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習教育 IT科技 金融知識 旅遊規劃 生活小知識 家鄉美食 養生小知識 健身運動 美容百科 遊戲知識 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趣知科普吧 > 綜合知識 > 

工夫茶具繪畫

欄目: 綜合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1.16W

工夫茶具繪畫

工夫茶具繪畫是指以工夫茶具爲題材進行繪畫創作。工夫茶具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因此在繪畫中有着廣泛的應用。

工夫茶具繪畫通常採用工筆畫的技法,用細緻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表現茶具的形態、質感和氛圍,營造出禪意與雅緻,讓人感受到茶文化的獨特魅力。繪畫的主題通常是茶具擺放在茶席上的場景,在細節上注重描繪茶具的細節和特點,如茶壺的造型、茶碗的裝飾、茶巾的布料等等。

工夫茶具繪畫的風格多種多樣,有傳統的工筆畫風格,也有具有現代氣息的水墨畫風格等等。這些不同的風格都能夠表現出茶具的美感,爲繪畫增添了更多的魅力。

工夫茶具繪畫不僅具有審美價值,更重要的是帶給了人們對茶文化的深入瞭解和感受。從一張茶具繪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深厚的歷史底蘊。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具整套裝什麼樣的好

茶具整套裝什麼樣的好

  茶具整套裝什麼樣的好,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說想要喝上一口好茶,這飲茶用具不能差。在古代茶具和茶器二者通用,以下分享茶具整套裝什麼樣的好?

  茶具整套裝什麼樣的好1

   紫砂功夫茶具套裝

  精選優質紫砂泥,透氣性好,砂質細膩,手感舒適,常在手中,還能煥發茶具本身的光澤,用來泡茶可以保持茶葉原有的清醇芳香,不會變味,長期使用,還能健體益智。

   羊脂玉白瓷陶瓷套裝

  這套茶具套裝採用描金工藝,更添魅力。西施壺,自帶過濾孔,出水順暢,倒茶不掛水,側把壺人體工程設計,持握舒適,蓋碗,曲線優美,隔熱防燙,以及其它的精緻茶具,好看優美又好用。

   石墨功夫茶具套裝

  仿石磨自動功夫茶具,復古的外觀,給人一種時代美,旋轉出茶水,不會燙手,非常方便。平時朋友聚會,小酌幾杯,暢談人生,無限美好。

   天目釉陶瓷茶具套裝

  日式炫彩瓷質功夫茶具套裝,色澤鮮豔美觀,吸人眼球,讓品茶成爲一種享受。整套茶具做工精湛,線條優美流暢,觸感光滑舒適,清洗方便,握感舒適,使用方便。

   創意陶瓷石磨茶具套裝

  招財進寶懶人自動功夫茶具,輕鬆泡好茶,操作簡單又防燙。整套茶具採用仿柴燒特色,表面技術光澤,細膩紋理,柴燒釉面整體呈現粗獷自然的質感、樸拙敦厚的色澤、深沉內斂的古雅。

   定窯白瓷茶具套裝

  定窯白瓷茶器,瓷質細膩,面如凝脂,柔美如水,線條明快流暢,色澤潔白,造型雅緻,加以美妙的文字圖案,簡約自然,淡雅怡人。

  茶具整套裝什麼樣的好2

   一套好用的茶具怎麼選

   1、需求

  前面兩部分的內容把茶具主要器具給大家介紹了,所以就根據自己需要什麼去選擇,如果還是不知道,就直接看我們推薦的茶具套裝,都是可以盲選的。

   2、預算

  之前和朋友也聊過這個話題,很多剛入門的新茶客會覺得價格高的茶具一定好,不是說這句話不對,那一分錢一分貨是沒問題的,但是你也可以花小錢買到適合自己的,切忌剛入門去集器。

   3、茶葉

  根據沖泡的茶葉去選用什麼材質的器具,比如白瓷蓋碗適合沖泡龍井、碧螺春等綠茶,展現出綠茶的外形。紫砂或者陶土茶具沒有上釉的茶器吸附性強,比較適合沖泡某一種茶類,例如大紅袍、普洱等,滋味和香氣會更濃郁。

