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大觀茶論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8W

大觀茶論

《大觀茶論》是唐代陸羽所著的一部茶經,是中國茶學的經典之一。全書分爲十二篇,涵蓋了茶樹、茶葉、泡茶、茶道等方面的知識,精華概括爲“煮、飲、賞、問、制、效、餌、形、種、源、疑、贏”。

《大觀茶論》首次提出了“茶具”的概念,提出了煮茶水、茶點(即茶餅)、配製、茶量等概念、原則和方法,對茶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此書強調茶的品質、製作工藝和飲用方法,講究精細、雅緻、樸素,給人以濃郁韻味的感受。另外,這一茶經還涉及到了中國茶文化中的一些卓越人物和事蹟,增強了古人的文化價值。

如今,在全球茶文化交流中,《大觀茶論》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成爲推廣中國茶文化的重要學術參考書之一。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大觀茶論原文及翻譯

原文:

嘗謂首地而倒生,所以供人求者,其類下一。谷粟之於飢,絲[上臺下木]之於寒,雖庸人孺子皆知常須而日用,不以時歲之舒迫而可以興廢也。至若茶之爲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間潔,韻高致靜。則非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矣。

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尤團鳳餅,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於今,百廢俱興,海內晏然,垂拱密勿,幸致無爲。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故近歲以來,採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且物之興廢;固自有時,然亦系平時之汗隆。時或遑遽,人懷勞悴,則向所謂常須而日用,猶且汲汲營求,惟恐不獲,飲茶何暇議哉!世既累洽,人恬物熙。

則常須而日用者,固久厭飫狼籍,而天下之士,勵志清白,兢爲閒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較筐篋之精,爭鑑裁之別,雖下士於此時,不以蓄茶爲羞,可謂盛世之情尚也。嗚呼!至治之世,豈惟人得以盡其材,而草木之靈者,亦得以盡其用矣。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後人有不自知爲利害者,敘本末列於二十篇,號曰茶論。

翻譯:

自古以來人們認爲,大地上生長萬物是爲了滿足人們活的需求。萬物種類各一,稻穀慄米用來充飢,蠶絲棉麻用來禦寒,常人和小孩都知道這些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不論年景好壞,都要生產。至於茶,它凝聚了閩甌山川的靈秀氣韻,寄寓着美好的稟性。飲着茶,驅除了心靈的鬱結,盪滌了心中的愁悶。茶帶給人們清閒而平和的感受,這種妙處就是平常人和婦孺之流所能領會的了。牋飲茶時,內心淡泊、純和,氣質高雅,意態寧靜。

這諒不是那種舉止慌亂,手足無措的人能夠消受得起的情趣。我在大宋建朝之初,每年專門派使者在建溪一帶焙製茶葉進貢,“龍團”、“鳳餅”等茶名冠天下,而壑源的珍品也從此繁盛。延至今日,百廢俱興,天下安定,君臣勤勉治國,有幸造就了無爲而治的昇平盛世。官宦、富商和平民都沐浴着朝廷的恩澤,受到道德教化的薰陶,社會上風行高雅,盛行飲茶、品茗風氣。所以近年來,茶葉採摘越發精細,製作工藝越發精巧,茶的品質等弟越發高中,烹水點茶的技藝越發高妙,無不達到空前境地。事物興盛或衰敗固然取決於時運,但是也和世道時局盛衰相關聯。

如果時局動盪,人心慌亂,百姓勞累病苦,日常生活所需還要疲於奔命,爲衣食溫飽憂患,誰還會閒心考慮飲茶這等雅事呢?現如今,世代相承太平無事,人們生活安適和樂,物質充裕,那些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長期以來就已經很充足,到處丟棄,而天下知識分子,一心向往清靜、高雅,大家爭先恐後地追求着閒靜、雅緻的生活,人們無不醉心於金石音樂,品評新茶。人們爭相比較茶筐包裝的精巧,爭着品評判別茶葉的高下。即使是不讀書,沒有文化素養的人,在這樣的時代也不會以收藏茶葉爲羞恥之事,真的可以稱得上是盛世的情趣和時尚啊!唉!在極其太平的時代,豈止是人盡其才,就是那些靈秀的草本也能物盡其用啊!我偶爾清閒無事,在研究中體會到茶事的精深微妙,領會了其中的奧妙,又擔心後人不知利弊,所以敘述茶事的本末,分爲十二篇,命名爲《茶論》。

大觀茶論的作者

大觀茶論的作者是:宋徽宗-趙佶。

一、大觀茶論的的簡介:

《大觀茶論》原名《茶論》,爲宋徽宗趙佶所著的關於茶的專論,因成書於大觀元年(1107),故後人稱之爲《大觀茶論》。

全書共二十篇,對北宋時期蒸青團茶的產地、採製、烹試、品質、鬥茶風尚等均有詳細記述。其中“點茶”一篇,見解精闢,論述深刻。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北宋以來我國茶業的發達程度和製茶技術的發展狀況,也爲我們認識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貴的文獻資料。

《大觀茶論》從側面反映了北宋以來我國茶業的發達程度和製茶技術的發展狀況,也爲我們認識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貴的文獻資料。

