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語文備課怎麼寫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49W
1. 語文備課怎麼寫

教案編寫基本格式與要求

語文備課怎麼寫

一、概念

教案是教師經過教學設計,以授課單元或章節爲單位編寫的具體教學方案,是授課思路、教學內容、教學技能的客觀反映。

二、基本格式

1. 首頁

主要包括課程名稱,授課對象(年級、專業、層次)、授課教師,職稱,課型,學時,授課題目,基本教材或參考書,教學目的與要求,授課內容與時間安排、教學方法,教學重點、難點,教研室審閱意見等。

2. 續頁

主要包括具體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主要專業外語 詞彙,教學內容的補充等。

3. 末頁

主要包括小結,複習思考題、作業題,下次課複習要點,實施情況及分析等。

三、編寫要求

1. 以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基本教材爲依據。

2. 明確教學目的與要求。

3. 將課程內容及其結構與教學對象的認識結構有機對應,構架教學內容的邏輯路線,設計講述策略。

4. 科學安排進度,突出重點,講清難點,注重啓發。

5. 精心選用教學手段,註明其使用時機。

6. 詳略得當,書寫工整,項目齊全。

2. 請問語文教學備課怎麼寫啊

語文教學備課有兩種——簡單備課和詳細備課 。

簡單備課是個人依據教材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知識層次來設計要點式的簡練備課。首先從教學要求入手 ,從學生要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難點和重點設計 ,從讀到理解 ,再由讀到寫作方法上的理解入手,以提綱的形式的寫備課 。

這樣明確簡潔,易於操作,也節省時間 。其次就是詳細備課 。

詳細備課不僅要把學生對教材理解難易剖析上找出最佳的答案,還要預設好學生閱讀中存在的難點和重點問題 ,以及教材的盲點是學生難易理解的,如何引導點撥學生和啓發學生的有興趣的思索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能力 ,以及你要採取什麼的教學方法都要進行詳細分析,並且要把這些問題寫入備課之中 。總之不論是簡單備課,還是詳細備課,都需要你認真分析教材 ,找出教材中的難點和重點 ,哪些是學生一讀便知道的知識的,哪些是學生不能夠從閱讀之中理解出來的知識點和麪,作爲自己的教學切入點來進行分析出條理來,寫到你的備課裏,爲自己在今後的教學積累經驗,豐富自己教學技術,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

備課是老師必備的課前準備,準備得越充足 你的課講得會越精彩 ,會吸引着學生的注意力。當你能夠做到了這一點的時候你的教學就輕鬆了,你就是成功的老師了 。

祝福你早日進入教學的狀態 ,走向教學的成功——教學是一門藝術 ,是一門心理學與教學結爲一體的語言表達藝術 。

3. 怎樣寫語文教案

小學教案的常見步驟: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課時安排 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其中教學過程是重點需詳寫! 衆所周知,教案是教師上好課的前提,體現的是如何組織課文知識,如何設計教學方法的一個準備過程。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寫出一份好的語文教案呢?根據多年的書寫經驗和認識,我發現,一份教案如能做到簡明、系統、實用,那麼老師上課時就能得心應手,順利地完成該課的教學任務。 一、簡明 簡明就是簡單明瞭,不羅嗦,該寫則寫,不該寫則不寫。

備課時,有很多同志的一篇講讀課文教案寫到七八頁,有的甚至寫到十幾頁,真的有那麼多的東西可寫嗎?恐怕也是該寫的寫了,不該寫的也寫了,也許他們認爲教案越詳細越好,大到課文重點、難點的全面分析,小到自己上課時說的每一句話,都歷歷在目,一個都不能少。這些同志的這種做法果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嗎?寫了十幾頁的教案,結果上課時,幾個問題已經把全部的內容囊括了,接下去不知該說什麼;有的則是預計2個課時該完成的,3個課時還覺得緊張。

這不能不說是備課的一個失敗。究其原因,是因爲自己對課文認識得不夠透徹,還沒有抓住重點,更不要對說教學目的的理解和設計啦,他們這種鬍子、眉毛一起抓的做法,得到費力不討好的結果也是不足爲怪的。

教案是教學的方案,更確切地說是教師上課時大致思路的一個行動指南,而不是自己所有的心裏所想。因此,教案不應過於詳細,只要能圍繞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設計好幾個探討的問題,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即可,不必樣樣都詳。

