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第一個孩子的危機觀點是誰提出的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48W

第一個孩子的危機觀點是誰提出的

第一個孩子的危機觀點是馬森提出的。心理學家馬森提出了第一個孩子的危機這樣一個觀點。他認爲第一個新生兒對於夫妻關係,乃至家庭的穩定度都是一個危機。爲人父母之後,在社交互動、家庭負擔、經濟開支、住房條件以及夫妻交流和感情等方面,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第一個孩子有可能會危及到婚姻關係的發展。心理學家是指從事心理科學專業並有成就的人。隨着心理學研究領域的日益多樣化,其隊伍日益壯大。大多數心理學家在大專院校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他們用於兩項工作的時間比例,隨不同環境而異。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埃裏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埃裏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主要觀點:他認爲,兒童人格的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它必須經歷一系列順序不變的階段,每一階段都有一個由生物學的成熟與社會文化環境、社會期望之間的衝突和矛盾所決定的發展危機,每一個危機都涉及到一個積極的選擇與一個潛在的消極選擇之間的衝突。如果個體能夠成功而又合理的解決每個階段的危機或衝突,就會形成積極的人格特徵,有助於健全人格的發展;反之,危機得不到解決或解決得不合理,個體就會形成消極的人格特徵,導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發展。個體解決危機的成功程序一般都處在從積極到消極的連續體的某一點上。

埃裏克森的心理-社會八階段

1.信任與不信任(0--1歲嬰兒期)感覺階段

2.自主與懷疑(1--3歲)肌肉發展階段

3.主動與內疚(3--6)性器官階段

4.勤勞與自主(6--12)潛伏期

5.認同和角色混淆(12--20)從兒童向的轉折期

6.親密與孤獨(20--40)成年早期的發展階段

7.生殖與停滯(40--60)

8.自我整合與絕望(老年期)成熟階段

埃裏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指出了人生每個階段的發展任務及所需要的支援幫助,這有助於教育工作者瞭解中小學生在不同發展階段所面臨的各種衝突,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因勢利導,對症下藥。

根據這個理論,初中和高中階段正是青少年開始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時期,教師要理解學生需要大量的機會來體驗各種職業和社會角色,同時提供機會讓學生了解社會,瞭解自我,透過討論的形式使他們解決自身所面臨的問題。在這當中,要始終給學生有關其自身狀況的真實的反饋資訊,以便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確定合理的、適當的自我同一性。教師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學生,切不可簡單地將其當作“孩子”來看待,不要在其同伴或其他有關人員面前貶低或輕視他們。

對孩子第一反抗期的特別關注

對孩子第一反抗期的特別關注

  對孩子第一反抗期的特別關注,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一個發現,孩子兩歲以前,特別乖巧聽話。但孩子到了兩歲以後,就會變得不那麼乖巧聽話了。下面是對孩子第一反抗期的特別關注!

  對孩子第一反抗期的特別關注1

  過了週歲,很多父母隱隱感覺到:孩子不太好帶了。

  的確,隨着孩子運動能力的提高,活動範圍的擴大,他的好奇心和新需要越發強烈,依個人偏愛而喜惡的事情也日益增多。隨之而來的就是抗拒行爲的逐漸凸現。其實,這是每一個孩子在心理髮展歷程中的必經之旅。

  孩子出生十三、四個月後,身心發展的速度一路飆升。當孩子具備自如的行走能力後,就會厭倦襁褓中的享受,而憧憬着獨闖天下。

  當他能夠理解和運用人稱代詞“我”的那一刻,就會告別“順從”,起草着自己的“宣言”。

  這一階段,他一反常態執拗、任性、甚至強硬。在他的成長詞典中,“不”成爲運用頻率最高的單字。這個時期我們通常稱之爲“第一反抗期”。

   矛盾衝突源自何處

  在這個時期,孩子們想了解和想嘗試的事非常多。他們願意更多的掙脫大人的看管,去“探索”環境中每一個“小兒不宜”的角落。

  “什麼都動”是很多看護人對這個階段孩子行爲特點所下的結論。接近1歲半的孩子越來越熱衷於“掃蕩”和“清野”,他要檢驗從的活動中所“看”到的經驗。

  他要模仿、再現父母身心投入的“遊戲”:拿起小錘敲打易碎的玻璃茶几,把雞蛋磕破在地上用手塗抹,踮起腳尖搬倒書桌上爸爸常用的墨水瓶……由於經驗、閱歷的侷限,常以“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而告終。

  “越不讓動越要動” 是很多父母總結出的孩子和家長“分庭抗禮”的基本特徵。他可以把一卷衛生紙拽至窮盡,滿臉洋溢着興奮;

  他會開啟低矮的櫃門,爲能倒空所有的物品而沾沾自喜;他有辦法爬到矮傢俱上,翻出父母特意束之高閣的寶貝歡呼雀躍;他能跨越人障,直面挑戰電源、煤氣竈、飲水機而義無返顧……

  此外,這個時期的孩子能不斷向看護人提出強硬的挑戰。在與父母的抗衡中,他積累着“攻守”經驗。

  瞭解到父母的處世原則:媽媽要把孩子放在地上讓他自己走,孩子常會把雙腿盤起腳不沾地,像條毛蟲吊在空中,當爸爸媽媽不肯再抱的時候,他會蹲在地上,因“腿腿疼”而寸步難移。

  假如父母真不讓步並且身先士卒走在前面,我們的寶寶經過“痛苦的抉擇”也能後來居上……在與的對恃裏,孩子體驗到自身的堅持和退讓,能對他人產生不同的影響和結果。

  勝利使他獲得成就,同時也留下深刻的經驗記憶;失敗使他失望,但同樣會鼓動他重組經驗再次突圍。

  所以我們說孩子“第一反抗期”的這種“反常”變化,並不是無緣無故的“邏輯混亂”和“行爲失控”,而是他長大了,大到想向我們證明:他有自己的主張,他能做很多的事情,他必須實現更多的需要。

  他不斷的透過形形色色的“反抗”告訴我們:他要做一個的人,就像爸爸媽媽那樣,要對別人提出要求,要讓別人受到自己的影響和牽制。

   用孩子眼光來看待

  作爲父母搞不懂:爲什麼當寶寶要長大時,現有的和諧、寧靜會常被衝突、惡戰攪得一塌糊塗?

  用孩子的眼光看事物,就能理解一個傾心追求的孩子,在成長中時時處處所遭遇的沮喪與煩躁:當他開啟一個裝滿各色衣物的矮櫃,想把裏面的東西拿出來,大人把櫃子鎖了起來;

  他漫步到廚房,撫弄着爐竈上的旋鈕,想看看是否也會使它亮起火光,被警覺的媽媽抱開;他拽着檯布想爬到桌子上看看上面有些什麼,大人會板起面孔生硬的批評“不乖!”……他會走、會爬、會登高,可英雄無用武之地!

