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採茶戲的由來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48W

採茶戲的由來

採茶戲是江南地區的一種傳統戲劇表演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據傳說,唐朝著名詩人陸龜蒙在蘇州採茶時,讚美了當地村民的採茶技藝,並與他們交流品茶之道,村民則邀請他參加當地的茶採娛樂活動。這就是採茶戲的由來。採茶戲在宋代時期已經流行,到了明清時期發展更加成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演出形式,它以歌唱、舞蹈和雜技等方式表演茶採的情景和鄉村生活的場景。採茶戲不僅展示了江南地區特殊的自然環境和茶文化,也體現了當地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因此深受人們喜愛,成爲了江南地區乃至全國的民間藝術表演之一。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萍鄉採茶戲是怎樣誕生的?

那是明代的時候,江西茶葉名揚海內。來自全國各地的茶商紛紛來到江西採購茶葉。

到了清代乾隆年間,一支來自湖南的茶葉商隊穿越了江西與湖南的交接,進入到江西萍鄉地區。

這支商隊進入萍鄉之後,受到了當地民衆的歡迎,當地的茶農熱情地帶領他們參觀了茶園,並且組織當地能歌善舞的藝人,在吃飯的時候,爲來自湖南的商人表演了極具特色的採茶燈戲。

在茶園的茶樹下,湖南商人與茶農席地而坐,一邊品茶一邊欣賞表演。

一陣音樂聲響起,16名嬌小的童伶扮成採茶女,每隊8人手持花籃魚貫而入,來到他們的面前邊唱邊舞,手中做着採摘茶葉的姿勢,口中唱道:

春日採茶春日長,白白茶花滿路旁;

大姊回家報二姊,頭茶不比晚茶香。

歌聲清脆婉轉,歡快明亮,讓人聽了之後就覺得心情愉悅。

在湖南商隊之中,有一個商人帶着的兩個僕人有一手絕活,那就是湖南花鼓。

這兩個僕人看到童伶們的表演,一時間也感覺技癢難耐,於是向主人請示了一下,拿着花鼓來到了童伶中間,加入了表演隊伍。

花鼓聲咚咚響起,僕人一邊敲打花鼓,一邊踩着鼓點載歌載舞。

童伶與僕人一同表演,雙方誰也不甘心被對方壓制,於是紛紛拿出渾身解數,希望能夠打敗對方。

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兩個表演一段時間的磨合之後,童伶與僕人配合的十分順暢,就彷彿彼此之間排練過很長時間一樣。

商人與茶農同時發現了這種情況,他們發現加入了湖南花鼓成分的萍鄉採茶燈戲更加活潑歡快,比之前的採茶燈戲要增色不少。

於是茶農突然有了一個想法,讓表演採茶燈戲的童伶與商人帶來的會湖南花鼓的僕人互相學習,一起豐富採茶燈戲。

茶農的想法得到了湖南商人的贊成,畢竟湖南人相比一時新鮮的採茶燈戲更喜愛來自家鄉的花鼓戲多一些。如果能讓採茶燈戲與花鼓戲結合在一起,那麼就算來到了萍鄉,也能欣賞到家鄉的戲曲,那也是一種享受。

最後,商人帶着茶葉滿載而歸,他的僕人留在了萍鄉地區,與茶農的表演隊互相學習。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萍鄉採茶燈戲中漸漸加入了湖南花鼓的味道,形成了具有湘贛特色的採茶戲。

萍鄉採茶戲,是產生、流行於江西萍鄉與江西、湖南交界地區的一種載歌載舞、鄉土風味濃郁的地方戲曲。曾被譽爲“江西的評彈”、“一朵絢麗多姿的山茶花”。

1895年,安源煤礦開採,湖南花鼓戲傳到萍鄉,給萍鄉採茶戲的影響很大。《吳燕花》、《武功山英雄傳》、《萍瀏醴大起義》等劇目或取材於民間傳說,或取材於近代歷史。曲調分花鼓調、燈綵詞調、歌腔、民歌小調兩種。

採茶戲內容貼近廣大勞動羣衆生活,它人物少,佈景簡單,與其他戲曲程式相比,更具生命力,尤其便於山區流行。

所以,自採茶戲在江西誕生後,很快傳遍與之相鄰的閩、粵、湘等地,尤其是客家人聚居地區,競相傳演,蔚然成風,成爲客家人最喜愛的戲曲形式之一。

萍鄉採茶戲在明代是自演自娛的,屬於“自樂班”時代,是受到社會上的尊敬的。因爲當時演出《九龍山摘茶》這類燈戲,內容大都是歡慶昇平的,如戲中的擺字燈,就有“天下太平”的擺字表演。

