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冀中的地道戰是什麼意思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26W

冀中的地道戰是什麼意思

投稿:yangang

冀是河北省的簡稱,此簡稱源於古代九州的劃分,河北省中南部大部分屬於冀州管轄範圍,冀中就是指河北中部一帶。《冀中的地道戰》是1997年語文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15課的課文,這篇課文從冀中地道戰的出現原因、作用、地道的樣式結構及特點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和說明,並對冀中地道戰作了高度評價,熱情頌揚了人民羣衆的無窮智慧和頑強的鬥志。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冀中的地道戰是指發生在中國北方地區的冀中地區(包括河北、山西和河南省的部分地區)的地道戰鬥。地道戰是一種特殊的戰鬥形式,通常發生在戰爭中的城市、山區或森林等複雜地形中。在地道戰中,參戰方會利用地下挖掘的地道網絡進行戰鬥,採取埋伏、突襲、炸燬建築物和交通線等戰術手段。地道戰的目的是利用地形優勢和伏擊戰術來對抗敵方,並在不利條件下實施防禦或發動攻擊。在冀中地區的地道戰中,地道被用作隱藏士兵、儲存物資、進行情報活動以及提供伏擊和撤退的通道。這種戰鬥形式對於在農村或山區等地執行遊擊戰爭的組織和力量尤爲重要,也是一種有效的戰術手段。

什麼是冀中的地道戰?

冀中的地道戰背景:抗日戰爭時期,河北省中部清苑縣冉莊民兵挖築地道對日僞軍進行的作戰。

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鬥爭進入困難階段,日僞軍"掃蕩"日益殘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裝爲了儲存自己的力量,長期堅持平原游擊戰爭,開始挖掘和利用地道對日僞軍進行鬥爭。

擴展資料

從總體看,地道十分隱蔽:在街道下面和莊稼地下面。高深適宜:四尺多高,離地面三四尺。構造齊全:地洞衆多,可以住人、拴牲口、擱東西、做廁所;氣孔通到地面,人住在裏面比較舒適;出口隱蔽,防守嚴密,敵人不易進來。

冀中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地道的式樣多,結構奇特;地道的作用奇特,既能保護自己,又能打擊敵人;地道能防禦敵人的火攻、水攻、毒氣功等各種破壞;地道里可以透過“無線電"和"有線電”瞭解地面的情況。

地道戰是什麼意思

地道戰指依託地道堅持鬥爭、打擊敵人的作戰方法。

是中國人民抗日遊擊戰爭中軍民的一種創造。典型的地道,家家相連,有生活、防毒、防水和戰鬥設施,能藏能打、能機動、能生活,便於長期堅持對敵鬥爭,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

造句:

1、抗日時期人民用地道戰打敗了敵人。

2、冀中人民用地道戰粉碎了鬼子的“掃蕩”。

3、我團採用地道戰,把城中自認爲可以高枕無憂的敵人打了個措手不及。

4、說起地道戰,那真是一個奇蹟。

5、我去地道戰景區參觀過了。

6、九頂塔趕秋節即將開幕,地道戰。

7、如參觀石家莊大興紗廠、地道戰遺址,從而使同學們建立起人生觀。

8、愛情是一場持久戰,經過艱鉅的陣地戰、拉鋸戰、運動戰、地道戰、游擊戰,我終於明白,你是不可戰勝的!我決定七夕節向你無條件投降,請接受戰俘一名!

9、西河頭地道戰遺址與河北省清苑縣冉莊、北京市順義縣焦莊戶齊名,是全國現今儲存最完好的三大地道戰遺址之一。

10、麻雀戰、地雷戰、地道戰、破擊戰……威武不屈的山西抗日軍民透過無窮的創造,讓敵人聞風喪膽。

地道戰啥意思

地道戰是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冀中平原上抗日軍民利用地道打擊日本侵略者的作戰方式。

地道戰戰法從晉察冀邊區保定清苑的冉莊開始經過不斷的發展,從單一的躲藏成爲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並逐漸形成了房連房、形成了內外聯防,互相配合,打擊敵人。

地道戰使原本無堅可守的冀中平原成爲中民打擊日本侵略軍的重要作戰區域。

擴展資料:

地道戰同名電影:劇情簡介:

抗日戰爭中,中國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不斷髮展壯大,1942年,日寇對冀中根據地進行“大掃蕩”,根據地人民爲了抵禦和打擊日寇,想出了不少巧妙的辦法,地道戰就是其中之一。

冀中地區高家莊人民,在黨支部高老忠和民兵隊長高傳寶的帶領下,把幾家的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留幾處出口,用以和日寇周旋。但是在一天夜裏,黑風口據點的日寇偷襲高家莊,高老忠敲鐘警告壯烈犧牲,地道遭到了敵人的破壞。高家莊人民總結教訓,將僅能容身的地道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擊的多功能地道。

1943年夏天,高傳寶利用地道的翻口擊斃了混進高家莊的特務。日軍分隊長山田糾集了幾個據點的兵力進行報復,但卻被在地道內神出鬼沒的高家莊民兵們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高家莊人乘勝前進,把地道從村內沿伸到野外,成爲縱橫交錯的地道網絡,變防禦爲進攻。區長趙平原制訂了“圍點打援”的戰術,想吸引黑風口的日僞軍出洞,但是狡猾的山本,卻以偷襲高家莊的辦法來解西平之圍。

高家莊民兵和八路軍主力及游擊隊一道並肩作戰,一舉拔掉了黑風口據點,消滅了進犯高家莊的敵人,取得了這場戰鬥的勝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地道戰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地道戰  

地道戰的意思

地道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黨領導的華北平原抗日根據地軍民,在敵人殘酷的軍事“掃蕩”和“蠶食”的情況下,挖掘地道,與敵人進行的一種巧妙鬥爭形式。1941年6月前後由冀中軍民創造。

這種地道內挖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掩體(祕密洞),還挖有許多迷惑洞(又叫欺騙洞)。這種洞最初只是藏身,後來逐步改造成地道,在同敵人進行鬥爭的過程中逐步得到完善。

地道設施

地道內有生活、防毒、防水通風等設施,出入口都有巧妙的僞裝。地道內有許多曲折部分,可憑之進行抵抗,在地道轉彎處,分開許多岔道,有活路也有死路,設了許多“陷阱”。地道的各個洞口,挖有深坑,坑內插有尖刀,或埋上地雷,上面蓋上翻板。當羣衆進入地道後,抽去翻板,敵人下去,不是中了尖刀就是踩着地雷,送掉性命。

地道中間還挖有凹凸過門叫“子口”,只能容一個人匍匐透過,只要一個人拿根棍子便可守住。在路口和交通要道還設有射擊孔,可隨時打擊敵人。

同時,這種地道村與村之間還設有簡便的通訊聯絡設備,形成村村相連、家家相通的地道網。當敵人包圍村莊和“駐剿”時,根據地軍民依託地道,神出鬼沒地殲滅敵人。這種鬥爭形式,對堅持平原地區的游擊戰爭起了重大的作用。

地道戰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地道戰是什麼意思 1939年初,日軍侵佔了冀中蠡縣後,經常包圍村鎮,製造了一次又一次血案。慘痛的教訓,得蠡縣的抗日軍民不得不想個好辦法,以躲避敵人的突然襲擊。

地道

受野外挖洞藏身的啓發,當時蠡縣的縣委王夫指示,選基礎好的村,在偏僻院落挖多條祕密地道,且院院相通、家家相連、敵人來時便於躲避。

後來,經過縣委決策,在蠡縣的各抗日村鎮發展起了網絡地道,即各家相通、各街相通、各洞相通、各村相通。有的村還發明瞭連環洞,即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有真洞、有假洞,令人眼花繚亂。在戰鬥中,這種被改進的地道很快發揮了它的威力。

1941年春天,蠡縣辛橋據點有30多名日僞軍出動“五一大掃蕩”。已經挖好地道的游擊隊員個個摩拳擦掌地等着敵人來較量一番。當敵人來到時,埋伏在村口的游擊隊一陣排子和手榴彈了七、八個,敵人措手不及,待拉開架勢要進攻時,游擊隊員已經鑽入地道無影無蹤。當敵人撤退時,游擊隊員又從野外的地道鑽出,在背後又是一陣猛打,包括一名日軍小隊長在內的這股敵人幾乎全部被殲滅。這一仗打得神出鬼沒,一時間,當地抗日軍民士氣大振,昔日大搖大擺地出來掃蕩的日僞軍的氣焰也不再囂張了。

