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茶藝十八道口訣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84W

茶藝十八道口訣

1.水:採用清潔、優質的水源,如泉水、礦泉水。

2.壺:選擇合適大小的壺,煮水不超過容量的2/3。

3.溫:壺和茶具必須先預熱,保證茶葉不受溫差影響。

4.盛:將茶葉放入蓋上壺蓋,保持它新鮮度和香氣。

5.衝:水溫和茶葉的量與品種相適應,調整水量控制沖泡時間和次數。

6.倒:壺口朝向向下,讓茶水慢慢涌進杯子裏。

7.分:均勻地將茶水分給每個客人或品嚐者。

8.聞:品味濃郁的香氣,體會茶香的不同層次。

9.取:適量品嚐一口,感受味道的醇厚、回甘和餘香。

10.品:長時間品嚐一種茶葉,可以辨別它的香氣、味道和滋味。

11.放:茶葉泡過後,可以將它放到杯子裏,再加水泡第二泡。

12.換:換茶具和茶葉,品嚐不同的茶葉帶來不同的味覺享受。

13.洗:茶具需要清洗乾淨,排除任何異味和污垢。

14.存:茶葉和茶具應該儲存在乾燥、通風的地方,避免與異味混淆。

15.平:敬茶和喝茶要保持平穩的心態,不受其他事物干擾。

16.靜:喝茶時保持淡泊的心境,與自然融爲一體。

17.和:喝茶時與朋友家人相處,分享美好的時光。

18.恭:尊重茶的文化和傳統,傳承茶藝的精髓。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第五道:短素易什革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第六道來自:母子相哺,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來自。

第八道: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第九道:捧杯敬茶,衆來自手偉盅。

第十道:鑑賞雙色,喜聞高香。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第十三道:二品雲腴,喉底留鮮。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第十六道掉液: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第破是形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來自泉。

第二來自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來自宮。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

第鹽該杆千頻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第八道: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第九道:捧杯敬茶,衆手偉盅。

第十道:鑑賞雙色,喜聞高香。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第十三道:二品雲腴,喉底留鮮。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第十六道:來自君子之交,水清維架味美。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茶藝是一種文化。

茶藝在中國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又廣泛吸收和借鑑了其來自它藝術形式,並擴展到文學、藝術等領域,形成了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中國茶文化。

是包括茶葉品評技法和藝術操作手段的鑑賞以及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

十八道茶藝口訣是什麼

      

      1、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2、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3、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4、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5、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6、相哺,再注甘露。

      7、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8、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9、捧杯敬茶,衆手偉盅。

      10、鑑賞雙色,喜聞高香。

      11、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12、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13、二品雲腴,喉底留鮮。

      14、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15、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16、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17、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18、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十八道茶藝口訣

十八道茶藝口訣如下: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焚香靜氣就是透過點香來營造祥和溫聲的氣氛,“活水還須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孔雀開屏是向嘉賓介紹今天泡茶所有的精美的茶具,“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

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孟臣是明代製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孟臣沐淋就是用開水將壺裏壺外燙洗一遍,其目的是消提高壺溫,然後把茶葉放入燙好的壺內稱之爲烏龍入宮。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武夷巖茶講究“高沖水,低斟茶”,因此稱爲高山流水,即懸壺高衝使茶葉隨着水浪上下翻滾;接着,用壺蓋輕輕颳去壺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稱爲春風拂面。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頭一道茶湯一般不喝,可以拿來湯洗茶杯,稱爲若琛出浴。

或者直接注入茶海稱爲烏龍入海;再向母壺中注入開水後,在壺的表層再次澆淋一層白開水,稱爲重洗仙顏。

第六道:玉液回壺,再注甘露。

將母壺中泡好的茶注入子壺,稱這爲玉液回壺;母壺中的茶水倒乾淨後,趁着壺熱再注入開水,稱爲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將子壺中的茶湯快速且均勻地注入聞香杯中,就好像祥龍行雨,甘霖普降;當子壺中茶湯剩少許時,再用點斟手法點斟一遍,稱爲鳳凰點頭。

第八道: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將品茶杯倒扣在聞香杯上就稱爲珠聯璧合,表示有情人終成眷屬;再將兩個緊扣的杯子翻轉過來,稱之爲鯉魚翻身,取魚躍龍門之意,表示事業輝煌騰達。

第九道:捧杯敬茶,衆手偉盅。

茶從離泡茶者最近的嘉賓傳遞給最遠的嘉賓,稱爲衆手傳盅,表示傳遞友情。

第十道:鑑賞雙色,喜聞高香。

喜聞幽香是三聞中的頭一聞,將聞香杯輕輕地提起,用兩隻掌心,慢慢地來回搓揉,這樣杯底的茶香就能溢出來了;然後再觀其湯色,琥珀色是優質茶色。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端杯又有一定的講究,拇指、食指護杯沿,中指托住杯底,稱之爲三龍護鼎,女士可使用蘭茶指;然後品茶,小口細啜。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再斟流霞,就是斟上第二杯茶;二探蘭芷就是第二次聞香

第十三道:二品雲腴,喉底留鮮。

雲腴是古人對茶葉的一種美稱,二品雲腴就是品這第二道茶。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石乳是元代一種貢茶,三斟石乳就是斟第三道茶,聞第三道茶又與前兩次不同,是用口腔來聞,大口地將茶香吸入,再從鼻子徐徐呼出,猶如吸菸一般。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細細體會領悟茶韻!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君子之交淡如水”,在品了三杯後,斟上一杯清純的白開水,將白開水含在口中,過一會兒再嚥下去,會感到口中有一種甘甜,此時無茶勝有茶。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上好的巖茶可沖泡到“七泡有餘香”,“九泡色香味全”,有興趣的話,可以上試一試。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最後借清茶一杯,感謝茶人栽制佳茗的恩典,並希望各位嘉賓成爲永遠的朋友。

茶藝十八道指哪十八道?

第一道:神入茶鏡 茶者在沏茶前應先以清水淨手,端正儀容,備好茶具,聆聽中國傳統音樂,來幫助自己的心靈進入平和、愉悅的茶境。

第二道:烹煮甘泉 沏茶擇水甚爲關鍵,水質優劣,直接影響茶的色、香、味。

烹煮的水溫需達到100℃,這個水溫泡出來的茶,更能體現鐵觀音獨特的韻味。

第三道:沐淋甌杯 主要讓蓋甌吸收一定的溫度,使泡出來的茶味美、甘純。

第四道:若琛出浴 若琛是古時候景德鎮一位制杯能手,因爲他制的杯小、白、薄,後人爲了紀念他,把品茗杯也稱“若琛杯”。

第五道:葉嘉酬賓 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

葉嘉酬賓就是請人家一起鑑賞鐵觀音的外觀與形狀。

第六道:觀音入宮 把鐵觀音匯入甌杯,美其名曰:“觀音入宮”。

第七道:懸壺高衝 高衝有利於激盪茶葉,使它的色、香、味更容易發揮。

第八道:春風拂面 用甌蓋輕輕颳去漂浮的泡沫,使茶更清新潔淨。

第九道:觀音入海 品飲鐵觀音講究“一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第一泡是敬天地神靈。

第十道:高山流水 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高山流水有知音,希望這高山流水有知音,希望這高山流水能激起您心中的共鳴。

第十一道:甌裏韻香 “甌裏韻香”是讓鐵觀音在甌杯裏充分釋放出獨特的香和韻。

第十二道:玉液移盅 把泡好的茶湯移入公道杯中,使茶湯濃淡均勻,香純一致。

第十三道:普降甘露 將茶湯快速而均勻地依次注入聞香杯,稱爲“普降甘露”。

第十四道:天地“和”一 把品茗杯反扣在聞香杯上,吸天地之靈氣,萬物之精華,在飲品時,體會茶道融於自然。

第十五道:扭轉乾坤 把聞香杯的茶倒入品茗杯中,翻動茶湯,使香氣更加集中於聞香杯中,便於聞香和品茗。

第十六道:喜聞幽香 置聞香杯於鼻下二寸處,輕輕轉動,吸收,聞香如雨過天晴般晴朗,深吸,流入肺腑如鳥語花香般明媚,令人心曠神怡。

第十七道:品啜甘茗 “陸羽"茶經中記載:品茶要先聞其香,再觀其色,後品其味。

品茶分爲三口品,一品香,二品味,三品韻。

所謂“三口方知味,三翻才動心”達到天、地、人三者“和”的境界。

第十八道:重賞餘韻 重賞品茗空杯中的餘香。

天地神韻,茶品人生。

求問茶道高手,功夫茶的18道工序是什麼?選用什麼樣的茶葉,水溫等

一、恭請上座 ——請客人就座。

二、活火煮泉 ——古人說七分茶十分水,好茶需有好水來沏。

井水次、河水中、泉水上,沏泡烏龍茶的水溫要用100度的熱水。

三、佳葉共賞 ——佳期葉是宋代大文毫蘇東坡對茶葉的讚美的稱呼,鐵觀音形如觀音重如鐵。

素有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的讚美的稱呼。

4、孟臣淨心 ——孟臣是明朝打造紫砂壺的名匠,他做的紫砂壺被後人奉爲至寶。

現在許多名貴的壺都被稱爲孟臣壺。

這式是用熱水將紫砂壺溫一下

五、高山流水 ——把壺高高提起,猶如泉水從山中流下。

六、烏龍入宮 ——用茶導將茶葉拔入壺中。

七、芳草回春 ——茶葉在水的沖泡下徐徐睜開,比如春天剛剛發芽的小草。

八、荷塘飄香 ——茶人講究一泡湯、二沏茶、三泡四泡是精華。

烏龍茶屬半發酵茶,第一遍的茶湯咱們把它倒掉。

九、高衝低卙 ——將水壺高高懸起,逐漸靠近紫砂壺注入熱水。

十、春風拂面 ——用壺蓋輕輕的颳去壺口的沫浡。

十一、滌淨凡塵 ——將壺的外表沖洗乾淨,在是增加壺的溫度,讓茶湯更好的浸泡出來。

12、內外養生 ——在北方的冬天氣溫較低,爲保持茶壺的溫度用茶巾將壺包起來稱爲內養生。

十三、玉杯展翅 ——將聞香杯和品名杯由外向內輕輕的翻轉過來,動作要緩慢優美.

