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唐朝飲茶文化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38W

唐朝飲茶文化

唐朝是中國的一個偉大時期,也是中國飲茶文化的高峯期之一。唐代人對茶的瞭解和使用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將茶的禮儀和文化深入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

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之前,但唐朝的茶文化是中國歷史上最爲重要的一個時期。當時,茶被賦予了很高的社交和文化意義,是各種場合和宴會的必備飲品。茶的傳播和普及也隨着唐代的繁榮而得到了發展。

唐代茶文化的代表性之一是茶藝。當時,茶藝不僅是一種烹調技藝,更是一種文化和藝術。唐代的國子監和大明宮紫微齋都有專門的茶室,供皇家及文人雅士飲茶、品茶、交流,形成了茶室文化的縮影。茶藝的發展和演變,也推動了茶具和茶盤等茶文化用品的不斷改進和升級。

茶葉種類的豐富和茶的品質要求則是唐代茶文化的另一個重要特點。當時有七種茶葉,如貢茶、馬茶、羊茶等,每種茶葉都有不同的品質、價值和飲用方法。唐代的文人雅士和宮廷貴族,都注重品飲高質量的貢茶,並透過品茶比賽互相切磋。

總之,唐代是中國飲茶文化的一個高峯期。唐文化對後世的影響也非常深遠,茶文化也成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形態。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唐朝飲茶文化”主要包括:茶道、泡茶、茶道、泡茶,並且大部分用戶都認爲茶道更好。

茶道的創立則是唐代飲茶文化的最高層面,即精神方面的內容,這是唐代茶文化的突出表現。陸羽創造了以“精行儉德”爲中心的茶道思想,只不過沒有使用“茶道”這個詞而已。詩僧皎然首次提出了茶道概念,把品茶過程歸納爲3個層次。盧仝又在《走筆謝孟涑議寄新茶》中生動描繪了飲茶的7個層次。劉貞亮將茶葉功效概括爲10項,《茶十項

唐朝喝茶除煎茶法外,也有庵茶、泡茶等。將荼葉先磨碎,再難熬、烘乾、春搗,隨後放到玻璃瓶或細口瓦器中,灌上開水泡浸後食用的,稱庵茶。在唐朝庵茶不但在民俗廣爲流傳,在皇宮中也用此方法喝茶。唐佚名的《宮茶圖》就勾勒了皇宮選用庵茶法衝飲的介面。

“唐朝飲茶文化”主要包括:茶道、泡茶、茶道、泡茶,並且大部分用戶都認爲茶道更好。

茶道的創立則是唐代飲茶文化的最高層面,即精神方面的內容,這是唐代茶文化的突出表現。陸羽創造了以“精行儉德”爲中心的茶道思想,只不過沒有使用“茶道”這個詞而已。詩僧皎然首次提出了茶道概念,把品茶過程歸納爲3個層次。盧仝又在《走筆謝孟涑議寄新茶》中生動描繪了飲茶的7個層次。劉貞亮將茶葉功效概括爲10項,《茶十項

唐朝喝茶除煎茶法外,也有庵茶、泡茶等。將荼葉先磨碎,再難熬、烘乾、春搗,隨後放到玻璃瓶或細口瓦器中,灌上開水泡浸後食用的,稱庵茶。在唐朝庵茶不但在民俗廣爲流傳,在皇宮中也用此方法喝茶。唐佚名的《宮茶圖》就勾勒了皇宮選用庵茶法衝飲的介面。

唐代茶文化的飲茶方式

唐代是茶 文化 發展的第一高峯期,那麼唐代茶文化有什麼 飲茶 方式呢?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唐代茶文化的飲茶方式,一起來看看。

唐代茶文化的飲茶方式

  中國先民喝茶的起緣可以追溯到漢代,有關茶具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之於西漢王褒的《僮約》,其中有“烹茶盡具”的文字。長沙西漢馬王堆墓出土的貯茶器具“貫 筒”,也證明了這一點。事實上,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茶才真正以文化面貌出現。雖然出現的時間很長,但在唐代以前,先民們喝茶也只不過是將鮮葉投入水中做 羹飲,用飯碗、酒爵之類的器皿代用即可,對於茶具並不講究。

  自唐代開始,隨着農業的發展,江南地區茶葉 種植 面積擴大,茶葉產量大幅度提高,茶葉消費也與日俱增。茶葉消費推動了茶器的生產和發展,並出現了專用茶器。如湖南出土一件長沙窯唐代青釉瓷碗,碗內底有一“茶”字,陝西西安出土青釉瓷壺,上有“老尋家茶社瓶七月一日買”,茶具的設定因茶事的興盛而日漸完善。

  中 唐時,不但茶具門類齊全,而且講究茶具質地,注意因茶擇具。但唐代的飲茶方式與今人有很大的不同,以致有許多茶具是今人未曾見到過的。這些器具陸羽曾在 《茶經·四之器》中作了詳盡記述,其中包括了風爐、笤、炭撾、竹夾、紙囊、碾、羅合等整套共28件茶具。除此之外,唐代封演編撰的小說集《封氏聞見記》也 曾描述道:“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這證明唐代都市多有茶肆,可見唐代飲茶的興盛之況。

  唐代,尤其是陸羽的《茶經》問世之前人們的飲茶方式 通常是煮茶,它的大概步驟是這樣的:把茶葉(主要是茶餅)掰碎然後拿到火上去烤,烤到茶葉幹了、紅了之後磨碎倒進瓷瓶裏,接下來燒水,並在水開之前往鍋裏 加入蔥、姜、大棗、橘皮、鹽等各色神奇佐料,水開後,把茶末倒進水裏,跟佐料一起煮,名曰“茗粥”。

  而到了陸羽的時候,他認爲這種 方法 煮出 的茶“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他提倡茶的原味,因此改良後的煎茶道(更講究茶自身的風味,也更講究技巧)流行開來,煮茗粥的方法逐漸被取代,現代 民間喜愛的打油茶、擂茶等則爲原始煮茶遺風。煎茶法的用茶是餅茶。餅茶經過炙、碾、羅三道工序,將餅茶加工成細末狀顆粒的茶末,再進行煎茶。先將茶餅復烘 乾燥,謂之“炙茶”。等茶葉冷後,再取出打碎,碾成粉末狀,再羅細,篩下茶即成待烹的茶末。

  唐代飲茶除煮茶和煎茶法外,還有庵茶。將茶葉先碾碎,再煎熬、烤乾、舂搗,然後放在瓶子或細口瓦器中,灌上沸水浸泡後飲用的,稱庵茶。在唐代,庵茶不僅在民間流傳,在宮廷中也用此法飲茶。唐佚名的《宮茶圖》就描繪了宮廷中用庵茶法衝飲的畫面。

  唐代茶文化的茶具介紹

  1987 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了一套大唐系列茶器,做工精細,造型優美,質地細膩,佼佼者就是越窯青瓷碗和邢窯白瓷碗,堪稱是茶器中的國寶,集中表現了唐代 茶器的興盛。事實上,唐代的茶具從質地看,可分爲金銀瓷石玻璃等多種,甚至出現了以器具質地爲茶湯命名的講究,金銀爲器的稱爲“富貴湯”,琢玉爲器的稱爲 “碧秀湯”,瓷器飲茶稱爲“壓一湯”,其中以瓷器茶器最爲盛行。

  在唐代,茶盞的,爲時人所常用。特別是邢窯白瓷碗,然而陸羽認爲越窯茶碗最 好,最適合飲茶。他認爲:“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嶽州次,壽州、洪州次。……越州瓷、嶽瓷皆青,青則益茶。茶做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 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陸羽在書中還曾爲我們描述了唐代茶碗的標準,即“口脣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以下”。唐代半 升約爲我們現在的270毫升。除了越窯和邢窯茶器,值得一提的還有湖南嶽州窯。嶽州窯自南北朝到盛唐一直以燒製青瓷聞名,晚唐在其影響下出現了燒製釉下紅 綠彩瓷器的長沙窯,主要以出口中東地區爲主。

