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死同穴梁祝化蝶》人物形象及性格特點分析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6.46K

梁山伯祝英臺的故事,千百年來家傳戶誦,婦孺皆知。它是我國流傳最久、傳播最廣的民間傳說之一。它是中國古代青年男女反抗封建束縛,要求婚姻自由的壯麗頌歌。它歌頌了青年男女堅貞不屈的品格和生死不渝的鬥爭精神,體現了古代人民的美好理想和願望,受到歷代人民的喜愛,至今遺蹟猶存,僅梁山伯祝英臺的墳墓就有浙江寧波、江蘇宜興、江都、安徽舒城梅心驛、山東嘉祥、河北河間林鎮、甘肅清水等數處;祝英臺讀書處有江蘇宜興、山東曲阜等處。這些當然都是人們附會製造出來的,但它反映了人民對梁祝故事的喜聞樂道,同時又是梁祝故事在各地流傳的歷史印跡。清人多有詠其遺蹟之作,如宜興乾隆年間舉人楊丹桂《祝英臺墓》詩:

《死同穴梁祝化蝶》人物形象及性格特點分析

春草滿巖阿,拖霞修帔多。花飛埋豔骨,月吐對新蛾。落日倚湘竹,迴風傍女蘿。空山無限恨,川上憶臨波。

情景交融,表達了人們對這對情侶的緬懷之情……

一、源遠流長

梁山伯和祝英臺,傳爲東晉安帝(397—418)時人。清人唱本有託爲周平王(公無前770~公元前719)時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門徒的,也有說是唐代人的,年代錯落,史事顛倒,不足爲憑。梁祝事見於載籍的,據說最早爲南朝梁元帝(552—554)蕭繹所著《金樓子》,但此書明末已散亡,今本《金樓子》是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來的不完備的本子,其中並無梁祝事,或爲佚文,也未可知。現存最早最完整的梁祝故事是唐代憲宗(806—820)時張讀《宣室志》,清翟灝《通俗編》卷二十七引錄全文,但今存各本《宣室志》也無此文,是否出自張讀之手,難以斷定。宋張津《四明圖經·鄞縣》載:“按《十道四蕃志》雲:‘義婦祝英臺與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十道四蕃志》爲唐武則天(684—701在位)時,樑載言撰,此書今也不存。

今有可靠材料的是宋代。早在北京詞人作品中就有〔祝英臺近〕的詞牌名稱,今見最早使用此詞牌的是北宋大文豪蘇軾(1036—1101),但詞與祝英臺事無涉,按詞牌之得名,往往因詠其事成功而來,可見並非蘇軾首創,祝英臺故事的流傳當更早。

宋徽宗大觀年間(1107—1110),明州(今寧波市)知州李茂誠撰有《義忠王廟記》,其中將梁山伯和祝英臺的姓名、字號、籍裏、生卒年月,以及梁祝哀史、死後顯靈,都有簡明記載。文中明謂“詔集《九域志》及《十道四蕃志》”而作,應是宋人在南朝梁至唐以來所說基礎上豐富發展起來的:

神諱處仁,字山伯,姓梁氏,會稽人也。神母夢日貫懷,孕十二月,時東晉穆帝永和壬子三月一日,分瑞而生。幼聰慧有奇。長就學,篤好墳典。嘗從名師過錢塘,道逢一子。容止端偉,負笈擔簦。渡航相與坐而問曰:‘子爲誰?’曰:‘姓祝,名貞,字信齋’。曰:‘奚自?’曰:‘上虞之鄉’。‘奚適?’曰:‘師氏在邇’。從容與之討論旨奧,怡然相得。神乃曰:‘家山相連,予不敏,攀魚附翼,望不爲異’。於是樂然同往。肄業三年,祝思親而先返。後二年,山伯亦歸省。之上虞,訪信齋,舉無識者。一叟笑曰:‘我知之矣,善屬文者,其祝氏九娘英臺乎!’跟門引見,詩酒而別。山伯悵然、始知其爲女子也。退而慕其清白,告父母求姻,奈何已許鄮城廊頭馬氏,勿克。神喟然嘆曰:‘生當封侯,死當廟食,區區何足論也’。後簡文帝舉賢良,郡以神應召,詔爲鄞令。嬰疾勿瘳,屬侍人曰:‘鄮西清道源九隴墟爲葬之地。’瞑目而殂,寧康癸酉八月十六日辰時也。郡人不日爲之塋焉。又明年乙亥,暮春丙子,祝適馬氏。乘流西來,波濤勃興,舟航縈迴莫進。駭問篙師,指曰:‘無他,乃山伯樑令之新冢,得非怪與?’英臺遂臨冢奠,哀慟,地裂而埋壁焉。從者驚引其裙,風裂若雲飛,至董溪西嶼而墜之。馬氏言官開槨,巨蛇護冢,不果。郡以事異聞於朝,丞相謝安奏請封‘義婦冢’,勒石江左。至安帝丁酉秋,孫思寇會稽,及鄮 ,妖黨棄碑於江。太尉劉裕討之,神乃夢裕以助,夜果烽燧熒煌,兵甲隱見,賊遁入海。裕嘉奏聞,帝以神功顯雄褒封“義忠神聖王”,令有司立廟焉。越有樑王祠,西嶼有前後二黃裙會稽廟,民間凡旱澇疫癘,商旅不測,禱之輒應。宋大觀元年季春,詔集《九域圖志》及《十道四蕃志》,事實可考。夫記者,紀也,以紀其傳不朽云爾。爲之詞曰:

