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茶文化論文關鍵詞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4.98K

茶文化論文關鍵詞

- 茶文化

- 茶藝

- 茶道

- 茶葉

- 茶器

- 茶具

- 茶史

- 茶文化傳承

- 茶文化交流

- 茶文化產業

- 茶文化旅遊

- 茶文化認知

- 茶文化價值

- 茶文化影響

- 茶文化美學

- 茶文化意義

- 茶文化教育

- 茶文化人文精神

- 茶文化習俗

- 茶文化文學作品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中國茶文化》教學設計推薦度:美術的論文推薦度:論文自述推薦度:論文後記推薦度:本科畢業論文論文致謝推薦度:相關推薦

茶文化論文15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對於所有教育工作者,對於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義。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茶文化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茶文化論文1

摘要:我國茶文化是中國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文化的形成過程體現了廣大勞動人們智慧,儒家思想、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茶文化發展中起到重要傳承作用,因此茶文化表現出我國優秀的思想道德,研究茶文化和思想道德的關係對於促進人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現實意義。本文首先概述了茶文化的內涵與定位,探討了茶文化體現的思想道德和茶文化的道德功能。

關鍵詞:茶文化,思想道德,價值理念

茶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並對我們產生深刻的影響。從茶文化的內涵來看,茶文化與思想道德息息相關,茶文化體現出我國儒家、道家、佛家中優秀的思想文化,茶文化還具有顯著的道德功能,有利於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茶文化和思想道德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1、茶文化的定位

茶文化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廣義來說,茶文化是茶人在茶葉生產(包括育種、栽培、製作、銷售)和品飲過程中體現的一種精神力量;狹義來說,是人們在品茶中所傳播或交流的一種資訊。但目前的茶文化都是狹義理解地較多,中國的茶文化是文人墨客、禪者、道者借茶的清心功能產生的對茶的贊詠。《茶文化學》中對茶文化的定義是:“茶文化,就是人類在發展生產、利用茶的過程中以茶爲載體表達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各種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種文化形成的總稱。”

1.1 物質層面

物質層面的茶文化是最表層的,主要表現出茶的實用價值,與茶相關的文化傳承價值。人們根據茶的種植、採摘、烘焙、分類等一系列過程,以及烹茶、品茶、茶具選擇等方法積累了大量的文化書籍,是物質生產活動形成的體現,物質層面的茶文化是較爲穩定的基礎性文化特徵。

1.2 行爲層面

飲茶方式、泡製茶的方法、飲茶習俗及與茶相關的民俗等都是茶文化的行爲表現,是茶文化較深層次內涵的表現。行爲層面的茶文化指的是人們在從事與茶相關事務的過程中形成穩定的行爲方式,例如茶藝、茶禮、茶風、茶俗等,行爲層面的茶文化不僅具有穩定性,也具有時代性,在不同的時期體現出不同的文化內涵。

1.3 制度層面

制度層面的茶文化指的是人們從事茶葉生產、銷售等過程中形成穩定的行爲規範,例如古代社會的茶政,現代社會稱爲茶葉行政管理等,都是茶文化在制度層面的體現。與古代社會制度相比,現代社會對於茶文化制度方面的制約減少,古代茶與官制是相關聯的,例如“榷茶”、“茶馬古道”等文化現象。這表明制度層面的茶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2、茶文化體現的思想道德

2.1 儒家思想

茶文化體現出儒家思想中的“仁、和、中庸、禮”。從古至今,有識之士提倡勤儉、節約,提升自身道德修養,而歷代文人雅士的飲茶也具有神了的文化內涵,表現出品茶之士的清廉高潔、仁義,古代對君子之風的崇尚與飲茶融合在一起,茶文化中體現的優秀傳統美德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同時也體現出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認爲茶可以協調人際關係,營造和諧的環境,這也正是儒家思想真實的理想,茶在民間習俗中真正起到促進人際關係的作用。儒家思想認爲中庸是處理一切事情的原則和標準,茶事活動正體現出高逸的中庸美學境界,茶事中的禮數與儒家重視的言行舉止相一致。

2.2 佛家文化

佛學對茶業推廣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着我國佛學的傳播也將茶文化傳播出去,並引進先進的種植培養技術。茶文化和禪文化之間有着奇妙的關聯,二者的境界具有相似性。禪文化中的“苦、靜、凡、放”在茶文化中有所體現。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正是佛家思想中的“品味人生,參破苦諦”。有人曾說,“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這正是茶道中“凡”的體現,而茶文化中倡導在品茗過程中,真正放鬆自己,在無我的境界中釋放天性,這與禪文化中的“放”寓意相通。

2.3 道家文化

茶文化體現出道家思想中的“長生久視、天人合一、清靜無爲”。道家文化中崇尚生命、熱愛生命,這與茶文化中的修身養性相一致,茶也是道教徒煉丹服藥的首選之藥。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張人應順應自然,不能將物質與精神分離,強調物我情景的結合。茶道中需要茶人具有烹茶的技藝,烹茶的過程就是將自身與茶的精神相交流,注重內心的平和,在品茶中體會人與自然的交流。“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重要方法,文人雅士追求淡薄、自然、淳樸的精神境界,這與道家“清靜無爲”思想相一致。

3、茶文化的道德功能

3.1 實踐茶道,提高思想道德

從古至今,愛好養生的人不僅注重身體素質的提高,更重視培養高尚的情操,形成良好的內心素養,也就是“心靈養生”,透過形成心理平衡的狀態,促進身體健康。如果人人都具有平衡、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穩定的情緒,促進內分泌在體內正常發展,有利於形成平和的心境,增強抵抗力和生命力。因此,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實現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實踐表明,茶道精神、茶德的實踐能夠促進人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並在生活中培養心智,實現修心養性的作用,有利於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我國茶文化和茶道的核心思想就是真、善、美,這也是茶道的魅力所在。“以茶載道”是茶道的一個重要方面,古人在茗飲中感受茶文化和茶道的精神內涵。可以說,提高思想道德是茶道的重要作用[3-4]。我國的茶道是飲茶藝術和修身養性的統一,是茶事與文化、修養與教化的統一。

繼承優良的傳統文化、弘揚時代精神是提高人們思想道德素養的必然要求。在當前快速發展的社會中,茶道被賦予新的思想內涵和時代特色,茶文化的真、善、美內涵是相互滲透的,啓示人們面對社會中的誘惑始終保持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實踐茶道的精神內涵,有利於發揚真善美,引導正確的價值取向,端正人們的思想理念和行爲,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促進現代文明社會的發展。

3.2 以茶行道,淨化社會風氣

在資訊高速傳播的現代社會,快餐文化得到迅速普及和發展,雖然爲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快捷,但也逐漸侵蝕人們的價值理念和生活方式。例如當前社會中存在的金錢至上、享樂主義、肯老等不良价值取向,滋長了社會的不良風氣,使人們逐漸變得浮躁,思想道德素質降低。茶文化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活動中形成的優良傳統,與當前社會的快餐文化截然不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其體現出的質樸和平和的精神實質對社會浮躁的人們具有重要現實作用。茶文化中的美學功能能夠引導人們形成積極的審美,面對資訊時代的審美文化的多元化和繁雜化,茶文化指導人們避免受到消極審美的影響,併爲人們樹立良好的標杆,引導人們繼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提高人們的審美層次。茶文化提倡健康、雅靜的生活方式,有利於緩解當代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使身心得到放鬆,形成良好的生活心態。茶道精神中的“和”主張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在社會中形成和諧相處的美好氛圍,淨化社會風氣,從而提升人們的整體思想道德。

3.3 以茶雅心,陶冶個人情操

在修身養性方面,我國茶道形成“清”、“寂”、“廉”、“美”、“靜”、“儉”、“潔”、“性”等思想主張,喜愛品茶的人透過各項茶藝活動形成良好的個人修養,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質和文化修養,有利於陶冶情操。將茶的功能性上升至精神高度,超出茶的物質範疇,成爲高尚情操的象徵[5]。自古以來,品茶之人感受到茶文化中清淨之氣、恬淡之感,能夠撫慰心靈、怡情養性,同時文人墨客將自身情感、理想寄託在對茶文化的理解中。我國茶學大師將茶德概括爲“廉、美、和、敬”。茶德自古以來是我國提倡的優良傳統美德和正確價值取向,茶德就是人德,對於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具有顯著作用。同時,茶德能夠滌盪人們的心靈、規範行爲舉止,有利於人們自覺規範自身行爲,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圍。我國古代文人,尤其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君子,在品茶、頌茶、作詩賞畫中寄託自己的高尚道德追求。古詩中有這樣一句話“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這表明品茶能夠淨化人的心靈,茶文化能夠啓示人們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3.4 以茶敬客,協調人際關係

從古至今,我國茶道形成“和”、“敬”、“融”、“理”、“倫”的人際關係主張,宣揚人與人之間要形成和諧的關係,真誠地對待他人,誠心誠意地解決矛盾,在爲人處世上將和諧作爲核心,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促進團結發展,是促進社會秩序穩定的表現[6]。從茶的品性老來看,具有醇厚溫和、悠然閒適的特點,與自然和諧融合在一起。茶文化深刻體現出我國儒家思想的精髓,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是人與自然的精神交流。茶道中的和諧精神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主張人與人之間形成和平共處、團結融洽的關係,並學會敬愛他人。透過舉辦品茶會、茶文化講座、茶藝術作品欣賞等相關文化活動,營造出良好的茶文化教育氛圍,促進良好精神境界的形成,使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加和諧美好。

4、結語

茶文化與思想道德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茶文化的傳承受到儒家、佛家、道家等傳統優秀文化的影響,同時茶文化也不斷傳播和發展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茶是我國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弘揚茶文化,發揮茶文化中優秀思想道德的教育作用,在實現修身養性的同時,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

參考文獻

[1]劉瑞華.解讀茶文化與思想道德之關聯[J].福建茶葉,20xx(2):245-246.

[2]王旭烽.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浙江綠茶的和平之飲[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xx(6):75-77.

[3]鄒婷.論傳統茶文化中敬茶爲禮思想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運用[J].福建茶葉,20xx(2):227-228.

茶文化論文2

在中國茶文化中,處處貫徹着和諧精神。宋人蘇漢臣有《百子圖》,一大羣娃娃,一邊調琴、賞花、歡笑嬉戲,一邊拿了小茶壺、茶杯品茶,宛如中華民族大家庭,孩子雖多並不去打架,而能和諧共處。至於直接以《同胞一氣》命名的俗飲圖,或把茶壺、茶杯稱爲“茶娘”、“茶子”,更直接表達了這種親和態度。

中華民族親和力特別強,各民族有時也兄弟鬩牆,家裏打架,但總是打了又和。遇外敵入侵,更能同仇敵愾。清代茶人陳鳴遠,造了一把別緻的茶壺,三個老樹虯根,用一束腰結爲一體,左分枝出壺嘴,右出枝爲把手,三根與共,同含一壺水,同用一支蓋,不僅立意鮮明,取“衆人捧柴火焰高”、“十支筷子折不斷”、“共飲一江水”等古意,而且造型自然、高雅、樸拙中透着美韻。此壺命名爲“束柴三友壺”,主題一下子被點明。

中國歷史上,無論煮茶法、點茶法、泡茶法,都講究“精華均分”。好的東西,共同創造,也共同享受。從自然觀念講,飲茶環境要協和自然,程式、技巧等茶藝手段既要與自然環境協調,也要與人事、茶人個性相符。青燈古剎中,體會茶的苦寂;琴臺書房裏體會茶的雅韻;花間月下宜用點花茶之法;民間俗飲要有歡樂與親情。從社會觀說,整個社會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友誼。

茶壺裏可裝着天下宇宙,壺中看天,可以小中見大。中國人也講鬥爭,但斗的目的是爲求得相對穩定與新的平衡。目前,世介面臨着殘殺、戰爭和自然環境的大破壞、大污染,中國的茶道精神或許能給這紛亂的世界加些清涼鎮靜劑。據說,英國議會中開會,怕議員們吵起來,特地備茶,以改善氣氛。這大概是中國茶道精神的延伸。中國這幾年搞改革開放,開始青年人覺得西方文化有刺激性,嚮往搖滾樂、咖啡廳。搞了幾年,還是覺得平和、清醒爲好。於是又想起了中國的茶,想起了茶會中那安定、祥和的氣氛。中國人講“人之初,性本善”,中國茶道或許會更多喚起人類善的本性。地球這樣小,外星縱有適於生存的地方,起碼現在還沒找到。既然如此,還是多一點茶人間的友善爲好。可能這正是中國與東方茶事大興的原因之一吧。

至於直接以《同胞一氣》命名的俗飲圖,或把茶壺、茶杯稱爲“茶娘”、“茶子”,更直接表達了這種親和態度。

茶文化論文3

摘要:英語教學活動中,將中英差文化的差異性比較作爲媒介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並提高學生對於英國文化知識的理解能力。本文將簡要分析中英文化的差異,其中物質層面的比較主要有茶葉、茶具和茶點三個方面,精神維度方面主要包含內質分析、文化分析、文學分析三個方面。並論述基於中英茶文化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及重要意義,旨在深入挖掘中英差文化的差異性價值。

關鍵詞:中英茶文化;比較;英語教學

引言

隨着我國經濟水平及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發展,我國的國際地位及國際影響力逐漸提升,因此與各國之間的經濟合作及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其中英國作爲世界的發達國家,我國與英國的貿易合作一直是國際發展的重點內容。英國社會中對於茶的熱愛不亞於中國,並且茶文化在英國的發展也較爲成熟和完善。由於文化歷史以及社會制度的不同,因此在茶文化中中英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針對中英文化的差異性進行分析並融入英語教學事業中,有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英國文化,並且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爲我國的對外交際和合作工作培養出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

1中英茶文化物質層面比較

1.1茶葉

中國和英國的茶文化在物質層面進行比較將會更加直觀的瞭解到中英茶文化的差異,首先,從茶葉的名字由來進行分析。根據社會調查統計結果顯示,我國的大部分茶葉都有具體的名字,並且茶葉名字會選擇具有悠揚深遠意境之美的語言,透過茶名能夠反映出我國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以及深厚的人文主義精神,例如“餘姚仙茗”、“八仙雲霧”等,將客觀事物進行主觀誇大進行描述而命名;部分茶葉的命名是根據地理位置,例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峯”等,而“鐵觀音”、“太白銀毫”等是根據人名典故神話故事進行命名。而英國茶葉名字的命名更多是按照喝茶的時間以及茶的濃度進行命名,例如“英式早餐紅茶”“伯爵紅茶”等。其次,根據茶葉的主要社會地位分析,中國人更加傾向於綠茶,而英國更加傾向於紅茶。綠茶是我國衆多茶葉品種最受歡迎的茶葉之一,綠茶具有“味醇、幽香”的特點,並且綠茶的下分種類齊全,茶葉的具體形狀以及沖泡方式之間存在不同。綠茶本身不屬發酵茶,因此在泡茶的過程中需要保持茶葉的新鮮度和鮮嫩度,因此在茶葉的沖泡之中,水的溫度具有十分的講究。而紅茶更加符合英國人的口味和審美,紅茶具有“高香、紅豔和醇香”的特點,屬於發酵茶類,因此發酵的過程是影響茶葉最終口感和質量的關鍵因素。由於紅茶的性情較爲溫和,因此可以搭配較多風味的產品,例如肉桂、檸檬和蜂蜜等。並且由於英國的生活節奏較快,因此英國人會將紅茶放在袋中,直接用熱水浸泡,因此英式紅茶的操作過程具有簡單快捷的特點。

1.2茶具

茶具是指飲茶時所用的器具,中英的茶文化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其中可以體現在茶具的不同使用方式以及沖泡方式的不同。首先,中英茶文化在茶具的選擇之中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中國的茶文化中十分重視茶具的選擇以及使用,並且應對相應的茶葉品種,茶具具有豐富多樣的特點。品質較好的茶具能夠更好的呈現茶葉的醇香與質感,保證茶湯的色澤及香氣,因此根據茶葉的品種以及個人喜好的不同,在茶具選擇的過程中將面臨着地域、材質、等不同影響因素的選擇。例如,由於陶瓷文化的影響中國人更加偏愛陶器,並且陶砂類的茶具能夠更好的保證茶水的味道、溫度等。而英國的茶文化中更加傾向於瓷器的茶具,在英國文化之中認爲瓷器代表着尊貴地位。其次,中國的茶具選擇具有較多的規矩和程序,並且對於茶具的材質以及水的溫度、浸泡時間等具有較高的要求。而英國的茶葉多爲袋裝的獨立包裝,對於沖泡的茶具以及水等要求較低,因此中英茶文化中,在茶具的選擇以及沖泡程序中存在差異性。

1.3茶點

茶點是搭配飲茶食用的事物,良好的茶點搭配更能夠凸顯出茶葉的特點及醇香。中國的茶點歷史記載大約可追溯到唐朝,在唐朝時期人們便將麪點、糕餅、糉子、柿子等食物作爲品茶的輔佐食物。並且在近現代的歷史中,市井社會中茶館開始了普及化發展,茶客在欣賞節目的同時,會用茶伴着瓜子、果脯等小吃,增添品茶和聽書的雅緻。在清朝時期我國的茶點發展至鼎盛階段,京式糕點的種類繁多且口味美妙,在中外茶文化中極富盛名。英國的茶點搭配與中國相較而言選擇性較低,肉製品以及奶製品皆是英國人喜愛的食品。在英國正式的下午茶會具有一套極爲嚴格的工序,並且食品的口味需要由淡至重,先鹹後甜。並且在品茶時應慢慢的品嚐茶點的味道。在英國茶文化中規矩性較強,但與此同時也是其享受生活、注重品質的一種體現,因此在茶點文化中,中國與英國之中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2中英茶文化精神比較

2.1內質分析

中國和英國的茶文化在精神維度中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例如中英茶文化的內質不同。首先,在中國的茶文化中人們對茶更多爲尊敬之情。中國是茶文化的起源地,在南北朝時期由於佛教的興盛而興起,當時社會中封建統治階級以及文人將品茶作爲生活中的重要樂趣,並且將品茶作爲身份尊貴及社會地位的象徵。在英國的茶文化中對於茶文化更多是熱愛之情,英國人對於茶葉的酷愛舉世聞名,英國每年的茶葉消費總量位居世界前列,並且皇室貴族十分重視飲茶。其次,中國的茶文化發展與英語之間存在差異性主要由於兩國之間的歷史文化及社會發展模式之間的不同。中國作爲世界農業大國,小農經濟發展至今已經形成穩定的農業發展模式,因此中國人的思維之中更多的是穩定和安逸的思想,並且在飲茶中更多體現出具有抽象性的氣韻和意境。英國的社會發展主要爲工業化,因此生活節奏較快並且體現在茶文化之中,十分重視喝茶的實用性以及禮儀性。由此可見,中英文化之中內涵本質中,中國茶文化主張“君子情懷”,而英國的茶文化中主要是“紳士氣度”。

2.2文化分析

中英茶文化之中存在一定的不同,其中主要體現爲中國茶文化中的中庸仁禮,而英國的茶文化更多的是高傲霸氣。首先,中國茶文化中始終堅持中庸和仁禮的思想,認爲透過品茶能夠陶冶情操昇華思想,並且體現自身淡泊名利的性格,是人們盡心自我提升的過程。在中國古代時期,文人志士的生活環境十分簡陋,但是依舊能夠在簡陋的環境之中仔細品茶,並將自身的情感寄託于山水之間,形成超脫淡然的心境。由此可見,中國茶文化中更多是追求品茶時的心態及境界。英國的茶文化更能夠體現出英國作爲曾經世界上第一強國的高傲和霸氣。英國工業文明爲人類社會的發展有着重要的影響意義,同時也使得英國人的思想觀念中帶有驕傲和霸氣,在飲茶之中關於飲茶的環境、工序、衣着以及茶點搭配中十分講究,能夠展現出英國人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最爲重要的下午茶並非是單純的生活享受及自我昇華,而更多的爲時尚盛宴。其次,我國的茶文化更多的受古典佛學的影響,因此呈現出寧靜淡然及返璞歸真的特點,人們更傾向於品與自然相接近的茶葉,營造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英國的文化中主張天人對立,因此帶有較強的征服和統治欲。

2.3文學分析

茶語是瞭解一種茶文化的重要途徑,也是茶文化進行繼承和發展的重要前提基礎。由於我國的茶文化發展歷史悠久,因此現階段茶已經被公認爲是我國的“國飲”。茶文化已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並且在中國百姓的生活中已將茶納入生活必需品的行列,爲之奮鬥的七件事便爲“柴、米、油、鹽、醬、醋、茶”。並且在文學作品的創作以及文娛活動中,茶具有着重要的地位,例如文人騷客推崇的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中便包含茶文化,是文人雅士進行文學創作的重要助興之物。例如我國的文學大家白居易十分喜愛茶,其詩“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足以見得。在英國文學之中茶文化也被廣泛應用,並有衆多文學家將茶譽爲精神食糧,但在英國的文學作品中,飲茶仍是人們生活品質與社會地位的表現形式,因此與中國的修身養性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3基於中英茶文化英語教學

3.1基於茶文化的英語教學

透過中國和英國茶葉文化的比較,能夠使學生更好的瞭解中國和英國的文化背景,並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於英國文化的掌握和理解。教師在英語教學之中可以藉助中英茶文化的對比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趣味性。首先,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將茶文化中的習語結合至英語教學活動中,藉助茶文化的相關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繼而提高英語教學的課堂效果。英語的茶文化中能夠展現出英語習語中的比喻性詞彙、諺語及俗語等,充分展現出英國文化的民族特色,提高學生的跨文化知識掌握及交際能力。

3.2基於茶語言的英語教學

英國的文學作品中許多都涉及了茶文化,能夠充分展現出英國人對於茶文化的喜愛和熱愛之情。英語教學活動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文學作品向學生普及茶文化知識,並且能夠擴展學生的文學儲備以及知識儲備,帶領學生開展獨具文化特色的英語世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學習激情。與此同時在英語的教學活動中可以將中國與茶文化相關的文學作品進行展示,例如茶詩和茶詞等,並透過與英國文學作品的對比,使得學生更加了解中英文化的差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對於英國文化的學習興趣及熱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實用英語單詞及句子,並針對文學作品中的經典名句進行分析,並要求學生進行朗讀和背誦,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詞彙的積累量。

3.3豐富英語的教學內容

將茶文化引入英語教學活動之中,能夠切實提高英語教學的內容,昇華英語語言理論知識的內涵,繼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及英語學習的語感。首先,將中英茶文化的對比結合至英語教學中,能夠豐富英語教學的內容,增添英語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及文學性。其次,英語教學活動與茶文化的相互結合,能夠透過茶文化引入其他文化與思想理念,建立更加全面和豐富的教學語言文化體系,在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語境分析、語法使用的能力。並且英語教師應從語言結構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使得學生在語言知識的框架構建形成後,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中英差文化,提高學生的英語使用能力以及英語文化的掌握能力。

4結語

由於中國和英國的歷史文化及社會發展歷程中存在差異性,因此在茶文化的物質層面及精神維度具有不同特性。中英茶文化的不同豐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並且透過茶文化的差異性能夠了解到中英文化及社會的差別,有助於深入瞭解英國社會和中國文化。將中英差文化的對比結合至英語教學活動中,能夠加深學生對於英語知識及英語文化背景的瞭解,並且使得學生在對比之中更加了解中華的傳統文化,繼而增強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及認同感,促進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並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培養優秀人才。

茶文化論文4

摘要:茶樓作爲整個茶文化體系傳承發展的重要載體,在整個茶樓內,其需要詮釋茶文化的具體內容,同時更要凸顯茶樓的文化風格。當然,對於茶樓設計活動開展來說,其需要與茶樓的功能屬性相匹配,特別是要結合當前茶樓功能變化,優化設計風格。因此透過從黑茶文化元素的內容出發,分析現代茶樓室內設計的要求,並將兩者結合起來,讓黑茶文化元素這一寶貴的遺產能夠爲茶樓室內設計服務。

關鍵詞:黑茶文化元素;茶樓室內設計;設計理念;價值元素;功能設定

茶樓的室內設計是一種非常有特色的環境藝術設計,屬於一種文化創造,是文化觀念的物化形式,也是精神文明傳播的載體。它是現代建築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優秀代表,只有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瞭解,將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相關元素合理運用於茶樓設計之中,才能夠設計出符合現代顧客需求的茶樓,讓現代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1黑茶文化元素的內容以及內涵分析

實際上,黑茶是我國茶葉產品體系中極其重要的一類茶葉產品,只是該茶葉的生產條件和飲茶環境都有着自身特殊性,所以在幾千年的黑茶飲用過程中,其逐漸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元素體系。而在當前我們對傳統茶文化理念體系認知不斷成熟的今天,黑茶文化作爲獨立的文化體系,其應用價值就值得深入挖掘。

1.1黑茶文化元素的內容分析

黑茶屬於我國六大茶類中的一種,是經由綠茶演變出來的,它是利用微生物發酵出來的,幹茶的顏色爲黑褐色,故稱之爲黑茶。它的發明代表着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其味甘,具有多種有益身體的功能,因此受到廣大人民羣衆的喜愛,由此衍生出的黑茶文化也備受人民的關注。黑茶文化元素包括它的歷史性、民族性和時代性,黑茶文化是一種雅俗共賞的文化,涉及到文化藝術、醫療保健、經濟貿易、科技教育等各個方面。

1.2黑茶文化元素的內涵分析

黑茶文化是集合功能性和審美於一身的優秀文化。在功能性上,黑茶可以飲用、治病、解渴,在審美功能方面,黑茶文化衍生出的茶詩、茶歌、茶舞,以及多姿多彩的茶藝和茶道文化,因此它既是藝術性的化身,同時也是民俗文化的體現,近些年來,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黑茶的保健功能逐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黑茶文化元素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黑茶文化旅遊、黑茶文化表演等等,在展現其娛樂性的同時也帶動了經濟的發展。

2茶樓室內設計的具體要求分析

我國有着豐富完善的茶文化歷史,在長期的茶葉飲用過程中,其有着重要的茶文化傳承載體。茶館、茶樓都是整個文化體系中重要的元素,在茶樓中,人們能夠感受到豐富完善的茶文化理念,同時也能體會到茶樓中所具有的具體功能,因此,創新茶樓設計活動,完善融入具體的設計理念就極爲必要。總的來說,茶樓室內設計活動,是一項融入了設計理念和思路的具體活動,因此在時代化發展日益成熟的今天,完善茶樓室內設計理念,提升設計品質和內涵就極爲必要。

2.1滿足使用需求,合理佈置環境

隨着我國社會生活的高速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將傳統文化元素運用於室內設計上,一方面可以滿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另一方面又能夠體現出一定的文化內涵,同時能夠賦予其新的表現形式。而中國的茶文化內容豐富,意義深遠,它其中的黑茶文化元素更是具有獨特的韻味,將黑茶文化元素運用於茶樓的室內設計中,能夠讓整體設計更具獨特性、藝術性和時代性,茶樓的室內設計最爲主要的就是它的功能性,要體現出以人爲本,以物爲末,不能本末倒置,茶樓的室內裝修要以實用性、方便性爲主要,並以此爲依據進行基本的功能設計,茶樓因其本身就是茶文化的一個分支,因此在其環境佈置上勢必需要能夠體現出茶文化的豐富內涵,透過合理的佈置茶樓內部的周圍環境,來給顧客以輕鬆愉悅的感受。

2.2適當的藝術點綴,講究空間完善

在有了基本的建築功能的基礎上,茶樓的室內設計同時也需要有適當的藝術點綴,一個沒有藝術設計的室內設計,就不是一個成功的室內設計,也就無法吸引顧客,要考慮到當代大部分消費者的喜好和審美標準,依據茶樓的特性,創造出擁有文化特徵符號的茶樓室內設計,但同時也不能過於離譜,要講究空間的完善,注重茶樓內部傢俱和藝術品的選擇,配合整體茶樓的風格和格調,合理駕馭各種要素的組合和搭配。

2.3融入合適理念,提升室內設計水平

當前茶樓室內設計活動開展過程中,需要注重融入時代特點進行創新和完善,其基礎和前提是文化理念的詮釋和融入,尤其是結合整個茶樓的功能價值來看,休閒、娛樂是人們主要的心態之一,也是當前人們參與旅遊活動時的重要要求。當然,人們日常生活中,整體理念和心態也更爲成熟。從人們的具體需求看,從單一的物質元素消費需求,逐漸發展成爲深度的文化參與活動。因此,在整個茶樓室內設計經營過程中,需要注重融入這一時代變化,對整個茶樓室內設計的經營元素和內涵,進行詮釋與創新,從而滿足人們參與茶樓室內設計活動的具體要求。

2.4融入文化元素,提升產品體系

此外,還要充分注重對茶樓室內設計設計理念進行豐富和完善,透過融入必要的文化內涵,從而提升其整體底蘊。結合茶樓室內設計設計活動開展的具體特點,我們需要選擇合適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尤其是選擇茶文化理念中的生態、綠色元素融入其中,特別是文化內涵的實質性融入,從而實現茶樓室內設計元素的豐富與完善。在我國有着豐富完善的文化元素,而茶文化理念融入整個茶樓室內設計體系中,其能夠創新茶樓室內設計經營體系活動的開展機制和具體思路。

3黑茶文化元素對茶樓室內設計的影響分析

從室內裝潢設計工作開展看,茶樓的室內裝潢是能夠直接影響消費者第一印象的好壞,茶樓的室內裝潢要依據中式茶樓這一特點來進行,燈飾、桌椅的選擇十分關鍵,茶樓內部燈飾的顏色和形狀要與內部空間相搭配,以此營造舒適和諧的氛圍,依據茶樓不同區域的主題,選擇合適的燈具,例如可以選擇黑茶所屬的茶樹製作出的燈具,而桌椅的選擇可以以黑茶文化元素爲指導,選擇能夠代表黑茶文化的相關物品,賞心悅目的室內裝潢能夠帶給顧客良好的體驗,同時也能提高茶樓的整體格調。從茶樓內部擺件應用看,茶樓內部的擺件能夠對茶樓整體環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選擇合適的裝飾品能夠達到室雅人和的效果,結合黑茶文化元素,可以選擇有關黑茶的掛畫、桌面擺件、書法作品等等,書法、字畫作品應選擇寓意良好、富有美感的作品,顏色不能過深,太暗的作品往往會傳達出消極的含義,要特和黑茶文化元素,營造良好的氛圍。從茶樓室內整體氛圍營造來說,室內裝潢和茶樓的內部擺件都是服務於茶樓的整體氛圍的,透過各個方面的配合,結合黑茶文化元素,茶樓的室內設計整體應該是古色古香、輕鬆愉悅的,可以選擇黑茶文化衍生出的茶樂來配合茶樓的整體氛圍,給顧客以賓至如歸的感覺。茶樓室內設計活動在開展過程中,未能與周圍環境進行全面融合,同時其在元素選擇上,缺乏對材料綠色、生態性的把控,進而限制了茶樓室內設計活動開展的具體水平。茶樓室內設計活動不僅是一種綜合化的設計活動,同時更重要的是一種理念詮釋和元素應用,因此,在開展該設計活動時,只有提升設計理念,優化設計內涵,從而實現整個茶樓室內設計活動的最佳效果。

4融入黑茶文化開展茶樓室內設計活動的具體思路

茶樓作爲地域文化與茶文化體系全面融入的重要載體,想要提升茶樓的執行效果與價值,關鍵在於對茶樓中所具有的文化內涵進行詮釋和表達,當然,在開展具體的設計活動時,不僅是簡單的設計風格抄襲,同時更重要的是文化內涵詮釋。因此,在茶樓室內設計活動時,完善室內設計活動體系化開展,就極爲必要。客觀而言,其設計思路主要表現爲:首先,在茶樓室內設計活動開展過程中,要注重對消費者實際需求的合理佈局,透過創新設計理念,從而確保實現和展示茶樓中應有的風貌,進而將茶樓經營過程中,獨有的營銷和服務理念展示其中。客觀而言,在這一過程中,要對黑茶文化的具體內涵進行分析,並且進行融入和傳承。因此,在茶樓室內設計活動開展過程中,要注重展現黑茶文化中應有的設計風格。再者,在茶樓室內設計活動開展過程中,要注重對所在地自然環境的合理融入,同時也要選擇合適的文化元素,透過將復古傳統的裝飾元素進行全面的詮釋和表達,比如結合木質傢俱的應用,從而使人們感受到茶樓中所具有的獨特的文化內涵和空間魅力。在進行茶樓室內設計活動時,也要表現出整個黑茶文化體系中所具有的設計思想。在整個茶樓設計活動開展過程中,要注重合理選擇設計要素,在茶樓室內照明的安排上,要注重根據茶樓內不同的功能佈置,從而營造不同的分類風格。最後,客觀而言,在我國傳統茶文化經營發展過程中,茶樓是其中極其重要的載體,在整個茶樓中,人們不僅品茶,同時也能夠對自身的生活方式進行有效調整和創新。融入黑茶文化內涵,實施茶樓室內設計活動時,要注重創新設計體系,豐富設計內涵,同時必須對黑茶文化理念的具體元素進行剖析,從而實現黑茶文化應用的最大價值。因此,在選擇裝飾元素、確定設計方案時,必須注重對黑茶文化進行融入。

5結語

基於黑茶文化元素的茶樓室內設計能夠滿足現代消費者對傳統文化的嚮往與追求,在茶樓室內設計運用黑茶文化元素,也是對黑茶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同時也能夠帶動傳統文化的發展,迎合了目前中國偉大復興而興起的“復古”潮流,讓現代人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餘,在茶樓中感受黑茶文化帶給他們精神上的洗禮。

參考文獻

[1]滕秀夫.基於黑茶文化元素的裕盛豐茶樓室內設計[J].福建茶葉,20xx(6):217-219.

[2]鄧貴豔.論茶文化在室內空間藝術中的運用———以中國傳統茶樓設計爲例[J].現代裝飾(理論),20xx(18):179-181.

[3]趙志文.梅山文化園黑茶工藝坊室內設計的文化意境表達[J].中國包裝工業,20xx(5):32-33.

[4]包劭川.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黑茶“陶源茗”品牌包裝設計的研究[J].商業文化(下半月),20xx(19):26-29.

[5]王建平.新疆地區安化黑茶品牌跨文化推廣策略研究[J].四川建築科學研究,20xx(13):82-83.

茶文化論文5

摘要:茶文化是指在茶葉種植、採摘、烘焙、烹煮、品嚐等過程中延伸出來的藝術,包含着茶道、茶精神、茶具、茶藝等元素,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漢語言文學是我國文化的主流,在茶文化發展過程中,茶文化的演變對漢語言文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茶文化精神及物質活動推動了漢語詞彙的發展和漢語詞義的變化,而茶文化現象的沒落,使得漢語言文學中與之相關的漢語詞彙也逐漸消逝。

關鍵詞:茶文化;漢語言文學;影響

中華民族有着悠悠五千年的歷史,歷經了多個民族十八個朝代的統治,悠久的歷史賦予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土壤,孕育出了博大精深而又源遠流長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元素。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包含了茶葉種植、採摘、烘焙等過程中延伸出來的藝術,內涵豐富,歷史悠久[1]。在茶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與之相關的漢語言文學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茶文化的興起,帶動了茶藝、茶詩等語言文化的發展,而茶文化現象的沒落,則導致某些與之相關的漢語詞彙沒落。

1茶文化和漢語言文學

茶文化起源於中國,已有4700多年的歷史,是在飲茶活動中產生的具有一定精神意義的文化特徵,包含着茶道、茶精神、茶書、茶具、茶畫、茶藝等元素。中國是禮儀之邦,講究待客之道,而茶正是我國款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種物質,從魏晉南北朝起,已有飲茶之風,到隋朝飲茶已成爲極爲普遍的事,凡客來,必敬茶。漸漸地,茶文化興起,人們對於茶葉、茶具、煮茶等方面的研究不斷深入,演變爲先進的茶文化,飲茶成爲一件可俗可雅的平常事。茶文化作爲我國文化長河中極具民族特色一個文化元素,其發展歷程對於漢語言文學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可以說,茶文化本來就是漢語言文學的研究範疇,都是在中華民族發展歷程中人民的智慧結晶,反應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文明。

2茶文化對漢語言文學的影響

2.1茶文化發展推動了漢語詞彙的發展

在茶文化演變歷程中,其物質文化和精神文明在不斷髮展,同時也促進了漢語詞彙的發展。從物質層面上講,茶葉的品種、種植、製作及相關的器具,隨着歷史的發展,在不斷髮生變化,與之相關聯的漢語詞彙因此也變得更加豐富,比如說茶葉品種,有西湖龍井、大紅袍、碧螺春、鐵觀音、六安瓜片等。從精神層面上講,茶文化涉及到茶藝、茶禮、茶詩等,這些都大大豐富漢語言文學的內容,爲了準確描述茶文化的內容,並且傳達其意蘊,人們創造出來沏茶、品茗、茶話、茶德等詞彙[2]。

2.2茶文化現象的沒落導致漢語詞彙的沒落

在茶文化發展過程中,舊的文化元素不斷沒落,新的文化元素不斷添加進來,唯一不變的,就是中華民族對於茶的熱愛。在漢語言文學中,文言文和我們現在所用的文字有着較大的區別,這其實就是時代發展的特徵,文字在不斷演變,在茶文化發展歷史中,有一些古老的詞彙,比如說、,這兩個詞語分別是茶樹、採摘時間較晚的茶的意識,現在都已經被現代化的詞彙所取代。包括一些動詞含義的詞,都隨着茶文化乃至中華文明的演變,逐漸消逝在歷史長河中,比如說鬥茶、奉茶、選茗,現在關於茶,人們只會說泡茶、倒茶、喝茶。

2.3茶文化的發展使得漢語詞義發生變化

在以往,茶就是指茶葉、茶樹或者茶水,而在現在,茶有了更爲廣泛的含義,指用茶製成的飲品,比如說西湖龍井是茶,冰紅茶也是茶,甚至於由檸檬、菊花、玫瑰等泡製的茶水也屬於茶的範疇。時代在發展,不同的詞語隨着人們生活習慣和思想的變化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以龍井爲例,在古代這只是一個地名,但到了現在就是指龍井茶。同時,隨着茶文化的發展,一些詞義早已被忘記,詞語也逐漸消逝在人們的詞典中,比如說茶會,兼具茶話會和物品交易的意識,現在一般是指以茶會友的聚會方式。

3結語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華傳統文化受到外界文化元素的衝擊,要想將優秀的中華文化傳承下去,就必須加強對於傳統文化的保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加強現代化的中華文化建設,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漢語言文學是指對中國文學史、中國國學、中華民族精神等內容進行研究的學科,覆蓋政治、軍事、哲學、藝術、歷史、文學等多個領域,其中,茶文化屬於漢語言文學的一個研究領域,在歷史長河中,隨着茶文化的興衰跌宕,漢語言文學中與茶相關的內容在不斷變化,包括詞彙、詞義等[3]。

參考文獻:

[1]彭慶敏.韓國茶文化對韓國語言文學的影響[J].福建茶葉,20xx,(1):255-256.

[2]穆文超,李權芳.從中西茶文化的差異看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J].福建茶葉,20xx,(10):268-269.

[3]許靜.英國茶文化與外國語言文學的融合發展[J].福建茶葉,20xx,(5):399-400.

茶文化論文6

摘要:隨着社會發展, 各種社會道德問題不斷地涌現, 大學生作爲社會的未來主力, 其心理健康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爲了更好地健全大學生的人格, 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教師可以加強對大學生的茶文化教育, 透過發揮茶文化的積極作用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本文就茶文化在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茶文化; 大學生; 心理健康; 教育方案;

1 前言

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 與其他時期的大學生相比, 當代大學生處於衣食無憂的生活環境, 也正是由於這樣的生活環境, 造就了當代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極差。在浮躁的二十一世紀, 要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學質量, 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提高大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心理健康教學中引入茶文化教學有着積極的作用, 因爲茶文化所體現出來的理念和精神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心理。

2 茶文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2.1 有利於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加強茶文化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 有利於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茶文化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 包含着豐富的文化思想內涵, 透過提高大學生對茶文化的認識, 可以更好地健全學生的人格。我國茶文化所包含的內容和精神是十分豐富的, 例如我國茶文化精神中就包含有“理”、“清、“敬”以及“融”, 在茶文化中, “理”主要是指喝茶品茶之人具有和氣明理的特點;“清”是指清白廉潔;“敬”是指和人相處要以禮待人;“融”是指和人相處要和睦融洽。可見茶文化中所包含的精神正是我們做人的道理, 加強對大學生的茶文化教學, 能夠更好地健全學生的人格。

2.2 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心理調節能力

透過對大學生開展茶文化教學, 能夠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心理調節能力。說到喝茶, 許多人腦海中立刻反應出來的是“功夫茶”, 在泡功夫茶的時候, 講究的是“慢”, 從煮水到茶葉的沖泡再到茶葉的品嚐, 都要慢慢地進行, 從而更好地、細細地品味茶。我國茶文化中體現出的這種“慢文化”, 教導人們要“寧靜以致遠”、“不以物喜不以物悲”, 讓當代大學生靜下心來, 戒驕戒躁, 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調節自身的心理。

2.3 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行爲控制能力

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的茶文化教學, 還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行爲控制能力。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 當代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都比較差, 自我堅持能力不強。我國茶文化體現出來的“堅韌”的特性, 種茶人在種植茶葉的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堅韌不拔的特性, 恰恰能夠進一步地提高大學生自我堅持的能力, 提高學生的行爲控制能力。

2.4 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我國茶文化擁有悠久的歷史, 其包含的內容是極爲豐富的, 我國茶文化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 透過加強對大學生的茶文化教學, 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透過學習茶文化知識, 大學生可以學習茶葉種植、茶葉製作、茶藝表演和茶禮茶俗等相關知識, 從而有效地開拓了學生的視野, 提高了學生的認知能力。

3 茶文化背景下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案

3.1 結合茶文化制定心理健康課程標準

要發揮出茶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作用, 在制定心理健康教學內容時就應當結合茶文化的相關知識, 加強茶文化的匯入課程教學。首先, 學校要明確規定茶文化課程教學的時間, 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來學習茶文化。其次, 從茶文化所包含的內容角度出發, 在開展茶文化課程教學時, 應當將其作爲一個完整的模組開展教學, 而不是將茶文化穿插在日常的教學當中, 這樣無法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茶文化的全面認識, 無法有效地發揮出茶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積極影響作用。第三, 要發揮出茶文化在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教師可以將茶文化的課程安排在心理健康教育後, 並且是獨立開設課程。最後, 教師要結合當前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 結合當前茶文化的教學素材, 向學生闡述加強茶文化教學對於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學生對於茶文化教學的重視程度。此外, 在教學過程中, 應結合實訓的方式來進一步構建學生的心理狀態。

3.2 加強教育資源場地的建設

爲了有效地發揮出茶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教育作用, 學校應當加強茶文化教學資源場地的建設。學校可以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訓教室作爲茶文化的教學課室, 進一步加深茶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聯繫。在進行教室佈局的時候, 爲了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 提高師生之間的平等性, 教師可以將課桌圍成圓形或者是弧形, 從而更好地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 提高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最後, 我國茶文化最主要的內容是“靜”, 所以在進行教室佈局的時候, 應該主張比較樸素的風格, 並且選擇偏暗的色調, 從而更好地營造寧靜的課堂氛圍, 更好地體現出我國茶文化的特點。

3.3 結合知行開展茶文化教學

在進行茶文化教學時, 爲了更好地突出茶文化的特點, 教師應當遵循知行結合的原則來開展教學, 結合當代大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來開展茶文化教學, 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於茶文化學習的重視程度。爲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對於茶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在課堂上, 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演示教學以及實踐教學, 比如, 在課堂上, 教師可以演示如何泡功夫茶, 將泡茶的步驟清晰明瞭地展示在學生面前, 學生掌握好相關的步驟後, 可以在課堂或者在課後進行自我學習, 進一步提高對我國茶文化的認識。除此之外, 教師還應當加強對學生關於品茶、茶藝相關知識的教學, 學生可以透過學習小組的形式來加強茶知識的交流, 提高自己對於茶文化的全面認識。

3.4 結合實際引入有效的教學模式

爲了提高茶文化教學的有效性, 加強對當期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 學校以及教師應當結合實際來引入有效的教學模式。首先, 在開展茶文化教學時, 應當進行專題教學, 茶文化所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 透過開展專題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於茶文化的深刻認識, 比如結合心理健康教學的內容, 教師可以着重結合茶文化理念對學生開展爲人處世的警示專題教學。其次, 加強對學生開展案例教學, 透過列舉相關的案例讓學生進行討論學習, 提高學生對於茶文化的深刻認識, 提高學生對於茶文化精神內涵的感悟。比如, 可以針對當前大學生校園借貸的事件進行專題討論學習, 結合茶文化所包含的理念來進行警示教育, 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養。

3.5 提高學生的茶文化修養

不管是加強對大學生的茶文化教學, 還是心理健康教學, 都需要將教學內容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這樣才能更好地將茶文化的理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價值體現出來。所以, 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 讓學生在學習茶文化的過程中更好地認識到茶文化所包含的思想精神內容。比如, 透過學習品茶, 能夠有效地平復大學生的浮躁心情, 更好地調節學生的心理。此外, 爲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對茶文化學習的重視程度, 學校可以引導學生組成相關的茶文化社團組織, 爲學生開展茶文化的學習提供相應的幫助和支援, 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茶文化修養。

3.6 注重對學生的啓示教學

在進行茶文化教學的過程中, 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 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就要注重對學生的啓示教學。首先, 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發揮出引導作用, 透過引入身邊常見的人際交往問題, 讓學生透過討論來解決問題, 在討論過程中, 教師可以給予相應的指導。其次, 爲了更好地開展啓示教學, 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在課堂上, 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討論, 比如教師可以在最後總結的時候纔將茶文化的文化理念講述出來, 並且結合學生目前的心理健康情況給予相應的警示和啓示。

4 結束語

茶文化蘊含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底蘊以及處世智慧, 所以加強對當代大學生開展茶文化教學, 可以更好地提高當代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提高學生的處事能力, 有利於學生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因此, 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時, 教師應當結合實際, 適當地引入茶文化教學, 提高學生對於我國茶文化理念的認識。

參考文獻

[1]劉茜.茶文化在高職學生德育教育中的可行性研究與實踐[J].農業考古, 20xx (5) :118-120.

[2]謝文才.傳承茶文化, 茶香滿校園[J].貴州教育, 20xx (8) :14-15.

[3]魏鵬程.中國茶文化對學生心理教育的影響分析[J].福建茶葉, 20xx (12) :234-235.

[4]鮑娜.茶藝對學生素養的提升研究[J].中國培訓, 20xx (24) :278.

