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茶藝表演時()的作用是營造藝境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3.02W

茶藝表演時()的作用是營造藝境

和氛圍。茶藝表演不僅是一種技巧的展示,更重要的是要透過表演品茗、拿捏時間和溫度、傾瀉水流等動作和技巧,向觀衆傳達茶文化的內涵和精髓。在表演中,音樂、舞蹈、服裝、燈光等元素都可以結合進去,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氛圍,讓觀衆在欣賞表演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茶文化所蘊含的生活方式、人文精神和審美觀念。因此,茶藝表演的作用不僅是爲了展示技巧和魅力,更重要的是要讓觀衆感受到茶文化的價值和精髓。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藝表演時()的作用是營造意境

茶藝表演時(音樂)的作用是營造意境。背景音樂在茶藝表演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合適的背景音樂能極大地提升茶藝表演的觀賞性和藝術性,讓人們更好地去理解和感受茶藝文化。

茶藝表演是一種結合了音樂、服飾、書法和插花等的綜合藝術是茶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茶藝表演是在茶藝的基礎上誕生的,主要透過展示各種茶葉的沖泡技藝和表演來展現茶文化,並將泡飲的過程經過了藝術化的加工,努力營造一種良好的品茶環境,讓人們在舒適的環境中感受茶文化的美和韻。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歷代文人墨客所推 崇的傳承文化之一。在我國茶樂藝術中含有多元的藝術內涵,音樂元素是其中的一種。音樂在茶文化的傳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與茶文化息息相關的音樂是其中最有價值的文化符號。茶文化與音樂藝術的集中展現使每個人對茶文化體系有了突出的認知。

茶藝的四要素

1、精茶:精茶要靠感官鑑定茶的形、色、香、味,定出茶品優劣。

2、直水:好茶需要好水,水是茶的載本,沒水享不成茶。

3、活火:能否烤好餅茶,掌握火候是關鍵。

4、妙器:對於好的燒水壺,不僅能夠讓茶席看起來舒適悅意,色調、材質和器形,能與茶席、泡茶器相宜相搭,從而能夠煮一壺好水,爲茶增色。

茶藝表演時音樂的作用是

作用

清幽的環境,古雅的音樂,都與茶文化的雅趣相符合,茶與音樂相得益彰,使通常的煎水瀹茗達到了精神品飲和藝術享受的境界。 茶藝表演時所配音樂要柔和自然,以使觀衆感到輕鬆、愉悅,從而提升茶的內涵。

擴展

適合茶藝表演的音樂

一般茶藝表演常用的音樂有《高山流水》、《平湖秋月》、《綠島小夜曲》、《禪思》、《漁舟唱晚》、《出水蓮》、《風擺翠竹》、《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柳青娘》、《寒鴨戲水》、《茉莉花》、《洞庭新歌》、《鐵馬吟》等

中國茶道注重六美是那六美

中國叫“茶藝”,不叫“茶道”。日本才叫“茶道”。而且中國茶藝一般叫“六要素”。

茶藝是一門生活藝術,構成這門藝術的六要素是人、茶、水、器、境、藝。要實現茶藝美,就必須做到六美薈萃,相得益彰,才能使茶藝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缺少其中任何一樣,茶藝都是殘缺不完整的。

茶藝六要素中首要的是人,人是萬物之靈,人之美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態,人的美是社會美的核心。在茶藝中,茶由人泡,水由人備,器由人選,境由人設,藝由人演,茶藝的程序與形式都需要人去設定去演繹,因此茶藝是無法脫離人而存在的。從茶藝美學的角度出發,茶人之美可從儀表美、風度美、語言美和心靈美來展示。

茶藝之茶之美。我國是世界上茶類最豐富的國家,有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青茶、黑茶六大類。外形品質特徵各異,綠如翠玉,紅似驕陽,白勝瑞雪;黃茶葉黃湯亮,烏龍茶綠葉紅鑲邊,黑茶棕紅黑褐,變化神奇。如綠茶,由於加工工藝不同分爲炒青型、烘青型、曬青型、蒸青型等四種。而這四種工藝所加工的名茶按外形又可分爲十大類型:扁形、針形、螺型、眉型、蘭花形、雀舌形、珠形、片型、曲型、菊花形,可謂千姿百態。在茶藝表演中,特別是沖泡時,杯中輕霧飄渺、澄清碧綠、芽葉朵朵、亭亭玉立,觀之賞心悅目,是一種美的享受。

所謂“水爲茶之母”,要烹得一壺好茶,水質的選擇,火候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好茶離不開好水。自古又有公論,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當地的茶用當地的水最佳,而水好不好,還要和具體的茶匹配到一起纔可以定論。在我國茶藝中精茶必須配美水,才能給人至高的享受。

器爲茶之父,茶器主要指茶壺、茶杯這類飲茶器具,現代茶器種類屈指可數。古代茶器種類繁多,現代茶器主要以瓷 、玻璃 、紫砂爲材質製成的各種形態的茶器。瓷有白瓷、青瓷 、紅瓷 ,製成茶器十分美觀。精美的茶具不僅造型質樸自然,質地純正,而且裝飾古雅,內涵雋永,富有神韻,茶藝表演者透過這些茶器並透過茶席設計,使茶器更顯美感。

中國古典美學講究“境”之美,茶作爲“琴棋書畫詩酒茶”的一部分,歷來是風雅之事。人們普遍認爲品茶是詩意的生活方式,所以極重意境。茶藝特別強調造境,要求做到環境美、意境美、人境美和心境美。四境俱美,才能達到中國茶藝至美天樂的境界。

茶藝之藝美。茶藝表演分室外和室內,若在室外表演,優美的自然景觀便是最好的境,江南園林便是其中最好的例子;而室內表演,要注意整個環境與茶藝表演的協調性。

茶藝表演關鍵部分是什麼?

茶藝表演是在茶藝的基礎上產生的,它是透過各種茶葉沖泡技藝的形象演示,科學地、生活化地、藝術地展示泡飲過程,使人們在精心營造的優雅環境氛圍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的薰陶。自從20世紀70年代,臺灣茶人提出“茶藝”概念後,茶文化事業隨之興起,各具地域特色的茶藝館和大大小小的茶文化盛會則爲茶藝表演的出現提供了平臺。經過十多年的實踐,茶藝表演作爲茶文化精神的載體之載體,已經發展成爲非同一般表演的藝術形式,漸漸受到人們的關注。茶茶藝表演包括茶葉品評,藝術手法的鑑賞以及品茗的美好環境等整個過程,注重茶湯品質的同時,也將形式與精神相互統一。以下爲茶藝的過程簡介:1.焚香俗話說:“泡茶可修身養性,品茶如品味人生。”茶,至清至潔,爲天地之靈物,泡茶之人也需至清至潔,纔不會唐突了佳茗。古今品茶都講究要平心靜氣。而透過焚香就可以營造一個祥和肅穆的氣氛。4. 投茶這個過程是用茶則把茶葉投放到冰清玉潔的玻璃杯中,綠茶因爲沖泡出來後的形態美觀,因此常選用玻璃杯沖泡。5. 潤茶再開始沖泡茶葉之前,先向杯中注人少許熱水,起到潤茶的作用。潤茶6. 倒水可以採用鳳凰三點頭方法沖泡綠茶,高沖水,使茶香擴散。謝茶謝茶主要是針對賓客而言,這樣既是禮貌的象徵,也是彼此溝通不可缺少的過程。只有互相溝通才可以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這同樣是一大樂事。

茶藝表演的美學分析

目前,在茶學界已形成了這樣的共識:茶藝是源於生活但已藝術化了的概念。它既指沖泡技藝的審美要求,也包括整個飲茶過程的美學意境。它是“茶文化哲學層面的、觀念層面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但這種表現形式應該是外在與內在的一致、和諧。”那麼,作爲茶藝審美特徵外在表現形式的茶藝表演,則是茶藝規範性和藝術化的集中體現。因而對它的研究當立足於它傳達茶文化精神的同時,更應該把它作爲藝術的存在對它進行美學的分析。

