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功夫茶是誰發明的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71W

功夫茶是誰發明的

功夫茶的發明並沒有固定的人或者機構可以歸功於,它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一種泡茶方式。在中國傳統茶文化中,泡茶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茶人們各自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習慣探索、總結出了自己的泡茶方法,其中就包括功夫茶。據傳,功夫茶起源於清朝的廣東一帶,得益於當時廣東港口頻繁與外國商人往來的環境和風俗,人們在與外國人交流過程中學習了一些新的泡茶方式,逐漸形成了功夫茶。因此,功夫茶可以說是整個中國茶文化的一個分支。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功夫茶”最早起源於什麼地方?

工夫茶起源於宋代,廣東的潮汕地區一帶最爲盛行。

潮汕工夫茶,在潮汕地區深受人們喜愛,不少人早上起來就泡上一壺茶,倦意頓時一掃而光,只覺得神清氣爽。潮汕人喜歡以茶會友,在細品慢酌、談笑風生中,人們互通資訊、加深了感情。品茶早已超越了簡單的解渴的目的,它還蘊含着豐富的文化內容。

六合家宴的江經理介紹說,潮汕人把茶叫做“茶米”,茶在潮汕人心目中就像米一樣,足以看到潮汕人嗜茶如命,茶與米的不可分了。工夫茶分福建、潮汕、臺灣三個派系,福建喝鐵觀音比較多,潮汕喝大紅袍、單樅茶比較多,臺灣則喝凍頂烏龍比較多。但是從沖泡方法上來說,三者是共通共融的。

擴展資料:

功夫茶常用茶具:

1、茶壺

潮人土語叫做“衝罐”,也有叫做“蘇罐”的,因爲它出自江蘇的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選擇茶壺,好壞標準有四字訣,曰:"小,淺,齊,老。"茶壺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別,以孟臣,鐵畫軒,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製造的最受珍視。壺的式樣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

一般多有鼓形的,取其端正渾厚故也。壺的色澤也有多種,硃砂,古鐵栗色,紫泥,石黃,天青……但不管款式,色澤如何,最重要的是"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因爲大就不"工夫"了。

2、茶杯

茶杯的選擇也有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襯托茶的顏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底平口闊,杯底書"若深珍藏"的"若深杯"爲珍貴,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鎮和潮州楓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稱爲“白果杯”。

3、茶洗

形如大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功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衝罐,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功夫茶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中國工夫茶用到的10種茶具

有關潮汕功夫茶的故事

所謂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爲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爲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爲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 功夫茶起源於宋代,在廣東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區)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最爲盛行,乃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承襲和深入發展。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用喬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儲存着品功夫茶這個風俗。可以說,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功夫茶以濃度高著稱,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後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功夫茶採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爲半發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衝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鳳凰茶產自潮州鳳凰山區,茶湯色澤微褐,茶葉條索緊、葉質厚實,很耐沖泡,一般可衝20次左右。鳳凰單叢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風味,曾在福州舉行的全國名茶評選會上榮獲桂冠。 功夫茶的茶具,包括爐子,是紅泯小炭爐,一般高一尺二寸,茶鍋爲細白泥所制,鍋爐高二寸,底有碗口般大,單把長近三寸,衝罐如紅柿般大,乃潮州泥製陶壺,茶杯小如核桃,乃瓷製品,其壁極薄。 茶池形狀如鼓,瓷制,由一個作爲“鼓面”的盤子和一個類似“鼓身”的圓罐組成。盤子上有小眼四個,爲漏水所用。而圓罐則用於容納由盤子漏下的廢茶水。 功夫茶所用的衝罐(茶壺),並非買來就用,而要先以茶水“養壺”。一把小壺,須先以“洗茶”(即泡茶時的第一道茶)之水頻頻倒入其中,養上三月有餘,方可正式使用。 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爲一體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標準的功夫茶藝,有後火,蝦鬚水(剛開未開之水),捅茶,裝茶,燙杯,熱罐(壺),高衝,低斟,蓋沫(以壺蓋將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頂十法。 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親自操作。首先點火煮水,並將茶葉放入衝罐中,多少以佔其容積之七分爲宜。待水開即衝入衝罐中之後蓋沫。第一衝杯,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目的在於造成茶的精神,氣韻徹裏徹外的氣氛。洗過茶後,再衝入蝦鬚水,此時,茶葉已經泡開,性味俱發,可以斟茶了。斟茶時,四個茶杯並圍一起,以衝罐巡迴穿梭於四杯之間,直至每杯均達七分滿。此時罐中之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擡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潮汕人稱此過程爲“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爲上等功夫。最後,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工夫茶起源傳說

據說早在北宋時,潮州人就發明了工夫茶。當時,位於閔粵交界處的饒平,茶葉交易十分活躍,因福建所產烏龍茶爲潮人所喜,茶商買茶時,就用小盅來品茶,以鑑別茶葉好壞,使工夫茶初具雛形。

到了南宋末年,爲抗擊元蒙,文天祥率部從江西轉戰至廣東潮陽、海豐,其間,六個女兒和老母均勞瘁而死,文天祥悲憤交加,遂以茶代酒,祭奠英靈。爾後,工夫茶逐漸演變爲一個大茶壺和六個小茶盅,以紀念抗元英雄文天祥的親人。

近千年來,工夫茶在潮汕地區代代相傳,盛行不衰,作爲潮汕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還飄“香”過海,在港、澳、臺及海外華人圈中廣爲流傳!

功夫茶的文化

我國茶文化:功夫茶的源流  寫文章提到閩南功夫茶,拿不定主意到底用“功夫茶”還是“工夫茶”,順便查證一下兩個詞語的區別。原來,網上也是一片混亂。依《辭海》,二者可以通用。習慣上,潮州地區多用工夫茶,閩臺地區多用功夫茶。   文獻裏最早出現的工夫茶,並非品茶方法,而是茶葉品種。鐵觀音。清人陸廷燦自稱茶聖陸羽之後,於1717年受知崇安縣令,退休後編了本《續茶經》於1734年刊印,書中引《隨見錄》雲:“武夷茶……又以所產之巖名爲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可知,工夫茶原是武夷茶裏的一種名茶。

但是不久後,名叫工夫茶的茶葉不流行了,很少人提及。人們逐漸把用小壺小杯泡烏龍茶的品嚐方法稱爲工夫茶,或功夫茶。茶種演變爲茶藝。“工夫”有耗時間的意思,“功夫”多指本領高強。偏偏閩粵兩地人泡茶,既消磨時光,又精益求精,其耐心和手藝都讓外人驚歎,也鬧不懂他們到底更佩服哪一點。在古籍裏,這兩個詞語亂成一團。我個人更願意稱功夫茶。   從記載看,漳州人最早沉溺於小壺小杯喝烏龍茶。1762年編修的乾隆年間《龍溪縣誌》雲:“靈山寺茶,俗貴之。近則遠購武夷。以五月至則鬥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琛之杯……有其癖者不能自己,窮鄉僻壤亦多耽此者,茶之費歲數千。”大彬罐,指明末時大彬所制的宜興紫砂壺,以小爲尚。又,明末宜興制壺名家惠孟臣的小紫砂壺也很有名氣,稱孟臣壺。若琛杯,指景德鎮名家若琛所制的細瓷小杯。孟臣壺與若琛杯,後來成爲功夫茶的典型茶具。   據彭光鬥《閩瑣記》,1766年他路過龍溪,一位當地老人招待他喝茶:“盞絕小,僅供一啜。然甫下嚥,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