如備教案時,像時代背景、作者簡介等則完全可以讓學生從書上找出或老師一點即可(重點的寫一點),萬不能像寫文學史一樣來寫它們。另外,寫教案時,關鍵的幾個問題設計好了,至於怎樣分析的過程,以及自己對它的理解,只寫個大概即可。

因爲我們記上的東西就算已定了位,而學生的思維卻是多變的。爲了教會學生,以定位來適應運動多變是不行的,可行的只有變換角度,變換不同的說法,否則,一個問題追求惟一標準的答案,很可能要浪費很多時間,而且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二、系統 系統是指每一節教案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練習中的一個部分,一個環節。因爲從一本書來看,它是整本書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部分,從一個單元來看,它又是一個單元的一個部分,正是這一節節的教案構成一個個單元,再構成整本書的教學系統的,因而,只有注意到這一點,才能把每一節的教案都放在它恰當的位置。

例如,初中語文第四冊第三單元的第八課備課時,心裏首先要想到本冊書主要學習的是議論文,再次要了解該單元的教學目的是學習提出學習議論文的方法,然後再看第八課採用的是什麼方法提出論點的,接着圍繞這個中心設計學生如何識別和運用這種提出論點的方法,這就達到了本課要求的主要教學目的,且爲後邊的幾篇課文的學習做了鋪墊。在大的教學目的的指引下,學生的思考都會圍繞着課文提出論點的方式轉。

在講完這一單元后,再來一個知識性的總結,就會使學生髮現原來常見的提出論點的方式有這幾種呀!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我們無論備哪一節課都不能只顧它自己,要前翻翻,後看看,看看前後和該課的聯繫是什麼,是不是需設下那麼一個伏筆和下一堂課的內容銜接呢?總之,一句話,一份教案如果不具備系統性,那麼可以說這位教師對課文的理解是散亂的,那麼教給學生的知識也形不成一個個的網絡。 三、實用 所謂實用就是指教案的設計,要適合於自己的學生,適合於自己的實際習慣,不能由自己的性子來,想怎樣就怎樣。

我們就拿初中語文課本第三冊的語法、句子成分來說,備課時就要考慮自己的學生對短語的知識掌握得怎樣,只有掌握了學生的情況,才能確定是從短語複習入手備課,還是單刀直入直接從句子成分開始。若備課時如常考慮着這樣的問題,那麼備出來的教案上課時便很少會出現提出了問題,學生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回答的現象。

當然把實用列爲寫好教案的一個大問題來說,主要是要求教師知己知學生,同時也可以說是主要針對那些應付性的教案來說的。什麼是應付性的教案呢?書寫不認真,照抄照搬別人的教案,說話不切實際。

這三點說成是應付性教案的特性,我認爲是再確切不過了。特別是有的同志備課時較認真,翻閱了不少的課外資料或特級教師的教案,按說,借鑑別人的長處也未免不可,可他想,自己再寫得好也比不上人家特級教師的呀,於是把人家的教案往自己教案本上一抄,認爲這算一大成功。

但他卻沒想過人家設計的東西,怎能適合自己的學生呢?上課時碰一鼻子灰我想是不可避免的。總之,教案如果備出來沒有實用價值,那它還有什麼意義呢? 綜上所述,備課時如能緊扣教學目的,做到簡明、系統,且時時注意觀察學生的實際情況,那麼備出來的教案在上課應用時,既得心應手,又能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爲呢? 詳情可以上搜語文網站 /查找教案參考。

4. 語文備課都包括哪些內容

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是教學的源泉。有效的課堂教學實際上是透過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的收穫達到預期的最佳效果。這裏的教育教學活動不僅僅指教師的教,還包括學生的學以及學習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可以說課堂是開展教學活動的核心陣地,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養成,核心在課堂。因此課堂教學的效果直接關係到教學的質量和人才培養的實際價值。那麼,我們如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認真地備好每一節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首要條件。

