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龍井茶的故事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81W

龍井茶的故事

龍井茶是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龍井山周圍茶園裏的一種綠茶。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00年代,據說當時一個農民發現龍井山上有一條小龍溪,它的水來自山上,經過池塘流入溪中。這個農民種了一些茶樹,用這條小溪灌溉。在茶樹的生長過程中,他發現溪水對茶樹的生長非常有益。最後,他發明了一種獨特的採茶方法,在採茶過程中輕輕地壓榨茶葉,使茶葉更加鮮嫩。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茶葉越來越受歡迎,遠至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地。茶葉的美味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成爲中國茶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中國,龍井茶還被稱爲“綠色茶皇”,被認爲是中國最好的綠茶之一。除了其美妙的香氣和口感外,龍井茶還具有許多健康益處,包括提高免疫力,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防止心臟病和中風等。

今天,龍井茶是中國最受歡迎的茶葉之一,也是中國最重要的出口茶類之一。它被歐美、日本、韓國等國家所喜愛,成爲中華文化的代表之一。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西湖龍井茶的民間傳說故事

  西湖龍井位列中國十大名茶之首,清乾隆遊覽杭州西湖時,盛讚龍井茶,並把獅峯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封爲“御茶”。下面是我整理的有關龍井茶的 傳說 故事 ,歡迎大家閱讀。

  龍井茶的傳說故事一

  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微服來到杭州龍井村獅峯山下,胡公廟老和尚陪着乾隆皇帝遊山觀景時,忽見幾個村女喜洋洋地正從廟前十八棵茶樹上採摘新芽,不覺心中一樂,快步走入茶園中,也學着採起茶來。

  剛採了一會,忽然太監來報:“皇上,太后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乾隆一聽太后有病,不覺心裏發急,隨即將手中茶芽向袋內一放,日夜兼程返京,回到宮中向太后請安。其實,太后並無大病,只是一時肝火上升,雙眼紅腫,胃中不適。忽見皇兒到來,心情好轉,又覺一股清香撲面而至,忙問道:“皇兒從杭州回來,帶來了什麼好東西,這樣清香?”乾隆皇帝也覺得奇怪,我匆忙而回,未帶東西,哪來的清香?仔細聞聞,確有一股馥郁清香,而且來自袋中。他隨手一摸,原來是在杭州龍井村胡公廟前來的一把茶葉,幾天後已經乾燥,併發出濃郁的香氣。

  太后想品嚐一下這種茶葉的味道,宮女將茶泡好奉上,果然清香撲鼻,飲後滿口生津,回味甘醇,神清氣爽。3杯之後,眼腫消散,腸胃舒適。當時太后可樂了,稱杭州龍井茶是靈丹妙藥。乾隆皇帝見太后這麼高興,自己也樂得哈哈大笑,忙傳旨下去,將杭州龍井獅峯山下胡公廟前自己親手採摘過茶葉的十八棵茶樹封爲御茶,每年專門採製,進貢太后。從此,龍井茶的名氣越來越大。十八棵御茶雖經多次換種改植,但這塊“御茶園”卻一直保留至今,而且成爲一個旅遊景點。

  龍井茶的傳說故事二

  說在宋代時,有一個叫“龍井”的小村,村裏住着一個靠賣茶爲生的老太太。有一年,茶葉質量欠好,賣不出去,老太太簡直斷炊。一天,一個老叟走進來,他在宅院轉了轉,說要用五兩銀買下放地牆角落的破石臼。老太太正愁沒錢,便爽快地容許了。老頭十分高興,通知老太太別讓其他人動,一瞬間派人來擡。老太太想,這輕易地就能得5兩銀子,總得讓人家把石臼乾乾淨淨地擡走。所以她便把石臼上的塵土、腐葉等掃掉,堆了一堆,埋在茶樹下邊。過了一會,老頭還真帶着幾個牛高馬大的小夥子來,一看乾乾淨淨的石臼,忙問石臼的雜物哪去了。老太太照實相告,哪知老頭沮喪地一跺腳:“我花了五兩銀子,買的就是那些廢物呀!”說完拂袖而去。老太太眼看着白花花的銀子從手邊溜走,心進而着實煩悶。

  老太太想,這輕易地就能得5兩銀子,總得讓人家把石臼乾乾淨淨地擡走。所以她便把石臼上的塵土、腐葉等掃掉,堆了一堆,埋在茶樹下邊。過了一會,老頭還真帶着幾個牛高馬大的小夥子來,一看乾乾淨淨的石臼,忙問石臼的雜物哪去了。老太太照實相告,哪知老頭沮喪地一跺腳:“我花了五兩銀子,買的就是那些廢物呀!”說完拂袖而去。老太太眼看着白花花的銀子從手邊溜走,心進而着實煩悶。

  龍井茶的 典故

  龍井茶、虎跑泉素稱"杭州雙絕"。虎跑泉是怎樣來的呢?據說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哥弟名大虎和二虎。二人力大過人,有一年二人來到杭州,想安家住在當今虎跑的小寺院裏。和尚告訴他倆,這裏吃水困難,要翻幾道嶺去挑水,兄弟倆說,只要能住,挑水的事我們包了,

  於是和尚收留了兄弟倆。有一年夏天,天旱無雨,小溪也乾涸了,吃水更困難了。一天,兄弟倆想起流浪過南嶽衡山的"童子泉",如能將童子泉移來杭州就好了。兄弟倆決定要去衡山移來童子泉,一路奔波,到衡山腳下時就都昏倒了,狂風暴雨發作,風停雨住過後,他倆醒來,只見眼前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孩這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小仙人聽了他倆的訴說後用柳枝一指,水灑在他倆身上,霎時,兄弟二人變成兩隻斑斕猛虎,小孩躍上虎背。老虎仰天長嘯一聲,帶着"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老和尚和村民們夜裏作了一個夢,夢見大虎、二虎變成兩隻猛虎,把"童子泉"移到了杭州,天亮就有泉水了。

  第二天,天空霞光萬朵,兩隻猛虎從天而降,猛虎在寺院旁的竹園裏,前爪刨地,不一會就刨了一個深坑,突然狂風暴雨大作,雨停後,只見深坑裏涌出一股清泉,大家明白了,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給他們帶來的泉水。爲了紀念大虎和二虎給他們帶來的泉水,他們給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後來爲了順口就叫成"虎跑泉"。用虎跑泉泡龍井茶,色香味絕佳,現今的虎跑茶室,就可品嚐到這"雙絕"佳飲。

  18棵御茶在美麗的杭州西子湖畔羣山之中,有一座獅峯山,山上林木蔥蘢,片片茶園碧綠蒼翠,九溪十八澗蜿蜒其間,流水潺潺,雲霧繚繞,土層深厚,氣候溫和,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孕育着享譽世界的“四絕”佳茗——西湖獅峯龍井茶。獅峯山下的胡公廟前,有用欄杆圍起來的“十八棵御茶”,在當地茶農精心培育下,長得枝繁葉茂,年年月月吸引着衆多遊客。“茶鄉第一村”

  龍井村,因盛產頂級西湖龍井茶而聞名於世。東臨西子湖,西依五雲山,南靠滔滔東去的錢塘江水,北抵插入雲端的南北高峯,四周羣山疊翠,雲霧環繞,就如一顆鑲嵌在西子湖畔的翡翠寶石。

