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單人採茶機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67W

單人採茶機

單人採茶機是一種用於採摘茶葉的機器。它類似於草坪修剪機,但具有更細緻的操作,可以幫助採茶工人快速、高效地採摘茶葉。

單人採茶機通常由一個裝有鋸齒刀片的機器人臂、一個可調節的抓握器、一個電動馬達和一個電池組成。採茶工人可以使用抓握器輕輕地抓住茶葉,機器人臂會將茶葉剪切並收集到集裝箱中。

使用單人採茶機有許多好處。首先,它可以顯著地提高採茶效率。一個採茶工人可以使用單人採茶機採摘一天相當於10個採茶工人採摘的茶葉。此外,單人採茶機還可以提高茶葉的品質,因爲它可以在採摘時非常準確地剪下新鮮的茶葉,將對茶葉的品質產生積極影響。

總之,單人採茶機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幫助採茶工人快速高效地採摘茶葉,提高茶葉品質,爲製茶業帶來很大的效益。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葉機械常識

1.茶葉機械採摘技術有哪些

對大多數茶區來說,茶葉生產中耗工最多的一項工作就是採茶。

在採摘大宗茶的產區,採茶所需用工量佔總用工量的60%以上,而且有很強的季節性,必須及時採摘才能保證茶葉的產量與品質。 隨着茶葉生產專業化程度以及茶園面積和單產水平的不斷提高,爲更好地提高茶園經濟效益,茶園採茶實行機械化已經迫在眉睫。

據研究,在每畝產幹茶200kg的茶園中,單人手提式採茶機,切割幅度325mm, —般比人工採提高工效20倍左右,臺時工效可達40 ~ 50kg鮮葉;雙人採茶機,切割幅寬910mm,工效又可比單人採茶機提高4倍,臺時工效可達225kg鮮葉。由此可見,實行機採可以明顯提高工效、降低生產成本。

同時,機採茶葉的質量能達到較高水平,明顯優於手工粗放採摘的茶葉。

2.茶葉機械採摘的基礎條件是什麼

具體如下: 1。

茶園條件符合機械採摘的茶園應是平地或坡度不超過15。的緩坡條栽茶園,梯級茶園梯面寬在2m以上。

茶園的種性較純、發芽整齊、生長勢強。樹高保持60~80cm,行間保留15~20Cm。

三次定型修剪後的新種植茶園,也可採用機械採摘。 投產已有較長時間的生產茶園,或因其他原因導致樹勢衰敗的茶園,應先透過重修剪等措施進行改造,待符合要求後再實行機械採摘。

2。 採茶機械選型及配套採茶機械有許多不同的類型,應根據茶園的實際條件,區分是幼齡茶園還是生產茶園,合理地選用採茶機。

雙人擡式採茶機適用於平地茶園和緩坡茶園;單人操作的小型採茶機械較爲適合坡度較大的茶園;以擴大樹冠爲主的幼齡茶園,適宜用平型採茶機;以採摘鮮葉獲取產量爲主要目的的生產茶園,應該選用弧型採茶機(平型樹冠的茶園只能選用平型採茶機)。 另外,機採茶園一般採用修剪機進行輕修剪。

修剪機的選型應與採茶機相配套,即平型採茶機配平型修剪機,弧型採茶機配弧型修剪機。 3。

機手與操作人員的業務培訓機械採茶的技術性較強,參加機採工作的機手及操作人員事先必須經過技術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機採茶園的樹冠培育與肥培管理技術;機械的結構、性能及使用;機械常見故障的排除;茶園採茶與修剪的田間實際操作技術等。

培訓合格後,機手及操作人員纔可以進行實際採摘工作。

3.茶藝基礎知識

【茶藝和茶藝背景的基本含義】

1.茶藝

是包括茶葉品評技法和藝術操作手段的鑑賞以及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

就形式而言,茶藝包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一系列內容。品茶、先要擇,講究壺與杯的古樸雅緻,或是豪華莊貴。另外,品茶還要講究人品,環境的協調,文人雅士講求清幽靜雅,達官貴族追求豪華高貴等。一般傳統的品茶,環境要求多是清風、明月、鬆吟、竹韻、梅開、雪霽等種種妙趣和意境。總之,茶藝是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結合,其中包含着美學觀點和人的精神寄託。傳統的茶藝,是用辯證統一的自然觀和人的自身體驗,從靈與肉的交互感受中來辨別有關問題,所以在技藝當中,即包含着我國古代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又包含了人們主觀的審美情趣和精神寄託。

茶藝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茶葉的基本知識。學習茶藝,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葉的分類、主要名茶的品質特點、製作工藝,以及茶葉的鑑別、貯藏、選購等內容。這是學習茶藝的基礎。

