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採茶戲青龍山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8.11K

採茶戲青龍山

《採茶戲青龍山》是一部反映江南採茶文化和生活的傳統戲曲作品。該劇以江南採茶習俗爲背景,講述了一個年輕哥兒和一個水姑娘相戀的故事。

劇情大致如下:在青龍山採茶時,楊家父子和李家母女相識,年輕的楊家哥兒與李家水姑娘一見鍾情,但李家母親卻反對他們在一起。後來,楊家哥兒在白天採茶時被野豬攻擊,幾乎死亡,幸好李家姑娘救了他。在隨後的災難中,楊家哥兒的父親去世,水姑娘也失去了父親。楊家哥兒暗示李家姑娘,兩人終於相認相愛,並結爲夫妻,共同度過了生活的風風雨雨。

《採茶戲青龍山》不僅展現了江南採茶文化,也反映了人性的美好與愛情的力量。該劇曾多次被改編爲電視劇和電影,深受觀衆喜愛。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贛南採茶戲青龍山講述了什麼

贛南採茶戲青龍山講述的是青龍山上一個採茶人的故事。這個採茶人因爲太貪心,採了過多的茶葉,導致山體崩塌,最終自己也被埋在了茶山下面。這個故事反映了對自然過度的剝削將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提醒人們應該充分尊重和保護環境。贛南採茶戲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源於中國江西贛南地區的採茶文化,因其深受當地廣大羣衆的喜愛和推崇而流傳至今。該劇以其旋律優美、故事情節吸引人的特點受到了廣大觀衆的喜歡。

寧都採茶戲的唱腔分爲哪幾類

寧都採茶戲的常用的基本唱腔有川調、青龍山調、毛洪記調和小調。

川調宮調式爲主,曲調明朗、穩健,既抒情又敘事,表現力較豐富,是寧都採茶戲音樂的主要部分。板式有川調導板、川調原板、反川板、快川板、川調哭板等.

青龍山調分上調和下調兩種。上調式,主奏樂器定弦爲曲調纏綿悠揚,善於表達較細膩的感情。下調比較深沉悲苦,傷感抑鬱,板式有原板、訴板、哭板和散板等。

毛洪記調以宮調式爲主,曲調較優雅,節奏平穩從容。有的略帶傷感,有的猶如吟誦。板式有原板和訴板等。

小調曲調比較輕鬆活潑、幽默詼諧。如《看相》、《拜新年》等。

寧都採茶戲民間業餘劇團興起,恢復排演了大批傳統劇目,引起音像老闆們的注意,幾年來,已拍攝錄像光碟近百種。

寧都採茶戲的曲調

寧都客家採茶戲曲調共100餘個。小戲以戲名爲調名,男女同曲異腔。半班後,發展了導板、散板、訴板、快板、哭板等板式。常用的基本唱腔有:“川調”,以宮調式爲主,主奏樂器勾筒(二胡),定弦2—6,是音樂的主要部分。其中有川調導板、原板、反川調、快川調、川調哭板等板式。“青龍山調”,分上調和下調兩種,徵調式,勾筒(二胡)定弦爲5—2,有原板、訴板、哭板和散板等。“毛洪記調”,爲宮調式,主奏樂器定弦爲1—5,有原板、訴板等形式。還有民歌小調,主奏樂器定爲6—3,曲調較輕鬆活潑,幽默詼諧。

蘄春採茶戲的傳統劇目

蘄春縣採茶戲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傳統劇目。據老藝人徐德清、鼓義賓等人講,蘄春採茶戲年上演的傳統劇目,亦有“三十六大回,七十二小回”之說。

三十六大回是:

《牌環記》、《金釵記》、《羅帕記》、《羅裙記》、《白扇記》、《玉帶記》、《菜刀記》、《吐絨記》、《槐蔭記》、《雞血記》、《毛洪記》、《烏金記》、(上、下本)、《雙趕子》、《雙插柳》、《青風嶺》、《青龍山》、《白市樓》、《葵花井》、《嚴月燈》、《清官冊》、《血掌印》、《胭脂血》、《秀水橋》(上、下本)、《告經承》(共三本)、《方卿拜壽》、《月牆破境》、《李益賣女》、《竇氏賣身》、《梁祝姻緣》、《蕎麥粑趕生》、《李廣大過門》、《範易佑打官房》、《儲學富告堤霸》。

以上劇目,有的藝人把“上、下”本算作兩回,而把《告經承》三本算作一回;有的藝人則把《告經承》三本算作三回,而把“上、下本”算作一回。總之,兩種算法指皆使大戲劇目成爲“三十六”之數。

七十二小回是:

《遊春》、《觀燈》、《採桑》、《辭店》、《瞧相》、《辭年》、《拜年》、《吃醋》、《反順想》、《打瓦》、《上竹山》、《反情》、《單過界嶺》、《雙過界嶺》、《打豆腐》、《打豬草》、《補背褡》、《十不清》、《種麥子》、《釣》、《滾竹兒》、《打哈巴》、《拷春紅》、《滾露水》、《雲樓會》、《桃花洞》、《逃水荒》、《遊蘇州》、《送香茶》、《上河洲》、《賣綿紗》、《賣雜貨》、《秧大麥》、《爭茶園》、《三字經》、《鄉荷包》、《染羅裙》、《砂子崗》、《苦媳婦》、《撇芥菜》、《餈粑案》、《臭肉兒》、《龍袍記》、《打花魁》、《站花牆》、《織綾羅》、《螺絲鬏》、《張三打連》、《葛麻寫退》、《汪氏勸夫》、《藍橋汲水》、《機房教子》、《平貴回窯》、《春香鬧學》、《十月懷胎》、《細姑勸嫁》、《姑嫂打賭》、《細和尚挖茶》、《張古董借妻》、《海螺墩揀子》、《王瞎子捉姦》、《孫瞎子鬧店》、《裴瞎子算命》、《張三下南京》、《葉春發辭院》、《毛子才背凳》、《毛師孃吃醋》、《鐵板橋點藥》、《二百五過年》、《張德和辭店》、《青龍山玩會》、《張先生討學俸》、《懶婆娘懶燒鍋》。

以上小戲劇目實際上爲76回。超出之數,是誤傳,是“稱值品”,還是後來採茶戲藝人們的“新作”,現今尚不得知。

寧都採茶戲的演藝劇目都有哪些?

1912年以後,劇目題材逐步擴大。角色行當除原有花旦、小生、丑角外,增加了老生、老旦、青衣、彩旦和花臉。逐漸發展爲能演出角色較多的中型和大型劇目的半班。

寧都採茶戲共有大小傳統劇目106個。其中一人表演的單臺戲有《十轉來》、《十繡》、《十樣帶》等12個;對子戲有《秧麥》、《補背褡》、《扇子花鼓》、《賣雜貨》等38個;三小戲及半班戲劇目56個。

其中中表現勞動生活的有《秧麥》、《採桑》、《採茶》、《鏟棉》、《鋤豆》等。

表現小商、手工業的有《賣棉花》、《賣油》、《賣豆汁》、《廣東雜貨》、《江西雜貨》、《漂洋雜貨》、《賣櫻花》、《賣棉紗》等。

表現民間傳統故事的有《梁山伯與祝英臺》、《毛洪記》、《過界嶺》、《孟姜女哭長城》等。

表現反封建迷信的有《打茶兜》、《看相》、《瞎子鬧涼亭》、《尤妹吵嫁》等。

表現反抗剝削壓迫的有《張三當布》、《長工推米》等;暴露封建禮教罪惡的有《葵花記》、《落馬橋》、《青龍山》等。

建國以後,進行了整理和加工的傳統劇目有《張三當布》、《秧麥》、《拔春筍》、《看相》、《扇子花鼓》、《補背褡》、《牡丹對藥》、《接姐姐》等。

創作了歷史和現實題材的大中小劇目有《壽誕記》、《鑾刀記》、《三層樓》、《一條心》、《送草鞋》、《三換肩》、《新鄰居》、《送斗笠》、《打菩薩》等。

寧都採茶戲

寧都是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地,客家先民孕育着客家藝術,客家採茶戲吸民間藝術之養料,採中原及其它劇種之所長,經長期交流和相互影響,逐步從三角班演變到半班、半整雜乃至行當齊全,劇目、音樂豐富的大班,現已列入全國320多個的地方劇種之一,載入《中國戲曲曲藝辭典》、《中國戲曲志》、《中國戲曲音樂集成》。

