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學習教育 > 

考研政治馬原唯物論相關試題答案與詳細解析|強化練習

欄目: 學習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2.24W

1. 【多選題】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運用計算機仿真系統創建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維動態實景以及動作仿真的技術,可以給使用者提供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動體驗。虛擬現實技術所構造的虛擬環境説明

A.物理世界不再具有客觀實在性

B.物質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樣性

C.信息是獨立於物質和意識的第三種存在狀態

D.人們可以通過實踐創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現實狀態

【答案】BD

【正解分析】從宇宙星體的運行,到地球物種的演化,再到人類社會的發展,以及人類文化的創造,無一不呈現出複雜的樣態,體現着世界的多樣性。人類實踐活動(虛擬現實技術的運用)能夠創造出種種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狀態,進一步説明物質世界形式的多樣性。BD正確。

【錯解分析】世界統一於物質,在統一的物質世界之外,沒有任何非物質的存在或非物質的活動。否認物質世界的客觀實在性是唯心主義的觀點。A錯誤。從哲學上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歸結起來無非是兩大類現象: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不存在獨立於物質和意識的第三種存在狀態。C錯誤。

2、 有一副對聯,上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聯“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不飛”。這形象地説明了運動和靜止是相互依存的,靜止是

A.運動的衡量尺度

B.運動的內在原因

C.運動的普遍狀態

D.運動的存在方式

【答案】A

【正解分析】運動和靜止相互依賴。相對靜止離不開絕對運動,任何事物相對靜止的狀況都是它過去的運動所造成的,並且是它將來運動的出發點;絕對運動通過相對靜止表現出來,並且通過相對靜止找到量度;離開相對靜止談運動,運動就無從獲得自己的規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題幹“舟行”相對於“洲不行”“鴿飛”相對於“閣不飛”形象地説明了靜止是運動的衡量尺度。A正確。

【錯解分析】運動的內在原因是矛盾。B錯誤。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C錯誤。D偷換概念,正確説法是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故不選。

強化練習:考研政治馬原唯物論相關試題答案與詳細解析

3、【多選題】 長江的年齡有多大?這裏説的長江“年齡”,是指從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東海的“貫通東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説上游的沉積物從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順延而下能到達下游,這就表明長江貫通了,這就是物源示蹤。我國科學家採用這一方法,研究長江中下游盆地沉積物的來源,從而判別長江上游的物質何時到達下游,間接指示了長江貫通東流的時限。他們經過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長江貫通東流的時間距今約2300多萬年。這一研究成果從一個側面顯示出

A.時間和空間是有限的,物質運動是永恆的

B.時間和空間是通過物質運動的變化表現出來的

C.時間和空間是標示物質運動的觀念形式

D.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

【答案】BD

【正解分析】馬克思主義認為,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物質運動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的,沒有離開物質運動的“純粹”時間和空間,也沒有離開時間和空間的物質運動。題幹中科學家是用“物源示蹤”的方法來研究長江“貫通東流”水系形成的年代,這一方法所揭示的正是時間和空間與物質運動之間的關係。BD正確。

【錯解分析】時空是有限性與無限性的統一,具體物質形態的時空是有限的,而整個物質世界的時空是無限的。A中“物質運動是永恆的”的説法是正確的,但“時間和空間是有限的”的結論則不正確。時間和空間具有客觀性,儘管人們可以研究出某個具體現象的時間和空間形式、標誌方式,但不能説時間和空間是一種主觀的“觀念形式”。C錯誤。

4、【多選題】  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商務印書館先後出版了多個版本的《新華字典》。刪除了一些舊的詞條,增加了一些新的詞條,並對若干詞條的詞義作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對“科舉”這個詞的解釋是:“從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為維護其反動統治而設的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後備人員的制度”,1992年版刪去“反動” 二字,1998年版又刪去“為維護其統治而設”。再如1971年版在解釋了“雉”就是“野雞”之後,緊跟着説“肉可以吃,羽毛可以做裝飾品”。1992、1998年版也一樣,直到2008年版刪去了這句話。一本小字典,記載着語詞的發展變化,也記錄着時代前進的印記。字典詞條釋義的變化表明人們的意識

A.是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

B.取決於語詞含義的改變

C.隨着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

D.需要藉助語言這一物質外殼表達出來

【答案】ACD

【正解分析】本題通過“雉”的詞義變化考查了意識觀。從本質上看,意識是物質世界的主觀映象,在形式上是主觀的,在內容上是客觀的。同一事物的詞條釋義隨着時代而變化是對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的表現。A正確。從起源上看,意識同人類社會一起產生,隨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隨着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C正確。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是意識的物質外殼。語言分為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兩種形式,各種詞典就是藉助紙質版的文字這種語言形式來表達人類意識的載體或物質外殼。D正確。

【錯解分析】字典中所有語詞的含義都是客觀存在的反映,其內容來自於人們的實際生活,是生活決定意識進而規定詞語,而不是相反。B錯誤。

強化練習:考研政治馬原唯物論相關試題答案與詳細解析 第2張

5、 某地區進入供暖季後常常出現霧霾,而一旦出現大風天氣或等到春暖花開後,霧霾就會散去或減少,從該地區較長時間的數據變化看,經過人們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總量在持續走低;但在某些時段,環境空氣質量污染指數會迅速攀升,甚至“爆表”。這種看似“矛盾”的現象凸顯了大氣污染防治的一大特點:天幫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人努力”與“天幫忙”之間的關係對我們正確處理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之間辯證關係的啟示是

A.尊重事物的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

B.人類有意識的思想活動是掌握客觀規律的根本前提

C.認識活動是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相統一的基礎

D.尚未認識的外在自然規律對人的實踐活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答案】A

【正解分析】“天幫忙”是指客觀規律性的作用,“人努力”是指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作用。“人努力”與“天幫忙”之間的關係是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關係。二者的辯證關係是: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實踐是二者統一的基礎。A正確。

【錯解分析】尊重客觀規律是“人類有意識的思想活動”的前提。B錯在顛倒了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之間的辯證關係。唯物辯證法認為,“實踐”活動才是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相統一的基礎。C錯誤。儘管就霧霾現象而言,的確存在着一些尚未被人發現的規律,這也是治霾效果沒有達到人們預期的原因之一,但得不出“尚未認識的外在自然規律對人的實踐活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D錯誤。

6、由於氣候變暖,北極冰蓋融化,致使北極熊無處可去的場景,頗具震撼力。它給我們地球上的人類發出的警示是

A.人與自然的關係成為人與人之間一切社會關係的核心

B.生態失衡已成為自然界自身週期演化不可逆轉的趨勢

C.自然地理環境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決定力量

D.生態環境已日益成為人類反思自身活動的重要前提

【答案】D

【正解分析】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的理論內容,往往與生態問題結合考查。人與自然必須建立和諧的關係,如果人類不保持自身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那就會危及自身的生存發展,生態環境已日益成為人類反思自身活動的重要前提。D正確。

【錯解分析】人與人之間一切社會關係的核心是生產關係。A錯誤。生態失衡的根本原因在於人類沒能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通過勞動實踐可以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扭轉生態失衡問題。B錯誤。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決定力量是生產方式。C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