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家鄉美食 > 

小麥怎麼放才能儲存長久

欄目: 家鄉美食 / 發佈於: / 人氣:6K

小麥怎麼放才能儲存長久

1、高溫入庫:可同時乾燥和下雨,夏季溫度高。一方面,收穫的小麥應晾曬以降低含水量;另一方面,小麥倉也應該暴露在高溫下。同時,高溫入庫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比如下午3-4點,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秒殺害蟲,而不是給它們生存條件。

2、通風降溫:小麥在儲藏過程中長時間處於高溫密閉狀態,由於後熟期的作用,糧倉內溫度上升,導致“發汗”現象,即水分增加,最終導致小麥黴變。因此,如果不定期進行通風處理,有條件的話可以將小麥翻過來,這樣下面覆蓋的小麥就可以暴露在空氣中,保證小麥的質量。

3、病蟲害防治:在小麥儲藏中,主要害蟲有麥蛾、玉米象、玉米螟等。穀倉裏溫度高,害蟲容易快速繁殖。如果不及時預防,小麥的質量將受到嚴重影響。目前防治害蟲的方法很多,如高溫密閉、後熟缺氧、低劑量燻蒸等。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小麥怎樣儲存最長久小麥儲存長久的幾種方法

1、三熱密閉法。即麥熱、缸熱、物料熱。選擇晴朗高溫天氣,在上午9時左右將水泥場曬熱後,先把小麥薄攤到曬場上,再把壓蓋小麥的物料搬出晾曬,要用敵敵畏或防蟲磷噴灑消毒。小麥要勤翻,每小時至少用木杴翻動一次,使麥溫達到46~50℃,水分降到12.5%以下,於下午3時前後聚堆,熱悶半小時,趁熱放進經晾曬處理的缸。再用經過消毒的物料進行壓蓋,然後用薄膜密封缸口,用繩紮緊,不得漏氣,使缸內的麥溫達到40℃以上,保持8~10天,殺死未死的卵、蛹、幼蟲及成蟲,從而達到聚熱殺蟲的效果。

2、缺氧保管法。小麥缺氧儲存,主要是利用其後熟期長及入缸糧溫高、呼吸旺盛的特點,在小麥進缸密閉的情況下進行的一種自然缺氧保管方法。缸內的氧氣隨着小麥和害蟲及微生物的呼吸而逐漸減少,5~10天即能使氧氣濃度降到2%~5%,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到40%~50%。保持一定時間可使害蟲窒息死亡。但應注意,小麥水分應控制在標準之內,平均糧溫30℃以上。

3、化學保藏法。對入缸的小麥,在密閉性能較好的情況下可採用磷化鋁化學藥劑保藏,或用低氧、低藥劑量儲藏,也可用防蟲磷同小麥攪拌儲存,以杜絕害蟲和黴菌的繁育,提高儲糧的穩定性。對於靠自然缺氧達不到防治目的的小麥,用化學保藏最爲適宜。投藥法即用紗布把藥片包緊放入糧堆內即可。此法適用於長期儲存,一般用磷化鋁片劑每噸3~5克即可,費用1元左右。

小麥如何儲存才能長久儲存

小麥的貯藏方法:

一、熱密閉貯藏法

熱密閉貯藏小麥,可以防蟲、防黴,促進小麥的後熟作用,提高發芽率。

具體方法是:利用夏季高溫曝曬小麥,注意掌握遲出早收,薄攤勤翻的原則,在麥溫達到42℃以上,最好是50~52℃,保持2小時,然後趁熱放進經晾曬處理的缸或其他儲具內,然後用經過消毒的物料進行壓蓋,最後用薄膜密封儲具口,用繩紮緊,不至漏氣,使儲具內的麥溫達到40℃以上,保持8~10天,殺死害蟲卵、蛹、幼蟲及成蟲,從而達到聚熱殺蟲的效果。

做好熱密閉貯藏工作,其一是要求小麥含水量降到10%~12%,其二要求有足夠的溫度和密閉時間,入庫後糧溫在46℃左右,密閉7~10天;糧溫在40℃左右,則需密閉2~3周。

