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徑山茶發源地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6W

徑山茶發源地

徑山茶發源地:答案是浙江省餘杭區西北境內的徑山。

徑山茶發源地:答案是浙江省餘杭區西北境內的徑山。

徑山茶的產地在浙江省餘杭區西北境內的徑山,此地多雲霧、漫射光充足、常年溼潤的環境,造就了徑山茶獨特的自然品質,茶葉的外形細嫩顯毫,內質嫩香持久,製作時一般會採用烘乾、炒乾和曬乾三種形式進行乾燥,以確保徑山茶的品質。

徑山茶發源地位於中國福建省南安市徑口鎮。徑山茶是以徑山爲主產區的一種名茶,因其香氣高雅、滋味醇和而聞名。徑山茶的茶葉顏色呈墨綠色,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香醇甘甜,帶有淡淡的花香和果香,回味悠長。它具有清熱解毒、降脂減肥、提神醒腦等功效,是深受廣大茶友喜愛的茶葉品種之一。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日本茶道的起源居然是這裏

一個茶葉小知識

徑山茶

茶由飲而藝而道|日本茶道的起源

徑山茶基本資訊

別名:徑山毛峯茶。

分類:綠茶。

產地: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

外形:細嫩有毫。

色澤:翠綠。

湯色:嫩綠瑩亮。

香氣:馥郁。

滋味:鮮嫩鮮甜。

徑山茶文化

唐天寶年間,行僧法欽在徑山建寺,井親手種下幾棵茶樹,第二年茶樹便蔓延至整片山野。徑山茶是浙江歷史最爲悠久的茶之一。

徑山茶與山齊名,源於自然、崇尚自然,講究真色、真香、真味的獨特品質和風味。葉清臣、吳自牧、歐陽修、田汝成等名人對徑山茶的獨特品質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徑山寺與徑山茶在唐代聞名以後,由禪僧撫養、禪寺成長,一生嗜茶,精於茶道,被奉爲“茶聖”的陸羽(733年-804年)慕名而至。陸羽一度隱居雙溪將軍山麓,並在徑山植茶、製茶、研茶。唐上元元年(760年),陸羽寫成了傳世名著--《茶經》,其使茶由飲而藝而道,融茶禪於一味。

說說徑山茶宴(1)

徑山茶宴,誕生於餘杭區徑山鎮徑山萬壽禪寺,始於唐,盛於宋,一直流傳。

唐代,萬壽禪寺對於飲茶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儀式,既是“由僧人、施主、香客共同參加的茶宴”,又是“品賞鑑評茶葉質量的鬥茶活動”。

宋代,徑山茶宴隨佛教東傳至日本,爾後逐漸發展爲日本茶道,徑山茶宴更是日本茶道之源,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

20世紀80年代以來,浙江茶界的有識之士試圖恢復,舉辦了多次仿效徑山茶宴的儀式。

2022年11月29日,“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項目正式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徑山茶宴爲重要組成部分。

說說徑山茶宴(2)

按照萬壽禪寺裏傳統,每當貴客光臨,住持就在明月堂舉辦茶宴招待客人。

徑山茶宴堂設古雅,程式規範,主躬客莊。禮儀備至。依時如法,和洽圓融,蘊涌豐富。體現了禪院清規和禮儀、茶藝的完美結合,具有品格高古、清雅絕倫的獨特風格,堪稱中國禪茶文化的經典樣式。

茶宴禮儀:

壹.張茶榜。

貳.擊茶鼓。

叄.恭請入堂。

肆.上香禮佛。

伍.煎茶點湯。

陸.行盞分茶。

柒.說偈吃茶。

捌.謝茶退堂。

日本茶道的起源

日本僧人多次到徑山參學,開展文化交流。據史料記載,“徑山茶宴”是南宋時期從徑山傳入日本的,日本至今流行的“茶道”就是源於宋代徑山寺內盛行的“茶宴”。

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赴徑山拜師的日僧聖一國師圓爾辨圓回國,“徑山茶宴”也隨之傳入日本,他還將從徑山帶去的茶籽進行播種,又仿徑山茶製作方法生產了日本的碾茶”。