袁枚《隨園食單》談他在武夷山喝茶的經歷:“丙午(1786)秋,餘遊武夷幔亭峯、天遊寺諸處,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椽,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

上述三則史料,根據描述,爲功夫茶無疑。最早明確提到“工夫茶藝”的,是1793年至1800年任廣東興寧典史的俞蛟,他在《夢廠雜著·潮嘉風月記》中說:“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爲精緻。”他詳細描述了潮州喝功夫茶的方法,稱要用紫砂壺,小杯,崇尚武夷茶等等。風習一如漳州和武夷山。   廈門的史料出現較遲。1832年編修的《廈門志·風俗記》雲:“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壺必曰孟公壺,杯必曰若琛杯。茶葉重一兩,價有貴至四五番錢者。文火煎之,如啜酒然。以餉客,客必辨其香味而細啜之,否則相爲嗤笑。名曰工夫茶,或曰君謨茶之訛。彼誇此竟,遂有鬥茶之舉。有其癖者,不能自己。甚有士子終歲課讀,所入不足以供茶費。”喝茶讓人破產,在中國只有功夫茶有這般功夫。身居廈門,我也經常感嘆喝茶大不易。  施鴻保完稿於1858年的《閩雜記》也說:“漳泉各屬,俗尚功夫茶。茶具精巧,壺有小如胡桃者,曰孟公壺,杯極小者名若琛杯。茶以武夷小種爲尚,有一兩值番錢數圓者。”   從早期的史料看,武夷山、漳州、潮州於18世紀後期開始流行功夫茶。初年徐珂彙編的《清稗類鈔》提到功夫茶流行區域:“閩中盛行工夫茶,粵東亦有之。蓋閩之汀、漳、泉,粵之潮,凡四府也。”其實,受閩粵影響,臺灣也流行功夫茶。連橫《雅堂先生文集》雲:“臺人品茶,與中土異,而與漳泉潮相同,蓋臺多三洲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爲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   功夫茶的流行,有個基本前提,就是烏龍茶的發明。綠茶不是這樣品嚐的。茶史專家多認爲,烏龍茶製作工藝於清初發明於武夷山。很可能,品嚐烏龍茶的功夫茶藝也起源於武夷山,然後傳播到閩南、潮汕和臺灣。在大約兩個世紀裏,武夷巖茶是各地功夫茶藝的首選茶葉。清末民初,各地都在本土發展出了替代茶葉,閩南人喝安溪鐵觀音,潮汕人喝鳳凰單樅茶、臺灣喝凍頂烏龍。

功夫茶以精細講究著稱,把中國民間茶藝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最奇怪的是,始作俑者武夷山倒不以功夫茶知名。10年前,我去武夷山採訪,所至村落,人們都用粗糙的大瓷壺和大碗喝茶,毫不講究。難怪閩南與潮汕地區都不大承認武夷山爲功夫茶祖地。(轉帖)

什麼是功夫茶

所謂“功夫茶”,是一種泡茶的技法。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爲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爲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爲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功夫茶”起源於宋代,在廣東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區)及福建的漳州一帶最爲盛行,乃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承襲和深入發展。

“功夫茶”採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爲半發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衝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擴展資料:

功夫茶的用具 

一、蓋碗的茶具,蓋碗茶具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茶具。又稱“三才碗”,蓋爲天、託爲地、碗爲人。

二、茶海:(也叫“公道杯”),又稱茶盅或公道杯。形狀似無柄的敞口茶壺。爲避免濃淡不均,先把茶湯全部倒至茶海中,然後再分至杯中。同時可沉澱茶渣、茶末。亦可於茶海上覆一濾網,以濾去茶渣、茶末。

三、茶匙、茶荷:(就是幹茶入壺前的量具)跟其他雜七雜八的用具一套買的,擱在一筆筒似的東西里,整套叫茶道。

四、爐及水壺:電或酒精燒的都可以,本身發熱時不生異味就行(必備)。絕大多數功夫茶要求沸水,萬萬不能用飲水機或電熱水壺代替,因爲它們設定的恆溫是90~95度,而且太多水不斷地沸騰水質會受影響。

五、茶杯:白瓷薄壁的,不影響茶色和茶味,清洗也方便。

六、儲茶罐:紙罐,外套密封袋最方便實惠,紙罐遮光,密封袋封氣味和潮溼。

烏龍茶爲什麼又叫功夫茶?

工夫茶是漢族民間傳統的品茶風尚,其烹煎之法應是源於陸羽的《茶經》。功夫茶歷來講究“品飲工夫”。正因其是講究品飲功夫的一種飲茶方式,故稱爲“功夫茶”。

工夫茶是廣東潮汕地區漢族人民傳統的飲茶風俗。是禮賓待客的第一道習俗。今天,海外潮汕華僑還以"工夫茶"作爲認祖追宗的標誌。

工夫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工夫,乃爲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工夫。工夫二字,要在水、火、衝工三者中求之。水、火都講究一個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訣。《茶經》說:“山水爲上,江水爲中,井水其下。”那個時候還沒有自來水,陸羽自然沒有加以論列,自來水不宜於煮茶,這已經是一個常識。不 過像香港地方,一聲制水,萬衆惶然,“自來”尚不可求,不用自來水又用什麼呢?《茶經》又說:“山頂泉輕清,山下泉重濁,石中泉清甘,沙中泉清冽,土中泉渾厚,流動者良,負陰者勝,山削泉寡,山秀泉神,溪水無味。”這就已講究得微乎其微了。至於水還有天泉、天水、秋雨、梅雨、露水、敲冰之別,這些都是屬於講究的範圍的,不過這些講究實際上也很難做到,像《紅樓夢》中的妙玉用鬼臉青藏着梅花萼上的雪水用以煮茶,那也只有她纔能有此閒情逸致,我輩豈有如是功夫哉。

煮茶要訣,“水常先求,火亦不後”。蘇東坡詩云:“活水仍須活火烹”。活火,就是炭有焰,其勢生猛之謂也。潮州人煮茶用的叫做“絞積炭”,“絞積”是一種很堅碩的樹木,燒成炭後,絕無煙臭,敲之有聲,碎之瑩黑,是最上乘的燃料。還有用烏欖核作炭的,火焰淺藍,焰活火勻,更是特別。

品工夫茶是閩南地區、潮州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州地區,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喬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閩南人、潮州人,也仍然儲存着品工夫茶這個風俗。可以說,有潮州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工夫茶以濃度高著稱,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後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喝工夫茶採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爲半發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衝出工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功夫茶的相關知識

飲茶離不開茶具,茶具指泡飲茶葉的專門器具,包括壺,碗,杯,盤,託等,古人講究飲茶之道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非常注重茶具的本身的藝術,一套精緻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絕的名茶,可謂相得益彰。隨着飲茶之風的興盛以及各個時代飲茶風俗的演變,茶具的品種越來越多,質地越來越精美。潮汕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種,這就是:

第一:茶壺

——潮人土語叫做"衝罐",也有叫做"蘇罐"的,因爲它出自江蘇的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選擇茶壺,好壞標準有四字訣,曰:"小,淺,齊,老。"茶壺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別,以孟臣,鐵畫軒,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製造的最受珍視。壺的式樣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等等。一般多有鼓形的,取其端正渾厚故也。壺的色澤也有多種,硃砂,古鐵栗色,紫泥,石黃,天青......等等。但不管款式,色澤如何,最重要的是"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因爲大就不"工夫"了。

第二:茶杯

——茶杯的選擇也有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襯托茶的顏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底平口闊,杯底書"若深珍藏"的"若深杯"爲珍貴,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鎮和潮州楓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稱爲"白果杯"。

