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盧仝《七碗茶歌》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37W

盧仝《七碗茶歌》

七碗茶,七碗茶,嘗得真,嘗得佳。

第一碗,如白玉,來自高山頂。

第二碗,如琥珀,來自清泉口。

第三碗,苦中帶甜,來自南國荒野。

第四碗,香氣濃郁,來自西域綠洲。

第五碗,金花落,來自東海藍濤。

第六碗,如月珠,來自北方草原。

第七碗,心曠神怡,來自內心深處。

七碗茶,七古今,承載着人間悠久歷史。

茶道精髓,透過七碗茶流傳不息,

品味人生,從每一杯茶湯中汲取智慧。

七碗茶,七碗情,品茶如品人生。

享受人間美好,領略自然之奇妙。

願與友共品一盞茶,攜手賞花賞月,

留下美好的回憶,珍藏一生一世。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七碗茶詩的原文

《七碗茶詩》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羣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便爲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七碗茶詩》作者盧仝(音tóng〈形〉)(約795~835年),號玉川子,濟源(今河南)人,祖籍范陽(今河北涿縣),唐代詩人。盧仝一生愛茶成癖,被後人尊爲茶中亞聖。

七碗茶歌》是《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最精彩的部分,它寫出了品飲新茶給人的美妙意境:第一碗喉吻潤;第三碗便能讓詩人文字五千卷,揚揚灑灑,神思敏捷;第四碗,平生不平的事都能拋到九霄雲外,表達了茶人超凡脫俗的寬懷;

喝到第七碗時,已兩腋生風,欲乘清風歸去,到人間仙境蓬萊山上。一杯清茶,讓詩人潤喉、除煩、潑墨揮毫,並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

關於《七碗茶歌》的內容

七碗茶歌

唐代·盧仝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 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羣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 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爲諫議問蒼生, 到頭還得蘇息否。

白話譯文

喝第一碗脣喉都溼潤,喝第二碗去掉了煩悶。

第三碗刮幹我的胃腸,最後留下的只有文字五千卷。

第四碗後發出了輕汗,平生遇見的不平之事,都從毛孔中向外發散。

第五碗骨健又兼身清,第六碗好似通了仙靈。

第七碗已經吃不得了,只覺得兩腋下微風吹拂要飛昇。

蓬萊山,在何處?

我玉川子,要乘此清風飛向仙山去。

山上羣仙掌管人間土,高高在上與人隔風雨。

哪裏知道有千百萬百姓的生命,墮在山巔懸崖受辛苦!

順便替諫議探問百姓,到頭來能得到喘息否?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河南沁園景區有五十五眼泉。西湖的桃花島,四面環水,百竹擁翠,島下有一泉眼,從入島的拱橋邊噴出,翻涌數尺之高,落入泉組河。其水質清沏甘甜,舊時人稱桃花泉。

中唐時的沁園已變成河東、河南、河內的官僚宦族和文人墨客的休閒場所和宴遊文化中心。

家住河內濟源思禮村的盧仝,(約795—835)號玉川子,是“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的嫡系子孫,雖出身名門望族,家境卻十分貧寒。他耿直孤僻,淡泊名利,尤厭惡官場的孽政弊息,不入科考,隱居山野,刻苦攻讀。

不被厚祿所誘,拒絕仕途,以清貧耿介聞名。朝廷聞知盧仝的才學,曾兩次徵他爲諫議大夫(官位五品),但他憎惡朝廷宦官專權,卑視官場齷齪,都未應命而謝絕。正如他《冬日》詩中所曰“上不識天子,下不識王候。”(《全唐詩》卷588〈盧仝詩集〉)。

韓愈尤以喜愛盧仝的才學和狷介高潔的節操,在任河南令時對盧仝時有接濟。因此,盧仝一生與韓愈、張籍、孟郊、賈島渾在一起,成爲唐代韓孟詩派的重要人物,繼而成爲中國的“茶仙”。

沁園的所在地博愛縣許良鎮與沁陽市的山王莊鎮至濟源市的五龍口鎮和九里溝,全長三十多公里,是南太行腳下最美、最有故事的風景帶。不滿時世,卻又放駭自我的盧仝常邀好友,在這一帶觀景飲遊。因此,九里溝的盧仝茶臺遺存尚在,沁園裏的“韓茶”、“盧泉”和“七碗茶歌”的故事流傳至今。