對茶藝表演的審美生成機制進行分析

茶藝表演是將日常沏泡茶技巧進行藝術加工後,展現出來的具有表演性、觀賞性的藝術活動,它已不是生活的原生態。在茶藝表演活動中,茶藝師與品飲者是共處在同一審美活動中,透過茶藝解說員,將茶藝表演行爲藝術潛隱的茶道精神用藝術化的語言傳達給品飲者,在這一審美流程中,茶藝師們賦予文化象徵意義的行爲藝術給飲者的是聽覺、視覺的享受;解說者則是透過語言藝術給予飲者聽覺的享受,爲飲者領悟茶藝要旨提供引導,她在這一過程中具有雙重身份。飲者在前兩者的合力表演中,調動全部的審美感覺,經過感知、體味、領悟,最終將這些物質的東西內化爲一種精神愉悅,完成對茶藝表演的審美欣賞。因而,成功的茶藝表演需要飲者的參與互動,才能達到應有的表演效果和領悟茶道的目的。這一審美生成機制是完成茶藝表演欣賞活動的關鍵,因而在研究茶藝表演中,不可忽視對這一深層問題的探討。

對茶藝表演的語言藝術進行美學剖析

茶藝表演中茶藝師的動作、佈景等是一種無聲語言,這種語言表達秉從中國茶道“和”、“敬”、“美”、“真”的精神要義,透過具有豐富象徵意義的肢體動作、符號語言等向品飲者營造一種虛靜恬淡的審美主客體環境,表達有道無儀,天人合一的品飲境界。

此外,茶藝表演過程中,清悠的傳統音樂、適時精闢的茶藝解說這類有聲語言更與前者的無聲語言形成了動靜和諧的審美意境。僅以解說語言爲例,它作爲藝術語言,在選詞的結構(齊整對稱)、音韻的搭配(柔美和諧)、語詞的修辭(運用修辭豐潤意象)等方面都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內容,對拓展和深化審美意識具有輔助功用,可成爲繼表演技巧的審美欣賞後,茶藝表演美學分析的又一重點。

對茶藝表演“道法自然”的分析

“玄妙之意,出於物類之表”。茶藝表演的審美特徵是透過外觀來追逐內在美,其內在美即“物我兩忘”、“自然和諧”的茶道。茶道是茶藝的靈魂,在茶藝表演中,茶藝師的技藝、解說員的茶藝說明以及茶室的意境共同傳達的是一種人生表達。欣賞茶藝表演實則是在動靜之間洞察萬物玄妙、領悟人生哲理、感受人文精神,是審美主體無形的心理感受和情緒體驗化爲有形物境與物感的過程。因此,對茶藝表演過程中透露出的哲理觀的分析,能更好的說明茶藝表演與茶道之間形與神的關係,也能爲目前某些違背茶道要義,一味追求新奇的茶藝表演提供方向指導。

作爲茶藝表演的參與者,對於這一過程的諸多審美有過親身體驗,正因如此方纔覺得,對於茶藝表演的研究應有立體縱深的研究必要,它作爲茶文化普及的中介,既已存在,當讓它存在得更完美。

茶藝表演解說詞——花茶

花茶是詩一般的茶,它融茶之韻與花香於一體,透過引花香,增茶味,使花香茶味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從花茶中,我們可以品出春天的氣息。所以在沖泡和品飲花茶時也要求有詩一樣的程序。

第一道:燙杯

我們稱之爲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是蘇東坡的一句名詩,蘇東坡不僅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大文豪,而且是一個至情至性的茶人。藉助蘇東坡的這句詩 描述燙杯,請各位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看一看在茶盤中經過開水燙洗之後,冒着熱氣的、潔白如玉的茶杯,像不像一隻只在春江中游泳的小鴨子?

第二道:賞茶

我們稱之爲香花綠葉相扶持。賞茶也稱爲目品。目品是花茶三品(目品、鼻品、口品)中的頭一品,目的即觀察鑑賞花茶茶坯的質量,主要觀察茶坯的品種、工藝、細嫩程度及保管質量。

如特極茉莉花茶:這種花茶的茶坯多爲優質綠茶,茶坯色綠質嫩,在茶中還混有少量的茉莉花乾花,乾的色澤應白淨明亮,這稱之爲錦上添花。在用肉眼觀察了 茶坯之後,還要幹聞花茶的香氣。透過上述鑑賞,我們一定會感到好的花茶確實是香花綠葉相扶持,極富詩意,令人心醉。

第三道:投茶

我們稱之爲落英繽紛玉杯裏。落英繽紛是晉代文學家陶淵明先生在《桃花源記》一文中描述的美景。當我們用茶導把花茶從茶荷中撥進潔白如玉的茶杯時,花乾和茶葉飄然而下,恰似落英繽紛。

第四道:沖水

我們稱之爲春潮帶雨晚來急。沖泡花茶也講究高沖水。沖泡特極茉莉花時,要用90度左右的開水。熱水從壺中直泄而下,注入杯中,杯中的花茶隨水浪上下翻滾,恰似春潮帶雨晚來急。

第五道:悶茶

我們稱之爲三才化育甘露美。沖泡花茶一般要用三才杯,茶杯的蓋代表天,杯託代表地,茶杯代表人。人們認爲茶是天涵之,地載之,人育之的靈物。

第六道:敬茶

我們稱之爲一盞香茗奉知己。敬茶時應雙手捧杯,舉杯齊眉,注目嘉賓並行點頭禮,然後從右到左,依次一杯一杯地把沏好的茶敬奉給客人,最後一杯留給自己。

第七道:聞香

我們稱之爲杯裏清香浮清趣。聞香也稱爲鼻品,這是三品花茶中的第二品。品花茶講究未嘗甘露味,先聞聖妙香。聞香時三才杯的天、地、人不可 分離,應用左手端起杯託,右手輕輕地將杯蓋揭開一條縫,從縫隙中去聞香。聞香時主要看三項指標:一聞香氣的鮮靈度,二聞香氣的濃郁度,三聞香氣的純度。細心地聞優質花茶的茶香,是一種精神享受,一定會感悟到在天、地、人之間,有一股新鮮、濃郁、純正、清和的花香伴隨着清悠高雅的花香,沁入心脾,使人陶醉。

第八道:品茶

我們稱之爲舌端甘苦入心底。品茶是指三品花茶的最後一品:口品。在品茶時依然是天、地、人三才杯不分離,依然是用左手托杯,右手將杯蓋的前沿下壓,後沿翹起,然後從開縫中品茶,品茶時應小口喝入茶湯。

第九道:回味

我們稱之爲茶味人生細品悟。人們認爲一杯茶中有人生百味,無論茶是苦澀、甘鮮還是平和、醇厚,從一杯茶中人們都會有良好的感悟和聯想,所以品茶重在回味。

第十道:謝茶

我們稱之爲飲罷兩腋清風起。唐代詩人盧仝的詩中寫出了品茶的絕妙感覺。他寫到: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咕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江南碧螺春茶藝表演 茶藝師不但要熟練掌握茶葉鑑別、泡茶用水和器具的選擇以及沖泡的水溫、時間等技術問題,還要講究整個沖泡過程中操作的藝術美感等問題,透過茶藝表演,讓客人(觀衆)不僅能欣賞到不同茶類科學地沏泡和品飲的整套技藝,而且能得到一種美的享受和藝術的薰陶。因此,茶藝從業人員不同於演員,更不同於一般餐飲服務人員,必須認真學習茶葉科學和茶文化知識,經過長期鑽研和領悟,熟悉茶性,熱愛茶藝,真心地泡茶、奉茶。透過純熟的技能調理出色香味俱佳的茶湯來,讓人們領略到飲茶的樂趣,普及茶文化知識;並透過自然優雅的動作和沉靜友善的表情等,展現自己的個性,愉悅和感化客人(觀衆),使他們走向與自己一致的心境,美化人們的心靈。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碧螺春的茶藝的12個程序。

、焚香通靈

我國茶人認爲“茶須靜品,香能通靈。”在品茶之前,首先點燃這支香,讓我們的心平靜下來,以便以空明虛靜之心,去體悟這碧螺春中所蘊含的大自然的資訊。

、仙子沐浴

用玻璃杯來泡茶,晶瑩剔透的杯子好比是冰清玉潔的仙子,“仙子沐浴”即再清洗一次茶杯,以表示對各位的崇敬之心。

、玉壺含煙

沖泡碧螺春只能用80℃左右的開水,在燙洗了茶杯之後,我們不用蓋上壺蓋,而是敞着壺,讓壺中的開水隨着水汽的蒸發而自然降溫。請看這壺口蒸汽氤氳,所以這道程序稱之“玉壺含煙”。

