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少兒茶藝禮儀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32W

少兒茶藝禮儀

少兒茶藝禮儀是指將茶藝和禮儀融合在一起,讓孩子們學習如何優雅地品茶和如何展現出自己的禮儀素養。

茶藝方面,孩子們需要學習選茶、沖茶、斟茶、倒茶等基本技巧,瞭解茶葉的種類、特徵和茶具的使用。在實踐中,他們還要掌握沏茶的順序和細節,如先倒老茶、後倒新茶,茶杯必須擦乾淨等等。孩子們還要學習如何品茶,包括聞香、品味、感受和評價等。

禮儀方面,孩子們要學習如何站姿、坐姿、走路、端茶盤、斟茶等各種場合下的姿態和動作,學習如何向長輩、客人等表示敬意和感謝,同時也要學會如何剋制自己的情緒和言語,保持禮貌和友善,讓人感到舒適和尊重。

少兒茶藝禮儀是一門有趣而又實用的學習課程,可以幫助孩子們提高自己的茶藝水平和禮儀素養,增強自信心和獨立性,更好地面對社交場合和與人交往的各種挑戰。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幼兒園茶道禮儀步驟

室內基本陳設:茶師位置一般在室內北面,對面隨意擺放幾張繡墩作爲主人和客人的座位。中式茶道中的坐次很隨便,不拘一格,主要是感受自然的氛圍(日本茶道中客人皆列排坐於室內的左右兩邊,皆嚴襟正坐,座次的排位很關鍵,品茶時將杯子傳遞每人只品一口,有點類似先秦時朝會的感覺,氛圍莊嚴肅穆)茶師用一長條方桌,背後設一屏風,中間一坐墩,桌左邊設茶洗、水,桌右邊擺設一插花花瓶。茶師坐着事茶,侍女捧案於旁邊。

準備器具:一茶座(最好表面帶格爲漏水裝置);一茶煲(盛開水用);一茶爐(煮茶用,旁最好帶有小擋風屏);一茶洗(洗茶杯用);一茶葉罐(裝茶葉用);一茶罐(搗茶葉用)、茶勺(盛茶葉用)、茶漏(盛茶湯用)、茶搗(搗碎茶葉用)、茶竹(夾茶杯用的夾子)放於一瓶裏;一小香爐,茶座上擺放一套聞香杯、一套品茗杯,外加茶壺。

對主客要求:做到安靜,有禮有序,正裝出席,不說話私語,主人禮讓客人。

對茶師要求:動作有序不緊不慢,莊重,行動優雅(注重)有禮。人員一般爲一茶師,兩陪侍侍者,侍者站屏風左右斜向捧案而立,無案時應合手而立(合手,手搭於腹前掩於袖中)茶師與侍者行禮時都應合手而鞠躬。

儀式:

待客賞境(茶境)——茶藝前,主客聚齊,主人與客人依次行禮問安,一般是客人行禮,主人答禮。主人招待客人,陪其談話,順便請客人蔘觀茶室,主人向客人展示自己的佈置,並請客人點評,作爲話題。

品初禮茶——茶藝開始前,主客落座,這時都不再講話,茶師率其侍女進,到桌前,橫列一排鞠躬致敬,主客起身答禮,然後皆落座。茶會便正式開始。

淨手焚香——侍女先捧水盆進,茶師淨手(象徵性)然後依次走到客人跟前,先客後主,主客也需淨手。古代人認爲茶事是心誠莊重的,同時亦要保持清潔,淨手無疑已等於淨心)然後茶師點燃香爐,一放於自己桌上,一讓侍女放於客人坐中間的矮案上。靜氣之香在茶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增添意境外,還利於調節氣氛,增添平和的氣息,更利於在座人們心靈之間的聯繫交流。

展示茶具——然後茶師將茶具放於案上,侍女捧案將茶具(主要是茶杯)分發給客人供其觀賞點評。

洗茶

巖泉初沸——第一步先煮水,泡茶道直接用開水沖泡茶葉末即可。(唐宋時期的煎茶法則是將茶餅直接煮成茶湯,因此第一步需要“搗茶-煮茶-調茶”,用茶勺取茶葉放入茶罐中,用茶搗將茶葉搗碎,搗時要慢,細,雅;再將茶葉放入茶爐中,注入開水煮茶;煮好後,用茶拌輕調茶湯,盛起復放回,調法很有技藝)。

洗茶 孟臣三沐——水開(茶湯煮好)後,用茶漏盛開水輕輕淋洗於茶壺上(謂之溫壺);再開啟茶爐,用茶漏盛茶湯注入茶壺中,儘量注過多量的水,然後用壺蓋輕輕一掃,茶湯順流淋滿壺身(沖泡);然後蓋上壺蓋,再盛茶湯淋壺身(使茶壺裏外皆有茗香)。(在沒興用茶壺泡茶之前,直接用茶漏將煮好得茶湯淋於茶杯上,也爲三淋,第一步用開水輕淋杯身,第二步注入茶湯,第三步複用茶湯整個淋之,淋法有技藝,或衝或滴,或緊或慢)後來有了茶壺,不同茶器質料泡茶時能更加有利於儲存味道,例如紫砂,還有一種茶壺,頂蓋處有孔,這樣是使茗香能散發出來,同時又利於蒸發味佳,明茶藝愛用露孔散氣,稱之爲“茗香壺”。

洗杯-溫杯-薰杯——與料理茶壺是一樣的,茶杯也需要溫-洗-薰,這邊用精緻的茶壺還須泡上一些時間,先取出手帕(最好爲綢巾)放於桌上疊成小方,逐個擦拭茶杯,再用茶夾夾杯依次放入茶洗中過水清洗,再夾茶杯於茗氣前滾熱溫燙,最後將茶杯放於香爐前薰香靜氣。

盛湯倒茶——茶泡好後,依次往茶杯裏注水,玉液回壺,如果茶壺是“茗香壺”的話,還可將茶杯裏的水重新澆回茶壺中。 茶香合壁、遞手傳香——回壺後,再次注入茶水,這回將聞香杯蓋於其上,左手托起,右手覆於杯上,端至胸前,左右晃三次,是爲茶茗之香與茶氣之香交合在一起,然後取下聞香杯,雙手端於鼻前,捻轉而嗅,然後侍女再將聞香杯奉與客人,客人依次如狀品嗅。

奉茶——將所有茶杯註上茶水後,取聞香杯覆於其上,再取絲帕覆茗香上反覆靜氣,然後將絲帕放於左手,用右手摺疊,將茶杯放於絲帕上,然後雙手放茶杯於案上(用絲帕墊茶杯主要是怕燙手,而且一些好質的絲料隔熱,至於動作,則是爲了好看,同時亦要講究奉茶時的幽雅禮儀),然後侍女捧案依次奉於客人,先客後主。侍女奉茶時,應舉案至眉一下,以示尊敬,客人原座躬身答禮,方可接過案。