生同師道,人正其倫。死同窀穸,天合其姻。神功於國,膏澤於民。諡義諡忠,以祀以禋。名輝不朽,日新又新。

清、聞性道康熙《鄞縣誌》

這段文字又具有明顯的封建迷信成分和封建土大夫的陳腐觀念,並削弱了梁祝互相愛慕、反抗封建禮教的描寫,突出了義和忠的封建道德觀念。英臺死節,山伯死後效忠,成爲鎮壓農民起義的劊子手,被封建朝廷封爲“義忠神聖王”,併爲之立廟祭祀。

明人朱秉器有“祝英臺”小傳:

會稽梁山伯與上虞祝英臺同學。祝先歸,樑後過上虞訪之,始知爲女,告於父母,請娶之。而祝已許馬氏子,樑悵然苦失。後三年,爲鄞令,病死,遺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適馬,過其處,風濤大作,舟不能進。祝造樑冢,哀慟失聲,地忽裂,祝投而死焉。馬氏聞其事於朝,丞相謝安請封爲義婦。和帝時,樑復顯靈異,效果於國,封爲義忠,有司立廟於鄞雲。吳中有花蝴蝶,婦孺俱以“梁山伯”、“祝英臺”呼之。

(《朱秉器全集·浣水續談》

卷一·集端有萬曆十二年序。)

其後,邵金彪綜合、轉錄前人記載,作《祝英臺小傳》:

祝英臺,小字九娘,上虞富家女。生無兄弟,才貌雙絕。父母欲爲擇偶,英臺曰:“兒當出外遊學,得賢士事之耳”。因易男裝,改稱“九官”。遇會稽梁山伯亦遊學,遂與偕至義宜善權山之碧鮮巖,築庵讀書。同居同宿三年,而樑不知爲女子。臨別樑,約曰:“某月日可相訪,將告父母,以妹妻君。”實則以身許之也。樑自以家貧,羞澀畏行,遂至愆期,父母以英臺字馬氏子。後梁爲鄞令,過祝家,詢九官,家童曰:“吾家但有九娘,無九官也。”樑驚悟,以同學之誼乞一見,英臺羅扇遮面出,側身一揖而已。樑悔念成疾卒,遺言葬清道山下。明年,英臺將歸馬氏,命舟子迂道過其處。至則風濤大作,舟遂停泊。英臺乃造樑墓前,失聲慟哭。地忽開裂,墜入塋中。繡裙綺襦,化蝶飛去。丞相謝安聞其事於朝,請封爲“義婦”。此東晉永和時事也。齊和帝時,樑復顯靈異,助戰有工,有司爲立廟於鄞,合祀梁祝。其讀書宅稱“碧鮮庵”,齊建元間,改爲善權寺。今寺後有石刻,大書“祝英臺讀書處”。寺前裏許,村名祝陵。山中杜鵑花發時,輒有大蝶雙飛不散,欲傳是兩人之精魂。今稱大彩蝶尚謂“祝英臺”雲。

(清·吳景牆光緒《宜興荊溪縣新志》卷九《古蹟、遺址考》引邵金彪《祝英臺小傳)

南宋、元、明、清各代纂修的寧波、宜興、荊溪等地方誌書中,都儲存着有關遺蹟和傳統的記載。

民間傳統的梁祝故事的真面貌,它所反映的歷代人民的美好願望,應從民間文藝中去尋找,可惜這方面的材料太缺乏了。明代以前,沒有留存一部完整的作品,明代有短篇作品留存,而留存全本最多的是清乾隆以後的爲數不少的曲藝和地方戲曲作品,這是歷來封建士大夫輕視民間文學造成的缺憾。

二、早期創作

梁祝故事在宋元民間必有廣泛流傳,併爲文人歌詠的典故之一,可惜未能留下他們的作品。現知最早以梁祝故事爲題材的作品,是元代著名戲曲家白樸的《祝英臺死嫁梁山伯》,雜劇可惜也無傳本。天一閣本《錄鬼簿》著錄此劇題目正名作:“馬好兒不遇呂洞賓,祝英臺死嫁梁山伯”。馬好兒、呂洞賓,與此前此後染祝故事都無關。馬好兒是否即英臺被迫嫁給他的馬駿或馬文才?呂洞賓曾在清代鼓詞《柳蔭記》中把梁山伯之魂帶去學習文武百藝,後來中了狀元,但與馬好兒無關。白樸雜劇的內容難以懸猜。

宋之南戲中,只有明末鈕少雅《彙纂元譜南曲九宮正始》第三冊錄有[仙呂]三支曲,題作《祝英臺》,注爲“元傳奇”:

〔醉落魄〕“傍人論伊,怎知道其間的實。”“奴見了心中暗喜。”“一別尊顏,不覺許多時。”

〔傍妝臺〕“細思之,怎知你喬裝改扮做個假意兒。”“見着你多嬌媚,見着你口口口。見着你羞無地,見着你怎由已。”“情如醉,心似癡,劉郎一別武陵溪。”