不久,冀中根據地領導 *** 、呂正操把蠡縣地道戰這個新生事物向 *** 同志作了彙報。少奇同志對地道戰很感興趣,指示他們要從當地的實際出發,把地道戰的戰術發揚光大。於是,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和政委程子華決定將這一經驗向整個根據地推廣。

1942年“五一大掃蕩”後,冀中根據地的抗戰形勢空前嚴峻,地道戰便在各個抗日村鎮廣泛展開,清苑縣冉莊村的地道戰就是在這次掃蕩中打出了名的。

至於後來影視作品中的故事什麼的,99%都屬於虛構。

問題二:地道戰主要講的是什麼? 地道戰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平原上抗日軍民利用地道打擊日本侵略者的作戰方式。從保定清苑的冉莊開始經過不斷的發展,從單一的躲藏成爲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並逐漸形成了房連房、街連街、村連村的地道網,形成了內外聯防,互相配合,打擊敵人。使無堅可守的冀中平原成爲阻擊日本侵略軍的重要地段。地道戰曾在北京也有發現,說明這個戰術,對保護廣大的戰區羣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鬥爭進入困難階段,日僞軍“掃蕩”日益殘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裝爲了儲存自己的力量,長期堅持平原游擊戰爭,開始挖掘和利用地道對日僞軍進行鬥爭。冬初,清苑縣冉莊民兵先在自己家中挖了單口隱蔽洞(俗稱蹲),很快遭到日僞軍的破壞。民兵把單口隱蔽洞改造成能進能出的雙口隱蔽地道,但仍不能有效地進行戰鬥,多數地道又遭到破壞。

1942年夏季反“掃蕩”開始後, *** 冀中區委和冀中軍區號召冀中人民普遍開展挖地道的活動,地道的構造不斷改進和完善,初步形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既能隱蔽、轉移,又便於依託作戰的地道網絡,成爲長期堅持冀中平原抗日鬥爭的堅強地下堡壘。冉莊的地道也有較大的發展,共有4條主要幹線、24條支線,村內戶戶相通,向外可通往孫莊、姜莊、隋家墳、河坡等村,全長30餘華里。地道一般寬1米、高1.5米、頂部土厚2米以上;地道內設有了望孔、射擊孔、通氣孔、陷阱、活動翻板、指路牌、水井、儲糧室等,便於進行對敵鬥爭。

問題三:地道戰是什麼來歷 1939年初,日軍侵佔了冀中蠡縣後,經常包圍村鎮,製造了一次又一次血案。慘痛的教訓,得蠡縣的抗日軍民不得不想個好辦法,以躲避敵人的突然襲擊。

地道

受野外挖洞藏身的啓發,當時蠡縣的縣委王夫指示,選基礎好的村,在偏僻院落挖多條祕密地道,且院院相通、家家相連、敵人來時便於躲避。

後來,經過縣委決丹,在蠡縣的各抗日村鎮發展起了網絡地道,即各家相通、各街相通、各洞相通、各村相通。有的村還發明瞭連環洞,即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有真洞、有假洞,令人眼花繚亂。在戰鬥中,這種被改進的地道很快發揮了它的威力。

1941年春天,蠡縣辛橋據點有30多名日僞軍出動“五一大掃蕩”。已經挖好地道的游擊隊員個個摩拳擦掌地等着敵人來較量一番。當敵人來到時,埋伏在村口的游擊隊一陣排子和手榴彈了七、八個,敵人措手不及,待拉開架勢要進攻時,游擊隊員已經鑽入地道無影無蹤。當敵人撤退時,游擊隊員又從野外的地道鑽出,在背後又是一陣猛打,包括一名日軍小隊長在內的這股敵人幾乎全部被殲滅。這一仗打得神出鬼沒,一時間,當地抗日軍民士氣大振,昔日大搖大擺地出來掃蕩的日僞軍的氣焰也不再囂張了。

不久,冀中根據地領導 *** 、呂正操把蠡縣地道戰這個新生事物向 *** 同志作了彙報。少奇同志對地道戰很感興趣,指示他們要從當地的實際出發,把地道戰的戰術發揚光大。於是,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和政委程子華決定將這一經驗向整個根據地推廣。