品茶——品茶時,先合香;茶師示意,衆人左手托杯,右手覆於杯上,一起端於胸前晃動三次,謂之茗氣合香。再聞香;右手取下聞香杯,左手託於鼻前,捻轉而嗅,然後纔是品茗;左手端起茶杯(連帶絲帕),端至嘴前,右手將茶杯於絲帕上轉三圈,謂之觀湯色,然後遮注杯前部而飲(其實不只茶道時這樣,古人無論喝酒還是品茶,都要將手遮於杯前部,防禦品飲時的不雅觀)然後放下。(對於品茶時動作最爲注意,也算是整個茶藝中唯一要求行儀,規矩得體的地方吧,先前都不是注意動作的,最多是“弄茶”一做一觀而已,因此,品茶時左手右手等動作,是爲注意的)品飲一共舉三次。

因品茶至多三口,亦不能大口喝,只能細細抿之,一品苦澀,二品甜膩,三細細回味。

品道——品完三口茶後,將茶杯放於自己桌上,衆人靜肅一段時間,不僅回味剛纔喝過的茶,也默默感受這一切。

禮盡謝茶——最後賓主起立,茶師及侍女橫列一排行禮,主客回禮,一同謝茶。茶師走後,主客留下來細細賞香品茶,或聽琴悅耳,或高談闊論,或安靜思考,靜靜感悟這茶境,感受這寧靜致遠的氛圍,客散後,主人相送至門外,也算是品茶會成功的舉行了

少兒茶藝啓蒙:孩子爲什麼要學茶道?

什麼是茶禮?

茶禮,我們灌輸給孩子的是接人待物的禮節,生活中人際交往行爲的禮貌。哪怕向父母敬一杯茶,哪怕一句"媽媽您辛苦了"。

茶是文化,是知識、是禮節、是孝道、更是感恩。少兒茶道課就是讓孩子學會知禮、懂禮、行禮的同時快樂健康的成長。

孩子爲什麼要學茶道?

可以在孩子的心中種下一顆"茶"種子,這棵種子裏包含了恭敬、精簡、尊敬...

可以薰修孩子的禮儀品德、茶道禮儀與中華禮儀一脈相承。在奉茶時要稱呼、雙手奉茶,如說"請喝茶",就是在教導他們"與人爲善、以禮待人"的處世之道。

可以使女孩變得窈窕賢淑,男孩變得翩翩君子。培養出小孩子極好的風度,而這種風度將會是伴隨孩子的一生之禮。

孩子學茶的益處在哪裏?

懂【禮儀】

在少兒茶藝啓蒙課程中,以"茶禮"爲切入點,讓孩子學會"以禮敬人、以禮敬己、以禮敬器、以禮敬水、以禮敬茶"。茶禮的學習會讓孩子更有禮有節,與老師同學相處融洽,尊重長輩。一個人從小學習傳統的禮儀,可以培養出極好的風度,這種風度會隨時表現在孩子的待人接物上,會伴隨着孩子一生的成長。

修【專心】

茶藝的精要在於"靜",孩子在茶藝實操中必然會學會"安靜"二字,泡茶需要安靜的環境,泡茶需要孩子協調地動手,並要求動作輕柔緩慢,專心、細緻、耐心,這無疑可以鍛鍊孩子的心性,提高孩子學習和做事的專注度;茶品本身也有利於消除煩躁和焦慮,時常品飲,也有利於平和孩子的脾氣。

勤【動手】

茶藝表演的全過程,是一個表演者的語言、動作、神態、姿勢、舉止與茶、水、茶器、泡飲環境相協調的過程。透過茶藝的訓練,培養並提高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學會"動止有方,虛靜結合",爲他們今後的學習、生活拓展出一種悉心靜氣、儀態合度的能力。

知【感恩】

一片茶葉,從採摘到落入茶杯,它經歷了怎樣的波折和歷練。我們對茶、器、人,是否存過一絲感恩之心?若是沒有,是因爲沒有了解它們的經歷與曲折?還是沒有換位思考感同身受?或者是自私自利忘恩負義?一切萬物皆有靈,存在則是道,一切所遇皆合理,都是剛好的呈現。只有感恩,才容易理解他人。只有感恩,才能放過自己與別人。才能少煩惱增福壽。

少兒茶道課程即將開啓,在假日裏喝上一杯孩子親手泡的茶、不管它是香是甜、是苦是澀,相信在父母心裏,那都是世界上最好喝的一杯茶。

兒童茶藝課需要講什麼內容

兒童茶藝課主要講以下內容:

主要以茶歷史的普及以及茶禮儀的普及爲主,並讓孩子們記住幾種茶的味道和外形特徵。

茶藝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讓孩子從小接受文化薰陶,提升文化認同。

學生透過課程學習能初步瞭解茶的分類、品性。透過學習來初步瞭解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從而培養學生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熱愛。體驗成功,分享快樂,真正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

孩子學茶藝的目的及意義如下:

1、淨化心靈:人們透過研習茶藝、品茶、評茶,往往能夠進入忘我的境界,從而遠離塵囂,遠離污染,給身心帶來愉悅,因爲茶潔淨淡泊,樸素自然,茶昧無味,乃至味也。茶耐得寂寞,自守無慾,與淨靜相依。

2、美化人生:茶藝是現代時髦的體閒活動,因爲它能促使人得到健康的身心。茶是最好的保健飲料,養成飲茶的習慣能讓人精神愉快,維護身體的健康,這是人們幾千年來的經驗實證。飲茶能振奮精神、廣開思路,消除身心的疲勞,旺盛的活力。

3、善化社會:從科學上看,每一位茶人都必須瞭解掌握多層面,深層次的自然科學知識。從人的方面來說,茶人既不是工人、農民,也不是商人,更不是服務員,茶人應當是一位既會當工人,又會當農民,更會當商人,還會做服務員的哲學家。

兒童茶藝課的好處

兒童學茶藝課可以把茶道

茶藝、茶文化、茶歷史、茶生物學

茶科學等多種學科都貫穿起來。

怎麼給小朋友上茶藝課 如何給小朋友上茶藝課

1、可從理論知識入手,如茶葉的簡單介紹,自然形成的過程;其二,可準備一些淺顯,容易入門的兒童茶葉科普書籍,配合講課;其三,傳授茶葉在生活中的使用場景,以及茶禮儀知識;其四、落實具體的實踐,如教授茶藝、泡茶、敬茶的整個過程以及注意事項。

2、茶文化作爲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有其獨到的教化作用。

3、少兒茶藝意在培養孩子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傳承,以茶爲媒,在輕鬆愉快的識茶、品茶、沏茶、奉茶中,道德素質教育不再教條,以一種潛移默化和耳濡目染的方式,幫助孩子自然而然地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漫談茶藝師服務禮儀規範

茶藝師是茶葉行業中具有茶葉專業知識和茶藝表演,服務,管理技能等綜合素質的專職技術人員。通俗的說,茶藝是指泡茶與 飲茶 的技藝。下面是我爲大家整理的漫談茶藝師服務禮儀規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漫談茶藝師服務禮儀規範

