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IT科技 > 

低血壓怎麼治療

欄目: IT科技 / 發佈於: / 人氣:3.07W

一,適當增加食鹽用量,同時多飲水,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後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可提高血壓。 二,增加營養,吃些有利於調節血壓的滋補品,如人蔘、黃芪、生脈飲等。此外,適當喝些低度酒也可提高血壓。 三,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調節功能。體育

低血壓怎麼治療

低血壓怎麼治療?高血壓因爲他常合併有心腦腎等器官的併發症而被人們重視,所以也就有了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低血壓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診斷標準。我們通常所說的低血壓,實際上就是指測量體動脈循環的血壓低於九十六十毫米汞柱。

低血壓是指收縮壓低於12千帕(90mm汞柱),舒張壓低於8千帕(60mm汞柱),65歲以上的人收縮壓低於13.33千帕(100mm汞柱),舒張壓低於8千帕(60mm汞柱)。低血壓可分爲原發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和症狀性低血壓。無自覺症狀的原發性低血壓可不予治療。

低血壓分爲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低血壓的患者,血壓打到了低血壓的標準,但是沒有任何症狀。透過長期的觀察,沒有對靶器官造成損害。

生脈飲和腦心舒都可以治療低血壓,但是它們不可以多喝,喝多了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 其實還是多參加體育鍛煉。 平常用紅棗泡茶喝。還可以用紅棗燉雞湯喝,但是要燉成甜的,就是什麼佐料都不用,一天喝一碗,可以緩解。現在天氣慢慢涼下來了,用

病理性低血壓,根據情況又分爲急性的和慢性的。病理性低血壓一般都有病理原因。最重要的是找出它的原因,進行對應的治療。

慢性低血壓 病因症狀 一般認爲上肢血壓低於12/8kPa(90/60毫米汞柱)者爲低血壓。由於血壓低,血液循環緩慢無力,遠端毛細血管缺血,以致影響向組織細胞送入氧氣、營養並帶走二氧化碳及代謝廢物。長期如此,使機體功能大大下降。根據其發生原因,

低血壓的患者如果是生理性的低血壓,這部分人羣可能不會有任何症狀,實際上是不需要治療的。病理性低血壓的患者,少數是慢性低血壓,常見於一些體質比較弱的女性患者,這部分病人可能會有頭暈乏力的症狀,可以透過食物治療,比如說多吃一些。

低血壓患者一般伴有體質差,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需要加強營養,飲食要多吃營養高,補氣血的食物。 洗澡不宜過久,起牀和坐位起身時,不要猛然起身,應慢慢起來,預防出現暫時性的大腦缺血和發生腦梗塞等。 適當運動,增強心臟功能,是解決血壓

對於一些慢性低血壓患者,可以透過食用桂圓人蔘等食物,也可以口服生脈飲等進行治療,另外飲食上也可以多食一些鹹的食物來提升血壓。對於急性的低血壓患者,我們首先應該找出它的病因,升高血壓,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首先你要明白收縮壓低於100就算是低血壓了,低血壓分三類。你是哪一類呢。慢性低血壓一般可分爲三類: ①體質性低血壓,一般認爲與遺傳和體質瘦弱有關,多見於20-50歲的婦女和老年人,輕者可無任何症狀,重者出現精神疲憊、頭暈、頭痛,甚至昏厥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低血壓的治療與飲食?

一、低血壓的治療方法

(一)西醫西藥治療

1.生理性低血壓狀態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但應定期隨訪,因爲某些所謂生理性低血壓狀態在一定情況下,可能轉變爲低血壓病,也可能原屬病理性低血壓病,只是早期未能發現有關病理改變而誤認爲是生理性低血壓狀態。

2.原發性低血壓病的治療包括以下幾點:   

(1)飲食營養方面應給予高營養、易消化和富含維生素的飲食:適當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B族和煙酰胺(維生素PP)等。適當飲用咖啡、可可和濃茶,有助於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改善血管舒縮中樞功能,有利於提升血壓和改善臨牀症狀。此外,飲用蜂蜜或蜂王漿也有裨益。   

