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峨眉山雪芽茶怎麼泡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56W

峨眉山雪芽茶怎麼泡

峨眉雪芽的沖泡方法:

1、用沸水燙洗蓋碗,投茶3-5g,茶水比1:50-60;

2、高衝低斟注水,水溫85-90度,讓茶葉與沸水均勻接觸;

3、浸泡1-2分鐘後出湯飲用,飲至剩餘三分之一茶湯時加水再泡。

峨眉雪芽的沖泡方法:

1、用沸水燙洗蓋碗,投茶3-5g,茶水比1:50-60;

2、高衝低斟注水,水溫85-90度,讓茶葉與沸水均勻接觸;

3、浸泡1-2分鐘後出湯飲用,飲至剩餘三分之一茶湯時加水再泡。

1. 準備材料:雪芽茶、茶具、開水。

2. 燒水:將水煮沸,溫度一般爲80℃-90℃。

3. 清洗茶具:將茶壺和茶杯用溫水清洗乾淨。

4. 泡茶:取適量的雪芽茶放入茶壺中,先用少量的熱水浸泡10秒鐘,然後倒入熱水,讓茶葉充分展開,浸泡2-3分鐘即可。

5. 篩茶:將茶水倒入茶杯前,先用過濾網篩掉浮渣和茶葉。

6. 品嚐:喝的時候可以把茶杯放在鼻子下面,輕輕聞一聞茶香,然後再品嚐,這樣可以更好地體味雪芽茶的香味和味道。

注:雪芽茶可重複沖泡,每沖泡一次要適當增加泡茶的時間。第一泡可嘗試2-3分鐘,第二泡可嘗試3-5分鐘,第三泡可嘗試5-7分鐘,以此類推。同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適量的糖或蜜,也可以加一些水果片和花瓣增加口感。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春茶怎麼喝最滋味,幾招教你辨別“真明前茶?

萬物復甦,品嚐春茶的季節到了。三月以來,天氣回暖,茶山茶園裏茶葉快速生長,均已抽出鮮嫩的芽尖綠苞,春日百花豔,茶香最風華。

茶樹經過一個冬天的休養和營養積累以後,茶葉內含物是最豐富的,尤其是清明節前採的茶中營養物質含量比其它季節的茶要高,這時採摘的全是新嫩芽頭,用這種嫩葉製成的茶葉泡的茶,幽香持久,無論是在香氣還是在口味上都比較好。

清明前,採摘的春茶(明前茶),是茶樹第一次萌發的芽葉,通常是茶葉剛剛長出芽尖,而葉子並沒有完全展開,是綠茶一年中價格賣得最好的,加上沒有病蟲害干擾,品質最好。

春茶最好放一兩週再喝

新茶一般帶有茶火,如果馬上衝泡,喝過後嗓子會發幹,而且味道也不是那麼純粹。並且新炒制的茶葉中還殘留水分,不利於儲存。所以剛炒制好的明前茶最好不要馬上喝,要先放上一到兩個星期,味道會更好。

泡春茶用什麼水好?

好茶用好水,水分硬水和軟水兩種。凡每升水中鈣、鎂離子含量超過8毫克的稱爲硬水,而不足8毫克的稱爲軟水。用軟水泡茶,湯色明亮,香氣高爽,滋味鮮醇;而用硬水泡茶,則湯色變深,失去鮮爽味兒。

如果用自來水來沏茶,有損茶味兒。自來水中含有用來消毒的氯離子等,在水管中滯留時間久了,還含有較多的鐵離子。當水中的鐵離子含量超過萬分之五時,會使茶湯呈褐色。而氯化物與茶中的多酚類作用,又會使茶湯表面形成一層“鏽油”,喝起來有苦澀味兒。

用純淨水泡茶,淨度好、透明度高,無異雜味兒。透過試驗,100毫升的泡茶水、1克綠茶的茶湯,溶出茶葉中的氨基酸、蛋白質、維生素等有益物質,比其他包裝飲用水高出一倍以上。

沖泡春茶不要用沸水

由於峨眉雪芽春茶十分細嫩,一般以80攝氏度左右爲宜。茶葉愈嫩、愈綠,沖泡水溫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才能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中的營養成分不易被破壞。

正如平時說的,水溫高,把茶葉“燙熟”了。最好是先把沸水倒進一個杯中,然後再倒進茶杯中沖泡,這樣就可輕易控制水溫了。泡峨眉雪芽春茶,最好用上投法。

透明玻璃杯泡春茶——享受茶的舞蹈

春茶不僅湯色清澈透亮、香氣馥郁,而且形態十分優美。峨眉雪芽幹茶芽頭,飽滿細嫩,扁平光滑,芽葉相抱似筍,芽峯顯露,扁,平,滑,直,尖,似雀舌。如果沖泡峨眉雪芽春茶用透明的玻璃杯。沖泡之後,茶的芽葉在玻璃杯中慢慢舒展開來,上下漂浮,似茶舞蹈一般,也是一種極致典雅美的享受。

如何辨別明前茶

俗話說”明前茶貴如金",由於其受蟲害侵擾少,芽葉細嫩,品質好,受到許多市民的喜愛。不過購買明前茶,要格外注意辨別。

觀外形

春茶的葉子一般裹得較緊,顯得肥壯厚實,有的還有較多毫毛,色澤鮮潤,香氣濃郁而新鮮。夏茶和秋茶則葉子鬆散,顏色暗,香氣平和,與春茶有很大區別。

查湯色

茶葉在貯藏過程中,構成茶葉色澤的一些物質,會被緩慢分解或氧化,使綠茶的色澤變得枯灰無光。而隔年茶茶褐素的增加,則會使綠茶湯色變得黃褐不清,失去原有的新鮮色澤;春茶沖泡時茶葉下沉較快,香氣濃烈持久,滋味醇厚;夏茶和秋茶在沖泡時茶葉下沉較慢,香氣不高。

品茶香

在貯藏過程中,茶中的各類構成味道的物質,有的分解揮發,有的縮成不溶於水的物質,因此不管何種茶類,新茶的味道都醇厚、鮮爽,而陳茶喝起來淡而不爽口。

看茶底

茶葉泡完後,新茶茶底綠中帶黃,顯鮮嫩,而隔年茶茶底偏黃,沒有鮮嫩感。

提醒:春茶飲用不宜過多

要提醒大家的是,雖然春茶鮮爽,但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鹼以及多種芳香物含量也較高,易使神經系統興奮,飲用者可能產生四肢無力、冷汗淋漓和失眠等“茶醉”現象,神經衰弱、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高度警惕。

四川十大名茶之一,峨眉雪芽

峨眉雪芽

產地:峨眉山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品種:中國六大茶之一·綠茶·完全不發酵。“峨眉雪芽”是貫穿峨眉山茶史與茶文化中的千古香茗,其稱謂年代久遠。唐時名“峨眉白芽”、“峨眉雪茗”。宋明以來,又有“雪香”、“清明香”等雅稱。自古以來譽稱峨眉名茶中的精品。“峨眉雪芽”是貫穿峨眉山茶史與茶文化中的千古香茗,其稱謂年代久遠。

如何挑選?