   好用不貴的茶具(套裝)推薦

   容山堂功夫茶具套裝

  容山堂 整套功夫茶具套裝 陶瓷蓋碗主人杯茶洗禮盒裝 金絲琺琅

  京東

  227.00

  去購買

  今天這套工夫茶具特別適合新茶客,價格合適還具有觀賞性。金絲琺琅彩,每個單品上面都有繪畫,胎質細膩潔白通透,彰顯使用者的氣質。

  容山堂算是茶具屆的扛把子,他家茶具單品和套裝可選性都很多,也可以點開連結直接進店。

   金鑲玉 功夫茶具套裝

  金鑲玉 功夫茶具套裝 實木茶盤仿宋汝窯茶壺茶杯泡茶爐整套

  京東

  399.00

  去購買

  金鑲玉這套是性價比最高的,同價位包含的單品最多,還是全自動上水壺。這款最大的特點在於是仿宋代汝窯的.瓷器,汝窯有着獨一無二的“開片”——會根據使用者,茶具表面產生不同的紋路。

   金竈(KAMJOVE)全自動上水功夫茶具套裝

  金竈(KAMJOVE)全自動上水功夫茶具套裝 茶道泡茶壺

  京東

  728.00

  去購買

  這款也是全自動上水,金竈家是我最先入手的全自動套裝,這款選擇茶海選用雞翅木爲原料,我個人認爲最大的缺點他的茶海是排水式的,讓我覺得有點麻煩,所以換掉了,如果你不喜歡儲水式可以考慮。

   萬仟堂茶具套裝

  萬仟堂茶具套裝 茶具 整套茶具 萬仟堂 陶瓷功夫茶具事如意 宮牆朱漆釉

  京東

  1180.00

  去購買

  今天是茶具入門介紹,所以就沒有推薦過千的產品,這是唯一一款,也是因爲它的顏值取勝。使用的硃紅漆釉非常好看又喜慶,採用手工噴釉,1230℃高溫鍛造,難度極大,從而換來質感和高貴的氣質。獨特的柿子造型,有着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

   京東京造紫砂壺

  京東

  279.00

  去購買

  京東旗下的品牌,產品還挺讓人驚喜的。這款子冶石瓢壺以多重三角形爲幾何元素,器型穩重,選用宜興紫砂,喜歡大紅袍發酵茶考慮這款紫砂壺,越用越好。

  茶具整套裝什麼樣的好3

   買哪種茶具套裝比較好?

  茶具根據你喝什麼茶,匹配什麼茶具,還有茶具本身材質、形狀、類別的不同,從而選擇一款自己喜歡的茶具套裝。

  茶具按材質可分爲:瓷器、紫砂茶具、金屬茶具、漆器茶具、竹木茶具、玻璃茶具、玉質茶具、果殼茶具等。

  1、瓷茶具的品種很多,瓷器以瓷土爲胎料,含鐵量一般在3%以下,比陶土的含鐵量低。燒成溫度比陶土高,大約爲1200度左右。胎體堅固緻密,表面光潔,薄者可呈半透明狀,斷面不吸水,敲擊時有清脆的金屬聲音。

  主要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茶具等幾個類別。主要產地有:河北唐山、江西景德鎮、廣東佛山等…..而唐山比較有名的品牌有:赫窯瓷業、海格雷、紅玫瑰等。

  2、玻璃茶具:玻璃茶具有很多種,如水晶玻璃、無色玻璃、玉色玻璃、金星玻璃、乳濁玻璃茶具等。

  玻璃質地透明,光澤奪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態各異,用途廣泛。其缺點是玻璃易碎,比陶瓷燙手。

  3、紫砂茶具:紫砂茶具屬陶器茶具的一種。它坯質緻密堅硬,取天然泥色,大多爲紫砂,亦有紅砂、白砂。成陶火度在1100—1200攝氏度,無吸水性,音粗韻長。它耐寒耐熱,泡茶無熟湯味,能保真香,且傳熱緩慢,不易燙手,用它燉茶,也不會爆裂。