  唐朝的茶文化介紹

  大唐君臣清平茶說的是唐明皇李隆基邀請大學士李白品嚐全國各地進貢的新茶貢品之事。李白詩性大發,揮毫寫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調三首》。大唐君臣清平茶程序繁多,分爲備器、鑑賞茶餅、炙茶、碾茶、篩茶、候湯、投鹽、舀湯、置茶兌湯、分茶、敬茶、聞茶、觀色、品茶、謝茶等十六個步驟,是盛唐時期的宮廷茶藝。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與當時的經濟、文化發展相關。唐朝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長安是當時的、文化中心,中國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還與當時佛教的發展,科學制度,詩風大盛,貢茶的興起,禁酒等有關。陸羽的《茶經》就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茶經》非僅述茶,而是把諸家精華及詩人的氣質和藝術思想滲透其中,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理論基礎。

  唐代禪宗就十分興盛,茶與佛門之間的關係也就更加密切了。禪宗重視“坐禪修行”,要求排除所有的雜念,專注於一境,以達到身心“輕安”、觀照“明淨”的狀態。所以要求參禪的僧人要“跏趺而坐”、“過午不食”。而茶則有提禪養心之用,又可使飢餓感減輕,所以就選茶作爲其飲料。如,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

  “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效仿,遂成風俗。”

  唐代僧人所飲的茶有“茶蘇”之稱。《晉書》卷九十五《藝術傳》,僧人單道開在臨漳照德寺修行,“時復飲茶蘇一二升。”

  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爲主的茶文化。長安匯萃了大唐的茶界名流文人雅士,他們辦茶會、寫茶詩、著茶文、品茶論道、以茶會友。高僧皎然在《飲茶歌誚崔世使君》一詩中就寫道:“……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唐代飲茶詩中最著名的要算是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所論述的七碗茶了:“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 文章 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腑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喝了七碗茶就能變成神仙。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大唐宮廷茶具,證明唐代佛門禪茶已經非常興旺。錢易曾說過這樣一個 故事 :唐宣宗曾問一位130多歲老僧,吃了什麼藥能這麼長壽?老僧說沒吃什麼藥,惟一的嗜好是飲茶。

  法門禪茶是佛教中的一種茶道,是禪師茶藝、佛門品茗的高雅藝術。茶道程序繁多,分爲禮佛、淨手、焚香、備器、放鹽、置料、投茶、煮茶、分茶、敬茶、聞茶、吃茶、謝茶等。

  所謂“吃茶”是將茶與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在唐代已經非常流行。陸羽在《茶經》中就記載了這種吃法。

唐代茶文化的發展特點

  唐代茶文化成爲近年來我國茶文化界的一大學術熱點,那麼唐代茶文化的發展特點是什麼呢?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唐代茶文化的發展特點,一起來看看。

  唐代茶文化的發展特點

  ⑴對茶葉功效的認識有所提高中國古人曾認爲茶有十德: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唐朝盧仝的《七碗茶歌》也對茶做了非常形象的描述:“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這句話既道出了喝茶的方式,也說明了每喝下一杯茶水的功效。

  唐代茶葉消費的發展與茶葉本身所具有的許多有益於人體健康的作用是分不開的。正如諺語所云:“飲茶有百益,消食又解膩。”茶葉中所含成分很多,有近400種,主要有咖啡鹼、茶鹼、可可鹼、多種維生素等,尤其是各種維生素含量高。古人對飲茶益處的認識因受科學技術條件的而不夠準確、豐富,但透過長期飲茶,他們對茶葉的許多作用是有十分直觀而正確的認識的。早在唐代以前,人們便認識到吃茶有興奮神經的作用。《廣雅》雲:“荊巴間採茶作餅,„„其飲醒酒,令人不眠。”

  ①《博物志》卷四雲:“飲真茶,令人少眠。”

  ②入唐以後,唐人蘇恭在《唐本草》中對茶的藥用作了較爲詳細的說明:“茗,苦茶。茗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瘻瘡,利小便,去痰熱渴,令人少睡。„„苦茶主下氣消宿食。”

  ③唐人孟詵在《食療本草》中亦有類似見解:“茗葉利大腸,去熱解痰,煮取汁,用煮粥良。又茶主下氣,除好睡,消宿食,當日成者良。”

  ④指出茶葉不僅可以提神,還可以用來治療曲鱔瘴一類的疾病。由於茶葉有很好的醫療效用,所以唐代即有“茶藥”(見代宗大曆十四年王國題寫的“茶藥”)一詞。唐代陳藏就曾強調過:茶爲萬病之藥。茶不但有對多科疾病的治療效能,而目有良好的延年益壽、抗老強身的作用。茶葉因爲具有的提神益思、驅除睡魔、生津止渴、消除疲勞的功效,在佛寺中受到僧人的極大歡迎。根據佛教的規制,在飲食上,僧人要遵守不飲酒、非時食和戒葷食素等戒律。佛教還重視坐禪修行。坐禪講究專注一境,靜坐思維,而且必須跏趺而坐,頭正背直,“不動不搖,不委不倚”。長時間坐禪會使人產生疲倦和睡眠的,所以茶葉無疑成爲僧人們喜愛的飲料。

  ⑵佛道儒三教對茶文化發展的影響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國力強盛,經濟發達,中西文化交往也十分繁榮,從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海納百川的多元化開放格局。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儒教、道教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外來文化的佛教,經過統治階級的扶持栽培,此時也發展到了極至。

  儒家以茶修德,提倡中庸、和諧,目的是要修身、齊家、治國。道家以茶修心,追求寧靜、淡泊,目的是昇仙成道。佛家以茶修性,追求清靜寂滅,目的是“明心見性”,達到佛的覺悟。他們飲茶的目的雖不相同,但追求的精神卻是統一的,茶文化成爲彼此認同、融合的契合點,成爲溝通儒、道、佛各家的媒介。

  唐代佛教禪宗盛行,禪宗重視“坐禪修行”。茶既有提神養心之用,又能促進思考,有利禪修,於是寺院飲茶之風大盛。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記載:“(茶)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效仿,遂成風俗。鄒、齊、滄、隸、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一代茶學鼻祖陸羽,三歲時被竟陵龍蓋寺住持智積禪師在西湖邊拾得,抱回寺裏收養。智積禪師學識淵博,嗜茶也精於茶事,陸羽自幼受其薰陶。後來他收集各地資料,考察茶事,評茶品水,並進行深入研究,撰寫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三卷,詳細論述了茶的性質、品質、產地、採製、烹飲方法及烹飲用具等。陸羽被後世尊爲“茶聖”。在唐代茶文化的發展史上,他是一個重要的人物。

  白居易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但也熟知佛教教理,好與佛教僧人交往,晚年自稱“香山居士”。僧皎然爲唐代名僧,但其《飲茶歌》卻更清楚的反映了茶與道家的關係及羽化成仙的道教思想。一代茶聖陸羽,從小生長在寺院,深受佛教薰陶,但他又不願出家,長大後多與文人儒士往來,具有濃郁的儒家思想。從其設計製作的茶具來看,他對道教文化也深有研究。

  ⑶茶葉文化出現品牌化現象與茶文化相關的品牌有:名茶、名水和茶具以及茶葉產地。這不僅是茶葉生產具有規模性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是茶葉進入了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中國名茶絕大部分是自唐代開始生產的。雖然中國南方几乎都種茶,但是仍然以其中心城市命名,出現了各類名牌產品。

  《唐代史補》卷下載:風俗貴茶,茶之名品益衆。劍南有蒙頂石花,或小方,或散芽,號爲第一,湖州有顧渚之紫草,東川有神泉,小團、昌明、獸目,峽州有碧澗、明月、芳蕊、茱萸簝,福州有方山之露芽,夔州有香山,江陵有南木,湖南有衡山……壽山有霍山之黃牙,蘄州有蘄門團黃,而浮樑之商貸不在焉。各地打出自己的名牌產品旗號,說明圍繞茶葉的生產與銷售,出現了激烈的市場競爭,這對於改善傳統的自然經濟生產方式有很大意義。由於湖州和常州都出產貢茶,每逢進貢之日,兩州太守都要在兩州毗鄰的顧渚山境會亭舉行茶宴。兩州太守和一些社會名流共同品嚐、審定貢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茶文化的品牌宣傳。

