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功夫茶具四件寶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49W

功夫茶具四件寶

1. 茶壺:功夫茶具中最基本的一件就是茶壺,它要能夠熱傳導均勻,容易泡出好茶。

2. 茶杯:茶杯一般是小巧玲瓏的,需要用手拿着,便於品飲時味蕾能感受到茶香。

3. 茶盤:功夫茶道注重乾淨整潔,茶盤就是重要的道具之一。它能夠裝下閒散的茶具,同時也能防止水滴,保持桌面的清潔。

4. 茶具盒:茶具盒需要儲存齊全的茶具,而且需要節省空間,適合拿出來使用。一般分爲紅木茶具盒、竹茶具盒、陶瓷茶具盒等多種材質。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工夫茶具包括那些器具

工夫茶具包括“四件寶”:孟臣衝罐、若琛甌、玉書�、紅泥烘爐。正宗的孟臣衝罐乃用宜興紫砂陶製成的小茶壺。臺灣著名史志學家連橫撰寫的《茗談》中說:“臺人品茶,壺必孟臣。”孟臣是明代江蘇宜興紫砂壺名匠,姓惠,以製作小壺爲專長。這種小壺用於泡茶時,色香味皆蘊,壺經久耐用,即使以沸水注入空壺也有茶味,盛夏隔夜茶不易餿。茶壺耐熱性強,寒冬沸水注入,無爆裂之虞。另外,傳熱性慢,用時不燙手,使用越久越有光澤,顯得古色古香。

在閩南、粵東和臺灣,人們常言:“金玉有價,孟臣無價。”一把古老的孟臣衝罐丟失或損壞,都會令茶癮君子十分痛心。相傳從前有位老茶人,每晚都要用“孟臣”泡飲工夫茶喝方能入睡。有一夜,他飲完茶吹燈就寢,不慎碰了一下茶几上的壺蓋,黑暗中只聽“啪”的一聲,他料想壺蓋摔破無疑,好不懊惱,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他想,既然壺蓋破碎,留下那無頭壺更勾人傷心,於是索性起來,摸到壺身朝窗外扔去。翌日,老茶人無精打采穿鞋時,意外發現壺蓋躺在鞋裏完好無損,他後悔莫及,喃喃自語:“壺身都扔了,留蓋作何用?”遂將壺蓋摔碎。從此,他憂思成疾,不久謝世西歸。這雖是傳說,卻可見茶人對孟臣衝罐的珍惜。孟臣衝罐滯積的“茶鏽”,常常是茶癮君子炫耀“茶齡”長的實物見證。舊時大戶人家嫁女,有的還將上品“孟臣”作爲高檔的陪嫁品。時下,仿古而制的“孟臣”充斥市場,但茶人慕其名,依然對它情有獨鍾。

與“孟臣”合稱茶具雙璧的是若琛甌。這是一種薄瓷小杯,薄如紙,白似雪,小巧玲瓏,酷似半個乒乓球和微型飯碗,3只小杯疊起來可含於口內而不露。古代正宗的若琛茶甌產於江西景德鎮,杯底有“若琛珍藏”字樣,時下因罕見,取而代之是個別名瓷廠制的。這種茶甌外圍習慣彩繪山水花卉,有的還書寫“清心明月”、“可以清心也”的迴文,每杯僅能容七八毫升茶湯,因爲工夫茶多爲閒情逸致時品飲,而非純爲解渴。平時,茶盤上只擺3個小杯,呈“品”字形,當地諺語“茶三酒四”大概就是由此得來的吧。

泡飲工夫茶對水乃至水壺的選擇相當嚴格,因金屬壺燒的水大多有雜味,而粵東燒製的薄瓷水壺“玉書�”,不但無此弊且保溫性好,冬日裏離爐許久水溫仍不低,久用也不易結水垢。水壺的容量只可泡完一壺茶,即從燙杯至泡好一次的茶,水就差不多了。水將開時,小蓋被蒸氣掀動“撲撲”直響,似乎在說:“可以泡茶了!”原來,泡工夫茶水不宜過熱,以起“蟹眼”(初沸)爲適,而玉書�正便於掌握水溫。因何稱之“玉書”?相傳,古時有位藝匠設計出此壺後,一時想不出叫什麼名稱好,便邀來三五茶友文朋命名。茶友見燒出的水清潔如玉,宛若玉液輸出,就取名“玉輸”。後人認爲“輸”字不祥,便用“書”字代“輸”。

