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學反思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3.28W

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學反思

在語文課上,我爲學生帶來了一篇名爲《日月潭》的文章。這篇文章以描寫臺灣日月潭美景爲主題,透過文字表達了作者對日月潭之美的感受和思考,寓意深刻,感人至深。

在教學中,我採取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如看圖寫話,聽讀理解,朗讀文字等,以幫助學生全面地理解文章內容。此外,我還透過課堂互動和小組合作等形式,啓發學生思考,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

透過這節課的教學,我發現學生們對於文章中的詞彙和表達理解度較高,但是對文章的深層含義理解較爲薄弱。針對這種情況,我將在後續的教學中,加強對文章主題和意義的講解和分析,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並引導他們運用所學知識表達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二年級下冊日月潭教學反思

  日月潭教學反思_篇一

  本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以及下雨天,三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教過之後有一些體會如下:

  一、以讀爲本,自主感悟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要達到上述目標,必須讓學生充分地自己讀書,讀出聲,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讀出神,如臨其境。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文意;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薰陶;在讀中積累語言,學習表情達意的技巧。在教學中,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將文字語言還原爲生動可感的形象,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後以讀代講,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風光。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透過朗讀,表達出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爲此,我設計了指名讀,自由放聲讀,男女生賽讀、找夥伴讀,小組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在老師適時的點撥和示範下,體會和感悟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二、互相合作,學會交流表達

  《 語文 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 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如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請學生在自己讀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以後問:“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爲什麼?”各學習小組熱烈討論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有的說:“太陽高照的時候景色很美麗,因爲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帶我們出去玩。”有的說:“下雨的時候,日月潭周圍一片朦朧,像仙境,很美。”在學生髮表自己見解的同時,也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

  三、合理想象,拓展文字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前提下,我讓學生看圖,想象一下,什麼時候的`日月潭也會很美很美?孩子們在文字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合理想象。有的說:“日月潭的傍晚很美,天上星星閃閃,山上燈光閃閃,水中也是一閃一閃,真迷人。”“大霧天的日月潭又是另一番景象,整個天空一片朦朧,對面的山、水、天空都看不出了。”……學生的思路被開啟了。

  此外,實踐積累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另一重要目標,它能爲學生以後的閱讀和寫作打下堅實基礎。《日月潭》文字優美,如詩如畫,使人入情入境,是鼓勵學生積累好詞佳句的雋文。在教學中,我激發學生的積累興趣,教給他們積累的方法,同時給予他們展示的機會,鼓勵他們實踐運用。相信,學生的“好詞佳句錦囊”中也存放了不少的“金子”了。

  本節課環節的設計應該是很清楚的,條理是很明朗的,但是因爲離我們這裏比較遙遠,有的景色學生的體會還不到味。

  日月潭教學反思_篇二

  這是一篇寫景的短文,描繪了我國寶島臺灣著名的風景區--日月潭。日月潭是臺灣省的一個大湖。那裏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作者從不同方面介紹了日月潭的瑰麗風景,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寶島臺灣,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依次介紹了日月潭的環境、形狀、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話,概括介紹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環境。.第二自然段描寫了日月潭的形狀,透過兩個形象的比喻句:“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寫明瞭日月潭名字的由來。第三自然段寫清晨,日月潭被晨霧包圍着,朦朦朧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寫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陽高照”、“清晰”寫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濛濛細雨”、 “輕紗”、 “朦朧”幾個詞語點明瞭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這樣的對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給人們帶來的不同美感。最後一個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讚美日月潭風光秀麗、是旅遊勝地。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好插圖,看圖與朗讀結合起來,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的語言。透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啓發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感悟到日月潭的迷人之處。但是很遺憾,由於課前上不去網,沒有蒐集到日月潭的圖片,只憑課本上的插圖,學生的興趣沒能大大調動起來,學生的想象能力沒能拓展開來,說得也不理想。

  再講第三、四節時,我請孩子們自由地放聲讀一讀,你覺得怎麼讀能表達自己的感受你就怎麼讀。讓學生在小組內談想法,相互交流。共同感受日月潭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給人們帶來的不同美感。

  然後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歸納:( 清晨,日月潭被晨霧包圍着,朦朦朧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寫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陽高照”、“清晰”寫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濛濛細雨”、 “輕紗”、 “朦朧”幾個詞語點明瞭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這樣的對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給人們帶來的不同美感。)這一環節由於讀得到位,同桌又討論了,有幾個同學說得特別好。可惜,還是有同學不敢站起來說,怎樣調動學生的發言積極性,還需進一步研究。

  增強學生熱愛寶島臺灣的感情和期盼祖國統一的意識,對於這個目標,我覺得還沒能很好的完成,只是在最後我說:“日月潭如此美麗,希望早一點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到那時,我們就可以親自領略一下這秀美的風光了。”我想,應該讓學生多蒐集一些臺灣的知識會好一點。

  日月潭教學反思_篇三

  《日月潭的傳說》講述的是關於我國臺灣省最大的湖泊--日月潭的一個動人的傳說。年輕的漁民大尖哥和水社姐爲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歷盡艱險,降服惡龍,最後又化作青山守衛在日月潭兩邊的故事。

  《日月潭的傳說》一課上完了,回顧自己的教學設計、對照自己的教學課堂,我審視着自己的教學過程。有獲得:

部編版日月潭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我爲大家收集的部編版日月潭教學反思(通用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部編版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1

  一、以讀爲本,自主感悟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要達到上述目標,必須讓學生充分地自己讀書,讀出聲,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讀出神,如臨其境。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文意;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薰陶;在讀中積累語言,學習表情達意的技巧。在教學中,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將文字語言還原爲生動可感的形象,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後以讀代講,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風光。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透過朗讀,表達出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爲此,我設計了指名讀,自由放聲讀,男女生賽讀、找夥伴讀,小組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在老師適時的點撥和示範下,體會和感悟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二、互相合作,學會交流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如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請學生在自己讀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以後問:“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爲什麼?”各學習小組熱烈討論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有的說:“太陽高照的時候景色很美麗,因爲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帶我們出去玩。”有的說:“下雨的時候,日月潭周圍一片朦朧,像仙境,很美。”在學生髮表自己見解的同時,也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

  部編版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2

  我在第二課時預設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隱”、“築”、“晰”等6個字,會寫“展”、“建”兩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3—5自然段,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能用上積累的好詞佳句看圖介紹寧波的一處景色。

  根據教學目標我是這樣安排教學過程的:首先談話匯入,把學生帶入美的境界,然後自然地過渡到學習3、4描寫日月潭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的自然段。用你熟悉的記號標出表示時間的詞語。然後用一個大問題貫穿整堂課“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讓學生暢所欲言談感受。在講第三自然段時,教師引導學生讀出感悟,讀出問題,自己解決一個難點“隱隱約約”,教師只做引導。在學習中午太陽高照時,抓住“清晰”這個詞進行理解、感悟。在學習濛濛細雨中的日月潭的句子時,抓住重點詞“朦朧”,讓學生找到比喻句。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背誦,然後遷移運用,把書中的好詞好句用到看圖說話中,介紹寧波的景色。最後一個環節的寫字指導中,我出示的是兩個同是半包圍結構的字,但在書寫中又有所不同。

  整堂課上下來,自己也有所感悟反思。我覺得有幾點還是上得比較成功的:

  1、由於這是一篇寫景的課文,而且文章的文字又寫得很美,是鍛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的好文章。所以我抓住課文中的優美語句,讓學生自由讀,讀出感受,讀出問題,讀的層次比較清楚,讀通讀順——理解感悟——有感情地讀——背誦積累。在幫助學生理解詞義時,採用文字聯繫生活場景的方法,如“隱隱約約”、“朦朧”。

  2、學語文的最終目的就是爲了用語文。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我也希望學生能把課文中的好詞好句用到自己的語言中。所以我有意識地安排了這樣幾個環節:幫助學生理解好詞的詞義——引導學生背誦積累——看圖說話,遷移運用。但是可能我對學生能力的估計不足,僅僅讓他們背了自己喜歡的幾句話,其實完全可以放手讓他們把3、4段都背下來,應該不會太困難。

  當然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1、從整堂課的重點上講,應該是幫助學生理解感悟日月潭的美麗景色。但在學習“朦朧的日月潭”的文字時,我突然要求學生找出比喻句,而且要學生精確地說“什麼時候的日月潭像什麼”。本身這個題目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就有點困難,另外一個,也沖淡了已經營造起來的感情基調,以致於再讓學生談感受時興趣不太大了。而且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有感情朗讀時,可以用上輕音樂,幫助學生激發感情,促進感悟。

  2、有些小細節不夠注意。比如當學生說話出現語病時,我沒有指出。如果從小就訓練學生的語言規範,以後學生說話就會很有邏輯性,很規範。在看圖說話時,第二張圖出示的是東錢湖的湖光山色,學生只想着怎樣把我出示的詞語用進自己的語言中,而沒有顧及其他,在這裏,其實我應該指導學生看圖的順序。當學生在看圖說話說出了好詞好句時,應該馬上把這些詞語板書,並讓大家跟着這個學生齊讀,營造用好詞光榮的氛圍。

  部編版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3

  1、在時間準備中不夠充足,也沒有提前試講,當真正上課的時候,感覺有點緊張,特別是當課件亂了的時候,變得慌亂起來,心理素質不過關,這點在以後的教學中還需加強,因爲作爲一個老師緊張是要不得的。

  2、課堂氣氛不活躍,不嚴謹,課堂常規還有待加強。在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強,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

  3、教學目標沒有完全落實,尤其是有感情朗讀、背誦這兩個目標上引導得很少。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語文課需要花大部分時間在朗讀上。在整堂課的學習上,我讓孩子們進行朗讀的環節比較少,目標中的有感情讀,似乎在整堂課中都有所忽視,沒有真正落實目標。

