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山海經《南次二經》原文、翻譯及賞析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5.42K

《五藏山經傳》卷一載:“此經所志,衛地以東諸山也。”在呂調陽看來,這一卷說的是今湖南、江西、浙江一帶的山脈。此處的衛地,非古衛國,具體位子不詳。

山海經《南次二經》原文、翻譯及賞析

【原文】

南次二經山之首曰櫃山,西臨流黃(1),北望諸(pí)(2),東望長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於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3)。有獸焉,其狀如豚,有距(4),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見則其縣多土功(5)。有鳥焉,其狀如鴟(chī)(6)而人手,其音如痺(bì)(7),其名曰鴸(zhū)鳥(8),其名自號(9)也,見則其縣多放士。

【註釋】

(1)流黃:國名。

(2)諸:山名,也爲水名。

(3)丹粟:像粟的顆粒大小的細丹砂。

(4)距:這裏指雞的足爪。

(5)見:同“現”。縣:這裏泛指有人聚居的地方。

(6)鴟:即鷂鷹,一種兇猛的飛禽,常捕食其他小型鳥禽。

(7)痺:疑爲雌鵪鶉。

(8)鴸鳥:傳說是帝堯的兒子丹朱所化的鳥。帝堯把天下讓給帝舜,而丹朱和三苗國人聯合起兵反對,帝堯便派兵打敗了他們,丹朱感到羞愧,就自投南海淹死而化作鴸鳥。

(9)其名自號:它的鳴叫聲就是自身名字的讀音。

【譯文】

南方第二列山系的首座是櫃山,西邊臨近流黃酆氏國和流黃辛氏國,在山上向北可以望見諸山,向東可以望見長右山。英水從這座山發源,向西南流入赤水,水中有很多白色玉石,還有很多粟粒般大小的細丹砂。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小豬,長着一雙雞爪,叫的聲音如同狗叫,名叫狸力,它出現的那個縣一定會有繁重的水土工程。山中還有一種鳥,形狀像鷂鷹卻長着人手一樣的爪子,啼叫的聲音如同痺鳴,名叫鴸鳥,它的鳴叫聲就是自身名字的讀音,哪個地方出現鴸鳥就一定會有有才之士被放逐。

【原文】

東南四百五十里,曰長右之山,無草木,多水。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

【譯文】

從櫃山往東南四百五十里有一座長右山,沒有花草樹木,但有很多水。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猿猴卻長着四隻耳朵,名叫長右,叫的聲音如同人的呻吟,任何郡縣一出現長右就會發生水災。

【原文】

又東三百四十里,曰堯光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金(1)。有獸焉,其狀如人而彘(zhì)鬣(lié)(2),穴居而冬蟄,其名曰猾褢(huái),其音如斫(zhuó)木(3),見則縣有大繇(yáo)(4)。

【註釋】

(1)金:這裏泛指金屬礦物質。以下同此。

(2)鬣:豬身上剛硬的毛。

(3)斫木:砍木頭。

(4)繇:通“徭”。

【譯文】

再往東三百四十里有一座堯光山,山南陽面多產玉石,山北陰面多產金。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人卻長有豬的鬣毛,冬季蟄伏在洞穴中,名叫猾褢,叫聲如同砍木頭時發出的響聲,哪個地方出現猾褢那裏就會有繁重的徭役。

【原文】

又東三百五十里,曰羽山(1),其下多水,其上多雨,無草木,多蝮(fǔ)虺(huǐ)。

【註釋】

(1)羽山: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祝融曾奉黃帝之命,將大禹的父親鯀殺死在羽山,一說是鯀被帝舜殺死在羽山的。

【譯文】

再往東三百五十里,是座羽山,山下到處流水,山上經常下雨,沒有花草樹木,蝮蟲很多。

【原文】

又東三百七十里,曰瞿(qú)父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譯文】

再往東三百七十里有一座瞿父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但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

【原文】

又東四百里,曰句餘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譯文】

再往東四百里有一座句餘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但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

【原文】

又東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區(1),東望諸(p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於其陰,北流注於具區。其中多鮆(zī)魚(2)。

【註釋】

(1)具區:就是現在江蘇境內的太湖。

(2)鮆魚:即鱭魚,鮤魚,頭生長得很長而狹薄,大的有尺多長。

【譯文】

再往東五百里有一座山,叫浮玉山,在山上向北可以望見具區澤,向東可以望見諸水,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老虎卻長着牛的尾巴,發出的叫聲就像狗叫,名叫彘,是會吃人的。苕水從這座山的北麓發源,向北流入具區澤。這裏生長着很多鮆魚。

