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龍井茶的發展歷史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6.48K

龍井茶的發展歷史

龍井茶來源於其起源地龍井泉,古時候稱龍泓,位於杭州獅峯山下的宋廣福院內,至今已有1200餘年的歷史。

龍井茶有獅峯、龍井、雲棲、虎跑四大產地,同時也有西湖龍井、大佛龍井、錢塘龍井和越州龍井等各系品種,其中以西湖龍井品質最佳。

龍井茶來源於其起源地龍井泉,古時候稱龍泓,位於杭州獅峯山下的宋廣福院內,至今已有1200餘年的歷史。

龍井茶有獅峯、龍井、雲棲、虎跑四大產地,同時也有西湖龍井、大佛龍井、錢塘龍井和越州龍井等各系品種,其中以西湖龍井品質最佳。

龍井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但真正的興盛要算到明清時期。

在明清時期,龍井茶成爲了越城八景之一,龍井茶的名氣也隨之大大提高。

在清朝嘉慶年間,杭州龍井一帶造成了茶葉之花的大事件。

這一事件使得龍井茶的名聲更加響亮,成爲了宮廷貢品。

20世紀初,杭州龍井茶透過科學的栽培、嫁接和混搭,形成了今天的品種,也使其成爲世界茶葉市場上的重要品種。

在改革開放後,由於國內外市場的提高,龍井茶的生產和銷售量不斷增長,成爲中國茶葉行業最大的代表之一,也成爲了附近居民的重要收入來源。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龍井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什麼朝代

龍井茶始產於宋代,明代益盛。

在清明前採製的叫“明前茶”,穀雨前採製的叫“雨前茶”。

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說法。

龍井茶泡飲時,但見芽芽直立,湯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葉、俗稱“一旗一”者爲極品。

龍井茶是中國著名綠茶。

產於浙江杭州西湖一帶,已有一千二百餘年曆史。

龍井茶色澤翠綠,香氣濃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的特點。

龍井茶得名於龍井。

龍井位於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的龍井茶村。

龍井茶因其產地不同,分爲西湖龍井、錢塘龍井、越州龍井三種,除了西湖產區168平方公里的茶葉叫作西湖龍井外,其它兩地產的俗稱爲浙江龍井茶。

龍井茶的歷史

西湖龍井茶

西湖龍井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因產於浙江杭州市西湖“龍井”而得名。

它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聞名於世外。

西湖既是遊覽勝地,又是茶葉的主要產區。

這裏產茶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

唐代陸羽著的《茶經》中已有“杭州錢塘天竺,靈隱二寺產茶”的記載。

到了宋朝,寶雲山出產的寶雲茶、下天竺香林洞出產的香林茶和上天竺白雲峯出產的白雲茶,都被列爲“貢茶”。

清乾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到杭州獅峯胡公廟品飲龍井茶,讚不絕口,並以“覽鄉民採茶焙制之法,御製觀採茶作歌”爲題吟頌道:

村男接踵下層椒,假售雀舌還鷹爪。

地爐文火徐徐添,乾釜柔風旋旋炒。

漫炒細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西湖龍井茶產地遍及西湖周圍的羣山,其中又以獅峯、龍井所產的茶葉品質最佳。

這裏峯巒起伏,溪流涓涓,林木蔥鬱,氣候怡人;四季分明、雨量均勻,特別在春茶期間經常細雨濛濛,漫山遍野雲霧繚繞,營造出茶樹生長髮育特別需要的“天時地利”。

西湖龍井茶的採摘和加工技藝相當講究。

每年春天,茶農分四次按檔次採摘青葉,“清明”前三天採摘的稱“明前茶”。

此茶的嫩芽初迸,如同蓮心,故又叫“蓮心茶”,一斤幹茶有三萬六千顆嫩芽,是西湖龍井茶中的珍品。

清明後到“穀雨”前採摘的叫“雨前茶”,這時,茶柄上長出一片小葉,形狀似旗,茶芽稍長,形狀似,故又稱“旗”。

“立夏”時採摘的叫“雀舌”。

再過一個月採摘的茶,謂之“梗片”。

西湖龍井茶的加工炒制,因原料等級不同,加工技術也不盡相同,產品各有特色。

特級西湖龍井茶全是採取手工炒制。

鮮嫩的條芽,在八十度的溫度下加工,要求保持茶葉的顏色、香味和美觀。

炒茶每鍋一次只能炒二兩,一個熟練的炒茶能手,一天只能炒二斤多幹茶。

西湖龍井茶的特點是:形狀扁平挺直,大小長短勻齊,象一片片蘭花瓣,色澤嫩綠或翠綠,鮮豔有光,香氣清高鮮爽,滋味甘甜,有新鮮橄欖的回味。

沖泡於玻璃杯中,茶葉嫩勻成朵,一旗一,交錯相映,茶湯清碧,悅目動人。

、=、

西湖龍井茶

所屬菜系:地方特產

菜餚口味:鹹味

涉及食材:丸子,鹽,……

產地:中國浙江杭州。

成因:西湖龍井茶產地遍及西湖周圍的羣山,其中又以獅峯、龍井所產的茶葉品質最佳。

這裏峯巒起伏,溪流縱橫,林木蔥鬱,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而均勻,特別在春茶期間經常細雨濛濛,漫山遍野雲霧繚繞,構成了茶樹生長髮育特別需要的“小氣候”。