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入宋到徑山求法的日本高僧南浦昭明(1235-1380年)返鄉,把在徑山期間學到的種茶、製茶技術和茶宴禮儀在日本廣爲傳播。徑山茶從起初來客招待、品茶論佛,發展到宋代的“徑山茶宴”。繼而茶宴東渡扶桑“作客”,流傳到了東瀛,演變發展爲今天之“日本茶道”。

茶道起源於哪裏

  茶樹原產我國西南地區,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中國是茶的發祥地,被譽爲“茶的祖國”。茶道起源於哪裏?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茶道起源,一起來看看。

  茶道起源

  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爲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在唐朝寺院僧衆唸經坐禪,皆以茶爲飲,清心養神。當時社會上茶宴已很流行,賓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動中,品茗賞景,各抒胸襟。唐呂溫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已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稱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對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爲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閒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爲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

  南宋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榮西首次將茶種從中國帶回日本,從此日本纔開始遍種茶葉。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到我國浙江省餘杭縣的經山寺求學取經,學習了該寺院的茶宴儀程,首次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成爲中國茶道在日本的最早傳播者。日本《類聚名物考》對此有明確記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日本《本朝高僧傳》也有:“南浦昭明由宋歸國,把茶臺子、茶道具一式帶到崇福寺"的記述。直到日本豐臣秀吉時代(公元1536~1598年,相當於我國明朝中後期)千利休成爲日本茶道高僧後,才高高舉起了“茶道”這面旗幟,並總結出茶道四規:“和、敬、清、寂”,顯然這個基本理論是受到了中國茶道精髓的影響而形成的,其主要的儀程框架規範仍源於中國。

  日本茶道起源於哪裏

  中國是茶道的發源地,日本茶道收到中國茶道許多的影響,可以這麼說,日本茶道起源於中國,中國對於日本寺院茶影響最大的,一是唐代陸羽的《茶經》,二是以兼具山園風味與禪林高韻而聞名中外的“徑山茶宴”。

  徑山是什麼什麼地方呢?徑山處於我們現在的浙江省的餘杭市,隸屬天目山脈。這裏山巒疊障,流水潺潺,古木參天。唐太宗貞觀年間(627-649),僧人法欽偶遇此山,愛其秀麗奇拔,留戀不已,後在此創建寺院。唐太宗詔至闕下,賜他爲“國一禪師”。

  法欽特別喜歡在寺廟裏種植茶樹,用茶樹數株,採以供佛,不久茶林便蔓延山谷,鮮芳殊異。徑山寺自此香火不絕,僧侶上千,並以山明、水秀、茶佳聞名於世,享有“三千樓閣五峯巖”之稱。宋政和七年(1117),徽宗賜寺名爲“徑山能仁禪寺”。

  南宋開禧年間(1205一1207),寧宗親筆賜額“徑山興聖萬壽禪寺”,後改爲“徑山香林禪寺”。清高宗乾隆時,又定名爲“徑山興聖萬壽禪寺”。因此,自宋代起,徑山寺遂有“江南禪林之冠”的譽稱。

  徑山是著名茶區,宋代時名茶就成爲饋人禮品,寺院裏飲茶之風頗盛。僧侶們常在雄麗的殿宇樓閣之下,聚會研經,並汲山中清泉,煎水烹茗。每年春季寺內經常舉行茶宴,招待高貴的賓客,自然也要舉行茶宴。

  徑山茶宴,有一套固定和較爲講究的儀式。佛徒們圍坐在一起,按照程序和教儀,依次獻茶、聞香、觀色、嘗味、渝茶、敘誼。先由住持法師親自調徹香茗佛茶,以表敬意。爾後命近侍一一奉獻給赴宴者品飲,這便是獻茶。

