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連雲港雲霧茶的傳說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3.23W

連雲港雲霧茶的傳說

連雲港雲霧茶是江蘇連雲港市境內的一種傳統名茶,以其獨特的生產工藝和醇香幽雅的品質而聞名。

傳說連雲港雲霧茶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代,當時江蘇南部的境內有一座名爲弋陽山的山峯,每當清晨或夜晚,山上總是籠罩着一層薄薄的霧氣。傳說,這是由於山脈與大海形成的氣流互動所產生的天然雲霧。而弋陽山的茶農們就發現,這種雲霧環境極其適宜茶葉的生長。

於是,茶農們便開始在弋陽山種植茶樹,並採用特殊的生產工藝,製作出了這種醇香幽雅的雲霧茶。由於其產地特別、生產工藝複雜、品質上乘,連雲港雲霧茶最終成爲了中國南方的一種著名名茶。

如今,連雲港雲霧茶已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着江蘇茶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花果山雲霧茶的茶史追溯

花果山雲霧茶歷史悠久,始於宋,盛於清,已有900多年生產歷史,曾被列爲皇室貢品。爲花果山主要名特產品,因長年生長在崇山峻嶺之上,雲霧繚繞之中,所以稱其爲“雲霧茶”。由於日照不多,生長緩慢,歷來產量不高,就更顯珍貴。

花果山雲霧茶,是連雲港市特產,歷史悠久,品質優良。花果山屬於雲臺山脈,而云台山自古就被稱爲“茶山”,據《雲臺新志》記載:“宿城東起陶庵鳳門口,西到西山,在十幾里長的山場上,生長着大片茶樹,稱爲’茶山‘,所產’雲霧茶‘形味似武夷小品,歷史上曾有’龍團鳳餅‘之稱。”又說:“海洲上貢的食貨中,唯有茶葉一兩不能少。”可見,雲霧茶在封建王朝年代已被視爲珍品,列爲貢品。公元1005年,朝廷曾向販售海州茶葉的茶商發佈徵稅詔書,在海州地方官進貢的食貨中,茶葉是一兩不能少的。正如民謠所唱:“細簍精采雲霧茶,經營唯貢帝王家”。《金史食貨志》就有章宗承安四年(1199年)三月於海州(今連雲港市)“置一坊造新茶”的記載。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沈雲霈、宋治基等在籍士紳,集資開發雲臺山,興辦“樹藝公司”,栽培雲霧茶,所產茶葉曾獲南洋勸業會獎。

自古道:“高山出好茶”。雲霧茶產於“四季好花常開,八節鮮果不絕”的花果山上,花果山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的雲臺山區,花果山茶樹多分佈在叢林密佈、花果成片的海拔500米左右的低山緩坡上。這裏山勢不高,瀕臨黃海,這裏處於暖溫帶與帶過渡地帶,綠蔭蔥蘢,山峯含黛,特別的地理緯度造就了四季分明、溫度適宜、雨量適中,光照充足、白天光合作用強、夜間呼吸作用弱、晝夜溫差大、有利於茶葉內含物質的形成與積累,葉片肥厚,內含物豐富,氨基酸,兒茶多酚類和咖啡鹼含量均較高。

花果山水簾洞西側禿龍溝的茶田,最是得天獨厚。此處位近峯頂,整年雲遮霧掩,往往夜霧未散,曉雲又升。這裏的茶樹,終日受雲霧水氣的滋潤,總是茶尖早吐,芽葉纖細,成爲花果山雲霧茶中的上品。

近幾年,雲霧茶獲得較大發展。全市已有茶園近2000畝,年產雲霧茶近百擔。雲霧茶製作工藝科學規範,從鮮葉採摘、殺青、揉捻、整形乾燥,到泡製都有嚴格的技術要求。1980年,在江蘇省品茶會上,與南京雨花茶、蘇州碧螺春並列爲江蘇省三大名茶。現銷往各大城市,並出口日本、新加坡和歐美等國。

連雲港特產

江蘇特產之連雲港篇

連雲港雲霧茶: 連雲港雲臺山的雲霧茶,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而躋身於太湖碧螺春、南京雨花等名茶之列。古時候悟正庵的僧人每年精心採製,只得二、三斤,祕不示人,視作珍茗,招待貴賓。具有“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馳名遐邇。清海州知州唐仲冕也把它當作茶王“龍團風餅。”

據《宋史•食貨志》記載;“海州榷茶之所。”榷茶是歷代對茶葉實行徵稅、管制、專買的措施。宋景德二年 (1005 年 ) 朝廷向販售海州茶葉的茶商發佈徵稅詔書,因“海州茶善而易售,故入錢之數厚於他州。”另據《金史》載廣四年三月 ( 章宗承安年,公元 1199 年 ) 於淄、密、寧、海、茅州,各置一方造新茶,依南方例,每斤爲袋,值六百文。” 1921 年“樹藝公司”產的雲霧茶以其品質獲南洋勸業會獎.目前,雲霧茶的產地宿城的種植茶田計 300 畝,年產量達 200 擔,雲臺山瀕臨黃海,氣候溫暖溼潤。時常曉雲末散,海霧又起。“雲霧山中出好茶。”青翠欲滴的茶樹經常籠罩在雲霧山中,氣溫低,溫差小,溼度大,芽葉柔嫩,焙炒時要節制鍋溫,抓、焙、搓、翻,全靠手上功夫。製成的茶大小勻整,條索蜷曲,形似細眉,而且蜂毫無損,色澤綠潤,純淨可愛。

雲霧、雨花、碧螺春同爲江蘇三大名茶,從上表可以看出雲霧茶的氨基氮含量比碧螺眷、雨花茶少些,而兒茶素和咖啡鹼含量最高,這是形成滋味鮮濃的重要因素。

雲霧茶的品茶方法也別具一格,沏茶時,最好先倒半杯開水、溫度掌握在 80 ℃ 一 90 ℃ 之間,不加杯蓋,茶葉剎時舒展如剪,翠似新葉。須臾,再加二遍水,在清亮黃綠的茶液中,似有簇簇茶花,茵茵攢動。品之,滋味醇厚,清香爽神,沁人心脾。每次續水,都不要待喝乾再續水,而要當杯子中的水剩下四分之一的水時就續水,這樣,雖多次沖泡,仍醇香綿綿。

1980 年,全省品茶會議上,連雲港的雲霧茶同南京的雨花茶、蘇州的碧螺春、無錫的二泉銀毫,列爲江蘇四大名茶。經化驗,雲霧茶的茶鹼、茶丹寧、維生素的含量較高,有興奮、強心、清火、收斂、利尿、消炎、殺菌等功用。適量飲用,能恢復精神神疲勞、增進記憶,使人意愜神清,並能幫助治療腹飽脹悶,消化不良等症。揉曬的生茶可儲存十年以上,年代愈久,療效愈佳。近年來,連雲港的雲霧茶在廣州交易會上重新出現,受到日本、新加坡和歐美一些國家熱烈歡迎和讚賞.

