在我國飲茶史上,鬥茶最早大約出現於唐代中期。據無名氏《梅妃傅》載:開元年間,(唐)玄宗與妃鬥茶。顧諸王戲曰:“此梅精也。吹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座光輝。鬥茶今又勝我點。”這是鬥茶的最早記錄。不過,在歷史上最講究、最熱衷於鬥茶的則要算宋代了。由於宋代品茶之風大盛,於是使唐代開始的鬥茶之風在宋代達到高峯。連宋徽宗趙佶也樂此不疲,他曾寫就《大觀茶論》一冊,其中談到:天下志士,勵志清白, 競爲聞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較筐筐之精,爭鑑裁之別,雖下幹於此時,不以蓄茶爲羞。還盛讚此舉謂盛世之清尚也。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更是將鬥茶寫得惟妙惟肖,在他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中寫道: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 爲了向天子獻上最好的北苑龍鳳團茶,就要在上貢前,雄豪們就要先舉行鬥茶。而鬥茶時,其間品弟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結果是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

"鬥茶"到底起源於何時何地

鬥茶,又稱爲「茗戰」。簡單地說,就是品茗比賽,是將對茶葉質量的評比當作一場戰鬥,這是古人用來比較茶葉優劣的一個專用名詞。宋人唐庚《鬥茶記》說:「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爲取龍塘水烹之第其品,以某爲上,某次之。」政和是宋徽宗的年號,於是有人以爲鬥茶起自徽宗時,這種說法稍嫌武斷,因爲一種風氣的形成不是說產生就能產生的,一定有它形成的歷史背景。

事實上鬥茶的產生,據考證當與貢茶有很大的關係,貢茶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但是正式列爲茶政的一個項目,則是從唐代開始。當時一些權貴爲博取帝王的歡心,於是爭相獻上優質茶品,無不千方百計的競相搜求各地名茶,既是貢奉天子的東西,好壞優劣當然是很重要的,因此一定要先行比試茶葉的好壞,鬥茶風氣就逐漸盛行起來,據此推論鬥茶應始於唐末五代時期,而大盛於宋代。

唐代飲茶之風盛行原因

首先,社會安定,農業發達,交通便利,這些優越的客觀條件,使茶的生產、貿易和消費大大發展。

飲茶的興盛還與唐朝頒佈的禁酒令有關。由於人口的增長,以及安史之亂所造成的農民大量,土地的喪失,使得唐中期以後的糧食十分匾乏,而造酒卻需要消耗大量糧食,爲了緩解這一矛盾,唐肅宗於乾元元年頒佈禁酒令,開始在長安禁酒,規定除朝廷祭把饗燕外,任何人不得飲酒,這造成了長安酒價的暴漲。

據計算,當時一斗酒的價錢可買茶葉六斤,這便使許多嗜酒而不得飲的人轉向飲茶,以茶代酒,促進了飲茶風氣的傳播。

另外,唐代飲茶的興盛還與貢茶的興起,詩風的大盛,以及科舉制度、佛教傳播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擴展資料:

中國茶葉和茶文化,最早透過陸路和海路東傳朝鮮半島和日本,透過僧侶傳播進行禪茶一味的文化交流。由於朝鮮和中國接壤兼有陸路和海路的緣故,專家認爲茶入朝鮮半島要早於日本。

茶入朝鮮半島約在六世紀和七世紀,新羅時代(668-935)就有大批僧人到中國學佛求法,載入中國宋代,《高僧傳》的就有近30人,他們中的大部分在中國用10年左右的時間專心修學後回國傳教。

他們在中國時,就接觸到飲茶,並在回國時將茶和茶籽帶回新羅。韓國古籍《三國史記》載:“前於新羅第27代善德女王(公元632-647年在位)時,已有茶。”善德女王屬三國時代(公元18-935)末期人,故韓國飲茶不會晚於七世紀中葉。