新中國誕生前稱“寧都半班”,建國初期稱“寧都地方戲”。1955年4月,江西省文化局下文,規定全省地方小戲統稱“採茶戲”。從此,寧都地方戲改稱“寧都採茶戲”,爲全國335個劇種之一。與贛南採茶戲、東河戲、興國贛劇(又稱“興國南北詞戲”)合稱贛州地區四大劇種(見1991年出版的《贛州地區戲曲志》)。

寧都採茶戲形成於清乾隆中葉(約1768年前後),因演採茶燈起家,故初名“燈子戲”,又稱“採茶戲”。經歷了三角班、前半班、半整雜、後半班等階段,到20世紀60年代初已具備大班規模。創始人凌官保是興國縣龍公山人,發源地在寧都縣賴村鎮賴村。在24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出現過三盛三衰的局面:初盛於嘉慶初年,藝人多、班社多,已從三角班進入半班階段,而衰於道光初年,因演出了反抗剝削壓迫、反對封建倫理道德等戲,被官府明令禁演(見清道光四年版《寧都直隸州志•禁搬演採茶》);二盛於光緒初年,與祁劇藝人同臺演出,條件更好了,水平提高了,進入半整雜階段,而衰於紅軍北上抗日後,被反動統治者抓丁封箱,殘酷;三盛於解放後至文化大前夕,可算是空前的繁榮昌盛。在中國黨的領導下,藝人揚眉吐氣,和全國人民一樣翻身作了主人。這個劇種得到各級黨政領導的關懷重視,大力扶植,並得到許多名人的愛護與大力扶助。

劇目有《十轉來》、《十匹柳》、《十盞燈》、《明燈歌》、《等郎歌》、《補背褡》、《賣雜貨》、《攀筍》、《扇子花鼓》、《賣油》、《接姨姐》、《接姐姐》、《打茶蔸》、《長工碓米》、《落馬橋》、《青龍山》、《山伯訪友》、《山伯送友》及宮廷戲、公案戲、神話戲等劇目30餘本(包括7種連臺戲)。

建國後,成立了專業劇團,不僅挖掘、整理、加工優秀傳統劇目,還創作了《一條心》、《送草鞋》、《新鄰居》和改編的《鑾刀記》等一批新劇目,寧都客家採茶戲不但行當齊全,曲調優美,而且表演程式豐富,已是“能歌能舞,能今能古,能大能小,能文能武”的正規戲曲大班,成爲全國獨具風格的劇種。

寧都客家採茶戲由於來自民間,語言樸實生動,表演形象真,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在表演上,男角以高步、矮步、方步和旦角的碎步、方步、快碎步爲基本步法。表演組合程式多種多樣,如洗馬、舞扇、梳妝、刺繡、出入門庭和生產勞動等。生、旦均畫清臉,彩旦加畫“蜘蛛”,小丑鼻上畫白色蝙蝠或蜻蜓。

參考資料:http://ke.baidu.com/view/459888.htm

寧都採茶戲的三角班

三角班是在茶歌、燈歌、山歌、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先由一個人演唱演變到結合的漢族民間歌舞,表現生活故事,稱單臺歌舞。如《十轉來》、《十匹柳》、《十盞燈》、《明燈歌》、《等郎歌》等。後發展到有簡單情節,一旦一醜的對子戲,如《補背褡》、《賣雜貨》、《攀筍》、《扇子花鼓》、《賣油》等。進而根據兩茶女一茶童的歌舞表演演變成二旦一醜的三小戲(“三小”亦指小旦、小生、小丑三個行當),如《接姨姐》、《接姐姐》、《打茶蔸》、《長工碓米》等。三小戲在寧都客家採茶戲106個傳統劇目中佔三分之二。清道光初期(1821—1830),號稱大班的東河戲、宜黃戲、祁劇流行,觀衆對三角班有了更高的要求,此時,三角班開始演出《落馬橋》、《青龍山》、《山伯訪友》、《山伯送友》等藝術難度較大的劇目,處於大型劇種與小型劇種,大班與三角班之間的狀態,觀衆稱爲半班。半班移植、改編、創作演出大型正劇、悲劇及宮廷戲、公案戲、神話戲等劇目30餘本(包括7種連臺戲)。

清光緒中期(約1891年前後),有些祁劇藝人與半班藝人能演出高腔和彈腔劇目,祁劇原有劇目與半班劇目並存於半班舞臺,故稱半整雜。

10年左右,半整雜解體,再現“七緊八鬆九逍遙”的半班,在山區演出,直到解放前夕。

建國後,成立了專業劇團,不僅挖掘、整理、加工優秀傳統劇目,還創作了《一條心》、《送草鞋》、《新鄰居》和改編的《鑾刀記》等一批新劇目,寧都客家採茶戲不但行當齊全,曲調優美,而且表演程式豐富,已是“能歌能舞,能今能古,能大能小,能文能武”的正規戲曲大班,成爲全國獨具風格的劇種。

寧都客家採茶戲由於來自漢族民間,語言樸實生動,表演形象真,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在表演上,男角以高步、矮步、方步和旦角的碎步、方步、快碎步爲基本步法。表演組合程式多種多樣,如洗馬、舞扇、梳妝、刺繡、出入門庭和生產勞動等。生、旦均畫清臉,彩旦加畫“蜘蛛”,小丑鼻上畫白色蝙蝠或蜻蜓。

安慶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麼特色

安慶,皖西南中心城市,安徽省“皖江開發”的重點城市之一,長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中國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中國傳統戲劇黃梅戲之鄉,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稱.以石油化工、輕紡食品、建築材料、機械電子爲四大支柱工業.歷史悠久,二千多年前爲皖國,安徽省簡稱“皖”即源於此.自公元1217年建城至今,安慶已有782年曆史.自清康熙六年(1667)安徽建省始,直至建國初的二百多年裏,安慶一直是安徽省的省會.

1.基本市情

1.1 區位交通

安慶市位於北緯29°47’-31°17’、東經115°46’-117°44’,東與安徽省池州市、銅陵市隔江相望;南靠長江,與江西省九江市相連;西界湖北省黃梅、蘄春、英山三縣;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安慶位於寧漢長江黃金水道之要津,是連接武漢和南京兩大經濟圈的中心紐帶城市.歷來是長江中下游及其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稱.   因爲軍事戰略如此重要和張英、張廷玉父子的極力舉薦,所以自清康熙六年(1667)安徽建省始,直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二百多年裏,安慶一直是安徽省的省會,因其在、經濟、文化、軍事上的重要地位,曾一度與上海、南京、武漢、重慶這四個沿江城市並列爲中國“長江五虎”城市.   安慶是安徽省“皖江開發”的重點工業城市之一,長江十大港口城市,是國家一級口岸,可常年通航5000噸級貨輪和萬噸油輪;公路方面,安慶是中國東西向的景觀大道318國道(出自《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與南北向大道206國道的交匯處,有多條高速公路在此匯合,同時建有安慶長江大橋.鐵路方面,合九鐵路貫穿境內5縣(市),與大京九鐵路相連.隨着寧安城際建設的加速,合安城際鐵路的規劃建設,安慶與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距離,將會被極大地拉近.增強了安慶與長三角地區各大城市之間的軍事防禦和經濟聯繫.屆時,透過陸路、鐵路交通,安慶到南京僅需2個小時,到上海僅需4個小時.民航方面,安慶天柱山機場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航線.

