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洞庭碧螺春介紹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83W

洞庭碧螺春介紹

洞庭碧螺春是中國綠茶中的一種經典名茶,屬於洞庭山區碧螺春茶系。產地在江蘇省蘇州市湖東鎮洞庭山,被譽爲“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洞庭碧螺春茶葉的外觀呈細條式,色澤鮮翠欲滴,香氣清雅幽長,味道甘醇鮮爽,湯色嫩綠明亮,葉底鮮嫩明亮,具有高雅的品位和深厚的文化內涵。

洞庭碧螺春茶的採摘時間通常在穀雨節後的清明前後,採摘時只選取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的嫩芽,採製時需要經過傳統的手工捻制和火烘烤等多個工序,具有工藝複雜,製作精良的特點,因此製茶成本較高,價格昂貴。

洞庭碧螺春一直以來都受到茶界和消費者的廣泛追捧,被譽爲中國著名名茶之一,也是國內外各大茶館品茶會所不可或缺的一種茶葉品種。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洞庭碧螺春的五個主要品牌介紹 碧螺春品牌】

文章插圖碧螺春是江蘇省吳縣太湖岸邊的東西洞庭山上最好的茶 。碧螺春的小條緊緊打結,像蝸牛一樣捲曲,邊緣上均勻地鋪着一層細小的白色絨毛 。浸泡在沸水中的杯子就像雪花一樣飛舞,慢慢地伸展成芽和葉 。湯是綠色的,味道優雅,可以持續很長時間 。因此,當您購買碧螺春時,還必須尋找原產地品牌!今天,我將爲您介紹洞庭碧螺春的五個主要品牌!1,三灣場碧螺春聽起來像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名稱 。如果您去蘇州,在蘇州著名的觀前街上漫步,您會看到幾家三灣場茶館 。三萬廠始建於清代,已有150多年的歷史 。它之所以排名第一是因爲它擁有最長的歷史,最大的聲譽,最高的銷量和最昂貴的價格 。在洞庭湖,太湖東西山上開闢了超過2500畝的茶園,生產,自制,銷售碧螺春,碧螺毛尖,碧螺香茶,萬昌綠茶等品種 。在三萬場,不用擔心買假茶,只需要擔心錢包的厚度是否符合標準即可 。三玩場的問題在於品牌溢價過高 。名幹茶的基本售價爲兩千至三千公斤,因此有越來越多的遊客來購買 。2,碧螺品牌碧螺春蘇州碧螺春產於洞庭的東西山區 。碧螺品牌是原國營東山茶廠 。它成立於1958年,經過國有改革後出售給浙江人 。浙江人確實可以做生意 。他們改變了國有體制下相對落後的管理模式,聘請了專業經理人,做了很多宣傳工作 。因此,碧螺品牌變得越來越大 。碧螺春品牌,僅次於三萬廠,當然,大規模的經營和推廣也導致其價格上漲 。3,永蒙碧螺春我提到了東山碧螺春茶廠,現在是西山碧螺春茶廠,也就是永蒙碧螺春茶廠 。關於洞庭東西山區碧螺春的質量問題一直爭論不休 。東山碧螺春生長環境的土壤組成較好,西山碧螺春生長環境更原始,無污染 。但是,氣候環境,茶樹的品種,油炸方法和油炸方法是相同的,並且它們屬於同一產地,因此基本上沒有差異 。永蒙碧螺春是西山碧螺春的代表,擁有綠色食品認證茶園200畝,貢茶園核心區600畝,茶基地3000畝 。它執行了嚴格的食品質量標準,值得排名第三 。4,吳農牌碧螺春看到這個品牌,我不禁想到“吳農柔語” 。吳農品牌是在碧螺春國家原產地蘇州洞庭創建的 。儘管它不像以前那樣出名,但它專注於製造碧螺春,並遵守制茶標準 。,堅持質量第一,確保每種茶的質量和健康 。它執行“六個統一”規定:統一揀配,統一揀配,統一投機,統一包裝,統一宣傳和統一銷售 。合作社選拔了二十多名焙炒茶專家來負責焙炒茶,引進了完整的測試和實驗室設備,並嚴格控制每個加工程序,從而逐步樹立了品牌知名度 。5.碧玉春碧玉品牌育品是蘇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業有限公司的商標 。蘇州洞庭山碧螺春茶業有限公司是蘇州市的主要農業企業 。年產量達到10000斤 。它的生產基地超過2000英畝,是第一批使用產品保護標誌和綠色食品原產地標誌的批次 。2005年透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2006年,它是該市茶葉行業中首家透過QS質量和安全認證的公司 。也是江蘇省著名商標 。以上是一些具有企業運作知名度的品牌 。每個人都可以放心碧螺春真實性和質量,但是公司運營也有其缺點,例如投資大,維護成本高,因此總體價格相對昂貴 。

洞庭碧螺春產自於哪裏

洞庭碧螺春是綠茶,不發酵茶,簡稱碧螺春,十大名茶之一,主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金庭鎮,其茶是採摘茶樹一芽一葉、一芽二葉爲原料製成,其茶條索纖細,捲曲呈螺,滿身披毫,滋味鮮醇甘厚,湯色碧綠清澈,並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而著稱。

飲其味,頭酌色淡、幽香、鮮雅;二酌翠綠、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貴如珍,宛如進階工藝品,不可多得。

品質特徵

茶樹、果樹相間種植,令碧螺春茶獨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質優異。其成品茶外形緊密,條索纖細,嫩綠隱翠,清香幽雅,鮮爽生津,湯色碧綠清澈,葉底柔勻,飲後回甘。

碧螺春茶條索緊結,捲曲如螺,白毫畢露,銀綠隱翠,葉芽幼嫩,沖泡後茶葉徐徐舒展,上下翻飛,茶水銀澄碧綠,清香襲人,口味涼甜,鮮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爲貢品。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澤碧綠,形似螺旋,產於早春。

製作工藝

殺青:在平鍋內或斜鍋內進行,當鍋溫190~200°C時,投葉500克左右,以抖爲主,雙手翻炒,做到撈淨、抖散、殺勻、殺透、無紅梗無紅葉、無煙焦葉,歷時3~5分鐘。

揉捻:鍋溫70~75°C,採用抖、炒、揉三種手法交替進行,邊抖,邊炒,邊揉,隨着茶葉水分的減少,條索逐漸形成。炒時手握茶葉鬆緊應適度。太鬆不利緊條,太緊茶葉溢出,易在鍋面上結“鍋巴”,產生煙焦味,使茶葉色澤發黑,茶條斷碎,茸毛脆落。當茶葉幹度達六、七成幹,時間約10分鐘左右,繼續降低鍋溫轉入搓團顯毫過程。歷時12~15分鐘左右。

搓團顯毫:是形成形狀捲曲似螺、茸毫滿披的關鍵過程。鍋溫50~60°C,邊炒邊用雙手用力地將全部茶葉揉搓成數個小團,不時抖散,反覆多次,搓至條形捲曲,茸毫顯露,達八成幹左右時,進入烘乾過程。歷時13~15分鐘。

炒青:採用輕揉、輕炒手法,達到固定形狀,繼續顯毫,蒸發水分的目的。當九成幹左右時,起鍋將茶葉攤放在桑皮紙上,連紙放在鍋上文火烘至足幹。鍋溫約30~40°C,足幹葉含水量7%左右,歷時6~8分鐘。全程約爲40分鐘左右。

洞庭碧螺春產地在哪裏 洞庭碧螺春的簡介

1、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江蘇吳縣洞庭山區。

2、洞庭碧螺春茶葉片捲曲呈螺狀,茶湯碧綠,是一種進階名茶。因其葉遇熱會散發異香,故當地土人稱爲「嚇殺人香」。清康熙年間,聖祖遊幸太湖,撫臣宋犖曾以此茶進,帝因其名不雅馴,遂改稱爲「碧螺春」。

3、洞庭(山)碧螺春茶,江蘇省蘇州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4、2020年7月,洞庭(山)碧螺春茶入選中歐地理標誌第二批保護名單。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產自哪裏?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產自太湖。

碧螺春是中國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已有1000多年曆史。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

在歷史上,古太湖有兩座山,一曰洞山,一曰庭山,這兩座山一般被合稱爲洞庭山。但是此洞庭非彼洞庭,我們所熟知的洞庭湖在古代稱爲雲夢、九江,號稱八百里洞庭,洞庭湖區的歷史勝蹟很多,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碧螺春採摘特點

碧螺春採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摘得早,二是採得嫩,三是揀得淨。每年春分前後開採,穀雨前後結束,以春分至清明採製的明前茶品質最爲名貴。

通常採芽葉初展,芽長1.6~2.0釐米的原料,葉形卷如雀舌,稱之爲“雀舌”,炒制500克進階碧螺春約需採6.8~7.4萬顆芽頭,歷史上曾有500克幹茶達到9萬顆左右芽頭,可見茶葉之幼嫩,採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

洞庭碧螺春最早產自哪個朝代?

碧螺春的介紹

碧螺春——系我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茶之一,始於唐,盛於宋,歷史上都是宮廷貢品,在海內外市場久負盛名。

洞庭碧螺春屬細嫩炒青綠茶。產於江蘇吳縣太湖洞庭山,洞庭山是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與桃、李、梅、橘等果木間種,茶吸果香,花融茶葉,二者相得益彰,加之太湖周邊氣候溫和溼潤,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孕育了碧螺春的良好品質。碧螺春的採製非常嚴格,它每年春分前後開採,以春分至清明這段時間採摘的品質最好。通常採摘一芽一葉初展,形如雀舌。採回的芽葉須進行精細的揀剔,並做到當天採摘當天炒制。碧螺春條索纖細,捲曲如螺,白毫顯露,銀白隱翠,沖泡之時,恰似白雲翻浪,香氣濃郁,滋味鮮醇,湯色清綠,有“一嫩(芽葉)三鮮(色、香、味)”的讚譽。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產自哪裏?碧螺春這款茶有何特點?

洞庭碧螺春產自江蘇蘇州市的太湖洞庭山,這款茶具有條索緊結、捲曲如螺、白毫畢露和銀綠隱翠等多個特點。

中國是一個茶葉出產大國,每年都有大量的茶葉出產,而在茶葉市場上也有很多耳熟能詳的名茶,洞庭碧螺春就是中國名茶之一,這種茶出產在太湖洞庭山,它分爲東西二山,東山伸入到太湖深處就像太湖的一個半島,而西山則屹立在湖中的島嶼上。洞庭山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再加上太湖水面水汽升騰霧氣悠悠爲常數的生長,造就了優良的條件。

一、條索緊張捲曲似螺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是綠茶的一種,這種茶在加工過程中沒有經過發酵,保留了新鮮茶葉中的豐富營養,而且它經過炒制,揉捻和烘乾以後保持了良好的外形,不但條索緊結,還捲曲似螺,又因爲它的外表爲綠色,所以被人們叫做碧螺春,這是一種在國內流傳上千年的經典名茶。

二、白毫畢露銀綠隱翠

白毫畢露銀綠隱翠都是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的重要特點,這種茶表面有大量細小白色的毫毛,看去上就象銀白色一樣,在銀色中卻爺爺能看到茶葉的綠色這種茶沖泡以後在水中慢慢舒展,上下翻飛茶水澄綠,看上去特別漂亮,他沖泡後有濃郁的茶香,清香襲人,口味涼甜,飲用後感覺鮮爽生津。

三、營養豐富保健功效出色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營養豐富,保健功效出色,這也是它的重要特點,因爲它在加工過程中保留了新鮮茶葉中的豐富營養,人們沖泡飲用這種茶會把它含有的茶多酚,咖啡鹼,茶鹼,以及維生素等多種營養,儘快吸收,能維持身體正常代謝,也能提神醒腦,緩解疲勞,更能增強人體自身免疫功能放慢人體衰老速度。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還是一種能淨化血液的健康養生茶,它能清理血液中的脂肪和膽固醇,可防止人體心血管出現病變。

碧螺春是什麼意思 碧螺春產地在哪個地方

碧螺春茶葉可以說是衆多茶品中比較出名的,那麼下面來了解下爲什麼碧螺春要叫這個名字吧?碧螺春的產地是在哪個地方的?