從鬥茶到茶王賽

"鬥茶",亦稱"茗戰",即比賽茶葉質量的好壞,始創於唐末福建茶區民間。其技巧性強,趣味性濃,從中可以找到一種精神上的自我調節方法,爲生活增添樂趣,因而很快爲文人士大夫所接受並加以發展。因此,鬥茶被認爲是中國古代茶藝的最高表現形式。

唐代北方盛行禪教,飲茶開始興起。陸羽《茶經》雲:“盛於國朝兩都,並荊、俞間,以爲比屋之飲。”《封氏聞見記》亦載:“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此時,上層社會品茶已有定序,成爲一種道藝。唐人品茶,重品沫、品色、品位。

晚唐五代時,一種新的飲茶方法興起,即以茶瓶中煮沸的水,衝點放在碗中的茶末,稱爲“點茶”。此法較煎茶法簡便易行,最早流行於福建建安一帶,入宋後“點茶”大爲盛行。唐人馮贄《記事珠》稱“建人謂鬥茶曰茗戰”,說明晚唐閩人開始有了鬥茶的習俗。

宋代城市經濟空前繁榮,“點茶”廣爲流行,城市中茶肆、茶館、茶坊林立,茶湯品種繁多。從福建掀起的鬥茶風在北宋中期以後逐漸向北方傳播,並很快風靡全國。上至達官貴人,中及文人墨客,下至平民百姓,無不熱衷,“鬥茶”時尚,也爲統治階層、文人士大夫和富商階層鬥奢比富提供了機會。

鬥茶之風盛極一時,與北宋的北苑貢茶有着密切的關係,爲了滿足皇帝、皇室和貴顯的需求,官府不計成本,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研製生產各種茶葉精品。當時一些權貴爲博得帝王的歡心,每逢新茶時節,重金收買各種名優茶進貢,促使鬥茶風行。徽宗皇帝亦常與臣屬鬥茶,並著《大觀茶論》。對北宋時期蒸青團茶的產地、採製、烹試、品質、鬥茶風尚等均有詳細記述。范仲淹在《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中寫下“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生動描繪了當時的鬥茶情景。

飲茶在這時有了一種超乎自然使用價值的新文化內涵以茶爲題材的故事、茶詩、茶歌、茶學專著非常之多。宋唐庚《鬥茶記》雲:“政和三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與鬥茶寄於傲齋,予爲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蘇轍《和子瞻煎茶》有“君不見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說的是福建人的鬥茶之風。蘇東坡曾寫下“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籠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

元代上層社會的飲茶沿襲宋俗,但鬥茶之風已漸漸退出宮廷和上流社會,演變爲一種民間習俗。茶坊、茶肆等成爲當時市民階層進行社會交往、充實文化生活的場所。

當時最大的海外貿易港口泉州,不僅“梯航萬國……四海舶商,諸番琛貢”,國內外各種高檔奢侈品全部彙集於此,而且還是國內外“富商巨賈之所窟宅”,其繁華程度“號爲天下最”。元代在泉州的權貴、社會名流、文人墨客鬥茶興致極高,鬥茶成爲評比茶葉質量高低的一種富有刺激性又有趣味的活動。曾經左右過泉州港命運的鐵腕人物、阿拉伯人後裔蒲壽庚的兄長蒲壽宬,在其《心泉學詩稿》多首詠茶詩裏,體現了泉州飲茶之風。

安溪“茶王賽”是宋元民間“鬥茶”傳統風俗的文化遺存,上可追溯於明清。

找不到沒有水印的版本

明時,安溪境內大部分地區遍植茶樹,茶樹整株壓條繁殖法”的發明,給安溪茶業注入活力和發展空間。清雍正、乾隆年間,安溪茶農發現並培育了名茶鐵觀音,道光十年至光緒六年(1830~1880年),烏龍茶良種如本山、毛蟹、黃金桂、梅佔、大葉烏龍等品種在安溪也相繼培育成功。尤其是鐵觀音的生產逐步形成規模,在茶葉日益商品化的進程中,茶農種茶製茶積極性高漲,對品質的講究越來越高。每逢新茶登場之時,茶農們挑選自制的上好茶葉,自帶炭火、茶器和山泉水,興致勃勃地聚集到一起。現場生火煮水沖泡,一溜十幾個、數十個排成一行,進行鬥形、鬥色、斗香、鬥味,由茶師輪流品鑑所有參賽者泡製的香茗,評出高低,名茶紛紛問世,品茗、鬥茶開始流行於鄉村鄰里。