  村內旅遊資源豐富,御茶園、胡公廟、九溪十八澗、十里琅璫、老龍井等景點點綴其中,爲茶鄉增加了濃郁的 文化 氛圍。整治工程重塑了龍井村山澗溪流景觀,再現了茶鄉農居溯溪而上、擇水而居的山地景觀風貌,基本恢復了富有西湖龍井茶鄉特色的自然村落風貌。

  龍井茶的級別品種

  以往,西湖龍井茶分爲特級和一級至十級共11個級,其中特級又分爲特一、特二和特三,其餘每個級再分爲5個等,每個級的“級中”設定級別標準樣。隨後稍作簡化,改爲特級和一至八級,共分43個等。到1995年,進一步簡化了西湖龍井茶的級別,只設特級(分爲特二和特三)和一級至四級;同年,浙江龍井茶分爲特級和一至五級,共6個級別樣。

  特級 一芽一葉初展,扁平光滑

  一級 一芽一葉開展,含一芽二葉初展,較扁平光潔

  二級 一芽二葉開展,較扁平

   一芽二葉開展,含少量二葉對夾葉,尚扁平

  四級 一芽二、三葉與對夾葉,尚扁平,較寬、欠光潔

  五級 一芽三葉與對夾葉,扁平較毛糙

  龍井茶的品種

  羣體種

  羣體種是龍井茶最早的品種,也是當前來看茶葉品質最好的,如今人們常說的獅峯山上的西湖龍井茶就是這個品種。一般來說,羣體種採摘的時間較 其它 品種要晚一些,大約在 清明 左右。該品種的 種植 面積僅限於西湖產區,面積十分有限。

  龍井43

  龍井43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從龍井羣體中選育出來的無性系國家級品種。灌木型,中葉類,樹姿半開張,分枝密。特早生種,在青島地區一芽一葉期爲4月中、下旬。育芽能力特強,發芽整齊密度大,芽葉短壯少毛,春茶一芽二葉幹樣約含氨基酸3.7%、茶多酚18.5%、兒茶素總量12.1%、咖啡鹼4.0%。適制雀舌、龍井、玉葉等扁形名優綠茶。

  特點:香味和濃度都適宜,回甘持久,龍井43一般適合炒製成綠版,湯色清綠明亮。

  平陽特早

  中葉類、灌木型、特早生種。青島地區名茶開採期4月中、下旬,發芽密度大,育芽能力強。特點:香氣高是它顯著的特點,同一時期採的茶葉,平陽早品貌上要好些,但口味稍微清淡。

  浙農117

  浙江大學選育的優質、高產、早生的紅綠兼用的無性系良種,2002年透過浙江省省級鑑定,列爲浙江省重點推廣品種。持嫩性強、適制扁形與針形茶、芽壯色綠。發芽時間早、青島地區名茶開採時間在5月上旬、育芽力強、抗逆性強,特別是抗寒性突出、製成的綠茶香高持久、滋味濃鮮爽口。

  浙農139

  浙江大學選育優質、高產、早生的無性系良種茶樹良種,2002年透過浙江省省級鑑定,列爲浙江省重點推廣品種。春茶開採期比早生種福鼎大白茶早7天左右,適制名優綠茶,香氣高而持久、味鮮醇有回甘,並有耐貯藏的特點,單產比福鼎大白茶增27%。葉色翠綠、產量高.優點是持嫩性好、抗寒性強,缺點是抗病性稍弱。

  烏牛早

  該品種成熟最快,一般 立春 一到就開始發芽,公曆3月上旬就可以開摘。由於烏牛早外形和西湖龍井相似,產量也很大,所以在春茶上市的早期,市場上有些不法商販用它來冒充西湖龍井。

猜你喜歡:

1. 關於太陽的傳說故事

2. 桂林的傳說故事

3. 日月潭的傳說故事

4. 風水傳說故事

5. 萬聖節的故事_

茶葉小故事之龍井茶(龍井茶來歷的小故事)

1、很久以前,有一個叫龍井的小村子。在村邊的破茅屋裏住着一位老婆婆,她精心照看着茅屋後面的18棵老茶樹。因爲缺少肥料,每年只能從老茶樹上採下來很少的茶葉,而且茶葉的質量也不好。

2、老婆婆的生活很清苦,可她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每天,老婆婆都用從老茶樹上採下來的茶葉沏茶,讓過往的行人在這裏歇歇腳、解解渴。

3、有一天,一位老爺爺來到老婆婆這裏喝茶。他看到茅屋外有一個破石臼,就指着它對老婆婆說:“這可是個寶貝,把它賣給我,行不行?”

4、老婆婆笑着說:“這哪裏是什麼寶貝啊,你就把它搬走吧。”

5、老爺爺連聲說“謝謝”,就去找人幫忙來搬破石臼。

6、老爺爺前腳剛走,老婆婆緊跟着就忙活起來了。原來,破石臼裏面有堆放了很多年的草啊,土啊,動物糞便什麼的,已經很髒了。老婆婆可不願意把這樣一個髒東西送給人。所以,她趕緊把破石臼裏面的東西都埋在了老茶樹下面,又把破石臼洗得乾乾淨淨的。

7、老爺爺回來了,他看看破石臼,問老婆婆:“這裏面的東西哪兒去了?”老婆婆領着老爺爺來到老茶樹前,把剛纔做的事情說了一遍。

8、老爺爺笑呵呵地說:“我說破石臼是寶貝,是因爲它裏面盛的東西纔是真正的寶貝呢!瞧,你把寶貝都埋在老茶樹下面了,我也就放心啦。”說完,老爺爺瀟瀟灑灑地走了。

9、後來,這18棵老茶樹長得枝繁葉茂,採下來的茶葉嫩嫩的。香香的,用這些茶葉沏的茶水味道可好了,再後來,龍井這一帶都種上了茶樹,這裏出產的茶葉就是大名鼎鼎的“龍井茶”。

龍井茶的來歷的傳說

  龍井茶是中國傳統名茶,著名綠茶之一,龍井茶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的特點。以下是我爲大家整理的龍井茶的來歷的 傳說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龍井茶的來歷的傳說

  以前,有一個地方,那裏有一座井,被當地人稱爲龍井,因爲井中的水 香氣濃郁,所以很多人試圖在龍井飲水,雖然龍井水甘醇可口,但是喝過水的人都會眼前發黑,自覺地墜入井中,因此,龍井也變成駭人之處。

  有一年,乾隆在龍井旁邊 飲茶 ,突然一陣大風吹來,乾隆閉上眼睛,以免沙子入眼,待乾隆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發現自己茶杯中的茶葉都落入龍井之中,乾隆無奈地喝下茶水,不料茶水和白開水的味道一摸一樣,看來茶的味道都被茶葉吸走了。 又過了十幾年,民間都流行帶出採摘茶葉,誰採集的茶葉最稀有最值錢就可以把相應的錢給那個人,所以,當時很多人到處採集茶葉,不知什麼時候,有一種茶葉總是奇妙地消失,(這個茶葉就是乾隆當時和的茶葉)很多人說,可能是這個茶葉有毒,上天是擁護我們的。