形狀:扁平挺直,光滑,色澤:嫩綠油潤,湯色:嫩綠明亮,香氣:清香馥郁,口感:甘醇,葉底:嫩綠均勻。

歷史發展

據佛門相傳,南宋期間,南宗大詩人陸游入蜀公幹之餘經常歷遊歷峨眉山並與峨眉山中峯寺主持別峯和尚結爲僧友。陸游尤喜品飲寺中茶僧所焙峨眉雪芽,曾吟詩讚嘆:"雪芽近自峨眉得,不減紅囊顧渚春。旋置風爐清樾下,他年奇事記三人"。至此,峨眉雪芽之名名播天下,成爲中國唐宋兩代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沖泡方法

①250m透明玻璃杯。

②4g(一小袋)茶量。

③沸水中泡(純淨水或低硬度礦泉水)。

④1-3分鐘即可飲用。

沖泡技巧

水溫以85-90度爲宜,採取高衝低斟的方式,緩緩的將熱水注入茶杯中,讓茶葉與熱水均勻接觸。不需要洗茶,浸泡時間大概1-2分鐘,待茶葉舒展開來,即可慢慢飲用。出湯後先聞香,再觀察湯色,以及觀察葉底。然後小口品飲,品嚐峨眉雪芽清醇淡雅的滋味,飲後可感覺到回味甘甜,齒頰留香。

工藝

採摘、堆放、殺青、攤涼、理條整形、提香。

特色

峨眉雪芽“仙山藏靈芝,峨眉綻雪芽。”衆所周知,中國是世界野生古茶的發源地,“峨眉雪芽”生態原茶所在的峨眉山景區則坐落在世界野生古茶生長的中心地帶。歸納起來有三大不可複製的特徵林茶共生的自然資源與生態特徵國內外罕見茶園的自然氣候奇特,四季雲霧繚繞,霜浸雪潤。

峨眉山茶葉有幾種 峨眉山茶葉有哪些

1、碧潭飄雪。碧潭飄雪屬於花茶,採用鮮嫩綠茶和茉莉花茶混合製成,茶葉選取早春嫩芽,花茶採摘時間爲晴天中午以後,花選取含苞待放,完整乾淨的花蕾,茶香花香融合在一起,茶葉也吸附花蕾的香氣。

2、峨眉雪芽。峨眉雪芽採摘時間爲每年清明時節,經過攤放、殺青、攤涼等工序製成,沖泡之後茶香馥郁,茶湯嫩綠透亮,入口鮮醇淡雅。沖泡水溫不宜過高,80~85℃即可,第一泡爲洗茶,不建議喝。

3、竹葉青。原料採摘時間在清明節前三至五天,選取細嫩的鮮葉採摘,製成的成品茶扁平光滑,兩頭尖,顏色翠綠,形似竹葉。沖泡後的湯色透亮,入口茶味濃郁醇厚,葉底呈均勻的嫩綠色。

4、其他品種。除此之外,峨眉山茶葉還有峨眉毛峯、峨眉娥蕊等。峨眉山產茶歷史悠久,產出的名茶品類衆多,製成的茶葉扁平直滑,顏色嫩綠富有光澤感,茶香清新高揚,香味持久。

綠茶泡茶的茶藝流程

綠茶泡茶的茶藝流程如下:

備具,根據品飲人數準備好茶杯碗以及茶葉罐,茶則,茶匙,賞茶盤,茶巾以及燒水壺。

賞茶,傾斜旋轉茶葉罐,將茶葉倒入茶則,用茶匙把茶則中的茶葉撥入賞茶盤,欣賞幹茶成色,嫩勻度,嗅聞幹茶香氣。

溫杯,用開水將茶杯燙洗一遍,提高杯溫,在冬天,尤顯重要,利於茶葉沖泡。

置茶,沖泡綠茶的茶杯一般容量爲150毫升,用茶量在3克左右,用茶匙將茶葉從茶盤或茶則中均勻撥入各個茶杯內。

浸潤泡,提壺將水沿杯壁衝入杯中,水量爲杯容量的4分之1或3分之1,使茶葉吸水舒張,便於茶汁析出,約30秒後開始沖泡。

沖泡,用鳳凰三點頭法,沖水入杯內至總容量的七成左右,意爲七分茶,三分情,經過三次高衝,使杯內茶葉上下翻動,杯中上下茶湯濃度均勻。

茶的主要品種:

英山雲霧茶,西湖龍井,峨眉雪芽,湄潭翠芽,蘭馨雀舌,惠明茶,洞庭碧螺春,中嶽仙茶,劍葉,馬邊雲霧茶,日照綠茶,顧渚紫茶,午子仙毫,黃山毛峯,六安瓜片,信陽毛尖,狗腦貢茶,雲霧毛尖,曾侯銀劍,大悟綠茶。

平水珠茶,寶洪茶,上饒白眉,徑山茶,峨眉竹葉青,峨眉春語,漢家劉氏茶,南安石亭綠,仰天雪綠,蒙頂茶,涌溪火青,仙人掌茶,天山綠茶,永川秀芽,休寧松蘿,恩施玉露,都勻毛尖,黎平雀舌,鳩坑毛尖,桂平西山茶,老竹大方。