  僧客接茶後,先開啟碗蓋聞香,再舉碗觀色,接着纔是啓口“嘖噴”嘗味。一旦茶過三巡,便開始評品茶香、茶色,稱讚主人品行。然後,說佛談經,談事敘誼。“徑山茶宴”時既有鑑評各種優質茶葉的“鬥茶”競爭遊戲,還有把粉末茶用開水沖泡調製的“點茶法”。

  元明清各代都有景慕徑山風光、寺中品飲高致的人到徑山遊覽進香。如明代王洪、王徽、王澎、王沂等,曾在徑山鬆源樓聚會品茗,並作聯句:“登高喜雨坐僧樓,共語茶林意更幽。萬丈龍潭飛瀑倒,五峯鶴樹片雲收。碑含御製侵苔碧,徑起曇花拂暑秋。還擬凌霄好風月,海門東望大江流。”山堂夜坐,汲泉渝茗,芳香四溢,意暢心清,這也是對“徑山茶宴”的生動寫照。

  南宋時,日本佛教高僧大啓禪師和聖一禪師,皆曾於公元1235年前後來徑山結廬憩息,研究佛學,並將徑山茶的碾飲之法(“末茶”)和茶具(“天目碗”)傳到日本。公元1259年(南宋理宗開慶元年),南浦昭明和尚來中國,拜徑山虛堂和尚爲師。

徑山古道怎麼樣

徑山古道長3公里、寬1.5米至2.5米,沿古道景點有品茗區、東坡洗硯池、望江亭、半山亭、佛聖水等10餘處。古道原來是香糕磚鋪就的豎着拼成有萬字紋,可惜年代久遠,已破損不堪。2007年古道維修中,因找不到相同的磚頭,修復的時候,就地取材,大部分用的紅石板鋪成,同一臺階內也有不小的坡度,猶未古人建路時的精緻。是一處非常不錯的旅遊地。

徑山位於浙江餘伉樂鄉境內,距餘杭鎮西北25公里,距杭州西北50公里。是天目山東北延伸的一個主鋒,因山上有兩條小徑盤旋上天目山,而得名“徑山”。從唐代宗年間法欽大師在山頂建徑山寺以來,唐朝宰相李吉甫,宋代皇帝高宗、孝宗,清朝皇帝康熙、乾隆以及陸羽、蘇軾兄弟、陸游、范成大等名士墨客,竟登徑山,留下不少的文化遺蹟。徑山由刺天而立的晏生、朝陽、天顯、堆珠、鵬博、凌霄、御愛等七峯組成,以凌霄峯最高,海拔616米。山上有徑山寺,它是中國和日本的佛教臨濟宗的發祥地。此外,還有望江亭、佛聖水、羅漢石、放生池、東坡洗硯池等景點。蘇東坡贊它“勢若駿馬奔平川”,是“此生更何幾回來”的旅遊勝地。

徑山佛茶,茶質優異,自宋至清,爲皇家御用“貢茶”,列爲“六品”之一。爲日本茶道源頭。徑山爲我國佛教聖地之一,山頂有唐年間所建徑山萬壽禪寺。徑山匯佛教文化、茶文化、詩文化於一爐。南宋開慶年問,日本佛教高僧禪師來到浙江徑山寺攻研佛學,回國時帶去了徑山寺的“茶道具”、“茶臺子”。井將徑山寺的“茶宴”和“抹茶”製法傳播到日本,啓發和促進了日本茶道的興起。日本佛教臨濟宗尊徑山寺爲祖庭,並歷來以徑山茶爲其茶道的發源地。

徑山六瀑位於徑山景區的徑山峽谷中,接近盤山公路。徑山的竹海山澗中,數公里長的峽谷中有連綿的六處山間瀑布,最高落差20米,瀑寬0.9米,水量較大,形態各異,水質清洌。

除了山門到山頂的盤山公路外,尚有徑山古道從桐橋村通往山上寺廟處,一路有幾處茶田和茂密的毛竹林,有兩個涼亭,大部分爲石板鋪成,小部分爲臺階。

浙江有什麼什麼都聞名中外的物產

有西湖龍井、杭州絲綢、徑山茶、金華火腿、紹興酒等。

1、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屬綠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龍井村周圍羣山,並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曆史 。