透過一次次鬥茶,互相泡飲、交流切磋,有助於製作技藝進一步提升,增添生活情趣。源自民間自發的鬥茶成爲茶鄉的習俗,有的家族或鄉村甚至組織互相評比。到後來,民間鬥茶逐步演化成茶葉優質賽和“茶王賽”。

清末民初,鬥茶逐漸發展爲各類名茶的茶王賽。茶王賽形式多樣,規模大小不一,有民間賽,也有官方賽,還有境外主銷區舉辦的各種茶評賽。安溪鐵觀音產品素來暢銷臺港澳和東南亞市場,20世紀初,安溪鐵觀音在臺灣地區和東南亞一些國家舉辦的茶評賽中,屢獲殊榮。如:五年(1916年),安溪人王西配製的“萬壽桃牌”鐵觀音在臺灣舉辦的茶葉評選活動中獲得第一名。三十四年(1945年),安溪人王聯丹配製的“泰山峯牌”鐵觀音在新加坡摘取茶王桂冠。1950年,安溪王登記茶莊配製的“碧天峯牌”鐵觀音在泰國獲特等獎。安溪鐵觀音茶、安溪茶商屢獲殊榮,爲安溪鐵觀音在海外樹立了品牌。時至今日,安溪鐵觀音仍然是許多東南亞華僑心目中的最愛。

隨着茶葉生產責任制的建立,20世紀80年代以來,安溪鐵觀音從之前的基本上外銷轉爲一部分在國內銷售,安溪茶業出現了崛起的新態勢。對此,安溪縣委、縣把茶王賽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來抓,對茶王賽的主題、內涵、機制等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茶王賽也逐步發展成爲由村、鎮、縣統一組織的大型賽事。每逢茶王賽之際,製茶高手和經營廠家選送精品參賽,茶賽主辦方聘請著名茶師作爲主評。經過品鑑角逐,當場評出本季、本地區及各個品種的“茶王”,對獲獎者頒發獎牌和獎金,給予鼓勵,有的還敲鑼打鼓把“茶王”迎送回家,選爲“茶王”被製茶人視作一種無尚的榮耀。

20世紀90年代以來,安溪的茶王賽逐步走出安溪。1996年11月,安溪四大名茶茶王賽在廣州舉行;1998年11月,安溪茶王賽在上海隆重進行;1999年春秋兩季,安溪鐵觀音茶王邀請賽北上北京、南下香港分別在兩地舉行。茶王賽的形式也變得更加豐富,與茶藝表演、茶歌茶舞表演、茶王拍賣會、產品展銷會結合起來。茶王賽獎金也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並邀請在場的領導爲獲獎者頒獎,大大地激發了茶農的參賽積極性。

1986年西坪鎮鬆巖村舉辦新加坡的“魏氏首屆鐵觀音茶王賽”,1992年10月西坪鎮鬆巖村舉辦了第二屆鐵觀音茶王賽。自1993年以來,安溪在廈門、廣州、上海、南京、北京和香港等地成功舉辦了多場茶王賽。1993年秋天,泉州評出的鐵觀音茶王,以500克1萬元拍賣被搶購。1995年5月茶王拍賣價500克5.8萬元。1996年毛蟹茶王拍賣價500克7.2萬元,500克鐵觀音茶王拍賣價16萬元。1998年11月在上海評出的鐵觀音茶王100克拍賣價4萬元,相當於500克20萬元。1999年在北京的鐵觀音茶王100克以7萬元的價位拍出。2001年在廣州的鐵觀音茶王身價高達100克12萬元。2002年在南京、香港評出的鐵觀音茶王100克拍賣價分別爲3.2萬元和12.8萬元。

