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烘青綠茶泡法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84W

烘青綠茶泡法

1.準備一份好的青綠茶葉,大約2-3克。

2.將茶葉放入茶杯中,注入80℃-85℃的熱水。

3.靜置1-2分鐘,等待茶葉充分展開。

4.再次注入80℃-85℃的熱水,使茶葉充分浸泡。

5.熱水注入時,儘量讓水流沿杯壁流動,以充分激發茶葉香氣。

6.等待1-2分鐘後,青綠茶即可享用。

7.茶葉可以反覆沖泡,第二次沖泡可以稍微加長時間。

8.每次都要把沖泡好的茶水倒完,以免過度浸泡導致苦澀的口感。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1、上投法:先一次性向茶來自杯(茶碗)中注足熱水,待水溫適度時再投放茶葉現舊。此法多適用於細嫩烘青(如竹溪龍峯、汀溪蘭香、黃山毛峯、太平猴魁、敬亭綠雪等等)等細嫩度極好的綠茶。此法水溫要掌握得非常準確,越是嫩度好的茶葉,水溫要求越低,有的茶葉可等待至70℃時再投放。因此平常品飲操作難度較大,不很方便。

2、中投法:投放茶葉後,先注入三分之一熱水(尤其是對於剛從冰箱內取出的茶葉),待茶葉吸足水分,舒展開來後,再注滿熱水。此法適用於雖細嫩但很鬆展或很緊實(如英山雲霧、竹葉青、婺源茗眉)的綠茶

3、下投法鍾:先投放茶葉,來自然後一次性向茶杯(茶碗)注足熱水。此法適用於細嫩度較差最素色進盾的一般綠茶。

4、先涼溫趙際步應受後熱法:投來自放茶葉後,先用少許可飲用的常溫涼水浸泡三分鐘左右,使茶葉吸足水分,充分舒展,在將熱水一次注足。此時的熱水溫度要求可以略高些,85-95℃。冬天水溫在100℃也可以。此法適用於沖泡各級嫩度茶葉,但要掌握得恰到好處。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1、上投法:先一次性向茶杯(茶碗)中注足熱水,待水溫適度城厚膠圖時再投放茶葉。此法多適用於細嫩烘青(如竹溪龍峯、汀溪蘭香、黃山毛峯、太平猴魁、敬亭綠雪等等)等細嫩度極好的綠茶。此法水溫要左究算掌握得非常準確,越是嫩度好的茶葉,水溫要求越低,有的茶葉可等待至70℃時再投放。因此平常品飲操作難度較大,不很方便來自。

2、中投法:投放茶葉後,先注入三分之一熱水(尤其是對於剛從冰箱內取出的茶葉),待茶葉吸足水分,舒展開來後,再注滿熱水。此法適用於雖細嫩但很鬆展或很緊實(如英山雲霧、竹葉青、婺源茗眉)的綠茶

3、下投法:先投放茶葉,然後一次性向茶杯(茶碗)注足熱水。此法適用於細嫩度較差的一般綠茶。

4、先涼後熱法:投放茶葉後,先用少許可飲用的常溫涼水浸泡三分鐘左右,使茶葉吸足水分,充分舒展,在將熱水一次注足。此時的熱水溫度要求可以略高些,85-95℃。冬天水溫在100℃也可以。此法適用於沖泡各級嫩度茶葉,但要掌握得恰到好處。

正確的喝綠茶的方法是什麼

正確的喝綠茶的方法是:用80℃~85℃水沖泡,現泡現飲。

1、茶具

綠茶的沖泡,要求茶具潔淨,通常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壺)、瓷杯或茶碗沖泡,以便於襯托碧綠的茶湯和茶葉。其中尤以玻璃杯爲佳,玻璃茶具素以它的質地透明、形態各異而受人青睞。

以玻璃茶杯(或玻璃茶壺)泡茶,尤其是沖泡各類名優綠茶,茶湯的色澤鮮豔,葉芽朵朵在沖泡過程中上下浮動,葉片逐漸舒展亭亭玉立,是一種動態的藝術欣賞,別有風趣。

2、水質

綠茶沖泡的水質要好。通常應用潔淨的優質礦泉水,也可用經過淨化處理的自來水。水的酸鹼度爲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鹼性水,以免茶湯深暗。煮水初沸即可,這樣泡出的茶水鮮爽度較好。

3、水溫

沏茶的水溫,要求在80℃左右爲適宜。因爲優質綠茶的葉綠素在過高的溫度下易被破壞變黃,同時茶葉中的茶多酚類物質也會在高溫下氧化,使茶湯很快變黃,很多芳香物質在高溫下也很快揮發散失,使茶湯失去香味。

4、茶水比例

茶與水的比例要恰當,通常茶與水之比爲1∶50至1∶60,即1克茶葉用水50毫升至60毫升爲宜,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湯濃淡適中、口感鮮醇。

4、沖泡手法

沖泡的手法也很有講究,要求手持水壺往茶杯中注水,採用“鳳凰三點頭”的手勢,使注入的熱水衝動茶葉,上下浮動,茶汁也易泡出。

5、禮儀

在沖泡時先注入少量熱水,使茶葉浸潤一下,稍後再注水至離杯沿1釐米至2釐米處即可。若待客,可將泡好茶的茶杯或茶碗,放入茶盤中,捧至客人面前,以手示意,請客人品飲。

擴展資料

1、上投法

先一次性向茶杯(茶碗)中注足熱水,待水溫適度時再投放茶葉。此法多適用於細嫩炒青(如特級龍井、特級碧螺春、特級信陽毛尖、六安瓜片、老竹大方等等)、細嫩烘青(如竹溪龍峯、汀溪蘭香、黃山毛峯、太平猴魁、敬亭綠雪等等)等細嫩度極好的綠茶。

此法水溫要掌握得非常準確,越是嫩度好的茶葉,水溫要求越低,有的茶葉可等待至70℃時再投放。因此平常品飲操作難度較大,不很方便。

2、中投法

投放茶葉後,先注入三分之一熱水(尤其是對於剛從冰箱內取出的茶葉),待茶葉吸足水分,舒展開來後,再注滿熱水。此法適用於雖細嫩但很鬆展或很緊實(如英山雲霧、竹葉青、婺源茗眉)的綠茶

3、下投法

先投放茶葉,然後一次性向茶杯(茶碗)注足熱水。此法適用於細嫩度較差的一般綠茶。

4、先涼後熱法

投放茶葉後,先用少許可飲用的常溫涼水浸泡三分鐘左右,使茶葉吸足水分,充分舒展,在將熱水一次注足。此時的熱水溫度要求可以略高些,85-95℃。冬天水溫在100℃也可以。此法適用於沖泡各級嫩度茶葉,但要掌握得恰到好處。

參考資料:中國鎮江-綠茶應怎麼沖泡

不同茶葉的沖泡方法

1

不同茶葉沖泡方法

1、綠茶:用80℃~85℃水沖泡,現泡現飲。綠茶屬於不發酵茶,比較常見的有西湖龍井、碧螺春等。這類茶比較細嫩,不適合用剛煮沸的水泡,以80℃~85℃爲宜,茶與水的比例以1:50爲佳,沖泡時間爲2~3分鐘,最好現泡現飲。如果沖泡溫度過高或時間過久,多酚類物質就會被破壞,茶湯不但會變黃,其中的芳香物質也會揮發散失。沖泡綠茶最好用瓷杯。沖泡時先用1/4水把茶葉潤一潤,過20秒或半分鐘再衝水飲用,泡綠茶一般不蓋蓋子,否則茶湯會發黃。

2、紅茶:先用熱水燙杯,再沸水沖泡。紅茶是全發酵茶,常見的有高檔工夫紅條茶和紅碎茶。與綠茶不同的是,高水溫浸泡能夠促進其中有益成分溶出。因而泡紅茶最好用剛煮沸的水,用水量與綠茶相當,沖泡時間以3~5分鐘爲佳,高檔工夫紅條茶可沖泡3~4次,紅碎茶則可沖泡1~2次。紅茶最好用玻璃杯來沖泡,這樣能欣賞到茶葉在水中的翻滾舒展。具體方法可使用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大約1/10的熱水燙杯,再投入3~5克茶葉,然後再沿玻璃杯壁倒水進行沖泡。泡紅茶要蓋上蓋子,這樣茶香會更濃郁。