歷史:西湖產茶已有1200多年曆史。

唐代陸羽著的《茶經》中有“杭州錢塘天竺,靈隱二寺產茶”的記載。

到了宋朝,寶雲山出產的寶雲茶,下天竺香林洞出產的香林茶和上天竺白雲峯出產的白雲茶,都被列爲“貢茶”。

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到杭州獅峯胡公廟品飲龍井茶,讚不絕口。

並“覽鄉民採茶焙制之法,御製觀採茶作歌”。

品種:西湖龍井茶的的採摘相當講究。

每年春天,茶農分四次按檔次採摘青葉,“清明”前三天採摘的稱“明前茶”。

此茶嫩芽初迸,如同蓮心,故又叫“蓮心茶”。

一斤幹茶有三萬六千顆嫩芽,是西湖龍井茶中的珍品。

清明後到“穀雨”前採摘的叫“雨前茶”,這時,茶柄上長出一片小葉,形狀似旗,茶芽稍長,形狀似,故又稱“旗”。

“立夏”時採摘的叫“雀舌”。

再過一個月採摘的茶,謂之“梗片”。

特點:形狀扁平挺直,大小長短勻齊,像一片片蘭花瓣,色澤嫩綠或翠綠,鮮豔有光,香氣清高鮮爽,滋味甘甜,有新鮮橄欖的回味。

沖泡於玻璃杯中,茶葉嫩勻成朵,一旗一,交錯相映,茶湯清碧,悅目動人。

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聞名於世。

工藝:西湖龍井茶的加工炒制,因原料等級不同,加工技術也不盡相同,產品各有特色。

特級西湖龍井茶全是採取手工炒制。

鮮嫩的茶芽,在80度的溫度下加工,要求保持茶葉的顏色、香味和美觀。

炒茶每鍋一次只能炒二兩,一個熟練的炒茶能手,一天只能炒二斤多幹茶。

西湖龍井有什麼歷史故事?關於龍井有什麼傳說?

今天,校易搜爲您帶來了龍井的故事和傳說?希望能幫到你。

在中國衆多傳統文化中,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主要根植於中國古老的文化和獨特的民族精神。中國有着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它以旺盛的生命力感染和滋養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這個古老的文明中,谷多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傳承。

西湖龍井茶是一種著名的綠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龍井村一帶山區,故名。有着1200多年曆史的西湖龍井茶是如何得名的?它的傳說是什麼?接下來,跟隨校易搜去看一看。

1.龍井茶的起源

龍井茶產於浙江杭州西湖龍井村。按產地分爲獅、龍、雲、虎,即獅子峯、龍井、雲起、虎跑。以後,梅家塢產量大增。過去,人們根據龍井茶的不同品質將龍井茶分爲獅、龍、雲、虎、梅五個產地。解放後,浙江廣泛種植龍井茶,品質參差不齊。目前龍井茶分爲西湖龍井茶、大佛龍井茶、錢塘龍井茶、越州龍井茶,其中西湖龍井茶品質最好。

2.龍井茶的起源

據說,甘龍下江南時,來到杭州龍井的石峯山腳下,看到農村婦女在採茶,以表達他對人民感情的欣賞。這一天,甘龍看到幾個農村婦女在十幾個樹蔭下的茶棚前採茶。他覺得開心,學會了收藏。剛挑了一個,太監來報告,“太后病了,請回京。”

甘皇帝聽說慈禧太后病了,就在包裏裝了一把茶葉,日夜驅車趕回北京。事實上,王太后並沒有病得很重,因爲她吃了太多美味的食物。她的肝火上了一段時間,眼睛紅腫,胃也不舒服。正在這時,看見皇帝的兒子來了,感到一股淡淡的香味,就問他帶了什麼好東西。皇帝也覺得奇怪,這香味是從哪裏來的?他不小心碰到了它。啊,是杭州石峯山的一把茶。過了幾天就幹了,強烈的氣味就是它出來的。

慈禧太后想嚐嚐這種茶。宮女沏好茶,送到太后面前。真的好香。慈禧太后喝了一口,眼睛舒服多了。喝了茶之後,腫消了,肚子也不脹了。太后高興地說:“杭州龍井茶真是靈丹妙藥。”甘龍皇帝見太后如此高興,當即命她將杭州石峯山腳下公戶廟前的18棵茶樹封作皇家龍井茶,每年採摘新茶,向太后進貢。這18種御茶至今仍儲存在杭州龍井村公戶廟前。很多來杭州的遊客也是專程來參觀拍照的。

3.龍井茶的傳說

傳說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在天上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桃宴。來自世界各地的神仙被邀請參加宴會。神童們玩耍,唱歌,供應茶水和水果,四處走動。正當仙女捧着茶盤送茶的時候,她聽到那個幸運的男孩突然大叫:“仙女的嫂子病得很重。她在牀上打滾。去吧!”不經意間,茶盤傾斜,一個茶杯滾落在地。仙女大驚失色,三步並作一步向皇宮走去。

這時,呂洞賓想通了是怎麼回事,接過仙女茶盤,把僅有的七杯茶遞給七孔仙女,在她面前空了一杯,又拿出一粒仙丹對仙女說:“快去救你的妻子,找一杯來。我暫時在這裏照顧你。”仙女非常感激,謝過她就走了。

天上一天,地上幾年。仙女下凡,落地杭州,出家爲僧,去西山找茶杯。有一天,他看到一座山像獅子一樣蹲伏着,露出了石碧的峽谷。中間竹林旁有一間茅草屋。一個80多歲的女人坐在門口。仙女上前行禮問道:“老施主,這是什麼地方?”老婆婆答:“叫回武洛。據老祖宗說,有一天晚上,一萬道金光突然從天而降“轟隆隆”。從此此地名爲會羅塢。”