  有一個農民一次不小心扔錯了垃圾,把剛剛收好的多種茶葉扔到了一個井裏面,當農民跑過去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茶葉撒滿了龍井,這時,龍井裏爬出一個四隻腳的魚,把所有的葉子用嘴扔到外面,只留下一大堆樣子像燕子的茶葉,農民見後,大吃一驚,趕緊跑回家裏,但是這個四腳魚跟着農民跑到村裏,被衆人皆知,當做聖物所供奉,所以這種魚被現在當成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幾百年之後,人們一直相傳着龍井有龍的傳奇 故事 ,有一個自稱是西湖的人想證明湖到底如何,就自己去實地勘察,龍井根本沒有什麼龍,倒是有些茶葉在湖中漂浮,茶葉香氣濃郁,咀嚼起來解胃痛,腰痠,並且還清理腸胃,西湖知道之後,趕緊告訴大家,因此,那裏也被稱爲西湖龍井,二茶葉稱西湖龍井茶。

  龍井茶的相關 典故

  龍井茶、虎跑泉素稱"杭州雙絕"。虎跑泉是怎樣來的呢?據說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哥弟名大虎和二虎。二人力大過人,有一年二人來到杭州,想安家住在當今虎跑的小寺院裏。和尚告訴他倆,這裏吃水困難,要翻幾道嶺去挑水,兄弟倆說,只要能住,挑水的事我們包了,

  於是和尚收留了兄弟倆。有一年夏天,天旱無雨,小溪也乾涸了,吃水更困難了。一天,兄弟倆想起流浪過南嶽衡山的"童子泉",如能將童子泉移來杭州就好了。兄弟倆決定要去衡山移來童子泉,一路奔波,到衡山腳下時就都昏倒了,狂風暴雨發作,風停雨住過後,他倆醒來,只見眼前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孩這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小仙人聽了他倆的訴說後用柳枝一指,水灑在他倆身上,霎時,兄弟二人變成兩隻斑斕猛虎,小孩躍上虎背。老虎仰天長嘯一聲,帶着"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老和尚和村民們夜裏作了一個夢,夢見大虎、二虎變成兩隻猛虎,把"童子泉"移到了杭州,天亮就有泉水了。

  第二天,天空霞光萬朵,兩隻猛虎從天而降,猛虎在寺院旁的竹園裏,前爪刨地,不一會就刨了一個深坑,突然狂風暴雨大作,雨停後,只見深坑裏涌出一股清泉,大家明白了,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給他們帶來的泉水。爲了紀念大虎和二虎給他們帶來的泉水,他們給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後來爲了順口就叫成"虎跑泉"。用虎跑泉泡龍井茶,色香味絕佳,現今的虎跑茶室,就可品嚐到這"雙絕"佳飲。

  18棵御茶在美麗的杭州西子湖畔羣山之中,有一座獅峯山,山上林木蔥蘢,片片茶園碧綠蒼翠,九溪十八澗蜿蜒其間,流水潺潺,雲霧繚繞,土層深厚,氣候溫和,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孕育着享譽世界的“四絕”佳茗——西湖獅峯龍井茶。獅峯山下的胡公廟前,有用欄杆圍起來的“十八棵御茶”,在當地茶農精心培育下,長得枝繁葉茂,年年月月吸引着衆多遊客。“茶鄉第一村”

  龍井村,因盛產頂級西湖龍井茶而聞名於世。東臨西子湖,西依五雲山,南靠滔滔東去的錢塘江水,北抵插入雲端的南北高峯,四周羣山疊翠,雲霧環繞,就如一顆鑲嵌在西子湖畔的翡翠寶石。

  村內旅遊資源豐富,御茶園、胡公廟、九溪十八澗、十里琅璫、老龍井等景點點綴其中,爲茶鄉增加了濃郁的 文化 氛圍。整治工程重塑了龍井村山澗溪流景觀,再現了茶鄉農居溯溪而上、擇水而居的山地景觀風貌,基本恢復了富有西湖龍井茶鄉特色的自然村落風貌。

  龍井茶的傳說

  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而著稱於世的龍井茶,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少神奇的傳說,其中有關“龍井”和“十八棵御茶”的傳說可以反映龍井茶的歷史由來。

  傳說在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在天庭舉行盛大的蟠桃會,各地神仙應邀赴會,神童仙女,吹奏彈唱,奉茶獻果,往返不絕。正當地仙捧着茶盤送茶時,忽聽善財童子嚷道:“地仙嫂得了重病,在牀上翻滾亂叫,快快去!”一不留神,茶盤一歪,一隻茶杯骨碌碌地翻落到塵世間去了。地仙驚得魂出竅,臉煞白,三步並着兩步地往宮裏走。

  這時,呂洞賓一算,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忙接過地仙的茶盤,把僅有的七杯茶分給七洞神仙,自己面前空着,並掏出一粒神丹對地仙說道:“快拿去救了你娘子就下凡找茶杯去吧,這兒我暫時替你照應着”。地仙非常感激,道謝後就走了。

  “天上一日,人間數載。”地仙一個筋斗下到凡間,落到了杭州,變成一個和尚,到西邊山上尋茶杯。這天,他看見有座山象只獅子蹲着,秀石碧壑,山間竹林旁有座茅草房,門口坐着一位80多歲的大娘。地仙上前施禮問道:“老施主,這兒是啥地方?”老大娘答到:“叫暉落塢。聽先輩說,有天晚上,突然從天上‘忽隆隆’地落下萬道金光,從此這兒就叫做暉落塢了。”地仙聽了心裏又驚又喜,趕緊東張張,西望望,忽然眼睛一亮,那不是我的茶杯嗎? 原來大娘房旁有口堆滿垃圾的舊石臼,裏面長滿了蒼翠碧綠的青草。有根蜘蛛絲晶瑩閃亮,從屋檐邊直掛到石臼裏。地仙明白了,這隻蜘蛛精在偷吸仙茗呢,忙說:“老施主,我用一條金絲帶換你這石臼行嗎?”大娘說:“你要這石臼子嗎?反正我留着也無用,你拿去吧!”地仙想,我得去找馬鞭草織一條九丈九尺長的繩子捆住纔好拎走。

  地仙剛離去,大娘心想,這石臼兒髒呢,怎麼沾手呀!於是找來勺子,把垃圾都掏出,倒在房前長着十八棵茶樹的地裏,又找塊抹布來指揩乾淨。沒想驚動了蜘蛛精,蜘蛛精還道有人來搶他茗呢!一施魔法,“喀喇喇”一聲巨響,將石臼打入了地底深層。地仙帶繩迴轉一看,石臼不在了,只好空手迴天庭。

  後來,被打入地下的天宮“茶杯”成了一口井,曾有龍來吸仙茗,龍去了,留下一井水。這就是傳說中的龍井。滄海桑田,歷史變遷,原來大娘居住的茅屋改建成了老龍井寺,後又改名爲當今留存的龍井村胡公廟。廟前的十八棵茶樹經過仙露的滋潤,長得越來越茂盛,品質超羣。

