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生活小知識 > 

三十六計完整解釋

欄目: 生活小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7.08K

1.勝戰計第一計:瞞天過海,形容極大的欺騙和謊言,什麼樣的欺騙手段都使得出來。 第二計:圍魏救趙,指用包超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第三計:借刀殺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別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計:以逸待勞,指作戰時不首先出擊,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

方法

備周而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

全詩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計中的一計,依序爲: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裏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

譯:認爲準備萬分周到,就容易鬆勁;平時看慣了的,就往往不在懷疑了,祕計隱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開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開的往往蘊藏着非常機密的。

1、瞞天過海:意思是瞞住上天,偷渡大海。 2、圍魏救趙: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 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現借指用包抄敵人的後方來迫使他撤兵的戰術。 3、借刀殺人:計

三十六計完整解釋

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

第三十六計 走爲上 原文:全師避敵,在次無咎,未失常也。 翻譯:全軍退卻,甩開敵人,以退爲進,待機破敗,這是不違背正常的法則的。 【故事】 城濮大戰之前,楚國吞併周圍小國日益強盛的故事。楚莊王爲了擴張勢力,發兵攻打庸國。由於庸國奮力

譯:樹敵不可過多,對敵要各個擊破,對現在還不忙於消滅的,要隱藏我們的意圖。

第一計:瞞天過海,形容極大的欺騙和謊言,什麼樣的欺騙手段都使得出來。 第二計:圍魏救趙,指用包超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第三計:借刀殺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別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計:以逸待勞,指作戰時不首先出擊,養精蓄銳

三十六計完整解釋 第2張

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

第一套 勝戰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 第二計 圍魏救趙 第三計 借刀殺人  第四計 以逸待勞 第五計 趁火打劫 第六計 聲東擊西  第二套 敵戰計  第七計 無中生

譯:故意暴露行動,利用敵方固守的時機,便主動偷襲。

1、瞞天過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讓天知道就過了大海。形容極大的欺騙和謊言,什麼樣的欺騙手段都使得出來。 2、圍魏救趙:本指圍攻魏國的都城以解救趙國。現借指用包超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3、借刀殺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別人的

三十六計完整解釋 第3張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誘之,“往蹇來返”。

【全部計策】: 打草驚蛇 調虎離山 關門捉賊 偷樑換柱 樹上開花 美人計 空城計 苦肉計 反客爲主 連環計 走爲上計 反間計 借刀殺人 無中生有 聲東擊西 瞞天過海 趁火打劫 圍魏救趙 以逸待勞 暗渡陳倉 隔岸觀火 笑裏藏刀 李代桃僵 順手牽羊 借屍還

譯:等待天時對敵方不利時再去圍困他,用人假象去誘騙他“往前有危險,就返身離開”。

1、勝戰計 瞞天過海:備周而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認爲準備萬分周到,就容易鬆勁;平時看慣了的,就往往不在懷疑了,祕計隱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開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開的往往蘊藏着非常機密的。 圍魏救趙:共敵

三十六計完整解釋 第4張

小敵困之,剝,不利有攸往。

第一套 勝戰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 第二計 圍魏救趙 第三計 借刀殺人 第四計 以逸待勞 第五計 趁火打劫 第六計 聲東擊西 第二套 敵戰計 第七計 無中生有 第八計 暗渡陳倉 第九計 隔岸觀火 第十計 笑裏藏刀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第

譯:對弱小的敵人,要加以包圍殲滅;對垂死掙扎的敵人,如果從後面急追遠趕,那是很不利的。

第01計 瞞天過海 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 第02計 圍魏救趙 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 第03計 借刀殺人 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 第04計 以逸待勞 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

三十六計完整解釋 第5張

寧僞作不知不爲,不僞作假知妄爲,靜不露機,雲雷屯也。

《三十六計》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第一套 勝戰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 第二計 圍魏救趙 第三計 借刀殺人 第四計 以逸待勞 第五計 趁火打劫 第六計 聲東擊西 第二套 敵戰計 第

譯:寧可假裝不知道的,不行動,不可假裝知道而輕舉妄動。要沉着,不要泄露一點機密,就像迅猛激烈的雲雷,在冬季藏入地下般的平靜。

http://baike.baidu.com/view/9679.htm#sub4911891 http://baike.baidu.com/view/4897.htm?func=retitle

三十六計完整解釋 第6張

借局佈勢,力小勢大;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爲儀也。

祕密率部撤退,撤回漢中,不知蜀軍又耍什麼花招,不敢輕舉妄動,北伐中原,又懷疑此次退兵乃是誘敵之計,祕不發喪,在五丈原病死於軍中。姜維趁司馬懿退兵的大好時機,再進兵追擊,馬上指揮主力部隊,指蟬類昆蟲在其生命進程中發生的一種蛻變,

譯:借別人的局面布成陣勢,兵力弱小的看來陣容也顯得強大。《易經·漸》卦說:鴻雁飛向,全憑它的羽毛豐滿助長氣勢。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爲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癡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三十六計完整解釋 第7張

全師避敵,在次無咎,未失常也。

第一套 勝戰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 備周而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 認爲準備萬分周到,就容易鬆勁;平時看慣了的,就往往不在懷疑了,祕計隱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開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開的往往蘊藏着非常

譯:全軍退卻,甩開敵人,以退爲進,待機破敗,這是不違背正常的法則的。

“三十六計”是一個古語。原爲虛指,極言計策之多。後人便附會實有三十六種計策。這三十六種計策如下: ○第一套〖勝戰計〗 第01計 瞞天過海 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 第02計 圍魏救趙 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