湯溝酒: 湯溝酒源遠流長,是我國享有盛譽的傳統名產、歷史文化名酒。產於連雲港市馳名中外的花果山水簾洞西南約60公里處的湯溝古鎮。這裏東近大海,氣候溫熱,雨量充沛;秦代時發生強烈地震,陷落成一片汪洋,宋代前後泥土屯積漸成溝湖密佈、水甜土香、物產豐富之地。天翻地覆間蒼天神工鬼斧造化的一泓微香甘爽、傳奇靈異的“香泉”也隨之悄然出世,逐漸展露出奇絕亮麗的風華。此地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特別適宜釀美酒:“香泉”水質優異,微甜,呈弱酸性,富含鎂、錳、鉀等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硬度適宜,利於糖化、發酵;自然環境、老窖泥等富含很多種稀有的有益於釀酒的微生物;盛產品質優異、適宜釀酒的糯高粱等等。據《海州志》記載:湯溝酒起源於北宋年間,明末清初聞名於世。自古名人讚譽多。清代著名詩人、戲劇家洪昇曾寫下“南國湯溝酒,開壇十里香”之名句,此後湯溝酒更加譽滿天下盛名不衰。1990年專家用中國漢代的青銅蒸餾器製作蒸餾酒成功,世界震動,這表明人類早在公元220年以前就已發明蒸餾技術。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持久的國家,至清初長達2000多年的中國一直是最發達,在許多重要科技領域長期領先。她人傑地靈,請品嚐她的著名土特產。

主導產品“湯溝蓋世風流”、“絕世風華”酒獨得天地靈氣無窮之厚,系依託特異的地域生態環境,由釀酒大師擷取古鎮“香泉”之甘露,以300多年黃泥老窖、特選的優質原輔料,採用代代相傳神妙獨特的工藝,結合高科技,經以陶壇窖藏5年老熟而成。本品源自水谷清華,香氣幽雅,醇厚諧調,綿甜爽淨,回味悠長,風格典雅獨特,酒體豐滿完美,自古濃香獨秀,風華絕世,不可易地仿製,誠爲大自然饋贈的珍品。

湯溝酒釀造技藝被江蘇省批准爲第一批省級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湯溝酒廠是江蘇省唯一榮獲此殊榮的白酒生產企業。

沙光魚:

簡介:沙光魚是連雲港市的特產,又名推浪魚、沙逛魚、地龍魚、天浪魚、光魚,屬蝦虎魚科,

矛尾刺蝦虎魚種,爲海水及鹹淡水產大型蝦虎魚。沙光魚嘴大貪食,小魚、小蝦、沙蠶之類,凡能吞下的東西都吃。因此,它長得特別快,每年清明時節產卵,孵化後生長迅速。待到霜降時,有的可長近1尺,重4兩多。儘管沙光魚長很快,卻只能一年一換代,只能尺把長。沙光魚肉細微,味鮮美,既可紅燒,又可做湯,已列入《中國名菜譜》。連雲港有“十月沙光賽羊湯”的民諺,可見冬季是食沙光魚的黃金季節。據《食物本草》載:沙光魚“暖中益氣,食之主壯陽道,健筋骨,利血脈……”,很有滋補營養價值。

由來:至於推浪魚還有一個神化傳說(小時候聽我爺爺講過):因推浪魚特別肯長,故它也就有了做龍王的野心,一次它與“碗口鯧(鯧魚)”在一起說話,無意中泄漏了心中的祕密,他對“鯧魚”說:“我一年一託長,十年不死,就去吃老龍王”,“鯧魚”爲了討好龍王,就把推浪魚的話原原本本的告訴龍王,龍王聽之大怒說:“好啊!它肯長是不?我叫它一年一脫胎。”就這樣推浪每年都要脫一次胎,故它永遠也稱不了霸。又因“鯧魚”愛打小報告,大家便送個綽號給“鯧魚”——小嘴。

這則故事告誡人們,凡事不能太貪心,貪婪的心,往往會自身毀滅,把自已推向一個不可收拾的地步。

東海水晶:

簡介:東海水晶是世界天然水晶原料集散地,,有着“水晶之都”美譽的江蘇省東海縣,東海水晶,以蘊藏量大,質地純正而著稱於世。東海水晶的開發利用可追溯到19世紀,但真正普及爲人們所熟知是近幾十年來的事,特別是近年來,隨着當年水晶節的連續成功舉辦,許多人透過水晶認識了東海,許多企事業單位透過對水晶的需求認識了東海的水晶企業。巨大的貿易量使東海事實上成爲了世界水晶的集散地。

水晶的英文名稱爲Rockcrystal,別名晶石、水晶石。我在這裏只補充一點的是:什麼是"東海水晶 ".首先東海水晶同樣具備其他地方水晶的基本特性.但又與其它地方有所不同,硬度大,透光好.在分離技術和培植人造水晶前,東海水晶是精密儀器,行天等領域的首選.在連雲港境內國家就設有106礦專門對東海水晶收購和研究.雖然隨着科技的發展,用其他的材料代替了一部分水晶,但是天然的水晶越來越少,天然水晶是在幾萬年或更長時間在特定的自然環境的地質結構中行成的,可以說是慢慢長出來的,當然這是漫長的特定的地質化學物理過成。

東海水晶只產於北緯34.6℃ 東經118.8℃的地方,那裏是江蘇的北部的連雲港市東海縣,與魯南接壤,有小山,多丘陵,水晶又主要分部在東海的房山,駝鋒,牛山,洪莊,白塔埠,東海農場等地,由於特殊的地質結構,在地表就能檢到尚等的水晶.現在中國低礦在房山已打下亞洲第一鑽,也有可能是世界第一.不是爲了旅遊,而是要搞懂東海的特殊地質結構,爲人類服務!

所以說:同樣的水晶,但是有很大區別的,水晶有多種顏色的,很美!東海水晶的顏色是天然的,人工是加不上去的其他地方的水晶是可以人工加上去的,這個可以做科學試驗的!東海不僅有優等的水晶礦,還有世界稀有的藍晶石礦,紅寶石礦......

水晶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石英結晶體礦物。它的主要化學 是二氧化硅,當二氧化硅結晶完美(需特定的地質條件)時就是水晶;瑪瑙,蛋白石,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等都是不同的地殼演變過程中的產物。

結晶完美的水晶晶體屬六方晶系,常呈六棱柱狀,柱體爲一頭尖或兩頭尖,多條長柱體連結在一塊,通稱晶族,美麗而壯觀。二氧化硅結晶不完整,形狀可謂是千姿百態。到東海或海南水晶陳列館去瞧一瞧,可以大開眼界:除了常見的長柱狀外,還有似寶劍形,有的若板狀,有的如短柱形,有的像雙錐。有的小如手指,有的大如巨石;有的不足半兩,有的重達300多公斤。這些都是犧牲品,不會在長了,因爲人類把它從特定的生長環境中挖了出來!