仙女聽到這個消息時非常驚訝。她迅速睜開眼睛,朝東望去,朝西望去。突然,她的眼睛亮了起來。那不是我的杯子嗎?原來阿姨房間旁邊有一箇舊石臼。她的嘴裏塞滿了垃圾,房間里長滿了綠草。有一條蜘蛛絲晶瑩剔透,從房檐垂到石臼上。仙女意識到蜘蛛在偷茶,於是她說:“老施主,我可以用一條金腰帶換你的臼嗎?”婦人道:“你要這石臼麼?反正我留着也沒用;拿去吧!”仙女想,我得找馬鞭草來織一條九尺長的繩子,綁在我身上。

仙女剛走,婦人自言自語道:這臼怎麼會髒呢?於是他找了個勺子,把垃圾都拿出來,倒在屋前種着十八棵茶樹的地裏,又找了塊抹布擦乾淨。不想驚動蜘蛛精,蜘蛛精還說有人要搶他的茶!一聲魔音,“咔嚓”一聲巨響,迫擊炮陷入地下深處。仙女拿着繩子一轉身,看到石臼不見了,只好雙手迴天。

後來,被打入地下的天宮“茶杯”變成了一口井。一次,一條龍來喝茶,它離開了一口井。這就是傳說中的龍井茶。大海變了,歷史也變了。娘夫人居住的草堂被改爲老龍井寺,後更名爲龍井村的公戶寺,一直保留到今天。寺裏的前十八棵茶樹,經過仙露的滋潤,長得越來越茂盛,品質也越來越好。

龍井茶泡飲時,但見芽芽直立,湯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葉、俗稱“一旗一”者爲極品。先時此茶按產期先後及芽葉嫩老,分爲八級,即“蓮心、雀舌、極品、明前、雨前、頭春、二春、長大”。今分爲十一級,即特級與一至十級。

擴展資料:

1、龍井茶名聞中外,根據產地分獅、龍、雲、虎,即獅峯、龍井、雲棲、虎跑四地,後梅家塢的產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2、以前人們按照五個產地的不同品質劃分龍井茶的質量排名,分別是獅、龍、雲、虎、梅。解放後,龍井茶在浙江省內得到了廣泛的種植,品質參差不齊,當前統一分爲西湖龍井、大佛龍井、錢塘龍井和越州龍井,以西湖龍井品質最佳。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龍井茶 (產於浙江杭州西湖一帶的綠茶)

西湖龍井的來歷

西湖龍井是杭州西湖地區所產的綠茶,西湖龍井村周圍的羣山之中,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利於茶樹的生長髮育,茶芽不停萌發,全年可採茶30批左右。

龍井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中國唐代,當時著名的茶聖陸羽,在撰寫的茶葉專著《茶經》中,就有杭州天竺寺、靈隱寺產茶的記載。北宋時期,龍井茶區已初步形成規模,當時靈隱山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雲峯產的“白雲茶”和葛嶺寶雲山產的“寶雲茶”已被列爲貢品。乾隆遊覽杭州西湖時,對西湖龍井大加讚賞,並把獅峯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封爲“御茶”。

2005年4月,衆多茶文化專家向世人宣告,茶應該成爲中國的國飲,並將杭州定爲中國茶都。每年三月底、四月初在西湖龍井茶鄉都會舉辦“開茶節”,開茶節的舉辦,對弘揚和傳播中國傳統的茶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龍井茶的由來

龍井茶的由來如下:

龍井茶得名於龍井。龍井位於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也就是現在的龍井村。龍井原名龍泓,是一個圓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爲此泉與海相通,其中有龍,因稱龍井,傳說晉代葛洪曾在此煉丹。離龍井500米左右的落暉塢有龍井寺,俗稱老龍井,創建於五代後漢乾祐二年(949年),初名報國看經院。北宋時改名壽聖院。南宋時又改稱廣福院、延恩衍慶寺。明正統三年(1438年)才遷移至井畔,現寺已廢,闢爲茶室。

西湖龍井茶,因產於中國杭州西湖的龍井茶區而得名。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龍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茶有“四絕”:色綠、香郁、味甘、形美。特級西湖龍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葉底細嫩呈朵。

清明節前採製的龍井茶簡稱明前龍井,美稱女兒紅,“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這優美的句子如詩如畫,堪稱西湖龍井茶的絕妙寫真。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於一體,泡一杯龍井茶,喝出的卻是世所罕見的獨特而驕人的龍井茶文化。

拓展資料:

龍井茶 是中國傳統名茶,著名綠茶之一。產於浙江杭州西湖龍井村一帶,已有一千二百餘年曆史。龍井茶色澤翠綠,香氣濃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的特點。龍井茶得名於龍井。龍井位於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的龍井茶村。

龍井茶因其產地不同,分爲西湖龍井、錢塘龍井(蕭山、富陽)、越州龍井(紹興地區:包括新昌縣(大佛龍井)、嵊州市(越鄉龍井))三種,除了杭州市西湖區所管轄的範圍(龍井村梅家塢至龍塢轉塘 十三個生產大隊)的茶葉叫作西湖龍井外,其它產地產的俗稱爲浙江龍井茶。浙江龍井又以越州龍井爲勝。