第三:茶洗

——形如大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功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衝罐,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

第四:茶盤

——茶盤是用來盛茶杯的,也有各種款式,圓月形,棋盤形......等等。但不管什麼式樣,最重要也是四字訣:寬,平,淺,白。就是盤面要寬,以便就客人人數多寡,可以放多幾個杯;盤底要平,纔不會使茶杯不穩,易於搖晃;邊要淺,色要白,這都是爲了襯托茶杯,茶壺,使之美觀。

第五:茶墊

——比茶盤小,是用來置衝罐的,也有各種式樣,但總之要注意到"夏淺冬深"。冬深是爲便於澆罐時多裝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墊裏還要墊上一層"墊氈","茶墊"是用絲瓜絡按茶墊的形狀大少煎成的,所以要用絲瓜絡而不用布氈者,爲了不會生異味,墊氈的作用是爲了保護茶壺,工夫茶在灑茶後還要將茶壺倒置過來以免壺裏積水,一點點的水,也會使茶味變苦,原因是單寧酸溶解了。

第六:水瓶與水鉢

——作用一樣,都是用以貯水烹茶的。水瓶,修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種束頸有嘴,飾以螭龍,名叫螭龍樽的也不錯。水鉢,也是用來貯水以備烹茶的,大小均相等於一個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紅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魚二尾在鉢底,舀水時水動,好像金魚也動,這是很少見的珍品。

第七:龍缸

——大龍缸類似庭中栽種蓮花之蓮缸,或較小些。用以貯存大量的泉水,密蓋,下託以木幾,放在書齋一角,古色古香。龍缸也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難見到。

第八:紅泥小火爐

——紅泥小火爐,潮安,潮陽,揭陽都有製作,式樣好看極了。同樣有各種形式,特點是長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爐心深而小,這樣使火勢均勻,省炭,小爐有蓋和門,不用語時把它一蓋一關,既節約,又方便。小爐門邊往往還有一副很文雅的對聯,益發增添茶興。

第九:砂銚

——"砂銚",潮安楓溪做的最著名,俗稱"茶鍋",是用砂泥做成的,很輕巧,水一開,小蓋子會自動掀動,發出一陣陣的聲響。這時的水沖茶剛剛合適。至於用鋼鍋,鋁鍋來煮水衝共茶的,雖然也無不可,可是金屬的東西,用以煮水沖茶畢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第十:羽扇與鋼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時既須用勁,又不可煽過爐門左右,這樣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對客人的尊敬。所以,特製的羽扇不但有利"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潔白鵝翎編製成的扇,大汪過掌,竹柄絲穗的精雅,襯托着紅,綠,白……各種顏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濃茶,自然別有風趣。鋼筷則不但爲了鉗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雙手保持清潔。

品種豐富的功夫茶葉

功夫茶所用的茶葉,只限於半發醇的福建巖茶,溪茶和潮汕的鳳凰水仙一類(均屬青茶類)。中國的其它茶類如紅茶,綠茶,磚茶,或花茶,白茶等則不適合。因爲若用功夫茶的衝法,往往苦澀不堪入口,只有這種半發醇的青茶類爲上。習慣上功夫茶最好是用福建的烏龍茶,即閩北武夷山的巖茶和閩南的溪茶。烏龍茶是個總名,其中的暑茶是閩北所產。鐵觀音則主要產於閩南安溪,故又稱溪茶。巖茶和溪茶名目繁多,其中奇種,單叢,名叢大紅袍,水仙,一枝春等都是名茶。

——潮汕的鳳凰山也生產茶葉,也屬半發醇的青茶,也是功夫茶的用茶。其名目有水仙(俗稱鳥嘴茶),單叢,浪菜等;上引丘逢甲詩的"鷦嘴"便是鳥嘴茶。鳳凰茶也是我國的名茶之一。茶粒較大,茶色黃褐,香氣清馥,滋味濃醇而

工夫茶起源傳說

據說早在北宋時,潮州人就發明了工夫茶。當時,位於閔粵交界處的饒平,茶葉交易十分活躍,因福建所產烏龍茶爲潮人所喜,茶商買茶時,就用小盅來品茶,以鑑別茶葉好壞,使工夫茶初具雛形。

到了南宋末年,爲抗擊元蒙,文天祥率部從江西轉戰至廣東潮陽、海豐,其間,六個女兒和老母均勞瘁而死,文天祥悲憤交加,遂以茶代酒,祭奠英靈。爾後,工夫茶逐漸演變爲一個大茶壺和六個小茶盅,以紀念抗元英雄文天祥的親人。

近千年來,工夫茶在潮汕地區代代相傳,盛行不衰,作爲潮汕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還飄“香”過海,在港、澳、臺及海外華人圈中廣爲流傳!

工夫茶的八個過程

茶葉、茶具、水、火之後就是衝工了。如果烹茶沒有工夫,那也不能叫做"工夫茶"。所以功夫茶之收功全在烹茶、沖茶之法。

大約有八個過程:

第一、治器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等六個動作。好比打太極拳中的"太極起勢",是一個預備階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說,這"候水"、"淋杯"都是初試工夫。大約起火後十幾分鍾,砂銚中就有聲颼颼作響,當它的聲音突然將小時,那就是魚眼水將成了,應立即將砂銚提起,淋罐淋杯,再將砂銚置爐上。這時就是第二件事開始了。

第二、納茶

開啟茶葉,把它倒在一張潔白的紙上,分別粗細,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處,再將細末放在中層,又再將粗葉放在上面,納茶的工夫就完成了。所以要這樣做,因爲細末是最濃的,多了茶味容易發苦,同時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別粗細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勻,茶味逐漸發揮。

納茶,每一泡茶,大約以茶壺爲準,放有七成茶葉在裏面就很夠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濃,味帶苦澀,而且好茶葉多是嫩芽緊卷,一泡以開水之後,舒展開來,變得很大,納茶太多,連水也衝不進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沒有味道。

納茶是衝功夫茶的第一步功夫。神明變幻,由此起矣。

第三、候湯

蘇東坡煎茶詩云:"蟹眼已過魚眼生",這就是指用這樣沸度的水沖茶最好了。《茶說》雲:"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爲一沸。銚緣涌如連珠,是爲二沸。騰波鼓浪,是爲三沸。一沸太稚,謂之嬰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湯;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爲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觀茶論》也說:"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鋒進躍爲度。"

第四,沖茶

當水二沸,就可以提銚沖茶了。火爐與茶壺的放置處大約剛好走七步。提銚後走了七步,揭開茶壺蓋,將滾湯環壺口,緣壺邊衝入,切忌直衝壺心(如用蓋甌,只衝一角,然後再衝各角,可同樣忌直衝壺心)。提銚宜高,所謂"高衝低酒"是也。高衝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使茶的香味更快揮發,由於茶精迅速揮發,單寧則來不及溶解,所以茶葉纔不會有澀滯。至於走七步再衝,目的在於使滾水稍涼一點,以免破壞維他命C也。

第五、刮沫

沖水一定要滿,茶壺是否"三山齊",水平面如何,這時要見功效了,好茶壺水滿後茶沫浮起,決不溢出(沖水過猛過多,溢出壺面是另一回事),提壺蓋,從壺口輕輕颳去茶沫,然後蓋定。

第六、淋罐

蓋好壺蓋,再以滾水淋於壺上。謂之淋罐。淋罐有個作用:一是使熱氣內外夾攻,使茶香精迅速揮發,追加熱氣;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乾,即是茶熟;三是衝去壺外茶沫。

