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茶道步驟圖解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28W

茶道步驟圖解

抹茶道

1. 準備茶具和材料

茶具包括茶碗、茶筅、茶匙和茶盤等。材料包括抹茶粉和熱水。

2. 水溫控制

將熱水倒入茶碗中,用茶匙將茶粉向中心倒入茶碗內。注意溫度控制,水溫應該在70℃左右。

3. 攪拌茶水

用茶筅攪拌茶水,直到勁出爲止。茶筅子的動作要快而均勻,茶水應該呈現出細膩的泡沫。

4. 呈茶

將茶碗呈至來客前,以尊敬客人的儀式相待,雙手持抹茶碗敬奉。在客人喝完後,將碗口從客人持住的地方拿下。

5. 清洗茶具

將茶具清洗乾淨,保持茶具的乾淨整潔,以便下次使用。

6. 成功抹茶

完成以上操作後,就得到一杯美味的抹茶了。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茶道文化在中國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在平時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很喜歡喝茶,但是不少人都不太懂得茶禮,喝茶也是有很多講究的,以下是簡單茶道步驟圖解。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1

1、溫具

用沸水衝淋所有茶具,隨後即將茶壺、茶杯瀝乾,溫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溫度,使茶葉沖泡後溫度相對穩定,同時還起到清潔的作用。

2、置茶

置茶就是放茶葉,往泡茶的壺(杯)裏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茶葉的數量隨不同茶葉而不同的,還有隨個人喜好而放。

3、沖泡

置茶後,將開水衝入壺中,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爲宜,沖泡時間一般爲5分鐘左右,沖泡次數越多,浸泡時間越長。

4、倒茶

沖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

奉茶時,需要用茶盤託着送給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請客人品茶。

6、品茶

茶泡好之後不可急於飲用,而是應該先觀色察形,接着端杯聞香,再啜湯賞味。

關於茶道入門的基礎知識

1、認識中國茶

茶道指的是泡茶規範,爲發揮各類茶性優點,抑制不足之處,禮序中應遵循“和儉敬美”基本要義。中國六大類茶葉的品種數以百計、千計,都能以相應的茶道禮序來表現。

2、認識和應用茶具

要學習茶道,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種茶具及其功能。茶道過程實踐性很強,初學時不妨親身使用茶具泡茶,來領略茶道樂趣。

3、基本手勢

學習泡茶時,手勢對於泡茶的效果也會產生影響。傳統茶道的禮序過程有很多,不同地區、不同流派會有差異,而普及性大衆茶禮則相對簡約。

4、備器

學習茶道,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傳統的泡茶工具分別有:茶壺、茶杯、茶匙、茶則、茶盞、公道杯、茶托、茶巾、蓋碗、茶漏、茶盤、煮水器、茶針、茶荷、茶夾等等。

5、潔具

煮水器中加水煮沸煮,然後注入各茶具中燙洗,這一步驟稱爲清洗器皿,即清洗茶具、溫潤器皿的`意思。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2

【 第一道 】淨手、賞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爲上,這個都是爲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準備。

【 第二道 】燙杯、溫壺

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爲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 第三道 】馬龍入宮

把茶葉放到茶壺裏,稱爲馬龍入宮。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 第四道 】洗茶

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爲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 第五道 】沖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纔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 第六道 】春風拂面

完全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爲的是隻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 第七道 】封壺

蓋上壺蓋,儲存茶壺裏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 第八道 】分杯

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 第九道 】玉液回壺

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 第十道 】分壺

然後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 第十一道 】奉茶

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 第十二道 】聞香

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 第十三道 】品茗

現在終於可以喝茶了,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3

茶道禮儀三原則

茶“潔性不可污”,因此,“乾淨無污”是茶道禮儀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禮儀要求。

1、衣飾不求華麗,但一定要“整潔”無污漬;

2、器物不求貴重,但一定要“潔淨”無破損;

3、泡茶者的手因頻繁接觸茶葉、茶器,要注意保持清潔衛生。

茶文化博大精深,泡茶講究寧靜心境,品茶需要幽靜的環境。“萬物靜觀皆自得”,茶道講究靜以養生,靜中生慧。

不管是服裝搭配還是行爲舉止都要跟場合相宜,比如參加茶藝表演、茶話會、或是日常待客都要注意細節。

茶道禮儀規矩

1、茶具要清潔

家裏賓客來訪,先讓坐,後備茶。沖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乾淨。清洗乾淨後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是禮誠待客最基本的禮儀規矩。

2、茶水濃度要恰當

泡茶,茶葉用量要適當,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問問賓客的飲茶習慣,再根據客人的口味濃淡習慣沖泡。

3、茶滿欺客,七分茶三分情

俗語有說: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倒茶給賓客,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以倒七分滿爲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禮法。

4、端茶要得法

中國的傳統習慣是隻要兩手健全,都必須用雙手給客人端茶。此外,雙手端茶也要有講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5、添茶要及時

要時刻關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時,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必須先給客人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

正確的泡茶步驟圖解,茶道入門知識

  自古國人愛喝茶,常常以茶會友,但是在高資訊大互聯的時代,傳統的茶道與茶藝改變着無數人們那根繃緊的神經。下面是我爲大家收集關於正確的泡茶步驟圖解,茶道入門知識,歡迎借鑑參考。

  茶道初學者泡茶步驟

  一、溫壺:用熱水淋茶壺,提高茶壺溫度,以免泡茶時水溫被茶壺搶走,影響茶湯的風味。

  二、置茶:等待茶壺溫熱的時間裏,將要泡的茶葉從茶倉中取出,放入茶則(普及一下,茶則就是從茶葉罐裏取茶葉用的工具和量器,詞較生僻,我剛入門時爲顯資深,常向外行秀此名)。這時可以請賓客賞茶,也借這個機會與客人交流,介紹他們認識此茶的特色,香氣?顏色?外觀?賞完茶後再放回原處。

  三、溫潤泡:將熱水均勻地淋在茶葉上,使茶葉受熱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後立刻倒出來。目的在使某些比較緊結的茶(像阿里山石棹一帶的珠露茶)舒張,這樣茶湯纔會均勻好喝,也有些人覺得這樣比較清潔,但並不是每一種茶都適合溫潤泡這道手續。

  四、醒茶:將溫潤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當中,靜待一段時間讓茶葉舒緩。

  五、沖泡:注水量以所泡的杯數決定,放入的茶種,與茶葉量多寡會影響沖泡所需的時間。

  六、奉茶:將茶壺內所泡的茶完全倒於茶海中使茶色,茶味均衡並沉澱雜質。將茶倒入聞香杯中約七分滿,或用扣杯的方式,正面圖樣對正面圖像,倒過來奉茶增添品茶的樂趣(基於衛生考量,扣杯的方式只適用於第一泡)。

  七、品茶:喝茶的時候不要手拿杯緣,如果以右手喝茶,應把中指放在杯腹十二點鐘方位,拇指放六點鐘方位,並以八點鐘方位喝茶。並分成三次喝,感受熱茶,溫茶,與冷茶的滋味。

  茶道初學者泡茶的注意

  儀容禮表

  泡茶的時候,女性要把長髮挽起,以免頭髮掉落到茶湯裏,而且妝容要以淡雅爲主,不要過於濃妝豔抹;手上不宜配到過多首飾,會影響泡茶的美感;服裝以配合茶會氣氛或者茶具茶席爲主,穿得樸素大方就好。

  泡茶姿勢

  泡茶時坐在凳子的三分之一處,身體要坐正、腰桿要挺直,在泡茶過程中也要保持身體的端正,不要因爲倒水、持壺而把身體歪到一邊。另外在泡茶過程中要放鬆全身的肌肉,不要因爲緊張而顯得過於拘謹,當你心情和身體都放鬆下來的話,泡茶的動作纔會顯得優美,有一氣呵成的感覺。

  清潔茶具

  在泡茶之前,要先清潔茶具。就算茶具在之前已經清洗過了,還是得當着客人的面再清洗一遍。清潔茶具時不要用手觸摸茶杯,而是用茶夾夾取茶杯用沸水進行清潔。

  賞茶聞香

  清潔完茶具後,把幹茶倒進茶荷中,雙手端起茶荷遞給客人,讓客人觀賞一下幹茶的外形香氣。在茶藝表演中,一般會有聞香這一步,讓客人聞香的時候,也是用雙手拿起聞香杯優雅地遞給客人進行聞香。

  泡茶倒茶

  在泡茶的時候,有很多小細節需要注意,比如茶壺的壺嘴、公道杯的杯嘴還有隨手泡的壺嘴都是不能對着客人的,一般都是橫放;泡茶的過程動作不能太大,不要發出過大的碰撞聲。

  在倒茶的時候要把公道杯用茶巾擦拭一下,然後再倒給客人,倒茶一般七分滿就好,而且要按照輩分來倒,長者爲先。泡茶者左側爲德高望重的人,然後依次爲長者 敬者,千萬別坐錯了 倒茶依次從左到右

  奉茶添茶

  奉茶也是有講究的,雙手三指護墊又稱”三龍護鼎“不僅僅是雙手端給客人就行了,奉茶的時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端茶的時候手要平而且要穩,確保客人拿到茶的姿勢是舒服的。當客人杯裏的茶空了的話,得及時添上,不能讓客人的茶杯空,除非客人表示不用再添茶了。倒茶時還有一個細節特別要注意,“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世間有天地 人間有大小 茶倒7分 3分留天,這就是所謂7分茶水3分情義.

  自己品嚐

  泡茶並不是只能讓客人喝,自己不喝,泡茶者也是需要品嚐每一道茶湯的滋味。茶湯若是淡了或者濃了,可以適當改變沖泡的時間,以沖泡出最佳品質的茶湯。

  更換茶葉

  當茶葉泡得很淡,沒有味道的時候,就需要及時更換新的茶葉了,否則客人會認爲你在下逐客令。除非你接下來真的有事,而客人又一直不走,那就可以以不更換茶葉來暗示客人該離開了。

  正確的泡茶步驟圖解

  用沸水衝淋所有茶具,隨後即將茶壺、茶杯瀝乾,溫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溫度,使茶葉沖泡後溫度相對穩定,同時還起到清潔的作用。

  2、置茶

  置茶就是放茶葉,往泡茶的壺(杯)裏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茶葉的數量隨不同茶葉而不同的,還有隨個人喜好而放。

  3、沖泡

  置茶後,將開水衝入壺中,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爲宜,沖泡時間一般爲5分鐘左右,沖泡次數越多,浸泡時間越長。

  4、倒茶

  沖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

泡茶的步驟圖解

泡茶也是一門學道,日常中我們都喜歡在閒暇的時候叫上幾個老友一起喝喝茶聊聊天,那麼,怎麼泡茶呢?一起來看看茶道入門基礎知識吧。

一、3分鐘教你讀懂泡茶的正確步驟

1、溫具

確的泡茶步驟圖解

用沸水衝淋所有茶具,隨後即將茶壺、茶杯瀝乾,溫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溫度,使茶葉沖泡後溫度相對穩定,同時還起到清潔的作用。

2、置茶

茶就是放茶葉,往泡茶的壺(杯)裏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茶葉的數量隨不同茶葉而不同的,還有隨個人喜好而放。

3、沖泡

茶後,將開水衝入壺中,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爲宜,沖泡時間一般爲5分鐘左右,沖泡次數越多,浸泡時間越長。

4、倒茶

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

茶時,需要用茶盤託着送給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請客人品茶。

6、品茶

泡好之後不可急於飲用,而是應該先觀色察形,接着端杯聞香,再啜湯賞味。

二、關於茶道入門的基礎知識

1.認識中國茶

茶道指的是泡茶規範,爲發揮各類茶性優點,抑制不足之處,禮序中應遵循“和儉敬美”基本要義。中國六大類茶葉的品種數以百計、千計,都能以相應的茶道禮序來表現。

2.認識和應用茶具

要學習茶道,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種茶具及其功能。茶道過程實踐性很強,初學時不妨親身使用茶具泡茶,來領略茶道樂趣。

.基本手勢

學習泡茶時,手勢對於泡茶的效果也會產生影響。傳統茶道的禮序過程有很多,不同地區、不同流派會有差異,而普及性大衆茶禮則相對簡約。

4.備器

學習茶道,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傳統的泡茶工具分別有:茶壺、茶杯、茶匙、茶則、茶盞、公道杯、茶托、茶巾、蓋碗、茶漏、茶盤、煮水器、茶針、茶荷、茶夾等等。

5.潔具

煮水器中加水煮沸煮,然後注入各茶具中燙洗,這一步驟稱爲清洗器皿,即清洗茶具、溫潤器皿的意思。

三、新手必須注意的幾個泡茶事項

(1)用保溫杯泡茶:沏茶宜用陶瓷壺、杯,不宜用保溫杯。因用保溫杯泡茶葉,茶水較長時間保持高溫,茶葉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減少;浸出的鞣酸和茶鹼過多,有苦澀味,因而也損失了部分營養成分。

(2)用沸水泡茶:用沸騰的開水泡茶,會破壞很多營養物質。例如維生素C、P等,在水溫超過80℃時就會被破壞,還易溶出過多的鞣酸等物質,使茶帶有苦澀味。因此,泡茶的水溫一般應掌握在70℃-80℃。尤其是綠茶,如溫度太高,茶葉泡熟,變成了紅茶,便失去了綠茶原有的清香、爽涼味。

3)泡茶時間過長:茶葉浸泡4-6分鐘後飲用最佳。因此時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質已經浸泡出來。時間太長,茶水就會有苦澀哧。放在暖水瓶或爐竈上長時間煮的茶水,易發生化學變化,不宜再飲用。

(4)扔掉泡過的茶葉:大多數人泡過茶後,把用過的茶葉扔掉。實際上這樣是不經濟的,應當把茶葉咀嚼後嚥下去,因爲茶葉中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粗纖維和其它營養物質。