  一、儀容儀態

  1、得體的着裝

  服飾合體便於泡茶,款式可選擇富有中國特色的服裝。泡茶時一般不佩戴飾物,少數民族可佩戴民族飾品?以不影響泡茶爲準。儀表整潔,舉止端莊,要與環境、茶具相匹配,言談得體,彬彬有禮,體現出內在 文化 素養。

  2、整齊的髮型

  清潔整齊,色澤自然。女性長髮盤發,短髮梳於腦後不得散發。少數民族尊重其習慣。

  3、優美的手型

  作爲茶藝師,要有一雙纖細、柔嫩的手,平時注意適時的保養,隨時保持清潔、乾淨。泡茶前清水淨手,不塗有香氣、油性大的護手霜。指甲修剪整齊,不留長指甲,不塗有色的指甲油。

  4、嬌好的面部

  化淡妝切忌濃妝豔抹。化妝品應選用無香的,以免影響茶香,破壞了品茶時的感覺。

  5、優雅的舉止

  一個人的個性很容易從泡茶的過程中表露出來。可以藉着姿態動作的修正,潛移默化一個人的心情。泡茶時要注意兩件事:一是將各項動作組合的韻律感表現出來;二是將泡茶的動作融進與客人的交流中。

  二、服務姿態

  1、茶藝師的走姿

  女性,行走時腳步儘量成一條直線,上身不可搖擺扭動,以保持平衡。同時,雙肩放鬆、下頜微收,兩眼平視。行走時雙臂在身體兩側自然擺動。當來到客人面前時應稍傾身,面對客人。離開客人時應先退後兩步,再轉身離開。

  2、茶藝師的站姿

  站立時需做到雙腿併攏,身體挺直,雙肩放鬆,兩眼平視。女性應將雙手虎叉,右手貼在左手上,並置於身前。上述動作應隨和自然,避免生硬呆滯。

  3、茶藝師的坐姿

  全身放鬆,端坐,使身體重心居中,保持平穩。同時,雙腿併攏,上身挺直,切忌兩腿分開,或一腿擱在另一腿上,不斷抖動。女性,可將雙手手掌上下相搭,平放於兩腿之間。

  三、言談得體

  1、 表情語稱爲面語,目光要大膽地投向客人,用眼神和客人建立友善關係。

  2、 微笑語是用微笑把友善的情感帶給客人,達到心靈的溝通。

  四?茶人的禮儀

  1、鞠躬禮:以站姿爲準備,頭、背與腿呈近30°的弓形,略作停頓。

  2、伸掌禮:兩人相對時,伸右手掌表示;兩人側對時,左側方伸左掌。

  3、寓意禮:① 鳳凰三點頭,向客人表示歡迎。

  ② 壺嘴不能正對客人,否則表示請客人離開。

  ③ 迴轉斟水、斟茶、燙壺等動作。右手必須逆時針,左手則以順時針方。

  茶藝師茶藝表演有哪些忌諱

  1、服飾大方忌庸俗

  女士的着裝,常見的有色彩鮮豔的綢緞旗袍、江南藍印花布服飾,較爲大方,只要衣服着身寬鬆自然,不刻意緊身,易被多數觀衆接受。切忌穿輕浮的坦胸衣或無袖衣和半透明衣。男士可穿西裝、打領帶,或着中式服裝。除少兒茶藝表演者外,不宜穿短褲、超短裙,否則有損雅觀。

  2、化妝淡雅忌濃豔

  茶藝表演既不完全屬於舞臺戲,也不是單純地泡茶喝茶的一個過程,而是一種文化藝術,有一定的茶文化內涵。茶藝表演者的化妝,應重視如下一些問題:

  (1)臉部和手部:應以顯示白淨爲主。指甲須剪平整,切忌塗指甲油。眉和脣可作淡淡的勾畫,做到似畫非畫較合適。切忌塗濃重的脣膏,畫粗黑的眉毛,粘貼假睫毛,勾濃黑的眼線,塗厚重的胭脂。這些裝扮都有悖於茶文化清新脫俗的韻味,且會給觀衆造成缺少文化修養的不良印象。

  (2)髮型:女性茶藝表演者,以留短髮或中長髮爲宜,並用髮膠固定,如頭髮過肩的須束起,給人以清新、整潔的感覺,並可避免因頭髮飄到臉上而影響表演。男性表演者的髮型以整齊爲好,切忌髮長過肩,"女發男留"不倫不類。

  3、表演動作嫺熟忌做作

  取茶、泡茶的各種動作要自然、真實、細膩,切忌爲表演而表演,動作過於做作。敬茶時要有禮有節、不卑不亢,給人一種親切感。整個過程動作要嫺熟,操作忌凌亂,避免因撞擊茶具而發出叮噹聲。泡茶斟茶時應做到滴水不漏。

  4、用茶精良忌粗老

  表演用茶必須精良,用知名度較大的名優茶更好,經講解茶的品名後,易引起觀衆的好奇心,提高品嚐的,從而有利於活躍全場氣氛。用名優綠茶、上等祁紅、滇紅、鐵觀音、茉莉花茶和白茶等均可。但不宜用紅碎茶、袋泡茶、速溶茶、罐裝茶和雜味茶,因這些茶不易看清外形,而會使表演遜色。

  5、講解清脆忌含糊

  茶藝表演時應配有講解,要求語音純正、清脆。講解時,最好能熟練地背誦講解詞,在臺側與觀衆面對面地講解;若不能熟練背誦的,則應在幕後讀臺詞,避免給觀衆造成硬邦邦的感覺。臺詞不宜多,在重要地方點一點即可,切忌講個不停,分散觀衆的注意力。

  6、音樂柔和忌無聲

  表演時應配有柔和的音樂,以使觀衆情緒輕鬆自然,提高觀賞。用古箏、揚琴、提琴、琵琶等樂器奏"廣東音樂"較合適,如無樂隊伴奏,播放輕音樂也可。

  7、茶、具協調忌亂套

  泡什麼茶,就應選用什麼茶具與之相匹配。如泡條形紅茶和花茶用中等大小的瓷茶壺和帶手柄的茶盅;泡名優綠茶用三套頭蓋碗或不帶蓋的玻璃杯;泡烏龍茶,選用小型的紫砂壺和上瓷釉的小型紫砂茶盅。泡茶用具的選擇有其觀賞性和習慣性的一面,也有其科學性,但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作一些適當的調整,以豐富表演的形式,增加觀賞價值,只要不打破其內在的科學性即可。

  8、舞臺燈光明亮忌灰暗

  舞臺燈光必須明亮,若光線太差,會使物體失真,特別是幹茶和茶湯色澤觀衆不易判別優劣,有損表演效果。

幼兒園茶文化活動方案

喝茶不僅能解渴,還有去多作用,如能幫助消化、提神、解毒,夏天喝菊花茶能防止長痱子。那麼幼兒園茶 文化 活動方案可以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茶文化活動方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幼兒園茶文化活動方案1

活動背景:

看我每天都喝茶孩子很好奇“老師,你爲什麼每天都要泡茶呀”“茶好喝嗎?”我給他們的小杯子裏倒上一些,“好苦呀,一點都不好喝” “我爺爺怎麼說茶很好喝呢”“老師你的茶杯好特別像花盆” ……孩子都想嚐嚐我的茶,於是我請每個孩子品嚐,他們興奮地交流喝茶的感受,對茶葉、茶具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我們開始收集茶的資料,一起認認紅茶和綠茶、欣賞茶壺、捏茶具、採茶葉、跳採茶舞。對茶有了初步的瞭解後我決定展示工夫茶茶藝表演,讓孩子品品中國茶,由此設計了本活動。雖然“茶”是遠離孩子生活 經驗 的,但只要選好切入點,找準學習點,合理設計,一樣可以將高雅的茶文化請進幼兒園課堂,讓孩子接受我國獨具魅力茶文化的薰陶,激發孩子身爲中國人的自豪感。

活動目標:

1、瞭解茶的分類及用途,學習區分紅茶、綠茶、烏龍茶。

2、欣賞茶藝表演,品嚐功夫茶,初步瞭解品茶禮儀。

3、初步感受、體驗中國的茶文化,激發民族自豪感。

活動準備:

1、工夫茶茶具、茶葉;泡在透明杯中的紅茶、綠茶、烏龍茶各一杯;品茗杯人手一隻;古箏音樂;教師會表演工夫茶茶藝或邀請茶藝師表演。

2、幼兒喝過紅茶和綠茶;欣賞過常見茶具。

活動過程:

一、學習區分紅茶、綠茶、烏龍茶,瞭解茶的分類及用途。

1、觀察茶葉,從顏色、外形、香味上區分茶葉,師介紹烏龍茶茶名的由來。

①師幼圍站桌邊,師:看看盆子裏是什麼?(教師啓發幼兒比一比三種茶葉的不同。幼兒已有粗淺的辯茶經驗,自然地用看顏色、聞味道、比外形的 方法 來區分盆中的茶葉。)

②師幼坐下,師提問:一共有幾種茶?你認識哪一種茶?(幼兒輕鬆地分出其中的紅茶和綠茶,師鼓勵幼兒 說說 如何區分)

③師出示烏龍茶:這是什麼茶?它是什麼形狀的像什麼?師告訴幼兒這種搓成小圓球狀的茶葉叫烏龍茶,師講解烏龍茶的 傳說 。(烏龍茶幼兒沒有接觸過,教師介紹烏龍茶的傳說時他們聽得很專注,傳說深深吸引了幼兒注意)

④師小結:三種茶葉分別是紅茶、綠茶和烏龍茶,可以看茶葉的外形、聞茶葉的香味來區分。

2、觀察泡好的三杯茶,從茶湯的湯色、茶味上區分三種茶。

①師出示三杯茶:我用三種茶葉分別泡了三杯茶,怎麼來區分它們呢?(幼兒爭着說出紅茶、綠茶的茶湯分別是紅色和綠色,師肯定幼兒回答並啓發說出烏龍茶的茶湯是琥珀色的)

②師:可以看泡好後茶湯的顏色來區分不同種類的茶,還有其他的方法嗎?(好幾個孩子講出了可以喝一喝,從茶的味道來區分不同的茶,我及時表揚,肯定可以看茶湯顏色、嘗茶湯味道來區分三種茶)

3、師小結:我們可以用看外形、聞香味、看湯色、品茶味來區分紅茶、綠茶、烏龍茶。

4、講講說說:喝茶的好處及茶葉的其他用途,師簡單介紹中國茶的茶史,讓幼兒知道中國是茶的發源地,是茶的祖國,激發幼兒民族自豪感。(喝茶的好處孩子講了很多:止渴生津、提神益思、強身防病、減肥消脂等,這些知識都是在收集資料時積累的,當老師介紹中國的茶史,孩子臉上顯露欽佩、自豪的神情,由衷感慨中國人真了不起)

二、欣賞茶藝表演,幼兒品茶,感受茶文化。

1、幼兒欣賞功夫茶茶藝表演。

①師:今天請大家喝功夫茶,什麼是功夫茶小朋友猜一猜。(有的孩子說喝了功夫茶就會武功了,逗得大家哈哈笑)教師介紹: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爲泡茶的方式極爲講究,操作起來要有一定的功夫,泡茶、沏茶、品茶都有很多的學問。

②教師表演功夫茶茶藝。(我身披傳統披肩,操作精緻的工夫茶茶具,用簡潔易懂的話語介紹茶道,孩子目不轉睛地欣賞,表演結束送上了熱烈的掌聲)

2、教師示範聞香品茗:細聞幽香、品啜甘霖。

教師:小杯的茶應該怎樣欣賞和品嚐呢?教師表演“聞香品茗”。(我輕輕地吸氣聞香、細品香茶。教室裏茶香四溢,古箏悠悠,孩子們屏息凝神深深陶醉)

3、幼兒品茶,學習“三龍護鼎”手法,說說茶香、茶味以及品茶的感受。

①教師介紹“三龍護鼎”的品茗手法: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

②幼兒人手一隻品茗杯,師給幼兒斟茶,一起聞香品茗,互相說說烏龍茶的茶香、茶味以及品茗時心裏的感覺。(孩子端起杯子翹着蘭花指,頗有架勢,臉上滿是興奮和驚奇)

三、幼兒動手泡茶、品茶,交流感受,請聽課老師品茶。

①教師介紹提供的茶具,要求幼兒泡茶時注意安全,品茶、請茶時注意手法和禮儀。

②幼兒動手泡茶、品茶、請茶,互相交流感受。(幼兒開心地選擇茶壺和茶葉,老師幫助倒上開水,我啓發幼兒先觀察茶葉、茶湯的變化,品一品自己泡的茶,然後請聽課的老師品茶。孩子們大都先痛快地喝上好幾杯茶,然後興奮地給老師倒茶,還請老師猜猜喝的是什麼茶。聽課的老師同樣對功夫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向孩子們請教品茶的手法,大家沉浸在溫馨、美好的氣氛中)

四、結束語:中國人喝茶非常有講究,不同的茶葉要用不同的茶具和不同的泡茶方法,我們下次再來了解更多的中國茶的學問。

活動 反思 :

本活動我組織了兩次,第一次活動下來感覺環節處理較好,幼兒學習興趣濃但活動時間太長,於是我保留了觀察茶葉外形聞香味看茶湯步驟,刪去了喝茶湯來區分紅茶、綠茶、烏龍茶的環節。第二次組織活動,感覺前面的調整很恰當,突出了活動的重點,將充裕的時間留給孩子欣賞茶藝表演、學品茶的禮儀手法。活動中孩子們驚喜,學得非常專注,活動最後過了茶癮的孩子開始研究茶具,還要求“古箏音樂放響一點”。反思整個活動,主要有三個成功之處:環境創設合理適宜,活動氛圍輕鬆愉悅;教師支援合作引導,幼兒自主探究發現;茶藝表演引發亮點,情感 教育 自然激發。“沏茶品茶,分享體驗”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亮點,在婉轉動聽的樂曲聲中,我用精美的茶具,精彩的手法向孩子們演繹了工夫茶獨特的茶藝,給孩子美的享受,觀賞之後及時滿足孩子躍躍欲試的衝動,放手讓他們自己動手泡茶。在泡茶、品茶、敬茶的過程中,幼兒樂意與人交往,增進孩子對中國茶文化了解的同時也讓孩子們體驗到了成功與快樂,激發了孩子們身爲中國人的自豪感。一個快樂的活動或許就爲孩子走進經典鋪下了一塊引路石。