到了演雜套戲的三角班時代,由於劇目的內容,大都是以男女愛情爲題材,而表達愛情的觀點與方式。如《反情》、《睄同年》。

有的還以喜劇的方式,從反面對社會的現實生活進行諷刺、揭露、批判,如《大勸夫》、《滿妹賀喜》等。

萍鄉採茶戲歌唱細膩見長,吳儂軟語娓娓動聽;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橫生。尤其客家鄉音演唱,抑揚頓挫,輕清柔緩,弦琶琮錚,十分悅耳。經過歷代藝人的創造發展,曲調流派紛呈,風格各異。被後人稱爲“江西的評彈”。

武穴採茶戲的由來

武寧採茶戲最早起源於“茶歌”即“採茶調”。武寧採茶戲是指由人們在採茶時所唱的採茶歌發展而來,動作套路則來源採茶舞,後經藝人創造、革新,最終形成了具有武寧當地特色的採茶戲。地處幕阜山區的武寧縣,境內盛產茶葉。由於當地有采茶歌流行,漸漸形成了採茶小戲, 名爲“三角班”,大約在清代乾隆年間,武寧採茶戲就流傳到湘、鄂、贛部分地區,後經許多藝人的創造、革新、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武寧採茶戲;並以縣城爲中心,在修河上游稱“上河派”,修河下游稱“下河派”。前者受漢劇、湘劇、寧河戲等大型劇種影響,長於做功。後者受湖北黃梅、陽新採茶戲影響,側重唱功。

當地人在種茶、鋤茶、摘茶、揀茶、製茶、賣茶、喝茶等勞動與交往活動中形成了一種“茶文化”,進而產生了一種“採茶歌”。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進士陳奉茲在《潯陽樂》中描寫當時九江元宵燈會盛況時寫道:“燈火照龍河,魚龍雜綺羅,偏憐女兒巷,一路採茶歌。” 《武寧道光志》裏也記載了一首古老的茶歌:“南山頂上一株茶,陽鳥未啼先發芽,今年姐妹雙雙採,明年姐妹摘誰家。”在武寧一些茶坊裏,也流傳着《十二月揀茶歌》 :“正月揀茶懶紡紗,一心一意去揀茶,心想做件漂白褂,腰中無錢託人賒,以後還錢去賣茶”。由此可見,當時漢族民間“茶歌”風行盛況。這種優美動聽“採茶調”(包括民間小調)很自然地成爲當時漢族民間燈綵和婚嫁喜慶、祭祀、節日娛樂活動等歌唱部分的內容,特別是民間燈綵,有些是以唱“採茶調”爲主的,所以叫做“採茶燈”。與此同時,“採茶調”還被民間藝人用到茶行、茶館去唱“板曲”,慢慢形成了“唱生”這一職業。當時武寧有很多商人在江西的四大名鎮之一的吳城開設茶行,武寧的“唱生”經常到這些茶行去賣唱,並將流傳到吳城的早期贛東北採茶戲和萬載花燈等帶回武寧,促進了武寧採茶戲的發展。

民間藝術採花戲的由來

採茶戲流行於南昌、新建、安義等地。主要曲調有“茶燈調”和由“茶燈調”發展演變而來的“攀筍調”、“秧麥調”、“下和調”等。音樂伴奏的二胡有“花奏秦腔”的演奏方法,分中弓與短弓兩種,而短弓又有頓弓、顫弓、上滑音、下滑音、打指等拉法。傳統劇目有以江西南昌漢族民間故事爲題材的《南瓜記》、《鳴冤記》、《辜家記》和《花轎記》,合稱“南昌四大記”,富有鄉土特色。是由漢族民間採茶燈和燈綵相結合發展演變而成,後又吸收了南昌地區的漢族民間舞蹈並與之相結合。