、碧螺亮相

“碧螺亮相”即請大家傳着鑑賞幹茶。碧螺春有“四絕”—“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賞茶是欣賞它的第一絕:“形美”。生產一斤特級碧螺春約需採摘六萬多個嫩芽,你看它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多像民間故事中嬌巧可愛且羞答答的田螺姑娘。

、雨漲秋池

唐代李商隱的名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是個很美的意境,“雨漲秋池”向玻璃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滿,留下三分裝情。

、飛雪沉江

即用茶導將茶荷裏的碧螺春依次撥到已衝了水的玻璃杯中去。滿身披毫、銀白隱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紛紛揚揚飄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後即向下沉,瞬間白雲翻滾,雪花翻飛,煞是好看。

、春染碧水

碧螺春沉入水中後,茶裏的營養物質逐漸溶出,清水逐漸變爲綠色,整個茶杯好像盛滿了溫暖的春天的氣息。

、綠雲飄香

碧綠的茶芽,碧綠的茶水,在杯中如綠雲翻滾,氤氳的蒸汽使得茶香四溢,清香襲人。這道程序是聞香。

、初嘗玉液

品飲碧螺春應趁熱連續細品。頭一口如嘗雲玉之膏,方華之液,感到色淡、香幽、湯味鮮雅。

、再啜瓊漿

這是品第二口茶。二啜時茶湯更綠、茶香更濃、滋味更醇,並開始感到了舌根回甘,滿口生津。

、三品醍醐

醍醐直釋是奶酪,在佛教典籍中用醍醐來形容最玄妙的“法味”。品第三口茶時,我們所品到的已不再是茶,而是在品太湖春天的氣息,在品洞庭山盎然的生機,在品人生的百味。

、神遊三山

古人講茶要靜品、茶要慢品、茶要細品,唐代詩人盧仝在品了七道茶之後寫下了傳頌千古的《茶歌》,他說:“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在品了三口茶之後,請各位嘉賓繼續慢慢地自斟細品,靜心去體會七碗茶之後:“清風生兩腋,飄然幾欲仙”。神遊三山去,何似在人的絕妙感受。

茶藝的六要素

茶藝的六要素是人、茶、水、器、境、藝。

人之美,人是萬物之靈,是社會的核心,人是茶藝最根本的要素,同時也是最美的要素。人的美有兩個含義,一是作爲自然人所表現的外在形體美;另一方面是作爲社會人所表現出的內在的心靈美。總之人的美大致分形體美、服飾美、髮型美,儀態美、神韻美、語言美、心靈美等幾個方面。

器之美,受“美食不如美器”思想的影響,我國自古以來無論是飲還是食,都極看重器之美。早在唐代,陸羽在《茶經》中就設計出了24種完整配套的茶具,近代,茶有上千種,而茶具更是琳琅滿目,我們按質地來分類,茶具可分爲陶土茶具,瓷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屬茶具、漆器茶具、竹木茶具、其他茶具等七大類。

境之美,中國茶藝要求在品茶時做到環境、藝境、人境、心境四境俱美。環境美就是要求窗明几淨,裝修簡素,格調高雅,氣氛溫馨,使人有親切舒適感。茶道六藝,即琴、棋、書、畫、詩和金石古玩的收藏與鑑賞。所謂人境,即品茗時人數的多少以及品茗的人格所構成的人文環境。品茗是心的歇息、心的放牧、心的澡雪,品茶時好的心境靠茶人對人生的徹悟。

藝之美,主要包括茶藝程序編排的內涵美和茶藝表演的動作美、神韻美、服裝道具美等方面;總之,要達到茶藝美,就必須人茶水順境藝六要素俱美,六美薈萃,相得益彰,才能使茶藝達到盡善盡美的完美境界。

茶之美,是指不但要有個好的名稱,還要求茶的色、香、味、形具佳。

水之美,早在唐代,陸羽在《茶經》中對宜茶用水就做了明確的規定。他說:“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張大覆在《梅花草堂筆談》中提出:“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以上論述均說明了在我國茶藝中精茶必須配美水,才能給人至高的享受。

文章轉自中國茯茶網-官方網站原文連結:http://www.futeacn.com/hangye/shi/20131205233.html

茶藝表演的意義

茶藝表演的意義

  導語:茶藝表演是一個基於茶藝的表演節目,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後期,術語民俗文化範疇。茶藝表演透過各種茶葉沖泡技藝的形象演示,科學地、藝術地、生活化地展示茶葉的泡飲過程,使人們在精心營造的優雅環境氛圍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的薰陶。

  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茶文化正在被愈來愈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而茶藝這一獨特的茶文化表現形式,更日益受到民衆的普遍關注和歡迎。茶藝概念最早醞釀於70年代中期,直到1982年才由臺灣“中華茶藝協會”正式推出,當時是爲了和日本“茶道”相區別,才把中國的品茗藝術以“茶藝”稱之,此後遂成爲專用名詞,並得到廣泛認可。其實早在我國中唐時期,陸羽《茶經》中已有一套完整的茶道藝術演示程式。唐·封演《封氏聞見記》記載:“楚人陸鴻漸爲茶論,說茶之功,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 文中提到的常伯熊,應該是中國茶文化史上第一位見之於文獻的茶道藝術表演家,他看了陸羽《茶經》後,模仿其中飲茶程式,並加以藝術化,使之更適合表演,結果贏得了當時路過湖州的御史大夫李季卿的讚賞,一時傳爲美談。這裏的所謂“茶道藝術”和我們今天所說的“茶藝”概念是有區別的,前者偏重於“道” (即飲茶時的精神追求),後者偏重於“術”(即品茗技藝)。據史料記載,唐代皇宮中每每以茶湯侍奉,估計宮女們也懂煎茶技藝。如《杜陽雜編》記載:“文宗皇帝尚賢樂善,罕有比倫……常延文士於內廷討論,較量文章,令宮女以下侍茶湯飲饌。”流傳後世的“唐·宮樂圖”反映的就是其中的一個場景。王建《宮詞》:“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牀。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裏過茶湯。”進士及第,天子要親自進行面試,並賜茶湯,可以想見其煎茶、奉茶程式是相當隆重的。唐代是禪宗發展鼎盛時期,禪門也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昔年達摩祖師面壁調心,曾以茶去昏滯;降魔大師叫人學禪,則皆許飲茶,以至“人自懷挾,到處煮飲”,使禪茶之風大興。唐代高僧百丈懷海禪師手訂《百丈清規》,專設茶頭,詳細規約,以備大衆茶湯。這些都應該看作茶藝的最初形式,我們姑且以“煎茶技藝”稱之。然而令人疑惑的是,無論是唐代宮廷還是民間或者禪門,都沒有一套完整的“煎茶技藝”以文字或圖畫的形式流傳下來,所見到的只是片紙隻字。這恐怕和中國傳統文化重道而不重藝的觀念有直接的關係。對於茶道或茶文化,上至王公大臣、文人雅士,下至僧尼道流、平頭百姓都樂於談論;而對於“茶藝”,士大夫乃至普通民衆都不大關心,更不用說那些王公大臣、僧道隱逸者們了。此後歷史上也都不以茶藝爲然,無論是宋元的“點茶技藝”或者明清的“撮泡技藝”,均被擯棄於正史及藝術殿堂之外,於是“茶藝”便在浩瀚的歷史文化海洋中淹沒了。所以茶藝概念的提出是很及時很有意義的,彌補了中國茶文化的缺憾,對今後中國茶文化發展必將起到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令人欣慰的是1987年4月,法門寺出土了一套美侖美奐的唐代宮廷茶器,立刻在茶文化界掀起了軒然大波,使茶文化研究者第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法門寺,投向了陝西,投向了唐長安。這套茶器雖然只有“一副七事”(加上金銀絲結條籠子、鎏金銀鹽臺、素面琉璃茶盞茶托等共計十三件),且是用來供養唐密曼荼羅的,但其器具之精美、文飾之華瞻、氣度之尊貴,千載後睹之,仍然令人神往,歎爲觀止。這是到目前爲止,我們所能見到的最完整、早精美的茶器實物了,也有力證明了茶道、茶藝早在我國唐代就已存在的事實。如此精美之茶器,必有一套與之相應的茶藝程式——唐代宮廷茶藝相配套,在奉佛時進行演示,可惜沒有文字或圖畫流傳下來,給我們留下了千古難解之謎和遺憾。

