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明史·宋禮傳》原文及翻譯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47W

原文:

《明史·宋禮傳》原文及翻譯

宋禮,字大本,河南永寧人。洪武中,以國子生擢山西按察司僉事。成祖即位,命署禮部事,以敏練擢禮部侍郎。永樂二年拜工部尚書。嘗請給山東屯田牛種,又請犯罪無力準工者徙北京爲民,並報可。七年丁母憂,詔留視事。

九年命開會通河。會通河者,元至元中,以壽張尹韓仲暉言,自東平安民山鑿河至臨清,引汶絕濟,屬之衛河,爲轉漕道,名曰“會通”。洪武二十四年,河決原武,絕安山湖,會通遂淤。永樂初,建北京,河運歷八遞運所,民苦其勞。至是濟寧州同知潘叔正上言:“舊會通河四百五十餘里,淤者乃三之一,浚之便。”於是命禮及刑部侍郎金純、都督周長往治之。八月還京師,論功第一,受上賞。

明年,以御史許堪言衛河水患,命禮往經畫。禮請自魏家灣開支河二,復自德州西北開支河一,使至海豐大沽河入海。帝命俟秋成後爲之。禮還言:“海運經歷險阻,每歲船輒損敗,有漂沒者。有司修補,迫於期限,多科斂爲民病,而船亦不堅。計海船一艘用百人而運千石其費可辦河船容二百石二十船用十人可運四千石以此而論利病較然”已而平江伯陳瑄治江、淮間諸河功,亦相繼告竣。於是河運大便利,漕粟益多。十三年遂罷海運。

初,帝將營北京,命禮取材川蜀。禮伐山通道,奏言:“得大木數株,皆尋丈。一夕,自出谷中抵江上,聲如雷,不偃一草。”朝廷以爲瑞。及河工成,復以採木入蜀。十六年命治獄江西。明年造番舟。自蜀召還,以老疾免朝參,有奏事令侍郎代。二十年七月卒於宮。禮性剛,馭下嚴急,故易集事,以是亦不爲人所親。卒之日,家無餘財。隆慶六年贈禮太子太保。

(節選自《明史·宋禮列傳》)

譯文:

宋禮,字大本,是河南永寧人。洪武年間,以國子監生身份被提升爲山西按察司僉事。成祖即位後,命令他代理禮部事務,由於敏捷幹練被提拔爲禮部侍郎。永樂二年官拜工部尚書。他曾奏請給山東的屯田戶發給耕牛和種子,又奏請將犯罪而無力抵換工的人遷移到北京爲百姓,一併批覆同意。永樂七年遭母喪,詔令留任處理政務。

永樂九年,命令開鑿會通河。所謂會通河,元至元年間,因爲壽張縣尹韓仲暉說,自東平安民山開挖河道至臨清,引汶水絕斷濟水,集中到衛河,做轉運漕糧的水道,名叫“會通”。洪武二十四年,黃河在原武決口,絕斷安山湖水流,會通河於是淤滯。永樂初年,建造北京,河運經歷八個遞運所,百姓覺得非常辛苦。這時濟寧州同知潘叔正上書奏言:“以前的會通河四百五十餘里,淤塞的河段有三分之一,疏通它方便運輸。”於是命令宋禮及刑部侍郎金純、都督周長前往治理。八月回到京都,評論功勞數第一,受到最高賞賜。

第二年,根據御史許堪說衛河水急,命令宋禮前往經營謀劃。宋禮奏請自魏家灣開挖一條支河,再自德州西北開挖一條支河,使水至海豐大沽河入海。皇帝命令等秋收後開工。宋禮還說:“海運經過風浪的艱難險阻,每年漕運船都損壞,有漂流沉沒的。有關部門修補,迫於時間限定,多攤派使百姓受苦,而船也不堅固。統計海船一艘,用一百人而運一千石糧,這筆費用可辦理裝載二百石的河船二十艘,每船用十人,可運載四千石糧。按這個事例分析,利弊比較明顯。”不久平江伯陳瑄治理江、淮間各條河的工作,也相繼宣告竣工。於是河運有很大的便利,漕運糧食越來越多。十三年終於停止了海運。

當初,皇帝將要修建北京,命令宋禮到川蜀取木材。宋禮到荒山伐木開通道路,上奏說:“得大木數株,都在八尺到一丈。一天傍晚,大木自動從山谷滾出抵達江上,聲如雷鳴,沒有壓倒一棵草。”朝廷認爲是吉兆。等到治河工程完成,又因採木入蜀。十六年命令宋禮到江西審理案件。第二年制造外國商船。自蜀召回朝廷,因年老病弱免於早朝參見,有事奏請讓侍代辦。二十年七月死於官任上。宋禮性情剛烈,約束下屬嚴厲急躁,所以容易把事情辦成,因此也就不被人親近。到死的那天,家裏沒有多餘的財物。隆慶六年追贈宋禮爲太子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