南昌採茶戲是具有代表性的江西採茶戲之一,而江西採茶戲是中國採茶戲的始祖,主要發源於贛南信豐、安遠一帶。“贛南茶事興盛,歷史悠久。”據說,宋、明、清三代,贛南均有名茶列爲貢品,當地漢族勞動人民都爲繁榮的茶事而載歌載舞。衆所周知,在茶葉生產中,首要工序就是採茶。在翠綠山野與明媚的春光中,人們一邊勞動,一邊唱着山歌,既消除了疲勞,也抒發了感情,“採茶歌”由此而來。而採茶歌與民間舞蹈相結合,則是在許多年以後的新春之際,隨民間各種燈綵在鄉村表演,即形成採茶燈戲的演出,這便是採茶戲的最早雛形。採茶燈戲中所演唱的採茶歌爲“十二月採茶歌”,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順採茶”,從正月唱到十二月;二是“倒採茶”,從十二月唱到正月;三是“四季茶”,則唱一年的春夏秋冬。演唱時,舞者口唱“茶歌”,手提“茶籃”作道具,載歌載舞,從而形成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採茶燈戲,俗稱“茶籃燈歌”。

贛南採茶戲形成後,即分成幾路向外發展,除遠至閩、粵、湘、桂諸省區所形成的支系之外,在江西省境內即形成了贛東、贛西、贛南、贛北、贛中五大流派。南昌採茶戲屬於贛北流派,至今有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發脈於載歌載舞的採茶燈戲,扮唱《十二月採茶歌》及各種民間小調,以南昌、新建兩縣爲中心起步、發展起來的。

據史料記載,清朝道光末年,採茶戲由燈綵演變成戲曲。清朝光緒年間,南昌採茶戲在南昌禾埠起班。當時的劇目多爲“二小”(小丑、小旦)扮演,如《攀筍》、《賣棉紗》等。之後,隨着劇情的需要,“二小”逐漸發展爲“三小”(小丑、小旦、小生),如《下南京》、《賣花線》等,因此民間俗稱採茶燈爲“三角班”。後來,這種表演已不侷限於表現茶事了,而是出現了大量表現日常生活內容的小戲,到了這時,“半班”也就因此宣告誕生了。“半班”則已基本形成爲採茶戲班的規模,有十幾二十人,有服裝、道具和樂隊,已能夠上演差不多完整的各種劇目,所以很受鄉間民衆的歡迎。

桂南採茶戲的歷史淵源

桂南採茶戲於明末(公元1628年前後)從江西贛南傳入博白,由唱竹馬發展爲載歌載舞的唱採茶,根據襯詞的特點,又叫“籲嘟呀”,清代已形成獨特的表演風格,到了逐步發展成熟,成爲戲曲中的劇種。解放後,在廣東粵西欽州一帶流傳的採茶戲被稱爲“合浦採茶”,在廣西玉林五屬流行的叫“玉林採茶”,後因欽州劃歸廣西,纔將兩者合併,正式定名爲“桂南採茶”,與桂北彩調齊名,稱爲姐妹藝術。桂南採茶戲在“雙百”方針指引下蓬勃發展,博白縣採茶戲普及面廣,先後成立了300多個劇團(隊)。1978年成立了專門從事採茶戲研究機構——採茶戲曲藝術研究組。1982年經自治區文化廳批准,將原縣專業表演團體文工團改名爲——博白縣採茶劇團。

載歌載舞的南昌採茶戲得由來是怎樣的?

在宋代的時候,宋仁宗趙禎帶領着文武大臣前往南方視察,路過江西境內南昌地區。

這一天烈日炎炎,空氣彷彿流火一樣,讓人吸進口中都能感覺到火辣辣的熱。仁宗趙禎在這烈日之下實在是走不動了,於是隊伍停在背靠大山的路邊,找了一個陰涼的地方開始休息。

宋仁宗趙禎是又渴又熱,多麼希望能夠美美的品嚐上一碗清茶,消一消這酷熱的暑氣。

就在這個時候,在宋仁宗休息大山中傳來了一陣悠揚的歌聲:

天頂哪哩落雨仔呀彈呀雷囉公伊呀!

溪仔底哪哩無水仔呀魚囉這個亂呀撞囉啊!

愛着哪哩阿孃仔呀不呀敢囉講伊呀!

找仔無哪哩媒人仔呀鬥囉這哩牽呀空囉啊!

大隻哪哩水牛仔呀細呀條囉索伊呀!

大仔漢哪哩阿孃仔呀細囉這個漢呀哥囉啊!

大漢哪哩阿孃仔呀不呀識囉寶伊呀!

細仔粒哪哩幹樂仔呀較囉這哩賢呀翔囉啊!

歌聲清脆響亮,異常歡快,雖然是用當地方言演唱的,但是那輕快的節奏和歡快的旋律,讓宋仁宗等人被這歌聲吸引,暫時忘記了酷熱。

歌聲停止,宋仁宗向身邊的大臣問道:“哪位臣工知道這小曲是唱的是什麼?”