三十六計完整解釋 第8張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三十六計解釋

第一計 瞞天過海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讓天知道就過了大海。形容極大的欺騙和謊言,什麼樣的欺騙手段都使得出來。

【原典】

備周則意怠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②。太陽,太陰③。

【註釋】

①備周則意怠:防備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讓人鬥志鬆懈,削弱戰力。

②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陰陽是我國古代傳統哲學和文化思想的基點,其思想籠罩着大千宇宙、細末塵埃,並影響到意識形態的一切領域。陰陽學說是把宇宙萬物作爲對立的統一體來看待,表現出樸素的辯證思想。陰、陽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現過,但作爲陰氣、陽氣的陰陽學說,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國人老子所倡導,並非《易經》提出。此計中所講的陰指機密、隱蔽;陽,指公開、暴露。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在兵法上是說祕計往往隱藏於公開的事物裏,而不在公開事物的對立面上。

③太陽,太陰:太,極,極大。此句指非常公開的事物裏往往蘊藏着非常機密的計謀。

【釋義】

防備得周全時,更容易麻痹大意;習以爲常的事,也常會失去警戒。祕密常潛藏在公開的事物裏,並非存在於公開暴露的事物之外。公開暴露的事物發展到極端,就形成了最隱祕的潛藏狀態。

【淺解】

所謂瞞天過海,就是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僞裝的手段迷惑、欺騙對方,使對方放鬆戒備,然後突然行動,從而達到取勝的目的。

【按語】

陰謀作爲,不能於背時祕處行之。夜半行竊,僻巷殺人,愚俗之行,非謀士之所爲也。如:開皇九年,大舉伐陳。先是弼請緣江防人,每交代之際,必集歷陽,大列旗幟,營幕蔽野。陳人以爲大兵至,悉發國中士馬,既而知防人交代。其衆復散,後以爲常,不復設備,及若弼以大軍濟江,陳人弗之覺也。因襲南徐州,拔之。

【解析】

“瞞天過海”之謀略決不可以與“欺上瞞下”、“掩耳盜鈴”或者諸如夜中行竊、拖人衣裘、僻處謀命之類等同,也決不是謀略之士所應當做的事情。雖然,這兩種在某種程度上都含有欺騙性在內,但其動機、性質、目的是不相同的,自是不可以混爲一談。這一計的兵法運用,常常是着眼於人們在觀察處理世事中,由於對某些事情的習見不疑而自覺不自覺地產生了疏漏和鬆懈,故能乘虛而示假隱真,掩蓋某種軍事行動,把握時機,出奇制勝。

【探源】

見《永樂大典·薛仁貴徵遼事略》。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御駕親征,領三十萬大軍以寧東土。一日,浩蕩大軍東進來到大海邊上,帝見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茫無窮,即向衆總管問及 過海之計,四下面面相覷。忽傳一個近居海上的豪民請求見駕,並稱三十萬過海軍糧此家業已獨備。帝大喜,便率百官隨這豪 民來到海邊。只見萬戶皆用一彩幕遮圍,十分嚴密。豪民老人東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內更是繡幔彩錦,茵褥鋪地。百官進酒, 宴飲甚樂。不久,風聲四起,波響如雷,杯盞傾側,人身搖動,良久不止。太宗警驚,忙令近臣揭開彩幕察看,不看則已,一 看愕然。滿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橫無際涯,哪裏是什麼在豪民家作客,大軍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上了!原來這豪民是新招壯士 薛仁貴扮成,這“瞞天過海”計策就是他策劃的。 “瞞天過海”用在兵法上,實屬一種示假隱真的疑兵之計, 用來作戰役僞裝,以期達到出其不意的戰鬥成果。

【故事】

公元589年,隋朝將大舉攻打陳國。這陳國乃是公元557年陳霸先稱帝建國,定國號爲陳,建都城於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戰前,隋朝將領賀若弼因奉命統領江防,經常組織沿江守備部隊調防。每次調防都命令部隊於歷陽(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縣一帶地方)集中。還特令三軍集中時,必須大列旗幟,遍支警帳,張揚聲勢,以迷惑陳國。果真陳國難辨虛實,起初以爲大軍將至,盡發國中士卒兵馬,準備迎敵面戰。可是不久,又發現是隋軍守備人馬調防,並非出擊,陳便撤回集結的迎戰部隊。如此五次三番,隋軍調防頻繁,蛛絲馬跡一點不露,陳國竟然也司空見慣,戒備鬆懈。直到隋將賀若弼大軍渡江而來,陳國居然未有覺察。隋軍如同天兵壓頂,令陳兵猝不及防,遂一舉拔取陳國的南徐州(今天的江蘇省鎮江市一帶)。

第二計 圍魏救趙

本指圍攻魏國的都城以解救趙國。現借指用包超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原典】

共敵不如分敵①,敵陽不如敵陰②。

【註釋】

①共敵不如分敵: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攻打集中的敵人,不如設法分散它而後再打。

②敵陽不如敵陰:敵,動詞,攻打。句意爲 先打擊氣勢旺盛的敵人,不如後打擊氣勢旺盛的敵人。

【釋義】

進攻兵力集中、實力強大的敵軍,不如使強大的敵軍分散減弱了再攻擊。攻擊敵軍的強盛部位,不如攻擊敵軍的薄弱部份來得有效。

【淺解】

所謂圍魏救趙,是指當敵人實力強大時,要避免和強敵正面決戰,應該採取迂迴戰術,迫使敵人分散兵力,然後抓住敵人的薄弱環節發動攻擊,致敵於死地。

【按語】

治兵如治水:銳者避其鋒,如導疏;弱者塞其虛,如築堰。故當齊救趙 時,孫子謂田忌曰:“夫解雜亂糾紛者不控拳,救鬥者,不搏擊,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爲解耳。”

