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學習教育 > 

南京概況導遊詞歡迎詞大全

欄目: 學習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1.47W

南京概況導遊詞歡迎詞大全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在這裏,發生過很多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南京概況導遊詞歡迎詞,歡迎閱讀。

南京概況導遊詞歡迎詞1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古都南京,我是來自__旅行社的導遊,___,大家可以叫我__,在我身邊的便是司機王師傅,有王師傅在,大家可以放心、安心、開心的隨我遊覽。最後希望大家有一段愉快的旅程,今天我們將要去遊覽的是南京城南的著名景點雨花臺。

雨花臺位於南京城南,在中華門外約1公里的地方,這一帶是寧鎮山脈的餘脈,自六朝至近代此地素爲兵家所重,是攻據南京的必爭之地。雨花臺原名石子崗,長陵,到唐朝的時候才改稱爲雨花臺。關於雨花臺的得名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南朝時期,有位高座寺的雲光法師在山頂說法講經,精妙絕倫,感動了佛祖,佛祖散天花以示褒揚他。頓時天花亂綴,落花如雨。天花墜地之後就變成了雨花石。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其實山上本就多五彩卵石,遇雨即現花紋,格外新麗多彩,晶瑩剔透。所以雨花臺又叫瑪瑙崗、聚寶山。

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後,雨花臺成爲他屠殺革命烈士的主要刑場。1949年12月14日,南京市決定建立雨花臺革命烈士陵園。現在,雨花臺不僅是南京市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教育基地,也逐漸成爲南京市著名旅遊景點。景區分爲六大功能區,分別是烈士陵園紀念區、名勝風景區、雨花遊樂區、雨花茶文化區、雨花石文化區以及生態度假區。

現在我們來到了雨花臺烈士陵園的北大門,也是入口的正門,由兩根花崗岩門柱組成,上面雕刻着兩隻巨大的花圈,表達後人對先烈的懷念和崇敬。石柱高11.7米,隱喻1917年11月7日俄國爆發的十月革命。毛主席曾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由此才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從大門進入陵園廣場,廣場有三層,四周種植雪松、龍柏、紅楓、冬青、臘梅等常綠樹木,中間花圃種植四時花草。在廣場第三層平臺上是烈士羣像巨型石雕,是雨花臺烈士陵園的標誌,這裏原址爲北殉難處。1980年清明節前,大型的花崗石雕像落成。石雕由179塊花崗石拼鑲而成,像高8.5米,寬14.2米,厚5.5米,底座3米,總重1374噸。這座石雕塑造了九個革命先烈就義前堅貞不屈的形象,其中有黨的工作者、工人、戰士、農民、學者、學生、報童等。塑像以上實下虛的手法,着重刻畫了先烈就義前的面部神態,細膩地表現出了革命者視死如歸的氣概:工、農、黨員怒目圓睜,寧死不屈;女共產黨員平靜自若,臨危不懼。羣雕下部虛刻,刀法粗獷,着力表現了烈士崇高偉岸的形象和堅定不移的革命立場。這座羣雕是全國各地雕刻家集體創作的成果,得到過著名藝術大師劉開渠、王朝聞等人的親自指導。

由羣像東、西循路上即爲雨花臺主峯。主峯紀念碑就巍然聳立在這裏。原來的雨花石革命烈士紀念碑立於1950年。正面是毛澤東同志親題的“死難烈士萬歲”六個金字,題字上方是一顆紅色五角星。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1989年新建的紀念碑,碑身正面鐫刻有鄧小平題寫的“雨花臺烈士紀念碑”八個鎦金大字,碑的背面是由武中奇書寫的江蘇省及南京市政府所立的銘文。碑高42.3米,隱含着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的日期。紀念碑由碑帽、碑身、碑座三部分構成,碑綜合表現了火炬、旗幟、和鼎三種形象,碑座爲緩坡式的四方基座,基座的正南方屹立着一尊高5.5米,重五噸的烈士銅像,象徵革命者堅貞不屈和追求自由的堅定信念。紀念碑前的平臺上有三個巨型的花環。這些花環同時也是地下展廳的採光天窗。花環兩側各有五具象徵性的石棺,棺蓋上刻着花圈。平臺前端是兩尊仿古紀念鼎。