二、低溫貯藏法

低溫貯藏是小麥安全貯藏的基本途徑。小麥雖耐溫性強,但在高溫下持續貯藏,會降低其品質。而低溫貯藏,則可保持品質及發芽率。據報道,小麥在低溫、低氧條件下貯藏16年,品質變化甚微,並能製成良好的麪包。利用冬季低溫,進行自然通風、機械通風降溫,然後趁冷密閉,對消滅越冬害蟲,延緩外界高溫影響,效果良好。另外,利用地下倉貯藏小麥,也能延緩小麥品質劣變。

三、自然缺氧貯藏

目前國內外使用最廣泛的方法還是自然缺氧貯藏。對於新入庫的小麥,由於後熟作用的影響,小麥生理活動旺盛,呼吸強度大,極有利於糧堆自然降氧。實踐證明,只要密閉工作做得好,小麥經過20~30天的自然缺氧,氧氣濃度可降到1.8%~3.5%,可達到防蟲。防黴的目的。

如果是隔年陳麥,其後熟作用早已完成,而且進入深休眠狀態,呼吸強度很弱,不宜進行自然缺氧,這時可採取微生物輔助降氧或向麥堆中充二氧化碳、氮氣等方法而達到氣調的要求。這種方法不適合一般農戶,對於小型糧庫比較常用。

缺氧儲存主要是利用小麥後熟期長及入缸溫度高、呼吸旺盛的特點,在密閉情況下進行的一種自然缺氧保管方法。儲具內的氧氣隨着小麥和害蟲及微生物的呼吸而逐漸減少,5~10天即能使氧氣濃度降到2%~5%,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到40%~50%,保持一段時間可使害蟲窒息死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小麥水分應控制在12.5%以下,平均糧溫應保持在30℃以上。

四、化學儲存法 對入儲具的小麥,在密閉性能較好的情況下可採用磷化鋁(高毒,不建議農戶使用)化學藥劑儲存,或用低氧、低藥劑量儲存,也可用防蟲磷同小麥攪拌儲存,以杜絕害蟲和黴菌的繁育,提高儲糧的穩定性。對於靠自然缺氧方法儲存達不到防治目的的小麥,用化學方法儲存最爲適宜,用紗布把藥片包緊放入糧堆內即可。此法適用於長期儲存。

如何儲存小麥麥子怎麼儲存時間長

1、無氧儲存法:可以先將要存放的麥子放在通風處攤開晾吹(注意不宜在陽光下曝曬)乾透,然後將麥子裝入透氣性較小的無毒(食品用)塑料口袋內(宜裝滿),紮緊袋口,放在陰涼乾燥處,這樣麥子可以儲存較長時間。

2、花椒防蟲儲存法:花椒是一種自然抗氧化物,具有特殊的香味,有驅蟲作用。具體方法是將20至30粒花椒放在鍋內,加適量水(以能溼透盛米口袋爲宜)置爐火上煮出花椒香味後端鍋離火,將盛麥子口袋放入花椒水中溼透後取出晾乾,然後將麥子倒入口袋內。另用紗布包幾小包花椒,分放在米袋的上、中、底部,紮緊袋口,將麥子袋放在陰涼通風處,即可防止麥子生蟲。

3、草木灰吸溼儲存法:在盛米的缸底,鋪上層草木灰(最好將草木灰裝在紗布口袋內,放在缸底部),然後倒入晾乾吹透的麥子,並將麥子缸蓋嚴,置於陰涼乾燥通風處,即可儲存較長時間。

4、海帶防蟲儲存法:幹海帶具有很強的吸溼能力並具有殺蟲和抑制黴菌的作用。麥子和海帶以100比1的比例混裝,經10天左右取出海帶晾乾吹乾透,然後再放回米中,這樣反覆幾次後即可防止麥子黴變和生蟲。

怎樣儲存小麥

1、嚴格控制水分。由於小麥吸溼性能力強,小麥儲藏應注意降水、防潮。應充分利用小麥收穫後的夏季高溫條件進行暴曬,使小麥水分控制在12.5%以下,再行入庫。小麥入庫後則應做好防潮措施,並注意後熟期間可能引起的水分分層和上層“結頂”現象。

2、熱入倉密閉儲藏。小麥趁熱入倉密閉儲藏,是我國傳統的儲麥方法。透過日曬,可降低小麥含水量,同時在暴曬和入倉密閉過程中可以收到高溫殺蟲制菌的效果。對於新收穫的小麥能促進後熟作用的完成。由於害蟲的滅絕,小麥含水量和帶菌量的降低,呼吸強度大大減弱,可使小麥長期安全儲藏。

