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茶禪一味之說最早見於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35W

茶禪一味之說最早見於

宋代,出自禪宗宗師道元禪師的著作《修心要解》。這句話的意思是“茶”指的是茶道,即透過泡茶來體驗禪意的修行方法,“禪”指的是禪修,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禪學,“一味”則表示專注、專心。這句話體現了禪宗追求內心平靜的一種修行方式,旨在透過茶道和禪修的結合來達到內心的平和和達觀。這一觀念深受日本文化影響,成爲了茶道文化中的重要概念。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禪一味之說最早見於慧能闡釋書贈

錯誤。

應是宋代中國禪僧圓悟克勒贈於日本弟子的“茶禪一味”四字手書

唐人飲茶之風,最早始於僧家,“茶禪一味”的典故源自趙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語——“吃茶去”。宋代高僧圓悟克勤以禪宗的觀念和思辯來品味茶的無窮奧妙,揮毫寫下了“茶禪一味”,其真跡被弟子帶到日本,現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爲鎮寺之寶。

南宋末年,日本茶道的鼻祖榮西高僧兩次來到中國參禪,並將圓悟禪師的《碧巖錄》以及“茶禪一味”墨寶帶回日本,於1191年寫成《吃茶養生記》一書,成爲日本佛教臨濟宗和日本茶道的開山祖師。15世紀中葉,日本高僧村田珠光入寺學禪,師從大名鼎鼎的一休和尚。然而,珠光參禪唸經常打瞌睡,醫生建議他“吃茶去”,結果立竿見影。

茶禪一味是什麼意思?

“茶禪一味”意思是說品茶就像參禪,是一個佛學的典故。典故源自趙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語——“吃茶去”。宋代高僧圓悟克勤以禪宗的觀念和思辯來品味茶的無窮奧妙,揮毫寫下了“茶禪一味”,其真跡被弟子帶到日本,現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爲鎮寺之寶。

茶道傳入日本,茶禪一味成爲日本茶道主要思想。安土桃山時期茶聖千利休將“侘寂”(wabi-sabi)引入茶道,結合茶禪一味,形成了如今日本茶道的基礎。

茶道始於中國,發揚光大於日本。茶道與禪宗,殊途同歸,而又相輔相成,故“茶禪一味”被視爲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

擴展資料:

“茶禪一味”的相關傳說:

相傳,當年禪宗初祖達摩在嵩山少林寺面壁,已歷九年仍未破壁。有一天,達摩祖師竟然沉沉睡去了。他醒來後,十分悔恨,割下自己的眼瞼扔在地上。

沒想到,扔在地上的眼瞼竟然長成了一株茶樹。達摩祖師摘取茶葉之後,以熱水衝飲,從而消除了睡意,面壁十年後,終成正果,創立禪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茶禪一味

茶經》由何時何人所著,共分幾章?"茶禪一味"的由來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爲“茶葉百科全書”,由中國茶道的奠基人陸羽所著。此書是一部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一部劃時代的茶學專著。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共十個部分。其主要內容和結構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茶禪一味"的典故源自趙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語--"吃茶去"。

趙州禪師(778~897),法號從諗,曹州(今山東菏澤市)人,是禪宗史上一位震古爍今的大師。他幼年出家,後得法於南泉普願禪師,爲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之後的傳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八十高齡的從諗禪師行腳至趙州,受信衆敦請駐錫觀音院,弘法傳禪達40年,僧俗共仰,爲叢林模範,人稱“趙州古佛”。其證悟淵深、年高德劭,享譽南北禪林並稱“南有雪峯,北有趙州”,“趙州眼光爍破天下”。趙州禪師住世120年,圓寂後,寺內建塔供奉衣鉢和舍利,諡號“真際禪師”。

趙州禪師的《吃茶去》公案:

當年,趙州從諗禪師在河北趙縣的觀音院開壇佈道,一時學人云集。

一天,一位禪僧遠道而來,參見趙州禪師。 禪師問他:“你來過這兒沒有?”-- 禪師待客,親切問候。

“沒來過。”-- 遠道而來,風塵僕僕,見到自己仰慕的禪師,恭敬回答。

“喝茶去吧。” -- 禪師親切招待,讓來人喝茶休息去。

之後,又來了一位禪僧。 禪師問:“你來過這兒沒有?” -- 禪師待客,親切問候。

“來過。” -- 一路趕來,見到自己仰慕的禪師,恭敬回答。

“喝茶去吧。” -- 禪師親切招待,讓來人喝茶休息去。

這時,在一邊看了半天的院主心生疑惑,不解地問道:“和尚,剛纔你讓初來此地之人喝茶去,理所當然,但對常來這裏的人,也讓他喝茶去,這是爲何?” -- 院長誤以爲趙州禪師的話中有很深奧的意義,產生了錯誤的思想。

趙州禪師一聽此言,立即叫他:“院主!” -- 當頭一喝!要震醒院長的“迷夢”。

院主立即應聲。 -- 被趙州禪師從“夢中”喚醒,回到了眼前的現實當中。

趙州禪師說:“喝茶去吧。” -- 院主在一邊陪了好久,辛苦,還心生了妄念,不該,快喝茶休息去吧。

對於新到、曾到和院主三個人,趙州禪師一概奉上一杯茶,讓他們統統吃茶去。這三聲頗有回味的“吃茶去”道出了趙州以茶接人的一片禪心,這杯茶是趙州禪師的心印傳法受用,並毫不猶豫地拿出來與大家分享。這杯茶,禪林中人譽爲“趙州茶”,千年以來開化了無數學人。