  4、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爲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評價語言不夠豐富、較爲單一,評價缺乏實效;

  5、在自主感悟的過程中也存在着“引導過多”等問題,在讓孩子主動認知方面還沒有真正放開。教學時,我只是注重自己對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感悟,沒有關注學生在學習方法的提高,大膽“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強加給學生,沒有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後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悟和見解。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不強,學習能力沒有提高,只是“學會”而沒有“會學”。

  6、沒找到着重點進行訓練,沒有注意到運用抓關鍵詞的方法還不是低年段教學的主要方法。在理解重點詞語上,我更多的是灌輸給孩子們“這詞語什麼意思”上,我覺得老師應該引導孩子們去理解,並相信他們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孩子們。

  部編版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4

  (一)教學理念

  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策略。詮釋策略就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詮釋策略中“提取關鍵詞語”是閱讀教學中掃除閱讀障礙的一種重要途徑。在實際閱讀中,教師可以透過聯繫上下文來幫助學生理解有疑問的詞語。

  (二)教學思路

  提取關鍵詞語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閱讀基本功,是一種十分必要的閱讀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領會關鍵詞語的意思,深入領會關鍵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使之準確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教學效果

  這節課比較成功的地方有三個:

  一、在課文教學中,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將文字語言還原爲生動可感的圖片,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後以讀代講,在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同學們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二、在教學日月潭名字的由來時,我不僅運用日月潭的平面圖讓學生們更形象的知道了爲什麼這個湖叫日月潭,並給同學播放一段關於日月潭名字由來的傳說的視頻,這樣更加激發孩子們的求知。

  三、三四自然段是朗讀重點,我透過提取關鍵詞語簡單放手,讓學生來感受在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下日月潭景色的變化,同時老師適時點撥,使學生體會和感悟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整堂課的教學重點我放在了三四自然段,讓同學在讀熟讀美的情況下聯繫了背誦。

  部編版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5

  我個人比較喜歡“活”的課堂,因爲灌輸的教學只會讓孩子在機械的、沉悶的氛圍中接受。他們沒有主動的去學習,享受自己的學習過程。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我們不要忽視了他們的能量,把主動權交還給孩子。那麼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發展孩子的主體意識呢?我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希望不對的大家指正。

  1、導語,教師生動、有趣、富有的導語,是激發孩子參與興趣的“催化劑”,爲下面的自主學習打下基礎。一個富有的老師,相信他的孩子也不會那麼的死氣沉沉吧。所以,我比較注意課堂上自己的情緒,有時回想自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小丑,但從我“假天真”的話語中,孩子們參與的興趣非常高,這也就足夠了吧。

  2、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我們很多時候會把他們當成“小不點”,可你以一個朋友的身份走進孩子,你會發現他們是那麼的有主見、有思想。還記得這學期我們開展的“心裏話”班隊活動,孩子們不僅說了許多暖暖的話,讓我在辦公室滿足了好久。可也有孩子給我提意見:a、可以象一年級那樣,偶爾出去上課嗎?b、中午可以出去玩嗎?c、邱老師可以在教認字時,不那麼兇嗎?看吧,他們是多麼的有想法。就這個情況,我們之間有了一些約定。誒,我驚喜的發現,以前重複強調的規則或事情,就那樣達到了。原來孩子需要的是“學習的過程有一個盼頭,而不是每天只是坐在教室裏。”在教學本課時,我將認字這個任務,交給組長帶領組員自主解決,然後我抽考。讓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由尋找學習夥伴。讓孩子真正把握學習的主動權,讓孩子在自主參與、自主選擇中張揚個性,增強自信,真正實現學生自主發展。嘿嘿,效果還不錯。

  3、拓展思維,讓孩子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裏,盡情地“自由參與”與“自由表達”,即創造了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平臺,又可進行愛國主義情感的薰陶。

  部編版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6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課描繪了著名風景區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作者是按照這樣的遊覽順序描寫的:首先介紹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的優美風光;然後介紹了日月潭名稱的來歷;最後介紹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異的秀麗風光。語言流暢優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學生品詞析句的好文章,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文中還配有一幅日月潭風景的照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1、給學生濃濃的“情”。

  記得李吉林老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倘若語文教學舍棄了情感,那麼就失去了語文教學的靈魂,沒有靈魂的教學,必然走進繁瑣、機械、無效的死衚衕。這句話給我極大觸動,沒有靈魂、沒有情感的生命是可悲的;雖有靈魂然而情感麻木的生命是平庸的;只有高尚靈魂和細膩情感相結合的生命纔是豐富的。所以,作爲教者,最重要的是要給學生一個豐富的生命。在這節課中,我努力地給學生最濃的“情”。

  這裏的“情”首先指我對學生的關愛之情,我對課堂的投入之情。假若沒有我的拋磚引玉,又怎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呢?

  這裏的“情”還具體指爲學生創設一個濃郁的情境,讓學生從中受到薰陶和感染。在匯入中我利用多媒體爲學生精心創設了“乘飛機旅遊,聽導遊介紹”的場景。這個情境再現的是兒童生活中的場景,當學生進入了這個情境時,必然會激起情感,進而激發起對學習的興趣,從而有助於他們體會到課文字裏行間蘊含的情感。

  這裏的“情”還具體指作者在字裏行間所流露出的對日月潭之美的讚賞之情。要體會這種讚賞之情,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於是,我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要他們從文中找出自己覺得最美的地方。所以“你覺得什麼美?”是我教育的主線,只要學生真正體會到了美,那麼這種“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2、引學生細細地“品”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讚美都蘊含於文章之中,隱藏於文字之下。爲讓學生欣賞到這裏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讚美之情,我採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如品讀第一段的第三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裏美?卻說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再讀,讀後看看圖和多媒體畫面,再來體會哪裏美,學生就能感受到“樹木茂盛”很美、“羣山環繞”很美、“許多名勝古蹟”也很美。並且學生還能用動作演示的方法來理解“羣山環繞”這個難點詞。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情中調動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師、學生、作者三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在“品”中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品”中培養學生的協作互助能力。除了引導學生品讀之外,還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導讀。如第二段中對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的理解,就透過拼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3、讓學生真正地“活”

  小語教學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習語言的實踐活動。爲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教學應是沒有強制的活動,禁錮的要解放,潛在的要誘發,從而激發學生求知的。爲了讓學生能在課堂中真正地活起來,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貼近低年級學生的心理,開課匯入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扮演小旅客去日月潭遊玩,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活躍起來。

  (2)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重在引導。相信學生能把書讀好,一次沒有讀出來沒關係,讓他們繼續讀,直到能讀出來爲止。如“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這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覺着美,可是到底怎麼美卻感受不到。這時我就讓學生再讀,並且邊讀邊看圖體會。果然學生自己透過讀、看,感受到了“湖水碧綠”很美,我及時肯定了他們的讀法,並鼓勵他們再讀看能不能又有新的體會。於是,學生又透過自己讀感受到了“很深”也說明日月潭美。就透過這樣短短的一句話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了讀書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給他們一個結果。這種過程就是一種活動。

  (3)爲學生創造活動的時空,給學生表現的機會。要讓每個學生動起來,四人小組無疑是較好的一種形式,但一定要落到實處。針對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將他們的學習任務制定爲:成立一個四人導遊小組,用自己的方式爲“客人”介紹日月潭。這實際上也是一個指導背誦的過程。最後讓他們上臺介紹時效果相當不錯。

  新世紀,人們疾呼,要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什麼是真正的語文課呢?我想,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一種生活的樂趣,能夠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能夠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展,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也算是一種真正的語文課吧。這也正是我在這節課中努力追求的。

  部編版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7

  《日月潭》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它是一篇寫景的美文,文中首先介紹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接着介紹了它名字的由來,最後介紹了日月潭清晨、中午、雨天的不同風光。日月潭很美,描寫日月潭的詞句也很美。這些優美的詞句值得品讀和積累。在教學第一課時的時候,我主要是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引導學生識記生字,並寫會生字;根據插圖和練習上下文的方法來理解四字詞語的含義;優美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能夠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識字。本課要求會認的生字有9個。教學時,我採用由句到詞再到字的順序呈現生字,變換語境再現生字是爲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識記生字。二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方法。課堂上老師幫助學生梳理和歸納了多種識字方法。例如:學生用編字謎的方法記住了生字“朧”、形近字比較法記住了“繞”、換偏旁記住了“環”等。

  讀文時引導學生結合圖片,聯繫上下文,甚至是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來理解詞語的意思。例如理解詞語“羣山環繞、樹木茂盛、名勝古蹟”這些詞語。

  課前的預設是好的,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總有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出現,總有許多的遺憾:

  1、識字寫字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教學時,不僅引導學生識記生字,更重要的是學會積累並運用。這一點我做得還不夠。其實,課堂上,學生在識記生字了教師可以順勢讓學生口頭組詞或是用詞說一句話。這樣生字的鞏固識記效果會好一些。

  2、指導寫字可以引導學生先按結構歸類,再重點指導容易寫錯的生字。寫字的時間可以再充足一些,就可以在書寫完畢之後進行展示評價,使學生書寫更加美觀。

  3、課堂上的評價還是應該以激勵性語言爲主,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篇1

  1、合作學習法。

  師組織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有利於師生、生生間情感溝通和資訊交流,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主動地獲取新知。如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時,各學習小組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分組討論。透過合作學習,變傳授爲自學、變講爲導,調動了學生課堂主體參與率,形成民主、和諧的探究氛圍。但是如果我能請孩子們從學習小組中選出一名彙報員彙報學習成果,其他同學加以補充,我只作適當的點撥啓導,課堂氣氛會更加好,教學重點就有了層次,也不會在彙報上浪費太多時間。

  2、學會交流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如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我多媒體出示日月潭在“霧中、雨中、早晨、中午、傍晚”等不同情況下迷人景色,讓學生欣賞後問:“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爲什麼?”各學習小組熱烈討論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有的說:“太陽高照的時候景色很美麗,因爲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帶我們出去玩。”有的說:“下雨的時候,日月潭周圍一片朦朧,像仙境,很美。”在學生髮表自己見解的同時,也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

  3、《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着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教學時,我只是注重自己對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感悟,沒有關注學生在學習方法的提高,大膽“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強加給學生,沒有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後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悟和見解。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不強,學習能力沒有提高,只是“學會”而沒有“會學”。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篇2

  《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兩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

  二年級學生很少有人去過臺灣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課外書或電視上對這裏有所瞭解。課前我佈置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並拓展文字,課後開展“寶島臺灣知多少”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件媒體創設情境

  1、匯入:

  讓學生在中國地圖上找到臺灣,再引出其風景名勝──日月潭,帶領學生去遊覽日月潭的美麗風光。

  2、課文講解:

  多媒體課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飄蕩着薄薄的霧是什麼樣子?看到“濛濛細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麼感受?

