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擂茶的來歷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9.61K

擂茶的來歷

擂茶作爲客家人從中原向南方遷徙中留下的寶貴財富,被譽爲“中國茶文化的活化石”之一。盛行於江西省贛州市、廣東省梅州市、汕尾市和揭陽市以及桂、湘西部分地區,是舊時隆重而又經濟地接待客人的方式之一。 它的製作方法是:首先將茶葉放進牙鉢(一種特製的內壁有鋸齒紋的陶器),溼潤後用石榴木或荔枝木等硬木做成約3尺長的擂槌 (木杵)來回攪拌搗碎,接着將熟花生米、芝麻、九層塔(也叫金不換)等陸續投入牙鉢擂成漿糊狀,放進適量的食鹽,將煮沸的開水衝入即成, 故又謂之擂茶。然後主人將炒米等大把大把地放入盛着鹹茶的碗裏,熱氣騰騰地端到客人面前。大家團團圍坐在客廳中,邊飲邊嚼, 邊扯家常,或談見聞時事,主人則不時添上鹹茶、炒米等進行勸飲,衆樂陶陶,別有一番情趣。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擂茶的來源???

客家擂茶的來源

土家族住在川.黔.湘、鄂四省交界處,一直有喝擂茶的習慣。

擂茶又名“三生湯”,我們在前面介紹宋代的茶館時提到它,當時汴京的茶肆在冬季兼賣擂茶。

據傳,它是東漢大將馬援徵五溪蠻時發明的。

土家族則稱擂茶偉“三生湯”,有兩個出典。

一是因爲它是用生茶葉、生薑、生米加水研搗烹煮而成,主要原料是三種,所以叫“三生湯”。

還有一種說法稱“三生湯”的得名和三國時蜀國的張飛(而不是東漢的馬援)有關,說張飛有次率士卒過武陵壺頭山(今湖南省常德境內),因瘴氣太盛,許多士卒都生了病。

當地一位民間老醫生獻祕方擂茶給衆人喝,很快大家病都好了。

張飛說,真是三生有幸。

擂茶因此叫“三生湯”。

明代朱權著《瞿仙神隱》,具體記載了擂茶的製法:先將芽茶用湯浸軟,加熟芝麻擂細,再加川椒末、鹽酥油餅,入鍋煎熟,再加栗子片、松子仁、胡桃仁,和水煮,即成擂茶,比現在的做法要複雜些。

相傳明代劉基寫的《多能鄙事》一書,也有類似的記載都比現在的做法複雜。

喝擂茶有清火明目、去溼發汗、合胃止熱的多種好處,因此,它成爲土家人世代相傳的一種習俗。

一天不喝,全身不爽。

良宵佳日,擂茶是佳品;招待親友,又是“點心”,兼有“以茶代酒”和“以茶代點”的雙重含義。

--------《中國古代生活叢書•中國古代的飲茶和茶館•古代茶俗與茶藝之少數民族的茶俗》由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於1995年出版

我們的擂茶,到底是客家人自己的特產,還是源於土家族,抑或是二者的結合,看來是會是個不解之謎?

擂茶的由來

.

擂茶爲客家人招待貴賓的一種茶點,擂既研磨之意,以陶製擂碗將茶葉.芝麻.花生.等多種原料研磨成粉,加入冷熱開水沖泡調勻後飲用.擂茶能充飢解渴,也能當保健飲料飲用.

擂茶工具

一,擂鉢:以陶土拉胚製成.

二,擂捧:以芭樂,油茶樹幹爲主要取材,選大小適中,長約 40 cm 鋸切後陰乾,再去皮即可使用

擂茶的材料

(一) 傳統式材料:綠茶 (生),芝麻 (生),花生 (炒熟)

(一) 傳統式材料:綠茶 (生),芝麻 (生),花生 (炒熟)

(二) 改良式材料:綠茶 (生),芝麻 (生),花生 (生,熟皆可,亦可不用),松子仁 (生),葵花子仁 (生),南瓜子仁 (生) 以上材料比率:茶葉3,芝麻3,其餘材料1

(三) 主原料米仔:米經過浸,蒸,曬,炒過程,變成易貯存,可速食的米仔. (二) 改良式材料:綠茶 (生),芝麻 (生),花生 (生,熟皆可,亦可不用),松子仁 (生),葵花子仁 (生),南瓜子仁 (生) 以上材料比率:茶葉3,芝麻3,其餘材料1

(三) 主原料米仔:米經過浸,蒸,曬,炒過程,變成易貯存,可速食的米仔.(一) 傳統式材料:綠茶 (生),芝麻 (生),花生 (炒熟)

(二) 改良式材料:綠茶 (生),芝麻 (生),花生 (生,熟皆可,亦可不用),松子仁 (生),葵花子仁 (生),南瓜子仁 (生) 以上材料比率:茶葉3,芝麻3,其餘材料1

(三) 主原料米仔:米經過浸,蒸,曬,炒過程,變成易貯存,可速食的米仔.