1.2 人文歷史

安慶

安慶曆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薛家崗和張四墩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見證了安慶的祖先自古就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東周時期,安慶是古皖國所在地,安徽省簡稱“皖”即由此而來.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改舒州德慶軍爲舒州安慶軍,“安慶”自此得名.安慶城始建於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東晉詩人郭璞曾稱“此地應該建城”,故安慶又別名“宜城”.   從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到二十六年(1938年),安慶一直是安徽省省會和全省、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國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爲了血腥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並又“師夷長技以制夷”.由曾國藩創辦的安慶內軍械所,製造了中國第一支,第一臺蒸汽機和第一艘機動船;清光緒年間陳獨秀在安慶舉辦藏書樓演說、並在蕪湖創辦《安徽俗話報》,第一次試舉起“新文化”的旗幟;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三十四年(1908年)先後發生在安慶的徐錫麟巡警學堂起義和熊成基炮馬營起義,接連打響了辛亥第一和新軍起義的第一;在安慶成爲安徽省歷史上第一個省會省市後,安徽省的第一座發電廠、第一座自來水廠、第一家電報局、第一部電話、第一條官辦公路、第一個飛機場、第一個現代圖書館、第一所大學、第一張報紙……都作爲省會配套設施誕生在這裏.安慶素有“文化之邦”、“戲劇之鄉”、“禪宗聖地”的美譽.是《孔雀東南飛》、“大喬小喬”、“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發生地,是統治中國文壇近三百年的“桐城派”的故里,是京劇鼻祖程長庚爲代表的徽班成長的搖籃,是黃梅戲形成和發展的地方,也是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陳獨秀、佛教領袖趙樸初、道教領袖陳攖寧、“兩彈元勳”鄧稼先、中國“計算機之父”慈雲桂、“將軍外交家”黃鎮、“雜技皇后”夏菊花、通俗小說大師張恨水等影響中國、聞名世界的傑出人物的故鄉.古皖文化、禪宗文化、戲劇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這裏交相輝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1.3 生態環境

安慶生態優良,環境優美,是國家園林城市.安慶城北枕龍山,南臨長江,西依皖河,東接石塘、破罡諸湖,獅子山、鳳凰山、菱湖、秦潭湖等鑲嵌其間,整個就像是一座大園林.城北的大龍山—石塘湖風景區,山景、水景、石景、樹景、洞景融爲一體,別具特色;城西的陳獨秀陵園,林鬱山靜,幽雅肅穆,令人嘆止;城南沿江岸建設的外灘公園、橋頭公園綿延近十公里,形成一條靚麗的風景線;城內的“世太史第”、“探花第”、“太平天國英王府”等古建築,保持了典型的明清建築風貌;特別是歷史悠久的菱湖公園與近年建設的蓮湖公園、皖江公園、菱湖風景區已連成一片,總面積近五平方公里,堪與杭州西湖媲美;建設在景區內的文化廣場、黃梅戲藝術中心、鄧石如碑館、黃梅閣、血衣亭、日本櫻花園、徽派盆景園、黃鎮紀念館和科技館、體育館、圖書館等建築物,以及程長庚、鄧石如、嚴鳳英、鄧稼先、陳延年等塑像,增添了一層文化的氛圍.目前,城區綠化覆蓋率已達38.26%,綠地率達35.6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爲8.03平方米.但是,由於過去實行“犧牲環境要經濟利益”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導致安慶整體生態環境每況愈下.比如說安慶的花亭大溝周邊環境就很不好!

1.4 自然災害

安慶防洪同馬大堤

安慶是全省旱澇災害的次頻繁地區(僅次於阜陽和正陽關).以某一旬出現旱爲旱旬、出現澇爲澇旬,平均每年有8~10旬的時間非旱即澇,佔全年時間的22~27%,有5旬時間是大澇或大旱.一年內旱澇相連的年份佔70~95%左右.一年內既出現大澇又出現大旱的機遇較多,約3~4年一遇.旱澇季節分佈,乾旱以秋季最多,夏季次之,冬季又次之,春季最少.水澇主要集中於夏季,大致從4月下旬到6月下旬都是澇多於旱,尤以6月下旬大澇旬多出大旱旬1倍以上.7月中旬後梅雨結束,旱明顯多於澇.

1.5 現任主要領導

現任中國黨安慶員會、安慶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安慶軍分區黨組:朱讀穩   現任安慶市:肖超英

1.6 城市競爭力

目前,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2010年統計,安慶的城市綜合競爭力在安徽省居第6位.列於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蚌埠之後.

1.7 城市發展

早在中華時期,著名先行者孫中山在《建國大綱》就提出了大力建設安徽安慶市,並跨江發展建設雙聯市,形成規模與武漢、南京大略的城市,形成強大輻射,帶動皖南發展.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如、、、回良玉、吳儀等先後視察安慶,他們對安慶的經濟發展十分關心.但由於受到自然災害頻發、市民經濟創新能力不強、省會遷移而淪爲地級市、目前黨頒佈實施的《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中重新明確了安慶的定位,是全省三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三大產業集團之一、六大交通樞紐之一,打造帶動皖西南、輻射皖贛鄂交界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安慶的發展,不僅納入皖江城市帶中的重要一軸,也納入到面向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不過,現在安慶經濟在全省較爲偏後,與規劃目標相差稍遠,故實現需要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堅信未來的安慶(大約10年以後),將逐步建成一個輻射皖鄂贛三省的產業佈局齊全的跨江大城市.

1.8安慶方言

由於安慶地區地理位置處於皖、鄂、贛三省交界地帶.因此,安慶地區方言存在地域的多樣性.安慶區內方言既含有“楚語”、“贛語”、“江淮方言”的某些特徵,同時又摻雜各種方言而匯成地區獨有的地方色彩.

編輯本段2.人文地理

2.1 名稱由來

東周時期安慶是古皖國所在地,“皖”爲“美好”之意,“皖山皖水”意爲“錦繡河山".安徽省潛山縣有天柱山,是大別山脈的最高山,也叫萬尖山,古時候是皖國,皖伯大夫的封地,天柱山也叫皖山(皖公山).漢武帝南巡封禪天柱山,稱之爲南嶽,舊稱衡山.山下的河流叫皖河(皖水、潛水),注入長江(皖江).山下之城,叫皖城.安徽省簡稱“皖”,即源於此.   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改舒州德慶軍爲舒州安慶軍,“安慶”自此得名.安慶城始建於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東晉詩人郭璞曾稱“此地宜城”,故安慶又別名“宜城”.

2.2 建置沿革

安慶府城古地圖

安慶之名始於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改德慶軍爲安慶軍"作軍號名稱出現,由“同安郡”(隋代大業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慶軍"(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懷寧,今潛山古皖城)各取一字而命名,含“平安吉慶"意.   慶元元年(1195年)“ 以南宋寧宗皇帝潛邸,升舒州爲安慶府"(治所今潛山古皖城),又作府名.安慶古名“盛唐”,見於文獻記載最早爲漢武帝於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南巡至此,“作盛唐之歌".今安慶城區登雲坡即爲盛唐山故址所在,山下臨江爲盛唐灣古渡口.相傳東晉詩人、堪輿風水家郭璞登盛唐山有“此地宜城”語,故安慶別名“宜城”. 安慶城始建於南宋時期.嘉定十年(1217年)知府黃幹考慮南宋邊疆安全,爲了阻止金軍從水路進攻南宋國都臨安(今杭州市)建“城安慶以備戰守";後因戰亂,安慶府於端平二年(1235)移治羅剎洲、楊槎洲;及至景定元年(1260年),沿江置制大使馬光祖“復築宜城爲新安慶府”治(今安慶市),並遷懷寧縣治附郭.從此,府治穩定不移,“安慶"才作城鎮地名,並與行政區名稱(府、道、專區等)相一致,沿用至今.   安慶建城以後直至清末,均爲安慶府治和懷寧縣治,時期爲專署駐地.明末以來的巡撫亦持節鎮守於此.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二十六年(1937年),同時又是安徽省省會(皖省省治).新中國成立後,安慶單獨建市,是皖西南(不包括桐城市)的中心城市.

2.3 1949年後城建大事記

1949年設安慶市,由安慶專署領導.1951年安慶市改由皖北行署直轄.1952年安慶市由省直轄.1960年安慶託安慶專署領導.1961年安慶市改由省直轄.1965年安慶市劃歸安慶專署領導.1979年安慶市改由省直轄.   1949年設安慶專區,屬皖北行署區.安慶專署駐安慶市,轄安慶市及懷寧(駐石牌鎮)、望江、宿松、太湖(駐晉熙鎮)、嶽西(駐衙前鎮)、潛山(駐梅城鎮)、桐城、桐廬(由桐城縣析置,駐湯家溝)等8縣.    1952年安慶專區屬安徽省領導.安慶市改由省直轄.原池州專區所屬銅陵、貴池(駐池州鎮)、青陽(駐蓉城鎮)、至德(駐秋浦)、東流等5縣劃入安慶專區.轄13縣.    1958年撤銷銅陵縣,併入銅官山市.原由省直轄的銅官山市改名爲銅陵市,劃歸安慶專署領導.轄1市、12縣.    1959年東流、至德2縣合併爲東至縣(駐堯度鎮).轄1市、11縣.    1961年安慶、銅陵2市改由省直轄.    1965年安慶市劃歸安慶專署領導.將銅陵、貴池、青陽、東至4縣劃歸池州專區.轄1市、8縣.    1970年安慶專區改稱安慶地區,地區駐安慶市.轄安慶市及桐城、樅陽、懷寧(駐石牌鎮)、望江、宿松、太湖、嶽西、潛山(駐梅城鎮)等8縣.    1979年安慶市改由省直轄.安慶地區轄8縣.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爲準.