【解析】

對敵作戰,好比治水:敵人勢頭強大, 就要躲過沖擊,如用疏導之法分流。對弱小的敵人,就抓住時機消滅它,就象築堤圍堰,不讓水流走。所以當齊救趙時,孫子對田忌說:“想理順亂絲和結繩,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開,不能握緊拳頭去捶打;排解搏鬥糾紛,只能動口勸說,不能動手參加。對敵人,應避實就虛,攻其要害,使敵方受到挫折,受到牽制,圍困可以自解。”

【故事】

公元前354年,趙國進攻衛國,迫使衛國屈服於它。衛國原來是入朝魏國的,現在改向親附趙國,魏惠王不由十分惱火,於是決定派龐涓討伐趙國。不到一年時間,龐涓便攻到了趙國的國都邯鄲。邯鄲危在旦夕。趙國國君趙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齊國求救(此時,趙國與齊國結盟)。齊威王任命田忌爲主將,以孫臏爲軍師,率軍救趙。孫臏出計,要軍中最不會打仗的齊城、高唐佯攻魏國的軍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軍。而大軍卻繞道直插大梁。龐涓得到魏惠王的命令只得火速返國救援。魏軍爲疲憊之師,怎能打過齊國以逸待勞的精銳之師。所以大敗。

第三計 借刀殺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別人的手去害人。

【原典】

敵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②推演。

【註釋】

①友未定:“友”指軍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敵、我兩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時結盟而借力的人、集團或國家。友未定,就是說盟友對主戰的雙方,尚持徘徊、觀望的態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況。

②《損》:出自《易經·損》卦:“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孚,信用。元,大。貞,正。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誠心,就會有大的吉利,沒有錯失,合於正道,這樣行事就可一切如意。又有《象》損卦:“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意指“損”與“益”的轉化關係,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擊敵人,勢必要使盟友受到損失,但盟友的損失正可以換得自己的利益。

【釋義】

敵人的情況已經明瞭,友方的態度尚未確定。利用友方的力量去消滅敵人,自己不需要付出什麼力量。這是從《損》卦推演出的計策。

【淺解】

所謂借刀殺人,是指在對付敵人的時候,自己不動手,而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擊敵人,用以儲存自己的實力;再進一步,則巧妙地利用敵人的內部矛盾,使其自相殘殺,以達到致敵於死地的目的。

【按語】

敵象已露,而另一勢力更張,將有所爲,便應藉此力以毀敵人。如:鄭桓公將欲襲鄶,先向鄶之豪傑、良臣、辨智、果敢之士,盡書姓名,擇鄶之良田賂之,爲官爵之名而書之,因爲設壇場郭門之處而埋之,釁之以雞緞,若盟狀。鄶君以爲內難也,而盡殺其良臣。桓公襲鄶,遂取之。諸葛亮之和吳拒魏,及關羽圍樊、裹,曹欲徙都,懿及蔣濟說曹曰:“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心不願也。可遣人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釋。”曹從之,羽遂見擒。

【故事】

劉秀借刀殺李鐵。

第四計 以逸待勞

指作戰時不首先出擊,養精蓄銳,以對付從遠道來的疲勞的敵人。

【原典】

困敵之勢①,不以戰;損剛益柔②。

【註釋】

①困敵之勢:迫使敵入處於圍頓的境地。

②損剛益柔:語出《易經·損》。“剛”、“柔”是兩個相對的事物現象,在一定的條件下相對的兩方有可相互轉化。“損”,卦名。本卦爲異卦相疊(兌下艮上)。上卦爲艮,艮爲山,下卦爲兌,兌爲澤。上山下澤,意爲大澤浸蝕山根之象,也就說有水浸潤着山,抑損着山,故卦名叫損”。“損剛益柔”是根據此卦象講述“剛柔相推,而主變化”的普遍道理和法則。 此計正是根據“損”卦的道理,以“剛”喻敵,以“柔”喻已,意謂困敵可用積極防禦,逐漸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強變弱,而我因勢利導又可使自己變被動爲主動,不一定要用直接進攻的方法,同樣可以制勝。

【按語】

此即致敵之法也。兵書雲:“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逸,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兵書論敵,此爲論勢,則其旨非擇地以待敵;而在以簡馭繁,以不變應變,以小變應大變,以不動應動以小動應大動,以樞應環也。如:管仲寓軍令於內政,實而備之;孫臏於馬陵道伏擊龐涓;李牧守雁門,久而不戰,而實備之,戰而大破匈奴。

【故事】

三國時,吳國殺了關羽,劉備怒不可遏,親自率領七十萬大軍伐吳。蜀軍從長江上游順流進擊,居高臨下,勢如破竹。舉兵東下,連勝十餘陣,銳氣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帶,深入吳國腹地五六百里。孫權命青年將領陸遜爲大都督,率五萬人迎戰。陸遜深諳兵法,正確地分析了形勢,認爲劉備銳氣始盛,並且居高臨下,吳軍難以進攻。於是決定實行戰略退卻,以觀其變。吳軍完全撤出山地,這樣,蜀軍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帶難以展開,反而處於被動地位,欲戰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軍鬥志鬆懈。陸遜看到蜀軍戰線綿延數百里,首尾難顧,在山林安營紮寨,犯了兵家之忌。時機成熟,陸遜下令全面*,打得蜀軍措手不及。陸遜—把火,燒燬蜀軍七百里連營,蜀軍大亂,傷亡慘重,慌忙撤退。陸遜創造了戰爭史上以少勝多、後發制人的著名戰例。