【原文】

又東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壇(1),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huò)。(zhuō)水出焉,而南流注於虖(hū)勺(shuò)。其中多黃金。

【註釋】

(1)三壇:三層土壇相疊壘。

【譯文】

再往東五百里的山是成山,山呈四方形而像三層土壇,山上盛產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多產青雘。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虖勺水,水中有豐富的黃金。

【原文】

又東五百里,曰會(guì)稽(jì)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fū)石(1)。勺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湨(jué)。

【註釋】

(1)砆石:即碔砆,一種像玉的美石。

【譯文】

再往東五百里有座會稽山,山呈四方形,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盛產晶瑩透亮的砆石。勺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湨水。

【原文】

又東五百里,曰夷山,無草木,多沙石。湨(jué)水出焉,而南流注於列塗。

【譯文】

再往東五百里有座夷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到處是細沙石子。湨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列塗水。

【原文】

又東五百里,曰僕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草木,無鳥獸,無水。

【譯文】

再往東五百里有座僕勾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有茂密的花草樹木,但沒有禽鳥野獸,也沒有水。

【原文】

又東五百里,曰鹹陰之山,無草木,無水。

【譯文】

再往東五百里有座鹹陰山,沒有花草樹木,也沒有水。

【原文】

又東四百里,曰洵(xún)山,其陽多金,其陰多玉。有獸焉,其狀如羊而無口,不可殺也(1),其名曰(huān)。洵水出焉,而南流注於閼(é)之澤(2),其中多芘(zǐ)蠃(luó)(3)。

【註釋】

(1)不可殺:這裏的殺是死的意思。不可殺就是不能死,意思是不吃東西還能活下去。

(2)閼之澤:水名。

(3)茈蠃:茈通“紫”。蠃通“螺”。茈蠃就是紫顏色螺。

【譯文】

再往東四百里有座洵山,山南陽面盛產金屬礦物,山北陰面多出產玉石。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羊卻沒有嘴巴,不吃東西也能活着而不死,名稱是。洵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閼澤,水中有很多紫色螺。

【原文】

又東四百里,曰虖(hū)勺(shuò)之山,其上多梓枏(nán)(1),其下多荊杞(qǐ)(2)。滂(pāng)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海。

【註釋】

(1)梓:梓樹,落葉喬木,木材輕軟,耐朽,供建築及制傢俱、樂器等用。枏:即楠木樹,常綠喬木,葉質厚,花小,木材富於香氣,是建築和製造器具的上等材料。

(2)荊:即牡荊,落葉灌木,小枝方形,葉對生,掌狀複葉。果實稱爲黃荊子,可供藥用。杞:即枸杞,落葉小灌木,夏季開淡紫色花。果實叫枸杞子,藥用價值很大。

【譯文】

再往東四百里的山是虖勺山,山上到處是梓樹和楠木樹,山下生長許多牡荊樹和枸杞樹。滂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大海。

【原文】

又東五百里,曰區吳之山,無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滂水。

【譯文】

再往東五百里的山是區吳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有很多沙子石頭。鹿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滂水。

【原文】

又東五百里,曰鹿吳之山,上無草木,多金石。澤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滂水。水有獸焉,名曰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是食人。

【譯文】

再往東五百里的山是鹿吳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但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澤更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滂水。水中有一種野獸,名稱是蠱雕,形狀像普通的雕鷹,頭上長角,發出的叫聲如同嬰兒啼哭,是會吃人的。

【原文】

東五百里,曰漆吳之山,無草木,多博石(1),無玉。處於東海,望丘山,其光載出載入,是惟日次(2)。

【註釋】

(1)博石:用來製作棋子的石頭。

(2)次:停歇。

【譯文】

再往東五百里的山是漆吳山,山中沒有花草樹木,多出產可以用來製作棋子的博石,不產玉石。這座山位於東海之濱,在山上遠望是片丘陵,有光影明滅不定,那是太陽停歇之處。

【原文】

凡南次二經之首,自櫃山至於漆吳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狀皆龍身而鳥首。其祠:毛用一璧瘞(yì)(1),糈(xǔ)用稌(tú)。

【註釋】

(1)璧:古時一種玉器,平圓形,正中有孔,是古代朝聘、祭祀、喪葬時使用的禮器之一。

【譯文】

總計南方第二列山系之首尾,從櫃山起到漆吳山止,一共十七座山,七千二百里。諸山山神的形狀都是龍身鳥頭。祭祀山神是把畜禽和玉璧一起埋入地下,祀神的米用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