西湖龍井位列中國十大名茶之首,清乾隆遊覽杭州西湖時,盛讚龍井茶,並把獅峯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封爲"御茶"。得名於龍井。龍井位於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也就是現在的龍井村。龍井原名龍泓,是一個圓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爲此泉與海相通,其中有龍,因稱龍井,傳說晉代葛洪曾在此煉丹。

離龍井500米左右的落暉塢有龍井寺,俗稱老龍井,創建於五代後漢乾佑二年(949年),初名報國看經院。北宋時改名壽聖院。南宋時又改稱廣福院、延恩衍慶寺。明正統三年(1438年)才遷移至井畔,現寺已廢,闢爲茶室。

龍井的前世今生

導語:龍井茶,始於宋,聞於元,揚於明,盛於清。那龍井的前世今生究竟如何?我梳理了一下,龍井村裏有個龍井泉(其實有兩個,老龍井和下龍井),龍井泉邊有個龍井寺(949年建的時候叫報國看經院,1264年才改名龍井寺),1034年龍井寺(那時候還叫壽聖院)裏住進了退休的杭州太守胡則,胡則從靈隱引種茶開啓了龍井村種茶的歷史,從而就有了龍井茶。1079年龍井寺(那時候還叫壽聖院)住進了從上天竺退隱的辯才法師,辯才法師自帶流量,名人香客紛至沓來,廣泛傳播了龍井茶。而龍井茶名揚天下,得益於乾隆六下江南四到龍井,御題龍井八景,每次作龍井八詠。另外還御批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爲御茶樹。

南朝詩人謝靈運(385〜433年)在下天竺翻譯佛經時,從浙江的天台山帶來種子在杭州下天竺種茶,這或許是杭州龍井茶的最初起源。(依據:北宋蘇東坡知杭州時,曾對西湖之濱種茶有過考證)

茶聖陸羽,在所撰寫的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就有杭州天竺、靈隱二寺產茶的記載。 《茶經》“八之出”篇記載:“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宣州,生宣城縣雅山,與薊州同;太平縣生上睦、臨睦,與黃州同。杭州,臨安、於潛二縣生天目山,與舒州同。錢塘生天竺、靈隱二寺;睦州生桐廬縣山谷;歙州生婺源山谷;與衡州同。)”。翻譯成現代文,就是:浙西一帶出產的茶,以湖州的爲極品,……常州出產的品質差些,……宣州、杭州、睦州、歙州產出的次一些,(宣州宣城縣雅山出的茶和薊州的類似;太平縣上睦、臨睦出的茶與黃州的類似;杭州臨安縣、於潛縣天目山出的茶與舒州的類似。錢塘縣天竺寺、靈隱寺、睦州桐廬縣山谷、歙州婺源山谷出的茶和衡州的類似。)

簡言之:唐代,杭州的靈隱、天竺一帶就有種茶的記錄,當然,那時候還不叫“龍井茶”,因爲“龍井茶”的名稱是宋代纔有。還有就是,這一帶產的茶葉在陸羽眼中只能說一般,可能是因爲唐代都是將茶葉烘乾做成粉末然後烹煮,龍井作爲一款綠茶,這種做法下不能充分發揮優勢。

靈隱、天竺二寺位於西湖久負盛名的飛來峯南北麓,這裏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溫度適中,雨量充足,非常適宜茶樹生長,可謂是“不雨山長澗,無雲水自陰”。兩寺的僧人在寺旁開山種茶,自採自制,也用來招待香客。據北宋時期的“杭州”蘇軾考證,天竺寺所種茶樹就是南北朝著名詩人、佛學家謝靈運,在天竺寺翻譯佛經時從天台山帶來的。

乾祐二年(949年),龍井村西北落暉塢內當地居民募緣在此建報國看經院,這就是龍井寺的前身。熙寧(1068-1077)中改稱壽聖院,元豐年間,高僧辯才法師歸隱此寺,修葺屋宇,寺院得到振興。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改名廣福院。淳佑六年(1264),改名龍井寺,後又稱衍慶院,不久又複名廣福院。明正統三年(1438年)才遷移至下龍井的井畔,現寺已廢,僻爲茶室。

胡則(公元963-1039年),字子正。北宋永康人。宋端洪二年(公元989年)考取進士,爲婺州有史以來第一個取得進士功名的文人。他一生做了四十年官。1026年和1033年曾兩度擔任杭州太守。對浙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比較著名的有1026年治理錢塘江潮水,以及1033年浙江大旱奏免了衢婺兩州身丁錢(也就是所謂的人頭稅)。

1034年胡則退休後,就隱居到了老龍井邊上的壽聖院(也就是後來的龍井寺),他從山對面的靈隱天竺帶了茶籽過來,播種成功,正式開啓了龍井村種茶的歷史。胡則晚年一直在這邊居住,直到1039年去世。

北宋高僧辯才法師(公元1013~1093年),本姓徐,字無象,法名元淨,於潛(今杭州臨安)人。先後受戒於慈雲法師和明智法師,曾住持上天竺寺,道行嚴整,精通佛理,兼擅醫術,爲一代名僧,世人稱其“遠公”。

辯才法師少年出家,他18歲到杭州上天竺寺(五代時錢鏐所建,初名天竺看經院,乾隆定名法喜寺),拜慈雲法師爲師,造詣日精,名震吳越。25歲時,宋仁宗特恩賜紫衣袈裟,並加賜法號辯才。嘉佑末年(1063),杭州知州沈遘邀辯才法師入山住持,朝廷恩准,賜改寺名爲“靈感觀音院”,辯才法師成爲第三代宗師。因不滿王安石變法,1071年,蘇軾自請外放,第一站就是到了杭州,擔任通判。1072年,蘇軾遊覽靈感觀音院,寫下了《 雨中游天竺靈感觀音院》:

蠶欲老,麥半黃,山前山後水浪浪!