第五計 趁火打劫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東西。現比喻乘人之危,撈一把。

【原典】

敵之害大①,就勢取利,剛決柔也②。

【註釋】

①敵之害大:害,指敵人所遭遇到的困難,危厄的處境。

②剛決柔也:語出《易經·央》卦。 央,卦名。本卦爲異卦相疊(乾下兌上)。上卦爲兌,兌爲澤;下卦爲乾,乾爲天。兌上乾下,意爲有洪水漲上天之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238663661象。《央央》的《彖》辭說:“央,決也。剛決柔也。”決,沖決、衝開、去掉的意思。因乾卦爲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爲天,是大吉大利,吉利的貞卜,所以此卦的本義是力爭上游,剛健不屈。所謂剛決柔,就是下乾這個陽剛之卦,在沖決上兌這個陰柔的卦。此計是以“剛”喻己,以“柔”喻敵,言乘敵之危,就勢而取勝的意思。

【按語】

敵害在內,則劫其地;敵害在外,則劫其民;內外交害,敗劫其國。如:越王乘吳國內蟹稻不遺種而謀攻之,後卒乘吳北會諸侯於黃池之際,國內空虛,因而搗之,大獲全勝。

【故事】

多爾袞趁亂入關。

第六計 聲東擊西

指表面上聲言要攻打東面,其實是攻打西面。軍事上使敵人產生錯覺的一種戰術。

【原典】

敵志亂萃①,不虞②,坤下兌上 ③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註釋】

①敵志亂萃:援引《易經.萃》卦中《象》辭:“乃亂乃萃,其志亂也”之意。萃,悴,即憔悴。是說敵人情志混亂而且憔悴。

②不虞:未意科,未預料。

③坤下兌上:萃卦爲異卦相疊(坤下兌上)。上卦爲兌,兌爲澤;下併爲坤,坤爲地。有澤水淹及大地,洪水橫流之象。

此計是運用“坤下兌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敵志亂萃”而造成了錯失叢雜、危機四伏的處境,我則要抓住敵人這不能自控的混亂之勢,機動靈活地運用時東時西,似打似離,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戰術,進一步造成敵人的錯覺,出其不意地一舉奪勝。

【按語】

西漢,七國反,周亞夫堅壁不戰。吳兵奔壁之東南陬,亞夫便備西北;已而吳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敵志不亂,能自去也。漢末,朱雋圍黃巾於宛,張圍結壘,起土山以臨城內,鳴鼓攻其西南,黃巾悉衆赴之,雋自將精兵五千,掩其東北,遂乘虛而入。此敵志亂萃,不虞也。然則聲東擊西之策,須視敵志亂否爲定。亂,則勝;不亂,將自取敗亡,險策也。

【故事】

韓信木罌渡黃河。

[編輯本段]第二套 敵戰計

處於勢均力敵態勢之計謀。或躍於淵。

第七計 無中生有

本指本來沒有卻硬說有。現形容憑空捏造。

【原典】

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①。少陰、太陰、太陽②。

【註釋】

①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誑,欺詐、誑騙。實,實在,真實,此處作意動詞。句意爲:運用假象欺騙對方,但並非一假到底,而是讓對方把受騙的假象當成 *。

②少陰,太陰,太陽:此“陰”指假象,“陽”指*。 句意爲:用大大小小的假象去掩護*。

【按語】

無而示有,誑也。誑不可久而易覺,故無不可以終無。無中生有,則由誑而真,由虛而實矣,無不可以敗敵,生有則敗敵矣,如:令狐潮圍雍丘,張巡縛嵩爲人千餘,披黑夜,夜縋城下;潮兵爭射之,得箭數十萬。其後復夜縋人,潮兵笑,不設備,乃以死士五百砍潮營,焚壘幕,追奔十餘里。

【故事】

張儀誆楚助強秦。

第八計 暗度陳倉

後多比喻暗中進行某種活動(多指男女私通達)。

【原典】

示之以動①,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②”。

【註釋】

①示之以動:示,給人看。動,此指軍事上的正面佯攻、佯動等迷惑敵方的軍事行動。

②益動而巽:語出《易經.益》卦。益,卦名。此卦爲異卦相疊(震下巽上)。上卦爲巽,巽爲風;下卦爲震,震爲雷。意即風雷激盪,其勢愈增,故卦名爲益。與損卦之義,互相對立,構成一個統一的組紛。《益卦》的《彖》辭說:“益動而巽,日進無疆。”這是說益卦下震爲雷爲動,上巽爲風爲順,那麼,動而合理,是天生地長,好處無窮。

此計是利用敵人被我“示之以動”的迷惑手段所矇蔽,而我即乘虛而入,以達軍事上的出奇制勝。

【按語】

奇出於正,無正不能出奇。不明修棧道,則不能暗渡陳倉。昔鄧艾屯白水之北;姜維遙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結營焉。艾謂諸將日:“維令卒還,吾軍少,法當來渡,而不作橋,此維使化持我.令不得還。必自東襲取洮城矣。”艾即夜潛軍,徑到洮城。維果來渡。而艾先至,據城,得以不破。此則是姜維不善用暗渡陳倉之計;而鄧艾察知其聲東擊西之謀也。