3、烏龍茶:用沸水多次沖泡。烏龍茶是半發酵茶,如鐵觀音、大紅袍等。泡烏龍茶最好用專業的紫砂壺或蓋碗杯,並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烏龍茶的投葉量比較大,基本上是所用壺或蓋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後加蓋。泡烏龍茶時邊上要有個煮水壺,水開了馬上衝,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潤一下,然後再倒入開水沖泡飲用。烏龍茶可沖泡多次,品質好的可沖泡7~8次,每次沖泡的時間由短到長,以2~5分鐘爲宜。

4、黑茶:先洗茶,再沸水沖泡。黑茶是後發酵茶,在儲存中仍然可以隨着時間的推移進行自然的陳化,在一定時間內,還有越陳越香的特點。以普洱茶爲代表的黑茶,沖泡時也要用100℃的沸水。第一次沖泡黑茶,要用10~20秒鐘快速洗茶,即先把茶葉放入杯中,倒入開水,過一會兒把水倒掉,再倒入開水,蓋上杯蓋。這樣不僅濾去了茶葉的雜質,而且使泡出的茶湯更香醇。後續沖泡時間常爲2~3分鐘。普洱茶一般用專業的茶具來泡,紫砂壺、蓋碗杯都可以,投放量一般是綠茶的2倍。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爲了保持茶葉的芳香,泡茶最好選用金屬離子含量低的“軟水”,如純淨水和高品質的礦泉水。

10種茶再愛也別喝

1、變質茶

茶不易妥善保管,易吸溼而黴變,而有些人出於愛茶節約,捨不得丟棄已黴變的茶。變質的茶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和病菌,是絕對不能飲用的。優質茶泡好後若放置太久,茶湯也會因氧化和微生物而繁殖而變質,這樣的茶亦不可再飲用。

2、頭道茶

因爲現代茶葉在種植、加工、包裝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農藥、化肥、塵土等物質的污染。頭道茶其實是洗茶的水,應儘快到出後再衝入開水,這樣泡出的茶水纔是最衛生的茶。

3、焦味茶

炒制過火的茶葉,營養已經喪失,味道也不好了。

4、久泡茶

沖泡時間過長,茶葉中的茶多酚,類脂,芳香物質等可以自動氧化,不僅茶湯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嚐價值;而且由於茶葉中的維生素C,維生素P,氨基酸等因氧化而減少,使茶湯營養價值大大降低;同時由於茶湯擱置時間太久,受到周圍環境的污染,茶湯中的微生物(細菌和直菌)數量較多,很不衛生。

5、冷茶

茶宜溼熱而飲,冷茶有滯寒、聚痰之弊。也就是說溫茶,熱茶能使人神思爽暢,耳聰目明;冷茶對身體則有滯寒,聚痰的副作用。

6、燙茶

茶一般都是用高溫的水沖泡的,但是不能在水溫過熱時飲用。太燙的茶水對人的咽喉,食道和胃刺激較強。如果長期飲用太燙的茶水,可能引起這些器官的病變。另據國外研究顯示,經常飲溫度超過62oC茶者,胃壁較容易受損,易出現胃病的病症。飲茶的溫度宜在56oC以下。

7、串味茶

有的味道是有毒素,如油漆、樟腦味等。

8、濃茶

濃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茶鹼等,刺激性很強,飲濃茶可導致失眠頭痛耳鳴眼花,對腸胃也不好,有的人飲用後會產生嘔吐感。

9、隔夜茶

特別是變了味的茶,即使還嘗不出來變味,也多半滋生、繁殖了大量的細菌等。因爲茶葉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大部分不溶解於熱水,殘留在葉片中,水溫較高時,茶葉上的蛋白質便會腐爛,放置一晚後,又會有一種酶菌生成,同時在茶中殘留大量的丹寧酸會變成具有刺激性的強烈氧化物,對腸胃造成刺激,引發炎症。所以,隔夜茶不宜飲用。

當然,未變質的隔夜茶在醫療上還是有它的作用的。如:隔夜茶含豐富的酸素,氟素,可以阻止毛細血管出血;如患口腔炎,舌痛,溫疹,牙齦出血,面板出血,瘡口膿瘍等可用隔夜茶治;眼睛出現紅絲或常流淚,每天用隔夜茶洗眼多次,可奏奇效;每天早上刷牙前後或吃飯以後,含嗽幾口隔夜茶,不僅可以使口氣清新,還有固齒的作用,等等。

10、老年人不宜飲生茶

所謂生茶是指殺青後不經揉捻而直接烘乾的烘青綠茶。這種茶的外形自然綠翠,內含成分與鮮葉所含的化合物基本相同,低沸點的醛醇化合物轉化與揮發不多,香味帶嚴重的生青氣。老年人飲了這種綠茶,對胃粘膜的刺激性很強,飲後易產生胃痛;青年人飲後也會覺得胃部不適,即通常所說的“刮胃”。誤購買了這種生茶,最好不要直接泡飲,可放在無油膩的鐵鍋中,用文火慢慢地炒,烤去生青氣,待產生輕度慄香後即可飲用。

茶葉怎麼泡纔好喝?

茶葉怎麼泡纔好喝

喝茶,但沖泡未必得法。茶葉種類繁多,水質也各有差異,沖泡技術不同,泡出的茶湯當然就會有不同的效果。要想泡好茶,既要根據實際需要了解各類茶葉、各種水質的特性,掌握好泡茶用水與器具,更要講究有序而優雅的沖泡方法與動作。

泡茶,首先得選茶和鑑茶,只有正確鑑茶,方能決定沖泡的方法。茶的種類很多,可以根據採摘時間的先後分爲春茶、夏茶、秋茶,也可以按種植的地理位置不同分爲高山茶和平地茶,還可以根據茶色(加工方法不同)將差分爲綠茶、紅茶、青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類。 綠茶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綠茶具有綠葉清湯的品質特徵。嫩度好的新茶,色澤綠潤,芽峯顯露,湯色明亮。其代表品種有“龍井”、“碧螺春”、“珠茶”等。

紅茶爲紅葉紅湯,這是經過發酵形成的品質特徵。幹茶色澤烏潤,滋味醇和甘濃,湯色紅亮鮮明。紅茶有“工夫紅茶”、“紅碎茶”和“小種紅茶”型,品牌以“祁紅”、“寧紅”和“滇紅”最有代表性。

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色澤青褐如鐵,故又名青茶。典型的烏龍茶的葉體中間呈綠色,邊緣呈紅色,素有“綠葉紅鑲邊”的美稱。其湯色清澈金黃,有天然花香,滋味濃醇鮮爽。以“觀音”、“大紅袍”、“凍頂烏龍”等最具代表性。

白茶由芽葉上面白色茸毛較多的茶葉製成。白茶滿身白毫,形態自然,湯色黃亮明淨,滋味鮮醇。代表品種有“毫銀針”、“壽眉”、“白牡丹”等。

黃茶黃葉黃湯,香氣清銳,滋味醇厚。其芽葉茸毛披身,金黃明亮,湯色杏黃明澈。代表品種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大黃茶”等。

黑茶葉色油黑凝重,湯色澄黃,葉底黃褐,香味醇厚。黑茶製成緊壓茶後主要供邊區少數民族飲用。

除以上六大類以外,還有再加工茶,即在以上六大類茶的基礎上經再次加工製成的茶葉品種,如花茶、緊壓茶、速溶茶等。花茶是以綠茶中的烘青茶、紅茶等做主要原料,用茶葉和花拼和窨制,使茶葉吸收花香而得花茶之名,如“茉莉花茶”、“玳玳花茶”、“珠蘭花茶”、“玫瑰紅茶”等。緊壓茶以黑茶、紅茶爲原料,並經蒸壓工序做成一定形狀,如“青磚”、“康磚”、“六堡茶”、“沱茶”、“米磚”等。

其次是水質。水之於茶,猶如水之於魚一樣,“魚得水活躍,茶得水更有其香、有其色、有其味”,所以自古以來,茶人對水津津樂道,愛水入迷。明人許次紓《茶疏》中就說:“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論茶也。”

茶人獨重水,因爲水是茶的載體,飲茶時愉悅 *** 的產生,無窮意念的回味,都要透過水來實現。水質欠佳,茶葉中的各種營養成分會受到污染,以致聞不到茶的清香,嘗不到茶的甘醇,看不到茶的晶瑩。