正如於永正老師所說,備課不等於寫教案,備課其實包括鑽研教材、蒐集資訊、瞭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寫教案等。寫教案只是備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把鑽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學的目的要求、重點難點、教學過程和方法以及蒐集到的有關教學的資訊記錄下來,是”備忘錄”--供課前翻閱,以便把課上好。備課是教學的重要行爲之一,是教師上好課的關鍵,如果備課無效,教學就必然無效。我們花氣力研究備課實際上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所以我認爲備課的研究應比教學其他環節的研究更爲重要,要大力提倡和實施有效備課。教師應該從學生學習活動的角度來備課。這堂課會有哪幾項活動,怎樣安排,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怎樣指導,怎樣與學生互動,在活動中怎樣進行評估和調控等等,應該是教師着重考慮的問題。而且不僅需要事先備課,還要學會事後備課,就是進行教學反思。透過閱讀一些教學著作,發現很多特級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進行了大量的教學反思。怎樣把課前備課和課後反思相結合,是我們要進行研究的問題,這也是一個創新。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創造性的處理,把學生作爲教學的基本出發點,關注學生的發展。要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新課標以學生爲主體的體現。但有很多課仍然是先教師講,然後要求學生配合教師。例如,我在教學《蘇州園林》一文時,我先讓學生自己體會作者描寫的園林美圖,學生很快找出了一些美麗的景物,然後我便按自己備課的教學思路,來概括園林獨具特色的特點,卻忽略了學生自己對於途中風光的體會。那麼,怎樣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角,這是一個基本的問題,是我們應該一起認真研究的問題。只有讓學生成爲真正的主角,其創新思維的發展纔能有一個比較大的空間。同時,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思考的多樣性,尊重學生思維綻放的火花,要始終把學生放在心裏,也就是說備課一定要備學生。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有效使用教材,加大學生的發展力度,增強教育的責任心,增強教育的服務意識。教師一方面要儘可能的豐富教材資源,爲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材料;另一方面要能夠爲學生提供主體教材資源,爲學生提供優秀的活教材,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要使自身成爲學生學習的榜樣,真正起到身教勝於言教的作用。

二、加強學生課堂上的學習體驗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條件。

在新課程改革的課堂中,學生的學習體驗,一般來源於強烈的認知衝突,並在親歷性的認識和實踐活動中解決問題,獲得體驗。例如,我在教學《尊嚴》一文時,先讓學生感知傑克遜大叔和年輕人的情感變化,感受年輕人既虛弱又堅定的語氣是因爲什麼,年輕人爲什麼不肯吃東西,然後再讓學生帶着自己對文中人物的理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樣,學生在讀後,基本上都能體會出文中人物的情感脈絡。所以,不斷的強化和拓展學習活動體驗,有利於爲後續學習積累新的經驗。同時我們教師要在教學中爲學生疏通必要的資訊通道,使教學更加開放和對話,讓課堂成爲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讓學生在生動的資訊背景下進行思維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維成果。如學生在寫作時,都想到了可以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文章顯得生動、形象,但很多學生的比喻都天馬行空,不貼切實際,於是,我便悄悄地引導學生去聯繫生活,用生活中較常見的物體作爲比喻、擬人的對象,這樣就使文章顯得更爲生動、形象,可讀性、精彩性也增強了不少。當然,在課堂中,我們還應該強化學生的個性化的體驗。引導學生去努力質疑,鼓勵學生進行有效的、民主的對話,在沙龍式的課堂思辨中不斷擦出創新的火花,在有價值的課堂論辯中使學生成爲有自己思想的學生。

三、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條件。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是目前新課程倡導的新教學理念,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是三種基本的學習方式。

5. 小學語文教師怎樣備課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備課的有效性。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中,教師爲上好一堂語文課,常常瀏覽大量資料,參閱多堂名師範例及教案,經過精心整合、預設,形成了一份幾乎無瑕疵的多頁詳案,但實際執教起來並不如設想中那樣順利,往往出現量大超時,環節倉促,顧此失彼,束縛手腳等現象,形成低效的課堂教學。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有效備課呢?一、備課標 課程標準、教材和參考書是教師備課前必須讀的“三本書”。

教師備課時,往往只讀教材、參考書,照本宣科,忽視了課程標準的指導性作用,這樣的備課尤如井底之蛙,站不高、看不遠,教材也不可能真正鑽研深、鑽研透。備課,先從讀課程標準開始。

課程標準是教學的“圭臬”、是源頭、是方向,也是方法。讀課程標準,就像砍柴前磨刀一樣,事半功倍。

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說,他把課程標準的年段目標抄下來,貼在教案本的首頁,每次備課時都要翻看。由此可見,備好課標是備好課的基礎之步。

二、備教材 備教材是備課中的重要的一環。如何把握教材並創造性地加工教材呢?第一步:鑽研文字。

一篇課文擺在案頭,先做什麼?先理解字詞句在課文中的意思,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及含義深刻的句子。隨着悟性的提高,有些關鍵詞語,寫得精彩之處,以及課文的重點、難點,也會很快抓住。

