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茶道中人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6.43K

茶道中人

茶道中人是指熱愛茶道文化並有一定修養的人士。茶道是日本獨具特色的禮儀和文化傳統,器具、佈置、動作等各個環節都注重細節和感覺。茶道中人不僅會泡茶,更會了解茶道的精髓,感受其中的內在意義和精神內涵。茶道中人透過茶道這個載體,實現身心靈的和諧、修養和自我提升。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藝師儀容儀表要求怎樣?

茶藝師儀容儀表要求:能做到個人儀容儀表整潔大方。

茶藝師標誌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文化,將很快進入尋常百姓家庭。很多家庭的居住環境得到了改善,居家茶藝的推崇理念,有助於提高家庭成員的文化修養。

有助於提高人們的藝術欣賞能力;有助於增強家庭人員的和諧氣氛;有助於增加人們的家庭生活情趣和交流溝通能力。

行業背景:

茶藝師是茶文化的傳播者、茶葉流通的“加速器”、溫馨且富有品味的職業。1999年國家勞動部正式將“茶藝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1800種職業之一,並制訂《茶藝師國家職業標準》。

如今中進階茶藝人才可謂市場中的“搶手貨”,各大茶葉公司、茶樓、涉外賓館把擁有茶藝師資格者看作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透過專業培訓的茶藝師往往能得到消費者信賴,給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

當前,茶已成爲風靡全世界的無害綠色公認飲料之一,而茶藝館如雨後春筍遍佈我國各城區。喝茶是人的一種文化修養,一門藝術,一份美學。

茶道之人是什麼意思

茶道之人

是F和Y

真正高手

在民間

不在穿唐、宋服飾

也不會上舞臺

茶是內斂的、低調的

被當代人

帶到了繁華的都市

又帶上了舞臺

不給予

迴歸自然

連安靜都捨不得給

且到處說自已是茶人

茶道中人

茶道之人

和茶相關的工作都有哪些?

雖然我對茶不是很瞭解,但是透過電視電影等媒體還是瞭解一些。

我覺得和茶相關的工作有:茶農,也就是種茶人。採茶人,炒茶人,分揀茶葉的人。再就是消售人員,也就是賣茶人。開茶行的人,開茶館的人。還有就是會煮茶的人,也可以說茶道中人。

的背後,蔡瀾是如何評價中國茶道的

蔡瀾先生被稱爲“於電影、詩詞、書法、金石、飲食之道,是第一流的通達。雖魏晉風流,猶有不及。”蔡先生對其中各項內容是否達到了“第一流通達”我未深入研究,不好瞎評論。不過蔡瀾先生在討論中國茶道時擺出一付祖師爺的架勢,用訓斥下人的腔調和武斷霸道的語言談茶道,單憑這一點我便認爲蔡老師不是茶道中人,因爲中國茶道的哲學思想核心是“和”:待人要和藹可親,說話要心平氣和,討論問題要“見和同解”,對學術問題的觀點可以“和而不同”,討論茶道問題更要擺事實,講道理,而非用尖酸的語言諷刺、挖苦、斥責。1、蔡先生認爲“答案很清楚,舒服就是(道)”。如果僅僅談論怎麼喝茶,蔡先生的答案我認同。但是要講中國茶道,炎黃子孫就應當按照中國傳統文化的脈絡從源頭去研究。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之一是《易經》。《易經·繫辭》中講得很明白:“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中國人不輕易言道,言道則必然要聯繫“形而上”的內容,論茶道如果不研究茶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如果不研究茶與儒釋道三教及哲學(含美學)的關係,那您直接說“喝茶的方式”好了,別去與“道”生拉硬扯。這一點蔡老師是國學大家,對“道”與“藝”的區別心中應當很清楚。

需要一個關於茶藝、茶道的論文

水,乃生命之源,亦是茶之基質。談茶就要論水。明朝許次紓在《茶疏》中說:“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與論茶也。”清代茶人張大覆在《梅花草堂筆談》中講得更爲透徹:“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曹雪芹作爲一位資深的茶道中人,在《紅樓夢》中所寫的煎茶用水又是怎樣一種情形呢?雨水煎茶

《紅樓夢》寫煎茶用雨水的有兩處。

第41回,賈母一行人至妙玉修行處櫳翠庵,賈母接過茶問是什麼水。妙玉笑回:“是舊年蠲的雨水。”賈母便吃了半盞,便笑着遞與劉姥姥說:“你嚐嚐這個茶。”劉姥姥一口吃盡,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濃些更好了。”賈母衆人都笑起來。

第111回,妙玉帶了道婆到惜春處敘些閒話,惜春誠邀妙玉伴她一宵,下棋說話,本來妙玉不肯,見惜春可憐,又提起下棋,一時高興就答應了。書中寫道:“打發道婆回去取了他的茶具衣褥,命侍兒送了過來,大家坐談一夜。惜春欣幸異常,便命彩屏去開上年蠲的雨水,預備好茶,那妙玉自有茶具。道婆去了不多一時,又來了一個侍者,送下妙玉日用之物。惜春親自烹茶。”作爲一個修行人,妙玉烹茶所用的是舊年蠲的雨水,並且對茶葉、茶具比一般人更爲講究,讓人好不豔羨,無怪乎人稱“天國茶仙”。

雪水烹茶

第41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有一段妙玉論茶道的精彩文字:妙玉執壺,只向海內斟了約一杯。寶玉細細吃了,果覺輕浮無比(茶味不凡),賞讚不絕。……黛玉因問:“這也是舊年蠲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甕一甕,總捨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了。我只吃過一回,這是第二回了。你怎麼嘗不出來?隔年蠲的雨水哪有這樣輕浮,如何吃得。”這段文字把妙玉的清高表現得淋漓盡致,也讓讀者對煎茶用雪水有更感性的認識。

以雨水、雪水煎茶餅不是曹雪芹的獨創,實乃古之遺風。科學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的水只有雨水、雪水爲純軟水。而用軟水泡出的茶,其湯色清明、香氣高雅、滋味鮮爽,自然比之其它水泡出的茶高出一籌。曹雪芹不在人們已經熟知的泉水、井水、河水等上面作文章,唯獨選擇了被古人稱爲“天泉”的雨水、雪水,並借天國茶仙妙玉娓娓道出,可謂獨具匠心,這正是他處處高人之所在。