唐元和四年,家住河內孟州的河南令韓愈與河內濟源的盧仝一起逍遙河內的沁園。兩人與藝妓坐飲,歌舞一陣,便喚侍女上茶。

而唐時的河內人,只喝當地的菊花茶和冬凌茶。盧仝雖也是河內人,畢竟爲“茶仙”,龍井、毛尖無所不用,所以菊花茶雖然淳和甘甜,卻缺少清苦之美,因此大爲不快。韓愈是來這裏移竹的常客,對竹林植物甚是瞭解,就帶盧仝在竹林裏採摘一些了竹串子,建議將其泡茶試飲。

結果竹串子未經泡製,泡出的茶苦澀有餘,清香不足,盧仝很是苦惱。片刻之後,盧仝突然提議出去看泉,韓愈不解其意,跟在後邊。只見盧仝每到一泉,捧水就喝,結果五十五泉看完,肚子喝的鼓脹,逗韓愈捧腹大笑。稍後,盧仝讓侍女將桃花泉水盛起,再次烹煮,讓韓俞酌飲。

韓愈品後,頓解其意,不盡樂道:“甘苦相濟,清雅漫延,別有滋味,好茶、好茶!”原來,竹串子的藥理,就是生津和血,清熱去火,和肺解毒,加上桃花泉的甘甜和礦物成份的藥化反應,竹串子茶變得柔綿、清心,益脾、養神,的確爲上佳飲品。

在以後的日子裏,韓、盧二人常邀張籍、孟郊、賈島等朋友多次來桃花泉煮飲,歌賦詞呤,留下了很多佳話和詩篇。

唐元和六年,盧仝收到好友諫議大夫孟簡寄送來的茶葉,又邀韓愈,賈島等人在桃花泉煮飲時,著名的“七碗茶歌”就此產生。盧仝的茶歌所表達的飲茶感受,不僅僅是口腹之慾,而是將“竹串子茶”的藥理、藥效溶入其中,醒神益體,淨化靈魂,激發文思,凝聚萬象,製造了一個妙不可言的境界。

求盧仝<七碗茶歌>全文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喝不得也,徐徐兩腋輕風生。

盧仝好茶成癖,詩風浪漫,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傳唱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七碗茶詩"之吟,最爲膾炙人口:"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 生。……" 茶的功效,和盧仝對茶飲的審美愉悅,在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對茶的領悟,我們達到了何等層次,這首茶歌可以幫助我們衡量,在寄情於茶,融情於茶,忘情於茶中的層次。

人以詩名,詩則又以茶名也。盧仝著有《茶譜》,被世人尊稱爲“茶仙”。盧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廣爲傳頌,並演變爲“喉吻潤、破孤悶、搜枯腸、發輕汗、肌骨清、通仙靈、清風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對盧仝推崇備至,常常將之與“ 茶聖”陸羽相提並論。至今的九里溝還有玉川泉、品茗延壽臺、盧仝茶社等名勝。

七碗茶詩的作者

《七碗茶歌》又稱《七碗茶詩》,作者是唐代詩人盧仝(音tóng )的作品,也是《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最精彩的部分。

茶歌內容:

日高丈五睡正濃, 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 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 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裏, 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 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 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 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 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 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 白花浮光凝碗麪。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 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羣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 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爲諫議問蒼生, 到頭還得蘇息否。

描寫:

它寫出了品飲新茶給人的美妙意境:第一碗喉吻潤;第三碗便能讓詩人文字五千卷,揚揚灑灑,神思敏捷; 第四碗,平生不平的事都能拋到九霄雲外,表達了茶人超凡脫俗的寬懷;喝到第七碗時,已兩腋生風,欲乘清風歸去,到人間仙境蓬萊山上。

唐朝詩人盧仝《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

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這首詩是來自他的《玉川子詩集》的“走筆謝孟諫義寄新茶”,因爲太過精彩,所以把這幾句單 列,單獨成篇,被後人屢屢提及。

盧仝著有《茶譜》,被世人尊稱爲“茶仙”。

盧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廣爲傳頌,並演變爲“喉吻潤、破孤悶、搜枯腸、發輕汗、肌骨清、通仙靈、清風生”的日本茶道。

日本人對盧仝推崇備至,常常將之與“ 茶聖”陸羽相提並論。

盧仝的“七碗茶詩”

大約在公元813年(唐憲宗元和八年),當時隱居在少室山唐代詩人盧仝,收到時任常州刺史的友人孟諫議(孟簡)寄送的新茶,品飲之後詩興大發,留下了傳送千載的詩篇《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因爲詩人在詩中所描述的品茶從一碗到七碗時的傳神感受,這首詩同時也被稱作“七碗茶詩”。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1]