附:烏龍茶的傳說:

傳說在清朝雍正年間,在福建省的安溪縣有個茶農,他擅長採茶製茶,還是打獵的好手。他姓蘇名龍,因爲長得黝黑健壯,所以鄉親們都叫他烏龍。有一年春天,烏龍腰掛茶簍,身背獵上山採茶,採到中午,一頭山獐突然從他身邊溜過,烏龍舉 射擊 ,負傷的山獐拼命逃到山林中,烏龍緊追不捨終於捕到了山獐。當他回到家時天都黑了,烏龍和家人忙着做飯、吃飯、分享野味,把炒茶的事給忘了。當時人們會製作紅茶和綠茶,採回來的新鮮茶葉都要當天炒好,這次烏龍到了第二天才想起昨天採的茶葉還沒有炒,心想:哎呀,茶葉肯定已經變質了,真可惜。可是沒想到放了一夜的茶葉邊上變紅了,綠葉鑲紅邊煞是好看,並散發出陣陣清香。當茶葉炒好後,滋味格外的清香濃厚,沒有了綠茶的苦澀,又比紅茶清淡,回味無窮。於是人們就採用這種方法來製茶葉,烏龍呢經過反覆的嘗試,研製出了品質優異的茶葉新品——烏龍茶。

幼兒園茶文化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可以用來泡茶的葉子,欣賞茶葉的顏色和形狀,。

2.觀察泡茶過程中茶葉的變化、水的顏色的變化以及冷、熱水對泡茶的影響。

活動準備:師生共同收集不同種類的茶葉,龍井、普洱、鐵觀音、各類花茶。泡茶的器皿,幼兒的水杯,熱水,冷水

活動過程:

一.茶葉展,觀察茶葉,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把幼兒交來的茶葉進行簡單分類,向幼兒展示茶葉

2.每個小組分一小包茶葉。

觀賞茶葉,讓幼兒觀察茶葉的顏色,形狀,摸摸是什麼感覺,聞聞氣味。

提示幼兒說出幹茶葉是乾乾的、卷卷的、而且還特別小。特別硬、它的顏色是特別綠的,聞起來很香。

3.茶葉的種類:告訴幼兒茶葉的簡單的幾種:龍井,鐵觀音,花茶等

二.泡茶小實驗

老師準備了兩種水,冷水和熱水,一會兒請仔細地觀察,用冷水和熱水泡茶有什麼區別,在泡的過程中,茶葉的形狀、水的顏色、味道都發生了那些變化?"

引導幼兒發現茶葉在熱水裏開啟的大,在冷水裏還是有點小。冷水泡的茶沒有熱水泡的茶顏色深。"

三.品茶

1.教師給每個桌子一小杯溫開水,每個桌子一個小組,每個小組泡一種茶。

2.引導幼兒感受茶葉在用水泡過後發生的變化,品味茶的清香。

3.每個小組的幼兒自己品嚐自己小組泡出來的茶,並與同伴說說品茶的感想和泡茶中有趣的步驟。

四、注意事項:

一定要在幫助下,適度參與泡茶,如放茶葉、倒茶等,防止燙傷。

專心觀察茶葉沖泡前後的變化,能說出喝茶的感覺。

幼兒園茶文化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瞭解茶的起源及種類。

2、瞭解中國茶文化,萌生民族自豪感。

3、學習茶藝中的禮儀,儀態端莊,先客後主等。

4、體驗泡茶,品茶的快樂。

【活動準備】

茶具,各種茶葉,茶袋,VCD短篇,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匯入新課。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有意思的東西,你們想不想看一看?”展示各種各樣的茶袋。

師:“請小朋友來聞一聞是什麼味道?”

幼:“淡淡的清香。”

師:“現在請小朋開啟你的茶袋,去看看你的袋子裏裝的是什麼樣的茶葉,你認識嗎?”

師:“如果你不認識沒有關係,現在去我們就去認識一下他們。”

播放幻燈片。

請小朋友再次觀察茶葉,你認出了它是什麼茶了嗎?紅色袋子裏的茶葉爲碧螺春,梅紅色袋子裏的茶葉爲毛尖,藍色袋子裏的茶葉爲龍井,綠色袋子裏的茶葉爲普洱茶,袋子裏的茶葉爲鐵觀音。

二、瞭解中國的茶文化,萌生民族自豪感。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 飲茶 是最先從哪個國家開始的嗎?”

師:“現在我請小朋友在錄像中去找答案。”

播放短片。

師:“你們找到答案了嗎?”

師:“對,中國是第一個開始飲茶的國家,我們把飲茶看作是優雅,美的享受。世界上 其它 地方的飲茶習慣、茶葉的 種植 都是從中國學來的。你們作爲中國人,心裏是什麼感覺啊?”

幼:“開心,自豪,高興。”

三、茶的用途及功效。

師:“小朋友你們自己喝過茶嗎?好喝嗎?你們都喝過什麼茶?”

“你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愛喝茶嗎?喝茶有哪些好處?”

“茶葉不僅具有提神清心、清熱解暑、消食化痰、去膩減肥、清心除煩、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而且還有防齲齒抑制癌細胞的作用。”

四、茶藝。

師:“茶既然有那麼多好處,你們現在想不想就品一品呢?”

幼:“想”

師:“今天老師就爲小朋友們泡製中國的十大名茶之一的鐵觀音。”

教師示範茶藝表演,請幼兒觀賞。在茶藝表演中滲透 文明禮儀 ,先客後主的文化薰陶。

1、介紹茶具名稱。

2、溫杯。

3、泡茶。

4、品茶。

師:“中國是禮儀之邦,謙虛,好客,願把自己的東西與別人分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這第二道茶是味道最香甜,的。今天來了那麼多客人老師,我們就把這喝的茶獻給他們好不好?”

請幼兒給老師奉茶,然後幼兒品茶。

五、幼兒自主操作泡茶品茶,教師巡迴指導。

師:“你們想不想嘗一嘗自己茶袋裏的茶是什麼味道?”“現在請小朋友泡一下自己茶袋裏的茶並品一品?”

家庭作業:請小朋友回家後爲自己的爸爸媽媽泡製一道茶,消除他們一天的勞累。

六、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從目標、內容來看,內容圍繞着目標而展開,運用多媒體和實物教學孩子很感興趣,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幼兒在活動中學習到了有益的經驗,瞭解了茶的不同種類,瞭解了中國的茶文化。同時增強了民族自豪感,體會到了品茶泡茶的樂趣。在讓幼兒認識各種茶葉時,時間應多一點,把實物與幻燈片很好的結合在一起,這樣孩子會更直觀印象也會更深刻。

幼兒園茶文化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認識茶葉,瞭解茶葉的製作過程,知道茶葉是中國的特產。

2.運用各種感知覺,觀察水的冷、熱對泡茶的影響。

3.能用完整的語言清楚的表達觀察到的結果。

活動準備:

茶葉若干、人手兩隻一次性被子、熱水、冷開水

課件:茶葉的製作過程

活動過程:

一、認識茶葉

教師手持一杯泡好的茶出現

1)小朋友知道老師在喝什麼嗎?