茶文化論文7

摘要:17世紀中葉,茶葉由凱瑟琳公主帶入英國,成爲英國貴族的飲品。幾百年來,茶飲已發展成英國的全民飲料,由此也形成了熠熠生輝的西方茶文化。一方面,英國的文學作品推動了西方茶文化的發展。另一方面,英國文學作品也折射了西方茶文化的各個側面,包括茶葉的藥用價值、茶飲的美好時光以及茶事的歷史變遷等。

關鍵詞:英國文學;西方茶文化

1西方茶文化發展歷程

西方國家第一次接觸“茶”這一概念始於16世紀葡萄牙傳教士克魯茲所著的《中國志》。其間記述了這樣的文字:“如果有人造訪某個體面人家,那習慣的作法是向客人獻上一種他們稱爲茶(Cha)的飲料”。至今葡萄牙人仍然將這種飲料的發音稱爲Cha.這是西方國家首次接觸中國的“茶”文化。此後,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耶穌會士利瑪竇神父的基督遠征中國史》也記述了中國的飲茶習俗。該書風行於歐洲,較大規模地向歐洲傳播了中國的茶文化。荷蘭人真正地將茶葉實體輸送至歐洲各國,促使歐洲產生並發展出綺麗多姿的茶文化。17世紀初,荷蘭商人憑藉航海優勢,將茶葉從中國的廈門運至印尼爪哇,並轉運至歐洲各國。到17世紀中葉,茶葉已經在荷蘭、法國、德國、葡萄牙等國家作爲貴族飲料流行開來。在英國,茶最初作爲治療昏迷、虛弱的藥物所使用。直到17世紀60年代,英國纔開始將茶作爲一種飲料看待。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嫁給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同時,她將一小箱茶葉作爲陪嫁的一小部分帶到了英國。很快,英國王室喜歡上了這種新奇的飲料,飲茶成爲宮廷中最時髦的社交禮儀。19世紀20年代,英國開始在其殖民地印度大批種植茶樹,加工後運送至英國,茶葉價格不斷下降,茶葉走入了英國百姓之家。幾百年的沉澱使得英國發展成獨具特色的茶文化。在茶葉種類的選擇上,英國人偏愛紅茶。這與當地海洋性氣候有着密切的關係。英倫三島常年陰冷潮溼,需要用紅茶的暖性進行中和。在飲茶時間上,英國人不同於中國人隨時沖泡茶葉,他們一般只在上午10點-11點與下午4點-5點飲用上午茶與下午茶。這種安排是將飲茶作爲休息,以舒緩上午與下午工作的疲勞。同時,飲茶時配有糕點,具有正餐前補充能量之用。在茶道精神上,中國追求的寧靜與和諧,英國追求的是高貴與優雅。英國人透過飲茶彰顯生活品味與精神格調。

2英國文學作品與西方茶文化關係

文學作品是形而上的藝術,茶文化是熱氣騰騰的生活。現實世界中,總是先有了西方人飲茶的習俗,纔有了反映該習俗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品主要有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童話等多種形式。在英國文學作品中,以上五種形式均有對於西方茶文化的反映。例如:詩歌中有埃德蒙沃勒的《論茶》、納爾姆泰特的《靈丹妙藥:茶詩兩篇》;散文中有約翰普里斯特利的《大衆化價格》與喬治奧威爾的《泡一杯好茶》;小說中有凱瑟琳曼斯費創作的《遊園茶會》與《一杯茶》;戲劇有弗朗哥澤菲雷裏的《與墨索里尼的女兒喝茶》;童話有朱迪斯克爾的《老虎來喝下午茶》等。以上僅是以茶爲主題的英國文學作品,還有更多並非以茶爲主題,但多處涉及西方茶文化的文學作品。比如英國大文學家狄更斯創作的小說《匹克威客外傳》共有86次提及“茶”字,多處以茶烘托氣氛、刻畫人物;英國文學家薩克雷的小說《潘登尼斯》共有30多處描寫飲茶場景,作者用自己細膩的筆法展現着維多利亞時代飲茶的習俗。事實上,英國文學作品與西方茶文化的關係並非侷限於反映與被反映的關係。就如同女權主義者的文學作品不僅反映了女性悲苦的生活境遇,也喚醒了部分女性認清了自己的處境,開始抗爭,不斷勝利。英國與茶相關的文學作品既反映了西方茶文化的現實,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西方茶文化的發展。英國文學家喬治奧威爾於1945年曾創作出著名散文《泡一杯好茶》,總結了11條“茶道”。比如:應當喝印度茶或者錫蘭茶,中國茶缺少振奮作用;茶葉應直接放入茶壺之中,過濾網、茶包都會阻礙茶葉真味的散發;泡茶時應用茶壺去接熱水,而不是將熱水倒入茶壺;先倒茶,再加奶,程序不能顛倒;除非是俄式茶,否則茶都不應該加糖。這篇散文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展現了20世紀中葉英國人飲茶的基本方式與態度。同時,散文也引起了激烈的爭論,人們對於是否應該遵循喬治.奧威爾的意見各執一詞。尤其對於是應該先加茶還是先加奶的問題,一直爭論到今天。喬治奧威爾的散文爲人們飲茶時提供了重要的談資,也推動了茶文化的發展。

3英國文學中折射西方茶文化

英國自從有了茶,便有了與茶相關的文學作品。1662年,凱瑟琳公主嫁入英國皇室,帶來了茶葉。1663年,英國政治家埃德蒙沃勒便創作了英國第一首以茶爲主題的詩歌《論茶》。西方茶文化不斷髮展,英國的文學作品也在不斷折射着西方茶文化中凝結的藥用價值、美好時光與歷史變遷。3.1折射茶葉的藥用價值17世紀初,英國的水手在中國發現茶的藥用價值。幾包“樹葉”可以治療病人的昏迷與虛弱。英國的水手將茶引進,並作爲藥物在商店售賣。茶在英國最初就以藥物登上了歷史舞臺。此後,凱瑟琳皇后將飲茶習慣帶入了英國,也十分強調其藥用價值,認爲時常飲茶可以永葆青春。因此,英國有許多文學作品展現了茶文化的這一側面。英國劇作家、詩人納厄姆.泰勒的詩歌《靈丹妙藥:茶詩兩篇》便是這其中典型的一篇。該詩強調了茶作爲藥物的重要屬性。詩歌不遺餘力的讚頌茶對身體健康的重要作用,稱茶爲健康之飲,也是靈魂之飲,既能夠治療疾病,也能幫助人們變得更加美麗優雅。詩歌想象豐富,瑰麗奇絕,透過具有浪漫主義的神話傳說展示了茶的藥用價值。英國著名作家彼得莫妥的'詩歌《贊茶詩》也十分強調茶葉的藥用價值。整首詩歌將茶與酒做對比,最後希臘青春女神赫伯建議人們用茶取代酒作爲日常飲品。彼得莫妥讚頌茶是甘露與繆斯,是自然的財富與令人愉悅的藥物。茶是健康的承諾,又如初戀之美好。茶與酒不同,酒只能越喝越醉,對人們傷害很大;茶卻是越喝越快樂,越喝越健康。最後,茶戰勝了酒成爲了赫伯推薦的飲品。英國的文學作品折射了茶作爲藥物登陸英國的最初屬性。3.2折射茶飲的美好時光在英國,飲茶的時間基本固定在上午的10點到11點以及下午的4點到5點。這一段時間稱爲“茶歇”,以疏解緊張的工作帶來的疲憊。大家品着紅茶,吃着點心,精神放鬆,談天說地,共度美好時光。英國的文學作品對於這種閒適溫馨的時光也多有描述。喬治.吉辛的散文集《四季隨筆》中便有這樣的片段。“每天,我最快樂的時候,無疑是喝下午茶的時候,閒適而溫馨。”“紅茶的香味悠悠然飄進了書房,我放下書本,走向了客廳。”“管家走進來了,她端了茶盤與果盤,肅穆中帶有幾分微笑,看起來心頭暖暖的。”這些文字回憶了下午茶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展現了“我”對下午茶的認可與喜愛。人們喝茶不爲解渴,不爲治病,心中無絲毫牽掛,忘卻一切煩惱,穿着舒適衣服,吃着甜美茶點,享受恬淡的氛圍。英國的散文家約翰.普利斯特里在他的散文《爲乏味的客人辯護》中也有類似的描寫。“黃昏時分,我點燃了爐火,也拿出了茶葉與點心。溫暖的爐火映照在你我的臉上,一切都是那麼和諧與舒適。”我們可以想象下午茶的美好與愜意,心中充滿着溫暖與憧憬。這種愜意的時光的描述與散文最爲搭配。作家們往往透過散文的雋永展示飲茶的愜意,二者相得益彰。3.3折射茶事歷史變遷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茶葉從17世紀中葉進入英國,已經走過了三個半世紀的歷程。西方茶文化在300多年中不斷髮展,不斷演變。這些發展與演變可以在英國的文學作品中尋找到直接的證據。最早的時候,茶葉僅爲英國皇室與貴族飲用。茶葉可以作爲貴族之間饋贈的禮物,甚至可以作爲女性的嫁妝。在19世紀20年代之前,茶葉尚未在英國平民家中普及。那時,茶葉以及與茶葉相關的茶具均被平民視爲奢侈品,可以作爲女性的陪嫁之物。我們看查爾斯.狄更斯的長篇小說《匹克威客外傳》中描寫老勞伯斯對於各類茶具的態度。每到節慶、典禮等盛大場合,老勞伯斯肯定會拿出銀茶壺、奶油罐、糖罐來擦拭乾淨,放在桌面上,美美地看着。有時,他會說,等女兒結婚了,這些美好的茶具就都是女兒的財產了。老勞伯斯十分喜愛這些精美的茶具,將其視爲珍寶,並作爲女兒陪嫁的一部分。然而,1826年,英國人在印度發現了大量茶樹,並予以種植,使得英國茶葉進口數量大大增加且價格大幅下跌。到20世紀初,即使非常貧困的家庭也能夠喝得起曾經是貴族專屬的茶葉了。茶葉作爲曾經的稀缺產品,飛入了英國的尋常百姓之家。這一過程在約翰.普里斯特利的散文《大衆化價格》中有着清晰的描述。“只要花幾個銅板,一千把鋥亮的茶壺當中的一把,你便可以享受它一個小時。”“在19世紀,這些人要去昏暗的小咖啡館,或者是小飯店,這種奢侈與閒適是他們這類人享受不到的。可是現在是20世紀,這是一座豪華的建築物,你可以在裏面喝茶,吃糕點,對誰都不羨慕。”我們看到這些文字,體會20世紀初英國平民的飲茶樂趣。

4結束語

茶既是英國的飲品,也是英國人的生活方式,滲透於英國人民的方方面面,也展現於英國的文學作品之中。透過這些文學作品,我們可以瞭解幾百年來西方茶文化的溫馨美好與歷史變遷。

參考文獻

[1]馬曉俐.茶的多維魅力———英國茶文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xx.

[2]趙瓊.淺析英國茶文化與英國文學[J].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xx(10):418-419.

[3]王利琳.外國文學作品中的英國茶文化[J].農業考古,20xx(5):104-107.

[4]胡迎春.英國文學中的茶文化[J].福建茶葉,20xx(6)326-327.

[5]胡曉玲.英國文學作品中的茶文化[J].福建茶葉,20xx(9)381-382.

茶文化論文8

摘要: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的理念、創作手法及創新點,與自身的傳統元素交融,形成具有獨創藝術的審美觀感。在現代環保理念及仿古風的興起下,各茶樓茶社甚至非茶場所,都在借鑑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進行環境藝術的設計與應用。基於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及進一步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茶文化;美術元素;現代環境藝術

1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

1.1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內容及特點

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包含了在點、線、面、光色等各個元素下的關於茶文化的雕塑藝術、繪畫藝術和建築藝術。在傳統茶樓中,爲營造清新舒適的飲茶氛圍,室內的光色應用都比較柔和。爲了契合傳統山水畫的古樸質感,古時人們都會用真正的樹根雕塑成桌椅,用山石刻成擺件模具。隨着現代仿古茶樓的興起,爲節能環保、節約成本,人們開始用假石做茶樓的擺件。設計師在並非真石的材料上,首先進行雕塑,將不必要的地方去除。雕刻完成後,再進行造型色彩的明暗刻畫及線條塑造。將密度較低的物品繪成密度較高的山石,並藉助茶樓中的燈光效果,將假石的凝重感表現得淋漓盡致。由此可見,在進行美術創作時,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的會交叉同時進行。茶文化下的美術元素並非獨立的個體,而是能夠互相促進、互相交融整合,以達到環境設計最優效果的整體。綜上,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最大的特點便是其內容鬥爭性下的同一性。

1.2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現代化發展

現代茶樓茶社甚至茶主題酒店的興起,促進了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的廣泛應用及發展。爲營造傳統氛圍、在全國多地茶樓中凸顯出自己的個性,各茶場所設計師利用美術繪畫與雕塑相結合,在茶場所的外圍及內壁都進行壁畫根雕藝術的設計。爲契合全球化的流行趨勢及外國友人的審美觀感,部分茶場所還會將西洋油畫與中國傳統茶畫相結合,發展出茶場所獨特的藝術。傳統茶美術元素的應用,讓全國的衆多茶場所成了本地茶鄉旅遊業的“地標建築”。而現代茶場所的覆蓋式開展也促進了茶美術元素的創新。由此可見,在千篇一律的主題場所中找到具有獨創性的發展方向及設計構思,是茶傳統美術元素在現代應用時的首要考慮問題。

1.3現代環藝設計的傳統茶美術元素

茶傳統美術元素不僅在茶場上有所發展,隨着美術元素的成熟及應用的創新性,茶美術元素也逐漸開始應用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各個方面。一方面,除了涉及茶文化較多的“景觀藝術”及“茶場所藝術”,其餘非茶環藝設計也開始逐步應用茶美術元素進行裝飾。現今各民宿、飯店甚至大型商場,都會將茶畫、茶具擺件及具有茶元素的物品進行展示,以提高場所的藝術性。另一方面,在茶美術元素的思維影響下,現代環藝設計不僅開始考慮內部整體視覺觀感和使用性的協調,還對外部牆壁進行修飾,以契合街道文化。茶美術元素的黃金分割構圖法、三度空間量感率及體積明暗透視法等美術創作方法,也作爲主要設計思路被廣泛應用。

2現代環藝設計中的傳統茶美術元素分析

2.1環藝物質形態藝術分析

環境藝術設計下的物質形態部分,指的是在原有設計基礎上的進一步實體操作。不管是裝飾、繪畫、雕塑還是建築元素的設計,最終目的都是爲現代環境藝術服務,都會將圖紙進行實體創造。前文提到,爲追求創新發展,現代環藝物質形態中對於茶元素的應用不再千篇一律,而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思維想象。然而經過數據分析可知,現代環藝的美術設計圖紙太過注重茶元素的想象和新奇,忽視了其轉換成物質形態後的實際效果。除了部分僅具美感而不具實用價值的美術設計,更有許多本身是實用目的的美術設計質量不達標。在此設計下,物品的使用年限大大降低。有些設計師僅考慮美術元素的創新應用,但沒有考慮到後期修復與當地的氣候溼度。

2.2環藝意識形態藝術分析

環境設計藝術下的意識形態藝術指各類環藝設計的主題理念及創作思維方式。一方面,受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的影響,不管是哪類場所的環境藝術設計,儘管其使用價值和主題價值不同,但都開始圍繞“環保節能”及“弘揚傳統”這兩個宏觀理念開展;另一方面,在環境藝術設計的創作思維中,設計師將傳統茶美術元素的構圖方式作爲參考,將美術元素下各個方面的融合作爲借鑑,應用在環境藝術中。經過傳統茶文化的意識形態思維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現代環藝逐步多樣化,各類主題場所取代了千篇一律的樓房與景觀,雕塑、建築、繪畫的融合發展也更爲嫺熟,部分環藝設計師甚至在進行傳統與現代設計融合的體系建設。

2.3室內外陳設元素光色分析

室內外陳設元素光色,是基於環藝物質藝術形態與意識形態的共同作用發展下而形成的整體視覺傳達觀感。室內外陳設元素的光色設計材料及色彩限定多有不同。室內因燈光顏色和燈光位置的固定性,燈光對陳設物品的光色有增強作用。因此其陳設材料的色澤度可以不高,陳設材料的色彩置頂也大多不需做過多處理,直接本色爲主。然而室外陳品物品因受多變天氣影響,因此,色彩飽和度要求較高,運用的美術材料也是可以透過光熱變化而變化,以此契合天氣變化的進階材料。透過室內外不同材料及色彩的應用,能夠讓進入場所的人產生一種循序漸進的代入感。綜上,室內外陳設元素透過茶文化美術元素的合理應用,其設計的使用體驗感日益加強,其場所的主題意義及價值塑造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3現代環藝設計中的傳統茶美術元素髮展策略

3.1提高設計工程質量

基於現代環藝設計過分注重茶美術元素的創新性而忽略其實用性的問題,必須提高設計的工程質量,以達到使用體驗和審美體驗的平衡。首先,在不同新提出的創新美術元素設計的基礎上,進行模擬實驗,進而判定在此設計下的最佳製造材料。透過不同創新美術元素設計的特殊性,找出其普遍性規律,進而透過已經制定好的材料製作工程,制定出在不同情況下的不同材料應用體系。其次,在設計時,考慮到不同的外部環境影響。特別注意室外的天氣和人爲影響。對於在室外創造的環境藝術,要高度應用美術三度空間元素及高階設計材料,保證室外環藝的持久性及可行性。最後,不能一味追求固化美感而忽略質量指標。在設計美感的前提下進行實體制作時,根據製作過程中新出現的問題,可以在不改變原有主題的基礎上,對作品進行適當修繕,以保證最終工程的高質量。

3.2美術意識思維融合

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下,茶場所運用了各個美術部分的意識思維,將其即興融合發展以便創新。然而現階段的茶美術元素已經應用到了除茶場所外的各個方面,基於現代環境藝術範圍的廣度與深度,必須進一步加強美術意識思維的培養,以便其思維意識在非茶場所的環藝設計中得到最優發展。一方面,全國各省市的茶文化美術元素研究機構,應當以茶場所爲例,將各個部分的美術意識思維進行模擬整合,制定出美術意識思維融合後的結果體系,以便其餘環境藝術設計能夠有所借鑑。另一方面,將已完成的美術意識思維融合體系進行試點應用,成功後逐步進行推廣。以循序漸進的模式將茶文化的美術思維意識普及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避免直接應用時的設計思維誤區。

3.3協調裝飾比例美感

對於茶美術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場所陳設光色分析可知,目前大多場所過於追求“個性化標籤”而導致整體裝飾過於雜亂,無法平衡。根據傳統茶文化美術理念可知,在雜亂無章的裝飾環境下,如果想保持原作者的創作理念,不捨得丟棄任何陳設,可以透過空間置換、物品視覺疊加的方式協調裝飾的比例和美感。設計者首先將顧客需求的理念及陳設一一羅列,面對羅列陳設龐雜的情況,設計者對可以刪減的部分進行刪減協調;對於不能刪減的部分,設計者可借鑑茶美術的光影理論進行空間置換,將雜亂的物品模擬場景,排列演習,透過規律性的美術思維意識,找出最適合場所環境的陳設方式。

4結論

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創新發展了現代環藝設計的思維理念及創作的手法方式。透過提高茶傳統美術元素下的環藝工程質量、普及茶美術思維模式理念等策略,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逐步在現代環藝設計中普遍應用,並以自身的優勢保持着良性循環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範君.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xx(17):70-71.

[2]趙瑩琳.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xx(02):80+82.

[3]劉巖,蘇志海.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傳統文化構思[J].黑龍江科學,20xx(11):242.

[4]汪瀅瀅.中國民間美術元素與茶文化在茶室設計中的運用[J].福建茶葉,20xx,39(09):89-90.

茶文化論文9

摘要:茶文化是一種具備深厚的價值內涵的文化機制,要想真正有效的傳承茶文化體系,還需要藉助合適的形式將茶文化元素有機融入其中。從當前我國現代文化來看,現代文學體系不僅包含有豐富並且完善的文學創作元素,還蘊含豐富的創作理念,這二者構成了衆所周知的現代文學作品內涵。透過研究蘊含有茶語的現代文學形式,挖掘其中存在的人文思維與價值機制,不僅能夠更好的瞭解我國文化發展歷程,還能夠加深對茶文化的認識與理解。

關鍵詞:茶文化;現代文學;文化元素

茶文化在我國有着深厚的底蘊,經過漫長的發展與積澱,茶文化體系中不僅包含有豐富的物質性元素,還囊括了深厚的精神內涵與價值理念,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中值得傳承發揚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中國文化整體來看,已經具備了完整的文化機制與內涵,對現代文化來說,茶文化不僅僅能夠提供豐富多樣的文化創作內容與素材,茶文化中蘊含的豐富的價值內涵也是現代文學創作者的具體情感來源寶庫。

1現代文學作品的內涵認知與茶文化的綜合詮釋

文學作品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形式,透過藉助具體的素材進行創作,使得現代文化作品能夠發揮出最好的效果。透過分析現代文學作品的內涵以及分類,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認知、理解現代文學。

1.1現代文學作品的分類

通常我們在對文學作品進行分類是主要透過人物塑造,文體結構,語言運用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將現代文學作品細分爲小說、詩歌、戲劇藝術、散文藝術四大類。而在這四大類中又可以細分爲多種不同的類別,比如小說又包括懸疑類小說、浪漫類小說,詩歌可以分爲敘事類詩歌、抒情類詩歌。在戲劇藝術中,透過各種演出將腳本元素進行展示,在編寫過程中編劇常常會藉助人物具體的語言與動作來對事實進行揭露,傳達個人情感,塑造立體的人物形象。我國現代文學是一座豐富的藝術寶庫,容納着形式各樣的文學作品,這些文學作品透過對社會大衆長期生活的實際情況進行反映,充分傳達了創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其中存在着豐富的文學創作素材。現代文學作品有着深刻的時代性,個性突出,不僅能夠藉助多樣化的語言藝術表達形式來對科學,人文等當面的內容進行充分表現,還對傳統文學從藝術表現形式以及風格上進行的創新突破。透過對現代文學作品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茶文化在現代文學作品中也有着豐富的基礎,以多種形式存在着。

1.2茶文化的文學應用及綜合內涵詮釋

客觀分析現代文學作品的創作與發展,我們可以發現,利用文化理念與文學作品元素進行創作是也需要進行深入全面的結合與融入,在具體創作中表現出不僅僅是將某種具體的文化素材融入到創作中,更包括精神理念與文化價值思維的融入。在具體的文學形式創作中進行描寫與創作,這是茶文化體系在文學領域所表現出來的屬性。追溯茶文化在文學領域的發展脈絡可以發現,在早期的與茶文化相關的文學創作中,主要是以茶爲主題的詩詞歌賦,經過相當長時間的發展後纔不斷完善,趨於成熟。放在整個茶文化發展歷史來看,茶文化文學作品承載了茶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歷史、文化、情感記憶的重要載體形式。茶文化元素出現在現代文學創作當中,爲現代文學作品賦予了更多更有內涵的內容,與之相關的文字與作品表現出更強的影響力與生命力,並且將我國傳統文化體系所具備的內涵與特點更好地凸顯出來。縱觀整個現代文化中涉及到茶文化的相關作品,表現出來的創作理念無一不是如水般的流暢與細膩。具體分析,可以發現,我國現代文學中已經涌現出了數不勝數的具有代表顯得茶文化作品,比如汪曾祺的《尋常茶話》,老舍先生的《茶館》,透過閱讀這些作品,我們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所在。

2中國現代文學體系中茶文化的具體融入表現

現代文學體系涉及到極爲豐富的元素內涵,從創作素材與創作理念來看,其都與客觀應用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與傳統文學體系相比,茶文化元素在現代文學體系中表現出很多新的特點,透過研究茶文化在現代文學體系中的融入情況,能夠更好地實現茶文化理念的傳承與認知。

2.1筆下的飲茶文化

的作品在現代文學作品體系中對茶文化的理解表現出鮮明的風趣,精闢的特點,在他的作品中,飲茶不僅僅只是一種生活形式,對和尚來說,飲茶是一種禪文化,對道士來說,飲茶是一種尋道,因此,知識分子飲茶,事實上也是一種文化元素的表現形式,代表着一種文化情操與內涵。

2.2老舍的《茶館》

老舍先生對茶文化也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在《茶館》中對茶進行全面的描述。老舍不僅僅是對茶、飲茶以及茶文化有深入的瞭解,事實上他對整個飲茶活動中所蘊含的內在含義都有着全面的研究。爲了確保文學作品創作的效果,他常常選擇茶作爲自己創作夥伴。在老舍的代表作《茶館》中,不僅舊北京大裕茶館的興衰演變得到全面的展示,還體現了我國茶文化體系發展變化的過程,雖然老舍自己並沒有過開茶館,但是在作品中卻表現出對茶文化體系不可思議的成熟了解。

2.3茶客汪曾祺

汪曾祺是一名著名的作家,同時也是我國曆史上以爲著名的茶客,在他創作的作品中,不僅對各種茶文化元素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還傳達了很多茶文化理念內涵層面的東西,將其自身對茶文化的深入理解應用到現代文學創作中去。在汪曾祺的《泡茶館》中,憑藉自身對散佈在昆明學校門口的佈置風格等方面的特點的瞭解,將散佈在茶文化體系中的各種元素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在閱讀過程中,讀者能夠感受到形形色色的人在他們所處的不同的生活類型中都能夠培養出對茶的濃厚的興趣。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如是寫到,如果我現在還算一個寫小說的人,那麼我這個小說家,一定是在昆明的茶館裏泡出來的。除了《泡茶館》之外,汪曾祺在自己現代京劇作品《沙家浜》中也表現出豐富的茶文化內容。

3茶文化對中國現代文學創作的客觀影響分析

3.1茶文化與文化元素的發展

透過分析茶文化元素的展現形式能夠更全面的掌握整個文化體系的表現形式,從而更有針對性的從中挖掘出能夠進行文化傳承的渠道與空間。茶文化體系所展現出來的價值並不僅僅限於文化元素的形式與內容的豐富上,還在於對價值理念的有效提升。隨着全球文化交流的相關機制不斷建立並完善,世界文化體系已經普遍表現出鮮明的融合特點,打破了過去的單一文化表現機制,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廣泛。茶文化體系不僅僅存在於我國,在世界各國都有着自己的茶文化體系內涵,研究茶文化體系的發展情況,能夠更全面的將茶文化元素應用到現代文學創作中去。

3.2茶文化與價值理念

通常來說,要想全面瞭解某個文化體系,對進行整體理解,就需要透過合適的渠道與載體進行,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體系中存在的涉及到茶文化元素的相關作品就是直觀瞭解茶文化內涵的重要途徑。在目前我國現代文學體系中涉及到茶文化理念除了包括具體的茶文化元素的展現與描寫,還傳達了準確的價值理念內容。現階段我國現代文學創作處於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從具體的創作內容到文學作品的實際表現形式,都在不斷髮生實質性的變化,透過對其中蘊含的茶文化進行研究,能夠全面整體瞭解整個文化創作所處的時代背景及其所傳達的價值理念,真正實現文化理念認識的目的。

3.3茶文化與文學作品創作

茶文化對我國現代文化作品創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其影響最集中表現在現代文學創作的創作理念與創作風格都受到傳統茶文化的影響,發生深刻的變化。一直以來,茶文化都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現代文學作家都深受茶文化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茶文化對深刻的影響到整個現代文學作品創作,甚至推動其進一步發展。從整體來看,茶文化體系中所蘊含的具有積極意義的價值規範以意識都影響到了整個茶文化文學體系的發展,而茶文化作品中所弘揚詮釋的正面、積極、向上的價值理念也是讀者接觸瞭解茶文化的重要渠道。

4結束語

從文化多元化發展層面來說,茶文化元素的充分合理使用能夠極大地激發現代文學的生機與活力,不僅極大地貼近了現實生活,從內容以及具體的人物形象等方面來更好地豐富現代文學,激發讀者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從而真正對整個現代文學作品產生價值層面的共鳴,讓讀者真正理解作品中所要傳遞的思想理念,加強對具體的情感理念的深層理解。

參考文獻

[1]袁敏.論中國現代文學教育中的茶文化[J].福建茶葉,20xx,40(02):420-421.

[2]黃金花.英國文學作品中的茶文化解讀[J].文學教育(下),20xx(12):140-141.

[3]王娜,吳一葉.中國現代文學中的揚州茶文化考察[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xx,34(04):40-45.

[4]楊迎平.論老舍《茶館》人物的類型化創造[J].民族文學研究,20xx(01):159-166.

[5]王豔玲.唐代茶文學繁盛原因考略[J].農業考古,20xx(05):34-37.

作者:滕永文 單位:三江學院

茶文化論文10

摘要:茶在我國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歷史,自從有了華夏文明,就已經誕生了茶文化。對於茶文化的追溯,最早可以上升到神農嘗百草,無論是在歷史地位還是現實意義上都舉足輕重,其中包含的文化,更是我國傳統文化不可割捨的瑰寶之一。茶作爲世界三大飲料之一,首先能給人帶來身體上的愉悅,茶除了和咖啡一樣具有解乏的作用以外,它還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一壺茶,從燒水、茶葉的選取再到浸漬、沖水這個過程充滿講究、飽含文化,甚至茶具的選取都是一門學問。茶作爲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今天的社會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啓發,將茶文化與體育文化完美結合在一起,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旨在分析茶文化和體育文化之間的共性,探究將二者結合在一起會帶來的效果,最後對於如何將二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提出一點建議。

關鍵詞:茶文化;體育文化;融合

1體育文化與茶文化的共性分析

1.1體育文化與茶文化都強調團結協作和健康道德觀念的重要性

體育活動經常是集體或者團隊活動,離開任何人都是一種損失,都會導致團隊的凝聚力大大下降,從而影響團隊的整體實力,不僅不能起到整體力量大於個體之和的效果,反而因爲成員內部的矛盾和糾紛導致水平有大幅度的退步。只有團隊上下一心,衆志成城才能將所有的力量集中起來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我國傳統茶文化講究工序之間的相互配合與協作,同時選茶、泡茶、製茶之間也存在着明顯的協作關係,任何一道工序的失敗都會導致最終效果的差強人意,茶文化本身就在向人們無聲地展示着合作精神。因此,將茶文化融入到體育文化中去會在無形中對從事體育活動的成員進行耳濡目染,讓他們意識到協作的重要性,認識到地球缺少誰都會一樣轉動,自己不過是團隊的一份子,離開了團隊自己也是無英雄用武之地,從而掃除內心的不安,更好地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去。體育文化的精髓不在於比賽的勝負,而在於加強交流、豐富人的內心、健全人的人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但是在當今社會,很多人過分強調了勝負的重要性,將比賽的樂趣和重心擺放在錯誤的位置,這就導致體育文化的發展進入了歧途。茶文化講究內心的安靜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可以盪滌人們內心的雜質。引入茶文化必然能夠淨化運動員的內心,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做一個更完美的體育人。

1.2體育文化與茶文化都注重禮儀規範、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體育活動的競技成分很高,肢體接觸也比較頻繁,因此在比賽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矛盾。爲了避免不必要的衝突,不同的體育活動都制訂了一系列的規則和規範,在它們的指引下,比賽才能正常進行。但是即便有這些規則規範的約束,現實中因爲越界造成的體育衝突依然不勝枚舉,歸根結底就是因爲運動員缺少必要的道德修養,對於道德規範的重視程度不夠,不能做到尊重對手、尊重比賽。體育活動的初衷是爲了進行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如果發展成這樣赤裸裸的相互攻擊則與它的最終目的背道而馳。茶文化對於選茶、製茶、泡茶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講究、甚至對於茶具的選取也有一定的規範,這樣的環境能夠讓運動員充分認識到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在潛移默化的環境裏明確禮儀規範的重要性,在賽場上也會表現出自己的風度和風采,無論輸贏的最終結果,都能表現出自己的獨特個人魅力。另一方面,民族的體育文化活動,其目不僅是培養優秀的運動員,而是在於健全人們的內心、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茶文化在這一方面和體育文化有着相似的最終目的,飲茶的過程相對來說是比較複雜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個過程是個人的修煉也是個人的提升,講究內心的祥和和平靜。將茶文化引到體育文化中去能夠促進身心的共同發展,促進人格的健全、形成健康的三觀。

1.3兩者都易於參與、有利於個人的拓展

絕大多數體育活動的門檻都是很低的,如果不以成爲專業運動員爲目的的前提,都是能夠在短時間內上手,對於身體素質、年齡、性別等等都沒有苛刻的要求,只需要你有一定的閒暇時間即可。同樣的,茶文化亦如此,只需要有一定的時間參與到茶文化、茶藝的研究中去,就能夠體會到其中的部分奧祕,它對於愛好者的要求沒有特殊的規定,同樣很容易上手,因此這兩種文化的全民參與度很高、門檻低,羣衆基礎強。另一方面,茶文化和體育文化都能夠培養人獨立思考的能力、拓展個人的能力和素質。在體育文化的實踐中,如果按圖索驥、一成不變是很難取得好成績的,很多體育活動都講究一定的創新,如體操、跳水、乒乓球、足球、籃球等,幾乎每一項體育活動都需要主觀因素的滲入,形成一個創舉。如香蕉球、托馬斯迴旋、程菲跳等等,這些技術性名詞都是因爲有無數人在不斷研究、不斷創新、不斷實踐將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才出現的。事實上,在平時的體育活動中我們也經常能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打法,這些都是個人思考的結果,這個過程就是個人能力和素質拓展的過程。茶文化亦如此,茶藝的學習不是對古人藝術成果的照搬照套,只有融入自己的想法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

2茶文化與體育文化相融合的意義與價值探究

2.1有利於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當前我國無論是大中小學在體育教學上存在一個極大的問題就是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方法單一,很多人抱怨自己從小學到大學體育課的內容和形式沒有變過。這樣長期無聊的學習自然而然是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會在內心形成厭倦和煩悶的心情,上課也變得不積極、被動起來。這既讓體育課失去了原本的目的,同時更浪費了學生的寶貴時間。在這個關鍵時候,一個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小小舉措就能改變現狀,重新找到體育課的樂趣。茶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分支,對於茶文化的學習不僅能夠讓學生領悟到傳統文化的價值和寶貴之處,同時因爲茶文化和體育文化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促使體育課的教學變得更加簡單,學生的領域度也會得到提升。

2.2有利於培養綜合性人才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融入茶文化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穫和成功,這份收穫不僅侷限在體育課身上,更將伴隨學生終身。茶文化包含諸多方面的內容,對於茶文化的學習既是豐富和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做法,同時更能夠培養學生的品格,讓他們在學習中意識到自己身上的缺點和不足,從而在後面的體育活動中透過努力和訓練來改變現狀,達到更好的效果和水平。另一方面,茶文化中內斂、謙讓的元素能夠促進學生恬靜淡然、不爭不搶,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更多的禮儀和素質,展現獨特的個人魅力。最後,茶文化中包含不計其數的理念和規範,對於學生理解和學習體育課上的內容有着功不可沒的幫助,透過對於茶文化的融入,學生理解事物的能力也會上升,看待事物也多了一個新的角度,這些都是極爲重要的品質,是在課堂上學不來的,只有透過親身實踐才能獲得,因此,也減少了諸多壁壘和不和諧的學習障礙。

3茶文化與體育文化相結合的方式探索

3.1積極開展茶文化教育,透過茶文化培養體育活動的集體意識

出於多重因素,包括主觀和客觀方面,當今社會的學生個人能力和表現能力相對以前來說有了質的飛躍和提高,但是在集體意識方面卻不盡如人意,簡單來說,就是自私氾濫。這一點表現在體育活動中來就是爭強好勝、藐視規範,這種“吃相”實際上是很難看的,一時的勝負可能透過明爭暗鬥得來,但是個人的修養和禮儀也隨之付諸東流,得不償失。茶文化倡導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人人平等,透過茶文化的學習,學生會漸漸意識到自己能力的有限和集體力量的無限性,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尊重別人、理解別人的難處,不恃寵而驕、咄咄逼人。如果將茶文化引入到體育文化中來的話,學生不僅能夠理解到規範的重要性,同時更能夠在比賽的過程中尊重對手、尊重自己秉持的價值觀,從而保證賽場上的和諧,體育文化的教學氛圍也會有一個質的上升和提高。

3.2推廣茶文化的同時,融入體育精神

要想將茶文化和體育文化進行充分結合,茶文化和體育文化兩者都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只透過一方的關注是遠遠不夠的,其中主要的問題自然是如何將茶文化融入到體育文化中去,但是在宣傳茶文化的同時,也可以將體育文化的精髓進行分析和舉例,在茶文化中體現體育精神,只有二者相互借鑑,才能相得益彰,達到預期的效果。另一方面,將體育精神融入到茶文化中去在新的時期有着特殊的意義,是對傳統茶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新時期的推陳出新。這也是我們對待傳統文化應該秉持的態度。茶文化屬於傳統文化的重要分支,在新時期需要透過一定的革新才能讓其賦予新的力量和生命,在新時期有一個更長足的發展。體育精神中不怕吃苦、用於開拓的特點就是茶文化所缺少的,將其引入到茶文化中來則能豐富茶文化的內容和精髓。

3.3積極調動全民參與度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多民族的國家,無論是茶文化還是體育文化在不同的地區和民族中都有着不一樣的精髓和特點,因此呈現出來的面貌自然也千差萬別。這些不同的特點不是我們發展茶文化和體育文化的障礙,反而給我們融合和發展這兩項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源泉,是我們不竭的動力。另一方面,對於茶文化和體育文化,我國都有着雄厚的羣衆基礎,喜愛這兩種文化的人羣衆多,如果能夠調動社會的集體力量,那麼則能掀起波瀾壯闊的驚天駭浪出來,而且這一效果是我們無法預料的,帶來的成果也會讓我們瞠目結舌。但現實情況是目前我國仍然沒有能將二者有效結合在一起,而且也沒能調動廣泛的羣衆基礎,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

3.4開拓市場,發展相關的文化產業

文化和經濟的融合形成了文化產業,文化產業的發展不僅是對文化的傳播,同時更是對經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茶文化和體育文化都是文化的分支,而且兩者之間存在着廣泛的聯繫,如果利用兩者之間的共同之處將其充分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特殊的產業,那麼必然會帶來不菲的經濟收入。首先因爲這兩種文化都有着雄厚的羣衆基礎,也就意味着市場潛力巨大,兩者的結合就是對雙重市場的開啟,羣衆基礎加倍,市場潛力也會翻番。筆者前一段時間在江西看到茶藝武術的表演,即將體育文化中的武術融入到傳統的茶藝中去,使得茶藝中帶有鏗鏘有力的精神,讓原本柔和的事物賦予了張力,讓人眼前一亮,人們在欣賞茶藝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武術的魅力,雙重享受自然讓人拍手稱快。這只是其中一個簡單的例子,將二者融合發展成新的產業目前在我國仍然處於起始階段,有着廣泛的發展空間,因此,抓住早期的機遇至關重要,等到後期市場飽和時難度就大了。

參考文獻

[1]張麗;蔡偉璐.體育文化與茶文化的共性探討與分析[J].福建茶葉,20xx(10):289-290.

[2]唐堯.民族傳統體育發展與茶文化生態學研究[J].福建茶葉,20xx(5):382-383.

[3]康娜娜,張文慧,張玉超.論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價值與傳承[J].體育研究與教育,20xx(6):81-84.

[4]盧喜.基於茶文化的體育教學融合思路[J].體育世界,20xx(19):96-99.

[5]熊根民.茶文化理念下的體育教學改革[J].福建茶葉,20xx(1):125-129.

茶文化論文11

如果將茶文化體系的音樂藝術內涵和具體的情感理念,綜合融入到聲樂教學機制的發展與交流之中,尤其是要對茶文化體系的綜合內涵與具體的聲樂藝術中所具體包含的旋律、節奏,甚至是曲調風格等內容融入其中。因此,立足茶文化的本質內涵和音樂藝術特徵,從而具體探究合適的聲樂藝術教學機制的全面創新。

1當前聲樂教學活動的問題不足分析

聲樂教學活動是當前音樂教學活動的重要所在,完善的音樂教學體系中,所具體包含和展現的不僅是音樂內容,也需要對學生參與聲樂教學活動的興趣和關注點,乃至積極性等元素,有着極高的教學訴求。但是目前聲樂教學活動在具體開展過程中,其實施狀況並不理想,認真看其中存在層次化不足,這些問題的客觀存在,就發展成爲當前影響聲樂教學的重要障礙。所以認知聲樂教學活動的問題不足,將爲該教學活動的改革優化提供關鍵性指引。因此,具體而言,其不足展現爲:對於當前聲樂教學活動的具體實施來說,課堂是關鍵載體,因此,具體的課堂教學機制有效決定了聲樂課堂的藝術化效果。然而在傳統的聲樂教學中,我們未能對聲樂課堂的教學價值認知形成足夠認知,因此,在聲樂教學課堂之中,缺乏良好的教學體系和聲樂知識內容,從而使得聲樂課堂很難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價值。事實上,不僅是對聲樂課堂的價值理解不夠。同時在對聲樂教學的具有訴求認知時,也未能從科學、全面,乃至差異化視角來對整個聲樂教學機制中,學生的不同性進行充分了解。因此,正是因爲聲樂教學活動本身缺乏科學完善的教學針對性,從而使得聲樂教學現狀與教學預期目標之間存在實質性差距。具體來說,學生基礎不同,對聲樂教學的理解與接受價值不同,也使得我們在當前創新聲樂教學活動時,透過融入合適的藝術思維和文化理念,從而滿足全體學生的聲樂藝術學習訴求。

2茶文化體系的價值內涵理解認知

我國的茶文化出現於先秦時期,其形成於唐朝時期,尤其在不斷傳播發展與交流過程中,整個茶文化體系的內涵不斷豐富,從而構成了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與精神。茶文化是我國文化的核心,不僅因爲茶文化中包含的多樣化內容,其中在具體詮釋物質素材的前提下,也包含了層次化的精神,以及文化藝術。因此,在茶文化傳播過程中,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到豐富的文化底蘊,同時更能看到其中與音樂藝術相關的元素內涵。因此在當前聲樂教學活動具體開展時,我們可以透過充分發揮茶文化的藝術色彩和精神理念,從而爲當前聲樂教學活動的創新實施奠定重要支撐。事實上,對於茶文化的音樂屬性具體表達來說,要注重從整個文化體系中所表達的音樂內涵和人文色彩出發,從而實現聲樂教學活動的創新發展。因此,茶文化音樂藝術在創新發展中,如果想要從本質上詮釋該藝術中所具體表達的美學理念和人文色彩,就必須充分結合整個茶文化體系的價值內涵與人文思維,透過探尋合適的民族音樂色彩,將其與茶文化音樂藝術深度融合,從而使得茶文化音樂藝術能夠在基礎展現上,實現本質化訴求。在今天茶文化藝術傳承發展的時代,如今我們在創新該藝術時,需要選擇合適的傳播途徑和切入點,結合茶文化本身的民族色彩和人文內涵看,合理認知該內涵,能夠爲我們創新和優化茶文化音樂體系,奠定核心內涵。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實際上也是真正發揮和展現茶文化體系自身民族化內涵和音樂美學理念的重要過程,才能爲茶文化藝術的傳遞發展提供“新動力”。

3茶文化元素應用於聲樂教學活動的可能性理解

在音樂交流日益成熟的今天,任何一種聲樂藝術中所詮釋和表達的內涵理念都不在孤立存在,其與相關文化元素、聲樂藝術、精神理念等等綜合化內容相結合,進而實現了聲樂藝術中,情感表達與文化認同等諸多元素的全面認同與廣泛提升。

3。1茶文化元素與聲樂藝術有着情感上的結合點

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其中包含了諸多與音樂相關的藝術形式,可以說茶文化的傳播與創新,離不開音樂元素的合理傳承與深度融入,比如採茶戲、採茶歌等等音樂元素,能夠透過合理應用,從而爲茶文化機制的傳播提供重要素材。可以說,茶文化元素中所詮釋的情感思維與聲樂藝術有着情感表達的一致性,這將成爲聲樂教學應用該元素的前提。

3。2茶文化與聲樂教學都是基於文化認知本質下的創新

事實上,無論是基於任何視角的理解與認同,整個聲樂教學活動在開展時,其目標旨在爲聲樂藝術的具體傳遞,尋求到合適的文化氛圍與環境。尤其是對於聲樂藝術來說,其本身就是基於文化內涵前提下的藝術化表達與創造,所以,理解具體聲樂藝術,推進聲樂教學活動時,必須從具體的文化理解認知角度出發,結合文化理念與藝術思維的深度融合,從而讓聲樂藝術成爲展現藝術色彩的重要載體,當然從具體的文化認知角度出發,這也是探究聲樂教學本質訴求的關鍵前提。

4聲樂教學活動中茶文化體系的具體運用機制認知

結合當前社會大衆的普遍認同看,音樂藝術作爲整個文化機制的重要內容,完善的音樂機制中,具體詮釋的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內涵,更是基於大衆認同前提的民族認同。從文化學理論角度看,任何一種音樂藝術的民族化特色,都集中體現在這一文化藝術中詮釋了相對穩定的文化特色。在不同音樂藝術傳播時,民族化和情感化,乃至人文化內涵就成爲音樂中重要的文化特徵所在。因此,在當前音樂藝術教學活動時,如何探究合適的創新機制就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當前互聯網音樂藝術的推動背景下,如何以正確的態度來認知與音樂藝術相關的聲樂教學活動機制創新就至關重要。對於聲樂教學活動的具體實施來說,我們必須從聲樂教育的本質訴求和思維啓迪出發,一是引導學生從茶文化內涵中探究情感理念的融合點,結合聲樂藝術教育的本質化實施來說,其中所需要的要求極爲多樣、層次化,結合當前茶文化體系的具體內涵看,在當前藝術融合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其需要透過分析茶文化的融入可行性,從而實現聲樂教學的全面創新。二是要結合當前聲樂教學活動發展的時代訴求看,其關鍵在於聲樂教學活動所表達的精神理念。尤其是對於茶文化來說,其中表達了成熟的思維理念和藝術內涵,因此在當前開展聲樂教育活動時,要在具體探究茶文化與聲樂教育結合點的前提下,以藝術創新推動聲樂教學機制完善構建。三是要透過系統化分析聲樂教學與茶文化體系中所表達的文化底蘊,透過系統化改造和文化啓迪,從而實現學生參與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本質化詮釋,這也爲聲樂教育活動的理想創新提供了核心指引。此外,在當前聲樂教學時,其整體表達過程中,也必須注重對聲樂曲目中所具體表達的美學理念集中詮釋和成熟表達。尤其是對於聲樂教學活動來說,具體教學過程中需要在詮釋民族聲樂風格基礎的同時,將具體的聲樂藝術風格與相關藝術內涵理念等系統化的音樂元素集中融入整個聲樂教學活動的綜合化過程,透過教學內涵的全面豐富,從而讓學生能夠從聲樂教學活動中,感受到最爲真實的的藝術思維。

5結語

茶文化中所包含的文化思維正是當前聲樂教學創新發展的核心所在,因此理性分析茶文化與聲樂教學創新的融合可行性,透過具體分析該文化與聲樂教學之間的合理思維,就成爲我們創新和優化聲樂教學機制的前提所在。客觀的看,聲樂藝術作爲具備情感和靈動內涵的藝術表達形式,其在傳播過程中,需要選擇合適的文化形式豐富聲樂藝術的具體內涵,並且傳播層次化的精神思維。所以具體而言,豐富多樣的茶文化也賦予了聲樂藝術的情感色彩與文化思維。

參考文獻

[1]賈舒穎,田青。聲樂演唱版本分析比較對於聲樂教學的幫助———以舒曼藝術歌曲《我沒有把握,我不敢相信》爲例[J]。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xx(2):106—107。

[2]黃秋成。探索藝術高職鋼琴演奏課程體系的質量考覈標準———以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音樂表演專業鋼琴演奏方向爲例[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xx(12):211—213。

[3]王利娟,劉偉。美聲唱法演唱中國作品的“字正”與“行腔”———基於“全國高等院校聲樂專業中國作品演唱與教學研討會”的思考[J]。樂府新聲(瀋陽音樂學院學報),20xx(13):143—145。