泉崗輝白,雪水雲綠,眉茶,安吉白片,南京雨花茶,敬亭綠雪,天尊貢芽,灘茶,雙龍銀針,太平猴魁,源茗茶,峽州碧峯,秦巴霧毫,開化龍頂,廬山雲霧,安化松針,日鑄雪芽,紫陽毛尖,江山綠牡丹,嶽西翠蘭,高橋銀峯。

雲峯與蟠毫,漢水銀梭,雲南白毫,遵義毛峯,九華毛峯,五蓋山米茶,井崗翠綠,韶峯,古勞茶,桐城小花,舒城蘭花,州碧雲,小布巖茶。

冬季養生首選峨眉高山五茶

導讀: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潤的概念逐漸被大家所熟知,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在冬季裏“藏匿精氣”養生滋養成爲不少消費者的選擇。立冬過後,就進入農曆十月,真正的冬日。冬爲終,一歲終而一歲,季節更替,收藏正合宜,以積蓄整年一山精華的峨眉高山作爲“冬季養藏”之選,便符合此季的養生之道。冬季如何喝茶養生,一起來看看峨眉高山養生五茶今冬如何讓你喝出健康、養生吧。

一、峨眉高山養生五茶之一 ——峨眉雪芽.銀峨紅。

養藏陽氣,暖胃護體。

推薦:贈送長輩,以表孝心;爲女性準備,盡顯體貼。

紅茶性味甘溫,可暖體驅寒,保養精氣,非常適合秋冬季飲用。而來自峨眉高山的峨眉雪芽高山林間紅茶,更是積蓄了一山的養分,有着更爲豐富的內含物,實屬冬養之佳品。

銀峨紅 紅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生熱暖腹,能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還可助消化、去油膩。據研究發現,紅茶還可以減少中風和心臟的。中風和心臟正是冬季高發的,因此有的老人在冬季經常泡上一杯暖暖的紅茶,不但可以暖身體,還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此外,常用紅茶漱口或直接飲用還有預防流感的作用,這在冬天也是很有必要的。而喝紅茶對於預防骨質疏鬆、降低面板癌也有獨到的作用。由於紅茶是一種發酵茶, *** 性弱,還特別適合腸胃和身體比較虛弱的人。

峨眉高山養生五茶之二 ——峨眉雪芽.雨淞。

潤喉,提神醒腦。

推薦:適合自飲、饋贈好友。

冬天氣候乾燥,加上人們喜歡吃油膩、辛辣的食物,上火就成了困擾許多人的健康問題,而這個時候就可以求助綠茶。而峨眉雪芽的高山林間有機綠茶和其他的平原茶有很大不同,其茶樹生長在海拔800-1200米的峨眉高山林間,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化肥、農藥、化學添加劑等,採用自然方法防治病蟲害,是真正安全的有機飲品。茶樹與森林中的各類植物和諧共生共存,融合了森林中許多自然芬芳的物質,所以其茶葉的內質非常豐富,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鹼等有益於人體的,長期飲用,能強身健體。

雨淞 冬日裏飲一杯峨眉高山林間有機綠茶,懸壺高衝三次,後持聞香杯,一品知味,二品潤喉,三品提神,如撥雲見日,高山林間的林木欣榮和花吐芬芳迎面來襲,潤喉,清新悅志。在調養之際,追崇健康自然,品味本源真味,清純淡雅的峨眉高山有機綠茶是佳選。

峨眉高山養生五茶之三 ——峨眉雪芽.峨雅雪。

氣定神閒,消除抑鬱。

推薦:適合自飲、饋贈好友及家人。

花茶可以養肝利膽、強健四肢、疏通經脈、健脾安神,對治療痢疾和防止胃痛也有良好效果。因此,在適合“坐以養精”的冬天,不妨可用飲用花茶的方法,在養精蓄銳的同時,舒精解壓。

峨眉雪芽花茶原料講究,茶底只選用峨眉山海拔800-1500米高山生態茶園產的峨眉高山林間茶作爲茶底,鮮花只選用上等的伏季茉莉花,以高山花茶獨特的製茶工藝,完美融合高山茶豐富內質與茉莉花香,窨製出中國頂級高山花茶。峨眉雪芽花茶不僅花香茶香淡雅適度,獨特的鮮爽口感另其他花茶難以複製。

峨雅雪 在冬日裏,泡上一杯峨眉高山花茶,調息,滌塵,靜待佳茗舒展,賞之,茶湯清澈黃綠明亮,杯中多多茉莉白花漂浮其上如女子起舞,清雅茶香與飄逸花香自在交融,渾然天成;細啜一口,氣定神閒,安逸心心趣,一份寧靜致遠的無拘胸懷油然而生。冬日之壓抑,隨着茶香淡然飄走。

因此在冬季不妨適當選擇,尤其是女性在更年期及經期前後容易心情抑鬱,性情煩躁,不妨用喝花茶的方法來消解鬱悶。

峨眉高山養生五茶之四 ——峨眉雪芽.白茶。

潤咽去燥,。

推薦:適合家中老人、冬日易患感冒體弱人羣。

白茶,作爲被星巴克“戀上”的原葉中式茶,憑藉其“一年是茶,三年是藥,七年是寶”的養生功效,攜手星巴克踏上全球高調賣茶之路。

白茶是功效最全面的一個茶類,具有抗輻射、抗氧化、抗腫瘤、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人體提神、緩解抑鬱症、幫助消炎等。對於冬日裏常患感冒咽炎的人羣,白茶絕對是一寶。同時,白茶還能夠防止蛀牙。此外,白茶對人體消化功能的調節也很明顯,喝白茶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緩解食慾不振、頭昏、吐泄等症狀,非常適合冬季飲用。

白茶 安排好冬日裏一天的飲茶習慣,清晨喝一泡白茶,既提神醒腦,有提高免疫力。午後人最易犯困,喝一泡,醇芳宜人,可以去寒邪、利於理鬱,促進人體陽剛之氣回升。三泡老白茶,煮後使其富含的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茶黃素、咖啡鹼等有益成分充分讓人體吸收,還能有效修復飲酒過量引起的酒精性肝損傷,具有降火消炎、清熱祛火之功效。