紀念碑下還有一層平臺。平臺的四周環以廊廡。廊廡的後牆上是有由全國著名的書法家趙樸之,歐陽中石,武中奇、蕭嫺等36人書寫的3篇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里程碑式的經典文獻:東廊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列寧的《馬克思主義的三和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西廊是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輪》。廊廡的碑刻全長144米,共由180塊黑色花崗岩石碑組成,全文47043字,這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現代碑廊。

走下碑前的臺階繼續向南參觀。前方長方形的水池叫荷花池,因其能巧妙地將紀念碑和紀念館的影像在池中的南北兩端的水面上顯現出來,所以又叫倒影池。荷花池的北面是巨型的“國際歌碑”。國際歌由歐仁·鮑迪埃作詞,迪蓋特作曲。石碑上部刻着《國際歌》的五線譜和三段漢語歌詞全文;下部分分別用壯文,維吾爾文,藏文和蒙古文刻着《國際歌》歌詞全文。荷花池南立有“國歌碑”,模式與國際歌碑相同。荷花池畔,有兩尊男女青年塑像。一個是持槍脫帽的軍人,一個是低頭默哀的女青年,表現了青年一代對先烈的無限追念。國際歌的南面便是雨花橋,因上刻有梅花圖案,所以又叫梅韻橋。

經過雨花橋,就來到了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這是著名的建築大師、東南大學教授楊廷寶先生生前的最後一件作品。館形似一“凹”字,正中爲一重檐主堡,其正門上方鐫刻着“日月同輝”的標準圖案,門庭上方有鄧小平親筆題寫的“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館名。整個建築以乳白色的琉璃瓦爲屋頂,花崗岩貼牆面,白色的大理石爲窗框,再加上精美的石雕、石廊、石几、石階,把紀念館裝點得更加莊重肅穆,典雅古樸。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爲迎接建黨__週年,在2009年的時候擴建的。這次擴建是的紀念館的總展出面積增加到了6000平方米。新館採用一流的新媒體手段,運用國內一流的聲光電設備,全景式展示了中共黨史的篇章。其中具有點睛之筆的便是序廳中的“雨立方”,它由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舞美總設計師韓立勳設計,現在大家看到的秀銘是集合烈士家屬,少先隊員等各行各業的人們,一起執手繡出的,寄託着對先烈的緬懷。

新的陳展以“中華民族之崛起”爲主題。上版陳列鄧中夏,惲代英等170位烈士的生平事蹟,用8組具有藝術感染力的場景,35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革命烈士偉大崇高的人格和真實感人的形象。英名榜上留有2401位烈士的姓名。陳列分爲:序廳,基本陳列、光榮廳,專題廳和幸福廳五個版塊。新展廳的內容時間跨度從大革命事情開始,至南京解放結束。分爲《投身大革命洪流》、《在探索中國革命的道路上前仆後繼》、《石城周邊的抗日烽火》以及《衝破黑暗迎接光明》四個部分。還首次完整的呈現中國南京地下黨的發展脈絡,將南京地下黨遭遇八次破壞的經歷及犧牲的23位烈士的專題廳進行重點展示。

出雨花臺紀念館,我們便來到紀念館廣場,廣場正南方水池是思源池,意爲飲水思源,在思源池邊,有兩組牆式“忠魂頌”浮雕,擷取八個經典片段,深浮雕表現的是“獄中鬥爭”和“刑場就義”;淺浮雕表現的是南京地下黨組織領導的鬥爭片段,都表現了南京地區的革命歷程。前方丘上建有忠魂亭,爲灰色花崗岩的貼面,亭爲覆鐘形,意爲我們要警鐘長鳴、居安思危。它長寬各5.8米,高8.3米,這是1966年7月1日,用南京市的30萬黨員交納的特殊黨費240萬元和雨花臺烈士陵園追加的60萬元而建成的。朝北的橫額上有江澤民同志親自題寫的“忠魂亭”3個金字。

