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欽州採茶戲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5W

欽州採茶戲

欽州採茶戲是廣西欽州地區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起源於清朝雍正年間。其劇情以描繪當時欽州地區採茶的勞動生活爲主題,以表現勞動人民的樸實、勤勞和誠信爲宗旨,具有較強的地方民俗風情和戲曲特色。

欽州採茶戲的音樂由木魚、大鑼、小鑼、梆子、絃樂、嗩吶等樂器組成。劇本結構上採用“正劇、偏鋒、插科打諢”的組合方式,表現手法以唱、說、做、打爲主要特色。

近年來,隨着中國傳統文化的迴歸和傳承,欽州採茶戲逐漸走入了大衆的視野,成爲了欽州地區重要的文化傳承和旅遊資源之一。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欽州採茶劇的歷史及演變

欽州各縣(區)的“採茶戲”與其他民間藝術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一說與民間木魚說唱的關係十分密切。一八六七年,欽縣(現在的欽南區、欽北區)“新半月茶會”的帶班師傅何全龍是最早將木魚說的唱本改編爲“茶花”唱本的人,並吸收“南言”作爲演唱“採茶”(小戲)的基本唱腔。

到光緒三十二年(一九○六年),欽縣“石頭塘採茶班”的班主易演升大膽嘗試將木魚說唱本改編爲大戲。易演升的改革大獲成功,其改編的劇目如《董永賣身》、《陳三磨鏡》至今還在民間流傳。

據老藝人陸德升講,到了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承傳下來的34出傳統採茶戲中,有四分之一來自木魚說唱之本。此外,“採茶戲”還與江西的茶籃燈、廣西的採調以及廣東的粵劇有着密切關係。

清道光廿六年(一八四六年),江西有位客商來到廣西經商,曾把江西茶籃燈傳到靈山的六秀村,使之逐漸形成今天的採茶戲。

到了初年,“採茶戲”在靈山已經很盛行。最早的“採茶戲班”是伯勞的“六秀採茶班”,繼“六秀採茶班”之後,其相鄰的武利安金村、伯勞鄧陽村、那龍中靈村,都相繼成立了採茶班。

據調查考證,這樣的採茶班在靈山縣有幾十個之多,排演了很多流傳在民間的以故事爲藍本編成的採茶戲。

到了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年),欽縣採茶老藝人陸德升和郭德升也開始吸收廣西彩調情調,主要吸收唱腔、行當劃分和增加音樂伴奏,使採茶更有了一種清新風格。解放後,沙埠採茶隊花旦錢秀鳳,拜著名粵劇演員朱劍秋爲師,從而吸收了粵曲的一些吹奏曲牌,使採茶戲更臻完美。

早期的“採茶燈”、“採茶舞”、“採茶歌”,其題材主要以勞動與愛情爲主,當演變成有故事、有情節、有人物的“採茶戲”後,戲劇的題材更廣泛了。有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和鬥爭的,有表現普通羣衆的愛情的。

但不管表現哪方面的內容,都離不開表現人的命運。生離死別和悲歡離合,一直都是舊採茶戲的主題。

這方面的劇目很多,如《陳三磨鏡》、《朱買臣》、《屎坑墳》、《殺狗獻米》、《高文舉》、《張飛審瓜》、《王五打鳥》、《劉二姐鬧嫁》、《馬京與嗎涼》、《倫文全敘》、《隔河看親》等等。

解放後,各地“採茶戲班”和文化部門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的指引下,堅持移植和排演了歌頌黨的領導,表現人民羣衆翻身得解放,努力生產建設家園的劇目。

如《打銅鑼》、《賣瓦》、《山村醫療站》、《鳳眼》、《一分錢》、《無意姻緣》、《買肥記》、《一見親人》、《戲家公》、《定女婿》、《荔枝熟了》等劇,因題材現代,內容貼近生活,深受羣衆的歡迎。

《無意姻緣》在欽州大戲院連演16場,場場爆滿;下鄉巡迴演出200多場,場場獲得觀衆的鼓掌喝彩。

《戲家公》參加一九九一年廣西第三屆戲劇展獲“桂花”二等獎;《定女婿》在參加2000年欽州市民族民間文藝調演獲二等獎後,被廣西戲劇家協會選送參加當年中國劇協舉辦的“鄭成功”百優小品小戲的比賽。