【故事】

韓信奇兵取三秦。

第九計 隔岸觀火

隔着河看對岸的火。比喻對別人的危難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熱鬧。

【原典】

陽乖序亂①,陰以待逆②。暴戾恣睢③,其勢自斃。順以動豫,豫順以動④。

【註釋】

①陽乖序亂:陽,指公開的。乖,違背,不協調。此指敵方內部矛盾激化,以致公開地表現出多方面秩序混亂、傾軋。

②陰以待逆:陰,暗下的。逆,叛逆。此指暗中靜觀敵變,坐待敵方更進一步的局面惡化。

③暴戾恣睢:戾,兇暴,猛烈。睢,任意胡爲。

④順以動豫,豫順以動:語出《易經.豫》卦。豫,卦名。本卦爲異卦相疊(坤下震上)。本卦的下卦爲坤爲地,上卦爲震爲雷。是雷生於地,雷從地底而出,突破地面,在空中自在飛騰。《豫卦》的《彖》辭說“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意即豫卦的意思是順時而動,正因爲豫卦之意是順時而動,所以天地就能隨和其意,做事就順當自然。

此計正是運用本卦順時以動的哲理,說坐觀敵人的內部惡變,我不急於採取攻*手段,順其變,“坐山觀虎鬥”,最後讓敵人自殘自殺,時機—到而我即坐收其利,一舉成功。

【按語】

乖氣浮張,*則受擊,退則遠之,則亂自起。昔袁尚、袁熙奔遼東,衆尚有數千騎。初,遼東太守公孫康,恃遠不服。及曹操破烏丸,或說曹遂徵之,尚兄弟可擒也。操曰:“吾方使斬送尚、熙首來,不煩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還,康即斬尚、熙,傳其首。諸將問其故,操日:“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則併力;緩之,則相圖,其勢然也。”或曰:此兵書火攻之道也,按兵書《火攻篇》前段言火攻之法,後段言慎動之理,與隔岸觀火之意,亦相吻合。

【故事】

郭嘉定計滅袁氏。

第十計 笑裏藏刀

比喻外表和氣而內心陰險。

【原典】

信而安之①,陰以圖之②,備而後動, 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③。

【註釋】

①信而安之:信,使信。安,使安,安然,此指不生 疑心。

②陰以圖之:陰,暗地裏。

③剛中柔外:表面柔順,實質強硬尖利。

【按語】

兵書雲:“辭卑而益備者,進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故凡敵人之巧言令色,皆殺機之外露也。宋曹瑋知渭州,號令明肅,西夏人憚之。一日瑋方對客弈棋,會有叛誇數千,亡奔夏境。堠騎(騎馬的偵宿員)報至,諸將相顧失色,公言笑如平時。徐謂騎日.“吾命也,汝勿顯言。”西夏人聞之,以爲襲己,盡殺之。此臨機應變之用也。若勾踐之事夫差.則意使其久而安之矣。

【故事】

隋文帝智滅南陳。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原指桃、李共患難。比喻兄弟相愛相助。後用來指互相頂撞或代人受過。

【原典】

勢必有損,損陰以益陽①。

【註釋】

①損陰以益陽:陰:此指某些細微的、局部的事物。陽,此指事物帶整體意義的、全局性的事物。這是說在軍事謀略上,如果暫時要以某種損失、失利爲代價才能最終取勝,指揮者應當機立斷,作出某些局部、或暫時的犧牲,去保全或者爭取全局的、整體性的勝利。這是運用我國古代陰陽學說的陰陽相生相剋、相互轉化的道理而制定的軍事謀略。

【按語】

我敵之情,各有長短。戰爭之事,難得全勝,而勝負之訣,即在長短之相較,乃有以短勝長之祕訣。如以下駟敵上駟,以上駟敵中駟,以中駟敵下駟之類:則誠兵家獨具之詭謀,非常理之可測也。

【故事】

三叉用計保孤兒。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順手就牽了羊。比喻不費勁,乘機便得到的。現多指乘機拿走人家東西的偷竊行爲。

【原典】

微隙在所必乘①;微利在所必得。少陰,少陽②。

【註釋】

①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敵方的某些漏洞、疏忽。

②少陰,少陽:少陰,此指敵方小的疏漏,少陽,指我方小的得利。此句意爲我方要善於捕捉時機,伺隙搗虛,變敵方小的疏漏而爲我方小的得利。

【按語】

大軍動處,其隙甚多,乘間取利,不必以勝。勝固可用,敗亦可用。

【故事】

追廢帝鄭和下西洋。

[編輯本段]第三套 攻戰計

處於進攻態勢之計謀。飛龍在天。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打動草驚動了藏在草裏的蛇。後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動不謹慎,而使對方有所覺察。

【原典】

疑以叩實①,察而後動; 復者,陰之媒也②。

【註釋】

①疑以叩實:叩,問,查究。意爲發現了疑點就應 當考實查究清楚。

②復者,陰之媒也:復者,反覆去做,即反覆去叩實而後動。陰,此指某些隱藏着的、暫時尚不明顯或未暴露的事物、情況。媒,媒介。句意爲反覆叩實查究,而後採取相應的行動,實際是發現隱藏之敵的重要手段。

【按語】

敵力不露,陰謀深沉,未可輕進,應遍探其鋒。兵書雲:“軍旁有險阻、潢井、葭葦、山林、翳薈者,必謹復索之,此伏奸所藏也。”

【故事】

魏軍兵敗木門道。

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

迷信人認爲人死後靈魂可附着於別人的屍體而復活。後用以比喻已經死亡或沒落的事物,又假託別的名義或以另一種形式重新出現。

【原典】

有用者,不可借①;不能用者,求借②。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③。

【註釋】

①有用者,不可借;意爲世間許多看上去很有用處的東西,往往不容易去駕馭而爲已用。

②不能用者,求借:此句意與①句相對言之。即有些看上去無什用途的東西,往往有時我還可以藉助它而爲己發揮作用。猶如我欲“還魂”還必得藉助看似無用的“屍體”的道理。此言兵法,是說兵家要善於抓住一切機會,甚至是看去無什用處的東西,努力爭取主動,壯大自己,即時利用而轉不利爲有利,乃至轉敗爲勝。

