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潮汕的功夫茶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3.07W

潮汕的功夫茶

潮汕的功夫茶:答案是烏龍茶。

潮汕的功夫茶:答案是烏龍茶。

潮汕功夫茶多用烏龍茶,主要有鐵觀音、大紅袍、鳳凰單樅等。功夫茶是潮汕地區最具有特色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喝功夫茶,也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喝上幾輪。

潮汕的功夫茶是指一種具有潮汕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其特點是使用小巧精緻的茶具和熱水快速沖泡茶葉,形成濃郁的茶水。潮汕的功夫茶非常注重茶葉的品質和水的溫度,以便將茶葉的香氣和滋味完全釋放出來。同時,亦非常講究糖、奶、花茶等配料的搭配,從而增強茶的口感和芳香。潮汕的功夫茶是茶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分支,深受潮汕地區和南海沿岸的人們所喜愛。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潮汕功夫茶是什麼茶

謂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與茶具的結合。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爲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爲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和特有的茶具,此功夫,乃爲沏泡時的學問,品飲的工夫。工夫茶起源於宋代,在廣東的潮汕地區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最爲盛行,乃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承襲和深入發展。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僑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州人,也仍然保持着品工夫茶這個風俗。可以說,有潮州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潮州功夫茶是潮州人獨特的飲茶習慣。“功夫茶”對茶具、茶葉、水質、沏茶、斟茶、飲茶都十分講究。功夫茶壺很小,只有拳頭那麼大,薄胎瓷,半透明,隱約能見壺內茶葉。杯子則只有半個乒乓球大小。茶葉選用色香味俱全的烏龍茶,以半發酵的爲最佳。放茶葉一般都是放半壺,衝過後茶葉會展開,剛好呈一壺滿的狀態。水最好是要經過沉澱的,沏茶時將滾燙的熱水灌進壺裏,馬上衝出來,頭道茶要倒掉,這主要是出於衛生的考慮。斟茶時,三個茶杯放在一起,不能斟滿了這杯再斟那杯,而要輪流不停地來回斟,以免出現前濃後淡的情況。飲時先喝一小口,慢慢品,一邊品着茶一邊談天說地,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濃,鹼性大,剛飲幾杯時,會微感苦澀,但飲到後來,會愈飲愈覺苦香甜潤,使人神清氣爽,特別是大宴後下油最好。

  功夫茶以濃度高着稱,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後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功夫茶採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爲半發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衝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鳳凰茶產自潮州鳳凰山區,茶湯色澤微褐,茶葉條索緊、葉質厚實,很耐沖泡,一般可衝20次左右。鳳凰單叢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風味,曾在福州舉行的全國名茶評選會上榮獲桂冠。

  潮州功夫茶,不同於一般的喝茶,二者之異首先在於非同一般喝茶那樣,大口大杯地喝,而是小杯小杯地品味,品茶之意與其說爲解渴,不如說在品味茶之香,在以茶敘情;其次,潮州功夫茶特別地講究食茶的禮節,待茶衝完,主客總是謙讓一番,然後請長者、貴賓先嚐,杯沿接脣,茶麪迎鼻,聞茶之香,一啜而盡。功夫茶這一套禮儀正是中國傳統的“茶道”。

  功夫茶之衝法,有一套十分繁瑣的程序。按過程,是治器、納茶、候湯、沖茶、刮沫、淋罐、燙杯、釃茶等;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種!

潮汕功夫茶

    潮汕工夫茶即潮汕茶道,亦稱"潮州功夫茶",潮州工夫茶,是潮州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潮州工夫茶歷史悠久,中國茶文化盛行於唐朝,而潮州工夫茶則盛行於宋朝,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品茶早已成爲潮汕人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會有工夫茶的影子!潮汕人都十分喜歡喝茶,在潮汕當地更是把茶作爲待客之道,並約定俗成地制定出一套完整禮儀習俗。這不僅是因爲茶在許多方面有着養生的作用更因爲自古以來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工夫"一詞,在潮州話中是做事方法講究的意思,這裏指烹茶品茶方法的講究,潮州工夫茶有一套講究茶具、茶葉、用水、衝法、品味的茶經。"工夫"二字在潮語中爲做事考究、細緻而用心之意。做事考究、細心得有點過分的,叫做"過工夫"。工夫茶推崇"和、敬、精、樂"的精神,它必將超越侷限,與更多的人們共享。

   喝工夫茶是潮汕人一項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過的事了,飯後,或者客人來訪,好友相見,都是以一壺茶來陪襯,邊喝茶邊說話。若是飲茶間又來了新客人。主人必須換新茶,以表歡迎。重新沏一壺新茶,先用開水燙洗茶具,頭遍衝出來的茶水不喝,用來燙杯,一輪關公巡城,繞着茶杯360度的手法沖茶,這樣衝出來的每一杯茶會色澤均勻;朝信點兵,最後的點滴茶水落入茶杯之中。待客時茶杯不可裝太滿,八分滿即可,因爲茶杯溫度較高,免致客人燙手。沏出來的第一杯香茗會雙手奉到客人面前,並說一句“吃茶”。 奉茶的先後順序也有講究,先尊後卑、先老後少、先客後主,沏茶者往往都是最後一個喝茶。

