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進補的中藥有哪些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4.69K

進補的中藥有哪些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滋補性中藥種類和適用範圍:。1. 補氣藥:可治療氣血虛熱引起的症狀,如黃芪、白朮等。2. 補陽藥:可治療腎陽虛引起的陽痿、早泄等症狀,如肉桂、巴戟天等。3. 補血藥:可治療貧血引起的臉色蒼白或渾身無力等症狀,如當歸、白芍等。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不要自行處理。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五臟同補的中藥有哪些?

中藥裏面有很多進補的藥物,很多喜歡養生的人可能就會在秋冬季節用些進補的藥物,但是中醫裏面進補其實是有很多講究的,要講究五臟六腑的分開進補,還有一同進補的方法。那麼,一般五臟同補的中藥都有哪些呢?補五臟六腑的中藥都有哪些呢?

1、補五臟中草藥推薦

(1)補心臟中藥

當歸:生血補心,扶虛益損,逐瘀生新。

人蔘: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榮養衛。

川芎:能止頭疼,養新生血,開鬱上行。

麥門冬:解渴祛煩,補心清肺,有熱自安。

遠志:能驅驚悸,安神鎮心,令人多記。

(2)補肝臟中藥

沙蔘:消腫排膿,補肝益肺,退熱除風。

酸棗仁:斂汗祛煩,多眠用生,不眠用炒。

薏苡仁:專除溼痹,筋節拘攣,肺癰肺痿。

山茱萸:澀精益髓,腎虛耳鳴,腰膝痛止。

諸醋:積瘕可去,產後金瘡,血暈皆治。

(3)補脾臟中藥

白朮:健脾強胃,止瀉除溼,兼驅痰痞。

山藥:理脾止瀉,益腎補中,諸虛可治。

陳皮:順氣寬膈,留白和脾,消痰去白。

柴胡:能瀉肝火,寒熱往來,瘧疾均可。(少用)

白茯苓:滲溼利竅,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4)補肺臟中藥

天門冬:肺痿肺癰,消痰止嗽,喘熱有功。

紫菀:痰喘咳逆,肺痰吐衄,寒熱並濟。

五味子:生津止渴,久嗽勞虛,金水枯竭。

麥門冬:解渴祛煩,補心清肺,有熱自安。

沙蔘:消腫排膿,補肝益肺,退熱除風。

(5)補腎臟中藥

熟地黃:滋腎補血,益髓填精,烏髭黑髮,

龜板:滋陰補腎,除崩續筋,更醫顱囟。

覆盆子:腎損精竭,黑鬚明眸,補虛續絕。

牛膝:除溼痹痿,腰膝痠痛,益陰補髓。(少用)

杜仲:強筋壯骨,足痛腰疼,小便淋瀝。(少用)

2、冬季進補

1、蓮藕清新安神

蓮藕中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之外,膳食纖維的含量也很豐富,對緩解便祕,促進體內有害物質的排除很有幫助,冬天天氣乾燥,適量的吃些蓮藕能起到養陰清熱,

清心安神,潤燥止咳渴作用。

2、冬季怎麼吃蓮藕更養生

將一節蓮藕和一千克豬肋排,一同煲湯,待湯滾後加入料酒,食鹽,醬油和少許的蔥薑蒜調味,最後放入胡蘿蔔,蘑菇和豆腐等食材,再燉煮片刻即可食用;蓮藕有涼血補血功效,豬肋排中含有高質量的鈣和膠原蛋白,蘑菇,豆腐和胡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冬天適量食用具有良好的養生功效。

3、梨子生津降燥

梨子鮮嫩多汁,味道酸甜可口,含有85%的水分以及維生素,鈣,磷,碘等微量元素,冬季天氣乾燥,人體容易缺水,堅持每天吃梨能夠有效緩解提早,生津潤肺,吃生梨能輔助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導致的咽喉幹癢,疼痛,聲音嘶啞,便祕,尿赤等症狀;將梨子蒸熟或是煮熟吃有助於滋陰潤肺,止咳化痰,對治療肺熱咳嗽,喉嚨腫痛,風溼,痛風等症有一定的療效。

