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教師備課怎麼寫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5.99K
1. 新教師怎樣備課寫教案1

[新教師怎樣備課寫教案1]

教師備課怎麼寫

第一節 備課的步驟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認真備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新教師怎樣備課寫教案1。備好課,就能爭取工作中的主動權。這種準備工作愈充分.主動性就愈大,教學效果就愈高。 可是有的教師對認真備課認識不足,往往對於教材-知半解,因而在課堂上只能照本宣科,不能講清道理。有的教師備課不深不透,因而課堂上只能平鋪直敘,不能重點突出。所以,教學工作的首要條件是做好課前準備,老師講課首先要過好備課這一關。

備課一般分爲五個步驟,即:

(一)學期(或學年)備課;

(二)單元備課,

(三)課時備課,

(四)課前備課,

(五)課後備課。

現分別敘述如下:

學 期 備 課

在學期(或學年)開始前,要在鑽研教學大綱和通覽教材的基礎上訂出全學期(或全學年)的教學計劃。其主要內容是:

(一)確定全學期的教學目的、要求和重點;

(二)安排一個學期的教學進度;

(三)合理分配教學內容和時間

(四)考慮教學方法

(五)做好教學(包括教具)準備。

學期授課計劃,可以寫成文字,也可以列成表格,視需要而定。

學期備課的主要任務是通覽教材。在假期裏,教師就應該鑽研全冊教材,領會編輯意圖,熟悉知識範圍;明確各個單元的目的要求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同時掌握重點,分清主次,作出課時劃分。 通覽教材的作用是:

(一)可以明確教材的邏輯系統。知道它是在什麼基礎上被提出來的,它又能爲後面的哪些教材作好準備。如果備一節,講一節,不僅不能全面掌握教材的編排體系,更不能貫穿教材的內在聯繫。因此。通覽教材是掌握知識系統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二)有助於教師講課時分清主次,突出重點。比如要讓學生掌握分數的四則運算,那麼分數的意義和性質與分數乘法兩個單元就是全冊教材的重點。在前一個單元裏,要給學生建立分數最基本的概念;在後一個單元要建立的乘法概念及其法則是教好分數除法以至分數四則運算的關鍵。所以重點教好這兩個單元,就爲教好全冊教材打下牢固的基礎。

(三)通覽教材,就可以綜覽全局;居高臨下,給制訂學期授課計劃提供依據;通覽教材,才能通盤安排教學進度,不致於前鬆後緊或前緊後鬆。

(四)通覽教材,就能瞭解教這冊教材有什麼困難,及早進行準備;通覽教材,有利於有計劃的安排學習及參考書籍;同時把需用的教具都事先準備齊全。

通覽教材、應防止兩種情況:

一種是走馬觀花,一味瀏覽,結果印象不深,所獲無兒;

一種是細嚼慢嚥,玩味不已,結果時間精力有限,往往只能備出幾篇。這樣做的結果,前者是有名無實,後者是得不償失。都不能達到通覽教材的目的。因此,通覽教材認要從教學的實際出發,根據時間和精力,明確通覽的目的,確定通覽的重點。

單 元 備 課

在一個單元或一個課題的教學之前,還應進行單元(或課題)備課,擬出一個單元(或課題)的教學計劃。單元備課主要解決以下問題:

(一)進一步熟悉與掌握教材內容,領會本單元編排的目的與意圖,確定單元(或課題)的教學目的與要求;

(二)妥善地處理教材,配備習題,安排授課時數及教學步驟;

(三)根據教材重點、難點、關鍵,確定主次、先後、詳略;

(四)以單元爲單位,把講、讀、寫、練、實驗和實踐恰當地結合起來,通盤考慮學生能力的培養。

單元備課的好處是:

(一)便於全面分析一個單元的教材,從整體出發,通盤考慮這一單元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 (二)能有較充分的時間來鑽研課本中的疑難問題,事先加以解決;