峨眉高山養生五茶之五 ——峨眉雪芽.睿心。

滋潤去燥,舒緩情緒。

推薦:適合自飲、饋贈好友及家人。

天地造合,整座山春夏時節積蓄的養分和精華,都蘊於一顆顆茶芽中,順應時節,遵循中國人古法養生的智慧,冬日裏,飲一杯藏匿“精氣”的峨眉高山珍稀綠茶,飲下一山的養分,趕走心神不寧、情緒易怒、失眠上火、面板乾燥……各種冬燥症狀,正是符合這個季節的養生之道。

睿心 綠茶是未發酵茶,性寒,可清熱,因此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對輕度胃潰瘍還有加速癒合的作用,並且能降血脂、預防。因此容易上火的、平常愛抽菸喝酒的,還有實熱體質體形較胖的人,都比較適合飲用綠茶;而腸胃虛寒的人則不宜服用綠茶。

今年冬天起,讓我們迴歸古人所追崇的“無茶不養生”的冬季,讓我們以順應自然、順應節氣的自然養生之道,來保養生息,用峨眉高山五茶喝出冬天健康好氣色。

雪芽的品質鑑賞

青城雪芽是近幾年發掘古代名茶生產技藝,按照青城茶的特點,吸取傳統制茶技術的優點,提高、發展、創制而成的。採摘於清明前後數日,以一芽一葉爲標準。要求芽葉全長3.5釐米,鮮嫩勻整。青城雪芽外形秀麗微曲,白毫顯露,香濃味爽,湯色清澈明亮,耐沖泡。

峨眉雪芽

觀峨眉雪芽茶之色,最好採用晶瑩剔透的水晶茶具來沏泡它,碧水銀波,那一層清澈的綠意,最宜觀賞竹葉青之美色;聞竹葉青之香,最好在茶葉沏透泡開一兩分鐘之後,舒捲自如,靈動飄逸,葉間泛出絲絲的金黃,彼時纔會香風拂面,浸透你的呼吸,漫過你的神經;品竹葉青之真味,則最好用天然礦泉水沖泡。產自峨眉山神水閣的峨眉山礦泉水,甘甜可口,最能把它的留香永遠珍藏在你舌尖。

綠雪芽

外形條索緊結、圓直、勻整,茶身滿布毫毛,鋒苗顯露,色澤灰綠鮮亮,光澤明亮,油潤鮮活,香氣清高、純正鮮爽,湯色翠綠明亮,滋味甘醇、爽口,葉底綠勻軟亮。

怎麼分辨竹葉青茶葉優劣?竹葉青茶葉沖泡方法?

對竹葉青茶葉的分辨總體歸納大致就3個字,聞、觀、品。

一、聞——聞幹茶的香味,竹葉青茶葉屬於炒青綠茶,所以對茶葉的原本成分儲存比較完整,幹茶帶有原始茶青的清香味,越好的竹葉青帶有茶葉清香味越濃,而且沒有別的異味。

二、觀——觀看竹葉青茶葉的外形,竹葉青茶外觀扁平尖細似竹葉,因而才叫竹葉青。因加工原因,竹葉青處於綠色,而且很光亮。

三、品——品竹葉青茶葉的味道、口感。 整體來說,竹葉青茶葉的口感是清香可口,入口甘醇,回甘很快!在入口之前,會聞到一股淡淡的茶葉清香味、香氣嫩慄香、濃郁持久,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嫩醇爽。

沖泡方法如下:

一、將茶葉投入杯中,一般選用玻璃杯或白瓷杯飲茶,而且無須用蓋,這樣一則增加透明度,便於人們賞茶觀姿。一般150ml的玻璃杯投茶量在1-2克。

二、往杯中注入溫水,竹葉青不宜於用滾沸水,水溫在85℃左右則可。

三、靜置一兩分鐘便可,在這過程中,上浮的竹葉青會逐漸地一一下沉至杯底,這也是竹葉青沖泡過程中的一大觀賞點。

 

擴展資料:

茶是一種深沉而雋永的文化。毋庸置疑,中國茶是華夏文明的一個組成部分,已成爲流淌在這個古老民族軀體裏的悠久而青春的血液。千百年來,峨眉山茶一直以其清醇淡雅受到名人雅士的喜愛。

1964年,時任外交的陳毅元帥來到峨眉山考察,在萬年寺與老僧人品茗對弈時對所品之茶讚不絕口,問道:“這是何茶?”老僧人答道:“此茶乃峨眉山特產,尚無名稱。”並請陳毅元帥賜名。陳毅元帥仔細審視杯中茶葉,只見湯清葉綠,一片生機,便由衷地說道:“這多像嫩竹葉啊,就叫竹葉青吧。”從此,竹葉青聲名不脛而走。

竹葉青是我國進階扁平綠茶的代表。此茶採自清明節前白雪未盡春芽初萌時,故名“峨眉雪芽”,唐時名“峨眉白芽”、“峨眉雪茗”。宋明以來又有“雪香”、“清明香”等雅稱。其外形扁平光滑,挺直秀麗,色澤嫩綠油潤,香氣清香馥郁。細細品之,一縷太和之氣彌於脣齒之間,味真意幽,神靜氣寧。因其產量有限,故極其珍罕。

青城雪芽怎麼樣

青城雪芽怎麼樣

青城雪芽挺好喝的,我看過一篇報道是這樣說的,傾城雪雅之所以味道好的原因是青城山,最高海拔2400餘米,是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峯巒重疊,雲霧時隱時現,古木參天,曲徑通幽,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稱。在這裏生長的青城雪芽,不僅內質豐富,口感滋味佳,還有十分不錯的保健功能。因此,青城雪芽是內質和營養功能都不錯的茶品。

青城雪芽圖片

產於四川省都江堰市灌縣西南15公里的青城山區。這裏峯巒疊翠,古樹參天,有“青城天下幽”之譽。產區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霧雨濛濛,年均氣溫15.2℃,年降水量1225.2毫米,日照190天;土層深厚,酸性黃棕紫泥,土質肥沃。陸羽《茶經》中就有對青城茶的記載。五代毛文錫《茶譜》記載:“青城,其橫源、雀舌、鳥嘴、麥顆,蓋取其嫩芽所造”。青城山在宋代就開始設茶場,並形成一套製茶工藝。