4、冬季怎麼吃梨子養生

梨子最經典的吃法就是用冰糖,川貝蒸梨子,將川貝用冷水泡軟,梨子從中切板,去核之後,將川貝放入梨子中,蒸煮半小時之後吃梨子肉即可,對於治療生呼吸道感染,風熱咳痰有極好的效果。

5、花生醒脾和胃

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E等營養元素,可健脾和胃、潤肺化痰、益氣止血,用於脾虛消瘦、食少乏力、乾咳少痰、產後乳汁不足等症。花生中的脂肪可使肝內膽固醇分解爲膽汁酸,促進排泄,從而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用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花生還具有止血和提升血小板的功能,對脾虛血少、貧血有一定療效,尤其適合女性食用。

6、冬季怎麼吃花生更養生

新鮮花生最好連殼煮着吃,煮熟後的花生不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殼和內層紅衣的保健功效。花生紅衣能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促進血小板新生,可治療血小板減少和防治出血性疾病;而且花生殼有降低血壓、調整膽固醇的作用。

7、黃酒暖胃驅寒

黃酒中含有18種氨基酸以及較高的功能性低聚糖,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性熱味甘苦,有通經絡、行血脈、溫脾胃、潤面板、散溼氣等治療作用。冬天適量喝加熱的黃酒有舒筋活血、生津補血的功效。

8、冬季怎麼喝黃酒養生

黃酒一般可以燒開再喝,燒的時候加入生薑片和適量紅糖,既可以蒸發掉部分酒精,又能改善口感,另外生薑可以加強舒筋活血的作用,紅糖可以加強生津補血的作用。如果搭配烏梅一起食用,更有養陰生津、潤肺護肝的作用。

9、冬飲紅茶

隆冬季節,品一盞熱茶驅寒保暖。中醫認爲“時屆寒冬,萬物生機閉藏,人的機體生理活動處於抑制狀態。養生之道,貴在防寒保暖”。而紅茶甘溫,養人體陽氣。且富含糖類物質與蛋白質,生熱暖腹,加強人體的抗寒能力,可幫助腸胃消化去油膩。

益氣補血的中藥有哪些?

女性在生孩子之後就會出現氣血不足的情況,這時候千萬要注意調理好身體,很多人會選擇吃一些益氣補血的中藥材,確實是有用的,最常見的可能就是人蔘,而且人蔘的吃法比較多,不同的吃法效果也是不一樣的,其實還有很多中藥材都有益氣補血的效果。

1、人蔘大補元氣

人蔘爲補氣藥之首,其性平,味甘,味苦,歸脾,肺,心經。有利於大補元氣,脾肺之氣,攝血生血,氣虛

體質,血虛體質者均可食用。尤其適宜於因大汗,大失血,重病或久病所致的脈搏虛弱,氣虛神衰等症狀,大病初癒者,體弱多病者,以及大出血者均可用人蔘來進補。

人蔘補元氣吃法:

取雞1只,人蔘10克,薑片5片,食鹽適量,將雞處理乾淨,與人蔘,薑片,適量水一起倒入砂鍋中煲湯,待雞爛熟後放食鹽調味。

此湯可大補元氣,生血補血,適宜貧血,體虛者以及大病初癒,大出血者,產婦等人羣食用。

2、黨蔘生津養血

黨蔘和人蔘功效近似,只是藥力更緩和,於補氣方面更偏於補脾肺之氣,也有一定的養血補血功效,適宜於氣虛體質,血虛體質人羣,尤其是兒童與女性食用,症見面色蒼白或蠟黃,全身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心悸,頭暈目眩等症。常與熟地黃,當歸等搭配同食。

黨蔘補氣血吃法:

取當歸,黨蔘各10克,豬蹄1只,食鹽,蔥,生薑,料酒各適量。將豬蹄洗淨後剁成大塊,與當歸,黨蔘,蔥,生薑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調入鹽及料酒,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燉,待豬蹄煮熟即可,佐餐食用。