抓住了,便做上記號。第二步:朗讀課文。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四五遍。這是鑽研教材、語文備課重要的環節。

朗讀是活的,是躍出紙外的,賦予了作品生命力。朗讀好了,鑽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

老師朗讀水平有多高,學生就會有多高,並超過老師。師生朗讀得精彩的課堂,必然是充滿生機的、充滿靈性的、富有情趣的課堂。

第三步:正確領會作者遣詞造句、謀篇佈局的意圖。教材中所選文章都是精品,語言運用得準確、生動就更不要說了。

對於作者推敲、錘鍊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細心琢磨、體會。每篇課文都有不同的謀篇佈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導學生去感悟、去學習、去運用。

老師領悟得深,學生才能領悟得深,甚至在老師的引導下,超常發揮。否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成爲一句空話。

第四步:認真思考課後練習題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學生背誦的部分(或全文),教師要先背下來;要求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課文,教師要先努力去做。

第五步:查閱資料。一是閱讀《教師參考用書》,二是上網查閱許多相關的背景資料。

三、備學生 在傳統的語文備課中,教案就是師案,是教師如何教課文的方案。這種教案往往是從教師的教學需求出發來進行設計的,教師在寫教案時考慮第一位的是自己如何教,而不是學生如何學,學生的學要服從於教師的教,它是隻爲教師準備的,是隻爲教師服務的。

它從教案上第一個字的出現起就已把教師的教作爲主動的活動,把學生的學作爲被動的活動來對待。在這種教案指導下的語文課堂,學生要做的最要緊的事就是如何去適應教師的教案;教師最渴望的是學生與自己的教案親密配合,最害怕發生的則是學生的學偏離自己教的方向。

一旦教學效果不理想,那教師埋怨的往往是學生沒有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怪學生沒有與自己備的教案好好配合。這樣的課堂,究其原因還是教師備課沒有充分備學生。

四、備教案1.教學目標設計——三維目標不能少2.教學過程設計——科學合理可操作 (1)說好第一句話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講究匯入的藝術。

一個精彩的匯入,既使學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讓課文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們要創造科學有效的匯入形式,就必須把握課文的特點,根據學生好奇心理,運用喜聞樂見的匯入形式匯入新課。

(2)提好一個問題 “提問”或者“問題”是組織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般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課堂教學知識的遷移和延伸主要都是靠提問來進行支撐的。 高質量的提問是教師研究教材與設計教學時思想的結晶,它們具有角度優美,形式多樣,內涵深度,激發力強的特點,在教學上能夠發揮出高質量的引領,激發,牽動作用。

(3)用好一塊黑板 板書是一門高度濃縮的“提練”藝術,是“提純的金,琢成的玉”。它用概括的文字、簡明的圖表、簡單的構圖、凝練而直觀的形式把教學內容濃縮起來,節省了教學時間。

語文課的板書設計要從課文的教學目的出發,選取恰當的切入角度,對全文作鳥瞰式的綜合,應力求結構上簡明扼要,語言上精心錘鍊,形式上新穎有趣,有審美價值,能寓教於樂,寓智於美,既有"三秋樹"的簡練,又有"二月花"的新穎。3.教態語言設計——富有魅力感化人 一個氣質高雅、精力充沛、神采飛揚的教師必定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而且小學生最善於模仿,我們的言談舉止定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的學生。

備課時,我們雖不可能把每句課堂語言都預設好,但比較重要的過渡語言和總結性語言還是可以預設的,這部分能預。

6. 怎麼寫語文教案

衆所周知,教案是教師上好課的前提,體現的是如何組織課文知識,如何設計教學方法的一個準備過程。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寫出一份好的語文教案呢?根據多年的書寫經驗和認識,我發現,一份教案如能做到簡明、系統、實用,那麼老師上課時就能得心應手,順利地完成該課的教學任務。

一、簡明

簡明就是簡單明瞭,不羅嗦,該寫則寫,不該寫則不寫。

備課時,有很多同志的一篇講讀課文教案寫到七八頁,有的甚至寫到十幾頁,真的有那麼多的東西可寫嗎?恐怕也是該寫的寫了,不該寫的也寫了,也許他們認爲教案越詳細越好,大到課文重點、難點的全面分析,小到自己上課時說的每一句話,都歷歷在目,一個都不能少。這些同志的這種做法果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嗎?寫了十幾頁的教案,結果上課時,幾個問題已經把全部的內容囊括了,接下去不知該說什麼;有的則是預計2個課時該完成的,3個課時還覺得緊張。這不能不說是備課的一個失敗。究其原因,是因爲自己對課文認識得不夠透徹,還沒有抓住重點,更不要對說教學目的的理解和設計啦,他們這種鬍子、眉毛一起抓的做法,得到費力不討好的結果也是不足爲怪的。