碧螺春是什麼意思

碧螺春是山茶目山茶科植物,是中國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有1000多年曆史。炒成後的幹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產於春季,故名“碧螺春”。

碧螺春產地在哪個地方

碧螺春產自於江蘇省蘇州市的東洞庭山和西洞庭山,碧螺春產於春天,外形顏色又是碧綠色,所以得名碧螺春。又因爲產地在洞庭山,所以碧螺春也被叫做洞庭碧螺春。碧螺春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在茶客心目中有着不可撼動的地位。

碧螺春屬於什麼茶

中國一共有六大茶類。而碧螺春是六大茶類之一的綠茶。性寒,味甘,苦,歸入心,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降脂,減肥,利尿的功效。碧螺春茶屬於沒有經過發酵製成的茶,保留了很多天然的物質。常飲碧螺春茶能刺激人體中樞神經,起到提神,提高記憶力的作用,它還能與人體有害的重金屬結合,消除其毒性。也能抑制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同時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消除疲勞,能降低血脂和膽固醇,起到減肥的輔助作用。但碧螺春性寒,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的人羣不宜飲用。

碧螺春是涼性還是熱性

碧螺春是涼性。碧螺春是平時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涼性的綠茶,具有輔助降火、利尿、止咳、化痰的作用,因此,對於上火、小便不利、咳嗽、痰多的人羣,有一定輔助調理的作用,但是不具備治療疾病的作用。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分東、西兩山,洞庭東山是宛如一個巨舟伸進太湖的半島,洞庭西山是一個屹立在湖中的島嶼。兩山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氣升騰,霧氣悠悠,空氣溼潤,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質地疏鬆,極宜於茶樹生長。

碧螺春屬於綠茶類。主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洞庭東、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湯清、味醇,是我國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曆史。民間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嚇煞人香”。相傳有一尼姑上山遊春,順手摘了幾片茶葉,泡茶後奇香撲鼻,脫口而道“香得嚇煞人”,由此當地人便將此茶叫“嚇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並品嚐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讚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題名“碧螺春”。從此成爲年年進貢的貢茶。

洞庭碧螺春產區是我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錯種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綠色的屏風,一片片濃蔭如傘的果樹,蔽覆霜雪,掩映秋陽。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說:“茶園不宜雜以惡木,唯桂、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之類與之間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陽。” 茶樹、果樹相間種植,令碧螺春茶獨具天 然茶香果味,品質優異。其成品茶外形緊密,條索纖細,嫩綠隱翠,清香幽雅,鮮爽生津,湯色碧綠清澈,葉底柔勻,飲後回甘。

碧螺春茶條索緊結,捲曲如螺,白毫畢露,銀綠隱翠,葉芽幼嫩,沖泡後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飛,茶水銀澄碧綠,清香襲人,口味涼甜,鮮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爲貢品。適合用於家庭辦公用茶。

碧螺春的產地在哪碧螺春介紹

1、碧螺春作爲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創制於明朝,到乾隆下江南時已是聲明赫赫了。碧螺春原產地在江蘇省蘇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地區土壤質地比較鬆疏很適合茶樹的生長。由於茶樹種植與果樹之間,所以生產出來的碧螺春帶有特殊的花果香味。

2、洞庭湖的歷史也是比較滄桑的,大自然帶着滄桑可謂碧血丹心下孕育出碧螺春,具有獨特的幽韻。2002年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批准,獲得原產地域標誌產品保護。2009年起,洞庭碧螺春茶將實施新的國家產品質量標準,新標準的實施,將統領碧螺春茶產業發展的核心,調整茶葉種植、加工生產、銷售消費及監管的各個領域。

3、洞庭碧螺春產區是中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泉城紅、泉城綠、等果木交錯種植。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說:茶園不宜雜以惡木,唯桂、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之類與之間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陽。茶樹、果樹相間種植,令碧螺春茶獨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質優異。其成品茶外形緊密,條索纖細,嫩綠隱翠,清香幽雅,鮮爽生津,湯色碧綠清澈,葉底柔勻,飲後回甘。

4、碧螺春茶葉的主產區主要是在西山鎮和東山鎮,正宗碧螺春品牌也主要集結於這兩處國家原產地保護區。西山鎮(今金庭鎮)全境十二個行政村都種茶。重點茶區在秉場、石公堂裏、東村、衙_裏、東河、縹緲村一帶,其餘東蔡、林屋、庭山、蔣東、元山各村也有分佈。茶園面積965公頃。東山鎮全境十二個行政村中,茶區主要分佈在山區的莫釐、碧螺、雙灣、楊灣、陸巷五個村。2013年,兩個鎮產出的茶葉有294.7噸,其中碧螺春產量有152.3噸。

碧螺春的資料

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分東、西兩山,洞庭東山是宛如一個巨舟伸進太湖的半島,洞庭西山是一個屹立在湖中的島嶼。兩山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氣升騰,霧氣悠悠,空氣溼潤,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質地疏鬆,極宜於茶樹生長。

碧螺春屬於綠茶類。主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洞庭東、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湯清、味醇,是我國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曆史。民間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嚇煞人香”。相傳有一尼姑上山遊春,順手摘了幾片茶葉,泡茶後奇香撲鼻,脫口而道“香得嚇煞人”,由此當地人便將此茶叫“嚇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並品嚐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讚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題名“碧螺春”。從此成爲年年進貢的貢茶。

洞庭碧螺春產區是我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錯種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綠色的屏風,一片片濃蔭如傘的果樹,蔽覆霜雪,掩映秋陽。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說:“茶園不宜雜以惡木,唯桂、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之類與之間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陽。” 茶樹、果樹相間種植,令碧螺春茶獨具天 然茶香果味,品質優異。其成品茶外形緊密,條索纖細,嫩綠隱翠,清香幽雅,鮮爽生津,湯色碧綠清澈,葉底柔勻,飲後回甘。

碧螺春茶條索緊結,捲曲如螺,白毫畢露,銀綠隱翠,葉芽幼嫩,沖泡後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飛,茶水銀澄碧綠,清香襲人,口味涼甜,鮮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爲貢品。適合用於家庭辦公用茶。

[編輯本段]【歷史和傳說】

洞庭碧螺春是我國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四絕”聞名於中外。碧螺春始於何時,名稱由來,說法頗多。據清代《野史大觀》(卷一)載:“洞庭東山碧螺峯石壁,產野茶數株,土人稱曰:‘嚇煞人香’。康熙己卯......撫臣朱犖購此茶以進......,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歲必採辦進奉矣。”又據相傳,明朝期間,宰相王鰲,是東後山陸巷人,“碧螺春”名稱系他所題。又據《隨見錄》載“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細,味甚甘香,俗稱‘嚇煞人’,產碧螺峯者尤佳,名‘ 碧螺春’”。 若以此爲實,則碧螺春茶應始於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聲顯赫了。也有人認爲:碧螺春是因形狀捲曲如螺,色澤碧綠,採於早春而得名。據《蘇州府志》載:“洞庭東山碧螺石壁,產野茶几株,每歲土人持筐採歸,未見其異。康熙某年,按候採者,如故,而葉較多,因置懷中,茶得體溫,異香突發。採茶者爭呼:嚇煞人香!茶遂以此得名。”

又據清代王應奎《柳南隨筆》記載:清聖祖康熙皇帝,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車駕幸太湖。巡撫宋犖從當地製茶高手朱正元處購得精製的“嚇煞人香”進貢,帝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日“碧螺春”。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來的故事之一。後人評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澤碧綠,捲曲似螺,春時採製,又得自洞庭碧螺峯等特點,欽賜其美名。從此碧螺春遂聞名於世,成爲清宮的貢茶了。

碧螺春雅名的傳說

碧螺春茶名之由來,還有一個動人的民間傳說。雲昔年,在太湖的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勤勞、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碧螺生得美麗、聰慧,喜歡唱歌,且有一副圓潤清亮的嗓子,她的歌聲,如行雲流水般的優美清脆,山鄉里的人都喜歡聽她唱歌。而與隔水相望的洞庭東山上,有一位青年漁民,名爲阿祥。阿祥爲人勇敢、正直,又樂於助人,在吳縣洞庭東、西山一帶方圓數十里的人們都很敬佩他。而碧螺姑娘那悠揚宛轉的歌聲,常常飄入正在太湖上打魚的阿祥耳中,阿祥被碧螺的優美歌聲所打動,於是默默地產生了傾慕之情,卻無由相見。

在某年的早春裏有一天,太湖裏突然躍出一條惡龍,蟠居湖山,強使人們在西洞庭山上爲其立廟,且要每年選一少女爲其做“太湖夫人”。太湖人民不應其所求,惡龍乃揚言要蕩平西山,劫走碧螺。阿祥聞訊怒火中燒,義憤填膺,爲保衛洞庭鄉鄰與碧螺的安全,維護太湖的平靜生活,阿祥趁更深夜靜之時潛游至西洞庭,手執利器與惡龍交戰,連續大戰七個晝夜,阿祥與惡龍俱負重傷,倒臥在洞庭之濱。鄉鄰們趕到湖畔,斬除了惡龍;將已身負重傷,倒在血泊中的降龍英雄——阿祥救回了村裏,碧螺爲了報答救命之恩,要求把阿祥擡到自己家裏,親自護理,爲他療傷。阿祥因傷勢太重,已處於昏迷垂危之中。

一日,碧螺爲尋覓草藥,來到阿祥與惡龍交戰的流血處,猛可發現生出了一株小茶樹,枝葉繁茂。爲紀念阿祥大戰惡龍的功績,碧螺便將這株小茶樹移植於洞庭山上並加以精心護理。在清明剛過,那株茶樹便吐出了鮮嫩的芽葉,而阿祥的身體卻日漸衰弱,湯藥不進。碧螺在萬分焦慮之中,陡然想到山上那株以阿祥的鮮血育成的茶樹,於是她跑上山去,以口銜茶芽,泡成了翠綠清香的茶湯,雙手捧給阿祥飲嘗,阿祥飲後,精神頓爽。碧螺從阿祥那則毅而蒼白的臉上第一次看到了笑容,她的心裏充滿了喜悅和欣慰。當阿祥問及是從哪裏採來的“仙茗”時,碧螺將實情告訴了阿祥。阿祥和碧螺的心裏憧憬着未來美好的生活。於是碧螺每天清晨上山,將那飽含晶瑩露珠的新茶芽以口銜回,揉搓焙乾,泡成香茶,以飲阿祥。阿祥的身體漸漸復原了;可是碧螺卻因天天銜茶,以至情相報阿祥,漸漸失去了原氣,終於憔悴而死。

阿祥萬沒想到,自己得救了,卻失去了美麗善良的碧螺,悲痛欲絕,遂與衆鄉鄰將碧螺共葬於洞庭山上的茶樹之下,爲告慰碧螺的芳魂,於是就把這株奇異的茶樹稱之爲碧螺茶。後人每逢春時採自碧螺茶樹上的芽葉而製成的茶葉,其條索纖秀彎曲似螺,色澤嫩綠隱翠,清香幽雅,湯色清澈碧綠;洞庭太湖雖歷經滄桑,但那以阿祥的斑斑碧血和碧螺的一片丹心孕育而生的碧螺春茶,卻仍是獨具幽香妙韻永惠人間的。