  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文字語言還原爲生動可感的意想,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

  二、多種形式朗讀、感悟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採用問讀的。方式讓學生帶着自己的個性與情感進行個性化朗讀,注重了學生對文字的多元化感悟,增強了他們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1、讀:

  教學時,有默讀、自由讀、小組讀、個人讀、老師讀等多種形式。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感悟。

  2、悟:

  在學生熟讀課文後,想象畫面──美麗的日月潭風光。

  看着課件──日潭、月潭,日出,給畫面配上文字。

  三、不同以往的語言

  整節課採用師生平等、激勵的語言。如:願意讀讀課文嗎?老師有幾個字想請教同學們。老師也來組個詞,行嗎?怎麼不給我一點掌聲呀?

  平緩地和學生交流。如:你們讀得真認真,那誰願意讀給大家聽?想對他們的朗讀說些什麼呢?

  教學中的不足和問題:

  1、課件的銜接不緊湊。

  2、課堂氣氛活躍,但不嚴謹,課堂常規還有待加強。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篇3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整堂課上下來,教學效果比較好,有幾點成功的:

  1、文章的文字寫得很美,是鍛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的好文章。所以我抓住課文中的優美語句,讓學生自由讀,讀出感受,讀出問題,讀突出層次:讀通讀順——理解感悟——有感情地讀——背誦積累。在幫助學生理解詞義時,採用聯繫生活實際的方法讓孩子體會詞語的意思,如“隱隱約約”、“朦朧”、“仙境”等詞。

  2、新課標提出了:“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因此語文學習最終目的就是運用。在學習課文時,對於寫得美的第3、4自然段,透過反覆品讀、熟讀成誦的方式,幫助學生積累優美的語句。然後扣住一些好詞強化訓練,讓學生用詞語說話,把好詞運用到自己的語言中。

  3、注重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時,圍繞一個問題:“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爲什麼?”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這樣透過合作學習,變傳授爲自學、變講爲導,調動了學生課堂主體參與率,形成民主、和諧的探究氛圍。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篇4

  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嘗試了許多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像集中識字,隨文識字等常用的識字方法,但在《日月潭》一課的教學中,我並沒有採用這些方法。當時想,能不能換一種獨特的方法來識字,讓學生有新鮮感,更能激發孩子識字興趣呢?於是我認真研究了《日月潭》一課,覺得《日月潭》文字優美,如詩如畫,使人入情入境,我便有了大膽的設計。從日月潭優美的景色入手,讓學生理解、感受、體會文中華麗的詞語。再從詞語中識字,更能使學生掌握字、詞、意。所以這節課我設計了配樂欣賞日月潭,在課堂上這一環節,一下子便把所有的同學都帶入了風景優美的日月潭中,然後同學們觀看了日月潭不同地方的美,不同時間的美,再來找合適的詞語來概括自己所看到的畫面,此時孩子的思維更加活躍,興趣更加濃厚。在教學“清晰”“朦朧”時,我也用了兩幅鮮明的.畫面來幫同學們理解詞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本課的每一個生字我都是在同學們理解詞意的基礎上來認識掌握的,並同時設計了形近字練習題進而鞏固生字。這節課上同學們都能在愉悅的課堂上掌握了字詞,同時也增強了同學們積累的興趣和願望。

  本課識字教學方法的嘗試使我深有感觸,雖然識字教學有些枯燥,但只要自己用心研究每一篇課文的特點,就能找到適合這篇課文的識字教學方法,能讓孩子更有興趣、更喜歡、更接受,才能在識字教學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篇5

  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依次介紹了日月潭的環境、形狀、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話,概括介紹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環境。第二自然段描寫了日月潭的形狀,透過兩個形象的比喻句:“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寫明瞭日月潭名字的由來。第三自然段寫清晨,日月潭被晨霧包圍着,朦朦朧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寫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陽高照”、“清晰”寫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濛濛細雨”、“輕紗”、“朦朧”幾個詞語點明瞭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這樣的對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給人們帶來的不同美感。最後一個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讚美日月潭風光秀麗、是旅遊勝地。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好插圖,看圖與朗讀結合起來,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的語言。透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啓發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感悟到日月潭的迷人之處。但是很遺憾,由於課前上不去網,沒有蒐集到日月潭的圖片,只憑課本上的插圖,學生的興趣沒能大大調動起來,學生的想象能力沒能拓展開來,說得也不理想。

  再講第三、四節時,我請孩子們自由地放聲讀一讀,你覺得怎麼讀能表達自己的感受你就怎麼讀。讓學生在小組內談想法,相互交流。共同感受日月潭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給人們帶來的不同美感。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篇6

  今天早上把小鬼們帶到多媒體教室上課。在早讀課時先讓大家欣賞廬山瀑布的美景,學生興致極高。我心裏真是高興,想着等到的新課一定會很精彩。心裏充滿自信。可沒想到一節課下來,學生卻不能集中精力聽講,做小動作的同學也很多,致使整堂課顯得十分僵硬,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現在想想,可能是一方面自己心急,沒捨得花時間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本以爲學生面對課件裏直觀的圖片資料,應該會像早讀課時興致高漲,可爲什麼反而提不起學生的興致?是不是我在課堂上拋出的問題難度大?記得在講讀第二自然段時提出:爲什麼稱它爲日月潭?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學生透過自主學習應該就能回答得出來,可實際上只有一半同學能從文中找出原因。在講讀第四自然段時,要求學生反覆讀句子,用“——”畫出點明景色特點的詞語,結果連優生都不理解什麼叫“點明景色特點”,更別說畫出詞語了。

  我只好臨時改變教學設計,先講解第一句話,結合圖片,引導學生找出“清晰”這個詞後,再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二句話,結果還有近一半學生沒找出“朦朧”。不知道學生是否因爲這個節接觸到的新詞都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還是自己的教學方式不適合學生。對於那些抽象詞語,我已找出圖片幫助他們理解了,比如:羣山環繞、茂盛、名勝古蹟等,可是這節課就沒能達到預期的精彩?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篇7

  在教學《日月潭》第一課時中,我檢查初讀情況時,發現大多數學生透過之前的堂上預習,已基本能把課文讀得通順、流利。我突發靈想,不想再“走教案”了,就對孩子們說:“你認爲這篇課文哪部分寫得美,先把它多讀幾次,再爭取背下來,然後向大家做介紹。看誰背得快,說得好。”於是課堂上書聲琅琅,我則巡堂找學困生,聽他們朗讀,抽查識字效果。當多數學生能背1到2個小節時,我只請了兩個學生當堂背誦並點撥品析詞句。然後指導堂上寫6個生字,下課前佈置學生回家繼續讀背課文。

  第二天在教學第二課時中,我先讓同桌互相檢查背書,交流自己欣賞的語句,與此同時,我再次去找昨天未接受檢查的學困生,瞭解其完成讀背作業的情況。接着請部分學生當堂背誦並指導品析詞句。

  如此讓學生在讀背中感悟,我感到效果挺不錯。這既能給孩子充分的讀背課文的時間,也不需老師以講解代替學生的思考。但是,老師必須“該出手時需出手”,在精要之處做點撥,發揮主導作用。

  我注意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插圖及最後一句話,給“風光秀麗”換上意思接近的優美詞語,學生就有機會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了;但當學生質疑:讀不懂“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這部分內容時,有些學生說“把日月潭當作人,它的身上就像披了一塊紗巾,所以看上去不大清楚。”對此,我表示認同,馬上指導他們用比較的方式讀這個小節的前後兩句話,注意日月潭在“太陽高照”與“濛濛細雨”下的不同情形。雖然孩子們好像弄明白了,但我仍感到意猶未盡。

  第三天一早,廣州上空瀰漫着薄薄輕霧,“真是天助我也!”我心中暗喜。回到學校,利用早讀時間,我請孩子們遠望窗外,說自己的所見所想。於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不但理解了課文的第四小節,還積累了“若隱若現、朦朦朧朧、隱隱約約”及“早晨,霧中的紅太陽就像鹹蛋黃一樣可愛。”這樣的詞句。

  在讀背中感悟,點撥在精要處,既給學生帶來收穫,也使我感受到作爲教師的滿足與快樂,教孩子們學語文,這是多麼有意思的事情呀!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篇8

  《日月潭》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寫景的美文,本文描繪了我國臺灣省著名風景區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寶島臺灣,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課文語言流暢優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學生品詞析句的好文章。以下是我對這節課生成的梳理。