茶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日本茶的發現和利用,在中國已有四五千年曆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茶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

  魏晉南北朝時期,隨着道教、佛教的興盛,茶與宗教產生了聯繫。茶清淡幽香的特性引發人們的聯想。在道家看來,茶是助煉“內丹”、升清降濁、輕身換骨、修成長生不老之身的好飲品;在佛家眼裏,茶又是清心寡慾、藉以禪定入靜的有效之物。這樣,茶已經脫離了作爲單純飲料的物態形式,具有了顯著的社會功能、文化功能等精神層面的內涵,茶文化已初見端倪。

  唐代茶文化得以快速發展,陸羽《茶經》不僅對茶的起源、種類、特徵、製法、烹煮、茶具、飲茶風俗、名茶產地等作了全面論述,更爲重要的是把儒、釋、道諸家精華及詩人的氣質和藝術思想滲透其中,創造了中國茶道精神,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理論基礎。茶道文化因陸羽《茶經》而形成的一套嶄新的文化體系受到了文人、僧侶乃至皇室貴族的接受和推崇。在陸羽茶道普及的基礎上,又出現了斐汶《茶述》、張又新《煎茶水記》、蘇廣《十六湯品》等茶事、茶道專著。

  唐代茶道的形成亦與禪教的興起有關。禪宗重視坐禪修行,要求參禪的僧人“跏趺而坐”“過午不食”,並排除所有的雜念,以達到身心一致。而茶則有提神養心之效用,能促進入靜專思,摒除雜念,因而成爲禪僧首選的飲料,遂有“茶禪一味”之說。於是寺院飲茶之風大盛,形成茶道中的寺院茶禮。寺院內設有“茶堂”“茶寮”,是專供禪僧禮賓、品茗的地方;還設職“茶頭”,專司燒水煮茶、禮佛待客。在寺院茶禮中,有着固定的程序、嚴格的等級,用於不同的場合,形成獨特的寺院茶道,並融入寺院生活的儀軌。詩人劉禹錫參拜西山寺時,曾受到過寺僧以茶禮款待。

  唐代文人士大夫更是茶道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如顏真卿、李德裕、劉禹錫、皮日休、白居易等均是茶道中人。詩人白居易就親自闢茶園,種茶烹茗,樂天安命,並經常舉辦“茶會”,以茶會友。茶會是當時文人們一種常見的聯誼方式,成爲文人相互結識,聯絡感情,切磋茶技的重要場合。在茶會中,這些文人雅士自然免不了品茗吟詩,內容也多以茶事爲題。而且常常採用聯詩和韻的形式,即由一人開啓始端,其餘的人按韻聯詩。到了晚唐,茶會活動更是豐富多彩,出現了品評新茶的“鬥新”及音樂歌舞等助興內容。

  僧人與文人士大夫飲茶之風也悄然吹進深宮,宮廷茶道隨之盛行起來,陸羽的智積禪師曾被召入宮中爲皇帝煮茶。唐朝已有貢茶制度,除州郡所進貢茶外,大曆元年(766年)與大曆五年,朝廷先後在宜興和顧渚設定了“貢茶院”,作爲專門進奉宮廷御用茶葉的基地。每年新茶下來後,即分批透過驛道,用快馬日夜兼程趕在清明節前貢奉到京城。每年宮廷都要舉辦規模盛大的清明茶宴,參加人員不僅有皇親國戚、王公大臣,還有外邦使者等。

  宮廷對茶道的重視和喜愛,促進了唐代茶具製作工藝的發展。1987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了一套唐代宮廷茶具(見圖)。據同時出土的《物賬碑》記載,這批茶具有“籠子一枚重十六兩半,龜一枚重廿兩,鹽臺一副重十一兩,結條籠子一枚重八兩三分,茶槽子、碾子、茶羅、匙子一副七事共重八十兩”等。唐僖宗奉獻於法門寺的這批皇家茶具是最高禮遇的佛教茶供養,同時也反映了唐代宮廷茶道的奢華。這批茶具展示了從烘焙、研磨、過篩、貯藏到烹煮、飲用等製茶工序及飲茶的全過程,且配套完整,自成體系,爲迄今發現時代最早、等級最高的金銀茶具,每一件都是完美的藝術精品。

  宋代伴隨着都市商業的繁榮,文化藝術異常活躍,茶文化亦步入鼎盛時期。宋代社會各階層,上自帝王,下至乞丐,無不以飲茶爲樂事。時人李覯《盱江集・富國策》雲:“……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貴貧賤靡不用也。”王安石《臨川集・議茶法》說:“夫茶之爲民用,等於米鹽,不可一日以無。” 宋太祖趙匡胤更是位嗜茶的主,朝臣們自然紛紛媚上效仿皇帝的喜好,一時間宮廷茶道日盛。朝廷設有專門的事茶機構,掌管宮廷茶事。宮廷用茶有嚴格的等級,龍茶供皇帝專用,有時皇帝也將其賜予王公大臣,而其他不同等級的茶則按宮廷成員地位高低有所區別。

  宋代文人茶道之盛,更是超越前朝,出現了專門的茶會社團“湯社”。當時的茶道中多是著名文人,如徐鉉、王禹�(chēng)、林逋、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梅堯臣等。他們或詩茶唱和,或將琴棋書畫這些文人的雅興融入茶道中,使茶文化的內涵得以拓展。茶道的興盛促使了宋代茶學大興,一批研究茶事的論著紛紛問世,如丁謂《建安茶錄》、蔡襄《茶錄》、宋子安《東溪試茶錄》、黃儒《品茶要錄》、趙汝礪《北苑別錄》、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以及南宋審安老人的《茶具圖贊》等;就連身爲皇帝的宋徽宗趙佶亦癡迷於茶事研究,著有《大觀茶論》。這些論著無疑對當時茶道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茶道文化在宋代的普及已深入到民間各個階層,特別是在當時的都市中,茶肆、茶坊林立,茶會此起彼伏。宋人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就展現了當時汴京開封茶事的繁榮景象,畫卷中除了諸多店鋪、攤販外,茶肆、茶坊錯落期間,“茶旗”隨風搖曳。甚至到了深夜,還有提壺叫賣者,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三》載:“至三更天方有提瓶賣茶者,蓋都人公私營幹,夜深方歸。”