   常見的配套是一個陶瓷茶盤、三個小茶杯,一個小茶壺。隨着時代的發展,現階段的喝茶已經簡化了不少。愛茶如癡的潮汕人爲了滿足喝茶的愛好,沒有喝茶的條件也要創造出喝茶的條件。比如旅行裝茶具、快客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的。由此可見潮州人對茶的情有獨鍾。

  工夫茶,當地不分雅俗,十分普遍,以茶會友。不論是公衆場合還是居民家中,街頭巷尾更是可見到功夫茶的身影,家家戶戶俱備一套茶具。不論是路邊村頭還是工廠商店,無處不見人們長斟短酌。品茶並不僅爲了達到解渴的目的,而且還在品茶中或聯絡感情,或互通資訊,或閒聊消遣,或洽談貿易,潮州工夫茶蘊含着豐富的文化內容。

     近代詩人張華雲曾爲工夫茶著詩一首,《潮汕工夫茶歌》:“因知工夫茶,最具凝聚力。昔人開其端,歷代有增益。乃成茶文化,世世沐膏澤。”其中就描述到了對工夫茶文化的見解。

     空閒時,總會泡上一杯功夫茶,時而專注於杯水茶之間協奏出來的樂曲,時而若有所思,泡杯功夫茶總是能讓人從中思考,心沉靜下來。又或是與三五知已,喝茶聊天,歡聲笑語……

    一份思鄉,一種文化,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有些東西已經烙在心裏,拿不走,揮不去。點點滴滴,盡顯功夫。濃濃滋味,最解鄉愁。

潮汕功夫茶是什麼茶

潮汕功夫茶,採用的是烏龍茶葉,所以屬於烏龍茶,因爲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爲半發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衝出工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並且潮州工夫茶是潮州人獨特的飲茶習慣,而且品工夫茶也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僑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州人,也仍然保持着品工夫茶這個風俗,可以說,有潮州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潮汕功夫茶傳統文化

茶是一種 文化 ,每個地方的茶風和文風是相同的,潮汕功夫茶的茶文化是怎麼樣的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爲大家精心推薦的潮汕功夫茶 傳統文化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潮汕功夫茶文化

  潮汕功夫茶也稱爲潮州工夫茶,起源於明代,不僅是廣東潮汕地區特有的漢族 飲茶 習俗,也是潮州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潮州工夫茶,在當地十分普遍,不分雅俗,均以茶會友。

  特點

  潮汕功夫茶,最大的特點是:茶具精緻小巧、烹製考究及以茶寄情。泡飲潮汕功夫茶,一般選用半發酵的烏龍茶、鐵觀音等,相對來說,潮汕功夫茶,更講究的是茶具器皿。

  茶具

  潮汕功夫茶,茶具講究名產地、名廠家出品,必須精細、小巧,質量上乘,如若一套工藝品,這是體現潮州功夫茶文化中的高品味的價值取向。潮汕功夫茶的茶壺,多選用江蘇宜興所產的硃砂壺,茶壺宜小,茶杯也宜小宜淺。

  烹法

  潮汕功夫茶之功夫,在於茶的烹法。具備好的茶具、茶葉,沒有進行恰當的烹法,等於全功盡廢。潮汕工夫茶的烹法,步驟分別爲:活火、蝦鬚水、揀茶、裝茶、燙盅、熱罐、高衝、蓋沫、淋頂與低篩,通稱“十法”。烹製功夫茶的具體程序也可以分述爲:“高衝低灑,蓋沫重眉,關公巡城,韓信點兵。

  品飲

  潮汕功夫茶,不同於一般的喝茶,需要小杯小杯地品味,意在品味茶的香味,以茶敘情。此外,潮州工夫茶最講究的是品茶的禮節,泡好茶之後,主客會先請長者、貴賓先嚐,聞茶之香,細嘗茶味。潮汕功夫茶這一套禮儀是中國傳統的“茶道”禮。

  潮汕工夫茶“八步法”