農夫輟耒女廢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見到當地百姓一直受着水旱蝗災的嚴重侵害,而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如泥塑木雕的神像一樣,受着百姓供養,卻對造成夏收時節男廢耕女廢織的水澇災情毫不關心,有感創作此詩。

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辨才法師從上天竺退居龍井村壽聖院,經衆人出錢出力,很快翻修一新。壽聖院也就是現在的老龍井,建於後漢乾祐二年(949年)原稱報國看經院,到北宋熙寧改名壽聖院,明朝正統年間改稱龍井寺。之後辯才就在獅峯山麓開山種茶,品茗誦經,以茶學文,過着隱居生活。應該說, 辯才法師推廣了龍井村種茶,龍井茶也因此得名 。

辯才法師德高望重、聲名遠播,歸隱龍井後,各路名人紛紛前來拜訪,包括淨慈寺法師守一、杭州前後兩任太守趙抃(1008年~1084年)和蘇軾(1037年~1101年)、高麗王子等等。

元豐六年(1083)四月九日,杭州南山僧官守一法師到龍井壽聖院辯才住所方圓庵拜會辯才,二人講經說法,談古論經,十分投機。爲此,守一寫了《龍井山方圓庵記》一文,以示紀念。此碑由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書,原石於北宋元豐六年(1083年)刻。

元豐七年(1084),時任杭州太守的趙抃(1008〜1084年),去龍井壽聖院拜訪辨才法師。辨才特地陪他在龍泓亭(即龍井亭)品茶觀景,談古論今。其時,趙爲此感激萬千,欣然命筆,作詩爲記: 湖山深處梵王家,半紀重來兩鬢華。珍重老師迎厚意,龍泓亭上點龍茶。

元豐八年(1085),宋神宗皇帝委派禮部侍郎楊傑,陪同高麗國主管佛事的王太子世來杭州龍井壽聖院參拜辨才,與其品茶論經。事後,楊傑還寫了一篇紀文,說:“ 元豐八年秋,餘被命陪同高麗國王子世僧統訪道吳越,嘗謁師于山中,乃度風篁嶺,窺龍井,過歸隱橋,鑑滌心沼,觀獅子峯,望薩石,升潮音堂,憩訥齋,酌衝泉,入寂室,登照閣,臨閒堂,會方圓庵。從容議論,久而復返⋯⋯。 ”

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蘇東坡第二次來杭州,時任太守,常去龍井壽聖院拜訪辨才法師,蘇東坡還手書“老龍井”等匾額。

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辨才圓寂於龍井壽聖院,弟子爲他在壽聖院旁的山坡上,建立辨才墓塔,以便後人參謁。北宋散文家、官拜尚書右丞相的蘇東坡之弟蘇轍,親自作墓誌銘。時任揚州太守的蘇東坡,親寫奠文。

由於辨才與趙、蘇東坡在壽聖院內,有過以茶會友的感人故事,一直被後人傳爲佳話。爲此,南宋時,在壽聖院增設了“三賢祠”,供奉辨才、趙和蘇東坡三人塑像,稱爲“龍井三賢”,讓人們瞻仰。

到了南宋,杭州成了國都,茶葉生產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當時靈隱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雲峯產的“白雲茶”和葛嶺寶雲山產的“寶雲茶”已經是貢品了。據南宋《淳祜臨安志》載:“上天竺山後,最高處謂之白雲峯,山中出茶,因謂之‘白雲茶’。”又記:“下天竺巖下,石洞深窈,名日‘香林洞’。宋《圖經》記載:“杭州之茶,唯寶雲與香林、白雲所產入貢,餘不與焉。”

由此可見,龍井茶在宋代尚屬於“小衆茶”,受交通、地域及產量,當時的龍井茶主要在西湖周邊文人墨客間流通。

龍井附近所產之茶開始露面,有愛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龍井》飲茶詩,詩中曰:“ 徘徊龍井上,雲氣起晴畫。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坐我詹卜中,餘香不聞嗅。但見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可見當時僧人居士看中龍井一帶風光幽靜,又有好泉好茶,故結伴前來飲茶賞景。

元代,龍井茶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元儒四大家”、“元詩四大家”之一、著名的愛茶人虞集(公元1272年-1348年)與好友鄧文原等暢遊龍井,品嚐了用龍井泉水烹煎的雨前龍井新茶,留下了著名的《次鄧文原游龍井》飲茶詩:

徘徊龍井上,雲氣起晴畫。

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

坐我詹卜中,餘香不聞嗅。

但見瓢中清,翠影落碧岫。

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

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龍井茶開始嶄露頭角,名聲逐漸遠播,開始走出寺院,爲平常百姓所飲用。明嘉靖年間的《浙江匾志》記載:“杭郡諸茶,總不及龍井之產,而雨前細芽,取其一旗一,尤爲珍品,所產不多,宜其矜貴也。” 明萬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龍井,其地產茶,爲兩山絕品”之說。萬曆年《錢塘縣誌》又記載“茶出龍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與他山異。”此時的龍井茶已被列爲中國之名茶。明代黃一正收錄的名茶錄及江南才子徐文長輯錄的全國名茶中,都有龍井茶。