1824年,一位叫弗裏希.摩斯的奧地利礦物學家,從許多礦物中抽出10個品種,經過科學實驗測出它們的相對硬度,由此得出水晶硬度爲摩氏7。儘管後來美國國家標準局使用、推廣更科學的諾普硬度測試器,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珠寶商,仍習慣於摩氏硬度表。

結晶完好的水晶,常有好的平行脊的人字形斷口;在紫晶和熱處理的黃晶中,多呈不平坦到薄片狀破口。

水晶比重:2.56-2.66克/立方厘米。

這意味着一定體積水晶的重量,是相同體積水的重量的2.56-2.66倍。塊狀變種水晶密度可能稍高些。

水晶條痕:無色。

條痕,通常說的顏色,是人眼對一定波長的光線感覺的結果。

水晶透明度與透過它的光的質與量有關。透明標準爲:光線透明過厚度爲1釐米以上的水晶碎片或薄片時,可以清晰地看到映出的圖像。如是底像不夠清楚,僅見輪廓,那便中半透明。

水晶光澤:玻璃光澤。無論在拋光面上還是在破口,都是如此。

光澤,指寶石表面對光線反射的一種光學性質。水晶既不像星光藍寶石和星光寶石那樣反射出綺麗的星光形條紋,又不像月光石那樣發出淡藍色波形光彩,更不像乘歐泊石那樣閃爍着五顏六色。

觀察水晶的光澤,可用手握着它,以燈光或窗戶投進來的光線看表面反射,透明水晶亮度與光澤強弱有關。

水晶折射率:1.544-1.553,幾乎不超出此範圍。

折射率,是當光由空氣中透入寶石晶體,併產生折射現象,其入射角正弦與折射角正弦之比值。

水晶重摺射率:0.009(最大),此值非常穩定。

水晶光性特徵:一軸晶正光性。

水晶色散:0.013。

色散是說寶石的折射率隨照明光的不同而有一定的變化。例如鑽石對紅光折射爲2.405;對綠光爲2.427;紫光爲2.449。

水晶熔點爲1713攝氏度。其受熱易碎的特性,是在實驗時發現的。將水晶放在噴焰器的烈焰燃烤,除非有很好的保護,且慢慢冷卻,否則晶體容易碎裂碎裂。這一脾性,古人已摸透。博物要覽>提醒道:“凡用水晶器物,不可用熱湯滾水注之,即粉裂如擊破者。”

水晶另一脾性就是怕鹼不怕酸(氫氟酸除外),這是由於氧化硅特性所決定的。

像瑪瑙一類寶石,當受熱、摩擦、吹氣或受打擊時,往往散發一種特殊氣味,使人聯想到大蒜、馬肉、蘿蔔、松香味兒,然而,水晶在上述情況下,絕無異味。

不同顏色的水晶:含錳和鐵者稱紫水晶;含鐵者( 呈金或檸檬色 )稱黃水晶;含錳和鈦呈玫瑰色者稱薔薇石英;煙色者稱煙水晶;褐色者稱茶晶;黑色透明者稱爲墨晶;呈淺綠色者稱爲石髓。

水晶呈無色、紫色、、綠色及煙色等。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硬度7。性脆。比重2.65。無解理。貝殼狀斷口,也有好的平等脊的人字形斷口。紫水晶具有清楚的二色性,黃水晶和茶水晶具有弱的二色性。發光水晶具有強烈的磷光性。帶綠色的砂金水晶在長、短波紫外線照射下發灰綠色熒光。具有貓眼、虹彩和砂金效應。水晶具壓電性.

歷史價值:

世界水晶大王是上個世紀在東海房山挖水庫是發現的,現存於國家地質院;

毛的水晶棺也是東海水晶製成;

東海水晶的產生原因:郯廬斷裂帶的特殊地質構造;

東海水晶的優勢:含二氧化硅99.99%;

東海水晶水晶與其他地區相比:水晶的硬度更大,水晶的晶體很剔透;

東海盛產的高質水晶有:白水晶,淺紫色水晶,茶晶,淺水晶。

此外,連雲港還有許多很具特色的特產,例如草編,柳編,涼粉,蝦婆餅 ,蟹渣醬,清蒸甲魚等等。

花果山雲霧茶的歷史發展是怎樣的

雲霧茶歷史悠久,始於宋,盛於清,爲花果山主要名特產品,因長年生長在崇山峻嶺之上,雲霧繚繞之中,所以稱其爲“雲霧茶”。由於日照不多,生長緩慢,歷來產量不高。有關雲霧茶的來歷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一位善良,秉性聰穎的姑娘,爲忠貞不渝的愛情跳崖殉情。後懸崖下長出了兩棵雲霧茶,據說:它們的根連在一起,年復一年,就多起來了。

雲霧茶的鮮葉細嫩,炒制工藝精巧,內含氨基酸、咖啡鹼,且蛋白質含量較高。二十三年(1934年),花果山雲霧茶在“江蘇省品茶會”上以其“條索緊固、形似眉狀、峯苗挺秀、潤綠顯毫、香氣持久、滋味鮮濃、湯色清明、葉底勻整”等特殊品質,與南京雨花茶、蘇州碧螺春並列爲江蘇省三大名茶。1995年,在北京農業博覽會上獲得銀質獎。2001年5月,獲江蘇省第九屆“陸羽杯”(淮北片)名特茶評比一等獎。飲後齒頰留香,含英咀華。同時還具有怡神健腦,清火明目、健心降壓、去膩消食之功效,風格獨特。

求一篇介紹連雲港雲霧茶的作文

連雲港雲霧茶是我的最愛

連雲港雲臺山的雲霧茶,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而躋身於太湖碧螺春、南京雨花等名茶之列。古時候悟正庵的僧人每年精心採製,只得二、三斤,祕不示人,視作珍茗,招待貴賓。具有“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馳名遐邇。清海州知州唐仲冕也把它當作茶王“龍團風餅。”

史料記載古時候悟正庵的僧人每年精心採製,只得二、三斤,祕不示人,視作珍茗,招待貴賓。具有“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馳名遐邇。清海州知州唐仲冕也把它當作茶王“龍團風餅。”

據《宋史·食貨志》記載;“海州榷茶之所。”榷茶是歷代對茶葉實行徵稅、管制、專買的措施。宋景德二年 (1005 年 ) 朝廷向販售海州茶葉的茶商發佈徵稅詔書,因“海州茶善而易售,故入錢之數厚於他州。”另據《金史》載廣四年三月 ( 章宗承安年,公元 1199 年 ) 於淄、密、寧、海、茅州,各置一方造新茶,依南方例,每斤爲袋,值六百文。” 1921 年“樹藝公司”產的雲霧茶以其品質獲南洋勸業會獎.目前,雲霧茶的產地宿城的種植茶田計 300 畝,年產量達 200 擔,雲臺山瀕臨黃海,氣候溫暖溼潤。時常曉雲末散,海霧又起。“雲霧山中出好茶。”青翠欲滴的茶樹經常籠罩在雲霧山中,氣溫低,溫差小,溼度大,芽葉柔嫩,焙炒時要節制鍋溫,抓、焙、搓、翻,全靠手上功夫。製成的茶大小勻整,條索蜷曲,形似細眉,而且蜂毫無損,色澤綠潤,純淨可愛。