  第一步、治器

  沖茶前的準備,起火衝燙茶具。

  第二步、納茶

  將粗細不同的茶葉分開後,分別裝入茶壺,粗的先放壺底、中等的放中間、細的放最上面,茶葉裝七八成滿,不可以裝太滿。

  第三步、候茶

  煮水時以“蟹眼水”爲度,初沸的水沖茶最好,就像蘇東坡所說的“蟹眼已過魚眼生”。

  第四步、衝點

  要非常講究“高衝”,即開水從茶壺邊衝入,不可直接衝壺中心,防止“衝破茶膽”,茶葉衝散,把茶沖壞。

  第五步、刮沫

  沖茶時冒出的白色茶沫,應用茶壺蓋颳去,然後蓋好。

  第六步、淋罐

  用開水衝淋壺蓋,可以衝去溢出的茶沫,又可以把茶壺加熱。

  第七步、燙杯

  用開水燙杯,可以消毒又可以使茶杯升溫,使茶生香。

  第八步、篩茶

  講究“低篩”,這是潮州工夫茶的特有篩茶 方法 ,把茶壺嘴貼近已整齊擺放好的茶杯,連續不斷地把茶均勻倒入各個杯中,不能一次倒滿一杯,表示“一視同仁。

潮汕功夫茶

功夫茶是潮汕一帶品茶的一種風尚,以其獨特、精細而聞名。

功夫茶起源於宋代,在廣東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區)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最爲盛行,乃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承襲和深入發展。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僑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儲存着品功夫茶這個風俗。可以說,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所謂的'功夫茶,並非是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爲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爲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主要可以用二十個字來概括:烏龍入宮,淋蓋刮沫、高衝低灑、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同樣喝茶的禮節也要注意。一般是三個茶杯放在一起,意爲品茶,篩茶人一般是要等到別人喝完了才喝,這是對客人的尊重,還有喝茶的時候一定要拿離自己最近的那杯。

潮汕人喝工夫茶可以說是茶濃情更濃。

一文帶您讀懂潮州工夫茶

關於潮州工夫茶

“工夫茶”非“功夫茶:

用普通話來說,“工夫”與“功夫”音相同。不少外地人將潮汕地區所說的“工夫茶”聽成了“功夫茶”。實際上,用潮汕話來說,工夫茶中的“工”字念做“剛”。以前,在潮汕地區,稱帶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工種之人叫“做工夫人”,稱做事考究、細心得有點過分的,叫做“過工夫。

可見,“工夫”二字涵蓋的不僅是沖泡茶葉的簡單程序,更多的是包含了從選茶到茶具到衝沏過程以及茶禮等整體的總結。而且,還要明確一點的是,我們常常說的潮汕工夫茶、潮汕地區的工夫茶,其實指的都是潮州工夫茶。

工夫茶的含義:

其實,工夫茶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工夫紅茶的簡稱,代表茶名;二是指茶藝、茶道。我們常說的潮州工夫茶指的是茶藝、茶道。之所以叫工夫茶,是因爲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爲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工夫,乃爲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工夫。

泡工夫茶出名的地區有福建、潮汕、臺灣,其中當屬潮州工夫茶最爲出名,潮汕人非常喜愛喝茶,簡直到了嗜茶如命的地步了;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置辦些茶器,不僅方便自己閒暇時可以喝上一杯茶,還方便招待客人。

工夫茶的步驟:

沖泡潮州工夫茶需經21道程序,由此可以得出確實需要一定的工夫才能喝上一杯好茶!

備器(備具添置器) ;生火(欖炭烹清泉);淨手(茶師潔玉指);炙茶(鳳凰重);傾茶(佳茗傾素紙);候火(扇風催炭白);溫壺(孟臣淋身暖);洗杯(熱盞巧滾杯);一納茶(朱壹納烏龍);刮沫(移蓋拂面沫);潤茶(甘泉潤茶至)。

高注(提銚速高注);衝注(高位注龍泉);滾杯(燙盞杯輪轉);灑茶(關公巡城池);聞香(先聞尋其香);請茶(恭敬請香茗);一點茶(韓信點兵準);啜味(再啜覓其味);審韻(三嗅審其韻);謝賓(復恭謝嘉賓)。

潮汕的功夫茶作文

導語:潮州功夫茶即潮汕茶道,是我國古老的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茶道,在許多方面有着養生的作用更因爲自古以來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以下是我整理潮汕的功夫茶作文(精選12篇),以供參考。

潮汕的功夫茶作文1

功夫茶是潮汕一帶品茶的一種風尚,以其獨特、精細而聞名。

功夫茶起源於宋代,在廣東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區)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最爲盛行,乃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承襲和深入發展。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僑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儲存着品功夫茶這個風俗。可以說,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所謂的功夫茶,並非是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爲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爲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主要可以用二十個字來概括:烏龍入宮,淋蓋刮沫、高衝低灑、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同樣喝茶的禮節也要注意。一般是三個茶杯放在一起,意爲品茶,篩茶人一般是要等到別人喝完了才喝,這是對客人的尊重,還有喝茶的時候一定要拿離自己最近的那杯。

潮汕人喝工夫茶可以說是茶濃情更濃。

潮汕的功夫茶作文2

潮汕功夫茶是我們家鄉傳良的傳統文化之一。潮汕人四海爲家,遍佈全球。因此,潮汕功夫茶自然也馳名中外了。在潮汕地區,喝功夫茶成了人們飲食生活的需要和習慣。不管走到哪家,客廳裏都有茶几,在大家閒的時候,一家人經常圍坐在一起,一邊喝茶,一邊聊天或一邊看電視,感受到家庭的溫馨。

尤其是來了客人,請你喝茶是最大的尊重。說起潮汕功夫茶,它裏面還蘊藏着不少學問呢!它對茶具、茶葉、泡茶的水和泡茶的方法都大有講究。茶具包括茶池、茶壺和茶杯。茶池整個就像一個小圓鼓,是用陶瓷或木料做的。分爲一個圓盤和一個圓鉢。圓盤上面有幾個小孔,這是便於泡茶和倒廢水用的。茶壺的好處是泡出來的茶不變味。茶杯一般三個,放在一起像“品”字,意爲“品茶”。泡茶前先下茶葉,茶葉大約茶壺的三分之二。方法是泡前要用開水將茶具消毒。消毒後,把茶葉放入茶壺,然後往茶壺裏倒開水,水面會起泡沫,不能喝,要拿壺蓋將泡沫刮掉。沖茶的時候,把三個茶杯靠攏,輪迴衝,使茶水的濃度一樣。茶的濃度雖高,喝下去似乎很苦,漸漸的由苦變涼,由涼變甘,回味無窮。沒有真功夫是喝不下去的,這大概是“功夫茶”的來歷吧。