  宋代茶道有“點茶”之法,即將茶餅碾磨成粉,過羅篩細,放於茶盞中直接用沸水沖泡。以此法品評茶葉質量優劣、茶道藝能高下的活動又被稱爲“鬥茶”。宋代“鬥茶”的情景我們從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中可窺知一二。宋代茶道文化相對唐代而言,在茶葉生產的過程、成品的樣式、點茶技藝、茶藝器具、鑑賞標準等方面都產生了較大的變化,遠比唐代精細,更注重感官體驗和藝術審美。宋代茶點成後,茶色尚白,茶盞尚黑,建窯所產紺黑色茶碗就有兔毫盞、油滴盞、曜變盞等多種,黑色的碗壁映襯着白色的茶湯,這種反差對比強烈的審美情趣極具時代特色。

  到了蒙古族建立的元朝,這些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雖亦好茶,但根植於遊牧生活的民族性格使之對煩瑣的茶藝頗不耐煩。茶文化在這種思潮中發生了變化,茶藝趨於簡約,返璞歸真。直至明代,依然保持了茶藝的簡約化。雖然飲茶之風已深入社會各個階層,但昔日茶道中的諸多程序以及所包含的豐富文化內容已不復存在。明末清初,精細的茶文化一度有些許的迴光返照,不過,製茶、烹飲的傳統終未回到宋代時的復繁。這一時期,茶的飲用方式已改成流行的“撮泡法”,人們對各種茶品更在乎的是味覺上的享受。與此同時,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也呈現出千姿百態,追求其在視覺上的藝術性。

  源遠流長的茶文化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各地的文化也產生了影響。最先受到影響的是朝鮮、韓國、日本等國,隨着佛教的東傳,中國茶文化迅速傳播到這些國家。特別是在日本,茶文化得到了充分發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明清時期,隨着中西貿易的頻繁,中國的茶葉也與絲綢和瓷器一樣,成爲外銷商品的大宗品類,飲茶之風在西方也逐漸興起。如今,茶已經成爲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飲茶嗜好遍及全球。

  茶文化源遠流長的特點

  茶文化包括茶葉品評技法、藝術操作手段的鑑賞、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它起源久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與宗教結緣。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居民都喜愛品茗。有的地方把飲茶品茗作爲一種藝術享受來推廣。各國的飲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中國人民歷來就有“客來敬茶”的習慣,這充分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文明和禮貌。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的一種具體表現閤中國漢文化而論之。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透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和禮儀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爲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漢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着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和中國的一些生活中的習慣與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類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茶文化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中國不僅是茶葉的原產地之一,而且,在我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至今仍有着豐富多樣的飲茶習慣和風俗。

  種茶、飲茶不等於有了茶文化,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條件,還必須有文人的參與和文化的內涵。唐代陸羽所著《茶經》系統的總結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葉生產,飲用的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陸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視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規範,講究飲茶用具、飲茶用水和煮茶藝術,並與儒、道、佛哲學思想交融,而逐漸使人們進入人們的精神領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飲茶過程中,還創作了很多茶詩,僅在《全唐詩》中,流傳至今的就有百餘位詩人的四百餘首,從而奠定中華茶文化的基礎。

 

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三)

千利休創立的茶道思想在實踐中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冬日和夏日的茶道表演有很大不同。冬日要用地爐,開在茶室。夏天用風爐,放在茶室的一角,減少客人的炎熱與不適。風爐下面還要墊一塊木板或方磚,以保護草蓆。

利休在訓導弟子時說:“夏日要營造涼爽的氣氛,冬日則要培養溫暖的感覺。放上木炭熱水、點上茶湯怡人——這就是祕訣所在。”

茶道表演通常以一位客人爲主客(正客、首席客人)。在四疊半的茶室裏,除了首席客人,至多還有三位客人。這其中,末席客人(末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必需十分熟悉茶道禮儀。

在收到並確認參加茶會的請柬後,客人們都到齊後,輕叩門鈴示意主人。主人在出迎客人以前,會先用清水澆灑茶亭裏的花草。延飲客人時,鞠躬,行默禮。

隨後,主人返回茶室,客人則沿着精心設計的石徑來到石制洗手鉢前洗手,除去劍與便鞋,俯身透過躪 [lìn] 口進入茶室。躪口是客人專用的茶室出入口,開口很低,客人必須彎腰躬身膝行進入茶室。這是一段具有象徵意義的行程,客人由紛擾的世俗社會進入了烏托邦式的茶道境界。

據《茶道四祖傳書》記載,利休在大阪看到漁夫躬身出入船艙,纔想到了躪口的設計。當然,使利休產生這一想法的也許還有日本傳統劇院的窄小入口。這一入口通常又被稱爲“鼠門”,就像《愛麗斯夢遊仙境》中的兔子洞一樣,把門外的平常世界和門內舞臺上的大千世界分隔得判若兩界。也有學者認爲,利休設計的躪口只是把茶庭的大門(1462年即已存在)移到了茶室而已。

千利休認爲,茶室中最重要者,當屬掛在壁龕上的書畫。首席客人進入茶室的第一要務,就是欣賞這些精心挑選的掛軸。進入茶室後,末席客人需要將躪口移門關上,關門時要發出清脆的撞擊聲,表示茶和外部世界隔開了。主客之間會進行非常有禮貌的對話,直到主人示意“炭快滅了,我再加點炭。”接下來是加碳和焚香儀式。

隨後,主人會上正餐(本膳),包括一道湯和兩三套主菜,佐以清酒。最後一道菜是主人用備菜時剩下的材料做成的雜菜,以體現茶會簡樸的精神。在將碗碟遞還給主人之前,客人要用自帶的紙巾將其擦拭乾淨。用餐時剔出的魚刺等雜物,也要放在自帶的小盒裏,再放進長袖籠裏,等臨走時帶走。