工夫茶具“四件寶”的最後一件紅泥烘爐,乃選取粵東優質高嶺土燒製,高尺餘,置炭的爐心深且小,能使火勢均勻、省炭。小爐有門有蓋,茶人喜用橄欖核爲燃料,火熱無雜味。這種爐子通風性能好,水溢入爐火猶燃,爐不裂。有的爐門配有茶聯,如“煮沸三江水;同飲五嶽茶”、“茶爐湯沸邀清客;茗碗香生遣睡魔”……顯得古樸雅緻。工夫茶人愛茶更愛茶具,有的遊山玩水或出外公幹,竟要攜帶“四件寶”,可謂形影不離,其癡情程度由此可見一斑。海峽兩岸品工夫茶的風尚經久不衰,從客觀上促進了我國陶瓷業的發展。那些古樸雅緻、精湛絕倫的工夫茶具“四件寶”,也成了陶瓷發展史最好最完美的實物見證。

功夫茶都可以用什麼茶?

功夫茶具包括“四件寶”:孟臣衝罐、若琛甌、玉書鍋 、紅泥烘爐。

功夫茶所用的茶葉,只限於半發醇的福建巖茶,溪茶和潮汕的鳳凰水仙一類(均屬青茶類)。中國的其它茶類如紅茶,綠茶,磚茶,或花茶,白茶等則不適合。因爲若用功夫茶的衝法,往往苦澀不堪入口,只有這種半發醇的青茶類爲上。習慣上功夫茶最好是用福建的烏龍茶,即閩北武夷山的巖茶和閩南的溪茶。烏龍茶是個總名,其中的暑茶是閩北所產。鐵觀音則主要產於閩南安溪,故又稱溪茶。巖茶和溪茶名目繁多,其中奇種,單叢,名叢大紅袍,水仙,一枝春等都是名茶。——潮汕的鳳凰山也生產茶葉,也屬半發醇的青茶,也是功夫茶的用茶。其名目有水仙(俗稱鳥嘴茶),單叢,浪菜等;上引丘逢甲詩的"鷦嘴"便是鳥嘴茶。鳳凰茶也是我國的名茶之一。

功夫茶的泡法及飲法

1.備具:壺、公道杯、品茗杯、聞香杯放在茶盤上,茶道、茶樣罐放在茶盤左側,燒水壺放在茶盤右側。

2.賞茶:開啟茶樣罐,讓來客欣賞茶葉的色和形。

3.燙杯熱罐:將開水倒入水壺中,然後將水倒入公道杯,接着倒入品茗杯中。

4.投茶:按1:18的比例把茶放入壺中。5.洗茶:右手提壺加水,用左手拿蓋颳去泡沫,左手將蓋蓋好,將茶水倒入聞香杯中。

6.第一泡:將開水加入壺中,泡一分鐘,趁機洗杯,將水倒掉,右手拿壺將茶水倒入公道杯中,再從公道杯斟入聞香杯,只斟七分滿。

7.鯉魚跳龍門:用右手將品茗杯反過來蓋在聞香杯上,右手大拇指放在品茗杯杯底上,食指放在聞香杯杯底,翻轉一圈。

8.遊山玩水:左手扶住品茗杯杯底,右手將聞香杯從品茗杯中提起,並沿杯口轉一圈。

9.喜聞幽香:將聞香杯放在左手掌,杯口朝下,旋轉90度,杯口對着自己,用大拇指捂着杯口,放在鼻子下方,細聞幽香。

10.品啜甘茗:三個口是一個品,要做三口喝,仔細品嚐,探知茶中甘味。

11.第二泡、第三泡:操作同上。

潮州功夫茶具都有哪些呢?