教案是教學的方案,更確切地說是教師上課時大致思路的一個行動指南,而不是自己所有的心裏所想。因此,教案不應過於詳細,只要能圍繞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設計好幾個探討的問題,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即可,不必樣樣都詳。如備教案時,像時代背景、作者簡介等則完全可以讓學生從書上找出或老師一點即可(重點的寫一點),萬不能像寫文學史一樣來寫它們。另外,寫教案時,關鍵的幾個問題設計好了,至於怎樣分析的過程,以及自己對它的理解,只寫個大概即可。因爲我們記上的東西就算已定了位,而學生的思維卻是多變的。爲了教會學生,以定位來適應運動多變是不行的,可行的只有變換角度,變換不同的說法,否則,一個問題追求惟一標準的答案,很可能要浪費很多時間,而且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二、系統

系統是指每一節教案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練習中的一個部分,一個環節。因爲從一本書來看,它是整本書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部分,從一個單元來看,它又是一個單元的一個部分,正是這一節節的教案構成一個個單元,再構成整本書的教學系統的,因而,只有注意到這一點,才能把每一節的教案都放在它恰當的位置。

例如,初中語文第四冊第三單元的第八課備課時,心裏首先要想到本冊書主要學習的是議論文,再次要了解該單元的教學目的是學習提出學習議論文的方法,然後再看第八課採用的是什麼方法提出論點的,接着圍繞這個中心設計學生如何識別和運用這種提出論點的方法,這就達到了本課要求的主要教學目的,且爲後邊的幾篇課文的學習做了鋪墊。在大的教學目的的指引下,學生的思考都會圍繞着課文提出論點的方式轉。在講完這一單元后,再來一個知識性的總結,就會使學生髮現原來常見的提出論點的方式有這幾種呀!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我們無論備哪一節課都不能只顧它自己,要前翻翻,後看看,看看前後和該課的聯繫是什麼,是不是需設下那麼一個伏筆和下一堂課的內容銜接呢?總之,一句話,一份教案如果不具備系統性,那麼可以說這位教師對課文的理解是散亂的,那麼教給學生的知識也形不成一個個的網絡。

三、實用

所謂實用就是指教案的設計,要適合於自己的學生,適合於自己的實際習慣,不能由自己的性子來,想怎樣就怎樣。

我們就拿初中語文課本第三冊的語法、句子成分來說,備課時就要考慮自己的學生對短語的知識掌握得怎樣,只有掌握了學生的情況,才能確定是從短語複習入手備課,還是單刀直入直接從句子成分開始。若備課時如常考慮着這樣的問題,那麼備出來的教案上課時便很少會出現提出了問題,學生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回答的現象。

當然把實用列爲寫好教案的一個大問題來說,主要是要求教師知己知學生,同時也可以說是主要針對那些應付性的教案來說的。什麼是應付性的教案呢?書寫不認真,照抄照搬別人的教案,說話不切實際。這三點說成是應付性教案的特性,我認爲是再確切不過了。特別是有的同志備課時較認真,翻閱了不少的課外資料或特級教師的教案,按說,借鑑別人的長處也未免不可,可他想,自己再寫得好也比不上人家特級教師的呀,於是把人家的教案往自己教案本上一抄,認爲這算一大成功。但他卻沒想過人家設計的東西,怎能適合自己的學生呢?上課時碰一鼻子灰我想是不可避免的。總之,教案如果備出來沒有實用價值,那它還有什麼意義呢?

綜上所述,備課時如能緊扣教學目的,做到簡明、系統,且時時注意觀察學生的實際情況,那麼備出來的教案在上課應用時,既得心應手,又能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爲呢?