隨後,茶會客人會稍事歇息,欣賞茶庭的佈置,有必要時還可以使用有實用功能的外側。當然,內側是隻供參觀不供使用的,也稱爲“飾廁”。客人小憩的間隙,主人會用來準備茶會的重頭戲“濃茶”,並將壁龕上的書法卷軸換成一兩枝鮮花插在花瓶裏。如果茶會在夜間舉行,花瓶和書法卷軸的擺放順序會倒過來。千利休不太喜歡在夜間用花。他認爲夜間不容易看清花色,花影則不太吉利。

在解釋何時召集客人來品嚐濃茶時,利休認爲:“當水煮開,發出風入松林的聲音時,鳴銅鑼。如果和水煮開以及炭火的實際情況不保持一致,必然會產生失誤。”有經驗的客人會仔細聆聽茶釜蓋發出的聲音,透過聆聽銅鑼發音的節奏,他會判斷主人希望客人沿哪條小徑穿過茶庭回到茶室。

千利休的另一條訓示是茶器具要輕拿輕放。將樂燒茶碗、茶筅、茶勺、茶罐、水勺等一一碼放整齊後,主人開啓茶罐,用茶勺取出適量茶粉放入樂燒茶碗。在利休之前,日本茶會上最爲流行的是來自中國的天目燒碗,包括兔毫盞和釉碗。但利休更喜歡質樸的朝鮮茶碗,以及島內燒製的不事修飾的樂燒茶碗。樂燒茶碗是由陶工長次郎燒製的,其底寬,利於用茶筅點茶;其壁厚,利於保溫;茶碗質感溫潤怡人。

作家亞瑟·撒德勒曾於1934年撰寫出版了《茶道》一書,書中寫道:“歷來茶道中人非常注重茶具的觸感,光是茶具握在手心的感覺就會帶給他們十分的滿足……另外,和中國或朝鮮出產的釉碗相比,樂燒茶碗所盛的茶喝起來味道遠勝一籌。品茶大師在評定煮茶用水的品第時,樂燒茶碗是他們的不二選擇。”

隨後主人拿起水勺,從茶釜裏舀出沸水倒入茶碗,以茶筅點茶,略加沸水後,再擊拂[ fú ]茶湯,直到茶麪出現乳花。主人將點好的茶碗置於茶爐右側,首席客人應膝行拿起茶碗再退回原位,舉起茶碗以示謝意後,飽飲一大口濃茶。

主人問客人:“茶的味道如何?濃還是淡?”

客人通常回答說:“正好。您點的茶恰到好處。”

首席客人再喝兩口半後,將晚上脣緣部分擦拭乾淨,再遞給次席客人。次席客人也按同樣程式喝茶。當末席客人喝完茶後,客人們會輪流欣賞茶碗和茶食。當然,客人們還有緣拜觀主人的茶室“三寶”:茶罐、錦囊和茶勺。正式茶事的最後一階段通常爲點濃茶,非正式茶事則在點完濃茶後,再行一次薰香和加炭,並加點薄茶。

在現代茶道禮儀中,點完紅茶多半會加薄茶,但薰香加炭的過程可能會省略。再次薰香加碳時,通常會加兩個香薰丸和一大塊櫻樹炭。客人在拜賞香薰盒時,主人往水罐中加入清水,並向客人示意:“水就要開了。剛纔爲諸位點了濃茶,現在點薄茶。”隨後,主人開始點茶,其間會用到數個茶碗。客人喝完茶後,茶碗遞還給主人,首席客人向主人致意:“請結束今日茶事。”

主人問:“是否再加點熱水?”

在得到客人“不需要了”的回答後,主人示意茶會結束,撤去所有茶具,在水罐裏盛滿清水,退出茶室後關上移門。

正式與非正式的茶道禮儀的區別很微妙,就連經驗老道的茶頭也未必說得清楚,千利休指出:“在點濃茶時,有的環節並不是正式的;而在點薄茶時,有的環節則是非常正式的。這方面的區別一定要牢記。另外,這些區別還因時因地而有變化。看似簡單,卻是茶道祕而不宣的訣竅所在。”

但千利休顯然忘了將其傳給他的弟子山上宗二。據歷史記載,山上宗二因爲說不出來正式與非正式茶道的區別而被豐臣秀吉削去耳鼻,並慘遭流放。

-END-

歡迎關注 飲哲紅茶經 微信公衆號 SH-YinZhe

茶藝表演對髮型有講究嗎?

‍‍

女性茶道表演者,以留短髮或中長髮爲宜,並用髮膠固定,如頭髮過肩的須束起,給人以清新、整潔的感覺,並可避免因頭髮飄到臉上而影響表演。男性表演者的髮型以整齊爲好,切忌髮長過肩,"女發男留"不倫不類。應以顯示白淨爲主。指甲須剪平整,切忌塗指甲油。眉和脣可作淡淡的勾畫,做到似畫非畫較合適。切忌塗濃重的脣膏,畫粗黑的眉毛,粘貼假睫毛,勾濃黑的眼線,塗厚重的胭脂。這些裝扮都有悖於茶文化清新脫俗的韻味,且會給觀衆造成缺少文化修養的不良印象。表演用茶必須精良,用知名度較大的名優茶更好,經講解茶的品名後,易引起觀衆的好奇心,提高品嚐的,從而有利於活躍全場氣氛。

用名優綠茶、上等祁紅、滇紅、鐵觀音、茉莉花茶和白茶等均可。但不宜用紅碎茶、袋泡茶、速溶茶、罐裝茶和雜味茶,因這些茶不易看清外形,而會使表演遜色。表演動作嫺熟忌做作。取茶、泡茶的各種動作要自然、真實、細膩,切忌爲表演而表演,動作過於做作。敬茶時要有禮有節、不卑不亢,給人一種親切感。整個過程動作要嫺熟,操作忌凌亂,避免因撞擊茶具而發出叮噹聲。泡茶斟茶時應做到滴水不漏。茶道表演時應配有講解,要求語音純正、清脆。講解時,最好能熟練地背誦講解詞,在臺側與觀衆面對面地講解;若不能熟練背誦的,則應在幕後讀臺詞,避免給觀衆造成硬邦邦的感覺。臺詞不宜多,在重要地方點一點即可,切忌講個不停,分散觀衆的注意力。

‍‍

茶道精神是什麼?