③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語出《易經.蒙》卦。蒙,卦名。本紛是異卦相疊(下坎上艮)。本卦上卦爲艮爲山,下卦爲坎爲水爲險。山下有險,草木叢生,故說“蒙”。這是蒙卦卦象。這裏“童蒙”是指幼稚無知、求師教誨的兒童。此句意爲不是我求助於愚昧之人,而是愚昧之人有求於我了。

【按語】

換代之際,紛立亡國之後者,固借屍還境之意也。凡—切寄兵權於人,而代其攻寧者,皆此用也。

【故事】

立張楚陳勝爲王。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設法使老虎離開山頭。比喻爲了便於行事,想法子引誘人離開原來的地方。

【原典】

待天以困之①,用人以誘之②,往蹇來連③。

【註釋】

①待天以困之:天,指自然的各種條件或情況。此句意爲戰場上我方等待天然的條件或情況對敵方不利時,我再去圍困他。

②用人以誘之:用人爲的假象去*他(指敵人),使他向我就範。

③往蹇來連:語出《易經.蹇》卦。蹇,卦名。本卦爲異卦相疊(艮下坎上)。上卦爲坎爲水,下卦爲艮爲山。山上有水流,山石多險,水流曲折,言行道之不容易,這是本卦的卦象。蹇,困難;連,艱難。這句意爲:往來皆難,行路困難重重。

此計運用這個道理,是說戰場上若遇強敵,要善用謀,用假象使敵人離開駐地,誘他就我之範,喪失他的優勢,使他處處皆難,寸步難行,由主動變被動,而我則出其不意而致勝。

【按語】

兵書曰:“下政攻城”。若攻堅,則自取敗亡矣。敵既得地利,則不可爭其地。且敵有主而勢大:有主,則非利不來趨;勢大,則非天人合用,不能勝。漢末,羌率衆數千,遮虞詡於隊倉崤谷。詡即停軍不進,而宣言上書請兵,須到乃發。羌聞之,乃分抄旁縣。翔因其兵散,日夜進道,兼行百餘里,令軍士各作兩竈,日倍增之,羌不敢*,遂大破之。兵到乃發者,利誘之也;日夜兼進者,用天時以困之也;倍增其竈者,惑之以人事也。

【故事】

石蠟設計除暴君。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要捉住他,故意先放開他。比喻爲了進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鬆一步。

【原典】

*則反兵;走則減勢①。緊隨勿迫。累其氣力,消其鬥志,散而後擒,兵不血刃②。需,有孚,光③。

【註釋】

①*則反兵,走則減勢:走,跑。*迫敵入太緊,他可能因此拼死反撲,若讓他逃跑則可減削他的氣勢。

②兵不血刃:血刃,血染刀刃。此句意爲兵器上不 沾血。

②需,有孚,光:語出《易經.需卦》。需,卦名。本卦爲異卦相疊(乾下坎上)。需的下卦爲乾爲天,上卦爲坎爲水,是降雨在即之象。也象徵着一種危險存在着(因爲“坎”有險義),必得去突破它,但突破危險又要善於等待。“需”,等待。《易經,需》卦卦辭:“需,有享,光享”。孚,誠心。光,通廣。句意爲:要善於等待,要有誠心(包含耐性),就會有大吉大利。

【按語】

所謂縱着,非放之也,隨之,而稍鬆之耳。“窮寇勿追”,亦即此意,蓋不追者,非不隨也,不追之而已。武侯之七縱七擒,即縱而隨之,故躡展轉推進,至於不毛之地。武侯之七縱,其意在拓地,在借孟獲以服諸蠻,非兵法也。故論戰,則擒者不可復縱。

【故事】

諸葛亮七擒孟獲。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以自己的粗淺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見解。這是謙虛的話。

【原典】

類以誘之①,擊蒙也②。

【註釋】

①類以誘之:出示某種類似的東西並去*他。

②擊蒙也:語出《易經.蒙》如。參前“借屍還魂”計註釋④。擊,撞擊,打擊。句意爲:*敵人,便可打擊這種受我*的愚蒙之人了。

【按語】

誘敵之法甚多,最妙之法,不在疑似之間,而在類同,以固其惑。以旌旗金鼓誘敵者,疑似也;以老弱糧草誘敵者,則類同也。如:楚伐絞,軍其南門,屈瑕曰:“絞小而輕,輕則寡謀,請勿捍採樵者以誘之。”從之,絞人獲利。明日絞人爭出,驅楚役徙于山中。楚人坐守其北門,而伏諸山下,大敗之,爲城下之盟而還。又如孫臏減竈而誘殺龐涓。

【故事】

蕭翼智賺《蘭亭序》帖。

三十六計內容及解釋?