清乾隆遊覽杭州西湖時,盛讚西湖龍井茶,把獅峯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封爲“御茶”。西湖龍井按外形和內質的優次分作1~8級。

特級西湖龍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葉底細嫩呈朵。清明節前採製的龍井茶簡稱明前龍井,美稱女兒紅。

西湖龍井茶與西湖一樣,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結晶,是西湖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

2、杭州絲綢

杭州絲綢,浙江省杭州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杭州絲綢,質輕、柔軟,色彩美麗,在中國傳統絲織業中佔據重要地位。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絲織物就已揭示了杭州絲綢的歷史之久。

2011年9月1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杭州絲綢”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3、徑山茶

徑山茶,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徑山茶葉外形細嫩有毫,色澤綠翠,香氣清馥,湯色嫩綠瑩亮,滋味嫩鮮。2014年05月1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徑山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4、金華火腿

金華火腿,浙江省金華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金華火腿色澤鮮豔,紅白分明,瘦肉香鹹帶甜,肥肉香而不膩,美味可口;內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2001年,國家質監總局正式批准“金華火腿”爲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即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5、紹興酒

紹興酒,浙江省紹興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紹興酒,又稱紹興黃酒、紹興老酒,隨着時間的久遠而更爲濃烈,所以紹興酒稱老酒,越陳越香。

紹興酒是紹興的著名特產,生產歷史非常悠久。據文獻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紹興釀酒業已很普遍。《呂氏春秋》載有越王勾踐“投醪勞師”的故事,至今城內尚有“投醪河”遺址。

到南北朝時,紹興老酒已成爲貢品。在全國衆多的酒類中,紹興老酒是獲獎次數最多的品種之一。 

2015年09月25日,訪問美國期間,白宮國宴選單用酒就是紹興黃酒。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湖龍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杭州絲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徑山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金華火腿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紹興酒

比靈隱寺香火還旺的徑山寺,連日本人也愛來,有何特別之處?

因爲徑山寺不僅是日本佛教臨濟宗的祖傳地,更是日本茶道的發源地。

浙江的物產是什麼東西

浙江的豐富物產是西湖龍井、杭州絲綢、徑山茶、金華火腿、紹興酒等。

一、西湖龍井,屬綠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龍井村周圍羣山,並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曆史。

二、杭州絲綢,浙江省杭州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三、徑山茶,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徑山茶葉外形細嫩有毫,色澤綠翠,香氣清馥,湯色嫩綠瑩亮,滋味嫩鮮。

四、金華火腿,浙江省金華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五、紹興酒是紹興的著名特產,生產歷史非常悠久。據文獻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紹興釀酒業已很普遍。《呂氏春秋》載有越王勾踐“投醪勞師”的故事,至今城內尚有“投醪河”遺址。

茶葉有哪些產地

主要的茶葉產地有安徽南部山區、西部大別山區,福建,雲南,蘇南,浙江西部山區。

中國茶葉歷史悠久,各種各樣的茶類品種,萬紫千紅,竟相爭豔,猶如春天的百花園,使萬里山河分外妖嬈。中國名茶就是在浩如煙海諸多花色品種茶葉中的珍品。同時,中國名茶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名茶,有傳統名茶和歷史名茶之分。

接下來結合茶的品種以及產地進行簡要分析:

1、龍井茶

龍井茶是我國的第一名茶,產於浙江省杭州西湖附近的山中,有"西湖龍井"、梅塢龍井"、"獅峯龍井",以龍井村獅子峯所產"獅峯龍井"最佳。龍井茶素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之稱。

2、 產於閩南安溪縣。外形頭似蜻蜓,尾似蝌蚪,顏色砂綠起霜,質地重如鐵,美如觀音,滋味清高醇美,回味甘甜,帶有獨特的"觀音韻"。素有"七泡有餘香"之美稱。以西坪松林頭魏蔭鐵觀音發源地所產最佳,爲烏龍茶之上品。