此方有益氣養血滋陰之功,善治月經失調,痛經,經期腹痛等婦科病症,並具有一定的通乳之功。

3、龍眼肉益氣補血

龍眼肉溫而不燥,補益心脾,益氣養血,安神,適宜於氣虛體質,血虛體質者及心脾虛弱者均可食用。

龍眼補氣血吃法:

取龍眼肉,枸杞子各15克,大米50克,白糖適量,將所有材料放入砂鍋中,加清水熬煮,至米爛粥稠,加白糖調味,溫服,每日1劑。

此粥可益氣養血,養肝固腎,適宜於氣血虧虛,肝腎不足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脣甲淡白,腰膝痠軟,心悸失眠,氣短胸悶等,還可以改善營養性貧血,產後缺乳,高血壓等症。

4、絞股藍益氣活血

絞股藍具有益氣,活血,安神,潤肺的功效,對血壓也有調節租用,善治高血脂,慢性腸胃炎,慢性支氣管炎以及白細胞減少症等,還可有效改善體虛,乏力,精神萎靡等症。

絞股藍補氣血吃法:

取絞股藍10克,夜交藤15克,麥門冬12克,將三味中藥一起放入砂鍋中,放入適量清水,大火燒烤後改用小火瑪瑙,待湯汁濃即可,也可將三味中藥一起放入玻璃杯中,倒入沸水沖泡,浸泡約5分鐘即可飲用,溫服,每日一劑,反覆沖泡。

此方有安神,清心,滋陰,潤肺的功效,善治氣虛,心陰不足,心悸失眠,煩躁不安等問題。還可以有效改善體虛,乏力,精神萎靡等問題。

5、大棗氣血雙補

大棗補氣血的藥效較爲合歡,可直接食用,亦可入藥,可改善因氣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蒼白無華或臉色蠟黃,身體消瘦,全身無力,神疲倦怠,以及脾虛所致腹瀉,便溏等症,與黨參,白朮等搭配入藥,有利於加強補中益氣之功效。

大棗補氣血吃法:

取大棗15顆,茯神15克,粟米100克,先將大棗去核,與茯神同入鍋,加清水熬煮1小時左右,濾取藥汁,再加入洗淨的粟米,煮至米爛粥稠即可,趁熱溫服,每日1劑,可分兩次服食。

此粥在益氣養血的基礎上,更可健脾養心,從而起到一定的安神定志作用。

6、調理氣血的五步驟

第1步:調脾胃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靈樞·決氣》中有“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謂之血”之說,認爲血液是透過脾胃運化生成的,脾有統攝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療血證必須重視調理脾胃。

飲食調養可多吃南瓜、山藥、蓮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此外,還可煎服“參芪術茶”:取黨蔘5克、黃芪5克、白朮3克、淮山藥3克、升麻3克,取其煎煮液400克,泡花茶5克,衝飲至味淡,有補脾益氣、昇陽止瀉之效。

第2步:養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調氣機,有助脾胃運化,因此養肝血是調氣血的根本。中醫認爲“肝鬱則脾虛”,鬱悶暴怒的情緒會損傷肝、脾,導致氣血耗傷。此外,“人臥血歸肝”,科學研究發現,人在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是站立時的7倍。

肝臟血流量的增加,有利於增強肝細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因此,切忌生氣、熬夜,也不要讓身體過度勞累。中醫認爲“久視傷血”,坐在電腦前工作時,應當特別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養,防止耗傷氣血。

第3步:遠寒邪

中醫認爲,“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寒邪會讓血液瘀滯,經絡不暢,氣血生化受阻,極易導致關節病變、腸胃不適或誘發咳嗽。

冬季出門,務必戴好帽子、手套、圍巾等,在家要忌食寒涼、溫水泡腳、勤做按摩。老人氣血常不足,要更加註意。

第4步:食藥膳

補氣可食“四君子湯”,此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有益氣健脾之效。取人蔘10克、白朮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與羊肉燉食即可。補血可用“四物湯”。此方最早出自唐代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傷續斷祕方》,是中醫養血的經典藥方。取白芍、當歸、熟地黃、川芎各9克,放入250毫升水中,煎至150毫升時,空腹熱服。