盧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 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 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 手閱月團三百片。[2]

聞道新年入山裏, 蟄蟲驚動春風起。[3]

天子須嘗陽羨茶, 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 先春抽出黃金芽。[4]

摘鮮焙芳旋封裹, 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 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 紗帽籠頭自煎吃。[5]

碧雲引風吹不斷, 白花浮光凝碗麪。[6]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 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羣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 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爲諫議問蒼生, 到頭還得蘇息否。

【作者】

盧仝(775?-835),唐代,自號玉川子,范陽(今河北涿州市)人,“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的嫡系子孫。年輕時隱居河南少室山,家境窮困,刻苦讀書,不願仕進。甘露之變時,由於留宿宰相王涯家,同王涯爲宦官所害。其詩對當時之朝政及民生疾苦均有所反映,風格奇特,近於散文。盧仝著有《茶譜》、《玉川子詩集》,被尊稱爲”茶仙“。

【評析】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是唐代詩人盧仝品嚐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後的即興作品。其中《七碗茶歌》最廣爲人知和傳頌,甚至在日本也極受推崇,並演變爲“喉吻潤、破孤悶、搜枯腸、發輕汗、肌骨清、通仙靈、清風生”的日本茶道。

詩歌可分三個部分,不妨簡言之爲“得茶、飲茶、悟茶”。

1.得茶

開頭寫孟簡送來的新茶,至精至好,這本該是天子、王公、貴人才有的享受,如何竟到了山野人家,似有受寵若驚之感。其中“陽羨”爲今江蘇宜興的古稱,“陽羨茶”則在唐朝達到了空前的鼎盛,經過陸羽等人的舉薦,“陽羨茶”爲首選的貢茶,皇帝滿足後會賜給近臣。宋代文豪蘇軾曾留下了“雪芽我爲求陽羨,乳水君應餉惠泉”的詠茶名句,這還讓人聯想到蘇軾與王安石間“王安石驗水”的故事,可見當時陽羨茶、與巫溪水之精妙。

盧仝一生愛茶成癖,作爲社會地位較低的白衣,獲贈好茶三十片,確實是件樂事。“至精至好”“開緘””手閱”等誇張的修飾把嗜茶之人得到好茶喜悅之情演繹的淋漓盡致。而在“自煎吃”“碧雲引風吹不斷”之句中,可見對愛茶之人把煮水煎茶的過程也視爲一種樂趣的情景。

2.飲茶

中間敘述煮茶和飲茶的感受,這段《七碗茶歌》也最廣爲傳誦。其大意是由於茶味好,所以一連吃了七碗,吃到第七碗時,覺得兩腋生清風,飄飄俗仙,寫得十分浪漫。這七碗茶的不同感受,語言通俗,雖十分誇張,但在我們飲茶時多多少少也會有其中類似的感受。“發輕汗”“毛孔散”想是愛茶人都會有的飲茶的一種快意與歡欣。這也許正是此段廣爲傳誦的原因。

但也有文人雅士的不同看法,如清代詩人袁枚認爲茶應該細品,曾在《試茶》中批評盧仝“嘆息人間至味存,但教魯莽便失真。盧仝七碗籠頭吃,不是茶中解事人。”其實這是因爲個人遭遇不同,感受自然不同。盧仝飲茶的一種快意,也不失爲百姓一種茶的幸福。

3.悟茶

最後,忽然筆鋒一轉,轉入爲蒼生請命,希望養尊處優的居上位者,在享受這至精好的茶葉時,知道它是多少茶農冒着生命危險,攀懸在山崖峭壁之上採摘來的。茶似乎給盧仝創造了一片廣闊的天地,似乎只有在這片天地中,他那顆對人世冷暖的關注之心,才能略有寄託。這倒是具有現實的意義,常言“高山雲霧出好茶”,一杯好茶從採摘、到加工,經歷了勞作的茶農的辛勤,值得我們去珍惜。