1988年8月17日批准:撤銷安慶地區,所屬的桐城縣、懷寧縣、樅陽縣、潛山縣、太湖縣、宿松縣、望江縣、嶽西縣劃歸安慶市.   1996年8月20日,民政部批覆(民行批[1996]59號)撤銷桐城縣,設立桐城市.由安慶市代管.   2005年5月13日,(國函[2005]38號)批准調整安慶市部分行政區劃:安慶市郊區更名爲安慶市宜秀區,將五橫鄉、大龍山鎮和桐城市的羅嶺鎮劃歸宜秀區管轄.

編輯本段3.行政區劃

3.1 市轄區

市轄區名 面積(k㎡) 人口(萬人) 郵政編碼 下轄事處 下轄鄉鎮

迎江區 207 24.42 246003 宜城路、新河路、華中路、人民路、孝肅路、建設路 老峯、龍獅、長風、新洲

大觀區 204 29.56 246004 德寬路、玉琳路、龍山路、菱湖、集賢路、石化路、花亭路 海口、十里鋪、山口、皖河農場

宜秀區 410 19.06 246003 大橋、菱北 楊橋、大龍山、羅嶺、白澤湖、五橫

3.2 縣

縣名 面積(k㎡) 人口(萬人) 郵政編碼 下轄鎮 下轄鄉 駐地

懷寧 645 40 246121 高河、月山、平山、三橋、小市、黃墩、黃龍、公嶺、馬廟、金拱、茶嶺、洪鎮、江鎮(中國包子之鄉)、石牌 雷埠、清河、秀山、涼亭、石鏡 高河

樅陽 1808 96.21 246700 樅陽、藕山、老洲、周潭、陳瑤湖、橫埠、項鋪、湯溝、錢橋、麒麟、義津、官埠橋、浮山 鐵銅、鳳儀、長沙、錢鋪、白梅、白湖、金社、會宮、雨壇 樅陽鎮

潛山 1686 57.21 246300 梅城、王河、源潭、餘井、黃泥、槎水、官莊、水吼、黃柏、黃鋪、天柱山 油壩、痘姆、塔畈、五廟、龍潭 梅城

太湖 2031 55.83 246400 晉熙、徐橋、新倉、小池、寺前、天華、牛鎮、彌陀、北中、百里 大石、城西、江塘、湯泉、劉畈 晉熙

宿松 2394 80.28 246500 孚玉、復興、匯口、許嶺、下倉、二郎、破涼、涼亭、長鋪 高嶺、程嶺、九姑、千嶺、洲頭、佐壩、北浴、陳漢、隘口、柳坪、趾鳳、河塌、五里 孚玉

望江 1357 60.47 246200 華陽、楊灣、漳湖、賽口、高士、鴉灘、長嶺、太慈 雷池、涼泉 華陽

嶽西 2398 39.86 246600 天堂、店前、來榜、菖蒲、頭陀、白帽、溫泉、響腸、河圖、五河、主簿、冶溪、黃尾 毛尖山、蓮雲、青天、包家、古坊、田頭、中關、石關、姚河、和平、巍嶺 天堂

縣級市

縣級市名 面積(k㎡) 人口(萬人) 郵政編碼 下轄事處 下轄鎮 駐地

桐城(併入合肥經濟圈) 1572 74.48 231400 文昌、龍眠、龍騰 雙港、新渡、金神、孔城、範崗、青草、呂亭、大關、唐灣、鱘魚、嬉子湖、黃甲 文昌

編輯本段4.交通運輸

滬渝高速(G50)、濟廣高速(G35)、合安高速(G4212)、京臺高速(G3)等高速公路幹線、105、206、318三條國道和合九鐵路在市境交匯,已建成通車的安慶長江公路大橋和建設中的安慶長江鐵路大橋,跨江與建設中的寧安城際鐵路、沿江高速公路、安慶——景德鎮高速公路連接.安慶天柱山機場先期已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航線,目前又在擴建之中.安慶集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爲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已經形成. 安慶區位優勢明顯,地處皖鄂贛三省交界處,是溝通三省並連接上海、武漢兩大經濟區的紐帶,是3000噸級海輪入江的終點港口.

編輯本段5.經濟發展

5.1 概述

建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安慶作爲全國重要的糧棉油、水產品和畜禽生產基地,作爲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車零部件製造和紡織加工業基地,又被省列爲皖江開發的重點開放城市之一,社會經濟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10年,全市地方生產總值達988億元,財政收入達121億 安慶長江公路大橋

元.農業繼續保持較高的發展水平,工業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輕紡、建材、機械四大支柱產業,涌現了安慶石化、華茂、環新、海螺、全力、鴻潤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基礎教育成爲品牌,文化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城市供水、供電、供氣、公共交通通訊和商業服務等基礎設施有了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安慶已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往來關係,出口商品達200多種.

5.2 地區生產總值

2010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988.1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5.5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523.9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08.57億元.

5.3 工業和建築業

2010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455.99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368.6億元.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企業增加值75.4億元;集體企業6.2億元;股份制企業231.0億元;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20.3億元.重工業增加值222.9億元;輕工業增加值145.7億元.全市新產品產值72.7億元. 全年石油加工業增加值增速爲2.59%.一次性能源生產總量63.1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4.2%;原煤生產下降10.4%,發電量下降3.4%.    安慶最繁華的商業街——人民路

5.4 固定資產投資

2010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09.4億元. 全年第一產業投資31.3億元;第二產業投資408.4億元;第三產業投資369.6億元.在投資中,工業完成投資402.6億元;製造業投資360.4億元;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投資43.5億元;水利環境公共設施管理等基礎設施投資85.7億元.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92.2億元,商品房銷售銷售額85.1億元.   “861”行動計劃成效顯着.全年共安排“861”行動計劃續建、新開工項目171項,總投資規模2161.9億元,當年完成投資214.3億元.

5.5 國內貿易

2010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8.7億元.分城鄉看,全年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30.1億元,;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08.6億元.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290.5億元;餐飲業零售額43.4億元;住宿業零售額4.8億元.   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零售額中,建築裝潢材料類比上年增長27.5%,家用電器及音像製品類增長37.1%,汽車類增長82.4%,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5.3%,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33.3%,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43.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43.5%.

5.6 對外經濟和旅遊業

2010全年進出口總額68093萬美元.   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3家;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5935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額22255萬美元. 全年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新籤合同金額1600萬美元;完成營業額1755萬美元,當年外派勞務人員104人.   全年接待海外遊客4.5萬人次,;接待國內遊客1931.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27.6億元.

5.7 財政、金融

2010年全年全市財政收入爲121.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50.6億元.全年財政支出161.2億元.全市金融機構存款年末餘額爲1156.0億元.

5.8 經濟開發園區

國家級安慶經濟開發區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   省級開發園區:安徽安慶大觀經濟開發區、安徽樅陽經濟開發區、安徽太湖經濟開發區、安徽宿松工業園、安徽宿松臨江產業園、安徽望江經濟開發區、安徽安慶長江大橋經濟開發區、安徽桐城經濟開發區、安徽懷寧經濟開發區、安徽潛山經濟開發區等.(石牌經濟開發區申報之中.)