(三)能把備課和業務學習更好地結合起來,不致於臨渴掘井、臨陣磨槍,並起相互促進的作用。

2. 教師如何備課

一、新課標下備課的性質與功能

1.備課的基本性質

備課的改革,首先教師思想觀念上必須有所突破和創新,適合新課標基本理念。沒有教師教育思想上的轉變,就不會有備課內容方法上的突破。如果說有些教師教案沒有創新,那就說明他們還未能真正跳出匯入講授練習作業小結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爲中心、以知識爲中心的舊模式,與其說是方法技巧的落後,倒不如說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落後。傳統教育觀念中的不合理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還嚴重地支配着一些教師的行爲。要能夠運用一些新的思想,創新一些教學模式,這就需要教師做好課前準備,跳出傳統教學的框架。所以在新課標下,如何備課顯得尤爲重要。

2.備課的基本功能

備課是課前的準備,是對學生、教材和課堂教學情況的充分估計和把握。對教學進行必要的設計,對教材進行必要的重組,對學生進行必要的估計。備課可以透過個人備課的形式或集體備課的形式,也可以運用簡單的備課和詳細的備課,也就是所說得詳案和簡案。備好一節課相當於寫出一份精彩好戲的劇本。

二、新課標下被課的方法與技巧

1.目標明確新課標要求教師備課的有效目標必須既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又強調師生雙邊、多邊活動。教學目標應非常明確並且切實可行。

其次是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選擇。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接受理解的知識,內容可多選一些;對於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掌握的知識,由於在教學中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內容要適當少選一些。例如絕對值的定義這一節,由於理性較強又很抽象,學生對點到原點的距離理解比較困難,因此教學時只能把例題及相關的習題放在一節課來教,不能把特例也放進這節課去教。

再次是根據教學需要來選擇。對於一些思考方法一致、聯繫比較緊密的知識,在教學時可以打破教材的編排順序,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織來安排教學內容,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和應用、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和應用這兩個單元的知識,有的教師就把方程的解和方程的應用分成兩大塊,按照具體的分類來講,這也是可以的。

3.重點詳備、難點精備

由於學時少和教學內容多這一矛盾的困擾,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中一定要分清主次,明確重點難點,在不失全面系統性的基礎上,把重點難點講清講透。精選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題加以精講。對教學中次要的易懂的內容可略講或不講,讓學生自學、練習。

而在備課時,太難則加重了學生對數學的焦慮心理,影響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太易則吸引不了學生課堂注意力。應選擇一些讓學生跳一跳,夠的着的例題。這樣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增強學生的探索欲。自然易得到好的教學效果。另外精選內容時,也要注意內容之間的過渡和銜接問題,制定出詳細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以此幫助學生化難爲易,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4.借用輔助手段,提高備課效能

多媒體課件和教具是必不可少的輔助教學手段,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直觀化、形象化,教具、多媒體課件製作演示得好,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教學內容製作必要的多媒體課件和教具。多媒體課件和教具的製作要具備:色彩鮮明、直觀性強、便於操作演示、能反映知識的本質等特點。

教具和多媒體課件製作好以後,教師還要先進行操作演示,看看還有什麼不足之處,需要作如何改進,確保課堂演示萬無一失。但是有的教師認爲有了現代化的多媒體課件,就無須要製作教具了,這是一種偏激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切實際的,原因是:多媒體課件和教具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多媒體課件是高科技產物,它具有動感性強,操作方便等優點,但是它又有製作麻煩、花時多、教學成本高的缺點,教師不可能課課都使用;而教具具有製作簡單、使用方便、教學成本低等優點,便於廣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

3.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怎樣備課

查找本文相關資源 相關書籍 備課,寫教案是教師的日常工作,要想成爲一名研究型的教師,首先要研究怎樣備課。

從廣義上講,課前的準備工作都是備課,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促進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 備課要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

要不斷深入學習《數學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不能脫離總目標來研究具體問題,這樣就會偏離大方向。我們要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不斷充實自己。