(5)習慣於泡濃茶:泡一杯濃度適中的茶水,一般需要10克左右的茶葉。有的人喜歡泡濃茶。茶水太濃,浸出過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對胃腸刺激性太大。泡一杯茶以後可續水再泡3-4杯。

四、如何挑選好的茶葉

1.嫩度:嫩度是決定品質的基本因素,所謂“幹看外形,溼看葉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葉,容易符合該茶類的外形要求(如龍井之“光、扁、平、直”)。此外,還可以從茶葉有無鋒苗去鑑別。鋒苗好,白毫顯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

2.條索:條索是各類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規格,如炒青條形、珠茶圓形、龍井扁形、紅碎茶顆粒形等等。一般長條形茶,看鬆緊、彎直、壯瘦、圓扁、輕重;圓形茶看顆粒的鬆緊、勻正、輕重、空實;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規格。

3.色澤:茶葉色澤與原料嫩度、加工技術有密切關係。各種茶均有一定的色澤要求,如紅茶烏黑油潤、綠茶翠綠、烏龍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無論何種茶類,好茶均要求色澤一致,光澤明亮,油潤鮮活,如果色澤不一,深淺不同,暗而無光,說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質劣。

茶藝步驟含圖解

1. 茶藝步驟

茶藝步驟 茶藝表演的基本步驟

茶藝表演的基本步驟如下: 一、洗杯 1.將燒沸騰的泉水注入空碗 2.將茶杯放入空碗,用茶夾夾住茶杯,在碗中旋轉。

3.將空碗中的水倒入蓋碗,晃動幾次,再倒入公道杯中晃動幾次,最後倒掉。 二、泡茶 在蓋碗中放入茶葉,一般8g。

2.將開水注入蓋碗,注意壺要放高。 3.晃動幾次蓋碗,快速將水倒入公道杯中,速度一定要快。

4.將茶水從公道杯倒入空碗,將茶杯放入空碗中,在洗一遍。 5.再次倒入開水,用蓋拂去泡沫,蓋上蓋子,放置15s左右。

6.在放入公道杯中,再用公道杯分茶。 三、分茶 先給客人倒茶,最後給自己倒茶。

客人全部品過後,主人才可品茶。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茶藝表演教程。

【有茶道步驟的文章有茶道的一定步驟】

工具:茶壺、隨手泡、茶盤、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聞香杯)、茶針、茶勺、茶夾 茶壺(紫砂壺),是泡茶的咯;隨手泡,是煮水的;茶盤,是沏茶時用來放茶杯的.茶托,是客人面前用來放茶杯的;茶池,是放在茶盤下面用來放洗杯的廢水;茶洗,是一個大碗,用來洗茶杯的;品茗杯,是用來喝茶用的;功道杯,是在斟茶前,要把茶水從茶壺倒入公道杯,之後才倒入品茗杯的.聞香杯,是用來暖手和聞茶香的;茶針,用來通壺嘴;茶勺,是用來裝茶葉的;茶夾,就是用來夾住茶杯,進行洗茶杯等工作. 步驟:溫壺,燙杯,裝茶,高衝,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 首先點火煮水,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 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多少以佔其容積之七分爲宜.——“烏龍入宮” 沸水衝入茶壺中,“高山流水”,即高處直接衝入,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之後蓋沫(將溢出壺頂的泡沫颳去)——“春風拂面”. 蓋好壺蓋,以沸水淋於壺上.即對茶壺進行淋頂.——“重洗仙顏” 第一壺茶爲洗茶——“若琛出浴”,不喝,沸水倒入壺中,迅速倒出. 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稱:洗杯. 第二壺茶,就可以準備斟茶了.“玉液回壺”——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爲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於茶盤. 將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擡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此過程稱爲“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爲上等功夫. 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翻轉.),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最後,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三龍護鼎”.。

茶藝的步驟有哪些?

溫壺,燙杯,裝茶,高衝,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

首先點火煮水,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

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多少以佔其容積之七分爲宜。——“烏龍入宮”

沸水衝入茶壺中,“高山流水”,即高處直接衝入,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之後蓋沫(將溢出壺頂的泡沫颳去)——“春風拂面”。

蓋好壺蓋,以沸水淋於壺上。即對茶壺進行淋頂。——“重洗仙顏”

第一壺茶爲洗茶不喝,沸水倒入壺中,迅速倒出。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稱“洗杯”——“若琛出浴”,

第二壺茶,就可以準備斟茶了。

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爲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玉液回壺”

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於茶盤。

將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擡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此過程稱爲“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爲上等功夫。

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翻轉),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最後,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三龍護鼎”。

品茶的步驟?

一、燙壺: 在泡茶之前需用開水燙壺,一則可去除壺內異味;再則熱壺有助揮發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壺壺口皆較小,需先將茶葉裝入茶荷內,此時可將茶荷遞給客人,鑑賞茶葉外觀,再用茶匙將茶荷內的茶葉撥入壺中,茶量以壺之三分之一爲度。

三、溫杯: 燙壺之熱水倒入茶盅內,再行溫杯。

四、高衝: 沖泡茶葉需高提水壺,水自高點下注,使茶葉在壺內翻滾,散開,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稱"高衝"。

五、低泡: 泡好之茶湯即可倒入茶盅,此時茶壺壺嘴與茶盅之距離,以低爲佳,以免茶湯內之香氣無效散發,俗稱"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湯與第二泡茶湯在茶盅內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湯與第四泡茶湯混合,以此類推。

六、分茶: 茶盅內之茶湯再行分入杯內,杯內之茶湯以七分滿爲度。

七、敬茶: 將茶杯連同杯託一併放置客人面前,是爲敬茶。

八、聞香: 品茶之前,需先觀其色,聞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個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嚐,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視泡茶師一至兩秒,稍帶微笑,以示感謝。

第二種工序:

怎樣品茶:品茶可用備、洗、取、沏、端、飲、斟、清八個字來概括。具體是:

備:是品茶的第一道工序,包括對茶葉、開水、茶具和品茶環境四方面的準備工作。

洗(溫):指對茶具的洗滌、熱燙過程,主要起到消毒和溫杯的作用。

取(選):按客人的品種、嗜好和飲茶習俗,備齊多種茶葉品種,讓客人點茶和供客人選用。

沏(泡):沏茶時手勢動作要輕柔持重,倒開水時要把茶壺上下拉三次,高衝低調,即“鳳凰三點頭”。目的是爲了使茶葉在杯中能均勻地吸水,有處於茶葉在杯中顯色、透香和吐味。此時還要仔細辨別沏茶的水聲 ,仔細觀察茶葉從浮到沉的形態變化。

端(敬):端茶給客人,切忌用手抓提杯邊緣或握住杯身,正確做法是工恭恭敬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最 好下墊托盤,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

品:客人接過茶後不能舉杯一飲而盡,吃口要小,可從杯口吸吮一小口,茶水透過舌頭,擴展到舌苔,直接 *** 味蕾,此時可以微微、細細、啜啜品之。

斟(加):給客人斟茶時,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再加開水,而要勤斟少加。我國有“淺茶滿酒”的習慣 必須注意禮節,一般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二茶液爲宜。

清:要等客人離後,才能清洗茶具,收藏起來以備下次之用。

品茶藝術的主要內容:

嘗茶:從幹茶的色澤、老嫩、形狀,觀察茶葉的品質。

聞香:鑑賞茶葉沖泡後散發出清香(包括留在研究會蓋上的“蓋面香”)

觀湯:欣賞茶葉在沖泡時上下翻騰、舒展之過程,茶葉溶解情況及茶葉沖泡沉靜後的姿態。

品味:品賞茶湯的色澤和滋味。

唐宋時品茶工於煎,重在品茶湯的湯花。對茶湯的色、香、味,則以色爲主。進入瀹茶的明清時代,品茶則工於“淪”,重在品茶的味和香了。

品茶藝術之延伸——欣賞茶葉的外形美

茶道步驟,最好有圖解

1、沸水溫壺

將純淨水(或山泉水更好)燒至沸騰,徐徐倒入紫砂壺中,注意冬天時要用溫水先沖泡紫砂壺,避免溫差過大引起的壺裂。燙壺後將茶漏、茶杯、茶寵統統用沸水燙一次。

2、加入茶餅

將茶餅用茶刀分成均勻的小塊,取2-3塊加入燙好的茶壺,注意不要放太多,否則會出現泡不開或者太濃不適飲用的問題出現。

3、頭茶洗茶

將已加入茶餅的紫砂壺注入沸水,蓋好壺蓋,端起慢慢順時針搖晃,10-15秒後由茶漏過濾倒入公道杯。

4、養護茶寵

將公道杯中洗茶的茶水緩緩淋在紫砂壺和茶寵身上,餵養茶寵,溫和茶壺。

5、首道聞香

將首道茶水倒入聞香杯,捧杯聞香。茶的茶香味會讓人完全放鬆,如臨仙境。這時可以播放一些清雅的音樂旋律,讓聞香更添幾分樂趣。

6、泡茶品茶

以上五道工序都完成後,就可以開始品茶了。將沸水倒入紫砂壺,加蓋泡製20秒,倒出後即可品嚐第一道普洱茶。

7、最後第一道喝完後,以後每道逐漸加長泡製的時間,一般飲用8-9次後換茶餅繼續泡製就可以了。

茶藝表演的基本步驟

表演的條件 茶藝表演的基本條件有許多,如服裝、場地、音響、茶器具、茶、輔助器物、水等。

表演的服裝

表演服裝的式樣、款式多種多樣,但應與所表演的主題相符合,服裝應得體、衣着端莊、大方,符合審美要求。如“唐代宮廷茶禮表演”,表演者的服飾應該是唐代宮庭服飾;如“白族三道茶表演”以白族的民族特色服裝;“禪茶”表演則以禪衣爲宜等。

表演的環境

茶藝表演的環境選擇與佈置是重要的環節、表演環境應無嘈雜之聲,乾淨、清潔,窗明几淨,室外也須潔淨,環境宜茶或氣爽神清之佳境,或松石泉下。還須預備觀看者的場所以及坐椅,奉茶處所等。如日本茶道在茶會前要灑掃庭院,室內懸掛簡單又令人沉思良久的字畫、插花以及佈置小型花薈等,以利茶藝表演的進行,使各位進入茶藝表演的藝術創造中。

表演的音樂

所配音樂與茶藝表演的主題應該相符合。正如服裝與茶藝表演主題相符合是一樣的,均有助於人們對錶演效果的肯定與認同。如“西湖茶禮”用江南絲竹的音樂;“禪茶”用佛教音樂;“公劉子朱權茶道”用古箏音樂等。 表演中的禮儀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素有客來敬茶的習俗。茶是禮儀的使者,可融洽人際關係。在種種茶藝表演裏,均有禮儀的規範。如“唐代宮庭茶禮”就有唐代宮庭的禮儀;“禪茶”中有敬茶(奉茶)之後,僧侶向客人的禮儀;日本茶道中有主人對客人的禮儀;客人對客人的禮儀;人對器物的禮儀。在“臺灣烏龍茶茶藝表演”中,表演者對客人光臨的禮,感謝觀看的禮,助泡敬茶後向客人鞠躬致意的禮等等。

在行禮時,行禮者應該懷着對對方的真誠敬意進行行禮。行禮應保持適度、廉合,是從內心深處發出的敬意體現到這一禮儀中,包括眼睛的視角、動作的柔和、連貫、擺動的幅度等。

茶藝表演中的位置、順序、動作

茶藝表演中的位置、順序、動作,包括主泡、助泡的位置、出場進場的順序、行走的路線、行走的動作,敬茶、奉茶的順序、動作,客人的位置、器物進出的順序,擺放的位置,器物移動的順序及路線等。人們往往注意移動的目的地,而忽視了移動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正是茶藝表演與一般品茶的明顯區別之一。

這些位置、順序、動作所遵循的原則是合理性、科學性,符合美學原理及遵循茶道精神“和、敬、清、寂”、“廉、美、和、敬”,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要求。

茶藝表演的“精、清、淨、美”

精(精品、精通、熟練):包括茶須名茶、特色茶、茶葉乾燥、質量上乘。水須好水,茶具質量上乘與茶相配。精,上乘也,沏泡出一杯上等茶湯,令人拍案叫絕。精包括精通、熟練茶藝表演,精通選茶、置具、選水、貯茶、熟練沏泡程序。

清(純潔、純和、無邪、清醒、去雜念):清包括人、水、環境之清爽,茶可使之清醒頭腦,稱之謂提神醒腦,在茶藝表演的環境中,很難“清”,但追求“清”,不但茶藝表演者要“清”,透過茶藝表演要讓觀衆有所:“清”,清醒的頭腦,有助於人的思維,感受相聚一起享受品茗的不容易。“日本茶道”中的洗手、擦塵,“臺灣烏龍茶”茶藝中的點香,“禪茶”中的燃香。各種素色樸實的茶器,飲茶的活動均在不知不覺中,拂去人們心靈上的塵埃,心清自然明。

淨(潔淨、淨化):包括人、衣着、環境、茶、茶器、水等,人的潔淨,如手的潔淨,頭髮的梳理,衣服的清潔整齊,具體點如手指不應戴戒指,口紅、脂粉儘量不要讓觀衆感覺到,手指甲不能搽色彩等。桌椅、板凳無塵埃,場所無雜物、髒物。茶具應洗滌乾淨,水應乾淨符合飲用要求,茶葉應乾淨,無雜物。此外是人思想上、心靈上的淨化,無雜念、邪念。

美(美好):美應符合茶道的美,符合觀賞美學的要求 ,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如服裝合身,衣着得體、大方,環境優美、清爽,如茶藝表演中的禮儀是否美?茶藝表演中的位置、順序、動作是否美?茶器具是否配套,環境佈置選擇是否美等等。

就以安溪鐵觀音簡單介紹一下:

安溪鐵觀音茶藝表演分爲十六個流程:

茶道步驟茶道具體分哪些步驟

茶道基本流程

第一道淨手和欣賞器具: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爲上,這個都是爲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準備。