自問世以來,《大觀茶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非常巨大,不僅積極促進了中國茶業的發展,同時極大地推進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使得宋代成爲中國茶文化的重要時期。

二、作者簡介:

宋徽宗,名趙佶(公元1082~1135年),神宗11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爲帝。在位25年,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於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裏處)。

趙佶,先後被封爲遂寧王、端王。哲宗於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時無子,向皇后於同月立他爲帝。第二年改年號爲“建中靖國”。

《大觀茶論》原文欣賞

【原文】

天時:茶工作於驚蟄①,尤以得天時爲急。輕寒,英華漸長;條達而不迫,茶工從容致力,故其色味兩全。若或對[1]鬱燠②,芽甲奮暴,促工暴力隨稿,晷刻所迫,有蒸而未及壓,壓而未及研,研而未及制,茶黃留積,其色味所失已半。故焙人得茶天爲慶。

【註釋】

①茶工作於驚蟄:驚蟄,二十四節氣之廣。在每年農曆二月上旬。

②時[1]燠:[1],讀音yang4,日出。燠,讀音yu4,悶熱。

[1]:“煬”字火旁換日旁。

【原文】

採擇:擷茶以黎明,見日則止。用爪斷芽,不以指揉,慮氣汗薰漬;茶不鮮潔。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隨,得芽則投諸水。凡牙如雀舌穀粒者爲鬥品①,一一旗爲揀芽②,一二旗爲次之,餘斯爲下。茶之始芽萌則有白合,既擷則有鳥帶③,白合不去害茶味,鳥帶不去害茶色。

【註釋】

①凡芽如雀舌穀粒者爲鬥品:雀舌穀粒,茶芽剛剛萌生隨即採摘,精製成茶後形似雀舌穀粒細小嫩香。後世“雀舌”成一種優質茶名。鬥品,品位最上等的茶。

②一一旗爲揀芽:一一旗,即一芽一葉,芽未展尖細如,葉已展有如旗幟。又稱“中芽”。下文一二旗即一芽二葉。

③白合、烏帶:百合,指兩葉抱生的茶芽。烏帶,當爲“烏蒂”,茶芽的蒂頭。

《大觀茶論》的作者是誰?

《大觀茶論》的作者是宋徽宗趙佶。

《大觀茶論》宋徽宗趙佶著於大觀年間(1107年—1110年)。《大觀茶論》對宋代的茶葉生產過程宋代茶具和宋代“鬥茶”藝術多有詳細敘述,是一部重要的茶學專著,也是世界上唯一的由在位帝王撰寫的茶學專著,全書共二十章。

《大觀茶論》詳盡地介紹了點茶的技藝:

量茶受湯調如融膠,環注盞畔,勿使浸茶,勢不欲猛,先須攪動茶膏,漸加擊拂,手輕筅重,指繞腕旋,上下透徹如酵孽之起面,疏星皎月燦然而生。

第二湯自茶麪注之,週迴一線。急注急上,茶麪不動,擊指既力,色澤慚開,珠璣磊落。

三湯多置,如前擊拂,漸貴輕勻,同環旋復,表裏洞徹,粟文蟹眼,泛結雜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大觀茶論

《大觀茶論》閱

《大觀茶論》原名《茶論》因其著於宋大觀年間,遂改稱《大觀茶論》。

《大觀茶論》的作者是宋徽宗趙佶,宋徽宗這個名字對大多數人來講或許不是那麼的響亮,他還有個絕對醒目的標籤。

趙佶是《水滸傳》中那個滿朝奸邪、一片黑暗的大宋朝的主人,是歷史上出了名的藝術家皇帝。他在藝術上的造詣非常高,自幼愛好筆墨、丹青、騎馬、射箭、蹴鞠,尤其在書法繪畫方面,更是有着非凡的天賦。

身爲宋朝第八位皇帝的趙佶繼承了北宋建國以來一百多年的發展成果,將他的藝術才情與最高權力相結合,爲中國藝術領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但與之相伴的卻是一個王朝的衰敗。

所謂“諸事皆能獨不能爲君”說的就是宋徽宗趙佶。

《大觀茶論》是繼陸羽的《茶經》之後,第一本全面論述一個時代主流茶道藝的書,書中除了完整的展示了宋代的點茶藝術之外,還提出了一些重要理念,深刻的影響了中國茶文化的觀念和一些傳統習俗,在茶文化史上佔據了意義非凡的地位。

《大觀茶論》一共二十個章節,分別從茶葉的原料,器具,技法,多方角度出發,綜合性的闡述了茶在製作過程中各個環節對滋味,香氣,色澤的影響。

趙佶認爲,茶飲文化是“盛世之清尚”雖然被歸屬到飲食之流,但卻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意義,只有在安定繁榮,物質豐富的社會才能得以發展。而宋朝各階層競相崇尚茗飲的風俗彷彿在無聲的歌頌着大宋的繁盛昌榮,自得之情溢於言表。