4.茶葉的專業知識

喝茶,不爲附庸風雅很多人在談到茶時,總是說自己不懂茶,不瞭解茶,其實茶作爲一種飲品不需要你過分的解讀它,你懂可口可樂嗎?懂不懂並不重要,喝了還想喝纔是一款茶的成功和獨到之處。

現在我就來給茶友們介紹一些茶的基本知識。中國六大類茶1、發酵類茶發酵這一步對茶的製作來說是很重要,是否經過發酵、發酵的程度如何對茶類的劃分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不同茶類各據不同口感的原因。

可以看出綠茶、白茶和黃茶就是發酵程度較低或者未發酵的茶,這一類茶茶葉較爲新鮮,保持了大量的多酚類物質,比如和綠茶,可以起到降火、減脂、防癌、抗衰老、消炎殺菌等作用,但此類茶性清涼,體寒者或者冬季應減少飲用。黃茶、紅茶和黑茶發酵程度較高,這類茶發酵後茶多酚流失產生大量酶,減輕茶的寒性,性溫,可以暖胃養胃,男女老少皆宜,非常適合冬季飲用。

2、品類篇各類茶的特性:綠茶:未發酵茶,綠茶的製作經過殺青、揉捻、乾燥三個步驟完成。綠茶綠湯,香氣高,味道略苦澀。

主要品種有黃山毛峯、廬山雲霧、西湖龍井、峨眉雪芽、洞庭碧螺春等。白茶:微發酵茶,白茶的製作經過採摘、凋萎、烘乾、儲存四個步驟,極爲自然簡單。

成茶茶葉牙毫完整,銀白相間,茶湯爲杏色或淺黃,味道香甜爽口。主要品種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

黃茶:微發酵茶,與綠茶的製作過程相似,只是多了“悶黃”一步,形成黃茶的特性。黃茶黃湯,香氣清且高,味道甘甜醇厚。

主要品種有北港毛尖、霍山黃芽、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遠安黃茶、溫州黃湯、皖西黃大茶、廣東大葉青等青茶:半發酵茶,就是我們常說的烏龍茶。製作過程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

青茶條索粗壯,黃綠相交,茶湯呈,味道醇香。煮要品種有鐵觀音、黃旦、本山、毛蟹等。

紅茶:全發酵茶,經過凋萎、揉捻、發酵、乾燥資格步驟製作而成,典型特徵爲茶紅、湯紅、葉紅,味道飄香醇厚。主要品種有分爲小種紅茶、功夫紅茶、紅碎茶、祁門紅茶、滇紅。

黑茶:後發酵茶,經過殺青、揉捻、渥堆和乾燥四個步驟製作而成。茶葉爲黑而又光澤,茶湯濃黃透明,茶葉可有香氣,陳茶具陳香,但不能有黴味或異味,味道醇美濃厚。

主要品種有云南黑茶(普洱茶)、湖南黑茶包括茯茶、千兩茶、黑磚茶、三尖等。

用什麼方法可除剪茶機上的茶漿?

衆所周知,茶樹種植生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過去農民主要依靠手工勞動來進行種植採摘和管理,但隨着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農村勞動力需求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農民放棄農業種植,來到城市中務工。現在擺在茶園管理過程中最大的難題就是勞動力不足,常規生產模式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很多茶園處於荒廢狀態,無人管理,更無人採摘。

所以機器設備的研發、引入和應用成爲現代化茶園種植的必然。雖然高檔綠茶仍然以手工採摘爲主,但機械採茶設備的使用和應用已經越來越普及,極大的解放了勞動力,提高了生產效率。今天止茶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茶葉採摘機械的種類以及使用和保養相關的知識,希望給有需要的茶農朋友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茶園採摘機械有哪幾個種類?

根據統計,過去在傳統人工生產模式下,有將近60%的生產成本是被人工採摘所消耗的。透過實驗表明,使用機械採摘極大的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效率。茶葉採摘機械根據作業方式、工作原理、動力配置的不同可以區分爲以下幾種。

第一,按照操作形式來分類,可以分爲單人揹負手提式、雙人擡式和乘用型三種。

第二,按照機具刀片剪切方式來分類,可分爲往復切割式、螺旋滾切式和水平勾刀式。

第三,按照樹型樹冠適用來分類,可分爲弧型和平型兩種。

第四,按照動力能源來分類,可分爲機動型、電動型和手動型。

其中單人手提式採茶機使用最爲靈活,可以在一些分散種植的茶園,甚至坡度較陡的梯田茶園均可使用,主要適用於採摘平型樹冠,動力能源主要包括電動和機動兩種。對於規模較大的平地或緩坡地茶園,一般採用雙人擡式採茶機效果比較好,工作效率高,可以適用於弧型樹冠,也可以施用平型樹冠,動力能源主要爲機動方式。而對於現代化科學種植的新式茶園,根據要求進行了合理密植和科學修剪,培養了良好的樹冠樹型,同時在茶園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的情況下,可以採用乘用型採茶機。