擇水先擇源,水有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之分,但只有符合“源、活、甘、清、輕”五個標準的水纔算得上是好水。所謂的“源”是指水出自何處,“活”是指有源頭而常流動的水,“甘”是指水略有甘味,“清”是指水質潔淨透澈,“輕”是指分量輕。所以水源中以泉水爲佳,因爲泉水大多出自岩石重疊的山巒,污染少,山上植被茂盛,從山岩斷層涓涓細流彙集而成的泉水富含各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經過砂石過濾,清澈晶瑩,茶的色、香、味可以得到最大的發揮。古人陸羽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用水主張,當代科學試驗也證明泉水第一,深井水第二,蒸餾水第三,經人工淨化的湖水和江河水,即平常使用的自來水最差。但是慎用水者提出,泉水雖有“泉從石出,清宜冽”之說,但泉水在地層裏的滲透過程中融入了較多的礦物質,它的含鹽量和硬度等就有較大差異,如滲有硫磺的礦泉水就不能飲用,所以只有含有二氧化碳和氧的泉水才最適宜煮茶啊。清代乾隆皇帝遊歷南北名山大川之後,......>>

自己泡茶要怎麼泡纔好喝

怎樣泡茶最好喝?茶的用量

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據茶葉用量。每次茶葉用多少,並沒有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

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如沖泡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幹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壺,則按容量大小適當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幾乎爲茶壺容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與消費者的飲用習慣也有密切關係。在 *** 、新疆、青海和內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人們以肉食爲主,當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葉成爲生理上的必需品。他們普遍喜飲濃茶,並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鹽,故每次茶葉用量較多。華北和東北廣大地區人民喜飲花茶,通常用較大的茶壺泡茶,茶葉用量較少。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消費者主要飲用綠茶或龍井、毛峯等名優茶,一般用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廣東、臺灣等省,人們喜飲工夫茶。茶具雖小,但用茶量較多。

茶葉用量還同消費者的年齡結構與飲茶歷史有關。中、老年人往往飲茶年限長,喜喝較濃的茶,故用量較多;年輕人初學飲茶的多,普遍喜愛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總之,泡茶用量的多少,關鍵是掌握茶與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則味濃;茶少水多,則味淡。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取四隻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葉,再分別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鐘後審評茶湯滋味,結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極濃,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濃,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較淡。

泡茶水溫

古人對泡茶水溫十分講究。宋代蔡襄在《茶錄》中說:“候湯(即指燒開水煮茶——作者注)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湯最難。”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說得更爲具體:“水一入銚,便需急煮,候有鬆聲,即去蓋,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後,水有微濤,是爲當時;大濤鼎沸,旋至無聲,是爲過時;過則湯老而香散,決不堪用。”以上說明,泡茶燒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剛煮沸起泡爲宜,用這樣的水泡茶,茶湯香味皆佳。如水沸騰過久,即古人所稱的“水老”。此時,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殆盡,泡茶鮮爽味便大爲遜色。培養沸滾的水,古人稱爲“水嫩”,也不適宜泡茶,因水溫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飲用不便。

泡茶水溫的掌握,主要看泡飲什麼茶而定。進階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茶(綠茶類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0℃左右爲宜。茶葉愈嫩、愈綠,沖泡水溫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而在高溫下,茶湯容易變黃,滋味較苦(茶中咖啡鹼容易浸出),維生素c大量破壞。正如平時說的,水溫高,把茶葉“燙熟”了。泡飲各種花茶、紅茶和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的沸水沖泡。如水溫低,則滲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較少,茶味淡薄。泡飲烏龍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較多,而且茶葉較極老,必須用100℃的沸滾開水沖泡。有時,爲了保持和提高水溫,還要在沖泡前用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後在壺外淋開水。少數民族飲用磚茶,則要求水溫更高,將磚茶敲碎,放在鍋中熬煮。

一般說來,泡茶水溫與茶葉中有效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關,水溫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湯就愈濃;反之,水溫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湯就愈淡,一般60℃溫水的浸出量只相當於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這裏必須說明一點,上面談到,進階綠茶適宜用8......>>

茶葉水怎麼泡纔好喝啊

要看你泡什麼茶,紅茶的新喝法 紅茶 :最便宜的 雲南紅茶.不知道是不是祁門的 購自軍人服務社. 糖玫瑰 .購自 家樂(含光路的那個) 溫杯.加紅茶少許.沸水衝開.加糖玫瑰 一小勺(吃酸奶的那種) 結果:味道有點澀.有點香.還有點怪.反正是說不出的味道 建議命名: 初戀的味道 ===================== 冰紅茶 配方:紅茶. 用法:紅茶湯冷後加冰塊. 功效:可解暑熱. ===================== 用法:生薑洗淨切碎.與紅茶同煮或 沸水沖泡5分鐘即可.頻頻溫飲. 功效:溫經祛寒.解表止痛. ====================== 治牙痛 〔用料〕紅茶50克. 〔制用法〕水煎後用茶液漱口.然後飲服.每日數次.不可中斷.直至痊癒.此方爲每次量.再漱飲需用 ============= 紅茶也抗皺 材料:紅茶葉.紅糖.麪粉 製法:把相同份量的紅茶葉及紅糖一併用水煎煮待和暖後.再放入麪粉...用法:塗在面上敷大約15分鐘最後用溫水洗淨便可 ============== 減肥 吃完大餐.喝一杯檸檬水.吸油且助消化.用法是鮮檸檬切片.加點紅茶或別的茶.可以適當去掉檸檬的酸澀味.我就是喝這個.連續大吃了幾天.沒有反彈.

普洱茶要怎麼泡纔好喝?

普洱茶最簡單的沖泡簡單點:先要有個紫砂壺或蓋碗,壺價高低不一,蓋碗就幾元錢。公道杯一個,幾個小瓷碗,濾網和濾網座,接水盤一個。基本配置就這些了,其他的東西就是錦上添花了。

沸水沖洗茶具,放茶入壺或蓋碗。

洗茶,也就是倒沸水沖泡10秒左右,將水倒掉不要。

頭道,倒沸水沖泡10秒左右,出茶水到公道杯中,然後就可以倒各個小瓷碗,溫了就可以喝了。

2-10道或者更多,隨君所便了.

關鍵問題:

用沸水,最好用專用泡茶的電水壺燒水。

頭3道茶,每泡不要太長時間,否則太濃了。

每次泡好要倒入公道杯裏慢慢喝,不能泡在壺裏太長時間,否則燜熟茶葉不好.

濾網放到公道杯上,過濾碎茶。

獻給喝茶新手,怎麼才能喝杯自己泡的好茶

茶的沖泡關係到:一、泡茶用水;二、器皿;三、泡茶三要素。 喝茶人人都會,但要衝泡得好喝,茶葉沖泡大有學問,同樣質量的茶葉,如用水不同或技術不一,泡出來的茶湯會有不同的效果。要泡好一壺茶或一杯茶,要講究實用性、科學性及藝術性。 (1)所謂”實用性”;就是依實際需求而言﹐可以是沖泡一杯”大碗茶”也可是沖泡一壺高貴的名茶。 (2)科學性;就是了解各類茶葉的特性,以科學沖泡方式,使茶葉的品質能充分的表現出來。 (3)藝術性;選擇合適的器皿以及優美的沖泡程序。 一、泡茶用水 水質的好壞能直接影響茶湯之色、香、味,尤其對茶湯滋味影響更大。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選擇。 (1)水要甘而潔; (2)活而清鮮?古書{茶錄}中記載”山頂泉清而輕,山下泉清而重” (3)儲水要得法;容器要潔淨,忌曬陽光。 現代科技發達,衛生飲用水質標準也科學化 (1)感官指標:色度不能超過15度、渾濁度不能超過5度,不得有異味、異色及肉眼可見物。 (2)化學指標:正常PH值爲6.5~8.5,總硬度不能高於25度。 (3)氟化物不能超過1.0毫克/升,氰化物不能超過0.05毫克/升。 (4)細菌總數在1毫升水中不得超過100個,大腸菌在1升水中不得超過3個。 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其來源以山泉水、溪水、井水等最佳! 泡茶用水的選擇 陸羽曾在< >中明確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一般說來,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較清淨的,雜質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質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經途徑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鹽量與硬度等均有很大差異,所以並不是所有泉水都是優質的。中國號稱五大名泉;鎮江中冷泉、無錫惠山泉、蘇州觀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濟南趵突泉。 選擇泡茶用水,必須瞭解水的硬度和茶湯品質的關係。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軟水;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的水稱爲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鈣﹑鎂離子的水稱爲軟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氫鈣或碳酸氫鎂引起,稱爲暫時硬水。暫時硬水經過煮沸,所含碳酸氫鹽,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鹽,這樣硬水變成軟水。平時用鋁壺燒水,壺底之白色沉澱物,就是碳酸鹽。 (A)水的硬度會影響水的PH值(酸礆度),而PH值又影響茶湯色澤。當PH大於5時,茶湯色澤加深,PH值達到7時茶黃素就會自動氧化而損失。 (B)水的硬度會影響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軟水中含其他溶質少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濃;而硬水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鐵離子含量高,茶湯會變成黑褐色這是茶葉多酚類物質與鐵作用的結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軟水、暫時硬水爲佳。 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屬軟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屬暫時硬水,部份地下水屬硬水,蒸餾水爲人工加工而成之軟水。 二、泡茶器皿之選擇 沖泡茶葉,除了好茶、好水、還要有好的器皿。沖泡花茶,一般常用較大的瓷壺泡茶,然後斟入瓷杯飲用。炒青或烘青綠茶,多用有蓋瓷杯泡茶。烏龍茶宜紫砂茶具。西湖龍井、君山銀針、洞庭碧螺春則宜選用無色透明玻璃杯最爲理想。品茗綠茶類,不論用何種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則水量多,熱量大,容易使茶葉燙熟,影響茶湯的色香味。上班族常用保溫杯泡茶,這種杯只適合泡烏龍茶或紅茶不宜泡綠茶。 茶具之配套如下: 茶船:供放茶壺之用,有盤型與碗型,其功能一保護茶壺,二盛熱水保溫並供燙杯。 茶盅:又叫茶海,盛放茶湯之用。 茶荷:賞茶時盛茶用具。 茶巾:用來吸乾茶壺與茶杯﹑茶海外之茶水。 茶匙:舀茶葉。 杯託:放置茶杯。 評審茶葉用之器具: 評審盤:又名樣茶盤,專供評審茶葉外型......>>