雲霧、雨花、碧螺春同爲江蘇三大名茶,從上表可以看出雲霧茶的氨基氮含量比碧螺春、雨花茶少些,而兒茶素和咖啡鹼含量最高,這是形成滋味鮮濃的重要因素。

雲霧茶的品茶方法也別具一格,沏茶時,最好先倒半杯開水、溫度掌握在 80 ℃ 一 90 ℃ 之間,不加杯蓋,茶葉剎時舒展如剪,翠似新葉。須臾,再加二遍水,在清亮黃綠的茶液中,似有簇簇茶花,茵茵攢動。品之,滋味醇厚,清香爽神,沁人心脾。每次續水,都不要待喝乾再續水,而要當杯子中的水剩下四分之一的水時就續水,這樣,雖多次沖泡,仍醇香綿綿。

1980 年,全省品茶會議上,連雲港的雲霧茶同南京的雨花茶、蘇州的碧螺春、無錫的二泉銀毫,列爲江蘇四大名茶。經化驗,雲霧茶的茶鹼、茶丹寧、維生素的含量較高,有興奮、強心、清火、收斂、利尿、消炎、殺菌等功用。適量飲用,能恢復精神神疲勞、增進記憶,使人意愜神清,並能幫助治療腹飽脹悶,消化不良等症。揉曬的生茶可儲存十年以上,年代愈久,療效愈佳。近年來,連雲港的雲霧茶在廣州交易會上重新出現,受到日本、新加坡和歐美一些國家熱烈歡迎和讚賞。

雲霧茶歷史悠久,始於宋,存於清,產在黃海之濱的孫悟空老家花果山區,生長在雲霧繚繞之中.雲霧茶鮮葉細嫩,炒制工藝精巧,內氨基酸,咖啡鹼,蛋白質較高,已條索緊圓,型似眉狀,峯苗挺秀,色澤綠潤顯豪,耐泡多汁,香高持久,湯色清明,飲後齒頰皇香,滋味鮮濃,嗓音嘴華,怡神健腦,清火名目,健心降壓,去膩,消食,風格獨特。

據載,廬山種茶始於晉朝。宋朝時,廬山茶被列爲“貢茶”。廬山雲霧茶色澤翠綠,香如幽蘭,昧濃醇鮮爽,芽葉肥嫩顯白亮。廬山雲霧茶不僅具有理想的生長環境以及優良的茶樹品種,還具有精湛的採製技術。採回茶片後,薄攤於陰涼通風處,保持鮮葉純淨。然後,經過殺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製成成品。

雲霧茶是綠茶的一種,各地較出名的有安徽高峯雲霧茶,浙江天台的華頂雲霧,江西廬山的廬山雲霧,江西大鄣山雲霧茶,江西眉峯雲霧,江西玉山的三清雲霧,四川雨城雲霧,江蘇連雲港的花果山雲霧茶,湖北英山的英山雲霧,湖北宜都的熊洞雲霧,湖北保康的九皇雲霧,湖南衡山的南嶽雲霧茶,貴州的貴定雲霧,廣西昭平的象棋雲霧,陝西平利的八仙雲霧等。

這就是連雲港雲霧茶,你喜歡嗎?

宋代蘇軾古詩有哪些

  宋代著名詩人蘇東坡是茶的知音,蘇軾大約有2000多首詩詞流傳下來,其中與茶有關的便有80多首,他常以茶喻人,以不同茶的品味比喻人的性格與品質,寄託自己的志向,又常以茶來烘托對祖國山水風光的熱愛。他不僅留下“大江東去”的千古絕句,還留下頗能顯示其長於茶道的名篇。

  汲江煎茶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翁,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外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村長短更。

  花果山雲霧茶的民間傳說

   花果山雲霧茶 產於江蘇省連雲港市花果山,是 綠茶類 名茶。該茶內含物豐富,氨基酸,兒茶多酚類和咖啡鹼含量均較高。下面我們來看看 花果山雲霧茶民間傳說 吧。

  1、有關 雲霧茶 的來歷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一位善良,秉性聰穎的姑娘,爲忠貞不渝的愛情跳崖殉情。後懸崖下長出了兩棵 雲霧茶 ,據說:它們的根連在一起,年復一年,就多起來了。

  2、“ 雲霧茶 ”之名,最早見於《海州志》。據傳:宿城山頂悟正庵多茶樹,其中有棵南宋時所植的大茶樹,常年沐浴於雲霧之中,山寺僧人每年採一、二斤精茶,珍藏如“龍團鳳餅”,祕不示人。其後, 雲霧茶 迅速發展,滿山遍野,翠碧叢叢,清香沁人,連緊鄰的江蘇第一高峯花果山玉女峯上也種上了雲霧茶。據品評,玉女峯上所產茶葉質地尤其清純,因而所產 雲霧茶 ,皆以花果山爲名。

  其特質形似眉狀,葉形如剪,清徹淺碧、略透粉黃,潤綠顯毫;沖泡後透出粉黃的色澤,條束舒展,如枝頭新葉,陰陽向背,碧翠扁平,香高持久,滋味鮮濃。 花果山雲霧茶 又因它生於高山雲霧之中,纖維素較少,可多次沖泡,啜嘗品評,餘味無窮。

   茶類典故閱讀集合: 茶之典故

  茶能與觀音菩薩相媲美?

  鐵觀音茶舉世聞名,是名茶烏龍茶中的精品。我第一次到福建購買當地特產“貢品鐵觀音茶”時,曾向茶商請教鐵觀音茶名的由來,茶商給了我一份印製精美的資料,資料中介紹說,鐵觀音茶名是由於“茶形美似觀音,茶體重如鐵,故名鐵觀音”。我後來買的關於茶的書籍,也多有鐵觀音“美如觀音重如鐵”之說。對此,我卻感到疑惑。衆所周知,崇信佛教的人們,稱頌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茶豈可與觀音菩薩相媲美?所以,我認爲“茶形美似觀音”的比喻不妥。“重如鐵”之謂,也顯得牽強。我決心弄個明白,就陸續查閱了一些資料,得知了另外一些關於鐵觀音的傳說。

  一種傳說是,古時有一位誠心敬奉觀世音菩薩的人,他每天清晨必在觀音菩薩像前敬奉一盞清茶。有一次他在敬茶時,觀音菩薩顯靈,指點他某處山岩有一株神茶,可以採擷。於是他跋涉攀登到山岩上,果然找到了這株神茶,只見茶樹的.葉片閃爍着鐵色幽光。於是,他小心翼翼地將這株茶移植家中,精心維護,插枝繁衍,這就是鐵觀音茶樹之祖。

  另一種傳說是,清朝乾隆年間,安溪松林頭鄉有一位叫魏蔭的樵夫,有一次,魏蔭砍柴時,在觀音廟旁山岩間隙,偶然發現了一株奇異的茶樹,葉片在陽光下閃爍着烏潤的砂綠鐵色之光。於是他便將這株茶樹挖出,取回家中,用插枝法在自己的院內培植起來,採摘其葉製作茶,稱此茶爲鐵觀音。還有一些傳說與以上兩種傳說類似。這些傳說的共同點是,茶樹都與觀音菩薩有關,故而茶名之中有“觀音”二字。而之所以冠以“鐵”字,又有兩種解釋:一是由於茶樹葉片在太陽下閃爍着“鐵色”之光,另一種說法是茶經過發酵後“茶色如鐵”。