在這三種不同的採茶機種類中,乘用式採茶機的要求最大,單人揹負手提式最爲靈活。雖然採茶機的型號並不完全相同,但一般來說,單人採茶機的割幅在450~600mm,汽油機的動力在0.8kW左右,整機重量在9~10公斤左右。雙人採茶機的割幅在1000~1200mm,汽油機的動力在2.2~2.34kW左右,整機重量在12~14公斤左右。

在一些名優茶採摘過程中,過去由於採摘要求高,沒有辦法使用機械採茶,但現在隨着技術的進步,也開始研製一些新式的採茶機,包括折斷式和摩擦式兩種機械類型。其中折斷式是利用彎曲折斷原理,採下鮮嫩茶葉而保留粗老枝條。摩擦式是利用一對彈性摘指夾住茶葉,依靠摘指與茶葉間的靜摩擦力,摘下鮮葉而保留老葉。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在實踐中應根據當地鮮葉原料的採摘要求而綜合運用。

不同類型的採茶機該如何使用?

機械有一定的使用壽命,而合理的使用採茶機則可以延長機械的使用壽命,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成本。在生產中不同的採茶機類型使用的方式並不完全相同,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使用前檢查機具不可忽視

很多茶農在剛剛接觸茶葉機械的時候,對於使用機具前的檢查工作並不上心,甚至完全不檢查直接上手。但是這樣操作的話,並不符合安全操作,很有可能在工作的時候出現意外事故。採茶機使用前主要的檢查工作包括機具檢查、加註混合油、油路檢查與調節和機具啓動等幾個部分。對於集葉袋的安裝,要根據指示標記,依次掛在導業板和機架掛鉤上,調整好帶口鬆緊。

單人採茶機要先連接汽油機和傳動部分,再將軟軸另一端的與機具傳動部分連接,安裝好集葉袋之後進行油路檢查。在操作時要先將裝好揹帶的汽油機發動在揹負的身上,或者有旁人協助發動汽油機。這一點是與其他採茶機具的發動方式有一定區別。

第二,採茶機人員配置和機具調節要到位

首先,不同採茶機人員配置不同。單人採茶機一般1人即可使用,也可單獨配置1名集葉手,幫助移動集葉袋。雙人採茶機至少需配置3人,分別是主機手、副機手和集葉手。三人的站位分別是主機手位於非汽油機一側,而副機手則站在汽油機一側。集葉手一般位於主機手之後,主要負責移動集葉袋。乘坐式採茶機根據不同類型,要求配置的人員不同,一般來說跨行自走全自動式採茶機,只需要一人操作即可。

其次,操作時要講機具高度調節到合適位置。每個人的身高以及操作習慣都不太一樣,所以在採茶機使用之前,應根據每個人的操作習慣將高度調節至操作人員雙手提起手把,手柄自然下垂,刀口片接觸到適合的採摘蓬面高度爲宜。調整完成之後要鎖緊手柄調節開關,注意防止在採摘操作過程中鬆脫。

第三,採茶機田間採摘作業要嚴格按要求進行

使用單人採茶機操作時,一般左手握緊汽油機側把手,右手握緊刀杆把手,平穩勻速前進採摘。單人採茶機在採茶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前後左右移動機器,要保持穩定,以免造成機器對接袋的切割。一般當單人採茶機採摘量達到10公斤左右時,要及時倒出鮮葉或者更集葉袋。操作時必須停止刀片運轉,保證機器處於怠速狀態,確保注意安全。

使用雙人採茶機時,要緩慢開啓油門開關,控制油門,將離合張緊開關開到底,使機器轉速穩定在7000r/min,油門開3/4左右。採摘作業時,主機手應倒退行走,副機手應保持前進狀態,位置應滯後主機手40~50釐米左右,保持機器刀片與茶行有70度左右的夾角。採摘過程中,應根據採茶季節及樹冠蓬麪茶芽生長情況,合理控制行進速度,一般以0.5米每秒爲宜。當雙人採茶機集葉袋鮮葉達到20公斤左右時,要及時卸葉。操作規範跟單人採茶機類似。

採茶機該如何進行保養?