3、武夷巖茶

產於閩北武夷山。九十九巖,巖巖有一茶,一茶一名,獨特採製,有"大紅袍"、"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肉桂"等名樅。巖茶外形條索粗壯緊實,呈釘狀,色砂綠蜜黃,鮮潤光澤,泛"寶色"。花果香濃郁高長,滋味濃醇高爽,具獨特的"巖韻"。

4、碧螺春

康熙所名。產於江蘇吳縣太湖中的洞庭山,成茶外形捲曲呈螺,銀毫遍佈,香濃芬芳,滋味醇厚,湯色嫩綠明亮,茶之珍品。"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最"。

5、黃山毛峯

產於安微黃山桃花溪。宋代貢茶。特級黃山毛峯堪稱我國毛峯之極品,其形似雀舌,勻齊壯實,峯顯毫露,色如象牙,魚葉金黃,清香高長,湯色清澈,滋味鮮濃、醇厚、甘甜,葉底嫩黃,肥壯成朵。其中"金"和"象牙色是特級黃山毛峯外形與其他毛峯不同的兩大明顯特徵。

6、君山銀針

產於岳陽洞庭湖的青螺島,有"庭帝子春長恨,二千年來草更長"的描寫。外形芽頭壯實筆直,茸毛披蓋,色澤金黃光亮,稱爲"金鑲玉";內質香氣高純,湯色杏黃明澈,滋味爽甜。沖泡時,芽頭在玻璃杯中直挺豎立,狀似羣筍出土,又如尖刀直立,能三起三落,繼而徐徐下沉杯底,極爲美觀。

7、六安瓜片

產於安微六安地區齊靈山,外形似瓜子,自然平展,葉緣微翹,色澤寶綠,大小均勻,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滋味鮮醇回甘,湯色清澈透亮,葉底綠嫩明亮。依採製季節,可分三個品種:穀雨前提採的稱"提片",品質最優;其後採製的稱"瓜片";梅雨季節採製的稱"梅片", 品質最差。

8、信陽毛尖

產於河南省南部大別山區的信陽縣。信陽毛尖外形細、圓、緊、直、多白毫;內質清香,湯綠味濃。

9、都勻毛尖

產於貴州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的都勻縣。"三綠三黃"是都勻毛尖茶的特色,即幹茶色澤綠中帶黃,湯色綠中透黃,葉底綠中帶黃。詩云:"雪芽芬芳都勻生,不亞龍井碧螺春,飲罷浮花清鮮味,心曠神怡似神仙"。

10、祁門紅茶

產於安微省祁門縣。祁門紅茶條索緊秀,鋒苗好,色澤烏黑泛黑光,俗稱"寶光";內質香氣濃郁高長,似蜜糖香,又蘊藏蘭花香,湯色紅豔,滋味醇厚,回味 永,葉底嫩軟紅亮。

杭州茶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杭州自古以來就是名茶產區,其地形和氣候都非常適合茶葉的生長。好山好水才能種出好茶,杭州茶具有類型多樣、品質優良的特點。茶文化是 杭州文化 的代表之一,其發展歷史悠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杭州產茶歷史悠久,杭州城市的繁榮和杭州的茶文化興盛是相攜並進的。隋唐之前杭州茶文化處於興起階段。三國兩晉時期,錢塘江兩岸經濟文化逐漸發展,靈隱寺建成,佛教和道教等宗教活動逐漸盛行,西湖名山勝水也漸次開拓,茶隨着寺廟道觀的建立而被栽種傳播。

  隋朝開通京杭大運河後,杭州因水陸交通的地理便利,一時成爲東南物產聚散的“鉅富名邑”,唐代杭城的繁華初顯。此時,茶葉在杭州境內廣爲栽培。其中睦州鳩坑(淳安)、建德細茶、天目山茶(臨安)、錢塘大方茶、餘杭徑山茶爲當時記載的名茶。茶聖陸羽在餘杭徑山撰寫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學著作——《茶經》,《茶經》的廣泛傳播,爲中國茶文化繁榮興盛奠定了基礎。陸羽及其《茶經》與杭州的緣分也足以爲“杭爲茶都”提供無與倫比的歷史支援。