  鐵觀音原產於福建安溪縣西坪,此地爲帶季風氣候,這裏的民諺說:“四季有花常見雨,嚴冬無雪有雷聲”,可謂得天獨厚。安溪西坪羣山環抱,土質大都是紅壤,呈弱酸性,非常適宜於茶的生長,又可謂得地之靈氣。安溪鐵觀音條索肥壯,捲曲緊結,湯色金黃明亮,香氣馥郁,清香悠長,品之滋味濃郁,醇厚甘鮮,入口留餘香,回味甘甜帶蜜味,有“七泡有餘香”之譽。

  安溪鐵觀音“沐日月之精,收山巒之氣,得煙霞之華,食之能治百病”。常飲鐵觀音茶,有益於祛病保健,養生長壽,猶如觀音菩薩保佑一般。加之安溪鐵觀音茶葉色有獨特的烏潤砂綠鐵色,故稱之爲“鐵觀音”,這樣解釋,順理成章,我以爲更恰當。

  

南嶽雲霧茶的歷史史料

在遠古時期,人們的生活與鳥獸無異,披樹皮、吃野果、住山洞,過着極其艱苦的生活。最可怕的是每年的寒冬臘月,人們飢寒交迫、無以爲生。作爲部落首領的炎帝神農氏,看在眼裏非常着急。一天,突然飛來一隻長着紅色羽毛的朱鳥,嘴裏叼着一根九個穗子的禾草。朱鳥在天上不停地搖動着稻穗,剎那間,羣鳥上下翻飛爭食着穗粒。神農心想,要是人間有這樣的穗粒,百姓就不會餓肚子了。於是,他便朝着朱鳥追了過去。朱鳥飛到哪裏,炎帝就追到哪裏。炎帝跟着朱鳥跑過了一座座大山,跨過了一條條河流,就這樣,從北方來到了南方,這時的南方已經是春暖花開的季節。眼看着浩瀚的洞庭湖擋住了去路,炎帝着急了,將隨身帶着的神鞭向朱鳥揮去。朱鳥被神鞭擊中頭部立刻掉了下來,穗粒撒滿大地,不久江南長出了綠油油的禾苗。落到地面的朱鳥則化成了一座山,綿延八百里,植被豐茂,這就是衡山。

從此,炎帝的足跡遍佈衡山一百零八峯,他“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被視爲茶祖。死後,炎帝葬於當時衡州府的酃縣,他陵墓所在地稱爲“茶陵”。《衡州圖志》中這樣寫着:“茶陵者,所謂山谷生茶茗也。”雖然只是傳說,但在古籍中確有記載,所以我們大膽地說:南嶽衡山是茶的故鄉,絲毫不爲過!時間太過久遠了,南嶽究竟從何時開始種植茶葉,已經無從考證。但唐宋時期,衡山作爲“貢茶”享譽海內外,卻是有史料爲證!曾經有一位道長叫王仙嶠,少年時很有些雄心大志,在唐開元元年,他帶着300多斤衡山茶,前往京師。京師這麼大,他誰也不認識,怎麼辦?他不是帶着茶葉嗎,於是每天在城門口擺茶攤,給過往的行人施捨茶水。有一天,忽然被高力士看見了。茶作爲飲品是在唐代時纔剛從南方進入北方,而且多是在文人和僧道中流傳,當時的茶葉是很昂貴的。高力士感到很奇怪,問他是從哪裏來的?王道長回答說,我從南嶽來,住在九仙觀。因爲寺觀破落又沒有錢修,所以趕來京城,希望透過這種施茶的方式結交一些達官貴人,募集一些善款。高力士把這件事告訴了唐玄宗,唐明皇很是感動,當即召見了他,並賜給他金銀綢緞和道家典籍,讓他回去修寺觀。其實,唐玄宗有所不知,在北方視爲珍品的衡山茶,在當時的衡山已屬平常之物,民間種茶、品茶蔚然成風。

衡山茶除貢獻皇宮、寄售京師外,還出趾(今越南)等地。宋代的《膳夫經手錄》一書中寫道:“衡山茶,團餅而巨串,歲取十萬,自瀟湘達於五嶺,遠自交趾之人,亦常食之。”古代人考慮到茶葉不好運輸,所以都是做成茶餅,用繩子穿在一起,一吊爲一串,大概爲八十斤左右。這“巨串”的一串怕不會低於80斤吧,按這個標準計算,當時衡陽每年產茶數應在百萬斤左右,就是在今天,這個產量和規模也是很高的。看來陸羽對衡山茶的讚譽並非空穴來風。孤獨落寞的今生,衡山茶,古稱嶽山茶,近現代俗稱「南嶽雲霧」茶,自唐代以來奉爲貢品。唐陸羽《茶經》中有「茶出山南者,生衡山縣山谷」的記載。明末,王夫之着有《南嶽採茶詩》:山下秧爭韭葉長,山中茶賽馬蘭香﹔逐隊上山收晚茗,奈何布穀爲人忙。清刻本《南嶽古九仙觀九仙傳》之《雨前嶽茗》也有記載:“壽嶽之茗,祝融稱善;雲霧作幕,煙霞爲幔;得靈氣之氤氳,借至人之手段;澄心不待七碗,戰退睡魔百萬。”古今名人頌「南嶽雲霧」高山茶的詩有數十首。主要產區集中在毗盧洞、煙霞峯、華蓋峯,海拔800~900米,這裏栽種着1500畝茶樹。南宋理學家胡宏門下第29代孫的胡寅,2007年1月承包了南嶽林場名下的1500畝茶園,成立了湖南省南嶽雲霧茶業有限公司,立志要重振「南嶽雲霧」高山茶。

到底是花果山雲霧茶還是雲臺山雲霧茶??

很確定的告訴你!花果山雲霧茶,雖然它們是連在一起的,但是還是花果山雲霧茶出名

雲霧茶是什麼茶?