茶文化論文12

摘要:高效英語語文文學教育要關注語言文學所處的環境與時代,結合文化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全面提升。本文以加強高校英語語言人才培養爲目的,從中國茶文化入手,基於茶文化與英語語言文學教學之間的關聯性,對茶文化融入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英語語言文學;茶文化;融入策略;關聯性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英語作爲世界第一語言,其教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視,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互融也多了起來,便於更順利的開展英語教學。在這種情況下,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也應充分結合我國傳統文化,如茶文化。茶文化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帶有顯著的文化性與教育性特徵,在高校英語語文文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深化英語語言文學教學內涵,改進英語人才培育模式。

1中國茶文化概述

中國茶文化起源很早,有着兩千多年曆史,日久彌新,伴隨着歲月成爲無數中華兒女的共同意識。從先秦《詩經》到唐代《茶經》,茶文化融匯吸收儒家、道家、禪宗等諸家思想文化精髓,無論是茶藝還是茶道思想都有了極大發展,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不可磨滅的文化瑰寶。中國茶文化有着豐富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不僅製茶、泡茶、煮茶等技藝精湛,也有着深邃的精神內涵,凝聚着中華民族傳統的思想情懷,有着強大的精神能量。有的人研究茶的生長、化學成分、藥學原理等,有的人研究茶文化發展歷史,而教育工作者要做的是分析挖掘茶文化中的教育資源並把其合理的運用於教育教學,發揮茶文化的教育價值,實現茶文化推廣發展。

2中國茶文化與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的關聯性

作爲一種傳統文化,茶文化天然的具備文化屬性,備受文人墨客鍾愛。在漫長髮展過程中,誕生了很多茶文化相關的文學著作,如茶詩、茶小說等,這些對茶文化傳播起到了重大作用。從文化角度看,茶文化應用於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是可行的,下面從三個方面具體探索分析了茶文化與英語語言文學教學之間的關聯性。

2.1茶文化是英語語言文學形成與發展的源動力之一.我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組成的一部分。中國茶文化傳入英國後形成了帶有英式風格的茶文化,英國茶文化雖然不同於中國茶文化,但是依然繼承了中國茶文化的精神,講究“靜”、“雅”。英國茶文化分爲上午茶、中午茶、下午茶,其中下午茶是英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習慣在繁忙工作後利用下午閒暇時間靜靜的喝一杯下午茶,享受悠閒時光,這爲英語語言文學形成與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茶文化包括顯性文化、隱性文化兩部分,英國人日常生活喝上午茶、中午茶、下午茶,每一次的情趣、意蘊都不同。隱性的茶文化蘊藏在茶文化的精神世界,如喝茶過程中感受到的雅緻、靜謐等意蘊,這些都是隱性茶文化的體現。由於茶文化在英國的普及與受歡迎程度,茶文化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人以茶文化爲主題進行文學創作,所以茶文化是英語語文文學形成與發展的源動力之一。

2.2英語語文文學表達着茶文化精神內涵.中國茶文化是東方世界的一種傳統文化,要想在歐美地區傳播、引起共鳴,就要利用英語語文文學的語言表達功能去闡述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史、文化背景、精神內涵,唯有這樣才能讓歐美人更好的理解中國茶文化。從現有的文獻資料看,歐美地區有大量的茶文化相關的文學作品,如鄧肯坎貝爾的《茶詩》、亨利詹姆斯的《一位貴婦的畫像》、喬治奧威爾的《泡一杯好茶》,覆蓋詩歌、小說等各個領域。這些歐美文學作品表達着中國茶文化的精神內涵,是中國茶文化思想的物質化體現,對中國茶文化闡述、傳播與推廣起到了重大作用。

2.3中國茶文化與英語語言文學之間的活動被歷史銘記.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在漫長髮展中其很多文化元素被歷史所記憶,如茶道、茶藝、茶德、茶畫、茶人精神等,這爲茶文化與文學之間的互動創造了良好條件,而二者之間的活動也被歷史記憶下來,成爲經久不衰的文化瑰寶,如茶詩、茶文學作品等。中國茶文化傳入英國後,與當地的風俗人情融合起來,形成具有英式特徵的茶文化,使得中國茶文化深深紮根於英國文化土壤中,影響了一代代的英國人。在英國人的日常生活中,茶文化與生活相互影響,激發了廣大文學大家的創作激情,很多大文豪喜歡在作品中融入茶文化相關的內容,這對英語語言文學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3中國茶文化在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中的融入策略

3.1樹立全面發展觀念,藉助茶文化的融入推動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發展.文化相容幷包、海納百川,絕不是一方割據。受歷史等客觀因素影響,高校英語語文文學教育視閾不夠開闊,侷限於書本內容,知識視野狹隘,以致於教學理念保守、陳舊,教學效果止步不前。想要打破這種教學現狀,英語語言文學教學需採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中國茶文化是一種融合發展的文化形態,無論是茶學還是茶文化,發展中都伴隨着茶文化與其他文化的相容,是各種文化形態融合與裂變之下的產物。倘若把茶文化融入到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中,勢必可以把茶文化自身發展的相容性特徵賦予在英語語言文學教學上,使英語語言文學教學具備的文化相容幷包理念,形成全面發展觀念,不僅接受中國茶文化,也會接受來自其他文化的有益內容。對於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而言,受中國茶文化發展啓發,借鑑茶文化相容幷包的全面發展理念,吸收茶文化中的有益內容,拓展英語語言文學教學內容,開拓知識視閾。

3.2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效果.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引入中國茶文化,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用對比的眼光看待中英文化的差異,促進學生的文學知識全面發展。爲使茶文化有效融入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應當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第一,優化教學設備,教室內的多媒體、投影儀及計算機網絡等設備都要與時俱進,用於播放茶文化相關的視頻、圖片資料,使學生直觀感受到中國茶文化的藝術魅力;第二,把茶藝表演等活動搬到課堂上,構建學習茶文化課堂環境,讓學生直接的接觸學習茶文化,增強對茶文化的理解。透過茶藝表演創新課堂教學活動,改善優化課堂教學活動形式;第三,把茶文化引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如舉辦茶文化文藝演出、茶藝體驗與展示活動、茶文學作品鑑賞活動等。學生親身參與以上各種活動,親身體驗茶味、茶道及茶文學作品的思想精神,學會“事必躬行”道理。透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工作,在校園內建立良好的校園茶文化氛圍,使學生真切的瞭解到中英茶文化之間的差異,學習茶文化文學作品,便於教師更順利的展開英語語言文學教學。

3.3組建優秀的師資隊伍,促進英語語言文學教學革新.教學革新的關鍵是跳出窠臼,以全新眼光看待教學,用優秀的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面對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改革需求,教師除了採用全新的教學理念外,還要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教師作爲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的實施者,理應學習新的教育理念、知識內容,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所以,當中國茶文化融入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時,爲使二者融合有效、做到有的放矢,教師應當花費大量時間學習中國茶文化及其相關的文學作品,特別是歐美地區茶文化文學作品,以此增強自身的文學水平。此外,高校還要從文學院、茶學院等聘請教師擔任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的客座教師,做到人盡其才。如,文學院教師講述歐美地區的茶文化文學作品,歷史教師講述茶文化發展歷史及其在歐美地區的發展情況,茶學院教師講解茶道、茶藝等。總之,透過以上幾個方面組建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教師隊伍,增強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的師資力量,從根本上提高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效果。同時,這樣的教師隊伍有利於中國茶文化傳承,使優秀的茶文化精神內涵持續的傳播下去,實現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良性發展。

4結論

綜上所述,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文學特徵顯著,其在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拓展教學內容,完善教學理念,便於學生更清楚的瞭解中英文化之間的差異,學好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知識。爲此,當中國茶文化融入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時,樹立全面教學觀念、組建優秀教師隊伍,藉助茶文化創新教學活動,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提升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房曉靜.中國茶文化融入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策略研究[J].福建茶葉,20xx(12):156.

[2]江山.傳統茶文化融入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研究[J].福建茶葉,20xx(5):226.

[3]黎瑛.英語語言文學對傳統茶文化傳播的作用分析[J].福建茶葉,20xx(5):417.

[4]餘金燕.傳統茶文化融入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研究[J].福建茶葉20xx(10):390-391.

茶文化論文13

摘要:我國茶文化歷史悠久,自古以來,我國從種植茶葉到飲茶都極具文化內涵,有着豐富的茶文化資源。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也深受茶文化影響,對其傳承和發展產生了巨大作用,本文將針對茶文化視角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進行分析探討,旨在進一步分析茶文化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之間的關係和促進作用。

關鍵詞:茶文化;民族傳統;體育傳承

我國作爲茶葉故鄉,茶文化歷史悠久,自古以來,我國就是茶葉種植和生產的大國,茶文化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源遠流長,其經過歷史的積澱,文化內涵極爲豐富,集儒釋道文化爲一體,對於當今社會也依然具有指導意義,茶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影響已經深入生活和社會各個方面,尤其是對傳統民族文化的影響。衆所周知,體育文化在中華民族整個文化範疇中所佔的比例不是很大,由於缺乏傳統的文化內涵,因此在發展中缺乏系統的應用,阻礙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文化在我國文化的歷史傳承中具有很大的比重,在茶文化視角下,將其與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相結合,將有利於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1我國茶文化體系內涵

我國曆史悠久,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茶文化是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文獻記載,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有飲茶的習慣,茶葉不僅僅是作爲一種飲料的存在,其同時也是一味寶貴的中藥,對於延年益壽,保持身體狀態都有其他飲品無可比擬的優勢,我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其不僅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且可謂影響深遠。茶文化歷史悠久,其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性文化,集儒釋道三種思想爲一體,一杯清茶,淡泊明志,可以蘊含天地萬物。隨着時代的不斷髮展和進步,茶文化的內涵不能僅僅停留在思想上,要將其與實踐相結合,融入到具體的文化項目當中去,才能讓茶文化的思想內涵真正展現出來,茶文化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結合就是具體的實踐結合,其不僅有豐富的物質元素,同時也包含了精神文化內涵,因此,茶文化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相結合是極具現實意義的。我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民族體育文化也極具文化內涵,在多元化文化充斥的今天,想要將民族文化繼續傳承下去,就必要透過現實的載體,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是對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貢獻,是實現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切入點之一。

2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中存在的問題

2.1缺乏相應載體

文化的傳承需要一定的載體,載體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和根本,而對於目前我國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上就缺乏相應的載體,載體的缺乏導致文化傳承出現障礙,文化不能有效的傳承下去,而相應的傳統民族體育文化傳承和發展也會出現相應的問題。尤其是目前社會對於體育文化的認知和理解不充分,導致體育文化一直不被人們所重視,在日常的體育活動中,人們對於體育項目的選擇也是以西方體育爲主,很少接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從而限制了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和傳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融入方式。很多內容都是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和反映,因此,要想促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必須要以合適的角度切入,找到適合文化傳承的載體。

2.2傳統文化遭受衝擊,壓力巨大

隨着市場經濟在我國的深入發展,國際間交流不斷增多,外來文化對於我國傳統文化的衝擊是非常巨大的,並且給了我國傳統文化巨大的壓力。隨着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全球各國之間的文化出現交融,但要摒棄外來文化中不健康的方面,取長補短,爲我國民族文化的健康發展提供動力。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發展過程中,由於傳統文化受到巨大沖擊,導致民族體育文化在發展中出現與時代脫節、創新性不足等問題。隨着時代的發展,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也需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引入創新機制,對外來文化取長補短,融入其他文化元素,利用本身民族傳統文化促進體育文化的發展,例如,可以將茶文化融入,這種內部文化的融合一方面會增加文化的融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同時促進傳統文化的協調發展,發揮組合效用,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的最佳效果。

2.3缺乏必要的自信心與自覺性

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和自覺性限制了文化的傳承。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我國的傳統文化都是極其燦爛文明的。但當今社會,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和外來文化的入侵,人們的思想不斷活躍,資訊獲取渠道的多樣性使文化多元的社會讓人對於自身的傳統文化越來越不自信,認爲傳統文化即落後的文化,是不科學的文化,基於這種對傳統文化的不自信,就會產生消極的情緒,不會自覺地進行傳統文化的傳播,因此,這種對於傳統文化的不自信和消極的態度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造成了阻礙。

3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具體價值認知

對於民族體育文化傳承發展來講,其具備深厚的價值內涵和豐富的體育元素,而這正是適應當今社會人們亞健康狀態下的體育運動所需,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生活節奏逐漸加快,人們在工作中很少得到時間進行必要的運動和鍛鍊,導致了當今社會人們身體素質越來越差的狀況,同時,人們高質量的生活方式和食品安全問題都使人們的身體出現問題,這個時候找到一種適當的鍛鍊方式尤爲重要,但從實際來看,人們缺乏必要運動的同時更加欠缺這種運動意識。這就意味着人們即使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也沒有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而逐漸提高這種意識就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提供了價值切入點。此外,對於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障礙來講,就是其未能實現與時代的接軌,滯後發展於時代,成爲另外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阻礙,並將其與體育文化的內涵相結合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解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發展的必然要求。

4茶文化視角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具體思路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之所以能夠被傳承是因爲其中所蘊含的價值作用,在文化多元的當今社會,人們思想複雜、接受能力強大,傳統文化尤其獨特的魅力,其作爲一種優勢的發展資源,不僅包含了豐富的內涵,也對傳統體育鍛煉進行了融合,豐富體育活動內涵的同時也創新了傳統體育文化。我國作爲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長期以來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成熟的茶文化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同時擁有多種文化資源的我們就要將文化資源整合,結合社會發展時期和當下的時代背景,進行文化資源優化配置,實現更好的傳承與發展。在茶文化的不斷影響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更加註重傳承的活動理念和內涵,其具備的價值觀念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和傳承提供了定位和條件,因此,使茶文化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融合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在當今時代背景下,無論國際還是國內,都面臨着新的機遇與挑戰,文化作爲國家的靈魂,其存在的意義是非常巨大的。在整個民族體育文化傳承中,想要達到預期的效果,就要使文化資源有效的整合,尤其是利用茶文化的價值理念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實踐活動相結合,引導人們形成正確的認識。

5結束語

“寧可三日無鹽,不可一日無茶”可見茶對中國人的影響深遠,茶已經成爲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茶文化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已經深深融入人們生活當中。伴隨着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全球化已經成爲大勢所趨,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面對這樣的形式,保護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就更加重要了。茶文化作爲一種古老的文化,在我國發展的歷史悠久,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深遠,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作爲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發展和傳承中遇到了一定的問題,而將茶文化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是解決目前所面臨問題的關鍵,傳承和發揚茶文化是我們重要的歷史使命,而不斷弘揚和發展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更是我們文化自信的體現,因此,在當前形勢下,對於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傳承成爲我國文化建設的重點,也成爲文化工作者的歷史使命,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國以茶文化爲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一定會成爲世界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

參考文獻

[1]蘇凱.茶文化視角下的民族傳統體育社會文化功能研究[J].福建茶葉,20xx,39(09):361-362.

[2]邵錦梅,王晶.基於“茶香”視角的體育訓練改革關鍵點分析[J].福建茶葉,20xx,39(08):260-261.

[3]宋彩珍.茶文化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J].福建茶葉,20xx,39(01):277-278.

茶文化論文14

摘要:茶文化的內涵和社會功能由來已久,茶文化進校園活動育人作用顯著,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還可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學生的禮儀規範。茶文化進校園活動,需要循序漸進,彰顯特色;要聯動各方,合力推進;要豐富形式,創新方式。學院透過“茶文化進校園”的實踐活動,雙管齊下,一方面實現茶文化的傳承,另一方面發揮茶文化的育人作用。

關鍵詞:茶文化;職業素養;人才培養;教育方式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湘西州自然生態環境適宜茶樹種植,20xx年茶葉種植面積近50萬畝,年幹茶產量10000噸以上。當下,茶產業已成爲湘西州農業特色支柱產業,農民羣衆的當家產業,湘西州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湘西茶葉品質優良,古丈毛尖茶與保靖黃金茶爲湖南省代表名茶,中國知名綠茶品牌。爲助推湘西州茶產業發展,進一步夯實茶產業基礎,全力落實百億茶產業發展目標,在州內形成人人講茶、人人喝茶、人人愛茶、人人宣傳茶的良好氛圍,爲茶產業的大發展貢獻力量,州茶葉協會與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共同創建了湘西州茶文化推廣中心。茶文化推廣中心的成立,旨在以“茶文化進校園”活動爲載體,在全州範圍內宣傳湘西茶知識、傳遞茶文化、激發茶興趣、傳授茶技能,譜寫湘西州茶產業發展新篇章。

1飲茶文化及內涵

我國飲茶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期就開始備受關注,從秦漢、隋唐、明後代至今,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傳承與發展,創造了飲茶燦爛的文化,爲人類的文明與和諧,特別是在加強友誼建立情感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飲茶文化也是我國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內涵豐富、意義深遠,在人文精神及日常生活等方面均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飲茶文化從古到今,始至終一直存在於生活的各個角落。其中的文化及內涵表現在物質、精神兩個方面。物質方面有歷史長河中前人遺留下來的茶文物,茶遺蹟、茶字畫和老字號明茶,也有現代人推出的茶館、茶具、茶歌茶舞及茶藝會演等。精神層面有茶道、茶德、茶經、茶話,也有以茶會友、以茶靜心、以茶養性、以茶爲榮等等的文化內涵。由於茶文化所折射了人們在生活上的渴望和精神上的嚮往,所以飲茶逐漸被人們視爲是一種高雅的享受,飲茶也逐漸被人們稱之爲品茶。當年清代查爲仁的詩句“書畫琴棋詩酒茶”除了表達對生活的感慨,也正好道出了飲茶文化及內涵的廣大和深遠。

2飲茶文化校園的育人作用

茶文化進學校,有利於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有利於提升學生人文素養、有利於豐富校園文化生活,良好的校園文化對學生生活有着重要的影響,茶文化中蘊含了廉明質樸、節儉尊敬的精神,促進了良好校園風氣的形成。

2.1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我國文化有5000多年曆史,而茶文化就有4700多年的歷史,我國是茶的故鄉,最早始於神農時代,沿襲至今,逐漸形成了茶德、茶學、茶道、茶故事、茶藝等一系列的茶文化思想,並蘊含着豐富的天人合一、和、德、禮、美、靜等哲學思想,反映出我國民族悠久的文明,奠定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的強大根基,茶文化融入校園,對學生思想教育和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對文化的自信。營造茶文化氛圍。透過調研、舉辦活動獻策搭臺,服務茶產業健康發展,突出以茶惠民、茶和社會的宗旨,培育與弘揚“清、敬、和、美”當代茶文化核心理念,推進了“茶爲國飲、健康消費”的理念,更增強了茶文化的自信。

2.2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蘇東坡有句,從來佳茗似佳人。茶文化能緩解壓力,更能修身養性、陶冶情操,茶文化培養人吃苦耐勞、無私奉獻、淡泊名利品質,茶道中的廉、美、和、敬,茶德倡導的康、樂、甘、香等精神內涵,都與優秀人才應具備的誠實守信、吃苦耐勞、懂禮貌、善於溝通、團結協作、善於學習的個人品質等職業素養相一致,在校園融入茶文化資源感染學生,能促進學生的職業素養的養成。提升學生職業素養,滲透茶文化,不僅提升學生學習自信心,而且也能改變學生生活態度,使他們熱愛生活,熱愛人生,重視友情,樹立集體觀念,充分調動智慧,發揮潛在能力。幫助學生能在靜中思考,動中上進。遵守規則,成爲一名有技能、有素養的新時代高素質技能人才。

2.3培養學生的禮儀規範

禮儀是“禮”和“儀”兩個詞組合起來的合成詞,是在生活過程和社會環境之下逐漸形成經時間薰陶而固定下來的一種交往行爲,是符合大衆心理,有利於人際關係健康發展和人格完美的準則。也是確立維護社會秩序爲核心內容的價值觀念、道德規範及與之相適應的行爲方式。在禮儀教育方面,其內容包含了生活中的各個層面,大到理想、信念、精神風貌,小至衣着、舉止、言行及接人待物。從對象上細分,可以劃分爲個人禮儀、公共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等。茶禮儀是茶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稱號,職場或日常生活中,人們都很注重禮儀。目前,高職院校採用“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在拜師儀式上,徒弟要向師傅敬茶,代表拜師求技,謝師恩,是一種儀式,也是一種教育,在社會或民間,要拜師學藝,也有敬茶的習俗;新人舉行婚禮時,要向對方父母改口敬茶;學生在學校提前學習和掌握茶文化知識,能培養學生的禮儀規範,對未來走上社會發展帶來幫助。

3以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爲例,“茶文化進校園”的形式

推進茶文化進校園活動,讓“茶爲國飲”的理念從學校傳播到千家萬戶,再傳播到四面八方,這對於打造“中國名茶茶鄉”,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全面提升學生的文明素養,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3.1開設茶文化必修課、選修課

茶文化是茶道和茶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弘揚茶道,是學習茶文化的必修課,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諸事物的執行軌道,是順其自然的軌跡。茶道則是來自自然的沐浴,是心曠神怡、心無旁騖的美感之道。而茶藝便是選茶、洗茶、煮茶、燙壺、溫杯、聞香、品茶等過程的藝術,也是傳承傳統美德、追求完美的一種藝術。進一步理解,茶藝不僅僅是單純的藝術,而且還是蘊藏深厚文化的藝術。茶藝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又彰顯和發揚了現代生活的藝術形式,同時還滲透到文學、美術、舞蹈等領域,形成了正如蘇軾所云的“除煩去膩,世故不可無茶”的茶文化。現代社會隨着生活質量和人性品質的提升,越來越追求茶文化的品評,追求茶葉的色、味、形,追求茶藝的每一個操作藝術,追求品茗與藝術的完美結合,追求呈現形式與精神的完美統一。學院開展茶文化教育,需要明確必修課、選修課,要結合市場變化和經濟需求,學院在教學上突出茶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緊跟時展步伐,明確創業就業導向。旅遊管理系各專業開設茶文化必修課;“一村一大”農民大學生開設茶文化必修課;學院其他系部開設選修課。

3.2研發茶餚茶點

茶餚,即用茶葉入餚後烹飪而成的菜餚。茶葉入餚,一般有四種方式:一是將新鮮茶葉直接入餚,二是將茶湯入餚,三是將茶葉磨成粉入餚,四是用茶葉的香氣熏製食品。茶點,是在茶道中份量較小的精雅的食物,是在茶的品飲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一類點心。茶點精細美觀,口味多樣,形小、量少、質優,品種豐富,是佐茶食品的主體。研發茶餚茶點。在保持中餐、西餐、西點、雕刻、麪塑、調酒、咖啡等烹飪傳統技術的同時,旅遊管理系烹飪類專業師生,要成立茶餚茶點研發工作室。茶餚茶點在形、色、味上進行創新,追求產品精細化,滿足消費羣體的審美需求。

3.3建立大學生茶吧試驗點

茶源自中國,喝茶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身爲炎黃子孫的一員,茶可以不喝,卻不能忽視這固有的茶藝文化;有鑑於此,建立大學生茶吧試驗點,提供最完整、正確的茶藝文化資訊和普及茶葉知識,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瞭解到茶的基本常識及生活文化的相關性。積極弘揚傳統文化,迴歸自然健康。建立以茶水爲特色的服務性茶吧,提供以國學爲主的書籍,方便學生交流學習,建立非營利性,大學生創業基地。

3.4開展茶文化講座和社團活動

歌以詠志,詩能陶情,茶可清心。一花一世界,一茶一乾坤。茶,是最精典的植物,生於青山,長於幽谷,結廬林間。從唐人陸羽的《茶經》中走出,飲盡山靈水秀,意蘊人間風情。茶裏乾坤大,壺中日月長,那濃濃的釅,就是全部的人生。茶源自中國,喝茶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身爲炎黃子孫的一員,茶可以不喝,卻不能忽視這固有的茶藝文化。開展茶文化講座和社團活動,弘揚茶藝文化資訊和普及茶葉知識,舉辦茶文化相關技能比賽與品鑑、展示等活動。學習茶藝技巧,溫杯、投茶、洗茶、燙杯、沖泡、出湯、分茶、奉茶、品茗,體會茶文化所帶來的安逸與親和,感受茶文化所展現的人文魅力。總言之,茶有八德:康、樂、甘、香、和、清、靜、美。清茶一杯,廉潔清白,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的廉政之舉,也是現代社會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現。新時代教育茶文化走入學校,透過學習茶禮儀、茶藝表演等,更好地學會了尊重他人,照顧服務他人,分享給別人的意識,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和集體意識。將茶文化融入校園,內涵深入到學生心中,引導學生以和爲貴、以人爲善、禮貌待人、誠實守信,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對促進我國倡導的文明、團結、廉潔、和諧社會是十分有益。

參考文獻

[1]何關新.淺議推進茶文化進學校工作的重要意義[J].中國茶葉,20xx.03

[2]羅釵霞.淺談“茶文化進校園”[J].貴州教育,20xx.02

[3]侯首輝.茶文化在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中的應用芻議[J].新西部,20xx.20

[4]焦巧.傳統茶文化在高職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中的實踐研究——以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爲例[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06

[5]葛晉綱、劉敏、王潤賢.以茶爲媒文化育人——江浙地區“茶文化進校園”活動之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xx.39

[6]金疆.學校茶文化教育的現狀及實效性研究[J].農家參謀,20xx.2Z

茶文化論文15

摘要:隨着當前人們對生態環境和綠色宜居有着極高要求。而在城市現代化建設不斷開展的今天,完善園林景觀設計規劃,補充現代建築設計有着重要價值和作用。但是目前園林景觀設計開展過程中,有存在設計理念和內涵缺失的問題,完善其設計內涵極爲必要。本文擬從當前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分析入手,結合傳統茶文化元素的具體內涵和價值分析,根據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方向和要求,從而探究傳統茶文化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思路。

關鍵詞:傳統茶文化元素;園林景觀設計;應用探索;設計理念;文化內涵

隨着當前我國城市化建設日益發展,如今在建設過程中,對園林景觀設計活動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完善開展園林景觀設計不僅符合人們對綠色、生態的關注點,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從而增進人們的幸福指數。完善開展園林景觀設計活動,需要我們優化設計理念,融入文化內涵,提升整個設計活動的品質與價值。而傳統茶文化元素正是當前優化園林景觀設計活動開展的基礎和關鍵。

1當前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分析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於迅猛增長的全新時期,如今人們的生活理念也更加成熟和完善,當前人們在生活中更加註重生活的品質和健康,因此綠色、生態的生活就成爲人們的普遍嚮往。所以在高層建築不斷建設的同時,人們也期待能夠打造適合人們居住,能夠讓人們感受到生態綠色的現代園林景觀。透過對當前園林景觀設計開展狀況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其建設數量,還是其理論應用都實現了重要發展。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雖然當前整個園林景觀設計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其建設設計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問題和不足。具體而言,主要表現爲:首先,在園林景觀設計建設過程中,缺乏應有的創新與自身特色,千篇一律現象嚴重。目前,很多園林景觀設計活動都是互相抄襲,互相借鑑,而根本不考慮自我創新,自我突破。其次,在園林景觀設計建設過程中,缺乏應有的趣味性和內涵。園林建築存在的主要目的在於供人們業餘生活使用,因此趣味性和內涵性是整個景觀設計建設活動開展的重要要求。但是目前很多園林景觀在建設過程中,並沒有賦予其應用的趣味性。此外,在整個園林景觀設計建設中,其過多現代施工技術和施工素材,從而使得整個園林景觀設計活動缺乏與具體的設計環境相融合,從而讓整個園林景觀呈現出設計與應用相脫離的問題。不僅如此,當前很多園林景觀設計開展過程中,其也未能將消費者的消費期待與整個設計相融合。目前很多園林景觀都是處於公益性質建設或者以輔助性元素建設,因此很多建築方和設計方都未給與其充分重視。最後,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缺乏對傳統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設計缺乏靈性和理想的觀賞效果。我國是傳統文化大國,在整個文化體系中,有很多值得被傳承和借鑑的元素。同時這些元素也是人們的期待,就需要探究傳統文化體系中,能夠被我們有效借鑑和融入的元素,從而實現理想設計效果。

2傳統茶文化元素的具體內涵和價值分析

我國是茶文化大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傳承,逐漸形成了系統化的茶文化體系。茶文化元素是一項融入了物質元素、文化元素和精神內涵的元素體系。因此,全面認識傳統茶文化元素的內涵和特點,能夠爲我們開展各項活動提供有效幫助,同時其也有自身獨特價值。

2.1傳統茶文化元素的具體內涵分析

我國的飲茶歷史可以推至先秦時期,而社會大衆飲茶則在唐朝以後逐漸成熟,完善。隨着人們飲茶習慣不斷形成,茶與社會文化之間逐漸融合,並形成了包含多樣元素的茶文化內涵。其至今,仍然在影響着我們的生活。而透過對傳統茶文化元素進行有效認知,我們可以看到,傳統茶文化元素是以精神理念和行爲規範引導爲核心,以茶葉等物質元素爲基礎,融入了茶藝術文化資源的系統化元素體系。因此,透過有效傳承傳統茶文化,能夠幫助我們形成成熟而且完善的價值理念。隨着人們對健康養生日益重視,如今飲茶風氣再熱,其必然爲整個茶文化發展融入全新的時代內涵。

2.2傳統茶文化元素的傳承價值分析

我國是傳統茶文化大國,在長期的飲茶過程中,形成了完善的茶文化體系。透過對傳統文化體系內涵進行有效研究,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到其中所具有的價值理念和行爲規範,同時也能對傳統茶文化形成有效傳承。傳統茶文化不僅是我國寶貴的藝術資源,也是當前我們在開展各項活動時的重要切入點。透過有效認知和傳承傳統茶文化,其能夠大大豐富我們開展各項活動的素材來源。此外,傳統茶文化元素還有着豐富的文化價值,如果能夠對該元素進行有效融入,其必然能夠實現整個活動文化內涵的實質性提升。不僅如此,傳統茶文化元素在傳承過程中,還有着重要的藝術價值,其中所所具備的豐富藝術資源,如果能夠將其系統化融入,必然能夠提升其整體設計水準。

3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方向和要求

在城市化迅猛發展的今天,園林景觀已經成爲彌補城市化建設的重要點綴,合理有效開展園林景觀設計能夠大大優化人們的生活環境。因此隨着當前園林景觀設計開展日益成熟,結合消費者和市場的客觀要求,整個園林景觀設計在開展過程中,其發展方向和具體要求主要表現爲:首先,需要將現代景觀建築材料與傳統設計理念實現系統化融合。實際上,現代景觀建築材料並非不可應用,如今整個建材市場也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在這一過程中,建築素材也更加完善,比如火山石,仿生石材等等也有着更加廣泛的應用。因此,合理使用這些素材也能夠爲優化整個園林景觀設計效果提供重要幫助。當然想要應用好這些素材,必須充分堅持將素材應用與設計理念相融合,確保兩者相匹配、相契合。其次,充分注重賦予整個園林景觀必要的文化內涵,尤其是要彰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等獨特性文化內涵。想要實現理想的園林景觀設計效果,就要確保設計出來的園林景觀具有獨特性,而新、奇、特也是當前人們的消費理念和關注點。最後,必須充分注重對傳統設計理念進行有效創新與完善,尤其是要注重將時代元素與傳統元素的有效融入,從而賦予整個園林景觀更爲完善的價值理念。所謂時代元素,就是當前整個時代發展過程中,其具有的元素內涵。而傳統元素,則是傳統文化體系。比如,傳統茶文化作爲整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核心,其中也有很多元素可以被借鑑融入到整個園林景觀設計活動當中。

4傳統茶文化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思路

開展園林景觀設計能夠有效豐富人們的生態綠色環境需要。而隨着園林景觀活動建設日益成熟,無論是園林景觀設計的具體理念,還是具體的園林景觀設計活動,都存在較大不足。比如其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缺乏綠色元素和時代元素,整個園林景觀設計活動未能展現其應有的生態和綠色,未能展現園林景觀設計活動的價值和作用,因此隨着當前園林景觀建設活動日益頻繁,優化整個園林景觀設計活動開展的具體思路就尤爲必要。對於園林景觀設計活動開展來說,如果其在開展過程中,能夠充分融入傳統茶文化元素,那麼其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園林景觀設計水平,同時也能夠賦予整個園林景觀設計的應有內涵。想要有效應用整個傳統茶文化元素,需要做到:首先,要適當借鑑茶文化中所包含的元素,豐富整個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使用的元素內容。傳統茶文化體系是系統化的元素體系,其中有很多元素都可以被借鑑應用到整個園林景觀設計中來。尤其是隨着當前人們對健康養生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傳統茶文化元素的綠色生態更具傳承和具體應用價值。在園林景觀設計時,不能一味堆砌建築素材,要結合人們對需要內容,優化素材搭配。其次,要結合傳統茶文化所倡導的和諧統一理念,優化園林景觀設計素材使用,提升園林景觀建設與周圍環境的融合性和匹配性。以往園林景觀設計開展過程中,其重要問題就是整個設計開展過程中,忽略了與周圍環境的有效融合和搭配,從而影響了園林景觀的觀賞效果。而傳統茶文化中重要的內涵就是要有統一理念。最後,要充分注重將傳統茶文化的文化理念及內涵融入其中。透過賦予整個園林景觀設計相應內涵,從而實現理想設計效果。文化內涵是當前整個園林景觀設計中,最爲缺失的內容,也是影響整個園林景觀品質的重要原因。所以當前我們在優化開展該設計時,要融入必要的情感內涵,透過融入園林景觀中必要的人文內涵,從而在提升整個園林景觀品質的同時,讓人們充分感受到整個園林景觀中所具有的人文內涵和價值情懷,從而提升其觀賞效果。

5結語

目前在整個園林景觀設計開展過程中,其普遍存在設計理念缺失的問題,因此,豐富設計理念,融入全新內涵對於整個園林景觀設計來說,有着重要作用和價值。透過對傳統茶文化元素的內涵與特徵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如果能夠將這一元素融入到整個園林景觀設計活動中,其必然能夠在有效豐富園林景觀設計元素的同時,提升整個景觀設計的品質和內涵。當然,這一過程中也實現了傳統茶文化元素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祖貴.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xx(11):156-159.

[2]沈克寧.中國傳統文化造景元素在主題園區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xx(3):221-225.

[3]孫曉翔.域傳統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與發展[J].農村生態環境,20xx(16):136-139.

[4]張毅川.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xx(8):181-184.

[5]陳亮明.現代景觀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研究[J].四川建築科學研究,20xx(18):252-255.

茶文化論文15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對於所有教育工作者,對於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義。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茶文化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茶文化論文1

摘要:我國茶文化是中國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文化的形成過程體現了廣大勞動人們智慧,儒家思想、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茶文化發展中起到重要傳承作用,因此茶文化表現出我國優秀的思想道德,研究茶文化和思想道德的關係對於促進人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現實意義。本文首先概述了茶文化的內涵與定位,探討了茶文化體現的思想道德和茶文化的道德功能。

關鍵詞:茶文化,思想道德,價值理念

茶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並對我們產生深刻的影響。從茶文化的內涵來看,茶文化與思想道德息息相關,茶文化體現出我國儒家、道家、佛家中優秀的思想文化,茶文化還具有顯著的道德功能,有利於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茶文化和思想道德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1、茶文化的定位

茶文化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廣義來說,茶文化是茶人在茶葉生產(包括育種、栽培、製作、銷售)和品飲過程中體現的一種精神力量;狹義來說,是人們在品茶中所傳播或交流的一種資訊。但目前的茶文化都是狹義理解地較多,中國的茶文化是文人墨客、禪者、道者借茶的清心功能產生的對茶的贊詠。《茶文化學》中對茶文化的定義是:“茶文化,就是人類在發展生產、利用茶的過程中以茶爲載體表達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各種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種文化形成的總稱。”

1.1 物質層面

物質層面的茶文化是最表層的,主要表現出茶的實用價值,與茶相關的文化傳承價值。人們根據茶的種植、採摘、烘焙、分類等一系列過程,以及烹茶、品茶、茶具選擇等方法積累了大量的文化書籍,是物質生產活動形成的體現,物質層面的茶文化是較爲穩定的基礎性文化特徵。

1.2 行爲層面

飲茶方式、泡製茶的方法、飲茶習俗及與茶相關的民俗等都是茶文化的行爲表現,是茶文化較深層次內涵的表現。行爲層面的茶文化指的是人們在從事與茶相關事務的過程中形成穩定的行爲方式,例如茶藝、茶禮、茶風、茶俗等,行爲層面的茶文化不僅具有穩定性,也具有時代性,在不同的時期體現出不同的文化內涵。

1.3 制度層面

制度層面的茶文化指的是人們從事茶葉生產、銷售等過程中形成穩定的行爲規範,例如古代社會的茶政,現代社會稱爲茶葉行政管理等,都是茶文化在制度層面的體現。與古代社會制度相比,現代社會對於茶文化制度方面的制約減少,古代茶與官制是相關聯的,例如“榷茶”、“茶馬古道”等文化現象。這表明制度層面的茶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2、茶文化體現的思想道德

2.1 儒家思想

茶文化體現出儒家思想中的“仁、和、中庸、禮”。從古至今,有識之士提倡勤儉、節約,提升自身道德修養,而歷代文人雅士的飲茶也具有神了的文化內涵,表現出品茶之士的清廉高潔、仁義,古代對君子之風的崇尚與飲茶融合在一起,茶文化中體現的優秀傳統美德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同時也體現出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認爲茶可以協調人際關係,營造和諧的環境,這也正是儒家思想真實的理想,茶在民間習俗中真正起到促進人際關係的作用。儒家思想認爲中庸是處理一切事情的原則和標準,茶事活動正體現出高逸的中庸美學境界,茶事中的禮數與儒家重視的言行舉止相一致。

2.2 佛家文化

佛學對茶業推廣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着我國佛學的傳播也將茶文化傳播出去,並引進先進的種植培養技術。茶文化和禪文化之間有着奇妙的關聯,二者的境界具有相似性。禪文化中的“苦、靜、凡、放”在茶文化中有所體現。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正是佛家思想中的“品味人生,參破苦諦”。有人曾說,“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這正是茶道中“凡”的體現,而茶文化中倡導在品茗過程中,真正放鬆自己,在無我的境界中釋放天性,這與禪文化中的“放”寓意相通。

2.3 道家文化

茶文化體現出道家思想中的“長生久視、天人合一、清靜無爲”。道家文化中崇尚生命、熱愛生命,這與茶文化中的修身養性相一致,茶也是道教徒煉丹服藥的首選之藥。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張人應順應自然,不能將物質與精神分離,強調物我情景的結合。茶道中需要茶人具有烹茶的技藝,烹茶的過程就是將自身與茶的精神相交流,注重內心的平和,在品茶中體會人與自然的交流。“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重要方法,文人雅士追求淡薄、自然、淳樸的精神境界,這與道家“清靜無爲”思想相一致。

3、茶文化的道德功能

3.1 實踐茶道,提高思想道德

從古至今,愛好養生的人不僅注重身體素質的提高,更重視培養高尚的情操,形成良好的內心素養,也就是“心靈養生”,透過形成心理平衡的狀態,促進身體健康。如果人人都具有平衡、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穩定的情緒,促進內分泌在體內正常發展,有利於形成平和的心境,增強抵抗力和生命力。因此,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實現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實踐表明,茶道精神、茶德的實踐能夠促進人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並在生活中培養心智,實現修心養性的作用,有利於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我國茶文化和茶道的核心思想就是真、善、美,這也是茶道的魅力所在。“以茶載道”是茶道的一個重要方面,古人在茗飲中感受茶文化和茶道的精神內涵。可以說,提高思想道德是茶道的重要作用[3-4]。我國的茶道是飲茶藝術和修身養性的統一,是茶事與文化、修養與教化的統一。

繼承優良的傳統文化、弘揚時代精神是提高人們思想道德素養的必然要求。在當前快速發展的社會中,茶道被賦予新的思想內涵和時代特色,茶文化的真、善、美內涵是相互滲透的,啓示人們面對社會中的誘惑始終保持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實踐茶道的精神內涵,有利於發揚真善美,引導正確的價值取向,端正人們的思想理念和行爲,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促進現代文明社會的發展。

3.2 以茶行道,淨化社會風氣

在資訊高速傳播的現代社會,快餐文化得到迅速普及和發展,雖然爲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快捷,但也逐漸侵蝕人們的價值理念和生活方式。例如當前社會中存在的金錢至上、享樂主義、肯老等不良价值取向,滋長了社會的不良風氣,使人們逐漸變得浮躁,思想道德素質降低。茶文化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活動中形成的優良傳統,與當前社會的快餐文化截然不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其體現出的質樸和平和的精神實質對社會浮躁的人們具有重要現實作用。茶文化中的美學功能能夠引導人們形成積極的審美,面對資訊時代的審美文化的多元化和繁雜化,茶文化指導人們避免受到消極審美的影響,併爲人們樹立良好的標杆,引導人們繼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提高人們的審美層次。茶文化提倡健康、雅靜的生活方式,有利於緩解當代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使身心得到放鬆,形成良好的生活心態。茶道精神中的“和”主張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在社會中形成和諧相處的美好氛圍,淨化社會風氣,從而提升人們的整體思想道德。

3.3 以茶雅心,陶冶個人情操

在修身養性方面,我國茶道形成“清”、“寂”、“廉”、“美”、“靜”、“儉”、“潔”、“性”等思想主張,喜愛品茶的人透過各項茶藝活動形成良好的個人修養,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質和文化修養,有利於陶冶情操。將茶的功能性上升至精神高度,超出茶的物質範疇,成爲高尚情操的象徵[5]。自古以來,品茶之人感受到茶文化中清淨之氣、恬淡之感,能夠撫慰心靈、怡情養性,同時文人墨客將自身情感、理想寄託在對茶文化的理解中。我國茶學大師將茶德概括爲“廉、美、和、敬”。茶德自古以來是我國提倡的優良傳統美德和正確價值取向,茶德就是人德,對於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具有顯著作用。同時,茶德能夠滌盪人們的心靈、規範行爲舉止,有利於人們自覺規範自身行爲,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圍。我國古代文人,尤其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君子,在品茶、頌茶、作詩賞畫中寄託自己的高尚道德追求。古詩中有這樣一句話“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這表明品茶能夠淨化人的心靈,茶文化能夠啓示人們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3.4 以茶敬客,協調人際關係

從古至今,我國茶道形成“和”、“敬”、“融”、“理”、“倫”的人際關係主張,宣揚人與人之間要形成和諧的關係,真誠地對待他人,誠心誠意地解決矛盾,在爲人處世上將和諧作爲核心,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促進團結發展,是促進社會秩序穩定的表現[6]。從茶的品性老來看,具有醇厚溫和、悠然閒適的特點,與自然和諧融合在一起。茶文化深刻體現出我國儒家思想的精髓,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是人與自然的精神交流。茶道中的和諧精神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主張人與人之間形成和平共處、團結融洽的關係,並學會敬愛他人。透過舉辦品茶會、茶文化講座、茶藝術作品欣賞等相關文化活動,營造出良好的茶文化教育氛圍,促進良好精神境界的形成,使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加和諧美好。

4、結語

茶文化與思想道德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茶文化的傳承受到儒家、佛家、道家等傳統優秀文化的影響,同時茶文化也不斷傳播和發展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茶是我國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弘揚茶文化,發揮茶文化中優秀思想道德的教育作用,在實現修身養性的同時,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

參考文獻

[1]劉瑞華.解讀茶文化與思想道德之關聯[J].福建茶葉,20xx(2):245-246.

[2]王旭烽.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浙江綠茶的和平之飲[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xx(6):75-77.

[3]鄒婷.論傳統茶文化中敬茶爲禮思想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運用[J].福建茶葉,20xx(2):227-228.