對於這段公案,柏林禪寺裏“禪茶一味”碑記中以“新到吃茶,曾到吃茶,若問吃茶,還是吃茶”的十六字加以概論。

禪在哪裏?佛又在哪裏?就在當下,我們的生活中,生活中的一切無不是道,無不真實,禪心如同一盞燈把生活照亮,賦予事物嶄新的意義,如同“吃茶去”。院主的疑問,是心念有執,趙州禪師以一杯茶把他救回來,在一問一答的瞬間將迷失的心喚醒。體現了趙州“本分事”接人的禪修魅力。

趙州柏林禪寺不僅是舉世聞名的“吃茶去”公案誕生地,也是當代高僧淨慧老和尚倡導的中國禪茶文化“正、清、和、雅”四大精神,以及中國禪茶文化“感恩、包容、分享、結緣”四大功能的誕生地。

宋代高僧圓悟克勤以禪宗的觀念和思辯來品味茶的無窮奧妙,揮毫寫下了"茶禪一味",其真跡被弟子帶到日本,現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爲鎮寺之寶。

茶禪一味是什麼意思

“茶禪一味”意思是禪門僧侶飲茶之習與文人以茶參禪的產物,是禪門釋家和文人客的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審美情趣。

“茶禪一味”出自於“悟”。禪道在於悟,茶道亦在於悟。“悟”是茶禪一味的核心。正如南宋詩論家嚴羽《滄浪詩話》所說“禪道唯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一樣。品茶講究心境,注重文化氛圍;參禪要求心態平和,心靈寧靜。

無論僧侶或文人,其茶禪之心與茶禪之境,皆以平和誠篤爲共同的文化心態與審美特徵。品茶也好,參禪也好,都是一種修行方式,人生纔是其千古不變的永恆主題。“茶禪一味”是圓悟克勤對茶文化與禪宗文化密切關係的一種概括,一種內在的規定性。或曰“茶禪”是並列關係,非也。茶禪一味從來不是並列詞組,而是偏正詞組,是以茶參禪,以禪修心之意。

“禪茶一味”的最早由來:

傳說達摩祖師因爲面壁九年出關後眼皮無法張開,便把它們撕下來,丟在地上後長出一株矮樹,弟子們摘下樹上的樹葉泡水飲用,發現這水竟然神奇異常,可以令坐禪的人保持頭腦清醒神志清明,能更透徹地領悟佛的真諦,於是便有了“禪茶”一說,這是“禪茶一味”最早由來的傳說。

對於禪茶一味的確切由來,雖沒有更詳細的歷史文字記載,禪和茶在佛教當中有密切的聯繫,喝茶講禪,茶道又與禪相結合,禪茶一味,就是透過茶去悟禪。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因此,從“禪茶一味”中可以領悟到更多禪、茶及爲人做事之道。

中國禪茶文化的發源地在哪裏,“禪茶一味”?

張家界云溪禪意酒店,起源於石門夾山寺,位於天門山腳下。住着禪意酒店,品着夾山老茶,望着天門山景,細品人生苦甜。

石門位於古稱“窟宅”的澧水河邊,山接武陵,泉流洞庭,水土沃饒,人文薈萃,是湖湘文化重鎮之一。石門籍學者申悅廬教授,曾撰文把夾山歷史分爲三個重要時期:一爲唐代善會和尚開山時期;二爲宋朝圓悟克勤禪師《碧巖錄》評唱時期,三爲明末清初李自成禪隱時期。更值得一提的是,每個時間都留下了一份豐厚的歷史遺產,彌足珍貴,特別作爲中國和東南亞“茶禪一味”最早的發祥地,其歷史地位更不容忽視。

夾山特產牛抵茶,遠在宋代即列爲貢品。於觀亭先生所著《中華茶人手冊》在“中國茶葉之精華”一章中,對歷史貢茶曾具表詳列。從唐至清,主要貢茶17種,石門夾山牛抵茶即在其中,而且與四川“蒙頂雲霧”,福建“武夷茶”等並列爲八大名茶。元、明朝以來,每年茶季前,朝廷都派專員到牛抵茶產地監督採製,然後運至京城。

朝祖庭,品禪茶,已成爲歷代僧俗文人的雅事。唐朝著名詩人李羣玉《夾山寺上方》詩云:“滿院泉聲山殿涼,疏簾微雨野松香。”一點禪心自定,世間俗事天涯。這些瀰漫着禪機茶香的詩句,表現了石門夾山作爲茶禪源頭的神資天韻,而作爲夾山茶禪文化的傑出代表者,則應首推唐朝善會與宋朝圓悟克勤兩位禪師。

善會(805—881年),又稱夾山和尚,俗姓廖,廣東觀亭人。《五燈會元》記載九歲於潭州(湖南長沙市)龍牙山剃度,二十歲受具足戒,受船子德成和尚指點,了脫生死大事。遵師囑,定居人煙絕處的夾山,因降服山中周野人而名聲遠播,影響朝廷。唐懿宗下旨修建夾山寺。從鹹通十二(870年)年到中和元年(881年)年這十二年中,善會一直駐錫夾山開堂說法,常年依止修學佛法的僧人達千餘人。有僧問善會禪師:“什麼是夾山境?”夾山答曰:“猿抱子歸青嶂嶺,鳥銜花落碧巖泉。”這便是千古傳頌的夾山境名偈。這裏指的夾山境,當然不是單言夾山的自然環境,主要指夾山的禪境、茶境、“茶禪一味”之境。湖南師大蔡鎮楚教授在《茶禪論》一文中說:“夾山和尚因茶悟道,得夾山境地與禪宗機緣,啓迪尤深。”唐五代禪宗中的“夾山境地”是最富有代表性和典型意境的禪茶機緣、茶禪境界。