  有一年,白居易因病不能參加茶宴寫詩一首——《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想羨歡宴詩》,詩中說:“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遞舞應爭妙,紫筍齊嘗各鬥新。自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詩人生動的描寫了茶宴的美妙盛況和自嘆不能到會的惋惜心情。有了這些當時的名人,文化人對名茶的無形中的宣傳更加使茶文化具有品牌化的地方特色。陸羽在《茶經》提出了飲茶之人的精神品性爲“精行簡德”。在“四之器”中對茶碗的評價中認爲“越州上”,究其原因,“越瓷類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這有着中國古代君子與玉比德的美學思想的淵源,也與陸羽“精行簡德”的精神要求是一致的;“越瓷類冰”——越窯茶碗冰清玉潔的質感其實是飲茶之君子內在人格的外在表現;“越瓷青而茶色綠”,“青則益茶”——釉色也益茶色,而且茶色使青瓷茶器愈發深沉含蓄,茶與器相得益彰;“口脣不卷,底卷而淺”——越瓷茶甌的造型於飲茶適用。可見當時飲茶大師對茶具的要求之高以及對茶具的獨特理解。對茶具的功能性、材料質地、美學藝術、精神品性都有要求。

  唐代茶文化的茶事

  李斌城《唐人與茶》是近年來學者研究唐代茶事特別是唐代飲茶總體情況的傑作。他說:“唐代嗜茶,茶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不侷限一般飲用,而昇華爲一種富有民族特色和時代精神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其結晶就是茶道。”他還一改樑子《中國唐宋茶道》等資料的傳統說法,而認爲最早提及“茶道”二字的不是《封氏聞見記》而是皎然的詩。程啓坤、姚國坤《論唐代茶區與名茶》認爲:“唐代很多地方飲茶普及,因此茶葉生產也就得到了蓬勃的發展,茶區逐漸擴大,名茶衆多。”並以表格來反映茶區與名茶,很有意義。

  曹進副教授《唐代兩種茶文化現象》指出,“從唐代史料中我們已看到,唐代王室及貴族茶事活動的特點,與文人僧侶是截然不同的。王室的貢茶,精美進階的茶具,奢華的飲茶場面,這種以消閒享受爲主體的茶事活動,畢其儀,美其器。.” “唐代的文人僧侶茶貫徹了和諧、中庸、淡泊的思想,強調飲茶自修內省。”

  在《我國中、晚唐詩人對於茶文化的貢獻》一文中,顧風副研究員認爲,他們促進了飲茶習慣的普及,推動了《茶經》的問世,帶動了茶具之生產,擴大了茶文化的內涵。

唐代飲茶文化,唐代的飲茶方式

中國人從古至今就有飲茶的習慣,久而久之形成了飲茶文化。茶,中國人的傳統飲料,相比於歐美的可樂、咖啡,但飲用的歷史早於它們。唐代的時候,飲茶就已經很流行了,而且有了茶道文化。還誕生了第一本關於關於茶的著作,作者陸羽也被後人稱爲茶聖。那麼唐代人是怎樣飲茶的呢?不急,聽我慢慢道來。

  唐代飲茶之風盛行,唐人飲茶講究鑑茗、品水、觀火、辨器。在飲茶方式上,唐代有煎茶、庵茶、煮茶等方式。唐中葉盛行煎茶。唐代的茶葉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四種,煎茶法的用茶是餅茶。餅茶經過炙、碾、羅三道工序,將餅茶加工成細末狀顆粒的茶末,再進行煎茶。先將茶餅復烘乾燥,謂之“炙茶”。等茶葉冷後,再取出打碎,展成粉末狀,再籮的細篩,篩下茶即成待烹的茶末。

  煮茶分成三個階段,即“三沸”。當水煮到出現魚眼大的氣泡,並微有聲時,是第一沸。這是根據水的多少加入適量鹽調味,嚐嚐水味,不要因爲味淡而多加鹽。當鍋邊緣水如連珠時,是第二沸。舀出一瓢開水後,用竹夾在水中攪動成水渦,使水沸度均勻,用量茶小勺量取茶末,投入水渦中心,再加攪動。過一會兒,水面波浪翻騰着,濺出許多沫時,也就是三沸。將原先舀出的水倒回,使開水停沸,生成茶沫。此時,要把茶沫上形成似雲母的一層水膜去掉,因爲它味道不正。“三沸”之後,不宜接着煮,因爲水老,不能再飲用。煮茶的水不能多加,否則味薄。

  陸羽認爲茶湯的稍華是湯麪的沫餑。薄的叫沫,厚的叫餑,細而輕的叫花,花就象棗花在形水池上面浮動,像曲折的潭水和凸出的小洲間新生長的青萍,又像晴朗的天空中魚鱗狀的浮雲。沫就像浮在水邊 的綠錢,又像散在杯盤裏的菊花瓣。餑是指煮茶的渣滓,水一沸騰,就有很多白色泡沫重疊積聚與水面,一片純白狀如積雪。

  酌茶,即用瓢舀湯向茶盞分茶,其基本要領是使各碗沫餑均勻。從鍋中舀出第一碗茶湯叫雋永。雋味永長的意思,也指最好的東西。固出放在熟孟裏面,以備止沸和育華時用。如煮一升水,可分作五碗,每碗的沫餑要均勻,要喝到鮮香、味濃的茶,除雋永夕卜,一鍋煮出的頭三碗最好。較次的一等的多煮到五碗。若數個客人,用雋永水補給喝不足的人。飲茶應趁熱。

  唐代飲茶除煎茶法外,還有庵茶、煮茶等。將茶葉先碾碎,再煎熬、烤乾、春搗,然後放在瓶子或細口瓦器中,灌上沸水浸泡後飲用的,稱庵茶。在唐代庵茶不僅在民間流傳,在宮廷中也用此法飲茶。唐佚名的《宮茶圖》就描繪了宮廷中用庵茶法衝飲的畫面。

  唐代另一飲茶法是唐以前盛行的煮茶法,即把蔥、姜、棗、橘皮、薄荷等物與放在一起充分煮沸,或者使湯更加沸騰以求湯滑,或者煮去茶沫。這種方法在唐代已經過時,陸羽認爲這種方法煮出的茶“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就如同倒在溝裏的廢水一樣不堪飲用,而世人一向習慣就是這樣。現代民間喜愛的打油茶、擂茶等則爲原始煮茶遺風。

唐朝的茶風俗

  唐朝以前,人們把茶當藥用,後來才逐漸成爲提神解渴的飲料,進而在南方形成風氣。下面我們來看看唐朝的茶風俗。

  飲茶開始形成一定規模向北傳播始自於開元、天寶時期。至盛唐,飲茶在南北方蔚然成風,茶事活動上升了一個層次,而形成了茶道。在唐朝興盛的飲茶活動中,陸羽是開創一代風氣的關鍵性人物。

   “一之源”

  在“一之源”中,主要講茶的種植和栽培技術。茶是“野者上,園者次”,但隨着需要量的增加,必須靠人工栽培。“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採”。陸羽分析了土壤的好壞,又指出種植不實的,很少有茂盛,與種瓜同理。“若採不時,造不精,則飲之成疾,茶則爲累矣”。說明採摘和加工是關鍵的一環。

   “三之造”

  在“三之造”中陸羽認爲每年的二、三、四月是最好的採茶時間。而且,“其日有雨不採,晴有云不採”,天氣晴朗時是最佳的時機,要選“其中枝穎拔者採焉”。茶葉的加工是“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先將茶葉放在竈釜中蒸透,再放入杵臼中搗成泥狀,然後,用模、規拍製成形,通風晾乾以待烘焙。烘焙時要不斷翻動,使其均勻乾透,再用竹皮把茶貫穿成串,最後,把它封存在竹木編成的'“育”中以保持乾燥。茶的種類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製作方法大同而小異,均是經過蒸青不發酵茶,這種製法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總之,茶道的精髓就在於它具有保健強身和修德養性的雙重功能。儘管各階層人們對茶的認識與理解不盡相同,飲茶的方法也有差別,但茶滲入到唐代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不論貴賤,不論僧道俗人,人們以茶待客會友,以茶示廉明志,以茶養性怡情,飲茶成爲人們追求的一種高雅的生活方式。唐宋時期的茶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向周邊國家輻射,至今仍風行於世的日本茶道便脫胎於此。

唐朝初期的茶文化如何?