白竹香雲霧茶屬於什麼茶

是哪裏的茶,一般雲霧茶 都市綠茶

雲霧茶是什麼茶?是什麼口感?好泡嗎? 100分

雲霧茶屬綠茶類名茶。

雲霧茶因產於南嶽衡山的高山雲霧之中而得名,古稱嶽山茶。從唐代以來就作爲向皇帝朝貢的“貢品”。主要生長在海拔800-1100米高度的廣濟寺、鐵佛寺、華蓋峯等地帶。這裏氣候溫和、溼潤,土壤含有豐富的有機質,適宜茶葉生長。唐代陸羽的《茶經》說:“茶出山南者,生衡山縣山谷”可見南嶽雲霧茶早負盛名。雲霧茶,外形緊細,捲曲秀麗,開水衝後以色綠香濃、味醇、形秀著稱。

比較有名的雲霧茶有靈山雲霧茶,廬山雲霧茶,英山雲霧茶,雲臺山雲霧茶,老山雲霧茶。廬山雲霧茶產於江西廬山,色澤翠綠,香如幽蘭,昧濃醇鮮爽,芽葉肥嫩顯白亮。廬山雲霧茶,古稱“聞林茶”,從明代起始稱“廬山雲霧”。

特點:通常用“六絕”來形容廬山雲霧茶 ,即“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持久,醇厚味甘”。廬山雲霧茶雲霧茶風味獨特,由於受廬山涼爽多霧的氣候及日光直射時間短等條件影響,形成其葉厚,毫多,醇甘耐泡,含單寧,芳香油類和維生素較多等特點,不僅味道濃郁清香,怡神解瀉,而且可以幫助消化,殺菌解毒,具有防止腸胃感染,增加抗壞血病等功能。

泡製:雲霧茶的泡製方法也別具一格,沏茶時,最好先倒半杯開水、溫度掌握在 80 ℃ 一 90 ℃ 之間,不加杯蓋,茶葉剎時舒展如剪,翠似新葉。須臾,再加二遍水,在清亮黃綠的茶液中,似有簇簇茶花,茵茵攢動。品之,滋味醇厚,清香爽神,沁人心脾。每次續水,都不要待喝乾再續水,而要當杯子中的水剩下四分之一的水時就續水,這樣,雖多次沖泡,仍醇香綿綿。

功效:雲霧茶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如茶單寧、茶素、芳香油、蛋白質、維生素、色素、果膠、酶和礦物質等,並對人們產生興奮、益智、消食、解膩、止渴、利尿、消除疲勞、降血脂、降血壓、降膽固醇、減肥、增加抗輻射、抗癌、抗衰老等功效,是公認的健康食品之一。

最後說一句:喝茶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口感,綠茶、紅茶、黑茶各有所愛,都是好茶…

廬山雲霧茶是什麼茶

有兩個換的地方吧 一個是用五份粗布換的 還一個是用一份霓霞線 你是不是點錯了

湖南張家界雲霧茶是什麼茶

屬於大庸地方產的一種專門供應旅遊產品的綠茶

廬山雲霧茶,是哪種茶葉,是不是綠茶?

雲霧茶

雲臺山的雲霧茶,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而躋身於太湖碧螺春、南京雨花等名茶之列。古時候悟正庵的僧人每年精心採製,只得二、三斤,祕不示人,視作珍茗,招待貴賓。具有“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馳名遐邇。清海州知州唐仲冕也把它當作茶王“龍團風餅。”

據《宋史·食貨志》記載;“海州榷茶之所。”榷茶是歷代 *** 對茶葉實行徵稅、管制、專買的措施。宋景德二年 (1005 年 ) 朝廷向販售海州茶葉的茶商發佈徵稅詔書,因“海州茶善而易售,故入錢之數厚於他州。”另據《金史》載廣四年三月 ( 章宗承安年,公元 1199 年 ) 於淄、密、寧、海、茅州,各置一方造新茶,依南方例,每斤爲袋,值六百文。” 1921 年“樹藝公司”產的雲霧茶以其品質獲南洋勸業會獎.目前,雲霧茶的產地宿城的種植茶田計 300 畝,年產量達 200 擔,雲臺山瀕臨黃海,氣候溫暖溼潤。時常曉雲末散,海霧又起。“雲霧山中出好茶。”青翠欲滴的茶樹經常籠罩在雲霧山中,氣溫低,溫差小,溼度大,芽葉柔嫩,焙炒時要節制鍋溫,抓、焙、搓、翻,全靠手上功夫。製成的茶大小勻整,條索蜷曲,形似細眉,而且蜂毫無損,色澤綠潤,純淨可愛。

雲霧、雨花、碧螺春同爲江蘇三大名茶,從上表可以看出雲霧茶的氨基氮含量比碧螺眷、雨花茶少些,而兒茶素和咖啡鹼含量最高,這是形成滋味鮮濃的重要因素。

雲霧茶的品茶方法也別具一格,沏茶時,最好先倒半杯開水、溫度掌握在 80 ℃ 一 90 ℃ 之間,不加杯蓋,茶葉剎時舒展如剪,翠似新葉。須臾,再加二遍水,在清亮黃綠的茶液中,似有簇簇茶花,茵茵攢動。品之,滋味醇厚,清香爽神,沁人心脾。每次續水,都不要待喝乾再續水,而要當杯子中的水剩下四分之一的水時就續水,這樣,雖多次沖泡,仍醇香綿綿。

1980 年,全省品茶會議上,連雲港的雲霧茶同南京的雨花茶、蘇州的碧螺春、無錫的二泉銀毫,列爲江蘇四大名茶。經化驗,雲霧茶的茶鹼、茶丹寧、維生素的含量較高,有興奮、強心、清火、收斂、利尿、消炎、殺菌等功用。適量飲用,能恢復精神神疲勞、增進記憶,使人意愜神清,並能幫助治療腹飽脹悶,消化不良等症。揉曬的生茶可儲存十年以上,年代愈久,療效愈佳。近年來,連雲港的雲霧茶在廣州交易會上重新出現,受到日本、新加坡和歐美一些國家熱烈歡迎和讚賞