擴展資料

欽州採茶戲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藝術。起源於江西省,約在1778年傳入欽州,經過200多年的變革,今已成爲具有欽州特色的地方採茶戲。

戲種

欽州採茶戲屬於戲曲範疇的民間歌舞劇體系。表演方面,歌舞性強,詼諧風趣;音樂方面,屬聯曲體。表演特點是歡樂、活躍、開朗。演唱時男女同腔同調。旦角過去用假嗓(男扮女裝),到了二十一世紀用真嗓翻高八度;語言方面,用本地方言-—白話演唱,通俗易懂。

其中最有自己特色的,是它的基本唱腔《南音》和小生、小丑的基本舞步《七點梅》。《南音》是從本地民間說唱《木魚曲》演變過來的,它不但善於敘事,而且在演唱時透過節奏、感情等方面的不同處理,能表現各種人物性格及不同情緒,因而藝人把它作爲“萬能唱腔”使用。

《七點梅》是在矮步的基礎上發展成的。它與《南音》唱腔配合在一起,邊舞邊唱,既顯得歡快、活躍,又帶點詼諧、風趣。在一出採茶戲中,小丑、小生的戲最多,而他們每唱《南音》時都要踩踏舞步《七點梅》。這就把欽州採茶戲的地方特色,更加突出地顯露出來了。

欽州採茶戲的傳統劇目,可分爲採茶歌舞、小戲、大戲三大部分。據不完全統計,採茶歌舞有《正茶》等10多個;小戲有《吊蛤》等50多出;大戲有《舜兒》等60多出。

現狀

欽州採茶戲是羣衆所喜聞樂見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較廣。至1989年底,全市有營業性的業餘採茶戲隊22隊418人:專業性的欽城、兆雅兩個採茶劇團共35人。這些採茶戲隊活躍和豐富了城鄉文化生活。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欽州採茶戲

欽州市靈山縣採茶戲劇團那個鎮有?

欽州市靈山縣採茶戲劇團新圩鎮有。根據查詢相關公開資訊顯示欽州採茶戲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藝術。起源於江西省,約在1778年傳入欽州,經過200多年的變革,今已成爲具有欽州特色的地方採茶戲。

採茶戲(桂南採茶戲)是怎麼樣的?

桂南採茶戲於清代中葉從江西贛南經粵北傳入桂南,距今約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根據其襯詞的特點,採茶戲也被稱爲“籲嘟呀”。桂南採茶戲廣泛流傳於廣西東南部的玉林各縣以及欽州、梧州和南寧等市的部分縣區。?桂南採茶戲屬“三小戲”,以小生、小旦、小丑爲主演,也叫“三角班”。它最初是以“十二月採茶”爲主要內容的歌舞演唱,後在此基礎上增加了開荒、點茶、探茶、採茶、炒茶、賣茶等情節,形成一整套反映茶農勞動和愛情生活的歌舞。表演時通常由一人扮作茶公,兩人扮作茶娘,在歌舞中穿插一些有情節的生活小戲。桂南採茶戲中演唱歷史故事或民間傳說的被稱作“採茶串古”,多爲喜劇、鬧劇。另外還有一些受彩調影響而出現的劇目,如《賣紅線》、《賣水粉》、《賣雜貨》、《斬柴得妻》、《剃頭二借妻》、《虔誠娶妻》等。後因受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避難廣西的粵班影響,桂南採茶戲中後來出現了《倒亂鴛鴦》、《高文舉》、《陳三磨鏡》等大戲,總體風格發生較大改變,已不再是早年的採茶小戲。桂南採茶戲的主要伴奏樂器爲鑼、鼓、鈸、木魚、嗩吶、笛子、二胡,道具有綵帶、錢鞭、花扇和手絹等。其演唱曲牌,一是茶腔,即原套採茶曲調;二是茶插,即以“南昌小曲”、“四季蓮花”爲基礎,吸取各地民間小曲而成。唱腔語言以客家話爲主,地老話爲輔,唸白多爲韻白。?桂南採茶戲載歌載舞,活潑熱烈,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它與當地羣衆的文化生活、審美情趣密不可分,其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得到舉世一致的認可。2006年採茶戲(桂南採茶戲)已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桂南採茶戲的歷史淵源