十4、分承香露 ——將第一遍洗茶之水用來溫熱喝茶杯與聞香杯。

十五、遊山玩水 ——將聞香杯的茶湯倒入喝茶杯,並在杯中扭轉,取出杯口向上放之。

十六、獅子滾繡球——將喝茶杯傾斜九十度放入另外一杯中由外向內轉一下一週。

十七、關公巡城 ——關公全名關羽,出生於明朝,是一位著名的武將。

把軍事專門用語套用到喝茶,大概也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

巡城指軍事批示官檢查城池防地的守勢工事、武裝設備和軍隊戰鬥力的工作。

在沖泡工夫茶的時候,把聞香杯杯緊靠在一路,用茶壺沿著四個小杯打轉地注入茶水,這個動作是巡迴的運動,目的是要把茶水的份量和香味均勻地分配給四隻杯子,以避免厚此薄彼。

這動作就像關公巡城,處處具到一樣。

十八、韓信點兵 ——韓信點兵用於喝茶也是茶道的一大特色,韓信也是一員大將,每天都要點兵。

這裏的韓信點兵用於茶湯的均勻,好使每一杯茶的香氣與口感到達一樣。

十九、喜慶加冕 ——將喝茶杯反扣在聞香杯之上,是祝各位加官進爵,鵬程萬里。

二十、扭轉乾坤 ——拇指壓住喝茶杯的杯底,有中指和食指夾住聞香杯,由外向內輕輕倒轉。

二十一、敬奉香茗——雙手將沏好的茶湯敬與客人。

二12、斗轉星移——扶住喝茶杯的杯沿,輕輕的轉一下聞香杯把杯拿起,祝 各位好運連連。

二十三、喜聞高香——將聞香杯放在手心在鼻前輕輕的轉一下,一股蘭花之氣撲鼻而來,溢人心肺。

二十4、三龍護鼎——用中指托住杯底,拇指和食指扶住杯沿稱爲三龍護鼎。

二十五、鑑賞茶湯——一杯好的烏龍茶的茶湯應是金的,清澈透明。

二十六、一品鮮爽——一口爲喝、二口爲飲、三口爲品。

二十七、重演芳華——再次注入熱水,展現茶芳。

二十八、自有公道——請各位慢慢的品茶,並自己演習沏泡。

功夫茶茶藝共有十八道程序。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焚香靜氣,就是透過點燃這支香,來營造祥和,肅穆,無比溫馨的氣氛。

希望這動人肺腑的幽香,能使各人心曠神怡,也但願你的心會伴隨着這悠悠嫋嫋的香菸,昇華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是一個精通茶道的茶人,他總結沏茶的經驗說:“活水還須活火烹。

”活煮甘泉,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孔雀開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麗的羽毛,咱們藉助孔雀開屏這道程序,向嘉賓介紹今天沏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

“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讚美的稱呼。

葉嘉酬賓,就是請各人鑑賞烏龍茶的外觀形狀。

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大彬是明朝製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他所製作的紫砂壺被後代茶人歎爲觀止,視爲至寶,所以後人都把名貴的紫砂壺稱爲大彬壺。

大彬沐淋,就是用開水澆燙茶壺,其目的是洗壺並提高壺溫。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武夷茶藝講究“高沖水,低斟茶。

”高山流水即將開水壺提高,向紫砂壺內沖水,使壺內的茶葉隨水浪翻滾,起到用開水洗茶的作用。

“春風拂面”是用壺蓋輕輕地颳去茶湯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壺內的茶湯更清沏潔淨。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美貌

品飲武夷巖茶講究“頭泡湯,二沏茶,三泡,四泡是精華。

”頭一泡衝出的茶湯咱們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

因爲茶湯呈虎魄色,從壺口流向茶海彷彿蛟龍入海,所以稱之爲烏龍入海。

“重洗美貌”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處摩崖石刻,在這裏意喻爲第二次沖水。

第二次沖水不僅要將開水注滿紫砂壺,而且在加蓋後還要用開水澆淋壺的外部,這樣內外加溫,有利於茶香的散發。

第六道:相哺,再注甘露

沖泡武夷巖茶時要備有兩把壺,一把紫砂壺專門用於沏茶,稱爲“泡壺”或者“母壺”;另外一把容積相等的壺用於儲存泡好的茶湯,稱之爲“海壺”或者子壺。

現代也有人用“公道杯”代替海壺來儲備茶水。

把母壺中泡好的茶水注入子壺,稱之爲“相哺”。

母壺中的茶水倒乾淨後,乘着壺熱再衝開水,稱之爲“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將海壺中的茶湯快速而均勻地依次注入聞香杯,稱之爲“祥龍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

當海壺的茶湯所剩不多時,則應將巡迴快速斟茶改爲點斟,這時候茶藝小姐的用手做姿勢一高一低有節拍地點斟茶水,形象地稱之爲“鳳凰點頭”,象徵着向嘉賓行禮致敬。

過去有人將這道程序稱之爲“關公巡城”,“韓信點兵”,因這樣的解說充滿刀光劍影,殺氣太重,有背茶道以“和”爲貴的基本精神,所以咱們予以揚棄。

第八道: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聞香杯中斟滿茶後,將描有龍的喝茶杯倒扣過來,蓋在描有鳳的聞香杯上,稱之爲夫妻和合,也可稱爲“龍鳳呈祥”。

把扣合的杯子翻轉過來,稱之爲“鯉魚翻身”。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鯉魚翻身躍過龍門可化龍而去。

咱們藉助這道程序祝願在座的各位嘉賓家子和睦,事業發達。

第九道:捧杯敬茶,衆手偉盅

捧杯敬茶是茶藝小姐用雙手把龍鳳杯捧到齊眉高,然後恭恭敬敬地向右側的第一位客人行注目點頭禮後把茶傳給他。

客人接到茶後不能獨個先品爲快,應當也恭恭敬敬地向茶藝小姐點頭致謝,並按照茶藝小姐的姿勢依次將茶傳給下一位客人,直到傳到坐在離茶藝小姐最遠的一位客人爲止。

然後再從左側同樣依次傳茶。

透過捧杯敬茶衆手傳盅,可使在座的賓主們心貼得更緊,感情更親近,氣氛更融洽。

第十道:鑑賞雙色,喜聞高香

鑑賞雙色是指請客人用左手把描有龍鳳圖案的茶杯端穩,用右手將聞香杯慢慢地提起來,這時候聞香杯中熱茶全部注入喝茶杯,隨着喝茶杯溫度的升高,由熱敏瓷陶製的烏龍圖案會從黑色變爲五彩。

這時候還要注重察看杯中的茶湯是不是呈清亮豔麗的虎魄色。

喜聞高香是武夷品茶三聞中的頭一聞,即請客人聞一聞杯底留香。

第一聞是聞茶香的純度,看是不是香高辛銳無異味。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三龍護鼎是請客人用拇指,食指扶杯,用中指托住杯底,這樣拿杯既穩當又雅觀。

三根手指頭喻爲三龍,茶杯如鼎,故這樣的端杯姿勢稱爲三龍護鼎。

初品奇茗是武夷山品茶中的頭一品。

茶湯入口後不要馬上嚥下,而是吸氣,使茶湯在口腔中翻滾流動,使茶湯與舌根,舌尖,舌面,舌側的味蕾都充分接觸,以便能更精確地品悟出奇奧的茶味。

初品奇茗主如果品這沏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沒有“老火”或者“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再斟流霞是指爲客人斟第二道茶。

宋代范仲淹有詩云:“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

”蘭花之香是世人公認的王者之香。

二探蘭芷是請客人第二次聞香,請客人細細地相比較,看看這清幽,淡雅,甜潤,悠遠,捉摸不定的茶香是不是比單純的蘭花之香更勝一籌。

第十三道:二品雲腴,喉底留甘

“雲腴”是宋代書法家黃庭堅對茶葉的讚美的稱呼。

“二品雲腴”即請客人品第二道茶。

二品主要品茶的滋味,看茶湯過喉是鮮爽,甘醇,還是生澀,平淡。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石乳”是元朝武夷山貢茶中的珍品,後人常用來代表武夷茶。

“三斟石乳”即斟第三道茶。

“蕩氣迴腸”是第三次聞香。

品啜武夷巖茶,聞香講究“三口氣”即不僅用鼻子聞,而且可用口大口地吸入茶香,然後從鼻腔呼出,持續三次,這樣可以全身感觸感染茶香,更細膩地辨別茶葉的香型特徵。

茶人們稱這種聞香的方法爲“蕩氣迴腸”。

第三次聞香還在於鑑定茶香的長期性。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含英咀華”是品第三道茶。

清朝大才子袁枚在品飲武夷巖茶時說:“品茶應含英咀華並徐徐咀嚼而體貼之。

”其中的英和華都是花的意思。

含英咀華即在品茶時像是在嘴裏含着一朵小花一樣,慢慢地咀嚼,細細地玩味,只有這樣才氣領悟到武夷巖茶所特有的“香,清,甘,活”,無此美妙的巖韻。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古人講“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飲了三道濃茶之後,再喝一口白開水。