茶的種植講究“陽崖陰林”,即向陽的山坡,有陰涼的平地。

(1)茶應當在“輕寒”的驚蟄時節開始採摘製作,因爲天氣微寒,茶葉生長舒緩,製茶時間相對寬裕,所以此時做出來的茶色澤滋味纔是最好的。

(2)採茶應當在夜露未乾的的侵晨,茶葉表面露水對採摘下來的茶葉有一定的保鮮作用。

(3)採摘的時候用指甲而不用指肚,可使茶葉不受手中汗氣的污染。

(4)爲了保證茶葉的鮮潔採茶工人通常會攜帶清水罐,把採摘下來的茶葉投到清水中。

(5)揀茶,把茶按原料等級區分出來。宋代的揀茶工序是在製茶之前,現代則是在茶製成之後,製成之後再挑揀,不合用之葉對茶內質的損害已經形成,此時挑揀只不過使茶葉外形整齊而已,所以相比而言前者的做法更合理一些。

滌茶惟潔,濯器惟淨,蒸壓惟其宜,研膏惟熱,焙火惟良。

製茶過程中對衛生的要求最早就是始於宋徽宗,要求滌茶,濯器惟求潔淨。

宋代製茶中有兩道工序叫做蒸芽和壓黃,相當於現代的殺青和揉捻,是形成綠茶色香味的核心工序。趙佶早在宋代就已然發覺其不可比擬的作用,寫出蒸壓惟其宜的原則。除此之外還提出研膏要趁熱,焙火時溫度不宜過高的原則性。

宋徽宗對各有特性的貢茶推陳出新,樂此不疲,他在位的二十六年共添造了38款新品貢茶,這一嗜好對中國茶文化傳統影響至深,嘗試茶樹品種和地域差異的各種茶葉,成爲愛茶人的一種偏好,極大地豐富了中國茶葉的品茗種類,和消費者感官體驗。

茶碾和茶羅

茶碾,銀製最好,熟鐵次之,碾槽要深而陡峭,碾輪要薄而鋒利。

茶羅,要求“絕細”而“面緊”,這樣篩過的茶末才能“入湯輕泛,粥面光凝,盡茶色”

碾茶要“用力”而“快速”不能時間過久,久了鐵會影響茶色;羅茶要輕而平,不怕多羅篩幾次,但要求很細的茶粉末不虧耗。

只有如此,點湯之後茶末纔會漂浮,茶湯表面的沫餑纔會像粥的表面一樣凝結,華美,盡顯茶之色澤。

兔毫盞

兔毫盞是宋代點茶茶藝的代表性茶具之一,茶盞的釉色以青黑爲佳,底要深而寬,深則茶韻而厚,寬則方便茶筅點擊拂弄,因爲宋代飲茶追求色白,所以深色的釉茶盞更能突出茶湯的白。

茶筅

茶筅也是宋代點茶茶藝的代表性茶具之一,最初點茶用的是茶匙,北宋中後期使用茶筅取而代之。茶筅使用竹子製作,筅身厚重能夠有力操控,筅帚纖細可以分散力道及時擊拂稍微過頭也不至於產生浮沫,使點茶的進程和效果更佳。

湯瓶

倒水注湯的好壞取決於湯瓶的瓶嘴,瓶嘴口要大而且有些直,這樣注湯時水流有力不散亂,瓶嘴末端要圓小而陡峭,便於節制水流不會滴瀝,茶湯表面就不會被破壞。

宋代點茶除了湯瓶注水之外,水杓取水的方式也同樣普遍,宋徽宗在這裏主要強調了水溫對茶的影響,取水時水杓的大小以一茶盞的宜,多了要歸其餘,少了又要再取一次,反覆之間茶盞裏的茶必然涼了。

水爲茶之母,陸羽在《茶經》中提出“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趙佶則總結出“水以輕清甘潔爲美”的原則,“輕”表示水的礦物雜質含量低,“甘”則表示水的滋味甜美,相比陸羽,後者更具有科學性。

點茶是宋代主流的茶飲方式和技藝,也是本書佔據篇幅最多的一個章節,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詳細的記述了點茶的要點,並將點茶過程中注湯擊拂分爲七個步驟,每一步驟雖然須臾短暫,但點茶人卻能從中得到不同的感官體驗。

點茶的第一步是調膏,將羅好的茶末置於盞中,然後注入少量的開水將其調成均勻的茶膏,然後一邊注水一邊用茶筅擊拂,依次進行六次之後盞中乳末翻騰上涌,充滿茶盞,周邊凝結不動,此時方可飲用,《桐君錄》說“茗有餑,飲之宜人”。

趙佶實際上已經明確的把評茶分爲色、香、味、形四個方面,其中“茶以味爲上”標明瞭味的重要性,而“甘香重滑,爲味之全”,芽頭和芽葉的對味道的作用和影響。苦能生甘的道理

宋時飲茶有在茶中加入香料的習慣,這一現象一直持續到宋徽宗這一代,趙佶在《大觀茶論》中說到“茶有,非龍麝可擬”此後貢茶不再加入龍腦等香料,也是中國飲茶進入清飲方式的開端。