唐朝的飲茶文化,你知道多少呢?  在我國的飲茶史上,向來有“茶興於唐,盛於宋”之說。自從世界上第一部茶書,即陸羽撰寫的《茶經》問世以後,飲茶也逐漸由渴飲、藥飲而進入品飲,講其色,品其味,視其雅,成爲生活中的一種藝術享受。唐代中、晚期,己改變陸羽始創的“煎茶法”,採用“點茶”方式,到了宋代,在前朝點茶的基礎上,形成鬥茶,更加豐富了生活情趣。北宋蔡絛的《鐵圍山叢談》中說:“茶之尚,蓋自唐人始,至本朝爲盛,而本朝又至祐陵即徽宗時益極新出,而無以加矣。”宋徽宗對飲茶就很研究,他不僅寫過《大觀茶論》,也愛好鬥茶技藝。蔡京在《延福宮曲宴記》內寫徽宗的一次演技情況:“宜和二年1120年十二月葵巳,召宰執親王等曲宴於延福宮”,“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沸,少頃,自乳浮盞面,如疎星淡月。顧諸臣曰:“比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金海陵王完顏亮,也曾“點茶,延接儒生”,被視爲完顏亮的德行技藝,點茶技藝傳到日本以後,逐漸形成了至今仍流行的以“和、敬、清、寂”爲宗旨的“茶道”,保留了唐宋時期士大夫們的一些飲茶情趣。  據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金銀寶器衣物帳》碑記載,地宮安放的唐懿宗、僖宗皇帝供奉茶具有:“籠子一枚,重十六兩半。龜一枚,重二十兩。鹽臺一副,重十三兩。結條籠子一枚,重八兩三分。茶碾子、茶羅匙子副七事,共八十兩……琉璃鉢子一枚,琉璃茶碗托子一副”。另外還有長柄銀勺、銀則、菱弧形銀方盒、盤圓座銀鹽臺,無疑都屬茶器。還有,祕色瓷器中的小碟、琉璃器中的盤子,也可視爲唐代宮廷飲茶器具。    第一個步驟:準備工作——烘乾茶餅     鎏金飛鴻球路紋銀籠子  唐代飲茶用的“茶葉”,要經過加工,壓制成茶餅,平時,用紙或蒻葉之類包存,放在茶籠裏,掛在高處,通風防潮。飲用時,隨手取出,如果茶餅己受潮,還需要將茶籠放在炭火上稍作烘烤,使茶餅乾燥,便於碾碎,普通的茶籠用竹篾編制。法門寺所出的鎏金銀籠子,製作精美,通高l7.8釐米,口徑l6釐米,腹深l0.2釐米。籠底焊有四足,籠子體積不大,籠內襯放蒻葉,用以防潮,據估計,籠內能盛放四五兩小串茶餅。    第二個步驟:燒水     唐壺門高圈足座銀風爐  唐代煎茶,首先要用爐煮水。唐代陸羽在其《茶經》中這樣說道:“風爐,以銅鐵鑄之,如古鼎形”。又說:“其爐,或鍛鐵爲之,或運泥爲之。”表明風爐通常由銅、鐵,甚至揉泥製作而成。而這件唐壺門高圈足座銀風爐,乃是宮廷御用茶具,無論是材料與製作,還是工藝與裝飾,都非常講究,是民間風爐所無法比擬的,它爲研究唐代宮廷茶文化提供了最好的物證。  壺門高圈足銀風爐,通高爲56.0釐米,蓋高31.3釐米,口徑17.7釐米,爐身高25.2釐米,全重3920克。通體素淨,鈑金成型,由蓋和身組成。爐蓋的頂部有三層銀片做成仰蓮瓣,並承託錐頂狀蓮蕾。蓋面爲半球形,上部鏤空,還有兩層蓮瓣。蓋沿有漸收的三層棱臺。爐身系斂口,深腹,筒狀,平底,圈足,其口沿亦有三層漸收的棱臺。腹部上小下大,有穩定感。腹壁分內外兩層;內層與爐底鉚接;外層亦作圈足。腹的下部有六個壺門,以利通風發火。爐底與爐壁鉚接,下焊十字銅片,以承託木炭,供燃燒生火。爐身兩側,各裝一個提耳,以便移動。出土時,蓋面貼有封籤,墨書:“大銀薰爐,臣楊復恭”字樣。表明這件高圈足座銀風爐,是由楊復恭奉獻的。     唐系鏈銀火筋  唐系鏈銀火筋,筋,又稱箸,俗稱筷子。火筋,煎茶時生火挾炭的器具,所以,火筋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茶具。而古人對茶具的認識,又不同於今人,古人認爲凡與烹茶飲茶有關的器具,都稱爲茶具。這樣,煎茶燒水時生火加炭用的火筋自然也就歸納到茶具中去了。古代特別是唐宋期間的一些茶著中,凡提到茶具時,都提到了火筋。  系鏈銀火筋,通長27.6釐米,上端徑0.6釐米,下端徑0.3釐米,鏈長10.3釐米,全重765.0克。整體呈圓柱形,上粗下細,鏈爲銀絲編成。火筋上端頂部爲寶珠形,其下有凹槽,環鼻嵌入其中,將兩筋用鏈繫結成一體。這件火筋,造型設計精巧,風韻雅典,充分體現了唐代製造金銀器具的高超工藝水平。  火筋,在陸羽《茶經·四之器》中稱之爲火筴,並說:“火筴,一名筋,若常用者,圓直一尺三寸,頂平截,無蔥臺勾鏁之屬,以鐵或熟銅製之。”其意是說,火筴鏁又名筋,和常用的相同,圓而直,長一尺三寸,頂端扁平,不用“蔥臺勾”之類裝飾物,用鐵或熟銅製作而成。這裏說的火筋,乃是民間用的茶具,而作爲宮廷或達官貴人的家用的火筋,常用金銀製作而成。這件火筋作爲唐皇朝向佛供俸,祈求海晏河清、國運昌盛的茶具之一,其珍貴是可想而知的了。    第三個步驟:碾茶     唐鎏金壺門座茶碾  取出的茶餅,需要碾成細末。地宮所出的茶糟子和碾子,便是用來碾碎茶餅的。在《衣物帳》上記“茶槽子、碾子”,而在實物上,前者卻鏨文“鹹通十年文思院造銀金花茶碾子一枚共重廿九兩”,後者則鏨文“碢軸重一十三兩”。唐代的茶槽子與現在的藥碾槽形狀相同,槽身如船身,橫斷面成V形,底部弧形,兩端上翹,便於碾子往來移動。槽子通高7釐米,最寬處5.6釐米,長22.7釐米。碾子之稱碢軸,因碢與砣同音。石砣即石制碾輪。碾子有軸,手執推動,軸長2l.6釐米,碾輪邊尖,輪徑8.9釐米。    第四個步驟:篩茶       鎏金仙人駕鶴紋壺門座銀茶羅  茶餅在茶槽中碾碎成末,尚需過羅篩選,羅篩是點茶程序上很重要的一道工序。陸羽倡導的煎茶,是將茶末放在鍑內烹煮,不嚴格要求茶末的粗細。唐代的點茶,茶末放於碗內,先要調膏極勻,以茶瓶煮湯,再注湯碗中,經過拌攪碗中之茶便能產生粘懈適度的膠體狀態,如果茶末很粗,或粗細不勻,拌攪時就得不到較佳效果,因此,茶羅子成爲點茶的關鍵茶具,古代茶羅的實物過去沒有見到過,法門寺地宮出土的一件,確是十分難得。茶羅分羅框和羅屜,同置於方盒內,上層的羅框上尚殘存一些用絲線織成的紗羅,網眼極細密,說明唐時已注意到茶末顆粒的一定細皮,下層羅屜,接受篩下的茶末,可以拍出盒外。羅框長11釐米,寬7,4釐米,高3,l釐米。羅屜長l2,7釐米,寬7,5釐米,高2釐米。    第五個步驟:調茶     伎樂紋調達子  調達子作爲茶具,主要供調茶、飲茶時使用,這是因爲古代飲茶猶如吃茶一般。據三國魏·張揖《爾雅》記載:飲茶時,先要將加工好的餅茶,“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芼之。”此外,也有用椒、桂、鹽等作佐料的。調達子就是先將茶末放入其內,加上適當佐料。然後,用沸水在調達子內將茶等調成糊狀;再加沸水調成茶湯供人飲用。這種飲茶方式在唐時曾受到陸羽等茶人的反對,但直到宋、元時,還有人樂於此道。只是到明代後,由於茶類加工方法革新,條形散茶在全國範圍內興起,除邊陲部分兄弟民族外,在茶中不再有人放任何佐料,重清飲雅賞,追求茶葉香真味實的“本色”,以領略飲茶的真趣。所以,調達子乃是古代的一種特有的飲茶器具,當今已經消失。有鑑於此,唐鎏金伎樂紋調達子的出土,其地位與作用就顯得更爲重要了。唐人飲茶常調以鹽,這件三足架銀鹽臺,就是貯放鹽花的。     三足鹽臺  這件三足鹽臺,爲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宮廷系列茶具之一。它是古人煎茶調味時存放鹽、胡椒等佐料的用器。  三足鹽臺由蓋、檯盤和三足架組成,通體高25.0釐米。蓋上有中空的蓮蕾提手一個,有鉸鏈,可開合爲上下兩半,並與蓋相焊。中空的提手,通常是放胡椒粉用的。與之相連的蓋心,飾有團花一週,還飾以摩羯四尾,蓋沿爲卷荷形,其下是一個與之相配的檯盤,用於存放食鹽。三足架與檯盤焊接,整體形似平展的蓮蓬蓮葉。支架以銀管盤曲而成,中部斜出四枝,枝頭爲兩花蕾、兩摩羯。支架上鏨有銘文,曰:“鹹通九年文思院準造塗金銀鹽臺一枚。”表明該三足鹽臺製造年份是唐“鹹通九年”(公元868年),是文思院爲皇上專門製造的;它作爲盛鹽的鹽臺是確定無疑的。陸羽《茶經·五之煮》中說:“初沸,則水合量,調之以鹽味,謂棄其啜餘,無乃而鍾其一味乎?”其意是說,煎茶待水初沸時,須放適量鹽調味。當然,也提出不應使太鹹,否則豈不成了喜歡喝鹽水一種味道了嗎?茶湯中用鹽等佐料調味,在唐以前用得較多。所以,陸羽在《茶經·四之器》中曾提到茶具“鹺簋,以瓷爲之,圓徑四寸,若合形。或瓶、或,貯鹽花也。”這與上述提及的三足鹽臺,其用途同出一轍,亦爲煎茶器具之一。不過陸羽還提及與“鹺簋”配套的有“揭”。它用竹製成,是取鹽的用具。這在出土的唐三足鹽臺中未曾見到。唐時已有人提出反對在茶湯中用鹽調味,唐薛能就認爲“鹽損添常誡”(參見《蜀州鄭使君寄鳥嘴茶因以贈答八韻》),說鹽有損茶味,不宜加得多。  所以,唐以後,很少再見到在茶湯中加鹽調味的了。    第六個步驟:點茶       祕色瓷茶碗     唐鎏金飛鴻紋銀匙  點茶的高招在於茶末調膏均勻後,向盞內注湯開水的同時,用茶籠或匙子在盞中環回擊拂的動作要掌握得好。攪拂的技術高,能產生蓬勃煥發的白色泡沫,稱做湯花。宋代鬥茶,就看茶麪湯花的色澤及湯花均勻程度如何,互比湯花能否保持較長時間不消褪,唐時點茶雖沒有這般要求,而已開始擊沸,鬥茶則是在這基礎上更加提高,《茶錄》上說:“茶匙要重,拂擊有力。黃金爲上,人間以銀鐵爲主。"法門寺地宮出土的茶匙,銀質鎏金,長19.2釐米。 希望對你有幫助