喝這口白開水千萬不可急急嚥下而應當像含英咀華一樣細細玩味,直到含不住時再吞下去。

嚥下白開水後,再張口吸一口氣,這時候您一定會感到滿口生津,回味甘甜,無比舒暢。

多數人都會有“此時無茶勝有茶”的感覺。

這道程序反應了人的生活的一個哲理---平平淡淡老是真。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好的武夷巖茶七泡有餘香,九泡仍不失茶真味。

名茶探趣是請客人自己動手沏茶。

看一看壺中的茶泡到第幾泡還能保持茶的色香味。

“游龍戲水”是把泡好的茶葉放到清水杯中,讓客人撫玩泡後的茶葉,行話稱爲“看葉底”。

武夷巖茶是半發酵茶,葉底三分紅,七分綠。

葉片的周邊呈暗紅色,葉片的內部呈綠色,稱之爲“綠葉紅鑲邊。

”在茶藝表演時,由於烏龍茶的葉片在清水中擺動很像龍在戲水,故名“游龍戲水。

第十八道:賓主站起,盡杯謝茶

孫中山先生曾倡導以茶爲國飲。

魯迅先生曾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

”“吃茶喝茶之樂,其樂無窮”自古以來,人們視茶爲健身的良藥,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徑,友情的紐帶,在茶藝表演竣事時,請賓主站起,同乾了杯中的茶,以相互祝願來竣事這次茶會。

每一種茶葉的溫度不一樣,這個就沒有辦法一一說了。

茶藝口訣

茶藝的口訣是:席要潔,具要淨。

氣要勻,心要清。

神要聚,體要鬆。

指要柔,臂要彎。

壺要懸,斟要低。

聞要細,飲要啜。

清若蘭,飄九畹。

苦和甘,心自明。

人生味,寓其中。

茶是儒,貴禮雅。

茶是佛,長至善。

茶是道,重攝生。

惜茶心,存感恩。

品好茶,福長遠。

頭泡衝出的茶湯我們一般不喝,而是用來溫杯;直接注入茶海。

因爲茶湯呈琥珀色,從壺口流向茶海好像蛟龍入海,所以稱之爲烏龍入海。

傳統的茶藝十八式是什麼

第一步:絲竹和鳴

準備茶具、掛畫、點香、演奏音樂、等待嘉賓。

茶會有「一期一會」之說,每一次的茶會,可能都是一生中僅有的一次,所以要以很虔敬的心來做準備工作,以很喜悅的心來等待嘉賓的來臨。

第二步:恭迎嘉賓

開啟煮水器、置杯就定位。

學茶藝的目的在提升一個人的生活質量,所以泡茶要有順序,動作要文雅。

第三步:臨泉松風

水沸。

陸羽《茶經》有水三沸之說。

靜坐爐邊聽水聲,初沸如魚目,水聲淙淙似鳴泉,二沸、三沸聲漸奔騰澎湃,如秋風蕭颯掃過鬆林。

第四步:孟臣溫暖

溫壼。

先溫壼,稍後放入茶葉沖泡熱水時,纔不致冷熱懸殊。

明朝工藝大師惠孟臣制有孟臣壺,乃工夫茶四寶之一。

第五步:精品鑑賞

賞茶。

評茶四步驟,首先在賞幹茶。

以好茶餉客,當請客人先觀賞茶葉,油亮美觀的茶葉,還未沖泡,已令人神往。

第六步:佳茗入宮

茶置壺中。

宮者,室也。

蘇軾曾有詩言:「從來佳茗似佳人。

」將茶葉輕置壺中,如請佳人輕移蓮步登堂入室,滿室生香。

第七步:潤澤香茗

溫潤泡。

先溫潤泡,將緊結的茶葉泡鬆,可使未來每泡茶湯,湯色維持同樣的濃淡。

第八步:荷塘飄香

溫潤泡的茶水,倒入茶海中。

茶海雖然小,有茶湯注入則茶香拂面,能滌昏昧,清精神,破煩惱。

第九步:旋律高雅

泡茶時兩手的動線以向內畫圈爲原則,如音樂的旋律,畫出高雅的弧線,表現有韻律的動感。

第十步:沐淋甌杯

溫杯。

主人將茶海中的溫潤泡茶水,平均倒入聞香杯中,客人將自己聞香杯中的茶水用左手倒入品茗杯中,再以右手將品茗杯中的茶水倒入水方中。

若深甌是工夫茶四寶之一,即喝茶用的小杯。

等待第一泡茶的時間,先聞香暖手。

泡茶要注意動作的平衡,所以用左手操作聞香杯,右手操作品茗杯;左手操作煮水器,右手操作主泡器,以顯示左、右手動作的平衡

第十一步:茶熟香溫

斟茶。

茶先斟入茶海中再分倒到客人杯中,可使每位客人杯中的茶湯濃度相同,故茶海又名公道杯

第十二步:茶海慈航

分茶入杯。

主人將茶海中的茶,平均斟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中。

中國人說:「斟茶七分滿,斟酒八分滿,盛飯九分滿。

」主人斟茶時無富貴貧賤之分,每位客人皆斟七分滿,斟的是同一把壺中泡出同濃淡的茶湯,如觀音普渡,衆生平等。

第十三步:熱湯過橋

聞香杯之茶湯斟入品茗杯。

第十四步:杯裏觀色

觀賞湯色。

好茶的茶湯清澈明亮,從翠綠、蜜綠到金黃,令人觀之賞心悅目。

第十五步:幽谷芬芳

聞香。

高口的聞香杯底,如同開滿百花的幽谷,隨着溫度的逐漸降低,散發出不同的芬芳,有高溫香、中溫香、冷香,值得細細體會。

第十六步:聽味品趣

品茶,品字三個口,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用心體會茶的美。

第十七步:品味再三

茶藝的美包含了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即感官的享受和人文的滿足。

所以品茶時要專注,眼耳鼻舌身意,全方位的投入。

一杯茶分三口以上慢慢地細品,飲盡杯中茶。

第十八步:和敬清寂

靜坐回味,品趣無窮。

茶會有「一期一會」之說,每一次的茶會,可能都是一生之中僅有的一次,相聚品茶,是緣份,也是福份,以茶結緣,以福相托,清心、誠意,在和平、寧靜的氛圍中,進入無憂的禪境。

茶道步驟口訣

茶道步驟口訣

茶道步驟口訣,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喝茶,但是泡茶有很多技巧,現在茶道中卻流行一種幹泡法,它也叫茶道幹,那麼茶道幹應該怎麼喝呢?下面說說茶道步驟口訣,希望你喜歡。

茶道步驟口訣1

1、準備茶具

茶道幹泡法,準備的茶具應該是茶道組,也叫茶道六君子,它們有壺承、蓋碗以及公道杯還有隨手泡和水盂以及過濾網和茶杯組成,白瓷茶具或者紫砂茶具都可以。

2、清潔茶具

茶道幹泡法也要把茶具清潔一下,它的清潔方法是要用茶夾把茶杯,放在茶盂的上方用流水進行潔具,這樣有利於保持桌面的乾爽,把茶具清潔以後,要把茶杯放回茶托中。

3、賞茶和頭茶

茶道幹泡法中的賞茶是把茶葉給客人觀看,讓它們看茶葉的外形與顏色,也可聞茶葉的氣味。

審查以後可以直接投茶,投茶時可以用茶匙取適量的茶葉放到沖泡的茶具中,茶葉的多少可以根據茶葉品處與人們的口味來具體選擇。

4、泡茶與奉茶

在茶道幹泡法沖泡,它大有講究,如果沖泡烏龍茶屬於半應該在一百度,根號十秒鐘左右就可以出他出湯的時候,泡茶者的.拇指和中指捏住,蓋板的邊緣,食指搭在蓋子上,蓋子和杯子中間留出一道縫隙,讓茶湯從這個縫隙中流出。

奉茶的時候一定要記住,是從右到左開始,而且在特定場合下要區別身份,身份高的人優先。

5、收具

茶道幹泡法中,喝完茶以後,一定要把茶具收起來,而且要將喝過的茶葉倒掉,或所有茶具全部清洗乾淨,擺放整齊。

茶道步驟口訣2

茶茶道的程序

第一道 備器八則 解釋: 準備器具等候使用。

第二道 傾共八則 解釋: 將茶掏出。

第叄道 鑑賞佳名 解釋: 鑑賞茶的名字。

第四道 清泉初沸 解釋: 讓飲者瞭解我們採用的是泉水。

第五道 茶壺淋淋 解釋: 沖洗耳恭聽茶壺,保持壺身的溫度。

第六道 烏龍八宮 解釋: 把茶葉比和烏龍,把茶壺比作宮殿,從而提高茶的身份。

第七道 衝懸壺高 解釋: 沖茶的時候要懸在空中越衝越高。

第八道 推泡抽屜 解釋: 將茶壺的殘渣和泡沫推出。

第九道 重洗仙顏 解釋: 重洗壺身。

第十道 若琛出浴 解釋: 潰洗茶葉。

第十一道 遊山玩水 解釋: 將茶壺在茶海里燙一下,在桌布上巾貼幹。

第十二道 關公巡城 解釋: 均勻的分配茶水巡無次。

第十叄道 韓信點兵 解釋: 最後幾滴是精華。

第十四道 喜聞幽香 解釋: 用聞香杯來品嚐茶的香味。

第十五道 叄龍護鼎 解釋: 握茶壺的姿勢,把手指比喻成叄條龍,把茶壺比喻成鼎。

第十六道 鑑賞湯色 解釋: 觀賞茶的顏色,好的茶呈現金,次品則發黑。

第十七道 細品佳名 解釋: 小口,小口的飲茶,細細的品賞茶的味道。

第十八道 重賞餘韻 解釋: 喝光的茶杯,仍留有茶的餘香。

茶藝大師速成記憶口訣

一、溫壺:

以熱水淋茶壺,提高茶壺溫度,纔不至於在泡茶的時候水溫被茶壺搶走,影響茶湯的風味。

二、置茶:等待茶壺溫熱的時間_,將要泡的茶葉從茶倉中取出,放入茶則。

這時可以請賓客賞茶,也藉這個機會與客人交流,介紹他們認識此茶的特色,香氣?顏色?外觀?賞完茶後再放回原處。

三、溫潤泡:將熱水均勻地淋在茶葉上,使茶葉受熱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後立刻倒出來。

目的在使某些比較緊結的茶(像阿里山石棹一帶的珠露茶)舒張,這樣茶湯纔會均勻好喝,也有些人覺得這樣比較清潔,但並不是每一種茶都適合溫潤泡這道手續。

四、醒茶:將溫潤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當中,靜待一段時間讓茶葉舒緩。

等待醒茶的時間可用茶海中的熱水溫聞香杯。

五、沖泡:注水量以所泡的杯數決定,放入的茶種、與茶葉量多寡會影響沖泡所需的時間,至少需要四十五秒到一分鐘,有些需要一分半鐘,這段時間用可以用來溫飲杯。

鐵觀音茶藝的口訣

1、 漸入茶境:沏茶前清水淨手、端正己容、平心靜氣,走向茶境。

2、 茶具展示:碳爐、水壺、甌杯、茶杯、茶匙、茶鬥、茶夾、茶通3、 烹煮泉水:用純靜的山泉水注入壺中,烹煮至三沸。

4、 熱甌淨杯:燒沸的泉水衝入托盤,晶瑩剔透的白玉杯帶着熱氣從圓盤中扶搖而上,猶如貴妃出浴。

5、 觀音入宮:右手端平茶鬥,左手拿起茶匙,把鐵觀音茶裝入甌裏,此謂:“觀音入宮“6、 懸壺高衝:拿起水壺,對準甌杯,先底後高,衝入甌杯的水注保持均勻而有力度,茶體隨着水流方向旋轉而充分舒展,也稱“滾珠落玉“7、 春風拂面:左手提起甌蓋,輕輕地在歐面上繞圈,把浮沫颳起,用水衝淨。

8、 甌裏韻香:鐵觀音是烏龍茶中的名品,其生產環境得天獨厚。

採製技藝十分精湛,素有“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之美稱,爲了讓甌裏的茶葉釋放出香和韻。

必須等待一至兩分鐘方能斟茶。

9、 三龍護鼎:斟茶時,把右手的拇指,中指按在甌杯的邊沿,食指按住甌蓋的頂端,提起蓋甌,稱“三龍護鼎”10、 行雲流水:提起蓋甌,循托盤邊沿輕繞一圈,讓附在甌底的水滴落。

11、點水留香:把甌裏的點滴香茗分在各個小杯,濃談均勻 民間稱爲:“韓信點兵“12、香茗敬賓:茶主端茶請客,彬彬有禮,敬賓品茗,展現出人與人,人與茶之間和諧。

13、品香尋韻:端起茶杯,幽香沁心,呷上一口,醇和甘鮮,飯後,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十八道的茶道茶藝表演流程步驟

中國茶道發展迅速,目前有很多人都在茶道茶藝表演,那麼你們知道茶道茶藝表演步驟是什麼樣子的嗎?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十八道的茶道茶藝表演步驟,一起來看看。

十八道的茶道茶藝表演步驟

  1、清泉初沸:要泡好一壺茶,水質是很重要的,宋代文豪蘇東坡 總結 經驗 說:“活水還需活火烹”即活煮甘泉。

  2、傾茶入則:將特定的茶慢慢傾入茶則。

  3、鑑賞佳茗:我們所用的烏龍茶是著名的品種安溪“鐵觀音”,條索捲曲壯結,色澤鮮潤,歷來有美如觀音重如鐵,久泡有餘香之稱。

  4、茶壺淋霖:

  (1)起燙壺的作用。

  (2)燙盅。

  (3)冷卻水:因第一泡是中溫潤泡,水溫只需80度左右,起溫壺溫茶葉的作用,同時能使第二泡的色香味更好的發揮。

  5、烏龍入宮:(落茶)我們把茶壺比成宮殿,呈現出烏龍茶的身價。

品飲烏龍茶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頭一泡衝出的茶湯我們一般不喝。

  6、若琛出浴:若琛是古代景德鎮的一位制杯能手,因它制的杯白、小、薄,後人爲了紀念他,把品茗杯也稱若琛杯。

  7、懸壺高衝:(沖茶)高衝有利於激燙茶葉,使它的色、香、味更好的發揮。

  8、推泡抽眉:是用壺蓋颳去泛起的白色泡沫。

  9、薰洗仙顏:沖洗壺身,同時觀看茶熟。

  10、遊山玩水:把壺底的餘水沾幹抹掉。

  11、關公巡城:將沖泡一分鐘左右的茶依次巡迴注入茶海,均勻分配茶湯,使每一杯茶濃度一樣。

而茶應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情意,以表示我們對中國茶 文化 的情和意。

  12、韓信點兵:壺中茶少許時,一點一點均勻地滴入各茶杯中,以表達點點滴滴的茶香味一致。

  13、鯉魚翻身:把聞香杯的茶倒入品茗杯中,將扣合的杯子翻轉過來,稱之爲“鯉魚翻身”。

中國古神話 傳說 ,鯉魚翻身躍過龍門可化龍而去,我們藉助這道程序祝福在坐的各位嘉賓,生活美滿,事業發達。

  14、喜聞幽香:把聞香杯輕輕提起,將空杯角觸及鼻端,深呼吸,喜聞幽香。

  15、三龍護鼎:(端杯)藝術上端品茗杯的姿勢,拇指和食指輕扶品茗杯沿,中指頂住杯底。

  16、鑑賞湯色:(看茶)請看看茶湯的顏色是否清澈明亮。

  17、細品佳茗:一杯茶分幾小口慢慢啜飲,您會感到口鼻生香,喉低迴甘。

  18、重賞餘韻:重賞品茗空杯的餘香。

  鐵觀音十八道茶藝表演

  第一道:“若琛出浴”茶是至清至潔,天寒地域的靈物,用開水燙洗一下,本來就已經乾淨的品茗杯和聞香杯。

使杯杯底做到至清至潔,—塵不染,也是對各位嘉賓的尊敬。

  第二道:“火煮山泉”泡茶用水極爲講究,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是一個精通茶道的茶人,他總結泡茶的經驗時說:“活水還須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今天我們選用的是純淨水。

  第三道:“葉嘉酬賓”葉嘉是宋代詩人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葉嘉酬賓是請大家鑑賞茶葉,可看其外形、色澤,以及嗅聞香氣。

這是鐵觀音,其顏色青中常翠,外形爲包揉形,以勻稱、緊結、完整爲上品。

  第四道:“孟臣沐淋”孟臣是明代的制壺名家(惠孟臣),後人將孟臣代指各種名貴的紫砂壺,因爲紫砂壺有保溫、保味、聚香的特點,泡茶前我們用沸水淋澆壺身可起到保持壺溫的作用。

亦可藉此爲各位嘉賓接風洗臣,洗去一路風塵。

  第五道:“若琛出浴”茶是至清至潔,天寒地域的靈物,用開水燙洗一下,本來就已經乾淨的品茗杯和聞香杯。

使杯身杯底做到至清至潔,—塵不染,也是對各位嘉賓的尊敬。

  第六道:“烏龍入宮”茶似烏龍,壺似宮殿,取茶通常取壺的二分之一處這主要取決於大家的濃淡口味,詩人蘇軾把烏龍入宮比做佳人入室,他言:“細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在詩句中把上好的烏龍茶比作讓人一見傾心的絕代佳人,輕移蓮步,使得滿室生香,形容烏龍茶的美好。

  第七道:“高山流水”茶藝講究高沖水,低斟茶。

  第八道:“春風拂面”用壺蓋輕輕推掉壺口的茶沫。

烏龍茶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

功夫茶的第一遍茶湯,我們一般只用來洗茶,俗稱溫潤泡,亦可用於養壺。

  第九道:重洗仙顏:意喻着第二次沖水,淋澆壺身,保持壺溫。

讓茶葉在壺中充分的釋放香韻。

  第十道:“遊山玩水”功夫茶的浸泡時間非常講究,過長苦澀,過短則無味,因此要在最佳時間將茶湯倒

  第十一道:“祥龍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

“鳳凰點頭”象徵着向各位嘉賓行禮致敬

  第十二道:“珠聯璧合”我們將品茗杯扣於聞香杯上,將香氣保留在聞香杯內,稱爲“珠連璧合”。

在此祝各位嘉賓家庭幸福美滿。

  第十三道:“鯉魚翻身”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鯉

  魚翻身躍過龍門可化龍而去,我們借這道程序,祝福在座的各位嘉賓跳躍一切阻礙,事業發達

  第十四道:“敬奉香茗”坐酌淋淋水,看間澀澀塵,無由持一碗,敬於愛茶人。

  第十五道:“喜聞幽香” 請各位輕輕提取聞香杯45度,花好月圓,把高口的聞香杯放在鼻前輕輕轉動,你便可喜聞幽香,高口的聞香杯裏如同開滿百花的幽谷,隨着溫度的逐漸降低,你可聞到不同的芬芳。