〔前腔換頭〕“奴家非是要瞞伊,自古道得便宜處誰肯落便宜。爭奈我爲客旅,爭奈我是女孩兒。爭奈我雙親老,爭奈我身無主。”“今日裏,重見你,柳藏鸚鵡語方知。”

明末鈕少雅《彙纂元譜南曲九宮正始》第三冊,題作《祝英臺》,注爲“元傳奇”。此書是增補元天曆間(1328~1330)人所編的《九宮十三調》而成,所徵引均爲古曲。

這三支曲是寫山伯訪英臺時二人的唱詞,二人對唱,形式靈活自由,真實地表現出二人久別重逢情勢有變時的複雜而微妙心理和爭敘別情的急切情懷,反映了他們之間真摯純潔的情感。

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作品是明人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二十八卷《李秀卿義結黃貞女》中的一段“入話”。這段“入話”很可能是馮夢龍的創作,他在《情史》卷十“情靈類”,已輯錄了《寧波志》的記載,並加了按語,記載了當地“好事者”的傳說。它和以往傳說的故事梗概基本一致,但在藝術描寫上作了加工,反封建的思想更加深入。

故事一開始就表現了一個尖銳矛盾,常州義興人祝英臺“通書好學”,與男子有同樣的資質,“聞餘杭文風最盛,欲往遊學”,遭到兄嫂拒絕。揭示了封建社會普遍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的問題。女子要想實現求知的慾望,既要改換男裝,掩人耳目;更重要的是要保證男女雜處中的貞潔。英臺改裝成男子模樣,連“哥嫂亦不能辨認;英臺又自析榴花,插檔盟誓,作爲驗證,這才取得受教育的權利,自稱祝九舍人,出外求學。

蘇州人梁山伯與英臺同館讀書,而不知英臺爲女子,自然不會產生男女之情,但同窗兄弟之情非同一般。英臺心下明白,只是不敢違背誓言,唯有私下“愛君”,結爲兄弟。他們“日則同食,夜則同臥,如此三年,英臺衣不解帶:山伯屢次疑惑盤問,都被英臺將言語支吾過了”。三年學成,臨別之時,約山伯“二個月內,可來相訪”。“英臺有心於山伯,要等他來訪時,露其機括,再“說婚姻之事”。兩人之間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哥嫂將英臺許婚安樂村馬家的描寫,看似淡化了反封建的色彩,沒有寫成“爲父所逼”,而是“英臺只恐哥哥疑心,不敢阻擋”;山伯因事來遲,見英臺原來是女子,初時只是“自愧愚魯,不能辨識”。當知道英臺已訂婚馬家,也只是“自恨來遲,懊悔不迭”。似乎他們的愛情遭到破壞以後,兩人都是送來順受。其實不然。英臺不予“阻擋”,只是證實自己的純潔;山伯“懊悔”,是深知自己迴天無力。他們都把痛苦和反抗深深埋在心底。足見封建勢力的強暴,不是個人的反抗所能改變。這種描寫是更深入一層的。接下寫山伯“分別回去,遂成相思之病,奄奄不起,至歲底身亡”,證實了他精神上的撞巨痛深。臨死囑咐葬於“安樂村路口”,表現了對英臺的深切思戀。“明年,英臺出嫁馬家,行至安樂村路口,忽然狂風四起,天昏地暗,輿人都不能行。英臺舉眼觀看,但見梁山伯飄然而來,說道:‘吾爲思賢妹,一病而亡,今葬於此地,賢妹不忘舊誼,可出轎一顧。’英臺果然走出轎來,忽然一聲響亮,地下裂開丈餘,英臺從裂中跳下。山伯的一往情深,英臺的果斷決絕,都反映了他們愛情的堅貞不渝,對封建束縛的反抗,表現了頑強的不妥協精神,他們的反封建精神不但沒有淡化,反而更加深入。這和同時代的偉大劇作《牡丹彥》,在思想深度和表現方法上是一致的。它反映了當時青年男女爭取婚姻自由的障礙,並不是個別封建家長,而是整個黑暗如磐的封建禮教,僅僅戰勝封建家長是不可能開啟青年男女的幸福之路的。

梁祝合墓並呼爲“義婦冢”的傳說,源於南朝宗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體山畿》,死後化蝶源於晉幹室《搜神記》卷十一“韓憑夫婦”事。梁祝化蝶最早見於南宋薛秀宣《遊祝陵善權洞》詩:“蝶舞凝小魄,花開想玉顏”。本篇作了更具體生動的描寫:

衆人扯其衣服,如蟬脫一般,其衣片片而飛。頃刻天消地明……再看那飛的衣服碎片,變成兩般花蝴蝶,傳說是二人精靈所化,紅者爲梁山伯,黑者爲祝英臺,其種到處有之,至今猶呼其名爲梁山伯、祝英臺也。(人民文學出版社版)