1942年“五一大掃蕩”後,冀中根據地的抗戰形勢空前嚴峻,地道戰便在各個抗日村鎮廣泛展開,清苑縣冉莊村的地道戰就是在這次掃蕩中打出了名的。

至於後來影視作品中的故事什麼的,99%都屬於虛構。

問題四:男友說咱倆是在打地道戰麼是什麼意思 你們在一起沒有幾人知道,沒有對外公開你們倆的關係地下工作者

問題五:男友對我說地道戰正式開始是什麼意思 有種溫馨來自於心靈中的惦記,有種快樂來自於思念中的回憶,有種關愛超越了世俗的軌跡,有種溫暖放在心中像彩虹一樣美麗!忙碌之中照顧好自己 。

問題六:《地道戰》的主要內容 1942年,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當地高家莊羣衆在黨支部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及時應變,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幾家相通的多口地道。某夜,黑風口據點的日軍偷襲高家莊,高老忠爲敲鐘報警獻出了生命,地道遭到破壞,幸虧區長趙平原帶領游擊隊和民兵及時趕到,羣衆始免於難。此後,高傳寶和新支書林霞認真學習毛的《論持久戰》,總結了地道鬥爭的經驗教訓,帶領高家莊人民把原來只能藏身的地道,改造成能藏又能打的地道。次年初夏,日僞特務冒充武工隊混進莊內刺探情報。高傳寶看出破綻,便將計就計,利用戰鬥地道的翻口,將他們一網打盡。日軍隊長山田糾集幾個據點的兵力進行報復。高家莊人民利用戰鬥地道,沉着應戰,狠煞了敵人的囂張氣焰。透過實戰,他們進一步把地道由村內擴展到野外,形成地下網絡,變單純防禦性地道爲能守能攻的地道。爲了全殲黑風口據點的敵人,趙平原決定採用“圍點打援”的戰術。但山田狡詐善變,他集中兵力偷襲高家莊,企圖解救西平之圍。高傳寶領導高家鄲民兵,配合八路軍主力部隊和游擊隊,一舉拔掉了黑風口的敵人據點,又回戈全殲了進犯高家莊的敵人。

問題七:地道戰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啊誰來告訴我啊? [編輯本段]歷史背景

1941年,河北平原 抗日根據地的道溝地道戰,是這種形式的前身,但當時還不普遍,也不完善。1942年敵掃蕩以後,鬥爭環境異常殘酷。爲了便於我軍民堅持平原對敵鬥爭,黨根據幾年來開展道溝地道戰的經驗,在廣大平原地區領導軍民進一步開展了地道戰。初期的地道主要是爲了我地方幹部隱蔽鬥爭,在一些黨員或“堡壘戶”的住宅院內,挖掘能容納一、二人的小地洞。雖然這種地道在反“掃蕩”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很不靈活,一旦被敵人發覺,沒法躲避。爲了使敵人不易發現洞口,就逐漸把洞口加以改善或挖兩層,或修兩個洞口,或把兩個洞連接挖通。這樣,雖有了一定的靈活性,但它只能作爲臨時藏身躲險的處所。

地道的分佈範圍大概是北起北京南郊,西到保定中部偏南,東到滄州以西廊坊偏南,南至石家莊北部及衡水中北部地區。面積大概是以保定中東部爲中心方圓直徑爲130公里。

從1943年開始,地道戰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冀中平原和冀南一些地方,逐漸形成了房連房、街連街、村連村的地道網,形成了內外聯防,互相配合,打擊敵人的陣地。地道戰開始後,敵人也曾費盡心機,採用尋找洞口和放火、放水、放毒等辦法進行破壞。但是,黨領導羣衆不斷改進地道,使其更加完善。爲使敵人不易發現洞口,除對羣衆進行必要的保密教育外,還把洞口巧妙地隱蔽起來,用牆壁、鍋臺、水井、土炕做掩護;爲使敵人不敢進入洞內,在洞口修築陷阱、埋設地雷、插上尖刀,或者在洞內挖掘縱橫交錯的“棋盤路”;爲了防止敵人用水、火、毒破壞地道,還在洞內設有卡口、翻板和防毒、防水門,或者將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細、並且設有直通村外的突圍口。這樣,地道便成了進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壘。

地道戰的廣泛開展,對平原地區進行嚴酷的反“掃蕩”鬥爭起了重大的作用。例如,1943年3月,駐靈壽的日僞軍200多人包圍了正定縣高平村。拂曉,敵人開始進攻,羣衆已進入地道,民兵遊擊組、爆炸組利用地道工事監視敵人。當敵人進入地雷陣時,先後兩次拉響4枚地雷,炸死20多個鬼子,敵人嚇得在街上亂跑,又接連響了9個地雷,加上手榴彈和冷,打得敵人亂跑亂竄,防不勝防。至中午,敵人傷亡40多人,狼狽逃回據點。

