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首字古文怎麼寫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7W
1.印字古文怎麼寫

基本字義 1.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係:赤子~心。

首字古文怎麼寫

2. 助詞,表示修飾關係:緩兵~計。不速~客。

莫逆~交。 3.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爲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爲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閒視~。

5. 代詞,這,那:“~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詳細字義 〈動〉 1. (會意。

象艹過屮。枝莖益大。

本義:出,生出,滋長) 2. 同本義 [grow] 之,出也。象艹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說文》 如語焉而未之然。——《禮記》。

俞樾平議:“此之字乃其本義。未之者,未出也。”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go to;leave] 之,適也。——《廣雅》 自伯之東。

——《詩·衛風·伯兮》 之沛公軍。——《史記·項羽本紀》 之虛所賣之。

(“虛”同“墟”)——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爲學一首示子侄》 4.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國(前往封地);之適(前往) 1. 指示人或事物,相當於“這個”“那個” [this;that] 宣王說之。

(之:指南郭處士來吹竽。)——《韓非子·內儲說上》 虎因喜,計之曰。

(之:這,指上文所說驢生了氣只能踢的情況。)——唐· 柳宗元《三戒》 當分明記之。

(之:指共讀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爲之,則難者亦易矣。

(之:代詞,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爲學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較之中學時代;因之,他將自己的整個心血都放了進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稱,相當於他、她、它、他們 [he;her;it;they;them] 鄭商人弦高將市於 周,遇之。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4. 又 蹇叔哭之。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之”是指示代詞,指代“巫醫樂師百工”。)——唐· 韓愈《師說》 5. 又如:取而代之;戰而勝之;爲之感嘆;使之順利發展;與之見面 6. 指示代詞,相當於“其”、“他的”、“其他的” [its;his;other] 紂王令推上法場,斬之老母。

——《武王伐紂平話》 〈助〉 1. 的 [of] 2. 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表示領屬關係或一般的修飾關係 謝莊少年之精技擊者。—— 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開火者,軍中發槍之號也。

3. 又如:鐘鼓之聲;一家之長;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於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吾見師之出。——《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5. 用於實詞與介詞之間 口之於味,有同耆也。

——《孟子》 〈形〉 1. 具有字母S的形狀的,“之”字形 [zigzag]。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 說行天下 是非常不錯的小說網站大全,你值得擁有。

2.古文字型一到一百怎麼寫

先拋除大寫。

10以下的標準寫法如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10以上的,如:三十一、六十四……

注意:

1、十以後,凡是十位爲“1”的,都需要省略。如11,寫作“十一”。不是“一十一”;

2、百位爲“1”的,也必須省略。如111,寫成百十一,不是一百一十一;

3、三位以上數字,中間數位有“零”的,省略。如108,寫成百八,不是一百零八;180,寫成百八十,不是一百八十。

4、位數爲“0”的,只寫出非“0”數位的名稱,後面全部省略。如180,寫成百八十;3800,寫成三千八百;18000,寫成十萬八千。

5、由此推出,更多數字都是這個規律。比如18008,寫成萬八千八,不是一萬八千零八。在中間出現“0”的數位上,也可加“另”或“又”、“有”。如18008,寫成萬八千另八、萬八千又八;30080,寫成三萬又八十.

5、十位上爲“2”的,可寫成“廿”,如22,寫成廿二。

大寫的壹、貳、叄……,不屬於計數,只用於憑證文書。

3.的文言文怎麼寫

《子集上》《丿字部》·之

〔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艹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闢焉。《注》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注》之子,是子也。

又變也。《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又至也。《詩·墉風張》瑩之死矢靡他。

又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注》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又姓。出《姓苑》。

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詩·唐風》舍旃舍漢字演變旃。

又《魏風》上愼旃哉。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又《韻補》葉職流切,音周。《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雲而知之。葉上牛下求。

《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籲字鳶字。*考證:〔《禮·文王世子》冬亦如之。〕

4.擡頭望古文裏怎麼描述

1.舉首戴目 jǔ shǒu dài mù

例:宋王安石《上田正言書》二:「天下舉首戴目,屬心執事者,難以一二計。」

2.仰望 yǎng wàng

例: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夜來峯頂大雪,亟出屋後仰望。自香爐峯以上皆爲雪覆,如銀堆砌。」

3.卬望 áng wàng

4.翹首 qiáo shǒu

例:三國魏阮籍《奏記詣蔣公》:「羣英翹首,俊賢抗足。」

5.起眼 qǐ yǎn

例:太平天國洪秀全《天命詔旨書》:「後宮面永不準臣下見,臣下宜低頭垂眼,臣下有敢起眼窺看後宮面者,斬不赦也。」

6.引首以望

7.舉目jǔ mù

例:唐杜甫《十二月一日》詩之二:「新亭舉目風景切,茂陵著書消渴長。」

5.古代的了字怎麼寫

2、草木之葩也-康熙字典。

【申集上】【艹字部】 康熙筆劃:10 部外筆劃:4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

【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又地名。

【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又姓。

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

【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又【韻補】音訶。

【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幹,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

從艹??,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虧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於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

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

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

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於魏晉以下之新字乎。越來越簡化 古代 華”通 “花”。

Tags:古文 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