桂南採茶戲於明末(公元1628年前後)從江西贛南傳入博白,由唱竹馬發展爲載歌載舞的唱採茶,根據襯詞的特點,又叫“籲嘟呀”,清代已形成獨特的表演風格,到了逐步發展成熟,成爲戲曲中的劇種。解放後,在廣東粵西欽州一帶流傳的採茶戲被稱爲“合浦採茶”,在廣西玉林五屬流行的叫“玉林採茶”,後因欽州劃歸廣西,纔將兩者合併,正式定名爲“桂南採茶”,與桂北彩調齊名,稱爲姐妹藝術。桂南採茶戲在“雙百”方針指引下蓬勃發展,博白縣採茶戲普及面廣,先後成立了300多個劇團(隊)。1978年成立了專門從事採茶戲研究機構——採茶戲曲藝術研究組。1982年經自治區文化廳批准,將原縣專業表演團體文工團改名爲——博白縣採茶劇團。

桂南採茶戲的介紹

廣西漢族劇種戲曲之一。桂南採茶戲於明末年(公元1628年前後)從江西贛南傳入博白,由唱竹馬發展爲載歌載舞的唱採茶。根據襯詞的特點,又叫“籲嘟呀”。它廣泛流傳於廣西南部的玉林市博白縣所轄的33個鄉鎮及其周邊地區,以及相鄰的欽州市部分地區。傳入博白後在清代形成了它獨有的風格,到了期間,逐步發展成熟,成爲中國戲曲史中一個獨特劇種。

欽州的文化資源有哪些

1、欽州坭興陶作爲一種傳統民間工藝,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曆史,與江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陶、四川榮昌陶一起被譽爲中國四大名陶。

2、欽州一帶壯族、漢族民間傳統節慶習俗,又稱跳嶺頭。

3、許福節活動除了千人盛宴、競搶花炮外,還有傳統的舞獅採青、燃放煙花等,活動延續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4、採茶戲屬於戲曲範疇的民間歌舞劇體系,源自江西,約在1780年傳入欽州,經過200多年的改革,已成爲獨具欽州特色的地方採茶戲。

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_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藝術初探

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藝術初探

【摘 要】國家級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桂南採茶戲歷史悠久,其活潑明快、優美抒情的歌謠體音樂,貼近生活的戲劇內容、幽默風趣的表演風格、短小精悍的“三角班”,配以民間鑼鼓的伴奏形式,構成了採茶戲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方風格,深受客家人民的喜愛,已成爲祖國百花園中一朵奼紫嫣紅的山茶花。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藝術;桂南採茶戲

採茶戲,俗稱“燈子戲”、“茶籃燈”,亦名“三腳班”,發源於贛南信豐、安遠一帶,是流行於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的一種戲曲類別。桂南採茶戲經歷了最初的“採茶歌”發展爲含有一系列表演程序,音樂經過以“採茶歌”爲主曲的循環體套曲演進等階段,最終發展爲含有各種戲劇情節、音樂結構複雜,且有完整樂隊伴奏兼具歌舞與戲劇特性的採茶戲。2006年,桂南採茶戲被列爲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那麼,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桂南採茶戲是怎樣形成與發展的?這客家採茶戲又有什麼藝術特徵呢?

一、桂南採茶戲的形成與發展

明末(公元1628年前後),採茶戲由贛南傳入廣西,廣泛流傳於廣西南部的玉林市博白縣所轄的33個鄉鎮及其周邊地區,以及相鄰的欽州市部分地區。那時的“採茶”還不能稱作戲,因爲它只是夾在舞獅、舞龍、唱竹馬之間的節目,無戲之“折”或“出”與行當之分,無劇本,更沒有形成的劇種。由於其襯詞別有風味,多用“籲嘟呀”和“籲嘟呀啦”,極富鄉土氣息,因此“籲嘟呀”成爲桂南採茶的另一“俗名”。