  茶藝是一門集音樂、舞蹈、人文精神於一體的、適宜於舞臺或室內表演的茶葉沖泡藝術,有着很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文化藝術價值,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和研究。中國茶藝按歷史可區分爲傳統茶藝和現代茶藝;按地域可區分爲南派茶藝、北派茶藝及港臺茶藝;按用途可區分爲表演型茶藝、實用型茶藝;按類型可區分爲高雅茶藝、流行茶藝以及皇室茶藝、貴族茶藝、宗教茶藝、文士茶藝、平民茶藝、民俗茶藝等。雖然名目繁多,但不外乎傳統和現代、南派和北派、漢族和少數民族以及帶有宗教色彩的茶藝形式,有的則屬於拼湊型,姑且以“混合型茶藝”稱之。如何嚴格區分和界定茶藝類型及其概念,如何進一步發展和規範茶藝事業,都是我們今後要研究的課題。

  一. 茶藝的形式美

  茶藝的表演形式是很獨特的,一方茶席、一張茶几、一套茶器、一位茶藝師就可以進行表演了,如果需要或爲了加強效果,還可以配解說詞,還可以配音樂,還可以配一名乃至數名茶侶(協助茶藝師表演的人員)。因此單從形式上看,茶藝表演和戲曲表演(注:這裏所說的戲曲主要指崑曲和京劇,下同)最爲接近。這種形式的好處是簡潔集中,主題鮮明,能一開始就引起觀衆注意。不足之處是表演形式較爲單一,內容大同小異,缺少變化,其藝術性和觀賞性相對於戲曲要遜色很多。今後能否使茶藝和戲曲緊密結合,在形式和內容上有所改變,在故事和情節上有所創新和突破,使之更加趣味化和藝術化,我以爲值得一試。

  當然在趣味化和藝術化的同時,也要注意茶藝的實用性和獨特性,說到底,茶藝只是一門茶葉沖泡藝術,衡量茶藝表演成功與否,除了程式編排、文化內涵等諸多因素外,與沖泡出來的茶品質量也有着直接關係,切不可爲茶藝而茶藝,僅就這一點而言,茶藝表演又要比戲曲表演難度大了許多。

  茶藝的形式美還體現在茶藝表演者的服飾和扮相上。一般而言,茶藝師及其茶侶服飾以簡潔、明快爲主,而且很有些復古的意味在裏面,類似於戲曲裏的青衣。因此在設計服飾時,諸如頭髮的.樣式、頭飾的選擇,服裝的顏色、式樣,衣領、衣釦及袖口、褲腳的紋飾等,都要和整體茶藝表演氛圍相協調,最忌諱庸俗和脂粉氣。茶藝師能否帶手鐲可以區別對待,纖纖玉腕上掛一環溫潤的玉鐲更能增添茶藝表演的觀賞性,何樂而不爲呢?至於化妝,小型場合的表演以不着妝或僅着淡妝爲主,如果是較大場合,不妨着濃一些的妝,可以參照戲曲青衣的扮相,這樣效果會更好一些。

  茶藝師及其茶侶是不主張用氣味濃烈的香水及化妝品的,諸如指甲油、紫色眼影、大紅口紅之類的也不主張用,因爲這和茶藝表演的整體氣氛不相容。色彩及氣味很柔和很淡然的香水和化妝品可以適量用一些,但切不可過

  二. 茶藝的動作美

  茶藝動作包括手的動作、眼的動作、身體動作和麪部表情。相對於戲曲表演而言,茶藝表演動作很簡單,如何在舞臺上透過簡單的道具和動作語言把茶藝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充分展示出來,對茶藝表演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僅就茶藝動作語言而言,國內外茶藝專家和茶藝師有不同見解,但也有一些共同遵守的規定:茶藝師上場及謝場時,要行半鞠躬禮,行禮時雙手可自然交叉身前或垂於身體兩側;茶藝表演開始時手的動作要逆時針劃圓,這是對客人的尊重;手臂運動要自然柔和,以曲線爲主,柔中有剛;臉部要面帶微笑,口脣自然微啓,視線要隨着雙手動作流動等。這些都還是一些粗淺“功夫”,距離茶藝表演的要求還很遠。單靠“蘭花指”“鳳凰三點頭”之類簡單動作語言顯然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欣賞趣味和要求,應該有創新、有變化、有突破,應該把茶藝表演提升到新層次、新品位。因此我個人以爲,今後的茶藝教學和培訓應把形體訓練加進來,而且要佔據一定的份額,否則茶藝的動作美就無從談起。

  三. 茶藝的結構美

  茶藝結構包括兩個概念:位置結構和動作結構。位置結構指舞臺、茶器、茶藝師之間的關係和構成。由於茶藝表演最初給觀衆以視覺衝擊的就是位置結構,因此如何協調好這三者之間的關係,使之更趨於合理,就成爲一個很重要的話題。相對於戲曲表演而言,茶藝表演是靜止的,佔用的舞臺空間也很有限,這就需要我們在舞臺背景佈置及燈光上下功夫。譬如在舞臺佈景上可以借鑑中國傳統繪畫中“高、遠、深”的透視法,以傳統山水畫或古典詩詞、茶經茶譜爲主題,強化茶藝表演的古典美。另外茶席的設計,茶几、茶器、壁掛等、的擺放位置也很重要,除實用性外,也應該考慮其視覺美感和效果。

  動作結構是指茶藝表演過程中動作間的關係和構成。由於茶藝表演過程持續時間較短,一般在20分鐘左右,這就要求茶藝表演應該一氣呵成,不能有鬆散拖沓甚至冷場之感。結構緊湊並不意味着中間沒有停頓,和音樂一樣,一首傳統大麴的時間也只有十幾分鍾,但其中有強弱,有起伏,有停頓,有變化,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借鑑的。茶藝表演的強弱起伏可以由動作完成,而停頓和變化則要由動作結構來調整。譬如煎水時都有一個等待時間,如何巧妙利用這一時機給觀衆以“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感覺至關重要。如同書法和繪畫,滿紙都是墨會使人感覺喘不過氣來,合理留白則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如果用繪畫語言中的“密不透風,疏能走馬”來指導我們的茶藝表演,我看很有意義。

  四. 茶藝的環境美

  在談茶藝位置結構時已談到了茶藝表演的舞臺背景佈置,如果是在庭院或室內表演,則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在庭院表演時,四周的亭臺水榭及山石林木最堪入茶,如果有一池春水或一曲迴廊,則更能增加茶藝表演的神韻。所以江南園林最適宜於傳統茶藝表演,正猶如崑曲最初就是在江南園林裏幽幽傳唱一樣。這裏不需要任何人爲的佈景,也不需要任何解說和配樂,甚至也不需要任何觀衆。四時景物變化就是最好的佈景,風聲水聲鳥鳴聲就是最好的音樂和解說,亭臺水榭及山石林木就是最好的觀衆。

  如果在室內表演,諸如牆上字畫和壁掛的取擇、博古架上器物的陳設、花架上花盆及花品的選擇等,都是要認真考慮的因素。

  五. 茶藝的神韻美

  談茶藝的神韻美離不開前面提到的四點,只要這四點都做到了,茶藝的神韻美差不多也就有了。當然,茶藝的神韻美和茶藝師的表演及茶藝程式的編排關係最爲密切。茶藝神韻是一個比較抽象和空靈的概念,但她又離不開具體的茶藝表演形式,是一種更加理性化和精神化的東西,也是認真咀嚼後的心得。

  譬如繪畫,古人區分繪畫作品爲能品、妙品、神品、逸品,其中神品、逸品最有神韻。再譬如詩歌,《滄浪詩話》區分詩歌爲九品,九品外還有神品,其中神品爲詩歌美之極致。

  茶藝神韻也是如此。茶藝表演可以區分爲上品、下品和神品。舉凡那些沒有個性,沒有特點,東拚西湊的“混合型茶藝”都屬於下品;舉凡那些編排合理,有一定茶文化內涵的茶藝表演可歸爲上品;神品的要求很高,不但要有個性、有特點、有一定的茶文化內涵,更要有一定的茶道精神在裏面,更要有一種神韻在其中,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爲茶藝表演之極致。如何使茶藝表演到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呢?我以爲除了上面談到的四個因素外,茶藝師的個人修養和氣質以及對茶的感悟尤其重要。茶藝表演到了一定境界時,所表演的形式甚至內容已經淡化了,重要的是表演者的個性表現——準確點說是人性的表現。如何處理好其間關係,如何把善良美好人性透過茶藝表演凸現出來,不僅是一個優秀茶藝師應該經常思考和實踐的話題,也是我們評判茶藝表演有沒有神韻的標準。