唐代飲茶之風盛行原因

首先,社會安定,農業發達,交通便利,這些優越的客觀條件,使茶的生產、貿易和消費大大發展。

飲茶的興盛還與唐朝頒佈的禁酒令有關。由於人口的增長,以及安史之亂所造成的農民大量,土地的喪失,使得唐中期以後的糧食十分匾乏,而造酒卻需要消耗大量糧食,爲了緩解這一矛盾,唐肅宗於乾元元年頒佈禁酒令,開始在長安禁酒,規定除朝廷祭把饗燕外,任何人不得飲酒,這造成了長安酒價的暴漲。

據計算,當時一斗酒的價錢可買茶葉六斤,這便使許多嗜酒而不得飲的人轉向飲茶,以茶代酒,促進了飲茶風氣的傳播。

另外,唐代飲茶的興盛還與貢茶的興起,詩風的大盛,以及科舉制度、佛教傳播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擴展資料:

中國茶葉和茶文化,最早透過陸路和海路東傳朝鮮半島和日本,透過僧侶傳播進行禪茶一味的文化交流。由於朝鮮和中國接壤兼有陸路和海路的緣故,專家認爲茶入朝鮮半島要早於日本。

茶入朝鮮半島約在六世紀和七世紀,新羅時代(668-935)就有大批僧人到中國學佛求法,載入中國宋代,《高僧傳》的就有近30人,他們中的大部分在中國用10年左右的時間專心修學後回國傳教。

他們在中國時,就接觸到飲茶,並在回國時將茶和茶籽帶回新羅。韓國古籍《三國史記》載:“前於新羅第27代善德女王(公元632-647年在位)時,已有茶。”善德女王屬三國時代(公元18-935)末期人,故韓國飲茶不會晚於七世紀中葉。

唐代的茶文化基本介紹

  飲茶在盛唐時期出現了空前的盛況,王公朝士,無不飲者,窮日盡夜,殆成風俗。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唐代的茶文化基本介紹,一起來看看。

  唐代的茶文化基本介紹

  茶是中國的“國飲”,也是世界三大軟飲料之一。據考證,中國人飲茶是從鮮葉生吃咀嚼開始,後變爲生葉煮飲,形成比較原始的煮茶法。唐時飲茶開始由粗放走向精工,尤以集歷代茶藝精華、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藝專著的陸羽爲傑出代表。陸羽在總結前人飲茶經驗的基礎上,透過親身體驗,提出了煮茶的理論並付諸實踐,開創了飲茶新風尚,推動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唐皇宮每年4月也舉辦盛大的“清明茶宴”,法門寺地宮1987年出土的13件金銀茶器,就是唐代皇帝供奉的。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中唐時,陸羽《茶經》的問世使茶文化發展到一個空前的高度,標誌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經》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以後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茶經》是個里程碑。幹百年來,歷代茶人對茶文化的各個方面進行了無數次的嘗試和探索,直至《茶經》誕生後,茶才大行其道,因此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唐時期“茶道”的出現表明,飲茶已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還是一種境界,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

  唐代的茶文化起源

  李白詩云:“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他告訴了我們,好酒配好樽、美食配好器才能相得益彰。同樣的,“茶”與“瓷”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 兩者之間其實就是文化與器用之間的相互依存與發展。茶文化“興於唐,盛於宋”幾乎成爲行內共識,作爲茶文化歷史發展中的最重要載體,茶具在唐代得到了飛躍的發展,可以說,唐代不僅是真正意義上的茶文化的發源時期,同時也是瓷器從純粹的“器用”走向“審美”的蛻變起點。

  唐代飲茶方式與今人有很大不同

  中國先民喝茶的起緣可以追溯到漢代,有關茶具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之於西漢王褒的《僮約》,其中有“烹茶盡具”的文字。長沙西漢馬王堆墓出土的貯茶器具“貫 筒”,也證明了這一點。事實上,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茶才真正以文化面貌出現。雖然出現的時間很長,但在唐代以前,先民們喝茶也只不過是將鮮葉投入水中做 羹飲,用飯碗、酒爵之類的器皿代用即可,對於茶具並不講究。

  自唐代開始,隨着農業的發展,江南地區茶葉種植面積擴大,茶葉產量大幅度提高,茶葉消費也與日俱增。茶葉消費推動了茶器的生產和發展,並出現了專用茶器。如湖南出土一件長沙窯唐代青釉瓷碗,碗內底有一“茶”字,陝西西安出土青釉瓷壺,上有“老尋家茶社瓶七月一日買”,茶具的設定因茶事的興盛而日漸完善。

  中唐時,不但茶具門類齊全,而且講究茶具質地,注意因茶擇具。但唐代的飲茶方式與今人有很大的不同,以致有許多茶具是今人未曾見到過的。這些器具陸羽曾在 《茶經·四之器》中作了詳盡記述,其中包括了風爐、笤、炭撾、竹夾、紙囊、碾、羅合等整套共28件茶具。除此之外,唐代封演編撰的小說集《封氏聞見記》也 曾描述道:“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這證明唐代都市多有茶肆,可見唐代飲茶的興盛之況。

  禁酒令和《茶經》促進了飲茶風尚

  唐朝時期國力強盛,大膽開放,人民生活富裕充足,這些都給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並將其提升到了藝術的層面。

