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湖南茶葉產量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75W

湖南茶葉產量

根據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發佈的數據,2019年湖南茶園面積達到34.3萬公頃,茶葉總產量爲29.6萬噸。其中,安化縣、益陽市、衡陽市、婁底市、岳陽市、懷化市等地均爲湖南省重要的茶葉種植區,產量較高。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湖南四大名茶

有保靖黃金茶,古丈毛尖茶,湖南紅茶,白馬毛尖茶。

湖南位於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以南,故稱湖南。它屬於帶氣候,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在16.7至17.9攝氏度之間。南北溫差極小,雨量充沛,適宜茶樹生長。是中國重點產茶省份之一,茶葉產量全國第二,素有“茶鄉”之稱。全省有90多個縣(市)種植茶樹,年產茶葉8萬多噸。1957年被評爲“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茶”,1968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產於湖南新化馮佳孟二衝。成品茶芽粗壯,長短大小均勻,內表面金,外層白毛完整,包裹牢固。茶芽看起來像銀針。蒙洱茶歷史悠久,唐代就有生產並聞名於世。文公主嫁入時,帶着夢兒。

茶。樑以後被列爲貢茶,受到歷代打擊。其特點是:全部由芽頭構成,茶身佈滿細毛,色澤鮮豔;高爽香氣,橘湯,甜味。雖然放了很久,味道還是沒變。沖泡時,可以看到銀針直立在鮮豔的杏色茶湯裏。跳了幾次之後,他們聚在一起,站在了杯底。它的採集和製作要求非常高。比如茶葉只能在清明節前後7-10天內採摘,規定了9個條件,即雨天、風霜天、蟲災、單薄、彎曲、中空、茶芽開放、茶芽紫、超規格等等。

湖南的主要農作物有哪些?

湖南的主要農作物有稻穀、茶葉、棉花等。

湖南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自古就有“魚米之鄉”和“湖廣熟、天下足”之說。主要農副產品產量如糧食、棉花、油料、苧麻、烤煙以及豬肉等均位居全國前列,其中稻穀產量多年爲全國之冠,苧麻、茶葉產量分別居全國第1位和第2位;

湘蓮具有3000多年曆史,產量居全國首位,安化黑茶是中國世博會十大名茶之一,君山銀針是中國黃茶珍品。

2018年,全年糧食種植面積4747.9千公頃,比上年減少231.1千公頃。其中,早稻面積1238.2千公頃,減少210千公頃;中稻面積1472.5千公頃,增加181.2千公頃;晚稻面積1298.3千公頃,減少200.9千公頃。其中,夏糧51.4萬噸;早稻755.5萬噸;秋糧2216.0萬噸。

擴展資料:

湖南的主要農產品在中國佔有重要位置,糧食產量居中國第7位,稻穀產量居中國第1位,苧麻產量居中國第1位,茶葉產量居中國第2位,柑桔產量居中國第3位。

著名土特產有黃花、湘蓮、生薑、辣椒等。畜牧業和養殖業產量也位居中國前列。在家畜家禽中,以寧鄉豬、武岡銅鵝、湘東黑山羊、臨武鴨等,最爲著名。湖南水產品生產的天然條件較好,魚類資源共160種。經濟價值較大的水生植物有蓮、菱、席草、蒲草和蘆葦等。

參考資料來源:湖南-湖南概況

2020年茶葉產量排名前5的省份;

2020年茶葉產量排名前5的省份分別是:貴州省湄潭縣、福建省安溪縣、湖南省安化縣、河南省信陽市獅河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

