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原文翻譯 賞析|“不知何處吹蘆管 一夜徵人盡望鄉。”全詩意思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58W

【詩句】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出處】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意思翻譯】不知何處有人吹起蘆管,惹 得出徵的將士一夜都在思念家鄉。蘆 管:以蘆葉爲管制成的樂器。徵人:遠 行的人,此指出外征戰戍邊的將士。望 鄉:指思鄉。

【鑑賞1】 漂泊異鄉的人,在那悽清的夜晚,聽到幽怨的笛聲,最容易激起滿懷鄉愁。原詩語譯如下: 在一片沙白似雪、月色淒冷如霜的深夜裏,不知在什麼地方有人吹奏着蘆笛,使徵人們個個聽得哀愁萬分,一夜都癡迷地望着故鄉。原詩描寫徵人的思鄉情懷,也是描寫人心對征戰的厭煩。

【鑑賞2】

    在萬籟俱寂的月夜裏,不知 道從什麼地方傳來了淒涼哀婉的蘆笛聲,身戍邊地的徵人們聽了,不由 得一整夜都在望鄉思念。詩句寫出徵人們因聽笛而被觸發的鄉思。說 “不知”,準確地展示出徵人們乍聞笛聲,即動鄉思的神情。他們根本 無暇去查究何人所吹。說“盡望”,則見所有徵人人同此心,心同此 感,無一例外,從中可見詩人用詞之準,也可見笛聲對徵人們的獨特威 力。以音樂情緒揭示人物的思想情感,是這兩句詩顯著的抒情特色。

注: 蘆管, 截蘆爲管, 可吹奏, 類篥。 徵人, 指戍守邊塞的 人。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清悠哀婉的 樂曲或歌聲觸發了外出者的鄉思。 [例]天將拂曉,當胡笳聲再次響起的時 候,那些匈奴人竟“棄圍而走”——這胡 笳好生了得! 真可謂“悲笳數聲動,壯 士慘不驕”、“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 人盡望鄉”了。(白濤《一個人的和聲》)

【全詩】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李益.

回樂峯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註釋】 ①受降城:貞觀二十年,唐太宗於靈州受突厥一部之降,故靈州也稱受降城。②回樂烽:回樂縣附近的烽火臺,回樂在靈武西南。③蘆管:即胡笳,一種以蘆葉爲管的樂器。《太平御覽》卷五百八十一引 《晉先蠶儀注》: “笳者,胡人卷蘆葉吹之以作樂也,故謂胡笳。”

【賞析】

      〔受降城〕自唐太宗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投降後,靈州(今甘肅省靈武縣西南)就被稱之爲受降城。但本篇的受降城,爲唐代武則天景雲年間朔方軍總管張仁願所築,城共中、東、西三座,東西相距六七百里,相互呼應,以絕突厥南下之路。這三座城,都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詩人李益登上的當是其西城。〔回樂烽〕指西受降城附近的烽火臺。〔蘆管〕樂器名,即蘆笛。

      這是一首邊塞詩的絕唱,抒寫了戍邊將士的思鄉情緒。杜甫曾有“韓公(張仁願)本意築三城,擬絕天驕拔漢旌”的詩句,可見築城爲的是保衛邊疆。然而,唐代安史之亂後,國力衰弱,邊無寧日,將士長期駐守,普遍思鄉。詩人李益在那征戰頻仍的年代,在軍中幹過事,對此有親身的體驗。在一個深秋的月夜,他登上受降城樓,感慨萬端,吟誦出這樣一首詩:回樂峯前的沙地猶如白雪,受降城外的月色好象濃霜;不知什麼地方有人吹起了蘆管,這一個夜間呀,每個遠征的人都思念着家鄉。情景交融,鄉思哀怨,寫得多麼深沉!

        詩的一、二句寫登城所見。在高於周圍的城樓上,視野開闊,詩人看到了什麼呢?在皎潔的月光下,遠處烽火臺周圍的大漠似乎是鋪上了一層厚厚的冷雪,近處受降城外的地面上好象是蓋上了一層薄薄的寒霜。這是一幅邊塞夜景圖:孤城,烽火臺,是邊地特有的衛戍建築,雖籠罩在星月之夜,顯得寧靜而安謐,但是一旦交戰,這裏卻是最動亂、最爭鬥的地方;大漠,曠地,是塞外特有的景象,這裏雖人煙稀少,生活艱難,但是不得不在孤城與烽火臺之中駐紮着兵力,保衛它背後的繁華富饒的內地;遠處的沙似雪,近處的月如霜,又使這邊塞蒙上了一層特有的色彩和情調,白色的、寒冷的、遠遠近近的雪和霜,在這月色之中顯得多麼淒涼、蒼茫!