雖然我並不十分精通潮汕功夫茶,但我從小就受到了它的薰陶,大家都喜歡。因爲它代表了潮汕的傳統文化,代表了潮汕人的濃濃深情。

潮汕的功夫茶作文3

避開紅塵喧囂,平心靜氣喝壺潮汕功夫茶,讓茶汁沿着喉嚨緩緩而下……那感覺令人七竅暢通,滿腹清香;飯後回甘,如人花苑。

並非我有意吹噓,如果沒有潮汕功夫茶,恐怕陸羽的《茶經》就會少了許多寶貴的素材吧。

這裏,我不妨將家鄉潮汕的功夫茶的茶藝、茶德教你幾招。

泡茶三步。首先,用開水將茶具消毒,下好茶葉。下茶葉不能太吝嗇,也不可貪多,下泡壺容積的2/3爲宜。茶葉在水裏一泡,就會舒筋展骨“胖”起來,盈滿茶壺。幹茶葉被開水一泡,水面馬上會產生一些白泡沫。泡沫有灰塵,不能喝,應用壺蓋將泡沫弄到一旁,待泡沫聚集到一起時,再用蓋子將其挑出壺外。當然,這道工序只有動作嫺熟的人才有這種身手,初學者往往難以一步到位,如果多挑幾次,泡沫也就破了。

頭泡茶不能吝惜,應將它倒掉,因爲再幹淨的茶葉,都多少帶有一點灰塵。泡功夫茶有這麼一句俗語:頭泡倒,二泡早,三泡四泡味道好,五泡六泡不可少,七泡久,八泡老,九泡十泡不要了。

也有文人將功夫茶的泡茶關鍵打趣地比喻說:功夫茶,看杯中,蜷縮未展褓中嬰,舒眉展骨豆蔻年,肥肥碩碩陽壽盡。可以說這是俗語的別解。

其次是篩茶。篩茶也有學問,應做到“關公巡城,韓信點兵”。

所謂“關公巡城,韓信點兵”,就是把茶杯靠在一起,讓茶壺圍繞着茶杯輪流篩,切忌篩滿一杯再去篩另一杯。這樣,茶汁就不會濃淡不一了。

最後,每杯篩人多少茶汁也頗有講究。深諳功夫茶茶道的人都明白,如果茶汁不足茶杯的一半,說明主人瞧不起客人,這是鄙夷的暗號;如果將茶杯篩得滿滿的,那就是暗示你主人不想再泡茶了,或是主人請你回去的“逐客令”。

功夫茶有一種約定,俗稱茶規。篩茶人篩完茶後,自己不能先飲,要等客人端起茶杯後,方能端杯。篩茶人兀自先喝,意爲目中無人。一個茶盤上同時有三杯茶(這是潮汕地區的習俗,一般情況下都擺着三個茶杯),主人也好,客人也罷,只能各取身旁的那一杯,而不可隔杯取茶,否則會被視爲無禮。主人催請客人飲用時,會用左手指頭輕叩茶几,右掌向上伸出,來個“請”的姿勢。

功夫茶,開胃健脾,生津止渴,提神醒腦,延年益壽……功夫茶,潮汕人的閒情雅逸、志趣豪情,潮汕人待人接物的禮節、爲人處世的象徵……功夫茶,茶濃情更濃,永遠追尋着春天的足跡……

潮汕的功夫茶作文4

在雄雞版圖的右下角有這麼一塊風水寶地,它人傑地靈,古老的文化源遠流長,古典的建築讓人歎爲觀止,它就是功夫茶的起源地——潮汕。

說起潮汕,人們自然會聯想到那無人不知的功夫茶。在潮汕,幾乎每家每戶都備有一套功夫茶具,這可不是吹牛,一些富裕人家,甚至還有好幾套十分珍貴的茶具呢!

一般的茶具只要一個茶鼓,外加一個紫砂茶壺和幾個玲瓏剔透的小杯即可。

爸爸是個老茶迷。從小我就受爸爸的薰陶,愛上了喝茶。看爸爸沖茶的次數多了,我也將爸爸的沖茶手法銘記於心了。

要衝一杯功夫茶,首先,要按茶壺的大小放入七成茶葉,要是太多,衝出的茶便會過於苦澀;反之,則會太淡。然後,我們便可以將水衝下,注意要把水從高處衝入壺中,這樣纔有更大的衝擊力,使茶香能更快地揮發出來。接着,將壺蓋蓋上,用開水淋於壺上,爸爸說,這樣一來能使熱氣內外夾攻,使茶香揮發更快;二來小停片刻,等壺身上的水分幹了,就可知茶已泡得差不多了;三來能洗去壺蓋旁的茶葉末。淋完壺身後,就該洗杯子了,這一步比較容易,只要將茶杯的內外清洗乾淨就行了。接下來就是最後一步了,也是最能體現你手藝的一步,那就是倒茶入杯。倒茶的時候講究兩個口訣,一是“關公巡城”:將三個杯子擺成“品”字型,茶壺按順序繞這三個杯子倒,這樣,三杯茶的味道纔會相同,而不會有淡有濃;二是“韓信點兵”:將壺中的水一點一點平均地分在三個杯裏,就大功告成了。

功夫茶不講究環境,在裝修華麗的屋子裏喝,能爲屋子添上些許優雅;在林間涼亭裏,幾個人圍着一張石桌,一起說笑喝茶,多麼的愜意自在!