“青城雪芽”爲50年代創制的新茶品種。青城雪芽外形秀麗微曲,白毫顯露,湯綠清澈。

青城山產茶歷史悠久,宋代即設定茶場,並形成傳統工藝。從建國後於50年代製作出青城雪芽新名茶。經測定,該茶葉內含氨基酸高達484.29毫克/100克。色、香、味、形都臻上乘。1982年被評爲四川省優質產品。峨眉山文化是峨眉山世界文化遺產屬性的核心,它涵蓋了峨眉山有文字記載四千餘年的文明發展史。峨眉山文化由峨眉山佛文化、峨眉派武術文化、峨眉山茶文化三大部分組成。其中,峨眉山茶文化空靈俊逸,潤浸於峨眉山佛文化與峨眉派武術文化,又滲融其中,三大文化相互滲透相融。毋以置疑,作爲千古香茗“峨眉雪芽”的生態綠茶,則是峨眉山茶文化最具核心的代表。

中國茶業界和世界茶業界有這樣的論定:中國西南地區是世界野生古茶的發源地,川、滇是世界野生古茶生長的中心地帶,然而,茶業界在研究千古川滇茶馬古道或者以“茶馬古道”爲題探究川、滇古茶的種植、加工、經營的歷史中,卻很少着墨“峨眉山茶文化”及它的具象“峨眉雪芽”;四川茶業研究在談及川茶發展時,絕大落墨也是以古之“官茶”與商賈謀利爲主的“茶販”爲題,絕少落墨“峨眉山茶文化”中最具生態魅力與養生功利的“峨眉雪芽”。故而,“峨眉山茶文化”博大精深的豐厚歷史與內涵,仍然窖藏於仙山峨眉。

而在歷史的時空間,“峨眉雪芽”香茗處處留香,我們翻閱從隋唐至兩宋和元、明、清諸朝歷代的浩浩文獻,上至京華,廣及文人墨客,無不聞香織雪芽。

唐代著名詩僧賈島在《送朱休歸劍南》一詩中哦吟道:“芽新抽雪茗”。是可見在唐代“峨眉雪芽”已名揚天下,賈島沒有來過峨眉山,但在京都長安品飲過仙山峨眉雪芽,當然也聽說過“峨眉三月雪中採新茶”奇異景觀故事。唐代學者李善在其所著的《昭明文選注》中記載:“峨山多藥草,茶尤好,異於天下。今黑水寺後絕頂產茶,味佳而二年白一年綠,間出有常。不知地氣所鍾,何以互更”——這是歷史文獻中,有關峨眉山茶最古老最完整最形象的史記。

宋代文豪蘇東坡嗜飲“峨眉雪芽”且情有獨鍾。賦文《嘉木記》,又自造“東坡壺”終身相伴。

南宋大詩人陸游經常自詡“江南老桑葶”,一生品飲江南諸多香茗,見識品飲“峨眉雪芽”後,喟嘆讚譽:“雪芽近自峨眉得,不減紅囊顧渚春”。後遂將哦吟“峨眉雪芽”佳詩納入其《劍南詩稿》。

更有歷朝歷代的道、佛兩門的詩僧與道人留墨心跡:“風推萬鬆吼,茶烹千古雪”——這是一幅何等場面的景觀,寺外大雪飄飄,風動萬鬆,寺內燃壺煮茶,香氣四溢,暖適胃脘。動、靜有致之間,點睛出了峨眉山茶文化的詩化場景,一幅讓人暇想無邊的“峨眉雪芽”香溢風雪圖。

道家們則探究峨眉山茶的養生與延年益壽;“青花捧盞,叩問峨眉鬼谷蒲公寶掌山樵千壽何物溢養歲同日月;五千草本,在佑仙山嘉木上承蒼天福澤盡納瑤草芬芳烘成雪芽”。鬼谷先生爲公元前“逍遙派”人物,相傳曾來峨眉山隱修;蒲公則是山中原住民採藥郎,寶掌是中印度高僧,公元四世紀住錫峨眉山洪椿坪後,129歲無疾而終,山樵是山中高壽老叟,這些在千年以前生存條件與醫學尚不發達的歷史高壽叟者,何以“歲同日月”,是否終身品飲“峨眉雪芽”?雖然無法考究,但透過字裏行間,“峨眉雪芽”顯然同這些高壽人物有密切的關聯

這便是窖藏於峨眉山文化中的以“峨眉雪芽”爲載體的文化具象,它們般若鴻泥,根植於峨眉山這一片淨土上。是江蘇省宜興南部陽羨遊覽景區的著名特產。宜興市位於江蘇省的最南端,東瀕太湖,南與浙江長興、安徽廣德毗鄰,西接溧陽,北連武進,交通便捷,經濟發達,是中國紫砂茶壺主產地,丁山陶瓷聞名中外,歷來有中國陶都之稱。宜興南部是地勢起伏的丘陵山區,山巒重疊,地勢較高,域內_塢連綿,境內石炭岩溶洞頗多,有洞天世界之美譽,尤以“江南第一古蹟”“海內奇觀”善卷洞與張公洞及絢麗多彩氣勢宏偉的靈谷洞名揚天下;宜興還有“竹海”美稱,那裏翠竹茂密,連崗接坡,層巒疊翠,雄偉壯觀。陽羨雪芽就產在該國家級太湖風景旅遊區內,其茶名是根據蘇軾“雪芽我爲求陽羨”詩句而得之。

東漢未年,就已有宜興生產茶葉的記載。唐代,宜興以產陽羨茶進貢著名。唐肅宗年間,常州刺史李棲筠到宜興,有個和尚送來“陽羨茶”,李棲筠會集賓客品飲。茶葉權威陸羽認爲陽羨茶“芬芳冠世”以上貢給皇帝,於是陽羨茶被列爲貢品。在陸羽的《茶經》中還記載:“常州義興縣生君山懸腳嶺北峯下”,可見唐代陽羨茶之盛名。

宋代,宜興茶葉爲文人雅士所喜愛。大文豪蘇東坡留下了“雪芽爲我求陽羨,乳水君應餉惠山”的詩句。陽羨茶以湯清、芳香、味醇的特點而譽滿全國。陽羨雪芽採摘細嫩,製作精細,外形纖細挺秀,色綠潤,銀毫顯露,香氣清鮮幽雅,滋味濃厚清鮮,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幼嫩,色綠黃亮。