美麗的結尾,表現了古代人民對青年男女自由幸福婚姻的美好理想,爲以後的梁祝故事創造了一個優秀的具有濃厚神話色彩的結局。

這段“入話”比以前的記載,具有更明顯的藝術性。如寫英臺只有兄嫂,並無父母。減少了出場人物。以兄代父,作爲封建家長的代表足夠了,絲毫不削弱故事的思想意義,而情節顯得更爲緊湊。又如,前有英臺插榴枝對兄嫂起誓,後有回家時榴枝“花葉並茂”,再後又有馬家求婚時“怕哥嫂疑心”,前後呼應,一貫而下,結構嚴謹,又起到充分證明英臺堅守貞潔的作用。在人物描寫上,注意了人物心理的刻劃,如寫山伯初見英臺行爲反常,“凝惑盤問”;、後山伯到祝家莊找“祝九舍人”,莊客說“本莊只有祝九娘,並沒有祝九舍人”時,山伯“心疑”;當見了女裝的英臺,“山伯大驚,方知假扮男子,自愧愚魯,不能辨識。”“疑惑”、“心疑”,說明山伯反應靈敏,不是“愚魯”,而是憨厚。山伯對英臺情感的描寫也步步深入,逐漸顯露。故事還刪去了一般志書津津樂道的“封義婦”、“顯靈異助戰役”,“封義忠王”,並“立廟祀之”等宣揚封建道德的荒誕情節,足見馮夢龍的思想修養和藝術情趣。

三、蜚聲劇壇

梁祝故事在明代小說、話本中沒有得到充分發展,而在戲曲中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可惜完整的劇本沒有留傳下來。

明萬曆以來,隨着戲曲創作和演出的興盛,民間坊肆刊印了許多戲曲選本。它們一般是從崑腔或其他聲腔的長篇本戲中選出的單折戲,又經過移植、改編的演出本,因此它保留了更多民間色彩。現存明代梁祝戲曲摺子戲百出,其中三出是“英伯相別回家”,即後來的“相送”;兩出是“訪友”,即後來的“樓臺會”。這兩部分都是全劇中最精彩的片斷。各本因劇種不同,作者或改編者不同,在思想內容、語言風格上,又各有自己的特色。現存五個單折,有四個出自《同窗記》。同一題材、同一情節,又源於同一個劇本的,有三四個不同劇種的演出本流傳下來,這在古代戲曲史上是獨一無二的,由此可以窺見梁祝故事所受的廣泛歡迎。

《英伯相別回家》,選在《天下時尚南北徽池雅調》卷一。寫祝英臺學滿三年,一天,與同學到長江遊玩,“被他瞧破我機關”,便藉口家有“書來取俺回去”,不向老師請假便回家去。臨行辭別梁山伯,山伯送她上路。一路上,英臺即景設比,以機智的隱喻,向山伯暗示自己是女子,山伯卻絲毫不解,曲白寫得很傳神:

(旦白)來到這牆頭,有樹好石榴。(唱)

哥哥送我到牆頭,牆內有樹好石榴。本待摘與哥哥吃,只恐知味又來偷。

(生白)來到此間,乃是井邊。

(旦唱)

哥哥送我到井東,井中照見好顏容。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生白)賢弟,此間好青松。(旦唱)

哥哥送我到青松,只見白鶴叫匆匆。兩個毛色一般樣,未知那個雌來那個雄?

(生白)賢弟,來到此間,乃是一所廟堂。(旦唱)

哥哥送我到廟庭,上面坐的是神明。兩個有口難分訴,中間只少個做媒人。東廊行過又西廊,判官小鬼立兩傍。雙手拋起金聖筶,一個陰來一個陽。

(生白)賢弟,來到此間,有一個好池塘,(旦唱)

哥哥送我到池塘,池塘一對好鴛鴦。兩個本是成雙對,前生燒了斷頭香。

(生白)兄弟,如今來到前面,就是長河。(旦唱)

哥哥送我到長河,長河一對好白鵝。雄的便在前面走,雌的後面叫哥哥。

(生白)兄弟,往日全不語,今日口嘴這等多。(旦)今日多蒙哥哥好意送我,因此託物比興,遇景吟哦。(生)兄弟請行,來到此間,又是江邊。(旦唱)

哥哥送我到江邊,只見一隻打魚船。只見船兒來弄岸,那有岸兒來攏船。

(生白)兄弟,你還是從大溪過,小溪過?

(旦)還是從小溪過。(生)既然這等,待我到人家借篙子過來。

(旦)暫時分別去,少待又相逢。(唱)

好笑哥哥真個癡,說起頭來全不知。我本效取趙貞女,連籃帶水不沾泥。

(生白)兄弟,你就過去了?(旦)哥哥,我過來了。(生)水淺深若何?(旦唱)

哥哥送我到江邊,上無橋來下無船。哥哥問水知深淺,看看浸到可字邊。

(生白)兄弟,我不知道什麼“可”字。(旦)既不知道,回去問先生。(唱)

哥哥送別轉書堂,說起叫人淚汪汪。你今若知心下事,強如做個狀元郎。

這齣戲深入細緻地刻畫了祝英臺作爲一個少女的細心,多情和聰慧。一路所見景物,都能信手拈來,取譬暗示。當反覆啓發得不到應有反響時,她便機智地以妹相許,留下再會重議的餘地。唱詞保持了質樸真率的本色。連唱十支曲,用十種景物作隱喻,這種善用比喻,重迭連章的形式,正是民歌的特點,它恰當地表達了祝英臺對梁山伯的一片深情。