功夫茶能給潮汕人帶來快樂,送走煩惱,潮汕人已將功夫茶嵌入生命裏了,誰也離不開。

潮汕的功夫茶作文5

潮州工夫茶即潮汕茶道,是我國古老的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茶道,在許多方面有着養生的作用更因爲自古以來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所謂工夫茶,是一種泡茶的技法。功夫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功夫,乃爲沏泡時的學問,品飲的工夫。工夫茶起源於宋代。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

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僑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持着品功夫茶這個風俗。可以說,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工夫茶以濃度高著稱,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後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工夫茶採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爲半發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衝出工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鳳凰茶產自潮州鳳凰山區,茶湯色澤微褐,茶葉條索緊、葉質厚實,很耐沖泡,一般可衝20次左右。鳳凰單叢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風味,曾在福州舉行的全國名茶評選會上榮獲桂冠。

工夫茶的茶具,包括爐子,是紅泯小炭爐,一般高一尺二寸,茶鍋爲細白泥所制,鍋爐高二寸,底有碗口般大,單把長近三寸,衝罐如紅柿般大,乃潮汕泥製陶壺,茶杯小如核桃,乃瓷製品,其壁極薄。

潮汕的功夫茶作文6

我的家鄉在美麗富饒的潮汕地區。潮汕地區南面瀕臨海洋,其餘三面環山,形成—個封閉而開放的體系。潮汕文化既儲存了中原古文化的精粹,又吸納了海外文化的菁華,歷經了數千年的融匯昇華,形成了中國典型的海洋文化,成爲與齊魯文化、蜀漢文化相媲美的中華文化的—支。

潮汕地區最早的居民是越族。傳說,越族人的腳小趾是“重甲”的(即有兩片相疊的趾甲)。到了秦朝以後,來自河南、山西—帶的中原人民陸續南遷。他們大多先遷往江浙地區,後經福建輾轉遷入潮汕地區。他們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與越族人交流、融合、繁衍生息,使越族人逐漸漢化,形成了潮汕先民。現在,要找到腳小趾“重甲”的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的大姑兩隻腳小趾都“重甲”,我爸爸則是右腳的腳小趾“重甲”。

潮汕方言屬於閩南方言,是—種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體系。據專家研究,潮汕方言起源於古老的閩越土語。中原人民入潮後,他們帶來的中原方言與古閩越土語逐漸融合,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潮汕方言逐漸形成,成爲的次方言。

潮汕方言是潮汕族羣的紐帶,具有巨大的凝聚力。無論走到哪裏,聽到潮汕話,都會感到無比親切。潮汕方言古樸典雅,它保留了許多中國古語。郭沫若說:“潮州話是中國古語保留得最多的—種方言,和現行的標準語似乎也是距離得最遠的—種。”比如,古字中有許多在“不”字下面加個字,用來表示相反的意思。現代漢字裏只剩下“歪”“甭”“孬”三個字;而潮汕就有“不會”,“不是”,“不怕”等字。這些字寫出來,觀其形,就可以知道它的意思了。潮汕話也保留了—些古詞。如:把炒菜的鍋叫“鼎”,把粥叫“糜”,這正是兩千年前的用法。潮汕人稱廁所爲“東司”,它的來源是因爲唐代廁所大多建在東側。如此說來,這個潮汕人認爲很“土”的詞,倒有些古雅了。

潮汕方言也引進了—些外來詞彙。比如,有些人稱“卡車”爲“羅離”(“rolly”),稱“小麪包”爲“羅的”(“roti”),稱“柺杖”爲“動角”(馬來語)等。這些外來語的應用,與潮汕地區靠近東南亞,較早開埠等因素是有很大關係的。

潮汕話中也有—些避諱。在我爸爸的出生地——東墩,聚居着“張”“黃”兩個姓氏的人。那裏張姓的人說紙的時候不說“—張紙”,他們說“—合紙”。

潮汕工夫茶名揚海內外。工夫茶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愛、精、潔、思。這五個字的深刻涵養,正體現了潮汕文化儒雅的“和”的思想。喝茶早已成爲潮汕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飯後喝茶,閒聊喝茶,茶几乎陪伴着潮汕人的每時每刻。就連學校的辦公室裏,老師們在課間也會抽空喝上—杯茶。潮汕的美食是最負盛名的。潮汕地區有“美食之鄉”的美稱。