有時看到這樣的情況,教研部門組織活動,請專家講教育理論時,有些教師抱冷淡的態度,不是和旁邊的老師說“俏俏話”,就是幹不相干的事。組織教材分析時,情況就不同了,拿起本子做記錄,特別是在介紹教學案例時,有的老師就想一字不落的記下來。

後者的態度是好的,但要改進學習方法。前者的態度就不那麼端正了,我們的眼光要放遠一些,川流不息的“遠水”才能持久地解“近渴”。

備課要從整體到部分。我們在備每一節課時,要了解這節課的內容在這個教學領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前後聯繫,融會貫通。

因此我們要了解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四個領域的教學內容,再來研究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和前後幾冊的聯繫,各階段的不同要求。在此基礎上,再來研究本節課的教學。

備課要備教材、備學生、備自己、備方法。備課時要研究教材,前面已經講得很多了。

還要了解學生,學生的生活經驗,已有知識和參加數學活動的能力等,纔能有的放矢的組織數學活動。備自己就是要根據教師自身的特點,發揚自己的教學風格,有些教學內容,自己比較生疏,就要充實自己。

備方法就是具體設計組織什麼樣的數學活動來達到教學目標。 透過以上備課的過程,把所得的結果記錄下來,擬定出課時計劃,就是寫教案。

由此可見,上面的過程是很重要的,備課的時間是無法計算的,有事業心的老師可能隨時隨地都在備課。教案的形式應是不拘一格的,根據自己教學的需要,可以是詳案,也可以是簡案,也可以是表格式的,有的教師就寫在教科書上或教師用書上,只要有利於教學就可以。

爲了積累素材,總結經驗,應該有專用的備課筆記。特別是年輕教師,最好能寫出詳案。

4. 幼兒園教師備課怎麼寫

因幼兒園的教學特點決定,教案的編寫儘量簡單,突出,要有特色,根據兒童心理制定教學流程,選取教具,活動過程中應考慮到安全、健康等影響因素。

教案的基本內容

1、教案的編制主要按課時進行,可以一個教學內容(單元)或一次課(2-3學時)編制一個教案。

2、根據幼兒年齡和接受能力,在設計教案時要考慮到年齡段,來設計內容。

3、教案設計要有自己的風格,幼兒具有極強的探索欲,可以根據他們的這一特點,利用道具、遊戲、引導、手工等步步引入課程。

4、教案編制基本格式

教學章節或主題

授課時間:月日第周星期第節授課班級:

教學目標、要求:(教學目標一般說應包含知識教學、能力發展和思想教育三方面內容,教學要求是指識記、理解、簡單應用、綜合應用等層次)

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是爲了達到確定的教學目的而必須着重講解和分析的內容;教學難點,是就學生的接受情況而言的,學生經過自學還不能理解或理解有困難的地方,即可確定爲教學難點。

教學方法:(討論、啓發、演示、辯論、講練結合等)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錄像帶、掛圖、幻燈片等)

教時安排:(本章節或主題授課所需的教時數)

教學過程:(體現教學步驟,包括時間分配和教學內容教學進程)

5. 新教師必讀:怎樣備課與寫教案

備課、寫教案是教師的常務勞動ػ但怎樣備課、怎樣寫教案ط對於從教初始的年

輕教師而言ط不一定是件容易的事ط有時往往很費心力ط還是不能取得令人滿意

的效果。備課、寫教案雖然每位教師各有特色ط但它總是可以尋納出一些規律性

的東西的。

教 學 環 節 篇

第一章 備 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ط認真備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備好課ط就能爭