第二道燙杯溫壺: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爲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第三道馬龍入宮:把茶葉放到器具裏,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裏,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第四道洗茶: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爲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第五道沖泡: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纔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第五道春風拂面:完全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爲的是隻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第六道封壺:蓋上壺蓋,儲存茶壺裏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第七道分杯: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八道玉液回壺: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 *** ,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九道分壺:然後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第十道奉茶: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第十一道聞香: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第十二道品茗:現在終於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我想知道茶藝的步驟,和各種茶具的名稱還有圖片~

1、備具候用:將所用的茶具準備就緒,按正確順序擺放好,主要有:紫砂水平壺、公道

杯、品茗杯、聞香杯等。

2、恭請上坐:請客人依次坐下。

3、焚香靜氣:焚點檀香,營造肅穆詳和氣氛

4、活煮甘泉:泡茶以山水爲上,用活火煮至初沸。

5、孔雀開屏:介紹沖泡的茶具。

6、葉嘉酬賓:葉嘉是茶葉的代稱,這是請客人觀賞茶葉,並向客人介紹此茶葉的外形、色

澤、香氣特點。

7、孟臣沐淋:用沸水衝淋水平壺,提高壺溫。

8、高山流水:即溫杯潔具,用紫砂壺裏的水燙洗品茗杯,動作舒緩起伏,保持水流不斷。

9、烏龍入宮:把烏龍茶撥入紫砂壺內。

10、百丈飛瀑:用高長而細的水流使茶葉翻滾,達到溫潤和清洗茶葉的目的。

11、春風拂面:用壺蓋輕輕颳去壺口的泡沫。

12、玉液移壺:把紫砂壺中的初泡茶湯倒入公道杯中,提高溫度。

13、分盛甘露:再把公道杯中的茶湯均勻分到聞香杯中。

14、鳳凰三點頭:採用三起三落的手法向紫砂壺注水至滿。

15、重洗仙顏:用開水澆淋壺體,洗淨壺表,同時達到內外加溫的目的。

16、內外養身:將聞香杯中的茶湯淋在紫砂壺表,養壺作用的同時可保持壺表的溫度。

17、遊山玩水:將紫砂壺在茶船邊沿抹去壺底的水分,移至茶巾上吸乾壺底。

18、自有公道:把泡好的茶倒入公道杯中均勻。

19、關公巡城:將公道杯中的茶湯快速巡迴均勻地分到聞香杯中至七分滿。

20、韓信點兵:將最後的茶湯用點斟的手式均勻地分到聞香杯中。

21、若琛聽泉:把品茗杯中的水倒入茶船。

22、乾坤倒轉:將品茗杯倒扣到聞香杯上。

23、翻江倒海:將品茗杯及聞香杯倒置,使聞香杯中的茶湯倒入品茗杯中,放在茶托上。

24、敬奉香茗:雙手拿起茶托,齊眉奉給客人,向客人行注目禮。然後重複若琛聽泉至敬奉

香茗程序,最後一杯留給自己。

25、空谷幽蘭:示意用左手旋轉拿出聞香杯熱聞茶香,雙手搓聞杯底香。

26、三龍護鼎:示意用拇指和食指扶杯,中指托杯底拿品茗杯。

27、鑑賞湯色:觀賞茶湯的顏色及光澤。

28、初品奇茗:在觀湯色、聞湯麪香後,開始品茶味。

29、二探蘭芷:即沖泡第二道茶。

30、再品甘露:細品茶湯滋味。

31、三斟石乳:即沖泡第三道茶。

32、領略茶韻:透過介紹體會烏龍茶的真韻。

33、自斟漫飲:可讓客人自己添茶續水,體會沖泡茶的樂趣。

34、敬奉茶點:根據客人需要奉上茶點,增添茶趣。

35、游龍戲水:即鑑賞葉底,把泡開的茶葉放入白瓷碗中,讓客人觀賞烏龍茶“綠葉紅鑲

邊”的品質特徵。

36、盡杯謝茶:賓主起立,共乾杯中茶,相互祝福、道別。

china-herbtea/hcp/ShowArticle?ArticleID=547

茶藝表演的順序

茶藝表演,我認爲一是先選茶,二是高溫清洗茶具;三是投茶入壺;四是輕均搖,洗茶倒掉;五是添水按茶特性掌握時間;六是倒出茶湯進入公道杯過濾茶渣;七是分茶給在座的人(包括奉茶),當然自已也要喝茶了,自己不喝茶,倒給別人喝也是不禮貌的。

不過,當代並非茶藝表演,而是演藝泡茶流程,是以演爲重,並非以茶爲主體,按茶藝表演來說,茶藝師理應是瞭解茶、喜歡茶、珍惜茶,平時泡出泡好每壺茶,讓茶發揮最佳境界。試想,我們的表演者有真的愛茶嗎?真的鼓歡茶嗎?真的瞭解茶嗎?

有的連這茶是什麼茶?有什麼特性,應該怎麼樣科學、正確地衝泡她都不知道,添水倒茶,不是茶藝師,而是服務員,其表演,也只是上臺表演一下泡茶流程而已,其目的要麼是任務,要麼是爲錢,要麼是爲出名而已,這些都和茶的低調,內斂不相符。

有時看到一些自稱“茶人”,在當代卻穿越到唐宋時期,用唐宋的點茶法泡茶表演,過去了終是回不去,搬這些東西出來按郎平的話說應該是愚蠢的,有些東西已經不適合當代了,應該有當代的創新意識去開發纔對,相反,只會讓中華文化倒退。

茶道步驟,最好有圖解

工具:茶壺、隨手泡、茶盤、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聞香杯)、茶針、茶勺、茶夾\x0d\x0a\x0d\x0a茶壺(紫砂壺),是泡茶的咯;隨手泡,是煮水的;茶盤,是沏茶時用來放茶杯的。茶托,是客人面前用來放茶杯的;茶池,是放在茶盤下面用來放洗杯的廢水;茶洗,是一個大碗,用來洗茶杯的;品茗杯,是用來喝茶用的;功道杯,是在斟茶前,要把茶水從茶壺倒入公道杯,之後才倒入品茗杯的。聞香杯,是用來暖手和聞茶香的;茶針,用來通壺嘴;茶勺,是用來裝茶葉的;茶夾,就是用來夾住茶杯,進行洗茶杯等工作。\x0d\x0a\x0d\x0a步驟:溫壺,燙杯,裝茶,高衝,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x0d\x0a\x0d\x0a首先點火煮水,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x0d\x0a\x0d\x0a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多少以佔其容積之七分爲宜。——“烏龍入宮”\x0d\x0a\x0d\x0a沸水衝入茶壺中,“高山流水”,即高處直接衝入,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之後蓋沫(將溢出壺頂的泡沫颳去)——“春風拂面”。\x0d\x0a\x0d\x0a蓋好壺蓋,以沸水淋於壺上。即對茶壺進行淋頂。——“重洗仙顏”\x0d\x0a\x0d\x0a第一壺茶爲洗茶——“若琛出浴”,不喝,沸水倒入壺中,迅速倒出。\x0d\x0a\x0d\x0a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稱:洗杯。\x0d\x0a\x0d\x0a第二壺茶,就可以準備斟茶了。“玉液回壺”——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爲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x0d\x0a\x0d\x0a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於茶盤。\x0d\x0a\x0d\x0a將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擡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此過程稱爲“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爲上等功夫。\x0d\x0a\x0d\x0a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x0d\x0a\x0d\x0a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翻轉。),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x0d\x0a\x0d\x0a最後,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三龍護鼎”。

正確的泡茶6個步驟,茶道入門知識,圖解茶藝品茗指南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茶文化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喜歡在空閒的時候,叫上三五知己,一起喝茶聊天。那麼,對於泡茶的基本正確方式,朋友們是否也已經掌握了呢?一起來看看茶道入門基礎知識吧。

泡茶用水最好採用山泉水或純淨水,要求水沒有污染,水的感官性狀良好,即無色、無臭、透明、無異味、無懸浮物,舌嘗有清涼甜潤的感覺。水的PH值爲中性7,煮沸後永久硬度不超過8度,這樣的水就非常適合泡茶。

同時注意:茶水比例,用茶量以茶葉與茶壺比例來確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壺容積的1/3至1/2

純淨水

名茶與茶具總是珠聯璧合。茶道品飲的茶具都十分考究,如能備有一套小巧精緻的茶具,稱爲“茶房四寶”,即

潮汕爐--廣東潮州、汕頭出產的陶磁風爐或白鐵皮風爐;

玉書碨--扁形薄磁的開水壺,容水量約250毫升;

孟臣罐--江蘇宜興產的用紫砂製成的小茶壺,容水量約50毫升;

若琛甌--江西景德鎮產的白色小瓷杯,一套四隻,每隻容水量約5毫升。

當今較好的泡茶的茶具,仍然脫離不了這“茶房四寶”,雖有所變化,但更趨實用化、方便化。普遍使用的“茶房四寶”有電磁爐、鋼質開水壺、鋼質茶盤(或塑料茶盤),“白瓷蓋碗”(鐘形,高5.5釐米,口徑8.2釐米,底徑4.5釐米;這種蓋碗放茶葉、嗅香氣、衝開水、倒茶渣都很方便)和小茶杯,這樣才具備泡飲上好茶葉的條件。

1、特色: 道具簡單,泡法自由十分適合大衆飲用。

懸壺高衝

2、沖泡步驟:

燙壺:將沸水衝入壺中至溢滿爲止.

倒水:將壺內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入壺中至溢滿爲止

置茶:這是比較講究的置茶方式,將一茶漏斗放在壺口處,然後用茶匙撥茶入壺。

用茶匙撥茶入壺

注水:將燒的水注入壺中,至泡沫溢出壺口。

3、倒茶出湯 :

(1)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圈,用意在於颳去壺底的水滴,俗稱“關公巡城”(是因爲一般壺都是紅色,剛從茶池中提出時熱氣騰騰,有如關公威風凜凜,帶兵巡城),注意磨壺時的方向,右手執壺的歡迎喝茶時要逆時針方向磨,送客時則往順時針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壺,則反之。

(2)將壺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湯均勻。

(3)另一種均勻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壺輪流給幾杯同時倒茶,當將要倒完時,把剩下的茶湯分別點入各杯中,俗稱“韓信點兵”。注意倒茶時不能一次倒滿一杯,至七分滿處爲好。

分茶:將茶中的茶湯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爲宜。

奉茶:自由取飲,或由專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將壺中茶渣清出。

以備後用:客人離去後,洗杯,洗壺以備下次用。

如需要我推薦好茶,請點擊【瞭解更多】

茶具泡茶步驟圖解

   茶具泡茶步驟圖解

   第一道淨手和欣賞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爲上,這個都是爲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準備。

   第二道燙杯溫壺

  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爲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第三道烏龍入宮

  把茶葉放到器具裏,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裏,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第四道洗茶(醒茶)

  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喚醒茶性,爲泡好一杯茶做準備。也可以清潔茶葉表面的一些不乾淨物,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刮掉。

   第五道沖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序雖然每道都有必要性,但這步泡茶都要用上的,也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茶藝表演上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第六道春風拂面

  颳去茶葉沖泡時的泡沫,茶藝表演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蓋碗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在用蓋碗喝茶時,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爲的是隻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第七道封壺

  蓋上壺蓋,儲存茶壺裏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第八道分杯

  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奉茶

  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第十道聞香

  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第十一道品茗

  現在終於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泡茶誤區

   保溫杯

  沏茶宜用陶瓷壺、杯,不宜用保溫杯。如果用保溫杯泡茶,茶葉長時間浸泡於高溫水中,就像溫火煎煮一樣,茶多酚、單寧等物質會大量浸出,使茶水顏色濃重、有苦澀味。同時,由於一直保 持高水溫,茶中的芳香油會大量揮發,鞣酸、茶鹼大量滲出,這樣不僅降低了茶葉的營養價值,減少了茶香,還使有害物質增多。此外,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在水溫 超過80℃時就會被破壞,長時間高溫浸泡會使其損失過多,從而降低了茶的保健功能。

   熱水泡茶

  很多人以爲沖泡茶葉不宜用沸水,理由是沸水高溫可以破壞茶葉中的維生素C,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較豐富的綠茶更不宜用沸水沖泡。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解。科研人員曾對茶湯中維生素C的穩定性做過專題研究,他們發現,溶於水中的維生素C在100℃時10分鐘即被破壞掉83%。但用沸水沖泡茶葉並不會大量破壞維生素C,這是因爲茶湯中的維生素C是比較難以分解的,其較爲穩定的根本原因在於茶湯中含有較多的多酚類物質,它們能與鐵離子、銅離子等相互作用,從而抑制了維生素c的分解。沸水高溫固然可破壞維生素C,但在茶湯和白水兩種不同的條件下,破壞程度是有很大差距的,人們的誤解正出於忽視了這種差異的存在。

  從另一方面看,用沸水沖泡茶葉,既能使茶葉的香氣更多更快地散發出來,又能使茶葉中的水浸出物溶解得較多(如咖啡鹼和茶多酚等物質),使茶湯滋味較醇和爽口。所以,合理而科學的沖泡方法當是第一道茶湯用沸水沖泡,沖泡時間以5~10分鐘爲宜,此時的茶湯品質(指品嚐價值和營養價值)較好。

   時間過長

  茶葉浸泡4-6分鐘後飲用最佳。因此時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質已經浸泡出來。時間太長,茶水就會有苦澀哧。放在暖水瓶或爐竈上長時間煮的茶水,易發生化學變化,不宜再飲用。

   咀嚼茶葉

  很多人喝過茶後會把茶葉咀嚼後嚥下去,因爲茶葉中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粗纖維和其它營養物質。但是這是錯誤的,科學證明泡過的茶有一些致癌物質,所以不要吃泡過的茶葉。