茶史追溯

碧螺春乃茶中珍品,以"形美、色豔、香高、味醇"聞名中外。唐陸羽《茶經》"茶之出"中曾提到:"蘇州長州生洞庭山"。據《隨見錄》載:"洞庭山有茶,微似芥茶而細,味甚甘香,俗呼爲'嚇煞人',產碧螺峯者尤佳,名碧螺春"。又有說是清康熙帝因嫌"嚇煞人"不雅,改名爲"碧螺春",並列爲貢品。又據清未震鈞所著《茶說》載:"茶以碧蘿(螺)春爲上,不易得,則蘇之天池,次則龍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

碧螺春如今屬全國十大名茶之一,1954年,周總理曾攜帶2斤"東山西塢村碧螺春"茶葉赴日內瓦參加會議。

名茶鑑賞

碧螺春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清香淡雅、鮮醇甘厚、回味綿長,其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有"一嫩(芽葉)三鮮"(色、香、味)之稱。當地茶農對碧螺春描述爲:"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香果味,鮮爽生津。"

品賞碧螺春是一件頗有情趣的事。品飲時,先取茶葉放入透明玻璃杯中,以少許開水浸潤茶葉,待茶葉舒展開後,再將杯斟滿。一時間杯中猶如雪片紛飛,只見"白雲翻滾,雪花飛舞",觀之賞心悅目,聞之清香襲人,端在手中,頓感其貴如珍,宛如進階工藝品,令人愛不釋手。

茶聯,茶詩,茶詞爲證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

洞庭帝了春長恨,二千年來茶更香。

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碧螺春

清·陳康祺

從來雋物有嘉名,物以名傳愈自珍。

梅盛每稱香雪海,茶尖爭說碧螺春。

已知焙制傳三地,喜得揄揚到上京。

嚇煞人香原誇語,還須早摘趁春分。

碧 螺 春

清·樑同書

此茶自昔知者稀,精氣不關火焙足。

蛾眉十五采摘時,一抹酥胸蒸綠玉。

纖衫不惜春雨幹,滿盞真成乳花馥。

碧 螺 春

現代·田漢

更無天塹能防越,何處桃源可避秦?

只願濤平風定日,扁舟重品碧螺春。

碧 螺 春

現代·周瘦鵑

及時品茗未爲奢,攜侶招邀共品茶。

都道獅峯無此味,舌端似放妙蓮花。

如夢令( 清·吳偉業)

鎮日鶯愁燕懶,遍地落紅誰管?

睡起熱沉香,小飲碧螺春碗。

簾卷,簾卷,一任柳絲風軟。

說明:吳偉業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詩人,此詞的發現表明,早在康熙帝賜名(1699年)之前的幾十年前,碧螺春之名已經在民間流傳開來,只不過尚未聞名天下。

[編輯本段]【種植和採摘過程】

碧螺春採製技藝高超,採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摘得早,二是採得嫩,三是揀得淨。每年春分前後開採,穀雨前後結束,以春分至清明採製的明前茶品質最爲名貴。通常採一芽一葉初展,芽長1.6~2.0釐米的原料,葉形卷如雀舌,稱之“雀舌”,炒制500克進階碧螺春約需採6.8~7.4萬顆芽頭,歷史上曾有500克幹茶達到9萬顆左右芽頭,可見茶葉之幼嫩,採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細嫩的芽葉,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優越的環境條件,加之優質的鮮葉原料,爲碧螺春品質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

採回的芽葉必須及時進行精心揀剔,剔去魚葉和不符標準的芽葉,保持芽葉勻整一致。通常揀剔一公斤芽葉,需費工2~4小時。其實,芽葉揀剔過程也是鮮葉攤放過程,可促使內含物輕度氧化,有利於品質的形成。一般5~9時採,9~15時揀剔,15時~晚上炒制,做到當天採摘,當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編輯本段]【製做工藝】

殺青:在平鍋內或斜鍋內進行,當鍋溫190~200°C時,投葉500克左右,以抖爲主,雙手翻炒,做到撈淨、抖散、殺勻、殺透、無紅梗無紅葉、無煙焦葉,歷時3~5分鐘。

揉捻:鍋溫70~75°C,採用抖、炒、揉三種手法交替進行,邊抖,邊炒,邊揉,隨着茶葉水分的減少,條索逐漸形成。炒時手握茶葉鬆緊應適度。太鬆不利緊條,太緊茶葉溢出,易在鍋面上結“鍋巴”,產生煙焦味,使茶葉色澤發黑,茶條斷碎,茸毛脆落。當茶葉幹度達六、七成幹,時間約10分鐘左右,繼續降低鍋溫轉入搓團顯毫過程。歷時12~15分鐘左右。

搓團顯毫:是形成形狀捲曲似螺、茸毫滿披的關鍵過程。鍋溫50~60°C,邊炒邊用雙手用力地將全部茶葉揉搓成數個小團,不時抖散,反覆多次,搓至條形捲曲,茸毫顯露,達八成幹左右時,進入烘乾過程。歷時13~15分鐘。

烘乾:採用輕揉、輕炒手法,達到固定形狀,繼續顯毫,蒸發水分的目的。當九成幹左右時,起鍋將茶葉攤放在桑皮紙上,連紙放在鍋上文火烘至足幹。鍋溫約30~40°C,足幹葉含水量7%左右,歷時6~8分鐘。全程約爲40分鐘左右。

炒制特點:手不離茶,茶不離鍋,揉中帶炒,炒中有揉,炒揉結合,連續操作,起鍋即成。主要工序爲:殺青、揉捻、搓團顯毫、烘乾。

[編輯本段]【品級】

最新國家標準碧螺春茶分爲五級:分別爲特二級、特一級、特級、一級、二級 。炒制鍋溫、投葉量、用力程度,隨級別降低而增加。即級別低鍋溫高,投葉量多,做形時用力較重。

碧螺春的品質優異,據清末震鈞(1857~1918年)所著《茶說》中道:“茶以碧蘿(螺)春爲上,不易得,則蘇之天池,次則龍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今六安瓜片)”。可見,碧螺春在歷史上就榮以爲冠。其品質特點是: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香氣濃郁,滋味鮮醇甘厚,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有“一嫩(芽葉)三鮮”(色、香、味)之稱。當地茶農對碧螺春描述爲:“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香果味,鮮爽生津。”

[編輯本段]【鑑別方法】

有專家提醒,顏色是植物生長的自然規律,顏色越綠並不意味着茶葉品質越好,市民在分辨真假碧螺春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看外觀色澤:沒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澤比較柔和鮮豔,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顏色發黑,發綠、發青、發暗。

看茶湯色澤:把碧螺春用開水沖泡後,沒有加色素的顏色看上去比較柔亮、鮮豔,加色素的看上去比較黃暗,像陳茶的顏色一樣。

專家補充,如果是着色的碧螺春,它的絨毛多是綠色的,是被染綠了的效果。而真的碧螺春應是滿皮白毫,有白色的小絨毛。

[編輯本段]【沏泡方法】

水以初沸爲上,水沸之後,用沸水燙杯,讓茶盅有熱氣,以先發茶香。因爲碧螺春的茶葉帶毛,要用沸水初泡,泡後毛從葉上分離,浮在水上,把第一泡茶水倒去,第二泡纔是可口的碧螺春,但最好的茶是第三次泡的,茶的香味才充分發揮出來。

[編輯本段]【飲用方法】

獨特的沏泡方法:

1、請選擇安靜優雅,空氣清新的環境。

2、請選用無異味潔淨的茶杯茶具。

3、請選用“農夫山泉”“洞庭山”等優質礦泉水。

4、先注水後放茶葉,且嚴格確認在放入茶葉時注入杯中的開水已冷卻至攝氏70度以下,如此您將感受到原生態碧螺春茶傳說中淡泊高雅的水果香(約維持30秒後果香逐漸轉爲茶香,凡無水果香的碧螺春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碧螺春,因此也就成爲行家鑑別標準;碧螺春茶樹均應生長在果園裏) ,產自不同果園的碧螺春和水溫的微小差異其果香味亦不盡相同,妙趣橫生。

周總理對西山碧螺春情有獨鍾!1972年發佈《中美聯合公報》,周恩來總理在上海曾請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品飲西山碧螺春,因其與衆不同的沏泡方法以致卓爾不羣的高雅品味,令基辛格及所有在場人士驚奇萬分,讚不絕口!當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即沉底,瞬時間“白雲翻滾,雪花飛舞”,清香襲人。茶在杯中,觀其形,可欣賞到猶如雪浪噴珠,春染杯底,綠滿晶宮的三種奇觀。飲其味,頭酌色淡、幽香、鮮雅;二酌翠綠、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貴如珍,宛如進階工藝品,不可多得。

[編輯本段]【貯藏要求】

碧螺春貯藏條件十分講究。傳統的貯藏方法是紙包茶葉,袋裝塊狀石灰,茶、灰間隔放置缸中,加蓋密封吸溼貯藏。隨着科學的發展,近年來亦有采用三層塑料保鮮袋包裝,分層緊扎,隔絕空氣,放在10°C以下冷藏箱或電冰箱內貯藏,久貯年餘,其色、香、味猶如新茶,鮮醇爽口。

[編輯本段]【茶道】

碧螺春茶茶藝(上投法)

一、器皿選擇

玻璃杯四隻,電隨手泡一套,木茶盤一個,茶荷一個,茶道具—套,茶池一個,茶巾—條,香爐一個,香一支。

二、基本程序

1.點香——焚香通靈

2.滌器——仙子沐浴

3.涼水——玉壺含煙

4.賞茶——碧螺亮相

5.注水——雨漲秋池

6.投茶——飛雪沉江

7.觀色——春染碧水

8.聞香——綠雲飄香

9.品茶——初嘗玉液

10.再品——再啜瓊漿

11.三品——三品醒醐

12.回味——神遊三山

三、解說詞

“洞庭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萬里醉。”煙波浩淼的太湖包孕吳越,太湖洞庭山所產的碧螺春集吳越山水的靈氣和精華於一身,是我國曆史上的貢茶。新中國成立之後,被評爲我國的十大名茶之——,現在就請各位嘉賓來品啜這難得的茶‘戶瑰寶,並欣賞碧螺春茶茶藝。這套茶藝共十二道程序。

1.焚香通靈

我國茶人認爲“茶須靜品,香能通靈。”在品茶之前,首先點燃這支香,讓我們的心平靜下來,以便以空明虛靜之心,去體悟這碧螺春中所蘊含的大自然的資訊。

2.仙子沐浴

今天我們選用玻璃杯來泡茶。晶瑩剔透的杯廣好比是冰清玉潔的仙子,“仙子沐浴”即再清洗一次茶杯,以表示我對各位的崇敬之心。

3.玉壺含煙

沖泡碧螺春只能用80℃左右的開水,在燙洗了茶杯之後,我們不用蓋上壺蓋,而是敞着壺,讓壺中的開水隨着水汽的蒸發而自然降溫。請看這壺口蒸汽氤氳,所以這道程序稱之爲“玉壺含煙”。

4.碧螺亮相

“碧螺亮相”即請大家傳着鑑賞幹茶。碧螺春有“四絕”——“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賞茶是欣賞它的第一絕:“形美”。生產一斤特級碧螺春約需採摘七萬個嫩芽,你看它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多像民間故事中嬌巧可愛且羞答答的田螺姑娘。

5.雨漲秋池

唐代李商隱的名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是個很美的意境,“雨漲秋池”向玻璃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滿,留下三分裝情。

6.飛雪沉江

即用茶導將茶荷裏的碧螺春依次撥到已衝了水的玻璃杯中去。滿身披毫、銀白隱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紛紛揚揚飄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後即向下沉,瞬時間白雲翻滾,雪花翻飛,煞是好看。