  4、金屬茶具:是用金、銀、銅、鐵、錫等金屬材料製作的茶具或其他器具,是我國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其金屬茶具因造價昂貴,一般百姓無法使用。

  5、漆器茶具:胎漆茶具通常是一把茶壺連同四隻茶杯,存放在圓形或長方形的茶

  盤內,壺、杯、盤通常呈一色,多爲黑色,也有黃棕、棕紅、深綠等色,並融書畫於一體,飽含文化意蘊;且輕巧美觀,色澤光亮,明鏡照人;主要產於福建福州一帶。

  6、竹木茶具:是指用竹或木製成的茶具,採取車、雕、琢、削、編等工藝,將竹木製成茶具。多製成茶罐、茶則、茶海、茶篩、茶盒、碗、滌方等。

  7、玉質茶具:是指用於玉石雕製成的飲茶用具。玉質茶具的原料玉石包括真玉(軟玉和硬玉)、綠松石、瑪瑙、水晶、孔雀石、琥珀、紅綠寶石等彩石玉,多製成壺、罐、杯、盞、盅、蓋碗等。

  8、果殼茶具:是指用果殼製成的茶具,工藝以雕琢爲主,使用葫蘆、椰子等硬質果殼加工而成。可製成水瓢、貯茶盒等。

   茶具分成以下三類:

  一、泡茶用具: 1、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漢族茶具。一般我們在古裝電視劇裏經常看到。2、飄逸杯:也稱同心杯 ,被公認爲是世界上首創最簡易的一種泡茶茶具,3、茶杯:茶杯是盛茶水的用具。

  二、分茶用具:1、公道杯:又名茶盅、茶海、母杯,因地域習慣不同而稱呼各異,用處卻是統一的。

  三、品茶用具:1、品茗杯:用來品茶及觀賞茶的湯色。故此品茗杯多爲白瓷、紫砂或者玻璃的。2、聞香杯:聞香杯,漢族民間賞茶用具。聞香之用,比品茗杯細長,是烏龍茶特有的茶具,多用於沖泡臺灣高香的烏龍時使用。與飲杯配套,質地相同,加一茶托則爲一套聞香組杯。

茶具都包括些什麼?

飲茶離不開茶具,茶具指泡飲茶葉的專門器具,包括壺,碗,杯,盤,託等,古人講究飲茶之道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非常注重茶具的本身的藝術,一套精緻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絕的名茶,可謂相得益彰。隨着飲茶之風的興盛以及各個時代飲茶風俗的演變,茶具的品種越來越多,質地越來越精美。潮汕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種,這就是:

第一:茶壺

——潮人土語叫做"衝罐",也有叫做"蘇罐"的,因爲它出自江蘇的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選擇茶壺,好壞標準有四字訣,曰:"小,淺,齊,老。"茶壺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別,以孟臣,鐵畫軒,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製造的最受珍視。壺的式樣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等等。一般多有鼓形的,取其端正渾厚故也。壺的色澤也有多種,硃砂,古鐵栗色,紫泥,石黃,天青......等等。但不管款式,色澤如何,最重要的是"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因爲大就不"工夫"了。

第二:茶杯

——茶杯的選擇也有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襯托茶的顏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底平口闊,杯底書"若深珍藏"的"若深杯"爲珍貴,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鎮和潮州楓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稱爲"白果杯"。

第三:茶洗

——形如大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功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衝罐,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

第四:茶盤

——茶盤是用來盛茶杯的,也有各種款式,圓月形,棋盤形......等等。但不管什麼式樣,最重要也是四字訣:寬,平,淺,白。就是盤面要寬,以便就客人人數多寡,可以放多幾個杯;盤底要平,纔不會使茶杯不穩,易於搖晃;邊要淺,色要白,這都是爲了襯托茶杯,茶壺,使之美觀。