  當時,唐統一全國後國力強盛,農業生產得到快速發展。茶樹種植面積大增,茶葉產量大幅度提高,因此將茶作爲徵稅對象,還在顧渚設立貢茶院,專門派人加工 貢茶。而隋朝開鑿的京杭大運河大大加強了南北貿易,茶葉生產與貿易消費大大增加。“禁酒令”的實施使酒的價格變得昂貴,人們轉而以茶代酒,促進了飲茶風尚的傳播。

  並且茶事過程要表現中庸之道,因此茶道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爲此文人逸士、僧侶道人皆喜歡飲茶,並將自己的審美情趣和價值 觀念融入其中。著名文學家陸龜蒙喜愛品茶,隱居甫裏時,每年收取新茶做租稅用以品鑑,還因此編寫出《品第書》。陸羽《茶經》的問世,使得茶道大行於世,對 後世茶文化的發展有着根本性的影響。

  在中國飲茶活動的興起和廣爲流佈的唐朝,中日之間各種交流十分頻繁,入唐禮佛求法的日僧絡繹不絕。他們 入鄉隨俗,耳濡目染,寺院裏茶煙茶鼓茶湯融入了他們參禪悟道的生活,切身感受着“茶煙嫋嫋籠禪榻”的中國飲茶文化。在他們學成歸國以後,大力傳播茶文化, 中國唐代的飲茶法和陶瓷茶器也隨之傳入日本,催生了日本平安時代的飲茶風尚和陶瓷茶器文化,也奠定了日本茶道文化發展的基礎,影響持續至今。

  佼佼者是越窯青瓷碗和邢窯白瓷碗

  1987 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了一套大唐系列茶器,做工精細,造型優美,質地細膩,佼佼者就是越窯青瓷碗和邢窯白瓷碗,堪稱是茶器中的國寶,集中表現了唐代 茶器的興盛。事實上,唐代的茶具從質地看,可分爲金銀瓷石玻璃等多種,甚至出現了以器具質地爲茶湯命名的講究,金銀爲器的稱爲“富貴湯”,琢玉爲器的稱爲 “碧秀湯”,瓷器飲茶稱爲“壓一湯”,其中以瓷器茶器最爲盛行。

  在唐代,茶盞的,爲時人所常用。特別是邢窯白瓷碗,然而陸羽認爲越窯茶碗最 好,最適合飲茶。他認爲:“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嶽州次,壽州、洪州次。……越州瓷、嶽瓷皆青,青則益茶。茶做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 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陸羽在書中還曾爲我們描述了唐代茶碗的標準,即“口脣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以下”。唐代半 升約爲我們現在的270毫升。除了越窯和邢窯茶器,值得一提的還有湖南嶽州窯。嶽州窯自南北朝到盛唐一直以燒製青瓷聞名,晚唐在其影響下出現了燒製釉下紅 綠彩瓷器的長沙窯,主要以出口中東地區爲主。

  飲茶方式有煮茶和煎茶、庵茶

  唐代,尤其是陸羽的《茶經》問世之前人們的飲茶方式 通常是煮茶,它的大概步驟是這樣的:把茶葉(主要是茶餅)掰碎然後拿到火上去烤,烤到茶葉幹了、紅了之後磨碎倒進瓷瓶裏,接下來燒水,並在水開之前往鍋裏 加入蔥、姜、大棗、橘皮、鹽等各色神奇佐料,水開後,把茶末倒進水裏,跟佐料一起煮,名曰“茗粥”。

  而到了陸羽的時候,他認爲這種方法煮出 的茶“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他提倡茶的原味,因此改良後的煎茶道(更講究茶自身的風味,也更講究技巧)流行開來,煮茗粥的方法逐漸被取代,現代 民間喜愛的打油茶、擂茶等則爲原始煮茶遺風。煎茶法的用茶是餅茶。餅茶經過炙、碾、羅三道工序,將餅茶加工成細末狀顆粒的茶末,再進行煎茶。先將茶餅復烘 乾燥,謂之“炙茶”。等茶葉冷後,再取出打碎,碾成粉末狀,再羅細,篩下茶即成待烹的茶末。

  唐代飲茶除煮茶和煎茶法外,還有庵茶。將茶葉先碾碎,再煎熬、烤乾、舂搗,然後放在瓶子或細口瓦器中,灌上沸水浸泡後飲用的,稱庵茶。在唐代,庵茶不僅在民間流傳,在宮廷中也用此法飲茶。唐佚名的《宮茶圖》就描繪了宮廷中用庵茶法衝飲的畫面。

唐代飲茶文化禮儀,唐代的飲茶方式及飲茶名人

  中國人從古至今就有飲茶的習慣,久而久之形成了飲茶文化。茶,中國人的傳統飲料,相比於歐美的可樂、咖啡,但飲用的歷史早於它們。唐代的時候,飲茶就已經很流行了,而且有了茶道文化。還誕生了第一本關於關於茶的著作,作者陸羽也被後人稱爲茶聖。唐代人是怎樣飲茶的呢?不急,我爲您一一詳談!

  【唐代飲茶文化禮儀,唐代的飲茶方式及飲茶名人】

  

  唐代飲茶之風盛行,唐人飲茶講究鑑茗、品水、觀火、辨器。在飲茶方式上,唐代有煎茶、庵茶、煮茶等方式。唐中葉盛行煎茶。唐代的茶葉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四種,煎茶法的用茶是餅茶。餅茶經過炙、碾、羅三道工序,將餅茶加工成細末狀顆粒的茶末,再進行煎茶。先將茶餅復烘乾燥,謂之“炙茶”。等茶葉冷後,再取出打碎,展成粉末狀,再籮的細篩,篩下茶即成待烹的茶末。

  煮茶分成三個階段,即“三沸”。當水煮到出現魚眼大的氣泡,並微有聲時,是第一沸。這是根據水的多少加入適量鹽調味,嚐嚐水味,不要因爲味淡而多加鹽。當鍋邊緣水如連珠時,是第二沸。舀出一瓢開水後,用竹夾在水中攪動成水渦,使水沸度均勻,用量茶小勺量取茶末,投入水渦中心,再加攪動。過一會兒,水面波浪翻騰着,濺出許多沫時,也就是三沸。將原先舀出的水倒回,使開水停沸,生成茶沫。此時,要把茶沫上形成似雲母的一層水膜去掉,因爲它味道不正。“三沸”之後,不宜接着煮,因爲水老,不能再飲用。煮茶的水不能多加,否則味薄。

  陸羽認爲茶湯的稍華是湯麪的沫餑。薄的叫沫,厚的叫餑,細而輕的叫花,花就象棗花在形水池上面浮動,像曲折的潭水和凸出的小洲間新生長的青萍,又像晴朗的天空中魚鱗狀的浮雲。沫就像浮在水邊 的綠錢,又像散在杯盤裏的菊花瓣。餑是指煮茶的渣滓,水一沸騰,就有很多白色泡沫重疊積聚與水面,一片純白狀如積雪。

  酌茶,即用瓢舀湯向茶盞分茶,其基本要領是使各碗沫餑均勻。從鍋中舀出第一碗茶湯叫雋永。雋味永長的意思,也指最好的東西。固出放在熟孟裏面,以備止沸和育華時用。如煮一升水,可分作五碗,每碗的沫餑要均勻,要喝到鮮香、味濃的茶,除雋永夕卜,一鍋煮出的頭三碗最好。較次的一等的多煮到五碗。若數個客人,用雋永水補給喝不足的人。飲茶應趁熱。

  唐代飲茶除煎茶法外,還有庵茶、煮茶等。將茶葉先碾碎,再煎熬、烤乾、春搗,然後放在瓶子或細口瓦器中,灌上沸水浸泡後飲用的,稱庵茶。在唐代庵茶不僅在民間流傳,在宮廷中也用此法飲茶。唐佚名的《宮茶圖》就描繪了宮廷中用庵茶法衝飲的畫面。

  唐代另一飲茶法是唐以前盛行的煮茶法,即把蔥、姜、棗、橘皮、薄荷等物與放在一起充分煮沸,或者使湯更加沸騰以求湯滑,或者煮去茶沫。這種方法在唐代已經過時,陸羽認爲這種方法煮出的茶“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就如同倒在溝裏的廢水一樣不堪飲用,而世人一向習慣就是這樣。現代民間喜愛的打油茶、擂茶等則爲原始煮茶遺風。