第七、燙杯

潮州土話說是"燒盅熱罐",乃是衝工夫茶中的工夫要點。有一位吃茶專家,此老走遍東西南北,到處總結喝茶的經驗,在他喝了工夫茶後說,工夫茶的特點就是一個"熱"字。從煮湯到沖茶,飲茶都離不開這一個字,這可謂得其三味矣。

燙杯,在淋罐之後,用開水淋杯,淋杯時要注意,開水要直衝杯心。燙杯完了,添冷水於砂銚形態的動作,老手者可以同時兩手洗兩個杯,動作迅速,聲調鏗鏘,姿態美妙。有一位外國朋友,也是一位茶迷,久聞工夫茶之名,不遠萬里,千方百計,到了中國一定要喝一次工夫茶。在他看到洗茶杯的動作時,不禁讚歎再三,說是比雜技團的工夫還要高明呢。確實,不會洗杯的人,一碰到杯便會給燙得要命,不打破杯子已是幸事,更不必說到"姿態美妙"了。

杯洗完了,把杯中、盤中之水傾倒到茶洗裏去,這時,茶壺外面的水份也剛剛好被蒸發完了,正是茶熟之時。老手於此,絲毫不差,便可灑茶敬客了。

第八、灑茶

幾經數度工夫,最後一手就是灑茶。灑茶也有四字訣:低、快、勻、盡。

"低"就是前面說過的,"高衝低斟"的"低"。灑茶切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極不尊敬。

"快"也是爲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熱度。

" 勻"是灑茶時必須像車輪轉動一樣,杯杯輪流灑勻,不可灑了一杯才灑一杯,因爲茶初出,色淡,後出,色濃。"勻"字是很重要的。

"盡"就是不要讓餘水留在壺中。第一衝還可以留一點,二、三衝切切不可。灑完以後,還要把茶壺倒過來,覆放在茶墊上,使壺裏之水份完全滴出,這是因爲只要沒有水在,單寧就不能溶解,茶就不會苦澀。

灑茶既畢,乘熱而飲,杯緣接脣,杯麪迎鼻,香味齊到,一啜而盡,三味杯底。據說是"味雲腴,餐秀美,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吻,神明凌霄漢,思想馳古今。"神明變幻,功夫茶之三昧於此盡得矣。

1.白鶴沐浴(洗杯)

用開水洗淨茶具並提高茶具溫度

2.烏龍入宮(落茶)

放茶量大約按茶/水1:20的比例

3.懸壺高衝(沖茶)

當開水初沸(100度)提起開水壺衝入茶具使茶葉業轉動、露香

4.春風拂面(刮沫)

用甌蓋輕輕颳去漂浮的泡沫,使茶具清新潔淨

5.關公巡城(倒茶)

泡一二分鐘後把茶水依次巡迴注入各茶杯

6.韓信點兵(點茶)

茶水倒到甌底最濃部分,要一點一點滴到各杯裏,達到濃淡一致

7.賞色嗅香(嗅香)

拿起甌蓋嗅一嗅天然的茶香

8.品啜甘霖(品茶)

先嗅其香,後嘗其味,邊啜邊嗅,淺杯細飲

什麼是工夫茶

所謂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爲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爲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爲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

功夫茶起源於宋代,在廣東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區)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最爲盛行,乃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承襲和深入發展。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用喬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儲存着品功夫茶這個風俗。可以說,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功夫茶以濃度高著稱,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後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功夫茶採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爲半發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衝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鳳凰茶產自潮州鳳凰山區,茶湯色澤微褐,茶葉條索緊、葉質厚實,很耐沖泡,一般可衝20次左右。鳳凰單叢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風味,曾在福州舉行的全國名茶評選會上榮獲桂冠。

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別也在於茶具。據說陸羽所造茶器,凡二十四事。潮州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種。這就是:

一、茶壺

潮州土語叫做“衝罐”,也有叫做“蘇罐”的,因爲它出自江蘇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選擇茶壺,好壞標準有四字訣,日:“小、淺、齊、老。”茶壺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別,以孟臣、鐵畫軒、秋圃、尊圃、小山、袁熙生等製造的最受珍視。壺的式樣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六角形、栗子形……等等,一般多用鼓形的,取其端正渾厚故也。壺的色澤也有很多種,硃砂、古鐵、栗色、紫泥、石黃、天青……等等,還有一種壺身銀砂閃爍,朱粒累累,俗謂之抽皮砂者,最爲珍貴。但不管款式、色澤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因爲大就不“工夫”了。所以用大茶壺,中茶壺,茶鼓,茶篩,茶檔……等等衝的茶,那怕是用一百元一兩的茶葉,也不能算是工夫茶。至於深淺則關係氣味,淺能釀味,能留香,不蓄水,這樣茶葉纔不易變澀。除大、小、深、淺外,茶壺最講究的是:“三山齊”,這是品評壺的好壞最重要標準。辦法是:把茶壺去蓋後覆置在桌子上(最好是很平的玻璃上),如果壺滴嘴、壺口、壺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三山齊”了。這是關係到壺的水平和質量問題,所以最爲講究。“老” 主要是看壺裏所積成的“茶渣”多寡,在前面已經說過了。當然,“老”字的講究還有很多,例如什麼朝代出品,古老歷史如何,什麼名匠所製成,經過什麼名家所品評過……等等。但那已經不是用一般茶壺的問題,而是屬於玩古董的問題了。

衝功夫茶除了用“衝罐”之外,有時客人多時,也可以用“蓋甌”。在潮州菜館中每吃一道菜後就必定上來一巡功夫茶,那就是用“蓋甌”衝的,這是爲了適用於人數較多的場合,一次可以有十杯至十二杯。但畢竟蓋甌口闊,不能留香,氣味比使用衝罐就差得多了。不過,只要沖茶的人“工夫”好,用蓋甌也可以衝出好功夫茶的。

二、茶杯

茶杯的選擇也有個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襯托茶的顏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底平日闊、杯底書“若深珍藏”的“若深林”爲珍貴,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鎮和潮州楓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稱爲“白果杯”。

至於有的人還講究什麼“春宜牛眼杯,夏宜栗子杯,秋宜荷葉杯,冬宜吊鐘懷”,這又未見講究太多了。不過,用喇叭杯、牛乳杯……這些作爲工夫茶的茶杯,都是不很合適,有失“斯文”之道了。

三、茶洗

形如大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功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個用以浸衝罐,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

四、茶盤

茶盤是用來盛茶杯的,也有各種款式,圓月形、棋盤形……等等。但不管什麼式樣,最重要也是四字訣:寬、平、淺、白。就是盤面要寬,以便就客人人數多寡,可以放多幾個懷;盤底要平,纔不會使茶杯不穩,易於搖晃;邊要淺,色要白,這都是爲了襯托茶杯、茶壺,使之美觀。

五、茶墊

比茶盤小,是用來置衝罐的,也有各種式樣,但總之要注意到“夏淺冬深”。冬深是因爲便於澆罐時多裝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墊裏還要墊上一層“墊氈”,“墊氈”是用絲瓜絡按茶墊的形狀大小剪成的,所以要用絲瓜絡而不用布氈者,爲了不會生異味,墊氈的作用是爲了保護茶壺,功夫茶在灑茶後還要將茶壺倒置過來,以免壺裏積水,一點點的水,也會使茶味變苦,原因是單寧酸溶解了。

六、水瓶與水鉢

作用一樣,都是用以貯水烹茶的。水瓶,修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種束頸有嘴,飾以螭龍,名叫螭龍樽的也不錯。(螭龍,潮州土話叫做“錢龍”,潮州話是雙聲疊韻的,錢、螭就是疊韻字,即是壁虎。)