因爲鬥茶的需要,宋代茶葉崇尚白色,所以要求在壓黃的過程中儘量榨盡汁液,否則色濁味重,但其實就蒸青綠茶而言,綠色的茶葉味道勝於白色,這點到了南宋時期才逐漸糾正。

古時茶葉的貯存一直是個難題,因爲茶葉自身的吸附性很強,很容易受潮、串味,貯藏期間反覆烘焙會損耗茶氣,不烘焙的話茶餅的色澤滋味亦會散失。

《大觀茶論》之前,茶葉貯藏主要依靠焙茶籠,靠火焙去潤溼藏茶。趙佶改進了藏茶的方法,首先是密封藏茶,這一理念可以是說是最實質性的改變,至今仍爲茶界所採用;其次是多次烘焙,一年或多年後再次烘焙,可以使茶葉常年收藏不減損品質。

劉素說茶 茶人趙佶  大觀茶論的人文情懷 四

茶事會  說茶 《茶人趙佶  大觀茶論的人文情懷》四

《大觀茶論》,一共爲二十篇文章 。 詳細論敘了宋徴宗趙佶對於茶葉的至高見地與境界,文章甚超陸羽。一位皇帝,應爲天下興亡而心操慮顧纔是。而此一種才情,卻降落到一位帝王身上,自然是上天的一種賦予。整篇文章細述了茶葉從採摘,到加工製作完成的整個工藝流程。皇帝陛下更似一位現代茶科所的研究員。依此一段文字所述,彷彿親自遠踏山崗體驗過採摘茶葉的心得與見解。

《大觀茶論》原文:"一  地產

  植產之地,崖必陽,圃必陰。蓋石之性寒,其葉抑以瘠,其味疏以薄,必資陽和以發之。土之性敷,其葉疏以暴,其味強以肆,必資陰蔭以節之(今圃家皆植木以資茶之陰)。陰陽相濟,則茶之滋長得其宜。"

白話文翻譯:"茶樹一般生於高山丘壑,若茶樹生長自山崖,應首選陽光照射充沛的地域去採摘。如果是圃地園子,則要選擇陰涼的地方。因生長於岩石之中的茶樹性味較寒,岩石不利於茶樹的生長,通常葉細弱瘦,茶葉的滋味就顯得淡薄。所以須藉助陽光的溫焙使得茶樹健長。而茶園中生長的茶樹,地肥水足,長勢較快。茶滋味氣烈剛強,易產生出燥口刺激的韻味。因而需要採選生長在陰涼之處的茶葉,以此相互平衡茶葉的滋味,調合陰陽的統一,才能製作出上好的茶葉。

大觀茶論•宋徽宗

嘗謂首地而倒(dào)生,所以供人求者,其類不一。

谷粟之於飢,絲枲(xǐ)之於寒,雖庸人孺子皆知,常須而日用,不以時歲之舒迫,而可以興廢也。

至若茶之爲物,擅甌(ōu)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bǐng)。

祛(qū)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

中澹(dàn)簡潔,韻高致靜。則非遑(huáng)遽(jù)之時,可得而好尚矣。

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龍團鳳餅,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

延及於今,百廢俱興,海內晏(yàn)然,垂拱密勿,幸致無爲。

譯文:

茶論 (白話文)

咱們試着這樣理解,大地上生長出來的作物,可以滿足人們需求的,它們的種類和作用,是不一樣的。

稻穀慄米用來充飢,蠶絲棉麻用來禦寒,就算是最平常的人和小孩都知道,這些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不論年景好壞,不因你寬裕,還是窘迫,它都是必要的事物,是不得不需要的。

如果說到茶這樣事物,它最能夠展示浙江南部和福建地區的秀華氣韻,集聚山川神奇靈妙的賜予。

品飲茶時,可以消除胸中鬱結,盪滌愁悶。能達到清醒潔淨,將人引入平緩協調的感覺中。這樣的妙感,不是平常人所能隨意領會到的啊!

品飲茶時,人心內在恬闊安然,簡單幹淨,情趣上升,達到安定無聲的境界。當人驚懼不安的時候,是無法感受到這種喜好和尊崇的。

本朝從一開始建立,每年都整理規範從建溪上貢的茶品,如今“龍團”“鳳餅”優秀的茶品,已超越其它茶品,成爲天下第一。壑源的茶品,同樣優秀豐富起來。這樣發展到今天,很多放置的事情,一起盛行起來,天下一派閒適舒朗,君臣勤勉謹慎,國家安定,很高興步入這樣和諧的環境。

《大觀茶論》的作者是誰

《大觀茶論》的作者是誰

該書是宋代皇帝趙佶關於茶的專論,成書於大觀元年(1107)。全書共二十篇,對北宋時期蒸青團茶的產地、採製、烹試、品質、鬥茶風尚等均有詳細記述。

大觀茶論的作者簡介

宋徽宗,名趙佶(公元1082~1135年),神宗11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爲帝。在位25年,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於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裏處)。 趙佶,先後被封爲遂寧王、端王。哲宗於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時無子,向皇后於同月立他爲帝。第二年改年號爲“建中靖國”。

誰能準確翻譯一下下面的文言文,然後告訴我白茶是不是好東西,跪謝。 選自宋微宗的大觀白茶。

白茶自成一種,和一般茶樹不一樣 它的枝條柔軟易鋪散開,它的葉片呈淺黃白玉石一樣的顏色,且薄。它在懸崖石林中才少有生長,不是人爲可以栽種的。貢茶產地中心地帶能擁有的概4,5戶。每戶大概1.2株,能出產的茶葉僅僅2.3茶餅。新發出的芽葉少,特別難加工。水分一旦沒了,就變成了普通茶葉。需要製造的好,點茶掌握得當。正陽泡的茶才外觀淺黃明亮,湯色清澈。就好像一塊白玉鑲嵌在礦石中,其他的沒有能和他相比的。貢茶中心產地以外的茶山所產的也有,但是品質沒有中心產地出產的好