一般來說,採茶機分爲日常保養和階段性保養兩個部分。這是延長採茶機使用壽命的重要處理方式,廣大茶農朋友千萬不可忽視。

日常保養:在每次作業完成後,要將沉積在刀片上的茶漿清洗乾淨,並且添加適量的潤滑油保護刀片。同時必須按照操作規程檢查刀片螺釘是否鬆動,對空氣濾清器海綿用純汽油清洗,乾燥之後,裝好緊固。採茶機刀片要隔1~2小時需要加註一次機油,每隔20小時左右要往轉動箱助油孔加註一次高溫黃油。

階段保養:採茶機經過一段時間使用以後,必須對齒輪箱進行保養,清除廢油,加註高溫黃油。要清除消音器和火花塞內的積碳,清空油壺內的混合油,在氣缸火花塞孔內滴幾滴汽油。使機油均勻分佈氣缸壁內,保護氣缸。同時還要及時清除採茶機具身上的雜物,尤其是風管悶蓋中的雜葉,否則的話會影響風管出風,造成機器損壞。

總之,使用採茶機採茶可以大大提高勞動效率,節省勞動時間,降低勞動成本,在現代化茶園種植過程中,應用十分廣泛。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茶園機械的投入應用將進一步擴大。對於茶農來講,應根據現代種植的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種植管理水平,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在降低勞動成本的情況下,不斷提高收益。

167閱讀

搜尋

樑宏亮採茶機價格表

新昌樑宏亮採茶機價格

川合採茶機

採茶機爲啥不能普及

天御採茶機價格表

樑宏亮採茶機

採茶機一臺可以採多少

每臺單人採茶機每天可以採1000KG---2.5KG,工效是人工採茶的10---20倍。當然高品質的茶是採不了,你看了採茶機的工作圖就明白了

目前大量使用的採茶機有哪些?

採茶機可分爲剛性刀具切割採茶機(非選擇性採茶機)和選擇性採茶機兩種。選擇性採茶機是指可以按茶鮮葉老嫩度進行選擇性採摘的採茶機。名優茶採摘勞動力緊張一直是一個大問題。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曾研製過各種選擇性名優茶採茶機。但因爲技術難度大,無一進入實用階段。所以現在使用的都是剛性刀具切割採茶機。剛性刀具切割採茶機按刀具運動形式又可分爲往復式、滾動式和旋轉式。目前滾動式、旋轉式切割採茶機已經很少使用,大量使用的只有往復式切割採茶機。所以採茶機往往僅指往復式切割採茶機。往復式切割採茶機按工作人員可分爲雙人、單人兩種,按採摘刀具形狀可分爲平、弧形兩種。其工作原理都是由定刀、動刀組成的刀片組將茶鮮葉割下,然後由集葉裝置將鮮葉收入鮮葉袋中。採茶機目前在向輕巧、堅固、震動小、自走等方向發展。

新昌的樑宏亮發明採茶機要買多少錢一臺

電動採茶機  

便攜式電動採茶機是經過多年的研究,實驗研發而成的。該機突破了日本、韓國、臺灣及內等地製造的採茶機存在的笨、重、操作不便,使用成本高,且採摘下來的茶葉質量差等條條框框,根據中國的山川地理及茶農的實際情況而製造的,產品遠銷國外。

該機操作時只要手握手柄啓動電源開關,將刀片組對準茶葉即可實現採茶作業,而且採摘下來的茶葉質量,可達到手工採摘一樣的水平。

適宜個人採茶,一臺機上山作業一天最少可抵3-5個勞動力的工作效益,且每次使用後再次充電只要0.2度電。使用本採茶機是解決勞動力,支援“三農”的最佳選擇。

單人電動採茶機\輕型自動採茶機

1.投資少,10天就收回2.效率高,1人頂4人3.操作簡便,男女老少都可行4.綠色環保,不產生二次污染5.效果好,同手工採摘沒有區別6.適用性強,適合多種茶園和不同檔次的茶葉採摘。

採茶機的原理是什麼?

茶葉採摘機

茶樹的合理採摘是茶葉獲得穩產、高產、優質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採茶就是要根據茶樹品種、氣候條件、樹齡、生長勢及不同肥培水平等因素,結合市場需求採摘茶葉,採茶和留養結合,既收茶葉,又能保證茶樹正常生長,達到持續高產優質的目的。

近年來,在我國大型茶場推廣試用的採茶機,有雙人擔架式、機動型、螺旋滾刀切割式採茶機及水平旋轉刀切割式採茶機兩種。這兩種採茶機的採摘質量好,操作方便,能適應各種地形的茶園作業,比手工採茶提高工效約10倍。

1、 小型手提式採茶機(合肥瑞信)