   泡濃茶

  泡一杯濃度適中的茶水,一般需要10克左右的茶葉。有的人喜歡泡濃茶。茶水太濃,浸出過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對胃腸刺激性太大。泡一杯茶以後可續水再泡3-4杯。

茶道泡茶12步驟

茶道泡茶12步驟如下:

一,備具

將三隻玻璃杯杯口向下置杯託內,三隻杯及託呈倒三角形在茶盤橫中心線前部位置,茶盤前方擺放已經置樣的茶荷及茶匙筒,左下角置水盅,中下方置茶巾,右下角放水壺。

二,備水

急火煮水至浮騰,衝入熱水瓶備用。泡茶前先用少許開水溫壺,再倒入煮開的水備用。這一點在氣溫較低時十分重要,溫熱後的水壺貯水可避免水溫下降過快。

三,布具

雙手(在泡茶過程中特別是女性強調用雙手做動作,一則是顯的穩重,二則表示敬意,但男士泡茶爲顯大方,可用雙手。)將水壺水盅,一一提端到茶盤右側桌面。將茶巾端放到茶巾水盅後方;將盤左上角的杯及託端至盤左下角,使3只杯呈右前左後的斜線狀排列,將茶匙筒放到茶盤左側上方桌面上,再將茶荷端放在茶匙筒後方,雙手按從右到左的順序將茶杯翻正。

四,賞茶

將茶荷奉給來賓,請他們欣賞茶的外形,色澤及嗅聞幹茶香。

五,潤杯

經消毒櫃消毒後的茶具常帶有一些消毒的異味,故用開水潤杯,以消除異味,另一方面,乾燥的玻璃杯經溼潤後,衝跑時可防止水汽在杯壁凝霧,以保持杯的晶瑩剔透,以便觀賞,雙手取茶巾,斜放在左手手指部位,右手提開水壺,逆時針轉動手腕,令水流沿茶杯內壁衝入,約佔容量的1/3,右手轉碗斷水,逐個注水完畢後開水壺與茶巾復位。不用茶巾時,左手半握拳搭桌沿,右手提壺沖水即可,右手握茶杯基部,左手托杯底,雙手手腕逆時針轉動,杯沿依向後,向右、向前、向左、向右、扶正的順序回選,令茶杯各部分與開水接觸,然後雙手滾動茶杯,將開水倒入水盅,杯入茶托。

六, 置茶

將茶荷中的幹茶分別投入3個茶杯中。一般茶與水的比爲1:50,每杯用茶葉2-3克,沖水爲100-150毫升。

七,浸潤泡

以迴轉手法向玻璃杯內注少量開水,目的是使茶葉充分浸潤,促使可溶物質析出。浸潤跑時間20--60秒,可視茶葉的緊結程度而定。

八,試香

左手托住茶杯杯底,右手輕握杯身基部,運用右手手腕逆時針旋轉茶杯,左手輕搭杯底作相應運動,稱作搖香。此時杯中茶葉吸水,開始散發出香氣。搖畢可依次將茶杯奉給來賓,敬請品評茶之初香。隨後依次收回茶杯。

九,沖泡

雙手取茶巾,斜放在左手手指部位,右手執水壺,左手以茶巾部位託在壺底,雙手用“鳳凰三點頭”手法,高衝低斟,將開水衝入茶杯,應使茶葉上下翻動,不用茶巾時,左手半握拳搭在桌沿,右手執水壺單手用“鳳凰三點頭”手法沖泡。

十,奉茶

雙手將泡好的茶依次敬給來賓,這是一個賓主融洽交流的過程,奉茶者行伸掌禮請用茶,接茶者宜點頭微笑表示謝意,或答以伸掌禮。

十一,收具

奉茶畢將不需之具收回,順序爲先布的具後收回。放置原則先左後右,前低後高,即左前爲茶荷,左後爲茶匙筒,茶巾在盤中後,水盅在盤右前,水壺在盤右後。

十二,品飲

接過一杯春茗,觀其湯色碧綠清亮。聞其香氣清如幽蘭,淺啜一口,溫香軟玉如含嬰兒舌,深深吸一口氣,茶湯由舌尖漫至舌根,輕輕的苦,微微的澀,然而細品卻似甘露。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甘冽的茶輕輕的押一口,脣齒間展開的不單單是茶與水的味道,還有人生的感悟在裏面,茶香清冽,擋不住歲月悠悠,下面和大家分享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1

第一道淨手和欣賞器具: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爲上,這個都是爲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準備。

第二道燙杯溫壺: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爲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第三道馬龍入宮:把茶葉放到器具裏,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裏,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第四道洗茶: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爲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第五道沖泡: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纔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第五道春風拂面:完全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爲的是隻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第六道封壺:蓋上壺蓋,儲存茶壺裏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第七道分杯: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八道玉液回壺: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九道分壺:然後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第十道奉茶: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第十一道聞香: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第十二道品茗:現在終於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2

具體而言,茶藝可概括爲“三句話六個要素十二字”,即識茶鑑水,選具侯湯,投茶量時。

一、識茶

就是要能認識好茶,區分各種茶類和茶葉內在品質的優劣。明代張源在其《茶錄》一卷中即有“茶之妙,在乎始造之精,藏之得法,泡之得宜”的記述。其目的在於確保茶的色澤,香氣,味道得以充分發揮。

二、鑑水

亦即品水。要懂得什麼是好水,並能區分泉水,江水,井水等,以及各自不同的水質。不同的茶類用不一樣的水,特殊的茶類宜選特定的水。故曰:“蒙頂山上茶,揚子江心水。”但大部分茶人透過實踐普遍認爲:山泉水爲上,江水次之,井水爲下。普洱茶一般選用上好的山泉水沖泡,更能體現其香,甘,重,滑,色五大特徵。

三、選具

就是要根據不同的茶類選擇不同的沖泡器具。明代黃龍德在其所著的《茶說》中言:“器具精潔,茶愈這之生色,用以金銀,雖雲美麗,然貪賤之士未必能具也。”而事實上,金銀器具未必就好。一般來說,烏龍茶側重選擇紫砂壺沖泡,常用還可“養壺”;普洱茶選擇陶瓷或玻璃器具沖泡爲宜,既可賞色,又可避免因茶質不同而竄香奪味。

四、侯湯

就是觀察開水的變化,把握恰當的時機投茶沖泡。宋代蔡襄在其《茶錄》中有“侯湯最難”之說。因爲“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況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侯湯最難”。那麼如何侯得一壺好湯呢?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言:“水一入缸,便須急煮。侯有鬆聲,即去蓋,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後,水有微濤,是爲當時。大濤鼎沸,旋之無聲,是爲過時。過則湯老而香散,決不堪用。”

五、投茶

即泡茶時的茶葉投放量要適中。我們既要根據茶具大小,也要結合品茶人數的多少來合理地確定投放茶葉量的多少,否則“小則香氣氰氫,大則易於散漫”。所以“大約及半升,是爲適可。獨自斟酌,愈小愈佳。容水半升者,量茶五分。其餘以是增減”。

六、量時

就是按照投茶量的多少,準確地把握和衡量出每泡茶乃至每次沖泡時間的長短,以及可沖泡用的時間和每次投茶可沖泡的泡數。

只要上述六個要素都同時具備了,茶藝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也就全掌握了。同時,再以嫺熟自然,大方得體的沖泡技巧貫穿始終,並不斷賦予其美學功能,給人以美的感官享受,茶藝就有了不俗的表現。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3

茶藝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茶葉的基本知識。學習茶藝,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葉的分類、主要名茶的品質特點、製作工藝,以及茶葉的鑑別、貯藏、選購等內容。這是學習茶藝的基礎。

2、水的基本知識。學習茶藝,必須懂得水,茶性必發於水,無水何以談茶?現代唯一的爲高端茶藝提供運水的組織”茗泉郵驛“正在將忽略了近3個世紀的”運泉“將中國茶藝推向世界的最高度

3、茶藝的技術。是指茶藝的技巧和工藝。包括茶藝術表演的程序、動作要領、講解的內容,茶葉色、香、味、形的欣賞,茶具的欣賞與收藏等內容。這是茶藝的.核心部分。

4、茶藝的禮儀。是指服務過程中的禮貌和禮節。包括服務過程中的儀容儀表、迎來送往、互相交流與彼此溝通的要求與技巧等內容。

5、茶藝的規範。茶藝要真正體現出茶人之間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對賓客都有規範的要求。做爲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與品質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賞茶。作爲服務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藝館,其服務規範是決定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

6、悟道。道是指一種修行,一種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學,道屬於精神的內容。悟道是茶藝的一種最高境界,是透過泡茶與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尋生命的意義。

擴展資料:

茶藝的分類

中國茶藝按照茶藝的表現形式分類可分爲四大類:

1、表演型茶藝

表演型茶藝是指一個或多個茶藝師爲衆人演示泡茶技巧,

其主要功能是聚焦傳媒,吸引大衆,宣傳普及茶文化,推廣茶知識。這種茶藝的特點是適合用於大型聚會、節慶活動,與影視網絡傳媒結合,能起到宣傳茶文化及祖國傳統文化的良好效果。

表演型茶藝重在視覺觀賞價值,同時也注重聽覺享受。它要求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可藉助舞臺表現藝術的一切手段來提升茶藝的藝術感染力。

2、待客型茶藝

待客型茶藝是指由一名主泡茶藝師與客人圍桌而坐,一同賞茶鑑水,聞香品茗。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是茶藝的參與者,而非旁觀者。都直接參與茶藝美的創作與體驗,都能充分領略到茶的色香味韻,也都可以自由交流情感,切磋茶藝,以及探討茶道精神和人生奧義。

這種類型的茶藝最適用於茶藝館、機關、企事業單位及普通家庭。修習這類茶藝時,切忌帶上表演型茶藝的色彩。講話和動作都不可矯揉造作,服飾化妝不可過濃過豔,表情最忌誇張,一定要像主人接待親朋好友一樣親切自然。

這類茶藝要求茶藝師能邊泡茶,邊講解,客人可以自由發問,隨意插話,所以要求茶藝師要具備比較豐富的茶藝知識具備較好的與客人溝通的能力。

3、營銷型茶藝

營銷型茶藝是指透過茶藝來促銷茶葉、茶具、茶文化。這類茶藝是最受茶廠、茶莊、茶館歡迎的一種茶藝。演示這類茶藝,一般要選用審評杯或三才杯(蓋完),以便最直觀地向客人展示茶性。

這種茶藝沒有固定的程序和解說詞,而是要求茶藝師在充分了解茶性的基礎上,因人而異,看人泡茶,看人講茶。看人泡茶,是指根據客人的年齡、性別、生活地域沖泡出最適合客人口感的茶,展示出茶葉商品的保障因素(如茶的色香味韻)。

講好茶,是指根據客人的文化程度,興趣愛好,巧妙地介紹好茶的魅力因素(如名貴度,知名度,珍稀度,保健功效及文化內涵等),以激發客人的購買,產生“即興購買”的衝動,甚至“惠顧購買”的心裏。

營銷型茶藝要求茶藝師誠懇自信,有親和力,並具備豐富的茶葉商品知識和高明的營銷技巧。

4、養生型茶藝

養生型茶藝包括傳統養生茶藝和現代養生茶藝。傳統養生茶藝是指在深刻理解中國茶道精神的基礎上,結合中國佛教、道教的養生,如調身、調心、調息、調食、調睡眠、打坐、入靜或氣功導引等,使人們在修習這種茶藝時以茶養身,以道養心,修身養性,延年益壽。

現代養身型茶藝是指根據現代中醫學最新研究的成果,根據不同花、果、香料、草藥的性味特點,調製出適合自己身體狀況和口味的養生茶。養生型茶藝提倡自泡、自斟、自飲、自得其樂,深受越來越多茶人的歡迎。

成因

中國是茶的故鄉,歷史悠久。據《華陽國志·巴志》:“園有方翡,香茗”記載,中國人工栽培利用茶樹已有三千多年曆史。在這悠入久的歷史發展進程中,茶已成爲中國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人們常說:“早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應用,人們首先把其當成飲料,用茶的自然功能,用以清神益智、助消化等。另外茶的又一重要功能是精神方面的。

人們在飲茶過程中講求的享受,對水、茶、器具、環境都有較高的要求;同時以茶培養、自己的精神道德,在各種茶事活動中去協調人際關係,求得自己思想的自信、自省、也溝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會友。

茶本身存在着一種從形式到內容,從物質到精神,從人與物的直接關係到成爲人際關係的媒介,逐漸形成傳統東方文化一朵奇葩——中國茶文化。茶的特殊自然功能使茶文化在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中佔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中國古代,文人用茶以激發文思;道家用以修心養性;佛家用以解睡助禪等,物質與精神相結合,人們在精神層次上感受到了一種美的薰陶。

在品茶過程中,人們與自然山水結爲一體,接受大地的雨露;調和人間的紛解;求得明心見性迴歸自然的特殊情趣。所以品茶對環境的要求十分嚴格:或是江畔松石之下;或是清幽茶寮之中;或是宮廷文事茶宴;或是市中茶坊,路旁茶肆等。

不同的環境會產生不同的意境和效果,渲染襯托不同的主題思想,莊嚴華貴的宮廷完好;修身養性的禪師茶;淡雅風采的文土茶,都有不同的品茗環境。對於再現生活品茶藝表演,不同類型的茶藝要求有不同風格的背景。

主題和表現形式的一致,透過背景襯托,增強感染力,再現生活品茶藝術魅力。在茶文化的挖掘研究中,何種形式的環境適合茶藝表演尚有必要探討。背景中景物的形狀,色彩的基調,書法、繪畫和音樂的形式及內容,都是茶藝背景風格形成的影響因子。

茶藝的步驟有哪些?