《山伯賽槐陰分別》也選在《新鋟天下時尚南北徽池雅調》卷一。梁祝故事本無“槐陰分別”事,此處加上“賽”字,表明是借《織錦記》(又名《天仙配》)中董永和織女“槐陰分別”作比,這一出與《英伯相別回家》比較,情節基本一致,但側重點不同,文字也顯得典雅。前者寫梁祝相送比喻清新活潑,靈活自如,充滿機智和聰敏;後者則大加刪削、而把重點放在寫山伯多方疑惑英臺爲女子,這固然反映了英臺的機敏應變的才能,同時也反映了封建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藝術風尚。

《河梁分別》選在《新鋟天下時尚南北新調》捲上,究意是何種劇種,說法不一,有說“決不是崑腔,疑是餘姚腔之曲。”(錢南楊)有說“確切可信地是崑腔戲”。(譚玉璧)這齣戲滿篇經史典故和仁義道德教條。送別時即景取譬的生動清新比喻沒有了,有的是劉阮遇仙姬、紅葉良媒一類陳腐典故,甚至生硬地搬用《西廂記》“長亭”中的語句,也是文人風尚的表現。

這三齣戲,題材、情節相同,語言風格、思想情調和所用曲調不同,思想和藝術上固然有優劣之分,但它反映了梁祝故事在明代的廣泛傳播。

“訪友”是梁祝故事的又一個重要情節,精彩片斷。明無名氏有《訪友記》傅奇。《曲海總目提要》著錄,但僅引錄有關資料,對劇本內容不置一詞,疑編者並未見到原本。劇以“訪友”命名,可見這一情節在劇中的重要地位。《訪友》一出,今有兩種傳本,一題作《山伯千里期約》,收在明刊《摘錦奇音》中;一題作《訪友》,收在明刊《纏頭百練》二集。兩者曲詞相同,前者多出事久問路,梁祝相認、問委、對飲等情節,並穿插事久與人心的科諢。賓白較多,兩出應是出於《同窗記》傅奇的不同演出本。劇情委宛曲折,反映了祝英臺、梁山伯的複雜心情。梁山伯興致勃勃,按照分別時的期約,帶領事久,“千里來訪故人”,好不容易找到祝家來。英臺聽說樑兄到,反而很悲傷,因爲此時她已爲父母訂嫁馬家。〔駐雲飛〕曲就寫出了英臺出見山伯時的既傷悲又難爲情,盼相見又怕相見的複雜心理:

聞說兄來展轉教人淚滿腮。昔日是書生輩,今改作蛾眉黛。嗏,向前步懶擡,進前退後,謾自疑猜。爭奈我,赤頰香腮,羞答答

怎與兄相拜?久別樑兄常掛懷。見了面,又是問安,又是待茶,又請到書房敬酒,山伯本不勝酒,英臺仍似無事一般,行酒令,殷勤勸酒。一方面藉以掩飾她內心的痛苦,另方面,因人心在側,不便吐露真情,怕被父母知道,有傷貞操。英臺支開了事久、人心以後,這才道出了她的苦衷:

非我欲言又忍,半吞半吐,話不分明。爭奈我,上,上有老萱堂;下,下有小梅香,伏侍又勤,四下裏眼睜睜難訴我衷情。因此上,不敢吐真情,緊把聲名守定。欲許下燕約鶯期,又恐怕蜂喧蝶

嚷,傷殘風化,有乖奴家德行。山伯問英臺爲什麼分別時不講“真話”,英臺說:

哥,我也曾講來,我道:“牆角石榴廟裏神,青松白鶴吐真情,池內鴛鴦交頸語,天台採藥問虛真,紅蓮並蒂言多味,詩舉《關雎》論聖經。誰知就裏全不曉,辜負文君一片心。”

又問許九妹的事,英臺說:

我那有妹子!只是捨不得與你三載同窗八拜之交,約你前來結下絲蘿。誰知你失信不來,反道我不是!

山伯還要辨解、英臺指出他把“三七、四六、二八日”的期約領會錯了,因此誤了期約,父母把她許配了馬家。山伯很氣忿:

〔一枝花〕枉自與你同牀共寢,又不知你是河州淑女身。你倒做了落花有意,我反做流水無情。你本是賢德孟光,一心心要遂梁鴻案。念卑人肉眼相如,那識卓文君!

〔前腔〕百拜謝芳卿,(又)。辭卻寶廳,急轉家庭。前去尋一個月老冰人,定要把赤繩綰定,(又)。誰知你是鐵石心來鐵石人?!你好虧心短幸!你好負義忘恩!你好狠心!你好歹情!只圖馬家偕白髮,全不想斷送我青春!一來恨賢妹言而無信,二來恨卑人薄命,三來恨月老注得不均平。本是同林鳥,又被狂風散,比目魚又被猛浪分。本是個鸞鳳交友,到做了參商兩星。咫尺天涯,不得和你親,不由人將伊怨恨,(又)。

怨憤到極點,實痛苦到極點;英臺也激動萬分,舉杯盟誓:

哥!今生不和你諧鳳侶,來生定要和你結姻親。樑兄,我將此酒對天滴地盟下誓來:祝英臺,若果是高心負義,七孔皆流鮮血!望天、天鑑奴此情!