茶葉的沖泡時間要多久 泡茶時間多久纔好喝

起初人們用茶葉解餓,後發現用茶葉泡製能讓其營養最高、味道最好,於是泡茶也成爲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泡茶是明代開始才普及開來的,其法是先取適量的茶葉,投入清潔而乾燥的茶杯或茶壺中,衝上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開水,使茶葉浸潤1分鐘,待茶葉放開,茶汁開始浸出後,再加開水至七八分滿,趁茶湯溫熱時,即可飲用。

中國茶葉幾十種,今天我就來爲大家講講不同的茶葉有着不同的沖泡時間,而且控制好時間能讓茶葉的香味真正的發揮出來。品飲綠茶、紅茶、花茶等品類,如一人獨飲,通常每次茶葉用量,3~4克爲宜,用200~250毫升茶懷沖泡五分鐘。如青茶類,鐵觀音等品種,則根據壺的大小而定,一般8~12克均可,要茶葉多、茶湯自然就濃。

金銀花茶要怎樣泡纔好喝呢

對於沖泡茶胚特別細嫩的金銀花茶,因茶胚本身具有藝術欣賞價值,宜用透明玻璃茶杯,沖泡時置杯於茶盤內,取金銀花茶二三克入杯。用初沸開水稍涼至90℃左右沖泡,隨即加上杯蓋,以防香氣散失。沖泡3分鐘後,揭開杯蓋一側,鼻聞湯中氤氳上升的香氣。等待金銀花茶茶溫稍微涼後入口。

金銀花泡水喝方法:

1、金銀花山楂飲

金銀花、山楂適量,沸水沖泡,代茶飲。用於開胃、消食。

2、金銀花茶

金銀花20克,煎水代茶或泡茶飲,治療咽喉腫痛和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3、銀花薄荷茶

金銀花、薄荷各10克,用沸水沖泡,加蓋悶15分鐘後,加入適量蜂蜜即可飲用。夏季用於清熱解暑,清除痱子。

4、金花甘草茶

金銀花15克、生甘草3克,沸水泡茶飲用,夏季用於防暑降溫 清熱解渴。此茶煎水含漱,也可治療咽喉炎和口腔潰瘍。

5、金銀花大黃茶

金銀花10克,大黃3克,一併泡茶飲用,並以適量的蜂蜜調味,有清熱瀉水,潤腸通便的功效,用於治療習慣性便祕。

6、三花茶

金銀花,菊花各10克,茉莉花3克,加入沸水泡茶飲用。可清熱解毒,治療頭痛口渴、咽喉腫痛。此茶水煎,外洗,還可治療皮炎。

7、三花大海茶

菊花4克,金銀花、茶花各3克,胖大海3粒,冰糖10克,開水沖泡5分鐘,飲服,1日1劑,連飲3日,可清熱解毒,利咽潤喉,主治流行冒,咽喉幹癢疼痛。

金銀花泡水喝的禁忌

衆所周知,金銀花有着非常優秀的清熱解毒和增加免疫力的功效,是一種非常有用途中藥材和茶葉。不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對耿銀花泡水喝的禁忌還是有的:

1、金銀花適合體質平和或體質內熱者服用。而脾胃虛寒(如經常腹痛、腹瀉、腹部發涼、手腳發涼)的人不宜用金銀花泡水喝。

2、金銀花葯性偏寒,不適合長期飲用,僅適合在炎熱的夏季暫時飲用以防治痢疾。特別需要提醒的是,虛寒體質及月經期內不能飲用,否則,可能出現不良反應。

3、自己覺得上火了才喝,比較好,喝太多會適得其反。 注意泡飲時選金銀花10克,沸水沖泡頻飲。但最好不要天天喝 。

4、金銀花泡水與泡茶類似,沖泡兩三次即可,隔夜後不宜再飲用。

5、需要注意的是,金銀花不宜冷飲,冷飲容易導致腹瀉。因此,金銀花泡水喝是應趁熱飲用,才能更好地發揮效果。

兩類人不適合喝金銀花茶

1、脾胃虛寒者慎用

金銀花據《滇南本草》記載:“性寒,味苦。”,因此金銀花是屬於寒性的,如果本身脾胃就虛寒的人或體弱多病者飲用,就可能導致加重脾胃的負擔,對自身健康不利。

2、忌經期食用

經期是女性朋友一個很特別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女性朋友最好不要食用冰冷寒性食物,那當然金銀花自然不要食用了。

上面爲大家介紹了金銀花泡水喝的方法,金銀花水雖好,也要注意一下它的禁忌,經期女性、脾胃虛弱的人最好還是不要喝金銀花水了。

西湖龍井要怎麼泡纔好喝?

我喜歡這樣泡:

第一步:燒水 燒水(最好用礦泉水比方說農夫山泉,沒有礦泉水純淨水也行)到開,然後一邊冷卻,約三分鐘左右等水溫差不多80來度即可第二步:溫杯 溫杯指的就是當水燒開以後,少量的倒點剛燒開的水到即將要用來沖泡西湖龍井的玻璃杯(或搪瓷杯)裏面,一來清潔杯子,二來可以讓冷的杯子預熱,預熱的目的是爲了不讓冷的杯子在正式沖泡的時候吸收水的熱量而影響泡茶質量。

第三步:聞茶香 個人認爲這是泡西湖龍井的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即第二步中溫杯差不多到杯子熱起來以後把溫杯的水倒掉。然後馬上投入幹茶(幹茶的投入量依照個人喝茶濃淡的習慣以及杯子的容量大小,通常茶水比例是1:50)。因爲本身杯子裏面已經熱乎乎的,此時投進去的茶的香氣就會從溫熱的杯底往杯口散發,端起茶杯,讓鼻子湊近杯口,您將聞到茶茶散發的香味。同時這個時候也是辨別好茶賴茶的時機。好的龍井香氣沁人心脾,有緣持久溫馨,賴的茶香氣怪異、有時甚至沖鼻。不同級別的茶,香氣也會不同,進階別的香氣自然濃一些、持久一些、純一些。幾種不同的茶同時聞香,會感覺非常明顯。

第四步:沖泡 聞香過後,開始把前面冷卻得差不多的水沿杯壁衝入茶杯,第一次沖水到三分之一的樣子,然後端起杯子輕輕的搖晃,時茶水儘量浸潤,然後再次沖水,直到茶杯的三分之二即可,然後就開始欣靜靜的賞茶舞(茶舞指的就是沖泡過程中,茶葉慢慢舒展、從上部往下沉,茶湯由淡到濃顏色又無色到綠色的過程)吧,約3-5分鐘後,即可開始品茶

第五步:續水 每次都喝到茶湯還剩三分之一的時候,加水到離杯口約1釐米爲最佳。一般續水到喝起來沒有茶味只有水味的時候就可以倒掉了不喝了。

一次放的茶葉可以泡幾次茶

裝茶最好別超過三次

生活中有些人喜歡將茶葉反覆沖泡,直到喝不出味道爲止;有些人則沖泡一兩次就趕緊換茶葉。這兩種做法哪種正確,一杯茶究竟沖泡幾次比較好?記者採訪了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副研究員尹君峯。