溫壺,燙杯,裝茶,高衝,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

首先點火煮水,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

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多少以佔其容積之七分爲宜。——“烏龍入宮”

沸水衝入茶壺中,“高山流水”,即高處直接衝入,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之後蓋沫(將溢出壺頂的泡沫颳去)——“春風拂面”。

蓋好壺蓋,以沸水淋於壺上。即對茶壺進行淋頂。——“重洗仙顏”

第一壺茶爲洗茶不喝,沸水倒入壺中,迅速倒出。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稱“洗杯”——“若琛出浴”,

第二壺茶,就可以準備斟茶了。

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爲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玉液回壺”

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於茶盤。

將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擡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此過程稱爲“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爲上等功夫。

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翻轉),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最後,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三龍護鼎”。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茶道文化在中國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在平時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很喜歡喝茶,但是不少人都不太懂得茶禮,喝茶也是有很多講究的,以下是簡單茶道步驟圖解。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1

1、溫具

用沸水衝淋所有茶具,隨後即將茶壺、茶杯瀝乾,溫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溫度,使茶葉沖泡後溫度相對穩定,同時還起到清潔的作用。

2、置茶

置茶就是放茶葉,往泡茶的壺(杯)裏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茶葉的數量隨不同茶葉而不同的,還有隨個人喜好而放。

3、沖泡

置茶後,將開水衝入壺中,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爲宜,沖泡時間一般爲5分鐘左右,沖泡次數越多,浸泡時間越長。

4、倒茶

沖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

奉茶時,需要用茶盤託着送給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請客人品茶。

6、品茶

茶泡好之後不可急於飲用,而是應該先觀色察形,接着端杯聞香,再啜湯賞味。

關於茶道入門的基礎知識

1、認識中國茶

茶道指的是泡茶規範,爲發揮各類茶性優點,抑制不足之處,禮序中應遵循“和儉敬美”基本要義。中國六大類茶葉的品種數以百計、千計,都能以相應的茶道禮序來表現。

2、認識和應用茶具

要學習茶道,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種茶具及其功能。茶道過程實踐性很強,初學時不妨親身使用茶具泡茶,來領略茶道樂趣。

3、基本手勢

學習泡茶時,手勢對於泡茶的效果也會產生影響。傳統茶道的禮序過程有很多,不同地區、不同流派會有差異,而普及性大衆茶禮則相對簡約。

4、備器

學習茶道,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傳統的泡茶工具分別有:茶壺、茶杯、茶匙、茶則、茶盞、公道杯、茶托、茶巾、蓋碗、茶漏、茶盤、煮水器、茶針、茶荷、茶夾等等。

5、潔具

煮水器中加水煮沸煮,然後注入各茶具中燙洗,這一步驟稱爲清洗器皿,即清洗茶具、溫潤器皿的`意思。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2

【 第一道 】淨手、賞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爲上,這個都是爲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準備。

【 第二道 】燙杯、溫壺

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爲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 第三道 】馬龍入宮

把茶葉放到茶壺裏,稱爲馬龍入宮。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 第四道 】洗茶

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爲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 第五道 】沖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纔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 第六道 】春風拂面

完全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爲的是隻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 第七道 】封壺

蓋上壺蓋,儲存茶壺裏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 第八道 】分杯

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 第九道 】玉液回壺

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 第十道 】分壺

然後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 第十一道 】奉茶

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 第十二道 】聞香

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 第十三道 】品茗

現在終於可以喝茶了,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簡單茶道步驟圖解3

茶道禮儀三原則

茶“潔性不可污”,因此,“乾淨無污”是茶道禮儀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禮儀要求。

1、衣飾不求華麗,但一定要“整潔”無污漬;

2、器物不求貴重,但一定要“潔淨”無破損;

3、泡茶者的手因頻繁接觸茶葉、茶器,要注意保持清潔衛生。

茶文化博大精深,泡茶講究寧靜心境,品茶需要幽靜的環境。“萬物靜觀皆自得”,茶道講究靜以養生,靜中生慧。

不管是服裝搭配還是行爲舉止都要跟場合相宜,比如參加茶藝表演、茶話會、或是日常待客都要注意細節。

茶道禮儀規矩

1、茶具要清潔

家裏賓客來訪,先讓坐,後備茶。沖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乾淨。清洗乾淨後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是禮誠待客最基本的禮儀規矩。

2、茶水濃度要恰當

泡茶,茶葉用量要適當,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問問賓客的飲茶習慣,再根據客人的口味濃淡習慣沖泡。

3、茶滿欺客,七分茶三分情

俗語有說: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倒茶給賓客,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以倒七分滿爲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禮法。

4、端茶要得法

中國的傳統習慣是隻要兩手健全,都必須用雙手給客人端茶。此外,雙手端茶也要有講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5、添茶要及時

要時刻關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時,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必須先給客人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

正確的泡茶步驟圖解,茶道入門知識

  自古國人愛喝茶,常常以茶會友,但是在高資訊大互聯的時代,傳統的茶道與茶藝改變着無數人們那根繃緊的神經。下面是我爲大家收集關於正確的泡茶步驟圖解,茶道入門知識,歡迎借鑑參考。

  茶道初學者泡茶步驟

  一、溫壺:用熱水淋茶壺,提高茶壺溫度,以免泡茶時水溫被茶壺搶走,影響茶湯的風味。

  二、置茶:等待茶壺溫熱的時間裏,將要泡的茶葉從茶倉中取出,放入茶則(普及一下,茶則就是從茶葉罐裏取茶葉用的工具和量器,詞較生僻,我剛入門時爲顯資深,常向外行秀此名)。這時可以請賓客賞茶,也借這個機會與客人交流,介紹他們認識此茶的特色,香氣?顏色?外觀?賞完茶後再放回原處。

  三、溫潤泡:將熱水均勻地淋在茶葉上,使茶葉受熱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後立刻倒出來。目的在使某些比較緊結的茶(像阿里山石棹一帶的珠露茶)舒張,這樣茶湯纔會均勻好喝,也有些人覺得這樣比較清潔,但並不是每一種茶都適合溫潤泡這道手續。

  四、醒茶:將溫潤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當中,靜待一段時間讓茶葉舒緩。

  五、沖泡:注水量以所泡的杯數決定,放入的茶種,與茶葉量多寡會影響沖泡所需的時間。

  六、奉茶:將茶壺內所泡的茶完全倒於茶海中使茶色,茶味均衡並沉澱雜質。將茶倒入聞香杯中約七分滿,或用扣杯的方式,正面圖樣對正面圖像,倒過來奉茶增添品茶的樂趣(基於衛生考量,扣杯的方式只適用於第一泡)。

  七、品茶:喝茶的時候不要手拿杯緣,如果以右手喝茶,應把中指放在杯腹十二點鐘方位,拇指放六點鐘方位,並以八點鐘方位喝茶。並分成三次喝,感受熱茶,溫茶,與冷茶的滋味。

  茶道初學者泡茶的注意

  儀容禮表

  泡茶的時候,女性要把長髮挽起,以免頭髮掉落到茶湯裏,而且妝容要以淡雅爲主,不要過於濃妝豔抹;手上不宜配到過多首飾,會影響泡茶的美感;服裝以配合茶會氣氛或者茶具茶席爲主,穿得樸素大方就好。

  泡茶姿勢

  泡茶時坐在凳子的三分之一處,身體要坐正、腰桿要挺直,在泡茶過程中也要保持身體的端正,不要因爲倒水、持壺而把身體歪到一邊。另外在泡茶過程中要放鬆全身的肌肉,不要因爲緊張而顯得過於拘謹,當你心情和身體都放鬆下來的話,泡茶的動作纔會顯得優美,有一氣呵成的感覺。

  清潔茶具

  在泡茶之前,要先清潔茶具。就算茶具在之前已經清洗過了,還是得當着客人的面再清洗一遍。清潔茶具時不要用手觸摸茶杯,而是用茶夾夾取茶杯用沸水進行清潔。

  賞茶聞香

  清潔完茶具後,把幹茶倒進茶荷中,雙手端起茶荷遞給客人,讓客人觀賞一下幹茶的外形香氣。在茶藝表演中,一般會有聞香這一步,讓客人聞香的時候,也是用雙手拿起聞香杯優雅地遞給客人進行聞香。

  泡茶倒茶

  在泡茶的時候,有很多小細節需要注意,比如茶壺的壺嘴、公道杯的杯嘴還有隨手泡的壺嘴都是不能對着客人的,一般都是橫放;泡茶的過程動作不能太大,不要發出過大的碰撞聲。

  在倒茶的時候要把公道杯用茶巾擦拭一下,然後再倒給客人,倒茶一般七分滿就好,而且要按照輩分來倒,長者爲先。泡茶者左側爲德高望重的人,然後依次爲長者 敬者,千萬別坐錯了 倒茶依次從左到右

  奉茶添茶

  奉茶也是有講究的,雙手三指護墊又稱”三龍護鼎“不僅僅是雙手端給客人就行了,奉茶的時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端茶的時候手要平而且要穩,確保客人拿到茶的姿勢是舒服的。當客人杯裏的茶空了的話,得及時添上,不能讓客人的茶杯空,除非客人表示不用再添茶了。倒茶時還有一個細節特別要注意,“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世間有天地 人間有大小 茶倒7分 3分留天,這就是所謂7分茶水3分情義.

  自己品嚐

  泡茶並不是只能讓客人喝,自己不喝,泡茶者也是需要品嚐每一道茶湯的滋味。茶湯若是淡了或者濃了,可以適當改變沖泡的時間,以沖泡出最佳品質的茶湯。

  更換茶葉

  當茶葉泡得很淡,沒有味道的時候,就需要及時更換新的茶葉了,否則客人會認爲你在下逐客令。除非你接下來真的有事,而客人又一直不走,那就可以以不更換茶葉來暗示客人該離開了。

  正確的泡茶步驟圖解

  用沸水衝淋所有茶具,隨後即將茶壺、茶杯瀝乾,溫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溫度,使茶葉沖泡後溫度相對穩定,同時還起到清潔的作用。

  2、置茶

  置茶就是放茶葉,往泡茶的壺(杯)裏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茶葉的數量隨不同茶葉而不同的,還有隨個人喜好而放。

  3、沖泡

  置茶後,將開水衝入壺中,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爲宜,沖泡時間一般爲5分鐘左右,沖泡次數越多,浸泡時間越長。

  4、倒茶

  沖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

泡茶的步驟圖解

泡茶也是一門學道,日常中我們都喜歡在閒暇的時候叫上幾個老友一起喝喝茶聊聊天,那麼,怎麼泡茶呢?一起來看看茶道入門基礎知識吧。

一、3分鐘教你讀懂泡茶的正確步驟

1、溫具

確的泡茶步驟圖解

用沸水衝淋所有茶具,隨後即將茶壺、茶杯瀝乾,溫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溫度,使茶葉沖泡後溫度相對穩定,同時還起到清潔的作用。

2、置茶

茶就是放茶葉,往泡茶的壺(杯)裏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茶葉的數量隨不同茶葉而不同的,還有隨個人喜好而放。

3、沖泡

茶後,將開水衝入壺中,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爲宜,沖泡時間一般爲5分鐘左右,沖泡次數越多,浸泡時間越長。

4、倒茶

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

茶時,需要用茶盤託着送給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請客人品茶。

6、品茶

泡好之後不可急於飲用,而是應該先觀色察形,接着端杯聞香,再啜湯賞味。

二、關於茶道入門的基礎知識

1.認識中國茶

茶道指的是泡茶規範,爲發揮各類茶性優點,抑制不足之處,禮序中應遵循“和儉敬美”基本要義。中國六大類茶葉的品種數以百計、千計,都能以相應的茶道禮序來表現。

2.認識和應用茶具

要學習茶道,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種茶具及其功能。茶道過程實踐性很強,初學時不妨親身使用茶具泡茶,來領略茶道樂趣。

.基本手勢

學習泡茶時,手勢對於泡茶的效果也會產生影響。傳統茶道的禮序過程有很多,不同地區、不同流派會有差異,而普及性大衆茶禮則相對簡約。

4.備器

學習茶道,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傳統的泡茶工具分別有:茶壺、茶杯、茶匙、茶則、茶盞、公道杯、茶托、茶巾、蓋碗、茶漏、茶盤、煮水器、茶針、茶荷、茶夾等等。

5.潔具

煮水器中加水煮沸煮,然後注入各茶具中燙洗,這一步驟稱爲清洗器皿,即清洗茶具、溫潤器皿的意思。

三、新手必須注意的幾個泡茶事項

(1)用保溫杯泡茶:沏茶宜用陶瓷壺、杯,不宜用保溫杯。因用保溫杯泡茶葉,茶水較長時間保持高溫,茶葉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減少;浸出的鞣酸和茶鹼過多,有苦澀味,因而也損失了部分營養成分。

(2)用沸水泡茶:用沸騰的開水泡茶,會破壞很多營養物質。例如維生素C、P等,在水溫超過80℃時就會被破壞,還易溶出過多的鞣酸等物質,使茶帶有苦澀味。因此,泡茶的水溫一般應掌握在70℃-80℃。尤其是綠茶,如溫度太高,茶葉泡熟,變成了紅茶,便失去了綠茶原有的清香、爽涼味。

3)泡茶時間過長:茶葉浸泡4-6分鐘後飲用最佳。因此時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質已經浸泡出來。時間太長,茶水就會有苦澀哧。放在暖水瓶或爐竈上長時間煮的茶水,易發生化學變化,不宜再飲用。

(4)扔掉泡過的茶葉:大多數人泡過茶後,把用過的茶葉扔掉。實際上這樣是不經濟的,應當把茶葉咀嚼後嚥下去,因爲茶葉中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粗纖維和其它營養物質。

(5)習慣於泡濃茶:泡一杯濃度適中的茶水,一般需要10克左右的茶葉。有的人喜歡泡濃茶。茶水太濃,浸出過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對胃腸刺激性太大。泡一杯茶以後可續水再泡3-4杯。

四、如何挑選好的茶葉

1.嫩度:嫩度是決定品質的基本因素,所謂“幹看外形,溼看葉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葉,容易符合該茶類的外形要求(如龍井之“光、扁、平、直”)。此外,還可以從茶葉有無鋒苗去鑑別。鋒苗好,白毫顯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