圓悟克勤也稱佛果克勤,宋代高僧。四川彭縣人,俗姓駱。宋政和初年(1111年)應當朝宰相張商英之邀,在夾山說法近十年。其弘法活動和學術成就,是與夾山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圓悟是夾山禪茶文化的集大成者,這一點海內外的佛教界和學術界的高僧大德與專家學者們,都給予了充分肯定。

宋微宗政和年間(1111-1118年)克勤住持石門夾山靈泉禪院時,應參學門人之請,評唱雪竇重顯的《頌古百則》,門人記錄彙編爲《碧巖錄》,後被人們稱爲“宗門第一書” ,其影響了整個中國佛教禪茶文化史上的轉折點,標誌着以詩歌爲代表的中國主流文化已經滲透到禪茶的境界,詩禪合一。深入淺出,以心傳心的禪門公案,令人驚歎不已。

後克勤奉詔住持金陵、鎮江金山等名剎,傳碧巖宗法,授碧巖茶道,帝賜法號,聲譽大振,使石門夾山靈泉禪院的茶禪之風氣,遠及朝鮮、日本等國,大大促進了茶禪文化在海內外的傳播發展

石門夾山禪茶祖庭的歷史地位,得到了國內外學者廣泛認同。《碧巖錄》開闢了茶禪之源,以簡約精煉的語言,明確清楚地表達了夾山孕育了“茶禪一味”境地。後人對善會、克勤禪師在中

國和東亞特別是日本茶道中的地位和影響,進行了長期深入地挖掘和探討。改革開發以來,慕名前來夾山尋道問禪者絡繹不斷。

夾山茶與禪的結合,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在人類文明長河中,亦可謂是一泓長淌不息的清泉。茶禪一味須心品,以《碧巖錄》爲載體的夾山茶禪文化,對日本茶道形成及發展的全過程,均有着其它文化所不曾發揮過的影響作用。從影響意義上講,《碧巖錄》則是日本茶道的源頭活水。千百年來,這條禪茶歷史長河源遠流長,以禪的智慧、禪的韻味、禪的思想、禪學哲理滋潤着一代代朝禮者的心田。

茶禪一味怎麼理解

“茶禪一味”“茶即禪”--品茶如參禪。   飲茶因能清心寡慾、養氣頤神,故向有“茶中帶禪、茶禪一味”之說。   故中華歷來以茶香與書香、墨香齊名(號稱“三香”),是高雅、安祥、和諧之社會精神的體現。   文人墨客,清茶一杯,淡風論雅;芸芸衆生,一茗在手,照樣海闊天空。   平易近人,寧靜淡泊,雅俗共賞,這就是茶之性,茶之品。   茶禪一味   中國人與以茶爲能事,清晨人坊吃早茶,班前泡一杯花茶,待客要奉上清茶,……柴、米、油、鹽、、醬、醋、茶,是日常生活中的必行之事。   茶,最早是一味藥有治病的作用,《神農本草經》雲:「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以後茶漸爲中國人的主要飲料,那麼,普通的一種茶,能升至茶文化,這裏是因爲士大夫們參與茶事,賦予其一種文化理念,故而有種茶、製茶、烹茶、品茶等茶的成品工作。逐漸產生了一系列規則、制度、習慣、風俗與書法、繪畫、美文、詩詞、琴棋,互爲表裏,融和成爲綜合性的文化現象。   茶文化內伸層面,又謂--茶道。《周易.繫辭上》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茶道的內涵,不僅指茶法茶器,更是指具象中的道德、美學、哲學的理念,所謂茶道即人道。茶事極重「德行」,陸羽的《茶經》說:「茶性儉」、「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在茶事中體現爲:「對己,簡樸自律;對客,待之以禮」。   古代的文人墨客記錄了茶所演繹的一幕幕世相,而畫家則用畫筆,描繪了品茶之趣。   初唐有「丹青神化」的閻立本,曾畫《蕭翼賺蘭亭圖》,此本現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蕭翼賺蘭亭圖》一畫是根據唐何延之《蘭亭記》而作。作品反映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命臺御史蕭翼往會稽(浙江紹興)向僧人辯才智取晉代書聖--王羲之所書《蘭亭集序》的故事。   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畫面共五人,中爲八十高齡僧人辯才,面目清瞿,手持佛塵,坐於禪榻藤椅,正與蕭翼侃侃自誇。蕭翼長鬚飄灑,袖手躬身坐於長方木凳上仔細聆聽,一侍僧立於其間。辯才和尚並不知蕭翼的真實身份,仍令人烹茶以禮。烹茶老者蹲坐,手持茶鐺置於風爐之上做撥爐烹茶狀,侍童手捧茶托、茶碗,欲將茶湯烹好敬獻主客。畫面右下角置一方桌,上置茶托、茶碗、茶碾、茶罐……,畫面描繪了儒士與僧人品茗清談的情景。   明代畫家顧炳所摹繪唐代閻立本所繪《鬥茶圖》中,真實地反映了當時民間的飲茶習俗,畫中將諸人端壺、沖茶、觀茶、品茶。其中提桶站立鬥茶者極有個性,頭裹巾、上身半袒、束腰、着芒鞋,右手提桶,左手正作品茶狀。   以煮茶人畫常常會帶有一種獨特的雅緻情趣。   明代畫家王紱作有《茅齋煮茶圖》,其詩云:「小結茅齋四五椽,蕭蕭竹樹帶秋?。呼童掃取空階葉,好向山廚煮三泉」。題詩與畫面相配,給人一種清寂的氛圍,主人在山野林下,幽然自得,遠離了喧鬧,展現的淋漓盡致。清鄭板橋亦有「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閉柴扉,掃竹徑,對芬蘭,啜苦茗,時有微風細雨,潤澤於蔬林窄徑之間」之雅事也。   古代畫家的「茶味沖淡平和,心悟自省,茶性與禪性相近」之追求,多少也表達出一些不得志者的無奈。   在當代畫家中展現同樣的題材,而別然不同。青年畫家馬海方先生所創作《納涼圖》畫面中描繪一位老者,心寬體胖,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態。其無拘無束,獨賞鶯哥的鳥啼,一個紫砂壺,概括了老者吃穿不愁,退休後的美好生活,似神仙一般,馬海方先生的畫作簡括,以生動繪畫語言表現了富足的百姓生活中的一角。其作品圖簡意豐,令人回味。   自古茶與文學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有關茶的文學數不勝舉。當代的趙樸初居士曾有一首著名的詩:「七碗受至味,一壼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七碗」的典故出自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見《全唐詩》卷388)。   「吃茶去」是禪門的一個著名公案。唐末趙州從諗禪師,用「吃茶去」接引後人的一種方便。禪師們認爲平常心是道,道在自然中,遠水搬柴皆妙道。吃茶是從平常生活中最小最起眼的事,當然也有妙道。趙州從諗禪師的「吃茶去」,目的不在茶,而讓人們在極小的事物中體認自性。   所以趙樸老曾說「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就是如果你引經據典的流入的口頭禪,不如回觀心性,對照修持,自得自悟。其詩從茶詩升格至佛理,令人回味。   茶與「坐禪」修行有很大關係,茶可以消除坐禪帶來的疲勞,且能提神醒腦,去魔祛邪,淡泊去欲,和膝互敬之功能。古人將茶概括爲「十德」,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驅病氣,以茶樹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於是有了「茶禪一味」的哲學命題。 五龍峯茶業 真誠爲您解答!