  南宋建都杭州,中國茶文化的中心也隨之南遷至杭州。杭州飲茶之風日盛,大街小巷茶館林立。中國茶文化和杭州城市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宋時,杭州西湖茶區所產的白雲茶、香林茶、寶雲茶均已被列爲貢品。蘇東坡兩度在杭州爲官,有詩“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了杭城的氣息。蘇東坡常與高僧辯才法師在龍井獅峯山腳下的壽聖寺品茗吟詩,其手書的“老龍井”匾額至今尚存於獅峯山的岩石上,留下了千古佳話。

  南宋詩人陸游一生寫了300多首茶詩,其中有名的“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正是對宋代杭城飲茶風俗的生動寫照。先後到徑山來參禪求學的日僧圓爾辯圓、南浦紹明等多人把徑山茶和徑山茶宴帶回日本,啓發和促進日本茶道的興起,徑山成爲日本茶道之源,至今仍有不少日本茶人不遠千里,源源不斷地來徑山尋祖祭宗。

  杭州茶葉歷史在經歷了唐宋年間的興起和重大發展階段後,在元明清時期,成爲繼往開來的一個重要時期。元代龍井茶初具美名,愛茶之人虞集寫有《游龍井》飲茶詩,詩中“徘徊龍井上,雲氣起晴畫。烹煎黃金芽,三咽不忍漱”的佳句廣爲傳唱。杭州自南宋始已逐漸流行飲用散茶,明初朱元璋廢止團茶,改貢散茶,清飲之風日盛,儒家茶人的清飲文化得到了極大的舒張和發展,杭城也有着相當大的引導和推動作用。明代的龍井茶已負盛名,明末清初,杭州已成爲浙江最重要的茶產業集散地。

  清時,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上龍井,題寫六首龍井茶御詩,親封“十八棵御茶樹”,將西湖龍井茶上升爲至尊地位。從古至今,無數文人墨客對龍井茶情有獨鍾,在杭州這片奇山秀水裏涌現了一大批愛茶、學茶、事茶之人,從唐至清的1200年間,涉及龍井茶的茶書就有120餘種,如白居易、蘇東坡、陸游、吳昌碩等文化人無不盡情潑墨,揮灑茶意,使龍井茶的文化底蘊也越發醇香彌久。後,西湖龍井茶逐漸成爲中國名茶之首。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臨龍井茶區視察,高度關注杭州的茶文化和茶產業。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陪同外國元首來杭,龍井茶鄉是必遊之地;龍井茶還是我國國事活動中饋贈外國首腦的珍貴禮品,外國首腦品嚐龍井茶後都讚不絕口。西湖龍井茶在中國十大名茶評比中都位居榜首,被譽爲“綠茶皇后”。如今的杭州已成爲我國茶葉科技和文化的交流研究中心,茶機構雲集、茶產業發達、茶品牌響亮、茶名人輩出、茶文化厚重。茶作爲文明的載體,承載着杭州數千年文化發展的輝煌成就。

中國作爲全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爲什麼沒有抹茶?

若不是好友的力薦,我是萬萬沒想到原來杭州郊區的目的地,竟然就是日本抹茶以及茶道的源起。簡而言之徑山禪茶也就是現在正當紅的抹茶的始祖,故而徑山茶,也有着“禪茶”的美譽。而這一切還要從日本和徑山寺的淵源說起。

也許你和我一樣在去徑山之前對於徑山寺一無所知,其實它在歷史上還是相當出名的,除了早先日本高僧圓爾辯圓將徑山禪寺的宴茶方式傳入日本,演變成今日的日本茶道之外,他也將中國佛教的博大精深傳入了日本。

1235年,日本禪師圓爾辯圓,懷着虔誠的心來到了徑山。他在徑山寺習禪三年。回到日本時把徑山的禪法和茶禮,也一併帶了回去。對比日本今日的茶道表演,從點茶器具和禮儀,都完整繼承了宋代禪院的茶禮,如今徑山寺門前桌面新建的兩個雕塑和石碑就是爲了紀念整件事而建。