茶葉產量指本年度內生產的全部茶葉產量。

包括從成片茶園和零星種植的茶樹以及荒蕪未墾複的茶樹上所採摘的全部產量。不論自食的或出售的,都應統計在內。茶葉的產量按經過初步加工的幹毛茶的重量計算。

由於加工毛茶的方法不同,以分爲紅毛茶、錄毛茶、烏龍茶、緊壓茶、其他茶。緊壓茶是指作緊壓茶原料的茶葉產量。其他茶是上述四種毛茶之外的毛茶。

湖南省益陽茶廠有限公司的主要產品

“湘益”牌特製茯磚茶、金湘益、袋泡茯茶、黑茶餅、進階茯茶、一品茯茶、極品茯茶、臻藏茯茶、天和茯茶、君心茯茶、龍吟茯茶、各種禮盒等,年生產能力2.O萬噸,年均產銷量8500噸以上,約佔全國邊銷茶總產銷量的1/4,佔湖南省邊銷茶總產銷量的1/2。

茯磚茶屬六大茶類中的黑茶類,因獨有“金花”(學名:冠突散囊菌),具有促消化、降血脂、調節人體新陳代謝的功效。湖南省益陽茶廠有限公司五十多年專一生產茯磚茶,產量與品質一直居全國首位。

浙江農業大學的幾位教授,於2007年,在湖南省益陽茶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從事了幾個月的微生物研究,得出了一個結論:湖南省益陽茶廠有限公司的茯磚茶,之所以發花最茂盛、花粒較大、最具有菌花香 ,就是因爲該廠擁有五十年曆史的“發花”用烘房。烘房中有着豐富的有益微生物菌種,決定了該廠能擁有與衆不同的茯磚茶品質。教授們把這五十年老烘房形象地比作貴州茅臺酒的發酵車間,茅臺酒的品質與產地密切相關,產地是決定茅臺酒不可克隆的主要原因。這六間五十年的老烘房決定了:湖南省益陽茶廠有限公司生產的茯磚茶品質也是最優的,其它廠家也無法克隆。

另外,組合烘房是茯磚茶產生“金花”(學名:冠突散囊菌)的場所,湖南省益陽茶廠有限公司於2010年7月正式將本公司這六棟五十多年的老烘房命名爲“金花酵庫”。

益陽茯茶,源遠流長,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益陽茯茶是一種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健康飲品,也是一項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茯茶工藝作爲中國的國家二級機密,其重要的科研價值,已引起國內外專家教授的高度重視,當前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湖南省益陽茶廠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黑茶製作技藝——茯磚茶製作技藝”的傳承單位。

請懂茶的大佬指教一下,看看這是什麼紅茶,值多少錢?

看樣子應該是金駿眉

茶葉的發展

隨着茶葉的傳播,目前茶葉的生產和消費幾乎遍及全國和世界五大洲的國家和地區。

我國是茶葉的故鄉,加之人口衆多,幅員遼闊,因此茶葉的生產和消費居世界之首。我國地跨六個氣候帶,地理區域東起臺灣基隆,南沿海南瓊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達山東半島,絕大部分地區均可生產茶葉,全國大致可分爲四大茶區,包括江南茶區、江北茶區、華南茶區、西南茶區。全國茶葉產區的分佈,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區,尤以浙江和湖南產量最多,其次爲四川和安徽。甘肅、和山東是新發展的茶區,年產量還不太多。近年來,我國茶園面積已達1600多萬畝,年產茶葉40萬噸左右,茶葉出口量達13.5萬噸左右。與此同時,隨着我國茶葉生產的發展,全國茶葉科研機構和教育機構也得到了較大發展,已建立健全了科研和教育網絡,大量的研究成果已推廣應用,科學種茶、科學制茶和茶業管理的水平正在不斷提高,這爲我國茶葉生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於茶葉受到世界人民的歡迎,併成爲三大飲料之一,所以世界茶業的發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個國家種植茶葉,茶區主要集中在亞洲,茶葉產量約佔世界茶葉產量的80%以上。

茶葉生產和飲用已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人們對茶葉的需求也出現新的要求。這是因爲,在社會發展中,一旦人們對衣、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滿足,就特別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這種天然保健飲料必將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青睞。與此同時,由於它含有大量的對人體起着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會吸引大量消費者去飲用它。茶葉,已成爲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侶。

中國古代重要茶事進程錄:

◆原始社會

神農時代傳說茶葉被人類發現是在公元前28世紀的神農時代,《神農百草經》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說,當爲茶葉藥用之始。

◆西周

據《華陽國志》載:約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紂時,巴蜀一帶已用所產的茶葉作爲“納貢”珍品,是茶作爲貢品得最早記述。

◆東周

春秋時期嬰相齊竟公時(公元前547—公元前490年)“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葉已作爲菜餚湯料,供人食用。(據《晏子春秋》)

◆西漢(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的記載,這表明四川一帶已有茶葉作爲商品出現,是茶葉進行商貿的最早記載。《僮約》

◆東漢(公元25——220年)

東漢末年、三國時代的醫學家華佗《食論》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葉藥理功效的第一次記述。

◆三國(公園220 265)

史書《三國志》述吳國君主孫皓(孫權的後代)有“密賜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記載。

◆隋(公元581——618年)

茶的飲用逐漸開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見效。於是人們競相採之,並逐漸由藥用演變成社交飲料,但主要還是在社會的上層。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爲飲料擴大普及的時期,並從社會的上層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曆五年(公元770年)開始在顧渚山(今浙江長興)建貢茶院,每年清明前興師動衆督制“顧渚紫筍”餅茶,進貢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納趙贊議,開始徵收茶稅。

公元8世紀後陸羽《茶經》問世。

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師從中國帶茶籽茶樹回國。是茶葉傳入日本最早的記載。

唐懿宗鹹通15年(公元874年)出現專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年)開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甌)設宮焙,專造北苑貢茶,從此龍鳳團茶有了很大發展。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元年間(公元1107年)親著《大觀茶開》一書,以帝王之尊,倡導茶學,弘揚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設茶司馬,專門司茶貿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與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發佈詔令,廢團茶,興葉茶。從此貢茶由團餅茶改爲芽茶(散葉茶),對炒青葉茶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1610年荷蘭人自澳門販茶,並轉運入歐。1916年,中國茶葉運銷丹麥。1618年,皇朝派欽差大臣入俄,並向俄皇饋贈茶葉。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國茶葉在法國市場銷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數東印度公司開始直接從萬丹運華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廈門出口茶葉150擔,開中國內地茶葉直接銷往英國市場之先聲。

1690年中國茶葉獲得美國波士頓出售特許執照。光緒31年(1905年)中國首次組織茶葉考察團赴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考察茶葉產製,併購得部分製茶機械,宣傳茶葉機械製作技術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機械製茶公司,是中國最早的機械製茶業。

中國18個產茶省份中,那個省的茶產量居首位?

一般可以將我國的茶葉的產地劃分爲四大茶區:

江北茶區

江南茶區

華南茶區

西南茶區

江北茶區是我國最北的產茶區。包括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山東、安徽、蘇北、河南、陝西、甘肅等地。主要的產品是綠茶,比如比較出名的信陽毛尖。

江南茶區是我國茶葉市場最爲集中的地區。包括長江中下游以南的浙江、安徽、蘇南、江西、湖北、湖南、福建等地。茶的品種較多,有紅茶、綠茶、烏龍茶等,產量也很大,品質好。

華南茶區指南嶺以南的產茶區,即廣東、廣西、海南、臺灣等地。是我國最南的茶區。以生產紅茶、烏龍茶爲主。

西南茶區一般認爲這一帶是茶樹的原產地,地理和氣候很適宜發展茶葉生產。目前產量最大的綠茶和邊茶。產茶量最多的是江南茶區福建省。

2018年什麼產量最高 a 白茶b 紅茶c 綠茶d 普洱茶

是c 綠茶

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茶葉產量爲260.9萬噸,國內茶葉年消費量達到190萬噸;市場銷售規模達到2353億元。國內市場依然是拉動中國茶葉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來看看大家比較關心的茶園面積,截止至2017年底,全國茶園面積總面積達4588萬餘畝,開採茶園面積3778萬畝。