中國的飲茶之道,最爲講究的恐怕要算功夫茶了。《清朝野史大觀》載“中國講求烹茶,以閩之汀、泉、漳三府,粵之潮州府功夫茶爲最。”功夫茶大都是閒情逸興烹飲或作爲待客的禮節,故有“閒來細品功夫茶”、“無茶不成禮”之說。 功夫茶具功夫茶具雖多,但茶人們卻認爲“四寶”是必具:孟臣衝罐(小紫砂陶壺)、若深甌(小薄瓷杯)、玉書畏(燒水陶壺)、潮汕烘爐。閩、粵、臺茶人對茶壺衝罐排名次有句茶諺:“一無名、二仕亭、三萼圃、四孟臣、五逸公。”不知何爲,“孟臣”排名第四卻備受茶人寵愛。史傳,孟臣是明代制壺名匠惠孟臣,他最早制壺於明代天啓年間,最初壺底刻有“大明天啓丁卯荊溪惠孟臣制”字樣。《桃溪客語》載:“孟臣筆法絕類褚遂良。”孟臣罐具有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暑夏不變餿的優點。茶人選購它的標準是“三山齊”,即把壺去蓋覆置平桌,滴嘴、壺口,把柄三點平成一線就是真品了。泡茶越頻越久,壺壁長的茶鏽越厚,可節省茶葉,即使空壺注入沸水也有茶香茶色,茶鏽厚的孟臣壺常是茶主人炫耀“茶齡長”的物證。若深甌是清代江西景德鎮瓷的名匠若深的佳作,杯底書有“若深珍藏”如今業已罕見。 功夫茶另“兩寶”之一的玉書畏以潮州百年老號《陶聖居》做的尤佳,有極好的耐冷熱驟變性能。隆冬,拿出爐外許久保溫。功夫茶講究水不能過熱,玉書畏便於觀察火候且不易生水垢。而潮汕烘爐則是選取粵東優質高齡土精工燒製的紅泥小火爐,這種爐具早在唐宋年間即出名,特點是長形,有一尺多高,很雅觀。爐心深又小,能使火熱均勻省炭,爐有蓋有門,通風性能好,值得稱道的是水溢爐中“火猶燃,爐不裂”,有的藝匠還喜歡在爐門兩側配一對茶聯。

功夫茶具“四件寶”

功夫茶具

功夫茶具“四件寶”

中國的飲茶之道,最爲講究的恐怕要算功夫茶了。《清朝野史大觀》載“中國講求烹茶,以閩之汀、泉、漳三府,粵之潮州府功夫茶爲最。”功夫茶大都是閒情逸興烹飲或作爲待客的禮節,故有“閒來細品功夫茶”、“無茶不成禮”之說。

前些年,筆者有幸到了一趟粵東,所到之處,熱情好客的主人招待的都是色、香、味、藝俱全的功夫茶,至今回想起來,仍“茶”韻猶存,遂“作文以記之”。

這功夫茶的“功夫”所在,首先是講究“水爲友,火爲師”,水以活泉爲佳,火以猛烈爲上,茶以烏龍茶爲適。入壺須三分之一茶末,因末少不香,末多苦澀。泡沏技法大致有“高山流水”,“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等。而且,須有一套南國特色的茶具。看到這些美妙絕倫的功夫茶具,我不惜囊中銀錢,破費一番,覓到了功夫茶具四件寶來。

功夫茶具雖多,但茶人們卻認爲“四寶”是必具:孟臣衝罐(小紫砂陶壺)、若深甌(小薄瓷杯)、玉書畏(燒水陶壺)、潮汕烘爐。閩、粵、臺茶人對茶壺衝罐排名次有句茶諺:“一無名、二仕亭、三萼圃、四孟臣、五逸公。”不知何爲,“孟臣”排名第四卻備受茶人寵愛。史傳,孟臣是明代制壺名匠惠孟臣,他最早制壺於明代天啓年間,最初壺底刻有“大明天啓丁卯荊溪惠孟臣制”字樣。《桃溪客語》載:“孟臣筆法絕類褚遂良。”孟臣罐具有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暑夏不變餿的優點。茶人選購它的標準是“三山齊”,即把壺去蓋覆置平桌,滴嘴、壺口,把柄三點平成一線就是真品了。泡茶越頻越久,壺壁長的茶鏽越厚,可節省茶葉,即使空壺注入沸水也有茶香茶色,茶鏽厚的孟臣壺常是茶主人炫耀“茶齡長”的物證。若深甌是清代江西景德鎮瓷的名匠若深的佳作,杯底書有“若深珍藏”如今業已罕見。

功夫茶另“兩寶”之一的玉書畏以潮州百年老號《陶聖居》做的尤佳,有極好的耐冷熱驟變性能。隆冬,拿出爐外許久保溫。功夫茶講究水不能過熱,玉書畏便於觀察火候且不易生水垢。而潮汕烘爐則是選取粵東優質高齡土精工燒製的紅泥小火爐,這種爐具早在唐宋年間即出名,特點是長形,有一尺多高,很雅觀。爐心深又小,能使火熱均勻省炭,爐有蓋有門,通風性能好,值得稱道的是水溢爐中“火猶燃,爐不裂”,有的藝匠還喜歡在爐門兩側配一對茶聯。

可見古今藝人、茶人對功夫茶具傾注了多麼誠摯的匠心!