如果說在明代龍井茶還介於諸名茶之間的話,到了清代,龍井茶則立於衆名茶的前茅了。清代學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龍井,江南之芥片,閩之武夷雲。”

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來到龍井茶區觀看茶葉採製,品茶賦詩。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還被封爲“御茶”。從此,龍井茶馳名中外,問茶者絡繹不絕。近人徐珂稱:“各省所產之綠茶,鮮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龍井,色深碧。茶之他處皆蜷曲而圓,唯杭之龍井扁且直。”

期間,著名的龍井茶成爲中國名茶之首。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將碧螺春、信陽毛尖、西湖龍井、君山銀針、黃山毛峯、武夷巖茶、祁門紅茶、都勻毛尖、六安瓜片、安溪鐵觀音列爲中國十大名茶,西湖龍井名列其中。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積極扶持龍井茶的發展,龍井茶被列爲國家外交禮品茶。茶區人民在的關懷下,改舊式柴鍋爲電鍋,選育新的龍井茶優良品種,推廣先進栽培採製技術,建立龍井茶分級質量標準,使龍井茶生產走上了科學規範的發展道路。

龍井茶的來歷的傳說

  龍井茶是中國傳統名茶,著名綠茶之一,龍井茶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的特點。以下是我爲大家整理的龍井茶的來歷的 傳說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龍井茶的來歷的傳說

  以前,有一個地方,那裏有一座井,被當地人稱爲龍井,因爲井中的水 香氣濃郁,所以很多人試圖在龍井飲水,雖然龍井水甘醇可口,但是喝過水的人都會眼前發黑,自覺地墜入井中,因此,龍井也變成駭人之處。

  有一年,乾隆在龍井旁邊 飲茶 ,突然一陣大風吹來,乾隆閉上眼睛,以免沙子入眼,待乾隆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發現自己茶杯中的茶葉都落入龍井之中,乾隆無奈地喝下茶水,不料茶水和白開水的味道一摸一樣,看來茶的味道都被茶葉吸走了。 又過了十幾年,民間都流行帶出採摘茶葉,誰採集的茶葉最稀有最值錢就可以把相應的錢給那個人,所以,當時很多人到處採集茶葉,不知什麼時候,有一種茶葉總是奇妙地消失,(這個茶葉就是乾隆當時和的茶葉)很多人說,可能是這個茶葉有毒,上天是擁護我們的。

  有一個農民一次不小心扔錯了垃圾,把剛剛收好的多種茶葉扔到了一個井裏面,當農民跑過去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茶葉撒滿了龍井,這時,龍井裏爬出一個四隻腳的魚,把所有的葉子用嘴扔到外面,只留下一大堆樣子像燕子的茶葉,農民見後,大吃一驚,趕緊跑回家裏,但是這個四腳魚跟着農民跑到村裏,被衆人皆知,當做聖物所供奉,所以這種魚被現在當成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幾百年之後,人們一直相傳着龍井有龍的傳奇 故事 ,有一個自稱是西湖的人想證明湖到底如何,就自己去實地勘察,龍井根本沒有什麼龍,倒是有些茶葉在湖中漂浮,茶葉香氣濃郁,咀嚼起來解胃痛,腰痠,並且還清理腸胃,西湖知道之後,趕緊告訴大家,因此,那裏也被稱爲西湖龍井,二茶葉稱西湖龍井茶。

  龍井茶的相關 典故

  龍井茶、虎跑泉素稱"杭州雙絕"。虎跑泉是怎樣來的呢?據說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哥弟名大虎和二虎。二人力大過人,有一年二人來到杭州,想安家住在當今虎跑的小寺院裏。和尚告訴他倆,這裏吃水困難,要翻幾道嶺去挑水,兄弟倆說,只要能住,挑水的事我們包了,

  於是和尚收留了兄弟倆。有一年夏天,天旱無雨,小溪也乾涸了,吃水更困難了。一天,兄弟倆想起流浪過南嶽衡山的"童子泉",如能將童子泉移來杭州就好了。兄弟倆決定要去衡山移來童子泉,一路奔波,到衡山腳下時就都昏倒了,狂風暴雨發作,風停雨住過後,他倆醒來,只見眼前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孩這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小仙人聽了他倆的訴說後用柳枝一指,水灑在他倆身上,霎時,兄弟二人變成兩隻斑斕猛虎,小孩躍上虎背。老虎仰天長嘯一聲,帶着"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老和尚和村民們夜裏作了一個夢,夢見大虎、二虎變成兩隻猛虎,把"童子泉"移到了杭州,天亮就有泉水了。

  第二天,天空霞光萬朵,兩隻猛虎從天而降,猛虎在寺院旁的竹園裏,前爪刨地,不一會就刨了一個深坑,突然狂風暴雨大作,雨停後,只見深坑裏涌出一股清泉,大家明白了,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給他們帶來的泉水。爲了紀念大虎和二虎給他們帶來的泉水,他們給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後來爲了順口就叫成"虎跑泉"。用虎跑泉泡龍井茶,色香味絕佳,現今的虎跑茶室,就可品嚐到這"雙絕"佳飲。

  18棵御茶在美麗的杭州西子湖畔羣山之中,有一座獅峯山,山上林木蔥蘢,片片茶園碧綠蒼翠,九溪十八澗蜿蜒其間,流水潺潺,雲霧繚繞,土層深厚,氣候溫和,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孕育着享譽世界的“四絕”佳茗——西湖獅峯龍井茶。獅峯山下的胡公廟前,有用欄杆圍起來的“十八棵御茶”,在當地茶農精心培育下,長得枝繁葉茂,年年月月吸引着衆多遊客。“茶鄉第一村”