  周圍有那麼多令人興奮激動的機會,卻每每都被扼殺在動手之前!爲這些孩子就有100%大發雷霆的理由。假如我們被還原成80或90cm高的幼兒,相信也會成爲他的同盟。

  深入分析,我們能理解嘗試的孩子,那些難以運用語言表達出的失落和不安。

  孩子在日益增多的行爲規範和自然法則的約束下,在敗多勝少、四面楚歌的探險歷練中,逐漸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並且時時被失望、害怕和孤獨圍追堵截着:那天,他像爸爸那樣一隻腳踏上矮椅,卻被重重地摔在地上,號啕之中全是對疼痛的憤懣與不解;

  一日,他像推積木一樣把茶杯推下桌子,杯子莫名其妙的粉碎了,讓他第一次品嚐到自卑無奈的苦澀。他好想控制身邊的事物,但卻左右不了它們的發展。

  爲此他慌恐、疑惑、茫然……由於語言能力的侷限,孩子無法透過與的有效溝通,釋放成長過程中遭遇到的心理重壓。

  這麼多的孩子表達不清的委屈凝聚成焦慮與不信任,面對父母的一切安慰、要求,他都可能會大聲說“不!”,面對父母的關愛幫助,他會拒絕接受,而要“我自己來”。

   心理學家的分析

  孩子成長一定要有這個“反抗期”嗎?

   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 通常兒童的心理髮展是漸進式的變化,但在某些特定的'轉折時段內,兒童在成長中的心理矛盾會高度激化,對這種激化疏導的方式不同,會導致孩子產生不同強度的情緒體驗。

  從而引發飛躍式的正、負兩極變化。研究者據此提出了在兒童心理髮展的特定階段內,存在着轉折期、危機期、對抗期等不同稱謂的學術觀點。

  如埃裏克森認爲:人的一生髮展要經歷8個“危機”,而在孩子出生後的頭3年裏就要經歷兩個危機的挑戰。

  還有的學者認爲:在兒童心理髮展的轉折中,典型的行爲突變有兩三歲的反抗執拗,七八歲的心理平衡失調,十二三歲的消極、違抗性等等。

  特別是由於在以上各階段內,父母通常會由於兒童的對抗、逆反等極端行爲,導致親子關係的緊張、惡化,往往不經意間,就嚴重影響着孩子今後整個人生的和諧發展。

  但是,更多的科學研究和教育實踐同樣證明:轉折期是兒童心理髮展中的必經階段,但“危機”並非必然相隨。

  只要父母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和策略應對,就有可能變第一反抗期爲第一發展加速期,爲孩子的心智水平提升和良好性情的培養起到積極的支援、促進。

  對孩子第一反抗期的特別關注2

  本來溫順聽話的孩子,一到2,3歲時期就會變得調皮、不聽話,家中接客,一向有禮貌的寶寶竟然不理不睬;天涼加衣,任家長好說歹說也無濟於事。

  爸爸媽媽是否都在孩子這個特殊年齡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呢?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第一反抗期,您要在這個特別的時間裏給予孩子充分關注。

   1、什麼是第一反抗期

  我們常見的這種逆反現象就是第一反抗期。第一反抗期經常出現在1—3歲的寶寶身上,3歲的寶寶會特別明顯。

  這個時期的孩子會以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父母及隔輩老人一見孩子哭,就會迫不及待地衝上去,左哄右哄,一旦不理他們。

  他們就會用哭鬧來表示,爲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埋下不良的種子,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小皇帝”“小公主”脾氣漸長,要做什麼必須立即去做。

  如果要求受到家長的阻止和,他們就會產生反抗。3歲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根源是家長造成的,特別是隔代人的寵愛。

   2、第一反抗期形成原因

  並非所有的寶寶都會出現第一反抗期的情況,一些孩子接觸到的特定因素會直接造成寶寶出現反抗的情形。我們首先要考慮到的是遺傳問題,這是不可忽略的一點。

  我們把第一反抗期的孩子稱之爲模仿思維階段,如果父母社會交往差,或是老人呵護得太過分,大人在社會交往上欠缺,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模仿,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出現反抗的情緒。

  所以,這個年齡的孩子家長要特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再者,孩子對外交流的能力也要看您是否有意培訓。

  孩子接觸陌生人的機會少,出門少,自然會對陌生人表現的反常一些,如果您在孩子不高興的時候,強迫他去做,他們會產生逆反心理,他們會反其道而行之,沉默就是他們的一寶。

  面對幼小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家長一定要給予充分重視,讓他多接觸外界的生活,父母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

  在孩子情緒不高的時候,要儘量避免這種訓練,不要激化孩子的情緒,尤其要注意隔代教育的潛在危險,希望家長找到孩子的問題所在,早日讓您的孩子迴歸到正常的生活中來。

心理學解析“容器型父母”,助力0~3歲孩子化成長危機爲轉機

每當提到“危機”這個詞,我們總會想到焦慮和壓力。而在孩子3歲前成長的過程中,從出生、學爬、學步到和父母分離去上幼兒園,孩子也在經歷各種成長的危機和挑戰,面臨許多人生變化的里程碑。如果父母能夠積極瞭解,並以一定“容納”的姿態引導孩子,那麼成長的危機將會成爲孩子人生中積極的轉折點,助力孩子以自信的面貌順利進入下一個嶄新的階段。

整體來說,3歲前孩子會經歷以下3個危機:

母親懷胎十月,生命的時刻表蘊含着神奇的力量。這個力量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嬰兒會出生來到我們的身邊。

出生,是孩子經歷的第一個危機。孩子必須與母親配合,透過狹窄的產道、漫長的生產歷程,才能來到這個世上。

通常嬰兒會在40周出生,也有提前或錯後兩週的情況,但如果嬰兒比預產期推後兩週依然沒有要任何出生的跡象,就會比較危險。因爲“過熟兒”體積過大,容易造成自身攝氧不足,同時也會對母親的生命帶來危險。

在大約7、8個月時,原本誰都可以抱的孩子,突然變得躁動不安,開始有了“陌生人焦慮”:一看到陌生人就把頭埋進媽媽的懷裏;他們變得十分黏父母,只要父母一走開,就嚎啕大哭。

這個階段,孩子的認知發展進入了全新的里程碑,他們開始自我保護、辨別父母和陌生人,同時他們也會焦慮:爸爸媽媽離開了,眼睛看不見,是不是就是永遠消失不見了?爸爸媽媽還會來嗎?

家裏有2歲孩子的父母一定深有感觸:孩子成了“說不“大王。給孩子拿來乾淨的衣服,孩子不要,非得自己選;替孩子穿上了鞋子,孩子馬上把鞋子脫了,”不要你幫我“,非得自己穿;當他在外面和其他孩子玩耍,看到了別人的玩具,也想拿過來玩。

不斷地說“我的!”“不要!”變成了孩子的口頭禪,他們開始自我意識的覺醒,需要透過不斷與他人的互動了解“自我”與“他人”的區別,以形成自己的人格。

而在孩子2.5歲後,開始入托、入園,從家庭走向幼兒園的小 社會 ,和熟悉的照料人分開,而很大一部分的孩子也會出現分離焦慮, 他們需要不斷的確認“自我”與“環境“的關係,確保自己是安全的。

在這三個危機裏,每一個危機結束時,孩子就會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那麼孩子經歷的這些。焦慮、危機都是“洪水猛獸”嗎?在危機中,除了危險還意味着什麼?