禪茶文化的起源:禪茶的起源

作爲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禪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的落實與昇華。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禪茶文化的起源,一起來看看。

禪茶文化的起源

  中國茶道從一開始就與佛教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最初,茶爲僧人提供不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和寺院促進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創立中國茶道的茶聖陸羽在其《茶經》中就有着不少對佛教的頌揚和對僧人嗜茶的記載。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禪茶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產生的。

  關於禪茶的起源,西漢時期四川蒙頂山妙濟大師親植茶樹,爲佛教徒種茶的最早的記載。東晉高僧懷信在《釋門自鏡錄》中說:“跣定清談,袒胸諧謔,居不愁寒暑,食不擇甘旨,使喚童僕,要水要茶。”坐禪用茶的最早記載,約見於《晉書·藝術傳》:僧人單道開在後趙的都城鄴城昭德寺內禪修,晝夜不臥,“日服鎮守藥數丸,大如梧子,藥有鬆蜜薑桂伏苓之氣,時飲茶蘇一二升而已”,說明至遲迄於東晉,佛教禪定已與用茶結緣。禪宗四祖道信大師改變了歷代禪師的傳法方式,四祖前歷代禪師都是在一座山裏邊,石崖邊,搭個茅棚住在那裏,種植茶樹,自給自足。四祖大師在雙峯山下修一個大廟,有幾百徒衆聚集在一起,開荒種田,不作不食,除種植糧食外,最重要的是種植茶樹。公元696年,武則天向禪宗六祖惠能賜茶。

  禪宗北宗禪茶,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按古人亦飲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窮日盡夜。殆成風俗。始自中地,流於塞外。”。(《宋高僧傳》卷八《唐兗州東嶽降魔藏師傳》)降魔藏少時膽大,不懼鬼魅,故號降魔藏。受戒以後先習律,後依神秀習禪。在泰山靈巖寺大興北宗禪,“學者臻萃,供億克周”,成爲北方禪學中心之一。開元二十二年(734年),與慧能弟子神會在滑臺(今河南滑縣)大雲寺“無遮大會”上辯論的崇遠禪師即是降魔藏的弟子。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詩序雲:“餘遊金陵,見宗僧中孚,示餘茶數十片,拳然重疊,其狀如手,號爲‘仙人掌茶’。……後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乎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中孚禪子,顯然是玉泉寺的禪僧。而開元年間的玉泉寺禪系,當屬神秀的北宗。玉泉寺的禪僧們創制出仙人掌餅茶,革新茶葉加工工藝,促進了唐代茶葉生產的發展,爲後來唐代餅茶的興盛奠定了基礎。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詩序:“餘聞荊州玉泉寺,近清溪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水邊處處有茗草羅生,枝葉如碧玉。唯玉泉真公常採而飲之,年八十餘歲,顏色如桃花。而此茗清香滑熟,異於他者,所以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李白稱惠真“年八十餘歲”,但惠真實際上終年79歲。因爲常飲茶,所以高壽,臉色紅潤“如桃花”,猶如青壯年。惠真現身說法,證明飲玉泉茶“能還童、振枯、扶人壽”。惠真不僅常飲玉泉茶,而且與中孚一起,對仙人掌茶的採製、宣傳、推廣也有重要貢獻。