  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微服來到杭州龍井村獅峯山下,胡公廟老和尚陪着乾隆皇帝遊山觀景時,忽見幾個村女喜洋洋地正從廟前十八棵茶樹上採摘新芽,不覺心中一樂,快步走入茶園中,也學着採起茶來。剛採了一會,忽然太監來報:“皇上,太后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乾隆一聽太后有病,不覺心裏發急,隨即將手中茶芽向袋內一放,日夜兼程返京,回到宮中向太后請安。其實,太后並無大病,只是一時肝火上升,雙眼紅腫,胃中不適。忽見皇兒到來,心情好轉,又覺一股清香撲面而至,忙問道:“皇兒從杭州回來,帶來了什麼好東西,這樣清香?”乾隆皇帝也覺得奇怪,我匆忙而回,未帶東西,哪來的清香?仔細聞聞,確有一股馥郁清香,而且來自袋中。他隨手一摸,原來是在杭州龍井村胡公廟前來的一把茶葉,幾天後已經乾燥,併發出濃郁的香氣。

  太后想品嚐一下這種茶葉的味道,宮女將茶泡好奉上,果然清香撲鼻,飲後滿口生津,回味甘醇,神清氣爽。3杯之後,眼腫消散,腸胃舒適。當時太后可樂了,稱杭州龍井茶是靈丹妙藥。乾隆皇帝見太后這麼高興,自己也樂得哈哈大笑,忙傳旨下去,將杭州龍井獅峯山下胡公廟前自己親手採摘過茶葉的十八棵茶樹封爲御茶樹,每年專門採製,進貢太后。從此,龍井茶的名氣越來越大。十八棵御茶雖經多次換種改植,但這塊“御茶園”卻一直保留至今,而且成爲一個旅遊景點。

  龍井茶的功效

  1.興奮作用:茶葉的咖啡鹼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幫助人們振奮精神、增進思維、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

  2.利尿作用:茶葉中的咖啡鹼和茶鹼具有利尿作用,用於治療水腫、水 滯瘤。利用紅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

  3.強心解痙作用:咖啡鹼具有強心、解痙、鬆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氣管痙攣,促進血液循環,是治療支氣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輔助藥物。

  4.抑制動脈硬化作用:茶葉中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所以經常飲茶的人當中,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較低。

  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於細菌,能凝固細菌的蛋白質,將細菌殺死。可用於治療腸道疾病,如霍亂、傷寒、痢疾、腸炎等。面板生瘡、潰爛流膿,外傷破了皮,用濃茶沖洗患處,有消炎殺菌作用。口腔發炎、潰爛、咽喉腫痛,用茶葉來治療,也有一定療效。

  6.減肥作用:茶中的咖啡鹼、肌醇、葉酸、泛酸和芳香類物質等多種化合物,能調節脂肪代謝,特別是烏龍茶對蛋白質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維生素C能降低膽固醇和血脂,所以飲茶能減肥。

  7.防齲齒作用:茶中含有氟,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能變成一種較爲難溶於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給牙齒加上一個保護層,提高了牙齒防酸抗齲能力。

  8.抑制癌細胞作用:據報道,茶葉中的黃酮類物質有不同程度的體外抗癌作用,作用較強的有牡荊鹼、桑色素和兒茶素。

  9.生津止渴作用,提神益思,消食化膩,消炎解毒。

  10.抗氧化作用、是因爲茶有着抗氧化,抗腫瘤,以及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壓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產物過敏。

  11、龍井綠茶含葉綠素、氨基酸、兒茶素、維生素C等成分均比 其它 茶葉多,營養豐富,有生津止渴,提神、生津止渴、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膽固醇。具抗氧化、抗突然異變、抗腫瘤、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壓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產物過敏等功效。若以杭州虎跑泉水沖泡,香清味冽,號稱杭州“雙絕”。

猜你喜歡:

1. 關於茶葉的民間故事

2. 龍井茶的傳說故事

3. 西湖民間故事有哪些

4. 西湖龍井的介紹

5. 鳳凰單樅的傳說

6. 西湖民間傳說故事

西湖龍井茶的民間傳說故事

每一種名茶都有一個優美的傳說,西湖龍井茶也不例外,但是人們對西湖龍井的歷史傳說的說法不盡相同,下面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人們口中常說兩個關於西湖龍井茶的歷史傳說!

【西湖龍井茶的民間傳說一】

據說,清代乾隆年間,皇帝乾隆下江南,來到龍井村附近的獅子峯下胡公廟休息。

廟裏的和尚端上當地的名茶。乾隆精於茶道,一見那茶不由叫絕,只見潔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猶如雀舌,色澤墨綠,碧液中透出陣陣幽香。他品嚐了一口,只覺得兩頰生香,有說不出的受用。

於是,乾隆召見和尚,問道:“此茶何名?產於何地?”

和尚回答說:“啓稟皇上,這是小廟所產的龍井茶。”

乾隆一時興發,走出廟門,只見胡公廟前碧綠如染,十八棵茶樹嫩芽初發,青翠欲低,周圍羣山起伏,宛若獅形,乾隆龍心大悅。於是想到茶名龍井,山名獅峯,都似乎預兆着他彪炳千秋的功業,十八又是個大吉大利的數位!那茶又賞心悅目,甘醇爽口,於是乾隆當場封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爲“御茶”。

從此,龍井茶由着西湖龍井的傳說而名聲遠揚!

【西湖龍井茶的民間傳說二】

據說,清代乾隆年間,風調雨順,國力強盛,乾隆皇帝下江南,來到杭州龍井獅峯山下,看鄉女採茶,以示體察民情。

這天 ,乾隆皇帝看見幾個鄉女正在十多棵綠蔭蔭的茶蓬前採茶,心中一樂,也學着採了起來。剛採了一把,忽然太監來報:“太后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

乾隆皇帝聽說太后娘娘有病,隨手將一把茶葉向袋內一放,日夜兼程趕回京城。

其實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時肝火上升,雙眼紅腫,胃裏不適,並沒有大病。此時見皇兒來到,只覺一股清香傳來,便問帶來什麼好東西。

皇帝也覺得奇怪,哪來的清香呢?他隨手一摸,啊,原來是杭州獅峯山的一把茶葉,幾天過後已經幹了,濃郁的香氣就是它散出來了。

太后便想嚐嚐茶葉的味道,宮女將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撲鼻,太后喝了一口,雙眼頓時舒適多了,喝完了茶,紅腫消了,胃不脹了。

太后高興地說:“杭州龍井的茶葉,真是靈丹妙藥。”

乾隆皇帝見太后這麼高興,立即傳令下去,將杭州龍井獅峯山下胡公廟前那十八棵茶樹封爲御茶,每年採摘新茶,專門進貢太后。至今,杭州龍井村胡公廟前還儲存着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遊者中有不少還專程去察訪一番,拍照留念。

“茶中之美數龍井”,而龍井茶又尤以西湖龍井爲最美。西湖龍井的傳說也很優美。清朝年間,乾隆帝六次南巡,先後四次駕臨龍井茶區看茶農採茶、製茶。

傳說,這位嗜茶的長壽之君曾親自動手採茶。他把在胡公廟老龍井寺採的一些茶芽夾在書中帶回京城,獻給皇太后觀賞。太后看了被書夾扁了的茶芽甚是喜歡,並指定要這樣的貢茶,從此,龍井茶就保持了獨特的書籤外形。

如今,到杭州旅遊還可以看到胡公廟山門外生長着的當年乾隆帝採摘過並賜封爲"御茶"的18棵老茶樹。

以上這兩個就是茶之典故里面,人們常說的關於西湖龍井茶的歷史傳說,到底哪個爲真哪個爲假,至今無人能考證!只是一個傳說而已!西湖龍井有什麼歷史故事?關於龍井有什麼傳說?