我們的生命如果沒有改變,就沒有進展。

正如出生,除了蘊含危機,同時還提供了一個更加寬廣的舞臺,讓母親和孩子經歷更不同卻更親密的親子關係;而見到陌生人害怕、焦慮,是爲孩子下一階段的認知里程碑做好了積極的準備。

看到媽媽不見了哭泣,是因爲他們與父母建立起了依戀關係。當他們看到父母重新出現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安心、快樂,這也爲下一階段的埋下良好的間接準備。 危機如果能順利過渡,就可以成爲下一階段成長的轉機。

0~3歲的孩子不僅生理變化巨大,同時心理也需要做出不斷調試和準備,才能渡過危機、茁壯成長。

1.出生危機時的“生理我”與“心理我”。

比如嬰兒的出生危機,爲了順利過渡,他們在懷孕的第七個月就開始打包“行囊”,準備出生:

a.嬰兒開始累積來自母親的抗體,因爲他“知道”子宮外的世界存在病毒和細菌;

b.嬰兒開始儲存未來6個月所需要的鐵質,因爲他“知道”將近6個月後將才能吃母乳外的食物;

c.嬰兒的胎動變得更加密集且頻繁,母親在孩子出生前還會“見紅”......

這些都是嬰兒用他們的方式提醒母親:嘿,媽媽,準備好迎接我了嗎?我要出生了 !孩子不斷用“生理我”和“心理我”的智慧工作,幫助自己與母親共同渡過危機,迎接生命的挑戰。

2.否定危機時的“生理我”與“心理我”。

一個不斷說“不“的2歲小孩,心理正在快速的成長。2歲的孩子擁有人類一生最多的大腦神經元和突觸連接,他和我們一樣,有豐富的情緒和思想。然而在生理上,他們仍然是一個2歲孩子。

因此他需要不斷地透過移動自己的身體 探索 世界,去到一個新環境,你和孩子說“不要碰”,他偏要;你和孩子說“不要跑”,他們跳的更歡。 如果我們不能給予孩子一個豐富的環境,孩子便會自己創造環境玩耍。孩子正是透過移動、 探索 來發展他們的“生理我”。

生命是如此的神奇,沒有人告訴孩子應該去發展“生理我”,他們就是這麼去做了,因爲他們內在有一股成長的驅動力,這種力量英國生物學家Percy Nunn稱爲策動力。而著名的教育學家蒙特梭利博士在她的書中也曾描述過“荷爾美”,一種孩子生命的內在推動力。她說:

孩子的生命是以自我爲驅動的,在這個過程中存在着生理與心理系統的平行雙重發展。人的許多心理特點當然是與身體一起成長的,這種天生的內驅力是一個自然成熟的過程,它引導孩子成爲更好的自己。

如果我們能看到孩子這些內在的祕密,瞭解自然界創設的精密的規則,我們會對生命更加敬畏,會更加臣服於大自然的準則,減少對孩子不必要的干預。

我們也會更好的瞭解孩子,並且看清自己,知道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渡過每一次的危機,實現更和諧的親子關係和生命狀態。

正如生產的危機,我們會減少不必要的醫療干預,以自然分娩的方式迎接孩子的到來。當我們瞭解到孩子也在爲出生做出如此大的準備,他們也在配合母親,努力讓自己被生出來, 我們的心態也會變得更加接納。

放鬆、和諧的身心狀態,可以使肌肉鬆弛,不致與子宮收縮相對抗,使分娩過程更加順利。

因此,0~3歲孩子的發展過程中,“生理我”和“心理我”都需要不斷做出準備和調試,才能更好的應對人生的危機和挑戰。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父母有能有“全情接納”的心態,將會使孩子的成長過渡更加順利。

當我們提到全情的接納孩子,不得不讓人想起法國心理學家比昂曾經提出的"容器"理論。他曾指出:當外界的危機可能對孩子造成較大沖擊時,好的父母需要具備良好的"容器"功能。即:

在我們家孩子3歲的時候,有一個晚上風雨交加、電閃雷鳴,孩子從睡夢中驚醒,嚇的哇哇大哭。

孩子爸見狀,本能地一把將孩子摟入懷裏,安慰他:外面下雨了,這個很響的聲音是在打雷。你感覺有點害怕是嗎?孩子猛的點點頭。孩子爸繼續說:爸爸在呢,你在屋裏是安全的。來,爸爸幫你捂住耳朵吧。就這樣,孩子爸捂着孩子的耳朵,儘管外面雷聲依舊不斷,兩個人卻都恬靜的沉沉睡去了。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爸正是充當了容器功能,巧妙化解了孩子的危機感和焦慮感。 根據比昂的容器理論,我們可以把孩子面對外界本能的負面情緒和反應比做β元素,而父母的的接納、引導比做α元素:

孩子爸並沒有說“不就是打雷嗎,沒什麼好怕的”,而是 肯定、容納孩子的情緒,客觀的說明事實,並將孩子的情緒命名爲“害怕”,最後轉換積極的語言和動作,告訴孩子“你是安全的。”他也透過自己的行動(捂耳朵)讓孩子加強安全感。這就是從β元素轉換到α元素,容納、消化和置換孩子危機焦慮的過程。

在一次次的經驗中,孩子會更加了解自己,明白如何與他人、環境更好的互動。如果父母能夠創造豐富的、完備的環境,孩子的成長就會更加順利,減少與我們的對抗,這和比昂“從經驗中學習“的心理學觀點不謀而合。

比如說,對於處於否定危機的2、3歲孩子,我們的家庭生活環境需要注意安全,可以支援孩子自由的移動和積極表達,而不是這個不許碰、那個不許拿。家不僅是大人住的舒服的地方,我們還會考慮環境是否能幫助孩子,讓他們也會有機會參與到日常生活的照料中。

a.在洗手檯下面加一個踩腳蹬,孩子就可以自由上下洗簌,而不需要駕着洗;

b.使用小號的倒水壺,方便孩子雙手抓握自己倒水喝;

c.進門玄關安裝矮的掛鉤,孩子就可以直接脫下冬天的帽子和外套掛好;

d.減少衣櫃裏衣服的儲存量,孩子就會更容易管理自己的物品,更好的選擇今天穿什麼。

這些,都是幫助孩子發展出“自我”,透過“生理我”自主做事情,促進內在“心理我”的的人格養成,爲下一階段的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除了創設完備的環境,人的因素也十分重要,父母作爲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父母首先需要成爲接納自己的人,這意味着我們可以接納生活中孩子成長的不完美。

比如孩子剛剛學走路時跌跌撞撞,經常摔跤。如果我們不能接納這些不完美,心疼孩子,直接把孩子抱起來,或者給孩子綁上“護頭枕”,(一種所謂的 育兒 神器)孩子確實不會受傷了,但是這也剝奪了孩子此階段成長的體驗和權利,沒有這個階段的堅實基礎,下一階段如何有能力面對更多的危機和挑戰呢?孩子現在的“摔跤”,正是爲了以後的“不摔跤”。