編輯本段6.文化藝術

6.1 京劇發源地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秋天,爲慶祝乾隆帝八旬壽辰,揚州鹽商江鶴亭(安徽人)在安慶組織了一個名爲“三慶班”的徽戲戲 京劇鼻祖:程長庚

班,由藝人高朗亭率領進京參加祝壽演出.這個徽班以唱二黃調爲主,兼唱崑曲、吹腔、梆子等,是個諸腔並奏的戲班.北京的祝壽演出規模盛大,自西華門到西直門外高粱橋,每隔數十步設一戲臺,南腔北調,四方之樂,薈萃爭妍.或絃歌高唱,或抖扇舞衫,前面還沒有歇下,後面又已開場叫人左顧右盼,目不暇接.真是羣戲薈萃,衆藝爭勝.在這場藝術競賽當中,第一次進京的三慶徽班即嶄露頭角,引人矚目.   三慶班進京,原本只爲進宮祝壽演出而來.由於徽戲曲調優美,劇本通俗易懂,整個舞臺演出新穎而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故而受到北京觀衆的熱烈歡迎.這樣,三慶班演完祝壽戲欲罷不能,就留在北京繼續進行民間演出.三慶班的班主高朗亭是安徽安慶人,入京時才三十歲,演旦角,擅長二黃腔,技藝精湛.《目下看花記》稱他:“體幹豐厚,顏色老蒼,一上氍毹,宛然巾幗,無分毫矯強.不必徵歌,一顰一笑,一起一坐,描摹雌軟神情,幾乎化境”.因此三慶班在北京越演越火.徽班在進京演出的過程中又吸收了崑曲、弋陽腔、梆子腔等劇種的表演技藝,使自己更加豐富,不久成了當時最受歡迎的劇種.三慶班進京獲得成功後,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臺班等徽班進入北京,並逐漸稱雄於京華的劇壇.這就是所謂的“四大徽班進京”.他們各有所長,有“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臺的孩子”的說法,軸子指以連演整本大戲著稱,曲子指擅長演唱崑曲,把子指以武戲取勝,孩子指以童伶見長.徽班進京開始了我國國劇――京劇的孕育期.   三慶班進京獲得成功後,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臺班等徽班進入北京,並逐漸稱雄於京華的劇壇.這就是所謂的“四大徽班進京”.   四大徽班各有所長,有“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臺的孩子”的說法,軸子指以連演整本大戲著稱,曲子指擅長演唱崑曲,把子指以武戲取勝,孩子指以童伶見長.   在捧旦之風十分火爆的京城,技藝不凡的高朗亭自然受寵.抵達北京後,他接替原三慶班班主餘老四掌班,一做就是30多年,同時還擔任了京師戲曲界行會組織“精忠廟”的會首,透過精忠廟對北京的戲班、戲園實行行政管理,他也成爲梨園領袖.繼高朗亭之後,程長庚、徐小香、楊月樓、劉趕三等人均任過此職.   至嘉慶初,徽班在北京戲曲舞臺上已取得主導地位,據《夢華瑣簿》記載:“戲莊演劇必‘徽班’.戲園之大者,如‘廣德樓’、‘廣和樓’、‘三慶園’、‘慶樂園’,亦必以‘徽班’爲主.下此則‘徽班’‘小班’‘西班’,相雜適均矣.”   四大徽班進京獻藝,揭開了200多年波瀾壯闊的中國京劇史的序幕.

6.2 地方戲劇——黃梅戲聖地

黃梅戲《天仙配》劇照

據宿松縣地方誌辦公室廖理南先生考證,黃梅戲淵源於唐初的湖北黃梅縣的採茶歌,經宋代民歌的發展,元代雜劇的影響,逐漸形成民間戲曲雛形.至明代已經形成獨樹一幟的地方戲曲.是安徽安慶市宿松縣和湖北黃梅縣一帶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吟唱的一種曲調藝術形式.兩縣毗鄰,有很長的邊界線,很多東西是無法分開的.歷史上不少時候兩縣曾屬同一行政區域.就是黨創建初期,兩縣還屬同一個黨支部.廖理南先生透過查閱《中國戲曲志》、《黃梅縣誌》、《宿松縣志》等文獻資料發現,在黃梅戲發展史上,宿松有十幾項第一.如:1、第一個專演黃梅採茶戲.從明代中葉開始,宿松人就於每年的三月初三,在鬆梅嶺街上專演黃梅採茶戲;2、第一個將黃梅戲劇目寫入廖河戲臺楹聯.清代道光年間,當地人把《送香茶》、《西樓會》等十幾個爲羣衆喜聞樂見的黃梅戲劇目寫入廖河戲臺楹聯;3、第一個進行“官方公演”.宿松於1853年將黃梅戲由草野請進官方的縣城公演,比《黃梅縣誌》記載的“黃梅戲1934年進黃梅縣公演”早81年;4、第一個正式把流行於民間的黃梅採茶歌定名爲黃梅戲,1921年版的《宿松縣志》中,第一次正式記載了“黃梅戲”這個名稱.   黃梅戲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詞兩大類.花腔以演小戲爲主,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風味,多用"襯詞"如"呼舍"、"喂卻"之類.有"夫妻觀燈"、"藍橋會"、"打豬草"等;平詞是正本戲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於大段敘述,抒情,聽起來委婉悠揚,有"梁祝"、"天仙配"等. 現代黃梅戲在音樂方面增強了"平詞"類唱腔的表現力,常用於大段抒情、敘事,是正本戲的主要唱腔;突破了某些"花腔"專戲專用的,吸收民歌和其他音樂成分,創造了與傳統唱腔相協調的新腔.黃梅戲以高胡爲主要伴奏樂器,加以其它民族樂器和鑼鼓配合,適合於表現多種題材的劇目.嚴風英是黃梅戲著名演員,真正唱活黃梅戲,代表作《天仙配》、《女駙馬》等.   黃梅戲語言以安慶地方語言爲基礎,屬江淮官話.其特點爲----唱詞結構在整本戲多爲七字句和十字句式.七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結構,十字句大多是三、三、四結構.有時可根據需要以七字、十字句爲框架,字數可壓縮或增擴,曲調則常使用垛句.花腔小戲的唱詞靈活多變,有三至七字不等,中間常夾雜多種口語化無詞意的字.句數不一定爲偶數有時奇數句重複最後一句便成偶數.唱唸方法均用接近普通話的安慶官話唱唸.整本戲中用韻母念、官話唱,小戲說白則用安慶地方的鄉音土語,唱腔仍用官話唱.

宜春包括哪些縣什麼的啊?

江西省宜春市

宜春市位於江西省西北部,東接南昌、撫州,西連萍鄉、湖南,南鄰新餘、吉安,北與九江交界。現有樟樹、豐城、高安、上高、萬載、宜豐、銅鼓、奉新、靖安、袁州三市六縣一區,總面積1.87萬

平方公里,總人口530萬。宜春市是全國第一個生態試點城市,是正在建設中的贛西經濟中心城市,是全國第五屆農動會的舉辦地。2003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49.5億元,財政總收入20.64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651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89元。2006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39.72億元,全市財政總收入完成386756萬元,比上年增長25.1%,增收額達7.7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18304萬元,比上年增長20.2%。

宜春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全市森林覆蓋率爲53.4%,活立木蓄積量3500萬立方米,毛竹蓄積量3.5億株,是江西重點林區和全國重點毛竹產區。已探明水力資源60萬千瓦,目前有25萬千瓦尚待開發。探明的礦產有56種,其中金屬類27種,非金屬類29種。鉭鈮被譽爲江西“五朵金花”之一,宜春鉭鈮礦是我國最大的鉭鈮鋰原料生產基地;原煤、岩鹽儲量均爲江西之冠;硅灰石品位之高、儲量之豐在全國罕見;大理石、花崗石、高嶺土等品質優、分佈廣、開採價值高。

境內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亟待開發。全市有歷史文化遺址486處,名山名勝54處。有4個國家級、3個省級森林公園,1個國家級、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5處溫泉,2個已開發的溶洞。宜春是中國佛教“禪林清規”的發祥地,禪宗潙仰、臨濟、曹洞三宗的祖庭,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大師現仍是宜春靖安寶峯寺方丈。馳名景點有國家重點保護的唐代六大名窯之一“洪州窯”和商代吳城遺址,以及東漢葛玄採藥煉丹之處、江南三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閣皁山。宜春生態環境優越。三爪侖國家森林公園被譽爲“人間仙境”;明月山風景名勝區“不是黃山、勝似黃山”,生長着世界上僅存的珍稀樹種華木蓮;宜春中心城郊溫湯鎮溫泉,富含硒等多種礦物質,常年水溫在72℃以上,是療養度假的勝地。是全國第一批生態試點城市之一,境內7條主要河流全部 達到飲用水標準,10個縣市區的大氣質量都達到國家標準。

