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茶禪一味的境界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9.99K

茶禪一味的境界

茶禪一味是一種深入內心的狀態,是一種追求平靜、自我反省和冥想的境界。在茶禪一味的境界中,人們會感受到內心的寧靜和清晰,全身心地投入到此刻的當下。人們透過品茶和冥想,達到了超越日常生活的境界,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滋養和啓迪。

在茶禪一味的境界中,人們看待世界的角度會因此而改變,一些煩惱和紛擾也會逐漸散去。人們會更加珍惜當下,更加尊重自我和他人,以及更加追求心靈的平和與和諧。

茶禪一味的境界是一種非常高深的狀態,需要有長期堅持和積累的修煉。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可以透過品茶、冥想等方式,逐漸向這種境界靠近,慢慢領悟生命的真諦。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禪的寓意和境界

  “茶禪一味”、“茶禪一體”是中國 傳統 文化 中一個獨特的現象,也是茶文化和禪文化合二爲一的集中體現。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茶禪的寓意和境界,一起來看看。

   茶禪的寓意

  茶禪一味,“茶即禪”,品茶如參禪。 飲茶 因能清心寡慾、養氣頤神,故向有“茶中帶禪、茶禪一味”之說。故中華歷來以茶香與書香、墨香齊名(號稱“三香”),是高雅、安詳、和諧之社會精神的體現。

  “茶禪一味”“茶即禪”--品茶如參禪。

  飲茶因能清心寡慾、養氣頤神,故向有“茶中帶禪、茶禪一味”之說。

  故中華歷來以茶香與書香、墨香齊名(號稱“三香”),是高雅、安詳、和諧之社會精神的體現。

  文人墨客,清茶一杯,淡風論雅;芸芸衆生,一茗在手,照樣海闊天空。

  平易近人,寧靜淡泊,雅俗共賞,這就是茶之性,茶之品。

  中國人與以茶爲能事,清晨人坊吃早茶,班前泡一杯花茶,待客要奉上清茶,柴、米、油、鹽、、醬、醋、茶,是日常生活中的必行之事。

  茶,最早是一味藥有治病的作用,《 神農本草經》雲:「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以後茶漸爲中國人的主要飲料,那麼,普通的一種茶,能升至茶文化,這裏是因爲 士大夫們參與茶事,賦予其一種文化理念,故而有種茶、製茶、烹茶、品茶等茶的成品工作。逐漸產生了一系列規則、制度、習慣、風俗與書法、繪畫、美文、詩詞、琴棋,互爲表裏,融和成爲綜合性的文化現象。

  茶文化內伸層面,又謂-- 茶道。《周易.繫辭上》曰:「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茶道的內涵,不僅指茶法茶器,更是指具象中的道德、美學、哲學的理念,所謂茶道即人道。茶事極重「德行」, 陸羽的《 茶經》說:「茶性儉」、「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在茶事中體現爲:「對己,簡樸自律;對客,待之以禮」。

   “茶禪一味”的境界

  第一重境界:“茶禪一味”與日常生活的相融

  日常生活是“茶禪一味”,的基石:“茶禪一味”,是日常生活的昇華這兩者互爲因果互相促進。

  ⒈茶葉與農禪

  佛門的茶事活動,與新式的禪林經濟爲特定的“農禪並重”密切相關正是農禪,爲茶、禪的結合提供了物質基礎。約八世紀中葉,馬祖道一率先在江西倡行“農禪結合”的習禪生活方式,鼓勵門徒自給自足。其弟子百丈懷海在江西泰新百丈山創《百丈清規》,並把世俗的生產方式移入佛門。約九世紀中葉,由於新型的禪林經濟普遍得到發展,寺院栽茶、製茶就在這種自立求生、經濟的背景下大規模興起。加之如火如荼的寺院飲茶之風無疑也刺激了這種生產活動的持續展開。

  其時,著名的佛教寺院普陀寺,即擁有了普陀山的茶地僧侶從事茶樹 種植 並積累了豐富的種茶、採茶製茶 經驗 。據傳,直至康熙、雍正年間普陀佛茶纔開始少量供應朝山香客。而九華山佛茶大約也是唐時開始培育出來的。其僧人培植的“金地源茶”在當時就被譽爲色味俱佳的名茶。四川蒙山生產的“蒙山茶”,相傳最初是漢代甘露寺普慧禪師所培育。由於它的極爲優異的質地,長期被奉爲貢品,又被人們稱爲“仙茶”。著名的“烏龍茶”,亦即“武火巖茶”的前身,也是福建武火山當地的僧人所培育種植。據考,此茶在宋元后亦以武夷寺內僧人制作爲最佳。清郭柏蒼所著《閩產異錄》載:“武夷寺僧多普江人,以茶坪爲生。每寺請泉州人爲茶師。 清明 之後 穀雨 前,江右採茶者萬餘人”。由於僧人技藝高超,又把不同時節採摘的茶葉,用不同的工藝分別製成“壽星眉”、“少蓮子心”和“風味龍鬚”三種名茶,使其享有盛譽,經久不衰。浙江的徑山茶,名聲極高。徑山爲著名茶區,宋政和七年,徽宗賜徑山寺名爲“徑山能仁禪寺”被唐太宗賜名“國一禪師”的僧人法欽,就在寺院親植茶樹,茶林遍野而茶風亦極盛。此外,還有唐代荊州玉泉寺附近山洞水邊羅生一種野茶,經玉泉寺真公和尚加以曝制,使之“拳然重疊,其狀如手,號爲仙人掌茶”。李白曾對此茶讚不絕口,稱其“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答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詩並序》)江蘇洞庭山水月院的僧採製的“水月茶”是現在皖南“屯綠茶”的前身。在明降慶年間,僧大方製茶技法精妙,因而名揚四海,人稱“大方茶”此茶流傳至今,改名爲“碧螺春茶”。還有浙江雲和縣惠明寺僧人種制的“惠明茶”,雲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亦是當地著名的佛茶。而“羅漢供茶”原由浙江天台山佛寺所供;“香林茶”則初爲杭州法鏡寺所供;“雲霧茶”最早也是江西廬山、雲居山及安徽黃山的寺院僧衆培育或加下製作出來的聞名遐邇的好茶。