  南宗禪茶,馬祖道一禪師率先在江西倡行“農禪結合”的習禪方式,鼓勵門徒自給自足。百丈懷海禪師在江西泰新百丈山創《百丈清規》,並把世俗的生產方式移入佛門,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生產勞作對於茶葉的栽培、加工提供了實踐經驗。由於新型的禪林經濟普通得到發展,寺院栽茶、製茶就在這種自立求生,經濟的背景下大規模興起。加之如火如荼的寺院飲茶之風,無疑也刺激了這種生產活動的持續展開。清規中明確即於法堂設兩鼓:居東北角者稱“法鼓”,居西北角者稱“茶鼓”。“法鼓,凡住持上堂,小參、普說、入室並擊之,上堂時二通……茶鼓長擊一通……”召集僧衆飲茶。又每坐禪一炷香後,寺院監值都要供僧衆飲茶,稱“打茶”,多至“行茶四五匝”。不僅坐禪時如此,即在日常生活中,禪寺也處處不離茶之身影,如寺院中專設“茶堂”,供寺僧辯說佛理,招待施主、同參之用;寺院專設“茶頭”,專事燒水煮茶,獻茶酬賓;寺門有“施茶僧”爲遊人惠施茶水;佛教寺院種植茶樹,專稱“寺院茶”;上供諸佛菩薩歷代祖師之茶,稱“奠茶”;寺院一年一度的掛單,依“戒臘”年限(即受具時間)的長短,先後奉茶,稱“戒臘茶”,住持請全寺僧衆飲茶稱“普茶”。凡此種種肇始於坐禪飲茶,而後相沿成習,潛移默化爲佛教寺院的法門規式,乃至遷延至今,足證茶事與佛門佛事的淵源之深。

  佛法原本平常,就在日常茶飯之間,所以諸多祖德並非僅以一事一物以爲悟機,而是隨手拈來,觸目菩提,《指月錄》載:有僧到趙州從諗禪師處,師問:“新近曾到此間麼?”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爲什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諾,師曰:“吃茶去!”院主當下大悟。禪宗“五家七宗”,歷代禪師各具手眼,以直接的“吃茶去”、“且坐吃茶”的方式傳法給弟子,使弟子在吃茶這件最平常的事中契悟本心,明自本性。這就形成了禪門獨特的“吃茶”傳法宗風。宋代臨濟宗圓悟國師編《碧巖集》在禪門影響甚大,其手書“茶禪一味”更把以茶傳法推向了。

  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全面的關於茶方面的鉅作。陸羽自幼在寺院長大,乃至其著《茶經》期間,與名僧皎然關係密切,可以說陸羽一直與佛教有甚深聯繫。經過《茶經》的教化和普及,寺院茶文化逐步走向社會大衆。

  禪茶文化的精神

  正

  泡茶、喝茶,可以說與修行佛陀的教誨“八正道”一致。因爲泡茶時,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纔有好的色、香、味。此外,靜靜地喝茶的態度,也類似於坐禪修行法。有句話說:“茶禪一味”即喝茶和修禪是一個味道。

  八正道的解釋有兩種含義:一是世間的八正道,即是正確生活的一種標準。二是出世間的八正道,是修習智慧解脫道之修行者所應遵行的生活標準。因此可以這麼說,八正道是任何修學佛法之佛弟子皆應完成的生活方式和修行態度,唯有依八正道才能真正淨化修行者的身心。它是一條透過德行(戒)、理性(慧)與精神淨化(禪定)而走向體證世間及實相的路徑。所謂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命、正念、正定爲八正道。

  正見:正確的知識和見解就是正見,反之爲邪見。世俗生活中的正見是指一些正確經驗所積累的知識、善良的心腸,理性恪守的情操,透過名稱、標誌及事物的相貌與形狀而產生的一種分辨體系,有一定的相對性。出世間的正見指依教義保持慧照分明,見理正確。但根本上講,出世間正見則只有在明心見性後的人才會真正擁有,只有透過修習正確的禪定及放下一切雜念與染著後才能生起。

  正思維:沒有貪、嗔、癡等煩惱的情況下,依正見觀察、思維,如理地作出決定的過程和狀態,所以正思維又稱爲正欲或正志,也只有由正思維才能做出正確之身口意三業的行爲。比如腦海裏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莫以善小而不爲,莫以惡小而爲之”等,都是正思維的表現。出世間的正思維則指依佛學義理作想作觀,利於我們斷惑證真。在品茶時,應該暫時放下世間名利、是非人我,以一顆謙虛的心、無染的心來品茶。

  正語:不撒謊,不花言巧語,不搬弄是非,不發表引起兩者間的憎恨、敵意及不和之言論,不粗惡口罵人,不苛刻、酷毒之諷刺,不作無意義之空談。等等就是正語。所謂直心爲道場,修行人須光明磊落、坦蕩蕩、和藹可親地說話做事。出世間正語要求較嚴,不專心修道四處遊說、行咒術、算卜、仰觀星宿等言辭即是沒做到正語。品茶時當然不可論及東家長西家短的是非以及談論與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無關的事情。

  正業:違法,不侵害一切衆生利益的行爲和職業等就是正業。修道時修無漏慧,住於清淨梵行之中,在行住坐臥中正念而住也爲正業。日常生活中,比如我們從事賭、淫、盜、獵、宰屠、**、軍火買賣等都爲邪業。而且這個盜很廣義,我們佔小便宜,甚致偷稅漏稅都是盜。因此,凡不屬於我們的利益我們硬要佔爲己有都爲盜。禪茶人當然要堅守正業。

  正命:以合法不損害衆生利益的謀生方式來維持生命,乃至不販賣衆生、軍火、殺生器具、**或嫖賭等行爲或行業都爲正命的一種體現。若是出家人,則是如法修行,如法求衣服、飲食、坐臥具、病緣醫藥,不貪圖供養等爲正命。