茶文化論文2

在中國茶文化中,處處貫徹着和諧精神。宋人蘇漢臣有《百子圖》,一大羣娃娃,一邊調琴、賞花、歡笑嬉戲,一邊拿了小茶壺、茶杯品茶,宛如中華民族大家庭,孩子雖多並不去打架,而能和諧共處。至於直接以《同胞一氣》命名的俗飲圖,或把茶壺、茶杯稱爲“茶娘”、“茶子”,更直接表達了這種親和態度。

中華民族親和力特別強,各民族有時也兄弟鬩牆,家裏打架,但總是打了又和。遇外敵入侵,更能同仇敵愾。清代茶人陳鳴遠,造了一把別緻的茶壺,三個老樹虯根,用一束腰結爲一體,左分枝出壺嘴,右出枝爲把手,三根與共,同含一壺水,同用一支蓋,不僅立意鮮明,取“衆人捧柴火焰高”、“十支筷子折不斷”、“共飲一江水”等古意,而且造型自然、高雅、樸拙中透着美韻。此壺命名爲“束柴三友壺”,主題一下子被點明。

中國歷史上,無論煮茶法、點茶法、泡茶法,都講究“精華均分”。好的東西,共同創造,也共同享受。從自然觀念講,飲茶環境要協和自然,程式、技巧等茶藝手段既要與自然環境協調,也要與人事、茶人個性相符。青燈古剎中,體會茶的苦寂;琴臺書房裏體會茶的雅韻;花間月下宜用點花茶之法;民間俗飲要有歡樂與親情。從社會觀說,整個社會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友誼。

茶壺裏可裝着天下宇宙,壺中看天,可以小中見大。中國人也講鬥爭,但斗的目的是爲求得相對穩定與新的平衡。目前,世介面臨着殘殺、戰爭和自然環境的大破壞、大污染,中國的茶道精神或許能給這紛亂的世界加些清涼鎮靜劑。據說,英國議會中開會,怕議員們吵起來,特地備茶,以改善氣氛。這大概是中國茶道精神的延伸。中國這幾年搞改革開放,開始青年人覺得西方文化有刺激性,嚮往搖滾樂、咖啡廳。搞了幾年,還是覺得平和、清醒爲好。於是又想起了中國的茶,想起了茶會中那安定、祥和的氣氛。中國人講“人之初,性本善”,中國茶道或許會更多喚起人類善的本性。地球這樣小,外星縱有適於生存的地方,起碼現在還沒找到。既然如此,還是多一點茶人間的友善爲好。可能這正是中國與東方茶事大興的原因之一吧。

至於直接以《同胞一氣》命名的俗飲圖,或把茶壺、茶杯稱爲“茶娘”、“茶子”,更直接表達了這種親和態度。

茶文化論文3

摘要:英語教學活動中,將中英差文化的差異性比較作爲媒介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並提高學生對於英國文化知識的理解能力。本文將簡要分析中英文化的差異,其中物質層面的比較主要有茶葉、茶具和茶點三個方面,精神維度方面主要包含內質分析、文化分析、文學分析三個方面。並論述基於中英茶文化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及重要意義,旨在深入挖掘中英差文化的差異性價值。

關鍵詞:中英茶文化;比較;英語教學

引言

隨着我國經濟水平及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發展,我國的國際地位及國際影響力逐漸提升,因此與各國之間的經濟合作及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其中英國作爲世界的發達國家,我國與英國的貿易合作一直是國際發展的重點內容。英國社會中對於茶的熱愛不亞於中國,並且茶文化在英國的發展也較爲成熟和完善。由於文化歷史以及社會制度的不同,因此在茶文化中中英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針對中英文化的差異性進行分析並融入英語教學事業中,有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英國文化,並且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爲我國的對外交際和合作工作培養出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

1中英茶文化物質層面比較

1.1茶葉

中國和英國的茶文化在物質層面進行比較將會更加直觀的瞭解到中英茶文化的差異,首先,從茶葉的名字由來進行分析。根據社會調查統計結果顯示,我國的大部分茶葉都有具體的名字,並且茶葉名字會選擇具有悠揚深遠意境之美的語言,透過茶名能夠反映出我國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以及深厚的人文主義精神,例如“餘姚仙茗”、“八仙雲霧”等,將客觀事物進行主觀誇大進行描述而命名;部分茶葉的命名是根據地理位置,例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峯”等,而“鐵觀音”、“太白銀毫”等是根據人名典故神話故事進行命名。而英國茶葉名字的命名更多是按照喝茶的時間以及茶的濃度進行命名,例如“英式早餐紅茶”“伯爵紅茶”等。其次,根據茶葉的主要社會地位分析,中國人更加傾向於綠茶,而英國更加傾向於紅茶。綠茶是我國衆多茶葉品種最受歡迎的茶葉之一,綠茶具有“味醇、幽香”的特點,並且綠茶的下分種類齊全,茶葉的具體形狀以及沖泡方式之間存在不同。綠茶本身不屬發酵茶,因此在泡茶的過程中需要保持茶葉的新鮮度和鮮嫩度,因此在茶葉的沖泡之中,水的溫度具有十分的講究。而紅茶更加符合英國人的口味和審美,紅茶具有“高香、紅豔和醇香”的特點,屬於發酵茶類,因此發酵的過程是影響茶葉最終口感和質量的關鍵因素。由於紅茶的性情較爲溫和,因此可以搭配較多風味的產品,例如肉桂、檸檬和蜂蜜等。並且由於英國的生活節奏較快,因此英國人會將紅茶放在袋中,直接用熱水浸泡,因此英式紅茶的操作過程具有簡單快捷的特點。

1.2茶具

茶具是指飲茶時所用的器具,中英的茶文化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其中可以體現在茶具的不同使用方式以及沖泡方式的不同。首先,中英茶文化在茶具的選擇之中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中國的茶文化中十分重視茶具的選擇以及使用,並且應對相應的茶葉品種,茶具具有豐富多樣的特點。品質較好的茶具能夠更好的呈現茶葉的醇香與質感,保證茶湯的色澤及香氣,因此根據茶葉的品種以及個人喜好的不同,在茶具選擇的過程中將面臨着地域、材質、等不同影響因素的選擇。例如,由於陶瓷文化的影響中國人更加偏愛陶器,並且陶砂類的茶具能夠更好的保證茶水的味道、溫度等。而英國的茶文化中更加傾向於瓷器的茶具,在英國文化之中認爲瓷器代表着尊貴地位。其次,中國的茶具選擇具有較多的規矩和程序,並且對於茶具的材質以及水的溫度、浸泡時間等具有較高的要求。而英國的茶葉多爲袋裝的獨立包裝,對於沖泡的茶具以及水等要求較低,因此中英茶文化中,在茶具的選擇以及沖泡程序中存在差異性。

1.3茶點

茶點是搭配飲茶食用的事物,良好的茶點搭配更能夠凸顯出茶葉的特點及醇香。中國的茶點歷史記載大約可追溯到唐朝,在唐朝時期人們便將麪點、糕餅、糉子、柿子等食物作爲品茶的輔佐食物。並且在近現代的歷史中,市井社會中茶館開始了普及化發展,茶客在欣賞節目的同時,會用茶伴着瓜子、果脯等小吃,增添品茶和聽書的雅緻。在清朝時期我國的茶點發展至鼎盛階段,京式糕點的種類繁多且口味美妙,在中外茶文化中極富盛名。英國的茶點搭配與中國相較而言選擇性較低,肉製品以及奶製品皆是英國人喜愛的食品。在英國正式的下午茶會具有一套極爲嚴格的工序,並且食品的口味需要由淡至重,先鹹後甜。並且在品茶時應慢慢的品嚐茶點的味道。在英國茶文化中規矩性較強,但與此同時也是其享受生活、注重品質的一種體現,因此在茶點文化中,中國與英國之中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2中英茶文化精神比較

2.1內質分析

中國和英國的茶文化在精神維度中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例如中英茶文化的內質不同。首先,在中國的茶文化中人們對茶更多爲尊敬之情。中國是茶文化的起源地,在南北朝時期由於佛教的興盛而興起,當時社會中封建統治階級以及文人將品茶作爲生活中的重要樂趣,並且將品茶作爲身份尊貴及社會地位的象徵。在英國的茶文化中對於茶文化更多是熱愛之情,英國人對於茶葉的酷愛舉世聞名,英國每年的茶葉消費總量位居世界前列,並且皇室貴族十分重視飲茶。其次,中國的茶文化發展與英語之間存在差異性主要由於兩國之間的歷史文化及社會發展模式之間的不同。中國作爲世界農業大國,小農經濟發展至今已經形成穩定的農業發展模式,因此中國人的思維之中更多的是穩定和安逸的思想,並且在飲茶中更多體現出具有抽象性的氣韻和意境。英國的社會發展主要爲工業化,因此生活節奏較快並且體現在茶文化之中,十分重視喝茶的實用性以及禮儀性。由此可見,中英文化之中內涵本質中,中國茶文化主張“君子情懷”,而英國的茶文化中主要是“紳士氣度”。

2.2文化分析

中英茶文化之中存在一定的不同,其中主要體現爲中國茶文化中的中庸仁禮,而英國的茶文化更多的是高傲霸氣。首先,中國茶文化中始終堅持中庸和仁禮的思想,認爲透過品茶能夠陶冶情操昇華思想,並且體現自身淡泊名利的性格,是人們盡心自我提升的過程。在中國古代時期,文人志士的生活環境十分簡陋,但是依舊能夠在簡陋的環境之中仔細品茶,並將自身的情感寄託于山水之間,形成超脫淡然的心境。由此可見,中國茶文化中更多是追求品茶時的心態及境界。英國的茶文化更能夠體現出英國作爲曾經世界上第一強國的高傲和霸氣。英國工業文明爲人類社會的發展有着重要的影響意義,同時也使得英國人的思想觀念中帶有驕傲和霸氣,在飲茶之中關於飲茶的環境、工序、衣着以及茶點搭配中十分講究,能夠展現出英國人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最爲重要的下午茶並非是單純的生活享受及自我昇華,而更多的爲時尚盛宴。其次,我國的茶文化更多的受古典佛學的影響,因此呈現出寧靜淡然及返璞歸真的特點,人們更傾向於品與自然相接近的茶葉,營造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英國的文化中主張天人對立,因此帶有較強的征服和統治欲。

2.3文學分析

茶語是瞭解一種茶文化的重要途徑,也是茶文化進行繼承和發展的重要前提基礎。由於我國的茶文化發展歷史悠久,因此現階段茶已經被公認爲是我國的“國飲”。茶文化已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並且在中國百姓的生活中已將茶納入生活必需品的行列,爲之奮鬥的七件事便爲“柴、米、油、鹽、醬、醋、茶”。並且在文學作品的創作以及文娛活動中,茶具有着重要的地位,例如文人騷客推崇的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中便包含茶文化,是文人雅士進行文學創作的重要助興之物。例如我國的文學大家白居易十分喜愛茶,其詩“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足以見得。在英國文學之中茶文化也被廣泛應用,並有衆多文學家將茶譽爲精神食糧,但在英國的文學作品中,飲茶仍是人們生活品質與社會地位的表現形式,因此與中國的修身養性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3基於中英茶文化英語教學

3.1基於茶文化的英語教學

透過中國和英國茶葉文化的比較,能夠使學生更好的瞭解中國和英國的文化背景,並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於英國文化的掌握和理解。教師在英語教學之中可以藉助中英茶文化的對比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趣味性。首先,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將茶文化中的習語結合至英語教學活動中,藉助茶文化的相關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繼而提高英語教學的課堂效果。英語的茶文化中能夠展現出英語習語中的比喻性詞彙、諺語及俗語等,充分展現出英國文化的民族特色,提高學生的跨文化知識掌握及交際能力。

3.2基於茶語言的英語教學

英國的文學作品中許多都涉及了茶文化,能夠充分展現出英國人對於茶文化的喜愛和熱愛之情。英語教學活動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文學作品向學生普及茶文化知識,並且能夠擴展學生的文學儲備以及知識儲備,帶領學生開展獨具文化特色的英語世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學習激情。與此同時在英語的教學活動中可以將中國與茶文化相關的文學作品進行展示,例如茶詩和茶詞等,並透過與英國文學作品的對比,使得學生更加了解中英文化的差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對於英國文化的學習興趣及熱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實用英語單詞及句子,並針對文學作品中的經典名句進行分析,並要求學生進行朗讀和背誦,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詞彙的積累量。

3.3豐富英語的教學內容

將茶文化引入英語教學活動之中,能夠切實提高英語教學的內容,昇華英語語言理論知識的內涵,繼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及英語學習的語感。首先,將中英茶文化的對比結合至英語教學中,能夠豐富英語教學的內容,增添英語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及文學性。其次,英語教學活動與茶文化的相互結合,能夠透過茶文化引入其他文化與思想理念,建立更加全面和豐富的教學語言文化體系,在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語境分析、語法使用的能力。並且英語教師應從語言結構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使得學生在語言知識的框架構建形成後,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中英差文化,提高學生的英語使用能力以及英語文化的掌握能力。

4結語

由於中國和英國的歷史文化及社會發展歷程中存在差異性,因此在茶文化的物質層面及精神維度具有不同特性。中英茶文化的不同豐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並且透過茶文化的差異性能夠了解到中英文化及社會的差別,有助於深入瞭解英國社會和中國文化。將中英差文化的對比結合至英語教學活動中,能夠加深學生對於英語知識及英語文化背景的瞭解,並且使得學生在對比之中更加了解中華的傳統文化,繼而增強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及認同感,促進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並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培養優秀人才。

茶文化論文4

摘要:茶樓作爲整個茶文化體系傳承發展的重要載體,在整個茶樓內,其需要詮釋茶文化的具體內容,同時更要凸顯茶樓的文化風格。當然,對於茶樓設計活動開展來說,其需要與茶樓的功能屬性相匹配,特別是要結合當前茶樓功能變化,優化設計風格。因此透過從黑茶文化元素的內容出發,分析現代茶樓室內設計的要求,並將兩者結合起來,讓黑茶文化元素這一寶貴的遺產能夠爲茶樓室內設計服務。

關鍵詞:黑茶文化元素;茶樓室內設計;設計理念;價值元素;功能設定

茶樓的室內設計是一種非常有特色的環境藝術設計,屬於一種文化創造,是文化觀念的物化形式,也是精神文明傳播的載體。它是現代建築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優秀代表,只有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瞭解,將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相關元素合理運用於茶樓設計之中,才能夠設計出符合現代顧客需求的茶樓,讓現代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1黑茶文化元素的內容以及內涵分析

實際上,黑茶是我國茶葉產品體系中極其重要的一類茶葉產品,只是該茶葉的生產條件和飲茶環境都有着自身特殊性,所以在幾千年的黑茶飲用過程中,其逐漸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元素體系。而在當前我們對傳統茶文化理念體系認知不斷成熟的今天,黑茶文化作爲獨立的文化體系,其應用價值就值得深入挖掘。

1.1黑茶文化元素的內容分析

黑茶屬於我國六大茶類中的一種,是經由綠茶演變出來的,它是利用微生物發酵出來的,幹茶的顏色爲黑褐色,故稱之爲黑茶。它的發明代表着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其味甘,具有多種有益身體的功能,因此受到廣大人民羣衆的喜愛,由此衍生出的黑茶文化也備受人民的關注。黑茶文化元素包括它的歷史性、民族性和時代性,黑茶文化是一種雅俗共賞的文化,涉及到文化藝術、醫療保健、經濟貿易、科技教育等各個方面。

1.2黑茶文化元素的內涵分析

黑茶文化是集合功能性和審美於一身的優秀文化。在功能性上,黑茶可以飲用、治病、解渴,在審美功能方面,黑茶文化衍生出的茶詩、茶歌、茶舞,以及多姿多彩的茶藝和茶道文化,因此它既是藝術性的化身,同時也是民俗文化的體現,近些年來,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黑茶的保健功能逐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黑茶文化元素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黑茶文化旅遊、黑茶文化表演等等,在展現其娛樂性的同時也帶動了經濟的發展。

2茶樓室內設計的具體要求分析

我國有着豐富完善的茶文化歷史,在長期的茶葉飲用過程中,其有着重要的茶文化傳承載體。茶館、茶樓都是整個文化體系中重要的元素,在茶樓中,人們能夠感受到豐富完善的茶文化理念,同時也能體會到茶樓中所具有的具體功能,因此,創新茶樓設計活動,完善融入具體的設計理念就極爲必要。總的來說,茶樓室內設計活動,是一項融入了設計理念和思路的具體活動,因此在時代化發展日益成熟的今天,完善茶樓室內設計理念,提升設計品質和內涵就極爲必要。

2.1滿足使用需求,合理佈置環境

隨着我國社會生活的高速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將傳統文化元素運用於室內設計上,一方面可以滿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另一方面又能夠體現出一定的文化內涵,同時能夠賦予其新的表現形式。而中國的茶文化內容豐富,意義深遠,它其中的黑茶文化元素更是具有獨特的韻味,將黑茶文化元素運用於茶樓的室內設計中,能夠讓整體設計更具獨特性、藝術性和時代性,茶樓的室內設計最爲主要的就是它的功能性,要體現出以人爲本,以物爲末,不能本末倒置,茶樓的室內裝修要以實用性、方便性爲主要,並以此爲依據進行基本的功能設計,茶樓因其本身就是茶文化的一個分支,因此在其環境佈置上勢必需要能夠體現出茶文化的豐富內涵,透過合理的佈置茶樓內部的周圍環境,來給顧客以輕鬆愉悅的感受。

2.2適當的藝術點綴,講究空間完善

在有了基本的建築功能的基礎上,茶樓的室內設計同時也需要有適當的藝術點綴,一個沒有藝術設計的室內設計,就不是一個成功的室內設計,也就無法吸引顧客,要考慮到當代大部分消費者的喜好和審美標準,依據茶樓的特性,創造出擁有文化特徵符號的茶樓室內設計,但同時也不能過於離譜,要講究空間的完善,注重茶樓內部傢俱和藝術品的選擇,配合整體茶樓的風格和格調,合理駕馭各種要素的組合和搭配。

2.3融入合適理念,提升室內設計水平

當前茶樓室內設計活動開展過程中,需要注重融入時代特點進行創新和完善,其基礎和前提是文化理念的詮釋和融入,尤其是結合整個茶樓的功能價值來看,休閒、娛樂是人們主要的心態之一,也是當前人們參與旅遊活動時的重要要求。當然,人們日常生活中,整體理念和心態也更爲成熟。從人們的具體需求看,從單一的物質元素消費需求,逐漸發展成爲深度的文化參與活動。因此,在整個茶樓室內設計經營過程中,需要注重融入這一時代變化,對整個茶樓室內設計的經營元素和內涵,進行詮釋與創新,從而滿足人們參與茶樓室內設計活動的具體要求。

2.4融入文化元素,提升產品體系

此外,還要充分注重對茶樓室內設計設計理念進行豐富和完善,透過融入必要的文化內涵,從而提升其整體底蘊。結合茶樓室內設計設計活動開展的具體特點,我們需要選擇合適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尤其是選擇茶文化理念中的生態、綠色元素融入其中,特別是文化內涵的實質性融入,從而實現茶樓室內設計元素的豐富與完善。在我國有着豐富完善的文化元素,而茶文化理念融入整個茶樓室內設計體系中,其能夠創新茶樓室內設計經營體系活動的開展機制和具體思路。

3黑茶文化元素對茶樓室內設計的影響分析

從室內裝潢設計工作開展看,茶樓的室內裝潢是能夠直接影響消費者第一印象的好壞,茶樓的室內裝潢要依據中式茶樓這一特點來進行,燈飾、桌椅的選擇十分關鍵,茶樓內部燈飾的顏色和形狀要與內部空間相搭配,以此營造舒適和諧的氛圍,依據茶樓不同區域的主題,選擇合適的燈具,例如可以選擇黑茶所屬的茶樹製作出的燈具,而桌椅的選擇可以以黑茶文化元素爲指導,選擇能夠代表黑茶文化的相關物品,賞心悅目的室內裝潢能夠帶給顧客良好的體驗,同時也能提高茶樓的整體格調。從茶樓內部擺件應用看,茶樓內部的擺件能夠對茶樓整體環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選擇合適的裝飾品能夠達到室雅人和的效果,結合黑茶文化元素,可以選擇有關黑茶的掛畫、桌面擺件、書法作品等等,書法、字畫作品應選擇寓意良好、富有美感的作品,顏色不能過深,太暗的作品往往會傳達出消極的含義,要特和黑茶文化元素,營造良好的氛圍。從茶樓室內整體氛圍營造來說,室內裝潢和茶樓的內部擺件都是服務於茶樓的整體氛圍的,透過各個方面的配合,結合黑茶文化元素,茶樓的室內設計整體應該是古色古香、輕鬆愉悅的,可以選擇黑茶文化衍生出的茶樂來配合茶樓的整體氛圍,給顧客以賓至如歸的感覺。茶樓室內設計活動在開展過程中,未能與周圍環境進行全面融合,同時其在元素選擇上,缺乏對材料綠色、生態性的把控,進而限制了茶樓室內設計活動開展的具體水平。茶樓室內設計活動不僅是一種綜合化的設計活動,同時更重要的是一種理念詮釋和元素應用,因此,在開展該設計活動時,只有提升設計理念,優化設計內涵,從而實現整個茶樓室內設計活動的最佳效果。

4融入黑茶文化開展茶樓室內設計活動的具體思路

茶樓作爲地域文化與茶文化體系全面融入的重要載體,想要提升茶樓的執行效果與價值,關鍵在於對茶樓中所具有的文化內涵進行詮釋和表達,當然,在開展具體的設計活動時,不僅是簡單的設計風格抄襲,同時更重要的是文化內涵詮釋。因此,在茶樓室內設計活動時,完善室內設計活動體系化開展,就極爲必要。客觀而言,其設計思路主要表現爲:首先,在茶樓室內設計活動開展過程中,要注重對消費者實際需求的合理佈局,透過創新設計理念,從而確保實現和展示茶樓中應有的風貌,進而將茶樓經營過程中,獨有的營銷和服務理念展示其中。客觀而言,在這一過程中,要對黑茶文化的具體內涵進行分析,並且進行融入和傳承。因此,在茶樓室內設計活動開展過程中,要注重展現黑茶文化中應有的設計風格。再者,在茶樓室內設計活動開展過程中,要注重對所在地自然環境的合理融入,同時也要選擇合適的文化元素,透過將復古傳統的裝飾元素進行全面的詮釋和表達,比如結合木質傢俱的應用,從而使人們感受到茶樓中所具有的獨特的文化內涵和空間魅力。在進行茶樓室內設計活動時,也要表現出整個黑茶文化體系中所具有的設計思想。在整個茶樓設計活動開展過程中,要注重合理選擇設計要素,在茶樓室內照明的安排上,要注重根據茶樓內不同的功能佈置,從而營造不同的分類風格。最後,客觀而言,在我國傳統茶文化經營發展過程中,茶樓是其中極其重要的載體,在整個茶樓中,人們不僅品茶,同時也能夠對自身的生活方式進行有效調整和創新。融入黑茶文化內涵,實施茶樓室內設計活動時,要注重創新設計體系,豐富設計內涵,同時必須對黑茶文化理念的具體元素進行剖析,從而實現黑茶文化應用的最大價值。因此,在選擇裝飾元素、確定設計方案時,必須注重對黑茶文化進行融入。

5結語

基於黑茶文化元素的茶樓室內設計能夠滿足現代消費者對傳統文化的嚮往與追求,在茶樓室內設計運用黑茶文化元素,也是對黑茶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同時也能夠帶動傳統文化的發展,迎合了目前中國偉大復興而興起的“復古”潮流,讓現代人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餘,在茶樓中感受黑茶文化帶給他們精神上的洗禮。

參考文獻

[1]滕秀夫.基於黑茶文化元素的裕盛豐茶樓室內設計[J].福建茶葉,20xx(6):217-219.

[2]鄧貴豔.論茶文化在室內空間藝術中的運用———以中國傳統茶樓設計爲例[J].現代裝飾(理論),20xx(18):179-181.

[3]趙志文.梅山文化園黑茶工藝坊室內設計的文化意境表達[J].中國包裝工業,20xx(5):32-33.

[4]包劭川.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黑茶“陶源茗”品牌包裝設計的研究[J].商業文化(下半月),20xx(19):26-29.

[5]王建平.新疆地區安化黑茶品牌跨文化推廣策略研究[J].四川建築科學研究,20xx(13):82-83.

茶文化論文5

摘要:茶文化是指在茶葉種植、採摘、烘焙、烹煮、品嚐等過程中延伸出來的藝術,包含着茶道、茶精神、茶具、茶藝等元素,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漢語言文學是我國文化的主流,在茶文化發展過程中,茶文化的演變對漢語言文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茶文化精神及物質活動推動了漢語詞彙的發展和漢語詞義的變化,而茶文化現象的沒落,使得漢語言文學中與之相關的漢語詞彙也逐漸消逝。

關鍵詞:茶文化;漢語言文學;影響

中華民族有着悠悠五千年的歷史,歷經了多個民族十八個朝代的統治,悠久的歷史賦予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土壤,孕育出了博大精深而又源遠流長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元素。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包含了茶葉種植、採摘、烘焙等過程中延伸出來的藝術,內涵豐富,歷史悠久[1]。在茶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與之相關的漢語言文學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茶文化的興起,帶動了茶藝、茶詩等語言文化的發展,而茶文化現象的沒落,則導致某些與之相關的漢語詞彙沒落。

1茶文化和漢語言文學

茶文化起源於中國,已有4700多年的歷史,是在飲茶活動中產生的具有一定精神意義的文化特徵,包含着茶道、茶精神、茶書、茶具、茶畫、茶藝等元素。中國是禮儀之邦,講究待客之道,而茶正是我國款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種物質,從魏晉南北朝起,已有飲茶之風,到隋朝飲茶已成爲極爲普遍的事,凡客來,必敬茶。漸漸地,茶文化興起,人們對於茶葉、茶具、煮茶等方面的研究不斷深入,演變爲先進的茶文化,飲茶成爲一件可俗可雅的平常事。茶文化作爲我國文化長河中極具民族特色一個文化元素,其發展歷程對於漢語言文學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可以說,茶文化本來就是漢語言文學的研究範疇,都是在中華民族發展歷程中人民的智慧結晶,反應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文明。

2茶文化對漢語言文學的影響

2.1茶文化發展推動了漢語詞彙的發展

在茶文化演變歷程中,其物質文化和精神文明在不斷髮展,同時也促進了漢語詞彙的發展。從物質層面上講,茶葉的品種、種植、製作及相關的器具,隨着歷史的發展,在不斷髮生變化,與之相關聯的漢語詞彙因此也變得更加豐富,比如說茶葉品種,有西湖龍井、大紅袍、碧螺春、鐵觀音、六安瓜片等。從精神層面上講,茶文化涉及到茶藝、茶禮、茶詩等,這些都大大豐富漢語言文學的內容,爲了準確描述茶文化的內容,並且傳達其意蘊,人們創造出來沏茶、品茗、茶話、茶德等詞彙[2]。

2.2茶文化現象的沒落導致漢語詞彙的沒落

在茶文化發展過程中,舊的文化元素不斷沒落,新的文化元素不斷添加進來,唯一不變的,就是中華民族對於茶的熱愛。在漢語言文學中,文言文和我們現在所用的文字有着較大的區別,這其實就是時代發展的特徵,文字在不斷演變,在茶文化發展歷史中,有一些古老的詞彙,比如說、,這兩個詞語分別是茶樹、採摘時間較晚的茶的意識,現在都已經被現代化的詞彙所取代。包括一些動詞含義的詞,都隨着茶文化乃至中華文明的演變,逐漸消逝在歷史長河中,比如說鬥茶、奉茶、選茗,現在關於茶,人們只會說泡茶、倒茶、喝茶。

2.3茶文化的發展使得漢語詞義發生變化

在以往,茶就是指茶葉、茶樹或者茶水,而在現在,茶有了更爲廣泛的含義,指用茶製成的飲品,比如說西湖龍井是茶,冰紅茶也是茶,甚至於由檸檬、菊花、玫瑰等泡製的茶水也屬於茶的範疇。時代在發展,不同的詞語隨着人們生活習慣和思想的變化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以龍井爲例,在古代這只是一個地名,但到了現在就是指龍井茶。同時,隨着茶文化的發展,一些詞義早已被忘記,詞語也逐漸消逝在人們的詞典中,比如說茶會,兼具茶話會和物品交易的意識,現在一般是指以茶會友的聚會方式。

3結語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華傳統文化受到外界文化元素的衝擊,要想將優秀的中華文化傳承下去,就必須加強對於傳統文化的保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加強現代化的中華文化建設,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漢語言文學是指對中國文學史、中國國學、中華民族精神等內容進行研究的學科,覆蓋政治、軍事、哲學、藝術、歷史、文學等多個領域,其中,茶文化屬於漢語言文學的一個研究領域,在歷史長河中,隨着茶文化的興衰跌宕,漢語言文學中與茶相關的內容在不斷變化,包括詞彙、詞義等[3]。

參考文獻:

[1]彭慶敏.韓國茶文化對韓國語言文學的影響[J].福建茶葉,20xx,(1):255-256.

[2]穆文超,李權芳.從中西茶文化的差異看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J].福建茶葉,20xx,(10):268-269.

[3]許靜.英國茶文化與外國語言文學的融合發展[J].福建茶葉,20xx,(5):399-400.

茶文化論文6

摘要:隨着社會發展, 各種社會道德問題不斷地涌現, 大學生作爲社會的未來主力, 其心理健康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爲了更好地健全大學生的人格, 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教師可以加強對大學生的茶文化教育, 透過發揮茶文化的積極作用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本文就茶文化在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茶文化; 大學生; 心理健康; 教育方案;

1 前言

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 與其他時期的大學生相比, 當代大學生處於衣食無憂的生活環境, 也正是由於這樣的生活環境, 造就了當代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極差。在浮躁的二十一世紀, 要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學質量, 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提高大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心理健康教學中引入茶文化教學有着積極的作用, 因爲茶文化所體現出來的理念和精神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心理。

2 茶文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2.1 有利於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加強茶文化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 有利於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茶文化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 包含着豐富的文化思想內涵, 透過提高大學生對茶文化的認識, 可以更好地健全學生的人格。我國茶文化所包含的內容和精神是十分豐富的, 例如我國茶文化精神中就包含有“理”、“清、“敬”以及“融”, 在茶文化中, “理”主要是指喝茶品茶之人具有和氣明理的特點;“清”是指清白廉潔;“敬”是指和人相處要以禮待人;“融”是指和人相處要和睦融洽。可見茶文化中所包含的精神正是我們做人的道理, 加強對大學生的茶文化教學, 能夠更好地健全學生的人格。

2.2 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心理調節能力

透過對大學生開展茶文化教學, 能夠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心理調節能力。說到喝茶, 許多人腦海中立刻反應出來的是“功夫茶”, 在泡功夫茶的時候, 講究的是“慢”, 從煮水到茶葉的沖泡再到茶葉的品嚐, 都要慢慢地進行, 從而更好地、細細地品味茶。我國茶文化中體現出的這種“慢文化”, 教導人們要“寧靜以致遠”、“不以物喜不以物悲”, 讓當代大學生靜下心來, 戒驕戒躁, 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調節自身的心理。

2.3 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行爲控制能力

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的茶文化教學, 還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行爲控制能力。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 當代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都比較差, 自我堅持能力不強。我國茶文化體現出來的“堅韌”的特性, 種茶人在種植茶葉的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堅韌不拔的特性, 恰恰能夠進一步地提高大學生自我堅持的能力, 提高學生的行爲控制能力。

2.4 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我國茶文化擁有悠久的歷史, 其包含的內容是極爲豐富的, 我國茶文化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 透過加強對大學生的茶文化教學, 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透過學習茶文化知識, 大學生可以學習茶葉種植、茶葉製作、茶藝表演和茶禮茶俗等相關知識, 從而有效地開拓了學生的視野, 提高了學生的認知能力。

3 茶文化背景下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案

3.1 結合茶文化制定心理健康課程標準

要發揮出茶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作用, 在制定心理健康教學內容時就應當結合茶文化的相關知識, 加強茶文化的匯入課程教學。首先, 學校要明確規定茶文化課程教學的時間, 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來學習茶文化。其次, 從茶文化所包含的內容角度出發, 在開展茶文化課程教學時, 應當將其作爲一個完整的模組開展教學, 而不是將茶文化穿插在日常的教學當中, 這樣無法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茶文化的全面認識, 無法有效地發揮出茶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積極影響作用。第三, 要發揮出茶文化在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教師可以將茶文化的課程安排在心理健康教育後, 並且是獨立開設課程。最後, 教師要結合當前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 結合當前茶文化的教學素材, 向學生闡述加強茶文化教學對於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學生對於茶文化教學的重視程度。此外, 在教學過程中, 應結合實訓的方式來進一步構建學生的心理狀態。

3.2 加強教育資源場地的建設

爲了有效地發揮出茶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教育作用, 學校應當加強茶文化教學資源場地的建設。學校可以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訓教室作爲茶文化的教學課室, 進一步加深茶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聯繫。在進行教室佈局的時候, 爲了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 提高師生之間的平等性, 教師可以將課桌圍成圓形或者是弧形, 從而更好地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 提高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最後, 我國茶文化最主要的內容是“靜”, 所以在進行教室佈局的時候, 應該主張比較樸素的風格, 並且選擇偏暗的色調, 從而更好地營造寧靜的課堂氛圍, 更好地體現出我國茶文化的特點。

3.3 結合知行開展茶文化教學

在進行茶文化教學時, 爲了更好地突出茶文化的特點, 教師應當遵循知行結合的原則來開展教學, 結合當代大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來開展茶文化教學, 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於茶文化學習的重視程度。爲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對於茶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在課堂上, 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演示教學以及實踐教學, 比如, 在課堂上, 教師可以演示如何泡功夫茶, 將泡茶的步驟清晰明瞭地展示在學生面前, 學生掌握好相關的步驟後, 可以在課堂或者在課後進行自我學習, 進一步提高對我國茶文化的認識。除此之外, 教師還應當加強對學生關於品茶、茶藝相關知識的教學, 學生可以透過學習小組的形式來加強茶知識的交流, 提高自己對於茶文化的全面認識。

3.4 結合實際引入有效的教學模式

爲了提高茶文化教學的有效性, 加強對當期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 學校以及教師應當結合實際來引入有效的教學模式。首先, 在開展茶文化教學時, 應當進行專題教學, 茶文化所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 透過開展專題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於茶文化的深刻認識, 比如結合心理健康教學的內容, 教師可以着重結合茶文化理念對學生開展爲人處世的警示專題教學。其次, 加強對學生開展案例教學, 透過列舉相關的案例讓學生進行討論學習, 提高學生對於茶文化的深刻認識, 提高學生對於茶文化精神內涵的感悟。比如, 可以針對當前大學生校園借貸的事件進行專題討論學習, 結合茶文化所包含的理念來進行警示教育, 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養。

3.5 提高學生的茶文化修養

不管是加強對大學生的茶文化教學, 還是心理健康教學, 都需要將教學內容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這樣才能更好地將茶文化的理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價值體現出來。所以, 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 讓學生在學習茶文化的過程中更好地認識到茶文化所包含的思想精神內容。比如, 透過學習品茶, 能夠有效地平復大學生的浮躁心情, 更好地調節學生的心理。此外, 爲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對茶文化學習的重視程度, 學校可以引導學生組成相關的茶文化社團組織, 爲學生開展茶文化的學習提供相應的幫助和支援, 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茶文化修養。

3.6 注重對學生的啓示教學

在進行茶文化教學的過程中, 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 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就要注重對學生的啓示教學。首先, 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發揮出引導作用, 透過引入身邊常見的人際交往問題, 讓學生透過討論來解決問題, 在討論過程中, 教師可以給予相應的指導。其次, 爲了更好地開展啓示教學, 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在課堂上, 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討論, 比如教師可以在最後總結的時候纔將茶文化的文化理念講述出來, 並且結合學生目前的心理健康情況給予相應的警示和啓示。

4 結束語

茶文化蘊含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底蘊以及處世智慧, 所以加強對當代大學生開展茶文化教學, 可以更好地提高當代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提高學生的處事能力, 有利於學生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因此, 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時, 教師應當結合實際, 適當地引入茶文化教學, 提高學生對於我國茶文化理念的認識。

參考文獻

[1]劉茜.茶文化在高職學生德育教育中的可行性研究與實踐[J].農業考古, 20xx (5) :118-120.

[2]謝文才.傳承茶文化, 茶香滿校園[J].貴州教育, 20xx (8) :14-15.

[3]魏鵬程.中國茶文化對學生心理教育的影響分析[J].福建茶葉, 20xx (12) :234-235.

[4]鮑娜.茶藝對學生素養的提升研究[J].中國培訓, 20xx (24) :278.

茶文化論文7

摘要:17世紀中葉,茶葉由凱瑟琳公主帶入英國,成爲英國貴族的飲品。幾百年來,茶飲已發展成英國的全民飲料,由此也形成了熠熠生輝的西方茶文化。一方面,英國的文學作品推動了西方茶文化的發展。另一方面,英國文學作品也折射了西方茶文化的各個側面,包括茶葉的藥用價值、茶飲的美好時光以及茶事的歷史變遷等。

關鍵詞:英國文學;西方茶文化

1西方茶文化發展歷程

西方國家第一次接觸“茶”這一概念始於16世紀葡萄牙傳教士克魯茲所著的《中國志》。其間記述了這樣的文字:“如果有人造訪某個體面人家,那習慣的作法是向客人獻上一種他們稱爲茶(Cha)的飲料”。至今葡萄牙人仍然將這種飲料的發音稱爲Cha.這是西方國家首次接觸中國的“茶”文化。此後,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耶穌會士利瑪竇神父的基督遠征中國史》也記述了中國的飲茶習俗。該書風行於歐洲,較大規模地向歐洲傳播了中國的茶文化。荷蘭人真正地將茶葉實體輸送至歐洲各國,促使歐洲產生並發展出綺麗多姿的茶文化。17世紀初,荷蘭商人憑藉航海優勢,將茶葉從中國的廈門運至印尼爪哇,並轉運至歐洲各國。到17世紀中葉,茶葉已經在荷蘭、法國、德國、葡萄牙等國家作爲貴族飲料流行開來。在英國,茶最初作爲治療昏迷、虛弱的藥物所使用。直到17世紀60年代,英國纔開始將茶作爲一種飲料看待。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嫁給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同時,她將一小箱茶葉作爲陪嫁的一小部分帶到了英國。很快,英國王室喜歡上了這種新奇的飲料,飲茶成爲宮廷中最時髦的社交禮儀。19世紀20年代,英國開始在其殖民地印度大批種植茶樹,加工後運送至英國,茶葉價格不斷下降,茶葉走入了英國百姓之家。幾百年的沉澱使得英國發展成獨具特色的茶文化。在茶葉種類的選擇上,英國人偏愛紅茶。這與當地海洋性氣候有着密切的關係。英倫三島常年陰冷潮溼,需要用紅茶的暖性進行中和。在飲茶時間上,英國人不同於中國人隨時沖泡茶葉,他們一般只在上午10點-11點與下午4點-5點飲用上午茶與下午茶。這種安排是將飲茶作爲休息,以舒緩上午與下午工作的疲勞。同時,飲茶時配有糕點,具有正餐前補充能量之用。在茶道精神上,中國追求的寧靜與和諧,英國追求的是高貴與優雅。英國人透過飲茶彰顯生活品味與精神格調。

2英國文學作品與西方茶文化關係

文學作品是形而上的藝術,茶文化是熱氣騰騰的生活。現實世界中,總是先有了西方人飲茶的習俗,纔有了反映該習俗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品主要有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童話等多種形式。在英國文學作品中,以上五種形式均有對於西方茶文化的反映。例如:詩歌中有埃德蒙沃勒的《論茶》、納爾姆泰特的《靈丹妙藥:茶詩兩篇》;散文中有約翰普里斯特利的《大衆化價格》與喬治奧威爾的《泡一杯好茶》;小說中有凱瑟琳曼斯費創作的《遊園茶會》與《一杯茶》;戲劇有弗朗哥澤菲雷裏的《與墨索里尼的女兒喝茶》;童話有朱迪斯克爾的《老虎來喝下午茶》等。以上僅是以茶爲主題的英國文學作品,還有更多並非以茶爲主題,但多處涉及西方茶文化的文學作品。比如英國大文學家狄更斯創作的小說《匹克威客外傳》共有86次提及“茶”字,多處以茶烘托氣氛、刻畫人物;英國文學家薩克雷的小說《潘登尼斯》共有30多處描寫飲茶場景,作者用自己細膩的筆法展現着維多利亞時代飲茶的習俗。事實上,英國文學作品與西方茶文化的關係並非侷限於反映與被反映的關係。就如同女權主義者的文學作品不僅反映了女性悲苦的生活境遇,也喚醒了部分女性認清了自己的處境,開始抗爭,不斷勝利。英國與茶相關的文學作品既反映了西方茶文化的現實,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西方茶文化的發展。英國文學家喬治奧威爾於1945年曾創作出著名散文《泡一杯好茶》,總結了11條“茶道”。比如:應當喝印度茶或者錫蘭茶,中國茶缺少振奮作用;茶葉應直接放入茶壺之中,過濾網、茶包都會阻礙茶葉真味的散發;泡茶時應用茶壺去接熱水,而不是將熱水倒入茶壺;先倒茶,再加奶,程序不能顛倒;除非是俄式茶,否則茶都不應該加糖。這篇散文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展現了20世紀中葉英國人飲茶的基本方式與態度。同時,散文也引起了激烈的爭論,人們對於是否應該遵循喬治.奧威爾的意見各執一詞。尤其對於是應該先加茶還是先加奶的問題,一直爭論到今天。喬治奧威爾的散文爲人們飲茶時提供了重要的談資,也推動了茶文化的發展。

3英國文學中折射西方茶文化

英國自從有了茶,便有了與茶相關的文學作品。1662年,凱瑟琳公主嫁入英國皇室,帶來了茶葉。1663年,英國政治家埃德蒙沃勒便創作了英國第一首以茶爲主題的詩歌《論茶》。西方茶文化不斷髮展,英國的文學作品也在不斷折射着西方茶文化中凝結的藥用價值、美好時光與歷史變遷。3.1折射茶葉的藥用價值17世紀初,英國的水手在中國發現茶的藥用價值。幾包“樹葉”可以治療病人的昏迷與虛弱。英國的水手將茶引進,並作爲藥物在商店售賣。茶在英國最初就以藥物登上了歷史舞臺。此後,凱瑟琳皇后將飲茶習慣帶入了英國,也十分強調其藥用價值,認爲時常飲茶可以永葆青春。因此,英國有許多文學作品展現了茶文化的這一側面。英國劇作家、詩人納厄姆.泰勒的詩歌《靈丹妙藥:茶詩兩篇》便是這其中典型的一篇。該詩強調了茶作爲藥物的重要屬性。詩歌不遺餘力的讚頌茶對身體健康的重要作用,稱茶爲健康之飲,也是靈魂之飲,既能夠治療疾病,也能幫助人們變得更加美麗優雅。詩歌想象豐富,瑰麗奇絕,透過具有浪漫主義的神話傳說展示了茶的藥用價值。英國著名作家彼得莫妥的'詩歌《贊茶詩》也十分強調茶葉的藥用價值。整首詩歌將茶與酒做對比,最後希臘青春女神赫伯建議人們用茶取代酒作爲日常飲品。彼得莫妥讚頌茶是甘露與繆斯,是自然的財富與令人愉悅的藥物。茶是健康的承諾,又如初戀之美好。茶與酒不同,酒只能越喝越醉,對人們傷害很大;茶卻是越喝越快樂,越喝越健康。最後,茶戰勝了酒成爲了赫伯推薦的飲品。英國的文學作品折射了茶作爲藥物登陸英國的最初屬性。3.2折射茶飲的美好時光在英國,飲茶的時間基本固定在上午的10點到11點以及下午的4點到5點。這一段時間稱爲“茶歇”,以疏解緊張的工作帶來的疲憊。大家品着紅茶,吃着點心,精神放鬆,談天說地,共度美好時光。英國的文學作品對於這種閒適溫馨的時光也多有描述。喬治.吉辛的散文集《四季隨筆》中便有這樣的片段。“每天,我最快樂的時候,無疑是喝下午茶的時候,閒適而溫馨。”“紅茶的香味悠悠然飄進了書房,我放下書本,走向了客廳。”“管家走進來了,她端了茶盤與果盤,肅穆中帶有幾分微笑,看起來心頭暖暖的。”這些文字回憶了下午茶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展現了“我”對下午茶的認可與喜愛。人們喝茶不爲解渴,不爲治病,心中無絲毫牽掛,忘卻一切煩惱,穿着舒適衣服,吃着甜美茶點,享受恬淡的氛圍。英國的散文家約翰.普利斯特里在他的散文《爲乏味的客人辯護》中也有類似的描寫。“黃昏時分,我點燃了爐火,也拿出了茶葉與點心。溫暖的爐火映照在你我的臉上,一切都是那麼和諧與舒適。”我們可以想象下午茶的美好與愜意,心中充滿着溫暖與憧憬。這種愜意的時光的描述與散文最爲搭配。作家們往往透過散文的雋永展示飲茶的愜意,二者相得益彰。3.3折射茶事歷史變遷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茶葉從17世紀中葉進入英國,已經走過了三個半世紀的歷程。西方茶文化在300多年中不斷髮展,不斷演變。這些發展與演變可以在英國的文學作品中尋找到直接的證據。最早的時候,茶葉僅爲英國皇室與貴族飲用。茶葉可以作爲貴族之間饋贈的禮物,甚至可以作爲女性的嫁妝。在19世紀20年代之前,茶葉尚未在英國平民家中普及。那時,茶葉以及與茶葉相關的茶具均被平民視爲奢侈品,可以作爲女性的陪嫁之物。我們看查爾斯.狄更斯的長篇小說《匹克威客外傳》中描寫老勞伯斯對於各類茶具的態度。每到節慶、典禮等盛大場合,老勞伯斯肯定會拿出銀茶壺、奶油罐、糖罐來擦拭乾淨,放在桌面上,美美地看着。有時,他會說,等女兒結婚了,這些美好的茶具就都是女兒的財產了。老勞伯斯十分喜愛這些精美的茶具,將其視爲珍寶,並作爲女兒陪嫁的一部分。然而,1826年,英國人在印度發現了大量茶樹,並予以種植,使得英國茶葉進口數量大大增加且價格大幅下跌。到20世紀初,即使非常貧困的家庭也能夠喝得起曾經是貴族專屬的茶葉了。茶葉作爲曾經的稀缺產品,飛入了英國的尋常百姓之家。這一過程在約翰.普里斯特利的散文《大衆化價格》中有着清晰的描述。“只要花幾個銅板,一千把鋥亮的茶壺當中的一把,你便可以享受它一個小時。”“在19世紀,這些人要去昏暗的小咖啡館,或者是小飯店,這種奢侈與閒適是他們這類人享受不到的。可是現在是20世紀,這是一座豪華的建築物,你可以在裏面喝茶,吃糕點,對誰都不羨慕。”我們看到這些文字,體會20世紀初英國平民的飲茶樂趣。

4結束語

茶既是英國的飲品,也是英國人的生活方式,滲透於英國人民的方方面面,也展現於英國的文學作品之中。透過這些文學作品,我們可以瞭解幾百年來西方茶文化的溫馨美好與歷史變遷。

參考文獻

[1]馬曉俐.茶的多維魅力———英國茶文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xx.

[2]趙瓊.淺析英國茶文化與英國文學[J].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xx(10):418-419.

[3]王利琳.外國文學作品中的英國茶文化[J].農業考古,20xx(5):104-107.

[4]胡迎春.英國文學中的茶文化[J].福建茶葉,20xx(6)326-327.

[5]胡曉玲.英國文學作品中的茶文化[J].福建茶葉,20xx(9)381-382.