中國茶道精神主要是指“怡”、“清”、“和”、“真”四個方面。

1、怡是指怡情、養性,指的是身體和精神兩個方面。茶本身就有保健作用能夠強身健體,同時人們以茶悟道,從而怡然自樂,在精神方面得到昇華。

2、清是指清廉、清正、清苦,清心,清寂等,主要講求人的身體和心靈上的清淨,其與“道家”的思想一脈相通。

3、和是指以和爲貴,中華民族向來崇尚中庸之道,以茶交友,以茶待客,以茶聯誼等。

4、真是指真誠守信,不虛假,是道家“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體現,“真”更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家思想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擴展資料:

日本茶道精神:

1、日本的茶道雖然源於中國,但在大和民族獨特的環境下,它與宗教、哲學、倫理、美學自然地融爲一體,成爲日本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

2、日本茶道精神可濃縮爲四個字“和、敬、清、寂”。這是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吸取了村田珠光等人的茶道精神後提出來的。“和”指的是和諧、和悅;“敬”指的是純潔、誠實,主客間互敬互愛;“清”和“寂”則是指茶室內外清靜、典雅的環境和氛圍。

3、 日本茶道中的閒寂、恬靜,已成爲日本人欣賞美的意識。這種美意識的產生有其社會歷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鎌倉時代,原佔統治地位的貴族失勢,新興的武士階級走上舞臺。失去天堂的貴族感到世事無常而悲觀厭世,因此很多貴族隱居山林,在深山野外建造草菴,過着隱逸的生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茶道精神

茶之韻 茶道精神

一、茶道精神

什麼是茶道

茶道屬於東方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在於東方文化往往沒有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定義,而要靠個人憑藉自己的悟性去貼

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國唐代就有了"茶道"這個詞,例如,《封氏聞見記》中:"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唐代劉

貞亮在飲茶十德中也明確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儘管"茶道"這個次從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華辭典》、《辭海》、《詞源》等工具書中均無此詞條。那麼,什

麼是茶道呢?

"茶道"是一種以茶爲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爲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透過沏茶、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

法,是很益的一種和美儀式。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爲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

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在唐朝寺院僧衆唸經坐

禪,皆以茶爲飲,清心養神。當時社會上茶宴已很流行,賓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動中,品茗賞景,各抒胸襟。唐呂溫

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

等飲茶儀程都已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稱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對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

用也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爲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閒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爲物,

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

南宋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榮西首次將茶種從中國帶回日本,從此日本纔開始遍種茶葉。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

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到我國浙江省餘杭縣的經山寺求學取經,學習了該寺院的茶宴儀程,首次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成爲中

國茶道在日本的最早傳播者。日本《類聚名物考》對此有明確記載:"茶道 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

日本《本朝高僧傳》也有:"南浦昭明由宋歸國,把茶臺子、茶道具一式帶到崇福寺"的記述。直到日本豐臣秀吉時代(公元1536

~1598年,相當於我國明朝中後期)千利休成爲日本茶道高僧後,才高高舉起了"茶道"這面旗幟,並總結出茶道四規:"和、敬、

清、寂",顯然這個基本理論是受到了中國茶道精髓的影響而形成的,其主要的儀程框架規範仍源於中國。

中國的茶道早於日本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遺憾的是中國雖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該領域中不斷實踐探索,並取得了很

大的成就,卻沒有能夠旗幟鮮明地以"茶道"的名義來發展這項事業,也沒有規範出具有傳統意義的茶道禮儀,以至於使不少人誤以爲

茶道來源於他邦。中國的茶道可以說是重精神而輕形式。有學者認爲必要的儀式對"茶道"的旗幟來說是較爲重要的,沒有儀式光自稱

有"茶道",雖然也不能說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稱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終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簡單得來只要兩個動作就可以了:放茶葉、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儀式又過於複雜或是過於講

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會把日常的這件小事搞得如此複雜。

事實上中國茶道並沒有僅僅滿足於以茶修身養性的發明和儀式的規範,而是更加大膽地去探索茶飲對人類健康的真諦,創造性地將茶

與中藥等多種天然原料有機地結合,使茶飲在醫療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強,並使之獲得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就是中國茶

道最具實際價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重視和喜愛的魅力所在。

茶道精神

『和、敬、清、寂』四規是日本茶道精神,幾百年來指導了日本人的思想和生活。受日本茶道的啓迪,近幾年來,中韓兩國也都試

圖從文化根源中,尋繹出自己的茶藝精神,成果斐然。當代中國茶思想或由於立場不同,或由於訴求對象互異。或由於理念差別,

故旨趣相差甚遠,茲枚舉四家略作說明:中華茶藝業聯誼會:『靜、美』。

中華茶藝協會:『清、敬、怡、真』。

陸羽茶藝中心:『美津、健康、養性、明倫』。

高雄市茶藝協會:『中庸、儉德、養氣、品味』。

中華茶藝業聯誼會:『靜、美』中華茶藝業聯誼會爲茶藝推廣先鋒,分則各據據點,推廣茶藝文化;合則統籌規劃,匯辦全國活動,

發展茶藝,其功甚偉。惜該會至今尚未新擬統一之精神,故仍以草創期精神爲探討依據,中華茶藝業聯誼會,第二次會員大會手冊

言明以『靜』、『美』爲營構理念,以社會衆生爲訴求對象,引導民衆進入清淨桃花源,人茶室的營構理念退居次要地位,屬創始期

茶藝文化,不似近年,各出心裁,特色明顯。中華茶藝協會:『清、敬、怡、真』『清、敬、怡、真』是中華茶藝協會的精

神,發表於七十三年十二月會員大會,據該會理事長吳振鐸釋義如下:『清』即『清潔』、『清廉』、『清靜』及『清寂』之

清。『茶藝』的真諦,不僅求事物外表之清潔,更須求心境之清寂、寧靜、明廉、知恥在靜寂的境界中,飲水清見底之純潔茶湯,方

能體味『飲茶』之奧妙。英文似purity與Tranquility表之爲宜。

『敬』敬者萬物之本,無敵之道也。敬乃對人尊敬,對己謹慎,朱子說:『主一無適』,即言敬之態度應專誠一意,其顯現於形表者

爲誠懇之儀態,無輕藐虛僞之意,敬與和相輔,勿論賓主,一舉一動,均□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煩思雜慮,由