採茶戲在桂南源遠流長,康熙《荔浦縣誌》中載有:“元宵自初十至十六,各門懸一燈,選清秀孩童豔裝女服,攜花籃唱採茶歌或演故事,耍龍燈嬉戲以爲樂”。清·道光《博白縣誌》記載:“上元夜,街市戶民各結燈綵,銀花火樹及彩獅、瑞龍、竹馬等戲,鼓樂競宵,至二十夜至。”由此可見採茶戲當時在博白就已經很盛行,此時唱的採茶都先唱恭賀,然後再轉入演唱採茶戲小曲,唱古人串演故事。採茶小曲是以演唱的形式出現,表演中邊唱邊舞,有人物、有情節、但沒有完整的故事和故事結構。劇目有:周公立社、十二行孝、八仙賀壽、古人採茶、十二盤花。漸漸,採茶戲脫離舞獅、舞龍、唱竹馬,並和桂南八音結合起來,有了角色之分:茶公(生)、茶妹(旦)、雜腳(醜)。那時的“採茶戲”叫“三小戲”,即由小生、小旦、小丑組成戲的主幹,也叫“三角班”,形成了採茶戲之雛形。

時期,桂南採茶戲在“採茶串古”的基礎上吸收了本地的木偶戲、地戲、牛戲的精華,已逐漸形成了一門獨具特色的藝術。4年(1915),採茶藝人黃彩庭和賓祖仁共同組織了三十多人排演採茶歌舞《五馬巡城》,這是博白歷史上首次舉行大型採茶歌舞演出活動。爾後,桂南採茶戲班如春筍般崛起。其中最爲著名的有黃彩庭採茶戲班、劉文川採茶戲班以及甘福華採茶戲班。由於

採茶舞是什麼

採茶舞在崇左主要流行於馱盧、那隆、左州等地村鎮。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欽州一個打瓦師傅到馱盧圩竈瓦村打瓦,又教老百姓演唱採茶戲,也到附近的更別、屯村、更懶、伏廖村傳授。1918年,邕寧縣那陳村民間藝人賴福棧來到那隆、羣黎、左州、渠茗、弄焱村教唱採茶。從此以後,外地採茶戲開始傳入崇左。經過4、5代人的傳教,流行崇左的採茶戲,其內容多以反映壯族人民勞動生產、生活、愛情爲主旋律。

採茶舞是由當地羣衆組織採茶隊來排演,扮演人物有茶公、茶娘、歌伴、書生或財主等。新中國成立前,採茶隊一般沒有婦女參加,“茶娘”由男演員裝扮。每隊的演員一般5人左右。建國後,婦女參加了採茶隊,“茶娘”不再用男演員擔任,每隊的演員也增加到20-30人,演唱場地從在一張竹單上做表演走上了大舞臺。民間採茶隊出演一般在正月初一到二月上旬,以茶恭新年、慶賀豐收、祈求太平爲表演目的。採茶舞有開臺茶(恭茶)、乃茶、十送茶、老正茶、洋紅茶等10多種表演形式。

採茶舞的服飾,男演員頭戴黑色彩繡頭圈,腰纏紅腰帶,腳穿黑布鞋,不同角色穿不同服裝,有白色對襟上衣、白長褲、藍長褲、紅背心或黑背心等,衣褲背心均鑲上各色彩線。女演員戴紅色彩頭圈,腳穿繡花鞋。有穿淡壯族斜襟上衣、紅色百褶裙,也有穿紅色大襟衣,青色長褲等。採茶舞用的道具有麒麟、鳳凰、花籃、花傘、彩扇、銅錢鞭等。伴奏樂器爲二胡、笛子、嗩吶爲主,再伴以鑼、鼓、鈸爲主的打擊樂。隨着社會發展,採茶舞由原來羣衆自發組織發展到鄉鎮、縣文藝團體來排練演出。“六人鬥金花”、“九龍擺尾”的採茶舞,在五六十年代參加自治區文藝匯演獲得優秀獎。1981年以後,經過藝人改編的採茶劇《改風水》、《綠葉扶花》、《選女婿》等節目先後參加南寧地區、自治區文藝大會演出。《綠葉扶花》還獲得南寧地區1985-1986年劇本創作三等獎。崇左採茶舞現在仍不斷創新,但其音樂曲調、表演動作、服裝道具均保持了原來的風格。

欽州採茶的戲曲服裝從哪裏進的?

自己做的比較多,以前市、縣一級都有文工團,那些戲服多是從文工團流轉出去的。如果說是買的話,一般從採茶發源地江西、湖南等地發貨。追問是不是給錢?