  第十六道:“三龍護鼎” 即用大拇指和食指輕扶杯沿,中指緊托杯底,這樣舉杯既穩重又雅觀

  第十七道:“鑑賞湯色”現請嘉賓鑑賞鐵觀音的湯色呈金黃明亮。

  第十八道:“細品佳茗”一口玉露初品,茶湯入口後不要馬上嚥下,而應吸氣,使茶湯與舌尖舌面的味蕾充份接觸您可小酌一下;第二口 好事成雙,這口品下主要品茶湯過喉的滋味是鮮爽,甘醇還是生澀平淡;第三口 三品石乳,您可一飲而下。

希望各位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充分享受那幽情雅趣,讓忙碌的身心有個寧靜的迴歸。

  茶道表演流程

  第一道淨手和欣賞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爲上,這個都是爲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準備。

  第二道燙杯溫壺

  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爲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第三道馬龍入宮

  把茶葉放到器具裏,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裏,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第四道洗茶

  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

目的是爲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第五道沖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纔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第六道春風拂面

  完全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爲的是隻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第七道封壺

  蓋上壺蓋,儲存茶壺裏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第八道分杯

  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玉液回壺

  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十道分壺

  然後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第十一道奉茶

  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第十二道聞香

  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第十三道品茗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第強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來自面。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第八道: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第九道:捧杯敬茶,衆手偉盅。

第十道:鑑賞雙色,喜聞高香。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第十三道:二品雲腴,喉底留鮮。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千觸務雙附萬排官迴腸。

第來自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來自。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第八道: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第九道:捧杯敬茶,衆手偉盅。

第十道:鑑賞雙色,喜聞高香。

第十來自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第十三道:二品雲腴聲壓,喉底留鮮。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茶藝是一種文化。

茶藝在中阿國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又廣泛吸收和借鑑了其它藝術形式,並擴展到文學、藝術等領域,形成了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中國茶文化。

是包括茶葉品評技法和藝術操作手段的鑑賞以穿息嚴房組本誤見及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

十八道茶藝口訣是什麼

      

      1、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2、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3、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4、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5、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6、相哺,再注甘露。

      7、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8、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9、捧杯敬茶,衆手偉盅。

      10、鑑賞雙色,喜聞高香。

      11、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12、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13、二品雲腴,喉底留鮮。

      14、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15、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16、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17、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18、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十八道茶藝口訣

十八道茶藝口訣如下: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焚香靜氣就是透過點香來營造祥和溫聲的氣氛,“活水還須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孔雀開屏是向嘉賓介紹今天泡茶所有的精美的茶具,“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

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宮。孟臣是明代製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孟臣沐淋就是用開水將壺裏壺外燙洗一遍,其目的是消提高壺溫,然後把茶葉放入燙好的壺內稱之爲烏龍入宮。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武夷巖茶講究“高沖水,低斟茶”,因此稱爲高山流水,即懸壺高衝使茶葉隨着水浪上下翻滾;接着,用壺蓋輕輕颳去壺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稱爲春風拂面。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仙顏。頭一道茶湯一般不喝,可以拿來湯洗茶杯,稱爲若琛出浴。或者直接注入茶海稱爲烏龍入海;再向母壺中注入開水後,在壺的表層再次澆淋一層白開水,稱爲重洗仙顏。

第六道:玉液回壺,再注甘露。將母壺中泡好的茶注入子壺,稱這爲玉液回壺;母壺中的茶水倒乾淨後,趁着壺熱再注入開水,稱爲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將子壺中的茶湯快速且均勻地注入聞香杯中,就好像祥龍行雨,甘霖普降;當子壺中茶湯剩少許時,再用點斟手法點斟一遍,稱爲鳳凰點頭。

第八道:夫妻和合,鯉魚翻身。將品茶杯倒扣在聞香杯上就稱爲珠聯璧合,表示有情人終成眷屬;再將兩個緊扣的杯子翻轉過來,稱之爲鯉魚翻身,取魚躍龍門之意,表示事業輝煌騰達。

第九道:捧杯敬茶,衆手偉盅。茶從離泡茶者最近的嘉賓傳遞給最遠的嘉賓,稱爲衆手傳盅,表示傳遞友情。

第十道:鑑賞雙色,喜聞高香。喜聞幽香是三聞中的頭一聞,將聞香杯輕輕地提起,用兩隻掌心,慢慢地來回搓揉,這樣杯底的茶香就能溢出來了;然後再觀其湯色,琥珀色是優質茶色。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端杯又有一定的講究,拇指、食指護杯沿,中指托住杯底,稱之爲三龍護鼎,女士可使用蘭茶指;然後品茶,小口細啜。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再斟流霞,就是斟上第二杯茶;二探蘭芷就是第二次聞香

第十三道:二品雲腴,喉底留鮮。雲腴是古人對茶葉的一種美稱,二品雲腴就是品這第二道茶。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迴腸。石乳是元代一種貢茶,三斟石乳就是斟第三道茶,聞第三道茶又與前兩次不同,是用口腔來聞,大口地將茶香吸入,再從鼻子徐徐呼出,猶如吸菸一般。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細細體會領悟茶韻!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君子之交淡如水”,在品了三杯後,斟上一杯清純的白開水,將白開水含在口中,過一會兒再嚥下去,會感到口中有一種甘甜,此時無茶勝有茶。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上好的巖茶可沖泡到“七泡有餘香”,“九泡色香味全”,有興趣的話,可以上試一試。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最後借清茶一杯,感謝茶人栽制佳茗的恩典,並希望各位嘉賓成爲永遠的朋友。

茶藝十八道指哪十八道?

第一道:神入茶鏡 茶者在沏茶前應先以清水淨手,端正儀容,備好茶具,聆聽中國傳統音樂,來幫助自己的心靈進入平和、愉悅的茶境。

第二道:烹煮甘泉 沏茶擇水甚爲關鍵,水質優劣,直接影響茶的色、香、味。烹煮的水溫需達到100℃,這個水溫泡出來的茶,更能體現鐵觀音獨特的韻味。

第三道:沐淋甌杯 主要讓蓋甌吸收一定的溫度,使泡出來的茶味美、甘純。

第四道:若琛出浴 若琛是古時候景德鎮一位制杯能手,因爲他制的杯小、白、薄,後人爲了紀念他,把品茗杯也稱“若琛杯”。

第五道:葉嘉酬賓 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葉嘉酬賓就是請人家一起鑑賞鐵觀音的外觀與形狀。

第六道:觀音入宮 把鐵觀音匯入甌杯,美其名曰:“觀音入宮”。

第七道:懸壺高衝 高衝有利於激盪茶葉,使它的色、香、味更容易發揮。

第八道:春風拂面 用甌蓋輕輕颳去漂浮的泡沫,使茶更清新潔淨。

第九道:觀音入海 品飲鐵觀音講究“一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第一泡是敬天地神靈。

第十道:高山流水 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高山流水有知音,希望這高山流水有知音,希望這高山流水能激起您心中的共鳴。

第十一道:甌裏韻香 “甌裏韻香”是讓鐵觀音在甌杯裏充分釋放出獨特的香和韻。

第十二道:玉液移盅 把泡好的茶湯移入公道杯中,使茶湯濃淡均勻,香純一致。

第十三道:普降甘露 將茶湯快速而均勻地依次注入聞香杯,稱爲“普降甘露”。

第十四道:天地“和”一 把品茗杯反扣在聞香杯上,吸天地之靈氣,萬物之精華,在飲品時,體會茶道融於自然。

第十五道:扭轉乾坤 把聞香杯的茶倒入品茗杯中,翻動茶湯,使香氣更加集中於聞香杯中,便於聞香和品茗。

第十六道:喜聞幽香 置聞香杯於鼻下二寸處,輕輕轉動,吸收,聞香如雨過天晴般晴朗,深吸,流入肺腑如鳥語花香般明媚,令人心曠神怡。

第十七道:品啜甘茗 “陸羽"茶經中記載:品茶要先聞其香,再觀其色,後品其味。品茶分爲三口品,一品香,二品味,三品韻。所謂“三口方知味,三翻才動心”達到天、地、人三者“和”的境界。

第十八道:重賞餘韻 重賞品茗空杯中的餘香。天地神韻,茶品人生。

求問茶道高手,功夫茶的18道工序是什麼?選用什麼樣的茶葉,水溫等

一、恭請上座 ——請客人就座。

二、活火煮泉 ——古人說七分茶十分水,好茶需有好水來沏。井水次、河水中、泉水上,沏泡烏龍茶的水溫要用100度的熱水。

三、佳葉共賞 ——佳期葉是宋代大文毫蘇東坡對茶葉的讚美的稱呼,鐵觀音形如觀音重如鐵。素有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的讚美的稱呼。

4、孟臣淨心 ——孟臣是明朝打造紫砂壺的名匠,他做的紫砂壺被後人奉爲至寶。現在許多名貴的壺都被稱爲孟臣壺。這式是用熱水將紫砂壺溫一下

五、高山流水 ——把壺高高提起,猶如泉水從山中流下。

六、烏龍入宮 ——用茶導將茶葉拔入壺中。

七、芳草回春 ——茶葉在水的沖泡下徐徐睜開,比如春天剛剛發芽的小草。

八、荷塘飄香 ——茶人講究一泡湯、二沏茶、三泡四泡是精華。烏龍茶屬半發酵茶,第一遍的茶湯咱們把它倒掉。

九、高衝低卙 ——將水壺高高懸起,逐漸靠近紫砂壺注入熱水。

十、春風拂面 ——用壺蓋輕輕的颳去壺口的沫浡。

十一、滌淨凡塵 ——將壺的外表沖洗乾淨,在是增加壺的溫度,讓茶湯更好的浸泡出來。

12、內外養生 ——在北方的冬天氣溫較低,爲保持茶壺的溫度用茶巾將壺包起來稱爲內養生。

十三、玉杯展翅 ——將聞香杯和品名杯由外向內輕輕的翻轉過來,動作要緩慢優美.