小麥趁熱入倉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在三伏盛夏,選擇晴朗、氣溫高的天氣,將麥溫曬到50℃左右,保持2小時高溫,水分降到12.5%以下,於下午3點前後聚堆,趁熱入倉,整倉密閉,使糧溫在46℃左右持續10天左右,可殺死全部害蟲。此後,糧溫逐漸下降與倉溫平衡,轉入正常密閉儲藏。

小麥的儲藏特點:

1、吸溼性強:小麥種皮較薄,組織結構疏鬆,吸溼能力較強。

2、後熟期長:小麥後熟期較長。品種不同,後熟期長短也不同。大多數品種後熟期從兩週至兩個月不等。含水量適宜的小麥,完成後熟作用之後,品質有所改善,儲藏穩定性還有所提高。

3、較耐高溫:小麥具有較強的耐熱性。據試驗,水分17%時的小麥,在溫度不超過46℃時進行乾燥;或水分在13%以下時,曝曬溫度不超過54℃,酶活性不會降低,發芽力仍然得到保持。磨成的小麥粉工藝品質不但不降低,反而有所改善,做成饅頭鬆軟膨大。這就爲小麥採用高溫乾燥或高溫殺蟲提供了依據。

具有耐儲性:小麥最大的有點是具有較好的耐儲性。完成後熟的小麥,呼吸作用微弱,比其它穀類糧食都低。正常的小麥,水分在標準以內(12.5%),在常溫下一般儲存3-5年或低溫(15℃)儲藏5-8年,其食用品質無明顯變化。

以上內容參考 糧食物資-主要糧食儲藏方法:小麥

長期存放小麥的方法 長期存放小麥的方法有什麼

1、高溫入倉:高溫的同時能幹燥降水,夏天溫度高,一方面是把收穫的小麥晾曬,降低含水量,另外一方面,要把麥倉也在高溫下暴曬下,同時,在高溫時入倉也是一個好辦法,比如下午3-4點時,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殺滅害蟲,不給害蟲生存的條件。

2、通風降溫:小麥在存貯中,長時間處於高溫密閉的狀態,加上後熟期的作用,糧倉內的溫度升高,進而引發“出汗”現象,也就是水分會增加,最終導致小麥發黴。所以,要不定期的進行通風處理,有條件也可以翻動小麥,讓蓋在下面的,多接觸空氣,保障小麥的質量。

3、蟲害防治:小麥存貯中,主要的害蟲有麥蛾、玉米象、谷蠹等,倉內溫度高,害蟲很容易快速繁殖,如不及時防治,嚴重影響到小麥質量,目前防治害蟲的方法有很多,如高溫密閉、後熟缺氧,低藥量燻蒸等,也有直接用布包裹着藥丸,埋在麥倉不同的位置,不管用什麼辦法,避免害蟲發生是前提。

用什麼方法可以長期儲存小麥

可以用晾曬的方法長期儲存小麥,儲存期間需注意老鼠啃食,共3個步驟,以下是長期儲存小麥的詳細操作步驟:

操作/步驟

1.晾曬

把新鮮的小麥放在日光下晾曬,曬到50℃左右的時候,保持2小時高溫。

2.裝袋

準備一些塑料編織袋,把晾曬乾的麥子放在塑料袋子裏。

3.趁熱入庫

趁熱入庫,把袋子放在幹木板上即可。儲存期間要注意防鼠。

END

總結:以上就是關於用什麼方法可以長期儲存小麥的具體操作步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家庭小麥儲存方法

小麥是食品中的重要主食作料,家庭儲存小麥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乾燥-小麥容易吸收水分,買回來的小麥應該放到通風乾燥的地方晾曬,等到水分大部分揮發後再儲存。

2.密封儲存-使用乾燥、無菌的塑料袋或食品密封盒將小麥裝起來,以防止蟲害或者溼氣影響質量。

3.避免陽光直射-小麥儲存在光線充足的地方容易發生變質,所以要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