一種以蓄電池爲動力,小型輕便單人操作的採茶、輕修剪兩用機。它具有適應性強、綠色環保、使用簡單、投資少、見效快、收效高等顯著特點。

工作原理:電機帶動刀片旋轉,刀片一方面切割葉片一方面擊打葉片,將葉片拋向後部,同時人的手向前運動使葉片落入集葉袋。

2、 單人揹負式採茶機

由發動機、傳動軟軸、變速箱、吹風機和切割器組成。

3、 單人自走式採茶機

動力一部分用於機械向前運動,一部分用於採摘茶葉。操作把手可以水平90度旋轉。

4、 雙人採茶機

工作原理與單人採茶機相同,但採茶幅度比單人的要寬。單人的採茶幅度爲450~600毫米,雙人的採茶幅度爲1000~1200毫米。

5、 乘用型採摘機

這種採摘機用在標準化管理的茶園中,工作時跨騎在茶樹叢上,動力既用於行駛又用於採摘茶葉。履帶爲鐵履帶,有效採割高度爲530~990毫米。

應該怎樣採茶葉

茶葉機採技術是近年茶葉生產上廣泛推廣的一項低成本、高效益的實用技術。實踐證明,機械採茶和手工採茶相比,可以提高功效10倍以上,節約採茶成本30%以上。並且,機採鮮葉的質量明顯優於當前粗放手工採茶質量。

機採茶園適期採摘是取得優質高產的關鍵。春茶早期應手工採製適量名優茶鮮葉,當有70%左右的新梢達到紅、綠茶採摘標準時就機採,夏秋茶有60%新梢符合標準時機採。中小葉種茶區一般一年採摘4~6次,大葉種茶區一年採摘6~7次。春茶採摘週期12~24天,夏秋茶爲20~30天。一臺雙人採茶機可負擔70畝左右茶園的採摘任務,一臺雙人修剪機可負擔80~100畝的茶園修剪任務,採茶機和修剪機的配置比例大約1.5∶1較爲合適。坡地茶園,應選單人採茶機和修剪機,一般一臺單人採茶機可負擔18~20畝茶園的採摘任務,一臺單人修剪機可負擔40畝茶園的修剪任務。

雙人機採跨行作業,成年茶園來回一次可完成一行茶樹的採茶、修剪作業,先採剪主機手一側的半邊茶樹,注意儘量減少樹冠中心部重複採摘,幼年茶樹一次即可完成。機器工作時應與茶篷成一傾斜角,雙人修剪機爲30°,雙人採茶機爲15°~20°。行走時主機手後退,副機手前進,機手必須配合協調,步調一致,保持機器平穩,避免忽高忽低,忽快忽慢。機手行走速度0.5米/秒爲宜。採茶機刀片運轉速度(往復頻率)爲1000~1250次份,汽油機應中速(4000~5000轉/秒)執行,油門開度應掌握在0.85左右,二衝程小型汽油機使用燃料是汽油和機油的混合油,其配比20小時以內15∶1(容積比),20小時以後20∶1。採茶機上下兩刀片的間隙不應大於0.2~0.3毫米,間隙過大將妨礙切割質量。

汽油茶葉剪單剪好還是雙剪好?

茶樹修剪機是茶園管理專用作業機械,用於茶樹的輕修剪、定型修剪、深修剪、重修剪、臺刈等作業場合。以往,茶樹修剪多是用修枝剪刀進行手工修剪,費時費力,作業質量較差。對於機械化茶園來說,要保證樹冠整齊,形成理想的茶樹採摘面,實現機械化採茶,就必須採用機械化修剪作業。

1)按操作手人數分:可分爲單人茶樹修剪機,雙人茶樹修剪機兩種;

2)按動力能源分:可分爲燃油型機動茶樹修剪機、蓄電池電動茶樹修剪機兩種;

3)按作業任務分:可分爲茶樹輕修剪機,茶樹重修剪機、茶樹臺刈機三種;

4)按行走方式分:可分爲手提式茶樹修剪機,擔架式茶樹修剪機、走輪式茶樹修剪機三種。

爲了充分發揮修剪機的使用性能,提高作業質量,對茶樹修剪機的合理選擇和正確應用是十分重要的。應根據茶園生長狀態等,確定對茶樹修剪的種類。比如:幼齡茶園的定型修剪,則可選用單人或雙人平形修剪機,一次剪過,整齊劃一,修剪高度也容易掌握,效果最好。對成齡茶園進行輕修剪和深修剪,一般應選用雙人修剪機,若爲大葉種茶園,應用平形雙人修剪機,中、小葉種茶園,使用弧形雙人修剪機,當然成齡茶園也可應用單人修剪機進行輕修剪和深修剪,但工效低,一般多是使用雙人修剪機修剪蓬面,然後輔以單人修剪機進行兩側修邊,作業效果較爲理想。