功夫茶具套裝介紹

功夫茶具套裝介紹

功夫茶具套裝介紹, 很多人喜歡喝功夫茶,說起功夫茶就不能不說功夫茶具,這裏的功夫茶具是指泡飲茶葉的專門器具,包括茶壺,茶碗,茶杯,茶盤,茶托等等,下面是功夫茶具套裝介紹。

功夫茶具套裝介紹1

功夫茶具28件的名稱是茶壺、蓋碗、茶洗、茶寵、尿童、杯叉、茶巾、茶筆、茶盤、茶葉罐、茶海、煮水器、排水管、茶杯(10件)、聞香杯(4件)、茶道組(茶漏、茶匙、茶夾、茶針、茶則、茶筒)。

茶壺:泡茶和斟茶用的帶嘴器皿。

蓋碗:可以把茶葉放入蓋碗中,沖水後端給客人飲用。也可以將茶泡好後,往蓋碗中倒入茶湯,如杯子一般使用。

茶洗:用來洗茶的工具,有一正二副共三個。

茶寵:常見形象包括金蟾、貔貅、人物等,是飲茶品茗時把玩之物,以增添情趣,同時寓意財源廣進、滴水不漏。

尿童:亦是飲茶時的把玩之物,澆上熱水後會立刻撒尿。

杯叉:作用相當於茶托、茶船,使用杯叉可以防止承茶時手被高溫的茶杯燙傷。

茶巾:用以酌茶之前擦拭乾淨茶壺、茶海底部和滴落在桌面上的茶水。

茶筆:養壺和清潔茶壺工具,可以吸附茶盤上多餘的水分、刷茶葉末等。

茶盤:放置茶具的淺底器皿,可大可小,可方可圓。

茶海:又稱公道杯,茶壺內的茶湯泡好後需要先倒入公道杯中,然後由公道杯均勻倒至各茶杯或蓋碗中。公道杯可另外配合茶濾使用,用以過濾茶葉末。

排水管:承擔茶盤上廢水的排水任務,使用方法爲按2、8比例剪斷,用開水泡軟後接上排水球,短的一頭同時接在茶盤上,長的一頭則對準廢水桶。

茶杯:茶水從茶壺倒進茶杯,之後端給客人品嚐。茶杯也叫品茗杯,是與聞香杯搭配使用的。

聞香杯:比品茗杯細長,茶道講究一嗅二聞三品味,聞香杯便是聞香之用的。

茶筒:盛放茶藝用品的器皿。

茶則:是衡量投茶量,將茶葉盛入茶壺的用具。

茶漏:需放在茶壺口上,防止投茶時茶葉掉落到壺外。

茶匙:形狀如湯匙,用於挖取茶壺內泡過得茶葉。

茶夾:可以將茶壺中的茶渣夾出,也可以夾着茶杯來洗杯。

茶針:也叫茶通,當壺嘴、茶壺內網被茶渣阻塞時,可用茶針來疏通。同時,在放入茶葉後,茶針也可以用來撥勻茶葉。

功夫茶具套裝介紹2

一、茶道六君子

1、茶筒:盛放茶藝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2、茶匙:又稱“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的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3、茶漏: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4、茶則:茶則(茶勺)茶則爲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爲竹製。

5、茶夾:又稱茶筷,茶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着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6、茶針(茶通):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當壺嘴被茶葉堵住時用來疏浚,或放入茶葉後把茶葉撥勻,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二、其他配件

1、茶巾:茶巾又稱爲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幹壺,於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不能用來清理泡茶桌上的污漬,果皮物。

2、茶盤: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鏽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多種。

3、茶船:用來放置茶壺的容器,茶壺裏塞入茶葉,衝入沸開水,倒入茶船後,再由茶壺上方淋沸水以溫壺。淋澆的沸水也可以用來洗茶杯。又稱茶池或壺壺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爲:盛熱水燙杯、盛接壺中溢出的茶水、保溫。