  茶藝神韻還和茶道精神有關,這一點在茶藝欣賞裏談。

  六. 如何欣賞茶藝

  一套完美的茶藝不但應該包括一定的程式,更應該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和茶道精神。而我們欣賞茶藝也應該由這三個方面入手。

  茶藝程式雖然繁複,而且各具特色,但不外乎備器、煎水、賞茶、潔具、置茶、泡茶、奉茶、飲茶這幾個基本程式,關鍵是看其間的關係和構成。一套好的茶藝程式總是針對某一類茶葉精心設計的,程式安排總是以能最大限度體現該類茶葉品質爲基本出發點,而且始終都緊緊圍繞這一主題,透過茶藝表演,把茶品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相反,舉凡那些有違茶理茶性,不能體現茶品特點的茶藝程式都是不合理的,縱然表演者使出渾身解數,只能適得其反,因爲先天不足是很難透過後天努力來滋養和彌補的。

  茶藝的文化內涵包括:歷史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一套好的茶藝程式應該體現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從茶席、茶器、茶品、服飾設計乃至解說詞、音樂配置等,都應該有歷史文化的影子,這樣才顯得厚重,才更具特色。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對茶藝的影響也是如此。文化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概念,茶藝設計者應該認真總結和對待,使茶藝程式經得起推敲,經得起考驗,最終登入文化藝術殿堂。

  茶道精神是一個較爲嚴肅的話題,因爲中國人輕易不言“道”,但“道”又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所謂“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茶道精神是茶藝表演的靈魂,是評判一套茶藝程式好壞的重要因素。一套好的茶藝程式應該包含茶道精神在裏面,否則其藝術和文化內涵就無從談起,也就沒有“神韻”之說了。目前我國茶藝表演仍然只停留在“藝”的層面上,能否在今後的一至兩年內向“道”靠攏?我以爲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要向“茶道”靠攏,就必須解決中國茶文化、茶藝、茶道三者之間的關係問題,這方面陳文華先生在《論當前茶藝表演中的一些問題》一文中已解說得相當透徹,讀者可以參閱。另一個要解決的就是中國茶道精神問題。那麼什麼是中國茶道精神呢?目前明確提出的有很多,如臺灣茶學家林馥泉先生最先提出“敬、雅、潔”三字;臺灣茶藝協會提出“清、敬、怡、真”四字;範曾平先生提出“和、儉、靜、潔”四字等。雖然有叫“茶藝精神”的,有叫“茶道四義”的,但都可歸屬茶道精神。方面,莊晚芳先生提出“廉、美、和、敬” 四字;程啓坤、姚國坤先生提出“理、敬、清、融”四字;陳香白先生提出“七義一心”說,認爲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林治先生提出“和、敬、怡、真” 四字;作者本人也提出“清、合、空、真”四字(見拙作《冷香齋煎茶日記》),並認爲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是一個“真”字。都從不同側面反映出中國茶道的精神實質,至於是否需要統一,我個人以爲目前尚無此必要。中國和日本不同,日本只是一個小小的島國,一方茶席,一罐抹茶,幾件茶器,一間小小的茶道室已然具足,“清、敬、和、寂”四字便可將島國茶道精神網羅無遺。而中國的情況則複雜的多,僅茶品就有一千多種,能表演的茶藝程式也不下數十種,而且各地在人文歷史、文化傳承、風俗習慣等方面均有較大差異,要用簡單的幾個字來囊括其茶道精神幾乎是不可能的。

  茶葉是一種代表和平、環保、無公害、無污染的綠色健康飲品,茶藝表演是傳播茶文化的一條最直接、最富有生命力和藝術觀賞性的最佳途徑,我們要透過茶藝表演,在民衆中提倡和推廣科學健康的品茗方法,籍此提高國民素質和生活質量,這不僅關乎我們的茶文化事業的得失成敗,也關係到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因此,對於中國茶藝的深入理解和研究,我以爲十分重要,應該成爲今後茶文化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

;

話春茶業茶藝六要素是哪六藝?

茶藝有六大要素:人、茶、水、器、境、藝

第一是“人之美”,即由外在的形體美和內在的心靈美構成茶人之美

第二是“茶之美”,我們在茶藝中賞析茶之美,不僅是欣賞茶的色、香、味、形之美,而且欣賞茶的名之美

第三是“水之美”,水以“清、輕、甘、洌、活”五項指標俱全才稱得上宜茶美水

第四是“器之美”,視覺效果好的茶具的工藝美術效果,令人飲爲觀止

第五是“境之美”,中國茶藝要求在品茶時要做到環境、藝境、人境、心境四境俱美

第六是“藝之美”,主要包括茶藝程式編排的內涵美和茶藝表演的動作美,神韻美,服裝道具美等兩個方面。

茶道與茶藝表演所具備六個條件?

【 如何表演中國茶藝的答案 】

表演的條件 茶藝表演的基本條件有許多,如服裝、場地、音響、茶器具、茶、輔助器物、水等。表演的服裝 表演服裝的式樣、款式多種多樣,但應與所表演的主題相符合,服裝應得體、衣着端莊、大方,符合審美要求。如“唐代宮廷茶禮表演”,表演者的服飾應該是唐代宮庭服飾;如“白族三道茶表演”以白族的民族特色服裝;“禪茶”表演則以禪衣爲宜等。表演的環境 茶藝表演的環境選擇與佈置是重要的環節、表演環境應無嘈雜之聲,乾淨、清潔,窗明几淨,室外也須潔淨,環境宜茶或氣爽神清之佳境,或松石泉下。還須預備觀看者的場所以及坐椅,奉茶處所等。如日本茶道在茶會前要灑掃庭院,室內懸掛簡單又令人沉思良久的字畫、插花以及佈置小型花薈等,以利茶藝表演的進行,使各位進入茶藝表演的藝術創造之中。表演的音樂 所配音樂與茶藝表演的主題應該相符合。正如服裝與茶藝表演主題相符合 韓國茶藝表演是一樣的,均有助於人們對錶演效果的肯定與認同。如“西湖茶禮”用江南絲竹的音樂;“禪茶”用佛教音樂;“公劉子朱權茶道”用古箏音樂等。表演中的禮儀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素有客來敬茶的習俗。茶是禮儀的使者,可融洽人際關係。在種種茶藝表演裏,均有禮儀的規範。如“唐代宮庭茶禮”就有唐代宮庭的禮儀;“禪茶”中有敬茶(奉茶)之後,僧侶向客人的禮儀;日本茶道中有主人對客人的禮儀;客人對客人的禮儀;人對器物的禮儀。在“臺灣烏龍茶茶藝表演”中,表演者對客人光臨的禮,感謝觀看的禮,助泡敬茶後向客人鞠躬致意的禮等等。 在行禮時,行禮者應該懷着對對方的真誠敬意進行行禮。行禮應保持適度、廉合,是從內心深處發出的敬意體現到這一禮儀中,包括眼睛的視角、動作的柔和、連貫、擺動的幅度等。茶藝表演中的位置、順序、動作 茶藝表演中的位置、順序、動作,包括主泡、助泡的位置、出場進場的順序、行走的路線、行走的動作,敬茶、奉茶的順序、動作,客人的位置、器物進出的順序,擺放的位置,器物移動的順序及路線等。人們往往注意移動的目的地,而忽視了移動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正是茶藝表演與一般品茶的明顯區別之一。 這些位置、順序、動作所遵循的原則是合理性、科學性,符合美學原理及遵循茶道精神“和、敬、清、寂”、“廉、美、和、敬”,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要求。茶藝表演的“精、清、淨、美” 精(精品、精通、熟練):包括茶須名茶、特色茶、茶葉乾燥、質量上乘。水須好水,茶具質量上乘與茶相配。精,上乘也,沏泡出一杯上等茶湯,令人拍案叫絕。精包括精通、熟練茶藝表演,精通選茶、置具、選水、貯茶、熟練沏泡程序。 清(純潔、純和、無邪、清醒、去雜念):清包括人、水、環境之清爽,茶可使之清醒頭腦,稱之謂提神醒腦,在茶藝表演的環境中,很難“清”,但追求“清”,不但茶藝表演者要“清”,透過茶藝表演要讓觀衆有所:“清”,清醒的頭腦,有助於人的思維,感受相聚一起享受品茗的不容易。“日本茶道”中的洗手、擦塵,“臺灣烏龍茶”茶藝中的點香,“禪茶”中的燃香。各種素色樸實的茶器,飲茶的活動均在不知不覺中,拂去人們心靈上的塵埃,心清自然明。 淨(潔淨、淨化):包括人、衣着、環境、茶、茶器、水等,人的潔淨,如手的潔淨,頭髮的梳理,衣服的清潔整齊,具體點如手指不應戴戒指,口紅、脂粉儘量不要讓觀衆感覺到,手指甲不能搽色彩等。桌椅、板凳無塵埃,場所無雜物、髒物。茶具應洗滌乾淨,水應乾淨符合飲用要求,茶葉應乾淨,無雜物。此外是人思想上、心靈上的淨化,無雜念、邪念。 美(美好):美應符合茶道的美,符合觀賞美學的要求 道家茶藝表演,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如服裝合身,衣着得體、大方,環境優美、清爽,如茶藝表演中的禮儀是否美?茶藝表演中的位置、順序、動作是否美?茶器具是否配套,環境佈置選擇是否美等等。

茶藝師有什麼要求啊

一、什麼是茶藝師?