之盡滌,茶味所生,賓主之心歸於一體,英文可用respect表之。

『怡』據說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悅也、槳也。』可見『怡』字含意廣博。調和之意味,在於形式與方法,悅槳之意味,在於精神與

情感,飲茶啜苦咽甘,啓發生活情趣,培養寬闊胸襟與遠大眼光。使人我之間的紛爭,消弭於形,怡悅的精神,在於不矯飾自負,

處身於溫和之中,養成謙恭之行爲,英語可譯爲harmony。

『真』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與真知結合的總體。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慾,不爲利害所誘,格物致知,精益求

精,換言之,用科學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誠,飲茶的真諦,在於啓發智慧與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澹泊明志,儉德行事,

臻於真 、善、美的境界。英文可用truth表之。

陸羽茶藝中心:『美津、健康、養性、明倫』陸羽茶藝中心茶思想是林荊南制定的,文中要旨如下:『美律』美是茶的事物,律是茶

的秩序。事由人爲,治茶事,必先潔其身而正其心,必敬必誠,才能建茶功立茶德,潔身的要求及於衣履,正心的要求見諸儀容器

度。所謂物,是茶之所屬,諸如品茶的環境,所用的器具,都必須美觀,而且調和,從潔身、正心,至於環境、器具,務必合於秩

序,治茶時必須從容中矩,連而貫之,充分顥示幽雅的律美,造成至佳的品茗氣氛。須知品茗有層次,從層次而見其昇華,否則茶

功敗矣,遑論茶德。

『健康』茶爲健康飲料,其有益於人身健康是毫無疑意的。推廣飲料,應該從家庭式開始,拜茶之賜,一家大小健康,家家健康,

見到全體人類健康,茶就有『修、齊、治、平』的同等奧義。

『養性』茶人必須順茶性,從清趣中培養靈源,滌除積垢,還其本來性善。

『明倫』茶之功用,是敦睦人際關係的津樑。今舉茶爲天倫飲,合乎五倫十義(父慈、子孝、夫唱、婦隨、兄友、弟恭、友信、朋宜、

君敬、臣忠)。

高雄市茶藝協會:『中庸、儉德、養氣、品味』高雄市茶藝協會七十四年元月十九日,理事長葉榮裕的大會頌文,該會精神如下:

『茶道中庸化』思想的一貫,動作的適中,致中和,允執厥中,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也就是如何在遲速之間把握中庸之道。

『茶道主性儉』陸羽在茶經上說:『茶之性儉。』又說:『茶,行優而有儉德者飲之甚宜。』易經卦文:『君子以儉德避難,不可以

祿榮之。』…。我茶道中人率先戒絕奢侈,揚棄華服美飾,自力更生,勤儉建國。則儉能養廉,儉能建國,其理自明矣。

『茶道貴養氣』際茲文明行將被人慾淹沒之時,吾輩心智更應受茶之滌清,而振奮正剛正大的浩然氣,以中華民族禮義廉恥的道統,

來作中流砥柱,則中興有望,復國可期。

『茶道善品味』茶之味至甘,其性至和,善飲之餘,當能啜苦咽甘,轉移風氣,振奮人心,勵志報國。

二、中國茶道與道家

第一節 天人和一

中國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華。佛教強調"禪茶一味"以茶助禪,以茶禮佛,在從茶中體味苦寂的同時,也在茶道中注

入佛理禪機,這對茶人以茶道爲修身養性的途徑,藉以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有好處。而道家的學說則爲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

"的哲學思想,樹立了茶道的靈魂。同時,還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樸素,崇尚真的美學理念和重生、貴生、養生的思想。

一、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現爲人對自然的迴歸渴望,以及人對"道"的體認。具體地說,人化自然表現爲在品茶時樂於於自然親近,在思

想情感上能與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與自然相比擬並透過茶事實踐去體悟自然的規律。這種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與我並生,而萬

物與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現。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不同,中國茶道"人化自然"的渴求特別強烈,表現味茶人們在品茶時追求寄情于山

水,忘情與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元好問的《茗飲》一詩,就是

天人和一在品茗時的具體寫照,契合自然的絕妙詩句。宿醒來破厭觥船,紫筍分封入曉前。

槐火石泉寒食後,鬢絲禪榻落花前一甌春露香能永,萬里清風意已便。邂逅化胥猶可到,蓬萊未擬問羣仙。

詩人以槐火石泉煎茶,對着落花品茗,一杯春露一樣的茶能在詩人心中永久留香,而萬里清風則送詩人夢遊華胥國,並羽化成仙,神

遊蓬萊三山,可視爲人化自然的極至。茶人也只有達到人化自然的境界,才能化自然的品格爲自己的品格,才能從茶壺水沸聲中聽

到自然的呼吸,才能以自己的"天性自然"去接近,去契合客體的自然,才能徹悟茶道、天道、人道。

二、自然化的人

"自然化的人"也即自然界萬物的人格化、人性化。中國茶道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把自然的萬物都看成具有人的品格、人的情感,並能

與人進行精神上的相互溝通的生命體,所以在中國茶人的眼裏,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沙一草一木都顯得格外可愛,格外親切。

在中國茶道中,自然人化不僅表現在山水草木等品茗環境的人化,而且包含了茶以及茶具的人化。

對茶境的人化,平添了茶人品茶的情趣。如曹鬆品茶"靠月坐蒼山",鄭板橋品茶邀請"一片青山入座",陸龜蒙品茶"綺席風開照露晴",

李郢品茶"如雲正護幽人塹",齊己品茶"谷前初晴叫杜鵑",曹雪芹品茶"金籠鸚鵡喚茶湯",白居易品茶"野麝林鶴是交遊",在茶人眼

裏,月友情、山有情、風有情、雲有情,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茶人的好朋友。詩聖杜甫的一首品茗詩寫道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