4、煮水器: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爐,較常見者爲酒精燈及電壺,此外尚有用瓦斯爐及電子開水機,自動電爐。古人煮茶要用火爐(即炭爐),唐以來煮茶的爐通稱“茶竈”。

5、茶罐:儲存茶葉的罐子,必須無雜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馬口鐵、不鏽鋼、錫合金及陶瓷。

6、茶荷:茶荷的功用與茶則、茶漏類似,皆爲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賞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主要有竹製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品,一舉兩得。沒有茶荷時可用質地較硬的厚紙板折成茶荷形狀使用之。

7、茶托:用於將功夫茶杯託舉到客人面前,可防止茶杯燙手,以及其他人手指污染茶杯。

功夫茶具套裝介紹3

功夫茶具的介紹

茶壺,紫砂或朱泥的

選出水量爲三杯或四杯的(幹茶1/3壺,完全泡開時的`出水),多了少了都難控制。這裏的考究多了。

茶盤,寬,平

竹,木皆可,最好不用塑料的,有異味。它提供的方便在泡第一,二道茶不可或缺,因爲那時的時間控制是論秒計的,一點不順手就泡壞了。

茶匙,茶荷,就是幹茶入壺前的量具

跟其他雜七雜八的用具一套買的,擱在一筆筒似的東西里,整套叫“茶道”。竹木石骨都無所謂,紫檀的不錯。茶量的合適直接影響茶湯的濃淡和氣,味,必須準確,泡多了就會知道一粒幹茶的多少都有影響。

爐及水壺

電或酒精燒的都可以,本身發熱時不生異味就行。必備,絕大多數功夫茶要求沸水,萬萬不能用飲水機或電熱水壺代替,因爲它們設定的恆溫是90~95度,而且太多水不斷地沸騰水質會受影響

白瓷薄壁的,不影響茶色和茶味,清洗也方便。

茶葉罐

紙罐外套密封袋最方便實惠,紙罐遮光,密封袋封氣味和潮溼。放在陰涼乾爽的地方。有明顯焊縫的錫罐不要用(多數在罐底那一圈),因爲焊劑洗不掉,味道會混到茶裏。有錢的話買看不見焊縫的錫罐當然最好,多數是東南亞產的,一個都幾百上千,我是買不起的。

備了這些,纔好在其基礎上弄功夫。有的老兄茶葉捨得買極貴的,這幾百塊錢卻沒花,這茶就有點可惜了。

按照下圖,請描述下功夫茶的各種器具名稱,以及作用

‍ 底下較大的方形茶具叫茶盤(也叫茶船):其作用是提供泡茶操作平臺、可收集茶廢水、改善泡茶衛生環境、可盛茶杯、茶壺、擺件、養茶壺等等。茶盤左上方的罐子叫茶葉罐,用於儲存茶葉。茶葉罐右邊的紫砂小沙彌及右邊小沙彌前面的金蟾蜍,屬於茶寵,作用是裝飾茶盤。兩個小沙彌之前的四個細長的杯子是聞香杯,由於其杯身細長容易聚香的特點,工夫茶的泡飲過程中我們用來聞茶香。聞香杯前面的杯子是品茗杯,用來品飲茶湯。另品茗杯下面的叫杯託,用來放置茶杯。杯託下面的叫茶席,其作用是放置在茶盤上,保護茶盤和杯子,另外可鋪於茶盤旁,放置茶道組、茶巾、茶葉罐等,既起裝飾作用,又讓茶盤看起來乾淨整潔。茶席右上角的茶具叫紫砂壺,用來沖泡茶葉。紫砂壺右邊的是蓋碗(也叫三才碗),也是用來沖泡茶葉的。蓋碗左上角的茶具是公道杯(也叫茶海),用來均勻茶湯。茶盤右上角的器具叫濾網,用於過濾茶湯。濾網下面的是濾網託,用於置放濾網。茶盤下面左邊的叫茶巾,鋪於個人泡茶席上的織物或覆蓋於潔具、乾燥後的壺杯等茶具上,常用棉、絲織物製成。茶巾上的器具從上往下分別叫茶鉗、茶夾(也叫茶鑷)、養壺筆,茶鉗的作用是端取茶杯;茶夾,用於夾取品茗對杯;養壺筆,用於養壺。解釋完畢!!~@~‍