陽羨茶園,坐落在太湖之濱的羣山環抱之中,雲霧繚繞,空氣清新,土壤肥沃,一九九八年,部份茶地開始不用化肥和化學農藥及除草劑,促進劑,完全按照有機的方式種植,加工並得到了國家環保總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認證。計劃在五年之內有機茶麪積擴大到三百公頃。陽羨雪芽經高溫殺青、輕度揉捻、整形乾燥、割末貯藏等四道工序加工而成,成品茶品質特徵爲:外形緊直勻細,翠綠顯毫,內質香氣清雅,滋味鮮醇,湯色清澈,葉底嫩勻完整。

陽羨製茶,淵源流長,久負盛名。唐代始做貢茶。1915年在巴拿馬賽會茯金獎,現有茶園三千公頃,年產幹茶四千噸。陽羨雪芽,荊溪雲片和烘炒青,功夫紅茶,紅碎茶多次茯國家獎勵。即是古老的名茶,又是新創制的名茶。是福建三大名茶之一:南有鐵觀音、北有大紅袍、東有綠雪芽,是福建進階綠茶的代表。

青城雪芽爲什麼這麼貴

雪芽是綠茶。

雲南雪芽是一種綠茶,採摘於每年初春的最後一場雪後,產量少,採摘難度大,因而特別珍貴。雪芽茶的色香味形俱佳,其幹茶外形秀麗捲曲,白毫顯露,清香淡雅,沖泡後口感鮮醇甘爽,大多數人都適合飲用。

雪芽數以綠茶品種,因採摘於每年初春的最後一場雪後而得名,因產量稀少、採摘難度大而顯得特別珍貴。雪芽茶多見於四川、雲南等地,包括有青城雪芽、峨眉雪芽、陽羨雪芽、綠雪芽、普洱雪芽等品類。

沖泡雪芽茶,一般使用透明的玻璃杯,投茶前先用開水燙洗一次茶杯,用水以山泉水、礦泉水或純淨水爲宜,泡出的茶葉口感更佳。投茶3g左右,注入90度以上的熱水,浸泡1-2分鐘後即可飲用。

青城雪芽

產於四川省都江堰市灌縣西南15公里的青城山區。這裏峯巒疊翠,古樹參天,有“青城天下幽”之譽。產區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霧雨濛濛,年均氣溫15.2℃,年降水量1225.2毫米,日照190天;土層深厚,酸性黃棕紫泥,土質肥沃。陸羽《茶經》中就有對青城茶的記載。

五代毛文錫《茶譜》記載:“青城,其橫源、雀舌、鳥嘴、麥顆,蓋取其嫩芽所造”。青城山在宋代就開始設茶場,並形成一套製茶工藝。

竹葉青的味道是什麼味道

竹葉青茶茶味清香可口,茶色微黃淡綠,茶湯晶瑩透亮,具有生津止渴、消熱解毒、化痰的功效。竹葉青茶外形扁平光滑、挺直秀麗,勻整、勻淨,幹茶色澤嫩綠油潤;香氣嫩慄香、濃郁持久,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嫩醇爽,葉底完整、黃綠明亮。竹葉青茶產於四川省峨眉山,海拔600-1500米的高山茶園。峨眉山是世界雙遺產地,地處北緯30度,有着8.5億年地質生長史,終年雲霧繚繞,是世界公認的黃金產茶帶。

四川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峨眉山一帶是中國很早種植茶葉的地區。[6]

竹葉青茶外形扁平光滑、挺直秀麗,勻整、勻淨,幹茶色澤嫩綠油潤;香氣嫩慄香、濃郁持久,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嫩醇爽,葉底完整、黃綠明亮。

春季是竹葉青採摘的最佳期間,春季新發出的嫩芽,嫩芽肥厚含有富厚的營養成分,春茶是一年之中最好的茶葉,在清明節前夕峨眉山的茶農開始採摘新茶,春茶以清明,穀雨前採摘的茶葉最好。

竹葉青茶在春季開始採摘,採摘的新葉經過篩分一芽一葉,採摘的新葉經過殺青,揉捻,烘培等工藝製作而成,成品茶以綠色調爲主,含有較多的葉綠素,竹葉青茶按照成品茶的顏色和製茶工藝,竹葉青茶屬於綠茶的烘青類茶。[7]

竹葉青的芽葉的採摘要求非常嚴格,他有三個不同的等級來區別相對的好壞。

竹葉青是峨眉山生產的一種很知名的綠茶。竹葉青又名青葉甘露。茶產於四川省峨眉山市及其周遍地區,屬於扁平形炒青綠茶,其清醇、淡雅的風格有口皆碑。

好的品質來自於好的原料。竹葉青的芽葉的採摘要求非常嚴格,根據一級、二級、等不同等級其標準也不同。一般標準是採摘獨芽,形如黃瓜籽,大小勻淨,不帶空心芽,不採紫紅色茶芽,因紫紅芽加工後變黑而影響商品性;其次是採摘一芽一葉初展和一芽一葉開展的芽茶,無芽不採,病芽、焦芽不採,每一等級應作到芽形基本一致。以上可以看出,竹葉青茶對茶葉的原料選取很嚴格,好的茶葉的背後有着無限的努力。[7]

用於製作竹葉青茶的鮮葉十分細嫩,適當攤放後,經高溫殺青、三炒三涼,採用抖、撒、抓、壓、帶條等手法,做形乾燥。使竹葉青茶具有扁直平滑、翠綠顯毫,形似竹葉的特點;再進行烘焙,茶香益增,成茶外形美觀,內質十分優異。

淺談峨眉山的六道禪茶

淺談峨眉山的六道禪茶

  導語:禪茶是寺院僧人種植、採製、飲用的茶,在古時爲少林寺日用之常物,主要用於供佛、待客、自飲、結緣贈送等。禪茶講究將正氣溶入感恩中,將清氣溶入包容中,將和氣溶入分享中,將雅氣溶入結緣中,其精神概括爲“正、清、和、雅”。“茶禪一味”的禪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史上的一種獨特現象,也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

  離垢園裏“竹葉青”,紅椿曉雨潤“毛峯”,靈巖疊翠襯“清茶”,白水秋風拂“峨蕊”,神水閣“碧潭飄雪”,金頂仙峯罩“雲霧”。峨眉山茶的精髓在於禪茶合一,每一道茶中都蘊涵了曼妙高深的禪理。因而在峨眉山上喝茶不是喝,而是參,參透了這峨眉山的“六道禪茶”,也能參透六種釋家禪理。