2.條索:條索是各類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規格,如炒青條形、珠茶圓形、龍井扁形、紅碎茶顆粒形等等。一般長條形茶,看鬆緊、彎直、壯瘦、圓扁、輕重;圓形茶看顆粒的鬆緊、勻正、輕重、空實;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規格。

3.色澤:茶葉色澤與原料嫩度、加工技術有密切關係。各種茶均有一定的色澤要求,如紅茶烏黑油潤、綠茶翠綠、烏龍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無論何種茶類,好茶均要求色澤一致,光澤明亮,油潤鮮活,如果色澤不一,深淺不同,暗而無光,說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質劣。

茶藝步驟含圖解

1. 茶藝步驟

茶藝步驟 茶藝表演的基本步驟

茶藝表演的基本步驟如下: 一、洗杯 1.將燒沸騰的泉水注入空碗 2.將茶杯放入空碗,用茶夾夾住茶杯,在碗中旋轉。

3.將空碗中的水倒入蓋碗,晃動幾次,再倒入公道杯中晃動幾次,最後倒掉。 二、泡茶 在蓋碗中放入茶葉,一般8g。

2.將開水注入蓋碗,注意壺要放高。 3.晃動幾次蓋碗,快速將水倒入公道杯中,速度一定要快。

4.將茶水從公道杯倒入空碗,將茶杯放入空碗中,在洗一遍。 5.再次倒入開水,用蓋拂去泡沫,蓋上蓋子,放置15s左右。

6.在放入公道杯中,再用公道杯分茶。 三、分茶 先給客人倒茶,最後給自己倒茶。

客人全部品過後,主人才可品茶。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茶藝表演教程。

【有茶道步驟的文章有茶道的一定步驟】

工具:茶壺、隨手泡、茶盤、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聞香杯)、茶針、茶勺、茶夾 茶壺(紫砂壺),是泡茶的咯;隨手泡,是煮水的;茶盤,是沏茶時用來放茶杯的.茶托,是客人面前用來放茶杯的;茶池,是放在茶盤下面用來放洗杯的廢水;茶洗,是一個大碗,用來洗茶杯的;品茗杯,是用來喝茶用的;功道杯,是在斟茶前,要把茶水從茶壺倒入公道杯,之後才倒入品茗杯的.聞香杯,是用來暖手和聞茶香的;茶針,用來通壺嘴;茶勺,是用來裝茶葉的;茶夾,就是用來夾住茶杯,進行洗茶杯等工作. 步驟:溫壺,燙杯,裝茶,高衝,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 首先點火煮水,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 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多少以佔其容積之七分爲宜.——“烏龍入宮” 沸水衝入茶壺中,“高山流水”,即高處直接衝入,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之後蓋沫(將溢出壺頂的泡沫颳去)——“春風拂面”. 蓋好壺蓋,以沸水淋於壺上.即對茶壺進行淋頂.——“重洗仙顏” 第一壺茶爲洗茶——“若琛出浴”,不喝,沸水倒入壺中,迅速倒出. 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稱:洗杯. 第二壺茶,就可以準備斟茶了.“玉液回壺”——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爲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於茶盤. 將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擡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此過程稱爲“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爲上等功夫. 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翻轉.),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最後,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三龍護鼎”.。

茶藝的步驟有哪些?

溫壺,燙杯,裝茶,高衝,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

首先點火煮水,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

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多少以佔其容積之七分爲宜。——“烏龍入宮”

沸水衝入茶壺中,“高山流水”,即高處直接衝入,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之後蓋沫(將溢出壺頂的泡沫颳去)——“春風拂面”。

蓋好壺蓋,以沸水淋於壺上。即對茶壺進行淋頂。——“重洗仙顏”

第一壺茶爲洗茶不喝,沸水倒入壺中,迅速倒出。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稱“洗杯”——“若琛出浴”,

第二壺茶,就可以準備斟茶了。

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爲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玉液回壺”

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於茶盤。

將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擡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此過程稱爲“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爲上等功夫。

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翻轉),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最後,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三龍護鼎”。

品茶的步驟?

一、燙壺: 在泡茶之前需用開水燙壺,一則可去除壺內異味;再則熱壺有助揮發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壺壺口皆較小,需先將茶葉裝入茶荷內,此時可將茶荷遞給客人,鑑賞茶葉外觀,再用茶匙將茶荷內的茶葉撥入壺中,茶量以壺之三分之一爲度。

三、溫杯: 燙壺之熱水倒入茶盅內,再行溫杯。

四、高衝: 沖泡茶葉需高提水壺,水自高點下注,使茶葉在壺內翻滾,散開,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稱"高衝"。

五、低泡: 泡好之茶湯即可倒入茶盅,此時茶壺壺嘴與茶盅之距離,以低爲佳,以免茶湯內之香氣無效散發,俗稱"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湯與第二泡茶湯在茶盅內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湯與第四泡茶湯混合,以此類推。

六、分茶: 茶盅內之茶湯再行分入杯內,杯內之茶湯以七分滿爲度。

七、敬茶: 將茶杯連同杯託一併放置客人面前,是爲敬茶。

八、聞香: 品茶之前,需先觀其色,聞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個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嚐,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視泡茶師一至兩秒,稍帶微笑,以示感謝。

第二種工序:

怎樣品茶:品茶可用備、洗、取、沏、端、飲、斟、清八個字來概括。具體是:

備:是品茶的第一道工序,包括對茶葉、開水、茶具和品茶環境四方面的準備工作。

洗(溫):指對茶具的洗滌、熱燙過程,主要起到消毒和溫杯的作用。

取(選):按客人的品種、嗜好和飲茶習俗,備齊多種茶葉品種,讓客人點茶和供客人選用。

沏(泡):沏茶時手勢動作要輕柔持重,倒開水時要把茶壺上下拉三次,高衝低調,即“鳳凰三點頭”。目的是爲了使茶葉在杯中能均勻地吸水,有處於茶葉在杯中顯色、透香和吐味。此時還要仔細辨別沏茶的水聲 ,仔細觀察茶葉從浮到沉的形態變化。

端(敬):端茶給客人,切忌用手抓提杯邊緣或握住杯身,正確做法是工恭恭敬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最 好下墊托盤,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

品:客人接過茶後不能舉杯一飲而盡,吃口要小,可從杯口吸吮一小口,茶水透過舌頭,擴展到舌苔,直接 *** 味蕾,此時可以微微、細細、啜啜品之。

斟(加):給客人斟茶時,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再加開水,而要勤斟少加。我國有“淺茶滿酒”的習慣 必須注意禮節,一般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二茶液爲宜。

清:要等客人離後,才能清洗茶具,收藏起來以備下次之用。

品茶藝術的主要內容:

嘗茶:從幹茶的色澤、老嫩、形狀,觀察茶葉的品質。

聞香:鑑賞茶葉沖泡後散發出清香(包括留在研究會蓋上的“蓋面香”)

觀湯:欣賞茶葉在沖泡時上下翻騰、舒展之過程,茶葉溶解情況及茶葉沖泡沉靜後的姿態。

品味:品賞茶湯的色澤和滋味。

唐宋時品茶工於煎,重在品茶湯的湯花。對茶湯的色、香、味,則以色爲主。進入瀹茶的明清時代,品茶則工於“淪”,重在品茶的味和香了。

品茶藝術之延伸——欣賞茶葉的外形美

茶道步驟,最好有圖解

1、沸水溫壺

將純淨水(或山泉水更好)燒至沸騰,徐徐倒入紫砂壺中,注意冬天時要用溫水先沖泡紫砂壺,避免溫差過大引起的壺裂。燙壺後將茶漏、茶杯、茶寵統統用沸水燙一次。

2、加入茶餅

將茶餅用茶刀分成均勻的小塊,取2-3塊加入燙好的茶壺,注意不要放太多,否則會出現泡不開或者太濃不適飲用的問題出現。

3、頭茶洗茶

將已加入茶餅的紫砂壺注入沸水,蓋好壺蓋,端起慢慢順時針搖晃,10-15秒後由茶漏過濾倒入公道杯。

4、養護茶寵

將公道杯中洗茶的茶水緩緩淋在紫砂壺和茶寵身上,餵養茶寵,溫和茶壺。

5、首道聞香

將首道茶水倒入聞香杯,捧杯聞香。茶的茶香味會讓人完全放鬆,如臨仙境。這時可以播放一些清雅的音樂旋律,讓聞香更添幾分樂趣。

6、泡茶品茶

以上五道工序都完成後,就可以開始品茶了。將沸水倒入紫砂壺,加蓋泡製20秒,倒出後即可品嚐第一道普洱茶。

7、最後第一道喝完後,以後每道逐漸加長泡製的時間,一般飲用8-9次後換茶餅繼續泡製就可以了。

茶藝表演的基本步驟

表演的條件 茶藝表演的基本條件有許多,如服裝、場地、音響、茶器具、茶、輔助器物、水等。

表演的服裝

表演服裝的式樣、款式多種多樣,但應與所表演的主題相符合,服裝應得體、衣着端莊、大方,符合審美要求。如“唐代宮廷茶禮表演”,表演者的服飾應該是唐代宮庭服飾;如“白族三道茶表演”以白族的民族特色服裝;“禪茶”表演則以禪衣爲宜等。

表演的環境

茶藝表演的環境選擇與佈置是重要的環節、表演環境應無嘈雜之聲,乾淨、清潔,窗明几淨,室外也須潔淨,環境宜茶或氣爽神清之佳境,或松石泉下。還須預備觀看者的場所以及坐椅,奉茶處所等。如日本茶道在茶會前要灑掃庭院,室內懸掛簡單又令人沉思良久的字畫、插花以及佈置小型花薈等,以利茶藝表演的進行,使各位進入茶藝表演的藝術創造中。

表演的音樂

所配音樂與茶藝表演的主題應該相符合。正如服裝與茶藝表演主題相符合是一樣的,均有助於人們對錶演效果的肯定與認同。如“西湖茶禮”用江南絲竹的音樂;“禪茶”用佛教音樂;“公劉子朱權茶道”用古箏音樂等。 表演中的禮儀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素有客來敬茶的習俗。茶是禮儀的使者,可融洽人際關係。在種種茶藝表演裏,均有禮儀的規範。如“唐代宮庭茶禮”就有唐代宮庭的禮儀;“禪茶”中有敬茶(奉茶)之後,僧侶向客人的禮儀;日本茶道中有主人對客人的禮儀;客人對客人的禮儀;人對器物的禮儀。在“臺灣烏龍茶茶藝表演”中,表演者對客人光臨的禮,感謝觀看的禮,助泡敬茶後向客人鞠躬致意的禮等等。

在行禮時,行禮者應該懷着對對方的真誠敬意進行行禮。行禮應保持適度、廉合,是從內心深處發出的敬意體現到這一禮儀中,包括眼睛的視角、動作的柔和、連貫、擺動的幅度等。

茶藝表演中的位置、順序、動作

茶藝表演中的位置、順序、動作,包括主泡、助泡的位置、出場進場的順序、行走的路線、行走的動作,敬茶、奉茶的順序、動作,客人的位置、器物進出的順序,擺放的位置,器物移動的順序及路線等。人們往往注意移動的目的地,而忽視了移動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正是茶藝表演與一般品茶的明顯區別之一。

這些位置、順序、動作所遵循的原則是合理性、科學性,符合美學原理及遵循茶道精神“和、敬、清、寂”、“廉、美、和、敬”,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要求。

茶藝表演的“精、清、淨、美”

精(精品、精通、熟練):包括茶須名茶、特色茶、茶葉乾燥、質量上乘。水須好水,茶具質量上乘與茶相配。精,上乘也,沏泡出一杯上等茶湯,令人拍案叫絕。精包括精通、熟練茶藝表演,精通選茶、置具、選水、貯茶、熟練沏泡程序。

清(純潔、純和、無邪、清醒、去雜念):清包括人、水、環境之清爽,茶可使之清醒頭腦,稱之謂提神醒腦,在茶藝表演的環境中,很難“清”,但追求“清”,不但茶藝表演者要“清”,透過茶藝表演要讓觀衆有所:“清”,清醒的頭腦,有助於人的思維,感受相聚一起享受品茗的不容易。“日本茶道”中的洗手、擦塵,“臺灣烏龍茶”茶藝中的點香,“禪茶”中的燃香。各種素色樸實的茶器,飲茶的活動均在不知不覺中,拂去人們心靈上的塵埃,心清自然明。

淨(潔淨、淨化):包括人、衣着、環境、茶、茶器、水等,人的潔淨,如手的潔淨,頭髮的梳理,衣服的清潔整齊,具體點如手指不應戴戒指,口紅、脂粉儘量不要讓觀衆感覺到,手指甲不能搽色彩等。桌椅、板凳無塵埃,場所無雜物、髒物。茶具應洗滌乾淨,水應乾淨符合飲用要求,茶葉應乾淨,無雜物。此外是人思想上、心靈上的淨化,無雜念、邪念。

美(美好):美應符合茶道的美,符合觀賞美學的要求 ,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如服裝合身,衣着得體、大方,環境優美、清爽,如茶藝表演中的禮儀是否美?茶藝表演中的位置、順序、動作是否美?茶器具是否配套,環境佈置選擇是否美等等。

就以安溪鐵觀音簡單介紹一下:

安溪鐵觀音茶藝表演分爲十六個流程:

茶道步驟茶道具體分哪些步驟

茶道基本流程

第一道淨手和欣賞器具: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爲上,這個都是爲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準備。

第二道燙杯溫壺: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爲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第三道馬龍入宮:把茶葉放到器具裏,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裏,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第四道洗茶: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爲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第五道沖泡: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纔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第五道春風拂面:完全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爲的是隻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第六道封壺:蓋上壺蓋,儲存茶壺裏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第七道分杯: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八道玉液回壺: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 *** ,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九道分壺:然後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第十道奉茶: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第十一道聞香: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第十二道品茗:現在終於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我想知道茶藝的步驟,和各種茶具的名稱還有圖片~