屬於綠茶

什麼樣的茶是高山雲霧茶

雲霧茶屬綠茶類名茶。一般在穀雨後至立夏之間方開始採摘。以一芽一葉爲初展標準,長約3釐米。成品茶外形飽滿秀麗,色澤碧嫩光滑,芽隱露。比較有名的雲霧茶有廬山雲霧茶,英山雲霧茶,雲臺山雲霧茶。廬山雲霧茶產於江西廬山,色澤翠綠,香如幽蘭,昧濃醇鮮爽,芽葉肥嫩顯白亮。廬山雲霧茶,古稱“聞林茶”,從明代起始稱“廬山雲霧”。   巍峨峻奇的廬山,自古就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稱。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山從平地起,飛峙江湖邊,北臨長江,甫對鄱陽湖,主峯高聳入雲,海拔1543米。山峯多斷崖陡壁,峽谷深幽,縱橫交錯,雲霧漫山間,變幻莫測,春夏之交,常見白雲繞山。有時淡雲飄渺似薄紗籠罩山峯,有時一陣雲流順陡峭山峯直瀉千米,傾注深谷,這一壯麗景觀即著稱之廬山“瀑布雲”。蘊雲蓄霧,給廬山平添了許多神奇的景色,且以雲霧作爲茶葉之命名。   廬山雲霧茶不僅具有理想的生長環境以及優良的茶樹品種,還具有精湛的採製技術。在清明前後,隨海拔增高,鮮葉開採朔相應延遲到“五一”節前後,以一芽一葉爲標準。採回茶片後,薄攤於陰涼通風處,保持鮮葉純淨。然後,經過殺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製成成品。   由於後天氣候條件,雲霧茶比其它茶採摘時間晚,一般在穀雨後至立夏之間方開始採摘。以一芽一葉爲初展標準,長約3釐米。成品茶外形飽滿秀麗,色澤碧嫩光滑,芽隱露。廬山雲霧芽肥毫顯,條索秀麗,香濃味甘,湯色清澈,是綠茶中的精品,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負盛名。暢銷國內外。仔細品嚐,其色如沱茶,卻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於碗中。若用廬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就更加香醇可口。   風味獨特的雲霧茶,由於受廬山涼爽多霧的氣候及日光直射時間短等條件影響,形成其葉厚,毫多,醇甘耐泡,含單寧,芳香油類和維生素較多等特點,不僅味道濃郁清香,怡神解瀉,而且可以幫助消化,殺菌解毒,具有防止腸胃感染,增加抗壞血病等功能。朱德曾有詩讚美廬山雲霧茶雲:“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   據載,廬山種茶始於晉朝。唐朝時,文人雅士一度雲集廬山,廬山茶葉生產有所發展。相傳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在廬山香爐峯下結茅爲屋,開闢園圃種茶種藥。宋朝時,廬山茶被列爲“貢茶”。   英山雲霧以其條索緊細、色澤嫩綠、清香宜人深受歡迎,早在唐代就是宮廷貢品。   湖北省英山縣位於大別山主峯側旁,海拔高,溼度大,氣溫適宜,家家戶戶古來就有種茶習慣。近年來,按照現代生態農業生產要求,進行規模化種植,規範化加工,其產品被國家認定爲全國首批無公害生態農業示範產品。。1987年湖北茶葉評比,9項名茶英山囊括5項,以後更是在全國履獲名茶評比優勝。其雲霧系列產品主要有“春筍”、“春蕊”、“春茗”、“碧劍”、“龍特”。茶葉現已成爲英山縣主要商品之一。自1992年4月起,英山縣將每年的農曆穀雨定爲茶葉節,以後年年舉辦。每年茶葉節,中外茶商蜂擁而來,茶葉拍賣價曾創全國茶葉斤價顛峯——每公斤“春筍”單價高達3.96萬元。2002年全縣茶葉總產量達到了900萬公斤以上,居全國第三、湖北省第一。湖北興山也盛產雲霧茶,興山縣與國家原始森林大神農架毗鄰,有海拔1200~1500米的高山,常年雲霧繚繞,土壤肥沃,失態環境得天獨厚,興山擁有云霧茶的極佳生長環境。   雲臺山雲霧茶,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而躋身於太湖碧螺春、南京雨花等名茶之列。古時候悟正庵的僧人每年精心採製,只得二、三斤,祕不示人,視作珍茗,招待貴賓。具有“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馳名遐邇。清海州知州唐仲冕也把它當作茶王“龍團風餅。” 據《宋史·食貨志》記載;“海州榷茶之所。”榷茶是歷代 *** 對茶葉實行徵稅......

雲霧茶的功效?

雲霧茶的功效主要有下面幾樣:抗衰老作用 抗癌症作用 茶葉的防治糖piss病作用 茶葉的減肥健美作用 茶葉的防治齲齒作用 茶葉的殺菌止痢作用 茶葉的清熱降火作用雲霧茶的功效 如果還有什麼不明白的話可以問我,也可以去友評互動瀏覽器上搜尋答案 yourbin

喝了廬山雲霧茶有什麼好處?

廬山雲霧茶功效一

廬山雲霧茶中帶有的茶多酚是人體自由的清除劑,它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及生理活性。常飲可以起到延緩衰老作用。

廬山雲霧茶功效二

可以使人振奮精神消除疲勞,有增強思維和記憶能力,促進新陳代謝。還能降低脂肪幫助腸胃消化。夏季飲雲霧茶還能防暑降溫。

廬山雲霧茶功效三

廬山雲霧茶能 *** 腎有利尿解乏作用。能排除尿液中的過量乳酸,提高腎臟的工作效率,減少腎臟中的有害物質的帶留時間。增強抗壞血病也是享譽海內外。

雲霧茶和普洱茶哪個好?(區別)

一個是綠茶,一個是普洱茶,從茶葉分類上說就不同啊。你要問的是哪方面的區別?從功效來說,是各有側重。不過我一直認爲,茶葉作爲一種保健飲品,歸根結底卻還是一種飲品,適合自己的口感就是最好的。生普洱的話建議不要喝太新的,內含物質太豐富了,性質比較寒,不習慣的話可能會胃痛什麼的。放上幾個月再喝好些。

廬山雲霧茶的傳說,你聽過嗎

廬山雲霧茶是我國的十大名茶之一,源於中國的漢朝時代,至今已經擁有了悠久的歷史,是一種綠茶的種類,口感也是令人讚歎不已,你知道廬山雲霧茶的傳說是什麼嗎?本期飲茶文化一起了解吧!

傳說在茶果山上當猴王的孫悟空,仙桃、仙果、仙酒吃膩了,一天,忽然想起喝喝王母娘娘喝的仙茶來了,於是決定去王母娘娘的仙茶園中偷些茶籽來,種在花果山上。那時,正值金秋季節。茶樹已結籽,但孫悟空不知道茶籽該如何採集。

這時正值一羣多情鳥飛過,並答應爲防悟空採集茶籽。多情鳥銜着茶籽正往花果山飛正,經過廬山上空時,廬山的美景竟把多情鳥吸引住了。領頭鳥禁不住唱起歌來,領頭鳥一唱,其他鳥也跟着唱了,茶籽紛紛從它們嘴裏透過雲霧掉入了廬山羣峯的巖隙中,從此廬山到出棵棵茶樹,這就是廬山雲霧茶的由來。

廬山雲霧茶自脫離野生胚胎後,人工種植的歷史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相傳佛教淨土宗始祖慧遠,就曾在東林寺以自己栽種雲霧茶款待詩人陶淵明和道長陸修靜,相互“話茶吟詩,敘事談經”,給文苑留下了“虎溪三笑”的佳話。元和十(公元815)年,大詩人白居易被貶江州,曾來廬山北香爐峯結造草堂,閒適隱居。

他以“藥圃茶園爲產業”,甚至把茶當酒:“無他今杞酒,無比此壺中”,終日飲茶吟詩,排憂自娛。待到唐代茶葉專家陸羽,命廬山漢陽峯康王谷爲“天下第一泉”、觀音橋的招隱泉爲“天下第六泉”後,廬山雲霧茶更增添特有魅力。此後宋、明、清歷朝都封爲“貢茶”,進獻朝廷。

隨着一代代勞動人民把栽種製作雲霧茶的傳統方法保留、發展到今天,新的科學培育工藝技術更臻完熟,製茶質量也不斷提高。雲霧茶葉經採摘、殺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條、搓揉、揀剔、提毫、除末、烘乾、攤涼及包裝等10多個工序,廬山雲霧茶就製成了“條索壯麗,青翠多毫,入水湯色清徹明亮,葉底嫩綠勻齊。