  龍井村,因盛產頂級西湖龍井茶而聞名於世。東臨西子湖,西依五雲山,南靠滔滔東去的錢塘江水,北抵插入雲端的南北高峯,四周羣山疊翠,雲霧環繞,就如一顆鑲嵌在西子湖畔的翡翠寶石。

  村內旅遊資源豐富,御茶園、胡公廟、九溪十八澗、十里琅璫、老龍井等景點點綴其中,爲茶鄉增加了濃郁的 文化 氛圍。整治工程重塑了龍井村山澗溪流景觀,再現了茶鄉農居溯溪而上、擇水而居的山地景觀風貌,基本恢復了富有西湖龍井茶鄉特色的自然村落風貌。

  龍井茶的傳說

  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而著稱於世的龍井茶,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少神奇的傳說,其中有關“龍井”和“十八棵御茶”的傳說可以反映龍井茶的歷史由來。

  傳說在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在天庭舉行盛大的蟠桃會,各地神仙應邀赴會,神童仙女,吹奏彈唱,奉茶獻果,往返不絕。正當地仙捧着茶盤送茶時,忽聽善財童子嚷道:“地仙嫂得了重病,在牀上翻滾亂叫,快快去!”一不留神,茶盤一歪,一隻茶杯骨碌碌地翻落到塵世間去了。地仙驚得魂出竅,臉煞白,三步並着兩步地往宮裏走。

  這時,呂洞賓一算,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忙接過地仙的茶盤,把僅有的七杯茶分給七洞神仙,自己面前空着,並掏出一粒神丹對地仙說道:“快拿去救了你娘子就下凡找茶杯去吧,這兒我暫時替你照應着”。地仙非常感激,道謝後就走了。

  “天上一日,人間數載。”地仙一個筋斗下到凡間,落到了杭州,變成一個和尚,到西邊山上尋茶杯。這天,他看見有座山象只獅子蹲着,秀石碧壑,山間竹林旁有座茅草房,門口坐着一位80多歲的大娘。地仙上前施禮問道:“老施主,這兒是啥地方?”老大娘答到:“叫暉落塢。聽先輩說,有天晚上,突然從天上‘忽隆隆’地落下萬道金光,從此這兒就叫做暉落塢了。”地仙聽了心裏又驚又喜,趕緊東張張,西望望,忽然眼睛一亮,那不是我的茶杯嗎? 原來大娘房旁有口堆滿垃圾的舊石臼,裏面長滿了蒼翠碧綠的青草。有根蜘蛛絲晶瑩閃亮,從屋檐邊直掛到石臼裏。地仙明白了,這隻蜘蛛精在偷吸仙茗呢,忙說:“老施主,我用一條金絲帶換你這石臼行嗎?”大娘說:“你要這石臼子嗎?反正我留着也無用,你拿去吧!”地仙想,我得去找馬鞭草織一條九丈九尺長的繩子捆住纔好拎走。

  地仙剛離去,大娘心想,這石臼兒髒呢,怎麼沾手呀!於是找來勺子,把垃圾都掏出,倒在房前長着十八棵茶樹的地裏,又找塊抹布來指揩乾淨。沒想驚動了蜘蛛精,蜘蛛精還道有人來搶他茗呢!一施魔法,“喀喇喇”一聲巨響,將石臼打入了地底深層。地仙帶繩迴轉一看,石臼不在了,只好空手迴天庭。

  後來,被打入地下的天宮“茶杯”成了一口井,曾有龍來吸仙茗,龍去了,留下一井水。這就是傳說中的龍井。滄海桑田,歷史變遷,原來大娘居住的茅屋改建成了老龍井寺,後又改名爲當今留存的龍井村胡公廟。廟前的十八棵茶樹經過仙露的滋潤,長得越來越茂盛,品質超羣。

  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微服來到杭州龍井村獅峯山下,胡公廟老和尚陪着乾隆皇帝遊山觀景時,忽見幾個村女喜洋洋地正從廟前十八棵茶樹上採摘新芽,不覺心中一樂,快步走入茶園中,也學着採起茶來。剛採了一會,忽然太監來報:“皇上,太后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乾隆一聽太后有病,不覺心裏發急,隨即將手中茶芽向袋內一放,日夜兼程返京,回到宮中向太后請安。其實,太后並無大病,只是一時肝火上升,雙眼紅腫,胃中不適。忽見皇兒到來,心情好轉,又覺一股清香撲面而至,忙問道:“皇兒從杭州回來,帶來了什麼好東西,這樣清香?”乾隆皇帝也覺得奇怪,我匆忙而回,未帶東西,哪來的清香?仔細聞聞,確有一股馥郁清香,而且來自袋中。他隨手一摸,原來是在杭州龍井村胡公廟前來的一把茶葉,幾天後已經乾燥,併發出濃郁的香氣。

  太后想品嚐一下這種茶葉的味道,宮女將茶泡好奉上,果然清香撲鼻,飲後滿口生津,回味甘醇,神清氣爽。3杯之後,眼腫消散,腸胃舒適。當時太后可樂了,稱杭州龍井茶是靈丹妙藥。乾隆皇帝見太后這麼高興,自己也樂得哈哈大笑,忙傳旨下去,將杭州龍井獅峯山下胡公廟前自己親手採摘過茶葉的十八棵茶樹封爲御茶樹,每年專門採製,進貢太后。從此,龍井茶的名氣越來越大。十八棵御茶雖經多次換種改植,但這塊“御茶園”卻一直保留至今,而且成爲一個旅遊景點。