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有關規定,爲進一步完善國家職業標準體系,對茶藝師的職業規範如下:

凡在茶企業或服務、教育行業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經有關部門鑑定合格者,稱爲茶藝師。

2、茶藝師設五個等級分別爲:初級(國家職業資格五級)、中級(國家職業資格四級)、進階(國家職業資格)、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進階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

二、 職業前景

1、 茶業的發展是本世紀的一大趨勢

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的提高,決定了本世紀的生活主題——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調查了許多國家的飲料優劣情況,最終認爲:茶爲最佳飲料。據科學測定,茶葉含有蛋白質、脂肪、10多種維生素,還有茶多酚、咖啡鹼、和脂多糖等近300種成分,具有調節生理功能,發揮多方面的保健和藥理作用。

由於茶具有防止人體內膽固醇升高,防治心肌梗塞的作用,茶多酚還能清除機體過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殺來病原菌。此外,茶還有提神、消除疲勞、抗菌等作用。茶還可以淨化水質,減少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傷害。因此,在當前自然環境污染嚴重的情況下,特別是在城市居住的人們,更應經常喝點茶。業界人士預測,茶葉及茶飲料將以其獨特的保健優勢取代咖啡、可可,成爲21世紀最主流的飲料。康師傅、統一、娃哈哈、健力寶、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紛紛殺入茶飲料市場,可見一斑。因此,茶藝師必將成爲本世紀最受歡迎的生活藝術保健大師。

2、茶是最文明的飲料

隨着中國工業化進程的發展,公共關係在企業中越顯重要。茶飲料被聯合國糧農組織稱爲最文明的飲料。無論是 *** 接待部門,還是旅遊,房地產等商業企業重要接待高檔次的接待幾乎都離不開茶,而茶藝師正是商界、政界接待部門最缺的職位。

3、中國茶文化復興,茶業蒸蒸日上,蓬勃發展

1) 中國茶農逾億人口,急需茶藝師推廣茶道,讓更多茶農受益。

2) 中國每年的茶樓(館)增長以30%在遞增。北京大型茶藝館就上萬家,成都各大小茶館2萬多家,桂林市2007年較去年增加了100多家茶館,投資上千萬元的旅遊茶藝館就五六家。而有專業水平的茶藝師卻高薪難求十分緊缺。

4、 國家重視茶藝師考證

全國茶藝師資格考證及全國食品准入制(QS認證)都要求與茶相關企業定崗定員。凡與茶有關的生產企業都須有固定茶藝師職員。

5、 茶藝是一門雅俗共賞的事業

它既高雅,富有文學色彩,又通俗易懂,以茶養廉、以茶修德、以茶怡情,茶之於現代生活仍然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載體。茶藝表演的誕生有其歷史的必然性與合理性。茶藝力求雅俗共賞,茶藝表演並不是捨本求末,它能充實精神生活,提高人們對茶的愛好和修養,有人說茶藝是中國文化中最具親合力的部分。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茶藝像一朵山花,開在人們心靈的窗櫺上,優雅而芬芳

工資是1500--5000

這個基本工資加提成的,我海口的學生還在拿8000一個月;茶藝師要多才多藝,比如還可以學習古箏,舞蹈等;長相是其次的多注意內涵;

一名優秀的茶藝師因具備什麼素質,與技能。

作爲茶藝師,應該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得體的行爲、舉止。茶藝師既要熟悉茶文化知識,又必須掌握熟練的泡茶技能。因爲茶藝表演是茶藝師的一項重要的日常工作,所以對茶藝師來說,無論在外形、舉止乃至氣質上,都要有規範的等級要求。如何成爲一名優秀的茶藝師了,只要符合以下對茶藝師的要求,你就是一名優秀的茶世師了。

1.茶藝師茶藝表演時的形象要求

茶藝表演是一門高雅的藝術,它不同於一般的演藝表演。它侵潤這中國的傳統文化,飄逸出中國人所特有的清淡、恬靜、明淨、自然的人文氣息因此,茶藝師不僅講究外在形象,更應注重內在氣質的培養。

要想成爲一名優秀的茶藝師,不僅要注意泡茶過程是否完整,動作是否準確到位,而且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並在茶藝表演的實踐中,不斷地學習,並加深理解,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有關專家認爲,初學茶藝者不妨可以從自然和諧、從容優雅等方面着手努力。

有茶藝表演,就有與觀衆的交流。茶藝師的舉止是至關重要的。人的舉止表露着人的思想及情感,它包括動作、手勢、體態、姿態的和諧美觀及表情、眼神、服裝、佩飾的自然統一。因爲成功的表演,不知是沖泡一杯色、香、味俱佳的好茶的過程,同時表演本身也是一次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因此,茶藝師必須在平時的訓練中全身心的投入,在動作和形體訓練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心靈感受,體會茶的純潔無私和奉獻精神。

2.茶藝師茶藝表演時的氣質要求

茶藝師的氣質離不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完美的藝術造詣。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千百年來,形成了獨特的東方文化。中國是茶的故鄉,飲茶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因此,中國的茶藝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吸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營養和精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這就要求茶藝師有深厚的文化功底,這樣才能表達出茶藝的“精、氣、神”。

茶藝表演往往宛如一條清澈的小溪,讓觀賞者靜靜地體會出其中的幽香雅韻。如果茶藝師缺乏文化底蘊,只有“形似”,那麼觀賞者恐怕只能看到幾個茶藝表演者在手忙腳亂地“做戲”,不可能得到美的享受,更談不上美的薰陶。

3.茶藝師茶藝表演時的環境要求

古往今來,歷代名家無不注重品茗環境的選擇,企望能有個“景、情、味”叄者的有機結合,從而產生最佳的心境和精神狀態。茶好,水靈,具精和正確的泡茶技藝是早就一杯好茶的重要條件,加上有一個清幽的環境,這是已不是單純的飲茶了,而是一門綜合的生活藝術。因此,茶的品飲,品茗環境的營造,都是很重要的。清山秀水、小橋亭榭、琴棋書畫、幽居雅室,是茶藝表演最爲理想的環境品茗的環境一般由建築物、園林、擺設、茶具等組成。公共品茗場所,因其層次、格調不一,要求也不一樣。對於大衆飲茶場所,可用入鄉隨俗的方式來營造環境,其建築物不必過於講究,竹樓、瓦房、木屋、草舍等都可以爲公共品茗場所,先決條件是採光好,讓人感到明快,室內擺設可以簡樸,桌椅板凳,整齊清潔即可。大碗茶也好,壺茶也罷,都應乾淨衛生,物美價廉。

總之,茶藝要求安靜清新、舒適、乾淨,四周可陳列茶文化的藝術品,或一幅畫、一件陶瓷工藝品、一束插花、一套茶具、一個盆景等,這些都應隨着主題的不同而佈置,或絢麗、或幽雅、或樸實、或寧靜,儘可能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如陽臺、門庭小花園甚至牆角等等,只要佈置得當,窗明几淨,都能創造出一個良好的茶藝表演和品茗環境。