此外在雨花臺的的東北方還有二忠祠,是紀念南宋抗金英雄楊邦乂和抗元英雄文天祥的祠堂。楊邦乂拒不降金,被金人在雨花臺剖腹取心,宋高宗賜諡號,建“褒忠詞”。150年後,抗元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文天祥自小就十分敬仰楊邦乂,他們兩個人又同爲江西吉水人,殉難後人們在此祭祀他,遂改名“二忠祠”。

在楊邦乂的剖心處還有方孝孺墓,方孝孺是明洪武的遺臣。在朱棣奪得政權以後,想借方孝孺的聲望爲他“正名”。方孝孺拒死不從,被朱棣處死並滅其十族(九族加門生一族)。清以後,方孝孺因其維護正統、忠貞不二受到統治者的推崇。原祠和墓已不存在,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墓是清末修建的紀念墳。

在東崗的山坡上,還有一處“辛亥革命雨花臺之役陣亡人馬冢”,這是爲了紀念辛亥革命時新軍徐紹禎第九鎮,攻打南京雨花臺戰役中犧牲的將士和戰馬。分人冢合葬和馬冢合葬兩墓。原墓被毀,1981年重建。

此外在雨花臺風景區內的高座寺是2011年復建的,原名甘露寺,始建於西晉永嘉年間,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寺內的主體建築不同於普通的佛教寺院,除建有天王殿、大佛殿,齋堂等傳統寺廟建築外,還修建有觀音應願堂、祈願堂、災難館、聚緣堂等建築。

雨花臺的介紹到此結束,謝謝!

南京概況導遊詞歡迎詞2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前去遊覽的是玄武湖公園,它位於南京城東北的玄武門外。公園佔地472公頃,其中水面約368公頃,陸地104公頃,周長約9.5公里,流域面積約14平方公里。是國家級鐘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南京市最大的綜合性文化娛樂公園。玄武湖三面環山,兩面臨城。東有紫金山,南有雞籠山、覆舟山一脈相連,北有幕府山、觀音山等作屏障,西、南聳立着雄偉壯麗的古城牆。湖水波光粼粼,湖中的環洲、樑洲、翠洲、菱洲、櫻洲由堤橋相連,綠樹掩映,垂柳婆娑。古人曾有“錢塘莫美於西湖,金陵莫美於後湖”的讚語,把南京玄武湖與杭州西湖相媲美。

【玄武湖的成因—玄武湖的名稱來歷】

玄武湖古時與長江相通,到六朝時,在湖的北側築了一條長堤,由於江流的不斷衝擊,隨之與長江隔絕,形成獨立的湖泊。今天玄武湖水仍靠引長江之水蓄貯。  玄武湖是燕山造山運動形成的構造湖,古名桑泊湖,後來因位於鐘山之陰,就被稱爲“後湖”。東吳遷都建康後,在後湖南側建有宮苑,並引後湖之水注入宮苑內,因湖在臺城之北,所以稱爲“北湖”。歷史上傳說孫吳末年,丹陽縣官宣賽的母親,80高齡在後湖游水,突然化黿而去,千年不死,所以人們又稱後湖爲“練湖”。至於玄武湖這一稱謂始見於448年,傳說在湖中出現黑龍,便改稱爲“玄武湖”。湖中有龍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有人推測二所謂黑龍可能是長江中的鱷魚,因爲那時的玄武湖仍與長江相連,鱷魚便可乘江潮遊人湖中,在夏天雷陣雨來臨前,因天氣悶熱,鑽出水面,被人們誤認爲黑龍。