白茶是好東西 且稀少 難烹製

有位帝王寫就傳世茶經一本的是誰

茶 葉類著作中以陸羽 的《茶經》 爲最早。陸羽(733——804)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字鴻漸,自稱“桑苧翁”,又號“東岡子”,“竟陵子”。原本爲棄兒,後爲僧人收養,因不堪師傅,離開了寺院,並一度曾爲伶工,後隱居。上元初(760)又至苕溪(今浙江湖州)隱居。在湖州的顧渚山,陸羽與皎然、朱放等人論茶。顧諸山在浙江湖州,是個著名的產茶區。據《郡齋讀書志·雜家類》載,陸羽還著有《顧渚山記》2卷,當年陸氏與皎然、朱放等論茶,以顧渚爲第一。陸羽和皎然都是當時的茶葉名家,分別著有《茶經》和《茶訣》。後來陸龜蒙 在此開設茶園,深受前輩的影響,他寫過《茶書》一篇,是繼《茶經》、《茶訣》之後又一本茶葉專著。可惜《茶訣》和《茶書》均已失傳。唯有陸羽的《茶經》3卷傳世。

《茶 經》 分三卷十門,即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其中“一之源”記茶的生產和特性;“二之具”記採茶所用的器物;“三之造”記茶葉的加工,這兩節的中心是敘述餅茶的製法,即用甑蒸茶葉,用杵臼搗茶,放入鐵模中,拍以爲餅,用錐刀開孔,用竹貫茶放入焙爐中焙之,最後剖竹或紉榖樹皮串茶,每串有一定的重量,名之曰穿。“四之器”記茶葉加工時所用的器物;“五之煮”記述茶葉的飲用方法,把茶餅以緩火炙過,用木質研碾爲粉末,用羅篩爲茶末,煮時用鍑沸湯,一沸之時調以鹽少許,二沸之時一邊攪動一邊放入茶末。飲茶之時,因爲茶色以淡黃爲貴,所以要酌入越州出產的青瓷茶具中,乘熱啜飲浮其上的精英部分。“六之飲”,介紹了飲茶方法,列舉了觕(粗)茶、散茶(煎茶)、末茶(粉茶)、餅茶(磚茶)。“七之事”中掇拾古書中有關茶的文字,敘述了茶的歷史。這部分所佔的篇幅較長。“八之出”,敘述茶的產地,並按上、次、下三個等級評價各地茶葉的優劣。“九之略”,講述野外茶葉加工的有關事宜。“十之圖”,即將上述九個方面的內容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置諸座隅,以備便覽,實際內容還是九個方面。全書系統總結了唐以前種茶經驗和自己 的體會,包括茶的起源,種類,特性,製法,烹煎,茶具,水的品第,飲茶風俗,名茶產地以及有關茶葉的典故和用價值等,是世界第一部關於茶葉的專著。

《茶 經》 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系統地記載了我國古代有關茶事活動的歷史,從而說明我國是世界上茶樹的原產地。《茶經·一之源》記載:“茶者,南方 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這是對茶樹的原產大樹種的描述,比英國人1823年在印度發現的原產大樹種要早一千多年。《茶經》還從植物學和古農學的角度,記錄了茶樹的植物形態、命名 、生態環境、種植方法,以及自古以來種茶的加工製作和飲方法等,表明我國是茶葉的故鄉。二,《茶經》對飲茶功的探討,爲茶葉學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動力和基礎.書中把飲茶的作用概括爲幾個可以理解和驗效的方面,即飲茶有解熱渴,驅凝悶,緩腦疼,明眼目,息煩勞,舒關節,蕩昏寐等,同時《茶經》中還具體提出,飲茶能“醒酒”,“令人不眠”,長期飲茶能“有力悅志”,“增益思考”,“輕身換骨”();茶葉還被列入醫處方,主治“瘻瘡”,“小兒驚厥”等症。三,《茶經》總結,推廣了迄唐代中期我國先進的造茶工藝.把造茶法歸結爲採,蒸,搗,拍,焙,穿,封七道工序,並提出了製茶質量的鑑別方法“別”。使得造茶有個完整的概念和統一的規範,便於推廣。這部分的內容主要包括在《茶經·二之具》和《茶經·三之造》中。四,《茶經》記載了一整套茶的煮飲法。總結出了被後人概括稱爲的“煎茶法”的煮飲法,正如唐代皮日休在“茶經序”中所......