追答文體部門有時會贊助一點,但更多的是採茶戲班自備。

廣西有名的戲曲劇種以及相關資料

桂劇

桂劇是廣西的主要劇種之一,廣西漢族地方戲曲之一。俗稱桂戲或桂班戲,是用桂林方言演唱的劇種,做工細膩貼切、生動活潑,藉助面部表情和身段姿態傳情,注重以細膩而富於生活氣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即使是武戲,也多是文做。流行於流行於廣西漢族說北方話(官話)的地區,如桂林、柳州、河池、南寧等市和梧州北部地區說“官話”的城鄉,深受桂林人民的喜愛。桂劇是在清代嘉慶年間,湖南祁劇傳入桂林後,經過一段時期的語言變化,才漸演變爲桂劇。其存在歷史大概有二百年左右。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因著名戲劇家歐陽予倩創作、改編、新編桂劇《梁紅玉》、《打金枝》、《斷橋》等,而成爲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

邕劇

廣西漢族地方戲曲之一。邕劇屬皮黃聲腔系統,聲腔導源於湖南,舊時習稱爲廣戲、老戲、本班戲、本地班、五六腔等,因活動中心在古邕州一帶,且用邕州(南寧的古稱)官話演唱而稱爲邕劇,是廣西四大地方劇種之一。曾經流傳於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和越南、柬埔寨等地。

廣西師公戲

廣西師公戲:壯族戲劇的一種。又稱壯師戲。流傳於廣西貴港市北部和來賓、武宣、合山、忻城、象州、金秀等縣(市)。在師公(巫師)跳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原是由師公在法事活動中戴上各種神靈面具(又稱戲面)跳娛神舞儀,唱酬神故事;清同治年間,發展成爲分角色演唱民間故事,稱爲師公戲。師公既是做法事的巫師,又是演師公戲的藝人,均系男性,女角由男子反串。早期各地的師公教館和師公班逐漸變成傳授師公戲的活動場所和組織。至1948年,師公戲班已發展到150多個。1950年後,師公戲班脫離巫師法事活動,由愛好文藝的男女青年組成的業餘師公戲劇團達280個。師公戲的劇目較豐富,其中大多是壯族民間故事和歌頌壯族民間英雄的題材,亦有一部分是地方化了的漢族故事,或自小說和其他劇種改編、移植的。演唱形式原爲一唱到底,以蜂鼓、鑼、鈸伴奏,後間加道白,並採用管絃樂器伴奏。經過整理提高,發展成爲頗具特色的地方劇種。

彩調劇

彩調劇俗稱調子、彩調、彩燈、哪嗬嗨等,屬燈戲系統,源於廣西桂林地區農村歌舞,說唱衍化而成的“對子調”。彩調劇約500種,從形式上看有獨角戲、對子調、大調戲、三小戲、出頭戲、對臺戲等。彩調劇原是桂北地區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是廣西各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地方戲曲。

牛娘劇

牛娘劇又稱牛戲、地戲或長衫戲,是在岑溪民間歌舞舞春牛基礎上衍變而成的漢族戲曲劇種。解放以後定名爲牛娘劇。具有濃郁地方特色,有說、有唱、有戲,娛樂性很強,深受當地農民喜愛。

桂南採茶戲

廣西漢族劇種戲曲之一。桂南採茶戲於明末年(公元1628年前後)從江西贛南傳入博白,由唱竹馬發展爲載歌載舞的唱採茶。根據襯詞的特點,又叫“籲嘟呀”。它廣泛流傳於廣西南部的玉林市博白縣所轄的33個鄉鎮及其周邊地區,以及相鄰的欽州市部分地區。傳入博白後在清代形成了它獨有的風格,到了期間,逐步發展成熟,成爲中國戲曲史中一個獨特劇種。

廣西壯劇

廣西壯劇,是在豐富的民間文學、音樂、舞蹈和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壯族戲曲劇種。壯劇在清同治、光緒年間已有演出,流行於廣西的西部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寧、廣南一帶。

廣西侗戲

侗戲,侗族的戲曲劇種。最早形成於貴州的黎平.榕江、從江一帶,後流傳到廣西的三江和湖南的通道等侗族聚居地區。侗戲,作爲發源於清代的少數民族劇種之一,具有濃郁的侗民族特色,是民族民間戲劇藝術瑰寶之一。

Tags:欽州 採茶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