茶文化論文8

摘要: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的理念、創作手法及創新點,與自身的傳統元素交融,形成具有獨創藝術的審美觀感。在現代環保理念及仿古風的興起下,各茶樓茶社甚至非茶場所,都在借鑑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進行環境藝術的設計與應用。基於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及進一步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茶文化;美術元素;現代環境藝術

1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

1.1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內容及特點

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包含了在點、線、面、光色等各個元素下的關於茶文化的雕塑藝術、繪畫藝術和建築藝術。在傳統茶樓中,爲營造清新舒適的飲茶氛圍,室內的光色應用都比較柔和。爲了契合傳統山水畫的古樸質感,古時人們都會用真正的樹根雕塑成桌椅,用山石刻成擺件模具。隨着現代仿古茶樓的興起,爲節能環保、節約成本,人們開始用假石做茶樓的擺件。設計師在並非真石的材料上,首先進行雕塑,將不必要的地方去除。雕刻完成後,再進行造型色彩的明暗刻畫及線條塑造。將密度較低的物品繪成密度較高的山石,並藉助茶樓中的燈光效果,將假石的凝重感表現得淋漓盡致。由此可見,在進行美術創作時,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的會交叉同時進行。茶文化下的美術元素並非獨立的個體,而是能夠互相促進、互相交融整合,以達到環境設計最優效果的整體。綜上,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最大的特點便是其內容鬥爭性下的同一性。

1.2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現代化發展

現代茶樓茶社甚至茶主題酒店的興起,促進了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的廣泛應用及發展。爲營造傳統氛圍、在全國多地茶樓中凸顯出自己的個性,各茶場所設計師利用美術繪畫與雕塑相結合,在茶場所的外圍及內壁都進行壁畫根雕藝術的設計。爲契合全球化的流行趨勢及外國友人的審美觀感,部分茶場所還會將西洋油畫與中國傳統茶畫相結合,發展出茶場所獨特的藝術。傳統茶美術元素的應用,讓全國的衆多茶場所成了本地茶鄉旅遊業的“地標建築”。而現代茶場所的覆蓋式開展也促進了茶美術元素的創新。由此可見,在千篇一律的主題場所中找到具有獨創性的發展方向及設計構思,是茶傳統美術元素在現代應用時的首要考慮問題。

1.3現代環藝設計的傳統茶美術元素

茶傳統美術元素不僅在茶場上有所發展,隨着美術元素的成熟及應用的創新性,茶美術元素也逐漸開始應用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各個方面。一方面,除了涉及茶文化較多的“景觀藝術”及“茶場所藝術”,其餘非茶環藝設計也開始逐步應用茶美術元素進行裝飾。現今各民宿、飯店甚至大型商場,都會將茶畫、茶具擺件及具有茶元素的物品進行展示,以提高場所的藝術性。另一方面,在茶美術元素的思維影響下,現代環藝設計不僅開始考慮內部整體視覺觀感和使用性的協調,還對外部牆壁進行修飾,以契合街道文化。茶美術元素的黃金分割構圖法、三度空間量感率及體積明暗透視法等美術創作方法,也作爲主要設計思路被廣泛應用。

2現代環藝設計中的傳統茶美術元素分析

2.1環藝物質形態藝術分析

環境藝術設計下的物質形態部分,指的是在原有設計基礎上的進一步實體操作。不管是裝飾、繪畫、雕塑還是建築元素的設計,最終目的都是爲現代環境藝術服務,都會將圖紙進行實體創造。前文提到,爲追求創新發展,現代環藝物質形態中對於茶元素的應用不再千篇一律,而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思維想象。然而經過數據分析可知,現代環藝的美術設計圖紙太過注重茶元素的想象和新奇,忽視了其轉換成物質形態後的實際效果。除了部分僅具美感而不具實用價值的美術設計,更有許多本身是實用目的的美術設計質量不達標。在此設計下,物品的使用年限大大降低。有些設計師僅考慮美術元素的創新應用,但沒有考慮到後期修復與當地的氣候溼度。

2.2環藝意識形態藝術分析

環境設計藝術下的意識形態藝術指各類環藝設計的主題理念及創作思維方式。一方面,受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的影響,不管是哪類場所的環境藝術設計,儘管其使用價值和主題價值不同,但都開始圍繞“環保節能”及“弘揚傳統”這兩個宏觀理念開展;另一方面,在環境藝術設計的創作思維中,設計師將傳統茶美術元素的構圖方式作爲參考,將美術元素下各個方面的融合作爲借鑑,應用在環境藝術中。經過傳統茶文化的意識形態思維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現代環藝逐步多樣化,各類主題場所取代了千篇一律的樓房與景觀,雕塑、建築、繪畫的融合發展也更爲嫺熟,部分環藝設計師甚至在進行傳統與現代設計融合的體系建設。

2.3室內外陳設元素光色分析

室內外陳設元素光色,是基於環藝物質藝術形態與意識形態的共同作用發展下而形成的整體視覺傳達觀感。室內外陳設元素的光色設計材料及色彩限定多有不同。室內因燈光顏色和燈光位置的固定性,燈光對陳設物品的光色有增強作用。因此其陳設材料的色澤度可以不高,陳設材料的色彩置頂也大多不需做過多處理,直接本色爲主。然而室外陳品物品因受多變天氣影響,因此,色彩飽和度要求較高,運用的美術材料也是可以透過光熱變化而變化,以此契合天氣變化的進階材料。透過室內外不同材料及色彩的應用,能夠讓進入場所的人產生一種循序漸進的代入感。綜上,室內外陳設元素透過茶文化美術元素的合理應用,其設計的使用體驗感日益加強,其場所的主題意義及價值塑造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3現代環藝設計中的傳統茶美術元素髮展策略

3.1提高設計工程質量

基於現代環藝設計過分注重茶美術元素的創新性而忽略其實用性的問題,必須提高設計的工程質量,以達到使用體驗和審美體驗的平衡。首先,在不同新提出的創新美術元素設計的基礎上,進行模擬實驗,進而判定在此設計下的最佳製造材料。透過不同創新美術元素設計的特殊性,找出其普遍性規律,進而透過已經制定好的材料製作工程,制定出在不同情況下的不同材料應用體系。其次,在設計時,考慮到不同的外部環境影響。特別注意室外的天氣和人爲影響。對於在室外創造的環境藝術,要高度應用美術三度空間元素及高階設計材料,保證室外環藝的持久性及可行性。最後,不能一味追求固化美感而忽略質量指標。在設計美感的前提下進行實體制作時,根據製作過程中新出現的問題,可以在不改變原有主題的基礎上,對作品進行適當修繕,以保證最終工程的高質量。

3.2美術意識思維融合

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下,茶場所運用了各個美術部分的意識思維,將其即興融合發展以便創新。然而現階段的茶美術元素已經應用到了除茶場所外的各個方面,基於現代環境藝術範圍的廣度與深度,必須進一步加強美術意識思維的培養,以便其思維意識在非茶場所的環藝設計中得到最優發展。一方面,全國各省市的茶文化美術元素研究機構,應當以茶場所爲例,將各個部分的美術意識思維進行模擬整合,制定出美術意識思維融合後的結果體系,以便其餘環境藝術設計能夠有所借鑑。另一方面,將已完成的美術意識思維融合體系進行試點應用,成功後逐步進行推廣。以循序漸進的模式將茶文化的美術思維意識普及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避免直接應用時的設計思維誤區。

3.3協調裝飾比例美感

對於茶美術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場所陳設光色分析可知,目前大多場所過於追求“個性化標籤”而導致整體裝飾過於雜亂,無法平衡。根據傳統茶文化美術理念可知,在雜亂無章的裝飾環境下,如果想保持原作者的創作理念,不捨得丟棄任何陳設,可以透過空間置換、物品視覺疊加的方式協調裝飾的比例和美感。設計者首先將顧客需求的理念及陳設一一羅列,面對羅列陳設龐雜的情況,設計者對可以刪減的部分進行刪減協調;對於不能刪減的部分,設計者可借鑑茶美術的光影理論進行空間置換,將雜亂的物品模擬場景,排列演習,透過規律性的美術思維意識,找出最適合場所環境的陳設方式。

4結論

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創新發展了現代環藝設計的思維理念及創作的手法方式。透過提高茶傳統美術元素下的環藝工程質量、普及茶美術思維模式理念等策略,傳統茶文化美術元素逐步在現代環藝設計中普遍應用,並以自身的優勢保持着良性循環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範君.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xx(17):70-71.

[2]趙瑩琳.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xx(02):80+82.

[3]劉巖,蘇志海.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傳統文化構思[J].黑龍江科學,20xx(11):242.

[4]汪瀅瀅.中國民間美術元素與茶文化在茶室設計中的運用[J].福建茶葉,20xx,39(09):89-90.

茶文化論文9

摘要:茶文化是一種具備深厚的價值內涵的文化機制,要想真正有效的傳承茶文化體系,還需要藉助合適的形式將茶文化元素有機融入其中。從當前我國現代文化來看,現代文學體系不僅包含有豐富並且完善的文學創作元素,還蘊含豐富的創作理念,這二者構成了衆所周知的現代文學作品內涵。透過研究蘊含有茶語的現代文學形式,挖掘其中存在的人文思維與價值機制,不僅能夠更好的瞭解我國文化發展歷程,還能夠加深對茶文化的認識與理解。

關鍵詞:茶文化;現代文學;文化元素

茶文化在我國有着深厚的底蘊,經過漫長的發展與積澱,茶文化體系中不僅包含有豐富的物質性元素,還囊括了深厚的精神內涵與價值理念,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中值得傳承發揚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中國文化整體來看,已經具備了完整的文化機制與內涵,對現代文化來說,茶文化不僅僅能夠提供豐富多樣的文化創作內容與素材,茶文化中蘊含的豐富的價值內涵也是現代文學創作者的具體情感來源寶庫。

1現代文學作品的內涵認知與茶文化的綜合詮釋

文學作品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形式,透過藉助具體的素材進行創作,使得現代文化作品能夠發揮出最好的效果。透過分析現代文學作品的內涵以及分類,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認知、理解現代文學。

1.1現代文學作品的分類

通常我們在對文學作品進行分類是主要透過人物塑造,文體結構,語言運用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將現代文學作品細分爲小說、詩歌、戲劇藝術、散文藝術四大類。而在這四大類中又可以細分爲多種不同的類別,比如小說又包括懸疑類小說、浪漫類小說,詩歌可以分爲敘事類詩歌、抒情類詩歌。在戲劇藝術中,透過各種演出將腳本元素進行展示,在編寫過程中編劇常常會藉助人物具體的語言與動作來對事實進行揭露,傳達個人情感,塑造立體的人物形象。我國現代文學是一座豐富的藝術寶庫,容納着形式各樣的文學作品,這些文學作品透過對社會大衆長期生活的實際情況進行反映,充分傳達了創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其中存在着豐富的文學創作素材。現代文學作品有着深刻的時代性,個性突出,不僅能夠藉助多樣化的語言藝術表達形式來對科學,人文等當面的內容進行充分表現,還對傳統文學從藝術表現形式以及風格上進行的創新突破。透過對現代文學作品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茶文化在現代文學作品中也有着豐富的基礎,以多種形式存在着。

1.2茶文化的文學應用及綜合內涵詮釋

客觀分析現代文學作品的創作與發展,我們可以發現,利用文化理念與文學作品元素進行創作是也需要進行深入全面的結合與融入,在具體創作中表現出不僅僅是將某種具體的文化素材融入到創作中,更包括精神理念與文化價值思維的融入。在具體的文學形式創作中進行描寫與創作,這是茶文化體系在文學領域所表現出來的屬性。追溯茶文化在文學領域的發展脈絡可以發現,在早期的與茶文化相關的文學創作中,主要是以茶爲主題的詩詞歌賦,經過相當長時間的發展後纔不斷完善,趨於成熟。放在整個茶文化發展歷史來看,茶文化文學作品承載了茶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歷史、文化、情感記憶的重要載體形式。茶文化元素出現在現代文學創作當中,爲現代文學作品賦予了更多更有內涵的內容,與之相關的文字與作品表現出更強的影響力與生命力,並且將我國傳統文化體系所具備的內涵與特點更好地凸顯出來。縱觀整個現代文化中涉及到茶文化的相關作品,表現出來的創作理念無一不是如水般的流暢與細膩。具體分析,可以發現,我國現代文學中已經涌現出了數不勝數的具有代表顯得茶文化作品,比如汪曾祺的《尋常茶話》,老舍先生的《茶館》,透過閱讀這些作品,我們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所在。

2中國現代文學體系中茶文化的具體融入表現

現代文學體系涉及到極爲豐富的元素內涵,從創作素材與創作理念來看,其都與客觀應用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與傳統文學體系相比,茶文化元素在現代文學體系中表現出很多新的特點,透過研究茶文化在現代文學體系中的融入情況,能夠更好地實現茶文化理念的傳承與認知。

2.1筆下的飲茶文化

的作品在現代文學作品體系中對茶文化的理解表現出鮮明的風趣,精闢的特點,在他的作品中,飲茶不僅僅只是一種生活形式,對和尚來說,飲茶是一種禪文化,對道士來說,飲茶是一種尋道,因此,知識分子飲茶,事實上也是一種文化元素的表現形式,代表着一種文化情操與內涵。

2.2老舍的《茶館》

老舍先生對茶文化也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在《茶館》中對茶進行全面的描述。老舍不僅僅是對茶、飲茶以及茶文化有深入的瞭解,事實上他對整個飲茶活動中所蘊含的內在含義都有着全面的研究。爲了確保文學作品創作的效果,他常常選擇茶作爲自己創作夥伴。在老舍的代表作《茶館》中,不僅舊北京大裕茶館的興衰演變得到全面的展示,還體現了我國茶文化體系發展變化的過程,雖然老舍自己並沒有過開茶館,但是在作品中卻表現出對茶文化體系不可思議的成熟了解。

2.3茶客汪曾祺

汪曾祺是一名著名的作家,同時也是我國曆史上以爲著名的茶客,在他創作的作品中,不僅對各種茶文化元素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還傳達了很多茶文化理念內涵層面的東西,將其自身對茶文化的深入理解應用到現代文學創作中去。在汪曾祺的《泡茶館》中,憑藉自身對散佈在昆明學校門口的佈置風格等方面的特點的瞭解,將散佈在茶文化體系中的各種元素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在閱讀過程中,讀者能夠感受到形形色色的人在他們所處的不同的生活類型中都能夠培養出對茶的濃厚的興趣。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如是寫到,如果我現在還算一個寫小說的人,那麼我這個小說家,一定是在昆明的茶館裏泡出來的。除了《泡茶館》之外,汪曾祺在自己現代京劇作品《沙家浜》中也表現出豐富的茶文化內容。

3茶文化對中國現代文學創作的客觀影響分析

3.1茶文化與文化元素的發展

透過分析茶文化元素的展現形式能夠更全面的掌握整個文化體系的表現形式,從而更有針對性的從中挖掘出能夠進行文化傳承的渠道與空間。茶文化體系所展現出來的價值並不僅僅限於文化元素的形式與內容的豐富上,還在於對價值理念的有效提升。隨着全球文化交流的相關機制不斷建立並完善,世界文化體系已經普遍表現出鮮明的融合特點,打破了過去的單一文化表現機制,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廣泛。茶文化體系不僅僅存在於我國,在世界各國都有着自己的茶文化體系內涵,研究茶文化體系的發展情況,能夠更全面的將茶文化元素應用到現代文學創作中去。

3.2茶文化與價值理念

通常來說,要想全面瞭解某個文化體系,對進行整體理解,就需要透過合適的渠道與載體進行,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體系中存在的涉及到茶文化元素的相關作品就是直觀瞭解茶文化內涵的重要途徑。在目前我國現代文學體系中涉及到茶文化理念除了包括具體的茶文化元素的展現與描寫,還傳達了準確的價值理念內容。現階段我國現代文學創作處於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從具體的創作內容到文學作品的實際表現形式,都在不斷髮生實質性的變化,透過對其中蘊含的茶文化進行研究,能夠全面整體瞭解整個文化創作所處的時代背景及其所傳達的價值理念,真正實現文化理念認識的目的。

3.3茶文化與文學作品創作

茶文化對我國現代文化作品創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其影響最集中表現在現代文學創作的創作理念與創作風格都受到傳統茶文化的影響,發生深刻的變化。一直以來,茶文化都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現代文學作家都深受茶文化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茶文化對深刻的影響到整個現代文學作品創作,甚至推動其進一步發展。從整體來看,茶文化體系中所蘊含的具有積極意義的價值規範以意識都影響到了整個茶文化文學體系的發展,而茶文化作品中所弘揚詮釋的正面、積極、向上的價值理念也是讀者接觸瞭解茶文化的重要渠道。

4結束語

從文化多元化發展層面來說,茶文化元素的充分合理使用能夠極大地激發現代文學的生機與活力,不僅極大地貼近了現實生活,從內容以及具體的人物形象等方面來更好地豐富現代文學,激發讀者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從而真正對整個現代文學作品產生價值層面的共鳴,讓讀者真正理解作品中所要傳遞的思想理念,加強對具體的情感理念的深層理解。

參考文獻

[1]袁敏.論中國現代文學教育中的茶文化[J].福建茶葉,20xx,40(02):420-421.

[2]黃金花.英國文學作品中的茶文化解讀[J].文學教育(下),20xx(12):140-141.

[3]王娜,吳一葉.中國現代文學中的揚州茶文化考察[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xx,34(04):40-45.

[4]楊迎平.論老舍《茶館》人物的類型化創造[J].民族文學研究,20xx(01):159-166.

[5]王豔玲.唐代茶文學繁盛原因考略[J].農業考古,20xx(05):34-37.

作者:滕永文 單位:三江學院

茶文化論文10

摘要:茶在我國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歷史,自從有了華夏文明,就已經誕生了茶文化。對於茶文化的追溯,最早可以上升到神農嘗百草,無論是在歷史地位還是現實意義上都舉足輕重,其中包含的文化,更是我國傳統文化不可割捨的瑰寶之一。茶作爲世界三大飲料之一,首先能給人帶來身體上的愉悅,茶除了和咖啡一樣具有解乏的作用以外,它還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一壺茶,從燒水、茶葉的選取再到浸漬、沖水這個過程充滿講究、飽含文化,甚至茶具的選取都是一門學問。茶作爲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今天的社會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啓發,將茶文化與體育文化完美結合在一起,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旨在分析茶文化和體育文化之間的共性,探究將二者結合在一起會帶來的效果,最後對於如何將二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提出一點建議。

關鍵詞:茶文化;體育文化;融合

1體育文化與茶文化的共性分析

1.1體育文化與茶文化都強調團結協作和健康道德觀念的重要性

體育活動經常是集體或者團隊活動,離開任何人都是一種損失,都會導致團隊的凝聚力大大下降,從而影響團隊的整體實力,不僅不能起到整體力量大於個體之和的效果,反而因爲成員內部的矛盾和糾紛導致水平有大幅度的退步。只有團隊上下一心,衆志成城才能將所有的力量集中起來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我國傳統茶文化講究工序之間的相互配合與協作,同時選茶、泡茶、製茶之間也存在着明顯的協作關係,任何一道工序的失敗都會導致最終效果的差強人意,茶文化本身就在向人們無聲地展示着合作精神。因此,將茶文化融入到體育文化中去會在無形中對從事體育活動的成員進行耳濡目染,讓他們意識到協作的重要性,認識到地球缺少誰都會一樣轉動,自己不過是團隊的一份子,離開了團隊自己也是無英雄用武之地,從而掃除內心的不安,更好地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去。體育文化的精髓不在於比賽的勝負,而在於加強交流、豐富人的內心、健全人的人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但是在當今社會,很多人過分強調了勝負的重要性,將比賽的樂趣和重心擺放在錯誤的位置,這就導致體育文化的發展進入了歧途。茶文化講究內心的安靜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可以盪滌人們內心的雜質。引入茶文化必然能夠淨化運動員的內心,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做一個更完美的體育人。

1.2體育文化與茶文化都注重禮儀規範、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體育活動的競技成分很高,肢體接觸也比較頻繁,因此在比賽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矛盾。爲了避免不必要的衝突,不同的體育活動都制訂了一系列的規則和規範,在它們的指引下,比賽才能正常進行。但是即便有這些規則規範的約束,現實中因爲越界造成的體育衝突依然不勝枚舉,歸根結底就是因爲運動員缺少必要的道德修養,對於道德規範的重視程度不夠,不能做到尊重對手、尊重比賽。體育活動的初衷是爲了進行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如果發展成這樣赤裸裸的相互攻擊則與它的最終目的背道而馳。茶文化對於選茶、製茶、泡茶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講究、甚至對於茶具的選取也有一定的規範,這樣的環境能夠讓運動員充分認識到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在潛移默化的環境裏明確禮儀規範的重要性,在賽場上也會表現出自己的風度和風采,無論輸贏的最終結果,都能表現出自己的獨特個人魅力。另一方面,民族的體育文化活動,其目不僅是培養優秀的運動員,而是在於健全人們的內心、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茶文化在這一方面和體育文化有着相似的最終目的,飲茶的過程相對來說是比較複雜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個過程是個人的修煉也是個人的提升,講究內心的祥和和平靜。將茶文化引到體育文化中去能夠促進身心的共同發展,促進人格的健全、形成健康的三觀。

1.3兩者都易於參與、有利於個人的拓展

絕大多數體育活動的門檻都是很低的,如果不以成爲專業運動員爲目的的前提,都是能夠在短時間內上手,對於身體素質、年齡、性別等等都沒有苛刻的要求,只需要你有一定的閒暇時間即可。同樣的,茶文化亦如此,只需要有一定的時間參與到茶文化、茶藝的研究中去,就能夠體會到其中的部分奧祕,它對於愛好者的要求沒有特殊的規定,同樣很容易上手,因此這兩種文化的全民參與度很高、門檻低,羣衆基礎強。另一方面,茶文化和體育文化都能夠培養人獨立思考的能力、拓展個人的能力和素質。在體育文化的實踐中,如果按圖索驥、一成不變是很難取得好成績的,很多體育活動都講究一定的創新,如體操、跳水、乒乓球、足球、籃球等,幾乎每一項體育活動都需要主觀因素的滲入,形成一個創舉。如香蕉球、托馬斯迴旋、程菲跳等等,這些技術性名詞都是因爲有無數人在不斷研究、不斷創新、不斷實踐將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才出現的。事實上,在平時的體育活動中我們也經常能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打法,這些都是個人思考的結果,這個過程就是個人能力和素質拓展的過程。茶文化亦如此,茶藝的學習不是對古人藝術成果的照搬照套,只有融入自己的想法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

2茶文化與體育文化相融合的意義與價值探究

2.1有利於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當前我國無論是大中小學在體育教學上存在一個極大的問題就是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方法單一,很多人抱怨自己從小學到大學體育課的內容和形式沒有變過。這樣長期無聊的學習自然而然是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會在內心形成厭倦和煩悶的心情,上課也變得不積極、被動起來。這既讓體育課失去了原本的目的,同時更浪費了學生的寶貴時間。在這個關鍵時候,一個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小小舉措就能改變現狀,重新找到體育課的樂趣。茶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分支,對於茶文化的學習不僅能夠讓學生領悟到傳統文化的價值和寶貴之處,同時因爲茶文化和體育文化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促使體育課的教學變得更加簡單,學生的領域度也會得到提升。

2.2有利於培養綜合性人才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融入茶文化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穫和成功,這份收穫不僅侷限在體育課身上,更將伴隨學生終身。茶文化包含諸多方面的內容,對於茶文化的學習既是豐富和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做法,同時更能夠培養學生的品格,讓他們在學習中意識到自己身上的缺點和不足,從而在後面的體育活動中透過努力和訓練來改變現狀,達到更好的效果和水平。另一方面,茶文化中內斂、謙讓的元素能夠促進學生恬靜淡然、不爭不搶,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更多的禮儀和素質,展現獨特的個人魅力。最後,茶文化中包含不計其數的理念和規範,對於學生理解和學習體育課上的內容有着功不可沒的幫助,透過對於茶文化的融入,學生理解事物的能力也會上升,看待事物也多了一個新的角度,這些都是極爲重要的品質,是在課堂上學不來的,只有透過親身實踐才能獲得,因此,也減少了諸多壁壘和不和諧的學習障礙。

3茶文化與體育文化相結合的方式探索

3.1積極開展茶文化教育,透過茶文化培養體育活動的集體意識

出於多重因素,包括主觀和客觀方面,當今社會的學生個人能力和表現能力相對以前來說有了質的飛躍和提高,但是在集體意識方面卻不盡如人意,簡單來說,就是自私氾濫。這一點表現在體育活動中來就是爭強好勝、藐視規範,這種“吃相”實際上是很難看的,一時的勝負可能透過明爭暗鬥得來,但是個人的修養和禮儀也隨之付諸東流,得不償失。茶文化倡導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人人平等,透過茶文化的學習,學生會漸漸意識到自己能力的有限和集體力量的無限性,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尊重別人、理解別人的難處,不恃寵而驕、咄咄逼人。如果將茶文化引入到體育文化中來的話,學生不僅能夠理解到規範的重要性,同時更能夠在比賽的過程中尊重對手、尊重自己秉持的價值觀,從而保證賽場上的和諧,體育文化的教學氛圍也會有一個質的上升和提高。

3.2推廣茶文化的同時,融入體育精神

要想將茶文化和體育文化進行充分結合,茶文化和體育文化兩者都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只透過一方的關注是遠遠不夠的,其中主要的問題自然是如何將茶文化融入到體育文化中去,但是在宣傳茶文化的同時,也可以將體育文化的精髓進行分析和舉例,在茶文化中體現體育精神,只有二者相互借鑑,才能相得益彰,達到預期的效果。另一方面,將體育精神融入到茶文化中去在新的時期有着特殊的意義,是對傳統茶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新時期的推陳出新。這也是我們對待傳統文化應該秉持的態度。茶文化屬於傳統文化的重要分支,在新時期需要透過一定的革新才能讓其賦予新的力量和生命,在新時期有一個更長足的發展。體育精神中不怕吃苦、用於開拓的特點就是茶文化所缺少的,將其引入到茶文化中來則能豐富茶文化的內容和精髓。

3.3積極調動全民參與度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多民族的國家,無論是茶文化還是體育文化在不同的地區和民族中都有着不一樣的精髓和特點,因此呈現出來的面貌自然也千差萬別。這些不同的特點不是我們發展茶文化和體育文化的障礙,反而給我們融合和發展這兩項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源泉,是我們不竭的動力。另一方面,對於茶文化和體育文化,我國都有着雄厚的羣衆基礎,喜愛這兩種文化的人羣衆多,如果能夠調動社會的集體力量,那麼則能掀起波瀾壯闊的驚天駭浪出來,而且這一效果是我們無法預料的,帶來的成果也會讓我們瞠目結舌。但現實情況是目前我國仍然沒有能將二者有效結合在一起,而且也沒能調動廣泛的羣衆基礎,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

3.4開拓市場,發展相關的文化產業

文化和經濟的融合形成了文化產業,文化產業的發展不僅是對文化的傳播,同時更是對經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茶文化和體育文化都是文化的分支,而且兩者之間存在着廣泛的聯繫,如果利用兩者之間的共同之處將其充分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特殊的產業,那麼必然會帶來不菲的經濟收入。首先因爲這兩種文化都有着雄厚的羣衆基礎,也就意味着市場潛力巨大,兩者的結合就是對雙重市場的開啟,羣衆基礎加倍,市場潛力也會翻番。筆者前一段時間在江西看到茶藝武術的表演,即將體育文化中的武術融入到傳統的茶藝中去,使得茶藝中帶有鏗鏘有力的精神,讓原本柔和的事物賦予了張力,讓人眼前一亮,人們在欣賞茶藝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武術的魅力,雙重享受自然讓人拍手稱快。這只是其中一個簡單的例子,將二者融合發展成新的產業目前在我國仍然處於起始階段,有着廣泛的發展空間,因此,抓住早期的機遇至關重要,等到後期市場飽和時難度就大了。

參考文獻

[1]張麗;蔡偉璐.體育文化與茶文化的共性探討與分析[J].福建茶葉,20xx(10):289-290.

[2]唐堯.民族傳統體育發展與茶文化生態學研究[J].福建茶葉,20xx(5):382-383.

[3]康娜娜,張文慧,張玉超.論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價值與傳承[J].體育研究與教育,20xx(6):81-84.

[4]盧喜.基於茶文化的體育教學融合思路[J].體育世界,20xx(19):96-99.

[5]熊根民.茶文化理念下的體育教學改革[J].福建茶葉,20xx(1):125-129.

茶文化論文11

如果將茶文化體系的音樂藝術內涵和具體的情感理念,綜合融入到聲樂教學機制的發展與交流之中,尤其是要對茶文化體系的綜合內涵與具體的聲樂藝術中所具體包含的旋律、節奏,甚至是曲調風格等內容融入其中。因此,立足茶文化的本質內涵和音樂藝術特徵,從而具體探究合適的聲樂藝術教學機制的全面創新。

1當前聲樂教學活動的問題不足分析

聲樂教學活動是當前音樂教學活動的重要所在,完善的音樂教學體系中,所具體包含和展現的不僅是音樂內容,也需要對學生參與聲樂教學活動的興趣和關注點,乃至積極性等元素,有着極高的教學訴求。但是目前聲樂教學活動在具體開展過程中,其實施狀況並不理想,認真看其中存在層次化不足,這些問題的客觀存在,就發展成爲當前影響聲樂教學的重要障礙。所以認知聲樂教學活動的問題不足,將爲該教學活動的改革優化提供關鍵性指引。因此,具體而言,其不足展現爲:對於當前聲樂教學活動的具體實施來說,課堂是關鍵載體,因此,具體的課堂教學機制有效決定了聲樂課堂的藝術化效果。然而在傳統的聲樂教學中,我們未能對聲樂課堂的教學價值認知形成足夠認知,因此,在聲樂教學課堂之中,缺乏良好的教學體系和聲樂知識內容,從而使得聲樂課堂很難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價值。事實上,不僅是對聲樂課堂的價值理解不夠。同時在對聲樂教學的具有訴求認知時,也未能從科學、全面,乃至差異化視角來對整個聲樂教學機制中,學生的不同性進行充分了解。因此,正是因爲聲樂教學活動本身缺乏科學完善的教學針對性,從而使得聲樂教學現狀與教學預期目標之間存在實質性差距。具體來說,學生基礎不同,對聲樂教學的理解與接受價值不同,也使得我們在當前創新聲樂教學活動時,透過融入合適的藝術思維和文化理念,從而滿足全體學生的聲樂藝術學習訴求。

2茶文化體系的價值內涵理解認知

我國的茶文化出現於先秦時期,其形成於唐朝時期,尤其在不斷傳播發展與交流過程中,整個茶文化體系的內涵不斷豐富,從而構成了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與精神。茶文化是我國文化的核心,不僅因爲茶文化中包含的多樣化內容,其中在具體詮釋物質素材的前提下,也包含了層次化的精神,以及文化藝術。因此,在茶文化傳播過程中,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到豐富的文化底蘊,同時更能看到其中與音樂藝術相關的元素內涵。因此在當前聲樂教學活動具體開展時,我們可以透過充分發揮茶文化的藝術色彩和精神理念,從而爲當前聲樂教學活動的創新實施奠定重要支撐。事實上,對於茶文化的音樂屬性具體表達來說,要注重從整個文化體系中所表達的音樂內涵和人文色彩出發,從而實現聲樂教學活動的創新發展。因此,茶文化音樂藝術在創新發展中,如果想要從本質上詮釋該藝術中所具體表達的美學理念和人文色彩,就必須充分結合整個茶文化體系的價值內涵與人文思維,透過探尋合適的民族音樂色彩,將其與茶文化音樂藝術深度融合,從而使得茶文化音樂藝術能夠在基礎展現上,實現本質化訴求。在今天茶文化藝術傳承發展的時代,如今我們在創新該藝術時,需要選擇合適的傳播途徑和切入點,結合茶文化本身的民族色彩和人文內涵看,合理認知該內涵,能夠爲我們創新和優化茶文化音樂體系,奠定核心內涵。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實際上也是真正發揮和展現茶文化體系自身民族化內涵和音樂美學理念的重要過程,才能爲茶文化藝術的傳遞發展提供“新動力”。

3茶文化元素應用於聲樂教學活動的可能性理解

在音樂交流日益成熟的今天,任何一種聲樂藝術中所詮釋和表達的內涵理念都不在孤立存在,其與相關文化元素、聲樂藝術、精神理念等等綜合化內容相結合,進而實現了聲樂藝術中,情感表達與文化認同等諸多元素的全面認同與廣泛提升。

3。1茶文化元素與聲樂藝術有着情感上的結合點

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其中包含了諸多與音樂相關的藝術形式,可以說茶文化的傳播與創新,離不開音樂元素的合理傳承與深度融入,比如採茶戲、採茶歌等等音樂元素,能夠透過合理應用,從而爲茶文化機制的傳播提供重要素材。可以說,茶文化元素中所詮釋的情感思維與聲樂藝術有着情感表達的一致性,這將成爲聲樂教學應用該元素的前提。

3。2茶文化與聲樂教學都是基於文化認知本質下的創新

事實上,無論是基於任何視角的理解與認同,整個聲樂教學活動在開展時,其目標旨在爲聲樂藝術的具體傳遞,尋求到合適的文化氛圍與環境。尤其是對於聲樂藝術來說,其本身就是基於文化內涵前提下的藝術化表達與創造,所以,理解具體聲樂藝術,推進聲樂教學活動時,必須從具體的文化理解認知角度出發,結合文化理念與藝術思維的深度融合,從而讓聲樂藝術成爲展現藝術色彩的重要載體,當然從具體的文化認知角度出發,這也是探究聲樂教學本質訴求的關鍵前提。

4聲樂教學活動中茶文化體系的具體運用機制認知

結合當前社會大衆的普遍認同看,音樂藝術作爲整個文化機制的重要內容,完善的音樂機制中,具體詮釋的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內涵,更是基於大衆認同前提的民族認同。從文化學理論角度看,任何一種音樂藝術的民族化特色,都集中體現在這一文化藝術中詮釋了相對穩定的文化特色。在不同音樂藝術傳播時,民族化和情感化,乃至人文化內涵就成爲音樂中重要的文化特徵所在。因此,在當前音樂藝術教學活動時,如何探究合適的創新機制就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當前互聯網音樂藝術的推動背景下,如何以正確的態度來認知與音樂藝術相關的聲樂教學活動機制創新就至關重要。對於聲樂教學活動的具體實施來說,我們必須從聲樂教育的本質訴求和思維啓迪出發,一是引導學生從茶文化內涵中探究情感理念的融合點,結合聲樂藝術教育的本質化實施來說,其中所需要的要求極爲多樣、層次化,結合當前茶文化體系的具體內涵看,在當前藝術融合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其需要透過分析茶文化的融入可行性,從而實現聲樂教學的全面創新。二是要結合當前聲樂教學活動發展的時代訴求看,其關鍵在於聲樂教學活動所表達的精神理念。尤其是對於茶文化來說,其中表達了成熟的思維理念和藝術內涵,因此在當前開展聲樂教育活動時,要在具體探究茶文化與聲樂教育結合點的前提下,以藝術創新推動聲樂教學機制完善構建。三是要透過系統化分析聲樂教學與茶文化體系中所表達的文化底蘊,透過系統化改造和文化啓迪,從而實現學生參與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本質化詮釋,這也爲聲樂教育活動的理想創新提供了核心指引。此外,在當前聲樂教學時,其整體表達過程中,也必須注重對聲樂曲目中所具體表達的美學理念集中詮釋和成熟表達。尤其是對於聲樂教學活動來說,具體教學過程中需要在詮釋民族聲樂風格基礎的同時,將具體的聲樂藝術風格與相關藝術內涵理念等系統化的音樂元素集中融入整個聲樂教學活動的綜合化過程,透過教學內涵的全面豐富,從而讓學生能夠從聲樂教學活動中,感受到最爲真實的的藝術思維。

5結語

茶文化中所包含的文化思維正是當前聲樂教學創新發展的核心所在,因此理性分析茶文化與聲樂教學創新的融合可行性,透過具體分析該文化與聲樂教學之間的合理思維,就成爲我們創新和優化聲樂教學機制的前提所在。客觀的看,聲樂藝術作爲具備情感和靈動內涵的藝術表達形式,其在傳播過程中,需要選擇合適的文化形式豐富聲樂藝術的具體內涵,並且傳播層次化的精神思維。所以具體而言,豐富多樣的茶文化也賦予了聲樂藝術的情感色彩與文化思維。

參考文獻

[1]賈舒穎,田青。聲樂演唱版本分析比較對於聲樂教學的幫助———以舒曼藝術歌曲《我沒有把握,我不敢相信》爲例[J]。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xx(2):106—107。

[2]黃秋成。探索藝術高職鋼琴演奏課程體系的質量考覈標準———以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音樂表演專業鋼琴演奏方向爲例[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xx(12):211—213。

[3]王利娟,劉偉。美聲唱法演唱中國作品的“字正”與“行腔”———基於“全國高等院校聲樂專業中國作品演唱與教學研討會”的思考[J]。樂府新聲(瀋陽音樂學院學報),20xx(13):143—145。

茶文化論文12

摘要:高效英語語文文學教育要關注語言文學所處的環境與時代,結合文化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全面提升。本文以加強高校英語語言人才培養爲目的,從中國茶文化入手,基於茶文化與英語語言文學教學之間的關聯性,對茶文化融入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英語語言文學;茶文化;融入策略;關聯性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英語作爲世界第一語言,其教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視,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互融也多了起來,便於更順利的開展英語教學。在這種情況下,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也應充分結合我國傳統文化,如茶文化。茶文化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帶有顯著的文化性與教育性特徵,在高校英語語文文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深化英語語言文學教學內涵,改進英語人才培育模式。

1中國茶文化概述

中國茶文化起源很早,有着兩千多年曆史,日久彌新,伴隨着歲月成爲無數中華兒女的共同意識。從先秦《詩經》到唐代《茶經》,茶文化融匯吸收儒家、道家、禪宗等諸家思想文化精髓,無論是茶藝還是茶道思想都有了極大發展,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不可磨滅的文化瑰寶。中國茶文化有着豐富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不僅製茶、泡茶、煮茶等技藝精湛,也有着深邃的精神內涵,凝聚着中華民族傳統的思想情懷,有着強大的精神能量。有的人研究茶的生長、化學成分、藥學原理等,有的人研究茶文化發展歷史,而教育工作者要做的是分析挖掘茶文化中的教育資源並把其合理的運用於教育教學,發揮茶文化的教育價值,實現茶文化推廣發展。

2中國茶文化與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的關聯性

作爲一種傳統文化,茶文化天然的具備文化屬性,備受文人墨客鍾愛。在漫長髮展過程中,誕生了很多茶文化相關的文學著作,如茶詩、茶小說等,這些對茶文化傳播起到了重大作用。從文化角度看,茶文化應用於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是可行的,下面從三個方面具體探索分析了茶文化與英語語言文學教學之間的關聯性。

2.1茶文化是英語語言文學形成與發展的源動力之一.我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組成的一部分。中國茶文化傳入英國後形成了帶有英式風格的茶文化,英國茶文化雖然不同於中國茶文化,但是依然繼承了中國茶文化的精神,講究“靜”、“雅”。英國茶文化分爲上午茶、中午茶、下午茶,其中下午茶是英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習慣在繁忙工作後利用下午閒暇時間靜靜的喝一杯下午茶,享受悠閒時光,這爲英語語言文學形成與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茶文化包括顯性文化、隱性文化兩部分,英國人日常生活喝上午茶、中午茶、下午茶,每一次的情趣、意蘊都不同。隱性的茶文化蘊藏在茶文化的精神世界,如喝茶過程中感受到的雅緻、靜謐等意蘊,這些都是隱性茶文化的體現。由於茶文化在英國的普及與受歡迎程度,茶文化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人以茶文化爲主題進行文學創作,所以茶文化是英語語文文學形成與發展的源動力之一。

2.2英語語文文學表達着茶文化精神內涵.中國茶文化是東方世界的一種傳統文化,要想在歐美地區傳播、引起共鳴,就要利用英語語文文學的語言表達功能去闡述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史、文化背景、精神內涵,唯有這樣才能讓歐美人更好的理解中國茶文化。從現有的文獻資料看,歐美地區有大量的茶文化相關的文學作品,如鄧肯坎貝爾的《茶詩》、亨利詹姆斯的《一位貴婦的畫像》、喬治奧威爾的《泡一杯好茶》,覆蓋詩歌、小說等各個領域。這些歐美文學作品表達着中國茶文化的精神內涵,是中國茶文化思想的物質化體現,對中國茶文化闡述、傳播與推廣起到了重大作用。

2.3中國茶文化與英語語言文學之間的活動被歷史銘記.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在漫長髮展中其很多文化元素被歷史所記憶,如茶道、茶藝、茶德、茶畫、茶人精神等,這爲茶文化與文學之間的互動創造了良好條件,而二者之間的活動也被歷史記憶下來,成爲經久不衰的文化瑰寶,如茶詩、茶文學作品等。中國茶文化傳入英國後,與當地的風俗人情融合起來,形成具有英式特徵的茶文化,使得中國茶文化深深紮根於英國文化土壤中,影響了一代代的英國人。在英國人的日常生活中,茶文化與生活相互影響,激發了廣大文學大家的創作激情,很多大文豪喜歡在作品中融入茶文化相關的內容,這對英語語言文學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3中國茶文化在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中的融入策略

3.1樹立全面發展觀念,藉助茶文化的融入推動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發展.文化相容幷包、海納百川,絕不是一方割據。受歷史等客觀因素影響,高校英語語文文學教育視閾不夠開闊,侷限於書本內容,知識視野狹隘,以致於教學理念保守、陳舊,教學效果止步不前。想要打破這種教學現狀,英語語言文學教學需採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中國茶文化是一種融合發展的文化形態,無論是茶學還是茶文化,發展中都伴隨着茶文化與其他文化的相容,是各種文化形態融合與裂變之下的產物。倘若把茶文化融入到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中,勢必可以把茶文化自身發展的相容性特徵賦予在英語語言文學教學上,使英語語言文學教學具備的文化相容幷包理念,形成全面發展觀念,不僅接受中國茶文化,也會接受來自其他文化的有益內容。對於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而言,受中國茶文化發展啓發,借鑑茶文化相容幷包的全面發展理念,吸收茶文化中的有益內容,拓展英語語言文學教學內容,開拓知識視閾。

3.2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效果.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引入中國茶文化,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用對比的眼光看待中英文化的差異,促進學生的文學知識全面發展。爲使茶文化有效融入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應當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第一,優化教學設備,教室內的多媒體、投影儀及計算機網絡等設備都要與時俱進,用於播放茶文化相關的視頻、圖片資料,使學生直觀感受到中國茶文化的藝術魅力;第二,把茶藝表演等活動搬到課堂上,構建學習茶文化課堂環境,讓學生直接的接觸學習茶文化,增強對茶文化的理解。透過茶藝表演創新課堂教學活動,改善優化課堂教學活動形式;第三,把茶文化引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如舉辦茶文化文藝演出、茶藝體驗與展示活動、茶文學作品鑑賞活動等。學生親身參與以上各種活動,親身體驗茶味、茶道及茶文學作品的思想精神,學會“事必躬行”道理。透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工作,在校園內建立良好的校園茶文化氛圍,使學生真切的瞭解到中英茶文化之間的差異,學習茶文化文學作品,便於教師更順利的展開英語語言文學教學。

3.3組建優秀的師資隊伍,促進英語語言文學教學革新.教學革新的關鍵是跳出窠臼,以全新眼光看待教學,用優秀的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面對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改革需求,教師除了採用全新的教學理念外,還要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教師作爲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的實施者,理應學習新的教育理念、知識內容,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所以,當中國茶文化融入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時,爲使二者融合有效、做到有的放矢,教師應當花費大量時間學習中國茶文化及其相關的文學作品,特別是歐美地區茶文化文學作品,以此增強自身的文學水平。此外,高校還要從文學院、茶學院等聘請教師擔任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的客座教師,做到人盡其才。如,文學院教師講述歐美地區的茶文化文學作品,歷史教師講述茶文化發展歷史及其在歐美地區的發展情況,茶學院教師講解茶道、茶藝等。總之,透過以上幾個方面組建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教師隊伍,增強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的師資力量,從根本上提高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效果。同時,這樣的教師隊伍有利於中國茶文化傳承,使優秀的茶文化精神內涵持續的傳播下去,實現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良性發展。

4結論

綜上所述,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文學特徵顯著,其在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拓展教學內容,完善教學理念,便於學生更清楚的瞭解中英文化之間的差異,學好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知識。爲此,當中國茶文化融入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時,樹立全面教學觀念、組建優秀教師隊伍,藉助茶文化創新教學活動,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提升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房曉靜.中國茶文化融入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策略研究[J].福建茶葉,20xx(12):156.

[2]江山.傳統茶文化融入高校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研究[J].福建茶葉,20xx(5):226.

[3]黎瑛.英語語言文學對傳統茶文化傳播的作用分析[J].福建茶葉,20xx(5):417.

[4]餘金燕.傳統茶文化融入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研究[J].福建茶葉20xx(10):390-391.

茶文化論文13

摘要:我國茶文化歷史悠久,自古以來,我國從種植茶葉到飲茶都極具文化內涵,有着豐富的茶文化資源。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也深受茶文化影響,對其傳承和發展產生了巨大作用,本文將針對茶文化視角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進行分析探討,旨在進一步分析茶文化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之間的關係和促進作用。

關鍵詞:茶文化;民族傳統;體育傳承

我國作爲茶葉故鄉,茶文化歷史悠久,自古以來,我國就是茶葉種植和生產的大國,茶文化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源遠流長,其經過歷史的積澱,文化內涵極爲豐富,集儒釋道文化爲一體,對於當今社會也依然具有指導意義,茶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影響已經深入生活和社會各個方面,尤其是對傳統民族文化的影響。衆所周知,體育文化在中華民族整個文化範疇中所佔的比例不是很大,由於缺乏傳統的文化內涵,因此在發展中缺乏系統的應用,阻礙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文化在我國文化的歷史傳承中具有很大的比重,在茶文化視角下,將其與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相結合,將有利於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1我國茶文化體系內涵

我國曆史悠久,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茶文化是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文獻記載,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有飲茶的習慣,茶葉不僅僅是作爲一種飲料的存在,其同時也是一味寶貴的中藥,對於延年益壽,保持身體狀態都有其他飲品無可比擬的優勢,我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其不僅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且可謂影響深遠。茶文化歷史悠久,其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性文化,集儒釋道三種思想爲一體,一杯清茶,淡泊明志,可以蘊含天地萬物。隨着時代的不斷髮展和進步,茶文化的內涵不能僅僅停留在思想上,要將其與實踐相結合,融入到具體的文化項目當中去,才能讓茶文化的思想內涵真正展現出來,茶文化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結合就是具體的實踐結合,其不僅有豐富的物質元素,同時也包含了精神文化內涵,因此,茶文化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相結合是極具現實意義的。我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民族體育文化也極具文化內涵,在多元化文化充斥的今天,想要將民族文化繼續傳承下去,就必要透過現實的載體,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是對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貢獻,是實現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切入點之一。

2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中存在的問題

2.1缺乏相應載體

文化的傳承需要一定的載體,載體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和根本,而對於目前我國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上就缺乏相應的載體,載體的缺乏導致文化傳承出現障礙,文化不能有效的傳承下去,而相應的傳統民族體育文化傳承和發展也會出現相應的問題。尤其是目前社會對於體育文化的認知和理解不充分,導致體育文化一直不被人們所重視,在日常的體育活動中,人們對於體育項目的選擇也是以西方體育爲主,很少接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從而限制了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和傳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融入方式。很多內容都是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和反映,因此,要想促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必須要以合適的角度切入,找到適合文化傳承的載體。

2.2傳統文化遭受衝擊,壓力巨大

隨着市場經濟在我國的深入發展,國際間交流不斷增多,外來文化對於我國傳統文化的衝擊是非常巨大的,並且給了我國傳統文化巨大的壓力。隨着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全球各國之間的文化出現交融,但要摒棄外來文化中不健康的方面,取長補短,爲我國民族文化的健康發展提供動力。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發展過程中,由於傳統文化受到巨大沖擊,導致民族體育文化在發展中出現與時代脫節、創新性不足等問題。隨着時代的發展,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也需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引入創新機制,對外來文化取長補短,融入其他文化元素,利用本身民族傳統文化促進體育文化的發展,例如,可以將茶文化融入,這種內部文化的融合一方面會增加文化的融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同時促進傳統文化的協調發展,發揮組合效用,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的最佳效果。

2.3缺乏必要的自信心與自覺性

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和自覺性限制了文化的傳承。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我國的傳統文化都是極其燦爛文明的。但當今社會,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和外來文化的入侵,人們的思想不斷活躍,資訊獲取渠道的多樣性使文化多元的社會讓人對於自身的傳統文化越來越不自信,認爲傳統文化即落後的文化,是不科學的文化,基於這種對傳統文化的不自信,就會產生消極的情緒,不會自覺地進行傳統文化的傳播,因此,這種對於傳統文化的不自信和消極的態度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造成了阻礙。

3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具體價值認知

對於民族體育文化傳承發展來講,其具備深厚的價值內涵和豐富的體育元素,而這正是適應當今社會人們亞健康狀態下的體育運動所需,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生活節奏逐漸加快,人們在工作中很少得到時間進行必要的運動和鍛鍊,導致了當今社會人們身體素質越來越差的狀況,同時,人們高質量的生活方式和食品安全問題都使人們的身體出現問題,這個時候找到一種適當的鍛鍊方式尤爲重要,但從實際來看,人們缺乏必要運動的同時更加欠缺這種運動意識。這就意味着人們即使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也沒有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而逐漸提高這種意識就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提供了價值切入點。此外,對於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障礙來講,就是其未能實現與時代的接軌,滯後發展於時代,成爲另外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阻礙,並將其與體育文化的內涵相結合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解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發展的必然要求。

4茶文化視角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具體思路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之所以能夠被傳承是因爲其中所蘊含的價值作用,在文化多元的當今社會,人們思想複雜、接受能力強大,傳統文化尤其獨特的魅力,其作爲一種優勢的發展資源,不僅包含了豐富的內涵,也對傳統體育鍛煉進行了融合,豐富體育活動內涵的同時也創新了傳統體育文化。我國作爲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長期以來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成熟的茶文化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同時擁有多種文化資源的我們就要將文化資源整合,結合社會發展時期和當下的時代背景,進行文化資源優化配置,實現更好的傳承與發展。在茶文化的不斷影響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更加註重傳承的活動理念和內涵,其具備的價值觀念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和傳承提供了定位和條件,因此,使茶文化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融合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在當今時代背景下,無論國際還是國內,都面臨着新的機遇與挑戰,文化作爲國家的靈魂,其存在的意義是非常巨大的。在整個民族體育文化傳承中,想要達到預期的效果,就要使文化資源有效的整合,尤其是利用茶文化的價值理念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實踐活動相結合,引導人們形成正確的認識。

5結束語

“寧可三日無鹽,不可一日無茶”可見茶對中國人的影響深遠,茶已經成爲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茶文化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已經深深融入人們生活當中。伴隨着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全球化已經成爲大勢所趨,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面對這樣的形式,保護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就更加重要了。茶文化作爲一種古老的文化,在我國發展的歷史悠久,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深遠,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作爲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發展和傳承中遇到了一定的問題,而將茶文化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是解決目前所面臨問題的關鍵,傳承和發揚茶文化是我們重要的歷史使命,而不斷弘揚和發展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更是我們文化自信的體現,因此,在當前形勢下,對於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傳承成爲我國文化建設的重點,也成爲文化工作者的歷史使命,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國以茶文化爲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一定會成爲世界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

參考文獻

[1]蘇凱.茶文化視角下的民族傳統體育社會文化功能研究[J].福建茶葉,20xx,39(09):361-362.