《茶經》一本什麼樣的書?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由中國茶道的奠基人陸羽所著。此書是一部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一部劃時代的茶學專著。它不僅是一部精闢的農學著作又是一本闡述茶文化的書。它將普通茶事升格爲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能。它是中國古代專門論述茶葉的一類重要著作,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

自唐代陸羽《茶經》到清末程雨亭的《整飭皖茶文牘》,專著共計100多種 。包括茶法、雜記、茶譜、茶錄、茶經、煎茶品茶、水品、茶稅、茶論、茶史、茶記、茶集、茶書、茶疏、茶考、茶述、茶辯、茶事、茶訣、茶約、茶衡、茶堂、茶乘、茶話、茶莢、茗譚等。絕大多數都是大文豪或大官吏所作,可惜大部分已經失傳。此外,在書中有關茶葉的詩歌、散文、記事也有幾百篇。

陸羽,名疾,字鴻漸、季疵,號桑寧翁、竟陵子,唐代復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門)。幼年託身佛寺,自幼好學用功,學問淵博,詩文亦佳,且爲人清高,淡泊功名。一度招拜爲太子太學、太常寺太祝而不就。760年爲避安史之亂,陸羽隱居浙江苕溪(今湖州)。其間在親自調查和實踐的基礎上,認真總結、悉心研究了前人和當時茶葉的生產經驗,完成創始之作《茶經》。因此被尊爲茶神和茶仙。《茶經》分三卷十節,約7000字。捲上:一之源 ,講茶的起源、形狀、功用、名稱、品質;二之具,談採茶製茶的用具,如採茶籃、蒸茶竈、焙茶棚等;三之造,論述茶的種類和採製方法。卷中:四之器,敘述煮茶 、飲茶的器皿,即24種飲茶用具,如風爐、茶釜、紙囊、木碾、茶碗等。卷下:五之煮,講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質的品第;六之飲,講飲茶的風俗,即陳述唐代以前的飲茶歷史;七之事,敘述古今有關茶的故事、產地和藥效等;八之出,將唐代全國茶區的分佈歸納爲山南(荊州之南)、浙南、浙西、劍南、浙東、黔中、江西、嶺南等八區,並談各地所產茶葉的優劣;九之略,分析採茶、製茶用具可依當時環境,省略某些用具;十之圖,教人用絹素寫茶經,陳諸座隅,目擊而存。《茶經》系統地總結了當時的茶葉採製和飲用經驗,全面論述了有關茶葉起源、生產、飲用等各方面的問題,傳播了茶業科學知識,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開中國茶道的先河。且《茶經》是中國古代最完備的茶書,除茶法外,凡與茶有關的各種內容,都有敘述。以後茶書皆本於此。

自陸羽著《茶經》之後,茶葉專著陸續問世,進一步推動了中國茶事的發展。代表作品有宋代蔡襄的《茶錄》、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明代錢椿年撰、顧元慶校《茶譜》揣張源的《茶錄》,清代劉源長《茶史》等。

中國茶經從一開始就與佛教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最初,茶爲僧人提供不可替代的原料,而僧人和寺院促進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創立中國茶道的茶聖陸羽在其《茶經》中就有着不少對佛教的頌揚和對僧人嗜茶的記載。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禪茶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產生的。

公元758年左右,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卷茶葉專著------《茶經》。《茶經》的問世,是中國茶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重要標誌,是唐代茶業發展的需要和產物,是其當時代中國人民關於茶的經驗的總結。作者詳細收集歷代茶葉史料、記述親身調查和實踐的經驗,對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葉歷史、產地、茶的功效、栽培、採製、煎煮、飲用的知識技術都作了闡述,是中國古代最完備的一部茶書,使茶葉生產從此有了比較完整的科學依據,對茶葉生產的發展起過一定積極地推動作用。 《茶經》是唐朝的陸羽(733--804)創作的。《茶經》一問世,就成爲人所至愛,被盛讚爲茶業的開創......

茶對中國人的影響

這是蒐集到的資料,希望能對你的論文有些幫助。

中國茶文化基礎知識

1、爲什麼說中國是茶的故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在我國古代文獻中稱頌茶樹爲“南方之嘉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茶”字的演變與確定,也從一個側面告訴人們,茶的祖國是中國。茶已成爲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的稱謂。中國的茶文化及飲茶習俗在漢、唐、宋代就已向中國周邊地區輻射,明清以後更傳至歐美,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些都證明我國是茶和茶文化的發祥地,中國是茶的故鄉。

2、爲什麼說中國是茶葉的原產地?

第一、從茶樹的自然分佈來看:目前所發現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屬,380餘種,而我國就有15屬,260餘種,且大部分分佈在雲南、貴州和四川一帶。已發現的山茶屬有100多種,雲貴高原就有60多種,其中以茶樹種佔最重要的地位。從植物學的角度,許多屬的起源中心在某一個地區集中,即表明該地區是這一植物區系的發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在我國西南地區的高度集中,說明了我國西南地區就是山茶屬植物的發源中心,當屬茶的發源地。

第二、從地質變遷來看:西南地區羣山起伏,河谷縱橫交錯,地形變化多端,以致形成許許多多的小地貌區和小氣候區,在低緯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導致氣候差異大,使原來生長在這裏的茶樹,慢慢分置在熱帶、帶和溫帶不同的氣候中,從而導致茶樹種內變異,發展成了熱帶型和帶型的大葉種和中葉種茶樹,以及溫帶的中葉種及小葉種茶樹。植物學家認爲,某種物種變異最多的地方,就是該物種起源的中心地。我國西南三省,是我國茶樹變異最多、資源最豐富的地方,當是茶樹起源的中心地。

第三、從茶樹的進化類型來看:茶樹在其系統發育的歷史長河中,總是趨於不斷進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樹比較集中的地區,當屬茶樹的原產地。我國西南三省及其毗鄰地區的野生大茶樹,具有原始茶樹的形態特徵和生化特性,也證明了我國的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

3、爲什麼名茶多出於名山或高山?