4.茶藝師茶藝表演時插花的運用

茶藝表演插花的意境:茶藝表演插花崇幽賞靜,清心寡慾,體會天地之道爲旨趣,其藝術特質是“清”、“遠”,追求恬靜、簡約、超凡脫俗的純真之情,其手法以單純簡約和樸實爲主,以平實爲技法,把握花器一體,達到應情適意的目的。

在花材選擇上,應選用時令花木,塬野和高山採來的野花或院子裏種植的花均可。花形要小,以體現出謙美的風格。

5.茶藝師茶藝表演時中的服飾要求

茶藝師的服裝應端莊大方,自然合體。女茶藝師的着裝可以是色彩鮮豔的綢緞旗袍,或江南藍印花布服飾,切忌穿輕浮的袒胸衣或無袖衣、半透明衣。男士茶藝師可穿西裝打領帶或中式服裝。

茶藝師的服飾,還應該與表演的主題相符合,力求有效地襯托茶藝表演的主題。如“唐代宮廷茶禮”表演,表演者的服飾應該是唐代宮廷服飾;而“白族叄道茶”表演,應着白族的民族特色服裝;“禪茶”表演,則以蟬衣爲宜等。

6.茶藝師茶藝表演時中的音樂配合

茶藝表演,應有音樂相配合音樂響起,觀衆容易走入觀衆的角色,而茶藝師也容易進入表演者的角色如同服飾一樣,所配音樂應與茶藝表演的主題相符合正如“西湖茶禮”用江南絲竹的音樂;“禪茶”用佛教音樂;“公劉子朱權茶道”用古箏音樂等

7.茶藝師茶藝表演中的茶葉選擇

茶藝表演中用茶必須精良,忌粗老,用知名度較高的名優茶更好,經講解茶的品名後,易引起觀衆的好奇心,提高品茶的,從而有利於提高全場氣氛。用名優綠茶、上等祁紅、滇紅、鐵觀音、茉莉花茶和白茶等均可。但不宜用紅碎茶、袋泡茶、速溶茶、灌裝茶和雜味茶等、因這些茶不易看清外形,會使表演遜色。

8.茶藝師茶藝表演中的茶具搭配

茶藝師茶藝表演中的茶具搭配宜協調和諧。泡什麼茶就應選什麼茶具與之匹配泡茶用具的選擇既要注意觀賞性,又要兼顧習慣性。選擇茶具、首先講究實用、便利,其次才追求美觀。茶具或典雅、或古樸,各有韻味,不需追求奢華高貴。爲了豐富茶藝表演的形式,增加觀賞價值,茶藝師在茶具搭配時,可以做適當的調整,以只要不打破其內在的科學性即可。

9.茶藝師茶藝表演中的位置、順序、動作

茶藝師茶藝表演位置、順序、動作包括:主泡、助泡的位置;出場的順序;行走的路線、動作幅度;手拿器物的位置;沏泡茶的順序、動作;敬茶、奉茶的順序、動作;客人的位置;器物進出的位置、擺放的位置、移動的順序及路線等等。

10.茶藝師待客言談舉止

言談舉止是一個人內在素質修養的外在表現。在招待客人時,茶藝師的言談舉止應莊重得體,落落大方,在茶藝活動中,要走有走相,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言談得當。

想當茶藝師需要什麼條件

一、做茶藝師的要求

1、鑑別茶葉品質;

2、根據茶葉的品質,合適的水質、水量、水溫和沖泡器具,進行茶水藝術

沖泡;

3、選配茶點;

4、向顧客介紹名茶、名泉及飲茶知識、茶葉保管方法等茶文化知識;

5、按不同茶藝要求,選擇或配置相應的音樂、服裝、插花、薰香等環境。

6、能辨別生茶和熟茶,能把它們的色、香、味都發揮到完美的境界。

二、茶藝師是茶葉行業中具有茶葉專業知識和茶藝表演,服務,管理技能等綜合素質的專職技術人員。通俗的說,茶藝是指泡茶與飲茶的技藝。茶藝師高出其他一些非專業人士的地方在於他們對茶的理解並不僅停留在感性的基礎上,而是對其有着深刻的理性認識,也就是對茶文化的精神有着充分的瞭解,而茶文化的重點是茶藝。茶藝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01年3月《茶藝師國家標準》和《茶藝師》教程也已出現。茶藝師培訓己列入國家商業部職業教育培訓課程之一。

三、茶藝師考試內容包括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

(1)理論知識:職業道德、基礎知識、禮儀、接待、茶藝準備、茶藝演示、茶事服務、銷售、茶藝館設計要求、茶藝館佈置、茶飲服務、茶葉保健服務、茶藝表演、茶會組織、差異編創、茶會創新等。

(2)技能操作:禮儀、接待、茶藝準備、茶藝演示、茶事服務、銷售、茶藝館設計要求、茶藝館佈置、茶飲服務、茶葉保健服務、茶藝表演、茶會組織、差異編創、茶會創新等。

是做茶藝師有什麼要求

1、初級:職業功能工作內容技能要求相關知識

一、 接待

(一)禮儀

能做到個人儀容儀表整潔大方;能夠正確使用禮貌服務用語;儀容、儀表、儀態常識;語言應用基本常識。

(二)接待

能夠做好營業環境準備;能夠做好營業用具準備;能夠做好茶藝人員準備;能夠主動、熱情地接待客人。

二、準備與演示

(一)茶藝準備

能夠識別主要茶葉品類並根據泡茶要求準備茶葉品種;能夠完成泡茶用具的準備;能夠完成泡茶用水的準備;能夠完成沖泡用茶相關用品的準備。

(二)茶藝演示

能夠在茶葉沖泡時選擇合適的水質、水量、水溫和沖泡器具;能夠正確演示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黑茶和花茶的沖泡;能夠正確解說上述茶藝的每一步驟。

2、中級:職業功能工作內容技能要求相關知識

一、接待

(一)禮儀

能保持良好的儀容儀表;能有效地與顧客溝通;儀容儀表知識;服務禮儀中的語言表達藝術;服務禮儀中的接待藝術。

(二)接待能夠根據顧客特點,進行鍼對性的接待服務

二、 準備與演示

(一)茶藝準備

能夠識別主要茶葉品級;能夠識別常用茶具的質量;能夠正確配置茶藝茶具和佈置表演臺。

(二)茶藝演示

能夠按照不同茶藝要求,選擇和配置相應的音樂、服飾、插花、薰香、茶掛;能夠擔任三種以上茶藝表演的主泡。

3、進階:職業功能工作內容技能要求相關知識

一、接待

(一)禮儀能保持形象自然、得體、高雅,並能正確運用國際禮儀。

(二)接待能夠用外語說出主要茶葉、茶具品種的名稱,並能用外語對外賓進行簡單的問侯。

二、 準備與演示

(一)茶藝準備

能夠介紹主要名優茶產地及品質特徵;能夠介紹主要瓷器茶具的款式及特點;能夠介紹紫砂壺主要製作名家及其特色;能夠正確選用少數民族茶飲的器具、服飾;能夠準備調飲茶的器物;茶葉品質知識;茶葉產地知識。

(二)茶藝演示

能夠掌握各地風味茶飲和少數民族茶飲的操作(3種以上);能夠組織茶藝表演並介紹其文化內涵;能夠配製調飲茶(3種以上);茶藝表演美學特徵知識;地方風味茶飲和少數民族茶飲基本知識。

4、技師:職業功能工作內容技能要求相關知識

一、茶藝館佈局設計

(一)提出茶藝館設計要求

能夠提出茶藝館選址的基本要求;能夠提出茶藝館的設計建議;能夠提出茶藝館裝飾的不同特色。

(二)茶藝館佈置

能夠根據茶藝館的風格,佈置陳列櫃和服務檯;能夠主持茶藝館的主題設計,佈置不同風格的品茗室;茶藝館佈置風格基本知識;茶藝館氛圍營造基本知識。

二、茶藝表演與茶會組織

(一)茶藝表演

能夠擔任仿古茶藝表演的主泡;能夠掌握一種外國茶藝的表演;能夠熟練運用一門外語介紹茶藝;能夠策劃組織茶藝表演活動。

(二)茶會組織能夠設計、組織各類中、小型茶會茶會基本知識

5、進階技師:職業功能工作內容技能要求相關知識

一、茶藝服務

(一)茶飲服務

能夠根據顧客要求和經營需要設計茶飲;能夠品評茶葉的等級。

(二)茶葉保健服務

能夠掌握茶葉保健的主要技法;能夠根據顧客的健康狀況和疾病配置保健茶茶葉保健基本知

二、茶藝創新

(一)茶藝編創

能夠根據需要編創不同茶藝表演,並達到茶藝美學要求;能夠根據茶藝主題,配置新的茶具組合;能夠根據茶藝特色,選配新的茶藝音;能夠根據茶藝需要,安排新的服飾佈景;能夠用文字闡釋新編創的茶藝表演的文化內涵。