[2]邵錦梅,王晶.基於“茶香”視角的體育訓練改革關鍵點分析[J].福建茶葉,20xx,39(08):260-261.

[3]宋彩珍.茶文化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J].福建茶葉,20xx,39(01):277-278.

茶文化論文14

摘要:茶文化的內涵和社會功能由來已久,茶文化進校園活動育人作用顯著,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還可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學生的禮儀規範。茶文化進校園活動,需要循序漸進,彰顯特色;要聯動各方,合力推進;要豐富形式,創新方式。學院透過“茶文化進校園”的實踐活動,雙管齊下,一方面實現茶文化的傳承,另一方面發揮茶文化的育人作用。

關鍵詞:茶文化;職業素養;人才培養;教育方式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湘西州自然生態環境適宜茶樹種植,20xx年茶葉種植面積近50萬畝,年幹茶產量10000噸以上。當下,茶產業已成爲湘西州農業特色支柱產業,農民羣衆的當家產業,湘西州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湘西茶葉品質優良,古丈毛尖茶與保靖黃金茶爲湖南省代表名茶,中國知名綠茶品牌。爲助推湘西州茶產業發展,進一步夯實茶產業基礎,全力落實百億茶產業發展目標,在州內形成人人講茶、人人喝茶、人人愛茶、人人宣傳茶的良好氛圍,爲茶產業的大發展貢獻力量,州茶葉協會與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共同創建了湘西州茶文化推廣中心。茶文化推廣中心的成立,旨在以“茶文化進校園”活動爲載體,在全州範圍內宣傳湘西茶知識、傳遞茶文化、激發茶興趣、傳授茶技能,譜寫湘西州茶產業發展新篇章。

1飲茶文化及內涵

我國飲茶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期就開始備受關注,從秦漢、隋唐、明後代至今,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傳承與發展,創造了飲茶燦爛的文化,爲人類的文明與和諧,特別是在加強友誼建立情感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飲茶文化也是我國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內涵豐富、意義深遠,在人文精神及日常生活等方面均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飲茶文化從古到今,始至終一直存在於生活的各個角落。其中的文化及內涵表現在物質、精神兩個方面。物質方面有歷史長河中前人遺留下來的茶文物,茶遺蹟、茶字畫和老字號明茶,也有現代人推出的茶館、茶具、茶歌茶舞及茶藝會演等。精神層面有茶道、茶德、茶經、茶話,也有以茶會友、以茶靜心、以茶養性、以茶爲榮等等的文化內涵。由於茶文化所折射了人們在生活上的渴望和精神上的嚮往,所以飲茶逐漸被人們視爲是一種高雅的享受,飲茶也逐漸被人們稱之爲品茶。當年清代查爲仁的詩句“書畫琴棋詩酒茶”除了表達對生活的感慨,也正好道出了飲茶文化及內涵的廣大和深遠。

2飲茶文化校園的育人作用

茶文化進學校,有利於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有利於提升學生人文素養、有利於豐富校園文化生活,良好的校園文化對學生生活有着重要的影響,茶文化中蘊含了廉明質樸、節儉尊敬的精神,促進了良好校園風氣的形成。

2.1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我國文化有5000多年曆史,而茶文化就有4700多年的歷史,我國是茶的故鄉,最早始於神農時代,沿襲至今,逐漸形成了茶德、茶學、茶道、茶故事、茶藝等一系列的茶文化思想,並蘊含着豐富的天人合一、和、德、禮、美、靜等哲學思想,反映出我國民族悠久的文明,奠定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的強大根基,茶文化融入校園,對學生思想教育和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對文化的自信。營造茶文化氛圍。透過調研、舉辦活動獻策搭臺,服務茶產業健康發展,突出以茶惠民、茶和社會的宗旨,培育與弘揚“清、敬、和、美”當代茶文化核心理念,推進了“茶爲國飲、健康消費”的理念,更增強了茶文化的自信。

2.2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蘇東坡有句,從來佳茗似佳人。茶文化能緩解壓力,更能修身養性、陶冶情操,茶文化培養人吃苦耐勞、無私奉獻、淡泊名利品質,茶道中的廉、美、和、敬,茶德倡導的康、樂、甘、香等精神內涵,都與優秀人才應具備的誠實守信、吃苦耐勞、懂禮貌、善於溝通、團結協作、善於學習的個人品質等職業素養相一致,在校園融入茶文化資源感染學生,能促進學生的職業素養的養成。提升學生職業素養,滲透茶文化,不僅提升學生學習自信心,而且也能改變學生生活態度,使他們熱愛生活,熱愛人生,重視友情,樹立集體觀念,充分調動智慧,發揮潛在能力。幫助學生能在靜中思考,動中上進。遵守規則,成爲一名有技能、有素養的新時代高素質技能人才。

2.3培養學生的禮儀規範

禮儀是“禮”和“儀”兩個詞組合起來的合成詞,是在生活過程和社會環境之下逐漸形成經時間薰陶而固定下來的一種交往行爲,是符合大衆心理,有利於人際關係健康發展和人格完美的準則。也是確立維護社會秩序爲核心內容的價值觀念、道德規範及與之相適應的行爲方式。在禮儀教育方面,其內容包含了生活中的各個層面,大到理想、信念、精神風貌,小至衣着、舉止、言行及接人待物。從對象上細分,可以劃分爲個人禮儀、公共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等。茶禮儀是茶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稱號,職場或日常生活中,人們都很注重禮儀。目前,高職院校採用“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在拜師儀式上,徒弟要向師傅敬茶,代表拜師求技,謝師恩,是一種儀式,也是一種教育,在社會或民間,要拜師學藝,也有敬茶的習俗;新人舉行婚禮時,要向對方父母改口敬茶;學生在學校提前學習和掌握茶文化知識,能培養學生的禮儀規範,對未來走上社會發展帶來幫助。

3以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爲例,“茶文化進校園”的形式

推進茶文化進校園活動,讓“茶爲國飲”的理念從學校傳播到千家萬戶,再傳播到四面八方,這對於打造“中國名茶茶鄉”,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全面提升學生的文明素養,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3.1開設茶文化必修課、選修課

茶文化是茶道和茶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弘揚茶道,是學習茶文化的必修課,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諸事物的執行軌道,是順其自然的軌跡。茶道則是來自自然的沐浴,是心曠神怡、心無旁騖的美感之道。而茶藝便是選茶、洗茶、煮茶、燙壺、溫杯、聞香、品茶等過程的藝術,也是傳承傳統美德、追求完美的一種藝術。進一步理解,茶藝不僅僅是單純的藝術,而且還是蘊藏深厚文化的藝術。茶藝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又彰顯和發揚了現代生活的藝術形式,同時還滲透到文學、美術、舞蹈等領域,形成了正如蘇軾所云的“除煩去膩,世故不可無茶”的茶文化。現代社會隨着生活質量和人性品質的提升,越來越追求茶文化的品評,追求茶葉的色、味、形,追求茶藝的每一個操作藝術,追求品茗與藝術的完美結合,追求呈現形式與精神的完美統一。學院開展茶文化教育,需要明確必修課、選修課,要結合市場變化和經濟需求,學院在教學上突出茶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緊跟時展步伐,明確創業就業導向。旅遊管理系各專業開設茶文化必修課;“一村一大”農民大學生開設茶文化必修課;學院其他系部開設選修課。

3.2研發茶餚茶點

茶餚,即用茶葉入餚後烹飪而成的菜餚。茶葉入餚,一般有四種方式:一是將新鮮茶葉直接入餚,二是將茶湯入餚,三是將茶葉磨成粉入餚,四是用茶葉的香氣熏製食品。茶點,是在茶道中份量較小的精雅的食物,是在茶的品飲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一類點心。茶點精細美觀,口味多樣,形小、量少、質優,品種豐富,是佐茶食品的主體。研發茶餚茶點。在保持中餐、西餐、西點、雕刻、麪塑、調酒、咖啡等烹飪傳統技術的同時,旅遊管理系烹飪類專業師生,要成立茶餚茶點研發工作室。茶餚茶點在形、色、味上進行創新,追求產品精細化,滿足消費羣體的審美需求。

3.3建立大學生茶吧試驗點

茶源自中國,喝茶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身爲炎黃子孫的一員,茶可以不喝,卻不能忽視這固有的茶藝文化;有鑑於此,建立大學生茶吧試驗點,提供最完整、正確的茶藝文化資訊和普及茶葉知識,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瞭解到茶的基本常識及生活文化的相關性。積極弘揚傳統文化,迴歸自然健康。建立以茶水爲特色的服務性茶吧,提供以國學爲主的書籍,方便學生交流學習,建立非營利性,大學生創業基地。

3.4開展茶文化講座和社團活動

歌以詠志,詩能陶情,茶可清心。一花一世界,一茶一乾坤。茶,是最精典的植物,生於青山,長於幽谷,結廬林間。從唐人陸羽的《茶經》中走出,飲盡山靈水秀,意蘊人間風情。茶裏乾坤大,壺中日月長,那濃濃的釅,就是全部的人生。茶源自中國,喝茶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身爲炎黃子孫的一員,茶可以不喝,卻不能忽視這固有的茶藝文化。開展茶文化講座和社團活動,弘揚茶藝文化資訊和普及茶葉知識,舉辦茶文化相關技能比賽與品鑑、展示等活動。學習茶藝技巧,溫杯、投茶、洗茶、燙杯、沖泡、出湯、分茶、奉茶、品茗,體會茶文化所帶來的安逸與親和,感受茶文化所展現的人文魅力。總言之,茶有八德:康、樂、甘、香、和、清、靜、美。清茶一杯,廉潔清白,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的廉政之舉,也是現代社會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現。新時代教育茶文化走入學校,透過學習茶禮儀、茶藝表演等,更好地學會了尊重他人,照顧服務他人,分享給別人的意識,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和集體意識。將茶文化融入校園,內涵深入到學生心中,引導學生以和爲貴、以人爲善、禮貌待人、誠實守信,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對促進我國倡導的文明、團結、廉潔、和諧社會是十分有益。

參考文獻

[1]何關新.淺議推進茶文化進學校工作的重要意義[J].中國茶葉,20xx.03

[2]羅釵霞.淺談“茶文化進校園”[J].貴州教育,20xx.02

[3]侯首輝.茶文化在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中的應用芻議[J].新西部,20xx.20

[4]焦巧.傳統茶文化在高職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中的實踐研究——以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爲例[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06

[5]葛晉綱、劉敏、王潤賢.以茶爲媒文化育人——江浙地區“茶文化進校園”活動之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xx.39

[6]金疆.學校茶文化教育的現狀及實效性研究[J].農家參謀,20xx.2Z

茶文化論文15

摘要:隨着當前人們對生態環境和綠色宜居有着極高要求。而在城市現代化建設不斷開展的今天,完善園林景觀設計規劃,補充現代建築設計有着重要價值和作用。但是目前園林景觀設計開展過程中,有存在設計理念和內涵缺失的問題,完善其設計內涵極爲必要。本文擬從當前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分析入手,結合傳統茶文化元素的具體內涵和價值分析,根據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方向和要求,從而探究傳統茶文化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思路。

關鍵詞:傳統茶文化元素;園林景觀設計;應用探索;設計理念;文化內涵

隨着當前我國城市化建設日益發展,如今在建設過程中,對園林景觀設計活動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完善開展園林景觀設計不僅符合人們對綠色、生態的關注點,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從而增進人們的幸福指數。完善開展園林景觀設計活動,需要我們優化設計理念,融入文化內涵,提升整個設計活動的品質與價值。而傳統茶文化元素正是當前優化園林景觀設計活動開展的基礎和關鍵。

1當前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分析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於迅猛增長的全新時期,如今人們的生活理念也更加成熟和完善,當前人們在生活中更加註重生活的品質和健康,因此綠色、生態的生活就成爲人們的普遍嚮往。所以在高層建築不斷建設的同時,人們也期待能夠打造適合人們居住,能夠讓人們感受到生態綠色的現代園林景觀。透過對當前園林景觀設計開展狀況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其建設數量,還是其理論應用都實現了重要發展。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雖然當前整個園林景觀設計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其建設設計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問題和不足。具體而言,主要表現爲:首先,在園林景觀設計建設過程中,缺乏應有的創新與自身特色,千篇一律現象嚴重。目前,很多園林景觀設計活動都是互相抄襲,互相借鑑,而根本不考慮自我創新,自我突破。其次,在園林景觀設計建設過程中,缺乏應有的趣味性和內涵。園林建築存在的主要目的在於供人們業餘生活使用,因此趣味性和內涵性是整個景觀設計建設活動開展的重要要求。但是目前很多園林景觀在建設過程中,並沒有賦予其應用的趣味性。此外,在整個園林景觀設計建設中,其過多現代施工技術和施工素材,從而使得整個園林景觀設計活動缺乏與具體的設計環境相融合,從而讓整個園林景觀呈現出設計與應用相脫離的問題。不僅如此,當前很多園林景觀設計開展過程中,其也未能將消費者的消費期待與整個設計相融合。目前很多園林景觀都是處於公益性質建設或者以輔助性元素建設,因此很多建築方和設計方都未給與其充分重視。最後,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缺乏對傳統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設計缺乏靈性和理想的觀賞效果。我國是傳統文化大國,在整個文化體系中,有很多值得被傳承和借鑑的元素。同時這些元素也是人們的期待,就需要探究傳統文化體系中,能夠被我們有效借鑑和融入的元素,從而實現理想設計效果。

2傳統茶文化元素的具體內涵和價值分析

我國是茶文化大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傳承,逐漸形成了系統化的茶文化體系。茶文化元素是一項融入了物質元素、文化元素和精神內涵的元素體系。因此,全面認識傳統茶文化元素的內涵和特點,能夠爲我們開展各項活動提供有效幫助,同時其也有自身獨特價值。

2.1傳統茶文化元素的具體內涵分析

我國的飲茶歷史可以推至先秦時期,而社會大衆飲茶則在唐朝以後逐漸成熟,完善。隨着人們飲茶習慣不斷形成,茶與社會文化之間逐漸融合,並形成了包含多樣元素的茶文化內涵。其至今,仍然在影響着我們的生活。而透過對傳統茶文化元素進行有效認知,我們可以看到,傳統茶文化元素是以精神理念和行爲規範引導爲核心,以茶葉等物質元素爲基礎,融入了茶藝術文化資源的系統化元素體系。因此,透過有效傳承傳統茶文化,能夠幫助我們形成成熟而且完善的價值理念。隨着人們對健康養生日益重視,如今飲茶風氣再熱,其必然爲整個茶文化發展融入全新的時代內涵。

2.2傳統茶文化元素的傳承價值分析

我國是傳統茶文化大國,在長期的飲茶過程中,形成了完善的茶文化體系。透過對傳統文化體系內涵進行有效研究,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到其中所具有的價值理念和行爲規範,同時也能對傳統茶文化形成有效傳承。傳統茶文化不僅是我國寶貴的藝術資源,也是當前我們在開展各項活動時的重要切入點。透過有效認知和傳承傳統茶文化,其能夠大大豐富我們開展各項活動的素材來源。此外,傳統茶文化元素還有着豐富的文化價值,如果能夠對該元素進行有效融入,其必然能夠實現整個活動文化內涵的實質性提升。不僅如此,傳統茶文化元素在傳承過程中,還有着重要的藝術價值,其中所所具備的豐富藝術資源,如果能夠將其系統化融入,必然能夠提升其整體設計水準。

3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方向和要求

在城市化迅猛發展的今天,園林景觀已經成爲彌補城市化建設的重要點綴,合理有效開展園林景觀設計能夠大大優化人們的生活環境。因此隨着當前園林景觀設計開展日益成熟,結合消費者和市場的客觀要求,整個園林景觀設計在開展過程中,其發展方向和具體要求主要表現爲:首先,需要將現代景觀建築材料與傳統設計理念實現系統化融合。實際上,現代景觀建築材料並非不可應用,如今整個建材市場也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在這一過程中,建築素材也更加完善,比如火山石,仿生石材等等也有着更加廣泛的應用。因此,合理使用這些素材也能夠爲優化整個園林景觀設計效果提供重要幫助。當然想要應用好這些素材,必須充分堅持將素材應用與設計理念相融合,確保兩者相匹配、相契合。其次,充分注重賦予整個園林景觀必要的文化內涵,尤其是要彰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等獨特性文化內涵。想要實現理想的園林景觀設計效果,就要確保設計出來的園林景觀具有獨特性,而新、奇、特也是當前人們的消費理念和關注點。最後,必須充分注重對傳統設計理念進行有效創新與完善,尤其是要注重將時代元素與傳統元素的有效融入,從而賦予整個園林景觀更爲完善的價值理念。所謂時代元素,就是當前整個時代發展過程中,其具有的元素內涵。而傳統元素,則是傳統文化體系。比如,傳統茶文化作爲整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核心,其中也有很多元素可以被借鑑融入到整個園林景觀設計活動當中。

4傳統茶文化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思路

開展園林景觀設計能夠有效豐富人們的生態綠色環境需要。而隨着園林景觀活動建設日益成熟,無論是園林景觀設計的具體理念,還是具體的園林景觀設計活動,都存在較大不足。比如其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缺乏綠色元素和時代元素,整個園林景觀設計活動未能展現其應有的生態和綠色,未能展現園林景觀設計活動的價值和作用,因此隨着當前園林景觀建設活動日益頻繁,優化整個園林景觀設計活動開展的具體思路就尤爲必要。對於園林景觀設計活動開展來說,如果其在開展過程中,能夠充分融入傳統茶文化元素,那麼其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園林景觀設計水平,同時也能夠賦予整個園林景觀設計的應有內涵。想要有效應用整個傳統茶文化元素,需要做到:首先,要適當借鑑茶文化中所包含的元素,豐富整個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使用的元素內容。傳統茶文化體系是系統化的元素體系,其中有很多元素都可以被借鑑應用到整個園林景觀設計中來。尤其是隨着當前人們對健康養生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傳統茶文化元素的綠色生態更具傳承和具體應用價值。在園林景觀設計時,不能一味堆砌建築素材,要結合人們對需要內容,優化素材搭配。其次,要結合傳統茶文化所倡導的和諧統一理念,優化園林景觀設計素材使用,提升園林景觀建設與周圍環境的融合性和匹配性。以往園林景觀設計開展過程中,其重要問題就是整個設計開展過程中,忽略了與周圍環境的有效融合和搭配,從而影響了園林景觀的觀賞效果。而傳統茶文化中重要的內涵就是要有統一理念。最後,要充分注重將傳統茶文化的文化理念及內涵融入其中。透過賦予整個園林景觀設計相應內涵,從而實現理想設計效果。文化內涵是當前整個園林景觀設計中,最爲缺失的內容,也是影響整個園林景觀品質的重要原因。所以當前我們在優化開展該設計時,要融入必要的情感內涵,透過融入園林景觀中必要的人文內涵,從而在提升整個園林景觀品質的同時,讓人們充分感受到整個園林景觀中所具有的人文內涵和價值情懷,從而提升其觀賞效果。

5結語

目前在整個園林景觀設計開展過程中,其普遍存在設計理念缺失的問題,因此,豐富設計理念,融入全新內涵對於整個園林景觀設計來說,有着重要作用和價值。透過對傳統茶文化元素的內涵與特徵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如果能夠將這一元素融入到整個園林景觀設計活動中,其必然能夠在有效豐富園林景觀設計元素的同時,提升整個景觀設計的品質和內涵。當然,這一過程中也實現了傳統茶文化元素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祖貴.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xx(11):156-159.

[2]沈克寧.中國傳統文化造景元素在主題園區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xx(3):221-225.

[3]孫曉翔.域傳統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與發展[J].農村生態環境,20xx(16):136-139.

[4]張毅川.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xx(8):181-184.

[5]陳亮明.現代景觀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研究[J].四川建築科學研究,20xx(18):252-255.

有關於茶文化的論文2篇

  中國茶文化對世界影響功能顯著。以茶會友是茶文化最廣泛的社會功能之一。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有關於茶文化的論文,一起來看看。

  有關於茶文化的論文1

  茶服設計與茶文化研究

  摘要:飲茶具有很多好處,比如安神、靜心和陶冶情操,可以拋除一切雜念,與禪宗美學所表達的寧靜、自然和簡約的理念不謀而合。隨着中國傳統茶文化的不斷蓬勃發展,時代文化符號的再度興起和迴歸已經成爲一種趨勢,茶服飾文化正是在這種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衍生並發展起來,同時,茶藝服飾已經成爲急需系統化和科學化的問題。本文就我國茶文化的發展與茶藝服飾的演變進行探討,以期爲現代茶服飾設計的系統化和科學化提供借鑑。

  關鍵詞:中國茶文化;現代茶服;設計;系統化;科學化

  伴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觀念和審美情趣都出現了質的改變,人們越來越關注精神文化生活。在浮華的都市中,品茶已經成爲了一種時尚的生活追求,茶藝師穿戴的服飾已經成爲茶藝欣賞的一個重要內容。茶禮服飾要想真正地體現出中國文化特色,就需要從文化藝術傳統的美學思想和哲學觀點上進行深層次的研發,只有這樣,中國的茶服文化才能發展壯大,進而向世界傳播。

  1茶文化透過茶服進行着動態傳播

  現代社會中品茶已經成爲了一種時尚的追求,在品茶和茶藝展示的時候,需要透過服飾將茶道、茶境等結合成統一的整體。茶道、茶文化和茶服飾三者之間相輔相成,都將以迴歸自我、返璞歸真的生活態度進行淋漓盡致的展現。在當今社會,私人茶事交流、茶俗文化交流以及茶道文化禮儀演示的時候,都需要由茶服飾來進行文化的傳承,將其獨具特色的視覺美感真實地進行展現,茶文化在國際傳播中獨具特色的動態呈現內容之一也是透過茶服飾來展示的。但是,遺憾的是,直到今天,我國也沒有屬於自己的、代表着中國傳統特色的、包含着豐富茶文化的現代茶服飾。服飾代表着一個民族的文化特徵,真實地展現了人們的精神風貌和思想觀念,同時也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藝術,服飾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受到各種文化意識形態的影響,從而形成各種各樣的藝術風格。茶服飾作爲茶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應該將茶文化所具備的精神文化意識形態完全融入到服裝設計中,而同時,一款極具視覺形態美、傳承文化內涵的茶服飾對傳播茶文化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作爲一款新興的日常着裝和職業裝,我國現代茶服飾目前在文化內涵傳承和創新設計方面還比較落後,所以,現代茶服飾的拓展空間和發展潛力還是比較大的。

  2當代茶文化服飾設計理念

  2.1茶道合一

  道家是最早了解茶的養生保健功能的門派,同時道家也是最早重視茶的精神功能的門派,他們認爲茶可以較好地修身養性,道士們在時,往往要有茶相輔助。道家之所比較喜歡飲茶,與他們的思想理念有着直接的關係,他們認爲透過喝茶、品茶可以脫胎換骨,因此傳說中的黃山君和神仙丹丘子都比較喜歡飲茶。道家茶服給人的感覺是比較素雅、乾淨的,他們的最高境界就是空靈、清逸,所以道家茶服所營造的內心世界是自然、純淨的。在《中國茶謠》中,道家茶服傳承了道家傳統道袍的形式,道家思想中比較崇尚“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虛實相生”,比較注重自然、流暢的氣韻,道家茶服是從道家八卦圖形中演變而來的,服飾的主要色彩爲淺灰藍色,外面還要罩上一層白色袍衫,領口處使用的是交領設計的元素,外袍追求的是自由、寬鬆。道家茶禮的表演者通常會選擇青灰色的袍服,整件服飾給人隨意、飄逸的感覺,比較符合道家茶文化的意識特點,絲棉混紡是道袍主要使用的面料,這樣穿着比較舒適,線條比較柔韌,具有較強的立體感,比較符合人的身體曲線,有仙風道骨的感覺。

  2.2禪茶一味

  茶與中國佛教禪宗有着親密的聯繫,伴隨着禪宗越來越盛行,佛門中飲茶的信徒也越來越多。在中唐時期,百丈懷海創設了《百丈清規》,從此後在寺院中茶禮變成了一種必須遵守的規定。禪堂中,必須用茶來供奉各位大佛,用茶來接待所有的信徒,茶可以使人的內心變得更加純淨。對那些僧人而言,飲茶已經成爲他們每日的必修課,茶可以使他們快速地進入到打坐的狀態中。在《中國茶謠》中,男性居士的茶服與僧袍的款式比較接近,使用的顏色爲偏深磚紅色,給人以雄渾、質樸的感覺,茶服的層次比較多,且非常緊密,從而展現了敬慕、虔誠的心態,使用蓮花暗紋刺繡圖案來裝飾衣領,佛教中認爲蓮花是比較吉祥的花,非常的聖潔。柞蠶絲面料來製作外袍,感覺比較質樸,同時搭配緞面交領來修飾,整款服飾給人清雅、大氣的感覺。女性居士的茶服是比較傳統的長衫,將領口設計成立領的形式,使用雙色雙層真絲紗質面料製作,整款茶服具有較強的垂蕩感,比較細膩、自然,服飾的特點與禪定的理念相融合,從而使茶服文化與茶禮形式的美感實現了有機的融合。

  2.3茶儒同禮

  儒家茶禮嚴格遵循儒學經典理念,崇尚“仁”的思想觀點,這也是儒家茶禮最核心的內容,儒家文化和茶道禮儀實現了有機的融合,藉助茶的沖泡過程將儒家教義精神進行了不斷的昇華。在進行茶服設計的時候,服飾的靈感來自於漢服,儒家文化比較推崇仁、義、禮、智、信的觀點,孔子比較維護周朝建立的規章制度,他認爲正色應該是黑、白、青、黃和紅,其他的所有顏色都屬於間色,同時將正色和間色附加上尊卑貴賤的等級象徵,服飾的色彩非常明確,不可以存在顛倒和混淆的情況,比如《論語》中就比較明確的記載“惡紫之奪朱”,使用“禮”來保持單色的純正位置,因此服飾全是純正的調或者是大紅色調。服裝設計的時候,通常會使用不對稱的配色進行搭配,整款服裝給人的感覺爲看上去比較完整,但是仔細分析又存在一定的缺憾美。儒家服飾將儒家的精神理念進行了完美的詮釋,每一款茶服都有着不對稱的元素在其中,具有較強的動感和時尚性,服裝製作的材料爲真絲軟緞和真絲織錦緞,將儒家茶道的正統經典視覺進行淋漓盡致的展現。

  3將茶文化融入現代茶服飾設計中

  3.1在廓形設計中滲透茶文化元素

  在設計茶服方面,立體透視與平面透視對比而言,更注重後者,根據茶藝的有效性、實用性要求,也就是飲茶者、泡茶者不會由於服飾的原因而影響茶藝的順利進行。在設計廓形中滲透茶文化元素可從如下兩方面得以充分彰顯:一方面,我國服裝市場中服裝類型、服飾樣式都是很穩定的,大多數服裝都是上衣下裳的類型,這種審美特徵受到了我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在這種文化思想的影響下,國內傳統服裝廓形都在追求工整、對稱,在寬大舒鬆的包裹中,人們大部分肢體都被包裹起來。根據這一情況,在茶服設計中,可以根據竹子外形高挑、嚴謹、穩重和對稱的特徵來進行設計。另一方面,以泡飲龍井茶爲例,在泡飲時,幽香滿溢、色澤翠綠,讓人看了就有一種忍不住想品嚐的衝動。所以,在設計茶服廓形上,結合龍井茶泡飲中靈動飄逸、香飄四溢的特徵,透過至少兩層的搭配,注重服裝和人的立體空間形象,突破傳統服裝設計的對稱形式,以體現出一種飄逸、自如的氣質,這種氣質來源於人們在服裝穿着中所產生的光澤、曲線、動靜節奏的掌握,在設計茶服飾輪廓中發展自然、寬鬆的款式,與形式美要求相符,也能在不自然間體現出古典高雅的氣質。

  3.2在設計面料中滲透茶文化元素

  亞麻布是國內特產之一,具有“天然纖維之王”的美譽,其觸感、手感都是極好的。製作亞麻布需要透過十三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認真、仔細,一道工序出現錯誤,就會影響到亞麻布的整體質量。品茗也要經過很多道工序,品茶者身着亞麻製作而成的面料,在整體上給人一種平衡、舒適感,也能體現出一種天然的韻味,體現出別樣的雅緻美、簡約美、整體美。歐根紗是一種半透明的輕紗,與真絲產品相類似,但價格要比真絲產品便宜很多。歐根紗透過染色之後,呈現出一種鮮豔的顏色,面料材質輕、柔、軟,但它必須要懸垂掛置,避免出現褶皺。在設計茶文化服飾中可利用歐根紗面料的特徵,尤其是其褶皺,這種不着痕跡的、自然形成的褶皺,在人體行走過程中,在光線的折射下會形成一種亦真亦幻的光,給品茶者營造出一種飄飄欲仙的氣氛。在方案設計時,應利用兩件套設計形式,在外罩綠色的歐根紗面料中,面料絲滑、垂墜、唯美涼爽,給品茶者一種輕盈、飄逸的感覺;在內裏上利用亞麻樸實的天然面料、視覺上的粗糙,爲品茶者創設出一種返璞歸真的氛圍。將兩種材質完全不同的面料搭配在一起,起到相互映襯、互補缺點的效果,在整體上體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視覺效果。在服裝肩部和下襬之處,將紡織顏料繪畫茶文化元素置於其中,其整體佈局與水墨畫中“留白”效果有相同之處。紡織顏料具有色澤鮮豔、類型多樣等特徵,卷草紋、荷花等部分代表着茶文化的元素,都被描繪得繪聲繪色、活靈活現,具有較強的視覺美感。雖然看起來很簡潔,但是製作過程卻是很複雜的,每一塊圖案都需要多次推敲,其位置和大小都要和茶服統一、協調,穿在身上有一種整體的對稱美感。但要注意整體格調的協調和統一,防止過度堆砌茶文化元素,避免給品茶者造成視覺累贅。既可以直接選取面料使用,也可以在面料上展現傳統手繪。

  3.3在色彩設計中滲透茶文化元素

  對於一整套服飾來講,其色彩是很關鍵的,色彩最先映入人們的眼簾,在整體設計中最爲重要,具有先發制人的作用。在設計茶文化服飾色彩中,應考慮到當代飲茶環境的特徵,禁止胡亂搭配,追求典雅、素樸之美。一是,從宗教上看,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文化推崇“禮”的思想,孔子構建起色彩典章制度,將顏色分爲正色和間色兩種,正色包括紅、白、黃、黑和青五種,其餘顏色爲間色,正色與間色代表着主僕、貴賤之分,在定義服裝色彩中不能將正色與間色混爲一談。但以老子爲代表的道家推崇“順其自然”的思想,主張平淡素淨之美,將青色、、白色、皁色、紅色這五種顏色視爲正色。結合道家和儒家所劃分的正色,在設計茶文化服裝上進行整體規劃。從茶葉本色而言,可以將綠色作爲整體設計的基本色調,茶葉生長在雨水充沛的環境中,給人一種綠色、清新的感覺,綠色代表大自然、代表環境,是全世界人們都在追求的自然色彩,與偏冷色彩、不同明度的顏色對比而言,綠色不但不會打破空靈感,而且還有一種強烈的清爽感,豐富了飲茶的整體意境。在設計色彩中,將綠色和白色兩種自然色彩相融合,白色的雅緻、簡樸特徵彌補了空靈意境的不足,在整體意境中凸顯出一種朦朧美。另外,也可以在設計主色調時,選用白色這種素淨、平淡之色,清新淡雅的鵝和白色兩種顏色融合,色系簡潔、柔和,給人一種簡約美。而普洱茶、紅茶這類型的茶葉,在沖泡後,顏色呈現出棕色、紅色,醇厚深沉、穩重,整體上具有磅礴的氣勢。在茶服廓形、面料和色彩設計中,滲透茶文化元素均可以直接或間接應用日常生活或者自然界中的物品,在滲透茶文化元素中,突破具體形象的,對其進行創新和提煉,體現出一種獨特、別緻的美感,爲品茶者帶來一種賞心悅目、神清氣爽的感覺,讓他們帶着這種美好的感覺品茶,進而感受到品茶的樂趣。

  4結語

  茶服在進行設計時,將地域風俗和歷史文化進行有機的結合,以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傳統爲底蘊,同時接受現代文明的改造和影響。茶禮服飾要想真正體現出中國文化特色,就需要從文化藝術傳統的美學思想和哲學觀點上進行深層次的研發,只有這樣,才能將中國的茶服文化傳遍全世界。

  參考文獻:

  [1]鍾斐.生態茶服秀———茶文化國際傳播中的動態呈現[J].農業考古,2013(5):67-69.

  [2]姜添文,張.淺談中國茶文化中體現出的道家理念[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3):54-57.

  [3]蔣琳.傳統神韻的變換--淺析傳統圖形在現代服飾圖案設計中的借鑑、融合、創新[J].新課程(下),2012(7):89-92.

  [4]黃玉冰.中國茶服的設計研究[J].絲綢,2011(7):92-95.

  有關於茶文化的論文2

  當代中國茶文化和茶服研究

  摘要:隨着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國茶文化也得到了有效推廣和傳播。茶服成爲一個全新的茶元素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在茶文化的傳播中呈現出傳統與時尚的完美融合。

  關鍵詞:茶文化;茶服;文化傳播

  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傳統文化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發展,並由此產生了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化形態,中國茶文化也得到了廣泛傳播與推廣。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蘊含着豐富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底蘊,在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歷程後,茶文化也得到了不斷的延伸和創新。隨着世界經濟交流的日益頻繁,中國茶文化成爲世界文化的寶貴財富。

  1中國茶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提升了中國的軟實力,即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發展。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和優秀代表。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茶文化與中國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產生了密切的關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茶文化內涵。儒家有內省、和親的思想理念;佛家清淨、禪機;道家有天人合一的思想。這些豐富的思想理念在一杯茶中得到凝聚和體現,並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中國茶文化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力量,在茶文化中可以獲得更豐富的精神寄託,以茶交友,以茶明志,以茶修身,茶既豐盈了人的內心,也昇華了人的品質。從古至今,人們賦予了茶豐富的思想內涵,並將茶與情感、禮儀聯繫在一起。從皇室貴族到平民百姓,人人愛茶。尤其是古代文人墨客,對茶的喜愛已經達到了癡迷的地步。在茶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茶文化與其它藝術不斷融合,體現了更強大的社會文化功能,並滲透到社會的風俗習慣和價值體系中。茶文化的終極價值體現在人們能夠在平等、自強、自主的社會中生活,只有如此,才能夠使中國價值被世人所接受和尊重。

  2茶服的動態審美特徵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斷提高,生活方式與審美理念都發生了質的變化。人們對於精神領域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飲茶是當前城市人羣最喜愛的一種休閒方式,能夠給忙碌的人們提供一種放鬆身心的機會。在茶藝和茶道過程中,服飾與茶需要進行有效的融合,以體現茶文化的藝術內涵和審美價值。茶服是在行茶時所穿的服裝,早在漢代,就有關於茶服的記載。茶服是茶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一,其中包含了服裝和服飾。從茶服的發展歷史來看,雖然在一些茶藝表演中也採用了專門的服裝,茶服的式樣也在不斷增多,但是主要特點是以仿古爲主。這種古裝茶服從設計到服飾都與中國傳統文化不相符合,其中缺少了茶文化元素和時代特色。由此,茶服具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特色的服飾,能夠體現茶文化內涵,具備茶藝表演功能的服裝。隨着對茶服研究的深入,近年來有研究者提出了茶服秀的概念,即將茶服與時代發展相融合,集合古典與時尚元素,將生態理念滲透入茶服設計中,透過各種時裝秀展示中國茶服風采,體現茶服的審美特色。茶服的動態審美是指茶服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神態。茶文化的深刻思想內涵不僅可以透過茶藝、飲茶等方式呈現,同時也可以透過服裝表演等方式呈現,茶服可以作爲一個全新的動態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展現其豐富的審美特徵。在現代資訊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中國傳統文化也面臨着流失,歷史的迴歸成爲人們推崇的時尚潮流。茶服作爲人們精神生活中的衍生品,不僅代表着中國傳統茶文化,同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只有真正挖掘出茶服中所蘊含的茶文化內涵,才能對茶服做出準確的定位,使其成爲代表中國文化特色的藝術品。

  2.1音樂審美

  在茶服的呈現過程中,音樂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能夠使觀衆形成聽覺與視覺的統一,獲得審美的享受。音樂具有流動性和節奏感,表演者在演出時,音樂能夠烘托出熱烈的氣氛,使觀衆產生情感的共鳴。在音樂的配合下,人們能夠從表演者身上看到更具流動性的美感。音樂能夠給予人們茶服創作的靈感,並透過音樂展現設計師的構思與效果。對於欣賞者來說,既能夠看到茶服的色彩、圖案和樣式,滿足視覺享受,同時也能夠從中獲得精神的愉悅。音樂與茶服的融合,能夠利用音樂提升茶服的表現力,引導和啓發觀衆的聯想。其次,利用音樂與茶服的結合,能夠使表演者更好地把握茶服內涵,用音樂這種無形的藝術提升觀衆的審美情趣,使茶服的呈現更具節奏感和鮮活性。同時在欣賞茶服時體會到傳統茶文化的深刻內涵和優美意境。

  2.2服裝審美

  茶服是茶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隨着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不斷增強。茶服作爲服裝的一類,也被設計師賦予了生態理念。茶服不再只是一種行茶服裝,更具備了環保安全的優點,穿着之人能夠從中感受舒適放鬆的心情,尋求迴歸自然的精神體驗。傳統茶服具備了傳統的民族服飾特點,從布料、圖案到樣式,都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服飾元素,可以說,傳統茶服體現的更多是古代服裝的特點,而茶文化氣息卻不夠濃厚。隨着茶文化的不斷髮展演變,茶服也出現了不斷的創新,茶文化內涵的滲透,使茶服的設計與茶文化的融合更加緊密。生態理念的滲透爲茶服提供了更新的設計元素。茶服之所以被設計師注入生態理念,與茶服本身的特性有着密切關係。茶是一種自然之物,隨着歷史的發展變遷,茶被賦予了更豐富的時尚元素,與時代潮流逐漸融合。茶服作爲茶文化的代表,被賦予了優雅純粹的特點,同時具備古典與現代相融合的氣息。因此,茶文化也被看作現代時尚元素的代表之一。茶服是茶文化與民族傳統服飾相結合的服裝,在茶藝表演中,茶服的運用十分廣泛。茶藝表演者的服飾對於表演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茶服具有濃厚的茶文化底蘊,其次,茶服與茶藝及環境相融合,需要設計師的專業設計才能更匹配。茶服是視覺藝術與文化藝術的融合。優秀的茶服不僅美觀典雅,而且能夠與茶藝融爲一體,體現出深遠的意境之美,令品茶之人獲得身心的愉悅,並且從茶服中感受到茶文化的藝術魅力。

  2.3表演審美

  除了茶藝表演外,服裝表演也使茶服呈現出另一種美的方式。隨着社會的進步,現代服裝表演形式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儘管基本形式仍然是傳統模式,但是卻在表演中加入了許多流行元素。優雅的茶服配以美麗的模特,在各種音樂燈光背景下進行展示,使商品與藝術品得到完美的結合,不僅營造出濃濃的茶文化氛圍,同時也爲觀衆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想象空間。模特賦予了茶服生命,模特的姿態充分體現了茶服的性格特點。模特是流動的,音樂與燈光是流暢的,一切藝術元素都在茶服中變換交融,使茶服這一服飾傳遞出豐富的情感,不僅滿足了服務表演藝術的發展需要,同時也對中國傳統茶文化的傳播與推廣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作用。

  3茶服在茶文化活動中的展現

  中國茶文化有着悠久的發展歷史。飲茶是中國人最喜愛的休閒方式,已經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我國許多城市,都有飲茶的風俗習慣,例如杭州有全民飲茶日的法定節日。全民飲茶日有着廣泛的影響力,不僅國內的多個城市積極響應,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也紛紛向當地民衆贈送中國茶,使中國茶文化得到積極的推廣和傳播。2012年,在杭州白堤首次出現了生態茶服展示,也成爲當時人們熱議的話題。這場時裝秀主打生態理念,雖然沒有精美的舞臺效果和走秀場,模特也並非專業出身,但正是這種自然而充滿青春活力的表演,體現出茶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也將茶清新自然的特性展露無遺。模特與觀衆近距離接觸,不僅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使表演更加自然化、生活化,同時也營造出一種更直觀的藝術美感。各種優雅美觀的茶服表演爲觀衆帶來了愉悅的視覺享受。許多來自國外的模特也給茶服增添了異域風情。在此次全民飲茶日活動中,茶服表演成爲當天的亮點。尤其是活動在結束後,還向全國各地的茶館及茶企業及個人徵集各種特色茶服,並進行評選活動。此次活動也吸引了許多茶服設計者以及從事茶藝表演的參與。由此,更多的茶服作品得到展示。這些茶服作品,不僅體現了茶的靜謐和優雅,以及茶自然質樸的特質,同時也結合了服飾的創意靈感,表達了一種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相結合的茶人思想,體現了茶、自然與服飾的精妙統一。

  4結束語

  茶服作爲茶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一,是茶藝表演中的重要組成元素。隨着茶服的發展變遷,茶服也被設計師賦予了更豐富的理念,生態茶服是茶服的創新元素,已經成爲當前時尚服飾的代表,被人們所接受和認可。此後,概念茶服、功能茶服等概念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多的團體和個人參與到茶服的設計與應用中來,爲茶服發展開拓了更廣闊的空間。各種豐富多彩的茶服表演出現在人們視野當中,吸引着人們的眼球。以茶文化爲主題的各種茶服設計也做出了越來越大膽的嘗試,不僅引領了服裝的潮流,使茶服更具創新性和時代性,同時也有力地倡導了中國飲茶之風。在古典與現代元素的結合中,充分展現了中國茶文化的時代特色,在與世界時尚接軌的同時也重新開啓了中國茶文化的創新篇章,使中國茶文化在世界範圍內得到有力的傳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繼東,胡正榮.超越與迴歸:談國際傳播的價值問題[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3(4):5-7.

  [2]黃玉冰.中國茶服的設計研究[J].絲綢,2011(7):40-45.

  [3]李曉巖.時裝表演的節奏韻律美—————動與靜[J].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1):18-19.

  [4]朱寧,王彥.展示的藝術————談服裝展示的多元化藝術表現[J].宜春學院學報,2010(1):169-171.

  [5]姜添文,張.淺談中國茶文化中體現出的道家理念[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3):160.

  [6]蔣琳.傳統神韻的變換———淺析傳統圖形在現代服飾圖案設計中的借鑑、融合、創新[J].新課程(下),2012(7):158.