  正精進:如法認真地修行等都爲正精進。反之爲邪精進。佛門將木魚視爲法器之一,認爲魚晝夜都不合眼,因此用木製成魚形,以敲擊木魚警戒僧衆晝夜思道,努力修行,這就是正精進的表現。吃茶就老老實實吃茶,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一門深入。

  正念:以世間法來說,不生之心念,稱爲正念,反之則是邪念。以修行來說,即是憶念正法,生出信持正法的念頭,唸經、唸佛、唸佛咒等都爲正念,否則即是失去了正念。在高層次修法中,哪怕有不行善和犯惡的心念也爲失去正念。時時刻刻不離禪茶之“平常心”。

  正定:日常生活中,信守正念,不爲外境而沉論、迷失也爲正定。對於修行而言,對境無心即是正定,正確的禪定是我們轉識成智的有力保障(由定發慧)。外道氣功也修禪定,有的則很可能是邪定(易走彎路或走火入魔)。修習正定者纔有開啓大智慧的無上果報。

  清

  清淨心,即無垢無染、無貪無嗔、無癡無惱、無怨無憂、無系無縛的空靈自在、湛寂明澈、圓融無住的純淨妙心。也就是離煩惱之迷惘,即般若之明淨,止闇昧之沉淪,登菩提之逍遙。有了清淨心,則失意事來能治之以忍,快心事來能視之以淡,榮寵事來能置之以讓,怨恨事來能安之以忍,煩亂事來能處之以靜,憂悲事來能平之以穩……

  品茶就是需要清淨心,禪茶首先要“靜”然後再進入“淨”;“靜”者歇卻狂心,“淨”者一塵不染。

  和

  禪茶的“和”就是六和敬,六和敬是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身和同住: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須要做到身業清淨,和睦相處,大家在一起品茶修行,必須做到互相包容。

  口和無諍: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要說愛語、柔軟語、正語、真實語、實義語。把握說話五原則:

  ①仔細聆聽,想了再說;

  ②語音清楚,語詞恰當;

  ③語氣溫和,態度誠懇;

  ④內容豐富,幽默風趣;

  ⑤不說他過,緊守祕密。

  大家在一起品茶,必須要做到語業清淨,即說話的語氣,要謙和禮貌,悅耳可愛,不宜惡口粗聲,引人不快,以致發生爭吵的事件。

  意和同悅:心是一切行爲、語言的基礎。有什麼樣的心,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爲語言,進而形成什麼樣的世界。佛弟子端心正意,一心正念。以戒定慧三學調伏自心,以出離心解脫煩惱,以菩提心自利利他,以六度心和四無量心廣度衆生。日用平常保持精進心、至誠心、深心、發願迴向心、大慈大悲心、大智心、大願心、平等心、同理心、光明心、自在心、空心、信心、柔軟心、清淨心、通達心。面對一切人事物時,於內心作意欣樂:廣大意樂、長時意樂、歡喜意樂、荷恩意樂、大志意樂、純善意樂。大家在一起品茶,必須要做到意業清淨,即要有善良的用意,坦白的胸懷,有值得歡心快意的事,要大家一起分享,不要爲求個人的歡樂而不顧大衆的歡樂,或把個人的快樂建築在大衆的痛苦之上。

  戒和同修:戒是無上菩提本,百善戒爲先。戒是定慧二學的根本,無戒則定慧彷佛蓋在沙灘上的高樓,容易倒坍。無規矩不足以成方圓,戒律乃是維持教團的柱石,目的都是在消極止惡和積極行善,只有遵守了禪茶的儀規才能更好的進入“禪茶一味”的境界。

  見和同解:知見決定一個人或團體的走向與成敗,佛教最重正知正見。但隨着佛教二千五百餘年的發展,不同宗派傳承發展出各自的知見,佛弟子宜全盤瞭解,不應北傳譏南傳爲小乘,南傳否定北傳爲非佛說,密教斥顯教爲不究竟,應該互相包容。而作爲禪茶文化的研究大家都應該抱着一個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目的。

  利和同均:大家所獲得的利益,包括財利和法利。不論是經濟上的財利,或知識上的法利,必須要大家平均分配,平等享受,不因厚此薄彼,使之發生利害衝突,或養成營私肥己的惡習,不能使教財成爲公產,致引起爭權奪利的糾紛,會影響到教團的破產。不僅大家一起品嚐禪茶甘露而且還要分享禪茶帶給大家的法喜。

  雅

  正確,合乎規範是名爲雅;情趣高尚、超凡脫俗、意趣深遠、正而不邪都是“雅”;富貴不矜、貧賤不卑、出淤泥不染、做而無做、無做而做是謂高雅。古今茶人無不以品茗談心爲雅事,以茶人啜客爲雅士,“雅”對中國茶文化影響最深。禪之精神在於悟,茶之意境在於雅,茶承禪意,禪存茶中,把茶的內在精神體驗用語言和藝術表現出來就是“雅”,而“雅”所蘊涵的茶的無限“真諦”是需要“吃茶去”才能體驗的。而作爲“禪茶一味”的禪茶必須是傳統的茶之雅與對佛法的領悟的有機結合。

禪茶的起源是哪裏?