7. 初一語文備課本上的教學計劃怎麼寫

初一語文備課組工作計劃 初一學生在上學期學習的基礎上,已有了自己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也有了明顯的轉變,語文的綜合能力也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一定的提高,爲此,經備課組共同研究,計劃如下:一、落實課程標準,改革課堂教學,促進師生髮展1、語文教學要堅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即在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突出實踐性的同時,重視人文因素對學生思想感情的薰陶感染。

2、樹立以學生爲本的思想,尊重學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營造積極、健康、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給學生以人文關懷,熱情鼓勵,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在輕鬆的氛圍中吸取知識。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授課方式,根據語文學習規律,淡化繁瑣的講解分析,給學生以足夠的時空和學習的主動權,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獨立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主動實踐的過程中積累、感悟,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倡導小組合作學習,確保課內資訊交流面達100%。

4、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意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鼓勵學生有創見的表達,將閱讀教學過程看成是老師、學生、文字間平等對話的過程,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思維方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5、“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要樹立大語文教學觀,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習內外的聯繫,拓寬學習渠道,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認識社會、認識環境。

增加語文實踐機會,使語文學習與廣泛的社會生活緊密結合起來,讓語文充滿生機和活力。6、重視審視教師的角色,加強自身學習,豐厚文化底蘊,不斷更新知識,厚實內功,隨着資訊化社會的到來,教師的知識儲備不一定多於學生。

古人亦云: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課堂上,應與學生共同討論研究,教學相長,與學生共同成長。

二、強化常規管理,優化集體備課,提高教學質量爲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備課組提出了教學常規工作“十字”方針,即: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動要“勤”,考覈要“嚴”,輔導要“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語文教學閱讀與寫作是中心,具體措施如下:(一) 閱讀,儘快學完統編教材,將課外閱讀引入課堂。

優秀文章印發給學生,共同學習探討。課堂儘量少講,加強誦讀,培養語感。

生字詞有作業,會注音、默寫。 關於語感培養的設想:一、誦讀吟詠,感知語言神妙。

引導學生有感情有語調有節奏地全心投入地去誦讀,出於口,入於耳,瞭然於心,直接迅速感知語言的優美,領略文章的韻味,得到語意正誤感受、語言形象感受、情感色彩感受,形成語言的分寸感、暢達感、情味感等感觸感應能力。途徑:1.示範美讀,移情動容2.理解朗讀,體會鑑賞3.指導誦讀,心口合一。

達到“與我爲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逼真傳神的感受境界。4.比賽競讀,鞏固記憶。

二、揣摩品味,領悟語言精髓。方式:1.依據語境,推敲言語內涵。

語境確定了語意,只要依據語境,進入角色,就能解讀語言蘊藉極深的隱含意義。2.激活經驗,類推言語意蘊。

3.驅遣想象,意會言語境界。三、探究規律,把握語言理趣。

1.把握關鍵詞,體味其作用。關鍵詞指那些思想深刻、含義豐富、能體現文章主旨、凸現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理的詞語。

2.藉助語法修辭知識領會語句意義作用。3.分析關鍵句,循文探旨意。

統領句、中心句、終結句,指導學生瞻前顧後,索其聯繫,探其旨意。4.聯繫作者作品,理解言語內蘊。

此外還有嘗試替換、比照參讀、探本溯源等。四、強化實踐,增進運用習慣。

語感是言語對象對人們語言器官長期雕琢的結果,是學習規範語言長期積澱的結晶,只有強化聽說讀寫,四駕齊驅,持之以恆,養成習慣,才能形成對文章組織規則和表達形式的感受能力。所以必須將學生置於訓練的主體地位,以“思”“悟”爲起點和歸宿,着力“聽說”,突出“讀寫”。

聽讀多了,就能感悟規律,聽前句而曉後句,讀前事而推想後事,自然把握語言規則、文章思路、表達方式。說寫多了,多種“套路”爛熟於心,在特定因素觸發下,便發揮出潛在的語感勢能,各種詞彙和表現手法蜂擁而至,信手拈來即達意盡情。

這樣的聽說讀寫的習慣,就達到了語感的最高境界。方式:1.善聽2.多說3.多讀4.勤寫 (二)寫作:針對學生怕作文的心理,糾正他們對作文的錯誤認識,培養其寫作興趣,鼓勵學生多寫。

並將好的作文編寫成《優秀作文集》。爲什麼寫:英國的大文豪約翰生:“寫作的唯一目的,是幫助讀者更能享受或忍受人生。”

此話也可以這麼說,寫作的唯一目的在於加強作者對人生的享受,如果你得意的話;或是對人生的忍受,如果你失意的話。……訴諸筆端,讓它在同一或不同的時空裏得到更多的心靈迴應,或用以證明自己在這人世間生活着或生活過,這畢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

寫什麼:寫出對生活的的感悟。生活隨筆。

第一、注目尋常瑣事,尋覓無盡趣味。第二、以細膩的心靈選擇幽微平常。

Tags:備課 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