  總之,在由江西創闢“農禪並重”的風尚佛教僧衆的種植茶樹與茶葉製作加工活動積累了許多經驗;長期的精心勞作,畢竟成就了茶業界繁榮,製成了諸多獨具特色的名貴茶葉。正因爲如此,故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說。唐宋時的禪寺,多建造在高山峻嶺之中,僧人禪師往往時節一到便製茶。茶成了文人進入佛寺進行各類活動的最好中介,而僧人也是以茶來敬客,這成爲唐宋時一派獨特的文化氣象。

  ⒉飲茶與坐禪

  佛教僧衆坐禪飲茶的文字可追溯到晉代。《晉書·藝術傳》記載,敦煌人單道開在後趙都城鄴城(今河北臨漳)昭德寺修行,除“日服鎮守藥”外,“時復飲茶蘇一二升而已”。唐代陸羽曾在寺院學習烹茶術七八年之久,所撰《茶經》記載的“煎茶法”即源於叢林(佛教僧衆聚居之所)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亦載:“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禪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終使僧人飲茶成風,有的甚至達到“唯茶是求”的境地。

  “飯後三碗茶”成爲禪寺“和尚家風” 宋代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一十六:“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東事西事,上堂吃飯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東事西事。”中唐後,南方許多寺廟都種茶,出現了無僧不茶的嗜茶風尚。唐代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就記載了山僧種茶、採茶、炒制及沏飲香茶的情景。飲茶爲禪寺制度之一,寺中設有“茶堂”有“茶頭”,專管茶水,按時擊“茶鼓”召集僧衆飲茶。

  ⒊茶事活動與禪宗儀禮

  茶在禪門中的發展,由特殊功能到以茶敬客乃至形成一整套莊重嚴肅茶禮儀式,最後成爲禪事活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深層的原因當然在於觀念的一致性,即茶之性質與禪悟本身融爲一體。正因爲茶與禪能融爲一體,所以茶助禪,禪助茶,“轉相仿效,遂成風俗”茶有如此巨大功能,決非僅由其藥用性質的特殊方面所決定,正如道教最旱在觀念上把茶吸納進其“自然之道”的理論系統中一樣,禪門亦將茶的自然性質,作爲其追求真心(本心)說的一個自然媒介。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事實中,這都是一個絕佳的無與倫比的自然媒介。它的無可替代性正是禪宗能將其真正作爲一種文化而大大興盛起來的根本原因所在。

  茶與禪的碰撞點,最旱發生於藥用功能中,但不同的是,它一開始便與禪門最基本的工夫---禪定結合在一塊。而禪定正是其他宗派也注重的,所以就連最富神祕色彩的佛教密宗在其重要場合也無法離開茶。

  實際上,佛教禪宗不僅對中國的茶樹種植與茶葉加工的製作技術的發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由於禪茶精神對整個中國茶文化的滲透與普及,人人提高了茶文化的美學境界,這種境界首先體現在佛教茶文化的每一環節內。由此茶文化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品味也大大提高,可見禪宗的功勞之大。

  的確,禪僧高士能悟得禪理、茶性之間箇中之味,與其本身的修養及其美學境界有關。他們注重精神追求,淡泊物質享受和功利名份。這是他們得以保持那份清純心境,以隨時進入藝術境界的前提。因而,“碾茶過程中的輕拉慢推,煮茶時的三沸判定,點茶時的提壺高注,飲茶過程中的觀色品味,都藉助事茶體悟佛性,喝進大自然的精英,換來腦清意爽生出一縷縷佛國美景。”(樑子《中國唐宋茶道》)這是一種純粹的美的意境。

  佛教對各類“行茶儀式”的美學昇華,一方面是山於茶事活動的普遍展開,場所日益增多,交流傳播日益廣泛,因而要求也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又因出現了一些精益求精又熱心茶道的禪僧。此外,茶器的日益精良,也必然地推動着這一美學化的進程。那一套套順應佛教儀軌的茶道形式——寺院茶禮,正是適應禪僧們的集體生活而必然形成的嚴格要求。

  第二重境界:“茶禪一味”與開悟頓悟的相通

  茶如果只像開水一樣,僅是解渴;如果只像咖啡一樣,僅是提神,斷不能由單純的物質成爲文化的載體。在禪林公案中,茶與佛教的開悟頓悟相通達,終於發生了根木性的轉變。

  ⒈“吃茶去”中禪意深

  根據目前已知的材料,“茶禪一味”作爲固定詞組的成型有一個發展過程。這一禪林法語與“吃茶去”的佛家機鋒語有着內在的聯繫。“吃茶去”出自唐代名僧從諗,由於從諗禪師常住趙州觀音寺,人稱“趙州古佛”。趙州主張“任運隨緣,不涉言路。”學人問:“如何是趙州一句?”他說:“老僧半句也無。”關於“吃茶去”這一公案,《五燈會元》卷四有較詳細的記載:

  一人新到趙州禪院,趙州從諗禪師問:“曾到此間麼?”答:“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一僧,答曰:“不曾。”師又曰:“吃茶去!”後院主問:“爲什麼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喚院主,院主應諾,師仍雲“吃茶去!”