名山和高山往往出名茶,這與名山和高山的地理環境有關。高山雲霧繚繞,這對茶樹的生長極爲有利,能促使茶葉中的氨基酸、多酚類等物質合成速度加快。有些名山雖然海拔不高,但小氣候條件較好,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製得的茶葉香氣濃,滋味鮮爽。

4、茶葉分爲哪幾大類?其主要工藝流程是什麼?

在製茶的過程中,透過不同的製造工藝,製成各類色、香、味、形品質特徵不同的六大茶類,即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紅茶、青茶。

黃茶類:工藝流程:殺青(悶黃)→揉捻(悶黃)→乾燥(悶黃)

黑茶類:工藝流程:殺青(悶)→揉捻→渥堆→乾燥

白茶類:工藝流程:萎雕(長時間)→乾燥(長時間)

紅茶類:工藝流程:萎雕→揉捻→發酵→乾燥

青茶類:(烏龍茶)工藝流程:萎雕→做青→炒青→揉捻→乾燥

綠茶類:工藝流程:殺青→揉捻→乾燥

5、茶葉的保健成份主要有哪些?

茶葉中含有300多種具有營養和保健作用的化學成分。主要營養素有: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其中維生素多達10餘種,泡茶時多數可溶解在水中,能被充分利用。另外,茶葉中還含有具備多種功能的藥效成分,諸如茶多酚、咖啡鹼、脂多糖等。這些都是茶葉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效作用的物質基礎。經常適當飲用茶水,將對人體健康大有好處。

6、飲茶爲什麼能減肥?

飲茶有降低血脂、減肥健美的功能。我國唐代的《本草拾遺》中記載有“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可見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發現茶葉有減肥作用。人體肥胖,主要是皮下及內臟等處有多餘的脂肪類物質沉積。茶葉中含有咖啡鹼、黃烷醇類、維生素類等物質能促使脂肪氧化,除去人體多餘......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這句詩出自哪裏

是佚名詩。

意思是——獨坐山上的小房子裏等待月亮升起,知心朋友來了,也沒有什麼好招待的,只有一杯清茶奉上。 表現出一種恬靜,適意的生活態度。

宋朝茶文化有哪些特點

答;關於宋代的茶葉文化在唐代茶文化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深化,並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位,宋代茶文化與唐代茶文化一起,共同構成了茶文化史上的一段燦爛篇章。

1、茶學的深入

宋代茶學與唐代茶學相比,在深度上多有建樹。由於茶業的南移,貢茶以建安北苑爲最,所以不少茶學研究者在研究重心上也傾向於建茶,特別是對北苑貢茶的研究,既深且精,在學術專題上形成了強烈的時代和地域色彩。這些研究以著作的形式流傳下來後,爲當今宋代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詳實的資料。

2、在宋代茶葉著作中,比較著名的有葉清臣的《述煮茶小品》蔡襄的《茶錄》、宋子安的《東溪試茶錄》、沈括的《本朝茶法》、趙佶的《大觀茶論》等。在宋代茶學作者中,有作爲一國之主的宋徽宗趙佶,有朝廷大臣和文學家丁謂、蔡襄,有著名的自然科學家沈括,更有鄉儒、進士,乃至至今都不知其真實姓名的隱士"審安老人"。

3、從這些作者的身份來看,宋代茶學研究的人才和研究層次都很豐富。在研究內容上包括茶葉產地的比較、烹茶技藝、茶葉型制、原料與成茶的關係、飲茶器具、鬥茶過程及欣賞、茶葉質量檢評、北苑貢茶名實等等。

4、宋代茶學由於比較專注於建茶,所以在深度上,系統性上與唐代相比都有新的發展。

宮廷皇室的大力倡導 ,宋代茶文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宮廷皇室的影響。無論其文化特色,或是文化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帶上了一種貴族色彩。於此同時,茶文化在高雅的範疇內,得到了更爲豐滿的發展。封建禮制對貢茶的精益求精,進而引發出各種飲茶用茶方式。

5、宋代貢茶自蔡襄任福建轉運使後,透過精工改制後,在形式和品質上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號稱“小龍團餅茶”。歐陽修稱這種茶“其價值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宋仁宗最推薦這種小龍團,珍惜備加,即使是宰相近臣,也不隨便賜贈,只有每年在南郊大禮祭天地時,中樞密院各四位大臣纔有幸共同分到一團,而這些大臣往往自己捨不得品飲,專門用來孝敬父母或轉贈好友。這種茶在賜贈大臣前,先由宮女用金箔剪成龍鳳、花草圖案貼在上面,稱爲“繡茶”。

宋徽宗趙佶寫有一部茶書,名爲()。

《大觀茶論》

宋徽宗趙佶寫有一部茶書,名爲《大觀茶論》,大觀茶論共二十篇,對北宋時期蒸青團茶的產地、採製、烹試、品質、鬥茶風尚等均有詳細記述,此書的問世也極大地促進了茶業的發展,也爲我們認識宋代茶道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文獻資料。