  龍井茶的功效

  1.興奮作用:茶葉的咖啡鹼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幫助人們振奮精神、增進思維、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

  2.利尿作用:茶葉中的咖啡鹼和茶鹼具有利尿作用,用於治療水腫、水 滯瘤。利用紅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

  3.強心解痙作用:咖啡鹼具有強心、解痙、鬆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氣管痙攣,促進血液循環,是治療支氣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輔助藥物。

  4.抑制動脈硬化作用:茶葉中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所以經常飲茶的人當中,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較低。

  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於細菌,能凝固細菌的蛋白質,將細菌殺死。可用於治療腸道疾病,如霍亂、傷寒、痢疾、腸炎等。面板生瘡、潰爛流膿,外傷破了皮,用濃茶沖洗患處,有消炎殺菌作用。口腔發炎、潰爛、咽喉腫痛,用茶葉來治療,也有一定療效。

  6.減肥作用:茶中的咖啡鹼、肌醇、葉酸、泛酸和芳香類物質等多種化合物,能調節脂肪代謝,特別是烏龍茶對蛋白質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維生素C能降低膽固醇和血脂,所以飲茶能減肥。

  7.防齲齒作用:茶中含有氟,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能變成一種較爲難溶於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給牙齒加上一個保護層,提高了牙齒防酸抗齲能力。

  8.抑制癌細胞作用:據報道,茶葉中的黃酮類物質有不同程度的體外抗癌作用,作用較強的有牡荊鹼、桑色素和兒茶素。

  9.生津止渴作用,提神益思,消食化膩,消炎解毒。

  10.抗氧化作用、是因爲茶有着抗氧化,抗腫瘤,以及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壓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產物過敏。

  11、龍井綠茶含葉綠素、氨基酸、兒茶素、維生素C等成分均比 其它 茶葉多,營養豐富,有生津止渴,提神、生津止渴、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膽固醇。具抗氧化、抗突然異變、抗腫瘤、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壓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產物過敏等功效。若以杭州虎跑泉水沖泡,香清味冽,號稱杭州“雙絕”。

猜你喜歡:

1. 關於茶葉的民間故事

2. 龍井茶的傳說故事

3. 西湖民間故事有哪些

4. 西湖龍井的介紹

5. 鳳凰單樅的傳說

6. 西湖民間傳說故事

西湖龍井的來源

龍井是中國著名綠茶,產於浙江省杭州西湖一帶,已有一千二百餘年曆史。

龍井原名龍泓,是一個圓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爲此泉與海相通,其中有龍,因稱龍井,傳說晉代葛洪曾在此煉丹。

離龍井500米左右的落暉塢有龍井寺,俗稱老龍井,創建於五代後漢乾祐二年(949年),初名報國看經院。北宋時改名壽聖院。南宋時又改稱廣福院、延恩衍慶寺。明正統三年(1438年)才遷移至井畔,現寺已廢,僻爲茶室。

西湖龍井產於浙江杭州西湖的獅峯、翁家山、虎跑、梅家塢、雲棲、靈隱一帶的羣山之中。

擴展資料:

西湖龍井的品質特徵

西湖龍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澤綠翠,內質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葉色綠。素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稱著。

春茶中的特級西湖龍井、浙江龍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鋒尖削,芽長於葉,色澤嫩綠,體表無茸毛;湯色嫩綠(黃)明亮;清香或嫩慄香,但有部分茶帶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濃醇;葉底嫩綠,尚完整。

其餘各級龍井茶隨着級別的下降,外形色澤由嫩綠→青綠→墨綠,茶身由小到大,茶條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轉向濃粗,四級茶開始有粗味;葉底由嫩芽轉向對夾葉,色澤由嫩黃→青綠→黃褐。 

夏秋龍井茶,色澤暗綠或深綠,茶身較大,體表無茸毛,湯色黃亮,有清香但較粗糙,滋味濃略澀,葉底黃亮,總體品質比同級春茶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湖龍井

關於龍井茶的資料

龍井茶,浙江省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龍井茶素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冠絕天下,其獨特的“淡而遠”“香而清”的絕世神采和非凡品質,在衆多茗茶中獨具一格,冠列中國十大名茶之首。

龍井茶採摘有三大特點:一早,二嫩,三勤。茶農常說,“茶葉是個時辰草,早採三天是個寶,遲採三天變成草。”龍井茶還以採摘細嫩而著稱,鮮葉嫩勻度構成龍井茶品質的基礎。

傳統的龍井炒制有十大手法:拋、抖、搭、煽、搨、甩、抓、推、扣和壓磨,不同品質的茶葉又有不同的炒制手法。

擴展資料:

產地環境

浙江屬帶季風氣候,季風顯著,四季分明,年氣溫適中,光照較多,雨量豐沛,空氣溼潤,雨熱季節變化同步,氣候資源配製多樣,氣象災害繁多。

年平均氣溫15~18℃,1月、7月分別爲全年氣溫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爲集中降雨期。極端最高氣溫44.1℃,極端最低氣溫-17.4℃;

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以山地爲主,中部以丘陵爲主,東北部是低平的沖積平原。大致可分爲浙北平原、浙西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東南沿海平原及濱海島嶼等六個地形區。

Tags:歷史 龍井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