全國茶園面積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別爲貴州、雲南、四川。

採摘面積排名前三的分別是雲南、湖北、四川。

全國茶葉產量前十排名依次爲:福建、雲南、湖北、四川、湖南、浙江、貴州、安徽、廣東和河南。

茶學基礎|茶與經濟

茶學基礎|茶與經濟

①茶葉不可或缺

自從我國發現和利用茶樹到現在,經過近五千年的歷史演變,茶葉已成爲我國主要經濟作物之一,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物資。全國約有1億人從事茶葉的產、供、銷和科研教學工作,茶葉是出口農副產品中大宗商品之一,由此可以看到茶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所佔的重要地位。

茶葉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不僅因爲飲茶有益於人體健康,可防治多種疾病,而且飲茶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我國民間有句俗語,即“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客來敬茶也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傳統習俗。

可見,茶在我國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隨着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茶葉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地增加。

我國邊疆少數民族,更是離不開茶葉。由於氣候等因素的影響,邊疆地區缺少蔬菜、果品,而人們吃的又是富含脂肪及蛋白貭的牛羊肉,需要飲茶以分解脂肪、幫助消化。同時,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飲茶可以預防因少食蔬菜、果品而缺乏維生素所引起的疾病,所以少數民族更是一日不可無茶。

②茶的經濟作用

茶是山區茶農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建國以來,黨和積極扶持茶葉生產,使我國的茶業得到恢復和發展。全國茶園的面積由1950年的254萬畝,發展到1980年的1561萬畝,到2005年已達1893萬畝0茶葉產量也從1950年的6.52萬噸,提高至2005年的92萬噸。我國茶區分佈很廣,從事茶業的人數衆多,全國茶農人數約8000萬。

在重點產茶縣,如安徽祁門、茶的經濟作用湖南安化、福建壽寧、湖北恩施、浙江嵊縣等,茶葉生產收入佔全年總收入的一半左右。一般產茶縣的茶葉生產收入也約佔其全年總收入的1/3由此可見,搞好茶葉生產,對提高山區茶農的生活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早在1000年前中國茶葉就遠銷國外,建國初期到20世紀70年代,我國茶葉出口爲國家創收了大量外匯,以購買國家所急需的物資,爲支援國家經濟建設作出十分重大的貢獻。隨着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內銷數量逐年大幅度增加。1950年內銷僅0.3萬噸,2005年已達63萬噸。

③茶區分佈

江北茶區,江南茶區,西南茶區,華南茶區。

東茶西移的原因

“東茶西移”能充分發揮西部的人力成本與土地成本比較優勢。

隨着近年來我國東部地區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不斷上漲,我國茶葉生產重心整體呈西移趨勢,“東茶西移”已呈定局。

由於比較效益的影響,全國茶葉生產佈局出現了從東部向西部、從經濟較發達地區向相對不發達地區轉移,1980年茶葉產量位居前3位的浙江、湖南、安徽3省,2007年產量比重分別由1980年的25%、20%、11%下降到14%、7%和6%。

據中國茶葉協會提供資料顯示,無論是從茶園面積還是總產量上看,中國綠茶都約佔四分之三,在中國衆多產茶地區中,除福建主產烏龍茶、雲南主產普洱茶外,多數以生產綠茶爲主。

中國四大茶區

西南茶區:位於中國西南部,包括雲南、貴州、四川三省以及東南部,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茶樹品種資源豐富,生產紅茶、綠茶、沱茶、緊壓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國發展大葉種紅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華南茶區:位於中國南部,包括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海南等省(區),爲中國最適宜茶樹生長的地區,有喬木、小喬木、灌木等各種類型的茶樹品種,茶資源極爲豐富,生產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所產大葉種紅碎茶,茶湯濃度較大。

江南茶:區位於中國長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蘇南、鄂南等地,爲中國茶葉主要產區,年產量大約佔全國總產量的2/3,生產的主要茶類有綠茶、紅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質各異的特種名茶,諸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峯、洞庭碧螺春、君山銀針、廬山雲霧等。

江北茶區:位於長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陝西、甘肅、山東等省和皖北、蘇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區主要生產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