功夫茶具28件的名稱

茶具:茶盤、茶荷、茶則、茶匙、茶針、茶巾、茶葉罐、茶漏、茶夾、茶壺、茶桶、茶導、養壺筆、茶墊、茶寵、聞香杯、蓋碗、茶海(也就是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4個)、茶洗、茶勺、杯叉、煮水器。

工夫茶最講究的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別也在於茶具。潮州工夫茶講究茶具器皿配備之精良和烹製之功夫。茶壺、茶杯、茶盤、茶墊、水瓶、泥爐、砂銚、欖核碳等是必備的茶具。

而嚴格的烹製又需按泡器、納茶、侯湯、衝點、刮沫、淋罐、灑茶等程序進行,方能得到工夫茶之“三味”。正是這些特別的器皿和烹法,使功夫茶獨具韻味,揚名天下。

擴展資料:

潮州工夫茶是中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爲一體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種茶藝,也是一種民俗,是“潮人習尚風雅,舉措高超”的象徵。潮州工夫茶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潮州茶道是中國古老的傳統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潮州工夫茶歷史悠久。中國茶文化盛行於唐朝,潮州工夫茶則盛行於宋朝,貴族茶就是源於潮州工夫茶,已有千年歷史。在潮州當地更是把茶做爲了待客的最佳禮儀並加以完善。

一套功夫茶具包括哪些配件

茶壺,茶杯,茶洗,茶盤,茶墊,水瓶,水鉢,龍缸,紅泥火爐,砂銚,羽扇鋼筷

功夫茶具28件的名稱

功夫茶具28件的名稱:茶盤、茶荷、茶則、茶匙、茶針、茶巾、茶葉罐、茶漏、茶夾、茶壺、茶桶、茶導、養壺筆、茶墊、茶寵、聞香杯、蓋碗、茶海(也就是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4個)、茶洗、茶勺、杯叉、煮水器。

功夫茶具28件使用方法

茶盤

用來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的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鏽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多種。

茶荷

茶荷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的用具,除了置茶的功用,還具有賞茶功能。

茶荷多數爲竹製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品,一舉兩得。如果沒有茶荷時,我們也可以採用質地較硬的厚紙板折成茶荷形狀即可。

茶則

在茶道中,把茶從茶罐中取出置於茶荷或茶壺時,需要用茶則來置取。茶則現在多爲銅、鐵、竹做材料加工。

茶匙

茶匙的形狀像湯匙,也因此而得名,其主要用途是挖取茶壺內泡過的茶葉,也可用於向茶罐內挖去幹茶。

由於茶葉沖泡過後會緊緊塞滿茶壺,而且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所以人們常使用茶匙。

茶針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以便水流暢通。

茶巾

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幹壺,在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船底部的水擦乾,也可擦拭滴落桌面的茶水。

茶葉罐

儲存茶葉的罐子,最好密閉不透光,且沒有異味,常見的茶葉罐材質有馬口鐵、不鏽鋼、錫合金及陶瓷等,因不同茶葉類型而酌情選用。

茶漏

在置茶時將茶漏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人們還用它來夾着茶杯清洗,既防燙傷又幹淨衛生。

煮水器

煮水的器具,品種樣式較多,可根據具體情況購買。

茶筒

盛裝茶具的器具,裏面放置茶匙、茶針、茶漏、茶夾、茶則。

茶導

用來撥取茶葉的器具。

養壺筆

外形像又短又粗的毛筆,筆把的造型多種多樣,多爲竹木雕刻製成,可以用來刷養壺與茶寵。

茶寵

茶寵,亦是茶玩,多數使用紫砂泥製作,造型各異,增加泡茶的情趣。

【功夫茶道所需要用的茶具】 茶道茶具

標準的功夫茶藝,有後火,蝦鬚水(剛開未開之水),捅茶,裝茶,燙杯,熱罐(壺),高衝,低斟,蓋沫(以壺蓋將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頂十法。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功夫茶道所需要用的茶具,一起來看看。