第五:茶墊

——比茶盤小,是用來置衝罐的,也有各種式樣,但總之要注意到"夏淺冬深"。冬深是爲便於澆罐時多裝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墊裏還要墊上一層"墊氈","茶墊"是用絲瓜絡按茶墊的形狀大少煎成的,所以要用絲瓜絡而不用布氈者,爲了不會生異味,墊氈的作用是爲了保護茶壺,工夫茶在灑茶後還要將茶壺倒置過來以免壺裏積水,一點點的水,也會使茶味變苦,原因是單寧酸溶解了。

第六:水瓶與水鉢

——作用一樣,都是用以貯水烹茶的。水瓶,修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種束頸有嘴,飾以螭龍,名叫螭龍樽的也不錯。水鉢,也是用來貯水以備烹茶的,大小均相等於一個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紅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魚二尾在鉢底,舀水時水動,好像金魚也動,這是很少見的珍品。

第七:龍缸

——大龍缸類似庭中栽種蓮花之蓮缸,或較小些。用以貯存大量的泉水,密蓋,下託以木幾,放在書齋一角,古色古香。龍缸也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難見到。

第八:紅泥小火爐

——紅泥小火爐,潮安,潮陽,揭陽都有製作,式樣好看極了。同樣有各種形式,特點是長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爐心深而小,這樣使火勢均勻,省炭,小爐有蓋和門,不用語時把它一蓋一關,既節約,又方便。小爐門邊往往還有一副很文雅的對聯,益發增添茶興。

第九:砂銚

——"砂銚",潮安楓溪做的最著名,俗稱"茶鍋",是用砂泥做成的,很輕巧,水一開,小蓋子會自動掀動,發出一陣陣的聲響。這時的水沖茶剛剛合適。至於用鋼鍋,鋁鍋來煮水衝共茶的,雖然也無不可,可是金屬的東西,用以煮水沖茶畢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第十:羽扇與鋼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時既須用勁,又不可煽過爐門左右,這樣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對客人的尊敬。所以,特製的羽扇不但有利"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潔白鵝翎編製成的扇,大汪過掌,竹柄絲穗的精雅,襯托着紅,綠,白……各種顏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濃茶,自然別有風趣。鋼筷則不但爲了鉗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雙手保持清潔。

坦洋工夫的茶藝探源

坦洋工夫被列爲福建省三大工夫紅茶之首,它的原產地福安市社口鎮坦洋村,位於閩東最高的峯巒——白雲山麓。這裏常年煙雲緲緲,雨霧濛濛。清朝咸豐、同治年間有個叫胡進四的茶農用萎凋、揉捻、發酵、烘焙等工序精製而得湯色紅、味鮮醇、耐沖泡的的工夫紅茶,取名:坦洋工夫。酒香不怕巷子深,茶好引來四方客,坦洋工夫紅茶以其翹楚的魅力迅速扣開國門,銷往海外,芳名遠播。最鼎盛時,光坦洋村一條街就有三十六家茶行。每年制幹茶兩萬多箱,茶葉收購範圍幾百裏,攬括周圍七、八個縣,暢銷二十多個國家。國外來信只要直書“中國坦洋”,無須冠以省、地、縣名便可準確無誤地送達收信人手中。現如今,福安已擁有茶園30餘萬畝,年產量兩萬多噸,出口茶葉3000餘噸。福安,不僅是坦洋工夫的原產地,還是中國綠茶,花茶的主產區。

在悠久種茶、飲茶歷史的薰陶下,福安人在懇親訪友、饋贈禮品、婚喪喜慶、古葬習俗、治病藥方等生活和民俗的領域中,茶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福安人喜茶重茶,將茶葉列爲開門七件事之列,接待客人先茶後飯,謂之“茶哥米弟”。有句茶諺“天亮一碗茶,藥店無交家”,意則每天喝茶有益健康。飲茶,植根於民間生活,有時粗獷,有時精細。比如農家人田間地頭勞作,以大陶壺沖茶,大碗飲喝,隨意而又簡單,不拘禮節,不講章法,主要用以解渴。而一旦有客至家中,必以小瓷盅沖泡,還要用茶盤端上敬客。如果是不常造訪的貴客或遠道而來的稀客,則要以冰糖茶招待,並佐以茶食,以表熱情周到。泡茶之水也有講究,一定要是剛燒開的水,最忌“無意沖茶半浮沉”。