水鉢,也是用來貯水以備烹茶的,大小均相等於一個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紅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魚二昆在鉢底,舀水時水動,好像金魚也泳躍欲出,這是很少見的珍品,一般的多見素瓷青花,置於茶牀上,蓋上硃紅的木蓋,舀水時用的是椰子殼做的,椰瓢當茶未煮,主人啓蓋舀水時,“功夫茶”之功夫已經不飲而使人信服矣。

七、龍缸

大龍缸類似庭中栽種蓮花之蓮缸,或較小些。用以貯存大量的泉水,密蓋,下託以木幾,放在書齋一角,古色古香。龍缸也多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難見到。康熙帝乾隆帝年間的產品,也已極爲珍貴。用近代製品,只要色彩大小調和,也就很好了。

八、紅泥小火爐

“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可見古人是用紅泥小火爐溫酒的,自然那是在北方。至於“寒夜客來茶當酒”,這時是否用紅泥小火爐煮茶,煮的茶是否像現在的潮州功夫茶,像喝酒一樣喝茶,詩人們並沒有說明.不過我想大約應當是如此,不然寒夜之時,一大碗一大碗的喝茶,豈不令人小便頻頻,坐立不大?那個客人早就拔腿跑掉了,誰還能坐下來細談。所以,我想這個“寒夜客來茶當酒”的茶,應當相等於今日之功夫茶纔是。

紅泥小火爐,潮安、潮陽、揭陽都有製作,式樣好看極了。同樣有各種形式,特點是長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爐心深而小,這樣使火勢均勻,省炭,小爐有蓋和門,不用時把它一蓋一關,既節約,又方便。小爐門邊往往還有一副很文雅的對聯,益發增添茶興。 小火爐是放在精製的木架上面的,木架像塔形,下大上小,上面一格放爐子,剛好一伸扇子便是爐門。中間一格,是放扇子、鋼筷等物。下面一格放木炭或欖核炭,或引火之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這樣的設定,煮茶自然是很方便的。

九、砂跳

“砂跳”,潮安楓溪做的最著名,俗稱“茶鍋”,是用砂泥製成的,很輕巧,水一開,小蓋子會自動掀動,發出一陣陣的聲響。這時的水沖茶剛剛合適。至於用鋼鍋,鋁鍋來煮水沖茶的,雖然也無不可,可是金屬的東西,用以煮水沖茶畢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十、羽扇與鋼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時既須用勁,又不可煽過爐門左右,這樣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對客人的尊敬。所以,特製的羽扇不但有利於“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潔白鵝翎編成的扇,大不過掌,竹柄絲穗的精雅,襯托着紅、綠、白……各種顏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濃茶,自然別有風趣。鋼筷則不但爲了鉗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雙手保持清潔。

以上,雖然還不夠陸羽所規定的二十四式茶具的規格,但也已經洋洋大觀了。如果還要再說些,那麼二十四件也不爲多,例如裝茶葉的錫罐,就以潮汕造的爲最上品。還有茶巾,專門以淨滌茶具。茶几,用以擺設茶具。茶擔,可以貯藏茶器,春秋佳日,登山浮水,臨流漱石,林墅深幽,席地小坐,烹茗啜飲,自然又是人生一樂。

功夫茶獨成一格,如果烹茶沒有功夫,那也是不能叫做功夫茶了。所以功夫茶之收功全在烹茶,沖茶之法。

欲飲功夫茶,須先有一套合格的茶具。茶壺(潮州人稱“衝罐”)是陶製的,以紫砂爲最優。壺爲扁圓鼓形,長嘴長柄,很爲古雅,有兩杯、三杯、四杯壺之分。將壺倒置桌上,其口、嘴、柄均勻着地,中心成直線的,爲茶壺之優者。優者若置水中,平穩不沉。精巧別緻、潔白如玉的小茶杯,直徑不過5釐米,高2釐米,分寒暑兩款。寒杯口微收,取其保溫,暑杯口略翻飛,易散熱。盛放杯、壺的茶盤名曰“茶船”,凹蓋有漏孔,可蓄廢茶水約半升。整套茶具本身就是一種工藝品。茶杯、茶船有釉上彩或釉下彩繪。茶壺最貴重,一把古老名貴的茶壺,就是件可供鑑賞的古玩,有的嵌鑲一層鏤刻精美的白銀或黃金花紋圖案,便成了少有的傳家寶。茶壺裏的茶鏽不可洗去,越多越珍貴,可保茶的韻味

潮汕茶文化的工夫茶

工夫茶顧名思義,一是花時間,二是講究本領。它歷史悠久,據說是由福建的“小杯茶”演變來的。宋代,中國上層社會“鬥茶”之風盛行,誰家買得好茶,就要請客。賓客中有好茶或帶來媲美,或請來暗鬥。這種風氣逐步演變到茶農、茶商的試茶評茶。由於日日品茶,喝得太多也難受,就大杯改小杯而成爲很濃的小杯茶,這就是工夫茶的雛形。潮汕是魚米之鄉,人們喜歡飲濃茶,“小杯茶”也由茶商傳入潮汕。日久天長,漸漸在茶具、茶葉和沖泡技術上越來越講究,形成了獨特的“潮汕工夫茶”。

功夫茶起源於宋代, 在廣東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區)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最爲盛行, 乃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承襲和深入發展。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 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用喬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儲存着品功夫茶這個風俗。可以說, 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工夫”一詞,在潮汕話中是做事方法講究的意思,這裏指烹茶品茶方法的講究,潮汕工夫茶有一套講究茶具、茶葉、用水、衝法、品味的茶經。“工夫”也作“功夫”,一般有四解:工程和勞力;素養;造詣,成就的程度;空閒時間。“工夫”與烹茶方法聯袂,稱“工夫茶”或“功夫茶”。故所謂的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

潮汕工夫茶,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爲一體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功夫茶的起源和作用是什麼?

正如Dylan Jhaveri所說,功夫茶的發源地據說是潮州。這個詞在潮州工夫茶不是功夫茶茶(武術/技能),但工夫茶中未使用普通話,只在潮州方言。當功夫茶開始流行時,講普通話的人只是簡單地用最接近的同音字來代替原來的功夫茶,這可能會造成混淆。不同的是,普通話裏的短語指的是技巧和努力,而潮州語更像是“正確的做事方式”。

請注意,這與如今在中國和上經常看到的“中國茶道”不同。這種帶有漂亮女孩和精緻動作的“儀式”是現代娛樂遊客的發明。這是沒有歷史依據的,而且它損害了所供應的茶,而不是改善了茶,這完全違背了功夫茶的目的。

Dylan Jhaveri很好地描述了通常被認爲是功夫茶的東西,但實際上這是對人們如何泡茶的廣義描述,而不是功夫茶本身的概念。泡茶過程當然是茶知識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因此大多數人都會把功夫茶和泡茶過程聯繫在一起。

但就我的理解,功夫茶涵括了茶的方方

面面。一個人可以按照所描述的“功夫風格”泡茶,但仍然不是真正的功夫茶實踐者(只是一個用功夫風格泡茶的隨意飲用者)。此外,功夫茶大師們的泡茶風格也大不相同,這取決於他們所關注的知識領域和哲學。因此,如果把泡茶的動作和功夫茶的概念聯繫得太過強烈,就會有些誤導人

。無論是複雜的泡茶方法,還是不那麼繁瑣的泡茶風格,對一個功夫茶練習者來說都不算什麼。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美學問題,而不是茶的知識問題。可以這麼說,證據在茶裏。