  本課我能很好的利用課堂教學評價處理生成資源 。比如在叫小老師領讀時,一個孩子快步走到講臺前,我說:“張宏宇迫不及待的想領大家讀生詞了。”這樣導向性的評價,不但使這個學生再整堂課都積極的舉手發言,也激起了其它學生學習的熱情,都能踊躍發言。再如剛上課時,我提出了問題,一個男孩子聲音很響亮的回答了問題,我評價說:“你的聲音真響亮。”一堂課下來孩子們回答問題的聲音都很大。還有我提問:“日月潭還有哪些名勝古蹟呢?”一個孩子回答道:“日月潭周圍還有阿里山。”課前我並沒有預設到有孩子能知道日月潭周圍的名勝古蹟,我也是出於好奇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啊?”他說是在課文後面的介紹裏瞭解的,我發自內心的稱讚道:“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能在書上找到答案。”我這樣的評價不但是給這個孩子會讀書的肯定,也介紹了一種學習語文的方法,就是到書中找答案。這種方法的滲透還出現在,我提問“日月潭的得名”時,有一個孩子說:“不知道。”我提示說:“讀讀第二自然段,書上就有答案。”話音剛落,孩子們就紛紛舉手了。

  我還對學生的錯誤生成給予了教學內容的彌補和修正。一個孩子讀第三自然段:“清晨,湖面上飄着薄薄的霧。”“薄薄”在這裏應該讀báobáo,孩子讀成了bóbó,在這裏我沒有預設,這個字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有點難,但孩子出錯了,我又不能置之不理,於是我將這個字寫在黑板上,將問題擴大化,問大家:“這個字有幾個讀音?都讀什麼?在這裏讀什麼?”透過部分學生的已有認知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教學“隱隱約約”時,透過肢體語言學生已經理解了這個詞的意思,我讓學生再說幾個這樣“AABB”式的詞語,一個孩子說出了“打打掃掃”當時由於過於着急,我只是說不對,沒有給孩子糾正。如果我能把這個問題擴大,讓孩子自己改正,或讓其它同學幫忙改正就好了。這樣“ABAB”式的詞語在以後也要學到,如果及時糾正,不但會修正孩子的錯誤,還能對“ABAB”式的詞語稍加滲透,拓展教學內容。

  生成的課堂,知識不再是機械沉悶地授予,能力不再是機械乏味地習得。總而言之, 課堂生成是無處不在的,關注課堂生成對教師和學生都有巨大的發展,理智對待每一個課堂動態生成,才能讓課堂的生命流光溢彩。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篇9

  《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描寫景物的文章,作者以清晨、中午和雨中這三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開始,我引導學生從課題抓重點,學生提出很多疑問,於是我因勢利導,讓學生透過找一找、畫一畫、說一說、讀一讀等自己喜歡的方法,交流學習這篇課文,同時,在學生彙報時,以課件形式讓學生深入理解感受日月潭的位置、名字由來、景色(清晨、中午、下雨);在學生品讀時,配以優美的音樂,讓學生讀中感悟、讀中探索、讀中拓展,豐富語言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我認爲教師在確定教學策略時一定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透過學生的各種感官去影響學生,做到教育無痕,才能達到學習的目的。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篇10

  今天籌備了一週多的日月潭這一篇課文終於講完了,俗話說醜媳婦遲早見公婆。講完以後信心全無。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我要吸取教訓總結經驗,積極備好下面的課。爭取達到自己滿意爲止。

  第一課時亮點:採用新的讀生字的方法,想法的出發點很好,想讓更多的同學積極參與進來,但是出現了預料之外的效果,場面混亂,識記效果不佳。對某些同學的評價到位。有老師的評價有同學之間的評價。對同學的反饋做的還可以。能夠照顧到全班的大多數同學,對不認真聽課的同學及時反饋。

  第一課時:不足:第一課時主要講述的字詞,在設計這個課件之前,我堅持的一個理念是課堂氣氛一定要活躍,要讓全班所有同學都積極參與進來,爲了讓更多的同學能夠有回答問題的機會,我採取的和其他老師不同的方法之一:幾輛火車同時開,結果出現了我不可控制的局面,場面很混亂,由於規則沒有講的太清楚,可能高估了他們的理解能利。結果課堂氣氛很混亂,同學們識字的效果很淺。在識字環節中,指導太粗,沒能把重要的字詞給同學們寫出來。

  老師建議:老師說的最關鍵的是,課件不熟悉,不能做到對課件的熟練把握。在識字環節上用的時間太多但是效果不佳,只是蜻蜓點水。不能深入講解。

  同學建議:對同學缺點的評價太直接。考慮到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應該以鼓勵爲主。這點做的還欠佳。

  第二課時:整體來說第二課時的教學很失敗,課堂氣氛不活躍,課件教學順序完全顛倒,由學生主導地位變成了老師主導。老師的評價,同學的評價基本上沒有。對個別詞語的講解語言不合理,超出同學們的理解範圍。普通話不標準,板書沒有。

  第三課時:原因分析:首先在教學方面沒有引起自己的高度重視,在課件和備課方面沒有下足功夫。第一次進入正式的課堂的教學,難免有些緊張。

  今後打算:首先在課件上下足功夫。爭取做到課件內容很熟知。在課堂上應該有十足的信心。加強粉筆字的練習。對個別讀不準的讀音加強改正。我相信在接下來的課上,會有出色的表現。

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知識點、教案及教學反思

【 #二年級# 導語】《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兩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以下是 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知識點、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知識點

  字:湖、潭、薄

  詞:附近、茂盛、碧綠、倒映、清晰、朦朧、風光秀麗、名勝古蹟

  重點句子:

  1、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化島。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2、清晨,湖面上飄着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3、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築,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4、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遊客。

  主要內容:

  《日月潭》首先介紹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的優美風光,接着介紹了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然後描繪了它在晨午時分、晴雨天氣的不同情狀,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點,表達了作者對日月潭的由衷讚美。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案

  學習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激發熱愛祖國寶島臺灣、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難點:

  會認會寫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用具: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言引入課題:

  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第三單元的課文,這組課文是圍繞祖國、愛家鄉的專題來組織的。我們知道我們的祖國曆史悠久,山河壯美。現在我要領你們去祖國的第一寶島臺灣,臺灣地理位置優越,物產豐富,同學們請看圖:這就是臺灣的日月潭。板書課題。你想知道那裏到底怎樣嗎?那我們趕快去遊覽那裏好嗎?

  二.師範讀課文,生看圖欣賞:

  1.瞭解"潭"的意思?

  2.聽後《日月潭》給你什麼感覺?

  三.自主初讀,識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圈出本課的生字,注意要讀準字音。

  2.師生交流,檢查初讀效果。

  3.讀含有生字的詞語,鞏固生字。

  例:羣山環繞樹木茂盛隱隱約約一片朦朧

  建築仙境

  4.變換語言環境識字。讀詞語,找出生字:

  花環、五環旗、圍繞、茂密、築路、環境、明晰

  5.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認識"朦、朧、境"。

  6.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識字:壞——環鏡——境

  整體感知:你感覺到日月潭哪些地方很美?

  四.朗讀感悟:

  1.自讀感悟,可圍繞以下幾個問題理解感悟,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想象。

  (1)日月潭的名字是怎麼來的?讀讀有關段落。

  (2)你最喜歡日月潭什麼時候的景色?多讀幾遍有關段落。

  (3)讀課文,想想作者在這篇課文裏想告訴我們什麼?

  2.合作交流,給小組同學讀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背自己喜歡的語句。

  五.寫字指導:

  1.鞏固讀音:

  要求會寫的字中有六個翹舌音的字(展、紗、繞、勝、省、盛)

  2.發現規律:

  同結構:六個字是左右結構,三個上下結構,三個半包圍結構。

  同偏旁:紗繞約

  新舊聯繫:島——鳥紗——沙繞——燒、澆

  偏旁比較:建——邁迷跡追

  3.示範講解,提示易寫錯的字。

  隱茂展省

  六.實踐活動:

  查找日月潭的資料,進一步瞭解日月潭,爭做"小導遊"。在給同學作介紹時,力爭用上積累的好詞佳句。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學反思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讚美都蘊含於文章之中,隱藏於文字之下。爲讓學生欣賞到這裏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讚美之情,我採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如品讀第一段的第三句話。

  剛開始,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裏美?卻說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再讀,讀後看看圖和畫面,再來體會哪裏美,學生就能感受到樹木茂盛很美、羣山環繞很美、許多名勝古蹟也很美。並且學生還能用動作演示的方法來理解羣山環繞這個難點詞。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教師的示範品讀意在情中調動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師、學生、作者三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在品中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品中培養學生的協作互助能力。

  除了引導學生品讀之外,還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導讀。如第二段中對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的理解,就透過拼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在教學中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湖,讓學生們想像究竟有一個什麼樣的島,把湖分成了日潭和月潭呢?學生們經過嘗試後,雖不得其解,但卻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必竟還是小有收穫的。

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 #二年級# 導語】《日月潭》描繪了臺灣風景區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寶島臺灣,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首先介紹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的優美風光,然後介紹了日月潭名稱的來歷,最後介紹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異的秀麗風光。以下是 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希望幫助到您。 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原文

  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的一個湖。它在臺中市附近的高山上。那裏羣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蹟。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華島。

  這個小島把湖面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所以人們稱它爲日月潭。

  清晨,太陽剛剛升起,湖面上飄着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築,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要是下起濛濛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中外遊人。

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咱們的祖國可美了。你們以前都去過哪些美麗的地方呢?

  2、我一直都聽說臺灣島上有一處景色特別美,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遊客,這個地方就叫日月潭。今天,你們想同我一塊去欣賞那兒的美景嗎?(板題,讀題)

  (二)情境體驗,整體感知

  1、請各位小旅客們繫好身邊的安全帶,我們的飛機就要起飛了。今天我們前往的目的地是臺灣省的日月潭,請大家觀看大屏幕,聽導遊小姐爲我們介紹日月潭的美麗風光。(多媒體畫面及音樂,師朗讀)

  2、同學們,剛纔聽了導遊小組的介紹,有什麼感受嗎!你們想親眼去看看嗎?請小朋友自由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感受日月潭的美。注意把字音讀準。

  3、生字詞反饋。(多媒體出示生字詞)

  (三)細細品讀,理解課文

  品讀第一段

  1、小聲自由讀,想想你看到了什麼美麗的景色?