父母的心理容器包含了情緒和認知兩個層面。

1.情緒的容器,全情接納孩子。

孩子3歲的時候,有一次我從房間出來,看到他和爸爸在賭氣。孩子嘴巴嘟的像個油瓶。“我就是要買地球儀!”而孩子爸卻說“不行,你玩具太多了。每次都是我幫你收拾,所以你不能再買新玩具了。”他們就這樣陷入極端的對抗情緒中。

我走過去,蹲下來看着孩子的眼睛, “我注意到你對地球儀很感興趣,你願意和我說說你想要的地球儀是怎麼樣的嗎?” 神奇的是:孩子原本僵硬的身體、憤怒的眼神突然變得柔軟起來。他開始和我講述幼兒園裏的地球儀,還眉飛色舞地說馴鹿、貓、狗都住在地球儀上。(他最喜歡的動物)我聽得很認真,最後我們也沒有真的給孩子買地球儀,但是孩子對抗的情緒竟然自然消失了。

很多時候,孩子只是需要我們看到他們,接納他們。

如果我們能成爲孩子情緒的容器,孩子的外在和內在狀態都會更加富足。

2.認知的容器,引導心靈成長。

父母作爲,比起孩子有更多的認知經驗,如果我們能把 這些經驗以合適的方式翻譯給孩子,升級孩子的認知,這樣也就充當了容器的作用,引導孩子心靈成長。

比如說孩子7、8個月齡時的物體恆存危機,我們可以透過 遊戲 逐漸讓孩子明白: 藏起來的物品看不見了,但仍然是存在的 。我們可以和孩子玩的 遊戲 ,用手遮住我們的臉,再將手開啟。 讓孩子感受媽媽的臉消失到重新出現的過程。 我們還可以逐漸拉遠距離,從孩子的房間逐漸走到另外一個房間。讓孩子看不見你,但是還能聽到我們的聲音,這些都可以讓孩子瞭解物體恆存的認知。

在生活中, 小抽屜和小球的 探索 也可以幫助孩子感受:物品塞進小洞裏,從消失又重新出現的過程。這樣的小 遊戲 不僅可以增加孩子的認知,減少危機焦慮,同時可以讓他們以更加積極的狀態與環境互動。 父母的行爲相當於孩子認知的容器,引導孩子心靈和身體更茁壯的成長。

0~3歲,孩子面臨着身心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常常伴隨着孩子成長的危機和挑戰,同時也蘊含着成長無限的可能性。

如果在孩子3歲前,我們能夠成爲一個“容器型父母”,瞭解孩子,接納孩子,爲孩子創建豐富完備的環境,鼓勵他自由的向上生長,那麼就可以將危機轉變爲良好的發展契機,幫助孩子奠定堅實的人生基礎,走向更加、豐盛的人生!

再讀博爾諾夫提出的遭遇與危機

  博爾諾夫在《教育人類學》中提出了教育的兩個關鍵詞——遭遇與危機。遭遇它是一種全新的特有的呈現陌生的,實在的,特有的強度呈現在人們面前。這種實在的根本是不以人們的願望和期待相符。人的本性中最核心的部分因爲遭遇受到震動,從而使人們必須改變自己的生活經驗。博爾諾夫說只有少數重大的特定的經驗可以稱作遭遇。它們突然闖入、令人痛苦,使之轉向一個新的方向。遭遇到的也可能是一種偉大的藝術品,也可能是某一哲學家的著作。在遭遇過程中,對人的自我成長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引導人們走向真實的自己。

  危機是人們通常把突然出現的卻又令人憂鬱的中斷了連續生活進程的事件,稱爲危機。這類危機不僅會產生於每個人的私生活中,人的一生中各種時候都可能出現各種危機,人類的生活充滿了危機。而且也會出現於人類的各種組織和社會生活中。只要是由於無法擺脫的困難而中斷了日常生活進程的,都屬於危機。人只要生存着,任何時候都會處於危機之中。只有在危機中或經歷過危機,我們才能成熟起來。

    我理解在某種程度上,危機是也遭遇的一種,是遭遇的進階形態。那麼,遭遇與危機對教育有什麼啓發呢?我們又該如何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中加以落實?    “人”的形成不是在連續性的發展中形成的,而是透過遭遇形成的。遭遇對於教育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博爾諾夫說發生了遭遇就會使人的整個精神世界的關係發生變化。遭遇,迫人們在兩種可能性之間進行選擇並做出取捨的決斷。由於遭遇具有不可預料性。 傳統教育忽視“遭遇”,迴避“遭遇”,也缺乏“遭遇”教育的意識。作爲教師要培植這種遭遇的土壤,是否發生遭遇關鍵在於心靈深處產生強烈的觸動,我們只能在教育教學中努力創造遭遇產生的前提條件,盡力讓多數孩子與課程中的偉大人物、事物遭遇,從而產生心靈共振,從而探索真正的自我,凸顯生命的流動。

    凡是由於無法擺脫的困難而中斷正常生活進程的都是危機。儘管危機會中斷人的生活,但危機也意味着新的起點。在博爾諾夫看來,危機從屬於人的本質,是人自我形成必不可少的。危機,顧名思義,危險和機遇並存。正確對待危機,善於利用危機人的一生會必然有危機相伴,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在危機中或者經歷危機之後真正的成熟起來,讓危機變契機,讓危機成爲自身生命的新起點,讓危機成爲滋養其生命的沃土 。博爾諾夫給出了四個字的建議:告誡、激發。傳統教育因爲迴避學生對“危機”的體驗,在這樣的教育下,學生很容易一旦遇到學習、生活、心理波折往往無力承受,驚慌失措,我們從事教育工作,要正確認識危機的特點,探索有危機帶來的教育契機,引導和啓發學生正確認識危機,培養他們處理危機、遭遇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健康成長髮展。總之,教師要具有教育的智慧,在教學活動中,培養我們的教育機智,並因爲我們從教者的機智有效處理學生生活中的“遭遇”和“危機”,體現出教育的真實的生命和活力。

男生成績落後女生 專家提出"男孩危機"觀點

(記者 羅欣)“我感覺,在學習、綜合素質方面,高中女生越來越突出了,而男生卻在走下坡路。”針對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專家近日撰文提出的觀點“男孩危機”,華師一附中高三年級主任汪新華昨表示,“以前,‘男孩危機’在中小學明顯,但到高中後,男生的潛力就發揮出來了,但近幾年,男生的這種優勢在逐漸喪失。”

  也有專家指出,與其說是“男孩危機”,不如說是“應試危機”,也許是校園裏的應試教育更適合女生髮揮。

  現象

  男生成績逐漸落後於女生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專家對於“男孩危機”的論點爲:男生在各級各類教育中的學習成績,正在漸漸落後於女生。記者採訪武漢多所學校發現,的確存在這種情況。