宜春古稱“農業上郡”,農業經濟擁有紮實的基礎和明顯的優勢。宜春市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油茶、優質苧麻生產基地,以佔全省11%的耕地、12%的人口,生產了全省1/6左右的糧、棉、油、豬和水產,在江西省的地位舉足輕重。近年來,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加快,其中優質米、苧麻加工、木竹加工、綠色食品等10大農業產業化主導項目發展勢頭良好。

宜春市工業經濟長足發展,形成了機械、建材、食品、醫藥、竹木加工五大支柱及化工、採礦、輕紡等產業組成的工業體系,裝載機、鑿岩機、竹木地板、建築陶瓷、中成藥、四特酒、綠色食品、苧麻服飾等一大批國優、部優、省優產品遠銷國內外市場。

宜春市交通便利,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境內京九鐵路縱貫南北,湘贛複線橫臥東西;形成以320、105國道和贛粵、滬瑞高速公路爲骨幹、連接全市縣鄉的公路網絡;袁河、錦河直入贛江,水路航程千餘公里。電力網絡佈局合理,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的豐城電廠已併網發電。全市10個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完善。城鎮建設開發力度不斷加大,一批新型小城鎮正在崛起,中心城市和縣城的功能不斷完善,宜春市區正按照60平方公里、5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發展規劃,拉開了建設贛西經濟中心城市的框架。

宜春市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蒸蒸日上。“兩基”教育提前達標,高中階段教育規模和質量處在全省前列,高等教育步入“大衆化”行列。宜春職業技術學院2003年經省批准已正式掛牌招生,宜春學院是江西省第二所綜合性本科大學。宜春體育中心象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宜春市區中心,是國家羽毛球訓練基地,宜春水上運動場被確定爲全國水上運動訓練基地,在這裏成功舉辦了全國第五屆農運會和江西省十運會及多項國家級體育比賽。文化事業爭奇鬥豔,高安採茶戲、上高農民攝影、袁州版畫、靖安農民詩詞、豐城書法、樟樹剪紙、宜豐根雕、銅鼓漫畫、萬載儺舞等,共同構成了宜春地域文化特色。

“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遊”。開放的宜春將以誠信的態度、優良的環境、一流的服務,不斷拓展對外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與四海賓朋攜手共創新的輝煌。

【歷史】

漢高祖五年(前202),劉邦遣大將陳嬰平定江南(舊說平江南者爲灌嬰,據宋人趙與時考證,平江南者爲堂邑侯陳嬰,非穎陰侯灌嬰)。漢高祖六年(前201),令天下郡邑皆築城。於是兩座新城出現於今宜春市境在。一爲宜春,一爲建成。宜春之名源於城西美泉,以其"夏冷冬暖,瑩媚如春,飲之宜人"而得名。建成之名,以其"創建城邑"故名(成、城二字古代通用)。初設時的宜春縣管轄今袁河流域城區,包括今袁州區、新餘市、萍鄉市一部和樟樹市一部。晉大康元年(280),晉武帝司馬炎滅吳,以宜春之名與宣穆皇太后張春華(司馬炎祖母,司馬懿之妻)同名,爲避諱,改宜春爲宜陽。隋開皇十八年(598)複名宜春。初設時的建成縣管轄今錦江流域地區,包括今高安市、上高縣、宜豐縣、萬載縣及樟樹市一部。唐武德五年(622),因建成縣名與太子李建成同名,爲避諱,改名高安。高安以其"地形似高而安"而名。西漢元光六年(前129),漢武帝封長沙定王劉發之子劉成爲宜春侯,元朔二年(前127),又封劉成兄弟劉拾爲建成侯。劉成於宜春城中築宜春臺,劉拾亦在建成城東南二里築金沙臺,均爲一方名勝。今金沙臺已廢,宜春臺尚存。元鼎二年(前115),劉拾免,建成侯國除。元鼎五年(前112),劉成免,宜春侯國除。

今宜春市境域,漢代屬豫章郡(治所在今南昌)。三國孫吳寶鼎二年(267),設立安成郡(治所在今安福)、袁河流域地區歸安成管轄。隋王朝統一天下,廢安成郡。開皇十八年(598)設袁州,治所設於宜春縣。袁州以袁山而名,而袁山又以隱居於此的高士袁京而名。初設時,袁州轄宜春、萍鄉、新喻三縣。宋開寶八年(975),萬載縣由筠州劃入。淳化三年(992),劃新喻入臨江軍。此後九百餘年,袁州一直管宜春、萍鄉、萬載、分宜四縣。宜春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州府級行政機構是袁州,其次爲靖州,再次爲臨江軍。靖州設於唐武德五年(622),治所在今高安。未幾,以米嶺產米改名"米州",繼而又以羊山產竹而改名"筠州",武德八年(625)廢。南唐保大十年(952)復置筠州。宋寶慶元年(1225),理宗趙昀登基,因州名與皇帝之名同音,爲避諱,須改名,此時恰好州衙後山碧落堂長出靈芝一株,視爲祥瑞之兆,故而改名"瑞州"。瑞州轄高安、上高、新昌(今宜豐)三縣。南唐升元二年(938)割高安、新淦兩縣之地田置清江縣於蕭灘鎮(今臨江鎮)。宋淳化三年(992),於清江縣置臨江軍(元改臨江路,明改臨江府)。其轄境相當於今樟樹市、新干縣、峽江縣與新餘市渝水區。明清時,奉新、靖安、豐城、銅鼓(其時爲義寧州屬地)爲南昌府管轄。今宜春市境域分屬袁州、瑞州、臨江、南昌四府

【歷史名人】

徐 稚(97-168)

徐稚,字孺子。豐城市白土鎮隱溪村人。東漢隱士。少學今文經學,兼通天文,歷算。家貧務農,自食其力。公府徵辟,皆不就。時稱"南州高士"。陳蕃爲豫章太守,不接待賓客,特爲他設一榻,去則懸之。後以"懸榻"比喻禮待賢士。王勃《滕王閣序》所云:"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即用此典故。徐稚卒葬南昌進賢門外。今南昌孺子路、孺子亭、孺子公園皆因紀念徐稚而名。豐城隱溪因徐稚隱居於此而得名。

陶淵明(365-427)

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私諡靖節。宜豐縣澄塘鎮秀溪村人。晉代詩人。宋代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有陶淵明"始家宜豐"的記載。宜豐舊《圖經》亦有此說。陶淵明29歲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後任彭澤縣令。因不事權貴,棄官隱居慄裏(今星子縣境內)。52歲時偕少子陶佟迴歸宜豐故里,四年後返潯陽,逝於柴桑。陶佟留居故里。今澄塘鎮秀溪、故村等處陶姓人皆爲陶佟之後裔。歷代方誌載宜豐境內有南山、柳齋、菊軒、東籬、洗墨池、藏書礅、故里橋、靖節橋、我公橋、舒嘯臺、賦詩灣、顧淵石、醉臥石、淵明洞、讀書堂、靖節祠等陶淵明遣跡及其紀念建築。

鄧王番

鄧王番,字韞玉。高安市筠陽鎮人。唐中和元年(881)自尚書、江西節度使權知袁州(代理袁州刺史)。在任6年,清正廉明,民樂從事。唐僖宗時,各地兵荒馬亂,官吏,獨鄧王番有政聲,朝廷據民願再度正式任命其爲袁州刺史,處士彭蟾有詩稱賀。袁州城秀江之上第一座橋樑廣濟橋爲鄧王番修建。鄧王番任袁州刺史時,見宜春縣白芒山(今屬分宜)山清水秀,遂舉家留居白芒。第6代孫鄧悔魁徙居安福瓜畲。其後裔輾轉遷徙至四川廣安。廣安後裔中出了個歷史偉人。

鄭谷(848-911)