【玄武湖的歷史沿革】

東晉初年,玄武湖被用作封建帝王操練水師的地方,故稱“習武湖”。六朝時,又演變爲封建帝王的圍獵、遊樂場所。直到唐朝起,才成爲遊覽區。李白、李商隱、李煜等許多詩人都有描寫玄武湖的佳作。南唐滅亡後,李煜被宋太宗捉去,軟禁在玄武湖的櫻洲,在此期間李煜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唱的哀詩《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此寄託他對故國的無限懷念和深切哀愁。北宋神宗時,當朝宰相王安石被罷免回到江寧,在1075年寫《湖田疏》上奏朝廷廢湖爲田,得到批准,從此玄武湖美景不復當日。元代時,重新疏浚玄武湖,使它煥發昔日美貌。但明朝初年,明太祖又把玄武湖作爲禁地,在樑洲上建了“黃冊庫”,專門貯藏全國戶籍、田畝統計冊和各地的.賦稅檔案。直到清代,玄武湖又重新開放。曾作爲1910年南洋勸業會的遊覽地。辛亥革命後,更名爲“五洲公園”。今天的玄武湖,經過國林工作者的梳理美化,舊貌換新顏,已初步形成了融山、水、城、林於一體的大型風景式園林,被譽爲金陵明珠。

【玄武湖的主要景區:環洲—櫻洲—樑洲—翠洲—菱洲】

玄武湖中分佈着五塊綠洲,形成五處風景區。最有特色和最負盛名的要數環洲和樑洲。從玄武門開始,一條形如玉環的陸地,從南北兩面伸入湖中,就是環洲,舊名長洲,因它像一條翠綠的玉帶環繞櫻洲,故稱環洲,。舊時稱“環洲煙柳”。湖的南端假山瀑布盡顯江南園林美感,著名的石峯有“觀音石”和“童子石”,爲明代中山王徐達府中的遺物。假山北面的土山,名墩子山,或叫郭仙墩,爲東晉郭璞衣冠冢。洲中有喇嘛廟和諾那塔。

與環洲以一座白橋相連的是櫻洲,又名連萼洲,是四面環水的洲中洲。櫻洲以遍植櫻花而得名。春天,這裏是賞櫻勝地。繁花似錦,人稱“櫻洲花海”。

從環洲經芳橋,就是玄武湖五洲中開闢最早的樑洲,又名舊洲。樑洲團樑朝時梁武帝的兒子昭明太子蕭統在此建讀書檯而得名。當年太子在此聚書近三萬卷,博覽羣書,還常召集賢士談論古今,撰寫文章,選編了一部我國最早的詩文選集《昭明文選》,這爲以後的文學發展與研究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據說後來昭明太子在湖上盪舟遊玩時,不慎掉入水中,得病不治而死。人們爲了紀念這位好學的太子,將他的讀書檯所在地稱爲樑洲。樑洲是五洲中風景最美的地方,洲中有湖神廟、銅鉤井、賞荷亭、覽勝樓、陶然亭等名勝古蹟。樑洲一年一度的菊展,傳統而壯觀,故有“樑洲秋菊”的美稱。  樑洲東是翠洲,舊名磷趾洲。洲上有音樂臺、少年之家、萬人露天劇場。翠洲風光幽靜,長堤臥波,綠帶練繞,別具一格。蒼松、翠柏、嫩柳、淡竹,構成“翠洲雲村”的特色。

玄武湖最中心的一個洲是菱洲,洲東瀕鐘山,有“千雲非一狀”的鐘雲山霞,自古就有“菱洲山嵐”的美名。洲上有動物園,飼養各種珍禽異獸150種,2500多頭(只)。

【玄武湖公園的娛樂設施】

玄武湖五洲之間,橋堤相通,風光各異。此外,1994年興建的坐落於玄武門至解放門段的高爾夫俱樂部,包括18洞迷你型高爾夫球場、水上發球場、標準型網球場,以及一座造型新穎獨特,兼有餐飲、娛樂、進階商務洽談的高爾夫會館,爲玄武湖又添一景。位於原萬人游泳池的水上樂園,佔地200畝,可同時容納萬人以上,由滑道羣、飄流河、兒童戲水池、水景廣場、造波池、感人泳池、臨水高空觀覽車等部分組成,是人們休閒、納涼、娛樂、遊覽的好去處。