徑山寺在南宋時期,就被稱爲“東南第一禪院”是臨濟宗的祖庭道場,位列江南“五山十剎”之首。南宋乾道二年(1166)孝宗皇帝遊徑山,親筆書“徑山興聖萬壽禪寺”可見對徑山寺的重視和喜愛。

可惜的是歷史上的徑山寺至今還是原址的已經所剩無幾,寺廟顯然都是近年重修,人們也只有在門前的石像和石碑說明中去尋找歷史。而這裏絲毫沒有影響徑山寺在香客心中的地位和分量。

復建後的徑山寺,簡直就是脫胎換骨,一掃國內傳統寺廟略顯俗氣的外觀,而是採用了國內極爲罕見的宋代建築的風格,莊重古樸。每日的香火絡繹不絕,可能更多的原因到這裏祈福求學也確實靈驗,一座相當有故事的寺廟。

那麼爲何令人心馳神往的抹茶在國內很難喝到,而我國更津津樂道的是茶葉呢?,道理很顯而易見,因爲抹茶的製作流程實在是太繁瑣了,那麼爲何在日本仍然被奉爲國粹,那是因爲抹茶在日本也屬於奢侈品,只有皇帝、貴族和極少數的進階僧侶才能夠享受到,而茶道一直都是一種高雅的文化,能夠喝到抹茶的絕對都是屬於“文化人”。因爲國情和歷史的發展,我國的飲茶文化更推崇由繁至簡,由高雅至通俗,真做到了同享,雅俗共賞。

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的茶是如何傳向世界各國的?

一、早期朝鮮半島、日本僧侶在到中國學佛的同時,傳去了茶葉、茶文化;

中國茶葉和茶文化,最早透過陸路和海路東傳朝鮮半島和日本,透過僧侶傳播進行禪茶一味的文化交流。由於朝鮮和中國接壤兼有陸路和海路的緣故,專家認爲茶入朝鮮半島要早於日本。

茶入朝鮮半島約在六世紀和七世紀,新羅時代(668-935)就有大批僧人到中國學佛求法,載入中國宋代,《高僧傳》的就有近30人,他們中的大部分在中國用10年左右的時間專心修學後回國傳教。

他們在中國時,就接觸到飲茶,並在回國時將茶和茶籽帶回新羅。韓國古籍《三國史記》載:“前於新羅第27代善德女王(公元632-647年在位)時,已有茶。”善德女王屬三國時代(公元18-935)末期人,故韓國飲茶不會晚於七世紀中葉。

二、朝廷、官府作爲進階禮品賞賜或饋贈給來訪的外國使節、嘉賓;

日本關於飲茶的最早記載見《古事記》及《奧儀抄》兩書:日本聖武天皇曾於天平元年(729年)四月,召集僧侶進禁廷講經,事畢,各賜以粉茶,人人感到榮幸。又記載當時有高僧行基(658-749),到中國學佛求法的高僧最澄,回國時帶去浙東茶籽在日本播種。

三、透過貿易,輸往世界各地。

作爲一種經濟作物,中國茶傳播到世界各地:如始於西漢,從甘肅、新疆經中亞、西亞,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絲綢之路”;始於唐代、盛於明清,經中國西南入藏傳到印度、尼泊爾等南亞地區的“茶馬古道”;明清時代,中國開始與歐、美各國進行海上茶葉貿易,清朝初期,開創的武夷山等中國東南茶區至俄羅斯恰克圖的“萬里茶路”,由此可見,這些著名的茶路、茶事,都是以貿易爲主的商業行爲。

擴展資料:

茶文化意爲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茶文化起源地爲中國。功夫茶文化則起源於中國廣東省潮汕地區。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

直到現在,中華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中國各地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潮州鳳凰單叢茶、有太湖的薰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 

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喜愛品茶,各國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國茶文化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禮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茶文化

Tags:山茶 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