7.春染碧水

碧螺春沉入水中後,杯中的熱水溶解了茶裏的營養物質,逐漸變爲綠色,整個茶杯好像盛滿了春天的氣息。

8.綠雲飄香

碧綠的茶芽,碧綠的茶水,在杯中如綠雲翻滾,氤氳的蒸汽使得茶香四溢,清香襲人。這道程序是聞香。

9.初嘗玉液

晶飲碧螺春應趁熱連續細品。頭一口如嘗玄玉之膏,雲華之液,感到色淡、香幽、湯味鮮雅。

10.再啜瓊漿

這是品第二口茶。二啜感到茶湯更綠、茶香更濃、滋味更醇,並開始感到了舌本回甘,滿口生津。

11.三品醍醐

醍醐直釋是奶酪。在佛教典籍中用醍醐來形容最玄妙的“法味”。品第三口茶時,我們所品到的已不再是茶,而是在品太湖春天的氣息,在品洞庭山盎然的生機,在品人生的百味。

12.神遊三山

古人講茶要靜品、茶要慢品、茶要細品,唐代詩人盧仝在品了七道茶之後寫下了傳頌千古的《茶歌》,他說:“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在品了三口茶之後,請各位嘉賓繼續慢慢地自斟細品,靜心去體會七碗茶之後:“清風生兩腋,飄然幾欲仙。神遊三山去,何似在人間”的絕妙感受。

[編輯本段]【銷售範圍】

如今,碧螺春暢銷國內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區,遠銷美國、德國、比利時、新加坡等國家。碧螺春茶區每到採茶季節,春意盎然,滿山蒼翠,茶香百里。真是“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編輯本段]碧螺春功效

碧螺春是茉莉花茶代表產品之一,根據我國中醫學及現代藥理學對茶葉的保健功效研究認爲:茶葉苦、甘,性涼,人心、肝、脾、肺、腎、五經。茶苦能瀉下、祛燥溼、降火;甘能補益緩和;涼能清熱瀉火解表。茶葉含有大量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化合物。如:兒茶素、維生素C、A、咖啡鹼、黃烷醇、茶多酚等,而茉莉花茶也含有大量芳香油、香葉醇、橙花椒醇、丁香酯等20多種化合物。根據茶葉獨特的吸附性能和茉莉花的吐香特性,經過一系列工藝流程加工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既保持了綠茶濃郁爽口的天然茶味,又飽含茉莉花的鮮靈芳香,因此它是我國乃至全球現代最佳天然保健飲品。

《中藥大辭典》中記載:茉莉花有“理氣開鬱、闢穢和中”的功效,並對痢疾、腹痛、結膜炎及瘡毒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常飲茉莉花,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風解表、療瘻、堅齒、益氣力、降血壓、強心、防齲防輻射損傷、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使人延年益壽、身心健康。

碧螺春功效

茶葉成分對人體的生理、藥理功效是多種多樣的,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八大保健作用:

碧螺春的資料

碧螺春屬於綠茶,因產於江蘇吳縣的洞庭山區,故又稱“洞庭碧螺春”。

洞庭山分東西兩處,洞庭東山爲三面環水的半島;洞庭西山則爲太湖上的小島。東西洞庭山均爲果茶間種。這裏,太湖碧水,煙波浩渺。茶樹與批把、桔子、楊梅等果樹交錯相間,枝葉相連,根脈相通;從果樹枝葉中透過來的稀疏的陽光,浸透着花果之香。真是:“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碧螺春,原名“嚇煞人香”,自古就是茶中珍品,傳說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採製歷史。據清王應奎撰《柳南續筆》記載,洞庭東山碧螺峯石壁產野茶數株,當地人每年都要持竹筐前去採摘以供飲用。一次,因其葉多,筐不勝貯,因置懷間,茶得熱氣,異香忽發,採茶者驚呼“嚇煞人香”。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到太湖,巡撫以此茶進呈,康熙皇帝覺得這個名字太俗,遂改名“碧螺春”。

“碧螺春”色澤碧綠,形似螺旋,產於早春。外形條索纖細,茸毛遍佈,白毫隱翠;泡成茶後,色嫩綠明亮,味道清香濃郁,飲後有回甜的感覺。人們稱讚此茶:“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香果味,鮮爽生津”。

碧螺春茶因其嬌嫩,沖泡和洞庭碧螺春是我國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四絕”聞名於中外。碧螺春始於何時,名稱由來,說法頗多。據清代《野史大觀》(卷一)載:“洞庭東山碧螺峯石壁,產野茶數株,土人稱曰:‘嚇煞人香'。康熙己卯......撫臣朱犖購此茶以進......,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歲必採辦進奉矣。”又據相傳,明朝期間,宰相王鰲,是東後山陸巷人,“碧螺春”名稱系他所題。又據《隨見錄》載“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細,味甚甘香,俗稱‘嚇煞人',產碧螺峯者尤佳,名‘ 碧螺春'”。 若以此爲實,則碧螺春茶應始於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聲顯赫了。也有人認爲:碧螺春是因形狀捲曲如螺,色澤碧綠,採於早春而得名。不管碧螺春的名稱由來如何,該茶歷史悠久,早爲貢茶是毫無疑義的了。

碧螺春產於江蘇吳縣太湖洞庭山,洞庭分東、西兩山,洞庭東山是宛如一個巨舟伸進太湖的半島,洞庭西山是一個屹立在湖中的島嶼。兩山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氣升騰,霧氣悠悠,空氣溼潤,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質地疏鬆,極宜於茶樹生長。

洞庭碧螺春產區是我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錯種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綠色的屏風,一片片濃蔭如傘的果樹,蔽覆霜雪,掩映秋陽。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說:“茶園不宜雜以惡木,唯桂、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之類與之間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陽。”

碧螺春採製技藝高超,採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摘得早,二是採得嫩,三是揀得淨。每年春分前後開採,穀雨前後結束,以春分至清明採製的明前茶品質最爲名貴。通常採一芽一葉初展,芽長1.6-2.0釐米的原料,葉形卷如雀舌,稱之“雀舌”,炒制500克進階碧螺春約需採6.8-7.4萬顆芽頭,歷史上曾有500克幹茶達到9萬顆左右芽頭,可見茶葉之幼嫩,採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細嫩的芽葉,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優越的環境條件,加之優質的鮮葉原料,爲碧螺春品質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

採回的芽葉必須及時進行精心揀剔,剔去魚葉和不符標準的芽葉,保持芽葉勻整一致。通常揀剔一公斤芽葉,需費工2-4小時。其實,芽葉揀剔過程也是鮮葉攤放過程,可促使內含物輕度氧化,有利於品質的形成。一般5~9時採,9-15時揀剔,15時~晚上炒制,做到當天採摘,當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碧螺春炒制的特點是:手不離茶,茶不離鍋,揉中帶炒,炒中有揉,炒揉結合,連續操作,起鍋即成。主要工序爲:殺青、揉捻、搓團顯毫、烘乾。

殺青:在平鍋內或斜鍋內進行,當鍋溫190-200°C時,投葉500克左右,以抖爲主,雙手翻炒,做到撈淨、抖散、殺勻、殺透、無紅梗無紅葉、無煙焦葉,歷時3-5分鐘。

揉捻:鍋溫70-75°C,採用抖、炒、揉三種手法交替進行,邊抖,邊炒,邊揉,隨着茶葉水分的減少,條索逐漸形成。炒時手握茶葉鬆緊應適度。太鬆不利緊條,太緊茶葉溢出,易在鍋面上結“鍋巴”,產生煙焦味,使茶葉色澤發黑,茶條斷碎,茸毛脆落。當茶葉幹度達六、七成幹,時間約10分鐘左右,繼續降低鍋溫轉入搓團顯毫過程。歷時12-15分鐘左右。

搓團顯毫:是形成形狀捲曲似螺、茸毫滿披的關鍵過程。鍋溫50-60°C,邊炒邊用雙手用力地將全部茶葉揉搓成數個小團,不時抖散,反覆多次,搓至條形捲曲,茸毫顯露,達八成幹左右時,進入烘乾過程。歷時13-15分鐘。

烘乾:採用輕揉、輕炒手法,達到固定形狀,繼續顯毫,蒸發水分的目的。當九成幹左右時,起鍋將茶葉攤放在桑皮紙上,連紙放在鍋上文火烘至足幹。鍋溫約30-40°C,足幹葉含水量7%左右,歷時6-8分鐘。全程約爲40分鐘左右。

品欽也與衆名茶不局。一般茶葉是先放茶。後沖水。而碧螺春則不能用水沖泡,也不能加蓋緊悶,而是先在杯中倒人沸水,然後放進茶葉;略過三四分鐘,芽、葉紛紛伸腰舒展,茶色濃豔,聞之清香撲鼻,令人垂涎欲滴。

碧螺春分7級,芽葉隨1~7級逐漸增大,茸毛逐漸減少。炒制鍋溫、投葉量、用力程度,隨級別降低而增加。即級別低鍋溫高,投葉量多,做形時用力較重。

碧螺春的品質優異,據清未震鈞(1857~1918年)所著《茶說》中道:“茶以碧蘿(螺)春爲上,不易得,則蘇之天池,次則龍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今六安瓜片)”。可見,碧螺春在歷史上就榮以爲冠。其品質特點是: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香氣濃郁,滋味鮮醇甘厚,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有“一嫩(芽葉)三鮮”(色、香、味)之稱。當地茶農對碧螺春描述爲:“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香果味,鮮爽生津。”

品嚐進階碧螺春頗有情趣。品飲時,採用潔淨透明的玻璃杯,先衝開水後放茶。或用70~80°C的開水沖泡。當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即沉底,瞬時間“白雲翻滾,雪花飛舞”,清香襲人。碧螺春採製技藝高超,採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摘得早,二是採得嫩,三是揀得淨。每年春分前後開採,穀雨前後結束,以春分至清明採製的明前茶品質最爲名貴。通常採一芽一葉初展,芽長1.6~2.0釐米的原料,葉形卷如雀舌,稱之“雀舌”,炒制500克進階碧螺春約需採6.8~7.4萬顆芽頭,歷史上曾有500克幹茶達到9萬顆左右芽頭,可見茶葉之幼嫩,採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細嫩的芽葉,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優越的環境條件,加之優質的鮮葉原料,爲碧螺春品質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 採回的芽葉必須及時進行精心揀剔,剔去魚葉和不符標準的芽葉,保持芽葉勻整一致。通常揀剔一公斤芽葉,需費工2~4小時。其實,芽葉揀剔過程也是鮮葉攤放過程,可促使內含物輕度氧化,有利於品質的形成。一般5~9時採,9~15時揀剔,15時~晚上炒制,做到當天採摘,當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茶在杯中,觀其形,可欣賞到猶如雪浪噴珠,春染杯底,綠滿晶宮的三種奇觀。飲其味,頭酌色淡、幽香、鮮雅;二酌翠綠、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貴如珍,宛如進階工藝品,不可多得。