尹君峯告訴記者,有些人喜歡喝淡茶,有些人喜歡喝濃茶,雖然茶葉沖泡的次數和不同人的口味有很大關係,但從營養吸收上來說,袋裝茶最好只衝泡1次,散裝茶則別超過3次。 他解釋,茶葉中含有具有抑癌作用的茶多酚、可以降血糖的茶多糖、使中樞神經興奮的咖啡鹼,以及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能析出多少,和沖泡的次數有很大的關係。一般來說,外形顆粒越大的茶葉,營養物質析出的速度越慢;顆粒越小,析出的速度越快。

與散裝茶葉相比,袋裝茶的茶葉在加工製造時透過切揉,充分破壞了葉細胞,顆粒形狀比較小,茶葉中的營養物質經過3—5分鐘的第一次浸泡,就會有80%—90%析出,第二次沖泡以後,剩餘10%左右的營養物質也差不多全部析出了。因此,尹君峯建議,袋裝茶最好沖泡一次,不僅在營養的吸收上沒什麼損失,也不會影響口感和滋味。散裝茶由於顆粒比較大,第一次沖泡的時間最好長一點,應在5分鐘左右,其中的營養物質會有60%—80%析出;經過第二次沖泡,會有80%—90%的營養物質析出;第三次沖泡後,營養物質的浸出率將超過95%,再衝泡下去,已經沒什麼營養作用了。

至於有專家指出,茶葉經多次沖泡,會使其中的農藥、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浸出。尹君峯指出,這種說法雖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必過分擔心。目前我國茶葉生產中使用的農藥大多水溶解度極低,按每人每天飲茶10克計算,即使沖泡1毫克/千克殘留的茶葉,攝入的農藥只有0.0001毫克,是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每天允許攝入量的幾千分之一。茶葉中的重金屬鉛的浸出率也比較低,只要購買正規廠家的茶葉,其含量就不會超過國家標準。

每種茶葉的沖泡方法不同,像烏龍茶一般沖泡在六泡左右,質量好一些耐泡點的可以泡到泡,綠茶的一般在三泡左右口感就會淡了,普洱茶的話要看這個茶的年限品質了,好的能沖泡十好幾次。

茶葉有那幾種泡法

茶的沖泡關係到:一、泡茶用水;二、器皿;三、泡茶三要素。

喝茶人人都會,但要衝泡得好喝,茶葉沖泡大有學問,同樣質量的茶葉,如用水不同或技術不一,泡出來的茶湯會有不同的效果。要泡好一壺茶或一杯茶,要講究實用性、科學性及藝術性。

(1)所謂”實用性”;就是依實際需求而言,可以是沖泡一杯”大碗茶”也可是沖泡一壺高貴的名茶。

(2)科學性;就是了解各類茶葉的特性,以科學沖泡方式,使茶葉的品質能充分的表現出來。

(3)藝術性;選擇合適的器皿以及優美的沖泡程序。

一、泡茶用水

水質的好壞能直接影響茶湯之色、香、味,尤其對茶湯滋味影響更大。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選擇。

(1)水要甘而潔;

(2)活而清鮮 古書{茶錄}中記載”山頂泉清而輕,山下泉清而重”

(3)儲水要得法;容器要潔淨,忌曬陽光。

現代科技發達,衛生飲用水質標準也科學化

(1)感官指標:色度不能超過15度、渾濁度不能超過5度,不得有異味、異色及肉眼可見物。

(2)化學指標:正常PH值爲6.5~8.5,總硬度不能高於25度。

(3)氟化物不能超過1.0毫克/升,氰化物不能超過0.05毫克/升。

(4)細菌總數在1毫升水中不得超過100個,大腸菌在1升水中不得超過3個。

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其來源以山泉水、溪水、井水等最佳!

泡茶用水的選擇

陸羽曾在<<茶經>>中明確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一般說來,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較清淨的,雜質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質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經途徑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鹽量與硬度等均有很大差異,所以並不是所有泉水都是優質的。中國號稱五大名泉;鎮江中冷泉、無錫惠山泉、蘇州觀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濟南趵突泉。

選擇泡茶用水,必須瞭解水的硬度和茶湯品質的關係。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軟水;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的水稱爲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鈣、鎂離子的水稱爲軟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氫鈣或碳酸氫鎂引起,稱爲暫時硬水。暫時硬水經過煮沸,所含碳酸氫鹽,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鹽,這樣硬水變成軟水。平時用鋁壺燒水,壺底之白色沉澱物,就是碳酸鹽。

(A)水的硬度會影響水的PH值(酸鹼度),而PH值又影響茶湯色澤。當PH大於5時,茶湯色澤加深,PH值達到7時茶黃素就會自動氧化而損失。

(B)水的硬度會影響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軟水中含其他溶質少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濃;而硬水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鐵離子含量高,茶湯會變成黑褐色這是茶葉多酚類物質與鐵作用的結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軟水、暫時硬水爲佳。

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屬軟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屬暫時硬水,部份地下水屬硬水,蒸餾水爲人工加工而成之軟水。

二、泡茶器皿之選擇

沖泡茶葉,除了好茶、好水、還要有好的器皿。沖泡花茶,一般常用較大的瓷壺泡茶,然後斟入瓷杯飲用。炒青或烘青綠茶,多用有蓋瓷杯泡茶。烏龍茶宜紫砂茶具。西湖龍井、君山銀針、洞庭碧螺春則宜選用無色透明玻璃杯最爲理想。品茗綠茶類,不論用何種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則水量多,熱量大,容易使茶葉燙熟,影響茶湯的色香味。上班族常用保溫杯泡茶,這種杯只適合泡烏龍茶或紅茶不宜泡綠茶。

茶具之配套如下:

茶船:供放茶壺之用,有盤型與碗型,其功能一保護茶壺,二盛熱水保溫並供燙杯。

茶盅:又叫茶海,盛放茶湯之用。

茶荷:賞茶時盛茶用具。

茶巾:用來吸乾茶壺與茶杯、茶海外之茶水。

茶匙:舀茶葉。

杯託:放置茶杯。

評審茶葉用之器具:

評審盤:又名樣茶盤,專供評審茶葉外型。

評審杯:用來泡茶與評審茶葉香氣用。評審茶湯與滋味之用。

樣茶秤:天枰。

計時器:計量茶葉沖泡使時間。

三、泡茶三要素

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還要有好的泡茶技術。

泡茶技術包括三要素:

(1)茶葉用量:

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用量多少,並無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消費者飲用習慣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關鍵掌握,茶與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濃;茶少水多,味淡。

(2)水溫:

泡茶燒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剛煮沸起泡爲宜,用軟水煮沸泡茶,茶湯香味更佳!如水沸騰過久,即古人所稱之"水老"。此時,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殆盡,茶葉之鮮活味,即喪失。

泡茶水溫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種茶而定。綠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應用80℃~90℃爲宜(水要沸點後,再冷卻至所要的溫度)。茶葉愈嫩綠,沖泡水溫愈低,這樣茶湯纔會,鮮活明亮,滋味爽口,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在高溫下,茶湯顏色較深,維生素C大量破壞,滋味較苦(茶中咖啡鹼容易浸出)也就是說把茶葉"燙熟"了。

(3)時間 :

茶葉沖泡時間和次數,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水溫、茶葉用量、飲茶習慣等都有關係。據測試,沖泡第一次時,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則所剩無幾。所以,就如我們常講的;"品茶 ! 三個口,謂之品,一泡茶,衝三次即可。"

水溫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連帶影響沖泡時間之長短。水溫高,用茶多,沖泡時間要短;反之則沖泡時間要長。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適合飲用者之口味爲主。

四、日常飲茶中的誤區

飲茶有那麼多人的喜愛,但是在日常的飲茶生活中也有一些飲茶方面的失誤和不妥之處。這在報刊上時有文章提醒。從茶道的角度來講,這些失誤是完全與茶道原則不合拍的,我們應該注意力戒之。

一.用保溫杯泡茶。保溫杯雖能保溫,但茶葉中多種維生素和芳香油易在高溫或長時間的恆溫水中損失,茶的效用和口味也降低了。好的茶具應首推陶器類,具有一定透氣性,冬天保溫,夏天不餿,不發生任何化學反應。所以紫砂茶壺享有盛名。

二.用沸水沖泡。有些人喜歡用剛開的水沖泡茶葉,其實這是非常有害的。剛燒開的水溫度高,可使茶葉中不耐高溫的營養素(如維生素C等)大量破壞,並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泡茶的水溫宜按茶葉老、嫩來分,老茶可用95℃的開水直接衝入;嫩茶則應低些,80℃左右比較適合。