1945年4月1日,敵人約一個團的兵力向清苑縣冉莊進攻,冉莊羣衆依靠地道擊斃敵人17名。4月3日又打退了敵人三個團的兵力進犯,擊斃團長以下40人,打得敵人不敢再來進犯。地道戰是平原人民對敵鬥爭的偉大創舉,在河北平原抗日鬥爭史上閃爍着燦爛的光輝!

地道戰中國自古便有,宋,明,清都有記載,但近代抗日戰爭中被我們的先輩發揮到了及至.大概在1942年左右冀中等中國平原地區開始有個別村莊利用地窖的來躲避倭寇的掃蕩直至後來發展到地窖相連甚至村村相連,最終用於殲敵.

當然具我所知不僅僅我們在而二戰是用了地道戰,在太平洋戰爭中倭奴也曾用來抵禦過美軍對倭國本土的進攻,如硫磺島戰役期間,對美軍造成了較大的傷亡.

在後來的美越戰爭中越共也曾用過以抵禦外敵. 可以看出在戰爭雙方裝備相差較大的情況下利用有利因素是完全可以取到預想不到的效果的.

問題八:地道戰是中國早期電影的經典之作的地道是什麼意思 就是挖各種地道,躲鬼子用。影視作品誇大了,我記得讀過文章說其實轟轟烈烈的地道戰一個鬼子都沒打死…

問題九:地道戰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 抗日時期,人民發揮智慧,發明的以挖地道等方式來反擊侵略o與之同樣有名的還有地雷戰等

《冀中的地道戰》中的冀是指什麼?地道又是指什麼?

“冀”是河北省的簡稱,“中”中間,中部,冀中指的是河北中部平原。

地道挖出的泥土就用來築成封鎖牆,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對抗日根據地實行殘酷的封鎖,抗日戰爭進入了最困難的時期。地道戰就是在這種環境下誕生的。

《冀中的地道戰》是1997年語文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15課的課文,這篇課文從冀中地道戰的出現原因、作用、地道的樣式結構及特點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和說明,並對冀中地道戰作了高度評價,熱情頌揚了人民羣衆的無窮智慧和頑強的鬥志。

擴展資料:

在修築過程中,爲了解決地道里的缺氧、通氣和飲水難題,將地道的通風口與地面上的建築物、自然物,如煙囪、水井、牆頂等巧妙地結合起來;

在村邊、街道、院落一些有利於發揮火力的角落,修築了掩體和射擊孔,並將其與地道連接起來。

遇到敵情,能將敵人全殲的就全殲,不能全殲的,消滅一部分敵人後,再進入地道與敵人鬥爭,直到把敵人拖垮、拖死,最後達到殲滅的目的。

冀中地道戰

    一中地道戰是打戰歷史上的一個奇蹟,不看任何強大的,只依靠智慧就打敗了衆多敵軍    。

      地道戰就是依靠地道,發達的地道可以通往四處,但是也像一個迷宮一樣,讓人防不勝防數不勝數,因爲它裏面不僅白了地雷還有一個很窄的小道,小道里面呢只能一人通行,一人過了另一個人才能過去,所以那裏只需要一個人一根木棍就可以守住,在上面如果敵人用毒氣的話那也不都是用喊的來通風報信,而在地底下使用鈴鐺,兩個鈴鐺在很遠之處中間用線連接,只需要一拉繩子鈴鐺就會響,鈴鐺響幾下的意思早已就表示明白了,不管敵人出什麼招我們都以智慧破解,利用以存在的條件。敵人放火就用沙土滅掉,如果敵人放水就開啟那條跟枯井和小鉤連接的道路,如果敵人用毒氣的話那也不怕,只需要把木板子放下來卡住,堵住然後毒氣就進不來了,而且還製造了許多個通風口,都是一些在隱祕的地方挖的,地道戰堪稱奇蹟,真是妙。