飲茶習俗,流傳於福安民間更是趣味生動,多姿多彩。鬆羅鄉一帶的畲族村莊沿襲着一個諧趣橫生的習俗——寶塔茶。畲族新娘過門之前,女方“送嫁嫂”用五隻碗疊成一個三層的寶塔,一碗作底,中間三碗,再在頂層壓一碗。倒上泡好的茶水,託舉到前來迎親的“親家伯”面前,“難爲”親家伯,要求他一滴不濺喝完這些茶,纔可接走新娘。親家伯接茶盤拆寶塔的過程也有技巧:用牙咬住頂上的一隻碗,雙手攏住中間的三隻碗,仰脖喝盡茶水,將其餘四碗分給同伴共享。遊戲逗趣畢,敲敲打打新娘踏着米篩出孃家門;新娘茶是福安畲漢兩族同有的一個習俗:新娘婚後第二天上午要到廳堂上會見夫家的女眷,在伴娘媽的指引下,新娘沿大廳四周向左右長輩一一施禮,俗稱走“四角坪”。之後由伴娘媽引席認親,新娘敬獻用紅棗、冬瓜糖、冰糖、花生和茶葉沖泡的糖茶;過年茶是正月初一早飯後,住在同一座大院的左鄰右舍按各家人數互相敬獻糖茶和年糖年餅,氣氛喜慶祥和,並互祝新的一年甜甜蜜蜜、和和順順、早發大財;出行茶就是新的一年裏家人第一次出遠門、上學、上班要喝蜜糖茶,喻意:嘴甜好辦事。除此之外,福安人敬茶如神,在祭祀儀式中茶總是擺在最前頭。畲鄉人還有病逝帶茶歸的風俗:去世的老人手上要執一茶枝,據說茶枝一拂能使黑暗變光明,歸陰時好開路。茶還作爲定情信物,小夥子第一次到女方家,送一包茶葉,一包冰糖,要是女方家長樂意收下,這門親事就有七分成了。諸此種種,可見福安人愛茶敬茶的心理態勢。

流傳於民間的象徵型、生活型、藥用型的茶俗,還有藝術型、祈福型的茶道,都充分體現了福安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與追求。林語堂說:中國人最愛品茶。其實,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品茶習俗往往是茶文化最直接的體現。這些生活茶藝就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和取之不盡的茶文化的源頭。 根植於福安這片茶香飄溢的沃土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古老獨特、絢麗多彩的福安茶文化,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爲我們的茶藝節目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茶藝與繪畫、音樂、文學、舞蹈一樣,雖形式不同,但都力求表達一種思想。茶藝的主題與核心透過泡茶者傾情演繹表達出來。自九十年代初福安市連續舉辦兩屆“中國(閩東)福安國際茶文化交流會”以來,歷經十餘載,我們茶藝團按各種茶藝自身的技術要求進行編創、移植、改編,形成了一系列茶藝節目。有:茉莉茶藝、烏龍茶藝、禪茶藝、畲族新娘茶藝、畲漢新娘茶茶俗、畲族寶塔茶茶俗表演等。組合成一臺集茶歌、茶舞、茶藝、茶俗於一體的茶藝晚會。以這種茶藝晚會的形式接待到當地指導工作的專家、洽談商貿的外賓,高雅而獨特。茶藝團還多次受邀到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福州、武夷山等地演出,爲宣傳福安,發展經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然而,坦洋工夫紅茶應該以怎樣的形式呈現於舞臺,它獨具的內涵和獨特的魅力應當用怎樣的手法表現出來呢?早期,坦洋紅茶的沖泡是用一套黑瓷燙金梅花圖案的樸實穩重的咖啡茶具,配上茶匙、糖夾和黑色脫胎百福茶盤,由茶藝小姐分到各桌上衝泡來完成的。表演前茶藝小姐在後臺燙杯,溫壺,用茶量按一人5克計,一桌30克上等紅茶。在壺中泡好,糖罐內盛放滿方糖,奶杯裏泡勻咖啡伴侶。這些都備好後裝入茶盤,茶藝小姐們身穿暗色素雅的印花絲絨旗袍,右手將茶盤高高托起,左手護着茶盤邊沿,魚貫而出,分成一人一桌,按“鳳凰三點頭”的招式,分三輪(每杯三次)將紅茶湯注入茶杯,按西式咖啡茶禮擺放好杯、託和茶匙,恭恭敬敬地獻給每位賓客,而後,再禮貌地依次爲需要調飲的客人添上方糖和咖啡伴侶。這套茶藝親切、溫馨,樸實無華。