         詩的第三句寫登城所聞。詩人面對大漠冷月,正感到難以禁持時,夜風裏忽然吹送來了幽怨的蘆笛聲聲。殺伐之地,寥廓邊塞,深秋靜夜,淒冷月色,這蘆笛的悠揚隨風而至,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在萬籟俱寂的夜裏,更能敲叩人的心扉,詩人更感受到了一種悲涼的情愫在迷漫,直透着他的心胸,以至被浸沉。

        詩的最後一句寫登城所感。久戍不歸的將士,在這月明之夜,已經萌發了對鄉土的懷戀,何況又傳來了幽怨的笛聲,更增添了對親人的思念。“一夜”寫時間,指整個的夜間;“盡”指人數,寫將士無一例外的鄉愁;在這一夜間全體將士聽着悲涼的笛聲,對着團��的明月,會勾起他們各自的、形形色色的、無窮無盡的鄉思的!這種“望鄉”的情懷既是詩人自身的,但由於詩人在軍中幹事,瞭解將士的思想、情緒、脈搏,因此推想也是所有“徵人”的。

          假如換一個角度來欣賞這首絕句,那麼,便會發現,它不僅寫出了詩人登城的所見、所聞、所感,而且寫出了景色、聲音、感情,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熔於一爐,表達了征戍之苦、離鄉之久、思鄉之切,而且短短的四句詩,給人一種簡潔空靈、悠長深遠的餘味。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以“蘊藉宛轉,樂府絕唱”來評價它,這是恰當不過的。

【賞析】

       這首詩是寫守邊將士思鄉之情的;而詩人對於這一戰場典型情緒的捕 捉,則是在夜晚登上受降城聞笛聲而感知到的。

         唐時有西、中、東三個受降城,均爲唐朝朔方軍總管張仁願爲抵禦突厥而 築。據富壽蓀先生考證,其中城在今內蒙古包頭市西;東城在今內蒙古托克 託以南,距離中城300裏;西城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烏加河北岸,距離中城 380裏。本詩所說受降城,到底指中城,還是西城? 說法不一。中國社 科院文研所根據《元和郡縣誌》中“中受降城本秦九原郡地,漢武帝元朔二年 更名五原”的記載,另據詩人《過五原胡兒飲馬泉》一詩,認定本詩“受降 城”當指中城,且認爲其城址在今五原西北(與富先生所述“包頭市西”尚 有一定距離);而富壽蓀、沈祖棻諸先生則認爲,本詩所指當爲西受降城, 但未提供證據。理清本詩“受降城”確指當然對讀解本詩有好處,但暫時理 不清,也無關大要,因此可以先不去管它。

        詩的前兩句以對仗形式寫景。“烽”,指烽火臺。一面是“回樂烽前”, 另一面是“受降城外”,由遠而近,形成一個特定的掃視範圍。面對月夜 籠罩下的茫茫原野,不管怎樣調適視角:遠眺,近觀;平視,俯視,無一例 外地都是單一的白色。大概這裏一年難得看到無霜的日子,因此霜雪像魔影 一樣,死死纏繞着、佔據着這些從內地來的守關將士的心,以至於在明月當 空的夜晚也要產生錯覺,疑沙爲雪,誤月爲霜。透過這一反常心象,人們分 明感知到了邊戍將士一顆淒冷孤寂的心。這就爲下文表現思鄉情緒埋下了伏 筆。

         後兩句正面寫“徵人”的思鄉心情。“蘆管”,蘆笛,管樂器。據陳腸 (yáng) 《樂書》記載: “蘆管之制,胡人截蘆爲之,大概與觱篥(bì lì) 相類,出於北國者也。”其以蘆葉爲管,管口有哨簧,管面有孔,下端有銅 喇叭嘴。”聽見“吹蘆管”而不知、不究其聲音發自何處,一是確實不知其 聲音來源,二是也來不及深究,因爲包括詩人在內的所有“徵人”一下子就 被這充滿悽清哀怨的聲音撥動了心絃,勾起了對家鄉的深深思念,誰還有閒 心思去探究這聲音發自何處、爲何人所吹呢? “一夜”,一夜之間,形容時 間之短。“望”前置一“盡”字,不僅其“征戍之苦,離鄉之久,胥(都) 包孕在內” (李鍈《詩法易簡錄》),而且還昭示了其數量之多和範圍之 廣。因此這句詩與其說是意在狀寫“蘆管”的強大藝術效應,還不如說是旨 在表現“徵人”普遍思念家鄉感情之深更爲合適。

        這首詩,以景引情,以情實景,情景交融,天衣無縫。劉禹錫在《和令 狐相公言懷寄河中楊少尹》中所說的“邊月空悲蘆笛秋”指的即此詩,可見 這首詩在當時就很轟動; 明人王世貞《藝苑卮言》雲: “絕句李益爲勝, ‘回樂烽前’一章,何必王龍標(昌齡)、李供奉(白)?”將這首七絕與 絕句聖手王昌齡、李太白相提並論,更可見其高妙圓熟的藝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