  以初中爲例,武昌水果湖一中今年的中考中,位置值小於13.3的高分層學生中,女生與男生的比例是2:1,而在武珞路中學、糧道街中學,類似情況也存在。

  在許多人認爲“男生邏輯思維能力強,學習後勁大”的高中階段,近些年恰恰呈相反狀態。汪新華介紹,以理科突出著稱的華師一附中,以前女生只有1/3,這兩年招生的人數都接近一半。不僅如此,女生的成績、以及在學校各項活動中的表現,逐漸趕超男生。省實驗中學副校長吳承斌介紹,該校現在女生的比例幾乎超過了男生,在各方面的表現上,男女生比較均衡,而在前些年,男生更強些,此外,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出現偏科情況。

  在小學,由於男生髮育比女生遲緩,這種情況更加突出,小學的班幹部、三好學生也以女生居多。但在大學,也逐漸出現這種態勢。教育部公佈的2006-2007、2007-2008年度國家獎學金獲獎者名單顯示:前一年男女生比例爲1:1.86,後一年爲1:1.88,一位專家感嘆,“獎學金是對學生在校期間的各種表現的綜合性評價,國家獎學金是我國水平的大學生獎學金,男女生如此懸殊的獲獎比例和範圍均表明,在大學校園中,‘男生危機’已相當嚴重。”

  原因

  師資結構、社會環境使然

  “我去年曾兩次給上級領導寫信,談到過這個問題,這是一種‘民族危機’。”省實驗小學校長、特級教師張基廣表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小學師資結構的嚴重不平衡,“我專門到北京、上海等地做過調查,大城市裏小學教師中,男教師的比例僅在10%以內。

  張基廣說,老師是孩子成長的引領者。小學男教師偏少,沒有陽剛之氣,就不利於培養小學生吃苦、拼搏的精神和責任感,“這樣,到了以後的中學、大學階段,他哪來的冒險精神和衝勁呢?”

  吳承斌表示,受一些社會不良風潮的影響,現在校園男生女性化傾向比較明顯,“面色蒼白、女性氣質的青春期小男生,甚至成了新一代少男少女的審美取向。”這一點,各種大型選秀節目就引起不少人的感嘆:現在有的男孩子,比女生還秀氣。

  質疑

  是“男孩危機”還是“應試危機”

  爲何在學校女生比男生表現好?武昌水果湖一中幾位老師表示,中考側重考查基礎知識,而女生較男生更細心認真,因此在中考中更容易脫穎而出。

  一些業內人士認爲,目前的高考方式也更有利於女生,語、數、外三門主科中,兩門是文科,需要記憶,女生更容易學好。此外,隨着社會發展,女生學習上的競爭意識非常強,更有毅力,反之,男生好奇心強、求知慾強,但是不太注重細節,容易在考試中失分。

  “我覺得單憑成績好壞這個衡量標準,來提‘男孩危機’不妥。”全國初中教育委員會副祕書長、武昌糧道街中學校長王朝文認爲,這是“應試危機”,“只能說現在的應試更適合女生,男生比較佔優勢的動手、實踐等方面的能力,透過現在的書面考試方式往往難以檢測出來,而且男生的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很多在工作中才有所體現,比如服裝設計師、廚師,我們通常認爲應該是女生乾的工作,但在實際生活中,往往是男生做得比較好。”

  “男孩危機”國際化

  在英國,近些年的考試結果表明,女生幾乎在所有的科目上都比男生表現優異。

  在澳大利亞,男孩不僅在讀寫能力、學校投入和喜歡學校、教育成就等方面與女孩存在差距,而且在出現紀律問題和被學校開除的學生中,男孩幾乎佔了絕大多數。

  在美國,年輕女性要比年輕男性更願意上大學,更可能讀到畢業,而且更有可能去攻讀一個碩士學位,2000年拿到碩士學位的女性是男性的1.38倍。

《兩小兒辯日》

分類: 教育/科學 >> 科學技術

問題描述:

此問題答案是要關於解答小學六年級上冊的《兩小兒辯日》的雙方意見的詳細說明,例如:地球溫度的溫度差異是由什麼因素決定;要利用什麼樣的科學說明來解答兩小兒提出的觀點;太陽的大小在人的視覺內有什麼差異等。

希望解答者能給我一個比較詳細的答覆,但因急需這份寶貴的材料,請在2006.11.15號以前解答完畢,並採納觀點。

贈與20懸賞分給最佳回答者,謝謝參與。(懸賞分有限)

解析:

位於倫敦市西安大略大學地球科學博士沈伯瑜聯同美國密芝根大學兩位科學家,於2月16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有關北半球氣溫上升的研究報告,該項報告中指出,地球的溫度上升率比以往預料的數據要快得多,而且以北半球的溫度增長率最爲迅速。

根據世界各地600多不同地點的地面穿洞溫度研究,科學家發現地球上的溫度自從1500年至今,明顯地增加了大約有攝氏1度,其中20世紀佔了半數的增長率。

在北半球來說,在過去5個世紀內,溫度增加了攝氏1.1度,而在20世紀中就增加了0.6度。

科學家們根據以靈敏的溫度計伸延到地洞裏,收集地球的溫度數據作爲分析,“地洞就是地下的存檔庫,沈伯瑜博士說,因爲在地面上的溫度改變會傳導到地下層的岩石去,而傳導率是深入地下500尺就需要1000年的時間,”假如你在陸地上面任何一個地方往下鑽鑿一個洞,你就能夠觀察到那個位置的溫度檔案資料以及氣候上曾經造成的改變了。”

科學家們從研究樹木的年輪,海底的沉澱物和珊瑚的生長情況等來探討以及預計溫度的趨向,加拿大環境以及氣象學家相信,在這個世紀裏,因爲各種人爲的因素,會導致地球的溫度繼續上升。

沈伯瑜博士是西安大學地球科學研究員,1968年從臺灣移居加拿大,在卑詩省攻讀碩士學位,1975年在西大取得博士學位,從事多項高價值研究工作,是一位博學而又低調的華人科學家。

[加拿大《自然》雜誌]

近年來,地球溫度正在不斷升高,而且世界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爲,這種現象在未來數十年仍將持續下去。

地球在陽光的照射下,自然會溫暖宜人,而我們所指的地球溫度升高則是另一種現象。這是一種相對新生的現象,因爲地球溫度的升高並非由於其自然原因,而是由於人類的活動所致。在過去100年,地球的溫度絕非自然地上升了0.5攝氏度,這一現象令科學家們感到擔憂。科學家們認爲,人類高速發展工業是地球溫度升高的最主要原因。

這裏所說的地球溫度升高是指地球平均溫度的增高。在本期節目中,我們將就地球溫度升高的影響做一討論,並希望人們能夠對這一現象及其將帶來的威脅給予足夠的重視。

地球溫度升高在過去數十年逐漸演變成一場對人類生活產生諸多影響的危機,其中就包括地球升溫導致氣候發生變化。地球變暖導致降雨模式改變、海洋麪積擴大、內陸湖面積縮小、動植物甚至是人類的生活也隨之發生變化。大多數科學家經過調查研究後認爲,地球變暖是排放溫室氣體導致的結果。溫室氣體大多來自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如石油或天然氣等所排放出的廢氣。溫室氣體包含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等氣體。此外,導致地球變暖的另一個原因是照射在地球上的太陽能被存儲在地表。