潮汕地區瀕臨海洋,海鮮自是必不可少的美味。血蚌就是—種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會買—些血蚌。家裏人煮—鍋開水,把血蚌放進去悶—會兒,大約—分鐘後就可以取出來吃了。掰開蚌殼,會看到帶着血的蚌肉,吃起來鮮美卻不帶腥味。

潮汕小吃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出名的小吃有炒糕粿、蠔烙、鱟粿等,還有—些專門做供品的粿品,如紅桃粿、鼠粬粿等。潮汕小吃注重色香味形名俱美,做工精細,讓人流連忘返。

潮汕的功夫茶作文7

若是有人問我最喜歡品嚐的東西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那就是——茶。我的媽媽有一個習慣,每當吃過晚飯就要泡上一壺茶,那香氣瀰漫整個屋子,使人心曠神怡。在媽媽的影響下,我對茶也是情有獨鍾。

泡茶的過程是:首先把茶具洗乾淨,接着燒開水,然後放些茶葉在茶壺裏:等水開了:把開水倒進茶壺:再倒到小茶杯裏。第一次衝出來的茶要先洗茶杯。洗完後,再衝第二次。“沖茶也是有講究的,首先把茶往前兩個杯子倒上半杯,三個倒滿,再回過頭來把剛纔兩個杯子也倒滿,這個環節叫做“關公巡城”。接着第遍二個環節,就是把茶壺裏的水一點一點滴在三個茶杯上,這個環節叫“韓信點兵”這樣茶就算泡好了。這個時候,輕輕端上一杯茶,用嘴脣輕輕抿,慢慢地吞下去,喉嚨便有甘甜的味道,使人回味無窮。這便是潮汕特有的“功夫茶”。

媽媽說,喝茶可以醒酒又可以去除疲勞,還含有人體所需的維生素、氨基酸。本來不喝茶的爸爸也因爲它的種種好處,慢慢喜歡上功夫茶。

恬靜的夜晚,一家人邊品茶邊談天說地,把一天的疲勞和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其樂融融,何樂而不爲呢!我喜歡茶,特別是潮汕的.功夫茶!

潮汕的功夫茶作文8

今天,老師說要泡功夫茶,我們很開心,老師說:“你知道泡功夫茶步驟嗎?”同學們說:“不知道。”老師拿一壺水來泡茶,並告訴我們泡功夫茶的步驟。

第一步是洗杯,也叫“白鶴沐浴”:把杯子放進一個大罐子裏面。再把水澆到了一個大罐子裏面。這樣,所有的杯子都洗乾淨了。

第二步是落茶,也叫“烏龍入宮”:把茶葉放進一個大罐子裏面。

第三步是沖茶,也叫“高山流水”:把一壺水衝到了一個大罐子裏。

第四步是刮沫,也叫“春風拂面”:就是拿壺蓋把茶水中的泡沫刮掉。

第五步是倒茶,也叫“關公巡城”:用拇指按住罐蓋,其他四指扶住罐底,往杯子裏往返倒茶。

第六步是點茶,也叫“韓信點兵”;就是把剩下的茶一滴一滴的點到杯子裏。

今天,放學回家,我按老師說的方法沖茶給爸爸媽媽喝,我和爸爸媽媽喝得很開心。

潮汕的功夫茶作文9

今天,老師教我們泡功夫茶。

老師首先告訴我們泡功夫茶的六個步驟。第一步是洗杯,洗杯主要是提高杯子的溫度,叫“白鶴沐浴”;第二步是落茶,就是把茶葉放到罐子裏,叫“烏龍入宮”;第三步是沖茶,要把水壺提高一點,然後往罐子裏倒水,叫“高山流水”;第四步是刮沫,叫“春風拂面”;第五步是倒茶,用拇指按住罐蓋,其他四根指扶住罐底,往四個杯子裏往返倒茶,叫“關公巡城”;第六步是點茶,就是把剩下的茶一滴一滴的點到杯子裏,叫“韓信點兵”。

接下來,老師說:“誰要泡茶呀?”我們大家都舉起手,老師叫我去泡茶,茶泡好了,我喝着自己泡的茶,真好喝,我又回去寫作文了,我真高興,因爲我終於會泡功夫茶了。

我以後要多泡茶。

潮汕的功夫茶作文10

今天,老師教我們泡潮汕功夫茶,在教室泡茶,這對我們來說還是第一次呢。我們可高興了。

老師告訴我們,泡功夫茶的過程有六步。

第一步是洗杯,也叫“白鶴沐浴”。先把杯子放到罐子裏,再把水倒罐子裏,再把罐子裏的水倒出來,這樣杯子的溫度提高了。

第二步是落茶,也叫“烏龍入宮”。先把包裝袋撕開,再把茶葉倒進杯子裏,就完成了,這一步比較簡單。

第三步是沖茶,也叫“高山流水”。把熱乎乎的水倒進杯子,要倒的時候,水壺要提高一點,就像水從山上流下來一樣。

第四步是刮沫,也叫“春風拂面”。先把杯子的蓋子拿起來,切切切,刮掉泡沫。

第五步是倒茶,也叫“關公巡城。要用拇指按住罐蓋,其他四指扶住罐底,往三個杯子裏往返倒茶。

第六步是點茶,也叫“韓信點兵”。杯底下的剩下的茶水要一點一點的滴在杯子裏。

今天真高興,我以後一定泡茶給爸爸媽媽喝。

潮汕的功夫茶作文11

潮汕的文化特色有很多,例如:猜燈謎、潮劇、行彩橋······但我覺得最具有文化特色的還是功夫茶。

如果你是潮汕人,你就一定會知道我們潮汕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每家每戶至少都會有一套茶具。無論你去到誰的家裏做客,他們一定會泡上一壺香濃的功夫茶來招待你,正所謂“以茶會友”。