山伯這才戀戀不捨地告辭回家,英臺起身相送,途中以羅帕戒指贈爲信物,在難捨難分之際,共同以“九泉終久重相會,再世相逢議此親”相慰相期,依依離別。

在梁祝故事中,這齣戲對梁祝感情表達得最充分,特別是梁山伯對英臺的期望、失望、怨恨、留戀、愛情之情,宣泄得最爲淋漓盡致。劇中事久、人心以科諢穿插其間,既有助於情節的交代,又體現了中國古代戲曲以類似喜劇性的科諢作爲悲劇情景陪襯的特點從而更豐富了悲劇性的表現手法。

四、悲壯奇麗

梁祝故事到清代已傳遍全國,各地方戲曲曲藝幾乎都演出有關節目、儲存至今的清代唱本不下數十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鼓詞《梁山伯祝英臺夫婦攻書還魂團圓記》、《柳蔭記》,彈詞《金蝴蝶傳》、《東調大雙蝴蝶》,木魚書《牡丹記》,以及《雙蝴蝶》室卷等。這些作品,有的是明代戲曲的改編本,有的是民間傳說的增飾敷衍,充實發展。

這些唱本出自說書藝人之口,傳之於市井書場或村鎮街頭。它唱出了下層人民對於男女愛情苦樂酸甜的關心,也表達了人民羣衆的美好願望。過去流傳比較簡略的部分,在說唱藝術中都充分展開,予以淋漓盡致的表達。這些唱本既是梁祝故事的集大成、新發展,又難免摻雜些庸俗、落後和荒誕、迷信的成分,因此雖故事梗概基本一致,情節卻不盡相同:情節雖有不同,但都以生動的民間口語,豐富的細節,寫出了青年男女之間深厚的愛情,反映了他們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堅強鬥爭、痛苦遭遇和美好理想。

故事以反對封建禮教爲核心展開,一開始就爲讀書問題展開了一場尖銳鬥爭。祝英臺聽見哥哥朗朗讀書聲,激起了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要求,自己正是讀書求學年齡,“若然錯過唔思學,癡呆一世枉爲人”。向父母提出求學要求以後,立即遭到反對:“只有男兒攻書史,何曾女子讀書文?朝內兩班文共武,盡是男兒漢子身。況且你是裙釵女,怎與男兒共學文,快去房中工繡作,女工是你正經文。”只有男子可以讀書,女子不能讀書;只有男子做官,女子不能做官;女子只有“女工”纔是“正經”。這種荒謬的歪理,在古代竟是天經地義的大道理。作爲封建家長,更擔心女兒出門從師就教,男女同處,違理亂倫,玷辱門風。英臺爲打破封建束縛,爭取平等讀書權利,便在丫環人心的啓發下,女扮男裝,扮個賣卦先生,使父親連自己女兒都沒有認出來,解除了父親的顧慮。嫂子又不放心,嘲笑她:“那是杭城將書讀,分明要找有情人。杭州讀書三年整,回來公公抱外孫。”英臺一怒之下,扯下三尺紅綾,埋在土中,上面栽上一株紅牡丹,對天發誓:“若是到杭州爲人不正”,三尺紅綾化爲灰塵;若是“在杭州冰清玉潔,花又紅葉又放好見雙親”。後來英臺讀書回家,紅綾更豔,牡丹更紅,證明英臺“冰清玉潔”,唯求讀書。這個細節是荒誕的,卻是對封建束縛的有力回擊。祝英臺旗開得勝,取得了求學機會,爲梁祝愛情故事揭開了序幕。

“結拜共讀”是梁祝愛情的開端。祝英臺攜丫環人心,兩人女扮男裝,辭家登程,途中恰遇梁山伯也去杭州遊學,二人年齡相仿,品貌相合,義氣相投,一見如故;同時也因少年離家,都希望能互相關照,便結拜爲兄弟。一路同行同宿,到了學校同拜先生,仍然日同讀,夜同宿,形影不離,情深日篤。其間對於英臺隱瞞女身,山伯時有疑竇,各本作了詳略不同的描寫。有的難免庸俗猥褻,但都突出地藉以刻劃了英臺的聰明機敏。如山伯發現英臺耳朵有環眼,她機智地回答:“莊上有個觀音會,年年叫我扮觀音。”其他一些女子生活行爲的跡象,一旦引起懷疑,都能隨機應變,一一遮掩過去,表現了在封建社會,一個女子要取得同男子一樣的求學權利,要付出多麼大的代價,承受多麼沉重的精神負擔,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惡。在讀書生活中,最有價值的是對梁祝情感的描寫。《牡丹記》寫英臺回家以後,梁祝兩地互相思會往日共讀時的情誼時寫道:“二人對面習文章,”“弟問兄時兄問弟,有時換法體文章”, “弟講《春秋》兄講《易》文”。“往日讀書神厭倦,共佢雙雙攜手出涼亭,”“百花亭上共你吟詩”;“有時共佢紅索弄,哥彈瓦鼓我和《鶯州》”;“有時共佢傳杯盞,哥哥猜五我猜乎。或時額角流香汗,佢把羅巾共我閱書。”真誠純潔,兩好無猜。山伯想:“英臺此友難尋兩”,“若系真真閨女我錯從前。”英臺想:“共但朋情都咁好,我想夫妻重有情。”他們之間雖然隔着一層“窗戶紙”,但這種情感的真實描寫,既體現了明清民歌、民間文學的特色,又爲他們的愛情打下堅實思想情感基礎。