   離垢園裏“竹葉青”

  峨眉山下,密林環抱中,有一名爲“伏虎寺”的翠庵,在其第一重普賢殿和第二重大雄殿之間有一四方天井,離垢園就隱匿在這伏虎寺內的天井當中。離垢園的神奇,乃因其獨特的地勢環境。每夜三更一股山風順山道石階來到寺廟,因寺廟周圍被參天大樹所包裹,風被林阻,因此便在天井內慢慢形成了旋風,能捲走寺內散落的枯葉。

  竹葉青的由來據說是萬年寺一老僧,一次給陳毅元帥奉上寺廟自制新茶,陳毅元帥見茶葉兩頭尖,中間寬肥,像竹葉,沖泡湯色黃亮,問老僧:此茶何名,僧曰:此茶長於萬年寺後山崖絕頂之處,寺院僧採清明前三五天的一芽一葉,或雙葉,再用特色的方式培制而成,謂之“峨眉雪芽”。

  陳毅元帥見“此茶葉,形似竹葉,葉面上有微毫,但一經水沏則又湯色清亮,於是說道何不叫‘竹葉青’”。從此這道僧茶就多了一個非常具有禪意的名字:“竹葉青”。

  其實離垢園並非一日每時每刻皆無塵,正如竹葉青,葉片上有微毫,也並非絕對的亮澤,但是離垢園一夜山風吹過,待清晨看,再將葉子放入盞中沏,於是園也清了,葉也清了。

   紅椿曉雨潤“毛峯”

  紅椿,指的是峨眉山半山腰上的紅椿坪,這是一座很大的寺廟,因寺院內種有紅椿古樹而得名。至於曉雨,說的則是一種自然現象,它非煙、非霧亦非雨。這情景時常發生在春夏之間的時候,那時天氣夜涼晝暖,晝夜溫差造成了蒸發出來的水汽長久不散,如同下雨一樣,可以把人的衣衫打溼。

  峨眉山花毛鋒,產於峨眉高山上,取早春優質毛峯葉爲原料,再佐以茉莉花,用特殊的窖藏方法釀造而成。毛峯一般歸入新鮮無發酵綠茶的種類,但是峨眉山的毛峯卻是以獨特的方法將其變爲了花茶。其味花香一半、茶香一半,茶香裏伴有花香的濃郁,花香裏又有茶的清馨。

  我知“紅椿曉雨”似幻非幻,似真非真,是空靈的境地的象徵,但空靈的涵義到底是什麼?寺廟的主持高僧聽後一笑,先爲我沏一壺峨眉山花毛峯茶,品之覺得味道奇特,問曰:這壺裏香,到底是花香還是茶香?

  高僧笑而不語,反又給我講述了一個“論西瓜”的故事。從前有一人,愛與人爭辯,一人給他出了個難題,西瓜爲什麼是圓的而不是方的?此人證來證去不得而解,鬱鬱而終。

  我聽後哈哈大笑:西瓜就是西瓜,西瓜本就是圓的。 高僧聽後隨即也哈哈大笑:對啊,那茶就是茶,香就是香,你又何必那麼執着?

   靈巖疊翠襯“清茶”

  昔日峨眉山老靈巖寺前,向北眺望,從近到遠,從低向高,只見一叢叢的綠、一叢叢的黛,好象一直延伸到了天際邊,這就是著名的“靈巖疊翠”。今峨眉山老靈巖寺已坍塌成了一片廢墟,蒸發得無影無蹤,靈巖疊翠的景象也就成了一個謎。

  峨眉山人管常喝的一種茶葉叫清茶(也稱炒青、草青)。這種茶比較普遍,山上山下的茶肆鋪子裏到處可見,價格也非常便宜。

  初品草青,是在峨眉山的'大佛禪院裏,主持方丈贈我三字:“我念佛”,說此中蘊涵着佛家一個高深的禪理,叫我嘗試着自行參透,說罷飄然而去。我百思不得其解,待客僧爲我沏上了一壺茶並囑咐:這是師傅叫我爲你沏的草青,並饒有興致地爲我講述了有關那段草青“更名”的由來,我才恍然大悟, “我念佛,佛念我。”不正是佛家所謂“映照”的禪理嗎?

   白水秋風拂“峨蕊”

  峨眉山的白水秋風,得名於峨眉山中一“白水池”(又名“明月池”),白水池周圍有很多楓葉灌木,每到秋天非常漂亮。傳說李白曾在此聽一名叫廣浚的高僧撫琴。興起寫下了一首《聽蜀僧浚彈琴》的詩歌:“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峯。爲我一揮手,如聽萬壑鬆。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峨眉山的峨蕊,產於峨眉山黑水寺後的絕壁之上。此茶葉據說是早先相傳在峨眉山一處名爲“峨蕊崮”的地方,住着一位仙姑,這個仙姑栽有一株仙樹,一天一個茶農無意中闖進了這個仙姑居住的地方,驚動的仙姑泄了天機,於是仙姑就化爲了一株茶苗,茶農將此茶苗帶回去精心培植,就有了後來的峨蕊。其葉子微微卷起,像花瓣,而內中吐露出來濃香,就像被花瓣包裹着的花蕊在吐露芬芳一樣。

  有人說詩與禪是最接近的藝術。詩歌與禪一樣,包涵了很多曼妙的東西,這些東西不能光靠字面去理解去讀,要靠身心合一的境界。李白的聆聽是曼妙禪意的,峨眉山峨蕊也是曼妙禪意的,解讀它們的方式,只於它們先融爲一體,這正是佛家所講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神水閣“碧潭飄雪”

  峨眉山的“神水閣”原名“聖水庵”,這裏的水,指的就是門口的那眼“神水池”。此池非常怪異,終年流水不枯,並且在天氣最熱的三伏天裏,依舊保持冰寒,這神水池其實就起的是禪中的警醒作用,時刻冰冷的泉水,提醒着僧侶以及信佛之人,心就如這潭泉水要時刻保持不變,不論周圍環境怎樣改變,這乃是禪中的“大定”。