(2)適當參加運動和醫療體育:如醫療體操、保健操、太極拳、氣功、按摩以及理療等有助於改善心肺功能,提升血壓。   

(3)對於上述治療無效:且臨牀症狀嚴重者,可酌用小劑量激素,如9-a氟氫可的鬆0.1mg/d開始,根據治療反應逐漸增加劑量,本藥具有水鈉瀦留作用,透過增加血容量而提高血壓。必要時可輔以咖啡因、麻黃鹼(15~30mg,1~3次/d)和鹽酸士的寧肌內注射。此外,根據臨牀症狀可予以對症治療。

(二)中醫藥治療:

中醫認爲低血壓病主要是心脾陽虛,陽氣不足,血行乏力所致。因此,主要治則是溫補通陽,佐以補脾健運。一般情況下可用肉桂、桂枝、甘草各10g,1劑/d,水煎服或泡開水當茶飲。若伴睡眠欠佳者可加夜交藤30~50g。舌紅少津咽乾者加麥冬15g、五味子10g。此外,根據辨證施治,可輔以中成藥如歸脾丸或人蔘營養丸等也有一定療效。

(三)飲食治療

1、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2、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於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3、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

4、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慾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二、低血壓如何治療

(一)運動治療

五禽戲是模仿虎,鹿,熊,猿,鳥等五種動物的動作和姿勢結合人 體臟腑,經絡和氣血的功能,達到健身目的的氣功*之一。此健身 方法運動量適中,安全健康,尤其適合中老年人鍛鍊。基本手型包括 虎爪,鹿角,熊掌,猿鉤,鳥翅和握固。基本步型包括弓步,虛步, 丁步。平衡包括提膝平衡和後舉腳平衡。套路練習動作以腰爲主軸和 樞紐,帶動全身關節,韌帶,肌肉向各個方向運動,動作力求簡潔, 蘊含“五禽”的神韻,做到左右對稱,平衡發展,達到心息相依,外 靜內動的功效。

五禽戲作爲一種低血壓治療方法,經常鍛鍊能明顯地調整血壓,改 善心血管功能和呼吸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和關節靈活度,增強人的自 信心,調節精神狀態,對腰,臀部脂肪堆積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不 過,運動鍛鍊畢竟功效有限,患者在鍛鍊的同時,最好還要採取積極 的治療。

(二)體位性低血壓的治療:

①首先要認真詢問病人的生活習慣、既往病史及服用的藥物,以找出可能存在的病因,針對病因治療。

②有慢性體位性低血壓的病人,應囑其在長時間臥牀或坐在椅子上要起立時,動作宜緩慢。起立前作雙腳的背彎動作可促進靜脈血迴流心臟、增加脈率和增高血壓。站立時作交叉雙腿的動作也可有助於增高血壓。穿彈力長襪覆蓋小腿和大腿以及用腹帶包紮,對某些病人可能有效。將牀頭擡高5°~20°以預防利尿作用和由於晚間組織間隙液體從雙腿移向循環系統的其餘部位而引起的平臥位高血壓。排尿性低血壓患者應注意,在排尿時最好用手扶住一樣較牢固的東西,以防摔倒。

③高血壓患者,平時服藥應遵循逐漸增量和個體化原則,防止因服用降壓藥物過量及降壓作用過快,而出現的低血壓。應儘可能選用降壓作用平穩的藥物。在血壓降至正常範圍,並基本穩定後,仍要注意監測血壓,出現低血壓症時,要停藥或在醫生的指導下換用較溫和的降壓藥。

④同時還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例如貧血、心律失常、糖尿病、惡性腫瘤等可能會引起低血壓,原發疾病治癒了,血壓也就會慢慢恢復到正常水平。

⑤加強體育鍛煉對高血壓、低血壓都有調節作用。低血壓的老年人可根據自己的體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鍛鍊項目。且要避免過度勞累,平時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