取工作中的主動權。這種準備工作愈充分ع主動性就愈大ط教學效果就愈高。

可是有的教師對認真備課認識不足ط往往對於教材ظ知半解ط因而在課堂上只能

照本宣科ط不能講清道理。有的教師備課不深不透ط因而課堂上只能平鋪直敘ط

不能重點突出。所以ط教學工作的首要條件是做好課前準備ط老師講課首先要過

好備課這一關。

第一節 備課的步驟

備課一般分爲五個步驟ط即غص一ض學期ص或學年ض備課ػص二ض單元備課طص三ض

課時備課طص四ض課前備課طص五ض課後備課。現分別敘述如下غ

學 期 備 課

在學期ص或學年ض開始前ط要在鑽研教學大綱和通覽教材的基礎上訂出全學期ص或

全學年ض的教學計劃。其主要內容是غ

ص一ض確定全學期的教學目的、要求和重點ػ

ص二ض安排一個學期的教學進度ػ

ص三ض合理分配教學內容和時間

ص四ض考慮教學方法

ص五ض做好教學ص包括教具ض準備。

學期授課計劃ط可以寫成文字ط也可以列成表格ط視需要而定。

學期備課的主要任務是通覽教材。在假期裏ط教師就應該鑽研全冊教材ط領會編

輯意圖ط熟悉知識範圍ػ明確各個單元的目的要求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ط同

時掌握重點ط分清主次ط作出課時劃分。

6. 新教師如何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無論你是一名從教多年的老將,還是一名剛剛踏上講壇的新手;無論你用傳統的備課方式,還是採用現代教學技術,利用計算機做成課件的形式,備課都是十分重要的。透過備課,你可以查出在應傳授的知識上還有什麼遺漏,該準備的是否都準備好了,然後你才能問心無愧,胸有成竹的走向講臺,“傳道、授業、解惑”,才能稱得上是合格的人民教師。那麼,真正做到哪些纔算是備好了一節課?

第一要備起點。所謂起點,就是新知識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的生長點。起點要合適,採有利於促進知識遷移,學生才能學,才肯學。起點過低,學生沒興趣,不願學;起點過高,學生又聽不懂,不能學。

第二要備重點。重點往往是新知識的起點和主體部分。備課時要突出重點。一節課內,首先要在時間上保證重點內容重點講,要緊緊圍繞重點,以它爲中心,輔以知識講練,引導啓發學生加強對重點內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點,講中出重點,才能使整個一堂課有個靈魂。

第三要備難點。所謂難點,即數學中大多數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難點和重點有時是一致的。備課時要根據教材內容的廣度、深度和學生的基礎來確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認真研究,抓住關鍵,突破難點。例如,在《立體幾何》中,還要結合具體教學中的做法,採用直觀教學,把抽象難懂的知識具體化,以減緩知識的坡度,慢慢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這樣,使學生容易理解接受,消化吸收,從而達到化難爲易,各個擊破的目地。

第四要備交點。即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數學知識本身系統性很強,章節、例題、習題中都有密切的聯繫,要真正搞懂新舊知識的交點,才能把知識融會貫通,溝通知識間的縱橫聯繫,形成知識網絡,學生才能舉一反三,更有利於靈活地運用知識。

第五要備疑點。即學生易混、易錯的知識點。備課時要結合學生的基礎及實際能力,找準疑點,充分準備。由於本人從教不久,學生的基礎有時還未把握好,對他們的思維能力也掌握不夠,在選擇學生疑點上還存在不少的偏差。最大的體會是事先要充分準備,教學時有意識地設定懸念,多用啓發,讓學生積極思考,質難質疑,引導學生分析判斷,教師指導則點到爲止,讓學生自己把能力充分發揮,將疑點搞清楚。

一線是要備講練結合線。數學知識重視練習,不象有些學科強調記憶性,主要是透過強化訓練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教學中要自始至終地講講練練,練練講講,把訓練當做一條主線。備課時要多備些例題、習題、作業,安排好講哪些,哪些是備用的;如何講,由誰做;是老師講還是學生做(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同時將課後練習題目搞好,如基礎訓練、形成形檢測題等,這些練習中哪些口答,哪些筆算,哪些用教具演示,按訓練層次恰當地安排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形成講練結合序列,按此有機序列教學,及時鞏固學習效率。

教學是一門藝術,備好課是搞好藝術的基本條件。不經武裝的戰士上戰場,只能束手就擒;沒有充分準備的教師上講臺,充其量是“信口開河”,決談不上駕馭課堂的能力。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誤人子弟”其害深痛,願我們教育界的同仁高瞻遠矚,把備課真正當做一回事來做,才能對得起“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光榮稱號。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7. 新教師如何備課

