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養生小知識 > 

治大國若烹小鮮是什麼意思?

欄目: 養生小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3.25W

字面意思是治理大國就像烹調美味的小菜一樣。

治大國若烹小鮮是什麼意思?

就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本身來說,就有治大國若厚小腥、治大國若烹小鱗等不同的說法,小腥與小鱗其實都是小鮮即小魚兒的不同說法。即使現代普遍認可的治大國若烹小鮮這一傳統說法,古代在文字上也有差異。

有古代學者認爲,此句名言在流傳過程中,丟了一個者字。比老子晚生291年的韓非子,在引用時便有者字,《韓非子·解老》中稱,治大國者若烹小鮮。清末學者王先慎便持這種觀點,他認爲治要有者字,如《三國志·蜀志》(卷四十四)陳壽評:“老子有云:治大國者若烹小鮮。”《後漢書·循吏傳》也有注:“理大國者若烹小鮮也。”

但不論如上哪種說法正確,這句話所要表達的意思都是一樣的,就是治理國家與烹煎小魚兒的手法是一樣的。那麼,爲什麼老子談到治理國家時要用烹小鮮來比喻?如果弄清了老子那個時代的人是怎麼烹小鮮的,也就弄懂了老子所要表達的本意。

對於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研究最爲活躍、爭論最爲激烈的是在清代,尤其是清末。當時包括羅振玉、馬其昶等一批知名學者都曾就這句話進行了辨析,這或與晚清治國不力、不得法的時代背景有關,也反映出學術界對國家前途的焦慮。

治大國若烹小鮮是什麼意思? 第2張

那麼,老子所謂烹小鮮的治國之道,到底是何種手段?馬其昶引漢初《毛詩故訓傳》裏的話,力證老子本意爲:“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烹魚則知治民。”這句話交代了老子那個時代人們烹煎小魚兒的方法:原來古人下鍋烹煎小魚兒不能老翻動,否則小魚兒就全弄碎了。

清朝概對治大國若烹小鮮的誤解最普遍,以至於影響到了現代人的理解。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舉人、後任乾隆朝史籍編修的著名學者杭世駿,曾著《訂訛類編》,書中便收錄時人對治大國若烹小鮮的誤解,稱“近來詩筆多誤會,不可不正。”古人煎小魚兒僅洗一下,不去屎腸,也不去鱗,擔心把小魚兒弄斷了。所以杭世駿就此進一步引申:烹小鮮不可擾,治大國不可煩。煩則人勞,擾則魚潰。

如果結合老子的無爲而治思想,治大國若烹小鮮一語中,老子所要表達的治國之道就很明確了,就是治理一個大國不宜翻來覆去,不要動輒擾民,更不要亂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