“諸事皆能,獨不能爲君”這是對宋徽宗最簡短有力的評價。趙佶多才多藝,實足的一個被推上皇帝之命的資深文藝青年,做皇帝他不行,做藝術青年他太在行,一生擅長書畫藝術音樂,爲世人留下不少書畫優秀作品,但立國一百六十年的北宋王朝,也是毀在他的手中。

喜好喝茶的宋徽宗專門在皇宮內建閤貯茶,並寫下了一本《大觀茶論》詳實記錄下了宋朝茶事。

江泳帶你讀懂《大觀茶論》26:宋代點茶詳解1

原文:

     點茶不一,而調膏繼刻。以湯注之,手重筅輕,無粟文蟹眼者,謂之靜麪點。

        蓋擊拂無力,茶不發立,水乳未浹,又復增湯,色澤不盡,英華淪散,茶無立作矣。

        有隨湯擊拂,手筅俱重,立文泛泛,謂之一發點。蓋用湯已故,指腕不圓,粥面未凝,茶力已盡,霧雲雖泛,水腳易生。

江泳解讀:

        點茶的方法不盡相同,要先往茶盞中的茶末里加入少量的水,然後攪動成膏狀,過了片刻注入沸水,用筅開始攪拌。攪拌時如果手重筅輕,茶湯中沒有出現粟粒、螃蟹眼一樣的泡沫,這叫做“靜麪點”。

        這大概是因爲擊拂無力,茶花沒有被擊打出來,沸水和茶膏沒有融合,又再增添沸水,茶的色澤不能完全顯現,精華散開,茶就不能擊打出茶沫而保持住了。

        有的時候一邊注入沸水一邊不斷的擊拂茶湯,手和茶筅都很用力,這時茶的湯花很浮淺,這叫做“一發點”。 這是因爲注水時間太長,指腕攪動得不夠圓活,茶麪不能像粥面一樣凝結,而茶的力道散盡,茶麪雖然也有云霧狀的湯花,但很容易消失而在盞壁留下水的痕跡。

        點,就是點茶,把茶瓶裏的沸水注入茶盞中擊拂產生茶泡沫的過程。

        點茶,是宋代 一種喝茶的方式,然後在喝茶的基礎上發展成了一種鬥茶的方式。也就是說,先是用這種方式喝茶,然後文人雅士用點茶的方式來比拼,看誰的茶好,茶湯更好看,茶花更持久。

        對於宋代點茶的瞭解,我們今天主要透過宋代蔡襄的《茶錄》和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來一窺全貌,這其中又以《大觀茶論》說的最爲詳細,點茶需要分成七步,我們逐一講解。而蔡襄則說清楚了點茶的相關細節。

        點茶的第一步是調膏,調膏的意思,就是往茶盞中的茶末中注入少量沸水,然後調成膏狀。

        這裏有個關鍵點,就是茶末和水的比例。蔡襄在《茶錄》裏說:“茶少湯多,則雲腳散;湯少茶多,則粥面聚。建人謂之雲腳、粥面。”意思是說:茶末少而水多了,雲腳就會散開;水少而茶末多了,茶湯的表面就會凝結。這種情況建安人稱爲雲腳、粥面。

        什麼是雲腳,就是茶末經過攪拌後在水面上形成的圖案。圖案散開了就叫雲腳散。

        什麼是粥面,就是茶末和水融合,茶末會在水的表面形成的一層薄膜,像粥膜一樣。

        那多少茶末比較合適呢?蔡襄說“鈔茶一錢匕,先注湯調令極勻。”意思是說放入一錢匕的茶末,先注入開水把茶末調的非常的均勻。錢匕,原是古代量取藥末的器具。古代有重量(銖、兩、錢、斤等)、長度(尺、寸)及容量(�鬥、升、合等)等計量方法。此外,還有可與上述計量方法換算的“刀圭”、“方寸匕”、“撮”、“枚”等較粗略的計量方法。 錢匕是古代量取藥末的器具名。就是用漢代的五銖錢幣量取藥末至不散落爲一錢匕;用五銖錢幣量取藥末至半邊者爲半錢匕;錢五匕者,是指藥末蓋滿五銖錢邊的“五”字至不落爲度。因此錢匕也是古代的特殊計量單位。而一錢匕,相當於今天的2克左右。

        粟文蟹眼,指茶湯上的泡沫,像粟米的形狀、螃蟹眼大小的形狀。

        水腳,說的是茶湯花的泡沫在茶盞裏消失後,在茶盞壁上留下的水痕。鬥茶的時候,湯花持久,最後出現水痕的爲優勝。所以趙佶說的“水腳易生”就是點茶的方法不對。

        所以說,點茶時調膏完成後,往茶湯裏注入熱水後擊拂,需要控制好力度,力度太輕了不行,沸水和茶膏沒有融合,茶的色澤不會顯現出來。擊拂太用力了也不行,這樣茶的泡沫會比較浮淺而不能持久。

        怎麼做才比較好呢,後面繼續解讀!

       下一篇:宋代點茶詳解2

Tags:茶論 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