4.注意防黴-爲了避免黴菌滋生,小麥的儲存環境一定要保持乾爽,可以在儲存空間放一些防潮劑。

5.分類儲存-按小麥品種將其分別儲存在不同的儲存袋或地方,因爲不同品種的小麥水分、油脂含量等因素也有所不同。

最後還需要定期檢查儲存的小麥狀態,如有變質現象及時清理。只有正確儲存小麥,才能保證其質量和口感,在食用時健康無憂。

小麥儲存方法最好的 家庭小麥儲存方法

1、缺氧儲存小麥想要儲存住,多半都是防止出現潮溼黴變和生蟲子。所以雖然寶潔的話就是最好的方法。一般是把小麥進行自然缺氧的方法保管。就是把小麥晾曬好以後,放到米粒容器裏,趁着糧食有溫度並且有呼吸的時候進行密閉。

2、化學儲存對於小麥的儲存其實比較簡單,可行的就是磷化鋁這種化學試劑來儲存。一般是把這種東西敗入到小麥中進行存儲。

3、三熱密閉法這種方法是傳統儲存小麥的方法,一般把小麥放在賽場上曬好,然後準備一些棉被就麻袋也要晾曬一下,並且用消毒劑進行一下消毒。小麥在賽場上一般下到40~50度的時候。趁熱裝入缸中,然後再用麻袋或者棉被壓蓋,然後用薄膜進行密封。

怎樣大量儲藏小麥

儲藏小麥方法:

1、熱入倉密保管。在盛夏晴朗、氣溫高的天氣,將麥溫曬到50oC左右,延續兩小時以上,水分降到12.5%以下,於下午3點前後聚堆,趁熱入倉,散堆壓蓋,整倉密閉,使糧溫在40oC以上持續10天左右,日曬中未死的害蟲全部死亡,根據情況,可以繼續密閉,也可轉爲通風。

2、低溫冷凍。利用冬季低溫時,進行翻倉、除雜、冷凍,將麥溫降到0oC上下,而後趁冷密閉,對消滅麥堆中的越冬害蟲,有較好的效果,但低溫密閉的麥堆,要嚴防溫暖氣流的接觸,以免麥堆表層結露。

3、自然缺氧。小麥收穫時正值高溫,若干燥及時降水分至12.5%以下,可利用糧溫較高,後熟期生理活動旺盛的特點進行薄膜密封,達到麥堆自然缺氧狀態,從而抑制害蟲的危害,對於隔年陳麥,可採用輔助降氧,或充二氧化碳或氮氣等方法進行防治害蟲的儲藏。

4、乾燥密閉。熱密閉與冷密閉都是防治小麥害蟲的有效方法。常規保管的小麥倉使用磷化鋁投藥量爲15克/噸左右,一面封用磷化鋁投藥量爲3克/噸左右,五面封用磷化鋁投藥量爲5克/噸左右。

燻蒸前,要仔細檢查氣密性,乘蒸過程中,要安排專人值班,燻蒸後,要檢測燻蒸效果,防止燻蒸效果不佳,延誤防治時間和時機。

擴展資料

儲藏小麥注意事項:

1、糧堆結頂

小麥在後熟期間呼吸作用旺盛,放出大量溼熱,使糧堆上層溫度增高,水分增加,易引起結頂和發熱黴變,這是保管新麥要特別注意的問題。在正常保管中,到深秋季節,糧溫高於氣溫,糧堆內存在溫差,使溼熱氣流上升,引起上層水分增加,也會發生糧堆結頂現象。

簡倉儲存小麥,水分最好控制在12.5%以內,如果水分偏高,特別是新麥,由於溫差引起水分轉移,在牆壁四周易發熱黴變。

2、胚部變褐

主要是儲藏方法不當和儲藏時間過長造成的,另外,微生物爲害也是形成褐胚的重要原因。

3、蟲害

主要害蟲是麥蛾、玉米象等,麥蛾發生在糧堆層,而玉米象在秋涼後隱藏於麥堆深處,熱密閉與冷密閉儲藏是防治小麥害蟲的有效方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小麥

麥子怎麼儲存時間長 麥子是什麼季節成熟的

1、無氧儲存法:先將要存放的麥子放在通風處攤開晾吹(注意不宜在陽光下曝曬)乾透,然後將麥子裝入透氣性較小的無毒(食品用)塑料口袋內(宜裝滿),紮緊袋口,放在陰涼乾燥處,這樣麥子可以儲存較長時間。

2、不同地區種植的小麥品種不同,播種期不同,因此成熟期也不同。若是種植的冬小麥,通常是秋季播種,到第二年的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成熟。若是種植的春小麥,一般是在清明時節到五月之間播種,七月中旬到八月下旬成熟。

Tags:小麥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