香鮮爽而持久,味醇厚而含甘”的優質特點。雲霧茶葉含有較多單寧、芳香油類和多種維生素。如用陶瓷製作的壺杯,衝入開水泡茶,茶質甘澄,色味持久。喝上幾杯不僅茶味清香入口,止渴解毒,更可使人舒暢心情,煥發精神。實在欲罷不捨,真正回味無窮。

1959年朱*視察廬山植物園,工作人員端上一碗雲霧茶請他品嚐,朱*喝後十分讚賞,即席賦作《廬山雲霧茶》詩一首。詩云: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

天台山雲霧茶的歷史傳說

天台山區,山高多霧,種茶歷史悠久.據《天台山全志》記載,早在東漢末年,高道“葛玄植茶之圃已上華頂山”。

南朝陳高僧智者大師居華頂、天封,戒酒坐禪,欽茶駔睡。

其徒智藏獻茶,爲隋煬帝治疾。

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著錄: “生赤城者與歙同”, “石橋諸山亦產茶,味清甘,不讓他郡”。

天台山雲霧茶隨佛教東傳。

公元804年,日僧最澄來天台山拜師學法,回國時帶去茶籽,播種在比睿山,人稱“日吉茶園”。

南宋時,榮西二度來山,被譽爲“佛天雨露'、 “帝苑仙漿”的雲霧茶的種、制方法再度東傳。

榮西在《吃茶養生記》中寫道: “登天台山,見青龍於石橋,拜羅漢於講峯,供茶湯現奇,感異花於盞中”,“茶是養生之仙藥,延年益壽之妙術”。

他積極宣傳、推廣種茶和吃茶,被譽爲日本的陸羽。

悠久的植茶歷史

天台山是我國自古以來就最爲著名的產茶區之一,在中國茶葉、茶文化的發展史上,寫有濃重的一筆。

“丹丘羽人輕玉食,採茶飲之生羽翼。”(唐釋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天台山種茶最早始於神話傳說,西晉王浮《神異記》中記有:虞洪入天台瀑布山遇丹丘子贈以大茗的故事。

而有文字可考的記載則可上溯到東漢末年,道士葛玄“植茶之圃已上華頂”,距今已有1700餘年,這是浙江有文字記載最早人工種茶之地,“葛仙茗圃”也就成爲浙江茶文化之源頭。

至唐宋時期,茶樹種植已遍佈全縣各地。

日本僧人圓珍(公元814—891年)在《行歷抄》中記載天台山“雲霧茶園,遍山皆有”。

茶聖陸羽曾親至天台山考察,在其所著的《茶經》中載:“台州豐縣生赤城者,與歙州同。”

宋《赤城志》載,桑莊《茹芝續譜》雲:天台茶有三品,紫凝爲上,魏嶺次之,小溪又次之。

唐張又新《煎茶水記》稱:天台瀑布山之水爲天下最宜沏茶之第十七水,至今紫凝瀑布邊的懸崖上仍留有“天下第十七水”摩崖石刻。

茶葉海上之路

天台山是中國茶葉、茶文化傳往世界各地,尤其是東傳日本、朝鮮半島的發源地。

曾“形成一條從古老的天台山經古越國都紹興到古明州(寧波)出海東渡的茶葉‘海上之路’,天台山傳播的茶種不僅成就了世界級的名茶‘西湖龍井’,更成爲日本、韓國茶葉栽培及茶道文化的源頭。”(劉楓《浙江名茶處處香》)

早在南朝謝靈運引天台山茶種植於杭州靈隱香林洞一帶,開杭州種茶之先聲,最終形成了現今名貫四海的西湖龍井茶。

(《西湖全書》中的《西湖龍井茶》分冊開篇就開章明義“西湖茶樹天台來”)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唐朝時兩國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空前發展,據記載,從唐貞觀四年(630年)到昭宗元年(849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團達19次之多,許多僧人也隨之入唐求法。

貞元二十年(804年)日本僧人最澄入唐求法至天台山國清寺,師從道邃和行滿,次年回國時,帶去天台山茶葉與茶籽,種在近江(滋賀縣)比睿山東麓日吉神社的旁邊,成爲日本最古老的茶園。

如今日吉神社附近的池上茶園內還矗立着一塊高大的《日吉茶園之碑》,記載了最澄在天台山攜回茶種闢園種植的歷史,這也是中國茶種傳往國外的最早文獻記載。

與最澄同年入唐的日本另一位高僧空海,先在長安青龍寺從惠果學法,公元806年從長安來到天台山國清寺繼續學法,回國時同樣帶回天台山茶籽分種日本各地,大唐飲茶之風和茶文化從此紮根日本。

萬年寺,位於天台山萬年山,曾名列中國佛教禪宗五山十剎之一,在天台山茶與茶文化東傳日本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榮西禪師第二次來華至天台山萬年寺師事萬年寺虛庵懷敝,留居二年五個月,其間,榮西深入萬年山、石樑一帶茶區,瞭解種茶、製茶技術和煮茶泡茶方法、茶道文化及其功效。

紹熙二年(1191年)榮西回國時,帶去大量天台山茶種,一路將茶籽分種於平戶、肥前、博多等地,榮西還將茶籽送給京都栂尾高山寺明惠上人,明惠將其種植在寺旁。

日本建久三年,榮西用漢文寫就被譽爲日本“茶經”的《吃茶養生記》一書,大力提倡飲茶養生,被後人譽爲日本“茶聖”,並奠定了現今日本茶道。

如今日本平戶市木引街富春庵旁立有“榮西禪師遺蹟之茶園”,京都拇尾高山寺立有“日本最古之茶園”碑。

端平二年(1235),日僧圓爾辨圓入宋求法,登天台山尋根訪祖,亦帶回天台山茶籽,播於日本靜岡,成爲現今日本最大的茶葉產區,年產茶葉總量佔全日本茶葉總產量的一半左右。

據韓國最早歷史文獻《三國史記》(1145)卷十《新羅本記》記載:新羅興德王三年(828),唐文宗召見遣唐使金大廉於麟德殿,並贈予天台山茶種籽,金大廉帶回茶種籽,始植於韓國全羅南道地理山(今智異山),其地立有“茶始培地”之碑。

1999年浙江大學茶學系韓國留學生李恩京以《中國天台山和韓國智異山茶樹比較形態學的研究》爲題,經三年研究,最後得出韓國智異山茶樹原於天台山的結論。

自1978年12月,《人民中國》雜誌第十二期發表了特輯文章——《茶的東傳和榮西和尚》,記述了八百多年前日本榮西禪師兩度入華到天台山求法,並將天台山茶種和飲茶習俗傳至日本的史實,高度讚揚了他爲中日兩國間的友好交往所做出的傑出貢獻以來,日本、韓國每年均有各界人士前來天台山尋找茶祖與茶道之源。

1988年3月,日本靜岡電視臺爲慶祝建臺20週年和緬懷最澄、榮西、圓爾辨圓等人將天台山茶種帶去日本的功績,專程來天台山拍攝電視專題片《茶葉之路》;2002年日本茶道里千家談交會福岡支部新青年聯絡會在國清寺七佛塔旁栽植“御奉茶紀念”茶園。

天台山雲霧茶已成爲中日、中韓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