潮州版功夫茶的“傳統”形式是:強調用沸水預熱茶杯,茶水比例高,小壺小杯,反覆沖泡時間相對短。

最後,功夫茶從業者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他們超越了味道和氣味(大多數隨便喝的人都能觀察到)。飲酒的體驗延伸到茶對人的精神/情緒的影響,以及對茶對人的身體影響背後複雜性的理解。

潮汕工夫茶

上學期我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就是這個內容,以下是當時的部分資料,全部資料你可以發郵件向我索取

(郵箱[email protected])

一、工夫茶的來源

工夫茶顧名思義,一是花時間,二是講究本領。它歷史悠久,據說是由福建的“小杯茶”演變來的。宋代,中國上層社會“鬥茶”之風盛行,誰家買得好茶,就要請客。賓客中有好茶或帶來媲美,或請來暗鬥。這種風氣逐步演變到茶農、茶商的試茶評茶。由於日日品茶,喝得太多也難受,就大杯改小杯而成爲很濃的小杯茶,這就是工夫茶的雛形。潮汕是魚米之鄉,人們喜歡飲濃茶,“小杯茶”也由茶商傳入潮汕。日久天長,漸漸在茶具、茶葉和沖泡技術上越來越講究,形成了獨特的“潮汕工夫茶”。

中國人是以善能喝茶著名的。從文獻上的記載,至少已有四千年的歷史了。古書《爾雅》上就寫過“早採者爲茶,晚取者爲茗”。《詩經》的《七月》篇,也提到採茶。兩漢之後,飲茶之風大盛,但更普遍的還是在唐朝。那時已經有“茶會”、“茶宴”,陸羽著《茶經》,更是集中了喝茶的理論,從此大開喝茶之風,陸羽由是受後世尊爲“茶神”。《潮嘉風月記》就說:“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爲精緻”。從這裏看來,喝工夫茶大約是唐代以後的事。儘管近代的《辭海》載有“工夫茶”這一條專門名辭的註釋,英文的“Tea”字也還是從汕頭、廈門話的“茶”字譯音過去的。但有關工夫茶的詳細記載卻是很少,甚至連《潮州府志》也沒有記載,這卻不能不是件憾事。

就現在所能考證到的,潮州地方在元朝以前雖然已經是“稻再熟而蠶五收”,可是似乎還沒有種茶。《永樂大典》之五千三百四十三卷,是現在我們能看到最早的《潮州志》,在它“課稅”一項內曾引用了《三陽圖志》(三陽即是海陽——今之潮安、潮陽、揭陽)。《三陽志》及《三陽圖志》 於今已不可復見,但幾經浩劫之後僅存很少的《永樂大典》中卻剛好有一部《潮州志》在,而其中又多引用《三陽志》等的原文,彌足珍貴。從原文看來,《三陽志》是元朝時有關這三縣的地方誌。中說到:“茶課自大禹別九州之產以作貢,而未聞貢茶,下逮漢、魏、晉、樑皆不及此,至李唐時如趙贊滂、王樓、王涯之徒始創茶之制,宋朝又有榷務交引三分三稅之法,而茶之賦始繁矣。產茶之地,出稅固宜。無茶之地,何緣納稅?潮之爲郡,無採茶之戶,無販茶之商,其課鈔,每責於辦鹽主首而 代納焉。有司萬一知此,能不思所以革其弊乎?…… ”這證明在元時,潮州地方還沒有種茶的。沒 有種茶倒不要緊,因爲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葉並不產自潮州。可是“無販茶之商”,這倒就麻煩了,如果《三陽志》所記屬實,恐怕元朝時潮州還沒有“工夫茶”這一享受呢。

這就不能不說是一件奇事了,到清代以後,潮州人之好茶,潮州“工夫茶”之有名,潮州人做茶葉生意之多,已經是盡人皆知了,清代的《潮嘉風月記》就說:“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爲精緻,爐及瓷盤各一,唯懷之數則視客之多寡,先將泉水貯罐,用細炭煎至初沸,投閩茶於壺內衝之,蓋定後復遍澆其上,然後斟而細呷之,氣味芳烈,較嚼梅花更爲清絕”。

“投閩茶於壺內衝之”,到現在也是如此。工夫茶用的是鐵觀音,這是全國僅在福建纔有的名茶。自然,現在潮州地方是產茶的,潮安鳳凰山(過去屬饒平)的“單叢奇種”簡名日“鳳凰茶”,就是馳名海內外,在今天國產的特級茶葉中首屈一指,但可惜產量不多,也許是“物以稀爲貴”,因此它的價格也是國產茶葉中最高貴的。

二、工夫茶衝法

工夫茶之衝法,有一套十分繁瑣的程序。按過程,是治器、納茶、候湯、沖茶、刮沫、淋罐、燙杯、釃茶等。

治器包括:生火、掏火、煽爐、潔器、候水、淋杯六個動作。“候水”、“淋杯”就是等砂銚中的水颼颼作響一陣子之後,聲音突然變小時(那就是“魚眼水”將成了),即將砂銚提起,淋罐淋杯,再將砂銚置爐上,然後,開始納茶:開啟茶葉,倒在一張潔白的紙上,分別粗細,將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處,再將細末放在中層,又再將粗葉放在上面。因爲細末是最濃的,多了茶味容易發苦,同時也容易塞住壺嘴。分別粗細放好,就可以使茶色均勻,茶味逐漸發揮。納茶需適量,每泡茶大約以茶壺爲準,放有七成茶葉就足夠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濃,味帶苦澀,且好茶葉多是嫩芽卷,如果用開水泡過之後舒展開來,就變得很大,連水也衝不進去。但太少則泡不出味道來。

《茶說》雲:“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爲一沸。銚緣涌如連珠,是爲二沸。騰波鼓浪,是爲三沸。一沸太稚,謂之嬰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沸;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爲二沸,正好之候也。”這個時候,正好提銚沖茶。揭開茶壺蓋,將滾湯沿壺口壺邊衝入。切忌直衝壺心,否則謂之衝破“茶膽”,使茶味苦澀。衝時提壺要高。謂“高衝低釃”。高衝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使茶的香味更快揮發,而茶素中的單寧則來不及揮發,這茶就沒什麼苦澀了。沖水一定要滿,使茶葉浮起,然後提壺蓋,從壺口輕輕颳去茶沫,然後蓋好壺蓋,再以開水淋於壺上,謂之“淋罐”。淋罐有三個作用:一是使熱氣內外夾攻,迫使茶香迅速揮發;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分全乾,即是茶熱;三是衝去壺外茶沫。淋罐之後用開水淋杯,目的是使杯子也熱,不要讓熱騰騰的茶衝在冷冰冰的杯子上,影響香味。

釃茶有四字訣:低、快、勻、盡。釃茶切不可高,高慢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不尊敬;“快”,是爲了使香味不散失,且保持熱度;“勻”,是保持各個茶盅均勻承茶,這叫做“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不可釃了一杯才釃另一杯,只有這樣,才能使幾杯茶的顏色均勻,以示對座中客人一樣尊重;“盡”就是不要讓餘水留在壺中。因爲只要沒有水在,單寧就不能溶解,茶纔不會苦澀。

茶衝出來後,一般是沖茶者自己不先喝,請客人或在座的其他人喝。如果盤中有三個盅,那麼先拿哪一盅也大有講究。一般是順手勢先拿旁邊一盅,最後的人才拿中間一盅。如果不分青紅皁白,在兩旁茶盅未有人端走之前,就先拿了中間一盅,不但會被認爲對主人的不敬,也是對在座其他人的不尊重。同時,你喝了一盅之後,一般還要讓在座的人每人喝過一盅,才喝第二輪。如果喝茶的過程,來了尊貴的客人,就得撤換茶葉重新沖茶。