十4、分承香露 ——將第一遍洗茶之水用來溫熱喝茶杯與聞香杯。

十五、遊山玩水 ——將聞香杯的茶湯倒入喝茶杯,並在杯中扭轉,取出杯口向上放之。

十六、獅子滾繡球——將喝茶杯傾斜九十度放入另外一杯中由外向內轉一下一週。

十七、關公巡城 ——關公全名關羽,出生於明朝,是一位著名的武將。把軍事專門用語套用到喝茶,大概也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巡城指軍事批示官檢查城池防地的守勢工事、武裝設備和軍隊戰鬥力的工作。在沖泡工夫茶的時候,把聞香杯杯緊靠在一路,用茶壺沿著四個小杯打轉地注入茶水,這個動作是巡迴的運動,目的是要把茶水的份量和香味均勻地分配給四隻杯子,以避免厚此薄彼。這動作就像關公巡城,處處具到一樣。

十八、韓信點兵 ——韓信點兵用於喝茶也是茶道的一大特色,韓信也是一員大將,每天都要點兵。這裏的韓信點兵用於茶湯的均勻,好使每一杯茶的香氣與口感到達一樣。

十九、喜慶加冕 ——將喝茶杯反扣在聞香杯之上,是祝各位加官進爵,鵬程萬里。

二十、扭轉乾坤 ——拇指壓住喝茶杯的杯底,有中指和食指夾住聞香杯,由外向內輕輕倒轉。

二十一、敬奉香茗——雙手將沏好的茶湯敬與客人。

二12、斗轉星移——扶住喝茶杯的杯沿,輕輕的轉一下聞香杯把杯拿起,祝 各位好運連連。

二十三、喜聞高香——將聞香杯放在手心在鼻前輕輕的轉一下,一股蘭花之氣撲鼻而來,溢人心肺。

二十4、三龍護鼎——用中指托住杯底,拇指和食指扶住杯沿稱爲三龍護鼎。

二十五、鑑賞茶湯——一杯好的烏龍茶的茶湯應是金的,清澈透明。

二十六、一品鮮爽——一口爲喝、二口爲飲、三口爲品。

二十七、重演芳華——再次注入熱水,展現茶芳。

二十八、自有公道——請各位慢慢的品茶,並自己演習沏泡。

功夫茶茶藝共有十八道程序。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焚香靜氣,就是透過點燃這支香,來營造祥和,肅穆,無比溫馨的氣氛。希望這動人肺腑的幽香,能使各人心曠神怡,也但願你的心會伴隨着這悠悠嫋嫋的香菸,昇華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是一個精通茶道的茶人,他總結沏茶的經驗說:“活水還須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孔雀開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麗的羽毛,咱們藉助孔雀開屏這道程序,向嘉賓介紹今天沏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

“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讚美的稱呼。葉嘉酬賓,就是請各人鑑賞烏龍茶的外觀形狀。

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大彬是明朝製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他所製作的紫砂壺被後代茶人歎爲觀止,視爲至寶,所以後人都把名貴的紫砂壺稱爲大彬壺。大彬沐淋,就是用開水澆燙茶壺,其目的是洗壺並提高壺溫。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武夷茶藝講究“高沖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將開水壺提高,向紫砂壺內沖水,使壺內的茶葉隨水浪翻滾,起到用開水洗茶的作用。

“春風拂面”是用壺蓋輕輕地颳去茶湯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壺內的茶湯更清沏潔淨。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美貌

品飲武夷巖茶講究“頭泡湯,二沏茶,三泡,四泡是精華。”頭一泡衝出的茶湯咱們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因爲茶湯呈虎魄色,從壺口流向茶海彷彿蛟龍入海,所以稱之爲烏龍入海。

“重洗美貌”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處摩崖石刻,在這裏意喻爲第二次沖水。第二次沖水不僅要將開水注滿紫砂壺,而且在加蓋後還要用開水澆淋壺的外部,這樣內外加溫,有利於茶香的散發。

第六道:相哺,再注甘露

沖泡武夷巖茶時要備有兩把壺,一把紫砂壺專門用於沏茶,稱爲“泡壺”或者“母壺”;另外一把容積相等的壺用於儲存泡好的茶湯,稱之爲“海壺”或者子壺。現代也有人用“公道杯”代替海壺來儲備茶水。把母壺中泡好的茶水注入子壺,稱之爲“相哺”。母壺中的茶水倒乾淨後,乘着壺熱再衝開水,稱之爲“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將海壺中的茶湯快速而均勻地依次注入聞香杯,稱之爲“祥龍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

當海壺的茶湯所剩不多時,則應將巡迴快速斟茶改爲點斟,這時候茶藝小姐的用手做姿勢一高一低有節拍地點斟茶水,形象地稱之爲“鳳凰點頭”,象徵着向嘉賓行禮致敬。

過去有人將這道程序稱之爲“關公巡城”,“韓信點兵”,因這樣的解說充滿刀光劍影,殺氣太重,有背茶道以“和”爲貴的基本精神,所以咱們予以揚棄。

第八道: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聞香杯中斟滿茶後,將描有龍的喝茶杯倒扣過來,蓋在描有鳳的聞香杯上,稱之爲夫妻和合,也可稱爲“龍鳳呈祥”。

把扣合的杯子翻轉過來,稱之爲“鯉魚翻身”。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鯉魚翻身躍過龍門可化龍而去。咱們藉助這道程序祝願在座的各位嘉賓家子和睦,事業發達。

第九道:捧杯敬茶,衆手偉盅

捧杯敬茶是茶藝小姐用雙手把龍鳳杯捧到齊眉高,然後恭恭敬敬地向右側的第一位客人行注目點頭禮後把茶傳給他。客人接到茶後不能獨個先品爲快,應當也恭恭敬敬地向茶藝小姐點頭致謝,並按照茶藝小姐的姿勢依次將茶傳給下一位客人,直到傳到坐在離茶藝小姐最遠的一位客人爲止。然後再從左側同樣依次傳茶。透過捧杯敬茶衆手傳盅,可使在座的賓主們心貼得更緊,感情更親近,氣氛更融洽。

第十道:鑑賞雙色,喜聞高香

鑑賞雙色是指請客人用左手把描有龍鳳圖案的茶杯端穩,用右手將聞香杯慢慢地提起來,這時候聞香杯中熱茶全部注入喝茶杯,隨着喝茶杯溫度的升高,由熱敏瓷陶製的烏龍圖案會從黑色變爲五彩。這時候還要注重察看杯中的茶湯是不是呈清亮豔麗的虎魄色。

喜聞高香是武夷品茶三聞中的頭一聞,即請客人聞一聞杯底留香。第一聞是聞茶香的純度,看是不是香高辛銳無異味。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三龍護鼎是請客人用拇指,食指扶杯,用中指托住杯底,這樣拿杯既穩當又雅觀。三根手指頭喻爲三龍,茶杯如鼎,故這樣的端杯姿勢稱爲三龍護鼎。

初品奇茗是武夷山品茶中的頭一品。茶湯入口後不要馬上嚥下,而是吸氣,使茶湯在口腔中翻滾流動,使茶湯與舌根,舌尖,舌面,舌側的味蕾都充分接觸,以便能更精確地品悟出奇奧的茶味。初品奇茗主如果品這沏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沒有“老火”或者“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再斟流霞是指爲客人斟第二道茶。

宋代范仲淹有詩云:“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蘭花之香是世人公認的王者之香。二探蘭芷是請客人第二次聞香,請客人細細地相比較,看看這清幽,淡雅,甜潤,悠遠,捉摸不定的茶香是不是比單純的蘭花之香更勝一籌。

第十三道:二品雲腴,喉底留甘

“雲腴”是宋代書法家黃庭堅對茶葉的讚美的稱呼。“二品雲腴”即請客人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品茶的滋味,看茶湯過喉是鮮爽,甘醇,還是生澀,平淡。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石乳”是元朝武夷山貢茶中的珍品,後人常用來代表武夷茶。“三斟石乳”即斟第三道茶。“蕩氣迴腸”是第三次聞香。品啜武夷巖茶,聞香講究“三口氣”即不僅用鼻子聞,而且可用口大口地吸入茶香,然後從鼻腔呼出,持續三次,這樣可以全身感觸感染茶香,更細膩地辨別茶葉的香型特徵。茶人們稱這種聞香的方法爲“蕩氣迴腸”。第三次聞香還在於鑑定茶香的長期性。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含英咀華”是品第三道茶。清朝大才子袁枚在品飲武夷巖茶時說:“品茶應含英咀華並徐徐咀嚼而體貼之。”其中的英和華都是花的意思。含英咀華即在品茶時像是在嘴裏含着一朵小花一樣,慢慢地咀嚼,細細地玩味,只有這樣才氣領悟到武夷巖茶所特有的“香,清,甘,活”,無此美妙的巖韻。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古人講“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飲了三道濃茶之後,再喝一口白開水。喝這口白開水千萬不可急急嚥下而應當像含英咀華一樣細細玩味,直到含不住時再吞下去。嚥下白開水後,再張口吸一口氣,這時候您一定會感到滿口生津,回味甘甜,無比舒暢。多數人都會有“此時無茶勝有茶”的感覺。這道程序反應了人的生活的一個哲理---平平淡淡老是真。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好的武夷巖茶七泡有餘香,九泡仍不失茶真味。名茶探趣是請客人自己動手沏茶。看一看壺中的茶泡到第幾泡還能保持茶的色香味。

“游龍戲水”是把泡好的茶葉放到清水杯中,讓客人撫玩泡後的茶葉,行話稱爲“看葉底”。武夷巖茶是半發酵茶,葉底三分紅,七分綠。葉片的周邊呈暗紅色,葉片的內部呈綠色,稱之爲“綠葉紅鑲邊。”在茶藝表演時,由於烏龍茶的葉片在清水中擺動很像龍在戲水,故名“游龍戲水。”