   唐代飲茶文化的禮儀

  唐代的飲茶方式和唐代的茶湯與我們今天的概念完全不同。唐代飲茶,是將茶餅切碎碾成粉末,過“羅”(“羅”,就是篩子。“茶羅”是一種專門用來篩茶粉的茶具)後加入沸水中煮成糊狀,同時還要往裏加鹽、蔥、姜、桔皮、薄荷等,類似於一種可怕的“胡辣湯”。也難怪這種徹底怪味、想象起來都讓人覺得不堪下嚥的“茶湯”能提神,能讓人喝了不打瞌睡。

  唐代的茶道向後世流傳,在經歷了元朝統治的一百年後徹底在中國的土地上湮滅。反倒是日本茶道中保留了一部分唐代茶道的內容。元代興起的茶葉泡水一直傳到了今天,但這裏已經沒有了“道”的成分。今日盛行於中國的所謂“茶道”、“茶文化”,所謂“‘勤和簡靜’的茶道思想”,以及諸多扭捏姿態,全是近三十年來好事者向壁捏造故弄玄虛的胡扯。所謂“茶文化的研究”,自然更是瞎掰居多。還有更荒誕的所謂漚了若干年的一個普洱茶餅子價渝百萬的宣傳,則簡直形同欺詐。這正是所謂器之不存,道亦不復。

  所以,儘管“茶道”這個詞從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華詞典》、《辭海》、《詞源》等工具書中均無此詞條。

  茶道屬於東方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在於東方文化往往沒有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定義,而要靠個人憑藉自己的悟性去貼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國唐代就有了“茶道”這個詞,例如,《封氏聞見記》中:“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唐代劉貞亮在《飲茶十德》中也明確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茶道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爲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唐呂溫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

  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已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稱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對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爲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閒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爲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

   唐代飲茶名人有哪些

  中國作爲茶的故鄉,茶文化十分深厚,歷史上有很多喜歡飲茶的人,我們都知道茶聖陸羽,他的著作《茶經》是世界上第一本茶葉著作,開啓了一個茶的時代,爲茶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在歷史上也有很多名人喜歡飲茶。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陸放翁一生曾出仕福州,調任鎮江,又入蜀、赴贛,輾轉祖國各地,在大好河山中飽嘗各處名茶。茶孕詩情,裁香剪味,陸游的茶詩情結,是歷代詩人中最突出的一個。陸游對建茶一向傾慕。陸游在《飯店碾茶戲作》中讚譽建茶:“江風吹雨喑衡門,手碾新芽破睡昏。小餅龍團供玉食,今年也到浣溪村”。這是陸游與建茶結緣的開始。對於建茶的韻味,陸游曾有過多種描述:“舌根茶味永”,“茶甘半新啜”,“甌聚茶香爽齒開”和“茶散茶甘留舌本”等讚譽建茶的高貴品質。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清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在他的詩文書畫中,茶,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茶是鄭板橋創作的伴侶,"茅屋一間,新篁數竿,雪白紙窗,微浸綠色,此時獨坐其中,一盞雨前茶,一方端硯石,一張宣州紙,幾筆折枝花。朋友來至,風聲竹響,愈喧愈靜"。"墨蘭數枝宣德紙,苦茗一杯成化窯"。板橋善對聯,多有名句流傳: 楚尾吳興,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鬥茶。白菜青鹽粯子飯,瓦壺天水菊花茶。鄭板橋喜歡將茶飲與書畫並論,飲茶的境界和書畫創作的境界往往十分契合。

  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即清高宗乾隆皇帝。他對品茶鑑水尤爲嗜好,在位期間,曾六次南巡,寫下許多詠茶詩篇,爲歷代羣下之最。他善於品水,有一特製銀鬥,用以量取全國名泉的輕重來評定優劣。相傳乾隆85歲禪位,一位老臣不無惋惜地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乾隆答曰:"君不可一日無茶",可見他嗜茶之深。乾隆年高退位後,對茶更是鍾愛,他在北海鏡清齋內專設"焙茶塢",用以品鑑茶水。他飲茶養身,享年88歲,是歷代帝王中的高壽者。

  曹雪芹(1715-1763),是文學鉅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名沾,字夢阮,雪芹是其號,祖籍遼陽,先世原爲漢族,後來成爲滿州正白旗"包衣"人。他在百科全書式的《紅樓夢》中,對茶的各方面都有相當精彩的論述。在《紅樓夢》中,曹雪芹提到的茶的類別和功能很多,有家常茶、敬客茶、伴果茶、品嚐茶、藥用茶等。《紅樓夢》中出現的名茶很多,其中有云南的普洱茶及其珍品女兒茶,福建的"鳳隨",湖南的君山銀針等等。這些反映出清代貢茶在上層社會的使用的廣泛性。

唐朝茶文化的基本介紹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與當時的經濟、文化、發展相關。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唐朝茶文化的基本介紹,一起來看看。

  唐朝茶文化的基本介紹

  大唐是中華民族的鼎盛時期。隨着唐帝國強大的國際影響和頻繁的國際交往,中國的茶香、茶藝,遠播海外。大唐皇帝在六迎佛骨時,曾將一套價值無與倫比的宮廷茶具,奉獻給法門佛祖。1987年4月3日,這批稀世珍寶重見天日,立即引起世界轟動。這說明唐代已是我國種茶、飲茶以及茶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茶葉逐漸從皇宮內院走入了尋常百姓的家庭,因此無論是宮廷茶藝、宗教茶藝、文士茶藝和民間茶藝,不論在茶藝內涵的理解上還是在操作程序上都已趨於成熟,形成了多種多樣各具特色的飲茶之道。

  大唐君臣清平茶說的是唐明皇李隆基邀請大學士李白品嚐全國各地進貢的新茶貢品之事。李白詩性大發,揮毫寫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調三首》。大唐君臣清平茶程序繁多,分爲備器、鑑賞茶餅、炙茶、碾茶、篩茶、候湯、投鹽、舀湯、置茶兌湯、分茶、敬茶、聞茶、觀色、品茶、謝茶等十六個步驟,是盛唐時期的宮廷茶藝。

  長安匯萃了大唐的茶界名流文人雅士,他們辦茶會、寫茶詩、着茶文、品茶論道、以茶會友。文士茶道分爲備器、淨手、焚香、禮拜、賞茶鑑茶、鑑水、烹茶、聞茶、觀色、謝茶等。受邀參加茶會的文士用彈琴、吹笛、舞劍烘托茶會氣氛和答謝主人。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大唐宮廷茶具,證明唐代佛門禪茶已經非常興旺。錢易曾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唐宣宗曾問一位130多歲老僧,吃了什麼藥能這麼長壽?老僧說沒吃什麼藥,唯一的嗜好是飲茶。法門禪茶是佛教中的一種茶道,是禪師茶藝、佛門品茗的高雅藝術。茶道程序繁多,分爲禮佛、淨手、焚香、備器、放鹽、置料、投茶、煮茶、分茶、敬茶、聞茶、吃茶、謝茶等。

  所謂“吃茶”是將茶與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在唐代已經非常流行。陸羽在《茶經》中就記載了這種吃法。

  大唐時期“茶道”的出現表明,飲茶已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還是一種境界,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

  唐朝禪宗對茶文化的影響

  (一)推動茶葉生產

  禪宗寺廟大多建設在深山古林中,有優越的地理條件生產茶葉,爲僧侶們能生產出大量的茶奠定了基礎。西漢時便有記載,在蒙山,禪師植茶。“自古高山出好茶”,再者,“天下名山僧侶多“,故好茶大多出於寺廟僧侶之手。如南嶽,寺廟衆多,茶葉由僧侶們悉心焙制而成。武夷茶、南海普陀茶、南嶽雲霧茶、徑山禪寺茶等均出自寺廟,是我國茶葉發展史上茗茶精品的象徵。由此,茶葉的快速發展,成爲經濟作物。茶風盛行的唐朝,茶葉貿易發展最爲顯著,也是能得到較爲豐碩利潤的農業作物之一。在禪宗寺廟古院茶的發展帶動下,民間茶園的數量和質量也得到了快速的壯大。

  (二)拉動了茶葉生產水平的發展

  唐朝一詩人不順,在西山寺看到寺院僧人們創造出了茶葉新的製法,便成就了《西山蘭若試茶歌》。據記載,陸羽創造了蒸青餅茶,在社會上流行持久,多數人幾乎都喝這種茶。兩種資料足夠證明了當時的禪宗寺廟有足夠的智慧創造出了炒青綠茶這種製法。李白曾在遊玩南京時,在接受宗侄中孚禪師的贈茶後,大喜,作“曝成仙掌,似拍洪崖肩,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李白的詩將這種茶的製法道於塵世,日曬而成,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啊。我們看出當時僧侶們在製茶技術上的突破,勇於創新,不安於現狀,對茶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三)首次提出“茶道”