參考資料:銀毫碧螺春網

【洞庭碧螺春的五個主要品牌介紹 碧螺春品牌】

文章插圖碧螺春是江蘇省吳縣太湖岸邊的東西洞庭山上最好的茶 。碧螺春的小條緊緊打結,像蝸牛一樣捲曲,邊緣上均勻地鋪着一層細小的白色絨毛 。浸泡在沸水中的杯子就像雪花一樣飛舞,慢慢地伸展成芽和葉 。湯是綠色的,味道優雅,可以持續很長時間 。因此,當您購買碧螺春時,還必須尋找原產地品牌!今天,我將爲您介紹洞庭碧螺春的五個主要品牌!1,三灣場碧螺春聽起來像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名稱 。如果您去蘇州,在蘇州著名的觀前街上漫步,您會看到幾家三灣場茶館 。三萬廠始建於清代,已有150多年的歷史 。它之所以排名第一是因爲它擁有最長的歷史,最大的聲譽,最高的銷量和最昂貴的價格 。在洞庭湖,太湖東西山上開闢了超過2500畝的茶園,生產,自制,銷售碧螺春,碧螺毛尖,碧螺香茶,萬昌綠茶等品種 。在三萬場,不用擔心買假茶,只需要擔心錢包的厚度是否符合標準即可 。三玩場的問題在於品牌溢價過高 。名幹茶的基本售價爲兩千至三千公斤,因此有越來越多的遊客來購買 。2,碧螺品牌碧螺春蘇州碧螺春產於洞庭的東西山區 。碧螺品牌是原國營東山茶廠 。它成立於1958年,經過國有改革後出售給浙江人 。浙江人確實可以做生意 。他們改變了國有體制下相對落後的管理模式,聘請了專業經理人,做了很多宣傳工作 。因此,碧螺品牌變得越來越大 。碧螺春品牌,僅次於三萬廠,當然,大規模的經營和推廣也導致其價格上漲 。3,永蒙碧螺春我提到了東山碧螺春茶廠,現在是西山碧螺春茶廠,也就是永蒙碧螺春茶廠 。關於洞庭東西山區碧螺春的質量問題一直爭論不休 。東山碧螺春生長環境的土壤組成較好,西山碧螺春生長環境更原始,無污染 。但是,氣候環境,茶樹的品種,油炸方法和油炸方法是相同的,並且它們屬於同一產地,因此基本上沒有差異 。永蒙碧螺春是西山碧螺春的代表,擁有綠色食品認證茶園200畝,貢茶園核心區600畝,茶基地3000畝 。它執行了嚴格的食品質量標準,值得排名第三 。4,吳農牌碧螺春看到這個品牌,我不禁想到“吳農柔語” 。吳農品牌是在碧螺春國家原產地蘇州洞庭創建的 。儘管它不像以前那樣出名,但它專注於製造碧螺春,並遵守制茶標準 。,堅持質量第一,確保每種茶的質量和健康 。它執行“六個統一”規定:統一揀配,統一揀配,統一投機,統一包裝,統一宣傳和統一銷售 。合作社選拔了二十多名焙炒茶專家來負責焙炒茶,引進了完整的測試和實驗室設備,並嚴格控制每個加工程序,從而逐步樹立了品牌知名度 。5.碧玉春碧玉品牌育品是蘇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業有限公司的商標 。蘇州洞庭山碧螺春茶業有限公司是蘇州市的主要農業企業 。年產量達到10000斤 。它的生產基地超過2000英畝,是第一批使用產品保護標誌和綠色食品原產地標誌的批次 。2005年透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2006年,它是該市茶葉行業中首家透過QS質量和安全認證的公司 。也是江蘇省著名商標 。以上是一些具有企業運作知名度的品牌 。每個人都可以放心碧螺春真實性和質量,但是公司運營也有其缺點,例如投資大,維護成本高,因此總體價格相對昂貴 。

洞庭碧螺春產自哪裏

洞庭碧螺春是綠茶,不發酵茶,簡稱碧螺春,十大名茶之一,主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金庭鎮,其茶是採摘茶樹一芽一葉、一芽二葉爲原料製成,其茶條索纖細,捲曲呈螺,滿身披毫,滋味鮮醇甘厚,湯色碧綠清澈,並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而著稱。

飲其味,頭酌色淡、幽香、鮮雅;二酌翠綠、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貴如珍,宛如進階工藝品,不可多得。

品質特徵

茶樹、果樹相間種植,令碧螺春茶獨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質優異。其成品茶外形緊密,條索纖細,嫩綠隱翠,清香幽雅,鮮爽生津,湯色碧綠清澈,葉底柔勻,飲後回甘。

碧螺春茶條索緊結,捲曲如螺,白毫畢露,銀綠隱翠,葉芽幼嫩,沖泡後茶葉徐徐舒展,上下翻飛,茶水銀澄碧綠,清香襲人,口味涼甜,鮮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爲貢品。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澤碧綠,形似螺旋,產於早春。

製作工藝

殺青:在平鍋內或斜鍋內進行,當鍋溫190~200°C時,投葉500克左右,以抖爲主,雙手翻炒,做到撈淨、抖散、殺勻、殺透、無紅梗無紅葉、無煙焦葉,歷時3~5分鐘。

揉捻:鍋溫70~75°C,採用抖、炒、揉三種手法交替進行,邊抖,邊炒,邊揉,隨着茶葉水分的減少,條索逐漸形成。炒時手握茶葉鬆緊應適度。太鬆不利緊條,太緊茶葉溢出,易在鍋面上結“鍋巴”,產生煙焦味,使茶葉色澤發黑,茶條斷碎,茸毛脆落。當茶葉幹度達六、七成幹,時間約10分鐘左右,繼續降低鍋溫轉入搓團顯毫過程。歷時12~15分鐘左右。

搓團顯毫:是形成形狀捲曲似螺、茸毫滿披的關鍵過程。鍋溫50~60°C,邊炒邊用雙手用力地將全部茶葉揉搓成數個小團,不時抖散,反覆多次,搓至條形捲曲,茸毫顯露,達八成幹左右時,進入烘乾過程。歷時13~15分鐘。

炒青:採用輕揉、輕炒手法,達到固定形狀,繼續顯毫,蒸發水分的目的。當九成幹左右時,起鍋將茶葉攤放在桑皮紙上,連紙放在鍋上文火烘至足幹。鍋溫約30~40°C,足幹葉含水量7%左右,歷時6~8分鐘。全程約爲40分鐘左右。

洞庭碧螺春產地在哪裏 洞庭碧螺春的簡介

1、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江蘇吳縣洞庭山區。

2、洞庭碧螺春茶葉片捲曲呈螺狀,茶湯碧綠,是一種進階名茶。因其葉遇熱會散發異香,故當地土人稱爲「嚇殺人香」。清康熙年間,聖祖遊幸太湖,撫臣宋犖曾以此茶進,帝因其名不雅馴,遂改稱爲「碧螺春」。

3、洞庭(山)碧螺春茶,江蘇省蘇州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4、2020年7月,洞庭(山)碧螺春茶入選中歐地理標誌第二批保護名單。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產自哪裏?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產自太湖。

碧螺春是中國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已有1000多年曆史。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

在歷史上,古太湖有兩座山,一曰洞山,一曰庭山,這兩座山一般被合稱爲洞庭山。但是此洞庭非彼洞庭,我們所熟知的洞庭湖在古代稱爲雲夢、九江,號稱八百里洞庭,洞庭湖區的歷史勝蹟很多,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碧螺春採摘特點

碧螺春採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摘得早,二是採得嫩,三是揀得淨。每年春分前後開採,穀雨前後結束,以春分至清明採製的明前茶品質最爲名貴。

通常採芽葉初展,芽長1.6~2.0釐米的原料,葉形卷如雀舌,稱之爲“雀舌”,炒制500克進階碧螺春約需採6.8~7.4萬顆芽頭,歷史上曾有500克幹茶達到9萬顆左右芽頭,可見茶葉之幼嫩,採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

洞庭碧螺春最早產自哪個朝代?

碧螺春的介紹

碧螺春——系我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茶之一,始於唐,盛於宋,歷史上都是宮廷貢品,在海內外市場久負盛名。

洞庭碧螺春屬細嫩炒青綠茶。產於江蘇吳縣太湖洞庭山,洞庭山是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與桃、李、梅、橘等果木間種,茶吸果香,花融茶葉,二者相得益彰,加之太湖周邊氣候溫和溼潤,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孕育了碧螺春的良好品質。碧螺春的採製非常嚴格,它每年春分前後開採,以春分至清明這段時間採摘的品質最好。通常採摘一芽一葉初展,形如雀舌。採回的芽葉須進行精細的揀剔,並做到當天採摘當天炒制。碧螺春條索纖細,捲曲如螺,白毫顯露,銀白隱翠,沖泡之時,恰似白雲翻浪,香氣濃郁,滋味鮮醇,湯色清綠,有“一嫩(芽葉)三鮮(色、香、味)”的讚譽。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產自哪裏?碧螺春這款茶有何特點?

洞庭碧螺春產自江蘇蘇州市的太湖洞庭山,這款茶具有條索緊結、捲曲如螺、白毫畢露和銀綠隱翠等多個特點。

中國是一個茶葉出產大國,每年都有大量的茶葉出產,而在茶葉市場上也有很多耳熟能詳的名茶,洞庭碧螺春就是中國名茶之一,這種茶出產在太湖洞庭山,它分爲東西二山,東山伸入到太湖深處就像太湖的一個半島,而西山則屹立在湖中的島嶼上。洞庭山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再加上太湖水面水汽升騰霧氣悠悠爲常數的生長,造就了優良的條件。

一、條索緊張捲曲似螺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是綠茶的一種,這種茶在加工過程中沒有經過發酵,保留了新鮮茶葉中的豐富營養,而且它經過炒制,揉捻和烘乾以後保持了良好的外形,不但條索緊結,還捲曲似螺,又因爲它的外表爲綠色,所以被人們叫做碧螺春,這是一種在國內流傳上千年的經典名茶。

二、白毫畢露銀綠隱翠

白毫畢露銀綠隱翠都是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的重要特點,這種茶表面有大量細小白色的毫毛,看去上就象銀白色一樣,在銀色中卻爺爺能看到茶葉的綠色這種茶沖泡以後在水中慢慢舒展,上下翻飛茶水澄綠,看上去特別漂亮,他沖泡後有濃郁的茶香,清香襲人,口味涼甜,飲用後感覺鮮爽生津。

三、營養豐富保健功效出色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營養豐富,保健功效出色,這也是它的重要特點,因爲它在加工過程中保留了新鮮茶葉中的豐富營養,人們沖泡飲用這種茶會把它含有的茶多酚,咖啡鹼,茶鹼,以及維生素等多種營養,儘快吸收,能維持身體正常代謝,也能提神醒腦,緩解疲勞,更能增強人體自身免疫功能放慢人體衰老速度。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還是一種能淨化血液的健康養生茶,它能清理血液中的脂肪和膽固醇,可防止人體心血管出現病變。

碧螺春屬於什麼茶?碧螺春有什麼功效與作用(內附碧螺春沖泡方法)

關於茶葉,前面我們介紹了《大紅袍》、《鐵觀音》,作爲中國的茶葉代表之一,又怎麼能少的了碧螺春呢?如果你覺得大紅袍過於濃烈,鐵觀音多了韻味,那我一定推薦碧螺春。說到碧螺春,那你知道碧螺春屬於什麼茶?碧螺春有什麼功效與作用?下面一一解答。

一、碧螺春屬於什麼茶?屬於綠茶

1、別名: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和鐵觀音一樣,同爲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中國傳統名茶。碧螺春屬於綠茶,距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洞庭碧螺春是中國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四絕”聞名於中外。。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當地人曾稱爲嚇煞人香。

2、碧螺春一名的由來

碧螺春屬於什麼茶,這在茶香味就能辨別出。碧螺春有特殊濃烈的芳香,即具有花果香味。泡開後滋味鮮醇、回味甘厚,湯色嫩綠整齊,幼芽初展,芽大葉小。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產於春季,故名“碧螺春”。碧螺春雖有1000多年的歷史。但在唐朝時就被列爲貢品,古人們又稱碧螺春爲“功夫茶”、“新血茶”。進階的碧螺春,茶芽之細嫩0.5公斤幹茶需要茶芽6-7萬個。

3、鑑別方法看外觀色澤:

色澤:沒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澤比較柔和自然,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顏色鮮豔,發綠、有明顯着色感。

茶湯:把碧螺春用開水沖泡後,沒有加色素的湯色看上去比較清澈柔和、青黃明亮,加色素茶湯的看上去顏色比較鮮豔,明顯發綠。

二、碧螺春的功效與作用

關於茶葉的功效,大多數品茶之人都有過了解,那碧螺春有什麼功效與作用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1.興奮作用:茶葉的咖啡鹼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幫助人們振奮精神、增進思維、消除疲勞、提高效率。

2.利尿作用:茶葉中的咖啡鹼和茶鹼具有利尿作用,用於治療水腫、水滯瘤。利用紅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