(二)茶會創新能夠設計並組織大型茶會大型茶會創意設計基本知識

做爲一名茶藝師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耐心~茶道是絕對慢條斯理的事情~

記性~要熟知各種茶葉的特性,背很多~

味覺、嗅覺比較好,比較能分辨茶的品質~

茶藝師儀容儀表要求怎樣

茶藝師儀容儀表要求規範

(一)身體

1.勤洗澡、勤理髮、勤洗手。勤剪指甲。

2.上班前及上班期間不準吃帶有 *** 性異味的食物。保持口腔清新。

3.定期檢查身體,禁止帶傳染性疾病上崗。

(二)着裝

1.統一着、保持乾淨、整潔、筆挺、鈕釦要扣齊,不得捲起袖子。

2.胸卡統一佩戴左上胸。

3.統一穿黑色皮鞋,必穿 *** 。

(三)儀容

1.長髮統一盤起,保持整潔,不佩戴怪異髮飾,短髮不遮面,不得染髮,留怪異髮型。

2.統一化淡妝,眼影、口紅顏色與衣服協調,顏色要柔和,口紅用能體現精神面貌的顏色。

3.不得留長指甲、塗有色指甲油,上班時間不準擦香水。

4.不準戴耳環、戒指(除婚戒)、手鍊、腳鏈等與茶不協調的飾物。

5.不塗抹有 *** 氣味的化妝品及潤手霜。

(四)精神面貌

1.精神飽滿,容顏和悅,不垂頭喪氣。昏昏欲睡。

2.保持真誠的微笑。

(五)舉止、端莊得體(示範)

1.立:站立時收腹、挺胸、男士雙腳自然分開與肩寬,女士小丁字步站立,頭正、頸直,雙目平視,雙手自然交叉放在小腹前或臀部後面,不彎腰、抖動,站位要距離顧客0.5——1 米的左前方或右前方。

2.坐:坐着泡茶時應坐在椅子的三分之一位置,雙 *** 叉45度斜入。腰挺直,雙手平放桌面,頭正,目視前方。

3.行:步伐輕捷穩重,雙手擺動弧度不要太大,避免碰到顧客,與顧客相遇時應禮讓顧客先行。

4.說:儘量學會多種語言,迎合顧客保用的語種接待。言語簡明,咬字清晰,音量適中。實事求是,耐心誠懇,使用文明用語。

5.聽:認真傾聽,對聽到的內容可用微笑、點頭等做反應,不可面無表情,心不在焉。

6.看:正面向顧客,目光間歇地看向顧客,顧客發表意見時要正視顧客的目光。

7.遞:動作敏捷,遞送準確,輕拿輕入,全面展示商品,遞拿時應雙手遞送。

茶藝表演中有幾大要素

天晟茶藝培訓學抄校提出茶襲藝表演有四大要素:

精(精品、精通、熟練):包括茶須名茶、特色茶、茶葉乾燥、質量上乘。水須好水,茶具質量上乘與茶相配。精,上乘也,沏泡出一杯上等茶湯,令人拍案叫絕。精包括精通、熟練茶藝表演,精通選茶、置具、選水、貯茶、熟練沏泡程序。

清(純潔、純和、無邪、清醒、去雜念):清包括人、水、環境之清爽,茶可使之清醒頭腦,稱之謂提神醒腦,在茶藝表演的環境中,很難“清”,但追求“清”。

淨(潔淨、淨化):包括人、衣着、環境、茶、茶器、水等,人的潔淨,如手的潔淨,頭髮的梳理,衣服的清潔整齊,具體點如手指不應戴戒指,口紅、脂粉儘量不要讓觀衆感覺到,手指甲不能搽色彩等。桌椅、板凳無塵埃,場所無雜物、髒物。茶具應洗滌乾淨,水應乾淨符合飲用要求,茶葉應乾淨,無雜物。此外是人思想上、心靈上的淨化,無雜念、邪念。

美(美好):美應符合茶道的美,符合觀賞美學的要求,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如服裝合身,衣着得體、大方,環境優美、清爽,如茶藝表演中的禮儀是否美?茶藝表演中的位置、順序、動作是否美?茶器具是否配套,環境佈置選擇是否美等等。

茶藝表演的基本步驟

茶藝表演的基本步驟如下:

一、洗杯

1.將燒沸騰的泉水注入空碗

泡好一壺茶需要掌握茶藝的六個要點分別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茶藝中常用的美學法則有哪些?

茶文化裏蘊含着美的要素,所以茶藝成了一種特殊的生活藝術。茶藝的六要素是人、茶、水、器、境、藝。要達到茶藝美,就必須人茶水器境藝俱美,六美薈萃,相得益彰,才能使茶藝達到盡善盡美的完美境界。

一、人之美:

人是萬物之靈,人是社會的核心,所以人文主義者認爲人的美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態,人的美是社會美的核心。費爾巴哈曾經這樣說過:“世界上沒有什麼比人更美麗,更偉大。”車爾尼雪夫斯基也認爲:“人是地球上最美的物類”。在茶藝諸要素中茶由人制、境由人創、水由人鑑、茶具器皿由人選擇組合、茶藝程序由人編排演示,人是茶藝最根本的要素,同時也是景美的要素。從大的方面講,人的美有兩個含義。一是作爲自然人所表現的外在的形體美;另一方面是作爲社會人所表現出的內在的心靈美。

二、名之美

中華民族文化有一個傳統,喜歡爲美好的東西起一個美好的名字。古典美學創始者之一的莊子說:“名者,實之賓也。”(《莊子·逍遙遊》)其意爲:實物是主,名稱是賓。對貴賓慢待不得,所以取名很重要。我們在茶藝中賞析茶之美,不僅是欣賞茶的色、香、味、形之美,而且欣賞茶的名之美;

三、水之美

鄭板橋寫有一幅茶聯:“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憎愛鬥茶。”這幅茶聯極生動地說明了“評水”是茶藝的一項基本功。早在唐代,陸羽在(茶經)中對宜茶用水就做了明確的規定。他說:“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明代的茶人張源在(茶錄)中寫道:“茶者,水之神也;水者,茶之體也。非真水莫顯其神,非精茶曷窺其體。”以上論述均說明了在茶藝中精茶必須配美水,才能給人至高的享受。水以“清、輕、甘、冽、活”五項指標俱全才稱得上宜茶美水;

四、器之美

視覺效果好的茶具的工藝美術效果,令人歎爲觀止《易·繫辭》中載:“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是指無形的道理、法則、精神,形而下是指有形的物質。在茶藝中,我們既要重視形而上,即在茶藝中要以道馭藝,用無形的茶道去指導茶藝。受“美食不如美器”思想的影響,我國自古以來無論是飲、還是食,都極看重器之美。到了近代,茶的品種已發展到六大類,上千種,而茶具更是琳琅滿目,美不勝數。

五、境之美

“境”作爲美學範疇,最早見於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詩格》中說:“處身於境,視境於心。瑩然掌中,然後用思,瞭然境象,故得形似。”其後中國詩學一貫主張:“一切景語皆情語,融情於景,寓景於情,情景交融,自有境界。”人們普遍認爲:“喝酒喝氣氛,品茶品文化。”故品茶和作詩一樣,也特別強調情景交融,特別視境之美。中國茶藝要求在品茶時要做到環境、藝境、人境、心境四境俱美。

六、藝之美

茶藝的藝之美,主要包括茶藝程序編排的內涵美和茶藝表演的動作美、神韻美、服裝道具美等兩個方面。茶藝表演的動作美和神韻美強調茶藝首先是一門生活藝術而不是舞臺藝術,其目的之一也就是使茶藝的愛好者們對茶藝的藝術特點有正確的認識,這樣在表演時才能準確把握個性,掌握尺度,表現出茶藝獨特的美學風格。

這就是茶藝六大美的享受。雖然,茶有其自然屬性,具有自然之美,但還遠遠不夠。當與人的審美活動相整合,主客觀完美的統一,便會產生生活美。即“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喚起的感覺”。

參考資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61b361010003q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