隨着茶葉生產的發展,中國機械行業從70年代初期開始,不斷增加從事茶葉機械研究的力量,促進了茶機品種和性能的增加與改善。江蘇、浙江、湖北、安徽等產茶省(區)開始進行茶樹修剪專用機具的研製。70年代中期,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和和安徽省農業機械研究所等單位成功開發出燃油機動型單人(雙人)茶樹修剪機。

燃油型機動茶樹修剪機(俗稱:汽油機)由動力、切割器、傳動機構、機架和操作手柄等部分組成。動力爲汽油發動機,刀片爲往復切割式,切割器有弧形和平形兩種形式。作業時由單人手提及兩人手擡跨行作業,汽油機產生的動力,經飛塊摩擦式離合器、減速和凸輪等傳動機構驅動上、下刀片作往復運轉,實施對茶樹的修剪。產品類型包括:

1、手提式茶樹修剪機(portable tea pruning machine)

操作者用手提持的由小型動力機驅動切割器進行茶樹修剪作業的機器。主要用於茶樹的輕修剪和深修剪,同時,也可用作機械化茶園的修邊,使茶樹行間留出20釐米的間距,以利機器的透過和操作。

2、擔架式茶樹修剪機(stretoher type tea pruning machine)

所有機件及小型動力機安裝於擔架上、由兩人提持操作進行茶樹修剪作業的機器。切割器有弧形和平形兩種形式,機架可以通用。弧形切割器的雙人修剪機主要用於中、小葉種灌木型茶樹的輕修剪和深修剪。而平形修剪機主要用於幼齡茶樹的定型修剪和大葉種小喬木型茶樹的輕、深修剪。作業時由兩人手擡跨行作業,在茶樹蓬面上跨行作業,因此勞動強度比單人修剪機低,作業效率也較高,每行茶樹蓬面若需年修剪兩次,臺時工效爲1.5-2.0畝,比人工修剪可提高工效10倍。可剪直徑10毫米以下的枝條,且由於刀片弧度與雙人採茶機完全一致,可與雙人採茶機配套使用。

3、走輪式茶樹修剪機(wheel type tea pruning machine)

由人力拉行、小動力機驅動切割器的茶樹修剪機。把現有的單人手提式或雙人手擡式改進爲自走式,因此不僅可使茶樹中的修剪工作機械化,可明顯降低勞動強度,成倍地提高工作效率。不僅可以自由地選擇茶樹的修剪高度,而且可以在地形複雜的山坡上作業,使茶樹的修剪工作完全機械化。

三、環保節能型電動茶樹修剪機

2000年以來,針對茶樹修剪人工作業效率低、勞動強度大,而汽油機售價高、油價高、故障率高、維修費用高等問題,南京一家園林機械廠率先研製生產出“綠節牌”環保節能型多功能電動茶樹修剪機專利產品,系列產品有:多功能電動茶樹修剪機、單刃電動茶樹修剪機、多功能電動茶樹重修剪機。該系列電動茶樹修剪機具有以下共同特點:

① 環保節能:以免維護蓄電池爲動力,修剪作業過程對茶樹枝葉零污染(不存在油氣的“跑、冒、滴、漏”),從而確保茶葉品質的原生態;

② 節能顯著:汽油機一天耗油20多元,此類電動茶樹修剪機工作一天下來充電僅耗電0.6度;

③ 多功能:可承接各類綠化作物的養護修剪業務;

④ 效率高:單人每天可完成6人以上手工作業的工作量;

⑤ 修剪質量滿足農藝要求:蓬面平整度優於手工修剪,基本無漏剪、撕裂率小於10%的行業標準。修剪後接近灌木型茶樹的自然生長狀態,形成的樹冠面較大,修剪面整齊美觀,且萌發數較多;

⑥ 單人手提作業,對茶園地形無,特別適合山地條形茶園;

爲什麼茶葉要炒幹,而不是曬乾。

製茶的工藝不同自然工序也就不同,不論是炒幹還是曬乾都是製茶的一個步驟,下面就介紹一下製茶的工序吧.