你好,中公教師考試網爲你解答: 經過了多年的學生生涯,初上講臺的老師雖然對如何學習都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見解,但是做老師和做學生完全不同。

如何能讓一名新教師少走 一些彎路,使教學效果獲得更佳,在這裏向大家談一些見解。 一、初上講臺時要注意的問題 根據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以及對新老師的初講經驗,感到初上講臺的老師會出現一些雷同的問題。

第一種問題是滿堂灌。新老師總想在課堂上多講點,總覺得自己講得越多,學生也學得越多,結果一堂課下來,自己講得很累,但學生還是不知道這堂課究竟講了些什麼。

講的內容過多,學生根本來不及歸納思考,昏昏沉沉的,一點要領都沒有,這叫“貪多嚼不爛,消化不良”。 第二種問題是照本宣科。

有些老師把書背得滾瓜爛熟,一堂課幾乎把書本中的內容,一字不漏地在課堂上背了一遍,這樣的課失去了上課的意義,老師功夫沒少下,效果就不必說了,這叫“死記硬背,囫圇吞棗”。 第三種問題更爲普遍,那就是不會掌握一堂課的時間。

有時候50分鐘不到就沒內容講了,有時候到下課鈴響了,問題還沒講完,只好壓堂。一壓堂學生精力就不集中,根本聽不進去你在上面講些什麼,效果很差。

總之,初上講臺的老師,一定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有時當場又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面對這些常見的問題, 新教師該如何儘量避免呢?首先,新教師要明確一個問題:(那就是爲什麼要把學生集中在教室裏,而不把教科書發給學生,讓他們自學就行了。)

其實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用較少的時間,引導學生較快地領會新的知識,激發學生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指導學生學會掌握新知識的方法和途徑。 教師的主導地位,決定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和責任。

因此,當你準備登上講臺時,就應該想到如何儘快讓學生領會新知識、如何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如何教會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方法,而解決這些問題的前提在於你有一個怎麼樣的備課。 二、好的備課標準是什麼 要講一門課,首先必須對這門課的全部內容非常熟悉,絕不是現買現賣。

有的老師不是對這門課的全部內容都吃透後上講臺的,而是明天要講什麼內容他就去熟悉什麼內容,準備多少就講多少。不知道這節課在整個課程中佔什麼地位,會對以後的課程起到什麼作用。

這實際上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這樣的講課,非但達不到前後貫通的效果,就連老師自己也可能講到後面忘了前面。 因此,老師在上講臺之前必須對這本教材的全部內容融會貫通,最好還要搞清楚本門課程與其它課程的相互關係。

老師準備的內容就好比是一桶水,而一堂課教給學生的只有一杯水,這樣的備課纔是充分的。 (一桶水與一杯水的比喻,老師充分準備的重要性) (新教師在熟悉全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還必須認真閱讀 1.有關這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這樣纔可以確定每個章節的學時數。

一堂課該講多少內容是有科學依據的,決不是隨心所欲、信口開河,想怎麼講就怎麼講。在熟悉教材全部內容並按教學大綱確定了章節學時後,便可以開始準備每堂課的教學內容。)

三. 新教師如何備課 顯然,備課就是去熟悉準備講的內容,但是隻熟悉內容不夠,還必須明確這堂課的內容什麼是重點,什麼是難點,什麼是概念,什麼是必須掌握的,什麼是一般理解的……這一系列問題,在備課時就必須很清醒,並且要有意識地根據這些問題,引導激發學生去領會它。對於重點、難點或比較抽象的概念,備課時就要想辦法在課堂上如何用顯見、易懂的事例或簡明的語言,使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

怎樣才能引起學生對重點和難點問題的重視呢?在備課時要提醒自己在講這些問題時,除了用抑揚頓挫的聲調外,還可利用板書引起學生對重點、難點的重視。如果在引出這些重點、難點問題時,能有意識地帶啓發性地引導學生思考,這樣更能促使學生變被動爲主動去理解難點和重點了。