3.強心解痙作用:咖啡鹼具有強心、解痙、鬆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氣管痙攣,促進血液循環,是治療支氣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輔助藥物。

4.抑制動脈硬化作用:茶葉中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所以經常飲茶的人當中,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較低。

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於細菌,能凝固細菌的蛋白質將細菌殺死。可用於治療腸道疾病,如霍亂、傷寒、痢疾、腸炎等。面板生瘡、潰爛流膿外傷破了皮,用濃茶沖洗患處,有消炎殺菌作用。口腔發炎、潰爛、咽喉腫痛,用茶葉來治療,也有一定療效。

6.減肥作用:茶中的咖啡鹼、肌醇、葉酸、泛酸和芳香類物質等多種化合物能調節脂肪代謝,特別是烏龍茶對蛋白質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維生素c能降低膽固醇和血脂,所以飲茶能減肥。

7.防齲齒作用:茶中含有氟,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能變成一 種較爲難溶於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給牙齒加上一個保護層,提高了牙齒防酸抗齲能力。

8.抑制癌細胞作用:據報道,茶葉中的黃酮類物質有不同程度的體外抗癌作用。作用較強的有牡荊鹼、桑色素和兒茶素。

9.緩解腳氣作用:每晚睡前,取花椒10克、碧螺春10克、陳醋50毫升,加水2500毫升煮開,放溫後浸泡雙腳,每次浸泡半小時,然後用乾淨毛巾擦乾雙腳。堅持每晚泡腳1次,一般1周後腳氣便會減輕。

碧螺春的沖泡方法

外形緊結重實的茶

1、燙杯之後,先將合適溫度的水衝入杯中,然後取茶投入,不加蓋。

2、一段時間之後,茶湯涼至適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葉評審中,以 5 分鐘爲標準,茶湯飲用和聞香的溫度均爲 45——55℃ 若高於 60℃ 則燙嘴也燙鼻;低於 40℃ 香氣較低沉,味較澀。這個時間不易掌握。如用玻璃杯,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覺溫度適合即飲;如用蓋碗,則稍稍倒出一點茶湯至手背以查其溫度。

3、第一泡的茶湯,尚餘三分之一,則可續水。此乃二泡。如若茶葉瘦弱的茶,二泡茶湯正濃,飲後舌本回甘,齒頰生香,餘味無量。飲至三泡,則一般茶味已淡。

條索鬆展的茶

1、燙杯後,取茶入杯。此時較高的杯溫已隱隱烘出茶香。

2、衝入適溫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蓋茶葉)。這種茶本身比較舒展,無需使用水的衝力,反而易燙傷嫩葉。採取的辦法是如用玻璃杯,則沿杯邊注水,蓋碗則將蓋子反過來貼在茶杯的一邊,將水注入蓋子,使其沿杯邊而下。然後悄悄搖晃茶杯,使茶葉充分浸潤。

3、稍停約兩分鐘,待幹茶吸水伸展,再衝水至滿。沖水方法如前。此時 茶葉或徘徊飄舞,或遊移於沉浮之間,別具茶趣。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分東、西兩山,洞庭東山是宛如一個巨舟伸進太湖的半島,洞庭西山是一個屹立在湖中的島嶼。兩山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氣升騰,霧氣悠悠,空氣溼潤,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質地疏鬆,極宜於茶樹生長。

碧螺春屬於綠茶類。主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洞庭東、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湯清、味醇,是我國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曆史。民間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嚇煞人香”。相傳有一尼姑上山遊春,順手摘了幾片茶葉,泡茶後奇香撲鼻,脫口而道“香得嚇煞人”,由此當地人便將此茶叫“嚇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並品嚐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讚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題名“碧螺春”。從此成爲年年進貢的貢茶。

洞庭碧螺春產區是我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錯種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綠色的屏風,一片片濃蔭如傘的果樹,蔽覆霜雪,掩映秋陽。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說:“茶園不宜雜以惡木,唯桂、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之類與之間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陽。” 茶樹、果樹相間種植,令碧螺春茶獨具天 然茶香果味,品質優異。其成品茶外形緊密,條索纖細,嫩綠隱翠,清香幽雅,鮮爽生津,湯色碧綠清澈,葉底柔勻,飲後回甘。

碧螺春茶條索緊結,捲曲如螺,白毫畢露,銀綠隱翠,葉芽幼嫩,沖泡後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飛,茶水銀澄碧綠,清香襲人,口味涼甜,鮮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爲貢品。適合用於家庭辦公用茶。

碧螺春的產地在哪碧螺春介紹

1、碧螺春作爲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創制於明朝,到乾隆下江南時已是聲明赫赫了。碧螺春原產地在江蘇省蘇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地區土壤質地比較鬆疏很適合茶樹的生長。由於茶樹種植與果樹之間,所以生產出來的碧螺春帶有特殊的花果香味。

2、洞庭湖的歷史也是比較滄桑的,大自然帶着滄桑可謂碧血丹心下孕育出碧螺春,具有獨特的幽韻。2002年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批准,獲得原產地域標誌產品保護。2009年起,洞庭碧螺春茶將實施新的國家產品質量標準,新標準的實施,將統領碧螺春茶產業發展的核心,調整茶葉種植、加工生產、銷售消費及監管的各個領域。

3、洞庭碧螺春產區是中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泉城紅、泉城綠、等果木交錯種植。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說:茶園不宜雜以惡木,唯桂、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之類與之間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陽。茶樹、果樹相間種植,令碧螺春茶獨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質優異。其成品茶外形緊密,條索纖細,嫩綠隱翠,清香幽雅,鮮爽生津,湯色碧綠清澈,葉底柔勻,飲後回甘。

4、碧螺春茶葉的主產區主要是在西山鎮和東山鎮,正宗碧螺春品牌也主要集結於這兩處國家原產地保護區。西山鎮(今金庭鎮)全境十二個行政村都種茶。重點茶區在秉場、石公堂裏、東村、衙_裏、東河、縹緲村一帶,其餘東蔡、林屋、庭山、蔣東、元山各村也有分佈。茶園面積965公頃。東山鎮全境十二個行政村中,茶區主要分佈在山區的莫釐、碧螺、雙灣、楊灣、陸巷五個村。2013年,兩個鎮產出的茶葉有294.7噸,其中碧螺春產量有152.3噸。

碧螺春的資料

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分東、西兩山,洞庭東山是宛如一個巨舟伸進太湖的半島,洞庭西山是一個屹立在湖中的島嶼。兩山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氣升騰,霧氣悠悠,空氣溼潤,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質地疏鬆,極宜於茶樹生長。

碧螺春屬於綠茶類。主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洞庭東、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湯清、味醇,是我國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曆史。民間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嚇煞人香”。相傳有一尼姑上山遊春,順手摘了幾片茶葉,泡茶後奇香撲鼻,脫口而道“香得嚇煞人”,由此當地人便將此茶叫“嚇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並品嚐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讚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題名“碧螺春”。從此成爲年年進貢的貢茶。

洞庭碧螺春產區是我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錯種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綠色的屏風,一片片濃蔭如傘的果樹,蔽覆霜雪,掩映秋陽。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說:“茶園不宜雜以惡木,唯桂、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之類與之間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陽。” 茶樹、果樹相間種植,令碧螺春茶獨具天 然茶香果味,品質優異。其成品茶外形緊密,條索纖細,嫩綠隱翠,清香幽雅,鮮爽生津,湯色碧綠清澈,葉底柔勻,飲後回甘。

碧螺春茶條索緊結,捲曲如螺,白毫畢露,銀綠隱翠,葉芽幼嫩,沖泡後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飛,茶水銀澄碧綠,清香襲人,口味涼甜,鮮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爲貢品。適合用於家庭辦公用茶。

[編輯本段]【歷史和傳說】

洞庭碧螺春是我國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四絕”聞名於中外。碧螺春始於何時,名稱由來,說法頗多。據清代《野史大觀》(卷一)載:“洞庭東山碧螺峯石壁,產野茶數株,土人稱曰:‘嚇煞人香’。康熙己卯......撫臣朱犖購此茶以進......,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歲必採辦進奉矣。”又據相傳,明朝期間,宰相王鰲,是東後山陸巷人,“碧螺春”名稱系他所題。又據《隨見錄》載“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細,味甚甘香,俗稱‘嚇煞人’,產碧螺峯者尤佳,名‘ 碧螺春’”。 若以此爲實,則碧螺春茶應始於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聲顯赫了。也有人認爲:碧螺春是因形狀捲曲如螺,色澤碧綠,採於早春而得名。據《蘇州府志》載:“洞庭東山碧螺石壁,產野茶几株,每歲土人持筐採歸,未見其異。康熙某年,按候採者,如故,而葉較多,因置懷中,茶得體溫,異香突發。採茶者爭呼:嚇煞人香!茶遂以此得名。”

又據清代王應奎《柳南隨筆》記載:清聖祖康熙皇帝,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車駕幸太湖。巡撫宋犖從當地製茶高手朱正元處購得精製的“嚇煞人香”進貢,帝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日“碧螺春”。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來的故事之一。後人評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澤碧綠,捲曲似螺,春時採製,又得自洞庭碧螺峯等特點,欽賜其美名。從此碧螺春遂聞名於世,成爲清宮的貢茶了。

碧螺春雅名的傳說

碧螺春茶名之由來,還有一個動人的民間傳說。雲昔年,在太湖的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勤勞、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碧螺生得美麗、聰慧,喜歡唱歌,且有一副圓潤清亮的嗓子,她的歌聲,如行雲流水般的優美清脆,山鄉里的人都喜歡聽她唱歌。而與隔水相望的洞庭東山上,有一位青年漁民,名爲阿祥。阿祥爲人勇敢、正直,又樂於助人,在吳縣洞庭東、西山一帶方圓數十里的人們都很敬佩他。而碧螺姑娘那悠揚宛轉的歌聲,常常飄入正在太湖上打魚的阿祥耳中,阿祥被碧螺的優美歌聲所打動,於是默默地產生了傾慕之情,卻無由相見。

在某年的早春裏有一天,太湖裏突然躍出一條惡龍,蟠居湖山,強使人們在西洞庭山上爲其立廟,且要每年選一少女爲其做“太湖夫人”。太湖人民不應其所求,惡龍乃揚言要蕩平西山,劫走碧螺。阿祥聞訊怒火中燒,義憤填膺,爲保衛洞庭鄉鄰與碧螺的安全,維護太湖的平靜生活,阿祥趁更深夜靜之時潛游至西洞庭,手執利器與惡龍交戰,連續大戰七個晝夜,阿祥與惡龍俱負重傷,倒臥在洞庭之濱。鄉鄰們趕到湖畔,斬除了惡龍;將已身負重傷,倒在血泊中的降龍英雄——阿祥救回了村裏,碧螺爲了報答救命之恩,要求把阿祥擡到自己家裏,親自護理,爲他療傷。阿祥因傷勢太重,已處於昏迷垂危之中。

一日,碧螺爲尋覓草藥,來到阿祥與惡龍交戰的流血處,猛可發現生出了一株小茶樹,枝葉繁茂。爲紀念阿祥大戰惡龍的功績,碧螺便將這株小茶樹移植於洞庭山上並加以精心護理。在清明剛過,那株茶樹便吐出了鮮嫩的芽葉,而阿祥的身體卻日漸衰弱,湯藥不進。碧螺在萬分焦慮之中,陡然想到山上那株以阿祥的鮮血育成的茶樹,於是她跑上山去,以口銜茶芽,泡成了翠綠清香的茶湯,雙手捧給阿祥飲嘗,阿祥飲後,精神頓爽。碧螺從阿祥那則毅而蒼白的臉上第一次看到了笑容,她的心裏充滿了喜悅和欣慰。當阿祥問及是從哪裏採來的“仙茗”時,碧螺將實情告訴了阿祥。阿祥和碧螺的心裏憧憬着未來美好的生活。於是碧螺每天清晨上山,將那飽含晶瑩露珠的新茶芽以口銜回,揉搓焙乾,泡成香茶,以飲阿祥。阿祥的身體漸漸復原了;可是碧螺卻因天天銜茶,以至情相報阿祥,漸漸失去了原氣,終於憔悴而死。