  2、指名交流:

  (1)體會1、2句。(板書:大湖高山)

  (2)體會第3句。聯繫畫面理解“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蹟”。用動作演示理解“羣山環繞”(多媒體輔助)

  3、指導朗讀。

  品讀第二段

  1、自由小聲讀,想想你又看到了什麼美?

  2、把你看到的美景在四人小組內交流,再有感情地讀出來。

  3、全班交流,並指導朗讀。(利用多媒體和模具演示的方式體會日月潭形狀的美。)

  4、指導背誦。(由四人小組成立爲一個導遊團,向遊人介紹。)

  (四)學習生字。環”“繞”“跡”(用多媒體輔助)

  (五)結束:今天的旅程到此結束,明天我們再接着去觀賞日月潭。

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如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請學生在自己讀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以後問:“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爲什麼?”各學習小組熱烈討論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有的說:“太陽高照的時候景色很美麗,因爲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帶我們出去玩。”有的說:“下雨的時候,日月潭周圍一片朦朧,像仙境,很美。”在學生髮表自己見解的同時,也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要達到上述目標,必須讓學生充分地自己讀書,讀出聲,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讀出神,如臨其境。

  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文意;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薰陶;在讀中積累語言,學習表情達意的技巧。在教學中,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將文字語言還原爲生動可感的形象,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後以讀代講,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風光。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透過朗讀,表達出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爲此,我設計了指名讀,自由放聲讀,男女生賽讀、找夥伴讀,小組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在老師適時的點撥和示範下,體會和感悟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學計劃及教學反思

【 #二年級# 導語】教學工作計劃是科學地安排教學工作,順利完成教學目標不可缺少的教學檔案,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依據。有助於教師全面主動地考慮和安排教學工作,正確處理教材、課次之間的關係,便於經常、客觀地檢查和總結教學工作,逐漸掌握學校教學工作的客觀規律。以下是 考 網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教學計劃】   教學目的

  1.學會12個生字,掌握生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日月潭在什麼地方,它的名字是怎麼來的,練習默讀課文。

  3.能聽寫課後作業中的詞語。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練習默讀課文,體會文中在描述中表達出的熱愛日月潭,熱愛寶島臺灣的感情。

  教學難點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準確背誦全文。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節

  教學責任

  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日月潭在什麼地方,它的名字是怎麼來的並練習默讀課文。

  一、亮責任

  藉助漢語拼音讀字音,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日月潭在什麼地方及它名字的由來。

  二、落實責任

  1.範讀課文,劃分段落。

  2.指名讀第一段

  問:日月潭在什麼地方?

  理解詞語:

  樹木茂盛:樹木長得又多又壯。

  羣山環繞:本課說日月潭周圍都是山,潭水在羣山懷抱之中。

  名勝古蹟:有優美風景或古代遺蹟的地方。古蹟,多指古代流傳下來的建築物。

  3.默讀第二段。

  問:日月潭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提出默讀課文要求: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

  4.齊讀第三段。

  問:本段寫什麼時候的景色?(清晨)

  晨星:清晨還未隱去的星星。

  隱隱約約:本課指看起來不很清楚。

  倒映:指天上的星星和岸上的燈光映在湖中。

  5.問:這段寫了日月潭的哪些時候的景色?

  (太陽高照和濛濛細雨中)

  清晰:非常清楚。和隱隱約約相對。

  展現:完全顯現出來,讓人看。

  輕紗:輕飄飄的紗。本課比喻雨中日月潭的景象。

  讀本段第二句:

  問:拿什麼比喻什麼?

  (1)拿輕沙比喻日月潭在雨中的景象。

  (2)拿仙境比喻日月潭的周圍的景物。

  指導。

  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築/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6.由於風景優美,許多中外遊客都來遊覽。

  7.練習分段背誦。

  三、驗收責任

  背誦課文。

  第二節

  教學責任

  熟讀課文,學會12個生字,掌握生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一、亮責任

  學會本課的生字及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並能熟練讀課文。

  二、落實責任

  1.學生分段讀課文。

  (讀清生字讀音,看準字形)

  2.複習舊字。

  雀急勺健沙

  3.學習新字。

  省隱約建紗

  左中右結構:附

  半包圍結構:跡

  左右結構:稱

  稱獨體字:升

  上下結構:秀築照

  4.重點指導。

  隱:注意右邊“彐”橫都不出頭。

  建:注意“廴”的捺要出頭。

  秀:上部最後一筆爲捺。

  5.擴詞

  省:臺灣省  省區  省市

  附:附近  附加  附和

  跡:古蹟  跡象  水跡

  稱:對稱  稱職

  升:升起  公升  升旗

  隱:隱約  隱藏  隱蔽

  約:相約  約束  和約  約定

  照:照相  照片  照顧

  建:建築  建設  建國

  築:築壩  泥築

  紗:薄紗  紗巾  細紗

  秀:秀麗  優秀  秀美

  6.指名讀詞。

  三、驗收責任默寫生字。

  第三節

  教學責任透過課後練習,鞏固本課的所學知識。

  一、亮責任透過課後的練習,鞏固本課的所學知識。

  二、落實責任

  1.讀P47/2讀讀寫寫,理解每個詞的意思。

  2.聽寫這些詞語。

  3.讀句子。

  4.抄在練習冊上。

  5.指導背誦。

  (1)分段背誦。

  齊背分句背自己背分組背齊背指名背

  (2)連段分別背誦。

  三、驗收責任檢查背誦

【教學反思】

 一、給學生濃濃的“情”

  記得李吉林老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倘若語文教學舍棄了情感,那麼就失去了語文教學的靈魂,沒有靈魂的教學,必然走進繁瑣、機械、無效的死衚衕。這句話給我極大觸動,沒有靈魂、沒有情感的生命是可悲的;雖有靈魂然而情感麻木的生命是平庸的;只有高尚靈魂和細膩情感相結合的生命纔是豐富的。所以,作爲教者,最重要的是要給學生一個豐富的生命。在這節課中,我努力地給學生最濃的“情”。

  這裏的“情”首先指我對學生的關愛之情,我對課堂的投入之情。假若沒有我的拋磚引玉,又怎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呢?

  這裏的“情”還具體指爲學生創設一個濃郁的情境,讓學生從中受到薰陶和感染。在匯入中我利用多媒體爲學生精心創設了“乘飛機旅遊,聽導遊介紹”的場景。這個情境再現的是兒童生活中的場景,當學生進入了這個情境時,必然會激起情感,進而激發起對學習的興趣,從而有助於他們體會到課文字裏行間蘊含的情感。

  這裏的“情”還具體指作者在字裏行間所流露出的對日月潭之美的讚賞之情。要體會這種讚賞之情,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於是,我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要他們從文中找出自己覺得最美的地方。所以“你覺得什麼美?”是我教育的主線,只要學生真正體會到了美,那麼這種“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二、引學生細細地“品”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讚美都蘊含於文章之中,隱藏於文字之下。爲讓學生欣賞到這裏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讚美之情,我採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如品讀第一段的第三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裏美?卻說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再讀,讀後看看圖和多媒體畫面,再來體會哪裏美,學生就能感受到“樹木茂盛”很美、“羣山環

  繞”很美、“許多名勝古蹟”也很美。並且學生還能用動作演示的方法來理解“羣山環繞”這個難點詞。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教師的示範品讀意在情中調動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師、學生、作者三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在“品”中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品”中培養學生的協作互助能力。除了引導學生品讀之外,還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導讀。如第二段中對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的理解,就透過拼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三、讓學生真正地“活”

  小語教學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習語言的實踐活動。爲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教學應是沒有強制的活動,禁錮的要解放,潛在的要誘發,從而激發學生求知的。爲了讓學生能在課堂中真正地活起來,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近低年級學生的心理,開課匯入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扮演小旅客去日月潭遊玩,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活躍起來。

  2、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重在引導。相信學生能把書讀好,一次沒有讀出來沒關係,讓他們繼續讀,直到能讀出來爲止。如“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這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覺着美,可是到底怎麼美卻感受不到。這時我就讓學生再讀,並且邊讀邊看圖體會。果然學生自己透過讀、看,感受到了“湖水碧綠”很美,我及時肯定了他們的讀法,並鼓勵他們再讀看能不能又有新的體會。於是,學生又透過自己讀感受到了“很深”也說明日月潭美。就透過這樣短短的一句話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了讀書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給他們一個結果。這種過程就是一種活。

  新世紀,人們疾呼,要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什麼是真正的語文課呢?我想,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一種生活的樂趣,能夠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能夠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展,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也算是一種真正的語文課吧。這也正是我在這節課中努力追求的。

日月潭課文原文

  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最大的一個湖。它在臺中市附近的高山上。那裏羣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蹟。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華島。

  這個小島把湖面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所以人們稱它爲日月潭。

  清晨,太陽剛剛升起,湖面上飄着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築,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要是下起濛濛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中外遊人。

  《日月潭》教學反思

  《日月潭》是二年級下冊第三組的第一篇課文,這組教材是圍繞愛祖國,愛家鄉的專題來組織的,本課教學的情感與態度的目標是要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激發學生熱愛寶島臺灣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在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情境

  匯入課文時,我用簡筆畫展示日月潭的形狀,並講述有關日月潭的傳說,引起學生對日月潭的興趣。再由傳說過渡到課題,着重理解“潭”。

  二、教學方式多樣

  字詞教學中,我運用了小老師讀、全班齊讀、男女讀、小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透過詞語遊戲來檢查鞏固生字詞。此外,我透過兩幅圖片向學生展示“朦朧”和“清晰”,學生較好地掌握了這組反義詞的意思。

  三、每課一得

  在課文教學中,我抓住比喻句“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讓學生透過朗讀來對比不同句子的效果,體會形容詞的作用,學生也能更直觀地感受日月潭的“圓”與“彎”。