2)茶是用什麼泡出來的?

3)你們認識茶葉嗎?

2幼兒觀察沒泡過的茶葉

今天老師請來了一羣可愛的茶葉寶寶,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他們吧,請你們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用鼻子聞一聞。(幼兒將事先準備在凳子下的茶葉拿出來觀察)

1)茶葉是什麼顏色的?

2)茶葉有什麼樣的氣味?

3)沒有泡的茶葉是軟的還是硬的?

二、泡茶

1.老師給你們每人準備了一杯熱水一杯冷水,請你們把茶葉放進去,比比看冷水泡茶和熱水泡茶有什麼不同。

2.請你們喝一喝,聞一聞冷水茶和熱水茶,比較一下。

3.幼兒 總結

冷水泡茶和熱水泡茶有什麼不同呀?哪一個泡起來更快?喝起來怎樣?聞起來怎樣?用什麼水泡更好呢?

4.泡茶的時候,茶葉會發生什麼變化呀?那我們用身體來表示一下。

三、瞭解茶葉的製作過程和茶葉的歷史

1.小朋友們知道茶葉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呢?是不是長出來就是我們看到的這樣呢?

2.放課件《茶葉是製作過程》

3.原來茶葉是這麼製作出的,你們明白了嗎?

4.我們中國是最早開始使用茶葉的,所以中國是茶葉的故鄉。這裏還有一個小 故事 呢!

從前有一位神醫,他上山採藥,邊採邊嘗,一天下來被各種草藥的毒弄的口渴極了,這時候幾片樹葉飄了下來,他也放在嘴裏嚐了嚐,一下子覺得口不怎麼渴了,草藥的毒也被解了,嘴裏還留下了清香,於是他非常驚喜,從此茶葉被用作爲解毒降火的藥。慢慢的,人們才把茶葉用來泡茶。

5.所以說茶葉對我們身體有什麼用呢?(解毒、降火)

6.老師還準備了很多中國有名的茶葉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下。(杭州龍井、太湖碧螺春、黃山毛峯、安溪鐵觀音、雲南普洱茶)

7.這麼豐富的茶葉品種,下次跟爸爸媽媽一起去商店裏認一認吧!

幼兒園茶文化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知道中國式盛產茶葉的國家。

在觀看茶葉製作過程和飲茶的過程中感受中國的茶文化。

活動準備

各種茶葉若干、杯子、透明茶壺等。

活動過程

1、觀察茶葉,小組交流

(1)請幼兒拿出家裏帶來的茶葉,看一看,聞一聞,互相說以自己帶來的茶葉的名稱,是什麼地方產的,是什麼樣子的,它的味道怎麼樣。

(2)教師給每組幼兒提供綠茶、紅茶和花茶,請幼兒看一看、聞一聞,說一說三種茶葉的不同。

(3)小結。

2、出示掛圖

教師講解,幼兒瞭解茶葉的製作過程

3、品茶

教師給每組幼兒分別倒一點綠茶和紅茶,請幼兒觀察顏色、聞清香,然後品嚐,說說喝兩種茶的不同感覺。

教師沖泡茉莉花茶,請幼兒品嚐,說說和錢兩種茶有什麼不同。

4、小結

活動反思

中國的茶文化是我國的代表特色之一,現在正式採茶時節,孩子們對茶的認識不多,這次學習透過看、聞、品,讓孩子對三種茶有了初步的認識,看——看茶葉在未泡水和泡了水以後狀態、色澤的變化,聞——茶葉的香味,品——感受幾種茶葉的口味,全面地讓孩子感知了解。孩子們學習的興趣濃厚,也調動了孩子的基礎經驗,看到過爸爸、媽媽喝茶,和今天的學習聯繫後也有一些自己對茶的認識。這裏將茶道的展示添加並放在延伸環節是讓孩子將對茶的認識的延續,激起他們新的學習的。

幼兒園茶文化活動方案相關 文章 :

★ 茶文化活動方案

★ 茶文化宣傳主題活動方案

★ 茶文化的活動策劃書

★ 校園茶文化的策劃書3篇

★ 幼兒園中秋節主題活動策劃案例5篇

★ 幼兒園中秋節活動計劃

★ 茶文化展覽會的策劃方案

★ 幼兒學習茶道的好處

★ 小託班中秋節活動方案

★ 大班中秋節活動計劃5篇集錦

請問血盟倉庫怎麼個用法啊?

你可以把東西存在裏邊在另外一個地方取出來 不過要血盟裏就你自己一個人 個人倉庫是不能取別的地方的東西的 只有血孟的才能

兒童學茶能有哪些收穫?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學習茶藝,

這種將禮儀、禮節、禮貌溶於一體的藝術活動,

能使孩子在高雅有趣中接受中國傳統文化薰陶,

是有益身心的親子新風尚。

少兒茶藝受歡迎

越來越多家長選擇週末帶孩子去學習茶藝,

這種既輕鬆快樂,又可以學習禮儀文化的活動,

受到許多家長的一直好評。

不少家長說:在學茶的過程中,讓孩子心靈放鬆,

學會更好與其他人相處,也知道要體諒別人,

懂得照顧和關心人,孝敬父母等長輩。

更多的家長也希望孩子透過堅持學習茶藝,

成長爲一位戒驕戒躁、氣質優雅的人。

學茶過程培養心性

學習茶道,小朋友們要圍坐在茶桌前,

茶桌上放置着茶桶、茶杯、聞香杯、茶托、茶壺等茶具。

在老師的教學中,燙杯、賞茶、投茶、沖水……

孩子們有模有樣、一絲不苟地泡茶,

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泡好茶,爲父母親手獻上一杯,

讓孩子學會感恩。

這些都是兒童茶藝的誘人之處。

兒童學茶的收穫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茶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國家首屆優秀特長生少兒茶藝進階培訓師邢昱瑩表示:

少兒習茶將禮儀、禮節與禮貌融爲一體,

讓孩子們在識茶、泡茶、品茶的過程中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

循序漸進的將感恩、知禮、行禮匯入孩子的日常生活,

促進孩子身心和諧成長!

一、習茶讓孩子學會安靜

孩子們融入習茶氛圍,遠離城市喧囂,

褪去毛躁,靜雅,從沖泡中學會做事專注。

習茶,需要遵循流程及規範,講究細節,

需要細心準備,從賞茶、備器、泡茶、敬茶到品茶,

循序而進,不急於求成。

二、習茶讓孩子有禮有節

習茶禮,是向孩子們傳遞一種敬愛父母的孝道,

讓優良的傳統在他們身上生根發芽!