三.愛飲頭遍茶。有些人認爲頭遍茶濃,提神醒腦,所以愛喝頭遍茶。殊不知,茶葉在栽培與加工過程中受到農藥等污染,茶葉表面總殘留一些農藥,相應的頭遍茶農藥等有害物質濃度也高。所以應讓頭遍茶水發揮“洗茶”的作用,棄之不飲。

四.過量飲茶。有的人對茶過於偏愛,過於相信茶的提神作用,所以喝茶沒有限度。其實茶中的一些物質過量了對人體是不利的,如大量飲茶可增加鋁元素的吸收量,損害大腦,誘發癡呆症。

五.飯後即飲茶。許多人都喜歡飯後立即飲茶,認爲可以幫助消化。其實這是不好的習慣。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與食物中的鐵質發生反應,生成難以溶解的物質,使胃腸黏膜無法吸收,時間一長可導致體內缺鐵,甚至誘發缺鐵性貧血病。另外,鞣酸與葷食中蛋白質合成具有收斂性鞣酸蛋白質,使得腸蠕動減慢,從而延長食物的消化和糞便在腸道內瀦留的時間,不但容易造成便祕,而且還增加了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被人體吸收的可能性,有害人體健康。糾正的方法是進餐後一個半小時再飲茶

要怎樣泡茶才能令茶好喝?

茶的沖泡關係到:一、泡茶用水;二、器皿;三、泡茶三要素。

喝茶人人都會,但要衝泡得好喝,茶葉沖泡大有學問,同樣質量的茶葉,如用水不同或技術不一,泡出來的茶湯會有不同的效果。要泡好一壺茶或一杯茶,要講究實用性、科學性及藝術性。

(1)所謂”實用性”;就是依實際需求而言,可以是沖泡一杯”大碗茶”也可是沖泡一壺高貴的名茶。

(2)科學性;就是了解各類茶葉的特性,以科學沖泡方式,使茶葉的品質能充分的表現出來。

(3)藝術性;選擇合適的器皿以及優美的沖泡程序。

一、泡茶用水

水質的好壞能直接影響茶湯之色、香、味,尤其對茶湯滋味影響更大。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選擇。

(1)水要甘而潔;

(2)活而清鮮 古書{茶錄}中記載”山頂泉清而輕,山下泉清而重”

(3)儲水要得法;容器要潔淨,忌曬陽光。

現代科技發達,衛生飲用水質標準也科學化

(1)感官指標:色度不能超過15度、渾濁度不能超過5度,不得有異味、異色及肉眼可見物。

(2)化學指標:正常PH值爲6.5~8.5,總硬度不能高於25度。

(3)氟化物不能超過1.0毫克/升,氰化物不能超過0.05毫克/升。

(4)細菌總數在1毫升水中不得超過100個,大腸菌在1升水中不得超過3個。

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其來源以山泉水、溪水、井水等最佳!

泡茶用水的選擇

陸羽曾在<<茶經>>中明確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一般說來,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較清淨的,雜質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質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經途徑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鹽量與硬度等均有很大差異,所以並不是所有泉水都是優質的。中國號稱五大名泉;鎮江中冷泉、無錫惠山泉、蘇州觀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濟南趵突泉。

選擇泡茶用水,必須瞭解水的硬度和茶湯品質的關係。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軟水;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的水稱爲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鈣、鎂離子的水稱爲軟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氫鈣或碳酸氫鎂引起,稱爲暫時硬水。暫時硬水經過煮沸,所含碳酸氫鹽,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鹽,這樣硬水變成軟水。平時用鋁壺燒水,壺底之白色沉澱物,就是碳酸鹽。

(A)水的硬度會影響水的PH值(酸鹼度),而PH值又影響茶湯色澤。當PH大於5時,茶湯色澤加深,PH值達到7時茶黃素就會自動氧化而損失。

(B)水的硬度會影響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軟水中含其他溶質少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濃;而硬水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鐵離子含量高,茶湯會變成黑褐色這是茶葉多酚類物質與鐵作用的結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軟水、暫時硬水爲佳。

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屬軟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屬暫時硬水,部份地下水屬硬水,蒸餾水爲人工加工而成之軟水。

二、泡茶器皿之選擇

沖泡茶葉,除了好茶、好水、還要有好的器皿。沖泡花茶,一般常用較大的瓷壺泡茶,然後斟入瓷杯飲用。炒青或烘青綠茶,多用有蓋瓷杯泡茶。烏龍茶宜紫砂茶具。西湖龍井、君山銀針、洞庭碧螺春則宜選用無色透明玻璃杯最爲理想。品茗綠茶類,不論用何種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則水量多,熱量大,容易使茶葉燙熟,影響茶湯的色香味。上班族常用保溫杯泡茶,這種杯只適合泡烏龍茶或紅茶不宜泡綠茶。

茶具之配套如下:

茶船:供放茶壺之用,有盤型與碗型,其功能一保護茶壺,二盛熱水保溫並供燙杯。

茶盅:又叫茶海,盛放茶湯之用。

茶荷:賞茶時盛茶用具。

茶巾:用來吸乾茶壺與茶杯、茶海外之茶水。

茶匙:舀茶葉。

杯託:放置茶杯。

評審茶葉用之器具:

評審盤:又名樣茶盤,專供評審茶葉外型。

評審杯:用來泡茶與評審茶葉香氣用。評審茶湯與滋味之用。

樣茶秤:天枰。

計時器:計量茶葉沖泡使時間。

三、泡茶三要素

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還要有好的泡茶技術。

泡茶技術包括三要素:

(1)茶葉用量:

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用量多少,並無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消費者飲用習慣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關鍵掌握,茶與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濃;茶少水多,味淡。

(2)水溫:

泡茶燒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剛煮沸起泡爲宜,用軟水煮沸泡茶,茶湯香味更佳!如水沸騰過久,即古人所稱之"水老"。此時,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殆盡,茶葉之鮮活味,即喪失。

泡茶水溫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種茶而定。綠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應用80℃~90℃爲宜(水要沸點後,再冷卻至所要的溫度)。茶葉愈嫩綠,沖泡水溫愈低,這樣茶湯纔會,鮮活明亮,滋味爽口,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在高溫下,茶湯顏色較深,維生素C大量破壞,滋味較苦(茶中咖啡鹼容易浸出)也就是說把茶葉"燙熟"了。

(3)時間 :

茶葉沖泡時間和次數,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水溫、茶葉用量、飲茶習慣等都有關係。據測試,沖泡第一次時,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則所剩無幾。所以,就如我們常講的;"品茶 ! 三個口,謂之品,一泡茶,衝三次即可。"

水溫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連帶影響沖泡時間之長短。水溫高,用茶多,沖泡時間要短;反之則沖泡時間要長。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適合飲用者之口味爲主。

四、日常飲茶中的誤區

飲茶有那麼多人的喜愛,但是在日常的飲茶生活中也有一些飲茶方面的失誤和不妥之處。這在報刊上時有文章提醒。從茶道的角度來講,這些失誤是完全與茶道原則不合拍的,我們應該注意力戒之。

一.用保溫杯泡茶。保溫杯雖能保溫,但茶葉中多種維生素和芳香油易在高溫或長時間的恆溫水中損失,茶的效用和口味也降低了。好的茶具應首推陶器類,具有一定透氣性,冬天保溫,夏天不餿,不發生任何化學反應。所以紫砂茶壺享有盛名。

二.用沸水沖泡。有些人喜歡用剛開的水沖泡茶葉,其實這是非常有害的。剛燒開的水溫度高,可使茶葉中不耐高溫的營養素(如維生素C等)大量破壞,並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泡茶的水溫宜按茶葉老、嫩來分,老茶可用95℃的開水直接衝入;嫩茶則應低些,80℃左右比較適合。

三.愛飲頭遍茶。有些人認爲頭遍茶濃,提神醒腦,所以愛喝頭遍茶。殊不知,茶葉在栽培與加工過程中受到農藥等污染,茶葉表面總殘留一些農藥,相應的頭遍茶農藥等有害物質濃度也高。所以應讓頭遍茶水發揮“洗茶”的作用,棄之不飲。

四.過量飲茶。有的人對茶過於偏愛,過於相信茶的提神作用,所以喝茶沒有限度。其實茶中的一些物質過量了對人體是不利的,如大量飲茶可增加鋁元素的吸收量,損害大腦,誘發癡呆症。

五.飯後即飲茶。許多人都喜歡飯後立即飲茶,認爲可以幫助消化。其實這是不好的習慣。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與食物中的鐵質發生反應,生成難以溶解的物質,使胃腸黏膜無法吸收,時間一長可導致體內缺鐵,甚至誘發缺鐵性貧血病。另外,鞣酸與葷食中蛋白質合成具有收斂性鞣酸蛋白質,使得腸蠕動減慢,從而延長食物的消化和糞便在腸道內瀦留的時間,不但容易造成便祕,而且還增加了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被人體吸收的可能性,有害人體健康。糾正的方法是進餐後一個半小時再飲茶

茶葉該怎麼泡好喝?