  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着“引導過多”等問題,在讓孩子主動認知方面還沒有真正放開。教學時,我只是注重自己對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感悟,沒有關注學生在學習方法的提高,大膽“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強加給學生,沒有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後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悟和見解。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不強,學習能力沒有提高,只是“學會”而沒有“會學”。教學技能非一日之功,得靠平時的,一如既往的去做,纔會日提升。因此在以後教學中,我應多學習相關教育教學的文章,虛心求教,多聽聽別人怎麼上課,多反思自己的每一次教學行爲。

  日月潭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11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瞭解日月潭名稱的來歷和那裏的秀麗風光,感受文中的優美詞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日月潭名稱的來歷和秀麗風光。

  【教學難點】

  感受課文中的優美詞句,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設定情境法。

  四、教學過程

  (一)圖片匯入

  教師透過在PPT上呈現日月潭的圖片匯入新課:

  教師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地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生字,要求讀準字音。(熟讀課文內容,爲識字做好鋪墊。)

  2.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讀書,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三)深入研讀

  設定情境,請學生來當日月潭旅遊風景區的'導遊,教師進行引導:

  透過讀課文大家對日月潭都有了一定的瞭解,可是像剛纔那樣東一句、西一句地把自己知道的內容介紹給遊客,人家能滿意嗎?那我們應該怎樣介紹呢?(引導學生注意說話有條理、有順序,透過設定情境引出對課文的理解過程。)

  1.目標指引

  提示:遊客們第一次來到臺灣有很多關於日月潭的疑問,誰願意當遊客,對導遊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呢?(鼓勵學生質疑提出想要知道的問題,作爲下一環節的讀書重點。)

  2.歸納問題,理解課文。

  日月潭的位置?

  日月潭名字的由來?

  日月潭美在哪裏?

  3.播放課件,日月潭那裏的環境怎樣?你是從哪句話中看出來的?請導遊來爲我們介紹一下。

  4.播放課件,引導學生明確島和潭的概念。

  5.你認爲日月潭美在哪?(理解詞語晨星、隱隱約約、朦朧。)

  6.日月潭那麼美,你能讀出來嗎?

  7.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日月潭的美。

  (四)拓展提高

  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日月潭的紀錄片,在觀看影響資料中加深對課文的引向,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五、作業小結

  課下試着去搜集臺灣島的其他美麗景點,下節課在課堂上進行交流。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5篇

【 #二年級# 導語】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以下是 考 網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5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怎樣將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讓學生在輕鬆愉悅中透過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學中我做了一些嘗試。

  一、做一做———動手實驗解難釋疑

  課文中青蛙說“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青蛙爲什麼說天不過井口那麼大呢?爲了弄清這個問題,我讓學生做了個實驗:拿出紙捲成圓筒狀。然後透過圓孔看天花板或者四周,說說與平日看到的有什麼不同。學生動手實驗,爲每個孩子創造了參與的空間,弄清爲什麼青蛙說“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這一疑難問題。學生在實驗中動手,動腦。既培養了實際的操作能力,也培養了觀察和思維能力。

  二、看一看———利用圖畫明白寓意

  課文中小鳥說:“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啊。”小鳥爲什麼說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呢?我出示課件,讓學生看一組畫,自己根據畫面進行解說。這樣學生終於明白了:小鳥見識廣,青蛙所見有限,目光狹小。我們要做一個見多識廣的人,不做井底之蛙。學生很自然的悟出寓意,在“潤物細無聲中”得到啓示受到教育。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薰陶過程。學習寓言故事,就是要學生透過一個簡短的故事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

  三、說一說———拓展延伸培養想象

  課文中青蛙認爲天只有井口那麼大,自己不會弄錯。它錯了沒有,我們怎樣才能讓青蛙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於是讓學生動腦想辦法,同時出示課件:青蛙跳出井口,站在井沿東瞧瞧,西望望。它會怎麼想,怎麼說呢?學生討論,各抒己見。既加深了對課文寓意的理解,領悟,又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積累了語感。既豐富了課文內容,還培養了思維的廣闊性。

  四、演一演———扮演角色再現情景

  課文結束後,讓學生把學過的故事進行表演,特別是青蛙跳出井口以後的表現演出來。學生透過表演把從課文語言文字中獲得建立的表象進行再現,學生入情入境。這樣,由文字到形象,又由形象到文字形成逆向思維,不僅對學生進行了雙向思維的訓練,同時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了語文素養。

  總之,在《坐井觀天》一文的教學中,我透過讓學生“做一做,看一看,說一說,演一演”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輕鬆愉悅中獲取了知識,培養了能力,提高了素養。

2.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

  《葡萄溝》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主要介紹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的葡萄溝,那裏盛產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乾也很有名。本課重點圍繞“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而展開,使學生透過理解語言文字,對那裏產生喜愛之情。

  學習這篇文章,我想不但要讓學生對葡萄溝的物產和景色有所感悟,還要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對各地風情的嚮往,增強對少數民族人民的熱愛之情。同時,二年級仍是孩子識字的重點,根據本課生字的特點,對生字進行教學,抓住重點字詞結合理解、體會,從而達到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能有感情的朗讀。

  1、抓字詞,促理解

  本課字詞教學我採用隨文識字的方法。不僅結合課文、圖片認識了“新疆”、“吐魯番”、“葡萄溝”等地名,還還重點識記生字和理解詞語。比如在解釋課題的時候教學了“溝”字,並且讓學生回憶與什麼字相像,大家異口同聲的說道“鉤”,隨後結合偏旁聯想的方法進行兩個字對比區分,加深印象。又如理解“五光十色”這個詞的時候,採用選詞填空的方式藉助“五顏六色”來理解區分“五光十色”,孩子們理解的很到位,體會到“五光十色”不僅顏色多而且有光澤,如同葡萄溝的葡萄那麼的晶瑩透亮,緊接着又讓學生用“五光十色”進行造句,理解並運用。

  2、賞美景,重感受

  葡萄溝的景色迷人,盛產的水果香甜可口,尤其你那裏葡萄不僅

  好吃而且好看。孩子們懷着滿心期待想去見識葡萄溝。本節課我化身爲導遊,帶着班上的四十幾個旅客一起前往葡萄溝。透過文字,希望能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我採用了各種各樣的圖片,如:山坡上的梯田;葡萄溝每月所盛產的水果;“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五光十色的葡萄,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和陰房以及葡萄乾的製作過程等等。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到葡萄溝水果多、景色美、人熱情。

  3、品美句,悟真情

  圍繞“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讓孩子們自由的去感受,去發現爲什麼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透過學生自讀課文,找出句子,相互討論,試着抓住重點的詞句,來深入思考、理解課文內容。如“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一句,透過品讀句子,品重點詞“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孩子們感受到了葡萄溝的葡萄數量多、顏色多。在感受之中,孩子們能用自己的朗讀將葡萄溝的這一幅幅美景圖表現在我們眼睛,深情並茂,令人久久陶醉。

  這堂課讓我和班上的孩子們一起到美麗的葡萄溝去遊覽了一番,一堂課下來我們都心情愉悅,下課鈴響了,孩子們還不願離去,圍繞在我的身邊跟我講述着葡萄溝那個好地方。當然,這堂課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老師的反饋語,反饋語對於孩子們來說有着很好的激趣效果,整個課堂是那麼和諧,老師和學生是那麼融洽。

3.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

  《日月潭》是一篇描寫細緻,語句優美的課文,易調動人的情感。在這節課中,我努力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同時努力讓學生自己感受課文字裏行間流露出對日月潭之美的讚賞之情。要體會這種讚賞之情,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於是,我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讓他們從文中找出自己覺得最美的地方。只要學生真正體會到了美,那麼這種“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同時我採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但由於讓學生的品讀的句子較多,顯得有點蜻蜓點水,不夠深入,有些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句子的美,可是究竟是哪裏美?卻說不出所以然。是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在內心深處留下這美的烙印。我想課文美的地方較多,如果重點抓住一兩處美景深入體會,更能讓學生形象的感悟美景,體會語言文字的精美,從而得到一定的語言積累。新世紀,人們疾呼,要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什麼是真正的語文課呢?我想,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一種生活的樂趣,能夠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能夠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展,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也算是一種真正的語文課吧。這也正是我所努力追求的。

4.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

  《難忘的潑水節》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描寫了敬愛的傣族人民和周總理在一起過潑水節的無比幸福的歡樂情景,體現了總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讓學生透過學習,知道“人民的總理和人民心連心,周總理是人民的好總理”是這篇課文的情感重點。可是,周總理的時代離現在的少年兒童有一定的時間距離,學生不容易理解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的那份無法言明的感情,對課文的理解對小學生而言有難度,我想:“情”的感染更有效於“理”的說教。所以,我以“情”爲契機,利用情緒的感染性特徵,讓學生在“情感”中學習,並以此加以實踐,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5.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

  《恐龍的滅絕》這篇文章可說圖文並茂,形象生動真,展現了在中生代時期,遍佈恐龍的神祕世界。最後更引起人們反思:爲什麼今天的人類只能從電影、書籍或者博物館裏,來回憶恐龍往日的輝煌呢?

  抓住孩子們愛恐龍的特點,我在課前佈置大家一個課外“收集有關恐龍的知識”這一作業,當引入課文題目時,我先寫了“恐龍”兩字,我問:“誰能來給大家講講恐龍?”“嘩啦”許多隻小手都舉起來,爭着想把知識說給大家聽,有的說:“我知道脖子的恐龍是長頸龍”;有的說:“最兇猛的恐龍是霸王龍!”“我知道有三角龍……”接着,我又寫上“滅絕”,問:“那恐龍又爲什麼會滅絕的呢?”馬上,孩子們又興奮起來“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恐龍才滅絕的。”“是強烈的地殼運動,使恐龍滅絕的。”

  聽着孩子們講得這樣頭頭是道,我看時機差不多啦,引導孩子們:“那課文裏又是怎麼說的呢?讓我們一起去讀讀吧!”