阿祥萬沒想到,自己得救了,卻失去了美麗善良的碧螺,悲痛欲絕,遂與衆鄉鄰將碧螺共葬於洞庭山上的茶樹之下,爲告慰碧螺的芳魂,於是就把這株奇異的茶樹稱之爲碧螺茶。後人每逢春時採自碧螺茶樹上的芽葉而製成的茶葉,其條索纖秀彎曲似螺,色澤嫩綠隱翠,清香幽雅,湯色清澈碧綠;洞庭太湖雖歷經滄桑,但那以阿祥的斑斑碧血和碧螺的一片丹心孕育而生的碧螺春茶,卻仍是獨具幽香妙韻永惠人間的。

茶史追溯

碧螺春乃茶中珍品,以"形美、色豔、香高、味醇"聞名中外。唐陸羽《茶經》"茶之出"中曾提到:"蘇州長州生洞庭山"。據《隨見錄》載:"洞庭山有茶,微似芥茶而細,味甚甘香,俗呼爲'嚇煞人',產碧螺峯者尤佳,名碧螺春"。又有說是清康熙帝因嫌"嚇煞人"不雅,改名爲"碧螺春",並列爲貢品。又據清未震鈞所著《茶說》載:"茶以碧蘿(螺)春爲上,不易得,則蘇之天池,次則龍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

碧螺春如今屬全國十大名茶之一,1954年,周總理曾攜帶2斤"東山西塢村碧螺春"茶葉赴日內瓦參加會議。

名茶鑑賞

碧螺春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清香淡雅、鮮醇甘厚、回味綿長,其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有"一嫩(芽葉)三鮮"(色、香、味)之稱。當地茶農對碧螺春描述爲:"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香果味,鮮爽生津。"

品賞碧螺春是一件頗有情趣的事。品飲時,先取茶葉放入透明玻璃杯中,以少許開水浸潤茶葉,待茶葉舒展開後,再將杯斟滿。一時間杯中猶如雪片紛飛,只見"白雲翻滾,雪花飛舞",觀之賞心悅目,聞之清香襲人,端在手中,頓感其貴如珍,宛如進階工藝品,令人愛不釋手。

茶聯,茶詩,茶詞爲證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

洞庭帝了春長恨,二千年來茶更香。

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碧螺春

清·陳康祺

從來雋物有嘉名,物以名傳愈自珍。

梅盛每稱香雪海,茶尖爭說碧螺春。

已知焙制傳三地,喜得揄揚到上京。

嚇煞人香原誇語,還須早摘趁春分。

碧 螺 春

清·樑同書

此茶自昔知者稀,精氣不關火焙足。

蛾眉十五采摘時,一抹酥胸蒸綠玉。

纖衫不惜春雨幹,滿盞真成乳花馥。

碧 螺 春

現代·田漢

更無天塹能防越,何處桃源可避秦?

只願濤平風定日,扁舟重品碧螺春。

碧 螺 春

現代·周瘦鵑

及時品茗未爲奢,攜侶招邀共品茶。

都道獅峯無此味,舌端似放妙蓮花。

如夢令( 清·吳偉業)

鎮日鶯愁燕懶,遍地落紅誰管?

睡起熱沉香,小飲碧螺春碗。

簾卷,簾卷,一任柳絲風軟。

說明:吳偉業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詩人,此詞的發現表明,早在康熙帝賜名(1699年)之前的幾十年前,碧螺春之名已經在民間流傳開來,只不過尚未聞名天下。

[編輯本段]【種植和採摘過程】

碧螺春採製技藝高超,採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摘得早,二是採得嫩,三是揀得淨。每年春分前後開採,穀雨前後結束,以春分至清明採製的明前茶品質最爲名貴。通常採一芽一葉初展,芽長1.6~2.0釐米的原料,葉形卷如雀舌,稱之“雀舌”,炒制500克進階碧螺春約需採6.8~7.4萬顆芽頭,歷史上曾有500克幹茶達到9萬顆左右芽頭,可見茶葉之幼嫩,採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細嫩的芽葉,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優越的環境條件,加之優質的鮮葉原料,爲碧螺春品質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

採回的芽葉必須及時進行精心揀剔,剔去魚葉和不符標準的芽葉,保持芽葉勻整一致。通常揀剔一公斤芽葉,需費工2~4小時。其實,芽葉揀剔過程也是鮮葉攤放過程,可促使內含物輕度氧化,有利於品質的形成。一般5~9時採,9~15時揀剔,15時~晚上炒制,做到當天採摘,當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編輯本段]【製做工藝】

殺青:在平鍋內或斜鍋內進行,當鍋溫190~200°C時,投葉500克左右,以抖爲主,雙手翻炒,做到撈淨、抖散、殺勻、殺透、無紅梗無紅葉、無煙焦葉,歷時3~5分鐘。

揉捻:鍋溫70~75°C,採用抖、炒、揉三種手法交替進行,邊抖,邊炒,邊揉,隨着茶葉水分的減少,條索逐漸形成。炒時手握茶葉鬆緊應適度。太鬆不利緊條,太緊茶葉溢出,易在鍋面上結“鍋巴”,產生煙焦味,使茶葉色澤發黑,茶條斷碎,茸毛脆落。當茶葉幹度達六、七成幹,時間約10分鐘左右,繼續降低鍋溫轉入搓團顯毫過程。歷時12~15分鐘左右。

搓團顯毫:是形成形狀捲曲似螺、茸毫滿披的關鍵過程。鍋溫50~60°C,邊炒邊用雙手用力地將全部茶葉揉搓成數個小團,不時抖散,反覆多次,搓至條形捲曲,茸毫顯露,達八成幹左右時,進入烘乾過程。歷時13~15分鐘。

烘乾:採用輕揉、輕炒手法,達到固定形狀,繼續顯毫,蒸發水分的目的。當九成幹左右時,起鍋將茶葉攤放在桑皮紙上,連紙放在鍋上文火烘至足幹。鍋溫約30~40°C,足幹葉含水量7%左右,歷時6~8分鐘。全程約爲40分鐘左右。

炒制特點:手不離茶,茶不離鍋,揉中帶炒,炒中有揉,炒揉結合,連續操作,起鍋即成。主要工序爲:殺青、揉捻、搓團顯毫、烘乾。

[編輯本段]【品級】

最新國家標準碧螺春茶分爲五級:分別爲特二級、特一級、特級、一級、二級 。炒制鍋溫、投葉量、用力程度,隨級別降低而增加。即級別低鍋溫高,投葉量多,做形時用力較重。

碧螺春的品質優異,據清末震鈞(1857~1918年)所著《茶說》中道:“茶以碧蘿(螺)春爲上,不易得,則蘇之天池,次則龍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今六安瓜片)”。可見,碧螺春在歷史上就榮以爲冠。其品質特點是: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香氣濃郁,滋味鮮醇甘厚,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有“一嫩(芽葉)三鮮”(色、香、味)之稱。當地茶農對碧螺春描述爲:“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香果味,鮮爽生津。”

[編輯本段]【鑑別方法】

有專家提醒,顏色是植物生長的自然規律,顏色越綠並不意味着茶葉品質越好,市民在分辨真假碧螺春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看外觀色澤:沒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澤比較柔和鮮豔,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顏色發黑,發綠、發青、發暗。

看茶湯色澤:把碧螺春用開水沖泡後,沒有加色素的顏色看上去比較柔亮、鮮豔,加色素的看上去比較黃暗,像陳茶的顏色一樣。

專家補充,如果是着色的碧螺春,它的絨毛多是綠色的,是被染綠了的效果。而真的碧螺春應是滿皮白毫,有白色的小絨毛。

[編輯本段]【沏泡方法】

水以初沸爲上,水沸之後,用沸水燙杯,讓茶盅有熱氣,以先發茶香。因爲碧螺春的茶葉帶毛,要用沸水初泡,泡後毛從葉上分離,浮在水上,把第一泡茶水倒去,第二泡纔是可口的碧螺春,但最好的茶是第三次泡的,茶的香味才充分發揮出來。

[編輯本段]【飲用方法】

獨特的沏泡方法:

1、請選擇安靜優雅,空氣清新的環境。

2、請選用無異味潔淨的茶杯茶具。

3、請選用“農夫山泉”“洞庭山”等優質礦泉水。

4、先注水後放茶葉,且嚴格確認在放入茶葉時注入杯中的開水已冷卻至攝氏70度以下,如此您將感受到原生態碧螺春茶傳說中淡泊高雅的水果香(約維持30秒後果香逐漸轉爲茶香,凡無水果香的碧螺春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碧螺春,因此也就成爲行家鑑別標準;碧螺春茶樹均應生長在果園裏) ,產自不同果園的碧螺春和水溫的微小差異其果香味亦不盡相同,妙趣橫生。

周總理對西山碧螺春情有獨鍾!1972年發佈《中美聯合公報》,周恩來總理在上海曾請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品飲西山碧螺春,因其與衆不同的沏泡方法以致卓爾不羣的高雅品味,令基辛格及所有在場人士驚奇萬分,讚不絕口!當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即沉底,瞬時間“白雲翻滾,雪花飛舞”,清香襲人。茶在杯中,觀其形,可欣賞到猶如雪浪噴珠,春染杯底,綠滿晶宮的三種奇觀。飲其味,頭酌色淡、幽香、鮮雅;二酌翠綠、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貴如珍,宛如進階工藝品,不可多得。

[編輯本段]【貯藏要求】

碧螺春貯藏條件十分講究。傳統的貯藏方法是紙包茶葉,袋裝塊狀石灰,茶、灰間隔放置缸中,加蓋密封吸溼貯藏。隨着科學的發展,近年來亦有采用三層塑料保鮮袋包裝,分層緊扎,隔絕空氣,放在10°C以下冷藏箱或電冰箱內貯藏,久貯年餘,其色、香、味猶如新茶,鮮醇爽口。

[編輯本段]【茶道】

碧螺春茶茶藝(上投法)

一、器皿選擇

玻璃杯四隻,電隨手泡一套,木茶盤一個,茶荷一個,茶道具—套,茶池一個,茶巾—條,香爐一個,香一支。

二、基本程序

1.點香——焚香通靈

2.滌器——仙子沐浴

3.涼水——玉壺含煙

4.賞茶——碧螺亮相

5.注水——雨漲秋池

6.投茶——飛雪沉江

7.觀色——春染碧水

8.聞香——綠雲飄香

9.品茶——初嘗玉液

10.再品——再啜瓊漿

11.三品——三品醒醐

12.回味——神遊三山

三、解說詞

“洞庭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萬里醉。”煙波浩淼的太湖包孕吳越,太湖洞庭山所產的碧螺春集吳越山水的靈氣和精華於一身,是我國曆史上的貢茶。新中國成立之後,被評爲我國的十大名茶之——,現在就請各位嘉賓來品啜這難得的茶‘戶瑰寶,並欣賞碧螺春茶茶藝。這套茶藝共十二道程序。

1.焚香通靈

我國茶人認爲“茶須靜品,香能通靈。”在品茶之前,首先點燃這支香,讓我們的心平靜下來,以便以空明虛靜之心,去體悟這碧螺春中所蘊含的大自然的資訊。

2.仙子沐浴

今天我們選用玻璃杯來泡茶。晶瑩剔透的杯廣好比是冰清玉潔的仙子,“仙子沐浴”即再清洗一次茶杯,以表示我對各位的崇敬之心。

3.玉壺含煙

沖泡碧螺春只能用80℃左右的開水,在燙洗了茶杯之後,我們不用蓋上壺蓋,而是敞着壺,讓壺中的開水隨着水汽的蒸發而自然降溫。請看這壺口蒸汽氤氳,所以這道程序稱之爲“玉壺含煙”。