鄭谷,字守愚。袁州區人。唐末著名詩人。光啓三年(887)進士。官至都官郎中。鄭谷7歲能。前輩詩人司空圖稱許其"當爲一代主"。在晚唐,鄭谷詩名頗盛。列爲"芳林十哲"之一。尤以《鷓鴣》詩傳誦廣遠,致有"鄭鷓鴣"之稱。成語"一字師"出自鄭谷逸事:鄭谷隱居仰山,詩僧齊已奉《早梅》詩求教。鄭谷將詩中"前村深雪裏,昨夜數枝開"中的"數枝"改爲"一枝"。齊已當庭拜鄭谷爲"一字師"。《全唐詩》收錄鄭谷詩327首。今宜春市區東風大街南段,時期曾名鷓鴣路,以紀念鄭谷而名。

胡仲堯

胡仲堯,字光輔,奉新縣會埠鎮吟村人。南唐時爲寺丞。入宋後,官洪州助教,遷國子監主簿。大建華林書院,集書萬卷,一時雲遊者常數千人。宋太宗特詔旌表,事載《宋史》。奉新縣學宮亦爲其創建。奉新華林胡氏爲世家大族。胡仲堯兄弟8人。五弟仲雅,字維常,宦居吉水。仲雅之孫胡汪又定居樂安龔坊之浯塘。明末,浯塘23世京貴之次子允欽爲避戰亂,從浯塘徙居湖南瀏陽文家市。其後裔中出了個黨總。的奉新華林先祖爲仲堯、仲雅之父胡元鳳,胡元鳳卒葬硯峯石下。

劉恕(1032-1078)

劉恕,字道原。高安市灰埠鎮均山人。北宋史學家。《資治通鑑》副主編之一。其父劉渙,精研史學。劉恕亦以史學擅名。皇佑元年(1049)舉進士,官和川翁源知縣。治平三年(1066),英宗下旨,命司馬光自擇英才編修《資治通鑑》。司馬光薦劉恕同修,轉著作郎。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鑑》,凡遇史事紛錯難治,則交劉恕。其時協助司馬光的副主編共有三人,一爲劉恕,一爲劉攽、一爲範祖禹。漢代由劉攽分修,三國至南北朝由劉恕分修,唐代由範祖禹分修。三中人,除範祖禹爲成都人氏外,其餘兩位均爲宜春籍人物。

劉 攽(1023-1089)

劉攽,字貢父, 號公非。樟樹市黃土崗鎮荻斜劉家人。北宋史學家。《資治通鑑》副主編之一。慶曆進士。歷任曹州、兗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書舍人。一生潛心史學,治學嚴謹。助司馬光纂修《資治通鑑》,充任副主編,負責漢史部分。著有《東漢刊誤》等。劉攽出自詩書世家,祖父劉式,南唐時舉進士,入宋後,官至刑部郎中。父親劉立之與叔伯四人俱舉進士。劉攽與其兄劉敞爲同科進士。劉敞爲北宋著名學者,官終集賢殿學士。劉攽、劉敞與敞之子劉世奉嘗合著《漢書標註》。世稱三人爲"墨莊三劉"。"墨莊劉氏"被奉爲古代家庭教育典範。劉式卒後,家中除藏書千卷外別無財產。其妻指藏書對子女曰:此乃"墨莊"。將詩書作爲家產教子女傳承。

惠洪(1071-1128)

惠洪,俗姓彭(一作姓喻),一名德洪,字覺範。宜豐縣橋西鄉潛頭竹山裏人。宋代著名詩僧。自幼家貧,14歲父母雙亡,入寺爲沙彌,19歲入京師,於天王寺剃度爲僧。當時領度牒較難,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爲己名。後南歸廬山,依歸宗寺真靜禪師,又隨之遷靖安寶峯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結交黨人,兩度入獄。曾被髮配海南島,直到政和三年(1113)才獲釋回籍。惠洪精通佛學,長於詩文,著述頗豐,尤以《冷齋夜話》最著名。成語"滿城風雨"、"脫胎換骨"、"大笑噴飯"、"癡人說夢"等典故均出於此書中。宜春歷代詩人的詩作,僅惠洪的《鞦韆》詩被收入《千家詩》中。其題於宜春城北崇勝寺的一首詠竹詩,深得黃庭堅等歷代詩家讚賞,以宋詩精品被收入《宋詩鑑賞辭典》。

揭傒斯(1274-1344)

揭傒斯,字曼碩。豐城市杜市鎮大屋場人,元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與虞集、楊載、範木亨(樟樹市人)同爲"元詩四大家"之一,又與虞集、柳貫、黃氵晉並稱"儒林四傑"。延佑元年(1314)由布衣授爲翰林院國史編修。至元六年(1343)爲奎章閣供奉學士,升侍講學士。乃修遼、金、宋三史,爲總裁官。《遼史》成,得寒疾卒於史綰。封豫章郡公,諡文安。揭傒斯是元代一大才子,爲文簡潔嚴整,爲詩清婉麗密,善書法。朝廷典冊、元勳銘辭,多出其手。

周德清(1277-1365)

周德清,字日湛,號挺齋。高安市楊圩鎮睱塘周家人。元代卓越的音韻學家與戲曲作家。周德清生平,文獻紀錄不多,大概是位布衣之士。然其編著的《中原音韻》在中國音韻學與戲曲史上卻有非凡影響。《中原音韻》是爲北曲用韻而作,糾正作曲家用韻不一,其正音依據是中原語音。成書後,戲曲作曲、唱曲都有了規範,促進了戲曲用韻的統一。《中原音韻》以當時北方實際語音爲標準,所定之韻接近今北京音,因而此書是研究近代以北方音爲主的普通話語音的珍貴資料。1987年,紀念週德清誕辰710週年暨學術討論會在高安召開,來自全國23個省市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日本學者亦提交了論文。

況鍾(1383-1442)

況鍾,字伯律,號如愚。靖安縣高湖鎮崖口村人。明代著名清官。永樂四年(1406)爲靖安縣吏員。後薦爲禮部主事。宣德五年(1425),宣宗因江南九郡賦重,要朝中大臣薦舉賢能,況鐘被舉薦任蘇州知府。上任後,況鍾懲奸吏、裁冗員、減重賦、廢苛捐、清積案、平冤獄。深受百姓愛戴,呼爲"青天"。治蘇任滿,蘇州一萬三千餘人聯名乞求況鍾連任。英宗准奏,以正三品留任蘇州。況鍾爲官清廉,卒於蘇州任上。歸葬時,十里長堤站滿哭祭人羣。古代傳奇小說中載有不少況鍾辦案故事。1956年,崑曲《十五貫》上演,經毛、周總理推薦觀看,況鍾清官之名享譽全國。

鄧子龍(1531-1598)

鄧子龍,字武橋,號大千,別號虎冠道人。豐城市杜市鎮鄧家村人。明代抗倭名將。嘉靖年間從伍。萬曆四年(1576),率兵寧州大潙山農民起義,次年於寧州銅鼓石設銅鼓營,任銅鼓營守備。築垣壘城,是爲今銅鼓縣城建城之始。萬曆十一年(1583),緬甸軍犯雲南,鄧子龍率部平定。升副總兵。後戍邊雲南。萬曆二十六年(1598),日本大侵朝鮮。鄧子龍奉命援朝,倭寇遁逃。在鷺樑海戰中,年近古稀的鄧子龍奮勇直前,不幸陣亡。朝鮮爲之立廟,世代祭祀。鄧子龍遺體歸葬豐城。然遺體有其身無其首,其首級已被倭寇割去,於是用沉香木雕刻首級合殮。鄧子龍善詩著有《橫戈集》。今銅鼓城東的銅鼓石上留有鄧子龍題刻。

袁繼鹹(1593-1646)

袁繼鹹,字季通,號臨侯。袁州區寨下鄉橫塘村人。明代大臣。天啓五年(1625)進士。崇禎七年(1634)提學山西,上疏抨擊權宦。宦黨誣陷其貪贓枉法,解京治罪。山西生員百餘人追隨入京,散發揭貼(傳單),爲之辯誣。朝野上下千餘人聯名爲其申冤,轟動京城。崇禎十五年(1642),袁繼鹹出任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駐節九江,總督江西、湖廣、安慶、應天(南京)等處軍務。弘光元年(1645),被左夢庚誘入軍中軟禁。左夢庚降清,獻袁繼成以邀功。袁繼鹹拒降,被押解北京囚禁。曾作銘文自勉:"大官好做,大節難移"。順治三年(1646)六月就義。袁繼鹹的民族氣節爲後人所敬仰,曾與文山(文天祥)、疊山(謝枋得)並稱爲"江右三山"。今宜春市區鼓樓路""前原名臨侯路,以紀念袁繼鹹而命名。