        電視上的地道戰,很有意思我都想去玩一玩,就跟捉迷藏一樣,敵人來我就跑,而且還可以防不勝防啊偷襲鬼子,讓鬼子們特別害怕,但又拿他們沒辦法,不管用什麼戰術,敵人都無法破解地道,不像現在一個導彈就把你炸飛了,科技特別發達,要是以後,開的這也不是車,還是低空飛行的飛機,房子住的也不是房子了,也可以說是飛艇,因爲飛行季節約了空間,而且還可領略空中的沒好,

冀中的地道戰課文 冀中的地道戰講的是什麼內容

1、冀中的地道戰課文:1942到1944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蕩”,還修築了封鎖溝和封鎖牆,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想搞垮我們的人民武裝。

爲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在的領導下,創造了新的鬥爭方式,這就是地道戰。

說起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蹟。在廣闊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計其數的地道,橫的,豎的,直的,彎的,家家相連,村村相通。敵人來了,我們就鑽到地道里去,讓他們撲個空;敵人走了,我們就從地道里出來,照常種地過日子,有時候還要打擊敵人。靠着地道這種堅強的堡壘,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堅持了敵後游擊戰爭。

地道的式樣有一百多種。就拿任丘的地道來說吧,村裏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別村相通的地道挖在莊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個高的人彎着腰可以透過;地道的頂離地面三尺,不妨礙上面種莊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大洞,洞頂用木料撐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許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擱東西,有的做廁所。一個大洞容得下一百來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裏經常準備着開水、乾糧、被子、燈火,在裏面住上個三五天,不成問題。洞裏有通到地面的氣孔,從氣孔裏還能漏下光線來。氣孔的口子都開在隱蔽的地方,敵人很難發現。人藏在洞裏,既不氣悶,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紡車也搬進來,還嗡嗡嗡地紡線呢。

地道的出口也開在隱蔽的地方,外面堆滿荊棘。有的還在旁邊挖一個陷坑,坑裏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虛蓋着,板上鋪些草,敵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裏送了命。在地道里,離出口不遠的地方挖幾個特別堅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裏警戒;拐彎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敵人萬一進來了,分不清哪條是死道,哪條是活道。進了死道,就有地雷埋在那兒等着他們;就算進了活道,他們也過不了關口。原來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個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個人爬過去。只要一個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敵人嚐到了地道的厲害,想方設法來破壞,什麼火攻啊,水攻啊,毒氣攻啊,都用遍了。大家又想出了許多妙法來防備。洞口準備着土和沙,可以用來滅火。“孑口”上裝着吊板,如果敵人放毒氣,就把吊板放下來擋住,不讓毒氣往裏透。對付水攻的法子更妙了,把地道跟枯井暗溝連接起來,敵人放水的時候,水從洞口進來,就流到枯井暗溝裏去了。任敵人想出什麼毒辣的法子也不怕,因爲各個村子的地道是相通的,大不了轉移到旁的村子去。

人在地道里怎麼能瞭解地面上的情況呢?民兵的指揮部派出一些人分佈在各處,發現了敵情就吆喝起來,一個接一個,一直傳到指揮部裏。老百姓管這種吆喝叫“無線電”。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線電”了,一根鐵絲牽住一個小銅鈴,這兒一拉,那兒就響,拉幾下表示什麼意思是早就約好了的。爲了打擊敵人,什麼辦法都想出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有了地道戰這個鬥爭方式,敵人毒辣透頂的“掃蕩”被粉碎了。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堅持了生產,還有力地打擊了敵人,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驚人的奇蹟。

2、《冀中的地道戰》是1997年語文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15課的課文,這篇課文從冀中地道戰的出現原因、作用、地道的樣式結構及特點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和說明,並對冀中地道戰作了高度評價,熱情頌揚了人民羣衆的無窮智慧和頑強的鬥志。

冀中的地道戰

地道戰中國自古便有,宋,明,清都有記載,但近代抗日戰爭中被我們的先輩發揮到了及至.大概在1942年左右冀中等中國平原地區開始有個別村莊利用地窖的來躲避倭寇的掃蕩直至後來發展到地窖相連甚至村村相連,最終用於殲敵.

當然具我所知不僅僅我們在而二戰是用了地道戰,在太平洋戰爭中倭奴也曾用來抵禦過美軍對倭國本土的進攻,如硫磺島戰役,其間對美軍造成了教大的傷亡.

在後來的美越戰爭中越共也曾用過以抵禦外敵.