宋仁宗身邊有一位來自江西的大臣,他對宋仁宗說道:“萬歲,這是江西地區採茶女在採茶時唱的小曲。”

飢渴難耐的宋仁宗聽到茶這個字眼,立刻就感覺到咽喉冒火,剛剛忘記的那飢渴感覺猶如錢塘大潮一般席捲而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宋仁宗趕緊對身邊的禁軍統領說道:“速速爲朕尋找採茶女,朕渴的嗓子冒煙了,要喝水解渴。”

禁軍統領聽到仁宗的命令,立刻派出一隊禁軍進入大山尋找採茶女,時間不大,一個模樣清秀的採茶女揹着半簍子茶葉來到了仁宗面前。

採茶女見到宋仁宗之後,山呼萬歲。將自己揹着準備進南昌城販賣的剛剛炒好的新茶捧着送到仁宗面前。

宋仁宗身邊早有人燒開了茶水,隨着幾顆茶葉投入水中,空氣中立刻瀰漫着茶葉散發出來清香撲鼻的味道,引的所有圍在茶爐旁邊的人都垂涎欲滴,不住的吞嚥着口水。

宋仁宗聞到茶香,迫不及待地讓人將茶葉端到身前,將茶水送入口中。隨着茶水進入宋仁宗口中,宋仁宗感覺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彙集於舌根之下,而後清香快速擴散,迅速溢滿整個口腔。

宋仁宗被茶水的清香深深地迷戀住了,他不由自主的閉上眼睛把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投入到品嚐茶水味道的事情之中。

茶水被宋仁宗徐徐嚥下,脣齒之間的那種誘人的清香依然回味無窮。良久過後,宋仁宗睜開眼睛,讚歎着說道:“好茶,好茶。朕從未喝過這麼脣齒留香的茶葉。告訴南昌府尹,從今年開始,這種茶要作爲貢品。”

宋仁宗等人喝完茶水就離開了,南昌府尹領了宋仁宗的聖旨在南昌各地收集茶葉,一時間南昌出了貢品茶葉的消息傳遍了整個江西,越來越多的商人云集南昌,紛紛出資準備品嚐一下被宋仁宗讚歎不已的貢茶。

茶葉終於備齊,南昌府尹召集茶農舉辦了熱烈的慶祝活動。茶農在這次活動中吹拉彈唱,載歌載舞。

隨着貢茶的出現,每年的慶祝活動成爲固定的日程,一些藝人紛紛改行,以表演採茶歌爲主業。後來這些藝人將傳統採茶歌與民間舞蹈相結合,形成了採茶燈戲。

隨着採茶燈戲的盛行,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種民間節日,尤其是春節之際,隨民間各種燈綵在鄉村表演,即形成採茶燈戲的演出形式。

客家風味的三腳採茶戲是怎麼形成的?

客家民系是漢民族中藝能文化極其豐富的民系,產生於贛南地區的客家採茶戲,便是其中獨具客家風格的藝術形式。

自明末清初以來的3次移民尤其是客家移民遷臺,使產生和發展於閩粵贛地區的採茶戲隨之傳播到臺灣,並在臺灣衆多戲曲劇種的影響下繼續發展衍變而成三腳採茶戲。

在臺灣,採茶戲包含有小戲形式的採茶戲,大戲形式的改良戲,而改良大戲又稱爲三腳採茶戲。

贛南採茶戲於乾隆年間傳入嘉應一帶;後來,廣東採茶戲又隨廣東移民渡海來臺,廣東嘉應住民大多遷入桃、竹、苗一帶。因此,嘉應所使用的“四縣腔”,便成爲三腳採茶戲歌唱語言。

三腳採茶戲的形成,是由採茶歌結合當地茶農所唱之山歌而形成“採茶燈”,即興演出具有采茶情節的內容,逐漸加入角色與唱腔,並增添情節,從而形成三腳採茶戲。

九江採茶戲的介紹

九江採茶戲,原名茶燈戲,俗稱茶戲,進入半班形式後稱採茶戲。是一種江西省的漢族戲曲劇種。明末清初,其主要流行地區爲瑞昌、九江、湖口、彭澤、德安等縣。建國後,流行於瑞昌的採茶戲,曾定名爲瑞昌採茶戲,後統稱爲九江採茶戲。 曲分南河、北河兩個流派,本劇爲流傳九江縣一帶的南河派採茶戲。聲腔分爲平板、花腔、漢腔、雜腔、曲牌等五大類。原演出時,不用弓弦樂器伴奏,而以打擊樂,樂手居臺中天幕前而坐,演員在樂隊前臺演唱,衆人後臺幫腔。九江採茶戲,原名茶燈戲,俗稱茶戲,進入半班形式後稱採茶戲。明末清初,其主要流行地區爲瑞昌、九江、湖口、彭澤、德安等縣。建國後,流行於瑞昌的採茶戲,曾定名爲瑞昌採茶戲,後統稱爲九江採茶戲。