1、備具候用:將所用的茶具準備就緒,按正確順序擺放好,主要有:紫砂水平壺、公道

杯、品茗杯、聞香杯等。

2、恭請上坐:請客人依次坐下。

3、焚香靜氣:焚點檀香,營造肅穆詳和氣氛

4、活煮甘泉:泡茶以山水爲上,用活火煮至初沸。

5、孔雀開屏:介紹沖泡的茶具。

6、葉嘉酬賓:葉嘉是茶葉的代稱,這是請客人觀賞茶葉,並向客人介紹此茶葉的外形、色

澤、香氣特點。

7、孟臣沐淋:用沸水衝淋水平壺,提高壺溫。

8、高山流水:即溫杯潔具,用紫砂壺裏的水燙洗品茗杯,動作舒緩起伏,保持水流不斷。

9、烏龍入宮:把烏龍茶撥入紫砂壺內。

10、百丈飛瀑:用高長而細的水流使茶葉翻滾,達到溫潤和清洗茶葉的目的。

11、春風拂面:用壺蓋輕輕颳去壺口的泡沫。

12、玉液移壺:把紫砂壺中的初泡茶湯倒入公道杯中,提高溫度。

13、分盛甘露:再把公道杯中的茶湯均勻分到聞香杯中。

14、鳳凰三點頭:採用三起三落的手法向紫砂壺注水至滿。

15、重洗仙顏:用開水澆淋壺體,洗淨壺表,同時達到內外加溫的目的。

16、內外養身:將聞香杯中的茶湯淋在紫砂壺表,養壺作用的同時可保持壺表的溫度。

17、遊山玩水:將紫砂壺在茶船邊沿抹去壺底的水分,移至茶巾上吸乾壺底。

18、自有公道:把泡好的茶倒入公道杯中均勻。

19、關公巡城:將公道杯中的茶湯快速巡迴均勻地分到聞香杯中至七分滿。

20、韓信點兵:將最後的茶湯用點斟的手式均勻地分到聞香杯中。

21、若琛聽泉:把品茗杯中的水倒入茶船。

22、乾坤倒轉:將品茗杯倒扣到聞香杯上。

23、翻江倒海:將品茗杯及聞香杯倒置,使聞香杯中的茶湯倒入品茗杯中,放在茶托上。

24、敬奉香茗:雙手拿起茶托,齊眉奉給客人,向客人行注目禮。然後重複若琛聽泉至敬奉

香茗程序,最後一杯留給自己。

25、空谷幽蘭:示意用左手旋轉拿出聞香杯熱聞茶香,雙手搓聞杯底香。

26、三龍護鼎:示意用拇指和食指扶杯,中指托杯底拿品茗杯。

27、鑑賞湯色:觀賞茶湯的顏色及光澤。

28、初品奇茗:在觀湯色、聞湯麪香後,開始品茶味。

29、二探蘭芷:即沖泡第二道茶。

30、再品甘露:細品茶湯滋味。

31、三斟石乳:即沖泡第三道茶。

32、領略茶韻:透過介紹體會烏龍茶的真韻。

33、自斟漫飲:可讓客人自己添茶續水,體會沖泡茶的樂趣。

34、敬奉茶點:根據客人需要奉上茶點,增添茶趣。

35、游龍戲水:即鑑賞葉底,把泡開的茶葉放入白瓷碗中,讓客人觀賞烏龍茶“綠葉紅鑲

邊”的品質特徵。

36、盡杯謝茶:賓主起立,共乾杯中茶,相互祝福、道別。

china-herbtea/hcp/ShowArticle?ArticleID=547

茶藝表演的順序

茶藝表演,我認爲一是先選茶,二是高溫清洗茶具;三是投茶入壺;四是輕均搖,洗茶倒掉;五是添水按茶特性掌握時間;六是倒出茶湯進入公道杯過濾茶渣;七是分茶給在座的人(包括奉茶),當然自已也要喝茶了,自己不喝茶,倒給別人喝也是不禮貌的。

不過,當代並非茶藝表演,而是演藝泡茶流程,是以演爲重,並非以茶爲主體,按茶藝表演來說,茶藝師理應是瞭解茶、喜歡茶、珍惜茶,平時泡出泡好每壺茶,讓茶發揮最佳境界。試想,我們的表演者有真的愛茶嗎?真的鼓歡茶嗎?真的瞭解茶嗎?

有的連這茶是什麼茶?有什麼特性,應該怎麼樣科學、正確地衝泡她都不知道,添水倒茶,不是茶藝師,而是服務員,其表演,也只是上臺表演一下泡茶流程而已,其目的要麼是任務,要麼是爲錢,要麼是爲出名而已,這些都和茶的低調,內斂不相符。

有時看到一些自稱“茶人”,在當代卻穿越到唐宋時期,用唐宋的點茶法泡茶表演,過去了終是回不去,搬這些東西出來按郎平的話說應該是愚蠢的,有些東西已經不適合當代了,應該有當代的創新意識去開發纔對,相反,只會讓中華文化倒退。

茶道步驟,最好有圖解

工具:茶壺、隨手泡、茶盤、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聞香杯)、茶針、茶勺、茶夾\x0d\x0a\x0d\x0a茶壺(紫砂壺),是泡茶的咯;隨手泡,是煮水的;茶盤,是沏茶時用來放茶杯的。茶托,是客人面前用來放茶杯的;茶池,是放在茶盤下面用來放洗杯的廢水;茶洗,是一個大碗,用來洗茶杯的;品茗杯,是用來喝茶用的;功道杯,是在斟茶前,要把茶水從茶壺倒入公道杯,之後才倒入品茗杯的。聞香杯,是用來暖手和聞茶香的;茶針,用來通壺嘴;茶勺,是用來裝茶葉的;茶夾,就是用來夾住茶杯,進行洗茶杯等工作。\x0d\x0a\x0d\x0a步驟:溫壺,燙杯,裝茶,高衝,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x0d\x0a\x0d\x0a首先點火煮水,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x0d\x0a\x0d\x0a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多少以佔其容積之七分爲宜。——“烏龍入宮”\x0d\x0a\x0d\x0a沸水衝入茶壺中,“高山流水”,即高處直接衝入,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之後蓋沫(將溢出壺頂的泡沫颳去)——“春風拂面”。\x0d\x0a\x0d\x0a蓋好壺蓋,以沸水淋於壺上。即對茶壺進行淋頂。——“重洗仙顏”\x0d\x0a\x0d\x0a第一壺茶爲洗茶——“若琛出浴”,不喝,沸水倒入壺中,迅速倒出。\x0d\x0a\x0d\x0a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稱:洗杯。\x0d\x0a\x0d\x0a第二壺茶,就可以準備斟茶了。“玉液回壺”——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爲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x0d\x0a\x0d\x0a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於茶盤。\x0d\x0a\x0d\x0a將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擡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此過程稱爲“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爲上等功夫。\x0d\x0a\x0d\x0a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x0d\x0a\x0d\x0a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翻轉。),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x0d\x0a\x0d\x0a最後,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三龍護鼎”。

正確的泡茶6個步驟,茶道入門知識,圖解茶藝品茗指南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茶文化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喜歡在空閒的時候,叫上三五知己,一起喝茶聊天。那麼,對於泡茶的基本正確方式,朋友們是否也已經掌握了呢?一起來看看茶道入門基礎知識吧。

泡茶用水最好採用山泉水或純淨水,要求水沒有污染,水的感官性狀良好,即無色、無臭、透明、無異味、無懸浮物,舌嘗有清涼甜潤的感覺。水的PH值爲中性7,煮沸後永久硬度不超過8度,這樣的水就非常適合泡茶。

同時注意:茶水比例,用茶量以茶葉與茶壺比例來確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壺容積的1/3至1/2

純淨水

名茶與茶具總是珠聯璧合。茶道品飲的茶具都十分考究,如能備有一套小巧精緻的茶具,稱爲“茶房四寶”,即

潮汕爐--廣東潮州、汕頭出產的陶磁風爐或白鐵皮風爐;

玉書碨--扁形薄磁的開水壺,容水量約250毫升;

孟臣罐--江蘇宜興產的用紫砂製成的小茶壺,容水量約50毫升;

若琛甌--江西景德鎮產的白色小瓷杯,一套四隻,每隻容水量約5毫升。

當今較好的泡茶的茶具,仍然脫離不了這“茶房四寶”,雖有所變化,但更趨實用化、方便化。普遍使用的“茶房四寶”有電磁爐、鋼質開水壺、鋼質茶盤(或塑料茶盤),“白瓷蓋碗”(鐘形,高5.5釐米,口徑8.2釐米,底徑4.5釐米;這種蓋碗放茶葉、嗅香氣、衝開水、倒茶渣都很方便)和小茶杯,這樣才具備泡飲上好茶葉的條件。

1、特色: 道具簡單,泡法自由十分適合大衆飲用。

懸壺高衝

2、沖泡步驟:

燙壺:將沸水衝入壺中至溢滿爲止.

倒水:將壺內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入壺中至溢滿爲止

置茶:這是比較講究的置茶方式,將一茶漏斗放在壺口處,然後用茶匙撥茶入壺。

用茶匙撥茶入壺

注水:將燒的水注入壺中,至泡沫溢出壺口。

3、倒茶出湯 :

(1)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圈,用意在於颳去壺底的水滴,俗稱“關公巡城”(是因爲一般壺都是紅色,剛從茶池中提出時熱氣騰騰,有如關公威風凜凜,帶兵巡城),注意磨壺時的方向,右手執壺的歡迎喝茶時要逆時針方向磨,送客時則往順時針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壺,則反之。

(2)將壺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湯均勻。

(3)另一種均勻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壺輪流給幾杯同時倒茶,當將要倒完時,把剩下的茶湯分別點入各杯中,俗稱“韓信點兵”。注意倒茶時不能一次倒滿一杯,至七分滿處爲好。

分茶:將茶中的茶湯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爲宜。

奉茶:自由取飲,或由專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將壺中茶渣清出。

以備後用:客人離去後,洗杯,洗壺以備下次用。

如需要我推薦好茶,請點擊【瞭解更多】

茶具泡茶步驟圖解

   茶具泡茶步驟圖解

   第一道淨手和欣賞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爲上,這個都是爲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準備。

   第二道燙杯溫壺

  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爲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第三道烏龍入宮

  把茶葉放到器具裏,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裏,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第四道洗茶(醒茶)

  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喚醒茶性,爲泡好一杯茶做準備。也可以清潔茶葉表面的一些不乾淨物,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刮掉。

   第五道沖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序雖然每道都有必要性,但這步泡茶都要用上的,也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茶藝表演上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第六道春風拂面

  颳去茶葉沖泡時的泡沫,茶藝表演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蓋碗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在用蓋碗喝茶時,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爲的是隻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第七道封壺

  蓋上壺蓋,儲存茶壺裏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第八道分杯

  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奉茶

  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第十道聞香

  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第十一道品茗

  現在終於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泡茶誤區

   保溫杯

  沏茶宜用陶瓷壺、杯,不宜用保溫杯。如果用保溫杯泡茶,茶葉長時間浸泡於高溫水中,就像溫火煎煮一樣,茶多酚、單寧等物質會大量浸出,使茶水顏色濃重、有苦澀味。同時,由於一直保 持高水溫,茶中的芳香油會大量揮發,鞣酸、茶鹼大量滲出,這樣不僅降低了茶葉的營養價值,減少了茶香,還使有害物質增多。此外,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在水溫 超過80℃時就會被破壞,長時間高溫浸泡會使其損失過多,從而降低了茶的保健功能。

   熱水泡茶

  很多人以爲沖泡茶葉不宜用沸水,理由是沸水高溫可以破壞茶葉中的維生素C,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較豐富的綠茶更不宜用沸水沖泡。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解。科研人員曾對茶湯中維生素C的穩定性做過專題研究,他們發現,溶於水中的維生素C在100℃時10分鐘即被破壞掉83%。但用沸水沖泡茶葉並不會大量破壞維生素C,這是因爲茶湯中的維生素C是比較難以分解的,其較爲穩定的根本原因在於茶湯中含有較多的多酚類物質,它們能與鐵離子、銅離子等相互作用,從而抑制了維生素c的分解。沸水高溫固然可破壞維生素C,但在茶湯和白水兩種不同的條件下,破壞程度是有很大差距的,人們的誤解正出於忽視了這種差異的存在。

  從另一方面看,用沸水沖泡茶葉,既能使茶葉的香氣更多更快地散發出來,又能使茶葉中的水浸出物溶解得較多(如咖啡鹼和茶多酚等物質),使茶湯滋味較醇和爽口。所以,合理而科學的沖泡方法當是第一道茶湯用沸水沖泡,沖泡時間以5~10分鐘爲宜,此時的茶湯品質(指品嚐價值和營養價值)較好。

   時間過長

  茶葉浸泡4-6分鐘後飲用最佳。因此時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質已經浸泡出來。時間太長,茶水就會有苦澀哧。放在暖水瓶或爐竈上長時間煮的茶水,易發生化學變化,不宜再飲用。

   咀嚼茶葉

  很多人喝過茶後會把茶葉咀嚼後嚥下去,因爲茶葉中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粗纖維和其它營養物質。但是這是錯誤的,科學證明泡過的茶有一些致癌物質,所以不要吃泡過的茶葉。

   泡濃茶

  泡一杯濃度適中的茶水,一般需要10克左右的茶葉。有的人喜歡泡濃茶。茶水太濃,浸出過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對胃腸刺激性太大。泡一杯茶以後可續水再泡3-4杯。

茶道泡茶12步驟

茶道泡茶12步驟如下:

一,備具

將三隻玻璃杯杯口向下置杯託內,三隻杯及託呈倒三角形在茶盤橫中心線前部位置,茶盤前方擺放已經置樣的茶荷及茶匙筒,左下角置水盅,中下方置茶巾,右下角放水壺。

二,備水

急火煮水至浮騰,衝入熱水瓶備用。泡茶前先用少許開水溫壺,再倒入煮開的水備用。這一點在氣溫較低時十分重要,溫熱後的水壺貯水可避免水溫下降過快。

三,布具

雙手(在泡茶過程中特別是女性強調用雙手做動作,一則是顯的穩重,二則表示敬意,但男士泡茶爲顯大方,可用雙手。)將水壺水盅,一一提端到茶盤右側桌面。將茶巾端放到茶巾水盅後方;將盤左上角的杯及託端至盤左下角,使3只杯呈右前左後的斜線狀排列,將茶匙筒放到茶盤左側上方桌面上,再將茶荷端放在茶匙筒後方,雙手按從右到左的順序將茶杯翻正。

四,賞茶

將茶荷奉給來賓,請他們欣賞茶的外形,色澤及嗅聞幹茶香。

五,潤杯

經消毒櫃消毒後的茶具常帶有一些消毒的異味,故用開水潤杯,以消除異味,另一方面,乾燥的玻璃杯經溼潤後,衝跑時可防止水汽在杯壁凝霧,以保持杯的晶瑩剔透,以便觀賞,雙手取茶巾,斜放在左手手指部位,右手提開水壺,逆時針轉動手腕,令水流沿茶杯內壁衝入,約佔容量的1/3,右手轉碗斷水,逐個注水完畢後開水壺與茶巾復位。不用茶巾時,左手半握拳搭桌沿,右手提壺沖水即可,右手握茶杯基部,左手托杯底,雙手手腕逆時針轉動,杯沿依向後,向右、向前、向左、向右、扶正的順序回選,令茶杯各部分與開水接觸,然後雙手滾動茶杯,將開水倒入水盅,杯入茶托。

六, 置茶

將茶荷中的幹茶分別投入3個茶杯中。一般茶與水的比爲1:50,每杯用茶葉2-3克,沖水爲100-150毫升。

七,浸潤泡

以迴轉手法向玻璃杯內注少量開水,目的是使茶葉充分浸潤,促使可溶物質析出。浸潤跑時間20--60秒,可視茶葉的緊結程度而定。

八,試香

左手托住茶杯杯底,右手輕握杯身基部,運用右手手腕逆時針旋轉茶杯,左手輕搭杯底作相應運動,稱作搖香。此時杯中茶葉吸水,開始散發出香氣。搖畢可依次將茶杯奉給來賓,敬請品評茶之初香。隨後依次收回茶杯。

九,沖泡

雙手取茶巾,斜放在左手手指部位,右手執水壺,左手以茶巾部位託在壺底,雙手用“鳳凰三點頭”手法,高衝低斟,將開水衝入茶杯,應使茶葉上下翻動,不用茶巾時,左手半握拳搭在桌沿,右手執水壺單手用“鳳凰三點頭”手法沖泡。

十,奉茶

雙手將泡好的茶依次敬給來賓,這是一個賓主融洽交流的過程,奉茶者行伸掌禮請用茶,接茶者宜點頭微笑表示謝意,或答以伸掌禮。

十一,收具

奉茶畢將不需之具收回,順序爲先布的具後收回。放置原則先左後右,前低後高,即左前爲茶荷,左後爲茶匙筒,茶巾在盤中後,水盅在盤右前,水壺在盤右後。

十二,品飲

接過一杯春茗,觀其湯色碧綠清亮。聞其香氣清如幽蘭,淺啜一口,溫香軟玉如含嬰兒舌,深深吸一口氣,茶湯由舌尖漫至舌根,輕輕的苦,微微的澀,然而細品卻似甘露。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甘冽的茶輕輕的押一口,脣齒間展開的不單單是茶與水的味道,還有人生的感悟在裏面,茶香清冽,擋不住歲月悠悠,下面和大家分享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1

第一道淨手和欣賞器具: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爲上,這個都是爲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準備。

第二道燙杯溫壺: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爲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第三道馬龍入宮:把茶葉放到器具裏,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裏,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第四道洗茶: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爲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第五道沖泡: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纔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第五道春風拂面:完全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爲的是隻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第六道封壺:蓋上壺蓋,儲存茶壺裏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第七道分杯: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八道玉液回壺: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九道分壺:然後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第十道奉茶: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第十一道聞香: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第十二道品茗:現在終於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2

具體而言,茶藝可概括爲“三句話六個要素十二字”,即識茶鑑水,選具侯湯,投茶量時。

一、識茶

就是要能認識好茶,區分各種茶類和茶葉內在品質的優劣。明代張源在其《茶錄》一卷中即有“茶之妙,在乎始造之精,藏之得法,泡之得宜”的記述。其目的在於確保茶的色澤,香氣,味道得以充分發揮。

二、鑑水

亦即品水。要懂得什麼是好水,並能區分泉水,江水,井水等,以及各自不同的水質。不同的茶類用不一樣的水,特殊的茶類宜選特定的水。故曰:“蒙頂山上茶,揚子江心水。”但大部分茶人透過實踐普遍認爲:山泉水爲上,江水次之,井水爲下。普洱茶一般選用上好的山泉水沖泡,更能體現其香,甘,重,滑,色五大特徵。

三、選具

就是要根據不同的茶類選擇不同的沖泡器具。明代黃龍德在其所著的《茶說》中言:“器具精潔,茶愈這之生色,用以金銀,雖雲美麗,然貪賤之士未必能具也。”而事實上,金銀器具未必就好。一般來說,烏龍茶側重選擇紫砂壺沖泡,常用還可“養壺”;普洱茶選擇陶瓷或玻璃器具沖泡爲宜,既可賞色,又可避免因茶質不同而竄香奪味。

四、侯湯

就是觀察開水的變化,把握恰當的時機投茶沖泡。宋代蔡襄在其《茶錄》中有“侯湯最難”之說。因爲“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況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侯湯最難”。那麼如何侯得一壺好湯呢?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言:“水一入缸,便須急煮。侯有鬆聲,即去蓋,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後,水有微濤,是爲當時。大濤鼎沸,旋之無聲,是爲過時。過則湯老而香散,決不堪用。”

五、投茶

即泡茶時的茶葉投放量要適中。我們既要根據茶具大小,也要結合品茶人數的多少來合理地確定投放茶葉量的多少,否則“小則香氣氰氫,大則易於散漫”。所以“大約及半升,是爲適可。獨自斟酌,愈小愈佳。容水半升者,量茶五分。其餘以是增減”。

六、量時

就是按照投茶量的多少,準確地把握和衡量出每泡茶乃至每次沖泡時間的長短,以及可沖泡用的時間和每次投茶可沖泡的泡數。

只要上述六個要素都同時具備了,茶藝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也就全掌握了。同時,再以嫺熟自然,大方得體的沖泡技巧貫穿始終,並不斷賦予其美學功能,給人以美的感官享受,茶藝就有了不俗的表現。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3

茶藝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茶葉的基本知識。學習茶藝,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葉的分類、主要名茶的品質特點、製作工藝,以及茶葉的鑑別、貯藏、選購等內容。這是學習茶藝的基礎。

2、水的基本知識。學習茶藝,必須懂得水,茶性必發於水,無水何以談茶?現代唯一的爲高端茶藝提供運水的組織”茗泉郵驛“正在將忽略了近3個世紀的”運泉“將中國茶藝推向世界的最高度

3、茶藝的技術。是指茶藝的技巧和工藝。包括茶藝術表演的程序、動作要領、講解的內容,茶葉色、香、味、形的欣賞,茶具的欣賞與收藏等內容。這是茶藝的.核心部分。

4、茶藝的禮儀。是指服務過程中的禮貌和禮節。包括服務過程中的儀容儀表、迎來送往、互相交流與彼此溝通的要求與技巧等內容。

5、茶藝的規範。茶藝要真正體現出茶人之間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對賓客都有規範的要求。做爲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與品質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賞茶。作爲服務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藝館,其服務規範是決定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

6、悟道。道是指一種修行,一種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學,道屬於精神的內容。悟道是茶藝的一種最高境界,是透過泡茶與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尋生命的意義。

擴展資料:

茶藝的分類

中國茶藝按照茶藝的表現形式分類可分爲四大類:

1、表演型茶藝

表演型茶藝是指一個或多個茶藝師爲衆人演示泡茶技巧,

其主要功能是聚焦傳媒,吸引大衆,宣傳普及茶文化,推廣茶知識。這種茶藝的特點是適合用於大型聚會、節慶活動,與影視網絡傳媒結合,能起到宣傳茶文化及祖國傳統文化的良好效果。

表演型茶藝重在視覺觀賞價值,同時也注重聽覺享受。它要求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可藉助舞臺表現藝術的一切手段來提升茶藝的藝術感染力。

2、待客型茶藝

待客型茶藝是指由一名主泡茶藝師與客人圍桌而坐,一同賞茶鑑水,聞香品茗。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是茶藝的參與者,而非旁觀者。都直接參與茶藝美的創作與體驗,都能充分領略到茶的色香味韻,也都可以自由交流情感,切磋茶藝,以及探討茶道精神和人生奧義。

這種類型的茶藝最適用於茶藝館、機關、企事業單位及普通家庭。修習這類茶藝時,切忌帶上表演型茶藝的色彩。講話和動作都不可矯揉造作,服飾化妝不可過濃過豔,表情最忌誇張,一定要像主人接待親朋好友一樣親切自然。

這類茶藝要求茶藝師能邊泡茶,邊講解,客人可以自由發問,隨意插話,所以要求茶藝師要具備比較豐富的茶藝知識具備較好的與客人溝通的能力。

3、營銷型茶藝

營銷型茶藝是指透過茶藝來促銷茶葉、茶具、茶文化。這類茶藝是最受茶廠、茶莊、茶館歡迎的一種茶藝。演示這類茶藝,一般要選用審評杯或三才杯(蓋完),以便最直觀地向客人展示茶性。

這種茶藝沒有固定的程序和解說詞,而是要求茶藝師在充分了解茶性的基礎上,因人而異,看人泡茶,看人講茶。看人泡茶,是指根據客人的年齡、性別、生活地域沖泡出最適合客人口感的茶,展示出茶葉商品的保障因素(如茶的色香味韻)。

講好茶,是指根據客人的文化程度,興趣愛好,巧妙地介紹好茶的魅力因素(如名貴度,知名度,珍稀度,保健功效及文化內涵等),以激發客人的購買,產生“即興購買”的衝動,甚至“惠顧購買”的心裏。

營銷型茶藝要求茶藝師誠懇自信,有親和力,並具備豐富的茶葉商品知識和高明的營銷技巧。

4、養生型茶藝

養生型茶藝包括傳統養生茶藝和現代養生茶藝。傳統養生茶藝是指在深刻理解中國茶道精神的基礎上,結合中國佛教、道教的養生,如調身、調心、調息、調食、調睡眠、打坐、入靜或氣功導引等,使人們在修習這種茶藝時以茶養身,以道養心,修身養性,延年益壽。

現代養身型茶藝是指根據現代中醫學最新研究的成果,根據不同花、果、香料、草藥的性味特點,調製出適合自己身體狀況和口味的養生茶。養生型茶藝提倡自泡、自斟、自飲、自得其樂,深受越來越多茶人的歡迎。

成因

中國是茶的故鄉,歷史悠久。據《華陽國志·巴志》:“園有方翡,香茗”記載,中國人工栽培利用茶樹已有三千多年曆史。在這悠入久的歷史發展進程中,茶已成爲中國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人們常說:“早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應用,人們首先把其當成飲料,用茶的自然功能,用以清神益智、助消化等。另外茶的又一重要功能是精神方面的。

人們在飲茶過程中講求的享受,對水、茶、器具、環境都有較高的要求;同時以茶培養、自己的精神道德,在各種茶事活動中去協調人際關係,求得自己思想的自信、自省、也溝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會友。

茶本身存在着一種從形式到內容,從物質到精神,從人與物的直接關係到成爲人際關係的媒介,逐漸形成傳統東方文化一朵奇葩——中國茶文化。茶的特殊自然功能使茶文化在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中佔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中國古代,文人用茶以激發文思;道家用以修心養性;佛家用以解睡助禪等,物質與精神相結合,人們在精神層次上感受到了一種美的薰陶。

在品茶過程中,人們與自然山水結爲一體,接受大地的雨露;調和人間的紛解;求得明心見性迴歸自然的特殊情趣。所以品茶對環境的要求十分嚴格:或是江畔松石之下;或是清幽茶寮之中;或是宮廷文事茶宴;或是市中茶坊,路旁茶肆等。

不同的環境會產生不同的意境和效果,渲染襯托不同的主題思想,莊嚴華貴的宮廷完好;修身養性的禪師茶;淡雅風采的文土茶,都有不同的品茗環境。對於再現生活品茶藝表演,不同類型的茶藝要求有不同風格的背景。

主題和表現形式的一致,透過背景襯托,增強感染力,再現生活品茶藝術魅力。在茶文化的挖掘研究中,何種形式的環境適合茶藝表演尚有必要探討。背景中景物的形狀,色彩的基調,書法、繪畫和音樂的形式及內容,都是茶藝背景風格形成的影響因子。

茶藝的步驟有哪些?

溫壺,燙杯,裝茶,高衝,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

首先點火煮水,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

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多少以佔其容積之七分爲宜。——“烏龍入宮”

沸水衝入茶壺中,“高山流水”,即高處直接衝入,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之後蓋沫(將溢出壺頂的泡沫颳去)——“春風拂面”。

蓋好壺蓋,以沸水淋於壺上。即對茶壺進行淋頂。——“重洗仙顏”

第一壺茶爲洗茶不喝,沸水倒入壺中,迅速倒出。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稱“洗杯”——“若琛出浴”,

第二壺茶,就可以準備斟茶了。

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爲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玉液回壺”

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於茶盤。

將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擡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此過程稱爲“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爲上等功夫。

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翻轉),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最後,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三龍護鼎”。

Tags: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