“相送”是梁祝愛情的發展。如果說同學共讀期間梁祝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礎,那麼英臺回家,山伯相送時,一路上英臺眼見要與山伯決別了、她的愛情之火已難抑制,卻又隘於封建禮教和女子應有的矜持,無法直接表露,只有不斷地透過具體景物的暗示,希望能啓發山伯的領悟。各本對此都有精彩描寫,如《還魂記》:

前頭走的梁山伯,後頭跟隨祝英臺。一頭走來一頭想,佳人心內自評論:雖然結拜樑兄長,比我姊妹恩情深,欲要與他說明了,又怕樑兄得知情;不與樑兄來說出,又怕冤家不動情。看見路途無人走,用言戲謔姓樑人。英臺就把樑兄叫:“吟詩一首下山林,我今有個好比方,說與樑兄去猜情。哥哥若還猜得到,一雙夫妻配起來;哥哥若還猜不到,前世姻緣不成雙。”……英臺說道:“……書房門前一棵樹,一對斑鳩鬧嚷嚷。雄的點頭雌的叫,這枝跳在那枝上。英臺說出多模樣,好比你我人一雙。”山伯說道:“走路吧,口內說的沒相干。”出了杭城到了關,前面到了一座山。英臺便把樑兄叫:“我今問你這座山。出了城來到了山,山上樵夫把柴砍,他爲誰人將柴打?你爲冤家送下山。”山伯說道:“走路吧,管他山上把柴砍。”……回言就把樑兄叫:“此花你可認得他?”山伯回言我曉得!這是一枝龍爪花。”英臺聽說回言答:“山伯哥哥以根芽。龍爪花來龍爪花,我爹是你丈人家;低頭拾起金豆子,我弟是你小舅子;低頭拾起地骨皮,我妹是你小姨子。”山伯聽說“什麼話!”口口聲聲將我罵:“討我便宜買尿吃,叫你嘴上害疔瘡。”……過了一山又一溝,前面到了粉牆頭。“粉牆頭上結石榴。欲要摘個樑兄吃,食之有味又來偷。”山伯即便回言答:叫聲“賢弟莫多心,碗大石榴我家有,不吃路旁野石榴。”“石榴雖然你家有,你家不及那石榴,”山伯說道:“走路吧,管他石榴不石榴。”“過了一州又一河,上面飄下一對鵝。雄的前頭喳喳叫,雌鵝後頭喊哥哥,看起雄鵝與雌鵝,好比樑兄你同我。九斤鵝來八斤半,哥哥好比呆頭鵝。”……過了一河又一莊,莊上犬子鬧嚷嚷。英臺被犬咬急了,罵聲“瘟犬咬姣娘!不在前面咬男子,反在後面咬姣娘。”山伯說道:“前面走,我打犬子你過去。”……英臺聞聽心發躁,暗把蒼天喊幾聲。千說萬說說不醒,冤家是個竹木人,莫非姻緣不該配,紅鸞阻隔天喜星。”

英臺一邊走,一邊見景生情,信手取譬,一再啓發,山伯都當作玩笑話。英臺的機敏,山伯的憨厚;英臺的熱烈,山伯的冷靜,在對比中更加突出。

“馬家求婚”是對梁祝愛情的考驗。關於馬家,各本寫法不一,有說是“豪家”,馬家子是“貪花好色”的紈袴子弟,曾逼死前妻。有說馬家有“萬貫家財”,馬家子“一表人才生得好,……滿腹文章不必表,必定就要跳龍門”,爲人“志誠”, “知文達理”。祝公祝母,既非屈服於“豪家”,也非貪圖馬家豐厚聘禮,而是真心實意爲女兒選一門戶相當,品格端正的女婿。而英臺聞聽父母接受了馬家聘禮,內心非常痛苦,既不能對父母說已自許梁山伯,又不能公然反抗父母之命。這不是英臺的軟弱,妥協,而是英既要始終保持讀書期間不曾與人談情說愛的所謂“貞潔”,又因封建禮教太嚴酷,英臺自知反抗父母並不能解決婚姻自主的問題,從而更深入地揭示了封建禮教的殺人本質。如果英臺果真逆來順受妥協了,便不會有對梁山伯的苦苦思念和切切關心,更不會有以死殉情的壯舉。因此,馬家行聘,使梁祝愛情經歷一場尖銳考驗,更顯得梁祝愛情的堅貞、執着。

故事以細膩的筆觸,淋漓酣暢地描寫了梁祝分別以後的相互思念的深情,它超出了一般友情,而是異常熱烈的戀情。《還魂記》用民歌中的“五更調”,思往事,想未來,醒裏思,夢裏想,如說如訴,如泣如慕,痛徹心脾,感人肺腑。《牡丹記》前有分別後的山伯“五憶窗朋”,後有“馬家行聘”後的英臺“五羨樑兄”,分雖用民歌的五更調和連章體,反覆詠歎,相欽相慕,悲痛欲絕。這種真實充沛的情感描寫,突破了一般男女私會,一見鍾情,然後同封建家長展開鬥爭,達到美滿結合的俗套,着重寫男女之間真摯的愛戀,從而豐富、提高了愛情題材的描寫。