茶的沖泡關係到:一、泡茶用水;二、器皿;三、泡茶三要素。 

一、泡茶用水 

水質的好壞能直接影響茶湯之色、香、味,尤其對茶湯滋味影響更大。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選擇。 

(1)水要甘而潔; 

(2)活而清鮮古書{茶錄}中記載”山頂泉清而輕,山下泉清而重” 

(3)儲水要得法;容器要潔淨,忌曬陽光。 

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其來源以山泉水、溪水、井水等最佳!

泡茶用水的選擇 

陸羽曾在<<茶經>>中明確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選擇泡茶用水,必須瞭解水的硬度和茶湯品質的關係。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軟水;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的水稱爲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鈣、鎂離子的水稱爲軟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氫鈣或碳酸氫鎂引起,稱爲暫時硬水。暫時硬水經過煮沸,所含碳酸氫鹽,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鹽,這樣硬水變成軟水。平時用鋁壺燒水,壺底之白色沉澱物,就是碳酸鹽。 

(A)水的硬度會影響水的PH值(酸鹼度),而PH值又影響茶湯色澤。當PH大於5時,茶湯色澤加深,PH值達到7時茶黃素就會自動氧化而損失。

(B)水的硬度會影響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軟水中含其他溶質少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濃;而硬水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鐵離子含量高,茶湯會變成黑褐色這是茶葉多酚類物質與鐵作用的結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軟水、暫時硬水爲佳。

二、泡茶器皿之選擇 

沖泡茶葉,除了好茶、好水、還要有好的器皿。沖泡花茶,一般常用較大的瓷壺泡茶,然後斟入瓷杯飲用。炒青或烘青綠茶,多用有蓋瓷杯泡茶。烏龍茶宜紫砂茶具。西湖龍井、君山銀針、洞庭碧螺春則宜選用無色透明玻璃杯最爲理想。品茗綠茶類,不論用何種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則水量多,熱量大,容易使茶葉燙熟,影響茶湯的色香味。上班族常用保溫杯泡茶,這種杯只適合泡烏龍茶或紅茶不宜泡綠茶。

三、泡茶三要素 

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還要有好的泡茶技術。 

泡茶技術包括三要素:

(1)茶葉用量:

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用量多少,並無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消費者飲用習慣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關鍵掌握,茶與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濃;茶少水多,味淡。

(2)水溫:

泡茶燒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剛煮沸起泡爲宜,用軟水煮沸泡茶,茶湯香味更佳!如水沸騰過久,即古人所稱之"水老"。此時,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殆盡,茶葉之鮮活味,即喪失。

泡茶水溫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種茶而定。綠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應用80℃~90℃爲宜(水要沸點後,再冷卻至所要的溫度)。茶葉愈嫩綠,沖泡水溫愈低,這樣茶湯纔會,鮮活明亮,滋味爽口,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在高溫下,茶湯顏色較深,維生素C大量破壞,滋味較苦(茶中咖啡鹼容易浸出)也就是說把茶葉"燙熟"了。

(3)時間:

茶葉沖泡時間和次數,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水溫、茶葉用量、飲茶習慣等都有關係。據測試,沖泡第一次時,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則所剩無幾。所以,就如我們常講的;"品茶!三個口,謂之品,一泡茶,衝三次即可。"

水溫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連帶影響沖泡時間之長短。水溫高,用茶多,沖泡時間要短;反之則沖泡時間要長。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適合飲用者之口味爲主。

茶道如何泡茶

  喝茶人人都會,但要衝泡得好喝,茶葉沖泡大有學問,同樣質量的茶葉,如用水不同或技術不一,泡出來的茶湯會有不同的效果。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茶道泡茶方法,一起來看看。

  茶道泡茶方法

  一、泡茶用水

  水質的好壞能直接影響茶湯之色、香、味,尤其對茶湯滋味影響更大。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選擇。

  (1)水要甘而潔;

  (2)活而清鮮?古書{茶錄}中記載”山頂泉清而輕,山下泉清而重”

  (3)儲水要得法;容器要潔淨,忌曬陽光。

  現代科技發達,衛生飲用水質標準也科學化

  (1)感官指標:色度不能超過15度、渾濁度不能超過5度,不得有異味、異色及肉眼可見物。

  (2)化學指標:正常PH值爲6.5~8.5,總硬度不能高於25度。

  (3)氟化物不能超過1.0毫克/升,氰化物不能超過0.05毫克/升。

  (4)細菌總數在1毫升水中不得超過100個,大腸菌在1升水中不得超過3個。

  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其來源以山泉水、溪水、井水等最佳!

  泡茶用水的選擇

  陸羽曾在<<茶經>>中明確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一般說來,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較清淨的,雜質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質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經途徑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鹽量與硬度等均有很大差異,所以並不是所有泉水都是優質的。中國號稱五大名泉;鎮江中冷泉、無錫惠山泉、蘇州觀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濟南趵突泉。

  選擇泡茶用水,必須瞭解水的硬度和茶湯品質的關係。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軟水;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的水稱爲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鈣﹑鎂離子的水稱爲軟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氫鈣或碳酸氫鎂引起,稱爲暫時硬水。暫時硬水經過煮沸,所含碳酸氫鹽,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鹽,這樣硬水變成軟水。平時用鋁壺燒水,壺底之白色沉澱物,就是碳酸鹽。

  (A)水的硬度會影響水的PH值(酸礆度),而PH值又影響茶湯色澤。當PH大於5時,茶湯色澤加深,PH值達到7時茶黃素就會自動氧化而損失。

  (B)水的硬度會影響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軟水中含其他溶質少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濃;而硬水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鐵離子含量高,茶湯會變成黑褐色這是茶葉多酚類物質與鐵作用的結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軟水、暫時硬水爲佳。

  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屬軟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屬暫時硬水,部份地下水屬硬水,蒸餾水爲人工加工而成之軟水。

  二、泡茶器皿之選擇

  沖泡茶葉,除了好茶、好水、還要有好的器皿。沖泡花茶,一般常用較大的瓷壺泡茶,然後斟入瓷杯飲用。炒青或烘青綠茶,多用有蓋瓷杯泡茶。烏龍茶宜紫砂茶具。西湖龍井、君山銀針、洞庭碧螺春則宜選用無色透明玻璃杯最爲理想。品茗綠茶類,不論用何種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則水量多,熱量大,容易使茶葉燙熟,影響茶湯的色香味。上班族常用保溫杯泡茶,這種杯只適合泡烏龍茶或紅茶不宜泡綠茶。

  茶具之配套如下:

  茶船:供放茶壺之用,有盤型與碗型,其功能一保護茶壺,二盛熱水保溫並供燙杯。

  茶盅:又叫茶海,盛放茶湯之用。

  茶荷:賞茶時盛茶用具。

  茶巾:用來吸乾茶壺與茶杯﹑茶海外之茶水。

  茶匙:舀茶葉。

  杯託:放置茶杯。

  評審茶葉用之器具:

  評審盤:又名樣茶盤,專供評審茶葉外型。

  評審杯:用來泡茶與評審茶葉香氣用。評審茶湯與滋味之用。

  樣茶秤:天枰。

  計時器:計量茶葉沖泡使時間。

  三、泡茶三要素

  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還要有好的泡茶技術。

  泡茶技術包括三要素:

  (1)茶葉用量:

  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用量多少,並無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消費者飲用習慣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關鍵掌握,茶與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濃;茶少水多,味淡。

  (2)水溫:

  泡茶燒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剛煮沸起泡爲宜,用軟水煮沸泡茶,茶湯香味更佳!如水沸騰過久,即古人所稱之"水老"。此時,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殆盡,茶葉之鮮活味,即喪失。

  泡茶水溫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種茶而定。綠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應用80℃~90℃爲宜(水要沸點後,再冷卻至所要的溫度)。茶葉愈嫩綠,沖泡水溫愈低,這樣茶湯纔會,鮮活明亮,滋味爽口,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在高溫下,茶湯顏色較深,維生素C大量破壞,滋味較苦(茶中咖啡礆容易浸出)也就是說把茶葉"燙熟"了。

  (3)時間 :

  茶葉沖泡時間和次數,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水溫、茶葉用量、飲茶習慣等都有關係。據測試,沖泡第一次時,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則所剩無幾。所以,就如我們常講的;"品茶 ! 三個口,謂之品,一泡茶,衝三次即可。"

  水溫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連帶影響沖泡時間之長短。水溫高,用茶多,沖泡時間要短;反之則沖泡時間要長。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適合飲用者之口味爲主。

  茶道的解釋

怎麼使用茶壺泡綠茶纔會更好喝呢?