第十八道:賓主站起,盡杯謝茶

孫中山先生曾倡導以茶爲國飲。魯迅先生曾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吃茶喝茶之樂,其樂無窮”自古以來,人們視茶爲健身的良藥,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徑,友情的紐帶,在茶藝表演竣事時,請賓主站起,同乾了杯中的茶,以相互祝願來竣事這次茶會。

每一種茶葉的溫度不一樣,這個就沒有辦法一一說了。

茶藝口訣

茶藝的口訣是:席要潔,具要淨。氣要勻,心要清。神要聚,體要鬆。指要柔,臂要彎。壺要懸,斟要低。聞要細,飲要啜。清若蘭,飄九畹。苦和甘,心自明。人生味,寓其中。茶是儒,貴禮雅。茶是佛,長至善。茶是道,重攝生。惜茶心,存感恩。品好茶,福長遠。

頭泡衝出的茶湯我們一般不喝,而是用來溫杯;直接注入茶海。因爲茶湯呈琥珀色,從壺口流向茶海好像蛟龍入海,所以稱之爲烏龍入海。

傳統的茶藝十八式是什麼

第一步:絲竹和鳴

準備茶具、掛畫、點香、演奏音樂、等待嘉賓。茶會有「一期一會」之說,每一次的茶會,可能都是一生中僅有的一次,所以要以很虔敬的心來做準備工作,以很喜悅的心來等待嘉賓的來臨。

第二步:恭迎嘉賓

開啟煮水器、置杯就定位。學茶藝的目的在提升一個人的生活質量,所以泡茶要有順序,動作要文雅。

第三步:臨泉松風

水沸。陸羽《茶經》有水三沸之說。靜坐爐邊聽水聲,初沸如魚目,水聲淙淙似鳴泉,二沸、三沸聲漸奔騰澎湃,如秋風蕭颯掃過鬆林。

第四步:孟臣溫暖

溫壼。先溫壼,稍後放入茶葉沖泡熱水時,纔不致冷熱懸殊。明朝工藝大師惠孟臣制有孟臣壺,乃工夫茶四寶之一。

第五步:精品鑑賞

賞茶。評茶四步驟,首先在賞幹茶。以好茶餉客,當請客人先觀賞茶葉,油亮美觀的茶葉,還未沖泡,已令人神往。

第六步:佳茗入宮

茶置壺中。宮者,室也。蘇軾曾有詩言:「從來佳茗似佳人。」將茶葉輕置壺中,如請佳人輕移蓮步登堂入室,滿室生香。

第七步:潤澤香茗

溫潤泡。先溫潤泡,將緊結的茶葉泡鬆,可使未來每泡茶湯,湯色維持同樣的濃淡。

第八步:荷塘飄香

溫潤泡的茶水,倒入茶海中。茶海雖然小,有茶湯注入則茶香拂面,能滌昏昧,清精神,破煩惱。

第九步:旋律高雅

泡茶時兩手的動線以向內畫圈爲原則,如音樂的旋律,畫出高雅的弧線,表現有韻律的動感。

第十步:沐淋甌杯

溫杯。主人將茶海中的溫潤泡茶水,平均倒入聞香杯中,客人將自己聞香杯中的茶水用左手倒入品茗杯中,再以右手將品茗杯中的茶水倒入水方中。若深甌是工夫茶四寶之一,即喝茶用的小杯。等待第一泡茶的時間,先聞香暖手。泡茶要注意動作的平衡,所以用左手操作聞香杯,右手操作品茗杯;左手操作煮水器,右手操作主泡器,以顯示左、右手動作的平衡

第十一步:茶熟香溫

斟茶。茶先斟入茶海中再分倒到客人杯中,可使每位客人杯中的茶湯濃度相同,故茶海又名公道杯

第十二步:茶海慈航

分茶入杯。主人將茶海中的茶,平均斟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中。中國人說:「斟茶七分滿,斟酒八分滿,盛飯九分滿。」主人斟茶時無富貴貧賤之分,每位客人皆斟七分滿,斟的是同一把壺中泡出同濃淡的茶湯,如觀音普渡,衆生平等。

第十三步:熱湯過橋

聞香杯之茶湯斟入品茗杯。

第十四步:杯裏觀色

觀賞湯色。好茶的茶湯清澈明亮,從翠綠、蜜綠到金黃,令人觀之賞心悅目。

第十五步:幽谷芬芳

聞香。高口的聞香杯底,如同開滿百花的幽谷,隨着溫度的逐漸降低,散發出不同的芬芳,有高溫香、中溫香、冷香,值得細細體會。

第十六步:聽味品趣

品茶,品字三個口,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用心體會茶的美。

第十七步:品味再三

茶藝的美包含了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即感官的享受和人文的滿足。所以品茶時要專注,眼耳鼻舌身意,全方位的投入。一杯茶分三口以上慢慢地細品,飲盡杯中茶。

第十八步:和敬清寂

靜坐回味,品趣無窮。茶會有「一期一會」之說,每一次的茶會,可能都是一生之中僅有的一次,相聚品茶,是緣份,也是福份,以茶結緣,以福相托,清心、誠意,在和平、寧靜的氛圍中,進入無憂的禪境。

茶道步驟口訣

茶道步驟口訣

茶道步驟口訣,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喝茶,但是泡茶有很多技巧,現在茶道中卻流行一種幹泡法,它也叫茶道幹,那麼茶道幹應該怎麼喝呢?下面說說茶道步驟口訣,希望你喜歡。

茶道步驟口訣1

1、準備茶具

茶道幹泡法,準備的茶具應該是茶道組,也叫茶道六君子,它們有壺承、蓋碗以及公道杯還有隨手泡和水盂以及過濾網和茶杯組成,白瓷茶具或者紫砂茶具都可以。

2、清潔茶具

茶道幹泡法也要把茶具清潔一下,它的清潔方法是要用茶夾把茶杯,放在茶盂的上方用流水進行潔具,這樣有利於保持桌面的乾爽,把茶具清潔以後,要把茶杯放回茶托中。

3、賞茶和頭茶

茶道幹泡法中的賞茶是把茶葉給客人觀看,讓它們看茶葉的外形與顏色,也可聞茶葉的氣味。審查以後可以直接投茶,投茶時可以用茶匙取適量的茶葉放到沖泡的茶具中,茶葉的多少可以根據茶葉品處與人們的口味來具體選擇。

4、泡茶與奉茶

在茶道幹泡法沖泡,它大有講究,如果沖泡烏龍茶屬於半應該在一百度,根號十秒鐘左右就可以出他出湯的時候,泡茶者的.拇指和中指捏住,蓋板的邊緣,食指搭在蓋子上,蓋子和杯子中間留出一道縫隙,讓茶湯從這個縫隙中流出。奉茶的時候一定要記住,是從右到左開始,而且在特定場合下要區別身份,身份高的人優先。

5、收具

茶道幹泡法中,喝完茶以後,一定要把茶具收起來,而且要將喝過的茶葉倒掉,或所有茶具全部清洗乾淨,擺放整齊。

茶道步驟口訣2

茶茶道的程序

第一道 備器八則 解釋: 準備器具等候使用。

第二道 傾共八則 解釋: 將茶掏出。

第叄道 鑑賞佳名 解釋: 鑑賞茶的名字。

第四道 清泉初沸 解釋: 讓飲者瞭解我們採用的是泉水。

第五道 茶壺淋淋 解釋: 沖洗耳恭聽茶壺,保持壺身的溫度。

第六道 烏龍八宮 解釋: 把茶葉比和烏龍,把茶壺比作宮殿,從而提高茶的身份。

第七道 衝懸壺高 解釋: 沖茶的時候要懸在空中越衝越高。

第八道 推泡抽屜 解釋: 將茶壺的殘渣和泡沫推出。

第九道 重洗仙顏 解釋: 重洗壺身。

第十道 若琛出浴 解釋: 潰洗茶葉。

第十一道 遊山玩水 解釋: 將茶壺在茶海里燙一下,在桌布上巾貼幹。

第十二道 關公巡城 解釋: 均勻的分配茶水巡無次。

第十叄道 韓信點兵 解釋: 最後幾滴是精華。

第十四道 喜聞幽香 解釋: 用聞香杯來品嚐茶的香味。

第十五道 叄龍護鼎 解釋: 握茶壺的姿勢,把手指比喻成叄條龍,把茶壺比喻成鼎。

第十六道 鑑賞湯色 解釋: 觀賞茶的顏色,好的茶呈現金,次品則發黑。

第十七道 細品佳名 解釋: 小口,小口的飲茶,細細的品賞茶的味道。

第十八道 重賞餘韻 解釋: 喝光的茶杯,仍留有茶的餘香。

茶藝大師速成記憶口訣

一、溫壺:

以熱水淋茶壺,提高茶壺溫度,纔不至於在泡茶的時候水溫被茶壺搶走,影響茶湯的風味。

二、置茶:等待茶壺溫熱的時間_,將要泡的茶葉從茶倉中取出,放入茶則。這時可以請賓客賞茶,也藉這個機會與客人交流,介紹他們認識此茶的特色,香氣?顏色?外觀?賞完茶後再放回原處。

三、溫潤泡:將熱水均勻地淋在茶葉上,使茶葉受熱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後立刻倒出來。目的在使某些比較緊結的茶(像阿里山石棹一帶的珠露茶)舒張,這樣茶湯纔會均勻好喝,也有些人覺得這樣比較清潔,但並不是每一種茶都適合溫潤泡這道手續。