可以看出在戰爭雙方裝備相差較大的情況下利用有利因素是完全可以取到預想不到的效果的.《地道戰》是中國早期創作電影的經典之作。講述日軍侵華時,1942年的中國冀中平原上,高家莊英勇的男女民兵,從四面八方齊集村口,準備戰鬥。爲了與日軍展開鬥爭,冀中根據地人民展開了羣衆性挖地道的,民兵隊長高傳寶被這巧妙的洞口深深吸引。各村民兵利用野外地道圍困敵人,打死民兵敗類湯丙會,活捉日寇山田,勝利的鐘聲響遍冀中平原。

在觀看影片時,觀衆會隨着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而大喜大悲,會爲了主人公的幽默而捧腹大笑,會爲主人公的英勇、正義而熱烈地鼓掌。電視臺電影頻道也將該片做爲經典回顧影片多次播放,收視率極高。

《地道戰》主要講的是1942到1944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蕩”。爲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利用新創造的鬥爭方式——地道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冀中人民們那英勇頑強的鬥爭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面對着日本鬼子的"燒光、殺光、搶光",他們臨危不懼,堅貞不屈,仍然英勇奮戰,趕走了侵略者,保住了冀中平原,保住了自己的土地。是什麼促使他們這樣步調統一、攜手並肩地進行戰鬥,是我們的民族魂——愛國情。

愛國是我們永恆的主題。《地道戰》中所給予我們的精神要永記於心

地道戰內容介紹:《地道戰》是1960年代中國戰爭電影的經典之作。在文化大期間,這部電影曾被作爲“人民戰爭”教學片,從1966年至1970年,全國只放三部電影:《地道戰》、《南征北戰》、《地雷戰》。

劇情介紹:

抗日戰爭中,我敵後抗日根據地不斷髮展壯大,1942年,日寇對我冀中根據地進行“大掃蕩”,我根據地人民爲了抵禦和打擊日寇,想出了不少巧妙的辦法,地道戰就是其中之一。

冀中地區高家莊人民,在黨支部高老忠和民兵隊長高傳寶的帶領下,把幾家的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留幾處出口,用以和日寇周旋。但是在一天夜裏,黑風口據點的日寇偷襲高家莊,高老忠敲鐘警告壯烈犧牲,地道遭到了敵人的破壞。高家莊人民總結教訓,將僅能容身的地道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擊的多功能地道。

1943年夏天,高傳寶利用地道的翻口擊斃了混進高家莊的特務。日軍分隊長山田糾集了幾個據點的兵力進行報復,但卻被在地道內神出鬼沒的高家莊民兵們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高家莊人乘勝前進,把地道從村內沿伸到野外,成爲縱橫交錯的地道網絡,變防禦爲進攻。區長趙平原制訂了“圍點打援”的戰術,想吸引黑風口的日僞軍出洞,但是狡猾的山本,卻以偷襲高家莊的辦法來解西平之圍。

高家莊民兵和八路軍主力及游擊隊一道並肩作戰,一舉拔掉了黑風口據點,消滅了進犯高家莊的敵人,取得了這場戰鬥的勝利。

該片以冀中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的地道戰,顯示人民戰爭的無窮威力。它將豐富多彩的戰爭史實、形象鮮明的英雄人物和軍事教育的內容巧妙地融合爲一體,生動地描述了由隱蔽地遭到戰鬥地道再到聯防地道這一特殊戰場中的發展過程,展現了抗日軍民的英雄主義精神和人民游擊戰爭恢宏瑰麗的場景。充滿機趣的細節構思和昂揚。樂觀的音樂基調,爲影片增添了藝術感染力。

平原奇觀 --冉莊地道戰遺址簡介

冉莊地道戰遺址,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黨領導下的華北抗日鬥爭中一處重要的戰爭遺址。這裏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西有京廣鐵路、北有京深高速公路、東有保衡公路,張望公路穿境而過。 1937年“七·七”事變後,冉莊人民爲儲存自己、抗禦外侮,於1938年春開始挖地洞,並由單口洞逐步發展成爲雙口洞、多口洞,最後挖成長達32華里的地道網。整個村落設有各種構思巧妙的地道口,並築有多處戰鬥工事,構成一個立體火力交叉網。形成能打能藏、可攻可守、進退自如的地下長城。冉莊民兵利用地道優勢,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配合武工隊、野戰軍對敵作戰157次,殲敵2100餘名,曾榮獲“地道戰模範村”稱號。