⑥低血壓患者宜合理搭配膳食,適當選擇高鈉、高膽固醇飲食。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豬骨頭等食品,可以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膽固醇濃度,增強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同時多飲水,多吃湯類食品,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後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可提高血壓。

⑦增加營養,增強體質。同時可適當服用有利於調節血壓的滋補品,如人蔘、黃芪、生脈飲等。此外,適當喝些低度酒也可提高血壓。

⑧在很少情況下,低血壓患者才選用升高血壓的藥物。臨牀上可以試用麻黃素、醋酸氟氫可的鬆、麥角生物鹼及α受體激動劑、三磷酸腺苷、輔酶A、維生素B及C等西藥,中醫可試用八珍湯、生脈散、六味地黃等提高血壓。

求採納爲滿意回答。

低血壓怎麼治療吃什麼藥呀

1 症狀體徵

1.生理性低血壓狀態 是指部分健康人羣中,其血壓測值已達到低血壓標準,但無任何自覺症狀,經長期隨訪,除血壓偏低外,人體各系統器官無缺血和缺氧等異常,也不影響壽命。據統計,有上述低血壓狀態的人約佔健康人的2.5%~3.5%,常見於經常從事較大運動量的人羣如體育運動員、重體力勞動者,而體型瘦長的年輕婦女也不少見。生理性低血壓可有家族性傾向,無重要臨牀意義。

2.原發性低血壓病主要有以下表現

(1)疲乏、無力:尤其是早上,患者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痠軟無力,經午睡或休息後可好轉,但到下午或傍晚又感乏力,這種倦怠感與患者實際工作或活動所消耗的體力不相稱,即這種乏力並非都是因疲勞過度所致。這種疲乏可能與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導致過多的肌肉收縮不協調,而不恰當地消耗肌力所致。

(2)頭痛、頭暈:在低血壓病的患者中,頭痛可以是惟一的主訴,其頭痛往往在緊張的腦力或體力活動後較爲明顯,頭痛性質和程度不一,多表現爲顳頂區或枕下區隱痛,也可呈劇烈的搏動性疼痛或麻木性疼痛。頭暈輕重不一,輕者兩眼發黑、眩暈;重者可以失神,甚至暈厥倒地,常在突然改變體位,尤其是由蹲位突然起立時最易發生。此外,靜止而又負擔過重的工作條件下也易發生。頭痛和頭暈可能與血壓低致腦灌注不足有關。

(3)心前區隱痛或不適:低血壓病患者心前區隱痛、不適,不僅可在體力勞動或緊張腦力勞動時發作,在安靜時也可發作,甚至引起心絞痛樣發作,尤其多見於40歲以上患者,這種情況不僅見於低血壓病並冠心病的患者,也可能由於血壓過低本身導致冠脈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氧、缺血而產生上述症狀。

(4)神經功能障礙:可表現爲精神萎靡不振、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和失眠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可表現爲多汗、面板蒼白或輕度發紺,渾身忽冷忽熱,時有蟻爬感,手腳麻木等。

(5)內分泌功能減退的現象:主要表現爲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一類物質不足,部分患者血糖降低和性功能衰退。

(6)其他:可表現爲食慾不振、腹部不適、消化不良,以及血紅細胞增多、白細胞減少、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感染等徵象。

2 用藥治療

1.生理性低血壓狀態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但應定期隨訪,因爲某些所謂生理性低血壓狀態在一定情況下,可能轉變爲低血壓病,也可能原屬病理性低血壓病,只是早期未能發現有關病理改變而誤認爲是生理性低血壓狀態。

2.原發性低血壓病的治療包括以下幾點:

(1)飲食營養方面應給予高營養、易消化和富含維生素的飲食:適當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B族和煙酰胺(維生素PP)等。適當飲用咖啡、可可和濃茶,有助於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改善血管舒縮中樞功能,有利於提升血壓和改善臨牀症狀。此外,飲用蜂蜜或蜂王漿也有裨益。