四、醒茶:將溫潤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當中,靜待一段時間讓茶葉舒緩。等待醒茶的時間可用茶海中的熱水溫聞香杯。

五、沖泡:注水量以所泡的杯數決定,放入的茶種、與茶葉量多寡會影響沖泡所需的時間,至少需要四十五秒到一分鐘,有些需要一分半鐘,這段時間用可以用來溫飲杯。

鐵觀音茶藝的口訣

1、 漸入茶境:沏茶前清水淨手、端正己容、平心靜氣,走向茶境。2、 茶具展示:碳爐、水壺、甌杯、茶杯、茶匙、茶鬥、茶夾、茶通3、 烹煮泉水:用純靜的山泉水注入壺中,烹煮至三沸。4、 熱甌淨杯:燒沸的泉水衝入托盤,晶瑩剔透的白玉杯帶着熱氣從圓盤中扶搖而上,猶如貴妃出浴。5、 觀音入宮:右手端平茶鬥,左手拿起茶匙,把鐵觀音茶裝入甌裏,此謂:“觀音入宮“6、 懸壺高衝:拿起水壺,對準甌杯,先底後高,衝入甌杯的水注保持均勻而有力度,茶體隨着水流方向旋轉而充分舒展,也稱“滾珠落玉“7、 春風拂面:左手提起甌蓋,輕輕地在歐面上繞圈,把浮沫颳起,用水衝淨。8、 甌裏韻香:鐵觀音是烏龍茶中的名品,其生產環境得天獨厚。採製技藝十分精湛,素有“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之美稱,爲了讓甌裏的茶葉釋放出香和韻。必須等待一至兩分鐘方能斟茶。9、 三龍護鼎:斟茶時,把右手的拇指,中指按在甌杯的邊沿,食指按住甌蓋的頂端,提起蓋甌,稱“三龍護鼎”10、 行雲流水:提起蓋甌,循托盤邊沿輕繞一圈,讓附在甌底的水滴落。11、點水留香:把甌裏的點滴香茗分在各個小杯,濃談均勻 民間稱爲:“韓信點兵“12、香茗敬賓:茶主端茶請客,彬彬有禮,敬賓品茗,展現出人與人,人與茶之間和諧。13、品香尋韻:端起茶杯,幽香沁心,呷上一口,醇和甘鮮,飯後,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十八道的茶道茶藝表演流程步驟

中國茶道發展迅速,目前有很多人都在茶道茶藝表演,那麼你們知道茶道茶藝表演步驟是什麼樣子的嗎?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十八道的茶道茶藝表演步驟,一起來看看。

十八道的茶道茶藝表演步驟

  1、清泉初沸:要泡好一壺茶,水質是很重要的,宋代文豪蘇東坡 總結 經驗 說:“活水還需活火烹”即活煮甘泉。

  2、傾茶入則:將特定的茶慢慢傾入茶則。

  3、鑑賞佳茗:我們所用的烏龍茶是著名的品種安溪“鐵觀音”,條索捲曲壯結,色澤鮮潤,歷來有美如觀音重如鐵,久泡有餘香之稱。

  4、茶壺淋霖:

  (1)起燙壺的作用。

  (2)燙盅。

  (3)冷卻水:因第一泡是中溫潤泡,水溫只需80度左右,起溫壺溫茶葉的作用,同時能使第二泡的色香味更好的發揮。

  5、烏龍入宮:(落茶)我們把茶壺比成宮殿,呈現出烏龍茶的身價。品飲烏龍茶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頭一泡衝出的茶湯我們一般不喝。

  6、若琛出浴:若琛是古代景德鎮的一位制杯能手,因它制的杯白、小、薄,後人爲了紀念他,把品茗杯也稱若琛杯。

  7、懸壺高衝:(沖茶)高衝有利於激燙茶葉,使它的色、香、味更好的發揮。

  8、推泡抽眉:是用壺蓋颳去泛起的白色泡沫。

  9、薰洗仙顏:沖洗壺身,同時觀看茶熟。

  10、遊山玩水:把壺底的餘水沾幹抹掉。

  11、關公巡城:將沖泡一分鐘左右的茶依次巡迴注入茶海,均勻分配茶湯,使每一杯茶濃度一樣。而茶應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情意,以表示我們對中國茶 文化 的情和意。

  12、韓信點兵:壺中茶少許時,一點一點均勻地滴入各茶杯中,以表達點點滴滴的茶香味一致。

  13、鯉魚翻身:把聞香杯的茶倒入品茗杯中,將扣合的杯子翻轉過來,稱之爲“鯉魚翻身”。中國古神話 傳說 ,鯉魚翻身躍過龍門可化龍而去,我們藉助這道程序祝福在坐的各位嘉賓,生活美滿,事業發達。

  14、喜聞幽香:把聞香杯輕輕提起,將空杯角觸及鼻端,深呼吸,喜聞幽香。

  15、三龍護鼎:(端杯)藝術上端品茗杯的姿勢,拇指和食指輕扶品茗杯沿,中指頂住杯底。

  16、鑑賞湯色:(看茶)請看看茶湯的顏色是否清澈明亮。

  17、細品佳茗:一杯茶分幾小口慢慢啜飲,您會感到口鼻生香,喉低迴甘。

  18、重賞餘韻:重賞品茗空杯的餘香。

  鐵觀音十八道茶藝表演

  第一道:“若琛出浴”茶是至清至潔,天寒地域的靈物,用開水燙洗一下,本來就已經乾淨的品茗杯和聞香杯。使杯杯底做到至清至潔,—塵不染,也是對各位嘉賓的尊敬。

  第二道:“火煮山泉”泡茶用水極爲講究,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是一個精通茶道的茶人,他總結泡茶的經驗時說:“活水還須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今天我們選用的是純淨水。

  第三道:“葉嘉酬賓”葉嘉是宋代詩人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葉嘉酬賓是請大家鑑賞茶葉,可看其外形、色澤,以及嗅聞香氣。這是鐵觀音,其顏色青中常翠,外形爲包揉形,以勻稱、緊結、完整爲上品。

  第四道:“孟臣沐淋”孟臣是明代的制壺名家(惠孟臣),後人將孟臣代指各種名貴的紫砂壺,因爲紫砂壺有保溫、保味、聚香的特點,泡茶前我們用沸水淋澆壺身可起到保持壺溫的作用。亦可藉此爲各位嘉賓接風洗臣,洗去一路風塵。

  第五道:“若琛出浴”茶是至清至潔,天寒地域的靈物,用開水燙洗一下,本來就已經乾淨的品茗杯和聞香杯。使杯身杯底做到至清至潔,—塵不染,也是對各位嘉賓的尊敬。

  第六道:“烏龍入宮”茶似烏龍,壺似宮殿,取茶通常取壺的二分之一處這主要取決於大家的濃淡口味,詩人蘇軾把烏龍入宮比做佳人入室,他言:“細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在詩句中把上好的烏龍茶比作讓人一見傾心的絕代佳人,輕移蓮步,使得滿室生香,形容烏龍茶的美好。

  第七道:“高山流水”茶藝講究高沖水,低斟茶。

  第八道:“春風拂面”用壺蓋輕輕推掉壺口的茶沫。烏龍茶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功夫茶的第一遍茶湯,我們一般只用來洗茶,俗稱溫潤泡,亦可用於養壺。

  第九道:重洗仙顏:意喻着第二次沖水,淋澆壺身,保持壺溫。讓茶葉在壺中充分的釋放香韻。

  第十道:“遊山玩水”功夫茶的浸泡時間非常講究,過長苦澀,過短則無味,因此要在最佳時間將茶湯倒

  第十一道:“祥龍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鳳凰點頭”象徵着向各位嘉賓行禮致敬

  第十二道:“珠聯璧合”我們將品茗杯扣於聞香杯上,將香氣保留在聞香杯內,稱爲“珠連璧合”。在此祝各位嘉賓家庭幸福美滿。

  第十三道:“鯉魚翻身”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鯉

  魚翻身躍過龍門可化龍而去,我們借這道程序,祝福在座的各位嘉賓跳躍一切阻礙,事業發達

  第十四道:“敬奉香茗”坐酌淋淋水,看間澀澀塵,無由持一碗,敬於愛茶人。

  第十五道:“喜聞幽香” 請各位輕輕提取聞香杯45度,花好月圓,把高口的聞香杯放在鼻前輕輕轉動,你便可喜聞幽香,高口的聞香杯裏如同開滿百花的幽谷,隨着溫度的逐漸降低,你可聞到不同的芬芳。

  第十六道:“三龍護鼎” 即用大拇指和食指輕扶杯沿,中指緊托杯底,這樣舉杯既穩重又雅觀

  第十七道:“鑑賞湯色”現請嘉賓鑑賞鐵觀音的湯色呈金黃明亮。

  第十八道:“細品佳茗”一口玉露初品,茶湯入口後不要馬上嚥下,而應吸氣,使茶湯與舌尖舌面的味蕾充份接觸您可小酌一下;第二口 好事成雙,這口品下主要品茶湯過喉的滋味是鮮爽,甘醇還是生澀平淡;第三口 三品石乳,您可一飲而下。希望各位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充分享受那幽情雅趣,讓忙碌的身心有個寧靜的迴歸。

  茶道表演流程

  第一道淨手和欣賞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爲上,這個都是爲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準備。

  第二道燙杯溫壺

  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爲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第三道馬龍入宮

  把茶葉放到器具裏,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裏,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第四道洗茶

  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爲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第五道沖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纔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第六道春風拂面

  完全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爲的是隻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第七道封壺

  蓋上壺蓋,儲存茶壺裏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第八道分杯

  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玉液回壺

  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十道分壺

  然後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第十一道奉茶

  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第十二道聞香

  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第十三道品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