 

茶文化論文,急急

茶文化 名字: 學號: 中國經歷了幾千年,中國文化也發展了幾千年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就以其獨特的韻味吸引海內外的各界人士。茶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支,極具特色,如何正確認識和理解茶文化所蘊含的豐富知識,世界各國都把研究茶文化作爲一項重要的課題,當然也是研究中國文化的一項很好的佐證。本文透過茶葉的歷史發展,茶與道,飲食,文學,哲學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關係。關鍵詞: 茶 文化 歷史 發展正文:一 茶文化的歷史 茶的歷史十分悠久。它發乎神龍,聞於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是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茶的鼻祖是中國。中國有句俗話:“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佔據的地位是比較重的。有傳說故事:“上古三皇時,炎帝神農氏,作《神農本草經》雲:“‘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據歷史文獻,我國茶葉和茶文化初興於巴蜀,自秦入收蜀以後,隨着國家的統一和各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以及交流的加強,我國茶文化不但在巴蜀其它地區,還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逐步發展和傳播,兩漢三國則是我國茶文化由巴蜀漸次向外傳播的階段。三國兩晉和南北朝時,茶由兩湖進一步傳到長江中下游和華南地區。這一時期,南方茶文化逐步發展。先秦早期,茶文化從文化歸屬的角度說,只是巴蜀的一種區域文化內涵。由漢至南北朝,茶的飲用和茶業在我國南方一步步發展,始出於巴蜀的茶文化擴展爲南方的一種文化現象。唐朝茶文化的形成與當時的經濟、文化、發展相關。唐朝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長江正是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中國的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唐朝陸羽自成一套的茶學、茶藝、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理論基礎。二 茶的發展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裏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爲如此,神農才成爲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楊氏池中擔荷。往來市聚。慎護奸偷。“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爲當時社會飲食的一環,且爲待客以禮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當時社會地位的重要。 4.六朝說:中國飲茶起於六朝的說法,有人認爲起於“孫皓以茶代酒”,有人認爲系“王肅茗飲”而始,日本、印度則流傳飲茶系起於“打磨禪定”的說法。然而秦漢說具有史料證據確鑿可考,因而削弱了六朝說的正確性。三 茶與健康 1、 茶之爲藥用,歷史悠久:中華醫藥學是一個豐富寶庫。茶之爲藥用,歷史悠久。古籍中有不少記載。如《本草》、《藥書》、《華佗食論》、《茶譜》等都記載了茶的止渴、提神、消食、利尿、治喘、去痰、明目益思,除痰去疾,消炎解毒、益壽延年等20多項功效。唐代大醫藥學家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稱:“諸藥爲各病之藥,茶爲萬病之藥”,幾乎神化了茶的藥用價值。2、 茶能降低膽固醇:根據醫學研究資料顯示,膽固醇過多的人,若服用適量的維他命C,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中性脂肪。其次,維他命C除了可預防老化之外,還可預防膽固醇過高,對維持身體健康與器官功能的正常,頗具效果。3、 茶能淨化血液:種種實驗與分析表示,茶葉含有豐富的礦物質,若每天適度沖泡飲用,必可補充人體所不足的鹼性礦物質,降低血液酸性值,達到預防血液酸性中毒的目的。其次,若長期適量飲用,除了可淨化酸性血液外,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平衡人體的各項機能。 4、茶能達到減肥目的:茶除了含有豐富高鹼性礦物質外,還含有各種維他命,相當有益健康。茶還有強力消化作用,分解脂肪及去除脂肪的明顯功能,既可防止肥胖又能長期飲用,對於那些喜食西洋料理、肉食者,是不可或缺的日常飲料。 5、茶可治療便祕:根據實際的臨牀試驗發現,茶具有促進胃腸蠕動、提神醒腦、促進胃液分泌增加食慾、有益大便等良好功效,這些功能對當前生活往往過於緊張的現代人而言,的確是一帖治療便祕的偏方。 6、茶香可去口臭:茶葉的葉綠素含有芳香成份,具有消除口臭的作用,除了可以消除飯後食物渣屑所引起的囗臭外,同時也能夠去除因胃腸障礙所引起的囗臭;其次,對於因維他命C不足,引起牙齦出血所產生的囗臭也有效。 7、抑制細胞突變及防癌:兒茶素能有效抑制細胞突變及防癌,這是近十年來研究最多且最廣泛的主題,已有太多研究報告證實,兒茶素可以有效抑制細胞突變。即使在很低濃度下,兒茶素亦可藉阻斷癌細胞之磷酸化作用,而使致癌過程中之「引發」及「促進」作用被阻斷。目前已證實兒茶素可以透過很多機制而達抗癌及抑制細胞突變之效果,如透過抑制癌細胞增殖酵素ODC活性而達抗癌作用,抑制DNA合成癌細胞及增殖,及對最終致癌物之生合成的阻斷作用……等等,總之,確實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常飲茶確可抑制細胞突變及防癌之功效。四、茶的其它知識簡介 1、易茶 易茶主要特點:1)、茶道、易道、醫道三者融合;2)、儒、釋、道三家之精華髮揮;3)、把茶葉的修身、養性、延年、益壽、扶正、祛邪之功能發揮到極致;4)、陰陽五行的時空科學現代應用。 2、茶道 茶道有很多種:中國茶道、日本茶道等。還有紅茶館。3、茶藝品茶論詩、茶與對聯、茶與書法、茶與美術、茶歌茶舞等都是茶藝。4、茶具裝飾茶壺渲染創意陶土茶具流露韻致瓷器茶具張揚風格玻璃茶具茶具有茶壺、茶船、茶杯、杯託、茶盅、蓋置。 參考文獻: 《茶之歷史》 《各國茶道》 《茶藝東西》 《茶文軼事》 《巫氏易茶》 《茶具鑑賞之茶具分類》

中西方茶文化論文

  源遠流長的茶文化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各地的文化也產生了影響。那中西方茶文化有什麼不同呢?下面是我爲你整理的中西方茶文化論文,希望對您有用。

  中西方茶文化論文1

  中西方茶文化比較

  【摘 要】在飲茶之風日益盛行的21世紀,茶文化在世界各地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和進步。茶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創造的與茶有關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世界上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30多億人飲用茶葉。中國茶傳到西方之後,經過西方茶人的發揚,形成其獨特的西方開放式茶文化。文章透過對東西方茶文化進行比較分析,旨在探索東西方茶文化的精髓。

  【關鍵詞】中西方;茶文化;比較

  一、中國茶文化溯源

  常言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由此可見,茶與人們日常生活中須臾不離。茶之於中國,不僅僅是一杯飲料,更是一種悠久璀璨的文化。中國是茶的故鄉,是茶葉的發源地。在茶文化發展過程中,它已深深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中,受中國傳統文化中儒、道、佛三教的浸染,形成了獨特的中國茶道精神。

  從魏晉時期開始,茶文化中,首先融合了儒家“中庸和諧”的思想觀念,主張以茶協調人際關係,實現互愛、互敬、互助的“大同”,並期望以茶的清廉、高潔之精神磨鍊自己的意志。其次,茶文化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茶產自山野之林,正蘊含道家“淡泊”、“寧靜”、“返璞歸真”的神韻,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佛家茶文化具有“苦寂”,以茶助禪,明心見性。佛學家認爲,茶能使人心靜,有節制,與禪宗規誡相適應。各家茶文化精神有着內在契合點和相通之處,即和諧、平靜的精神。而在明清以後,茶文化出現了一種返樸歸真的現象,茶人更追求的是茶的本身至味的內在意味,並尋求一種物我合一的境界。

  二、西漸

  茶及其衍生的茶文化均發源於中國,流傳千年,影響深遠。千百年來,茶葉在全球廣泛傳播,中國的飲茶器具、製茶工藝連同中國傳統的茶道文化和獨特的東方哲學一起播撒四方。

  古中國與其他國家、地區的茶葉貿易往來主要透過以下路線:(1)茶馬古道――向西南,傳播至和印度。在高寒地區,人們需要攝入含熱量高的脂肪,但沒有蔬菜,過多的脂肪在人體內不容易分解,而茶葉既能夠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熱。(2)絲綢之路――向西由我國的新疆傳播至中亞。在透過這條漫漫長路進行貿易的貨物中,對外輸出的商品以絲綢、瓷器、茶葉爲大宗。茶葉作爲古中國的特產,也隨着絲綢之路走向了世界各國。(3)草原之路――向北傳播至今天的蒙古、俄羅斯及廣大的歐洲地區。(4)海上之路――東傳播至日本和朝鮮,南傳播至中南半島,以明朝鄭和下西洋爲肇始,向非洲、歐洲和美洲傳播。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動脈,自中國出發之貨物主要以絲綢、茶、瓷器爲主。

  三、西方茶文化理念

  由於人文歷史和環境條件的差異,表現在飲茶時間、品茶文化行爲等方面。不管是在品茶的對象上還是方式上,不同國家不同地域的人都保持着不同的風俗和習慣。

  美國被稱爲咖啡王國,卻有大約一半人喝茶,也創造了自己的飲茶文化。崇尚快節奏的美國多數喜歡飲冰茶,這茶以飲、以涼爲主,大都是不帶任何茶葉痕跡的速溶茶。

  德國人喜歡飲花茶,但不是我國用茉莉花、玉蘭花等製作的茶葉,而是用各種花瓣加上蘋果、山楂等果乾製成的,裏面一片茶葉也沒有,真正是“有花無茶”。德國人居家飲茶是用沸水將放在金屬篩子上的茶葉不斷地衝,衝下的茶水流到茶壺內,再將茶葉倒掉,所以茶水顏色很淡,這也成了德國人獨特的“沖茶”習慣。

  在下午5點鐘喝下午茶成爲許多英國家庭約定俗成的習慣。下午茶時間可以說是一天當中充滿溫馨、其樂融融和傳情達意的美好時光。英國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客,世界上茶葉銷售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平均一年一人約需2公斤茶葉,英國人均飲茶量是中國和印度的3倍,年均飲茶2公斤。

  西方這種開放性飲茶法,雖未能如中國之茶道般上升到天地自然一體的哲學高度,但有飲茶的新生命、新傳統作基礎,普遍又活躍。

  四、比較中西茶文化異同

  縱觀中西方飲茶歷史的演變,雖相隔千年,但兩者都是先認識到茶的藥用價值,開始飲用,繼而發展成爲一種普通的飲品;茶同樣都滲入到經濟、文學藝術、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但二者品茶方式、飲茶禮儀、茶道精神等各有不同。

  (一)品飲方式的不同。中國飲茶分爲兩類,一類是“清飲”,不加入任何有損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單用開水泡喝。另一類是“混飲”,即在茶中根據個人的口味嗜好加鹽、糖、奶等,目前這種方式主要集中在少數民族地區。

  英國人在茶里加入牛奶和糖以去掉茶鹼,把苦澀的茶水變成適合自己口味的甜飲料。此外,英國人對茶葉本身也進行了改造。袋裝的速溶茶葉末代替了片片茶葉,而中國人習慣將整片茶葉放在開水裏。

  (二)飲茶禮儀的不同。在多數中國人眼裏,飲茶隨時可以進行。相比起來英國人嗜茶、尊茶的風氣要濃厚得多。一個典型的英國家庭一天至少喝五次茶。早晨醒來,主人會靠在牀上喝一杯醒早茶,提神醒腦,如果有客人,早茶就是問候客人的最好方式;上午11點鐘左右,是紅茶佐茶點;中午午餐時要喝奶茶;下午5點鐘左右是著名的下午茶;晚上睡覺前要喝告別茶。此外,還有名目繁多的茶宴、花園茶會等。

  (三)茶道精神的不同。“和、靜、怡、真”是中國茶道的“四諦”。“和”是中國茶文化哲學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靈魂。“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不二法門。“恰”是中國茶道修習實踐中的心靈感受。“真”是中國茶道終極追求。中國人飲茶常把它作爲精神的激勵與情感的寄託。與中國茶道不一樣,英國人品茶更活潑和更重社交,強調一種優雅的格調。

  參考文獻

  [1] 徐先玲,李相狀.中國茶飲文化[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

  [2] 關劍平.茶與中國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 徐永成.英倫的茶文化[M].上海:文化教育出版社,1990 (4).

  中西方茶文化論文2

  浪漫國度的茶文化

  【摘要】中國和法國雖地處歐亞兩端,隔着千山萬水,但自古以來就有着源遠流長的文化傳播與交流。本文主要以中國傳統茶文化的傳播與交流爲主題,分析茶文化在法國的傳播與交流歷程,以及這種文化交流給兩國帶來的巨大影響。此外,由茶文化的交流深入至中法兩國傳統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指出在當今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文化這個不可或缺的交流主題在國與國對外交往中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茶文化;法國;文化傳播;文化交流

  談到茶,讓我們爲之自豪的是我國不僅作爲茶的原產地,而且擁有豐富的茶種類、多處的茶產地、異彩紛呈的茶文化。此外,茶無疑作爲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併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目前,隨着我國的茶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與交流,飲茶風俗已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多個國家種茶。追根溯源,世界各國最初所飲之茶,所種之茶,以及飲茶方法、栽培技術、加工工藝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我國傳播去的。在傳播茶的同時,茶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也就顯得順應時事、理所當然。茶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是以茶作爲載體,並透過這個載體來傳播各種文化,是茶與文化的有機結合,包含和體現了不同時期下與衆不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時,由於各國不同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差異,茶文化在世界各國的交流中也就必定綻放出不同的耀眼光芒。

  提起文化,提起我國,毫無疑問,我國自古以禮儀之邦著稱,深厚的文化積澱更是爲世界文化的傳播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提到法國,無需思考,這是個極其浪漫的國度,社會生活、文化藝術各方面都瀰漫着唯美、浪漫的氣息。也正是由於法國這種文化氛圍使這個浪漫的國度在接受外來文化,注重外來文化交流時,無論是現實生活,還是精神層面,都或多或少覆蓋了浪漫氣息,與衆不同地闡釋了文化的接受、交流與融合。因而,中國茶文化在法國的傳播與交流,則更以一種清新、淡雅、浪漫的姿態豐富了茶文化自身的廣闊內涵。

  茶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在國內,自雲貴高原傳播到全國各地,即從西南地區的產茶區輻射到東南、東北地區;在國際方面,茶最早開始對外傳播的時代雖仍存在爭議,但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爲是在漢代。此後,茶及茶文化在全世界開始廣泛傳播至亞洲、歐洲、非洲等,可謂是遍及世界各地。

  目前,在歐洲,法國這個浪漫國度已經成爲歐洲的第四大飲茶國家,人均茶葉消費量僅次於愛爾蘭和英國,和德國相差無幾。在這樣一個茶葉的消費大國,我國的茶文化傳入經歷了一個與衆不同的過程,茶文化交流與融合不可避免地被賦予浪漫的文化氣息。

  中國茶傳入法國有近四百年的歷史。茶文化在法國的傳播與交流主要可以分爲三個大階段來認識,即茶文化在法國的早期傳入階段、茶文化在法國的交流融合階段、近五十年來茶文化熱在法國的興起階段。

  首先,從茶在法國的早期傳入階段來認識:1636年,荷蘭商人把中國的茶葉轉運至法國巴黎,自此,法國人開始接觸茶葉。法語中,也開始有了“茶”一詞。1700年,一艘名爲阿穆芙萊特的法國船隻,從中國運回絲綢、瓷器和茶葉等,正式拉開了中法茶葉直接貿易的序幕。但這一時期法國的茶進口貿易尚未,多是和其他貨物一起輸入法國的。1728年,法國首次在廣州建立商業據點以方便從中國收購茶葉。這樣一來,就更加方便了茶文化在法國的傳播與交流。

  茶傳入法國初期,醫藥界曾認爲茶葉中可能含有一些醫藥成份而反對飲茶。隨後又因飲茶有利於健康的觀點取得最終勝利,茶的飲用便開始被接受。但由於茶的價格昂貴,最初的飲用僅爲皇室貴族所接受。隨後,由於皇室的倡導,飲茶逐漸在法國巴黎的上層社會流行開來。與此同時,茶文化在法國的形成,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較早。原因在於,浪漫的法國人在接受茶的同時,能夠從精神層面去體驗茶文化的品味和情調。法國上流社會把茶視爲貴族飲料,有文化的人一起喝茶,並試圖從茶本身發掘出一種深厚悠遠的文化。在飲茶方式上,這一時期的貴族,除清飲茶湯外,逐漸開始嘗試其他的飲茶方式,如在茶中加入牛奶等。此外,法國的文人也開始了以茶爲對象的文學創作,如蒙忒所作的《茶頌》等。總而言之,早期的茶傳入和文化的形成,只侷限於法國的貴族階層,並沒有滲透到法國各階層人民中。

  其次,茶文化在法國的交流融合階段:即在法國大後,伴隨着貴族階級的消失,茶不再僅僅作爲貴族飲料飲用,飲茶之風在廣大民衆中開始流行。這個時期,我國茶的品種傳入法國的越來越多,專營茶葉進口的茶商開始在法國出現,後來在巴黎等地又出現了一些專營茶葉或以茶爲主的商號。這都爲中法兩國的茶貿易提供了更爲便利的條件,爲中法茶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更爲廣闊的空間。此時的法國在經營茶貿易的同時,開始了茶樹的試種,但最終以失敗告終。隨着老舍《茶館》的上演進軍法國,帶來了法國的茶館熱。在浪漫的法國人眼中,他們尤其喜歡和家人朋友一起到外面的茶館飲茶,他們認爲飲茶體現了一種團結和睦的精神。這一飲茶喜好,也直接推動了法國茶館業的發展。

  此外,這一時期茶文化在法國的發展,還表現在法國興起了喝下午茶之風。隨着法國工業化的進步,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供應點心的下午茶的出現正好適應了法國人民這種生活節奏,逐漸在法國流行開來。這些都可展現出,這一時期,茶文化在法國的傳播已經扎穩了一定的根基,法國人民根據自己的生活節奏,根據自己的文化氛圍與需求,發展了茶文化的內涵,也爲品茶類型與飲茶方式的豐富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再次,近五十年來,茶文化熱在法國逐漸興起。這一時期,法國茶葉的進口與銷售都達到了歷史上最新水平。法國的中國式茶館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幾乎遍佈於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這時的飲茶羣體已經擴展到社會各個階層,他們經常出入茶館,品茗小憩。很多法國人認爲,茶給他們帶來了新的味覺享受,茶文化給他們的生活注入了鮮活的內容。在法國人眼裏,茶已經成爲最浪漫、最富有詩意飲品的代名詞。在衆多法國文人的創作中,有關茶,茶文化的描寫和涉及開始頻繁出現。在法國,大多數法國人和中國人一樣,他們同樣不僅把茶看作是一種東方傳入的飲品,更是把茶看作是淨化自身心靈的佳品。這樣一來,茶的自身定性,茶文化的淡然、淨化的內涵,透過茶文化在法國的傳播與發展,得到了良好的補充和詮釋。

  伴着時間的推移,隨着茶文化傳播在法國的逐步深入,法國人民接受了來自古老悠久民族的茶文化,傳播着並豐富着。時代的發展,貿易的往來,交流的密切,茶文化在法國的交流方面更展現出豐富多彩的種類和異彩紛呈的樣式。自2000年以來,中法茶文化交流更是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展示在世人面前,呈現出興盛場面。其中,最主要的交流形式則是透過茶展、茶文化周、茶文化節來淋漓盡致地詮釋茶文化的悠久魅力。在這些文化展示融合中,法國人民根據自身對中國茶文化的瞭解,更加領略到中國茶道的崇高藝術魅力;領略到中國茶藝的精湛技藝;領略到中國茶文化悠遠深刻的內涵;領略到中國這個文化深厚國家的文化宗旨。

  當然,以上所提到的茶文化在法國的傳播也好,在法國的交流也罷,都是以我國佔茶文化輸出的主導地位而言的。當然,法國在接受和發展我國茶文化的同時,對我國茶文化的豐富和發展也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問題。在資料記載中,位居上海的法國人開的茶館中,客人不僅可以品嚐到正宗的中國茶,也可以品嚐到正宗的法國茶,此外,還有很多法國的奶茶,法國的下午茶的品種供客人品嚐和享用。這樣看來,無疑,茶文化的交流,乃至整個國家文化的交流,都是極具開放性,相容幷包的。

  時代是前進的,世界時發展的,文化是融合的。我們都有理由相信,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隨着中法茶文化交流的進一步深入和開展,中法兩國的茶文化在相互借鑑、相互吸收的過程中,會發展地更加美好;此外,中法兩國各自的傳統文化在求同存異、日漸密切的國際交往中,必定也會擁有更加和諧美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劉樸兵. 略論法國茶文化的演變[J]. 安陽師範學院學報, 2006,5.

  [2] 劉建生. 中法文化差異與共識[J].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6:10-15.

  [3] 汊漢. 西歐觀衆爲東方茶藝喝彩―南昌女子職業學校茶藝團出訪法國里昂側記[J]. 農業考古, 2003,6.

茶文化論文

  茶文化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有關於茶文化的論文寫作越來越多。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茶文化論文,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論文1

  茶文化與傳統音樂共通性探究

  第一篇:茶文化與傳統音樂共通性探究

  摘要: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我國文化中擁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其所代表的茶文化凝結了中國文化的精髓,是我國優秀文化的代表和千年來我國曆史文化的結晶。品茶日益成爲現代社會人緩解工作生活壓力,尋找知己思考人生陶冶情操甚至是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種有效方式。傳統音樂作爲我國文化中又一大瑰寶,集合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是我國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首先介紹了茶文化和傳統音樂的各自特點,再以兩者的共通性作爲重點研究對象,最後以茶文化中傳統音樂的應用爲切入點進一步闡述了兩者的美妙結合。

  關鍵詞:

  茶文化;傳統音樂;共通性;應用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其在我國文化中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茶更是成爲了社會生活中不可多得的點綴。其所代表的文化凝結了中國文化的精髓,是我國優秀文化的代表,是千年以來茶文化的結晶。品茶日益成爲現代社會人們緩解工作壓力尋找知己甚至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種有效方式。傳統音樂作爲我國文化中又一大瑰寶,集合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是我國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代表的中華民族特有的音樂形式和音樂風格是走向世界作爲中華文明流傳下來的根基。本文首先介紹了茶文化和傳統音樂的各自特點,再以兩者的共通性作爲重點研究對象,最後以茶文化中傳統音樂的應用爲切入點進一步闡述了兩者的美妙結合,進一步闡述了兩者的共通性。

  1茶文化與傳統音樂

  1.1茶文化

  茶文化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和結晶,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積澱。茶在《詩經》裏面就已經出現,據《詩經》記載,茶是一種具有苦味的野生型植物。在神農嘗百草的典故中也出現過對茶的描述“神農嘗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三國以前,茶一直作爲一種藥材在民間使用。魏晉南北朝時期,茶文化開始萌芽,文人雅士開始將茶作爲一種飲品,將飲茶作爲一種修身養性的重要途徑。唐代,陸羽著書《茶經》,標誌着唐朝茶文化的興起。從唐朝開始,茶道盛行。宋元時期,隨着茶業的發展和推動,茶文化也隨之越發繁榮。產茶開始規模化批量化,各種品茶社開始興起。明清時期,茶文化已經日益普及,茶業已經成爲一種成熟的行業,各種茶詩、茶室如雨後春筍,不計其數。現當代,茶行業作爲大家熟知的行業遍佈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茶葉銷售,茶社,茶飲料,茶餐廳等。飲茶更是成爲了一種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特殊存在方式。不僅如此,中國的茶文化已經傳到國外,並廣受歡迎。比如日本,將茶道發揚光大,成爲了日本文化的瑰寶。在法國人眼中,茶代表着浪漫詩意,是一種溫柔的飲品,英國人將茶看作是美容養顏的特殊飲品。

  1.2傳統音樂

  中國的傳統音樂,我國傳統文化的又一瑰寶,融合了中華民族特有的音樂風格形式和表演模式,是現當代音樂體系中的重要分支,也是我國音樂走向世界的根基。與茶文化一樣,中國的傳統音樂也有其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據相關史料記載,傳統音樂始於夏商周時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形式爲鐘鼓樂隊。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隨着民族大融合,中國的傳統音樂得到發展,其音樂形式變得更加多種多樣,融合了各民族特色。在這一時期,我國的傳統音樂開始慢慢走向世界,比如日本和朝鮮。宋明清開始,中國的傳統音樂走向成熟期。這一時期,中國的傳統音樂更加的世俗化和社會化。無論是演出人員還是聽衆都擁有更廣泛的社會基礎。同時,這一時期的音樂有一種承前啓後的作用,既繼承了上一時期的優秀音樂成果,也開創了新的音樂風格。現當代時期,中國的傳統音樂更是得到了更爲廣泛的發展和繼承。傳統音樂中的各大流派日漸成熟和固定化,表演形式也更加的大衆化。隨着一系列傳統音樂的對外演出,我國的傳統音樂也越來越被外國友人所接納,成爲當代世界音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茶文化與傳統音樂的共通性

  2.1悠久的歷史

  中國作爲茶的原產地,被認爲是茶文化的發源地。茶文化在詩經已有記載,形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其後在唐朝開始興起。陸羽所著《茶經》,代表着中國茶文化的興起。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茶文化走向世界。宋朝以後更是將茶文化發揚光大,茶業成爲一個興盛的行業。明清更是將我國的茶文化推向頂峯,茶文化盛行,各種茶詩、茶市、茶社等不計其數。傳統音樂和茶文化一樣,也擁有着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其產生於夏商周時期,以鐘鼓樂爲代表。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得到發展,形式更加多樣,更加具有民族融合的特色。唐宋元明清,傳統音樂得到了發揚和繼承,也逐漸走向成熟。現當代,傳統音樂以各種方式開始走向世界。由此可見,中國的茶文化和傳統音樂一樣,都有着悠久的歷史。這也是茶文化和傳統音樂在很多時候能夠相結合的一大重要原因。

  2.2資訊的載體

  茶文化,作爲一種在全世界廣泛流行的中國傳統文化,其在本質上與音樂一樣,都是資訊傳遞的載體。茶香的傳遞,不需語言不限形式,更不問品茶人的高低貴賤。它傳遞出一種人們只需品味只需意會就能感受的資訊,其美好其含蓄其優雅爲人所知所稱讚。這種資訊的傳遞是美妙的。同理,音樂的傳遞也是如此,品樂之人無論高低貴賤,無論男女老幼,都能從音樂中品味到自己的人生百態。無論創作音樂的人還是欣賞音樂的人都能從這音律中體會自己的情感,並感同他人的境界。由此可見,無論是茶文化還是傳統音樂,都是一種資訊的載體,傳遞着綿延的情思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2.3娛樂與藝術相結合

  不言而喻,傳統音樂儘管藝術性非常強,但是從其產生開始就被當做娛樂工具的一種。夏商周時期的鐘鼓樂,是皇親貴族們用來飲酒配樂和歌舞配樂的一種形式。不管是古代的古箏還是琵琶,都是爲文人雅士助興所用。隨着歷史的發展,傳統音樂被繼承和發揚,將娛樂化和藝術形式相結合。茶文化也和傳統音樂一樣,不管是現在還是古代,都有其娛樂成分,在古代,飲茶也是文人雅士的一種娛樂方式,和飲酒一樣。現當代,茶也成爲了當代年輕人緩解生活工作壓力、交朋結友的一種有效方式,飲茶時品音,不失爲一種美妙的生活方式。

  2.4精神世界的共生性

  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出現很大程度上充實了中華民族文化。中國的文人雅士總是將茶與自身的情操相結合,是一種高雅生活方式的典範。古詩詞中,關於茶的詩句也是不少。陸羽的“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不羨朝人省,不羨暮人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和楊萬里的“春風解惱詩人鼻,非葉非花自是香”等等詩句都道出了茶的美妙與高潔,從而表達了自身品茶的快樂。傳統音樂也是精神世界的一種投射,以音樂來傳達自身的情緒和情感,也讓聽衆瞭解這種情緒和情感,以達到精神上的共鳴。文人雅士描寫傳統音樂的詩句也是不少,如白居易“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鳴”的《琵琶行》以及岳飛“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的《小重山》等詩句都是將中國的傳統音樂上升到了精神的高度。從古至今,茶和傳統音樂一樣,都是情感表達、修身養性和陶冶情操的一種方式。由此可見,茶文化和傳統音樂在精神世界具有共生性。

  3傳統音樂與茶文化的結合點

  3.1以茶品音

  在現當代,茶文化和傳統音樂越發相結合。例如,很多民族音樂的音樂館設有品茶坊,讓你在品茶的同時能夠欣賞到優美的傳統音樂。茶和音樂都是資訊載體,當傳統音樂表達的情緒和某一種茶傳遞出來的資訊相一致時,聽衆便能夠加深對音樂的認知,同時也更能體會創作者的情感。這種寓教於茶的傳統音樂欣賞方式將茶文化和傳統音樂結合到了一起,更加促進傳統文化的發展與進步。

  3.2以音說茶

  越來越多的茶館會出現傳統音樂的表演,傳統音樂作爲背景音樂有利於品茶者的情緒渲染,也增添了不少高雅氣氛。在很多大型優質的茶館,不同的茶會選擇不同的傳統音樂。爲了表現不同茶的不同風格,背景音樂也會有所不同。例如,鐵觀音甘甜品茶時可配洞簫和玉笛,普洱茶醇厚可搭配一般的戲曲,烏龍茶清幽一般配上古箏的《春江花月夜》。由此可見,因爲茶的品種,品茶人的性情不同,傳統音樂的搭配也隨之改變。我國曆史悠久,幅員遼闊,不僅茶多種多樣,傳統音樂更是種類繁多。不同的茶搭配不一樣的傳統音樂,使得兩者相互融合,讓品茶人和品音人都能得到更完美的審美體驗。

  3.3茶音相溶

  從古代開始,就有說書人在茶館說書,也談琵琶者在酒樓賣唱。現當代,傳統音樂與茶文化的結合更是緊密。不管是茶樓、茶館還是茶社,傳統音樂隨處可見。琵琶二胡古箏各種音樂表演形式更是層出不窮,品茶者在品嚐茶的同時,還能聆聽優美且旋律動聽的曲子,真是令人心曠神怡,忘卻一切生活和工作的煩惱。由此可見,爲了讓茶藝活動表現得更加盡善盡美,讓品茶者更加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和情調,傳統音樂的加入變得更加重要和具有意義。

  4結語

  由此可見,茶文化和傳統音樂都是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所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有着悠遠的歷史和極其深刻的文化底蘊。茶文化與傳統音樂有着很多的共通性,比如都有悠久的歷史淵源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兩者傳遞出來的資訊都能表達傳遞者的人生態度和感悟,都能陶冶人的情操等等。在現代社會,透過傳統音樂在茶文化中的應用讓更多的人瞭解茶文化了解傳統音樂。在生活壓力如此大的現代社會,茶文化和傳統音樂的結合應用對於城市白領的減壓和放鬆有着良好的效果,兩者的結合更加能夠促進傳統文化在我國的流傳和擴散,使人們更加了解茶文化了解傳統音樂,從而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胡娟.茶藝活動與傳統音樂的結合點分析[J].福建茶葉.2016(2):218-219.

  [2]劉娜.傳統音樂在茶藝表演中的應用[J].福建茶葉.2015(6):195-197.

  [3]尹藝蓓.傳統音樂以阮爲例與茶文化在審美層面的共通性[J].福建茶葉.2015(6):240-242.

  [4]莊嚴.音樂教育在茶文化中的融入與應用分析[J].福建茶葉.2016(2):193-194.

  茶文化論文2

  茶文化與茶室空間設計研究

  摘要:

  文章簡單介紹了茶文化與茶室,針對茶文化與當代茶室空間設計的結合途徑進行了分析,旨在爲茶室設計與茶文化結合提供參考。

  關鍵詞:

  茶文化;茶室;空間設計

  俗話說“早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由此可見“茶”在中國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茶葉大國,茶種類繁多,茶文化歷史悠久,並且隨着茶文化的發展,飲茶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飲茶自然需要場所,茶室、茶樓、茶館以及茶亭等修建數量不斷增多,隨着人們審美需求、精神需求的不斷增加,對茶室空間設計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但是,對我國現階段的茶室空間設計現狀進行分析,在設計風格方面過於平俗,並不能夠充分的體現茶文化的文化性、趣味性。如何提高茶室空間設計水平已經成爲困擾衆多茶室設計人員的難題。因此,本文針對茶文化與當代茶室空間設計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茶文化與茶室簡介

  1.1茶文化簡介。關於茶的起源,各家衆說紛紜,公元前200年的史書《爾雅》中記載了野生茶樹,《茶經》中記載“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還有許多學者認爲茶最早起源於秦漢時期等。隨着人們對茶的認識與理解,經過大量的移植、繁殖與生產,形成了現如今的規模。茶文化的發展可以概括爲“發乎神農,聞與魯周公,興與唐而盛於宋”,隨着中國其他傳統文化的發展,茶文化纔有瞭如今的程度,並且茶文化融合了道家、佛家以及儒家等思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1.2茶室簡介。茶室始於我國唐代,盛唐時期茶文化盛行,文人雅士逐漸開始鍾情於茶文化,並建造了獨特的茶事,爲中國茶禮、茶藝、茶道等的傳播提供了便利。茶室設計中不斷引入風景,爲了防止出現室內風景衝突的問題,需要在保留茶文化的基礎上,透過科學的室內空間設計,營造獨特的室內環境,以便於爲茶客、友人提供休息、飲茶的場所,同時還能夠從事文娛活動。

  2茶文化與茶室空間設計的結合途徑分析

  2.1空間設計。茶室空間設計應該包括服務檯、展示廳、茶庭、水池、庭院、長廊、茶室、儲物室以及大廳等等,爲了防止在設計的過程中出現重複的問題,應該嚴格規範所有茶室的空間大小,既可以利用簡單的空間佈局對室內空間進行劃分,營造一種清靜、簡單的氛圍,也可以採用複雜的幾何形體進行室內空間的劃分,體現出室內空間的不穩定因素,對茶室整體空間進行協調與制約。同時,還可以根據飲茶者的愛好,對茶室空間進行劃分,設定不同的功能區域,主要包括茶室、茶廊、茶亭以及茶庭等,以我國西南地區爲例,當地人偏好露天飲茶,特別是在迴廊、庭院中。

  2.2功能設計。在進行茶室設計時,應該根據茶室的不同功能分區進行相應的設計,主要包括品茗區、煮茶區、泡茶席。主要以泡茶席功能區設計爲例,泡茶席也稱之爲茶席,是舉辦茶會以及茶室品茗的核心區域,泡茶席是提供奉茶、飲茶以及泡茶的場所,泡茶席設計時應該有供茶客就坐和泡茶的地方,在舉辦茶會時,如果客人圍繞在茶桌邊,品茗的茶杯可以放在桌子上,因此可以省略奉茶的環節;如果客人衆多,則應該將茶座設計在距離泡茶席較遠的位置,此時需要設計奉茶環節。現階段,多功能茶室的休憩功能應該爲客人提供席地而坐、臥或者躺的場所,例如,採用大炕牀、地臺或者榻榻米等,也可以將椅子改成坐墩、。茶桌是泡茶席必不可少的工具,爲了方便移動,應該採用收納方便、具有摺疊功能的茶桌。爲了實現泡茶的目的,泡茶席應該具備以下茶器:其一,主茶器,主茶器包括茶杯、蓋置、壺墊、茶盅、茶碗、茶壺以及奉茶盤等;其二,儲茶器,用於存放茶粉或者茶葉的器具,例如茶甕、茶罐等;其三,備水器,用於棄置茶水、茶渣以及準備泡茶用水的設備或者茶器,例如水盂、水瓶以及煮水器等;其四,輔茶器,爲了方便泡茶的輔助器具,例如計時器、茶拂、茶巾以及茶荷等。同時,還應該在泡茶席掛適當的字畫,擺放適當的飾品、雕塑,薰點適當的香料等,爲品茶之人營造寧靜、沉靜的氛圍。

  2.3茶室交通設計。茶室交通應該根據茶室建築戶型進行設計,主要包括衛生間、水池、服務檯、展覽室、庭院、茶室、大廳以及入口等,現代茶室空間設計應該重視不同空間的結合,防止出現空間組合重複的問題,以此提高室內空間交通設計的獨特性,更好的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例如,爲了營造自然、現代感以及力度感,應該採用竹格柵進行頂棚設計,用於大廳、廊道頂部,還可以用竹子建造幕牆,營造茶室空間的現代感。在進行開敞式茶室空間設計時,應該重視與室外空間、環境的相結合,並增加自然因素和趣味性因素,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2.4服務設計。現代茶室服務設計指的是各功能區的附屬設施,主要包括儲物室、員工室、經理室以及衛生間等,在進行上述服務設施設計時,應該避免出現茶室功能與服務功能相沖突的狀況,同時還應該重視服務設計與茶室整體氛圍的協調性與一致性,以此爲茶客提供便利的服務,而不至於對茶室客人造成不良的影響。

  2.5照明設計。照明設計直接影響整個茶室的環境氛圍,因此,在進行茶室照明設計時應該充分的考慮人工照明與自然光照,人工照明應該根據茶室的整體環境選擇合適光源、顏色、尺寸的燈具,自然光照應該在茶室設計不同形狀的採光口,透過門窗、側面開洞等吸取自然光。照明設計中燈具設計至關重要,在進行燈具設計時應該選擇與茶室整體設計風格相一致的燈具造型,並重視燈光顏色、發光方式的選擇。現階段,最常用的燈具形式包括檯燈、地燈、壁燈、投光燈以及吊燈等,照明方式包括側面投光、直接照明以及整體照明等。茶室內不同區域燈具的選擇也不同,在大廳應該選擇白熾燈進行漫射照明,儘可能的應用暖色光源;在服務檯應該採用具有方向性的嵌入式筒燈,以此起到展示櫃展示產品和服務檯服務茶客的作用;在室外水池應該採用投光燈,將投光燈鑲嵌在水池內壁,用透明玻璃將表面封住,在夜間燈光直接投射到水面;公共場合的指示燈,通常分爲走廊道路指示燈、室內通路指示燈以及應急避難指示燈。指示燈應該選擇固定的色彩,以此起到安全指示的作用。

  2.6裝飾設計。在進行茶室空間設計時,爲了營造獨特的氛圍,應該重視室內空間裝飾設計,插花、掛畫以及焚香等在茶室空間設計的應用非常廣泛。具體表現爲:其一,插花設計,插花是美化茶室環境的重要材料,同時還能夠清靜身心、迴歸自然,茶室插花包括禪茶花、文人茶花兩種,禪茶花主要集中在日本茶室中,文人茶花多講究自然,儘可能地避免出現對稱現象,茶室的插花不一定有花,可以用枝條、葉子、果實等,但是禁止使用假花假草,現場插花也是茶室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在佈置茶室時也可以自己到林間尋花覓枝,這樣既能夠美化室內環境,又能夠增加了迴歸自然的意境;其二,掛畫,掛畫是美化茶室的重要裝飾品,在選擇掛畫時應該選擇值得鑑賞或者表達心意的掛軸,例如,在重陽茶會上,可以懸掛墨菊圖,這樣能夠增加茶會的趣味和意蘊;其三,焚香,茶道點香的氣味不能含有雜氣,在迎客時焚迎客香,客人在門口能夠聞到清新、若有似無的氣味,能夠使茶席更加寧靜、安詳,如果讓可燃鑑賞香具,則應該擺設與整個茶室風格相匹配的香具。

  2.7傢俱設計。現階段,市場上的茶室傢俱風格主要包括現代主義風格、休閒式風格、田園風格、日式風格以及中式風格,在選擇傢俱時應該選擇和茶室風格相匹配的傢俱,茶室中的傢俱包括博古架、茶具、茶盤、茶沙發、茶凳、茶几等,傢俱的選擇應該根據室內空間大小、茶人的喝茶習慣等選擇。同時,傢俱材料選擇也至關重要,不同材質進行搭配,能夠爲人們的視覺、審美帶來不一樣的感受,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傢俱的材料種類衆多,例如塑料傢俱、皮質傢俱、竹藤傢俱、鋼材傢俱、木質傢俱以及玻璃傢俱等,根據茶室的整體風格選擇相應的材料。例如,田園式風格,應該選擇竹藤傢俱、木質傢俱等。

  2.8地面設計。茶室地面設計應該重視簡素之美,木材具有生命力與親和力,受到廣大設計師和茶客的青睞,採用人工亞光木,不僅能夠呈現材料的本色材質,還能夠呈現隨意、自然的形態,呈現一種灑脫、淡薄、自然的本色之美。茶室地面設計應該保證視野的開闊性,根據室內的環境氛圍採用相應的地面材料,例如石材、磚材、木材、玻璃等,綜合應用上述材料,進行別具匠心的拼貼,能夠折射出茶人的特殊精神品質、生理以及心理需求。在進行地面形狀設計時,可以採用變化、起伏、曲折以及蜿蜒等形狀,給人一種韻律美、節奏感以及層次感。地臺空間是擡高部分室內地面,突出的地面非常醒目,在造型上能夠吸引人的目光,展現主人的性格,同時還能夠開闊視野,愉悅茶人的心情。下沉空間是下沉室內地面,在茶室內分割出一個富有變化、界限明確的空間環境,給人以寧靜感隱蔽感以及新奇感,特別是在繁華的都市環境,下沉空間能夠放鬆人的神經,給人以輕鬆、愉悅的感受,這種迴歸自然、恬靜、休閒的地面形式,受到越來越多都市人的青睞。

  3結束語

  總而言之,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分支,茶室作爲體現、傳播以及傳承茶文化的重要載體,在進行茶室空間設計時,應該充分的將茶文化融入到茶室空間設計中,爲茶客營造充滿茶文化的茶室氛圍。因此,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應該合理的運用茶文化,創造寧靜、恬淡的環境,讓人們在吃茶、品茶的過程中領悟與體會到傳統茶文化,藉助茶室空間所獨具的靈魂,放鬆精神,在喧囂的現代城市中,實現內心的平靜發展。

  參考文獻:

  [1]華永.論我國傳統茶文化與現代茶室空間設計[J].福建茶葉,2015(6):160-161.

  [2]馬平.茶座的室內空間設計分析[J].福建茶葉,2016(1):75-76.

  [3]李文君,張君暘,張建華.茶庭與茶室空間的“靜”設計[J].上海商業,2015(6):38-41.

  [4]陳麗昀,李雅娜,郗金標.山水精神在茶室環境設計中的運用[J].山東林業科技,2013(5):107-110.

  [5]沈丹陽,劉毅,沈化林等.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在茶室環境設計中的應用[J].傢俱與室內裝飾,2013(10):80-81.

在中職學校引入茶文化課程的論文

在中職學校引入茶文化課程的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先介紹了茶文化體系,隨後逐步說明茶文化對中職學生的益處並提出了在中職學校引入茶文化教育的措施。

  論文關鍵詞;茶文化茶道中職學生素質教育

  筆者有幸在中國茶博看到韓國著名畫家閔庚燦繪製的國畫《松竹梅》,畫面松柏蒼翠、墨梅橫斜,下方是一片茂密的茶園。中國自古把鬆、竹、梅稱爲歲寒三友,可這裏畫家卻將茶與鬆、梅並提,可見在畫家看來茶的品格與鬆、梅一樣高尚。筆者作爲一線中職教育者,不禁深思,若能讓中職學生這羣特殊的孩子也擁有茶一樣的高尚品質,定能使學生受益一生。

  1.茶文化體系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在神農時期就被發現,在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中,此“嘉木”也在經歷着多樣的變化。茶最初被人們作爲藥物使用,後來又逐漸被推爲食材,之後茶又成爲一種健康的飲品。

  按照文化學的研究,文化可分爲技術和價值兩個體系。因此,茶文化是指整個茶葉發展歷程中有關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所以茶文化組成體系應該包括茶學,茶道,茶情,這三個層面。

  這裏的茶學是建立在狹義的層面上。在《茶葉》刊物中,很多茶界的權威和茶人都認爲“茶學”是一門關於茶葉的源與流的學科。筆者覺得茶道是透過泡茶藝術(茶藝)這種方式,給心靈創造安靜的氛圍,用自己的心去領悟不可言說的箇中滋味和人生哲理。

  茶情是指以茶爲載體的茶書,茶詩、畫等及品茶所帶來的感受。

  2.茶文化引入中職學校所帶來的功效

  茶文化對他們的益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2.1拓寬學生的就業路

  一方面,在2007年l2月國家商務部公佈的《茶館業企業經營規範》中指出,茶藝師與從業人員的比例分別不低千1:3、1:5、1:7。另一方面,懂茶悟道茶藝師的需求越來越多。但目前大專院校中,把茶文化作爲專業很是罕見,使得高素質的茶藝師實在難找。所以即知茶藝又懂悟道的茶藝師必將成爲近來較爲緊缺的“寵兒”。因此在各不同專業的中職學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使他們在接受系統的本專業學習的同時,也學到茶文化,既能掌握本專業,又能在茶文化的薰陶下取得茶藝師資格。

  2.2茶文化對學生的影晌

  (1)茶文化有助於中職學生增長文化知識,從而樹立信心,讓精神不再空虛。茶的故鄉是中國,茶的起源、發展、傳播經歷了幾千年。所以在中職學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不但能讓他們學習到茶起源、發展、傳播的過程,而且能彌補他們的最爲缺少的史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茶文化對他們每個人來說起點是一樣的,這就等於給了很多放縱自我的孩子再一次站起來的機會,讓每一個自信心不足的或喪失自信心的孩子在茶文化裏再樹立信心,並把這份自信心帶到生活中,也能讓那些早已把本專業知識學的`得心應手的孩子找到精神的寄託,讓他們課餘不再精神空虛。

  (2)茶文化有助於促進中職學生思想道德的修養。

  中職學校的學生往往價值觀和人生觀模糊,因此思想道德上的問題比較嚴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沉睡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情懷,讓他們變得“冷酷”。

  其次,心理都還不夠成熟,有較強的虛榮心和過度的自尊心,表現較強。

  再者,中職學生對“個性”往往曲解。很多學生認爲“個性”是對傳統的一味反叛,或是對紀律的抵制就是個性。

  最後,自我爲中心,在行爲上缺乏理智和規範,往往爲求利益,不計手段;在內心裏不懂感恩,只知道一味的索取。

  茶文化可以幫助他們。一方面,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近年來,很多茶人、學者都將茶道的思想內涵總結爲“和、靜、怡、真。也許每個人對這四個字有不同的理解,筆者看來“和”是茶道哲學思想的核心,融入了儒、佛、道三家的精髓。儒家的中庸之道蘊含在“酸甜苦澀調太和,掌握遲速量適中”的茶藝過程中;行儉之德藏在“樸實古雅去虛華,寧靜致遠隱沉毅”的心態上;明倫之禮體現在“奉茶爲禮尊長者,備茶濃意表濃情的待客之道上,謙和之禮就在“飲罷佳茗方知深,讚歎此乃草中英”的“吃”茶過程中(《茶道茶經》)。這些可以修正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另一方面,文化是需要傳承的,相信在中職學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不僅可以把茶文化的接力棒傳遞到下一代手中,而且還能喚醒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更重要的是當他們遇到在喧囂的都市中遇到事情時,能學會點一段淡雅的檀香,讓心慢慢的平和,讓封存在心底的“和”慢慢甦醒。用沸水洗去杯子的濁塵,彷彿也洗去了積累在心上的濁塵,用平和潔淨的心等待“太和”之水。平和寧靜的氛圍和空靈情潔的心情慢慢出現。“鳳凰三點頭之後,杯中茶葉慢慢舒展,清馨的茶香慢慢彌散在身邊,飲者浮躁的心似乎也慢慢放下,精神隨着茶香慢慢飄蕩,心開始尋找真正的自我。此時輕輕的抿一口佳茗,讓色、香、味纏繞着舌尖,不禁讓人覺得全身心的舒暢和怡悅,彷彿就在此刻找到自己,看清了自己的方向,也認清了自己的路。正如閔齡所說,這是一種洗淨了骨髓的精神昇華。而這就是茶道之“怡所帶來的“怡神悅志”之感,“明心見性之暢。最終將引導飲者到達“物我兩忘,天人合一”之“真”。

  (3)茶文化有助於提高中職學生的審美能力。

  中職學生的審美能力較弱,以致他們對美的理解往往特別怪異、浮淺。在一些學生看來,美僅僅是服飾上的怪異,和髮型上色彩。而茶文化的展示者“茶情”,可以讓他們正確的認識美,品味美,最終創造美。

  3.在中職學校引入茶文化教育的方法

  (1)把茶文化課程作爲校本課程開設,給學生創造一個環境。

  (2)開設茶文化社團。這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動手和交流的平臺。社團可以開展茶藝培訓、表演,茶葉採摘、加工等活動。

  (3)透過講座、展覽等形式,擴大茶文化在中職學生中的影響。

  (4)結合學生自身的專業開展與茶文化相關的活動。

  4.結語

  職業學校的學生是一羣特殊的孩子,多數人的印象中他們是特別不聽話的孩子,不愛學習,成績差,違紀,曠課,與課任教師發生頂撞,打羣架,時常發生。讓這樣的一羣特殊體徜徉在中國茶文化的海洋中,讓細膩溫潤、內涵豐富的茶文化之“靈泉”感其心,震其心,拂去其浮華之氣,完全可以讓他們步入“軌道”,將來完全可能成爲對社會的有用之才。

;

日本茶道的論文1000字欣賞

日本茶道近年來發展迅速,也出現了很多的日本茶道的論文。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關於日本茶道的論文,一起來看看。

關於日本茶道的論文1

  基於中日茶 文化 之比較研究

  [論文關鍵詞]中國茶道;日本茶道;禪

  [論文內容提要]在唐代茶文化的繁榮期,透過傳播中國文化的僧人們將中國茶文化傳入日本,日本結合禪宗和本國文化傳統,完成了對中國茶文化的改造,所以中日茶文化既有共通之處,又各具特色?本文從茶道體驗入手,對兩種文化的沿革作一個簡單的梳理,分析其精神實質,從而使這兩種富有豐富內涵的文化更容易理解和認知?

  一?引言

  我 留學 日本時曾有一次接觸日本茶道的機會?那日我和朋友在大門前受到身着和服的主人的迎接,隨後來到了一間明亮的會客廳,這是通往茶室的第一瞑想舞臺——“露地”?露地的“地”是指心,意爲割斷一切煩惱之緒,現出真實的本性?露地是自我啓示的通路,也是此岸(今世)通往彼岸(他世)的橋樑,踏上露地即意味着踏上脫離塵世的第一步?露地有內外之分?會客廳也叫“外露地”,是爲了等候客人,讓客人作好進入內露地的準備而建?客人到齊之後,追隨主人走過一條幽靜細長的石子路,來到一個清靜古雅的“和風”庭院?此處在茶道中稱爲“內露地”?庭院環抱着一間古樸的草菴,那就是茶室(すきや)?茶室外有一個形狀不規則的石頭水缸,我們用一長柄的竹製水瓢盛水洗手,透過這簡單的洗禮之後,方可進入茶室?客人們不論身份地位,都從一個小門跪着鑽入茶室?逐一入室之後,主人最後進來?大家先在壁龕前行禮,然後賓主致禮入座?主人先捧出甜點,以調節茶味?一切準備就緒,茶道師開始點茶?盛茶水的茶器是隻閒寂古雅?不規則形狀的茶碗?茶道師取二?三匙抹茶粉放入其中,注入適量的開水,再用茶筅不斷地攪拌着碗中茶湯,直至碧綠色的泡沫立起?點茶完畢,主人將茶碗上花紋轉向客人後,跪着遞上茶,客人用雙手接過茶碗,再將花紋轉向主人,然後舉至額頭,表示還禮?我們是以輪飲的形式品嚐了茶?飲完茶,客人要講一些讚揚茶或感謝主人的話?茶事活動在這靜寂莊重的氛圍中完成,使人產生一種清寂超然的感覺,繼而昇華爲一種悠久的餘情?

  完成了對日本茶道的初探,茶道中所表現出的宗教美讓我體會到不同於中國茶道的另一種魅力?爲了進一步瞭解日本茶道,首先我想透過與中國茶文化的比較,來探究其發展歷程?