今天,校易搜爲您帶來了龍井的故事和傳說?希望能幫到你。

在中國衆多傳統文化中,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主要根植於中國古老的文化和獨特的民族精神。中國有着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它以旺盛的生命力感染和滋養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這個古老的文明中,谷多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傳承。

西湖龍井茶是一種著名的綠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龍井村一帶山區,故名。有着1200多年曆史的西湖龍井茶是如何得名的?它的傳說是什麼?接下來,跟隨校易搜去看一看。

1.龍井茶的起源

龍井茶產於浙江杭州西湖龍井村。按產地分爲獅、龍、雲、虎,即獅子峯、龍井、雲起、虎跑。以後,梅家塢產量大增。過去,人們根據龍井茶的不同品質將龍井茶分爲獅、龍、雲、虎、梅五個產地。解放後,浙江廣泛種植龍井茶,品質參差不齊。目前龍井茶分爲西湖龍井茶、大佛龍井茶、錢塘龍井茶、越州龍井茶,其中西湖龍井茶品質最好。

2.龍井茶的起源

據說,甘龍下江南時,來到杭州龍井的石峯山腳下,看到農村婦女在採茶,以表達他對人民感情的欣賞。這一天,甘龍看到幾個農村婦女在十幾個樹蔭下的茶棚前採茶。他覺得開心,學會了收藏。剛挑了一個,太監來報告,“太后病了,請回京。”

甘皇帝聽說慈禧太后病了,就在包裏裝了一把茶葉,日夜驅車趕回北京。事實上,王太后並沒有病得很重,因爲她吃了太多美味的食物。她的肝火上了一段時間,眼睛紅腫,胃也不舒服。正在這時,看見皇帝的兒子來了,感到一股淡淡的香味,就問他帶了什麼好東西。皇帝也覺得奇怪,這香味是從哪裏來的?他不小心碰到了它。啊,是杭州石峯山的一把茶。過了幾天就幹了,強烈的氣味就是它出來的。

慈禧太后想嚐嚐這種茶。宮女沏好茶,送到太后面前。真的好香。慈禧太后喝了一口,眼睛舒服多了。喝了茶之後,腫消了,肚子也不脹了。太后高興地說:“杭州龍井茶真是靈丹妙藥。”甘龍皇帝見太后如此高興,當即命她將杭州石峯山腳下公戶廟前的18棵茶樹封作皇家龍井茶,每年採摘新茶,向太后進貢。這18種御茶至今仍儲存在杭州龍井村公戶廟前。很多來杭州的遊客也是專程來參觀拍照的。

3.龍井茶的傳說

傳說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在天上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桃宴。來自世界各地的神仙被邀請參加宴會。神童們玩耍,唱歌,供應茶水和水果,四處走動。正當仙女捧着茶盤送茶的時候,她聽到那個幸運的男孩突然大叫:“仙女的嫂子病得很重。她在牀上打滾。去吧!”不經意間,茶盤傾斜,一個茶杯滾落在地。仙女大驚失色,三步並作一步向皇宮走去。

這時,呂洞賓想通了是怎麼回事,接過仙女茶盤,把僅有的七杯茶遞給七孔仙女,在她面前空了一杯,又拿出一粒仙丹對仙女說:“快去救你的妻子,找一杯來。我暫時在這裏照顧你。”仙女非常感激,謝過她就走了。

天上一天,地上幾年。仙女下凡,落地杭州,出家爲僧,去西山找茶杯。有一天,他看到一座山像獅子一樣蹲伏着,露出了石碧的峽谷。中間竹林旁有一間茅草屋。一個80多歲的女人坐在門口。仙女上前行禮問道:“老施主,這是什麼地方?”老婆婆答:“叫回武洛。據老祖宗說,有一天晚上,一萬道金光突然從天而降“轟隆隆”。從此此地名爲會羅塢。”

仙女聽到這個消息時非常驚訝。她迅速睜開眼睛,朝東望去,朝西望去。突然,她的眼睛亮了起來。那不是我的杯子嗎?原來阿姨房間旁邊有一箇舊石臼。她的嘴裏塞滿了垃圾,房間里長滿了綠草。有一條蜘蛛絲晶瑩剔透,從房檐垂到石臼上。仙女意識到蜘蛛在偷茶,於是她說:“老施主,我可以用一條金腰帶換你的臼嗎?”婦人道:“你要這石臼麼?反正我留着也沒用;拿去吧!”仙女想,我得找馬鞭草來織一條九尺長的繩子,綁在我身上。

仙女剛走,婦人自言自語道:這臼怎麼會髒呢?於是他找了個勺子,把垃圾都拿出來,倒在屋前種着十八棵茶樹的地裏,又找了塊抹布擦乾淨。不想驚動蜘蛛精,蜘蛛精還說有人要搶他的茶!一聲魔音,“咔嚓”一聲巨響,迫擊炮陷入地下深處。仙女拿着繩子一轉身,看到石臼不見了,只好雙手迴天。

後來,被打入地下的天宮“茶杯”變成了一口井。一次,一條龍來喝茶,它離開了一口井。這就是傳說中的龍井茶。大海變了,歷史也變了。娘夫人居住的草堂被改爲老龍井寺,後更名爲龍井村的公戶寺,一直保留到今天。寺裏的前十八棵茶樹,經過仙露的滋潤,長得越來越茂盛,品質也越來越好。

忽聽善財童子嚷道:“地仙嫂得了重病,在牀上翻滾亂叫,快快去!”一不留神,茶盤一歪,一隻茶杯骨碌碌地翻落到塵世間去了。地仙驚得魂出竅,臉煞白,三步並着兩步地往宮裏走。

這時,呂洞賓一算,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忙接過地仙的茶盤,把僅有的七杯茶分給七洞神仙,自己面前空着,並掏出一粒神丹對地仙說道:“快拿去救了你娘子就下凡找茶杯去吧,這兒我暫時替你照應着”。地仙非常感激,道謝後就走了。

“天上一日,人間數載。”地仙一個筋斗下到凡間,落到了杭州,變成一個和尚,到西邊山上尋茶杯。這天,他看見有座山象只獅子蹲着,秀石碧壑,山間竹林旁有座茅草房,門口坐着一位80多歲的大娘。地仙上前施禮問道:“老施主,這兒是啥地方?”

老大娘答到:“叫暉落塢。聽先輩說,有天晚上,突然從天上‘忽隆隆’地落下萬道金光,從此這兒就叫做暉落塢了。”地仙聽了心裏又驚又喜,趕緊東張張,西望望,忽然眼睛一亮,那不是我的茶杯嗎? 

原來大娘房旁有口堆滿垃圾的舊石臼,裏面長滿了蒼翠碧綠的青草。有根蜘蛛絲晶瑩閃亮,從屋檐邊直掛到石臼裏。地仙明白了,這隻蜘蛛精在偷吸仙茗呢,忙說:“老施主,我用一條金絲帶換你這石臼行嗎?”