如果地球大氣中不存在這些氣體,照射在地球上的太陽能將被逆輻射回太空。在此情況下,地球溫度會比當前溫度低32攝氏度。因此溫室氣體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保持溫度,使地球適合人類生活和動植物生長。但如果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不斷增加,地球溫度有可能升高到人類和動植物都無法承受的程度。

大量資料證明,世界各大洋的水溫在過去100年的時間裏也增加了1度。以此推測,在未來100年隨着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不斷增加,各大洋的水溫還將升高3度左右。

海洋麪積的不斷擴大以及人類活動對海洋的污染使一些海域成爲“死亡地帶”。除此外,世界氣候變化也給生態環境和物種帶來威脅與壓力,造成許多物種滅絕或瀕臨滅絕。

根據研究人員的有關報告,過去20年間頻繁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也是地球長期高溫導致的結果。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每隔幾年發生的一次大規模海水溫度異常增高的現象。該現象導致海洋生物減少、強颱風頻率增加以及大洋沿岸經常出現巨浪滔天的現象。

大多數專家們認爲,近年來地球溫度升高以及未來數十年這種現象的延續將導致南極冰川溶化。長此以往,許多島嶼、城市甚至是一些國家將沉於海底。環境學家們認爲,地球持續變暖對於動植物來說也是一場災難。南極冰川不斷溶化使陸地的哺乳動物如企鵝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環境,同時也導致產生浮游生物的海藻急劇減少。隨着冰川的不斷溶化,該地區的食物鏈也會發生變化,不僅僅是浮游生物的減少,海鳥、海豹和企鵝的數量都會越來越少。

根據環境保護人士不久公佈的有關報告,濫捕濫殺海洋生物、海洋生態環境遭到污染,以及地球溫度升高等因素嚴重威脅着海洋生物的生長與生活。報告指出,許多海洋生物已經瀕臨滅絕。

氣候的變化也給候鳥造成嚴重影響。隨着候鳥棲息的溼地面積不斷因乾旱而減少和氣溫不斷升高,多種候鳥已經滅絕。

地球持續變暖的另一個影響是對農作物生長的危害最終導致人類食物的減少。炎熱的天氣使更多的水變成水蒸汽,使可供人類飲用的淡水資源日益枯竭。水資源的減少也使牲畜飲水和灌溉莊稼等面臨困難。

土耳其科學家不久前警告說,過去近一個世紀的氣候變化其後果將在未來150年內逐漸顯現出來。

這些土耳其科學家指出,地球溫度升高使土耳其東部山區的冰雪溶化,最終將導致該地區的自然環境發生不容樂觀的變化。這些專家們預計,土耳其將逐漸被納入地球沙漠帶,如果不採取應急措施,那麼在未來200年,土耳其將成爲象沙特一樣的沙漠國家。

當然,土耳其的科學家們只是談到了人們對全球變暖現象給予關注的一個方面。人們應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環境保護問題,共同努力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5 短文兩篇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1.《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是我國最早的神話之一。在這篇神話中,巨人夸父敢於與太陽競跑,最後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爲桃林。這個奇妙的神話表現了夸父無比的英雄氣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強烈願望和頑強意志。

夸父是一位十分神奇的人物。他是一個善於奔跑的巨人,他與太陽“逐走”。他口渴如焚,雖然接連喝乾了黃河和渭水兩條大河,仍不解渴,又趕往大澤,終於沒來得及喝大澤的水而渴死。他遺下的手杖,化爲一片桃林,還能爲人類造福。夸父敢與太陽決一高低,可以奔馳於天地,可以飲幹大河大江,可以化手杖爲桃林,真是氣概非凡,本領非凡。夸父這一神話人物形象,具有超現實的想像、誇張的浪漫主義魅力。

這篇神話對後世影響很大。人們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氣魄。如陶潛《讀山海經》詩有“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句,柳宗元《行路難》詩有“君不見夸父逐日窺虞淵,跳踉北海超崑崙”句。有時也用“夸父逐日”來比喻不自量力,但這是從消極方面理解這個神話,不合乎《夸父逐日》作爲神話在本質上所具有的積極意義。

2.《兩小兒辯日》

這篇短文寫兩個小孩兒對太陽在早上和中午時離地球上人的遠近有不同的看法,各持一端,爭執不下,連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斷,以此說明人們懂得的東西總是有限的,知識無窮盡,即使是博學多聞的孔子也會有所不知。這篇短文還反映了古人爲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而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

本文先寫孔子路遇兩小兒爭辯,然後擺出兩小兒的不同看法,繼而提出兩小兒所持看法的依據,最後寫孔子不能作出判斷而受到譏笑。全文僅一百多字,語言簡潔,層次分明,主要透過對話來表現人物,展開情節。

二、問題研究

1.對《夸父逐日》的結尾“棄其杖,化爲鄧林”應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棄其杖,化爲鄧林”。那麼,什麼是“鄧林”呢?“鄧林”實有其地,在現在大別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處。據清代學者畢沅考證,“鄧”“桃”音近,“鄧林”即“桃林”。“鄧林”爲地名之說,與“鄧林”即“桃林”之說並不矛盾。我們可以認爲,“鄧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鄧林”這一地名是因“鄧林”的“桃林”之義而得名的。此外,“杖”與“桃林”同爲木,形象上有相通之處;夸父的口渴如焚,與提供甘甜多汁果實和成片綠陰的“桃林”,在內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遺下的手杖化爲一片桃林這一結尾,以富有詩意的高度想像力,豐富了《夸父逐日》這一神話的內涵,豐滿了夸父的形象,表現了一種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爲人類造福的精神,使整個神話更具有浪漫主義的魅力。

2.怎樣看待兩小兒對孔子的譏笑?

《兩小兒辯日》的故事是編出來的,並非真有其事。經專家研究,《列子》裏寫這個故事,確實有譏笑孔子的意思,這是因爲《列子》是道家的著作,而孔子是儒家,學派不同,所以道家在這個故事中譏笑孔子。但我們學習本文,應從文章本身出發,來認識它的思想價值。就本文來看,孔子不能回答一個難題並不能說明他不“多知”。但兩小兒的譏笑也是有道理的,因爲這確實說明孔子不是無所不知的,人們由此可以受到啓發:連孔子這樣一位十分博學的人都有所不知,說明人們的確不可能無所不知。因此,不宜把兩小兒對孔子的譏笑作爲故事的主旨去理解。

練習說明

一、背誦《夸父逐日》,說說你對夸父這一神話人物的認識。

本題意在使學生透過背誦《夸父逐日》,熟悉課文,積累語言材料,並且從神話這一角度,瞭解課文內容,對夸父這一神話人物有所認識。

二、熟讀《兩小兒辯日》。想一想,兩小兒的“辯鬥”對你有什麼啓發,“孔子不能決”說明了什麼。

這是一道開放題,主要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思考文中所蘊含的道理。學生可以從不同方面談自己的體會。例如,對於兩小兒的“辯鬥”,學生可以認爲兩小兒喜愛探索,精神可嘉,或者認爲兩小兒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標準不同,結果就不一致;對於“孔子不能決”,學生可以認爲知識無窮盡,即使大學問家也有所不知,或者認爲孔子能正確地對待小兒的問題,能實事求是,沒有“強不知以爲知”,而是“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回答不拘一格,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三、翻譯下列句子,填出句中省略的詞語,注意加線的詞的意思。

設題目的是檢查學生對詞、句的理解,並讓學生注意文言文中的詞語省略現象。

1.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

逐走:競跑,賽跑。

2.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去人)遠也。

以:認爲。去:距離。

3.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爲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湯:熱水。

4.孰爲汝多知乎?