1.製茶工藝

晾青:時間先短後長,攤青先薄後厚。

殺青:是利用高溫處理新鮮的茶葉,使之變軟,保持綠色,並失去一部分水分,便於揉捻。

溫度:280~300℃。

目的:利用高溫殺死青葉中的催化酶,使酶失去活性,保持葉片綠色,借熱化學反應,消除葉中青臭、苦、澀味,轉化爲具有花香醇味的殺青葉。

揉捻:茶葉含水量60%爲宜,適於整形;提高葉溫,揉捻可塑性增強。

悶堆:將鍋炒的茶葉,堆積蓋布悶黃。

發酵:決定茶葉色、香、味品質的關鍵。發酵由揉捻開始,因揉捻的壓力作用,葉細胞受損,多酚類黴促氧化受損,聚合加速進行,而開始發酵。發酵溫度初期32℃~40℃。後期15℃~18℃。發酵初期氧化速度大,要充分供氧,室內宜通風良好。

乾燥:

第一階段:蒸發水分,制止促黴作用,失水快,含水量60%左右降至47%左右,利於除去異雜氣味,提高溫度,增加通風量。

第二階段:整形(揉捻),含水量降至18%左右。

第三階段:足幹,含水量5%左右。

乾燥溫度80℃~130℃左右。

2.製茶過程

採摘

採摘是用食指與姆指挾住葉間幼梗的中部,藉兩指的彈力將茶葉摘斷,採摘時間以中午十二時至下午三時前較佳,不同的茶採摘部位也不同,有的採一個頂芽和芽旁的第一片葉子叫一心一葉,有的多采一葉叫一心二葉,也有一心三葉。則另有單人式、雙人式採茶機,可利用機械採茶,既省力且快速。

日光萎凋

採摘下來之茶菁須於日光下攤曬,或利用熱風使茶菁水分適度蒸散,減少細胞水分含量,降低其活性併除去細胞膜之半透性,而細胞中各化學成分亦得以藉酵素氧化作用引起發酵作用的進行,攪拌後攤平於笳藶上。

炒青

茶青萎凋至適當程度即以高溫炒青破壞葉中酵素活性停止發酵的繼續進行,並可除去鮮葉中的臭青味,而鮮葉亦因水分的蒸散而便於揉捻。

揉捻

將炒青後之茶葉置入揉捻機內,使其滾動並形成捲曲狀,由於受到揉壓,因此遂有部分汁液被擠出而粘附於表面,如此在沖泡時便可很容易地溶解於茶湯之中。不同的茶其揉捻程度也不一樣。

團揉

團揉是以布巾包裹茶葉使其成爲一圓球狀,再以手工或布球揉捻機來回搓壓,並不時將茶葉攤開打散以散熱,團揉過後的茶葉茶身將更爲緊結而形成半球形或球形茶。

渥堆

一般茶青製作到揉捻已算告一段落,剩下的只是乾燥,但「後發酵茶」在殺青、揉捻後有一堆放的過程稱爲「渥堆」,也就是將揉捻過的茶青堆積存放,由於茶青水分頗高,堆放後會發熱,且引發了微生物的生長,就因爲熱度與微生物關係,使茶青產生了另一種的發酵,茶質被「降解」而變得醇和,顏色被氧化而變得深紅,這就是所謂的「普洱茶」。

乾燥

乾燥是利用乾燥機以熱風烘乾揉捻後之茶葉,使其含水量低於百分之四,利於貯藏運銷,通常爲了能使內外乾燥一致,常採用二次乾燥法,先使其達到七、八成乾燥,然後取出回潮,再進行第二次的乾燥。

緊壓

緊壓就是把製成的茶蒸軟後加壓成塊狀,這樣茶就被稱爲「緊壓茶」,除便於運輸、貯藏外,蒸、壓、放的過程中也會爲茶塑造出另一種老成、粗獷的風味。

使茶再多熱受潮。

利用茶葉本身的膠質使葉子緊密連結在一起,穩定了往後陳放期間受潮、陳化的速度。

繼續緊壓前一些成分的降解與陳化,使茶質變得更醇厚。緊壓茶的陳放年份是決定市價很重要的因素,當然陳放的品質也很重要。

緊壓的形狀有圓餅狀、有方磚形、有碗狀、有球狀、有柱狀...等,緊結程度也所不同,有些緊壓茶只要用手一剝就可以剝開,有些緊壓茶就非得用工具不可。緊結的程度也會影響陳放的效果,緊結程度高者,陳放的效應慢,茶性顯得結實,緊結程度低者,陳放的效應快,茶性顯得豪放。

3.製造過程

綠茶

鮮葉>殺青>揉捻>乾燥>綠茶

殺青方式:1.加熱殺青

2.蒸氣殺青

乾燥方式:

1.炒幹(炒青):長炒青——長條形的炒青綠茶

扁炒青——外形扁平光滑

圓炒青——外形呈圓形顆粒狀

特種炒青(細嫩炒青)