擂茶的製作

(一) 傳統作法:將傳統材料放入特製的擂鉢中,用擂棍慢慢擂成末,中間過程並不斷加開水,使材料娭成漿狀,極爲費工費時,有食用擂茶的家庭,連小孩都加入擂茶行列.

(二) 現代作法:1. 茶葉,芝麻以乾果機打碎備用.

2. 其餘材料可混合打碎,最後再加入松子仁一起打碎用.

3. 以上材料放進擂鉢加入適當開水,用擂擂勻,並加入香菜或九層塔及適量的鹽.

4. 衝入沸開水即可與米仔共同食用.

擂茶的吃法

(一) 茶點用:可配合米仔,米粿,糕餅一起食用,別有風味.

(二) 正餐用:傳統是加『米仔』共食,用米飯亦可.當正餐時可炒一些萵苣,椰菜等綠色蔬菜,豆乾,花生,蘿蔔乾,四季豆至蝦仁等都可當配菜.

擂茶養生功效

客家擂茶由來以已久,據指導老師葉老師的母親口述,( 葉彭效女士,三十七年自廣東陸豐縣來臺 ) ,在客家地區,擂茶是極爲普遍的傳統飲食,每天早午約十點,三點,客家人都會吃一次擂茶,尤其老人家最嗜此物,而一般家庭若有客人來訪而沒有請吃擂茶的,會被恥笑待客不周.而過去許多客家民來臺都帶著擂鉢,擂棍,可見從前吃擂茶風氣之盛.

吃擂茶成習的老多很長壽,活到八,九十歲以上,這是因爲他們將綠茶研成末,富含維他命 C,又將花生,芝麻等高營養單位的乾果研末並食,容易吸收,就現代觀點而言是相當健康,有機的飲食. 北埔農會推廣擂茶,用意在推廣多食用綠茶,米食及客家傳統飲食.

將樂擂茶的擂茶起源

關於擂茶的起源,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流傳,最常聽到的故事版本是,東漢時期的大將軍馬援帶兵途經武陵(現今湖南地區)時,隊上士兵們突染瘟疫急病,幸好有當地的農戶及時提供祖上相傳數代的除瘟良方:取生茶、生薑、生米各十石,磨成糊狀後以開水衝食。故事的結果是士兵們茶到病除,擂茶也由此流傳開來。

桃江的擂茶真正起源什麼時候。

有聽我爺爺說過,傳說桃江擂茶是當時關公關雲長大戰凱旋歸來時,百姓爲表歡迎,好客的桃江人不知用什麼好招待待,於是把家中最好的東西——芝麻、花生、綠豆、鮮茶葉,全都拿出來放在平時擂谷用的鉢體裏擂成糊狀,對好水,給此時正飢渴的士兵人喝下,此茶剛好有多重功效:第一,可飽腹。第二,可解渴去暑。第三,茶葉還有消炎殺毒之功效。此正適合大戰歸來的士兵,飲後都相歡不已。從此,便演伸出桃江人以擂茶待貴客之俗。 平時在以往的桃江,一般客人到家中,好客的主人也會泡上泡茶相待(泡茶由茶葉、花生、芝麻、綠豆、乾薑絲等用開水沖泡而成,其味香醇,其中配料也可隨季節與人們之愛好而隨意加配),而家有貴客老友到來時,桃江人便會用擂茶而待之。

擂茶粥起源於哪裏

飲擂茶與食擂茶粥是客家一種古老而獨特的習俗,它起源於中原,流傳於廣

東、湖南、江西、福建、臺灣等地的客家人中。

當今的擂茶與擂茶粥已在古代三生(生茶、生薑、生米)擂茶的基礎上大

大地豐富發展了,有鹽擂茶、糖擂茶、清水擂茶、五味擂茶、七寶擂茶等不同

風味的擂茶。擂茶原料除以幹茶葉、炒芝麻、炒花生等爲主要原料外,還加入

甘草、香料、生鹽、食油等各種配料,同時還根據不同用途、不同季節加入不

同的配料,如滋潤肌膚、美麗容顏等加入黑芝麻、黑豆等,防暑清熱加入魚腥

草、綠豆、陳皮、藿香、白芍、甘草、金銀花等;又如春季加入薄荷、茉莉

花,夏季加入金銀花、白菊花,秋季加入甘草、白扁豆、八角,冬季加入花

椒、肉桂、茴香。佐料也從韭菜、菜豆、紅薯片等增加到餅乾、糖果、蜜餞、

瓜子、水果。飲用已從鄰里竄門請飲擂茶的傳統習俗擴大到喜慶社交場合中。

而英德市“茶趣園”更以之作爲一種茶藝介紹給遊客。製作擂茶與擂茶粥,一

是備好工具,包括擂棍與擂盆。擂棍一般用無毒、無異味的樹枝削制而成,長

約1.5米,直徑約三四釐米;擂盆爲盆內佈滿溝紋的陶器,大小根據家庭人數而

定,一般擂盆上部直徑25至40釐米爲宜。二是根據原料用途、個人愛好和季節

等選擇不同的原料和輔料,其中茶葉、花生或芝麻等爲必需原料。

Tags:擂茶 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