撫州採茶戲的淵源

初期的撫州“三腳班”僅有一旦一醜, 外加一個“坐堂”(鑼鼓手),演唱單臺戲和小戲。至康熙、乾隆年間,才增加了小生行當。清末民初,“三腳班”開始向“半班”過渡,人員由三個增至七、八個,並增加了花臉老生行當,生旦淨末醜齊全,伴奏樂器也增加了二胡、三絃、笛子、嗩吶等。1934年,崇仁縣航埠採茶戲著名藝人張佑民組建撫州採茶戲的第一個職業半班“佑民堂”。爾後,職業半班相繼成立。一些撫州傀儡戲的部分老藝人,也加入“半班”演出,並將本劇種的大量劇目、伴奏曲牌和一些唱腔帶進了採茶戲。抗戰勝利後,豐城、高安的絲絃班進入撫州,同撫州“半班”藝人匯合,又給採茶戲帶來了“本調”、“小花調”等新腔,與本地單臺調、會田調相結合,分別發展爲撫州“本調”和“撫調”。

採茶戲(桂南採茶戲)是怎麼樣的?

桂南採茶戲於清代中葉從江西贛南經粵北傳入桂南,距今約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根據其襯詞的特點,採茶戲也被稱爲“籲嘟呀”。桂南採茶戲廣泛流傳於廣西東南部的玉林各縣以及欽州、梧州和南寧等市的部分縣區。?桂南採茶戲屬“三小戲”,以小生、小旦、小丑爲主演,也叫“三角班”。它最初是以“十二月採茶”爲主要內容的歌舞演唱,後在此基礎上增加了開荒、點茶、探茶、採茶、炒茶、賣茶等情節,形成一整套反映茶農勞動和愛情生活的歌舞。表演時通常由一人扮作茶公,兩人扮作茶娘,在歌舞中穿插一些有情節的生活小戲。桂南採茶戲中演唱歷史故事或民間傳說的被稱作“採茶串古”,多爲喜劇、鬧劇。另外還有一些受彩調影響而出現的劇目,如《賣紅線》、《賣水粉》、《賣雜貨》、《斬柴得妻》、《剃頭二借妻》、《虔誠娶妻》等。後因受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避難廣西的粵班影響,桂南採茶戲中後來出現了《倒亂鴛鴦》、《高文舉》、《陳三磨鏡》等大戲,總體風格發生較大改變,已不再是早年的採茶小戲。桂南採茶戲的主要伴奏樂器爲鑼、鼓、鈸、木魚、嗩吶、笛子、二胡,道具有綵帶、錢鞭、花扇和手絹等。其演唱曲牌,一是茶腔,即原套採茶曲調;二是茶插,即以“南昌小曲”、“四季蓮花”爲基礎,吸取各地民間小曲而成。唱腔語言以客家話爲主,地老話爲輔,唸白多爲韻白。?桂南採茶戲載歌載舞,活潑熱烈,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它與當地羣衆的文化生活、審美情趣密不可分,其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得到舉世一致的認可。2006年採茶戲(桂南採茶戲)已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高安採茶戲的簡介

高安採茶戲流行於江西宜春地區,起源於江西高安的民間彩燈,後受贛南、浙江小調及高安鑼鼓戲的影響,於1917年前後形成。開始僅用於絲絃(胡琴)伴奏,不用打擊樂,故亦名“高安絲絃戲”,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了京劇較多影響,採用了京劇以及民間吹打中一部分鑼鼓經。音樂曲調有老本調,花旦本調,小生本調,服藥調,爭夫調等。曲牌多來自本地區的民間吹打,其鑼鼓點子有100多個,有時則配其它樂器,旋律流暢悅耳,節奏跳躍歡快,氣氛熱烈。建國後,進行戲劇改革,高安採茶戲也推陳出新,發展爲江西省四大地方戲劇之一。

Tags:由來 採茶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