(2)適當參加運動和醫療體育:如醫療體操、保健操、太極拳、氣功、按摩以及理療等有助於改善心肺功能,提升血壓。

(3)對於上述治療無效:且臨牀症狀嚴重者,可酌用小劑量激素,如9-a氟氫可的鬆0.1mg/d開始,根據治療反應逐漸增加劑量,本藥具有水鈉瀦留作用,透過增加血容量而提高血壓。必要時可輔以咖啡因、麻黃鹼(15~30mg,1~3次/d)和鹽酸士的寧肌內注射。此外,根據臨牀症狀可予以對症治療。

(4)中醫中藥治療:中醫認爲低血壓病主要是心脾陽虛,陽氣不足,血行乏力所致。因此,主要治則是溫補通陽,佐以補脾健運。一般情況下可用肉桂、桂枝、甘草各10g,1劑/d,水煎服或泡開水當茶飲。若伴睡眠欠佳者可加夜交藤30~50g。舌紅少津咽乾者加麥冬15g、五味子10g。此外,根據辨證施治,可輔以中成藥如歸脾丸或人蔘營養丸等也有一定療效。

3 飲食保健

一、低血壓食療方

1、烏骨雞1只(約重1500克)。將雞去毛剖肚洗淨,放人雞腹肚中當歸頭60克,黃芪50克,紅糖150克,米酒50克,再將雞肚皮縫緊,入鍋隔水蒸熟,吃肉喝湯,每半月吃一次,連吃兩月。

2、紅棗15枚去核,粟子150克,淨雞1只,雞切成塊狀,大火煸炒,後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紅棗、栗子燜熟食之。

3、鯽魚1條,糯米60克。將魚洗淨(不要去鱗)與糯米共煮成粥,每週用2次,連服兩月。

4、嫩母雞1只,黃芪30克,新鮮天麻100克(幹品15克)。雞洗淨入沸水中焯一下,用涼水沖洗。將天麻、黃芪切片裝入雞肚內。將雞放於沙鍋中,加蔥、姜適量,鹽、酒、陳皮15克,水適量,用文火燉至雞爛熟,加胡椒粉2克,即可食用。

5、豬心1個,黃芪20克,當歸12克,黨蔘30克,川芎6克,加水燉熟,吃豬心喝湯。

6、紅棗20克,沙蔘15克,生熟地各10克,加水適量用燉盅隔水蒸3小時後,加蜂蜜適量每日分兩次吃完,連服15天。

7、韭菜適量,搗爛取汁,每日早晨服1杯,常服用,可使血壓恢復正常。

8、當歸、黃芪、紅棗各50克,雞蛋4只同煮熟,吃蛋喝湯,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吃。

二、低血壓吃哪些對身體好?

1、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2、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於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3、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

4、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慾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三、低血壓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食生冷及寒涼、破氣食物,如菠菜、蘿蔔、芹菜、冷飲等。

2、不要吃玉米等類降血壓食物。

4 預防護理

無症狀性低血壓不需要特殊處理,可以透過適當參加體力活動來增強體質,提高對血壓變化的調節能力,也可服補益氣血的中藥。

5 病理病因

低血壓根據其產生的原因不同,大致上可分爲:

1.生理性低血壓狀態 生理性低血壓狀態是指部分健康人羣中,其血壓測值已達到低血壓標準,但無任何自覺症狀,經長期隨訪,除血壓偏低外,人體各系統器官無缺血和缺氧等異常,也不影響壽命。

2.病理性的低血壓病 除血壓降低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症狀以及某些疾病。低血壓病可分爲:

(1)原發性低血壓病:指無明顯原因的低血壓狀態,如生理性低血壓(體質性低血壓)和病理性低血壓(低血壓病)。

(2)繼發性低血壓病:是指人體某一器官或系統的疾病所引起的血壓降低,這種低血壓可在短期內迅速發生,以致出現虛脫和休克的徵象,稱爲急性低血壓。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創傷、感染、過敏等原因所致血壓急劇降低,而大多數情況下,低血壓爲緩慢發生,可逐漸加重,如繼發於嚴重的肺結核、惡性腫瘤、營養不良、惡病質等所致低血壓,其防治主要是針對原發病。