大娘說:“你要這石臼子嗎?反正我留着也無用,你拿去吧!”地仙想,我得去找馬鞭草織一條九丈九尺長的繩子捆住纔好拎走。

地仙剛離去,大娘心想,這石臼兒髒呢,怎麼沾手呀!於是找來勺子,把垃圾都掏出,倒在房前長着十八棵茶樹的地裏,又找塊抹布來指揩乾淨。

沒想驚動了蜘蛛精,蜘蛛精還道有人來搶他茗呢!一施魔法,“喀喇喇”一聲巨響,將石臼打入了地底深層。地仙帶繩迴轉一看,石臼不在了,只好空手迴天庭。

後來,被打入地下的天宮“茶杯”成了一口井,曾有龍來吸仙茗,龍去了,留下一井水。這就是傳說中的龍井。滄海桑田,歷史變遷,原來大娘居住的茅屋改建成了老龍井寺,後又改名爲當今留存的龍井村胡公廟。廟前的十八棵茶樹經過仙露的滋潤,長得越來越茂盛,品質超羣。

擴展資料

歷史淵源

隋唐之前杭州茶文化處於興起階段。三國兩晉時期,錢塘江兩岸經濟文化逐漸發展,靈隱寺建成,佛教和道教等宗教活動逐漸盛行,西湖名山勝水也漸次開拓,茶隨着寺廟道觀的建立而被栽種傳播。

隋朝開通京杭大運河後,杭州因水陸交通的地理便利,一時成爲東南物產聚散的“鉅富名邑”,唐代杭城的繁華初顯。此時,茶葉在杭州境內廣爲栽培。

北宋時期,龍井茶區已初步形成規模,當時靈隱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雲峯產的“白雲茶”和葛嶺寶雲山產的“寶雲茶”已列爲貢品。明嘉靖年間,有“杭郡諸茶,總不及龍井之產,而雨前細芽,取其一旗一,尤爲珍品”的記載。

元代龍井茶初具美名,愛茶之人虞集寫有《游龍井》飲茶詩,詩中“徘徊龍井上,雲氣起晴畫。烹煎黃金芽,三咽不忍漱”的佳句廣爲傳唱。

清時,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上龍井,題寫六首龍井茶御詩,親封“十八棵御茶樹”,將龍井茶上升爲至尊地位。後,龍井茶逐漸成爲中國名茶之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龍井茶

西湖民間故事:西湖龍井的故事

  西湖龍井,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這樣的名茶,其實也有一個關於其“茶祖宗”的傳說,正是由於這“茶祖宗”,才使得龍井茶麪世。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 西湖民間故事 中看看西湖龍井茶的由來吧。

  早先,龍井是個荒涼的小村莊。山嶴嶴裏,稀稀拉拉地散落着十來戶人家。人們在遠山上栽竹木,在近山上種六穀,一年到頭過着苦日子。

  村邊有間透風漏雨的破茅屋,裏面住着個老大媽。老大媽沒兒也沒女,只孤苦伶仃一個人。她年紀大了,上不了山,下不了地,只能照管照管屋子後邊的十八株茶樹。這些茶樹還是她老伴在世的時候栽的,算起來也有幾十年啦。老茶樹缺工少肥,新葉出的很少,每年只能採到幾斤老茶婆。

  老大媽是個好心的人,她寧願自己日子過得苦點,每年總要留下一些茶葉,天天燒鑊茶,在門口涼棚下襬兩條板凳,給上山下嶺的過往行人歇力時解渴。

  有一年除夕,天落大雪,左鄰右舍多少都辦了點年貨,準備過年。老大媽家裏實在窮,米缸也快空啦,除了甕裏剩的幾把老茶婆,別的什麼也沒有了。但她仍舊照着老規矩,清早起來,抓把茶葉在鑊裏,發旺火,坐在竈前燒茶。

  這時,忽聽“咿呀”一聲,茅屋的門推開了。進來一個老頭兒,身上落滿雪花。老大媽忙站起身來招呼:“老大伯呀,這山上風雪大,快進屋裏坐。”

  老頭兒撣撣身上的雪花,走進屋裏,一面向竈洞烤火,一面跟老大媽搭話:“老大媽,你鑊裏燒的啥東西呀?”

  “鑊裏燒茶裏!”

  “今天除夕,明天就過年啦。人家都忙着汆三牲福禮,你家怎麼燒茶呢?”

  老大媽嘆口氣,說:“曖,我孤老太婆窮呀,辦不起三牲福禮供神,只好每天燒鑊茶給過路人行個方便。”

  老頭兒聽了哈哈笑道:“不窮,不窮,你門口還放着寶貝哩。”

  老大媽聽了很奇怪,伸出頭去向門外看看,仍舊是松毛搭的涼棚底下兩條舊板凳,還有牆角落頭一隻破石臼,破石臼裏堆滿陳年垃圾——一切還是老樣子。

  老頭兒走過來指指那隻破石臼,說:“喏,這就是寶貝!”

  老大媽只當老頭兒跟她尋開心,就笑着說:“一隻破石臼也算寶貝!你喜歡,就把它搬走好啦。”

  “喲,我怎麼好白拿你的寶貝!把它賣給我吧,我這就去叫人來擡。”老頭兒說完,就冒着大雪走了。

  老大媽望望破石臼,心想,石臼這麼髒,叫人家怎麼搬呀!便把裏面盛的陳年垃圾扒在畚箕裏,埋到屋後那十八株老茶樹的根頭。又到龍井拎來一桶清水,把破石臼洗刷得乾乾淨淨,洗下來的污水也潑在老茶樹的根頭。

  她剛把破石臼弄清爽,那老頭兒帶着人來了,他到門口一看,竟大聲叫起來:“哎呀,寶貝呢?哎呀,寶貝呢?”

  老大媽弄得越發湖塗了,指着破石臼說:“這——這不是好好擺着嗎?”

  “噯,你把裏面的東西弄到哪裏去啦?”

  “我把它倒在屋後的老茶樹根頭了。”

  老頭兒繞到屋後,一看果然如此,不禁連連頓腳道:“可惜,可惜,這破石臼的寶氣就在那陳年垃圾上,既然把它埋在茶樹根下了,就成全這十八株老茶樹吧。”他說完話,便領着人走了。

  過了除夕過新年,很快,春天到了。這年,老大媽屋子後邊那十八株老茶樹,竟密密麻麻地生出一片蔥綠的嫩芽來。採下的茶葉,又細又嫩又香。

  鄰居見老大媽的茶樹長得這樣好,大家就砍掉竹木,收了六穀,用這十八株茶樹的子,在遠遠近近的山頭上發起茶樹來。一年一年,越發越多,越發越旺。到後來,龍井這一帶地方漫山遍野都栽遍了茶樹。