功夫茶道所需要用的茶具

  一、茶壺

  潮州土語叫做“衝罐”,也有叫做“蘇罐”的,因爲它出自江蘇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選擇茶壺,好壞標準有四字訣,日:“小、淺、齊、老。”茶壺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別,以孟臣、鐵畫軒、秋圃、尊圃、小山、袁熙生等製造的最受珍視。壺的式樣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六角形、栗子形……等等,一般多用鼓形的,取其端正渾厚故也。壺的色澤也有很多種,硃砂、古鐵、栗色、紫泥、石黃、天青……等等,還有一種壺身銀砂閃爍,朱粒累累,俗謂之抽皮砂者,最爲珍貴。但不管款式、色澤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因爲大就不“工夫”了。所以用大茶壺,中茶壺,茶鼓,茶篩,茶檔……等等衝的茶,那怕是用一百元一兩的茶葉,也不能算是工夫茶。至於深淺則關係氣味,淺能釀味,能留香,不蓄水,這樣茶葉纔不易變澀。除大、小、深、淺外,茶壺最講究的是:“三山齊”,這是品評壺的好壞最重要標準。辦法是:把茶壺去蓋後覆置在桌子上(最好是很平的玻璃上),如果壺滴嘴、壺口、壺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三山齊”了。這是關係到壺的水平和質量問題,所以最爲講究。“老” 主要是看壺裏所積成的“茶渣”多寡,在前面已經說過了。當然,“老”字的講究還有很多,例如什麼朝代出品,古老歷史如何,什麼名匠所製成,經過什麼名家所品評過……等等。但那已經不是用一般茶壺的問題,而是屬於玩古董的問題了。

  衝功夫茶除了用“衝罐”之外,有時客人多時,也可以用“蓋甌”。在潮州菜館中每吃一道菜後就必定上來一巡功夫茶,那就是用“蓋甌”衝的,這是爲了適用於人數較多的場合,一次可以有十杯至十二杯。但畢竟蓋甌口闊,不能留香,氣味比使用衝罐就差得多了。不過,只要沖茶的人“工夫”好,用蓋甌也可以衝出好功夫茶的。

  二、茶杯

  茶杯的選擇也有個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襯托茶的顏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底平日闊、杯底書“若深珍藏”的“若深林”爲珍貴,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鎮和潮州楓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稱爲“白果杯”。

  至於有的人還講究什麼“春宜牛眼杯,夏宜栗子杯,秋宜荷葉杯,冬宜吊鐘懷”,這又未見講究太多了。不過,用喇叭杯、牛乳杯……這些作爲工夫茶的茶杯,都是不很合適,有失“斯文”之道了。

  三、茶洗

  形如大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功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個用以浸衝罐,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

  四、茶盤

  茶盤是用來盛茶杯的,也有各種款式,圓月形、棋盤形……等等。但不管什麼式樣,最重要也是四字訣:寬、平、淺、白。就是盤面要寬,以便就客人人數多寡,可以放多幾個懷;盤底要平,纔不會使茶杯不穩,易於搖晃;邊要淺,色要白,這都是爲了襯托茶杯、茶壺,使之美觀。

  五、茶墊

  比茶盤小,是用來置衝罐的,也有各種式樣,但總之要注意到“夏淺冬深”。冬深是因爲便於澆罐時多裝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墊裏還要墊上一層“墊氈”,“墊氈”是用絲瓜絡按茶墊的形狀大小剪成的,所以要用絲瓜絡而不用布氈者,爲了不會生異味,墊氈的作用是爲了保護茶壺,功夫茶在灑茶後還要將茶壺倒置過來,以免壺裏積水,一點點的水,也會使茶味變苦,原因是單寧酸溶解了。

  六、水瓶與水鉢

  作用一樣,都是用以貯水烹茶的。水瓶,修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種束頸有嘴,飾以螭龍,名叫螭龍樽的也不錯。(螭龍,潮州土話叫做“錢龍”,潮州話是雙聲疊韻的,錢、螭就是疊韻字,即是壁虎。)

  水鉢,也是用來貯水以備烹茶的,大小均相等於一個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紅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魚二昆在鉢底,舀水時水動,好像金魚也泳躍欲出,這是很少見的珍品,一般的多見素瓷青花,置於茶牀上,蓋上硃紅的木蓋,舀水時用的是椰子殼做的,椰瓢當茶未煮,主人啓蓋舀水時,“功夫茶”之功夫已經不飲而使人信服矣。

  七、龍缸

  大龍缸類似庭中栽種蓮花之蓮缸,或較小些。用以貯存大量的泉水,密蓋,下託以木幾,放在書齋一角,古色古香。龍缸也多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難見到。康熙帝乾隆帝年間的產品,也已極爲珍貴。用近代製品,只要色彩大小調和,也就很好了。