西漢公元前52年,吳理真在四川蒙頂山種下七株茶樹開創了世界上人工種植茶葉的先河,吳理真因此被敬爲茶祖。公元前4年,佛教傳入中國後,吳理真在蒙頂山脫髮修行,亦佛亦茶,首創“佛茶一家”,被尊稱爲甘露禪師。 唐代人封演在《封氏見聞錄》中記錄北宗禪習茶的情景“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唐人陸羽被世人尊稱爲茶聖,寺院出身,三歲時就被禪師收養,從小練得一手採制、煮茶的高超技藝。他撰寫的《茶經》記述了茶的歷史、種植、加工以及茶具、品茶習俗等。 唐代南禪宗系統禪僧也注重飲茶。唐末五代,河北趙州禪師以“吃茶去”的機鋒接引弟子。據《景德傳燈錄》卷十記載,趙州問新到僧:“曾到此間麼?”僧答:“曾到”。趙州曰:“吃茶去。”又問僧,僧答:“不曾到”。趙州曰:“吃茶去”。這就是禪宗歷史上著名的“趙州吃茶去”公案。 宋代著名禪師圓悟克勤,在湖南夾山著就禪宗第一書《碧巖錄》並悟出禪茶一味之道。曾手書“茶禪一味”四字,將其饋贈參學的日本弟子榮西。至今圓悟手書原跡仍被收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日本茶道因此也有“茶禪一味”的說法。 唐宋禪寺中專門設有“茶寮”,以供僧人吃茶;在諸寮舍司煎點茶的設有專門的職位,稱爲“茶頭”。叢林規則要求每日在佛前、祖前、靈前供茶;新住持晉山,也有點茶、點湯儀式;甚至還有專門以茶湯開筵的,美名其曰“茶湯會”。日本禪寺的庭院也有“茶亭”、“茶寮 ”茶亭建築雅緻,環境清幽,是我國禪寺“茶堂”“茶寮”在日本的發展。可以說中國品茶之風始於寺院,盛行於寺院,唐宋之後,品茶之風更盛。然後普及到文人、士大夫、皇宮貴族,直至廣泛的社會大衆。

茶禪一味~林清玄

二十世紀末,林清玄的散文廣爲流傳。

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各種角色集於一身,林清玄以優質散文著稱。

32歲遇見佛法,入山修行。

35歲出山,四處參學,寫成“身心安頓系列”,成爲90年代最暢銷的作品。

40歲完成“菩提系列”,暢銷數百萬冊,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書之一。帶動佛教文學,掀起學佛熱潮。

他的散文中多有參悟佛法的內容。所以很多內容都與茶和禪有關。

《蓮花香片》裏,他寫:

『清晨太陽剛露臉的時候,到蓮花池找到那花苞剛開的蓮花,用手指撥開,把茶葉放滿蓮花裏,麻繩綁好,第二天連蓮花摘下來,用茶紙包着曬太陽,這樣三次,蓮花茶就製成了。

清代的人把所有的花茶都叫“香片”,取得真好,光是想想“蓮花香片”的清芬,“玫瑰香片”的淳美,“蘭花香片”的雅緻,就使人心情爲之飄飛。

在我們的生命裏不也有許多香片嗎?一片一片又一片,對粗糙的人,飛入蘆花都不見,對細膩的人,如好雪片片,每一片落下來,都滋潤了我們的心!』

他提到趙州禪師的公案“吃茶去!”,就寫了:

『朋友來喝茶聊天,問我說:“你覺得什麼樣的生活最好?”

我說:“無事最可貴。”

朋友不明其意,說:“既然無事最可貴,又何必忙着寫文章、讀書、講演呢?”

這倒使我沉吟了,無事並不是不做事、不生活,而是做事與生活都沒有牽掛,也沒有變生肘腋、措手不及的事情發生。

我把茶倒滿,聞到今年春茶的香氣,深呼吸,讓茶香清洗我的胸腔,我說:“能這樣無事喝一杯茶,真是人生裏幸福的事呀!”

朋友終於懂了,微笑着喝茶,那專注的神情,使我感到無事的歡喜。

唯有活在當下的人才可以無事,每一刻都盡情地、充實地、沒有掛慮地去生活,活活潑潑、歡歡喜喜、全心全意。

一刻無事一刻清,一日無事一日好。』

在《常想一二  不思》裏,他說:

『決定生命質量的,不是“”,而是“一二”。擁有這樣積極的生活態度,對任何苦難,都能積極面對。

“常想一二”的觀想就是,慢慢地尋索出生命中積極的、快樂的、正向的觀想。這“常想一二”的觀想,乃是在重重的烏雲中尋覓一絲黎明的曙光;乃是在滾滾紅塵裏開啓一些寧靜的消息;乃是在瀕臨窒息時浮出水面,有一次深長的呼吸。』

對林清玄的作品,即使不讀整本,即使不讀整篇,一句、一段,也是滿含禪意。

共勉!

禪與茶的關係 茶道茶藝

茶與禪

——茶禪一味

一、開場白

在杭州佛學院未落成之前,來過這裏兩次,落成之後這還是第一次來。這個新校區主要以佛教藝術爲特色,其實宗教許多是透過藝術爲載體來傳達他的理念,給人一種很具體的從感官上得到體會。

二、茶也是一種藝術

其實“茶”也是一種藝術,中國文化中常常會談到“藝”和“道”,或者“氣”和“道”。藝術一般人認爲是唱歌、跳舞等等,當然這也是一種藝術,但不完全是這些。一般來講有三種藝術:分別是文藝、武藝、技藝三種。但我們要把“茶藝”提升到“茶道”。過去佛教也講五明,分別是聲明、因明(有關邏輯學,有現量、比量,大前提、小前提等等)、工巧明(技藝方面)、醫方明(這個在佛教當中是很受重視)、內明(指佛法的理論)。

由於經濟的發展,現在全國各地開了不少茶館,茶館裏常常掛着一幅字叫“茶禪一味”。“茶禪一味”的來源最早應該是來自日本著名禪師一休的,後來傳給了一休,一休又傳給了珠光。據說後來就作爲了傳法印證的東西。