  在《恐龍的滅絕》的教學中,我貫徹“以讀爲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思想,在孩子已有一定知識的基礎上,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準字音,讀懂詞句的含義,讀通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受與理解,在此基礎上積累詞句。本課我着力以探究性學習爲主。透過探究的方式來學習,以訓練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透過探究性學習方式,師生一起帶着疑問閱讀課文,在想象中漫遊恐龍王國,在漫遊中輕鬆愉快地朗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的程度;同時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願望。

小三年級語文《日月潭的傳說》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 #三年級# 導語】語文課一般被認爲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稱等都離不開它。也可以說,語文是運用語言規律與特定語言詞彙所形成的書面的或口語的言語作品及這個形成過程的總和。以下是 整理的小三年級語文《日月潭的傳說》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三年級語文《日月潭的傳說》原文

  很久很久以前,臺灣島上有一對年輕的夫婦,男的叫大尖,女的叫水社。他們住在一條大河旁,以打魚爲生。

  有一天,紅彤彤的太陽掛在湛藍的天空,大尖和水社正忙着收網。忽然,天空轟隆一聲巨響,地動山搖。一眨眼,太陽不見了,大地頓時一片黑暗。大尖和水社摸着黑,好半天才回到了家。

  晚上,一輪明月升上了天空,夫妻倆藉着月光補網。突然,又一聲轟隆巨響,月亮也不見了。

  從這天起,天上沒有了太陽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花不開,草不綠,鳥不叫,莊稼也不長了。

  大尖和水社決心去找回太陽和月亮。他們點起火把,翻過一座座高山,越過一條條河流,穿過一片片密林。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換了多少火把,終於來到一座大山下。他們向前一看,啊,不遠處忽明忽暗!“太陽和月亮一定在那裏!”他倆想。

  夫妻倆往前跑去,路上碰到一位老爺爺。老爺爺告訴他們:那邊有個很深的水潭,水潭裏有兩條惡龍,公龍吞了太陽,母龍吞了月亮。它們倆像玩兒球似的,把太陽和月亮,一會兒吞進去,一會兒吐出來。

  大尖和水社說:“我們翻山越嶺,就是來找太陽月亮。惡龍再兇,我們也要跟它們鬥。”

  老爺爺說:“好,有志氣!你們先到阿里山去,那裏埋着金斧頭和金剪子,有了這兩件寶物就能降伏惡龍。”

  大尖和水社一口氣跑到阿里山,把山底下的金斧頭和金剪子挖出來,又馬上回到大水潭邊。兩條惡龍正好又在玩兒太陽和月亮。大尖馬金斧頭往水潭裏一扔,公龍的腦袋被劈開了;水社把金剪子一扔,母龍的腦袋被剪掉了。太陽和月亮從它們的嘴裏滾了出來。

2.小三年級語文《日月潭的傳說》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大尖和水社不畏艱險、捨己爲人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內容。

  二、教學重點:1、2

  三、教學難點:3

  四、教學準備:圖片、光盤、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一)猜謎匯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出個特殊的謎語,讓大家猜猜,謎面是幾幅風光秀麗的畫面,謎底是地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圖。

  放日月潭風光圖片,生看圖猜。

  師:這就是我國臺灣省的風景區日月潭,那裏湖面遼闊,潭水清澈,一年四季景色美如畫卷,人們爲什麼把它叫日月潭呢,這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二)放課件,生聽朗讀,整體感知課文

  1、師:聽了這個傳說,你能說說傳說中的誰讓你感動呢?他們做了一件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

  生自由說說

  2、師:那你覺得大尖和水社是一個怎樣不平凡的人?

  生說:有畏艱苦、捨己爲人、英勇頑強

  3、師:課文按事情的了展順序寫了這個傳說,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你有哪些問題?生質疑

  4、師歸納法問題:

  (1)大尖和水社爲什麼要找回太陽和月亮呢?

  (2)他們是怎樣找回太陽和月亮的?

  (3)找回太陽和月亮後,他們又做些了什麼?結果怎樣?

  (三)帶問深入學習課文

  1、默讀1、2自然段,思考問題,找出原因,勾出相關句子。

  全班交流:生說原因

  師:太陽和月亮突然消失了,天地間一片漆黑,大尖和水社的心情怎樣?那我們應該朗讀這一段呢?指導生帶着悲痛的心情讀第二自然段,節奏放慢些,語調低沉些。

  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師導:太陽和月亮與人們息息相關,可以說沒有太陽,就沒有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大尖和水社爲了千千萬萬的人決定尋找太陽和月亮,他們心地多善良,那他們是怎樣找到太陽和月亮的呢?

  2、自讀3—6自然段,思考:他們一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難?勾畫相關句子。

  全班交流:

  師指導:他們找到太陽和月亮了嗎?從哪些句子知道的?找到太陽和月亮容易嗎?哪些詞告訴我們的?(千辛萬苦)“千辛萬苦”是什麼意思?用這個詞語說一句話。

  引導想像:當他們翻山越嶺時,當他們趟大江大河時,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他們一路上還會經歷哪些辛苦?生充分展開想像。

  生1:吃不飽、穿不暖,忍受着極度疲勞。

  生2:忍受着日曬雨淋的痛苦。

  生3:隨時都有可能被豺狼猛獸襲擊。

  生4:走過一座座危險的獨木橋,跨過一條條溝溝渠渠……

  師:儘管困難重重,但他們沒有退縮、屈服,可見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功夫不負有心人”,目標終於出現了,他們看到了什麼?爲了弄個明白,他們四處打聽,現在就請你們來噹噹大尖和水社,我來噹噹路邊的一個老爺爺,我們來分角色讀讀。

  分角色讀對話

  3、重點學習7、8自然段。

  (1)大尖和水社是怎樣找到我斧頭和金剪刀的呢?

  師:現在關鍵的時候到了,你們心情緊張嗎?我們來看看大尖和水社是怎樣救出太陽和月亮的,怎樣制 服惡龍的?

  (2)自讀8自然段,交流。

  讀,用=線標出表示聲音的詞。

  生:轟隆轟隆、咔嚓咔嚓。

  師:你猜猜“轟隆轟隆”是什麼發出的聲音?“咔嚓咔嚓”是什麼聲音?讓我們幫幫忙,拿起鐵錘錘打惡龍、拿起剪刀用力剪這窮兇極惡的壞傢伙。

  生表演動作

  師:有這麼厲害的金斧頭和金剪刀,惡龍被制 服沒有?從哪些句子知道的?(生再讀)同學們,太陽和月亮得救了嗎?你又從哪句話知道的?現在我們盡放心了,不必再懸着那顆心了。

  引導生想像:你們猜此時此刻,大尖和水社心情怎樣?會說些什麼?生自由發言。

  師:從這又可看出大尖和水社是怎樣的人?

  指導朗讀,讀出大尖和水社不畏強敵的精神。

  4、學習9—11段

  指名讀,說說結果怎樣?

  師:也許後來,又有很多猛獸來把太陽和月亮當玩物,你們誰又來過,大尖和水社又是怎樣保護太陽和月亮的?

  展開想像

  師:同學們,現在你們知道日月潭名字的來歷了嗎?讀了這個動人的傳說,我深深地被打動了,讓我們也一起來講述這個動人的傳說吧!今天回家,我就打算講給我的小孩子聽,你想講給誰聽呢?

  師:好,那就讓我們用自己的話複述這個故事嗎!複述時要注意些什麼呢?請你回憶一下怎樣複述一篇課文?

  生:複述課文時,應按敘述順序,抓住重點詞句,加上自己的體會和想像用自己的話來複述。

  (四)複述課文。

  先讀課文,自由複述,再主動上臺複述。

  (五)拓展延伸

3.小三年級語文《日月潭的傳說》教學反思

  教學《日月潭的傳說》一文,我就是本着這種教學思想,力圖體現自己對語文的認識。讓學生充分地讀起來。語文課的語文味首先體現在讓學生充分地讀起來。我們首先要需要思考的是讀哪些。讀哪些?是不是每篇課文都要進行全文性的朗讀訓練?是不是每篇課文的每個段落都值得花大力氣進行朗讀訓練。我以爲不是的,教師的主導地位就在於準備把握和挖掘值得進行朗讀訓練的段落,引導學生深度感悟、朗讀,培養其語感。譬如《日月潭的傳說》,真正值得去品讀的段落是課文的三四小節,這樣,就避免了平均用力,刪繁就簡,訓練就得到了有效保證和落實。

  在全面推進實施新課程的今天,我們不僅要注重向學生傳授文化基礎知識,更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進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那麼,教師就要在教學中多給學生想象的空間,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想象中理解,在想象中創造。《日月潭的傳說》是一篇描寫日月潭名字來歷的傳說故事。這篇傳說故事很生動,學生也很感興趣,所以課文中幾個地方只用輕輕幾筆帶過了的許多情節,學生讀了以後往往會有文雖盡而意未窮的感覺,這就給學生充分聯想、想象、思維的餘地。例如第八自然段:當大興與水社跑到潭邊,看見兩條惡龍正在潭邊游來游去,把太陽和月亮吐出吞進時,就可以引導學生聯想:當大興與水社看到兩條惡龍這樣放肆在玩太陽和月亮時,他們心理會怎麼想?學生開始七嘴八舌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生A:你們這倆個畜生,只顧自己快樂,不顧黎民百姓的痛苦,我要殺了你們。

  生B:該死的惡龍,看我怎麼收拾你們。

  生C:很會找樂子嘛,讓我的金斧頭和金剪刀陪你們樂吧。

  生D:大興和水社看到兩條惡龍會有點害怕,但當他們想到百姓和萬物都在受苦,就又勇敢起來,就掄起金斧頭和金剪刀。

  又如第三自然段也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大尖和水社歷盡了什麼千辛萬苦?等等。

二年級教學反思模板

二年級教學反思模板5篇

作爲一名二年級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二年級教學反思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教學反思,希望大家喜歡!