玄武湖公園水、陸、空交通獨具特色。水面上有快艇、自娛艇、豪華渡輪、水上火車等;陸地上有法國式小火車,車型獨特,色彩鮮豔,最高時速16公里,並適合各種道路行駛,乘坐舒適,視野開闊;空中有環湖觀光列車,無污染、無噪音,運載能力達每趟60人,車速爲每小時12公里,線路從玄武門至解放門,全長3249米。置身其中,給人以全新鳥瞰的角度審視玄武湖的娃力。

遊客們:有人說,到南京不遊玄武湖,就像去北京不看頤和園,到杭州不去西子湖一樣令人遺憾。因爲玄武湖既有清靈迷人的山水風光,又有豐富多彩的歷史傳奇,令人流連忘返。今天的玄武湖,它不僅成爲南京最大的風景遊覽區之一,而且在工業區與居住區之間,形成一個很好的天然隔離淨化帶,在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方面,起着極爲重要的作用。

玄武湖之旅,當您欣賞了“環洲煙柳”、“櫻洲花海”、“樑洲秋菊”、“翠洲雲樹”、“菱洲山嵐”等各具特色的景觀後,相信一定會讓您感到不虛此行!

南京概況導遊詞歡迎詞3

各位遊客:南京有兩座儲存完好的古典名園,一座是曾經作爲太平天國天王府的煦園,另一座是建於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曆史的瞻園。現在我們將去參觀的是瞻園。

【歷史沿革;明朝王府—楊秀清東王府—“中統局”雜院】

在前往瞻園途中,我先來介紹一下瞻園的歷史:瞻園位於南京夫子廟西瞻園路。初建於明代洪武年間,原爲朱元璋稱帝前的吳王府,後賜給明初開國功臣中山王徐達,作爲他安度晚年的府邸花園。

在600多年的歷史經歷中,瞻園幾易其主。清代,中山王府改成江寧布政司所在地,瞻園由私家花園變成行署園林。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先是作爲東王楊秀清的東王府,繼而又成了夏宮副丞相賴漢英的鄰國。太平天國失敗後,遭到清軍破壞。同治四年、光緒二十九年曾兩次重修。統治時期,這座江南名園曾是“中統局”的雜院,荒蕪不堪。新中國成立後,1960年在劉敦楨教授的主持下開始整建,歷時六年,到1966年,建成目前所見的面貌。

【乾隆與瞻園—瞻園總體概況】

瞻園到了。各位現在看到的贍園大門上的磚刻,“瞻園”二字,是清高宗弘曆(即乾隆皇帝)的手跡。據歷史記載,乾隆下江南時來到江寧(南京)曾駐此,並題有“瞻望玉堂”四字,瞻園之名也由此而來。乾隆對瞻園風光十分垂青,回京後還命人在京城北郊長春園中仿照瞻圓形式建造瞭如園,足見瞻園園藝的精湛。

的確,瞻園作爲江南名園,風景優美,佈局合理。整座園林既有人文景觀,又有自然景觀,遊人到此,定會心曠神怡,賞心悅目。

瞻園分爲兩大遊賞區,東面爲南京太平天國曆史博物館,共分五個館,分別是序館和一至四館,1958年開始在此舉辦太平大國革命歷史展覽。南、北、西三面爲假山,主體建築靜妙堂把園林分成南面小北面大的.兩個空間,各成環遊路線,成功地彌補了南北空間狹長的缺陷。下面就請大家進內參觀。

【仙人蜂—綺雲峯—南石山】

各位遊客:山、水、石是瞻園的主景。進入園內,我們首先看到這南門後的庭園中置立着一塊玉立多姿的太湖石,這就是仙人峯,此處前有落地漏窗作框景,從暗窺明,恰似一幅山水條幅畫卷,用以作爲人口的對景和障景,十分恰當。仙人峯是瞻園名石的代表,瞻園的奇石還有締雲峯、友松石、步石、炸石等,爲江南園林山石之珍品,有些還是宋徽宗花石綱遺物。