冉莊地道戰遺址現仍保留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環境風貌。還保留着當年構築的地道及各種作戰工事,且在附近修復日寇侵華炮樓一處。展廳內珍藏着大批寶貴的地道戰文物,輔之以聲光電等現代化展覽手段展現當年情景,多處舊址復原陳列,使人如置身於戰爭歲月。1959年8月建冉莊地道戰紀念館,1961年3月4日冉莊地道戰遺址被確定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被列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冉莊地道戰遺址距北京200公里、天津210公里、石家莊180公里,西北距滿城漢墓40公里,東北距華北明珠白洋澱50公里,是節假日和單、雙休日旅遊的好去處。 冉莊地道戰遺址是融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和旅遊於一體的、獨具特色的理想參觀地,也是爲後人留下的一處永恆的、寶貴的歷史財富。

歌 詞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嘿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千里大平原展開了游擊戰,村與村戶與戶地道連成片,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魂飛膽也顫,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人仰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參戰,把侵略者徹底消滅完。

莊稼漢嘿莊稼漢,武裝起來千千萬,嘿武裝起來千千萬,一手拿鋤頭,一手拿杆,英勇頑強神出鬼沒展開了地道戰,侵略者,他敢來,地上地下一齊打侵略者他敢來,四面八方齊開戰,全民皆兵,全民參戰,把侵略者徹底消滅完。全民皆兵,全民參戰,把侵略者徹底消滅完

誰知道冀中的地道戰啊??

1941年,河北平原抗日根據地的道溝地道戰,是這種形式的前身,但當時還不普遍,也不完善。1942年敵掃蕩以後,鬥爭環境異常殘酷。爲了便於我軍民堅持平原對敵鬥爭,黨根據幾年來開展道溝地道戰的經驗,在廣大平原地區領導軍民進一步開展了地道戰。初期的地道主要是爲了我地方幹部隱蔽鬥爭,在一些黨員或“堡壘戶”的住宅院內,挖掘能容納一、二人的小地洞。雖然這種地道在反“掃蕩”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很不靈活,一旦被敵人發覺,沒法躲避。爲了使敵人不易發現洞口,就逐漸把洞口加以改善或挖兩層,或修兩個洞口,或把兩個洞連接挖通。這樣,雖有了一定的靈活性,但它只能作爲臨時藏身躲險的處所。

從1943年開始,地道戰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冀中平原和冀南一些地方,逐漸形成了房連房、街連街、村連村的地道網,形成了內外聯防,互相配合,打擊敵人的陣地。地道戰開始後,敵人也曾費盡心機,採用尋找洞口和放火、放水、放毒等辦法進行破壞。但是,黨領導羣衆不斷改進地道,使其更加完善。爲使敵人不易發現洞口,除對羣衆進行必要的保密教育外,還把洞口巧妙地隱蔽起來,用牆壁、鍋臺、水井、土炕做掩護;爲使敵人不敢進入洞內,在洞口修築陷井、埋設地雷、插上尖刀,或者在洞內挖掘縱橫交錯的“棋盤路”;爲了防止敵人用水、火、毒破壞地道,還在洞內設有卡口、翻板和防毒、防水門,或者將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細、並且設有直通村外的突圍口。這樣,地道便成了進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保壘。

地道戰的廣泛開展,對平原地區進行嚴酷的反“掃蕩”鬥爭起了重大的作用。例如,1943年3月,駐靈壽的日僞軍200多人包圍了正定縣高平村。拂曉,敵人開始進攻,羣衆已進入地道,民兵遊擊組、爆炸組利用地道工事監視敵人。當敵人進入地雷陣時,先後兩次拉響4枚地雷,炸死20多個鬼子,敵人嚇得在街上亂跑,又接連響了9個地雷,加上手榴彈和冷,打得敵人亂跑亂竄,防不勝防。至中午,敵人傷亡40多人,狼狽逃回據點。

1945年4月1日,敵人約一個團的兵力向清苑縣冉莊進攻,冉莊羣衆依靠地道擊斃敵人17名。4月3日又打退了敵人三個團的兵力進犯,擊斃團長以下40人,打得敵人不敢再來進犯。地道戰是平原人民對敵鬥爭的偉大創舉,在河北平原抗日鬥爭史上閃爍着燦爛的光

Tags:冀中 地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