  八、紅泥小火爐

  “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可見古人是用紅泥小火爐溫酒的,自然那是在北方。至於“寒夜客來茶當酒”,這時是否用紅泥小火爐煮茶,煮的茶是否像現在的潮州功夫茶,像喝酒一樣喝茶,詩人們並沒有說明.不過我想大約應當是如此,不然寒夜之時,一大碗一大碗的喝茶,豈不令人小便頻頻,坐立不大?那個客人早就拔腿跑掉了,誰還能坐下來細談。所以,我想這個“寒夜客來茶當酒”的茶,應當相等於今日之功夫茶纔是。

  紅泥小火爐,潮安、潮陽、揭陽都有製作,式樣好看極了。同樣有各種形式,特點是長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爐心深而小,這樣使火勢均勻,省炭,小爐有蓋和門,不用時把它一蓋一關,既節約,又方便。小爐門邊往往還有一副很文雅的對聯,益發增添茶興。 小火爐是放在精製的木架上面的,木架像塔形,下大上小,上面一格放爐子,剛好一伸扇子便是爐門。中間一格,是放扇子、鋼筷等物。下面一格放木炭或欖核炭,或引火之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這樣的設定,煮茶自然是很方便的。

  九、砂跳

  “砂跳”,潮安楓溪做的最著名,俗稱“茶鍋”,是用砂泥製成的,很輕巧,水一開,小蓋子會自動掀動,發出一陣陣的聲響。這時的水沖茶剛剛合適。至於用鋼鍋,鋁鍋來煮水沖茶的,雖然也無不可,可是金屬的東西,用以煮水沖茶畢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十、羽扇與鋼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時既須用勁,又不可煽過爐門左右,這樣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對客人的尊敬。所以,特製的羽扇不但有利於“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潔白鵝翎編成的扇,大不過掌,竹柄絲穗的精雅,襯托着紅、綠、白……各種顏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濃茶,自然別有風趣。鋼筷則不但爲了鉗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雙手保持清潔。

  以上,雖然還不夠陸羽所規定的二十四式茶具的規格,但也已經洋洋大觀了。如果還要再說些,那麼二十四件也不爲多,例如裝茶葉的錫罐,就以潮汕造的爲最上品。還有茶巾,專門以淨滌茶具。茶几,用以擺設茶具。茶擔,可以貯藏茶器,春秋佳日,登山浮水,臨流漱石,林墅深幽,席地小坐,烹茗啜飲,自然又是人生一樂。

  功夫茶道的泡茶方法

  焚香靜氣:焚品檀香,造就幽靜、平和氣氛

  葉嘉酬賓:出示所泡茶葉讓客人觀賞

  火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爲上,用火煮沸

  孟臣淋漓:即湯洗茶壺,惠孟臣是明代紫砂壺製作家,後人把名茶壺喻爲孟臣

  烏龍入宮:把烏龍茶放入紫砂壺內

  懸壺高衝:又稱高山流水,把盛開水的壺提高沖水,充分激盪茶葉,使茶葉翻動,清潔茶葉

  春風拂面:用壺蓋輕輕颳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葉更清潔(不喝)

  重洗仙顏:用開水淋洗茶壺,即洗淨茶壺外表又提高壺溫

  若琛出韻:即湯洗茶杯,(若琛清初),以擅長製茶杯而出名,後人把茶杯喻爲若琛甌

  玉液回壺:即把已泡好的茶水倒入另一個茶壺使茶湯更爲均勻

  遊山玩水:沿着杯壁斟茶一圈

  關公巡城:依次來回往各杯低斟茶水

  韓信點兵:壺中茶水少許時,則住各杯點斟茶水(又稱蜻蜓點水或觀音滴水)

  三龍護鼎:用母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此法既穩當又雅觀,三根手指比喻三龍,此時另一手可做護杯姿勢

  喜聞幽香:即聞烏龍茶的香味

  鑑賞三色:認真觀看茶水在杯中的上中下三種顏色,故稱三色

  初品奇茗:觀看、聞香後開始品茶湯味道(三口爲一品)

  盡杯謝茶:起身喝盡杯中之茶,以謝茶農栽種,製作佳茗,恩典感謝茶藝小姐盡心熱情敬獻茶藝、茶禮。

Tags:茶具 四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