6 疾病診斷

對低血壓患者注意詢問以下情況有助於診斷及鑑別診斷。

1.詢問除低血壓外,有無其他血管症狀,有無其他系統疾病,如無則考慮爲原發性低血壓。

2.詢問有無急重症造成急性血容量不足或急性心功能減低、心排血功能障礙。

3.詢問有無引起低血壓症的心血管系統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有無高原居住史。有無引起低血壓症的內分泌系統疾病及臨牀表現。有無代謝性疾病、脊髓病變。

4.詢問低血壓狀態是何時發生的,與臨牀上出現的症狀體位有無明顯關係。有無長期臥牀病史。有無外科手術,外傷而導致自主神經損害的原因。

5.詢問低血壓發生的時間長短,臨牀表現與服用藥物的關係。

透過詳細詢問以上情況,能明確低血壓是原發性或繼發性,是否爲急性低血壓,結合臨牀其他資料,可能明確原發病因。

7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尚未查到相關資料。

其他輔助檢查:

1.心電圖 有無心率和心律的變化,有無ST-T的改變,有無病理性Q波。

2.心臟B超及外周血管多普勒超聲檢查 有助於心血管疾病源性低血壓的診斷。

3.心導管檢查及血管造影 可明確外周血管疾病及心臟疾病。

4.X線檢查 透過透視胸片檢查,觀察有無腫塊壓迫外周大血管。

5.脊髓造影 瞭解有無脊髓空洞等脊髓病變。

6.化驗檢查 對懷疑由內分泌疾病引起的低血壓,應做相應的內分泌功能及激素檢測。血常規化驗如有紅、白細胞的改變亦有助於診斷。

8 併發症

低血壓病的患者可有頭暈、黑蒙、眩暈,甚至暈厥,常在突然改變體位時發生。還可出現心絞痛,血糖降低或性功能衰退等併發症。

9 預後

低血壓的預後主要取決於是否合併其他疾病。

10 發病機制

原發性低血壓病的發病機制迄今未明,多數學者認爲可能屬於中樞神經細胞張力障礙有關的疾病,由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血管舒縮中樞的抑制過程加強,血管收縮與舒張動態平衡發生障礙,血管舒張佔優勢,最終導致動脈血壓降低。此外,內分泌功能失調,體內某些調節血壓的物質排泌失衡,如血管緊張素-腎素-醛固酮系統、兒茶酚胺類等升壓物質分泌降低,而緩激肽、組胺、5-羥色胺等舒血管物質增多,也可能參與低血壓病的形成。至於遺傳因素、年輕時患過某些傳染病,慢性扁桃體炎、咽峽炎、營養失調如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B1和維生素B6缺乏,以及氣候、地理環境、風俗習慣、職業等等對低血壓病的產生也可能有關。

低血壓有什麼症狀,怎麼治療

低血壓病人主要臨牀表現:病情輕微症狀可有:頭暈、頭痛、食慾不振、疲勞、臉色蒼白、消化不良、暈車船等;嚴重症狀包括:直立性眩暈、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難、共濟失調、發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長期臥牀。

這些症狀主要因血壓下降,導致血液循環緩慢,遠端毛細血管缺血,以致影響組織細胞氧氣和營養的供應,二氧化碳及代謝廢物的排泄。尤其影響了大腦和心臟的血液供應。

長期如此使機體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危害包括:視力、聽力下降,誘發或加重老年性癡呆,頭暈、昏厥、跌倒、骨折發生率大大增加。乏力、精神疲憊、心情壓抑、憂鬱等情況經常發生,影響了病人生活質量。據國外專家研究低血壓可能導致與腦梗塞和心臟梗塞。直立性低血壓病情嚴重後,患者可出現每當變換體位時血壓迅速下降,發生暈厥,以致*臥牀不起,另外誘發腦梗塞、心肌缺血、給病人、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問題。