不同材質的茶具各有所長。現在用來泡茶的器具主要有3種材質:紫砂、玻璃,瓷器。先說紫砂,並不是所有的茶都能用紫砂壺來沖泡的,比如綠茶、黃茶、白茶,這些茶比較細嫩、口感鮮爽,如果用紫砂壺來沖泡,綠茶就會有一股燜熟味,如果改用玻璃茶具沖泡綠茶,則會散發出一種清新的味道,而且玻璃茶具更直觀,可以直接看到綠茶在裏面的綻放。但如果用紫砂壺來泡黑茶那就是絕配,包括雲南普洱茶、湖南安化黑茶、廣西梧州六堡茶、四川邊茶、湖北老青茶、陝西涇渭茯茶等。紫砂壺的特點是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壺壁吸附茶氣厚,日久使用空壺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紫砂的茶具除了適合泡黑茶,還適合泡烏龍茶,包括閩北烏龍系的武夷巖茶、水仙、大紅袍、肉桂;閩南烏龍系的鐵觀音、奇蘭、水仙、黃金桂;廣東烏龍系的鳳凰單叢、鳳凰水仙、嶺頭單叢;臺灣烏龍系的凍頂烏龍、包種、阿里山烏龍等。瓷器茶具的蓋碗,基本上適用於所有的茶,德化藝窯茶具做的不錯,在同行中也是很好的,對茶具有一定的研究。而玻璃茶具比較適合沖泡綠茶、白茶、黃茶。最近最流行的茶具應該就是日本鐵壺了,據說鐵壺能夠軟化水質,用於泡茶時,茶湯細膩厚實,加分效果更爲明顯,不同的燒水工具,是否也適合不同的茶?鐵壺之所以好,因爲煮出來的水溫度夠高,水分子重新組合,可以軟化水質,同時釋放人體易吸收的二價鐵,補充鐵質,對身體有益,尤其適合泡普洱茶。沖泡黑茶、烏龍或一些老茶的水,最好是能夠達到100攝氏度以上的。但現在人們燒水,九成以上都是使用電子壺快燒,很多時候水的溫度都達不到沖泡老茶的水溫要求,電子壺煮的水不及明火煮沸的好。水是泡茶這門藝術中最考究的一環。不同的煮水工具燒出來的水,口感是不一樣的。爲什麼用五行燈煮出來的水會比較甘甜?因爲明火和慢火不一樣,慢火會軟化水質,更適合泡茶。

如何做綠茶的方法

綠茶的主要工藝爲:

①殺青:用高溫破壞茶葉中氧化酶的活性,抑制鮮葉中多酚等物質氧化,使茶葉的色香味穩定下來。殺青的方法有炒青、烘青、蒸青、曬青等,以炒青、烘青爲主。

②揉捻:將茶葉中的葉細胞揉碎,使茶汁易於浸出,改變茶葉的形狀。

③乾燥:讓茶葉乾燥,使茶葉中水分的含量爲的3%~5%,以利於茶葉的儲存。乾燥方式爲:炒幹、烘乾、曬乾,以炒幹,烘乾爲主。

烘青綠茶的加工技術

烘青綠茶,除少量以烘青產品在市場直接銷售外,大多數的烘青作爲窨制花茶的茶胚,透過害花,加工成花茶,供應喜喝花茶的人們消費。如中國的東北、華北、西北和四川成都地區等,每年需用大量的花茶。烘青綠茶的製法分殺青、揉捻、乾燥3個工藝過程。

殺青:殺青的目的和方法,與炒青綠茶基本相同,無甚差異。

揉捻:由於烘青綠茶絕大部分內銷,要求耐沖泡,條索完整。因此,揉捻程度要比炒青綠茶輕些,爲了保持條索完整而又緊結,揉捻中最好採用分篩後,篩麪茶短時復揉的方法,老嫩混雜的原料,其效果尤爲顯著。

乾燥:烘青綠茶幹爆工序,採用烘焙的方法,分爲毛火與足火。人工烘焙:人工烘焙是在專用的蔑質焙籠上進行的,也可自備小型烘房中進行。

打毛火:烘茶前半小時,置木炭於焙竈(或火盆)中生火(或用煤炭,須採用間接火溫,要安滬條,上覆蓋鐵鍋)。待菸頭全部燒盡後,上蓋一層灰,中厚四周薄,待火溫從四周上升,用焙籠烘焙時,焙心受熱妥均勻。烘茶前,把焙籠置於焙竈上,烘熱焙心。打毛火時,焙心溫度要求到90℃時開始上茶,上茶時焙籠應移到簸箕內,攤葉要中間厚四周薄。每籠攤揉捻葉0.75~1.0千克。上好茶後,用雙手在焙籠兩邊輕輕一拍,使其碎末茶落入簸箕中,以免烘焙時落入火中生煙。然後將焙籠輕輕移放在焙竈上烘焙。衫烘焙過程中,每隔3~4分鐘翻茶1次。翻茶時應將焙籠移到簸箕內,以左手指按住焙心,右手將焙籠傾向胸前掀起,使茶胚翻至一邊。然後放平焙籠,雙手撈起茶葉,均勻撒攤於焙心上,再輕輕拍打一下焙籠,小心故回焙竈上。如此翻茶上烘,大約經5~7次,達5成幹左右,即可下焙攤涼。如用煤火乾燥,必須採用間接火溫,避免吸收異味。打毛火總的要求是掌握“高溫薄攤快速”的原則。

攤涼:打毛火後,須進行20~25分鐘的薄攤,使水分重新分佈。

打足火:打起火則採用“低溫侵烘”,溫度由70℃左右逐漸下降到60℃左右。每籠攤葉2~2.5千克,每隔5~8分鐘翻焙一次,待手捏茶葉成粉末時,即可下烘,完成烘青綠茶的手工作業。

機制烘青:所謂機制烘青,就是綠茶的乾燥作業借用烘乾機完成。烘乾機的種類有手拉百頁式烘乾機和自動烘乾機2種。

打毛火:手拉百頁式烘乾機,烘前半小時把火燒好,然後開動鼓風機,使熱空氣進入烘箱。當進風口溫度達到110℃左右時,開始上茶,用手將揉捻葉均勻地撤在頂層百頁板上,攤葉厚度約1釐米。烘2~3分鐘,拉動第一層百頁板,使茶胚落入第二層,再在第一層板上均勻撒上揉捻葉,這樣依次上葉並拉動各層百頁板的把手,使茶胚逐層下落,當茶胚落入第六層後(最底層),應在小視窗隨時檢查烘乾程度,調整撒葉厚度及拉把手時間。烘乾程度同樣是掌握5成幹左右,即手握茶胚不粘手,稍感刺手,但仍可握成團,鬆手會彈散。條索捲縮,葉色烏綠,減重25%~30%,含水量約40%~45%。茶胚落入出茶口後,及時掏出,攤涼20~25分鐘後,打足火。打足火時的方法,與打毛火的操作大體相同。不同之處是,進風口的溫度比打毛火時低,一般爲80~90℃,攤葉厚度比打毛火時稍厚,通常爲1.5~2.0釐米。

自動烘乾機:採用自動烘乾機,茶胚由輸送帶自動送入烘箱,每分鐘上葉3~4千克。攤葉厚度掌握在1.0~1.5釐米,最後自動卸葉。烘焙時間,快速約10分鐘,中速約15分鐘,慢速約20分鐘。生產上一般多采用快速或中速。不過,當前自動烘乾機的種類(型號)較多,快中慢速因機型不同而略有差異,在生產中要不斷總結經驗,靈活掌握。同時,必須根據揉捻葉含水量,調節烘箱溫度和上葉量,如揉捻葉含水量較高,則烘箱溫度相應地要高些,上葉量則應減少,含水量較低,則相反。打足火後的茶胚同樣要及時攤涼,烘箱底部的腳茶匝好常清理,分開攤放。打足火時,溫度與手拉百頁式烘乾機一樣,比打毛火時低,爲80~90℃,適宜中速或慢速。這兒要提出注意的一件事是,不管炒青綠茶,還是烘青綠茶,初制後的成茶,必須攤涼後才能裝入口袋運往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