隨着國家經濟文化的發展與繁榮,人們的文化生活要求、藝術欣賞、審美能力不斷提高,先前的泡法延續多年,顯得陳舊乏味,推陳出新迫在眉睫。更何況坦洋工夫曾經有着輝煌的歷史,榮登英國女皇下午茶的大雅之堂,獲得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金獎而名噪歐羅巴洲。作爲聞名遐邇的坦洋工夫紅茶故鄉的茶文化人,沒有爲坦洋工夫紅茶設計出一套獨具特色的茶藝,終究是個缺憾。爲了填補此項空白,帶着這個心結,我苦思冥想、探索、實驗,終於發現坦洋工夫紅茶可以佐以少量高度白蘭地酒進行參調,口味更加濃烈芬芳,且絲毫無損於紅茶高貴醇香的品質。設計出由內到外,由中到西,循序漸進的泡法,不正彰顯出當年坦洋工夫從白雲山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獨特魅力與嬌容? 美稱“紅衣佳人”的坦洋工夫紅茶,其外形條索,緊結圓直,色澤烏潤,茶毫細細,略顯金黃,香氣高爽,湯色明亮,滋味醇厚,適於清飲。也可調成檸檬茶、奶茶、玫瑰紅茶、冰紅茶,還可以用濃香型的高度醇酒調配成奶酒茶。初步設計好的方案得到領導的支援後,我立即趕赴省城配齊一套頗爲滿意的、非常適合表演紅茶藝的、格外別緻的歐式咖啡茶具,另外還加入了6個與其花色幾近一般的中式茶盞。這以後就開始埋頭不斷調試茶、湯、料的比例,琢磨表演的招式、手法,甚至於每個茶具的起落放置都力求合理、美觀又協調。這期間,我和團裏的兩位茶藝同仁從影視資料中拷下英式晚禮服的照片,請來美術老師根據意圖畫出服裝設計稿,並送往省城藝術服裝店製作,許多貼花、花邊裁縫做不出來的,我就自己動手縫上。我們又一起選擇伴奏音樂,購來一張歐式玻璃桌,旁邊置放一個酒瓶架,上面擺放一籃非常真的裝飾瓜果……。經過近兩個月演練,一套完整而有新意的坦洋紅茶茶藝終於可以登臺了。這個節目有一個主泡茶藝小姐,一⑷[方糖入盞]把高度濃香型醇酒澆在方糖上,點燃片刻,放入杯中

⑸[注茶敬客]助泡小姐捧杯,主泡小姐起身走在前面,將一杯杯醇香奶酒茶恭敬地獻給嘉賓。這種調飲法,能使紅茶的香氣更加濃烈芬芳,茶香、奶香、酒香相容並蓄讓您刻骨銘心。在哪裏品飲此茶,便難以忘卻那個地方……