四. 板書問題 板書,無非包括文字、圖表、公式、數字等,但千萬不可小看它的作用,因爲老師在課堂上與學生直接交流的時間很少。授教主要依靠板書和語言來表達,語言有時比較快,學生一聽就過去了,而板書卻可以以停留一段時間讓學生邊看邊思考。

作爲老師,對板書應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決不要亂劃亂寫,也不要什麼都不寫。應該寫什麼,什麼時候寫,寫在什麼地方,怎麼突出重點、要點,這些都要考慮。

甚至什麼時候擦黑板,擦哪部分,保留哪部分,都應在備課時設計好。對於第一次上講臺的老師,備課教案裏除了有文字外,還應該有板書設計。

如果用多媒體課件授課,切忌不要成爲教材的電子版再現。課件的製作要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思考問題,要用幹練的文字和簡明的圖表,必要時可用動畫顯示視圖中動態的資訊流動過程,以加深學生對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的理解。

備課備得越充分,上講臺講課的底氣就越足。特別是第一次上講臺的老師,最好能作一二次課前自我或集體的試講,看看自己在一堂課內的講授和備課是否合拍,看看一堂課的時間掌握得怎麼樣,以備在正式的講課中獲得更好的課堂效果。

8. 幼兒園老師備課,怎麼寫的

幼兒園教師如何備課?備課是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也是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起點。

從教師專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備課指向的是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因此,研究教師如何備課具有重要意義。

當然,這裏所說的“課”並非指向一節集體教學活動,而是涵蓋了幼兒在園進行的各種類型的活動。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行話說,精彩的生成源於精心的預設。由這兩句話可見備課之於教學的意義。

雖然,有效的教學並不完全是由備課的精細度決定的,但精心的備課對於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卻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實踐中,由於受到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們的很多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存在着不少與現在倡導的教育理念不一致的教育行爲(主要指向教師的內在思維)。

同時,透過日常下園與教師們的交流,我也瞭解到教師們在實際的備課過程中存在着一些困惑。因此,我嘗試着從教師備課中的普遍問題說起,接着談談備課過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幾組關係,最後從教學設計的角度提出處理好這幾組關係需要思考的幾個主要問題。

一、教師備課中的普遍問題 透過計劃我們能夠了解教師的基本想法,進而瞭解其想法背後的教學思路和理念。基於對大量教育活動計劃的分析及與教師的交流,我們發現教師們在備課過程中存在着習慣性的思路和他們自己意識不到的一些問題。

(一)教師備課的習慣性思路:教師們在備課時更習慣於從教育內容出發來設計活動。他們在設計活動時一般是先想內容,即“我想教給孩子什麼”或“我想讓孩子做件什麼事,這件事應該挺好玩的”,然後再考慮“我想教的內容中包含哪些目標”,接下來是“我要怎麼做”。

1、內容的選擇 教師們在選擇教育內容時,大致包括兩條途徑:一是依據目標從現成的各種教材或生活中(如季節、節日)尋找相關內容,這是很多教師經常會選擇的一條途徑;二是教師圍繞自己認爲有價值的或孩子可能感興趣的事選擇內容。其中,一些教師能夠考慮到孩子的興趣或內容的新穎性,但這種考慮多是他們自己的主觀感覺。

當被問及爲什麼選擇這個內容開展活動時,他們一般會說“我覺得這個內容挺好的,我們班孩子應該挺喜歡的”,或者是“我們班孩子最近對這個一直很感興趣”,而當你再進一步詢問他們“孩子感興趣的到底是什麼”、“這個興趣反映出孩子怎樣的需要時”,他們往往就說不清楚了。這反映出教師們在選擇內容時缺少對孩子們與此內容相關的原有經驗和發展需求的關注,同時也缺少對教學內容或教材的獨特價值及教學重點、難點的分析。