爲:以爲,認爲。

教學建議

教學這兩篇短文,要注重誦讀,並可結合練習一、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以加深對內容的理解。討論時,學生可能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應給予肯定,加以鼓勵,以活躍學生的思想,開闊學生的思路。教學《夸父逐日》,要引導學生注意其神話特點。對《兩小兒辯日》中涉及的科學知識,不必講得過多,略加說明即可,以免喧賓奪主。

有關資料

一、作品簡介

1.《山海經》譯,書名。18篇。作者不詳,各篇著作時代亦無定論,近代學者多認爲不出一時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戰國時作品,《海內經》四篇則爲西漢初年作品。內容主要爲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儲存了不少遠古的神話傳說。對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研究,均有參考價值。其中的礦物記錄,爲世界最早的有關文獻。晉郭璞作注,併爲《圖贊》,今圖佚而贊存;其後考證註釋者有清代畢沅《山海經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經箋疏》,今人袁珂《山海經校注》等。

2.《列子》,相傳爲戰國時鄭國人列禦寇(亦作圄寇、圉寇,前450?—前375?)所撰。《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從思想內容和語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晉人根據古代資料編著的。內容多爲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

二、關於夸父

1.夸父是我國古代神話中一個善於奔跑的巨人。《山海經·海外北經》還記載着一個“博父國”,經前人考證,“考父”即“博父”,其國中的人都是巨人。所以茅盾在《中國神話ABC》中認爲夸父不僅是人名,也是一個部族的名稱。

2.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即“戴天”,山頂連接着天,形容極高)有人,珥(戴在耳朵上的飾物。這裏用作動詞)兩黃蛇,把(手裏攢着)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后土”和“信”,都是神話中的人名),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日影,即日光),逮(追上)之於禺谷〔禺谷〕又叫“虞淵”,是神話中太陽所入之處。將〔將〕乃,就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晉郭璞《山海經注》:渴死) 。(《山海經·大荒北經》)

三、馬克思論希臘神話

“大家知道,希臘神話不只是希臘藝術的寶庫,而且是它的土壤。成爲希臘人的幻想的基礎、從而成爲希臘‘神話’的基礎的那種對自然的觀點和對社會關係的觀點,能夠同自動紡機、鐵道、機車和電報並存嗎?在羅伯茨公司面前,武爾坎又在哪裏?在避雷針面前,丘必特又在哪裏?在動產信用公司面前,海爾梅斯又在哪裏?任何神話都是用想像和藉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隨着這些自然力之實際上被支配,神話也就消失了。在印刷所廣場旁邊,砝瑪還成什麼?希臘藝術的前提是希臘神話,也就是已經透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

(節選自馬克思《〈經濟學批判〉導言》)

四、《兩小兒辯日》鑑賞(周振甫)

列子是屬於道家學派,孔子是屬於儒家學派,又以博學著名。因此列子寫這故事,來譏笑孔子的無知,不能判斷兩小兒所提出的疑問。其實兩小兒提出的疑問,也是列子提出的疑問。這個疑問,列子也不能解決。因爲這兩個疑問都是從感覺產生的。一個從視覺說,早上看到太陽大,中午看到太陽小。這個視覺並不正確。因爲早上地球表面有云氣,透過雲氣來看太陽,就顯得太陽大。中午雲氣消散,就顯得太陽小,其實太陽的大小並沒有變。根據不同感覺來說明地面距離太陽的遠近,並不正確。

一個小兒說,太陽早上涼快,中午熱,從身體對溫度的感受來說明太陽距離地面的遠近,也不正確。因爲在夜裏太陽照射到地面上的熱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涼快;中午,太陽的熱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熱。這個溫度的涼熱,並不能說明太陽距離地面的遠近。

這個故事是列子編出來的,並不真有其事。《列子》這部書經專家研究,是魏晉時人編的。其中可能有先秦傳說,也有魏晉時思想。這篇裏所提出的問題,大概魏晉時人還無法解決,春秋時人的孔子更無法解決。《列子》提出這個問題來笑孔子的無知,其實他跟孔子一樣,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這是當時人不能解決的問題。從這裏得到啓發,人們想到的問題,有的在當時並不能得到解決。如晉代張華《博物志》裏講到:“奇肱國,其民善機巧,以殺百禽,能爲飛車從風遠行。”說商湯時代已經有人能造飛車。直到張華的晉代,也沒有人會造飛車。但至少在那時,已有飛車的想法。這種想法到後來終於實現了,人們終於造出飛機來。關於太陽和地球的遠近,在著作《列子》的時代是無法正確解決的,但後來科學家終於算出來了,地球與太陽平均距離14 960萬公里。科學的前進,有時也受到各種想像的影響。因此,在生活中提出各種想像來也是好的。就這個意義說,這個故事也是可取的。這個故事的好處,可以啓發人們去考慮問題,要從多方面來考慮。兩個童子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這就把不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了。提出了一個不好解決的問題,對科學的促進是有作用的。

《列子》裏寫這個故事,要譏笑孔子的無知。這是因爲《列子》屬於道家的著作,孔子是儒家,學派不同,所以道家要譏笑孔子。這點是很明白的。所以這篇的結論:“孰爲汝多知乎!”這句譏諷的話是不正確的。

再就這篇的寫法看:先提出結論,再加說明,這樣寫簡單明瞭。就說明看,結合人們的經驗,寫得具體明白,這樣寫是好的,所以雖提出這個不好解決的問題,還是寫得簡單扼要,具體明白,達到要說的目的。在說明裏,作者在一處用了兩個比喻,一個“如車輪”,一個“如盤盂”,這兩個比喻具體地說明日的形狀的大小,結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結論的理由說明白了,這個理由是從人們的視覺來的,所以是有力量的。因爲當時人的知識,還沒有感到視覺在一定的場合是不盡可靠的。另一個說明,講一種感覺是“滄滄涼涼”,一個比喻“如探湯”。這樣講一種感覺和一個比喻,結合“日初出”和“日中”來說,也把結論的理由說明。這是從人們的感覺來的,也有說服力。當時人們也沒有感到人們的感覺是受各種條件的影響的。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這篇《辯日》對人們的認識是有影響的。現在看來,這個問題的提出,對後世科學家的探討,還是有作用的。

五、相關知識

1.太陽什麼時候離人們近些?