  趙州三稱“吃茶去”,意在消除學人的妄想,所謂“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據說,一落入妄想分辨,就與本性不相應了。茶與禪淵源深長,“茶禪一味”的精練概括,濃縮着許多至今也難以闡述得盡善盡美的深刻涵意。佛教在茶的種植、飲茶習俗的推廣、飲茶形式的傳播等方面,其巨大貢獻是自不待言:而“吃茶去’,三個字,並非提示那提神生津、營養豐富的茶是僧侶們的最理想的平和飲料,而是在講述佛教的觀念,暗藏了許多禪機,成爲禪林法語“天下名山僧侶多”,“自古高山出好茶”。歷史上許多名茶往往都出自禪林寺院。這對禪宗,對茶文化,都是無法迴避的重頭戲。尤其值得大書一筆的是,禪宗逐漸形成的茶文化的莊嚴肅穆的茶禮、茶宴等,具有高超的審美思想、審美趣味和藝術境界,因而它對茶文化推波助瀾的傳播,直接造成了中國茶文化的全面興盛及禪悟之法的流行。

  2、飲茶與開悟

  自從諗禪師開啓以茶入悟的法門之後,叢林中多沿用趙州的 方法 打念頭,除妄想。例如,楊歧方會,一而云:“更不再勘,且坐吃茶”,再而云:“敗將不斬,且坐吃茶,”三而云:“柱杖不在,且坐吃茶。”又如,僧問雪峯義存禪師:“古人道,不將語默對,來審將甚麼對?”義存答:“吃茶去。”再如僧問保福從展禪師:“古人道非不非,是不是,意作麼生?”從展拈起茶盞。還有,人稱“百丈(道恆)有三訣:吃茶、珍重、歇、”(均載《五燈會元》)清代康熙年間,著名法師祖珍和尚爲僧徒開講說:“此是死人做的,不是活人做的白雲恁麼說了,你若不會,則你俱是真死人也,立在這裏更有什麼用處,各各歸寮吃茶去。”(《石堂揭語》)。清代楊悼《遊牟山資福寺呈霞胤師》詩云:“趙州茶熱人人醉,臥聽空林木葉飛。”至今杭州龍井附近,懸有古楹聯:“小住爲佳,且吃了趙州茶去;曰歸可緩,試閒吟陌上花來。”總之,飲茶不僅可以止渴解睡,還是引導進入空靈虛境的手段。無怪乎,中教協會趙樸初先生1989年9月9日爲《茶與中國文化展示周》題詩曰:

  七碗愛至味,一壺得真趣。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著名書法家啓功先生也題詩:“趙州法語吃茶去,三字千金百世誇”。

  在禪宗眼裏,任何事物都與道相通。“一切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 (《永嘉大師禪宗集證道歌》)“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景德傳燈錄》卷六)這裏,最關鍵的是一個“悟”字,如一味追求俗世行爲,就會“矇蔽其真識,不可救藥,終不悟也”。就正如求佛保佑的人,也是以一定的功利爲目的,從而經常會成爲悟的束縛。禪宗強調自悟自性,也就是對本性真心的自悟。

  ⒊“茶禪一味”的禪式理解

  顯然,禪師論禪,是要排斥法執、我執,以便自悟本性。執,即束縛。就如“吃茶去”,如拘泥於此三字,死鑽牛角尖有可能成爲人們理解上即“悟道”的束縛。因此禪宗是要人們做到“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見性成佛道”。也就是說要達到“內外不住,來去自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壇經》)的精神境界。禪茶的深厚基礎,緣真實體驗的深刻性。正是在“悟”這一點上茶與禪有了它們的共同之點。所謂“體驗有得處,皆是悟”,“必工夫不斷,悟頭始出”,“古人把此個境界看作平常”,都與茶及茶事活動有着深刻的內在關聯。茶事及其活動本身就是一個極平常而自然的境界,然而真正要有高深的境界又必須是工夫不斷,“悟頭始出。”雖然“凡體驗有得處,皆是悟”,但此體驗本身即得來不易,必工夫不斷,方可有悟。進而言之,悟雖可得,亦隨時可失,所以說“得火不難,得火之後,須承之以艾,繼之以油,然後火可不滅”。這就全然是一個保持境界的事了。禪宗的茶事活動之所以日益講究,甚至將其化爲一個藝術境界,奧妙全在於此。

  趙州和尚的“吃茶去”早已從具體實際生活上升到超脫物我的一種“悟”,從而具備了一種嶄新而深刻的文化意義。如果我們僅僅依據茶的醒腦提神的藥用功能,對禪宗的坐禪修持的證道法,倒有解釋的用場,但對慧能以後禪宗那種“見性成佛”,不靠禪定的那種順乎自然的境界,則很難解釋得通。說到底“吃茶去”,是和“德山棒,臨濟喝”一樣的破除執著的特殊方法,是要去除人們的執著,一任自心。