1、勝戰計

瞞天過海:備周而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認爲準備萬分周到,就容易鬆勁;平時看慣了的,就往往不在懷疑了,祕計隱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開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開的往往蘊藏着非常機密的。

圍魏救趙: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樹敵不可過多,對敵要各個擊破,對現在還不忙於消滅的,要隱藏我們的意圖。

借刀殺人: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出自力,以損推演。作戰的對象已經確定,而朋友的態度還不穩定,要誘導朋友去消滅敵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以逸待勞: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控制敵方力量發展的命脈來扼殺他,而不採取進攻的形勢,這就是“損剛益柔”原理的演用。

趁火打劫:敵之害大,就勢取利,剛決柔也。敵方的危機很大,就乘機取利,用優勢力量攻擊軟弱的。

聲東擊西:亂志亂萃,不虞“坤下兌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2、敵戰計

無中生有:本指本來沒有卻硬說有。現形容憑空捏造。

暗渡陳倉:指正面迷惑敵人,而從側翼進行突然襲擊。

隔岸觀火:比喻對別人的危難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熱鬧。

笑裏藏刀:比喻外表和氣而內心陰險。

李代桃僵:指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順手牽羊:指乘機拿走人家東西的偷竊行爲。

3、攻戰計

打草驚蛇:疑爲叩實,察而後動,復者,陰之媒也。有懷疑的就要偵察實情,完全掌握了實情再行動。反覆偵察,是發現暗藏敵人的因素。借屍還魂: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調虎離山: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誘之,“往蹇來返”。等待天時對敵方不利時再去圍困他,用人假象去誘騙他“往前有危險,就返身離開”。欲擒故縱:比喻爲了進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鬆一步。

拋磚引玉:類以誘之,擊蒙也。用類似的東西去迷惑敵人,使敵人遭懵上當。擒賊擒王:摧其堅,奪其魁,以解其體;龍戰於野,其道窮也。徹底地摧毀敵人的主力,抓住他的首領,藉以粉碎他的戰爭機構,這是一場激烈的總決戰。

4、混戰計

釜底抽薪:從鍋底抽掉柴火。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混水摸魚:比喻趁混亂時機攫取不正當的利益。

金蟬脫殼:蟬變爲成蟲時要脫去幼早的殼。比喻用計脫身。

關門捉賊:關起門來捉進入屋內的盜賊。

遠交近攻:結交離得遠的國家而進攻鄰近的國家。

假道伐虢:以借路爲名,實際上要侵佔該國。

5、並戰計

偷樑換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指桑罵槐:指着桑樹罵槐樹。比喻借題發揮,指着這個罵那個。

假癡不癲:假裝癡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圖。

上屋抽梯:上樓以後拿掉梯子。借指與人密談。也用以比喻慫恿人,使人上當。

樹上開花:比喻將本求利,別人收穫。

反客爲主:指在一定的場合下采取主動措施,以聲勢壓倒別人。

6、敗戰計

美人計:以*誘人的計策。

空城計:指掩飾自己力量空虛、迷惑對方的策略。

反間計:指用計謀離間敵人引起內訌。

苦肉計:故意毀傷身體以騙取對方信任,從而進行反間的計謀。

連環計:指一個接一個相互關聯的計策。

走爲上計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66303165:用於做事時如果形勢不利沒有成功的希望時就選擇退卻、逃避的態度。

擴展資料:

三十六計與古今戰爭——第三十四計:“苦肉計”

原 典

“苦肉計”,在《三十六計》中的原文爲:“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間以得行。童蒙之吉,順以巽也。”即人們通常不會自己傷害自己,若受傷害定是真實的,己方如果以假當真,敵方肯定信而不疑。利用敵人的弱點施計,如同對付無知幼童,只要順着敵人的意思,其就可任我擺佈。

引申到軍事上,是指利用“人不自害”這一思維定勢,用自我傷害的反常手段,騙取敵方信任,掩蓋真實意圖,最終克敵制勝。這種自我傷害和損失,以不妨礙達到既定目標爲原則,是以小的、局部的犧牲,換取更大的勝利。

古代戰例

春秋時期,吳王闔閭殺吳王僚奪得王位。爲防止吳王僚的兒子慶忌爲父報仇,闔閭讓大臣伍子胥替他設法除掉慶忌。伍子胥向闔閭推薦名叫要離的勇士。爲取信於慶忌,要離要求闔閭找理由殺掉要離妻子,砍斷要離右臂,闔閭依計行之。要離隨後逃到衛國,求見正在衛國擴大勢力、準備攻打吳國奪回王位的慶忌,要求慶忌爲他報斷臂殺妻之仇。

慶忌起初將信將疑,後見要離已失右臂,也探得其妻被闔閭殺死的情況,遂坦然不疑,視要離爲親信,從此主僕二人形影不離。3個月後,慶忌率兵乘船向吳國進發,要離趁慶忌沒有防備,從背後用矛盡力刺去。慶忌因失血過多而亡,死前他認爲要離是位勇士,命部下放過要離,要離自刎而死。

實施苦肉計要注意一下三點:

1、是要抓住核心,明確作戰意圖,敢於犧牲奉獻。

作戰時,各級指揮員要有大局觀,清楚認識當前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辯證思考敵我雙方的優劣勢,儘早找到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理智進行取捨。特別是在現代戰爭高強度、高烈度條件下,指揮員要想部隊在激戰中“毫髮無損”是不可能的,此時爲達成作戰目的,以犧牲部分利益取得最終勝利無疑是值得的。

因此,爲取得長遠、決定性優勢,指揮員需勇於決斷、敢於下決心犧牲己方部分利益,從而營造足以迷惑對手的假象,達成作戰突然性。反之,倘若指揮員始終糾結於一兵一卒、一城一地之得失,便容易犯目光短淺的錯誤,最終落得“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滿盤皆輸的結果。

2、是要隨機應變,靈活運用資源,避免兩難境地。

“苦肉計”在施用過程中,要避免陷入“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境地,即在己方爲施用此計做出犧牲的情況下,還難以實現預想中欺騙敵方的意圖。這就需要指揮員隨機應變,根據敵我情況的變化調整計謀施用的具體方法,保證計謀的效果。