安溪本土的茶王賽活動也連年不斷。2000年12月在安溪成功舉辦了“中國茶都(安溪)茶文化旅遊節暨首屆鐵觀音烏龍茶節”活動,2001年12月舉辦了“海峽兩岸茶文化交流會”。特別是2002年12月和2003年12月由聯合國資訊促進系統中國國家分部、國家文化部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和泉州市聯合主辦,安溪縣承辦的第一屆、第二屆“中華茶產業國際合作高峯會”,活動內容不斷創新,參會人員不斷增加,社會影響不斷擴大。在舉行茶王賽的同時,“鐵觀音杯”《中華茶韻》全國攝影大賽、廣場文藝表演、文藝踩街、焰火晚會、燭光品茗會、國際茶藝表演、全國最佳茶藝小姐大賽、十佳茶藝之星大賽、茶文化旅遊、茶文化論壇、茶葉訂貨會、產品展銷會、投資項目洽談會、千店尋韻、遊湖品茗等系列活動,獲得聯合國糧農組織及歐洲茶葉委員會等國際茶葉機構的好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2005年,安溪縣委、縣又組織開展“安溪鐵觀音神州行”活動。6月,“安溪鐵觀音南國行”活動在汕頭、廣州、深圳、長沙等地開展了安溪鐵觀音的大型宣傳活動及茶王賽事活動。11月,“安溪鐵觀音北線行”活動又在北京等地展開,所到之處,不僅受到當地社會各界、鐵觀音愛好者的熱烈歡迎和廣泛參與,得到了新聞媒體廣泛關注和持續報道,而且取得了多方受益、影響巨大的良好效果。

隨着近年來安溪茶葉小包裝應用及貯存技術的發展,如今在安溪乃至整個閩南鬥茶成風。工作之餘,每人懷揣幾泡茶葉(一般每泡7克),一起鬥茶論道,其樂融融。這股鬥茶之風,已開始在福建的其他地方,乃至廣東、上海等地流行起來。

安溪茶王賽事活動持續舉行,茶王賽結合了茶藝、茶歌、茶舞表演、文藝踩街、茶王拍賣會、產品展銷會以及安溪鐵觀音定點企業授匾等內容,全面展示安溪鐵觀音及茶文化的魅力和風采。

文章節選

鬥茶習俗流行唐代,婦女纏足流行於宋代對嗎?

纏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陋習,即把女子的雙腳用布帛纏裹起來,使其變成爲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也一度成爲中國古代女子審美的一個重要條件。但是,古代婦女纏足始於何時,裹足小腳爲什麼被稱爲“金蓮”?卻始終是一個謎。

纏足起源的傳說關於纏足的起源,說法不一。有說始於隋朝,有說始於唐朝,還有說始於五代。有人甚至稱夏、商時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腳。可謂是衆說紛紜,莫衷一是。

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確有此痕跡。傳說大禹治水時,曾娶塗山氏女爲後,生子啓。而塗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說殷末紂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變的,或說是雉精變的,但是她的腳沒有變好,就用布帛裹了起來。由於妲己受寵,宮中女子便紛紛學她,把腳裹起來。當然,這些僅僅是民間神話傳說,含有較多的演義附會成份,不足以成爲當時女子纏足的憑證。

纏足始於隋,也源自民間傳說。相傳隋煬帝東遊江都時,徵選百名美女爲其拉縴。一個名叫吳月娘的女子被選中。她痛恨煬帝暴虐,便讓做鐵匠的父親打製了一把長三寸、寬一寸的蓮瓣小刀,並用長布把刀裹在腳底下,同時也儘量把腳裹小。然後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蓮花,走路時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蓮花。隋煬帝見後龍心大悅,召她近身,想玩賞她的小腳。吳月娘慢慢地解開裹腳布,突然抽出蓮瓣刀向隋煬帝刺去。隋煬帝連忙閃過,但手臂已被刺傷。吳月娘見行刺不成,便投河自盡了。事後,隋煬帝下旨:日後選美,無論女子如何美麗,“裹足女子一律不選”。但民間女子爲紀念月娘,便紛紛裹起腳來。至此,女子裹腳之風日盛。