  爲了使人“妄心不起”,就執著坐禪,這豈不是將人作爲死物一般。須知“道須通流”,心若住而不動就是心被束縛。在禪宗看來,悟道成佛完全不須故意做作,要在極爲平常的生活中自然見道。長慶慧禪師,二十餘年坐破七個,仍未見性,直到一天偶一卷簾,才忽然大悟,即作頌口:“也大差,也大差,捲起簾來見人下有人問我解何宗,拈起拂子劈頭打。”一旦豁然貫通靠的卻是解去坐禪的束縛。因而真正深通禪機者,往往一切聽之自然,自在無礙。“要眠即眠,要坐即坐”,“熱即取涼,寒即向火”。慧能所以強調“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外再無什麼“道心”。就這點而言禪宗的確表現了“世間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間法”的世俗精神。而茶正好應合了這種世俗精神,體現了這種世俗精神,它平平常常,自自然然,毫無神祕之處,卻又是世俗生活中不可少之物。有了它,便“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茶之爲物,在禪宗看來,真可悟道見性,因它是物又超越物,如“吃茶去”,就是悟道方式的機鋒;又因它有法而又超越法,自在無礙,不須強索。正如臨濟義玄所說:“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臥,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古尊宿語錄》卷十一)這正是禪宗的精神所在;這種精神無不體現在禪宗的茶文化中。

  江西的黃龍慧南禪師,即由臨濟宗分出的黃龍宗的開山祖師,他就曾以“人人盡有生緣,上座生緣在何處了?”“我手何似佛手了?”“我腳何似驢腳了?”這三個牛頭不對馬嘴的提問,標榜爲“黃龍三關”,而且“三十餘年,示此三問”,藉以“接引”僧衆。這位黃龍宗的開山祖師,在鄭重地 總結 “三關”的“自頌詩”中,特別地突出了“趙州茶”。據 ((五燈會元》載:“師自頌曰:‘生緣有語人皆識,水母何曾離得蝦。但見日頭東畔上,誰能更吃趙州茶。’”其實自趙州從諗禪師發明“吃茶法”這一偈語後,“趙州茶”也成爲禪門徑直使用的 典故 。從諗是南泉願禪師的弟子,江西馬祖道一禪師的徒孫,當時即名揚天下,人稱“趙州眼光,爆破四天下”(《五燈會元·浮杯和尚條》)其時,“趙州茶”與“吃茶去”早已成爲人們熱知的“趙州關”。黃龍慧南禪師的“三關”當不會與“趙州關無關吧。前者與後者都是以茶連接的。其實從諗禪師曾留下許多著名禪案。如“大道透長安”、“無”、“庭前柏樹子”等等。然至今仍傳頌入口的不就是“吃茶去”嗎。可見它是滲透了“茶禪一味”的文化意義,才穿透歷史時空而被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面所接受的。

  第三重境界:“茶禪一味”與平常心的相和

  開悟頓悟自然是高境界,而具備平常心是更高的境界。平常心的養成是和茶禪一味相和諧的、相協調的。而平常心的倡導,又是和江西密不可分的。

  禪宗的“一華(花)五葉”,孕育開放於唐宋時代,而它生根建基的上壤乃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江西大地。“五葉”之中的曹洞、潙仰、臨濟三宗以及臨濟分權而出的楊岐、黃龍二派,皆直接誕生於江西曹洞之名得自宜豐的洞山和宜宣的曹山,潙仰之名一半來自宜春的仰山,楊岐之名得自萍鄉的楊岐山,黃龍之名得自修水的黃龍山,而臨濟宗名雖山義亥禪師傳法河北臨濟村所起,但義玄受法參學處正是江西,宜豐的黃果山纔是該宗的祖籍祖庭。“五葉”中的另兩枝雲門宗、法眼宗,分別由文偃禪師創建於廣東雲門山、文益禪師創建於南京清涼山,他們都是青原一系的法嗣,二宗的主要活動雖然當時不在江西,卻與江西的關係甚爲密切。雲門宗主文偃創宗前遍參江西名山尊宿,在廬山、水修等地建寺修學,其宗門子嗣在江西活動的大有人在,像洞山的曉聰、契嵩,雲居山的佛印,廬山的懷璉,都是名震人主的雲門龍象。法眼宗主文益開悟於漳州羅漢院,得桂琛禪師法緒,然後受江西撫州牧的延請,住持撫州曹山崇壽院,開堂授徒。他在撫州傳法,“四遠之僧求益者,不減千計”。其門下諸如德韶、道欽、慧明等一批優秀徒衆,皆學禪得法於崇壽院。文益晚年始受唐國主之邀,住金陵弘法,而其宗風禪法早在江西撫州就已經定型。雲門、法眼二宗若要溯源其出,江西吉安的青原山,乃其尋根祭祖的聖庭。因此,也不妨這樣說:江西是禪宗五宗七派的共同發源地。

  談到江西禪宗,人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著名的禪師馬祖道一。在中國禪宗發展史上,馬祖道一確實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胡適先生在《論禪宗史的綱領》中對此曾有過這樣一段評論:“達摩一宗亦是一種過渡時期的禪。此項半中半印禪,盛行於陳隋之間,隋時尤盛行。至唐之慧能、道一纔可說是中國禪。中國禪之中,道家自然主義成分最多,道一門下不久成爲正統。‘中國禪’至此始完全成立。”印順禪師所著的《中國禪宗史》也持類似觀點,認爲馬祖道一的洪州禪出現之後,才標誌着禪學中國化的真正完成。作爲繼慧能之後出現的偉大禪師之一,馬祖道一在禪學領域的影響自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在於他提出了“平常心是道”這樣一種充滿中國特色的佛性理論。

  馬祖道一此說一出,幾乎成爲後世洪州禪學的不二法門。特別是到了臨濟義玄手中更是將“平常心是道”的 口號 表述爲“立處皆真”。義玄認爲“佛教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 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臥。……你且隨處作主,立處皆真”(《古尊宿語錄》卷四)。主張人與道之間沒有間隔,自然相契,,並有偈雲:“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臨濟語錄》)至此不難看出,“平常心是道”的佛性論,實際上已經把慧能開闢的南宗禪所獨有的那種自在無礙、隨心所欲的活潑宗風發展到了極致。