  峨眉山碧潭飄雪,可謂是峨眉山諸茶中形態最爲雅緻的一種。取峨眉山海拔高寒處的茶葉,加以茉莉花瓣窖藏而制,與那“花毛峯”相類似,但其品質更爲優良,取的茶葉以及花瓣都是最上上層的。因此沖泡後,茶葉綠幽幽地襯在底下,而白色的花瓣就漂浮在上面,有很分明的層次感。

  在此過路的人都會有個習慣,用神水池中的水洗面,再飲幾口,頓覺神清氣爽;而用此水泡茶,更被認爲是上上之選,這樣做不光是爲了追求茶的品質,更重要是起到“棒喝”作用。

   金頂仙峯罩“雲霧”

  在峨眉山最能大徹大悟的禪意之地,是在峨眉金頂。在這裏,能看見罕見的“佛光”和“聖燈”,但在金頂這個苦寒之地,幾乎終年冰雪不化,即便是在三伏天氣,也需棉衣、火爐,早年交通不便時,金頂寺廟裏的僧人日子過得非常清苦。

  峨眉山雲霧茶,是一種常年被高山雲霧所籠罩的茶葉,吸收天地日月的精華,口感非常純,因此也被人稱爲金頂純芽,屬不發酵綠茶,比較原滋原味,性非常甘寒,就如同峨眉山的金頂絕塞一樣。常年堅持喝這種寒性苦茶的人,都要具備較強的隱忍性格,這樣的性格不能強求,需自然“大徹大悟”。

  早些年,我曾與朋友在峨眉山的金頂上小住,本來約定是住在寺廟之中,終因畏懼消受不住絕頂的清苦,選擇了在金頂中的一處賓館歇息。在峨眉山金頂華藏寺裏,一友人爲此還專門還請教了那寺廟的高僧,那高僧已經年愈古稀,面如枯槁,喜怒不形於色。他淡淡地揮手說,你還不能做到隱忍,這不必強求,有緣自然大徹大悟。

;

峨眉雪芽是哪裏的

峨眉雪芽,唐時名“峨眉白芽”、“峨眉雪茗”。宋明以來,又有“雪香”、“清明香”等雅稱。自古以來譽稱峨眉名茶中的精品。早於公元7世紀中,即以中國十大名茶的顯赫地位,著錄於茶聖陸羽的《茶經》和李肇的《唐國史補》等古籍之中。

“峨眉雪芽”盛產於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處,常年雲霧空濛的赤城峯、白巖峯、玉女峯、天池峯、競月峯下和萬年寺一帶。冬寒未解,新芽卻披着朝霞晚翠破雪而出。宛如慧眼微合,雖小芽一葉,細細觀之確有得禪靜之妙。春雨初霽,僧人口唸彌陀,淨心採摘。必用姆指和食指之尖,輕掐其芽,否則嫩芽蔫而不鱔,其茶色味頓然而遜。以山在年輕女尼所採之茶尤稱妙品,她們既有一顆妙善的慈悲心,又有飛針走線、巧繡陀花雨的佛性;玉手纖纖,禪心淨淨,虔誠誦偈,採供佛前,這是任何茶鄉、茗山無法相比的。唐初李善在其《昭明文選選注》在寫道:峨眉山,茶尤好,異於天下。唐代著名詩僧賈島暢飲了“峨眉雪芽”之後,在《送朱休歸劍南》詩中詠出了“新芽抽雪茗”的美譽。

公元1072年,蘇東坡先生在杭州兼任首席試官,與衆公大人閱卷於錢塘江口的望海樓,喜獲潤之夫人送去的“峨眉雪芽”,於是大家動起手來,從鳳凰山上採來了桑柴,吸來了惠泉的甘露,親煮而飲。沸水一沏,一層池狀泡沫浮於水面,如雪初溶,一時茶香滿樓。大家邊飲邊唱,直到夜靜,方纔依依而散。東坡先生在《試院煎茶》一詩中寫道:深感遺憾的是我沒有出自名窯的青花玉盞捧在手中,盛滿香噴噴的“峨眉雪芽”,暢飲鄉人的深情厚意。不過請放心,飲了“鄉茶”我會寫出好詩來的。

公元1174年,南宋著名詩人際陸游以成都文化教育參議官代理嘉州(仿樂山市)通判,與峨眉山的別峯大師結成忘年之交。1181年的陽春三月,大師聽說陸游調任崇州,深感“相見時難別也難”,雖方外之交也不免離情依依,便差寺裏小僧送去剛從中峯寺後白巖峯下采摘焙制而成的“峨眉雪芽”一合,以爲道別之儀。陸游高興之餘請來了兩位茶道名士,取了丁東井的清泉,品茗於萬景樓下的林樾中,吟出了他的百首茶詩中的佳作。“芽近自峨眉得,不減紅囊顧渚春;置風爐清樾下,他年奇事記三人。”

陸游是茶聖陸羽的後代,世居江南名茶之鄉,是詩人中品茶的高手。“峨眉雪芽”一勺入口,竟驚歎叫絕:好極了,好極了!“不減紅囊顧渚春”呀!“顧渚春”是江南一代名飲,產於浙江興縣顧渚山中。唐詩人陸龜蒙好飲此茶,便在山中劈了茶圃,所產之茶,自名“探春”。到了8世紀中葉,竟成專供朝遷飲用的南品。每到清明季節,以紅錦爲囊包裝飛送進京,故名“紅囊顧渚春”。陸游好飲此茶成爲癖好。在其茶詩中評價尤高:“焚香細讀斜川集,候火親烹顧渚春。”

品飲了“峨眉雪芽”之後,卻以“身是江南老桑”的茶道進階專家的身份,詩評其爲“不減紅囊顧渚春”,可見“峨眉雪芽”茶質之優,確是名冠茶族。

特別令人欣喜的是,峨眉雪芽的種杆面積已由歷史上的千畝,發展致電現在的5萬餘畝,年產千噸,並以“來竹葉青”、“峨蕊”之名,暢銷世界各地,多次獲得世界金獎,登上了世界名茶的寶座。近年來,峨眉山西峯之下,又培育了茶族新秀“沫若香茗”。沫若既是人名,又是水名,更是茶名,三者璧合,實爲難得。進入世界名茶行列,指日可待。如陸游老先生在天有靈,定會詩潮泉涌,讚不絕口的。(峨眉山)

Tags:芽茶 峨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