2.烘乾(烘青):普通烘青——通常用來熏製花茶

細嫩烘青

3.曬乾(曬青):加工成緊壓茶

紅茶

鮮葉>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紅茶

發酵:

發酵是製造紅茶的關鍵,又稱『渥紅』,因葉片中含有生物催化劑『多酚氧化酶』,這種酶在高溫下會失去活性,所以紅茶不經過殺青,所以酶保持了高度的活性。另外茶葉中含有一類叫做『茶多酚』的無色物質,茶多酚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很容易氧化,變成紅色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一部分溶於水,變成紅色的湯,一部分不溶於水,累積在葉片中變成紅色,紅茶的紅湯紅葉即如此形成的。

分類:1.小種紅茶:紅湯紅葉,有松煙香,爲似桂圓湯。

薰焙:茶葉薄攤於竹篩中,地上堆鬆材,以明火燃燒,使茶葉吸收大量松煙香味。

2.功夫紅茶:發酵至葉色變銅紅才能烘乾,掌握火溫烘至甜香濃郁纔是優質產品。(1875年後纔有此製法)

3.紅碎茶:揉捻時用機器將葉片切碎,成顆粒形碎片。

紅茶製法於綠茶之後,約1650年前後纔有。

青茶

鮮葉>曬青>搖青>涼青>殺青>初揉>初烘>包揉>復烘>乾燥>青茶(烏龍茶)

屬半發酵茶,介於紅茶與綠茶之間的茶類。1855年前後纔有此種製法。

白茶

鮮葉>曬乾(或用文火烘乾)>白茶

採摘細嫩茶葉,葉背多白茸毛的茶葉,加工時不炒不揉,使白茸毛在茶外表完整的儲存下來。

1.銀針:又稱白毫銀針。

2.白牡丹:採摘一芽二葉,萎雕後直接烘乾,葉背呈白色,葉面銀色,形似牡丹而得名。

3.貢眉:採摘一芽二三葉。

4.壽眉:製造時先經抽針,抽摘出之茶芽做銀針,其它葉片制貢眉,製造時使葉緣微卷曲,完整的保留葉背的白茸毛,葉片似老壽星的眉毛而得名。

白茶性涼,具退熱降火之功

黃茶

鮮葉>殺青>揉捻>悶堆>乾燥>黃茶

黃芽茶原料細嫩、採摘單芽或一芽一葉加工而成,主要包括湖南嶽陽洞庭湖君山的“君山銀針”,四川雅安、名山縣的“蒙頂黃芽”和安徽霍山的“霍山黃芽”。

黑茶

鮮葉>殺青>初揉>渥堆>復揉>乾燥>黑茶

黑茶由於原料粗老,加之製造過程中一段堆積發酵時間較長,因而葉色多呈暗褐色,故稱黑茶。

花茶

將毛茶與花一層層的堆放,經過幾個小時,待茶葉吸收了花香之後,將茶葉與花分開,分別烘乾之後,再將花朵加到茶葉中即是花茶。以茉莉花爲例:50公斤茶葉,大約配15~40公斤的茉莉花。

茶譜中記載,茉莉、玫瑰、薔薇、蕙蘭、蓮、桔、梔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

注:以上各種茶,因品質特徵各有不同,加工方法也千變萬化,一般有初加工與精加工之分;初加工的產品一般稱爲毛茶(或初製茶),將毛茶加工成爲精製茶或成品茶。 將各種毛茶或精製茶,用香花熏製後得到的產品稱爲花茶。毛茶經蒸汽處理,在模中壓成各種形狀,稱爲緊壓茶。

製茶的過程、和工藝(詳細的 謝謝)

不同的茶葉製作工序也不同,以綠茶爲例製作工藝如下:

1、採摘

採摘是用食指與姆指挾住葉間幼梗的中部,藉兩指的彈力將茶葉摘斷,採摘時間以中午十二時至下午三時前較佳,不同的茶採摘部位也不同,則另有單人式、雙人式採茶機,可利用機械採茶,既省力且快速。

2、日光萎凋

採摘下來之茶須於日光下攤曬,減少細胞水分含量,降低其活性併除去細胞膜之半透性,攪拌後攤平於笳藶上。

3、殺青是透過高溫破壞和鈍化鮮葉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發鮮葉部分水分,使茶葉變軟,便於揉捻成形,同時散發青臭味,促進良好香氣的形成。

4、揉捻透過揉捻形成其緊結彎曲的外形,並對內質改善也有所影響。揉捻可以卷緊茶條,縮小體積,破壞葉組織、物質轉變。

5、乾燥是利用乾燥機以熱風烘乾揉捻後之茶葉,使其含水量低於百分之四,利於貯藏運銷。

Tags:採茶 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