“山伯訪友”是梁祝愛情的重大轉折,併爲愛情的悲劇結局奠定了基礎。山伯如約訪英臺,始知英臺爲女子,許九妹實是自許終身的託詞,有些本子寫臨別時英臺以“三七、二八、四六日必來訪”的隱話相約,明言“若是來遲許別人”,似乎英臺被父兄許婚馬家,錯在山伯來遲。實際上山伯、英臺都明白,按封建禮教,家長終不會接受子女自許婚姻,自選媒證。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國人皆恥之”,父母不可能蒙受這種“恥辱”。父母之命高於當事者相互的真誠愛情,父母作主的婚姻是道德的,當事人建立在愛情基礎上的婚姻反而是不道德的,這是多麼黑暗、是非顛倒的社會!在封建勢力還相當強大,自由婚姻的要求還很微弱的時代,無論屈服,還是反抗,都是悲劇性的。山伯、英臺是不甘屈服的,他們表示“在世不能爲夫妻,死後同你做一塊。”表現了青年男女不惜用生命捍衛真正愛情的堅強意志。

“合墓化蝶”是梁祝故事的悲壯結局,也是整個故事情節發展的高潮。有的寫梁山伯訪祝時,知婚姻無望,當場憤而成疾;有的寫山伯回家後,憂思成疾,有的寫山伯因多方謀求不成,吞下書信或繡鞋而咽死。總之,梁山伯是因爲理想的婚姻遭到封建思想制度的摧殘,含恨而死,死後葬在大路旁。英臺的鬥爭更爲艱苦。山伯走後,馬家逼婚,英臺固難抗婚,但她決心已下,意志已堅,堅持要父母和馬家同意她花嬌經過山伯墓前親去祭奠,否則唯有一死。兩家父母被迫答應。英臺在丫環人心的幫助下,一切準備妥當,上轎登程。轎被風雨所阻,英臺下轎慟哭祭奠,英臺的精誠感天動地,墳墓突然裂開,英臺縱身入墓,墓合如舊,埋葬了一對情侶,悲劇達到了頂峯,接着有蝴蝶雙雙翩翩起舞。人們傳說,這就是山伯:英臺精魂所化。這一結尾在各唱本中都寫得極爲壯麗動人:

……傾刻狂風從地起,虛空霹靂響連聲;眼前昏黑如同夜,唬壞迎親一衆人;豁達一聲墳壙裂,鬼哭神豪好怕人。只見英臺新娘子,將身跳入裂中存。丫頭婦女焉能捨,連帕扯住繡羅裙。誰知羅帕多扯碎,九娘不見裂中存。倏忽狂風從地入,依舊天開日見明。地裂全無痕跡然,只見花蝶滿丘墳。白衣黑點梁山伯,白點黃衣九姐身。卻是二人魂變化,飛來飛去共相親。

有的寫風起墳裂,英臺躍身入墳,衆人逃散:單單剩落人心妹,佢重扯住英臺腳一雙。扯住素裝鞋一隻,變成孤雁叫淒涼。嚦聲扯斷娘裙帶,變成蛇子在山岡。阻攔羅裙三兩幅,變成蝴蝶亂飛狂。

四川還有梁祝死後化爲一對比翼鳥的傳說。

這是一出震撼人心的大悲劇,是青年男女爲爭取婚姻自由,被封建思想制度吞噬的大悲劇,是一朵絢麗的愛情之花被封建禮教的惡風摧折的大悲劇,同時又是“歷史的必然要求和這個要求的實際上不可能實現之間的悲劇性的衝突”,(恩格斯語)這是一個歷史性的大悲劇。但是,人民是從來不甘屈服的,總是瞳憬美好的未來,相信美好的事物一定會勝利。這是人民的信念,也是人民的美好生活願望。死後化蝶,就是這種美好理想、願望的藝術再現。在悲壯中寄託了美好的希望。

有的唱本寫梁祝死後還魂,學成一身文武藝,爲國立功封候,重新團圓,有的節外生枝,梁祝各有所愛,終於團圓,也有的說梁祝是金童、玉女謫罰人間,受八年離別之苦等,或者充滿封建迷信,或者荒誕不經,實爲續貂狗尾,不足取。

五、遺響綿邈

梁山伯祝英臺故事,如果說產生於唐代中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經過長期而廣泛流傳,逐漸豐富擴展,成爲宋元明清時期戲曲、民歌、小說及各種說唱文學的重要題材。已知靖至民國年間唱本多達四十餘種,地方戲曲劇本三十多種,演唱劇種三十多種。解放後,文藝工作者進一步加工整理,到一九五三年全國戲曲觀摩演出比賽,精選出越劇《梁山伯祝英臺》,川劇《柳陰記》兩種優秀劇目,更爲各地方戲提供了範本,至今梁祝故事戲盛演於舞臺。越劇電影片,電視戲曲片,經常出現於影視屏幕。六十年還出現第一部中國交響樂曲《梁祝》。

梁祝故事不僅廣泛傳播於國內,也遠播國外,朝鮮民間至今有關於梁祝的傳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