宋應星(1587-1661)

宋應星,字長庚。奉新縣宋埠鎮牌樓村人。明末清初科學家。萬曆四十三年(1615)舉人。後屢赴京趕考,未中進士,逐漸冷淡功名。崇禎七年(1634)任袁州府分宜縣教諭。十一年(1638)升汀州府推官。任分宜教諭期間,寫成《天工天物》一書。《天工開物》是一部系統記載中國古代農業和手工業成就的鉅著。此書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被翻成日、法、德、俄等多種文字。達爾文稱之爲"權威著作"。編寫《中國科技史》的英國學者李約瑟,稱宋應星爲"中國的狄德羅"(狄德羅是以編寫《百科全書》而具有世界影響的法國學者)。中國科協紀念的中國古代八大科學家中,宋應星名列其中。1987年,宋應星紀念館曾在奉新落成。

張自烈(1597-1673)

張自烈,字爾公,號芑山,又號誰廬居士。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宜春北廂上水關(今市區秀江路大院一帶)人。崇禎末爲南京國子監生,博物洽聞。家中藏書36萬餘卷。明亡,閉門著述。晚年隱居廬山,累徵不出,主講白鹿書院。卒葬白鹿洞左青龍山,墓今存。張自烈著述頗豐,尤以《正字通》影響最著。《正字通》是一部字書,共收錄三萬三千餘字。清代官方編纂的《康熙字典》,系以《正字通》爲藍本增益而成。今宜春市區秀江中路西段,國民時期曾名豈山路,即以張自烈字號而命名。

朱軾(1665-1736)

朱軾,字若瞻,號可亭。高安市村前鎮艮下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經學家、文學家。康熙三十三年(1694)進士。歷任潛江知縣、陝西學政、奉天府尹、浙江巡撫、左都御史。雍正時,充聖祖實錄總裁,拜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兵部尚書。乾隆時,充世宗實錄總裁,命協同總理事務。卒贈太傅。朱軾是康、雍、乾三世"恩寵極人臣之分"的顯赫人物。爲官清廉剛正,望重朝端。任浙江巡撫時,首創用"水櫃法"修築海塘,爲治理沿海水患功垂後世。康熙推崇朱熹學說,朱軾爲當時朝廷御用程朱學派的重要代表。朱軾生活儉樸,高安民間舊時流行的酒席"朱公席",待客時多爲四盤兩碗,據說是朱軾宴請乾隆時所創。

張勳(1854-1923)

張勳,字少軒,號鬆壽。奉新縣赤田鎮赤田村人。出生農家,8歲喪母,12歲喪父。15歲入富家做牧童,後轉書僮。光緒五年(1879)當兵,時年26歲。光緒十年(1884)隨部入廣西參加中法戰爭,次年在鎮南關大 中戰功卓著,越級提拔。後官升參將,管帶廣武右軍各營,駐紮廣西邊防。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戰爭爆發,率馬隊爲前峯入遼東參戰。後隨袁世凱,升總兵。宣統三年(1911)擢江南提督。袁世凱任大總統後,率部駐徐州,禁其部率剪去髮辮,人稱"辮帥"。6年(1917),張勳率兵入京,擁護溥儀復辟,自封議政大臣兼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旋被段祺瑞擊敗,逃入荷蘭使館。後寓居天津。死後歸葬奉新陶仙嶺。

熊雄(1892-1927)

熊雄,字披素,號介蓀。宜豐縣芳溪鎮下屋村人。中國早期無產階級家。少年在家塾"培蘭書室"讀書。1907年考取瑞州中學堂。1911年初,考入李烈鈞所轄江西新軍的學生軍。投入辛亥的光復南昌行列和"二次"的討袁起義。失敗後日本,加入中華黨。1916年回國,投入"護國"、""運動,先後在李烈鈞的滇軍和程潛的湘軍中工作。1920年初,爲探索真理,赴法勤工儉學。1922年轉至德國,與周恩來等籌組旅歐少共,後轉入中國黨。次年,受黨派遣與聶榮臻等一同入蘇聯學習。1925年回國,任黃埔軍校部副主任,次年爲主任。在黨內,任兩廣區委軍事部,黃埔軍校黨團。1927年在廣州"四·一五"反大中犧牲。

吳有訓(1897-1977)

吳有訓,字正之。高安市荷嶺鄉石溪村人。現代著名物理學家、教育家。1912年入瑞州中學,1920年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1926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1923年與美國著名物理學家康普頓一起從事X射線光譜研究。1927年,康普頓獲諾貝爾獎。其研究成果,因吳有訓作出過重大貢獻,故國外稱之爲"康一吳效應"。1926年,吳有訓回國,任教清華大學。後任國立大學校長。1950年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吳有訓是開我國物理學研究之先河者,爲我國培養了大批科技精英。如參加研製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著名科學家王淦昌、彭恆武、錢三強、何澤慧等,都出自吳有訓門下。1988年,中國人民郵政首次發行中國科學家紀念郵票一組四張,紀念人物分別是:吳有訓和李四光、竺可楨、華羅庚

韓愈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曾經因爲進言佛骨一事,被貶袁州,既今宜春。任職袁州期間,韓愈政績卓越,並且培養除了當時江西省的第一個狀元。現宜春秀江中有以沙洲,名爲狀元洲,傳說就是當年學子讀書之處。宜春城中最高山頭建有狀元樓,也是爲了紀念韓愈的這一功績。

【現行區劃】

現轄袁州區及靖安、奉新、上高、宜豐、銅鼓、萬載六縣,代管樟樹、豐城、高安三市。

宜春地區行政區劃歷史上經歷了多次變遷。漢屬豫章郡,晉分屬豫章、 安成郡,隋於宜春置袁州,唐於高安置靖州,宋於清江置臨江軍,元分屬袁州、瑞州、臨江、龍興四路,明清分屬袁州、瑞州、臨江、南昌四府,時分屬第一行政區(治所在豐城)、 第二行政區(治所在宜春),第九行政區(治所在武寧)。

新中國成立後,以舊的第一行政區爲基礎設袁州分區,1952年並袁州區入南昌,1958年遷南昌專員公署於宜春,更名爲宜春專員公 署。以後,南昌、新建、進賢、萍鄉、新餘、分宜、安義等縣 市相繼劃出,1978年,改設爲“宜春地區行政公署”。2000年6月撤銷宜春地區,設立地級宜春市。

寧都釆茶戲英文字母怎麼寫?

寧都釆茶戲翻譯成英文是:We'll take the tea show

寧都採茶戲是一種江西省的漢族戲曲劇種。寧都是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地,客家先民孕育着客家藝術,客家採茶戲吸民間藝術之養料,採中原及其它劇種之所長,經長期交流和相互影響,逐步從三角班演變到半班、半整雜乃至行當齊全,劇目、音樂豐富的大班,現已列入全國320多個的地方劇種之一,載入《中國戲曲曲藝辭典》、《中國戲曲志》、《中國戲曲音樂集成》。

統稱

新中國誕生前稱“寧都半班”,建國初期稱“寧都地方戲”。1955年4月,江西省文化 局下文,規定全省地方小戲統稱“採茶戲”。從此,寧都地方戲改稱“寧都採茶戲”,爲全國335個劇種之一。與贛南採茶戲、東河戲、興國贛劇(又稱“興國南北詞戲”)合稱贛州地區四大劇種(見1991年出版的《贛州地區戲曲志》)

曲調

寧都客家採茶戲曲調共100餘個。小戲以戲名爲調名,男女同曲異腔。半班後,發展了導板、散板、訴板、快板、哭板等板式。常用的基本唱腔有:“川調”,以宮調式爲主,主奏樂器勾筒(二胡),定弦2—6,是音樂的主要部分。其中有川調導板、原板、反川調、快川調、川調哭板等板式。“青龍山調”,分上調和下調兩種,徵調式,勾筒(二胡)定弦爲5—2,有原板、訴板、哭板和散板等。“毛洪記調”,爲宮調式,主奏樂器定弦爲1—5,有原板、訴板等形式。還有民歌小調,主奏樂器定爲6—3,曲調較輕鬆活潑,幽默詼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