我們潮汕人在泡茶時,是很有講究的。先用開水把茶壺的裏裏外外都沖洗一遍,這叫洗杯。然後放一點茶葉到茶壺裏,這叫納茶。再把剛燒好的水倒進去,刷洗一下茶葉,把茶葉表面上的灰塵除去,古時候第一杯茶被稱爲“洗腳水”。隨着升騰的蒸汽,頓時滿屋清香,沁人心脾。第二遍泡出來的茶才能倒入杯中,供人飲用。當然,泡茶的手法也有講究,要高衝低篩。開始在每個杯子都倒上八分滿的茶水,這叫關公巡城;然後把最後幾滴金黃的茶水均勻地分到每個杯子裏面,這叫韓信點兵,而且,在我們潮汕有一句俗語:“酒滿爲敬,茶滿爲欺。”因此,茶絕對不可以倒滿。這樣,幾杯香氣撲鼻的功夫茶就成功地泡好了,情不自禁地嘗上幾口,啊!甘甜的味道從口到喉直沁入心。

潮汕人閒聊的時候,都會泡起功夫茶,有時還會拿幾塊餅乾。一邊喝茶,一邊吃着香脆的餅乾。這樣喝茶的時候跟別人聊天就會感覺親切多!

潮汕功夫茶不僅是一種風俗,一種文化,也體現了潮汕人民高雅的情趣,熱情好客的性格。難怪潮汕人如此迷戀功夫茶。哪一天,你有空,你也要來潮汕走走,說不定你也會愛上我們潮汕的功夫茶哦!

潮汕的功夫茶作文12

我現在可是衝潮汕功夫茶得能手,不管誰喝了我衝得潮汕功夫茶,都贊不絕耳。可壹想起剛學衝潮汕功夫茶那壹會兒,就覺得別有壹番味道。

壹年級時,我常常覺爺爺在沖茶時得姿勢十分瀟灑、好玩。於是就整天吵着爺爺教我衝功夫茶。這壹天,爺爺終於被我給吵得不耐煩了,說:“好吧!就讓我來教教你,怎麼沖泡壹壺真正得功夫茶吧!”於是,爺爺便拿來功夫茶得茶具放在桌上。

壹切準備完畢。爺爺說:“功夫茶就是要有功夫,那才叫功夫茶。”爺爺說:“沖茶共有七步,第壹將水煮開,淋罐淋杯;第貳將茶葉分粗細,各放在茶壺裏得各各地方;第叄降水壺提高,揭開茶壺蓋,“高山流水”環壺口,緣壺邊衝入,所謂“高衝底灑”;第四,茶壺水滿後茶沫浮起,用茶蓋輕輕颳去茶沫;第五先洗杯,壹手洗壹杯兩手可以同時洗兩個杯,小心不要燙到,然後再燙杯,使杯內熱;第六倒茶,泡壹至貳分鐘後,提起茶壺,將茶水從右到左依次巡迴,注入各個茶杯所謂“關公巡城”。第七點茶,當茶水倒到少許時,壹點點到倒各個杯裏使其濃淡均勻,所謂“韓信點兵”。”爺爺壹邊說,壹邊衝起來給我看。

我按照爺爺說得做,先煮水,分茶葉,灌水入茶壺,刮茶沫,洗杯,倒茶……可是,不是手被燙傷,就是把茶具給摔了,我得手都被燙氣泡來了,茶杯也被我摔了叄個。爺爺勸我:“沒關係,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堅持就是勝利。”我覺得有道理,就繼續練習,經過了無數次得燙傷,摔茶具。功夫不負苦心人,終於讓我學會了怎樣衝壹壺真正得功夫茶。

過後,爸爸帶來了幾個客人,他讓我給客人衝功夫茶,客人喝後連聲讚歎道:“小朋友,你衝得茶不僅好喝,還很有功夫。”這時我心裏就象蜜壹樣甜。

這件事使我懂得了做什麼事都要堅持,“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個道理!

潮汕功夫茶,當地特色飲品

潮汕茶道是中國古老茶文化中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茶道,潮汕茶道就是潮州功夫茶。南方沿海一帶的地區都是十分喜歡喝茶的,無論是福建還是廣東愛茶的人更是許多的,潮汕工夫茶你瞭解嗎?