茶禮讓孩子懂得“續茶時先人後己”的謙讓,

“敬茶尊長者”的長幼有序。

三、習茶讓孩子提升氣質

茶藝動作大方得體,舒緩優雅,

在習茶過程中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風度,讓孩子知書達禮。

形成習慣後,將伴隨着孩子一生的成長。

四、習茶是寶貴的親子互動

少兒習茶多是家長共同參與,一起享受茶藝的過程。

有家長陪伴在身旁,能夠對孩子的變化和進步及時肯定,

從而讓孩子產生更大的興趣,更利於掌握茶藝。

同時,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增進和孩子們情誼,

讓孩子們享受父母的關愛與陪伴。

茶文化活動教案

茶 文化 是伴隨商品經濟的出現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誕生的,那麼茶文化活動教案有哪些呢額?下面是我爲你整理的茶文化活動教案,希望對您有用。

  茶文化活動教案1

  大班社會教案:中國茶文化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瞭解茶的起源及種類。

  2、瞭解中國茶文化,萌生民族自豪感。

  3、學習茶藝中的禮儀,儀態端莊,先客後主等。

  4、體驗泡茶,品茶的快樂。

  【活動準備】

  茶具,各種茶葉,茶袋,VCD短篇,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匯入新課。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有意思的東西,你們想不想看一看?”展示各種各樣的茶袋。

  師:“請小朋友來聞一聞是什麼味道?”

  幼:“淡淡的清香。”

  師:“現在請小朋開啟你的茶袋,去看看你的袋子裏裝的是什麼樣的茶葉,你認識嗎?”

  師:“如果你不認識沒有關係,現在去我們就去認識一下他們。”

  播放幻燈片。

  請小朋友再次觀察茶葉,你認出了它是什麼茶了嗎?紅色袋子裏的茶葉爲碧螺春,梅紅色袋子裏的茶葉爲毛尖,藍色袋子裏的茶葉爲龍井,綠色袋子裏的茶葉爲普洱茶,袋子裏的茶葉爲鐵觀音。

  二、瞭解中國的茶文化,萌生民族自豪感。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 飲茶 是最先從哪個國家開始的嗎?”

  師:“現在我請小朋友在錄像中去找答案。”

  播放短片。

  師:“你們找到答案了嗎?”

  師:“對,中國是第一個開始飲茶的國家,我們把飲茶看作是優雅,美的享受。世界上 其它 地方的飲茶習慣、茶葉的 種植 都是從中國學來的。你們作爲中國人,心裏是什麼感覺啊?”

  幼:“開心,自豪,高興。”

  三、茶的用途及功效。

  師:“小朋友你們自己喝過茶嗎?好喝嗎?你們都喝過什麼茶?”

  “你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愛喝茶嗎?喝茶有哪些好處?”

  “茶葉不僅具有提神清心、清熱解暑、消食化痰、去膩減肥、清心除煩、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而且還有防齲齒抑制癌細胞的作用。”

  四、茶藝。

  師:“茶既然有那麼多好處,你們現在想不想就品一品呢?”

  幼:“想”

  師:“今天老師就爲小朋友們泡製中國的十大名茶之一的鐵觀音。”

  教師示範茶藝表演,請幼兒觀賞。在茶藝表演中滲透 文明禮儀 ,先客後主的文化薰陶。

  1、介紹茶具名稱。

  2、溫杯。

  3、泡茶。

  4、品茶。

  師:“中國是禮儀之邦,謙虛,好客,願把自己最好的東西與別人分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這第二道茶是味道最香甜,最好的。今天來了那麼多客人老師,我們就把這最好喝的茶獻給他們好不好?”

  請幼兒給老師奉茶,然後幼兒品茶。

  五、幼兒自主操作泡茶品茶,教師巡迴指導。

  師:“你們想不想嘗一嘗自己茶袋裏的茶是什麼味道?”“現在請小朋友泡一下自己茶袋裏的茶並品一品?”

  家庭作業:請小朋友回家後爲自己的爸爸媽媽泡製一道茶,消除他們一天的勞累。

  六、活動結束。

  【活動 反思 】

  從目標、內容來看,內容圍繞着目標而展開,運用多媒體和實物教學孩子很感興趣,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幼兒在活動中學習到了有益的 經驗 ,瞭解了茶的不同種類,瞭解了中國的茶文化。同時增強了民族自豪感,體會到了品茶泡茶的樂趣。在讓幼兒認識各種茶葉時,時間應多一點,把實物與幻燈片很好的結合在一起,這樣孩子會更直觀印象也會更深刻。

  茶文化活動教案2

  感受茶文化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掌握與茶有關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爲文化和心態文化;重點掌握茶行爲文化中茶的製作工藝和心態文化中茶藝和茶道的精髓和內涵;培養學生辨析我國茶葉主要類型的能力;培養學生分析、體驗我國茶文化內涵的能力;提高旅遊專業學生服務遊客的能力。

  2、 過程與 方法 :透過內容講解、圖片展示和相關視頻播放講解相關知識,再結合課外任務佈置,用任務引領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 學習方法 。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對我國茶文化的詳細瞭解和體驗,培養學生熱愛我國 傳統文化 的情感,熱愛旅業的情感;透過對茶藝和茶道精神的領會,培養學生追求飲茶之人“廉、美、和、靜”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

  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掌握茶的種類和功能;茶的其他物質文化、行爲文化

  2、難點與關鍵:掌握茶藝、茶道的內涵,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

   教學方法

  1、 教法:講授法、舉例法、影視圖片展示法

  2、學法:討論法、發現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教學用具(茶及相關品茶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收集跟茶有關的物品,包括各類茶葉、茶具及與茶有關的資料、圖片。

  2、預習與茶相關的知識。

  二、課堂問題匯入:

  1、教師活動:問題“同學們,我國古人的‘開門七件事’是什麼?”引入課堂知識。

  2、學生思考討論回答: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3、教師 總結 並引入本節知識

  同學回答後,總結“對,這七件事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另外我國古代文人也有七件寶,是‘琴棋書畫詩酒茶’。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對一般百姓生活,還是讀書的文人,有一樣東西都是少不了的,那就是‘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跟茶有關的文化知識”

  三、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講解本節課主要知識

  知識點一:瞭解我國茶的種植、飲用歷史及茶的功能

  教師活動:引用古代經典有關茶的記錄,講述我國茶的歷史,茶的功能

  學生活動:學生討論並回答,還知道哪些有關茶的記錄,功能還有哪些。

  主要內容:

  1茶的歷史:戰國時的《神農本草》記載:“神農嘗百草療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並記述了茶的藥效和作用,“荼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唐陸羽《茶經》中記載:“茶爲之飲,發乎神農氏”神農氏就是 傳說 中的炎帝。就是炎黃子孫的炎。陸羽被譽爲茶仙、茶聖、茶神。他所創造的茶學、茶藝、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

  2、 茶的化學成分及其功能

  茶多酚(降血壓、防癌、保護心血管等)

  兒茶素(天然的抗氧化劑,對抗衰老、清除自由基作用明顯)

  咖啡鹼(能興奮中樞神經,可提高觸覺、嗅覺、聽覺、味覺,並能利尿,消除支氣管及膽管痙攣)

  芬芳類物質(芳香開竅,抗毒消炎,利肺排痰)

  知識點二:掌握茶的主要種類及其代表名茶

  教師活動:結合茶的圖片,講解主要茶的類型,其製作工藝區別,名茶代表。

  學生活動:思考並回答浙江省有哪些名茶?