  慧能開闢的南宗禪向來提倡“直指人心,頓悟成佛”,而“直指”與“頓悟”的前提則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就是要截斷思維意識的邏輯執行線路。用宋代楊岐派著名禪師圓悟克勤的話來說,就叫做“截斷衆流”。圓悟克勤在《碧巖錄》中總結當時風行的石門禪的禪風的特點時說道:

  雲門尋常一句中,須具三句,謂之函蓋乾坤句,隨波逐流句,截斷衆流句。放去收來,自然奇特,如斬釘截鐵,教人度不得。

  所謂“教人度不得”,也就是要截斷人們思維意識的邏輯執行線路,使人們通常的思維活動在其中寸步難行。

  禪宗是中國士大夫的佛教,浸染中國思想文化最深,它比以前各種佛學流派更多地從老莊思想及魏晉玄學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及“言不盡意”、“少得意忘像”中吸取了精華,形成了以直覺觀、沉思默想爲特徵的參禪方式,以活參、頓悟爲特徵的領悟方式;以自然、凝鍊、含蓄爲特徵的表達方式改變了過去佛教灌輸與說教的習慣,突出了自悟的知覺觀照方式。禪宗常講“平常心”,何謂“平常心”呢?即“遇茶吃茶,遇飯吃飯”(《祖堂集》卷十一),平常自然,這是參禪的第一步。禪宗又講“自悟”,何謂“自悟”?即不假外力,不落理路,全憑自家,若是忽地心花開發,便打通一片新天地。“唯是平常心,方能得清淨心境,唯是有清淨心境,方可自悟禪機。”(葛兆光《佛影道蹤》)既不要開悟也不要頓悟,而是能夠自悟,平常心怎麼不是一種更高超的體道呢?因此,清代湛愚老人《心燈錄》稱讚:“趙州‘吃茶去’三字,真直截,真痛快。”黃龍慧南禪師也有偈雲:“相逢相問知來歷,不揀親疏便與茶。翻憶憧憧往來者,忙忙準辨滿甌花。”

禪茶一味什麼意思

禪茶一味的意思是茶文化與禪文化有共通之處。

“茶禪一味”的典故源自趙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語——“吃茶去”。宋代高僧圓悟克勤以禪宗的觀念和思辯來品味茶的無窮奧妙,揮毫寫下了“茶禪一味”,其真跡被弟子帶到日本,現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爲鎮寺之寶。

茶道始於中國,發揚光大於日本。茶道與禪宗,殊途同歸,而又相輔相成,故“茶禪一味”被視爲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茶道傳入日本,茶禪一味成爲日本茶道主要思想。

茶文化介紹

茶文化意爲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譜、茶詩、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茶文化起源地爲中國。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

直到現在,漢族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薰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蜀山的俠君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六安的六安瓜片等。

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喜愛品茶,各國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國茶文化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禮儀。

禪茶文化的八個境界

禪茶原本是指寺院僧人種植、採製、飲用的茶葉,主要用於供佛,待客、自飲、結緣贈送等。禪是一種境界,講求的“禪茶一味“禪””是心語,“茶”是物質的靈芽,“一味”就是心與茶、心與心的相通。中國禪茶文化精神概括爲“正、清、和、雅”。

有人說茶文化其實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個空名頭,但是當你真正面對茶,用心去感受茶、衝泡茶的時候,在這個過程中你能有自己感悟,能悟出生活中的一些道理。泡茶、喝茶,可以說與修行佛陀的教誨“八正道”一致。因爲泡茶時,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纔有好的色、香、味。此外,靜靜地喝茶態度,也類似於坐禪修行發。

從字面來看:“茶禪一味”即喝茶和修禪是一個味道。茶與禪本是兩種文化,在其各自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發生接觸並逐漸互相滲入、相互影響,最終融合成一種新的文化形式,即禪茶文化。

佛教禪師認爲茶有三德:“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交友時以茶爲媒廣結善緣”。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煩惱、壓力與日俱增,因而近年來,禪修、茶道等傳統的解壓方式,逐漸興起,爲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帶來了一絲清風。

但是又有幾人能從初入茶道的新人做到迴歸生活的茶人,需要經過什麼樣的過程呢,習茶之路和生活一樣,有喜悅、有迷茫、有浮有沉,但最後皆迴歸於自然。

禪茶一味是什麼意思?

唐人飲茶之風,最早始於僧家,“茶禪一味”的典故源自趙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語——“吃茶去”。宋代高僧圓悟克勤以禪宗的觀念和思辯來品味茶的無窮奧妙,揮毫寫下了“茶禪一味”,其真跡被弟子帶到日本,現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爲鎮寺之寶。

南宋末年,日本茶道的鼻祖榮西高僧兩次來到中國參禪,並將圓悟禪師的《碧巖錄》以及“茶禪一味”墨寶帶回日本,於1191年寫成《吃茶養生記》一書,成爲日本佛教臨濟宗和日本茶道的開山祖師。15世紀中葉,日本高僧村田珠光入寺學禪,師從大名鼎鼎的一休和尚。

茶道外傳

佛教崇尚飲茶,有“茶禪一味”之說。“茶”泛指茶文化,而“禪”是“禪那”略稱,意爲“靜慮”、“修心”。“一味”之說則是指茶文化與禪文化有共通之處。這個共通之處在於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所謂塵心洗盡興難盡,世事之濁我可清。茶,品人生浮沉:禪,悟涅盤境界。