中國人很早就開始喝茶了。《詩經》中已提到採茶。兩漢之後,飲茶風大盛,但還在唐朝,那時已經有“茶會”、“茶宴”。陸羽著《茶經》,集中了喝茶的理論,開一代喝茶之風,自己也成爲茶神。《潮嘉風月記》中說:“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爲精緻。爐及瓷盤各一,唯杯之數則視客之多寡,先將泉水貯罐,用細炭煎至初沸,投閩茶於壺內衝之,蓋定後復遍澆其上,然後,斟而細呷之,氣味芳烈,較嚼梅花更爲清絕。”可見,到了清代,潮汕工夫茶已十分普遍,且程式已經同現代工夫茶程式十分相似了。“投閩茶於壺內衝之”,指的是福建產的鐵觀音。其實,潮州的鳳凰山也產名茶,稱爲“鳳凰單叢”,可惜文中一字未提。據《潮州府志》載:“粵素不產茶,所給皆閩產。近饒平之百花山、鳳凰山多有植之者。百花山又名待詔山,故稱待詔茶,品亦不惡。大埔則大麻、陰那等山皆產茶,亦尚可飲。其餘土茶皆苦而不香。”由此可見,鳳凰茶至遲在清代已開始在潮州種植了。

在潮汕所產的茶葉中,鳳凰茶素以其氣味清香、耐衝耐泡,並獨具各種自然花香味而聞名於世。這首先與鳳凰山的自然地理條件有密切關係。鳳凰山位於潮州東北面,地處饒平、豐順、大埔三縣之結合部,屬北迴歸線近側。這裏常年雲霧繚繞,羣山起伏,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峯有十多個,其中有粵東第一高峯鳳凰烏髻和第二高峯烏崬頂,而名茶多產於高峯雲霧之上。其次,鳳凰茶有一種獨具一格的製作方法。該處製茶,分“萎凋━━發酵━━殺青━━揉捻━━烘焙”五個程序進行,每道程序都有嚴格的操作方法。

三、洗茶與茶洗

茶洗,是潮州工夫茶具的一個組成部分。茶洗之由名,必須從古人的洗茶習慣講起。

唐宋兩代,茶葉多加工成茶餅。蔡襄《茶錄》謂:“餅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所以在炙茶之前,要把茶餅放在器皿中“以沸湯潰之”,使膏油融化,便以颳去,然後再烘乾,碾末備用。這就是最早的洗茶,不過當時還用不着專門的工具。

明代以後,散茶形茶逐步取代了茶餅,真正意義上的洗茶程序纔開始形成,明人顧元慶的《茶譜》論“煎茶四要”,其中就含有‘洗茶”。馮可賓《芥茶箋》和文震亨《長物志》中說得更詳細:烹茶之前,“先用上品泉水滌烹器,務鮮務潔,次以熱水滌茶葉。”洗時用竹筷夾住茶葉,“反覆滌盪,其塵土黃葉老梗使淨”,然後放蓋碗中,用開水衝瀹,“少傾開視,色青香烈”,爲滿足洗茶需要,專用工具茶洗於是應運而生,據《陽羨茗壺系》所載,其時茶洗的形制,正是分上下層,上層是中間開有小孔的扁盤。顯而易見,潮州的茶洗,正是承廷古人洗茶遺風的正宗工具。

茶洗雖然儲存下來,但明入那一套用筷夾茶,再用水淋滌的洗滌法,在工夫茶技藝中,卻已被“高衝、刮沫”所代替。

其實,首次沖水入茶後即篩出的過程,其實質正是洗茶。不過,對這種“頭過淋杯”的操作法,茶客中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見解。老一輩的茶客認爲“頭過茶”色濃香烈,棄之可惜。理由是:現代製茶工藝先進,茶葉純淨;且頭沖茶湯中含有大量生物鹼、維生素、礦物質,不宜傾去。新一代的茶客則以爲:茶葉總會帶上一些雜質,還是洗去爲宜;洗茶過程短暫,茶葉有效成份尚未泡出,即有也微乎其微;工夫茶講究個“燙”字,按傳統沖泡法,缸雖熱而茶冷,沖水後會吸去熱量,使水溫達不到要求。因此頭沖水洗茶,能起預熱茶葉的作用,再次沖泡時,茶的色香味更能得到淋漓盡致地發揮。

兩種見解各執一詞,無須去強分軒輊,令人感到饒有興味的是,茶洗,至今猶赫然陳供在潮人的几案上,古代茶聖們九泉有知,亦當掀髯微笑了!

四、茶具

飲茶之風,全國皆有,何以潮汕工夫茶能脫穎而出?關鍵就在於“工夫”二字。工夫茶最講究的是“茶具”與“衝法”。“工夫茶”的茶具,需要成套,計十來種:

茶壺,潮州方言叫做“衝罐”;也有叫“蘇罐’’的,因爲它出自江蘇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選擇茶罐好壞標準有四字訣,曰“小、淺、齊、老”。茶罐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別,以孟臣、鐵畫杆、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製造的最受珍視。壺的式樣很多,有小如桔子的、大如蜜柑的,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栗子形等。一般多用鼓形的,因其端正渾厚的緣故。壺的色澤也很多,硃砂、古鐵、栗色、紫泥、石黃、天青等。還有一種壺身銀砂閃爍、朱粒累累,俗謂之柚皮砂者,最爲珍貴。但不管款式、色澤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因爲大就不“工:夫”—了。此外,還講究“三山齊”,即壺嘴、壺口和壺把要在一條幹線上,這是品評茶壺好壞的最重要標準。檢驗辦法是茶壺去蓋後覆置在桌子上,如果壺滴嘴、壺口、壺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上品。

茶杯,茶杯的選擇也有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則以襯托茶的顏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底平口闊、杯底書

“若深珍藏、”的“若深杯”爲珍貴。江西景德鎮和潮州楓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算是杯中佳品。

茶洗,形大如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工夫茶必備三個,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個用以浸衝罐;另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經泡過的茶。

茶杯、茶盤也有各種款式,圓月形、棋盤形等。但不管什麼式樣,重要的是寬、平、淺、白。盤面寬,以便客人多時,可以多放幾個杯;盤底平,不會使茶杯不穩而搖晃;邊淺色白,是爲了襯托茶杯、茶壺,使之美觀。

茶墊,比茶盤小,是用來置衝罐的,也有各種各樣,但總之要注意到“夏淺冬深”。冬深是因爲便於澆罐時多裝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墊裏面還要墊上一層“墊氈”。“墊氈’’的作用是爲了保護茶壺,它是用絲瓜絡按茶墊的形狀大小剪成的,之所以用絲瓜絡而不用布氈,是爲了保證不生異味。工夫茶在灑茶後還要將茶壺倒置過來,以免壺裏積水。

水瓶與水鉢是用來貯水烹茶的。水瓶,修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種束頸有嘴,飾以螭龍,名叫螭龍樽的,也屬上乘之品。水鉢用來貯水以備烹茶之用,大小約相等於一個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紅金彩”,用五金釉描兩條金魚在鉢底,當人們舀水時,攪動了水,這金魚好像也隨着遊動似的,十分有趣。但是這東西現在已經少見了,一般多是素瓷青花,放置在茶牀上,蓋上硃紅的木蓋,舀水時才鄭重其事地揭蓋舀水。

紅泥小火爐,潮安、潮陽、揭陽都有製作,式樣十分好看,形式各異。特點都是長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爐心深而小,這樣使火勢均勻,省炭。小爐有蓋和門,不用時把它一蓋一關,既節約,又方便。除此之外,還要“砂銚”;以潮安楓溪做的最

著名,俗稱爲“茶鍋”,是用砂泥製成的,很輕巧。水一開,小蓋子就會掀動,發出一陣陣悅耳的聲響。

不過,現在的人對工夫茶具已經沒有那麼考究了。再不像過去一定要用優質木炭或者欖核炭和泥爐來燒水。

五、工夫茶趣聞二則

一、開水衝空罐

某君有一祖傳幾代的孟臣罐。罐內茶渣甚厚。罐中心只乘下一個指頭大的空隙。每次下茶,只需幾十片茶葉便成佳飲,餘味無窮。鄰人多喜前往品味。他特意在茶罐外壁鑲了一層厚錫,以起保護作用。

寒署易節,某君經濟拮据,甚至無錢買茶下罐,就乾脆用開水衝空罐,其老牌茶味猶在。撫心,不也樂乎!