2、目標的設定 無論是透過哪條途徑選擇的內容,教師們更習慣於將教材中的現成目標搬進自己的計劃中,或者按着往年習慣了的做法把過去的目標放到當前的計劃裏。從表面來看,這些目標多是《綱要》或《細則》中的原話,似乎本身並沒有太大問題。

但一經琢磨,不難發現這些目標表述比較空泛,幾乎是整個學期都要培養的目標,看不出與幼兒當前發展水平的聯繫和針對性,而且不具有操作性。有時還會將目標與幼兒要做的事情相混淆,不清楚爲什麼要讓幼兒做這件事。

這反映出教師在設定教育目標時,缺少對所定目標關鍵詞的內涵的理解,缺少對幼兒要達到此目標需要具備哪些具體經驗和能力或需要經歷怎樣的發展階段的深入分析,缺少對既定教育內容所涉及到的領域關鍵經驗的具體思考。3、過程的設計 設定了內容與目標的基礎上,教師們對教學過程的預設一般是先考慮用什麼樣的形式比較新奇,能夠調動孩子們的興趣。

然後再把過程設計成幾個步驟,或提出幾個問題試圖引發孩子的思考,但這些問題一般都會直接指向目標,提出問題的目的多是引導幼兒說出老師所預期的答案。有時也會再給孩子們一些時間讓他們自己練習、操作或者與同伴討論。

最後是小結,將老師認爲的很有價值的問題再跟幼兒強調一下,以確定孩子們都能說出來或展示幼兒做出來的作品。這個過程猛的一看似乎挺流暢的,但仔細想想就不難發現整個過程幾乎都是在老師的掌控下走過場,按着老師預設好的思路和答案步步推進,直至有幼兒能夠說出老師所期望的答案。

這反映出教師重形式、重操作、重結果、輕過程的傾向,缺少對幼兒可能存在的不同情況、不同問題以及相應對策的分析,缺少對幼兒學習過程和學習特點的分析,缺少對教學環節與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之間關係的思考。(二)教師習慣性備課思路背後的觀念及主要問題:上述種種習慣性思路反映出目前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仍然存在着“以教師爲中心”的傾向。

在這一傾向的影響下,他們在設計活動時的出發點、落腳點以及對教學有效性的理解,都表現出了過多關注自己的想法而忽略幼兒想法及其背後需求的觀念方面的問題。1、以“我想教什麼”爲出發點,缺少對爲什麼要教這個內容和這個內容與幼兒當前的發展之間有什麼關係的思考,導致教學的盲目性。

2、認爲教學過程中教師“教過了”,孩子就“學會了”,於是以教的過程替代學的過程,缺少對幼兒如何學習的以及如何幫助幼兒學會的關注和把握,導致學習的被動性。3、以完成教師預設的教學計劃爲落腳點,缺少對幼兒在學習過。

9. 教師怎樣備課和書寫教案

教師怎樣備課和書寫教案做到目中有人。

否則,對學生的基礎、學習態度、需要等情況若明若暗,一無所知。即使教材備得滾瓜爛熟,也容易因爲脫離學生實際,而造成教學的失敗。

教師備學生應做到以下六個瞭解。(一)瞭解班級基本情況。

教學班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基本單位,教師應該對班級有一個全面的瞭解,瞭解班級的學生構成、特點、風氣、智能結構、學習情況、學習興趣,以及多數學生對自己教學所持的態度,班級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意見,班級中各正式閉體和非正式團體的構成等。(二)瞭解學生個體自然情況。

一個班級是由每一個學生個體組成的。教師要對全班學生做到了解,還應去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體自然情況。

個體自然情況包括:學生姓名、年齡、視力、聽力、身體狀況,同學和老師關係,家庭教育環境等。(三)瞭解學生學習基礎。

瞭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包括班級的整體的學習基礎,學生個人的學習基礎。優中差生的比例等。

而在講授新課前,教師又要了解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情況。1.瞭解學生是否具備學習新知識的準備知識;2.新課可能產生的困難和障礙;3.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四)瞭解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意見。教學的科學與藝術,既體現在教學內容上,又體現在教學方法上。