【註解】

[1]走筆:謂揮毫疾書。

[2]月團:指茶餅。茶餅爲圓狀,故稱。

[3] “聞道”二句,指茶農春天採茶之艱辛。

[4]”仁風”二句:意謂天子的”仁德”之風,使茶樹先萌珠芽,搶在春天之前就抽出了金色的嫩蕊。琲瓃,珠玉,喻茶之嫩芽。

[5]紗帽籠頭:紗帽於隋唐以前爲貴胄官吏所用,隋唐時則爲一般士大夫的普通服飾。有時亦指普通人的紗巾之類。

[6]碧雲:指茶的色澤。風,指煎茶時的滾沸聲。白花:指煎茶時浮起的泡沫。

國學經典《七碗茶歌》

賞析,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欣賞並分析(詩文等),透過鑑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唐詩人盧仝(公元—835),自號玉川子,范陽(今北京大興)人。愛茶成癖。被後人尊爲茶中亞聖,他寫的《七碗茶詩》(全名爲《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是他在品嚐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後的即興之作,是一首著名的詠茶七言古詩,被世人稱爲茶之千古絕唱。詩中反映封建帝王爲了個人奢欲,當春驚蟄節時,驅使茶農入山採摘至精至好的陽羨名茶的情景;另一方面反映了詩人緊閉柴門,獨自品茶的無限情趣。歷代詩人的詠茶詩很多,但盧仝這首詩堪稱是詠茶詩中最著名的一首,盧仝也因此詩而傳名於世。

  第一部分: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聞道新年入山中,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這一部分,寫的是軍將送來孟諫議的書信與新茶,信中提到:最新的`陽羨茶(陽羨即江蘇宜興,古稱陽羨縣。陽羨茶即陽羨紫筍茶,此茶經陸羽的發現和推薦,自唐肅宗時便正式列爲貢品),每年都要趕在清明節之前送到皇宮,以備宮中“清明宴”之用(“月團”喻指茶餅。用最好、最新、最嫩的茶葉制好封存之後,立即送往皇宮,剩餘的纔是王公貴族享用,作者感慨道:好茶、新茶什麼時候才能到達這些種茶的山人家呢?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麪。

  第二部分: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這是第二部分,是這首詩最精彩的部分,它寫出了品飲新茶給人的美妙意境:第一碗喉吻潤;第二碗破孤悶;第三碗便能讓詩人文字五千卷,揚揚灑灑,神思敏捷;第四碗,平生不平之事都能拋到九宵雲外,表達了茶人超凡脫俗的寬懷……喝到第七碗時,已兩腋生風,欲乘清風歸去,到人間仙境蓬萊山上。一杯清茶,讓詩人潤喉、除煩、潑墨揮毫,並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寫出了茶之美妙。其中從“一碗喉吻潤”到“七碗吃不得,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這一部分,又常被提取吟詠,並被單獨命名爲《七碗茶歌》。

讀詩筆記#茶#《七碗茶》

我個人一直覺得該詩的作者一生經歷非常奇葩,所以除了愛茶,還愛詩詞的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讀詩筆記。

茶友們熟知的《七碗茶歌》是唐代詩人盧仝(音tóng )的作品,是其《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中描繪自己喝了七杯茶的狀態,描述了茶給他帶來的身心感受,是全詩最精彩的部分。

盧仝,號玉川子,是" 初唐四傑 "之一 盧照鄰 的嫡系子孫,雖出身名門望族,家境卻十分貧寒。他耿直孤僻,淡泊名利,尤厭惡官場的孽政弊息,不入科考,隱居山野,刻苦攻讀。不被厚祿所誘,拒絕仕途,以清貧耿介聞名。朝廷聞知盧仝的才學,曾兩次徵他爲 諫議大夫 (官位五品),但他憎惡朝廷 宦官專權 ,卑視官場齷齪,都未應命而謝絕。正如他《冬日》詩中所曰"上不識天子,下不識王候。"韓愈尤以喜愛盧仝的才學和狷介高潔的節操,在任河南令時對盧仝時有接濟。因此,盧仝一生與韓愈、 張籍 、 孟郊 、 賈島 渾在一起,成爲唐代 韓孟詩派 的重要人物。

盧仝著有《茶譜》,被世人尊稱爲“茶仙”。這首《七碗茶歌》在日本廣爲傳頌,並演變爲"喉吻潤、破孤悶、搜枯腸、發輕汗、肌骨清、通仙靈、清風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對盧仝推崇備至,常常將之與“茶聖”陸羽相提並論。