三、吃茶去

禪宗有個著名的趙州禪師“吃茶”的公案(筆者注:據《景德傳燈錄》卷十所載,趙州從諗禪師在南泉和尚那裏徹悟以後,曾杖錫雲遊,“芒鞋踏破嶺頭雲”,直至晚年方駐錫河北趙州觀音院。有一天一位禪僧來向趙州參學,趙州問他:“曾到過這裏沒有?”其僧雲:“到過。”趙州說:“吃茶去。”那僧去後,趙州又問另一位禪僧:“到過這裏沒有?”這位新到禪僧說:“不曾到。”趙州同樣說:“吃茶去。”院主聽見後便疑惑不解,他問趙州:“爲什麼曾到這裏的吃茶,不曾到這裏的也吃茶?”趙州立即叫院主,院主應諾,趙州說:“吃茶去!”這就是趙州禪師“吃茶去”的公案。)

首先對“吃茶去”要好好的思考思考,其實起“疑”也不是一件壞事,那麼佛教不是重視信嗎?爲什麼還要起“疑”呢?要知道佛教講的是“正信”,不能盲信、迷信。只有懷疑了,才能進一步去追求、探究。所以禪宗講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就是這個道理。

四、趙州禪師“吃茶去”的目的——破除對法相的執着

一般我們要透過坐禪來觀想宇宙人生的,透過坐禪來體會真理。像早期佛教的坐禪,目的讓我們開啓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從而懂得生命意義所在。慈,給別人快樂;悲,拔衆生痛苦;喜,給衆生歡喜;舍,捨去分別心,養成平等心。四無量心,就是能包容一切,遍一切。

現在趙州禪師的祖庭柏林寺舉辦了一個叫“生活禪”的活動,這也是展現趙州禪師的禪法精神,他們對“生活禪”提出了理念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這就是“禪”的精神。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智慧”與“慈悲”,“覺悟人生”這是智慧的能力,“奉獻人生”這是慈悲的表現。“禪”能開啓我們的智慧與慈悲。

如果我們不能透過“禪”來開啓“四無量心”(智慧與慈悲),那這個“禪”反而成爲你的障礙,所以趙州禪師的“吃茶去”,目的在於破除學人對“禪境”的執着,不能透視背後的,如果是這樣,那坐禪也會成爲“覺悟人生”的障礙。

五、中國禪宗的特色

中國的禪宗更重視從生活中來體會“禪”,體會禪的精神。趙州禪師“吃茶去”,就是將“禪”還原到生活中去。要將所謂“禪”就像我們的日常生活一樣,也將我們的日常生活如“禪”一樣,結合在一起。

《壇經》中有這樣的一首偈子:“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覓兔角。”

早期佛教的特色是以出世爲根本精神,所以將生死與涅磐看似一對立法,離了生死才能得到涅磐。到了大乘佛教興起,將二者進行統一,並不是在生死之外有個涅磐可得,就如《心經》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即”就是“不離”的意思,意思說“色法”不能離開“空”而談“色”,同樣的,“空性”也不能離開“色法”而談“空性”,而不是將“色”與“空”看成是兩階段,或兩方位的東西,這是大乘佛教的特點。比如緣起法,不是緣起了就是有,緣滅了就是空,而是當體即空。

中國的佛教特別是禪宗繼承了這種思想,所以在實踐上也產生了變化,按此說法,也可以說世間不離出世間,出世間也不離世間的不二理論,生死與涅磐不二,煩惱與菩提不二。如《中論》所說:“諸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爲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不落有,不落空,這是中道義,不落二邊。離空講有,這“有”就成了實有。離有講空,這空就成了實空。所以生來有人提出說,我們要以出世的心來做入世的事。

禪宗有個公案,有人問禪師如何修行,禪師回答說:飢來吃飯,困來睡覺。但一般的人吃飯不好好吃,百般思想。睡覺不好好睡,千般計較。

禪宗有一首偈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四季的各種景色是多麼的美好,但也要有一種心境才能體會到。

佛教是一種智慧,他是告訴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隻有在現實生活中才能真正的開啓智慧。所以禪宗強調處處是道場,道道是禪,不是靠外在的力量,或者特殊的禪,但藉助一下是可以的,主要的還是靠自力。

六、做本份事

我們要將任何的外境當做是在考煉自心,磨鍊自心,在磨鍊中才能真正的開啓智慧。生活太安逸,太快樂了,不能磨鍊,很難成就。磨鍊的過程須要堅持,比如東晉葛洪的《抱朴子·極言》裏說:“非長生難也,聞道難也;非聞道難也,行之難也,非行之難也,終之難也。”也就是說的要堅持到最後是很難的。

有人問趙州禪師如何修行,禪師告訴他:“做本份事”。學人又問:“如何是學人本分事?”禪師說:“樹搖鳥散,魚驚水渾。”

七、破相顯性,轉識成智

茶禪一味的核心是無分別心,如果用分別心,那已經是離開禪的精神了。我們的器官緣外境而產生認識,這是一個正常的認識過程,分別是一個正常的事情,但人的那些痛苦就是來源於這些分別上,就是這麼一個分別心。我們滿眼看去都是差別,人所有的器官都是用來分別,眼睛分別顏色,耳朵分別聲音,乃至意識用來區分事物的好壞美醜。而我們的痛苦就來源於這些上,我們要超越這一切的分別。

佛法教我們,人活着不要爲過去添彩,也不要爲未來添彩,好好的把握當下,活在當下,事來則應,事去不留。所謂“千姿萬態皆虛幻,一念悟空即真實。”

超越世間諸相須要智慧,唯識學中講“轉識成智”,大智慧才能消除分別。

Tags:最早 茶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