步入迴廊,曲折前行,經海棠院,只見在花籃廳東南角的桂花叢中一塊突兀靈秀的太湖石又呈現在我們面前,這便是和仙人峯齊名的綺雲峯。

看完石景,我們再去看山景。瞻園分爲南石山和北石山兩組,全系假山堆疊而成,但堆造之精,面積之大,確是巧奪天工。有人說瞻園是著名的假山園,全園面積僅8畝,假山就佔3.7畝。

現在我們來到了南石山。它給人的總體感覺是氣勢雄渾,山峯峭拔,洞壑幽深。只見假山上伸下縮,形成蟹爪形的大山岫,鉗住水面。進人假山內,我們還可看到暗處有仿自然石灰岩的溶蝕景觀,懸墜了幾塊鐘乳石,造成實中有虛,虛中有實,層次豐富,主次分明的山水景觀。山上的植物讓這座假山透出了勃勃生機,請看水池東北各有古樹兩株,栽種於明代,已飽經600年風霜,只見紫藤盤根錯節,女貞翠綠豐滿。另有牡丹、櫻花、紅楓等點綴其間,襯托了南石山秀麗多姿的特色。

【靜妙堂一北石山】

遊客們:現在我們來到了靜妙堂。靜妙堂是全園的中心,系一座面臨水池的鴛鴦廳,它將全園分成南北兩大空間,並置有南北兩大水池。我們先來看一下南水池,它緊接靜妙堂南沿,略呈葫蘆形,靠近建築一面大而南端收小。再看北水池,空間比較開闊,曲折而富變化。東臨邊廊,北瀕石磯,西連石壁,南接草坪。在靜妙堂西側,有一泓清溪溝通了南北兩大水池,使南北兩個格調鮮明的空間有聚有分,相互聯繫。

下面讓我們去參觀一下北石山。北石山坐落在北部空間的西面和北端。西爲土山,北爲石山。兩面環山,東抱曲廊,夾水池于山前。山中還有著名的普靜泉,水面清澈澄靜,宛若明鏡。在水池的北部,有一座緊貼水面的石平橋,溝通了東西遊覽路線。石山體積雖大而中空,山中有瞻石、伏虎、三猿等洞壑。遊客們:北石山頂是全園的制高點,有興趣的朋友還可登高一望,體會風光旖旎的山前景色,讓瞻園全景盡收眼底。

各位遊客:瞻園的自然景觀部分就欣賞到此。東部還有太平天國曆史博物館,裏面陳列了許多珍貴的太平天國革命史料和實物,請大家自由參觀。

南京概況導遊詞歡迎詞4

南京城的城牆高度一般在14米到21米之間,城基的寬度爲14米左右,頂部的寬度在4米到9米之間。大部分的城牆都先用花崗岩或石灰岩的條石做基礎,上面再用大磚壘砌內外兩壁和頂部,內外壁之間常用碎磚,礫石和黃土層層夯實。城牆頂部和內外兩壁的磚縫裏,都澆灌一種"夾漿"。這種夾漿用石灰,糯米汁(或高粱汁)或再加桐油摻和而成,凝固後粘着力很強,使城牆能夠經久不壞。牆頂用磚鋪成地面並砌成"雉堞"(指城牆頂部靠外一側的鋸齒狀矮牆),並有石制的泄水槽以排出雨水。城基部分每隔一定距離也設有排水洞,將城牆內側的積水排出城外。因此,南京城的基礎工程和防護工程都是比較牢固的,故能屹立至今600多年之久。城牆現存21。35公里,仍然是我國最大的一座磚城,並被定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存南京明城牆爲應天府城即京城,城門計有13座,水關兩座。城牆上還有垛口13616個,窩鋪200座,以供軍事防守之用。在城的中央還建有鐘樓和鼓樓。