低血壓患者輕者如無任何症狀,無需藥物治療。主要治療爲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改善體質,增加營養,多喝水,多吃湯,每日食鹽略多於常人。

重者伴有明顯症狀,必須給予積極治療,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嚴重危害發生。近年來推出α受體激動劑管通,具有血管張力調節功能,可增加外周動、靜脈阻力,防止下肢大量血液鬱滯,並能收縮動脈血管,達到提高血壓,加大腦、心臟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改善低血壓的症狀,如頭暈、乏力、易疲勞等症狀。

其他藥物還有:麻黃素,雙氫麥角氨,氟氫可的鬆等,中藥治療等效果和負作用有待進一步考察。

低血壓食療藥膳

一、烏骨雞1只(約重1500克),將雞去毛剖肚洗淨,當歸頭6O克,黃連5O克,紅糖150 克,放入雞腹中再將雞肚皮縫緊,入鍋隔水蒸熟,吃肉喝湯,每半月吃1次,連吃2個月。

二、紅棗15枚去核,栗子150克,淨雞1只。雞切成塊狀,大火煸炒,後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紅棗,栗子悶熟食之。

三、鯽魚1條,糯米6O克。將魚洗淨(不要去鱗)與糯米共煮成粥,每週服2次,連服2月。

四、嫩母雞1只,黃芪3O克,新鮮天麻1OO克(幹品15克),陳皮15克,雞洗淨入沸水中焯一下,將天麻、黃芪切片裝入雞肚內。將雞放於砂鍋中,加蔥、姜、鹽、酒、水適量,用文火燉至雞爛熟,加胡椒粉2克,即可食用。

五、太子參3O克,山藥25克,薏苡仁2O克,蓮子15克,大棗10個(放涼水浸泡,泡脹撈出),再將糯米5O克掏淨,同藥一起入鍋,加水適量,用文火煮。米爛熟後,將藥、湯、米1頓吃完,早晚各1次,15天爲1療程,大多數人1療程可見效。

六、人蔘、蓮子各10克,冰糖3O克,隔水燉熟,吃蓮肉喝湯。

七、豬心1個,黃芪2O克,當歸12克,黨蔘3O克,川芎6克,加水燉熟,吃豬心喝湯。

八、紅棗2O克,沙蔘15克,生熟地各1O克,加水適量用燉盅隔水蒸3小時後,加蜂蜜適量每日分2次吃完,連服15天。

九、韭菜適量,搗爛取汁,每日早晨服1杯,常服用,可使血壓恢復正常。

十、當歸、黃芪紅棗各5O克,雞蛋4只同煮熟,吃蛋喝湯,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吃。

十一、栗子2OO克(去殼),豬脊肉200克,洗淨切塊,煲湯,加食鹽及味精調味服食。每週1次,連服1月。

十二、水鴨1只,去毛及腸臟,將冬蟲夏草12克洗淨放水鴨腹內,用竹籤縫好刀口,放燉盅內加水適量隔水燉熟,用食鹽調味,喝湯食肉。

參考資料:新浪生活

低血壓怎麼治療呢????