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翡翠鳴衣桁,蜻蜓立釣絲。

自逢今日興,來往亦無期。

全詩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相結合,情景交融、動靜結合、聲色並茂、虛實相生。

蘇東坡有一首把茶人化的詩:

仙山靈雨溼行雲,洗遍香肌粉未勻。

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戲作小詩君莫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正因爲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在中國茶人心裏充滿着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中國茶人有着迴歸自然、親近

自然的強烈渴望,所以中國茶人最能領略到"情來爽朗滿天地"的以及"更覺鶴心杳冥"那種與大自然達到"物我玄會"的絕妙感受。

第二節 中國茶道中的道家理念

一、尊人

中國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現形式上常見於對茶具的命名以及對茶的認識上。茶人們習慣於把有托盤的蓋杯稱爲"三才杯"。杯託

爲"地"、杯蓋爲"天",杯子爲"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連杯子、托盤、杯蓋一同端起來品茗,這種拿杯手法稱爲"三

才合一"

二、貴生

貴生是道家爲茶道注入的功利主義思想。在道家貴生、養生、樂生思想的影響下,中國茶道特別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養生

的功能,以及怡情養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講究太多的規矩,而是從養生貴生的目的出發,以茶來助長功行內力。如馬鈺的一首《長思仁·茶》中寫道:一茶,二

茶,休獻機心名利家,無眠未作差。

無爲茶,自然茶,天賜休心與道家,無眠功行加。

可見,道家飲茶與世俗熱心於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貪圖功利名祿的人飲茶會失眠,這表明他們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賜給道家的

瓊漿仙露,飲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體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當作忘卻紅塵煩惱,逍遙享樂精神的一大樂事。對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調歌頭·詠茶》一詞

中寫得很妙。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聲雷。

旗爭展,建溪春色佔先魁。

採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碎,煉作紫金堆。

碾破春無限,飛起綠塵埃。

汲新泉,烹活火,試將來,放下兔毫甌子,滋味舌頭回。

喚醒青州從事,戰退睡魔百萬,夢不到陽臺。

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

三、坐忘

"坐忘"石道家爲了要在茶道達到"至虛極,守靜篤"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靜法門。受老子思想的影響,中國茶道把"靜"視爲"四諦"之一。如

何使自己在品茗時心境達到"一私不留"、一塵不染,一妄不存的空靈境界呢?道家也爲茶道提供了入靜的法門,這稱之爲"坐忘",

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聰明。茶道提倡人與自然的相互溝通,融化物我之間的界限,以及"滌除玄鑑""澄心味象"的審美觀

照,均可透過"坐忘"來實現。

四、無己

道家不拘名教,純任自然,曠達逍遙的廚師態度也是中國茶道的處世之道。道家所說的"無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無我"。無我,並非

是從肉體上消滅自我,而是從精神上泯滅物我的對立,達到契合自然、心納萬物。"無我"是中國茶道對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幾年來臺

灣海峽兩岸茶人頻頻聯合舉辦國際"無我"茶會,日本、韓國茶人也積極參與,這正是對"無我"境界的一種有益嘗試。

五、道法自然,返樸歸真

中國茶道強調"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質、行爲、精神三個層次。

物質方面,中國茶道認爲:"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賜的"珍木靈芽",在種茶、採茶、製茶時必須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才能產

出好茶,行爲方面,中國茶道講究在茶事活動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一樸實味美,東則行雲流水,靜如山嶽磐石,笑則如春花自

開,言則如山泉吟訴,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應發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樸歸真,表現爲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靜、恬淡、寂寞、無爲,使自己的心靈隨茶

香瀰漫,彷彿自己與宇宙融合,昇華到"悟我"的境界。

三、中國茶道與佛教

佛教於公元前6--前5世紀間創立於古印度,月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經魏晉南北朝的傳播與發展,到隨唐時達到鼎盛時期。而茶是

興於唐、盛於宋。創立中國茶道的茶聖陸羽,自由曾被智積禪師收養,在竟陵龍蓋寺學文識字、習頌佛經,其後又於唐代詩僧皎燃

和尚結爲"生相知,死相隨"的緇素忘年之交。在陸羽的《自傳》和《茶經》中都有對佛教的頌揚及對僧人嗜茶的記載。可以說,中國

茶道從一開始萌芽,就於佛教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其中僧俗兩方面都津津樂道,並廣爲人知的便是--禪茶一味。

第一節 禪茶一味

一、"禪茶一味"的思想基礎

茶於佛教的最初關係是茶爲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

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無限,但以"四諦"爲總綱。

釋迦牟尼成道後,第一次在鹿野苑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之理。而"苦、集、滅、道"四第以苦爲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爲,

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等,總而言之,凡是構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

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佛法求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觀、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

茶性也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爲百病,火情則上清矣"從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

的特性,佛家可以產生多種聯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其二曰"靜"

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爲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鑑、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靜。佛教坐禪時的無調(調心、調身、

調食、調息、調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爲基礎。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創出來的。

可以說,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困,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

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

次話一語中的。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祕和人生的哲理。禪也是要求人們透過

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惱,歸根結底是因爲"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別強調"放下"。近代高僧虛雲法師說:"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

勞無益。"放下一切是放什麼呢?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十八界都要放下,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

鬆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山清水秀,日麗風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閒,放鬆一下自己緊

繃的神經,放鬆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詩最妙:放下亦放下,何處來牽掛?作個無事人,笑談星月大。

願大家都作個放得下,無牽掛的茶人。

二、佛教對茶道發展的貢獻

自古以來僧人多愛茶、嗜茶,並以茶爲修身靜慮之侶。爲了滿足 僧衆的日常飲用和待客之需,寺廟多有自己的茶園,同時,在古代也

只有寺廟最有條件研究並發展製茶技術和茶文化。我國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唐代《國史補》記載,福州"方山露芽",劍南

"蒙頂石花",嶽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產於寺廟。僧人對茶的需要從客觀上推動了茶葉生產的發展,爲茶道提供了

物質基礎。

此外,佛教對茶道發展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

1.高僧們寫茶詩、吟茶詞、作茶畫,或於文人唱和茶事,豐富了茶文化的內容。

2.佛教爲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學思想及"戒、定、慧"三學的修習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內涵,使茶道更有神韻。特別是