纏足始於五代之說,則是源自南唐李後主的嬪妃娘,美麗多才,能歌善舞,李後主專門製作了高六尺的金蓮,用珠寶綢帶纓絡裝飾,命娘以帛纏足,使腳纖小屈上作新月狀,再穿上素襪在蓮花臺上翩翩起舞,從而使舞姿更加優美。

宋代已有纏足記載而一些學者經研究指出,中國古代女子纏足興起於北宋,五代以前中國女子是不纏足的。宋代詩人蘇東坡曾專門做《菩薩蠻》一詞,詠歎纏足。“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迴風,都無行處蹤。偷立宮樣穩,並立雙跌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這也可稱之爲中國詩詞史上專詠纏足的第一首詞。應該看到,纏足詩的寫作是以纏足習俗的出現爲依存條件的,這說明,宋代確已出現纏足習俗。到南宋時,婦女纏足已比較多見,甚至南宋末年時,“小腳”已成爲婦女的通稱。但在南宋時代,婦女纏足還並不普及,纏足者主要限於上層社會,在社會觀念上纏足尚未達到人人接受的地步。同時,纏足的風俗是由北方傳到南方的,大約是在宋室南遷之時。

宋代的纏足與後世的三寸金蓮有所區別。據史籍記載,宋代的纏足是把腳裹得“纖直”但不弓彎,當時稱爲“快上馬”。所用鞋子被稱爲“錯到底”,其鞋底尖銳,由二色合成。目前這種纏足鞋的實物已在考古中有所發現。從考古發現的實物推測,穿這種鞋所纏裹出來的小腳要比後來的大。

蒙古貴族入主中原建元之後,他們本來不纏足,但並不反對漢人的纏足習慣,相反還持讚賞的態度。這樣,使得元代的纏足之風繼續發展,元代末年甚至出現了以不纏足爲恥的觀念。元代婦女纏足繼續向纖小的方向發展,但這時不纏足者仍很多,特別是南方江浙、嶺南地區。明代,婦女纏足之風進入興盛時期,並在各地迅速發展。明末張獻忠進佔四川時,大刖婦女小腳,及至堆積成山,名曰金蓮峯,可見四川地區婦女纏足之盛。這時期,對裹足的形狀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腳不但要小,要縮至三寸,而且還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狀等種種講究。

滿清統治者入主中原後,起初極力反對漢人的纏足風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纏足。但此時纏足之風已是難以停止了,到康熙七年(1668年)只好罷禁。這件事,一度被人們渲染爲“男降女不服”——清兵入關,有“剃髮令”,在武力高壓下,漢族男子最後不得不屈服執行,故而男子剃髮,被視爲向清廷屈服的象徵。與此同時,女子纏足雖也同樣爲清廷下令停止,但後來並未達到禁止的目的,故而有“男降女不降”之說。由此可見纏足之風的根深蒂固。也正因爲此,婦女纏足在清代可謂到了登峯造極的地步,社會各階層的女子,不論貴賤,都紛紛纏足。甚至遠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數民族也染上了纏足習俗。與此同時,女子小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與關注。這一時期,腳的形狀、大小成了評判女子美與醜的重要標準,作爲一個女人,是否纏足,纏得如何,將會直接影響到她個人的終身大事。在當時,社會各階層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腳爲恥,小腳爲榮。“三寸金蓮”之說深入人心,甚至還有裹至不到三寸的。以至出現女子因腳太小行動不便,進進出出均要他人抱的“抱小姐”,而且這樣的女子在當時還挺受歡迎的。

小腳爲何稱“金蓮”講到“三寸金蓮”,人們不禁要問,婦女因纏裹而成的小腳爲什麼被稱爲“金蓮”?“金蓮”與小腳是怎樣聯繫起來的?長期以來,人們對這個問題也是倍感興趣,卻並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回答。

一種說法認爲

飲茶之風是在唐朝還是宋朝盛行?

唐朝吧。

日本派遣唐使去唐朝,之後,飲茶之風也在日本盛行。所以,應該是在唐朝盛行飲茶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