治療低血壓:飲食療法也是治療本病的有力措施之一,可逐漸提高病患者的身體素質,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動脈管壁緊張度,從而逐步使血壓上升並穩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壓帶來的種種不適症狀。 低血壓病人的飲食選擇包括下列幾點: 1、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2、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於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3、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 4、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慾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1、日常生活預防 ·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早上起牀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 ·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症狀 ·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 2、藥物治療 當日常治療無效時,就必須給予藥物治療,緩解症狀,減少嚴重併發症危險。目前,新型藥物管通(Gutron)是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有效治療低血壓的藥物。該藥由奈科明(奧地利)公司研製,生產和銷售。 3、飲食治療 ·加強營養,多食易消化蛋白食物,如:雞、蛋、魚、乳酪、牛奶等 ·多喝湯,多飲水,增加鹽份攝入 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約有15%~20%的人患有體位性低血壓,常見原因如下: 1.餐後血液積於內臟,使循環血量降低,此時若突然起立可導致體位性低血壓發生。 2.浴後周圍血管擴張,同時交感神經活動性增強及迷走神經活動性降低,結果使得動脈收縮增強,外周阻力增大。這樣,一方面循環血量不足;另一方面心臟射血受阻,極易使老年人於體位變動(由坐位或臥位站起)時發生低血壓。 3.久站後大約有500毫升血液積於軀幹和腿部,導致心輸出量下降,循環血量減少,可引起體位性低血壓。 4.一些常用藥如利尿劑、抗高血壓藥、*酯類製劑、抗抑鬱藥、抗帕金森病藥物等,可透過降低循環血量或增加外周血量或影響交感神經活性而引起藥物性低血壓。 針對引起老年人體位性低血壓的常見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採取下列預防措施: 1.少量多餐,不宜吃得過飽。餐後不要馬上活動,可適當休息(約30~60分鐘)後再站起行走或幹其它事。同時要多飲水,每日至少喝2~3升。 2.洗熱水浴時要事先準備好浴墊或小椅子,洗時坐在浴墊或椅子上,洗完後要適當躺一會兒再起立活動。 3.不宜久站,呈站立狀態時要每隔幾分鐘活動一下。另外,彎腰後不可突然站起,應扶牆或藉助其它物體逐漸起立。 4.運動鍛鍊可改善人體對血壓的調節,持之以恆的運動有助於減少低血壓發生,但應注意運動量不宜過大,也不可做體位變動過大的運動,以步行、慢跑、游泳等項目爲宜,運動後應無氣喘,心率不超過110次/分鐘。 5.服藥前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凡可引起頭昏、頭暈及低血壓的藥物應慎用,用藥期間注意觀察有無頭暈、頭痛、視力改變等症狀。一旦有這些症狀發生,應立即坐下或躺下,並測量血壓,防止病情加重。 進食後低血壓是一種臨牀上見於老年人的血壓內環境穩定方面的異常。對臨牀情況穩定、未服藥的老年住院和非住院病人的研究顯示,早餐和午餐後血壓顯著降低,此種血壓降低在較年輕人或未進餐的老年人中不出現。住院和非住院老年人進餐後75分鐘內中發生餐後血壓降低20mmHg(2.7kPa)者達1/3。如在餐前服過降血壓藥物,餐後血壓減低可能甚至更顯著。在老年高血壓病人和有進食後暈厥或自律神經系統功能失調者中進食後低血壓的發病率最高。進食後低血壓可能是老年人暈厥和跌倒的常見原因。一組住院老年人的研究顯示它佔暈厥發作的8%。 進食後低血壓的機制被認爲與消化時內臟血積聚的壓力反射代償受到損害有關。自律神經功能失調病人伴進食後低血壓者進餐後有前臂血管收縮功能減弱、體循環血管阻力降低和控制心率的交感神經系統異常。因此,自律神經系統控制心率和血管阻力的變異可能是本病的基本病因。 老年病人有進食後頭昏、摔倒、暈厥、其他腦或心臟缺血癥狀者,進餐前後宜測量其血壓,以檢出進食後低血壓。 尚無臨牀驗證以評價進食後低血壓的治療措施,故處理本病只基於一般常識。有症狀的病人不宜於餐前服降血壓藥,餐後宜平臥。減低降壓藥物的劑量和用少食多餐法進食可能也有幫助。最近的資料提示在某些病人中進餐後步行可有助於恢復正常循環,但這種療法只宜在嚴密監測之下施行。

低血壓怎麼治療?

1 加強營養,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多食補氣血、溫補脾腎的食物,如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人蔘燉瘦肉、當歸煲羊肉、田七燉雞等對低血壓患者均十分有益。多喝湯,多飲水,增加鹽份攝入。 2 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於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3、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慾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4、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但食鹽攝入量亦不可太高)。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5、少吃赤小豆、葫蘆、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籽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Tags:低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