4.碧螺亮相

“碧螺亮相”即請大家傳着鑑賞幹茶。碧螺春有“四絕”——“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賞茶是欣賞它的第一絕:“形美”。生產一斤特級碧螺春約需採摘七萬個嫩芽,你看它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多像民間故事中嬌巧可愛且羞答答的田螺姑娘。

5.雨漲秋池

唐代李商隱的名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是個很美的意境,“雨漲秋池”向玻璃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滿,留下三分裝情。

6.飛雪沉江

即用茶導將茶荷裏的碧螺春依次撥到已衝了水的玻璃杯中去。滿身披毫、銀白隱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紛紛揚揚飄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後即向下沉,瞬時間白雲翻滾,雪花翻飛,煞是好看。

7.春染碧水

碧螺春沉入水中後,杯中的熱水溶解了茶裏的營養物質,逐漸變爲綠色,整個茶杯好像盛滿了春天的氣息。

8.綠雲飄香

碧綠的茶芽,碧綠的茶水,在杯中如綠雲翻滾,氤氳的蒸汽使得茶香四溢,清香襲人。這道程序是聞香。

9.初嘗玉液

晶飲碧螺春應趁熱連續細品。頭一口如嘗玄玉之膏,雲華之液,感到色淡、香幽、湯味鮮雅。

10.再啜瓊漿

這是品第二口茶。二啜感到茶湯更綠、茶香更濃、滋味更醇,並開始感到了舌本回甘,滿口生津。

11.三品醍醐

醍醐直釋是奶酪。在佛教典籍中用醍醐來形容最玄妙的“法味”。品第三口茶時,我們所品到的已不再是茶,而是在品太湖春天的氣息,在品洞庭山盎然的生機,在品人生的百味。

12.神遊三山

古人講茶要靜品、茶要慢品、茶要細品,唐代詩人盧仝在品了七道茶之後寫下了傳頌千古的《茶歌》,他說:“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在品了三口茶之後,請各位嘉賓繼續慢慢地自斟細品,靜心去體會七碗茶之後:“清風生兩腋,飄然幾欲仙。神遊三山去,何似在人間”的絕妙感受。

[編輯本段]【銷售範圍】

如今,碧螺春暢銷國內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區,遠銷美國、德國、比利時、新加坡等國家。碧螺春茶區每到採茶季節,春意盎然,滿山蒼翠,茶香百里。真是“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編輯本段]碧螺春功效

碧螺春是茉莉花茶代表產品之一,根據我國中醫學及現代藥理學對茶葉的保健功效研究認爲:茶葉苦、甘,性涼,人心、肝、脾、肺、腎、五經。茶苦能瀉下、祛燥溼、降火;甘能補益緩和;涼能清熱瀉火解表。茶葉含有大量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化合物。如:兒茶素、維生素C、A、咖啡鹼、黃烷醇、茶多酚等,而茉莉花茶也含有大量芳香油、香葉醇、橙花椒醇、丁香酯等20多種化合物。根據茶葉獨特的吸附性能和茉莉花的吐香特性,經過一系列工藝流程加工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既保持了綠茶濃郁爽口的天然茶味,又飽含茉莉花的鮮靈芳香,因此它是我國乃至全球現代最佳天然保健飲品。

《中藥大辭典》中記載:茉莉花有“理氣開鬱、闢穢和中”的功效,並對痢疾、腹痛、結膜炎及瘡毒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常飲茉莉花,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風解表、療瘻、堅齒、益氣力、降血壓、強心、防齲防輻射損傷、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使人延年益壽、身心健康。

碧螺春功效

茶葉成分對人體的生理、藥理功效是多種多樣的,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八大保健作用:

碧螺春的資料

碧螺春屬於綠茶,因產於江蘇吳縣的洞庭山區,故又稱“洞庭碧螺春”。

洞庭山分東西兩處,洞庭東山爲三面環水的半島;洞庭西山則爲太湖上的小島。東西洞庭山均爲果茶間種。這裏,太湖碧水,煙波浩渺。茶樹與批把、桔子、楊梅等果樹交錯相間,枝葉相連,根脈相通;從果樹枝葉中透過來的稀疏的陽光,浸透着花果之香。真是:“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碧螺春,原名“嚇煞人香”,自古就是茶中珍品,傳說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採製歷史。據清王應奎撰《柳南續筆》記載,洞庭東山碧螺峯石壁產野茶數株,當地人每年都要持竹筐前去採摘以供飲用。一次,因其葉多,筐不勝貯,因置懷間,茶得熱氣,異香忽發,採茶者驚呼“嚇煞人香”。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到太湖,巡撫以此茶進呈,康熙皇帝覺得這個名字太俗,遂改名“碧螺春”。

“碧螺春”色澤碧綠,形似螺旋,產於早春。外形條索纖細,茸毛遍佈,白毫隱翠;泡成茶後,色嫩綠明亮,味道清香濃郁,飲後有回甜的感覺。人們稱讚此茶:“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香果味,鮮爽生津”。

碧螺春茶因其嬌嫩,沖泡和洞庭碧螺春是我國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四絕”聞名於中外。碧螺春始於何時,名稱由來,說法頗多。據清代《野史大觀》(卷一)載:“洞庭東山碧螺峯石壁,產野茶數株,土人稱曰:‘嚇煞人香'。康熙己卯......撫臣朱犖購此茶以進......,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歲必採辦進奉矣。”又據相傳,明朝期間,宰相王鰲,是東後山陸巷人,“碧螺春”名稱系他所題。又據《隨見錄》載“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細,味甚甘香,俗稱‘嚇煞人',產碧螺峯者尤佳,名‘ 碧螺春'”。 若以此爲實,則碧螺春茶應始於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聲顯赫了。也有人認爲:碧螺春是因形狀捲曲如螺,色澤碧綠,採於早春而得名。不管碧螺春的名稱由來如何,該茶歷史悠久,早爲貢茶是毫無疑義的了。

碧螺春產於江蘇吳縣太湖洞庭山,洞庭分東、西兩山,洞庭東山是宛如一個巨舟伸進太湖的半島,洞庭西山是一個屹立在湖中的島嶼。兩山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氣升騰,霧氣悠悠,空氣溼潤,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質地疏鬆,極宜於茶樹生長。

洞庭碧螺春產區是我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錯種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綠色的屏風,一片片濃蔭如傘的果樹,蔽覆霜雪,掩映秋陽。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說:“茶園不宜雜以惡木,唯桂、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之類與之間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陽。”

碧螺春採製技藝高超,採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摘得早,二是採得嫩,三是揀得淨。每年春分前後開採,穀雨前後結束,以春分至清明採製的明前茶品質最爲名貴。通常採一芽一葉初展,芽長1.6-2.0釐米的原料,葉形卷如雀舌,稱之“雀舌”,炒制500克進階碧螺春約需採6.8-7.4萬顆芽頭,歷史上曾有500克幹茶達到9萬顆左右芽頭,可見茶葉之幼嫩,採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細嫩的芽葉,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優越的環境條件,加之優質的鮮葉原料,爲碧螺春品質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

採回的芽葉必須及時進行精心揀剔,剔去魚葉和不符標準的芽葉,保持芽葉勻整一致。通常揀剔一公斤芽葉,需費工2-4小時。其實,芽葉揀剔過程也是鮮葉攤放過程,可促使內含物輕度氧化,有利於品質的形成。一般5~9時採,9-15時揀剔,15時~晚上炒制,做到當天採摘,當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碧螺春炒制的特點是:手不離茶,茶不離鍋,揉中帶炒,炒中有揉,炒揉結合,連續操作,起鍋即成。主要工序爲:殺青、揉捻、搓團顯毫、烘乾。

殺青:在平鍋內或斜鍋內進行,當鍋溫190-200°C時,投葉500克左右,以抖爲主,雙手翻炒,做到撈淨、抖散、殺勻、殺透、無紅梗無紅葉、無煙焦葉,歷時3-5分鐘。

揉捻:鍋溫70-75°C,採用抖、炒、揉三種手法交替進行,邊抖,邊炒,邊揉,隨着茶葉水分的減少,條索逐漸形成。炒時手握茶葉鬆緊應適度。太鬆不利緊條,太緊茶葉溢出,易在鍋面上結“鍋巴”,產生煙焦味,使茶葉色澤發黑,茶條斷碎,茸毛脆落。當茶葉幹度達六、七成幹,時間約10分鐘左右,繼續降低鍋溫轉入搓團顯毫過程。歷時12-15分鐘左右。

搓團顯毫:是形成形狀捲曲似螺、茸毫滿披的關鍵過程。鍋溫50-60°C,邊炒邊用雙手用力地將全部茶葉揉搓成數個小團,不時抖散,反覆多次,搓至條形捲曲,茸毫顯露,達八成幹左右時,進入烘乾過程。歷時13-15分鐘。

烘乾:採用輕揉、輕炒手法,達到固定形狀,繼續顯毫,蒸發水分的目的。當九成幹左右時,起鍋將茶葉攤放在桑皮紙上,連紙放在鍋上文火烘至足幹。鍋溫約30-40°C,足幹葉含水量7%左右,歷時6-8分鐘。全程約爲40分鐘左右。

品欽也與衆名茶不局。一般茶葉是先放茶。後沖水。而碧螺春則不能用水沖泡,也不能加蓋緊悶,而是先在杯中倒人沸水,然後放進茶葉;略過三四分鐘,芽、葉紛紛伸腰舒展,茶色濃豔,聞之清香撲鼻,令人垂涎欲滴。

碧螺春分7級,芽葉隨1~7級逐漸增大,茸毛逐漸減少。炒制鍋溫、投葉量、用力程度,隨級別降低而增加。即級別低鍋溫高,投葉量多,做形時用力較重。

碧螺春的品質優異,據清未震鈞(1857~1918年)所著《茶說》中道:“茶以碧蘿(螺)春爲上,不易得,則蘇之天池,次則龍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今六安瓜片)”。可見,碧螺春在歷史上就榮以爲冠。其品質特點是: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香氣濃郁,滋味鮮醇甘厚,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有“一嫩(芽葉)三鮮”(色、香、味)之稱。當地茶農對碧螺春描述爲:“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香果味,鮮爽生津。”

品嚐進階碧螺春頗有情趣。品飲時,採用潔淨透明的玻璃杯,先衝開水後放茶。或用70~80°C的開水沖泡。當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即沉底,瞬時間“白雲翻滾,雪花飛舞”,清香襲人。碧螺春採製技藝高超,採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摘得早,二是採得嫩,三是揀得淨。每年春分前後開採,穀雨前後結束,以春分至清明採製的明前茶品質最爲名貴。通常採一芽一葉初展,芽長1.6~2.0釐米的原料,葉形卷如雀舌,稱之“雀舌”,炒制500克進階碧螺春約需採6.8~7.4萬顆芽頭,歷史上曾有500克幹茶達到9萬顆左右芽頭,可見茶葉之幼嫩,採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細嫩的芽葉,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優越的環境條件,加之優質的鮮葉原料,爲碧螺春品質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 採回的芽葉必須及時進行精心揀剔,剔去魚葉和不符標準的芽葉,保持芽葉勻整一致。通常揀剔一公斤芽葉,需費工2~4小時。其實,芽葉揀剔過程也是鮮葉攤放過程,可促使內含物輕度氧化,有利於品質的形成。一般5~9時採,9~15時揀剔,15時~晚上炒制,做到當天採摘,當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茶在杯中,觀其形,可欣賞到猶如雪浪噴珠,春染杯底,綠滿晶宮的三種奇觀。飲其味,頭酌色淡、幽香、鮮雅;二酌翠綠、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貴如珍,宛如進階工藝品,不可多得。

參考資料:銀毫碧螺春網

Tags:洞庭 碧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