  因爲這一帶地方出產的茶葉又細又嫩又香,吃起來味道特別美,所以“龍井茶”便在各地出了名。

  直到現在,茶農們都說,那老大媽屋後的十八株茶樹,是“龍井茶”的祖宗哩。

關於龍井茶的神話故事

傳說在宋代時,有一個叫"龍井"的小村,村裏住首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太太,老太太唯一的生活來源就是她栽種的十八棵茶樹。有一年,因茶葉質量不好,賣不出去,老太太幾乎斷炊。一天,一個老叟走進來,他在院子轉了轉,說要用五兩銀買下放地牆旮旯的破石臼。這破石臼扔在那裏多年了,老太太正愁沒錢,便爽快地答應了。老頭十分高興,告訴老太太別讓其他人動,一會兒派人來擡。老太太想,這輕易地就能得5兩銀子,總得讓人家把石臼乾乾淨淨地擡走。於是她便把石臼上的塵土、腐葉等掃掉,堆了一堆,放哪兒呢?乾脆埋在茶樹下邊吧。過了一會,老頭還真帶着幾個膀大腰圓的小夥子來,一看乾乾淨淨的石臼,忙問石臼的雜物哪去了。老太太如實相告,哪知老頭懊惱地一跺腳:"我花了五兩銀子,買的就是那些垃圾呀!"說完揚長而去。老太太眼看着白花花的銀子從手邊溜走,心進而着實憋悶。可沒過幾天,奇蹟發生了:那十八棵茶樹新枝嫩芽一齊涌出,茶葉又細又潤,沏出的茶清香怡人。

十八棵茶樹返老還童的消息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西子湖畔,許多鄉親來購買茶籽。漸漸地,龍井茶便在西子湖畔種植開來,"西湖龍井"也因此得名。

龍井茶的傳說故事是什麼呢?

據說,清代乾隆年間,風調雨順,國力強盛,乾隆皇帝下江南,來到杭州龍井獅峯山下,看鄉女採茶,以示體察民情。

乾隆皇帝在杭州龍井獅峯山這幾天,看見幾個鄉女正在十多棵綠蔭蔭的茶蓬前採茶,心中一樂也學着採了起來,纔剛採了不久,忽然太監來報:“太后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聽說太后娘娘有病,就隨手將剛採的那一把茶葉向袋內一放,日夜兼程趕回京城。

回京後,發現原來太后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時肝火上升,雙眼紅腫,胃裏不適,而不舒服!乾隆皇帝進京見到太后,太后聞到一股清香,便問帶來什麼好東西。皇帝也覺得奇怪,哪來的清香呢?他隨手一摸,原來是杭州獅峯山的一把茶葉,因爲幾天的航程茶葉已經幹了,濃郁的香氣就是它散出來。太后便想嚐嚐茶葉的味道,宮女將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撲鼻,太后喝了一口,雙眼頓時舒適多了,喝完了茶,紅腫消了,胃不脹了。太后高興地說:“杭州龍井的茶葉,真是靈丹妙藥。”乾隆皇帝見太后這麼高興,立即傳令下去,將杭州龍井獅峯山下胡公廟前那十八棵茶樹封爲御茶,每年採摘新茶,專門進貢太后。

西湖龍井茶,因產於中國杭州西湖的龍井茶區而得名,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茶有“四絕”: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對於西湖龍井茶的歷史傳說就介紹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同時提醒喜歡喝龍井茶的朋友,也不要老喝最新的茶,這樣對胃也不好。

龍井的前世今生

導語:龍井茶,始於宋,聞於元,揚於明,盛於清。那龍井的前世今生究竟如何?我梳理了一下,龍井村裏有個龍井泉(其實有兩個,老龍井和下龍井),龍井泉邊有個龍井寺(949年建的時候叫報國看經院,1264年才改名龍井寺),1034年龍井寺(那時候還叫壽聖院)裏住進了退休的杭州太守胡則,胡則從靈隱引種茶開啓了龍井村種茶的歷史,從而就有了龍井茶。1079年龍井寺(那時候還叫壽聖院)住進了從上天竺退隱的辯才法師,辯才法師自帶流量,名人香客紛至沓來,廣泛傳播了龍井茶。而龍井茶名揚天下,得益於乾隆六下江南四到龍井,御題龍井八景,每次作龍井八詠。另外還御批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爲御茶樹。

南朝詩人謝靈運(385〜433年)在下天竺翻譯佛經時,從浙江的天台山帶來種子在杭州下天竺種茶,這或許是杭州龍井茶的最初起源。(依據:北宋蘇東坡知杭州時,曾對西湖之濱種茶有過考證)

茶聖陸羽,在所撰寫的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就有杭州天竺、靈隱二寺產茶的記載。 《茶經》“八之出”篇記載:“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宣州,生宣城縣雅山,與薊州同;太平縣生上睦、臨睦,與黃州同。杭州,臨安、於潛二縣生天目山,與舒州同。錢塘生天竺、靈隱二寺;睦州生桐廬縣山谷;歙州生婺源山谷;與衡州同。)”。翻譯成現代文,就是:浙西一帶出產的茶,以湖州的爲極品,……常州出產的品質差些,……宣州、杭州、睦州、歙州產出的次一些,(宣州宣城縣雅山出的茶和薊州的類似;太平縣上睦、臨睦出的茶與黃州的類似;杭州臨安縣、於潛縣天目山出的茶與舒州的類似。錢塘縣天竺寺、靈隱寺、睦州桐廬縣山谷、歙州婺源山谷出的茶和衡州的類似。)

簡言之:唐代,杭州的靈隱、天竺一帶就有種茶的記錄,當然,那時候還不叫“龍井茶”,因爲“龍井茶”的名稱是宋代纔有。還有就是,這一帶產的茶葉在陸羽眼中只能說一般,可能是因爲唐代都是將茶葉烘乾做成粉末然後烹煮,龍井作爲一款綠茶,這種做法下不能充分發揮優勢。

靈隱、天竺二寺位於西湖久負盛名的飛來峯南北麓,這裏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溫度適中,雨量充足,非常適宜茶樹生長,可謂是“不雨山長澗,無雲水自陰”。兩寺的僧人在寺旁開山種茶,自採自制,也用來招待香客。據北宋時期的“杭州”蘇軾考證,天竺寺所種茶樹就是南北朝著名詩人、佛學家謝靈運,在天竺寺翻譯佛經時從天台山帶來的。

乾祐二年(949年),龍井村西北落暉塢內當地居民募緣在此建報國看經院,這就是龍井寺的前身。熙寧(1068-1077)中改稱壽聖院,元豐年間,高僧辯才法師歸隱此寺,修葺屋宇,寺院得到振興。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改名廣福院。淳佑六年(1264),改名龍井寺,後又稱衍慶院,不久又複名廣福院。明正統三年(1438年)才遷移至下龍井的井畔,現寺已廢,僻爲茶室。

胡則(公元963-1039年),字子正。北宋永康人。宋端洪二年(公元989年)考取進士,爲婺州有史以來第一個取得進士功名的文人。他一生做了四十年官。1026年和1033年曾兩度擔任杭州太守。對浙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比較著名的有1026年治理錢塘江潮水,以及1033年浙江大旱奏免了衢婺兩州身丁錢(也就是所謂的人頭稅)。

1034年胡則退休後,就隱居到了老龍井邊上的壽聖院(也就是後來的龍井寺),他從山對面的靈隱天竺帶了茶籽過來,播種成功,正式開啓了龍井村種茶的歷史。胡則晚年一直在這邊居住,直到1039年去世。

北宋高僧辯才法師(公元1013~1093年),本姓徐,字無象,法名元淨,於潛(今杭州臨安)人。先後受戒於慈雲法師和明智法師,曾住持上天竺寺,道行嚴整,精通佛理,兼擅醫術,爲一代名僧,世人稱其“遠公”。

辯才法師少年出家,他18歲到杭州上天竺寺(五代時錢鏐所建,初名天竺看經院,乾隆定名法喜寺),拜慈雲法師爲師,造詣日精,名震吳越。25歲時,宋仁宗特恩賜紫衣袈裟,並加賜法號辯才。嘉佑末年(1063),杭州知州沈遘邀辯才法師入山住持,朝廷恩准,賜改寺名爲“靈感觀音院”,辯才法師成爲第三代宗師。因不滿王安石變法,1071年,蘇軾自請外放,第一站就是到了杭州,擔任通判。1072年,蘇軾遊覽靈感觀音院,寫下了《 雨中游天竺靈感觀音院》:

蠶欲老,麥半黃,山前山後水浪浪!