這13座城門的上部,都建有高聳的城樓,而以聚寶門最爲雄偉。聚寶,三山和通濟三座城門各有城牆四道,每兩道之間的空間稱爲"甕城",可作爲戰時的防守之用。聚寶門是這些城門中最堅固的一個,城樓以下部分基本儲存完整,而且有所謂"藏軍洞"的特殊設施。"藏軍洞"實際上就是裏端封閉的磚券門洞,在戰時可供兵士休息和用來存放軍事物資。這種"藏軍洞"在聚寶門最南一道的城牆上計有兩層共13個,左右兩側的城牆下部又各有7個,加起來有27個。據說,每洞可容納兵士100人以上,共可藏兵達3000人以上。這種設施在我國古代的其他大城中是極爲少見的。每座城門都有內外兩道門,外面一道是從城頭上放下來的"千斤閘",具有堅固的防禦作用;裏面一道則是木質再加鐵皮做成的'兩扇大門。在平時,行人車馬都從城門洞裏透過。

南京明城牆的防,排水系統科學適用,功能包括城垣自身防,排水和對城區的防,排水兩部分。城牆填層上部,採用桐油,石灰,黃工拌合的灰漿封頂夯實,厚約1—2米,在其上面和沿牆體兩側直至牆根用灰漿砌築5—10餘層城磚;牆體頂面設定了石質排水明溝,在其明溝約50米距離設定石質出水槽將水排出牆體。城區的防,排水系統,主要是利用城牆底部設定的水關,涵閘。在秦淮河出,入口處分別建有東水關和西水關,水關設有閘門3道,前後2道爲木閘門,中間設鐵柵門以防潛水入城之敵。東水關內側還設有33座甕洞,分爲3層(上面兩層爲藏兵洞),下層(中洞可通船)通水。此外,還設有金川河閘,玄武湖的"通心水壩"(即武廟閘),前湖的半山園閘與琵琶湖的琵琶閘等多處涵閘。這些涵閘,設有銅,鐵管和銅水閘,只能進水不可進人,設計巧妙,結構合理。

南京概況導遊詞歡迎詞5

各位遊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們_旅行社全體員工對大家來到我們南京光觀遊覽表示熱忱的歡迎,在這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趙,大家在接下來的行程當中稱呼我小趙或者趙導就可以了。我會本着賓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宗旨爲大家盡心盡力的去做好服務工作,同時呢,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夠得到各位的配合與支援,從而促進我們服務質量的提高,使大家能夠玩的愉快,走的順利。

南京風景秀麗,歷史悠久,美好山水正期待您的領略,秀麗風光正等待您的欣賞。願此次的南京之旅能夠成爲您的度假天堂。在這裏預祝各位在接下來的行程當中玩的開心,玩的順利。稱心而來,滿意而歸。

南京簡稱“寧”,地處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北切遼闊的江淮平原,他是江蘇省的省會,全省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同時也是長三角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及長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之一。南京面積6598平方公里,人口近800萬,氣候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所以氣候溫和溼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南京是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依鐘山而扼長江,山環水繞,地勢險要,歷來爲兵家必爭之地。素有“鐘山龍盤,石城虎踞”之稱。

南京的歷史也是非常悠久,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素有“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的美譽。三國時的東吳,而後的東晉、宋、齊、樑,陳都相繼在此定都,所以南京被稱爲六朝古都。而後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又相繼在此定都,所以南京也被稱爲十朝都會。

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同時又是一座嶄新發展的城市。南京也是我國東部的綜合型工業基地,支柱性產業有電子業、汽車業、石化業、鋼鐵業和電力業,南京又是國家級園林城市、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衛生城市等。南京有世界文化遺產的明孝陵,以及中山陵,夫子廟等全國5A級風景旅遊區及多個4A級景區,同時還有兩百多處景點,數額衆多南來北往的遊客到此觀光遊覽。所以南京是一個集山、水、城、文爲一體,充滿經濟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環境優美的現代化中心城市,是一座融古都特色與現代文明爲一體的濱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