  主要內容:

  我國茶的主要種類及其特徵

  1、綠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等特點。綠是一種不經發酵製成的茶。葉片及湯呈綠色,綠茶又可分爲炒青(西湖龍井)、烘青(黃山毛峯)、蒸青(恩施玉露)和曬清(雲南綠)。

  2、紅茶:與綠茶恰恰相反,是一種全發酵茶(發酵程度大於80%)。紅茶的名字得自其湯色紅。紅茶與綠茶的區別,在於加工方法不同。紅茶加工時不經殺青,而且萎凋,使鮮葉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條或切成顆粒),然後發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變成紅色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一部分溶於水,一部分不溶於水,而積累在葉片中,從而形成紅湯、紅葉。比較著名的福建大紅袍(武夷巖茶)就是紅茶。

  3、烏龍茶 :烏龍茶也就是青茶,是一類介於紅綠茶之間的半發酵茶。青茶(烏龍茶)——屬半發酵茶,即製作時適當發酵,使葉片稍有紅變,它既有綠茶的鮮爽,又有紅茶的濃醇。因其葉片中間爲綠色,葉緣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之稱。

  4、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時堆積發酵時間較長,使葉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維吾爾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

  5、花茶: 花茶是成品綠茶之一。將香花放在茶胚中窨制而成。常用的香花有茉莉、玫瑰等。以福建、江蘇、浙江、安徽、四川爲主要產地。蘇州茉莉花茶,是花茶中的名品;福建茉莉花茶,屬濃香型茶,茶湯醇厚,香味濃烈,湯黃綠,鮮味持久。

  知識點三:掌握茶藝、茶道的內涵及其聯繫

  教師活動:播放我國傳統茶藝表演,總結茶藝表演的順序,講解茶藝、茶道的內涵

  學生活動:觀賞茶藝表演,體驗茶文化的魅力,思考並回答茶藝與茶道之間的聯繫

  主要內容:

  茶道:以茶爲載體的生活禮儀,是陶冶心情的一種方式,是以沏茶、賞茶、飲茶等美心修德傳承禮節的和美儀式。

  茶藝:製茶、泡茶的表演藝術,是發展個性、頓悟人倫的方式

  知識點四:瞭解其他茶文化

  教師活動:用PPT介紹其他與茶有關的文化,包括喜愛飲茶的名人。

  學生活動:繼續體驗茶文化的豐富內涵

  吃茶趣聞:嗜好茶葉和香菸,尤精於品茶,終身不離茶水,曾寫有“飲茶粵海未能忘”的詠茶名句。在身邊工作過的同志回憶說:每天睡覺醒來,洗臉後就開始飲茶,一邊喝一邊看報,接待國內外客人總是吩咐警衛員沏茶相待。他喜歡喝杭州龍井茶,飲茶習慣很特別,不僅飲茶水,還將杯中茶渣放進嘴裏咀嚼吃下去,總是吃得津津有味。他的吃茶習慣,是青少年時期在家鄉農村養成的。

  周恩來與龍井茶:周恩來總是沏龍井茶招待國內外賓客,一杯清茶在手,談笑風生。他很關心杭州梅家塢的龍井茶生產,1965年起曾先後五次到梅家塢視察,鼓勵發展生產。有趣的是,有一次周恩來陪外賓到梅家塢,品嚐龍井絕品“明前茶”,當他知道炒1斤“特級龍井”,茶農要採4萬多個嫩芽時,不忍將茶渣倒掉,便風趣地說:“龍井味道好,要把它全部消滅掉。”說罷便將杯中茶葉全部咀嚼光。

  朱德迷茶:朱德不僅愛飲茶,外出視察凡遇茶園、茶場,必去參觀,有時還要題詠。在江西廬山植物園,他詠道:“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年飲,延年益壽法。”

  魯迅論茶:魯迅愛茶,經常一邊構思寫作,一邊悠然品茗。他當年客居廣州,稱“廣州的茶清香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談”。他對品茶有獨到見解:“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首先就必須練功夫,其次是練出來年特別感覺。

  四、 教學總結

  教師結合上述教學內容的講解,總結本節學習要點。

  五、課後實踐

  佈置同學自發結成學習小組參觀茶商店,在實踐中繼續體驗我國茶文化的魅力!

  板書設計

  感受茶文化

  一、 茶的歷史、化學成分及其功能

  二、 茶文化的組成部分

  三、 茶的主要種類、製作過程及其代表名茶

  綠茶、紅茶、烏龍茶、黑茶、其他茶(黃茶、白茶、花茶、藥茶)

  茶文化活動教案3

  學習茶文化

  活動目標:

  1、透過自己動手泡茶,激發幼兒對花茶的興趣,知道花也能泡茶。

  2、透過活動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各種花茶的名稱。

  3、感受粗淺的茶文化,嘗試以茶代客。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花茶若干,一次性透明杯若干,小勺若干,開水壺(茶桶)六隻,各種花的字卡。

  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

  1、語言匯入

  玩了“老狼老狼幾點了”這個遊戲,累嗎?(累)現在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休息、喝水)對啊!我也累了,看看,這裏有水嗎?(有,幼兒桌子上的茶杯裏有白開水)喝吧,喝吧!

  2、情感深入

  哈哈,我可是第一次和你們做遊戲哦,來爲我們的第一次合作成功乾杯(幼兒在位子上舉杯)(讓幼兒發現我的茶裏有東西,而且是有顏色的)想知道爲什麼?好,可以!

  二、體驗理解

  1、認識可以用來泡茶的花

  那你們先來看看,我的茶杯裏有什麼?(幼兒觀察後回答——花)真棒! 找找啊,花在哪兒啊?對。在你們的桌子上,認識嗎?哦,不認識,那怎麼辦啊?(幼兒想辦法認識)這樣吧,我們請今天來的客人老師告訴我們,你拿好你想知道名字的花的名字卡,找客人老師問,它叫什麼名字,喝了之後對我們有什麼作用?知道後可要記住哦,把它告訴你周圍的好朋友,這樣不就都認識了嗎?(幼兒開始行動,並要求幼兒認識後將字卡放回原處。)

  2、瞭解粗淺的茶文化

  來吧,把你認識的花名告訴大家吧!(要求說話完整)告訴你們哦,我們中國,是茶的故鄉,就象常州是我們的故鄉一樣,所以呢,這個泡茶啊,可有講究了,讓我先來泡一杯茶吧!(

  教師示範,並用語言講解步驟)

  3、嘗試自己動手泡茶

  幼兒自己泡茶,並 說說 自己泡的茶:什麼名字?什麼顏色?味道如何?

  聽清楚要求和值得注意的事項

  茶葉不能放很多

  水只能倒半杯

  當心開水燙,注意次序

  細心觀察,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