我原以爲盧仝是一位隱於野的隱士,人生會有一個的隱士結局,不想卻非常出乎意料的死於非命。

盧仝雖是一介布衣,卻因出身名門且有才情,還是經常出入名流官宦之府邸。誰料發生 甘露之變 時,盧仝恰巧與宰相 王涯 的幾位幕僚在相府的書館中吃飯,於是留宿在相府,吏卒前來行捕,盧仝說:"我是盧山人,和大家沒有結怨,有什麼罪?"官吏說:"既然是山人,來宰相的宅院,難道不是有罪嗎?"倉促忙亂中盧仝自己也不能辯解清楚,竟然一同遭受了甘露之禍,被牽連誅殺。

好友 賈島 有《 哭盧仝 》詩:“平生四十年,惟着白布衣。天子未辟召,地府誰來追。”

盧仝的詩作對當時的朝政與民生疾苦均有所反映,風格奇特,近似散文,"唐詩體無遺,而仝之所作特異,自成一家,語尚奇譎,讀者難解,識者易知。後來仿效比擬,遂爲一格宗師。" 現存詩103首,有《玉川子詩集》。

金末元初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 元好問 在他的論詩三十首第十三首批評 盧仝 :“ 萬古文章有坦途,縱橫誰似玉川盧?真書不入今人眼,兒輩從教鬼畫符。 ”盧仝受到韓愈的影響,詩作過於好奇逞怪。 元好問 否定了這種詩歌風格,認爲這種創作是“鬼畫符”。這可能也是雖然盧仝現存詩103首,但是除這首《七碗茶歌》之外,非詩詞愛好者對他了解不多的原因吧。

書法作品後面既是盧仝的《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全詩,大家一起欣賞一下吧!

《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裏,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麪。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羣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

便爲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琲瓃”拼音:bèi léi ;釋義爲蓓蕾。本詩中喻茶之嫩芽。

陽羨茶:產於江蘇宜興,以湯清、芳香、味醇的特點而譽滿全國。歷史悠久,自古享有盛名,不僅深受皇親國戚的偏愛,而且得到文人雅士的喜歡。"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宜興陽羨紫筍茶歷來與杭州龍井茶、蘇州碧螺春齊名,被列爲貢品。

 蘇軾愛茶,熙寧六年他在杭州任通判時,一日,以病告假,獨遊湖上淨慈、南屏、惠昭、小昭慶諸寺,是晚又到孤山去謁惠勤禪師。這天他先後品飲了七碗茶,頗覺身輕體爽,病已不治而愈,便作了《遊諸佛舍,一日飲釅茶七盞,戲書勤師壁》: 示病維摩元不病, 在家靈運已忘家。 何須魏帝一丸藥, 且盡盧仝七碗茶。

(文中插圖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的美圖!)

七碗茶歌的作者簡介

盧仝(音tóng 〈形〉)(約795~835年),號玉川子,濟源(今河南)人,祖籍范陽(今河北涿縣),唐代詩人。盧仝一生愛茶成癖,被後人尊爲茶中亞聖。《七碗茶歌》是《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最精彩的部分,它寫出了品飲新茶給人的美妙意境:第一碗喉吻潤;第三碗便能讓詩人文字五千卷,揚揚灑灑,神思敏捷; 第四碗,平生不平的事都能拋到九霄雲外,表達了茶人超凡脫俗的寬懷;喝到第七碗時,已兩腋生風,欲乘清風歸去,到人間仙境蓬萊山上。一杯清茶,讓詩人潤喉、除煩、潑墨揮毫,並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寫出了茶之美妙。茶對他來說,不只是一種口腹之飲,茶似乎給他創造了一片廣闊的精神世界,將喝茶提高到了一種非凡的境界,專心的喝茶竟可以不記世俗,拋卻名利,羽化登仙。

盧仝著有《茶譜》,被世人尊稱爲“茶仙”。這首《七碗茶歌》在日本廣爲傳頌,並演變爲“喉吻潤、破孤悶、搜枯腸、發輕汗、肌骨清、通仙靈、清風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對盧仝推崇備至,常常將之與“ 茶聖”陸羽相提並論。