教師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必須要經常瞭解學生對自己教學方式方法的意見。

要了解學生對哪些方法適應,哪些方法不適應,喜歡什麼樣的方法,不喜歡什麼樣的方法等。(五)瞭解學生個性品質差異。

個性品質包括學生的觀察山、記憶山、想像山、思維力等智力因素,還包括學生的動機、興趣、能力、氣質、性格、自信等非智力因素。“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學生是有很大個性差異的:教師要從透過各種渠道各種力式來了解學生興趣愛好、氣質類型、性格特點、智力差異,從而爲因材施教提供依據。

(六)瞭解學生的變化與進步。要全面準確地瞭解學生,教師不僅要從靜態上了解學生,還要從動態上了解學生;即及時瞭解學生的變化和進步。

例如學習情緒、學習積極性的變化,組織紀律、興趣愛好的變化,作業情況、課堂表現等:還了解受到老師的批評或表揚產生的變化,同學之間鬧糾紛吵架後的變化,在家裏受到叱責或打罵後的情緒變化,考試成績下降後的情緒變化等,針對這些變化,教師要及時瞭解和發現,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尤其在教學中,教師特別要注意發現學生的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要及時地強化引導,使之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愉悅,產生鞏固自己成績的力量和繼續前進的願望。

3、備教學資料——掌握四項原則。教材是教學的依據和根本.教師必須吃透:但是,如果教師上課只是依照教材照本宣科,這勢必就像清水煮白菜一樣,讓學生感到一點油、鹽、醬、醋的味道也沒有。

怎樣才能把課上“活”呢?他山之石可攻玉。教學參考的恰當利用,教學參考資料的學習吸收,生活經驗的觀察積累。

給教材“添油””加醋”,讓教學內容豐富起來,這就會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這是死課活教。

那麼教師怎樣去學習和吸收各種教學資料呢?應掌握這樣幾項原則。(—)博覽精選,厚積薄發。

作爲教師應是—個學識淵博的人,他不僅要精通本學科的知識,同時對教育學、心理學、天文、地理、文史哲等各方面的知識都略知一些。(二)消化吸收,貴在創新。

對學習積累的各種教學資料不能機械照搬照抄,更不能喧賓奪主,重在消化吸收,貴在創新運用。如對教學參考書不能照搬,而作爲開拓思路的工具,在此基礎上去發揮,去創造。

(三)凡引入教學內的資料中的觀點和事例必須科學可靠,要避免錯誤。(四)引入教學的資料應儘可能是新鮮的,要避免陳糠亂穀子。

4、備教學方法——掌握教改動態。備教學方法是教師備課的又一項重要任務。

什麼是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教師爲完成教學任務採取的一種活動方式。教學方法具有多層次、多形式。

但總體上可分爲單一性和綜合性兩大類。(一)單一性教學方法。

單一性教學方法是狹義上的教學方法,它是指教師在課堂上或用口述、或用提問、或用演示、或讓學生自學、討論、練習等單一活動的方法所進行的教學。(二)綜合性教學方法。

這是一種廣義上的教學方法,它是把教學原則、教學形式,課堂結構,教學手段,單一的教學方法等都包括在內.又能有完整地反映教學過程的教學方法。如魏書生創造的“定向→自學→時論→設疑→自測→自結”六步教學法。

上海育才中學總結的“讀讀、議議、練練、講講?”教學法等都屬於綜合性教學法,教師備方法,一方面要熟悉掌握一些傳統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教師在備課中應重點學習掌握教學改革中優秀教師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創造出來的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這多半是綜合性教學方法。如邱學華的”嘗試教學法”,李吉林的“情境教學法”,包全傑的“小學循序訓練作文教學法”,張思中的“外語教學十六字教學法”等。

另外,教師還應看一看國外的一些教法研究資料。如布盧姆的“掌握學習教學法”,斯金納的“程序教學法”,布魯納的“發現法”等。

5、備學法---掌握學法指導內容與方法。

Tags:備課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