二、好茶——噲燒

據傳,從前,有一開茶店者,爲了招引顧客,特意在櫃檯上設一套工夫茶具,經常泡茶,旨在讓顧客先品嚐而後購貨。

有一次,數九天,寒氣人,有一路人,文士模樣,衣衫單薄,寒顫顫的。他踱到櫃面前,端起一杯茶一飲而盡。賣茶的加冠又再加冠。路人一連引了數杯。賣茶的喜形於色,以爲是闊氣的主顧。問:“先生,此茶如何?”答:“好!好茶。”又問:“先生,好在哪裏?”又答:“噲燒!

六、“工夫茶”典故之寒夜客來茶當酒

在潮州很多工夫茶具,象茶船(盤)、茶壺、茶杯中,除了會畫或刻着山水、花鳥等畫,一般還會寫上“寒夜客來茶當酒” 這句話。

相傳很久以前,鄉下的窮秀才冬夜裏來了位在京城做官的同窗好友。四壁瀟然的窮秀才雖然沒酒菜可請這遠方的好友,但爲了能衝出最好的工夫茶,讓這位遠道而來的好友好好品嚐,窮秀才不惜冒着冬夜裏冷凜的寒風,光着腳徒步幾里路,來到韓江邊打着冬天裏清澈的韓江水,回家衝工夫茶款待這位好友。

他們品茶當歌,京城的好友被窮秀才的真誠感動了!天亮時急着趕路的好友給他留下了“寒夜客來茶當酒” 的絕句。“寒夜客來茶當酒”的絕句世代相傳下來。“寒夜客來茶當酒” 說明了潮州人好客和對客人的真誠,也說明了潮州人自古以來對工夫茶的講究。

七、衝功夫茶的八個過程

茶葉,茶具,水,火之後就是衝工了。如果烹茶沒有工夫,那也是不能叫做工夫茶。所以工夫茶之收功全在烹茶,沖茶之法。

第一:治器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等六個動作。好比打太極拳中的“太極起勢”,是一個預備階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說,這“候水”,“淋杯”都是初試工夫。大約起火後十幾分鍾,砂銚中就有聲颼颼作響,當它的聲音突然將小時,那就是魚眼水將成了,應立即將砂銚提起,淋罐淋杯,再將砂銚置爐上。這時就是第二件事開始了。

第二:納茶

開啟茶葉,把它倒在一張潔白的紙上,分別粗細,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處,再將細未放在中層,又再將粗葉放在上面,納茶的工夫就完成了。所以要這樣做,因爲細未是最濃的,多了茶葉容易發苦,同時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別粗細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勻,茶味逐漸發揮。納茶,每一泡茶,大約以茶壺爲準,放有七成茶葉在裏面就很夠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濃,味帶苦澀,面且好茶葉多是嫩芽緊卷,一泡以開水之後,舒展開來,變得很大,納茶太多,連水也衝不進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沒有味道。納茶是衝工夫茶的第一步功夫。神明變幻,由此起矣。

第三:候湯

蘇東坡煎茶詩云:“蟹眼已過魚眼生”,這就是指用這們沸度的水沖茶最好了。《茶說》雲:“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爲三沸。銚緣涌如連珠,是爲二沸。騰波鼓浪,是爲三沸。一沸太稚,謂之嬰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湯;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爲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觀茶論》也說:“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鋒進躍爲度。”

第四:沖茶

當水二沸,就可以提銚沖茶了。火爐與茶壺的放置處大約剛好走七步。提銚後走了七步,揭開茶壺蓋,將滾湯環壺口,緣壺邊衝入,切忌直衝壺心(如用蓋甌,衝一角,然後再衝各角,可同樣忌直衝壺心)。提銚宜高,所謂“高衝低灑”是也。高衝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使茶的香味更快的揮發,由茶精迅速揮發,單寧則來不及溶解,所以茶葉纔不會有澀滯。至於走七步再衝,目的在於滾水稍涼一點,以免破壞維他命C也。

第五:刮沫

沖水一定要滿,茶壺是否“三山齊”,水平面如何,這時要見功效了,好茶壺水滿後茶沫浮起,決不溢出(沖水過多,溢出壺面是另一回事),提壺蓋,從壺口輕輕颳去茶沫,然後蓋定。

第六:淋罐

蓋好壺蓋,再以滾水淋於壺上。謂之淋罐。淋罐有個作用:一是使熱氣內外夾攻,使茶香迅速揮發,追加熱氣;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乾,即是茶熟;三是衝去壺外茶沫。

第七:燙杯

潮州土語說是“燒盅熱罐”,乃是衝功夫茶中的工夫要點。有一位吃茶專家,此老走遍東西南北,到處總結喝茶的經驗,在他喝了工夫茶後說,工夫茶的特點就是一個“熱”字。從煮湯到衝共飲茶都離不開這一個字,這可謂得其三味矣。燙杯,在淋罐之後,用開水淋杯,淋杯時要注意,開水要直衝杯心。燙杯完了,添冷水於砂銚中,復置爐上,回身“洗杯”。洗杯是最富有藝術形態的動作,老手者可以同時兩手洗兩個杯,動作迅速,聲調鏗鏘,姿態美妙。有一位外國朋友,也是一位茶迷,久聞工夫茶之名,不遠萬里,千方百計,到了中國一定要喝一次工夫共枯他看到洗茶杯的動作時,不禁讚歎再三,說是比雜技團的工夫還要高明呢。確實,不會洗耳恭聽杯的人,一碰到杯便會給燙得要命,不打破杯子已是幸事,更不必說到“姿態美妙”了。杯洗完了,把杯中,盤中之水傾倒到茶洗裏去,這時,茶壺的外面的水份也剛剛好被蒸發完了,正是茶熟之時。老手於此,絲毫不差,便可灑茶敬客了。

第八:灑茶

幾經數度工夫,最後一手就是灑茶。灑茶也有四字訣:低,快,勻,盡。“低”,就是前面說過的,“高衝低斟”的“低”。灑茶切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極不尊敬。“快”也是爲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熱度。“勻”是灑茶時必須像車輪轉動一樣,杯杯輪流灑勻,檔可灑了一杯才灑一杯,因爲茶初出色淡,後出,色濃。“勻”字是委重要的。“盡”就是汪要讓餘水留在壺中。第一衝留一點,二三衝切切不可。灑完以後,還可把茶壺倒過來,覆放在苛墊上,使壺裏之水份完全滴出,這是因爲只要沒有水在,單寧就不能溶解,茶就不會苦澀。

Tags:功夫茶 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