至今的九里溝還有玉川泉、品茗延壽臺、盧仝茶社等名勝。

盧仝《七碗茶歌》是什麼

中國曆代詠茶詩歌絢麗多彩。詩人們以茶遣興,以茶抒情,以茶交友,以茶聯誼,留下了數以千計膾炙人口的佳作名句。在洋洋大觀的茶詩中,知名度最高的首推唐代詩人盧仝的詠茶名篇——《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又名《七碗茶歌》。 盧仝(795—835),祖籍范陽(今河北涿縣),生於河南濟源市武山鎮(今思村)。自號玉川仙子。家境貧寒,少時隱居少室山,刻苦讀書,博覽經史,工詩精文,不願仕進。他曾作《月蝕詩》諷刺當朝宦官專權,因此招來宦官怨恨。唐文宗“甘露之變”時,宦官仇士良誅殺文武百官,株連者達千人以上,當時盧仝留宿宰相王涯家,與王同時遇難。遺有《玉川子詩集》傳世。 盧仝好飲茶,有“茶癡”之號。邑有盧仝煮茶泉。《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是他品嚐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後的即興之作。全詩共262字(不含標點),詩人直抒胸臆,一氣呵成,盡情抒發了對茶的熱愛與讚美: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裏,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龍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麪。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中羣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爲諫議問蒼生,到頭合得蘇息否? 詩人以優美生動的文字,寫了三方面的內容。開頭寫孟諫議寄來的新茶至精至好,如同獻給天子王公的貢茶一般珍貴。中間部分是全詩的重點,寫得瀟灑浪漫,不同凡響。詩人以排比句法,從一碗到七碗,寫下了詩人獨特的靈感,直至兩腋生風,飄然若仙。最後四句對“墮在顛崖”受苦的勞動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希望統治者慈悲爲懷,讓他們得以休養生息。 是好友贈送的新茶引發了詩人的詩興,欣賞《七碗茶歌》,我們還要讚美諫議大夫孟簡與處士盧仝的真摯友誼——沒有他的贈茶,中國茶文化也許就不會有這首《七碗茶歌》。 優美空靈稱絕唱 在唐代燦若羣星的詩人中,盧仝的詩名極爲普通,但這首《七碗茶歌》獨領,堪稱絕唱。它優美空靈,給讀者以無窮想象,廣爲傳誦,歷久不衰,已被譯成多種文字走向世界。可以這樣說:哪裏流行茶飲,哪裏就有《七碗茶歌》的傳播。 《七碗茶歌》對後世的茶文化產生過較大的影響。“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的詩句和“七碗茶”詩意,曾被歷代文人雅士廣爲引用、化用。“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多篇茶詩,都曾化用《飲茶歌》的詩意,可見他對盧仝茶詩的仰慕與推崇。 當代很多茶人文友撰文解讀“七碗茶”時,認爲盧仝是從一碗到七碗連飲七碗,筆者在1992年出版的《名人茶事》盧仝一章中,也寫他連飲七碗。筆者後來認識到,這樣就碗論碗實際是對詩意的誤解。空靈與想象是文學藝術的生命,“七碗茶”極言飲茶之後的愉悅與美感,如果意猶未盡,他還會寫上八碗、九碗。因此不能就碗論碗認爲他一氣飲下七碗。大碗小盞,古代的碗一般都比較大,即使是盧仝這樣的茶癡,一般也很難一口氣喝下七碗。誇張是詩人、作家常用的手法,如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白髮三千丈”等等,都是典型的誇張與浪漫主義,如果拘泥於文字,就會曲解了文學藝術的美好創意,也阻斷了讀者的想象空間。 “七碗茶”可謂把飲茶的愉悅與美感推到了極致,酒或其他飲料都無法與之相比,當代雖然能使人飄飄欲仙,但那是慢性自殺,毀滅自我。這是“七碗茶”的成功之處與藝術魅力。 “亞聖”遺德救鄉親 因爲嗜茶,更因爲這首膾炙人口的茶歌,盧仝在茶界的大名僅次於陸羽,被尊爲“亞聖”。與中國茶文化一脈相承的日本,對這位“亞聖”也非常尊敬。抗日期間,他的家鄉還因此避免了一次被日寇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之災。 據舒順義先生在2005年第四期《農業考古·中華茶文化》上介紹,在1941年前後,兇殘的日寇在敵後根據地大掃蕩,一次掃蕩到了盧仝故里,鄉親們眼看就要大禍臨頭。但令他們驚訝的是,當日寇在村口一塊石碑前駐足觀刻後,便調頭返回了。事後,鄉親們才知道,是盧仝的遺德使他們免遭一劫。原來這塊石碑正面刻着“盧仝故里”,背面刻着《七碗茶歌》。據說盧仝在日本被奉爲煎茶道祖師爺,在祖師爺故里,這些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劊子手,還算有點良心發現,動了惻隱之心,使盧仝的鄉親僥倖逃過一劫。從此,故鄉人民對這位“亞聖”更加崇敬。

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