"梵我一如"的世界觀於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學思想相輔相成,形成了中國茶道美學對"物我玄會"境界的追求。

3.佛門的茶是活動爲茶道的發展的表現形式提供了參考。

鄭板橋有一副對聯寫得很妙:"從來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愛鬥茶。"佛門寺院持續不斷的茶事活動,對提高茗飲技法,規範茗飲禮儀

等都廣有幫助。在南宋宗開禧年間,經常舉行上千型茶宴,並把四秒鐘的飲茶規範納入了《百丈清規》,近代有的學者認爲《百

丈清規》是佛教茶儀與儒家茶道相結合的標誌。 三、"禪茶一味"的意境要真正理解禪茶一味,全靠自己去體會。這種體會可以通

過茶事實踐去感受。也可以透過對茶詩、茶聯的品位去參悟。下面的四幅對聯與四首茶詩很有趣,對理解"禪茶一味"的意境有一定

幫助。

茶聯四幅

1 茶筍盡禪味,鬆杉真法音。--蘇東坡

2 一勺勵清心,酌水誰含出世想,半生盟素志,聽泉我愛在山聲。--招隱寺內

3 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兩頭是路,吃一盞各走東西。--洛陽古道一茶亭所書

4 一卷,苕霖溪邊真慧業,千秋祀典,旗風裏弄神靈。 --上饒陸羽泉聯

茶詩四首

1 題德玄上人院 杜荀鶴(唐)

刳得心來忙處閒,閒中方寸闊於天。

浮生自是無空性,長壽何曾有百年。

罷定磐敲鬆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我雖未似師被衲,此理同師悟瞭然。

2 與茶亢居士青山潭飲茶 靈一和尚(唐)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北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3 失題 陳繼儒(明)

山中日日試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石枕月侵蕉葉夢,竹爐風軟落花煙。

點來直是窺三味,心後能翻賦百篇。 欲笑當年醉鄉子,一生虛擲杖頭錢。

4 茶與中國文化發展 趙樸初

七碗受之味,一壺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讀了這幾首茶詩、茶聯,您能從"禪"中聞到"茶"香,能從"茶"中品出"禪"味麼?

第二節 茶道中的佛典與禪語

"石蘊玉而山暉,水含駐而川媚。"中國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養,如石蘊玉,如水含珠。在茶道中佛典和禪語的引用,往往可啓悟人

的慧性,幫助人們對茶道內涵的理解,並從中得到悟道的無窮樂趣。

一、無

"無"是歷史上禪僧常書寫的一個字,也是茶室中常掛的墨寶。"無"不是世俗所說的"無",而是超越了世俗認爲的"有""無"之上的"無",是

佛教的世界觀的反映。講到"無",不能不提起五祖傳道的典故。禪宗五祖弘忍在將傳授衣鉢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門人,要他們各自寫

出對佛法的了悟心得,水寫得最好就把衣鉢傳給誰。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個飽學高僧,他寫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弘忍認爲這偈文美則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諦。而當時寺中一位燒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弘忍認爲,"會能了悟了"。於是當夜就將達摩祖師留下的袈裟和鐵衣鉢傳給了慧能,。因爲慧能明白了"諸性無常,諸法無我,涅磐

寂靜"的真理。只有認識了世界"本來無一物"才能進一步認識到"無一物中物盡藏,有花有月有樓臺。"茶學界普遍認爲,只有了悟了

"無"的境界,才能創造出"禪茶一味"的真境。"無"是茶道藝術創造的源泉。

二、直心是道場

茶道界把茶室視爲修心悟道的道場。"直心"即純潔清靜之心,要拋棄一切煩惱,滅絕一切妄念,存無雜之心。有了"直心",在任何地

方都可以修心,若無"直心"就是在最清靜的深山古剎中也修不出正果。

茶道認爲現實世界即理想世界,求道、證道、悟道在現實中就可進行,解脫也只能在現實中去實現。"直心是道場"詩茶人喜愛的座

右銘。

三、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指把"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等等按世俗常規辦的事的主管能動徹底忘記,而應保持一個毫無造作,不浮不躁,不卑

不亢,不貪不嗔的虛靜之心。

四、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這句話典出於《五燈會元》卷二。有一次有僧人問崇慧禪師:達摩祖師尚未來中國時,中國有沒有佛法。崇慧說:"尚未來時的事暫

且不論,如今的事怎麼做?"僧人不懂,又問:我實在不領會,請大師指點。"崇慧禪師說:"萬古長空,一朝風月。"隱指佛法於天地

同存,不依大摩來否而變,而禪悟則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應該着眼自身,着眼現實,而不管他大摩來否。

四、凡人的茶道

茶道是好東西,按照茶道的要求來飲茶,對我們的身心健康絕對是好處多多的。但是我們老百姓平時並沒有多少可能按照茶道在規

則來飲茶。我們平時飲茶時可以注意以下這幾個方面,列舉如下,試做爲我們的"凡人茶道":

1.水與茶的比例。直接的反應就是茶的濃淡。濃淡要合適纔好,使我們能夠品賞到茶的色和香,同時,適當的濃淡對於茶葉中的

物質的浸出是有影響的,這不但影響到茶水的色、香,也影響到茶水對人體的影響作用。濃淡可以科學計測,但是平時沒人去理會這

一指標的,還是要靠自己把握,一般是宜淡不宜濃。大致上說,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重量比爲1∶80。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放茶

葉3克;一般玻璃杯,每杯可投兩克。

2.泡茶的水溫。對不同的茶要求用不同的水溫,應視不同類茶的級別而定。但是我們經常不注意這一點,總喜歡用很燙的水

來沖泡。一般說來,紅茶、綠茶、烏龍茶用沸水沖泡還是較好的,可以使茶葉中的有效成分迅速地浸出。某些嫩度很高的綠茶,如

龍井茶,應用80℃~85℃的開水沖泡,使茶水綠翠明亮,香氣純正、滋味甘醇。

3.浸泡的時間長短。一般也就是3到10分鐘左右。泡久了不但茶

Tags: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