茶道傳入日本,茶禪一味成爲日本茶道主要思想。安土桃山時期茶聖千利休將“侘寂”(wabi-sabi)引入茶道,結合茶禪一味,形成了如今日本茶道的基礎。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  茶禪一味

上 善 若 水,茶 禪 一 味

以水爲媒 以器爲介

上善若水 厚德載物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品茶修心 滋潤心田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亦可隨行而方圓。

追求一種恬靜安適、清心暢神的境界,

就是要透過至淡至遠至純的茶味,

將人從喧鬧的塵世解放出來,

讓人以冷靜的心去看忙亂紛繁的世界。

水,萬物之本源,

潤澤萬物而默默不語,不索回贈,

而水亦無常態,

隨變化而變化,以時俱進。

茶具以水滴爲形,

靜可雅緻,動則柔美。

隨行而變,隨遇而安。

茶壺造型,彷彿自然形成,

一顆小水珠遇見一顆大水珠,

自然融合,若合若離,若止若動。

茶杯延續了水珠靜止時的造型,

與茶壺相映得趣。

一壺四杯,搭配旅行包,

隨時隨地盡享好茶。

來本π空間,

尋求一種以茶爲媒的生活禮儀,

遇見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茶禪一味什麼意思?

問題一:爲何有人說茶即禪 茶禪一味是什麼意思 衆多資料中並無關於‘茶禪一味’的確切文字,因而只能從與茶有關的歷代禪門文獻中去推測茶禪一味的本來含義。最早,茶是多元起源的,即可飲用、食用也可藥用;而南宗禪尤其是洪州宗興起以後,則有體現平常心是道、道不用修的意思,故而可以知道茶爲禪之助,禪爲茶之魂。茶禪又怎樣同一味呢?它的含義在不同歷史發展階段及不同的國家中有不同的側重。在我國,強調的是修禪者如何以禪悅統攝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吃茶中保持禪悅。在我國的發展主要是在禪門和天台中裏的儀軌裏面,其它各宗也有自己的茶事儀軌。而在日本,強調的是茶人如何在茶藝中體驗禪悅。因此,把茶作爲入禪的技藝,使之成爲的藝術,而成了茶道。這種區別的原因主要是主體不同,在我國,主要是出家人;而在日本,後來主要是在家人。而茶禪一味在修行的不同階段也有不同含義。在破初關的過程中,強調的是透過飲茶等日常生活意象來發明本心,在此階段,吃茶去也罷,柏樹子也也罷,都是幫學人來領悟自心與佛性的平等不二;即所謂的莫向外求(趙州禪師“吃茶去”的公案,以及後來所參的這個話頭,都是爲了激發這種無漏慧。)在保任階段,是指禪者將在禪堂所得的法喜禪悅,在日常生活中加以保養任運。由此即可明瞭,如何於一味了,其基礎來源於般若的不二法門,實踐於大乘的禪學思想之中,其意涵蓋身心俱隱、內外並冥、道俗齊觀、解惑平等.明海大和尚曾給《茶和禪》一書作序:遇水捨己,而成茶飲,是爲佈施;葉蘊茶香,猶如戒香,是爲持戒;忍蒸炒酵,受擠壓揉,是爲忍辱;除懶去惰,醒神益思,是爲精進;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爲禪定;行方便法,濟人無數,是爲智慧。澤庵宗彭《茶禪同一味》說:“茶意即禪意,舍禪意即無茶意。不知禪味,亦即不知茶味。”一味清淨,法喜禪悅,趙州知此,陸羽未曾知此。人入茶室,外卻人我之相,內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互間,謹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天下太平。一顆樂茶之心,外卻我相,內蓄柔德,知敬知恩,假是百味,也是平常不二。

問題二:茶禪一味是什麼意思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無限,但以“四諦”爲總綱。

釋迦牟尼成道後,第一次在鹿野苑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之理。而“苦、集、滅、道”四第以苦爲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爲,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等,總而言之,凡是構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佛法求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觀、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茶性也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爲百病,火清則上清矣”從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產生多種聯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其二曰“靜”

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爲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鑑、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靜。佛教坐禪時的五調(調心、調身、調食、調息、調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爲基礎。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創出來的。 可以說, *** 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在 *** 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困,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 此話一語中的。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祕和人生的哲理。禪也是要求人們透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惱,歸根結底是因爲“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別強調“放下”。近代高僧虛雲法師說:“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放下一切是放什麼呢?中六根,外六塵,內六識,這十八界都要放下,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鬆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山清水秀,日麗風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閒,放鬆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放鬆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詩最妙: 放下亦放下,何處來牽掛?作個無事人,笑談星月大,願大家都作個放得下,無牽掛的茶人。

問題三:茶禪一味是什麼意思 關於“茶禪一味”一詞的解釋,度娘給的答案是:“茶禪一味”“茶即禪”--品茶如參禪。

飲茶因能清心寡慾、養氣頤神,故向有“茶中帶禪、茶禪一味”之說。 故中華歷來以茶香與書香、墨香齊名(號稱“三香”),是高雅、安祥、和諧之社會精神的體現。 文人墨客,清茶一杯,淡風論雅;芸芸衆生,一茗在手,照樣海闊天空。 平易近人,寧靜淡泊,雅俗共賞,這就是茶之性,茶之品。