二年級教學反思精選篇1

《郊遊》爲兒歌,旋律平易,親切,朗朗上口,歌曲描寫了兒童結伴去郊遊的情景,要求學生在演唱歌曲,感受音樂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音樂表現的能力。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我在設定教學情境時,首先讓學生欣賞圖片,透過讓他們回答看到了什麼,來激發他們的興趣。接着透過一系列的音樂活動,讓孩子們感受音樂的情緒,邊哼唱邊做動作,這些對於生性好動的孩子們來說,無疑是一塊德芙巧克力,他們爲了得到美食而全力付出。(用“la”唱得次數多了些,請一個學生模仿唱可省去)

二、寓教寓樂,化解歌曲難點

《郊遊》這首歌中的第二樂段的節奏、音準是個難點,根據節奏來朗讀歌詞,強調附點與後十六分音符的節奏,易於後面的學唱。低年級兒童起點較低,不識歌譜,音準欠佳,顧以模仿老師來學唱,師一句,生一句。每句學會後再完整地演唱,學生的注意力不強,所以我以多種演唱形式來鞏固歌曲:師生接唱、分組唱、男女生唱等等。(教唱環節可縮短點,學生掌握的比較好了;讓學生找相同部分可以放在師生接唱處)

三、語言渲染,感受歌曲情緒

教師優美動聽的教學語言不但能給學生美的享受,同時也會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郊遊》歌曲中的第一、三樂段和第二樂段的演唱情緒是不同的。我透過提問,讓學生開動腦筋,自己找出歌曲中不同的情緒,1、3句活潑此文歡快,2句是舒展優美,用表揚地語氣來引導學生:你們都是一隻只百靈鳥,歌聲要悅耳動聽。(歌曲情緒有點到,但做得不到位。或許可以把2個不同情緒的部分作演唱方法指導:

①歡快的地方可以引導示範以彈性的聲音唱;

②抒情的地方,用柔和的聲音連貫地唱。)

四、歌曲表演,體驗快樂

這節課最後的歌曲表演,使課堂推向。表演分爲舞蹈動作,與打擊樂的加入。舞蹈在第一個環節已經加入,所以重點在於先指導學生使用打擊樂,學生表現得非常積極、熱情,學生表現得更加興致勃勃了。(這個環節由於時間問題,使得互動不夠過癮,應該在教唱環節省去些,最後能讓雙向筒與串鈴合作表演。伴奏的音量可調大些,學生節奏沒跟好。)

整節課我覺得結構挺好的,細節問題要再多注意、多改進,課堂靈活性也要加強。

二年級教學反思精選篇2

《連加連減》是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前面所學計算方法的綜合練習。透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可以進一步鞏固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提高計算能力。學生對連加、連減運算順序在一年級上、下冊已經學過,因此我將這節課的重點放在教學連加、連減中需要豎式計算的。

我認爲這節課最大的亮點就是讓學生自主探討學習。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爲“教育的宗旨不在於把儘可能多的東西教給學生,取得儘可能大的結果,而首先在於教會學生怎樣學習,學會怎樣發展自己,以及離校後繼續發展”。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什麼,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如何學習,讓學生真正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爲主動獲取知識、主動發展,成爲學習的主人。由於前面已經教學過列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一年級也已經知道連加的運算順序,所以出示了28+34+23這個連加算式後,讓學生根據前面的經驗,列豎式計算,學生交流彙報後,我再針對學生平常容易錯和忽視的地方給與強調,規範寫法,這樣的能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當然,這堂課還存在着很多不足,很多值得我深思的地方:

一、計算教學是否需要情境。教學中創設情境是爲了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但是不是每一個內容都需要情境呢?什麼樣的情境纔是有效的呢?比如在教學《連加連減》時,我是由幫農民伯伯摘西瓜這一情境引入的,到底我的這個情境對學生學習這節課的內容有多大的作用呢?如果改爲由複習前面學的列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引入,這樣讓學生透過知識的遷移,來自主探討列豎式計算連加會更好呢。

二、當課堂上出現多種算法時,不能急於去優化哪一種,而是要學生經過選擇、比較,自己實現算法的優化,讓他們經過自己的切身體會,選擇出最佳方法,這樣的理解才能更深刻。

另外,在教學時要鑽研教材,要有機整合、研讀教材,注意前後知識的滲透,爲以後相關知識的教學埋下伏筆。如,學生知道了三個數連加怎樣列豎式,那加個數,四個數連加,還會做嗎?這樣能幫助學生真正理解用豎式做連加;還有就是我們知道滿十要向前進一,那現在如果是列的三個數字直接相加的豎式,那就有可能滿20,這要怎麼辦呢?這些問題在這裏都可以涉及到,變成是滿幾十就向前進幾,爲後面要學的知識做好鋪墊。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應繼續深入學習課標,研究教材,多瀏覽教育教學書刊,多上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加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步伐,注意積累,讓孩子們都獲得更多的收益。

二年級教學反思精選篇3

新課程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而“發展”是一個動態過程,這個過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們無法預見。就以《小馬過河》這一課爲例,我來談談自己在教學這一課時,如何圍繞着這一核心理念的。

一、適量的講。

用“四兩撥千斤”和“牽一髮面動全身”來說明講的適量也許是最適合不過了,在課堂上當講而講,講則必精。在《小馬過河》一文中,我抓住“評”字,引導學生評價小馬的優缺點。接着,要求學生精讀課文,根據自己的感悟說說從哪些字、詞、句中可以體會小馬的優缺點。

二、適度的講。

所謂“適度”的“度”,就是從學生的認知度出發。教師的講應該讓學生能夠接受,應該依據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發展水平,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情感態度。例如《小馬過河》一文的教學中,學生朗讀媽媽對小馬說的話出現困難時,我花了相當一部分的時間講,透過講喚起學生已有的體驗,帶領學生進入課文情境,引導學生步步深入,身臨其境。

三、適時的講。

課堂中教師的講應該具有一定的時機,要“不憤不啓,不悱不發”教學《小馬過河》,在談到小馬的優點時,有學生說小馬很“厲害”其實學生已經意識到了小馬的“勇敢”,只是苦於一時沒有確切的詞語形容,這時候我便抓住小馬的話引導“剛纔這位同學說小馬‘厲害’,那麼小馬究竟厲害在哪裏呢?我們一起讀讀小馬的話,體會一下小馬的語氣,就會明白了。”這一番“講”,使學生的思維找到了“支點”,他們透過朗讀馬上體會到了小馬的“厲害”在於它的“勇敢”,在於它的“敢幹嘗試”。

二年級教學反思精選篇4

《撈月亮》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中生動有趣的“人物”不僅含有深刻地寓意,而且給人以啓迪和智慧。今天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這篇有趣的課文,我有了很大的收穫。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力爭做到了以下幾點:

1、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學生樂學,並積極投入其中。

2、如果學生感到快樂,那麼他們就會積極思考,主動參與。所以在這節課上我力爭給孩子們創設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樂學積極投入學習中。課前,讓孩子們在自己的歌聲中走入課堂,用孩子們喜歡的看故事的形式揭示課題,這樣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揭示課文所講得道理時,我沒有直接給孩子們說出答案,而是讓孩子們在讀中自己悟出道理來。這一堂課自始至終孩子們都沉浸在歡樂中,學習興趣很高,能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來。

3、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4、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灘舊的學習方式,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於是我在努力在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中體現這一理念。

5、這節課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識字教學主要是檢查學生對生字寶寶的掌握情況。我用了開火車之以遊戲形式,讓學生在遊戲中識字能力進一步提高。在閱讀教學中,我大膽的把時間留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的度,採用多種形式如“自由讀、分角色讀、同桌互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悟,這樣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在重點詞句上重點指導朗讀,讓學生在讀中領悟課文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6、我也感覺到這節課中有不足之處,在學生的朗讀指導上唑的不是很到位,在過渡型語言方面有的話不夠簡潔明瞭,有的語言用得不太恰當,需要進一步加強教學機制,又是對孩子的回答評價沒有及時跟上。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繼續加強自身教學基本功的練習,爭取有更大進步。

二年級教學反思精選篇5

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的代表性風景名勝,教授《日月潭》這一課時,我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引學生細細地“品”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讚美都蘊含於文章之中,隱藏於文字之下。爲讓學生欣賞到這裏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讚美之情,我採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如品讀第一段的第三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裏美?卻說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再讀,讀後看看圖和多媒體畫面,再來體會哪裏美,學生就能感受到“樹木茂盛”很美、“羣山環繞”很美、“許多名勝古蹟”也很美。並且學生還能用動作演示的方法來理解“羣山環繞”這個難點詞。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教師的示範品讀意在情中調動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師、學生、作者三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在“品”中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品”中培養學生的協作互助能力。

二、讓學生真正地“活”。

小語教學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習語言的實踐活動。爲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教學應是沒有強制的活動,禁錮的要解放,潛在的要誘發,從而激發學生求知的欲 望。爲了讓學生能在課堂中真正地活起來,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重在引導。相信學生能把書讀好,一次沒有讀出來沒關係,讓他們繼續讀,直到能讀出來爲止。如“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這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覺着美,可是到底怎麼美卻感受不到。

這時我就讓學生再讀,並且邊讀邊看圖體會。果然學生自己透過讀、看,感受到了“湖水碧綠”很美,我及時肯定了他們的讀法,並鼓勵他們再讀看能不能又有新的體會。於是,學生又透過自己讀感受到了“很深”也說明日月潭美。就透過這樣短短的一句話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了讀書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給他們一個結果。這種過程就是一種活。

新世紀,人們疾呼,要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什麼是真正的語文課呢?我想,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一種生活的樂趣,能夠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能夠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展,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也算是一種真正的語文課吧。這也正是我在這節課中努力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