農夫輟耒女廢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見到當地百姓一直受着水旱蝗災的嚴重侵害,而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如泥塑木雕的神像一樣,受着百姓供養,卻對造成夏收時節男廢耕女廢織的水澇災情毫不關心,有感創作此詩。

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辨才法師從上天竺退居龍井村壽聖院,經衆人出錢出力,很快翻修一新。壽聖院也就是現在的老龍井,建於後漢乾祐二年(949年)原稱報國看經院,到北宋熙寧改名壽聖院,明朝正統年間改稱龍井寺。之後辯才就在獅峯山麓開山種茶,品茗誦經,以茶學文,過着隱居生活。應該說, 辯才法師推廣了龍井村種茶,龍井茶也因此得名 。

辯才法師德高望重、聲名遠播,歸隱龍井後,各路名人紛紛前來拜訪,包括淨慈寺法師守一、杭州前後兩任太守趙抃(1008年~1084年)和蘇軾(1037年~1101年)、高麗王子等等。

元豐六年(1083)四月九日,杭州南山僧官守一法師到龍井壽聖院辯才住所方圓庵拜會辯才,二人講經說法,談古論經,十分投機。爲此,守一寫了《龍井山方圓庵記》一文,以示紀念。此碑由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書,原石於北宋元豐六年(1083年)刻。

元豐七年(1084),時任杭州太守的趙抃(1008〜1084年),去龍井壽聖院拜訪辨才法師。辨才特地陪他在龍泓亭(即龍井亭)品茶觀景,談古論今。其時,趙爲此感激萬千,欣然命筆,作詩爲記: 湖山深處梵王家,半紀重來兩鬢華。珍重老師迎厚意,龍泓亭上點龍茶。

元豐八年(1085),宋神宗皇帝委派禮部侍郎楊傑,陪同高麗國主管佛事的王太子世來杭州龍井壽聖院參拜辨才,與其品茶論經。事後,楊傑還寫了一篇紀文,說:“ 元豐八年秋,餘被命陪同高麗國王子世僧統訪道吳越,嘗謁師于山中,乃度風篁嶺,窺龍井,過歸隱橋,鑑滌心沼,觀獅子峯,望薩石,升潮音堂,憩訥齋,酌衝泉,入寂室,登照閣,臨閒堂,會方圓庵。從容議論,久而復返⋯⋯。 ”

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蘇東坡第二次來杭州,時任太守,常去龍井壽聖院拜訪辨才法師,蘇東坡還手書“老龍井”等匾額。

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辨才圓寂於龍井壽聖院,弟子爲他在壽聖院旁的山坡上,建立辨才墓塔,以便後人參謁。北宋散文家、官拜尚書右丞相的蘇東坡之弟蘇轍,親自作墓誌銘。時任揚州太守的蘇東坡,親寫奠文。

由於辨才與趙、蘇東坡在壽聖院內,有過以茶會友的感人故事,一直被後人傳爲佳話。爲此,南宋時,在壽聖院增設了“三賢祠”,供奉辨才、趙和蘇東坡三人塑像,稱爲“龍井三賢”,讓人們瞻仰。

到了南宋,杭州成了國都,茶葉生產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當時靈隱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雲峯產的“白雲茶”和葛嶺寶雲山產的“寶雲茶”已經是貢品了。據南宋《淳祜臨安志》載:“上天竺山後,最高處謂之白雲峯,山中出茶,因謂之‘白雲茶’。”又記:“下天竺巖下,石洞深窈,名日‘香林洞’。宋《圖經》記載:“杭州之茶,唯寶雲與香林、白雲所產入貢,餘不與焉。”

由此可見,龍井茶在宋代尚屬於“小衆茶”,受交通、地域及產量,當時的龍井茶主要在西湖周邊文人墨客間流通。

龍井附近所產之茶開始露面,有愛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龍井》飲茶詩,詩中曰:“ 徘徊龍井上,雲氣起晴畫。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坐我詹卜中,餘香不聞嗅。但見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可見當時僧人居士看中龍井一帶風光幽靜,又有好泉好茶,故結伴前來飲茶賞景。

元代,龍井茶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元儒四大家”、“元詩四大家”之一、著名的愛茶人虞集(公元1272年-1348年)與好友鄧文原等暢遊龍井,品嚐了用龍井泉水烹煎的雨前龍井新茶,留下了著名的《次鄧文原游龍井》飲茶詩:

徘徊龍井上,雲氣起晴畫。

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

坐我詹卜中,餘香不聞嗅。

但見瓢中清,翠影落碧岫。

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

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龍井茶開始嶄露頭角,名聲逐漸遠播,開始走出寺院,爲平常百姓所飲用。明嘉靖年間的《浙江匾志》記載:“杭郡諸茶,總不及龍井之產,而雨前細芽,取其一旗一,尤爲珍品,所產不多,宜其矜貴也。” 明萬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龍井,其地產茶,爲兩山絕品”之說。萬曆年《錢塘縣誌》又記載“茶出龍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與他山異。”此時的龍井茶已被列爲中國之名茶。明代黃一正收錄的名茶錄及江南才子徐文長輯錄的全國名茶中,都有龍井茶。

如果說在明代龍井茶還介於諸名茶之間的話,到了清代,龍井茶則立於衆名茶的前茅了。清代學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龍井,江南之芥片,閩之武夷雲。”

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來到龍井茶區觀看茶葉採製,品茶賦詩。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還被封爲“御茶”。從此,龍井茶馳名中外,問茶者絡繹不絕。近人徐珂稱:“各省所產之綠茶,鮮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龍井,色深碧。茶之他處皆蜷曲而圓,唯杭之龍井扁且直。”

期間,著名的龍井茶成爲中國名茶之首。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將碧螺春、信陽毛尖、西湖龍井、君山銀針、黃山毛峯、武夷巖茶、祁門紅茶、都勻毛尖、六安瓜片、安溪鐵觀音列爲中國十大名茶,西湖龍井名列其中。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積極扶持龍井茶的發展,龍井茶被列爲國家外交禮品茶。茶區人民在的關懷下,改舊式柴鍋爲電鍋,選育新的龍井茶優良品種,推廣先進栽培採製技術,建立龍井茶分級質量標準,使龍井茶生產走上了科學規範的發展道路。

Tags:龍井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