【“茶禪一味”的精髓在於爲人的樂觀和寬容。以下轉引有關如何做個寬容和樂觀的人的相關闡述,是不是就是對“茶禪一味”四個字的最好充詮釋呢?】

做個樂觀的人

人到世間,不是爲苦惱而來,所以不能天天板着面孔,整日憂愁、悲傷、苦惱、失意,這樣的人生沒有樂趣,世上沒有絕對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樂的心,這世界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你心平氣和,它就還你一個心平氣和;你氣勢洶洶,它也還你一個橫眉冷對。樂聽讚美,不喜他人的批評,心欲名利,不欲失去它們,這種心態只會像鎖鏈一樣囚住自己。只有超越它們,纔可體驗自在與快樂。擁有一顆快樂之心,見到的就是一個值得歡欣的世界,心中滿是憂傷,見到的則只是一個充滿悲哀的世界,與其對不能得到的耿耿於懷,倒不如對你已經擁有的滿足感恩。快樂不在心外尋求,只能在心內尋得,心中若然滿足快樂,哪怕身在牢獄茅廁,一樣可以悠然自在。存好心,做好人,歡喜充心,愉悅映臉,樂觀向上,這樣就能站成一座豐碑,走出一道亮麗的風景。人生苦短,與其事事張弓拔弩,不如學着“幽它一默”。所以,做人得要問問自己樂觀了沒有。

做個寬容的人

海納百川,靠的是寬容的心。做人做事,心胸不可太狹隘。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賞識別人的優點,包容別人的不足,靠的是有愛人之心,有容人之量。爲你的仇敵而怒火中燒,燒傷的只能是你自己。忍不下一口氣,就惡言刀相向,忍受不了他人的春分得意,就嫉妒誣陷,這樣的人生只能昏暗無光,路會越走越窄。人間的是非善惡喜樂,世道的好壞、冷熱、榮寵,要放寬肚皮,坦然接受,路纔會越走越寬。寬容不是懦弱、退縮的壓抑,而是一種忍辱負重的大智大勇,是能識實相、敢擔當、懂化解融通。爲他人着想,是爲自己鋪路,寬容不是縱容,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考慮的是別人的自尊和承受度。善待別人,等於就是善待自己,無論生活受到怎樣的傷害,不必忿忿不平、耿耿於懷、懷恨在心,學會忘記,忘記是對自己的最好保護,學會感恩,感謝生活給你磨礪自己的機會,心靈充滿陽光,生活自然充滿燦爛。所以,做人要問問自己寬容大度了沒有。

請參考!我認爲很有深度,對我們做人也有很大啓示!

問題四:茶禪一味怎麼理解 1、“禪茶一味”的思想基礎

茶於佛教的最初關係是茶爲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無限,但以“四諦”爲總綱。

釋迦牟尼成道後,第一次在鹿野苑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之理。而“苦、集、滅、道”四第以苦爲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爲,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等,總而言之,凡是構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佛法求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觀、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茶性也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爲百病,火情則上清矣”從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產生多種聯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其二曰“靜”

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爲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鑑、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靜。佛教坐禪時的無調(調心、調身、調食、調息、調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爲基礎。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創出來的。 可以說, *** 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在 *** 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困,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 次話一語中的。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祕和人生的哲理。禪也是要求人們透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惱,歸根結底是因爲“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別強調“放下”。近代高僧虛雲法師說:“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放下一切是放什麼呢?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十八界都要放下,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鬆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山清水秀,日麗風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閒,放鬆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放鬆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詩最妙: 放下亦放下,何處來牽掛?作個無事人,笑談星月大,願大家都作個放得下,無牽掛的茶人。

2、佛教對茶道發展的貢獻

自古以來僧人多愛茶、嗜茶,並以茶爲修身靜慮之侶。爲了滿足僧衆的日常飲用和待客之需,寺廟多有自己的茶園,同時,在古代也只有寺廟最有條件研究並發展製茶技術和茶文化。我國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唐代《國史補》記載,福州“方山露芽”,劍南“蒙頂石花”,嶽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產於寺廟。僧人對茶的需要從客觀上推動了茶葉生產的發展,爲茶道提供了物質基礎。

此外,佛教對茶道發展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

1.高僧們寫茶詩、吟茶詞、作茶畫,或於文人唱和茶事,豐富了茶文化的內容。

2.佛教爲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學思想及“戒、定、慧”三學的修習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內涵,使茶道更有神韻。特別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觀於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學思想相輔相成,形成了中國茶道美學對“物我玄會”境界的追求。

3.佛門的茶是活動爲茶道的發展的表現形式提供了參考。鄭板橋有一副對聯寫得很妙:“從來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愛鬥茶。”佛門寺院持續不斷的茶事活動,對提高茗飲技法,規範茗飲禮儀等都廣有幫助。在南宋宗開禧年間,經常舉行上千型茶宴,並把四秒鐘......>>

問題五:禪茶一味是什麼意思 禪茶一味

“茶禪一味”“茶即禪”--品茶如參禪。

茶的寓意是放下,人生如旅,奔波的人,忙碌的人,放下手裏的活,小憩片刻,享受閒適,暗合禪意的放下,故謂之茶禪一味。

飲茶因能清心寡慾、養氣頤神,故向有“茶中帶禪、茶禪一味”之說。

茶禪一味,吃茶去

茶,苦中自有清香在;茶,有濃有淡,有冷暖,亦有悲歡;一個人喝茶,恬靜愜意,與沉默無關;一杯清茶,上善若水。

唐代轟動一時的禪宗公案“趙州吃茶去”,正是“茶禪一味”的早期表現。《五燈會元》卷四趙州從諗禪師有言:“師問新到:曾到此間麼?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爲什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喏。師曰:吃茶去。”

趙州從諗禪師對三個不同者均以“吃茶去”作回答,這個恰好是反映了茶道與禪心的默契,其本意是在消除學人的妄想分別;以真心誠意的平常心在一起“吃茶”,就可進入“茶禪一味”、“茶禪一體”的境界。

在禪境中以茶爲媒介,借茶性悟禪意,借禪理參茶道,可謂相得益彰。

《茶禪一味,茶禪一心》菊皇茶語 .篇

夜已深了,喧囂吵雜也已漸漸退去,此時此刻的時間裏爲自己沏上一杯茶,靜靜將自己融化在嫋嫋茶香之中,生活猶若一杯清茶,雖然很淡,卻散發着縷縷優優清香,慢慢品味,回味其間,人生百味一杯好茶!