此外,用當歸、川芎、紅花、熟地、桃仁、何首烏、枸杞子、阿膠、丹蔘等中藥與補血的食材如紅棗、龍眼肉、山楂、菠菜、胡蘿蔔、黑木耳、黑芝麻、豬肝、豬血、烏雞、紅糖等一起,做成可口的藥膳,均有很好的調節內分泌、養血之效。

第5步:多運動

運動是調養氣血必不可少的環節,有助脾胃將營養物質轉化爲氣血,讓人吃得香、睡得好。此外還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執行。

平時可選擇一項自己喜愛的運動,如慢跑、游泳、打球、瑜伽、太極拳等。有心腦血管疾病者運動前要做好熱身,讓關節活動開的同時,降低心臟負荷。

常見的滋補中藥有哪些?

在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除了每日所吃的食物以外,實際上還可以吃一些滋補的中藥來調理我們的身體,這樣就可以做到防患於未然,我們的身體也就不那麼出現疾病了,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了一些常見的具有滋補效果的中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那麼常見的滋補中藥有哪些?日常滋補吃什麼好?

一、滋補的中藥

1、枸杞子

治療作用:產於寧夏的銀川、中寧、中衛的枸杞子爲最好。枸杞子有十大美名:氣可充、血可補、陽可升、陰可漲、目可明、神可安、肝可滋、腎可養、火可降、風溼可祛。它的主要功能是補肝腎、明目、安神。對於老年人,枸杞子還有潤腸通便的作用。用法:泡水、煲湯或每天吃十幾粒。

2、杜仲

治療作用:杜仲主要產於四川。功能爲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男女老少皆可服用,特別是腰膝痠軟無力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用法:泡水、泡酒、燉肉。

3、黨蔘

治療作用:黨蔘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脾胃虛弱者,服用黨蔘有較好的效果。古人對黨蔘有很好的概括:健脾運而不燥,潤肺而不反寒涼,滋胃而不涼,養血而不燥。既滋補又養血。用法:把黨蔘切成小段,做湯。燉羊肉放黨參也很好。整枝黨蔘可以放在瓶子裏泡酒。

4、菊花

治療作用:菊花有很多品種,如雛菊、杭菊、、白菊、祁菊等。此爲貢菊,顧名思義指過去獻給皇上的。它產於安徽歙縣,貢菊有明目、清熱、散風的作用。如果受風寒而引起的頭痛,泡些菊花茶即可去頭風。用法:泡茶

5、花旗參

治療作用:花旗參又叫西洋參,它主要產於美國的綠州天脈、加拿大、法國。西洋參與其他參不同,它既有補氣的作用,又有滋陰的作用,服用後不會上火。特別針對中年人,每天吃兩三片,對身體很有益處。

用法:泡水、燉肉、直接含服。

6、山藥

治療作用:山藥主要產於河南省。可分爲兩種:毛山藥和光山藥。它有很好的補脾益腎作用。用法:放於鍋內蒸後食用,或切片後做湯。

7、鹿茸

治療作用:鹿茸分爲梅花鹿茸和馬鹿鹿茸,產地爲吉林省雙陽縣,它有溫腎壯陽、補益精血和安胎的作用。可以治療陽虛所引起的四肢發涼、頭目眩暈、腰膝痠軟無力等症狀。對腎陽虛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用法:泡水、泡酒、燉肉或直接服用。

8、冬蟲草

治療作用:冬蟲草爲菌科植物,主要產於雲南、甘肅、四川、青海、五個省區,四十六個縣。它的功能爲補肺益腎、止咳化痰止血。如老年人的氣管炎、肺氣虛、腎氣虛所引起的身體臟腑功能的失調,療效比較顯著。同時它還有降血脂的作用。用法:泡水泡酒喝至沒味。

9、黃芪

治療作用:黃者,色黃;芪者,長也。它是一種古老的中藥。產地在內蒙古、山西。黃芪的主要治療作用爲補中益氣,固表止汗、託毒排膿、利水消腫四大功能。以治療中氣不足,如胃有下墜感,上氣不接下氣等症狀較好。它還能健脾和胃,所以有開胃進食的作用。用法:泡水喝,泡酒飲用。