  皎然,唐代詩僧,用心鑽研佛家經書,在文化造詣上也頗爲深厚,他對茶文化的見解甚是深刻,有自己的獨特見地。在他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中,“ ……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在他這三飲中,循序漸進,讓人如進這通幽靜寂這地,得道成神之界。他的這整首詩,茶道貫串始終,在茶中明瞭道,在感茶之餘也在悟道,把茶從物質形態轉化爲精神境界,首次提出茶道的概念。筆者認爲這是禪宗對茶道的影響,皎然心裏所想的是佛經,喝的是清茶,亦邊喝茶邊悟道,纔有了茶和道的結合,故“茶道”萌生出世。

唐代茶文化的發展歷程

  中國人自古有喝茶的習慣和愛好,有着幾千年的歷史。茶風盛行的唐朝,更是推動了茶文化地進一步發展。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唐代茶文化的發展歷程,一起來看看。

  唐代茶文化的發展歷程

  一、 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據文獻記載,茶的形成在於遠古時期,那時便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漢代,茶便成爲了飲品。兩晉時期,茶風便得到發展,在民間 已開始風行。而論茶最興盛的時期便是唐朝,因爲此時期詩人數量、質量是歷史上最爲多的朝代,詩人多藝術,常常透過茶寄託自己無限的感情,將茶的物化形態遂 變爲藝術化的神態,茶文化開始成爲精神的載體,超越現實功能,成爲一種文化的象徵。加之茶葉的生產與貿易在唐朝越來越鼎盛,飲茶習慣也空前普遍,茶道、茶 禮逐漸產生,茶不僅成爲尋常百姓普通的飲品、而且也是極多詩人精神上的“飲品”。

  二、唐朝時禪宗對茶文化的影響

  (一)推動茶葉生產

  禪宗寺廟大多建設在深山古林中,有優越的地理條件生產茶葉,爲僧侶們能生產出大量的茶奠定了基礎。西漢時便有記載,在蒙山,禪師植茶。“自古高山出好 茶”,再者,“天下名山僧侶多“,故好茶大多出於寺廟僧侶之手。如南嶽,寺廟衆多,茶葉由僧侶們悉心焙制而成。武夷茶、南海普陀茶、南嶽雲霧茶、徑山禪寺 茶等均出自寺廟,是我國茶葉發展史上茗茶精品的象徵。由此,茶葉的快速發展,成爲經濟作物。茶風盛行的唐朝,茶葉貿易發展最爲顯著,也是能得到較爲豐碩利 潤的農業作物之一。在禪宗寺廟古院茶的發展帶動下,民間茶園的數量和質量也得到了快速的壯大。

  (二)拉動了茶葉生產水平的發展

  唐朝一詩人不順,在西山寺看到寺院僧人們創造出了茶葉新的製法,便成就了《西山蘭若試茶歌》。據記載,陸羽創造了蒸青餅茶,在社會上流行持久,多 數人幾乎都喝這種茶。兩種資料足夠證明了當時的禪宗寺廟有足夠的智慧創造出了炒青綠茶這種製法。李白曾在遊玩南京時,在接受宗侄中孚禪師的贈茶後,大喜, 作“曝成仙掌,似拍洪崖肩,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李白的詩將這種茶的製法道於塵世,日曬而成,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啊。我們看出當時僧侶們在製茶 技術上的突破,勇於創新,不安於現狀,對茶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三)首次提出“茶道”

  唐代茶道歷經東晉到南北朝 的飲茶文化 積澱,大唐、經濟、文化的相對高度發展與社會 安定,爲唐代各種茶道類型號的形成尊定了豐厚的物質和文化基礎。根據對茶道活動 目的、特點及茶道思想 的分析,唐代茶道類型,可分爲以釋皎然、盧仝 爲代表的修行類茶道、以陸羽 爲代表的茶藝類茶道、以常伯熊爲代表的風雅類茶道三種。唐代陸羽 (733-804)在總結前人經驗基礎上,結合自身的親身實踐,著述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統闡述茶的著作-《茶經 》。這使他成爲中國茶葉 歷史上最有影響的茶藝類茶道家。

  皎然,唐代詩僧,用心鑽研佛家經書,在文化造詣上也頗爲深厚,他對茶文化的見解甚是深刻,有自己的獨特見地。在他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中,“ …… 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在他這三飲中,循序漸進,讓人如進這通幽靜寂這地,得道成神 之界。他的這整首詩,茶道貫串始終,在茶中明瞭道,在感茶之餘也在悟道,把茶從物質形態轉化爲精神境界,首次提出茶道的概念。筆者認爲這是禪宗對茶道的影 響,皎然心裏所想的是佛經,喝的是清茶,亦邊喝茶邊悟道,纔有了茶和道的結合,故“茶道”萌生出世。

  唐代茶文化的特點

  唐代飲茶方式與今人有很大不同

  中 國先民喝茶的起緣可以追溯到漢代,有關茶具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之於西漢王褒的《僮約》,其中有“烹茶盡具”的文字。長沙西漢馬王堆墓出土的貯茶器具“貫 筒”,也證明了這一點。事實上,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茶才真正以文化面貌出現。雖然出現的時間很長,但在唐代以前,先民們喝茶也只不過是將鮮葉投入水中做 羹飲,用飯碗、酒爵之類的器皿代用即可,對於茶具並不講究。

  自唐代開始,隨着農業的發展,江南地區茶葉種植面積擴大,茶葉產量大幅度提高,茶葉消費也與日俱增。茶葉消費推動了茶器的生產和發展,並出現了專用茶器。如湖南出土一件長沙窯唐代青釉瓷碗,碗內底有一“茶”字,陝西西安出土青釉瓷壺,上有“老尋家茶社瓶七月一日買”,茶具的設定因茶事的興盛而日漸完善。

  中 唐時,不但茶具門類齊全,而且講究茶具質地,注意因茶擇具。但唐代的飲茶方式與今人有很大的不同,以致有許多茶具是今人未曾見到過的。這些器具陸羽曾在 《茶經·四之器》中作了詳盡記述,其中包括了風爐、笤、炭撾、竹夾、紙囊、碾、羅合等整套共28件茶具。除此之外,唐代封演編撰的小說集《封氏聞見記》也 曾描述道:“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這證明唐代都市多有茶肆,可見唐代飲茶的興盛之況。

  禁酒令和《茶經》促進了飲茶風尚

  唐朝時期國力強盛,大膽開放,人民生活富裕充足,這些都給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並將其提升到了藝術的層面。

  當 時,唐統一全國後國力強盛,農業生產得到快速發展。茶樹種植面積大增,茶葉產量大幅度提高,因此將茶作爲徵稅對象,還在顧渚設立貢茶院,專門派人加工 貢茶。而隋朝開鑿的京杭大運河大大加強了南北貿易,茶葉生產與貿易消費大大增加。“禁酒令”的實施使酒的價格變得昂貴,人們轉而以茶代酒,促進了飲茶 風尚的傳播。

  並且茶事過程要表現中庸之道,因此茶道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爲此文人逸士、僧侶道人皆喜歡飲茶,並將自己的審美情趣和價值 觀念融入其中。著名文學家陸龜蒙喜愛品茶,隱居甫裏時,每年收取新茶做租稅用以品鑑,還因此編寫出《品第書》。陸羽《茶經》的問世,使得茶道大行於世,對 後世茶文化的發展有着根本性的影響。

  在中國飲茶活動的興起和廣爲流佈的唐朝,中日之間各種交流十分頻繁,入唐禮佛求法的日僧絡繹不絕。他們 入鄉隨俗,耳濡目染,寺院裏茶煙茶鼓茶湯融入了他們參禪悟道的生活,切身感受着“茶煙嫋嫋籠禪榻”的中國飲茶文化。在他們學成歸國以後,大力傳播茶文化, 中國唐代的飲茶法和陶瓷茶器也隨之傳入日本,催生了日本平安時代的飲茶風尚和陶瓷茶器文化,也奠定了日本茶道文化發展的基礎,影響持續至今。

Tags:飲茶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