太陽是在中午離人們近些呢?還是早晨和晚上離人們近些呢?早晚看到的太陽比中午大都是由於人們的錯覺;中午陽光比早晚熱是由於中午陽光直射,陽光在大氣裏走過的路程較短,熱量被吸收少。首先,我們應該搞清楚在中午和早晚的時候,人們觀測太陽的距離爲什麼會不同。原因很多:(一)地球是球形,不斷地自轉。如若地球除了自轉沒有其他運動,而且自轉軸與太陽和地球間的直線垂直,則對於在赤道上的人來說中午太陽總比早晚近,也就是說近的距離相當於地球的半徑6 400公里。(二)地球的緯度的不同,觀測的人不一定在赤道上。緯度愈大即離赤道愈遠,太陽在中午和早晚的距離差愈小。(三)地球不只自轉,也繞太陽公轉,自轉軸和公轉軸成235°角。自轉軸的方向變化很慢。因此中午太陽在天空的高度一年內不斷變化。(四)地球公轉軌道是橢圓形,所以地心和日心的距離逐日變化。(五)日出日落時間在一年中逐日變化着,同一天的日出日落時間又隨緯度而不同。(六)由於地球自轉軸方向很慢的變化和行星引力對地球公轉軌道所產生的影響等原因,地心和日心最接近的日期並不固定。(在目前日心和地心距離最近的日子是一月二日,此後每千年往後推移17天半。)考慮到上述原因,可以推出適當的公式來計算中午和早晚太陽和觀測者的距離差。必需的資料可由天文年曆查到。計算結果如下:對於北緯40度如北京來說,目前每年從一月二十二日到六月五日中午太陽比日出時遠,二月初遠1 000公里,三月初遠4 000公里,四月初遠達6 400公里,以後差別減少到零。六月五日之後中午太陽比日出時近,七月初近5 800公里,九月中近達16 000公里,以後差別減少到第二年的一月二十二日。午和晚的差別情況大不相同,從八月一日到十二月十五日午比晚遠,其餘七個半月午比晚近,四月中近達17 000公里。……上面的計算於1954年所作。但由於第六原因在短時間內影響很小,所以上述計算結果對今後一百年仍適用。由此可見,一切現象必須用科學來解釋,纔是正確的。

(戴文賽《中午太陽是否比早晚離我們近》)

2.早晨近而冷、中午遠而熱的原因何在?

早晨較中午太陽看起來大些,是不是早晨太陽離我們近而中午離我們遠些呢?不是的。

在一定的條件下,人對物體的視覺會發生錯覺,一個物體在一些小的物體中間看起來就顯得大些,而一個物體在一些大的物體中間看起來又顯得小些。

同理,早晨的太陽,只有地平線上一角是天空,而其餘部分是以樹木、房屋等做它的背襯,而在中午時,太陽在頭頂上是以大得無比的天空做它的背襯,所以看起來中午的太陽就比早晨的太陽顯得小些。

另外,我們看白色圖形比看同樣大小的黑色圖形要大些。這在物理學上叫“光滲作用”。當太陽初升時,四周天空是暗沉沉的,因而太陽顯得明亮,而在中午時,四周天空都很明亮,相對之下,太陽與背襯的亮度差沒有那樣懸殊,這也是使我們看起來太陽在早晨比中午時大些的原因。總之,在早晨和中午太陽離我們的距離是一樣的,所以其大小也是相同的,而看起來早晨的太陽比中午時大些是因爲眼睛的錯覺。

還有,中午較早晨時熱,是不是因爲中午時太陽離我們較早晨時離我們近呢?也不是。那又是因爲什麼呢?

中午時較早晨熱,是因爲中午時太陽光是直射在地面上,而早晨太陽光是斜射在地面上,可以看出太陽光直射時,地面和空氣在相同的時間裏、相等的面積內接受太陽的輻射熱較早晨太陽光斜射時多,因而受熱最強。所以中午較早晨時熱。

而實際上,天氣的冷熱主要決定於空氣溫度的高低。影響空氣溫度的主要因素,是由太陽的輻射強度所決定的,但太陽光熱並不是直接使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因爲空氣直接吸收陽光的熱能只是太陽輻射總熱能的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被地面吸收了。地面吸收了太陽輻射熱後,再透過輻射、對流等傳熱方式向上傳導給空氣,這是使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

總之,每天中午較熱,早晨較冷,並非太陽離我們地面有遠有近之故。

(黃文成《〈兩小兒辯日〉中的科學知識》)

六、譯文

1.《夸父逐日》

夸父與太陽競跑,一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水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還沒趕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遺棄的手杖,化成桃林。

2.《兩小兒辯日》

孔子往東方遊學時,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論,孔子問他們爭論的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爲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認爲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個大圓車篷,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子或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清涼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熱得像把手伸向熱水裏。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距離遠就覺得涼嗎?”

孔子不能夠斷定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笑着說:“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第一代獨生子女贍養危機來臨,具體指哪一代人?養老問題到底該如何解決?

       說到第一代獨生子女的贍養危機,具體指的就是現在的“80後”,這一代的“80後”是真的不容易,這一代的他們一般都是獨生子女,但是他們上有老下有下,還要承擔着自己的一切開銷。

       因爲隨着上一代人的年歲老去,社會轉型也在加速,中度老齡化社會也在慢慢地到來,80後的日子是真的難。因爲他們是獨生子女,一對青年夫妻變要承擔着雙方父母的養老,有些夫婦的擔子還更重,因爲還有父母的父母,可以這麼說,他們要贍養的老人,真的是讓“80後”這一代人壓得80後的日子喘不過氣來。

       人到老年,就有着各種各樣的疾病,現在看病也難,看病的費用也貴,還有家裏一旦有病人,還要有人專門看護,這樣的壓力,使得“80後”這一代人真的是難上加難。養老問題應該要怎麼解決,真的是一個大難題。說是要子女們自己承擔,恐怕子女們也是心有餘而力,自己的能力有限,自己在盛年的時候透支身體,恐怕到老年的時候,也會有各種疾病找上門,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養老的問題要是說丟給社會,也無疑會加大社會的公共資源分配壓力。

       現在的日常開支特別大,可以聽到人們經常都在抱怨說現在的物價上漲、房價上漲,但是唯獨不漲的就是工資,給這一代獨生子女的不僅僅有精神上的壓力,還有經濟壓力。已經走到中年的“80後”這一代有自己的事業要煩惱,絕大多數人都是過着“社畜”的生活,沒有什麼“金手指”、“開掛”般的生活,大家更多的都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樣的生活,每天都要爲生計煩惱,再加上父母這一輩的養老,是真的難!養老問題應該是要一分爲二,子女要承擔,也要適應現在社會發展的福利制度。

按照埃裏克森的觀點,幼兒園小朋友發展危機是什麼

3到6歲,主動對內疚

基本危機理論是由誰提出的

基本危機理論是由

Lindemann

提出

Tags:觀點 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