10、三七

治療作用:這種藥材爲三至七年採收,所以叫三七。它的外形如獅子頭,主要產地在雲、貴、川。少量食用三七可以補血,大量可以活血化淤。用法:食用時把它搗碎,與雞、肉一起燉,可以治療老年人的頭風痛、腰肌痠軟無力等症。

11、天麻

治療作用:主要產於雲、貴、川。它的功能爲鎮靜、散風、止痛。如果受了風,出現頭痛、手足麻木,吃了天麻即能止住,所以又叫定風草。它的治療效果快,可以直接達到病竈。快似一支箭,所以又名“赤箭”。用法:泡水、泡酒、燉肉。

12、當歸

治療作用:主要產於甘肅岷縣、陝西秦嶺。它分爲當歸頭、尾、全當歸。“頭”止血而上行;“身”養血而中守;“尾”破血而不流,“全”活血而不走。血虛引起頭疼宜用當歸頭;身體虛弱可用當歸身;筋骨疼痛、手腳麻木可用當歸尾。用法:泡水、泡酒、燉肉。

二、日常滋補吃什麼

1、南瓜:潤肺益氣

南瓜含有澱粉、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和鈣、磷等成分,營養豐富。南瓜不僅有較高的食用價值,而且有着不可忽視的食療作用。據《滇南本草》載:南瓜性溫,味甘無毒,入脾、胃二經,能潤肺益氣,化痰排膿,驅蟲解毒,治咳止喘,療肺癰便祕,並有利尿、美容等作用。

2、糙米:補充維生素

我們平常吃的雪白的米叫做精白米,它是在加工過程中經過精磨,去掉大米外層部分得到的產品。大米雖然潔白細膩,但經過精加工的大米,在碾制過程中胚芽以及穀子釉質部分和穀糠一起被磨掉了,糙米保留的營養更加全面,維生素保留較多。

3、茄子:祛風通絡

吃茄子最清火,茄子不僅是價廉物美的大衆蔬菜,還是食療佳品。中醫認爲,茄子性涼、味甘,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祛風通絡、寬腸利氣等功能,所以在這個季節吃些茄子能降“火氣”除秋燥。

4、銀耳:滋潤提神

銀耳以其色白如銀,形如人耳得名,又名白木耳、白耳子、雪耳等。銀耳一般製成幹品,以乾燥、白色微黃、朵大體輕、有光澤、膠質厚者爲佳品。銀耳能滋陰清熱,潤肺止咳,養胃生津,益氣和血,補腎強心,健腦提神,恢復疲勞等功效。具有滋潤而不膩滯的藥用特點。

吃什麼中草藥能補氣血_補氣血的中草藥有哪些

谷田夢:

1、當歸

中醫認爲,當歸味甘而厚,甘入脾,厚養血,具有補血的功效。《本草正》記載:“當歸,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補血中之聖藥也。”由此可見,當歸的補血效果可見一斑。

2、黃芪

中醫認爲“脾爲後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認爲黃芪“益元氣而補三焦”,清代的黃宮繡稱黃芪爲“補氣諸藥之最”。黃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藥,它的主要藥理作用是“益氣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託毒生肌”。凡是中醫認爲是“氣虛”、“氣血不足”、“中氣下陷”的情況,都可以用黃芪。

3、阿膠

水經注》有“歲常煮膠,以貢天府”的記載,故有貢膠之稱。《本草綱目》更是稱其爲“聖藥”,它與人蔘、鹿茸並稱中藥的“三寶”。據研究,阿膠主要是由膠原及其部分水解產物合成的,含氮16.43%~16.54%,基本上是蛋白質。藥理實驗結果表明,阿膠能促進紅細胞及血紅蛋白的生成,並能改善動物體內的鈣平衡,使血鈣升高。

4、紅棗

紅棗養胃健脾、補血安神;又能滋潤心肺、調和營衛、促生津液、通關開竅、助益十二經絡。對於貧血、面白、氣血不正有很好的調養作用。

Tags:進補 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