  那麼,本期飲茶文化帶你瞭解一下潮汕功夫茶。

  所謂工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爲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爲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功夫,乃爲沏泡時的學問,品飲的工夫。工夫茶起源於宋代,在廣東的潮汕地區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最爲盛行,乃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承襲和深入發展。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

  潮州工夫茶即潮汕茶道,是中國古老的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茶道。據考,在唐朝時期茶文化已經十分完善,沿海一帶人們都十分喜歡飲茶,在潮汕當地更是把茶做爲了待客的最佳禮儀並加以完善。

  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僑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持着品功夫茶這個風俗。可以說,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這不僅是因爲茶在許多方面有着養生的作用更因爲自古以來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壺小乾坤大,茶薄人情厚”,今日,功夫茶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遍及海內外,默默地起着溝通情誼的紐帶作用,濃濃的茶香滋潤和安撫着人們的心靈。

  在工夫茶形成的年代(明朝中期至清初),“潮州”是大潮汕地區的代表地和經濟、文化及行政中心,所以,“潮州工夫茶”中的“潮州”不是指現時行政區域中的潮州,而是指包含揭陽、潮州、汕頭以及豐順縣中的一部分組成的潮汕地區。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工夫”與“功夫”音相同、意相近,但在潮語中音不同、意也不同。

  “工夫”二字在潮語意中乃喻做事考究、細緻而用心之意。以前,在潮汕地區,稱帶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工種之人叫“做工夫人”,稱做事考究、細心得有點過分的,叫做“過工夫”。

  可見,加上“工夫”二字的“潮州工夫茶”是一件很講究的茶事活動,是大潮汕人民對精製的茶葉、考究的茶具、優雅的衝沏過程,以及品評水平、禮儀習俗、閒情逸致等方面的整體總結及稱謂。潮州工夫茶不僅是潮汕的,也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潮州工夫茶已被定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潮汕先人留下的一份財富,也是中國茶文化一絕,乃中國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既明倫序、盡禮儀,又有優美的茶器及茶藝方式的高雅格調,具小中見大、外巧中拙、虛實盈虧之哲理。

  潮州工夫茶做爲中國茶藝的古典流派,集中了中國茶道文化的精粹,乃大俗大雅的完美體現,是歷史和傳統文化的沉積。“壺小乾坤大,茶薄人情厚”,今日,工夫茶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遍及海內外,默默地起着溝通情誼的紐帶作用,濃濃的茶香滋潤和安撫着人們的心靈。工夫茶推崇“和、敬、精、樂”的精神,它必將超越侷限,與更多的人們共享。

潮汕茶文化,世界聞名的潮汕功夫茶

茶葉是傳承了上千年的傳統飲品,茶葉更是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不同的地域都造就了不同的茶文化。而在潮汕地區也有着潮汕獨有的功夫茶。

那麼,本期地區文化詳解潮汕茶文化。

潮汕工夫茶即潮汕茶道,亦稱“潮州功夫茶”,是中國古老的漢族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據考,在唐朝時期茶文化已經十分完善,沿海一帶人們都十分喜歡飲茶,在潮汕當地更是把茶做爲了待客的最佳禮儀並加以完善。

這不僅是因爲茶在許多方面有着養生的作用更因爲自古以來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喝工夫茶是廣東潮汕人一項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過的事了,飯後,或者客人來訪,好友相見,都是以一壺茶來陪襯。

所謂工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與茶具的結合。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爲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爲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工夫和特有的茶具,此功夫,乃爲沏泡時的學問,品飲的工夫。工夫茶起源於宋代,在廣東的潮汕地區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最爲盛行,乃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承襲和深入發展。

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僑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州人,也仍然保持着品工夫茶這個風俗。可以說,有潮州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潮州工夫茶以前所用茶葉,一般只用半發酵的烏龍茶一類,因此,工夫茶的成型期應在茶葉的半發酵製作方式形成之後。莊任在《烏龍茶的發展歷史與品飲藝術》一文中,根據清康熙五十六(1717)年王草堂的《茶說》、釋超全的《武夷茶歌》和阮晏的《安溪茶歌》。

推斷烏龍茶創始於17世紀中後期,即明代中後期,適於烏龍茶的工夫茶品飲方式也隨之興起,首先行於武夷,再及於閩南、潮州。工夫茶藝傳到潮州後,與當地的精緻習性結合,從原先較大的茶杯改成更小的茶杯,並與崇商的習性結合,變成商業過程的一個重要部分和紐帶,從而使工夫茶藝的中心和程式在潮州固定下來。

潮汕地區喝的功夫茶是什麼茶葉

先糾正你一個語誤:潮汕工夫茶非潮汕功夫茶。\x0d\x0a\x0d\x0a傳統的潮汕工夫茶葉多爲烏龍茶,主要有鐵觀音、大紅袍、鳳凰單叢(樅)等。\x0d\x0a\x0d\x0a這幾年受外來茶葉的影響,也有不少人開始喝普洱和紅茶,但相對來說,還是屬於小茶種。\x0d\x0a\x0d\x0a大紅袍:主產於福建武夷巖,烏龍茶類,此外還有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並稱“四大名樅”;\x0d\x0a鐵觀音:主產於福建安溪縣,烏龍茶類,半發酵;\x0d\x0a鳳凰單叢:主產於廣東潮州市鳳凰山,烏龍茶類,爲潮汕本地產名茶。

Tags:潮汕 功夫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