我喜歡這茶的謙靜平和之氣,喜歡品茶時淡若清風的慢心境,喜歡茶中深邃悠遠的禪道。茶是醒神的優水,禪是開悟的修行。唐代高僧趙州禪師的禪語“吃茶去”,則表達出禪的大智慧。人之有品,茶有茶品,從品茶的體悟中去細品人生,是種特靜雅緻,從做普通人的角度去參悟茶的禪意,是種豁達。

茶,集山水之滋潤,沐天地雨露之精華,自然之物,聚天地靈氣;禪,自在隨緣,不在於講,而在印心,明人生之實相,道天地之機關的不二法門。古今禪師以茶悟道、以茶傳道,一茶一禪,內心修爲。

茶性“苦澀”,品茶的苦後回甘淡甜,苦中有甘甜。人生有八苦,苦海了無邊。而習佛法、修心養氣正是求得回頭是岸、苦盡甘來。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以求大徹大悟,而品茶有如修習佛法,品味人生,參破苦諦。茶禪一味,是頓想,是感悟,是自我修行。

茶性“靜”,茶道講究和靜怡真,由靜達到潔淨身心、滌除凡塵的境界。靜爲佛之首,空爲佛之本,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以靜爲基礎。禪宗便是從靜中創造出來,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心清如佛,佛者,茶也。

茶性“了凡”,日本茶道宗師利休曾說過:“須知茶道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此話一語道中茶道本質,禪在心中,悟自心生,從平凡小事中去透悟大道。心中的一份淡然恬靜,清澈了歲月的浮華。

茶性“須放”,人生的苦惱,皆因放不下,修佛特別強調放下。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半日浮閒,放鬆一下被囚禁困鎖的自然心性。在一杯清茶的時光裏似乎沒有什麼放不下的。此時,無牽掛的茶人和四大皆空的出家人不是有着同樣的心境?

佛法存於茶湯,所言誠然。茶與禪,味味一味,融合着無有精神與物質之別,真可謂百和妙殊,恰融一體。茶中有禪,禪在茶中,茶禪一味,茶禪一心,悟道如水;茶與禪,天生因緣,心心相印!

關於茶的一個成語 茶禪一味

茶禪一味,意指禪味與茶味是同一種興味。茶與禪的相通之處在於追求精神境界的提純和昇華。塵心洗盡興難盡,世事之濁我可清。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萬物世界。在人生的旅途上,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一路上看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

處於亂世而心不動,立於危牆而身不燥

譚海琳

  日本茶道文化極爲“繁文縟節”,許多細到不能再細的東西,像水溫或浸泡時間,用哪隻手開門,進房間後走幾步。先邁左腳還是右腳。日本茶道都有明確而不能變通的規定。儘管這樣,日本茶道文化卻聞名世界,各地都有人到日本學習茶道。

  所以,我覺得,讓日本茶道文化經久不衰的,正是這繁文縟節的禮儀。日本人願意靜下心去品茶,並始終保持一個淡然處之的心態。

  首先,茶道文化有許多規則,像該用哪隻手喝茶都有規定。但正是這樣,人們的心被繁瑣的規則磨練,當有一天人們不再爲這些規則所厭煩時,就掌握了茶的真諦,達到茶禪一味的境界。當今世界高速發展,許多人都過於浮躁,一味地追求快鍵健在,不落下的步伐中迷失了自我,而這些複雜的程序就會讓你一人靜衆心境,拋棄內心的雜念,遠離喧鬧,脫離紅塵世俗進入忘我的境界,它教會了們“寂”。

  其次是日本人對茶庭與茶室的設計。它與其他庭院不同,這裏只有寂寥,人們在自然中頓悟,所以桑田忠親會說:“茶道已從單純的趣味娛樂上升爲表現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規範和理想。”茶庭的設計很多時候都會營造一種茶鏡,它將很多自然因素融合在其中,給人一種人在草木間的感受。在這裏,人們可以忘卻煩惱,平復心性。也只有當人們放下閒事雜念與貪歡,纔可欣賞到大自然之中的柳綠花紅,欣賞到無盡的珍貴寶藏。

  茶道,由這個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它和禪道的關係密切,事實上,日本最早的茶就是榮西禪師帶回來的。他曾說:“茶,乃調整心律,強化心臟,平靜心靈之良藥也。”所以所謂茶禪一味,追求的就是一種喝茶時的意境以及對自己心境的磨礪。在細細地品嚐中,人們能用平常心去面對生活中的煩惱和困難,凡事都能夠先冷靜下來靜下心去認真思考並注重生活中的平凡點滴,真正領悟“忍”。

  所以日本茶道文化之所以能文明世界,就是因爲它教會了人們處於亂世而心不動,立於危牆而身不燥。

Tags:茶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