  二?茶在中日的沿革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是世界上製茶 飲茶 最早的國家?“茶”字在唐代之前有繥?繦???茗?羠?詫等別稱,後經唐玄宗御批而統一稱之爲“茶”?茶最初爲供品,繼而才爲藥用?戰國時期的《神農本草》記載:“神農嘗百草療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因茶有恢復疲勞?提神醒腦?增強判斷力?恢復視力等功效,所以它不僅用作內服藥,也時常被製成醫治風溼病等的鎮痛軟膏?後來,逐漸地被人們食用?唐以前,飲茶還處在養生?保健等功能階段,茶藝也遠未完善,茶是貴族的專用飲品?唐朝,茶開始在民間盛行,成爲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此時的茶已經不只是單純的飲料,而是爲靜心育德?悟道修身所用?唐代詩人陸羽,由於出身禪門,師從道家,又與儒家士大夫們交往甚密,所以在其所著的世上第一部茶書《茶經》中,首先將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入了對茶之源?具?造?器?煮?飲?事?出?略?圖的描述中,標誌着中國茶道的產生,但是他沒有提出“茶道”這個詞?《茶經》介紹了風靡唐朝的“淹茶法”,就是用磨把曬乾的茶葉磨成粉並拌和煎製成餅茶儲存,根據需要隨時隨地將茶團搗碎後加桂?姜?鹽等材料,煮而飲其湯?唐代詩僧皎然在《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中率先冠茶以“道”?詩曰:“……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他透過“一飲滌昏寐”?“再飲清我神”?“三飲便得道”的飲茶過程,體現了心靈清靜便可頓悟的禪宗思想?北宋時期,茶文化的發展更深遠更廣泛,茶葉採製更爲精製?一種稱爲“鬥茶”的雅玩在當時很流行?在宋朝蔡襄所著的《茶錄》上篇中記述了茶的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羅茶?候湯?盞和點茶,說明宋人是將茶葉磨成茶粉貯存的,並且“抹茶法”茶藝在當時已經相當完整和成熟?隨着飲茶文化進一步大衆化,爲了方便飲用,宋朝末年,茶葉生產開始逐漸地轉向葉茶?明代張源《茶錄》記:“今時製茶,不假羅磨,全具元體?……泡法,探湯純熟,便取起,先注少許壺中?祛蕩冷氣,傾出?然後投茶,茶多寡宜酌……稍侯茶水沖和,然後分釃布飲……”,可見明代葉茶開始流行, 飲茶由過去的抹茶法等複雜茶藝改變爲與現在類似的簡單的“煎茶法”的沖泡形式?

  茶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從茶的傳入到茶道形成,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平安時代,隨着遣唐使的派遣,大批日僧來唐求法?在求法過程中,受到寺院茶文化的薰陶,回國時把佛教文化和飲茶文化同時傳回了日本?1500年前,日僧最澄從大唐帶回茶種,撒播於臺麓山,開拓了日本種茶史?806年弘法大師空海入唐求法,將製茶技藝帶回了日本?810-824年傳至日本的《茶經》掀起了“弘仁茶風”的飲茶熱流,唐風“淹茶法”盛極一時?但此時的茶事只是上層社會的一種風雅之舉?894年日本廢除了遣唐使,茶文化走向低迷?鎌倉時代,1211年榮西明庵禪師撰寫了日本最早的茶經《吃茶養生記》,詳細介紹了中國寺院裏種種的喝茶 方法 以及宣揚飲茶有益壽延年的作用?在榮西的推動下,出現了“寺院茶”,宋風“抹茶法”尤其受到鍾愛?寺院常會施茶與百姓,促進了茶向民間的傳播,室町幕府的北山文化時期,茶文化與當時極度奢華的武士階級生活相適應,寺院茶演變成奢侈的“鬥茶”?室町中期以後,人們不再注重奢華,更講究風雅品味,於是出現了高貴華麗的“書院臺子茶”?而珠光(1423-1502年)認爲書院臺子茶在其華麗的形式下並沒有太多的精神內容?他注重和漢相融,精簡了華麗複雜的茶事形式,創建了清寂素樸的“草菴茶”?並將禪引入茶的精神世界,開創了“茶禪一味”的境地,日本茶道的雛形完成了?他還在《心之文》中稱茶爲“道”,這是日本茶道之首稱?之後出現的紹鷗(1503-1555)繼承和發揚了珠光草菴茶的精神,深化了草菴茶的禪宗理念,但他強調更多的是草菴茶的和風形式?最後千利休(1522-1592)將珠光的精神?紹鷗的形式相結合,加上自身對禪的體悟,將茶道提高爲一種俗化了的生活禪,從而完善了茶道?日本人雖然崇尚茶道,但因其核心是禪,非普通百姓所能領悟,所以很難在百姓中盛行開來?到了江戶時期,明朝高僧隱元隆琦被聘東渡日本傳教,同時將“煎茶法”也傳至日本?由於煎茶法既方便,又不受場地,很快被大衆所接受?

  從兩國茶文化的沿革可以看出其發展時序上的一致性?日本茶文化深受中國影響,閃爍着中國茶文化的光彩?但從室町時代開始,它與禪宗緊密結合,向着精緻空靈的方向發展,形成日本民族特有的一種東方文化——日本茶道?

  三?中日茶道的精神實質

  中國茶道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統一,其精神是“廉美清和敬”,即指清廉儉樸?平和快樂?清澄寂靜?真誠處世?敬愛待人?

  儒家對中國茶道的影響最大?儒家提倡“仁?義?禮?智?信?忠?孝”,認爲人?自然?社會和諧統一,要求中庸處世?茶道精神源於儒家的中庸思想,儒家思想的平和快樂格調是中國茶道的主調,儒家的道德和禮儀爲茶道提供了茶禮?

  佛教對中國茶道的影響也很大?它歷來推祟飲茶?首先,因茶有“三德”:提神;助消化;清心定神?去除雜念?所以喝茶既滿足坐禪需要又不破壞佛教清規?其次,佛教的苦?集?滅?道四諦中的第一諦苦諦,苦諦視人間爲無邊的苦難,當參破苦諦,達到大徹大悟,便是求得對苦的解脫?茶性清苦,品茶之苦味,苦後回甘,這與苦諦一致?所以茶一直以來深受禪僧們的喜愛?同時,隨着佛教的發達,唐代僧人煮飲天下,世人爭相仿效,於是飲茶之風盛行民間?還有,“廉美清和敬”的茶道精神也正是佛教弘揚的精神?

  除佛?儒二家之外,中國茶道還受道家影響?道家爲求長生不老,苦鍊金丹,但始終都未能如願?因茶有強身健體,延長壽命之功效,於是逐漸被視爲仙藥?道家倡導透過飲茶,以求得道成仙?同時,道家認爲自然本性纔是真美,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國茶人喜歡空靈虛靜的飲茶環境,將自己融於自然,追求心靈與自然的和諧,精神與物質的統一的美學意境,這與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是統一的?

  將飲茶習俗和優良茶種傳入日本的是遣唐僧人, 茶文化在日本的主要傳播者也是一些高僧,並且從日本茶道產生到完成,起關鍵作用的村田珠光?武野紹鷗?千利休三人也是禪宗的信奉者?因此,從日本茶文化的開始直至茶道的完成都與佛有着不解之緣,日本茶道主要受禪宗的影響?

  “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精神正是佛教禪宗精神之所在?“和”既指人與人之間的和睦,也指講究本來面目,不造作,與茶事的自然融合?“和”源於禪宗“慈悲善良,溫和之心”的精神和《金剛般若經》的“如如不動”教義?“敬”指敬愛之心,這與禪宗教義“二部四衆?平等互重”提倡人與人之間應該平等互重的精神是一致的?“清”指清淨,它源於禪宗“六根清淨”?“寂”即“無”,強調“本來無一物”,“無一物中無盡藏”,這正是源於佛教“空無”觀?

  日本茶道還講究“一期一會”的心境?它源自於佛教的無常觀,是指世事無常?既然沒有一樣事物是保持不變的,那麼人與人的每一次交會也是絕無僅有的,茶事活動亦如此?只要還原自我,懷着只此一次的信念,無造作?無雜念地投入,就能從緊促短暫的茶事中獲得無限的自由?茶道中還有數寄屋?石缸?茶碗等許多不規則物體,這是因爲茶道界以“不對稱?不重複?絕無僅有?變化等”爲美,如事物太過於正規勻稱,則會變得索然無味,只有不完整?富有變化(無常)才更有情趣?這種審美意識源自以“無常”爲美的禪宗美學觀,禪宗強調追求完美的過程超過完美本身,讓每個人充分地發揮各自的想像力,完善那些不完美的事物,才能得到美的極致,因此有意地避免用完整來表達完美?

  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是茶禪一味?禪門認爲,喝茶?坐禪都是平凡事,如能在平凡事中找到真實,則表示心已被啓發?例如:日本茶道有單飲和輪飲兩種飲茶形式?單飲是指賓客每人單獨一碗茶,輪飲是指客人輪流品嚐一碗茶?不管哪種形式,日語都稱之爲“お茶を一杯 む”?“竹田默雷禪師說:‘若一碗茶讓衆人輪流喝,可有說不盡的禪味?’他認爲一碗茶輪流喝與‘經行’(誦經行走)具有同樣的情趣,茶道的奧妙是無法之法,妙在亂中有序”可見,日本茶道已經脫離了飲茶概念,成爲了一種無茶亦可的禪宗修行的新形式?

  四?結束語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有其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它將儒?道?佛三家思想有機地融入,從各個方面都突出儒教的“禮”?道教的“清”?佛教的“悟”等精神實質,體現出中華 傳統文化 重視天人和一?和諧統一的特色,中國茶道是無愧於世界文明的一朵亮麗的奇葩?與之相比,日本茶道一開始就是重禪宗精神,已經昇華到宗教哲學高度,成爲了一種生活禪?所以它有一套嚴密複雜的儀式;茶人也都是修禪之人;其目的已不在於飲茶,而在於道,它是“禪的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禪的活動”?在中日文化的不斷交流過程中,在弘揚中國茶文化的同時,有必要對日本茶道認真探究,彼此不斷地互 相學 習,使中日茶道向更深遠?更廣泛的方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翟文偉,齊正奎.簡話中國茶與禪[J].絲綢之路,2003,(2).[2]朱穎.禪宗與日本茶室建築管窺[J].中外建築,1999,(2).[3]陳永華.禪文化:中日文化交流的一種載體—從中日茶道的淵源?特點談起[J].西北師大學報,2003,(5).[4]滕軍.中日茶文化交流史[M].人民出版社,2004.[5]羅國中.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7,(1).[6]小組成員:蘇州大學文正學院02級日語專業學生 王園?葉飛?徐慧?喻蓓,指導老師:李東軍,學術論文《日本茶道與中國茶文化》,2005.

  關於日本茶道的論文2

  淺談日本茶道文化

  摘要:中國茶道是日本茶道的祖先,但是日本茶道卻擁有自己的特色。它擁有自己的的發展過程及獨特內涵。日本茶道必須按照一整套規定程序來進行,它不只是一般的是社交手法,更是透過品茶和茶道來達到陶冶情操,抒發情感的目的。

  本文從日本茶道的創立及形成入手,透過對日本茶道中茶具及茶室佈置等方面的分析,來簡單探討日本茶道中所體現的日本人傳統審美意識以及其蘊含的禪宗精神。

  關鍵詞:日本茶道、審美意識、茶具、茶室、和敬清寂

  一、日本茶道的建立和發展過程

  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環。中國茶道是日本茶道的源頭,茶道由中國傳入日本後,經過發展、變化、融合形成了具備大和民族韻味的日本茶道。

  唐代中期,派遣來中國的日本僧人最澄將中國的茶葉盒種子帶回日本,並 種植 在大阪一帶。茶葉剛剛出現在日本的時候屬於貴族用品,只有權貴、少數進階僧侶纔可以享用茶葉。茶道被當作一種特殊的有品位的文化活動僅侷限在權貴的身邊。

  但到了鎌倉時代,受《吃茶養生記》的影響,茶道有權貴和僧侶發展到了平民中間。等到了室町時代,以種茶爲生的茶農開始對茶葉進行品評和開辦品茶會,逐漸的這樣的集會變成了平民的娛樂活動,並由此發展成爲了日本最早的茶道。

  對於“茶道”這個名詞,最早則是由和尚村田提出來的。他把對佛法中的領悟融匯到了茶道之中,它起源於“佛法存於茶湯”的道理,並藉由此發展成爲了最具自然氣息和樸素的茶風。

  日本戰國時代的千利休則把日本茶道進行改進並提高到了藝術層次。千利休把室內富麗堂皇的的裝飾簡化到了非常樸素的程度,讓日本茶道脫離了物質因素的糾纏,讓日本茶道更易於被大衆所接受。與此同時千利休還特別要求“本心”的重要,並提出簡化茶道的特殊動作,要隨意的品茶並放棄外界的形式操縱,來達到用心體會茶道的高深意境。

  二、傳統日本茶道中的審美觀念

  在伊藤古鑑所著的《茶與禪》中,把日本的傳統茶道分爲了三個層次:品茶技巧、品茶禮儀、茶“道”。

  日本人的審美觀和品茶觀完美的體現在其中。品茶技巧就是茶人怎麼挑選合適的茶具、怎麼放置屋內的盆景和裝飾品、怎麼點茶、怎麼調配茶後甜點;品茶禮儀就是主人和賓客間的禮貌問題。主要方面就是主人對房屋的打掃和茶會上的表演節目;第三點茶道,就是品茶人在喝茶的過程中對人生的領悟、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下面我們就分別從這幾個方面來深入的走進日本茶道文化,領悟其精髓,感受其文化。

  (一) 茶具和裝飾品

  在日本的茶道文化當中,我們要深入的瞭解下其茶道文化的精髓,就要首先了解下其茶道文化中的重要的一個方面,即:茶具和裝飾品。

  日本茶道中的品茶工具、書畫文字、盆景等飾物,體現了日本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從日本傳統茶道的祖先村田珠光開始,日本人在查到中找到了寂靜和質樸,來探索平淡生活中的點滴趣味。

  在日本的名流中,也不乏在茶具和裝飾品中有自己特有要求的,他們中具有代表意義的是:茶道鼻祖村田珠光。村田珠光追求的是質樸,村田珠光自己就經常選擇質樸的茶具,反對鋪張浪費,提倡節約簡樸。他認爲大和民族的黑色陶器顏色暗淡,但卻擁有有 簡譜 、寂靜的美麗。使用這樣的簡約茶具,情真意切地待客,既有品茶的樂趣,對道德情操養成和鍛鍊也大有用處。

  再挑選和物的基礎上,應當多多選擇用淡色系的朽葉色、淡青色茶具和適應寂靜分爲的茶具。茶道鼻祖村田珠光說‘正是這種以嚴峻、淡然、悠閒寂靜爲美的審美觀點,才能讓人把握到生活的樂趣,來達到靈魂上的追求。

  自主的品茶地點、露天場所、石頭燈籠等的設立都是千立休提出來的。品茶地點雖然簡約淡然,喝茶的人卻讓茶具茶室乾淨整潔。只有喝茶周圍的環境乾淨整潔才能“進入自悟之道的境界,和美、寂靜有佛家的氣氛纔是最正宗的茶道。對於茶道的鑑賞千利休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也正好是日本人對傳統審美觀的具體表現。

  (二) 茶室周圍的佈置

  在佈置品茶地點周圍的環境方面,品茶的人所看重的就是喝茶時的虔誠心情,對周圍大自然的美特殊的重視。插花對於日本茶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必須選用應季的花草樹木,必須看重大自然之美,順應花朵枝幹的自然之勢,不要求奢華,只需要簡約自然,讓人怦然心動,讓他們所呈現的大自然的魅力,要和茶室中與季節、書畫遙遙響應,真正意義上的靠近生命的本質。

  從這裏看出,這就是日本人傳統的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自然理念。《茶之書》中也提到“花瓶滴落的清水其實並不需要加以抹去,因爲它暗示着露水一般的純淨與清爽”。同樣體現了日本茶道中的人當與自然相融合,在茶道環境的佈置與高深技術中,重視大自然,輕慢人人之間的鎖事,注重生命最本真的和諧。

  (三)和敬清寂

  17世紀前期,16世紀末期,千利休用“和敬清寂”四字囊括了日本傳統茶道的精神理念,建立了日本最正統的茶道。“和敬”主要代表的是人人之間的和睦相處用心交流,萬萬不能妄自尊大;“清寂”指的是冷靜嚴肅、淡然、悠閒的審美觀點。

  在舉辦品茶聚會之前,品茶人必須先打掃周圍的環境,保持室內整潔,茶具的乾淨,茶葉必須經過精心的加工碾碎,茶具要反覆清洗乾淨一塵不染,插花也要根據賓客的不同和季節的變換來選擇。

  茶人品茶時的動作符合規範迅速敏捷,“既要讓人產生舞蹈時的節奏感和飄逸感,又要精確規範”。因爲這樣賓客才能感覺到主人的重視和尊重,展現了主人待客的真誠。在茶會上,賓客們的穿着也非常重要,因爲要與茶會的背景相互協調,身份再崇高的貴族都必須爬跪進入。入座之後也不能喧譁保持安靜,並需要向着主人放置在王牀間的畫行禮致敬。這樣才能體現出人與人交流的“和敬”氣氛。

  到了室町時代中期,伴隨着時代和經濟的發展,城市慢慢變的奢華和喧鬧。很多人開始厭倦了這種喧鬧的生活,把寂靜、淡然、悠閒爲美,他們期待着過上隱居的生活,來達到心靈上的安慰。茶道之茶稱爲“佗茶”,“佗”有是幽遠寂靜”、“閒適”的含義。一邊喝茶一邊和朋友談天說地,不問世事,修養身心。“清寂”之美從這個時期得到廣泛的流傳。   (四)禪茶之緣

  日本的傳統茶道是必須按照一定的流程規範來完成的一種藝術。並且日本茶道的根本精神,正是包含在這些看似複雜繁多的程序中。而這些繁雜的工序

  並不是要讓品茶人的注意力從茶本身上移走,而是要茶客細心體會整個品茶的過程,從而把品茶人從世俗的喧囂、和生活的瑣碎中解脫出來。

  茶道中禪的意義,就是透過繁瑣的品茶程序和規則來鍛鍊人們的本心,當這些繁文縟節不再使品茶者苦惱,當飲茶人隨意之間就能表現出茶道的禮儀規範,纔算領悟了茶道本身的真諦。

  茶道的最高境界就是把精神修養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透過茶會本身的形式,賓客和主人之間的相互配合,在寂靜淡然的品茶環境中,以喝茶、欣賞茶具、賓主間天天說地的形式,以此來達到修身養心的目的、還能讓我們潔身自好,擁有更加的完美意識和品質。這也就是禪宗裏的“勿使染塵埃”和“本來無一物”的兩個境界。

  在整理中,我們發現:人們只有透過不停的反問自己的內心,才能最終令塵埃無可染之處。日本茶道,是用一種儀式來向人講述禪的思想,是日本文化的結晶,是融佛教、道教、儒家學說爲一體的一種精神文化。領悟了這些方面才能更好的領悟日本茶道文化的內涵。

  三、結語

  日本茶道其基本精神被日本學者概括爲“和、敬、清、寂”四個字,主張透過在茶室中舉行茶會的方式來了悟禪法,參透本心。日本茶道推崇樸素的“閒寂”茶風,“在不引人注目的外表之下暗含着無價的寶物,在貧困之中深藏着難以言盡的恬靜的喜悅”,這種意境被日本茶人奉爲美的極致。“閒寂”的美學理念不僅顯現於茶具、茶室、茶儀等諸多外在形式之中,更深深滲入了茶人的內心世界,成爲日本茶道藝術最爲鮮明的個性特徵之一,對整個日本民族的審美情趣構成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以上所說的,日本茶道不僅僅是單純的娛樂、和業餘活動,它讓人們在謹慎的品茶過程中養成認真、並遵守社會公德的習慣。同時,其實茶道本身已經成爲了大和民族對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並將日常生活行爲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熔爲一爐,成爲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

  參考文獻

  [1]村井康彥.茶道思想[J].日本研究,1990(1):79.

  [2]千宗室.茶道文化的特點及其在日本的發展[J].日本學,1995(5):273.

  [3]千宗室.〈茶經〉與日本茶道的歷史意義[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25-26.

  [4]錢樸.茶道淵源初探[J].農業考古,1995(38):51.

  [5]鈴木大掘.禪與日本文化[M].北京:三聯出版,1989.

  [6]鈴木大拙.禪與藝術[M].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88.

  [7]吳平.禪趣人生[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8]趙天相.〈茶禪一味〉尋蹤有感[J].農業考古,2000(58):126.

>>>下一頁更多精彩“關於日本茶道的論文”

茶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滲透論文

茶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滲透論文

   摘要: 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擁有寶貴的文化內涵與教育資源。茶詩、茶歌、茶典籍中不僅包括了飲茶文化,還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有利於傳播愛國、樂友、孝親的良好思想。依託優秀的茶文化,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有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因此,本文將針對茶文化在高職院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行探討,並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 茶文化;高職院校;德育教育

  在我國的源遠流長的經典文化中有重要的體現部分就是茶文化。它不僅僅將民族性、地域性、與歷史性完美結合,而且還實現了我國的文化傳承。因此,當我們動用資源去探索茶文化所蘊含的深刻意義,找出有助於當代學生健康成長的、具有積極意義的茶文化內容時,無疑都將推動發展高水平教育並有助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1茶文化的概述

  我們在習慣上將所謂的“茶文化”分爲兩種。即狹義和廣義。在古人的《中國茶葉大辭典》中有明確對茶文化的定義: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有關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業界中把這個認爲是廣義的含義。但在另一方面,我們普遍認同與喝茶品茶相關的文化即是我們狹義的茶文化。中國的傳統就有將茶文化的發展和精神文化不斷結合的習慣,它貫穿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始終。最開始的茶文化是以物質作爲體現的。飲茶用具、茶藝體現、展現茶藝等。在精神層面上就是在不斷體現爲道德和人性品質上。隨後的發展又新生出了應用於當時符合制度範圍的茶藝政度、茶藝法制等,它便是在文化內涵與物質載體的介中的體現形態。所以,我們認爲目前的茶文化主要是三個方面組成完整的結構,分別是茶的制度、精神以及物質載體。

   2優秀茶文化在高職院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茶文化體現的不單單隻有一點,它還帶有着休閒和禮儀,也還滲透着道德意義。在高等院校中,我們不斷對學生滲透該文化並時刻加大對茶文化的宣傳力度,目的就是希望能夠積極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也希望在學生完成正常的課程任務後能體會茶藝中所蘊含的高雅氣質。爲了這點,高校第一步就應該當認同茶文化自身就具有教育意義,其次高校也有義務使得茶文化能夠在高校校園中傳承下去。

  2.1優秀茶文化的教育有助於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茶德,我們可以認爲的茶本身具有的品質。追溯到五代十國末期,我國已經將茶本身的道德思想引入到中國周邊的國家,並對周邊的國家補充該國家的茶文化起到不可磨滅的突出作用。陸羽被譽爲中國茶聖,他在其經典著作《茶經》中論述了他對茶德的看法,也表達了飲茶之人在日常飲茶、修養中應具備的怎樣的德行。只有具有這樣修養的人,方能繼承和弘揚我國傳統的道德精神,同時也能夠以嚴標準來約束自己,起到維護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的作用。如此看來,茶文化中的茶德思想和我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品質不謀而合,隨着繼承和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中的優良的品質,豐富了茶文化中的茶德思想,並賦予深厚的傳統文化道德內涵。這也認同了我們大力在高校中宣傳茶德思想,不單單能夠引導高校大學生的思想、行爲,也能夠發揚與繼承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目前看來普遍的大學生還正在不斷的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這個時候,怎樣正確的幫助大學生建立新的思想便成爲當務之急。在學生的正常工作、生活中,不積極的價值觀會給學生的意識形態帶來超乎尋常的破壞、也十分有可能表現出不同的問題,比如說緊張、恐懼等。我們將茶文化中的道德思想傳送到高等院校中,有利於使大學生理解茶藝本身的思想內涵,並從中審查自己、發自內心地改變自己對外來事物的看法,爲調整自身的心態打下基礎。

  2.2優秀茶文化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奉獻精神

  “茶人”,一般來說是透過種茶和賣茶謀求生路的人,世事變遷,透過一代又一代對茶文化的傳承,許多隻要從事與茶葉有關的人同樣也是“茶人”。而“茶人”精神不單是說這些人身上所伴隨的高尚品質,在某些時候也指透過茶樹加上“茶人”優秀品質衍生出來的精神和道德。“茶人”精神的含義主要由以下兩個方面組成。第一,用茶指代人,表現出對毫無私心甘心奉獻精神的高度讚揚。茶樹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頑強生長,這些地方包括深不見底的深谷、巍峨聳立的高山,哪怕是陡峭艱難的山坡,茶樹都可以適應本地的土壤,生根發芽。無論嚴冬臘月或者高溫難耐的三伏暑季都能在其生長的土壤中生根發芽。即使生存環境不令茶樹滿意,但茶樹依然可以爲神州大地獻作出自己的貢獻。當然,在茶樹上生長下來的茶葉,同時亦延續茶樹的生命和奉獻精神,並奉獻自己給人類,使人們享受了來自大自然的神奇;第二,用茶表達自己的志向,表現出來視世間名望財富如糞土的高尚意境。綜上所述,“茶人”精神不只是由奉獻、視名利如過眼雲煙組成,還有克服困難,力爭上游的精神貫穿一生。發揚“茶人”精神必然能夠指引社會不貪戀世間繁華、遠離燈紅酒綠,並用自身的努力與勤奮爲全人類的進步做出不可磨滅的作用。當代青年不單單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人,還承擔着中國偉大復興的,將這些品質精神貫徹到高等院校的教育中去,必然對培養大學生艱苦奮鬥、努力、拼搏有利,這些精神的領悟有利於完善大學生自身的身心修養,還可以源源不絕的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動力。

   3優秀茶文化對加強高職院校學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幾千年的中華民族傳播下無數的優秀文明,茶文化亦是其中一點。它可以說是民族節氣的現實體現,有着巨大的教育資源,同時和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在某種程度上是藕斷絲連的,這也就對日後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提供幫助。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是爲了日後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來作爲保障的,它應該在傳統文化的土壤中生根發芽,我們努力宣傳優秀的高尚的民族文化,根本目的就是有利於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同時能夠培養出高尚的節操和修養素質。隨着經濟全球化的日趨全面成熟,它帶來了或多或少的多元文化和價值取向,大學生們正在從心智上趨向成熟,處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和關鍵階段,如果使大學生既缺乏當代先進的人文精神影響,又缺乏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優秀民族傳統,人生觀上非常容易受到嚴重的腐蝕。

   4茶文化在高職院校德育教育中實施的策略

  4.1創新茶文化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茶文化本身包含着巨大的寶藏,然而如果我們單單透過上課的方法傳達對茶文化的宣揚我們很不難傳授得全面完整,並且課堂的宣傳方式也過於呆板,容易使學生產生牴觸心理,不利於茶文化的傳播。高等院校展開對茶文化宣傳活動中,我們更應該注重教育方法的不同發展,加強學生的自主領悟水平和能力,我相信透過這種方式,學生一定能夠傳承茶文化的內涵。

  4.2開展茶文化教育以及吸取文化的精髓

  我國茶文化源遠流長曆史悠久,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不可分割。當我們說到茶文化的價值層面,茶文化自身的廣泛性不僅可以使高等院校的大學生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而且還可以鼓舞大學生提升自己的修養。傳承和鞏固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高等院校大學生自身就應該積極肩負的歷史使命。所以,高等院校的茶文化教育必須進行有目的的篩選,保證茶文化的教育能夠爲學生日後走向社會,走向成功發揮關鍵的作用。我們透過茶文化鼓勵大學生完善自己,充實自己,提升自己,但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就是所謂的量變會引起質的變化,所以說高等學校發起的有關宣傳教育茶文化的活動,還必須使用全社會的力量,只有透過這種方式,茶文化才能夠體現其教育意義。

  4.3藉助網絡平臺,提高茶文化的德育實效性

  隨着高新科技的慢慢成熟,慢慢變得大衆化,我們應該透過高新技術來達到宣傳茶文化的目的,更應該藉助網絡平臺,透過我們的努力來博取學生的關注,最終達到讓學生自己親身體會並且自願去宣傳的目的,我們可以QQ平臺、微信平臺、易信平臺,透過QQ空間,微信朋友圈,或者學校自己的官方微信訂閱號來實現這一點。當然了,微博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網絡宣傳的速度是驚人的,它會用自己的方式快速的傳遞着我們需要的消息。另外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利用自己的專業,自己的人脈,或者透過學生會組織活動來實現。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爲了讓學生更好的繼承和弘揚傳統的中華文化,即是傳統的中華茶文化。

   參考文獻:

  [1]遲會禮,呂長芳,陳福剛,張忠立,李潔,張翠,房玉春,徐豔梅.弘揚傳統文化創新德育途徑———在高職院校開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J].理論前沿,2014(9):48-50.

  [2]黃慧君,滕琴.高職院校德育教育現狀與對策分析[J].成功(教育),2011(1):248-249.

  [3]韓芬.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德育教育問題及創新思考[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3(6):59-60.

  [4]邢雯芝.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價值與實現[J].福建茶葉,2015(5):58-60.

  [5]李良.淺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作用[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4):64-65.

  [6]塗乃天.傳統文化在高校學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與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5(11):138-139.

;

我與中國茶文化的論文

一,中華茶文化與養生

1、茶之爲藥用,歷史悠久:

中華醫藥學是一個豐富寶庫。茶之爲藥用,歷史悠久。古籍中有不少記載。如《本草》、《藥書》、《華佗食論》、《茶譜》等都記載了茶的止渴、提神、消食、利尿、治喘、去痰、明目益思,除痰去疾,消炎解毒、益壽延年等20多項功效。唐代大醫藥學家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稱:“諸藥爲各病之藥,茶爲萬病之藥”,幾乎神化了茶的藥用價值。

隨着現代茶葉生物化學的深入研究,到目前爲止,已分離和鑑定茶葉已知化合物共有500多種,並經過多種實驗和臨牀證明,茶葉的藥理作用還有減肥、降壓、強心、補血、抗動脈硬化、降血糖、抗癌、抗幅射等等。最近,我國醫藥界又從綠茶中提取一種水溶性植物色素--茶色素,臨牀證明有調節血酯、抗凝促纖溶、改善微循環、增加免疫功能,抑制腫瘤生長等作用,是茶藥理研究又一重大突破,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

飲茶與人體健康關係密切。有人預言,茶葉將成爲21世紀最受歡迎的健康飲料。因此,只要提倡科學飲茶的適量飲茶,可以說,茶對人體健康長壽有百利而無一害。這正是中華茶文化與養生關係密切的物質基礎。

2、茶文化與養生:

綜上所述,中華茶文化是我國傳統飲茶風習和品茗技藝的結晶,具有東方文化的深厚意蘊。而貫穿中華茶文化的精神主流受到傳統哲學思想影響,並與禪之興起關係密切。歷代相襲而不易。而中國的養生學歷來把培養德行作爲養生的第一要義。如明代著名養生家高濂所著《遵生八箋》,曾把茶道與中國養生學精神之吻合。明代顧元慶《茶譜》曾引《夢餘錄》記載:“大中三年東京一僧一百三十歲,宣宗問服何藥?雲:性唯好茶”,善哉!

據史載,公元九世紀中國茶傳入日本。日本建仁寺開祖,入唐前權僧正法印大和尚榮西著有《契茶養生記》一書。稱“茶也養生之仙藥也”。同樣深刻闡明茶與養生的因果。

值得一提的是,中華茶文化(中華茶道)與日本茶道有着本質不同,日本茶道源於我國唐代的徑山文化,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到明代中期,經紹鷗、利休等人總結和倡導,逐漸演變成爲既具宗教哲理(所謂“和、敬、清、寂),又有着嚴格繁瑣的程序的文化體系,被譽爲“宗教的美學”。而中華茶道則因時代不同,茶類不同而形成不同類型的茶道和儀式,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是,並不刻意追求繁文縟節,而是着意於品嚐和發揮各種茶類的色香韻味,追求一種融洽寬鬆的氣氛,達到“釋躁平矜,怡情悅性”的精神境界、其茶道程序和儀式與科學飲茶密切配合,相得益彰,把茶的保健價值、養生價值和欣賞價值三者有機結合了起來,實在是一種精神和物質和諧結合的活動。這正是中華茶道兼有健身與養生功能的道理所在,又是中華茶道能夠從古到今,從宮廷到民間,從文人到僧侶,從中原到邊疆流傳不息,並達到空前繁榮的原因。

二,論中國的茶文化

( 2006-09-13 08:37)

一、茶文化的定義茶葉是勞動生產物,是一種飲料。茶文化是以茶爲載體,並透過這個載體來傳播各種文化,是茶與文化的有機融合,這包含和體現一定時期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二、茶文化的內涵茶文化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其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藝術、醫學保健、歷史考古、經濟貿易、餐飲旅遊和新聞出版等學科與行業,包含茶葉專著、茶葉期刊、茶與詩詞、茶與歌舞、茶與小說、茶與美術、茶與婚禮、茶與祭祀、茶與禪教、茶與楹聯、茶與諺語、茶事掌故、茶與故事、飲茶習俗、茶藝表演、陶瓷茶具、茶館茶樓、沖泡技藝、茶食茶療、茶事博覽和茶事旅遊等廿一個方面。

三、茶文化體系茶史學:茶的起源,發現和利用,茶文化形成、發展、演變、特點及表現形式;茶文化社會學:茶文化對社會各方面的影響,社會發展與進步對茶文化的作用和社會各階層與茶文化關係;飲茶民俗學:歷史和現代,各個地區和民族,城市和農村飲茶習俗;茶的美學:成品茶外形設計、名茶取名、茶包裝設計及宣傳廣告等;茶文化交流學:國際國內研討、茶文化展示、茶藝表演、少兒茶藝、茶葉歷史文化博覽及茶事旅遊;茶文化功能學:茶文化資源、特性、歷史茶文化和新時期茶文化、茶文化功能、茶文化對現代社會及精神文明建設作用等。

四、茶文化特性歷史性: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其歷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爲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爲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漢朝,茶葉成爲佛教“坐禪” 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隋朝,全民普遍飲茶。唐代,茶業昌盛,茶葉成爲“人家不可一日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清朝,曲藝進入茶館,茶葉對外貿易發展。茶文化是伴隨商品經濟的出現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誕生的。歷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識形態,以雅爲主,着重於表現詩詞書畫、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發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釋家的哲學色澤,並演變爲各民族的禮俗,成爲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和獨具特色的一種文化模式。時代性: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給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內涵和活力,在這一新時期,茶文化內涵及表現形式正在不斷擴大、延伸、創新和發展。新時期茶文化溶進現代科學技術、現代新聞媒體和市場經濟精髓,使茶文化價值功能更加顯著、對現代化社會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茶的價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識進一步確立,國際交往日益頻繁。新時期茶文化傳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現代化、社會化和國際化趨勢。其內涵迅速膨脹,影響擴大,爲世人矚目。

民族性。各民族酷愛飲茶,茶與民族文化生活相結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禮、茶藝、飲茶習俗及喜慶婚禮,以民族茶飲方式爲基礎,經藝術加工和錘鍊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藝,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現出飲茶的多樣性和豐富多采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拉祜族、納西族、哈薩克族、錫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基諾族、撒拉族、白族、肯米族和裕固族等茶與喜慶婚禮,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地區性: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勝、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區茶文化。我國地區廣闊,茶類花色繁多,飲茶習俗各異,加之各地歷史、文化、生活及經濟差異,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經濟、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獨特的自身優勢和豐富的內涵,也形成獨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連續舉辦四屆國際茶文化節,顯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點與魅力。

國際性:古老的中國傳統茶文化同各國的歷史、文化、經濟及人文相結合,演變成英國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韓國茶文化、俄羅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國,飲茶成爲生活一部分,是英國人表現紳士風格的一種禮儀,也是英國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會活動中必需的儀程。日本茶道源於中國。日本茶道具有濃郁的日本民族風情,並形成獨特的茶道體系、流派和禮儀。韓國人認爲茶文化是韓國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爲全國茶日。中國茶文化是各國茶文化的搖籃。茶人不分國界、種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聯合起來,切磋茶藝,學術交流和經貿洽談。

五、茶文化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發揚傳統美德、展示文化藝術、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促進民族團結、表現社會進步和發展經濟貿易等。

傳統美德是經過幾千年積澱下來的被歷代人們所推崇的美好道德,是民族精神和社會風尚的體現。茶文化具有的傳統主要有熱愛祖國、無私奉獻、堅韌不拔、謙虛禮貌、勤奮節儉和相敬互讓等。吳覺農先生和湖南劉先和,爲茶葉事業鞠躬盡瘁,既是愛國主義者,又是當代茶人傑出代表。陸羽《茶經》,是古代茶人勤奮讀書、刻苦學習、潛心求索、百折不撓精神的結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就是中華民族珍惜勞動成果、勤奮節險的真實反映。

以茶字當頭排列茶文化的社會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會友、以茶聯誼、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詩、以茶入藝、以茶入畫、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興文、以茶作禮、以茶興農、以茶促貿和以茶致富。

茶是中國的驕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飲茶可以思源。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博士,將中國茶葉作爲中國四大發明(火藥、造紙、指南針和印刷術)之後,對人類的第五個重大貢獻。唐代陸羽《茶經》是世界第一部茶書。中國茶文化對世界影響功能顯著。

以茶會友是茶文化最廣泛的社會功能之一。今天所處的市場經濟,競爭激烈,優勝劣汰,講利益、講效益。但人情較爲冷漠,人際關係趨於淡漠。透過茶樓、茶藝館品茗或茶藝,朋友聚在一起,互通資訊,交流感情,增進了解,溝通友誼。朋友相聚在舊式茶館裏,隨意說笑,回憶人生,重新享受到生命的樂趣。

古代就有“寒夜客來茶當酒”之說,以茶代酒體現傳統美德,符合今天倡導的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爲的規定要求。

以茶育人是新時期茶文化孕育出來的新的社會功能。上海少兒茶藝透過自己動手,學習茶科學,弘揚傳統優秀文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在敬茶中,展現出對老人、長輩的尊敬,對父母的孝敬,對同學的敬意。

六、茶文化對現代社會的作用現代社會依靠高科技和資訊,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物質財富將越來越多,生活也將更加富裕。東亞一些國家在推行工業化過程中,在吸收西方的優秀科技和工藝技術的同時,西方頹廢的文化價值觀、風俗習慣也侵蝕到社會,隨之產生道德危機、拜金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傾向。社會發展的經驗表明,現代化不是唯一目標,現代化社會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精神文明,需要發掘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資源。茶文化所具有的歷史性,時代性的文化因素及合理因素,在現代社會中已經和正在發揮其自身的積極作用。

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會名流和知名人士樂意參加。茶文化也是大衆文化,民衆廣爲參與。茶文化覆蓋全民,影響到整個社會。茶文化對現代社會的作用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是茶文化以德爲中心,重視人的羣體價值,倡導無私奉獻,反對見利忘義和唯利是圖。主張義重於利,注重協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提倡對人尊敬,重視修生養德,有利於人的心態平衡,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質;二是茶文化是應付人生挑戰的益友。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市場競爭下,緊張的工作、應酬、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各類依附在人們身上的壓力不輕。參與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鬆一番,以應付人生的挑戰,香港茶樓的這個作用十分顯著;三是有利於社區文明建設。經濟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後,社會風氣不能污濁,道德不能淪喪和醜惡。改革開放後茶文化的傳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變社會不正當消費活動、創建精神文明、促進社會進步的作用。四是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豐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顯。茶文化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康樂性,品嚐名茶、茶具、茶點,觀看茶俗茶藝,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五是促進開放,推進國際文化交流。上海市閘北區連續四屆舉辦國際茶文化節,擴大了閘北區對內對外的知名度,閘北區四套班子一致決定茶文化節要一直辦下去,並投資在閘北公園興建茶文化景點,以期建成茶文化大觀園。國際茶文化的頻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國界,廣交天下,成爲人類文明的共同精神財富。

有關於茶文化論文的摘要

  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有關於茶文化論文的摘要,一起來看看。

  有關於茶文化論文的摘要:茶文化下的茶葉包裝色彩呈現

  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消費需求在不斷的增加,產品的包裝色彩在整個消費和銷售領域中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我國作爲茶葉的發源國,茶葉市場十分繁榮,茶葉品種衆多。隨着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茶葉產品要想在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就要將茶葉包裝色彩的設計做好,這是提高茶葉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包裝色彩的運用,不僅能夠使茶葉產品得到美化,還能夠推動茶葉產品實現更多的經濟價值。我國茶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對茶葉包裝色彩的運用有着重要的影響。本文首先對我國的茶文化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然後逐步探討了在茶文化的影響下茶葉包裝色彩呈現的種種方式。

  有關於茶文化論文的摘要:茶文化中音樂教育探討

  目前在我國的高等院校中,普遍開設有音樂教育的相關課程,這一課程並不是爲了培養音樂家,而是爲了提高學生們的音樂素養。在茶文化專業的課程中,也應當開設音樂教育的課程,因爲在對茶文化的學習過程中,要對茶文化進行深層次的理解,需要藉助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想象力相對於知識來說是無窮無盡的,音樂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塑造音樂素養,提高音樂欣賞的品位,從而增強藝術鑑賞能力。音樂也能夠賦予茶藝生命力與靈魂,讓茶藝表演更加生動,更加有感染力,音樂教育將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茶文化,更好地去鑑賞茶文化,更好地將音樂與茶文化相結合,創造出更好的茶藝表演,所以音樂教育在茶文化的學習中有重要的作用。

  有關於茶文化論文的摘要:茶文化中音樂教育的運用

  茶文化是起源於中國的一個獨特的文化層面。茶文化自古以來就以它的包羅萬象性和豐富多彩性存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它包括茶具、茶詩、茶道、茶藝和茶禪等等很多方面。茶文化是一個內容廣泛的文化,如要真正地體味到茶文化的內涵和韻味需要有較高的鑑賞能力和審美能力。而音樂作爲一種兼具韻律美和藝術美的存在物,無疑會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和感知能力。所以說音樂教育有利於人們培養對茶文化的尊崇,將音樂教育與茶文化相結合,使得兩者相得益彰,可以創造出更富美感的存在狀態。可以說,音樂賦予了茶藝以靈魂,茶藝賦予了音樂以形象。所以將音樂教育與茶文化綜合運用起來就顯得尤爲重要。

  有關於茶文化論文的摘要:茶文化中企業制度建設研究

  中國是全世界公認的茶的發源地,有着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精神財富。從中國茶文化中提取出來的茶道精神,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瑰寶,其基本精神更是富含儒家、道教、佛教三教的哲理,運用這些理論研究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能更清晰的發現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並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求有關中國茶文化的論文?

飲茶的習慣最早起源於中國,如今飲茶更成爲世界性的風尚。茶,作爲世界三大健康飲品之一,足跡遍佈了整個世界。而各個地區的飲茶習俗、文化又有着爭奇鬥豔的特色。不同的茶俗,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區、國家的不同價值理念和文化取向。 茶詩入禪 作者:趙樸初 東贏玉露甘清香,欏伽紫茸南方良。 茶經昔讀今茶史,欲喚無涯認故鄉。 (說明:日本寧治產玉露茶甚佳,斯里蘭卡(古稱欏伽)產紅茶有名於世。這首詩從讚頌日本名茶宇制玉露茶,斯里蘭卡(欏伽)紫茸茶入手,佔出了中國茶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欲喚天涯認故鄉”。)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中國茶業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於最早發現並利用茶這種植物,並把它發展形成爲我國和東方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 中國茶業,最初興於巴蜀,其後向東部和南部逐次傳播開來,以致遍及全國。到了唐代,又傳至日本和朝鮮,16世紀後被西方引進。中國茶葉、茶樹、飲茶風俗及製茶技術,是隨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業貿易的開展而傳向全世界的。最早傳入日本、朝鮮,其後由南方海路傳至印尼、印度、斯里蘭卡等國家,16世紀至歐洲各國並進而傳到美洲,又由北方傳入波斯、。 西方各國語言種“茶”一詞,大多源於當時海上貿易港口福建廈門及廣東方言中“茶”的讀音。可以說,中國給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識,茶的栽培加工技術,世界各國的茶葉,直接或間接,與我國茶葉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英國的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曾說:“茶是中國繼火藥、造紙、印刷、指南針四大發明之後,對人類的第五個貢獻。”茶以人興,人伴茶名。現在五大洲有50多個國家種茶,有120個國家從中國進口茶葉,全世界50多億人口中大多數人喜歡飲茶,茶和茶文化覆蓋了全球。 中國茶文化的四個層次: 1.物態文化 人們從事茶葉生產的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即有關茶葉的栽培、製造、加工、儲存、化學成份及療效研究……等等,也包括品茶時所使用的茶葉、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見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築物。 2.制度文化 人們在從事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行爲規範。如隨着茶葉生產的發展,歷代統治者不斷加強其管理措施,稱之爲“茶政”,包括納貢、稅收、專賣、內銷、外貿……等等。據《華陽國志.巴志》記載,早在周武王伐紂之時,巴蜀地區的“茶、蜜、靈龜……皆納貢。”至唐以後貢茶的份額越來越大,名目繁多。從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開始,對茶葉徵收賦稅:“稅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舊唐書?食貨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開始實行榷茶制,即實行茶葉專賣制(《舊唐書.文宗本紀》)宋代蔡京立茶引制,商人領引時交稅,然後才能到指定地點取茶。自宋至清,爲了控制對西北少數民族的茶葉供應,設茶馬司,實行茶馬貿易,以達到“以茶治邊”的目的。對漢族地區的茶葉貿易也嚴加,多方盤剝。 3.行爲文化 人們在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約定俗成的行爲模式,通是以茶禮、茶俗以及茶藝等形式表現出來。如宋代詩人杜來“寒夜客來茶當酒”的名句,說明客來敬茶是我國的傳統禮節;千里寄茶表示對親人的懷念;民間舊時行聘以茶爲禮,稱“茶禮”,送“茶禮”叫“下茶”,古時諺語曰“一女不吃兩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禮”便不再接受別家聘禮;還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至於各地、各民族的飲茶習俗更是異彩紛呈,飲茶習俗更是異彩紛呈,各種飲茶方法和茶藝程式也如百花齊放,美不勝收。 4.心態文化 人們在應用茶葉的過程中所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如人們在品飲茶湯時所追求的審美情趣,在茶藝操作過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韻味,以及由此生髮的豐富聯想;反映茶葉生產、茶區生活、飲茶情趣的文藝作品;將飲茶與人生處世哲學相結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謂茶德、茶道等等。這是茶文化的最高層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因此,廣義的茶文化應該由上述四個層次組成。但是第一層次(物態文化)中早已形成一門完整、系統的科學——茶葉科學,簡稱茶學。第二層次(制度文化)屬於經濟史學科研究範疇,而且也是成績顯著,碩果累累。所以作爲新興的學科,茶文化學應該將研究重點放在過去比較薄弱的第三、第四兩個層次,也就是狹義的茶文化。 如此看來,我們要研究的狹義茶文化是屬於平常所謂的“精神文明”範疇,但是它又不是完全脫離“物質文明”的文化,而是結合在一起的。不管是茶道也好,茶藝也好,茶禮也好,茶俗也好,都是在茶葉應用過程中體現出來的,離開,也就不存在什麼茶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