同時,指揮員要靈活運用資源,爲該計謀的成功施用提供掩護,採取配合行動。這一切都是爲了把“假”戲演“真”,欺騙迷惑敵方。還需要注意的是,施用“苦肉計”必須有其他行動跟進配合,利用擴大“苦肉計”所創造的機會,這樣才能實現戰勝敵方的最終作戰目標,否則,之前爲用計所作的犧牲只能被白白浪費。

3、是要綜合分析,時刻保持機警,及時處置情況。

現代戰爭中,隨着偵察手段和方法的進步,戰場的“透明度”越來越高。此時,我們在擇機實施“苦肉計”的同時,更要嚴防敵方的“苦肉計”,並加以破解,這就需要指揮員綜合分析,因勢利導,時刻把握戰場主動權。具體而言,可以採用兩種方式。

一是當面揭穿。特別是在現代戰爭資訊透明度高的背景下,在敵方施用“苦肉計”時,己方需要及時靈活運用多種手段,將敵方行徑公之於衆,取得*上的優勢,孤立敵方,使其“苦肉計”不攻自破。二是將計就計。發現敵方採用“苦肉計”後,最大化利用好當前資源,順勢而爲,在隱忍不發的基礎上,透過誘敵深入等手段麻痹敵方,迫使其中計上當,暴露作戰企圖,從而將敵方優勢轉化爲己方優勢。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有哪些計,有何典故及其解釋

第一套 勝戰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

第二計zhidao 圍魏救趙

第三計 借刀殺人

第四計 以逸待勞

第五計 趁火打劫

第六計 聲東擊西

第二套 敵戰計

第七計 無中生有

第八計 暗渡陳倉

第九計 隔岸觀火

第十計 笑裏藏刀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第三套 攻戰計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第十四計版 借屍還魂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

第四套 混戰計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第二十計 混水摸魚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第二十四計 假途伐虢

第五套 並戰計

第二十五計 偷樑換柱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第二十七計 假癡不顛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第三十計 反客爲主

第六套 敗戰計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第三十三計 反間權計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

第三十六計 走爲上

求《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有每計詳細解釋的那種

第01計 瞞天過海 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

第02計 圍魏救趙 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

第03計 借刀殺人 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

第04計 以逸待勞 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

第05計 趁火打劫 敵之害大,就勢取利,剛決柔也。

第06計 聲東擊西 敵志亂萃,不虞。坤下兌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07計 無中生有 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少陰、太陰、太陽。

第08計 暗渡陳倉 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

第09計 隔岸觀火 陽乖序亂,陰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勢自斃。順以動豫,豫順以動。

第10計 笑裏藏刀 信而安之,陰以圖之。備而後動,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

第11計 李代桃僵 勢必有損,損陰以益陽。

第12計 順手牽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陰,少陽。

第13計 打草驚蛇 疑以叩實,察而後動。復者,陰之媒也。

第14計 借屍還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計 調虎離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誘之,往蹇來返。

第16計 欲擒姑縱 *則反兵,走則減勢。緊隨勿迫,累其氣力,消其鬥志,散而後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第17計 拋磚引玉 類以誘之,擊蒙也。

第18計 擒賊擒王 摧其堅,奪其魁,以解其體。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第19計 釜底抽薪 不敵其力,而消其勢,兌下乾上之象。

第20計 混水摸魚 乘其陰亂,利其弱而無主。隨,以嚮晦入宴息。

第21計 金蟬脫殼 存其形,完其勢;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

第22計 關門捉賊 小敵困之。剝,不利有攸往。

第23計 遠交近攻 形禁勢格,利從近取,害以遠隔。上火下澤。

第24計 假道伐虢 兩大之間,敵脅以從,我假以勢。困,有言不信

第25計 偷樑換柱 頻更其陣,抽其勁旅,待其自敗,而後乘之。曳其7a64e58685e5aeb931333262343661輪也。

第26計 指桑罵槐 大凌小者,警以誘之。剛中而應,行險而順。

第27計 假癡不癲 寧僞作不知不爲,不僞作假知妄爲。靜不露機,雲雷屯也。

第28計 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援應,陷之死地。遇毒,位不當也

第29計 樹上開花 借局佈勢,力小勢大。鴻漸於陸,其羽可以爲儀也。

第30計 反客爲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機,漸之進也。

第31計 美人計 兵強者,攻其將;將智者,伐其情。將弱兵頹,其勢自萎。利用禦寇,順相保也。

第32計 空城計 虛者虛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復奇。

第33計 反間計 疑中之疑。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第34計 苦肉計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間以得行。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第35計 連環計 將多兵衆,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第36計 走爲上 全師避敵。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參考資料:http://tieba.baidu.com/f?kz=275883273

三十六計詳細解釋。現代用法舉例

《三十六計》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第一套 勝戰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 第二計 圍魏救趙 第三計 借刀殺人

第四計 以逸待勞 第五計 趁火打劫 第六計 聲東擊西

第二套 敵戰計

第七計 無中生有 第八計 暗渡陳倉 第九計 隔岸觀火

第十計 笑裏藏刀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第三套 攻戰計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

第四套 混戰計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第二十計 混水摸魚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第二十四計 假途伐虢

第五套 並戰計

第二十五計 偷樑換柱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第二十七計 假癡不顛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第三十計 反客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30356239爲主

第六套 敗戰計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 第三十六計 走爲上

現在雖說是和平年代,但商場如戰場,商戰決不亞於烽火戰場的*林彈雨,三十六計在現代商戰中依然大行其道。融會貫通,並好好地運用三十六計,就可以從商戰中得到很好的回報。古今中外,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