⑹[盡杯謝客]坦洋紅茶表演禮畢

茶藝美學是一個綜合的體系,吸納了衆多的文化基因。每種茶可以採用不同的茶具,不同的泡法,但都必須掌握一個核心:享用好這泡茶,讓它達到最佳的沖泡效果,最佳的口感,最佳的觀感。坦洋工夫紅茶還可以沖泡成玫瑰紅茶、香檳紅茶等等。茶文化的興起促進了茶產業的發展,而茶經濟的發展又向茶藝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茶文化是個發展的大舞臺,還有很大的空間留待你我去不斷地發掘、探討和創新。

哪些茶具有哪些特色

【玻璃茶具】

在現代,玻璃器皿有較大的發展。玻璃質地透明,光澤奪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態各異,用途廣泛,玻璃杯泡茶,茶湯的鮮豔色澤,茶葉的細嫩柔軟,茶葉在整個沖泡過程中的上下穿動,葉片的逐漸舒展 等,可以一覽無餘,可說是一種動態的藝術欣賞。特 別是沖泡各類名茶,茶具晶瑩剔透。杯中輕霧縹緲,澄清碧綠,芽葉朵朵,亭亭玉立,觀之賞心悅目,別有風趣。而且玻璃杯價廉物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玻璃器具的缺點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燙手。

【搪瓷茶具】

搪瓷茶具以堅固耐用,圖案清新,輕便耐腐蝕而著稱。它起源於古代埃及,以後傳入歐洲。但現在使用的鑄鐵搪瓷始於19世紀初的德國與奧地利。搪瓷工藝傳入我國,大約是在元代。

明代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年), 我國創制了琺琅鑲嵌工藝品景泰藍茶具,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 景泰藍從宮廷流向民間,這可以說是我國搪瓷工業的肇始。

我國真正開始生產搪瓷茶具,是本世紀初的事,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在衆多的搪瓷茶具中,潔白、細膩、光亮,可與瓷器媲美的仿瓷茶杯;飾有網眼或彩色加網眼,且層次清晰,有較強藝術感的網眼花茶杯;式樣輕巧,造型獨特的鼓形茶杯和蝶形茶杯;能起保溫作用,且攜帶方便的保溫茶杯,以及可作放置茶壺、茶杯用的加彩搪瓷茶盤,受到不少茶人的歡迎。但搪瓷茶具傳熱快,易燙手,放在茶几上,會燙壞桌面,加之“身價”較低,所以,使用時受到一定,一般不作居家待客之用。

【陶土茶具】

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發明。最初是粗糙的土陶,然後逐步演變爲比較堅實的硬陶,再發展 爲表面敷釉的釉陶。宜興古代製陶頗爲發達,在商周 時期,就出現了幾何印紋硬陶。秦漢時期,已有釉陶的燒製。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興紫砂茶具,早在北宋 初期就已經崛起,成爲別樹一幟的優秀茶具,明代大爲流行。紫砂壺和一般陶器不同,其裏外都不敷釉, 採用當地的紫泥、紅泥、團山泥摶制焙燒而成。由於 成陶火溫較高,燒結密緻,胎質細膩,既不滲漏,又有肉眼看不見的氣孔,經久使用,還能汲附茶汁,蘊蓄茶味;且傳熱不快,不致燙手;若熱天盛茶,不易酸餿;即使冷熱劇變,也不會破裂;如有必要,甚至還問直接放在爐竈上煨燉。紫砂茶具還具有造型簡練大 方,色調淳樸古雅的特點,外形有似竹節、蓮藕、鬆段和仿商周古銅器形狀的。《桃溪客語》說“陽羨(即宜 興)瓷壺自明季始盛,上者與金玉等價。”可見其名貴。明文震享《長物志》記載:“壺以砂者爲上,蓋既不 奪香,又無熟湯氣。”

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先後山現了兩位卓越的紫砂工藝大師——龔春(供春)和他的徒弟時大彬。龔 寺幼年曾爲進士吳頤山的書僮,他天資聰慧,虛心好學,隨主人陪讀於宜興金沙寺,閒時常幫寺里老和尚摶坯制壺。傳說寺院裏有銀杏參天,盤根錯節,樹瘤多姿。他朝夕觀賞.乃摹擬樹瘤,捏製樹瘤壺,造型獨特,生動異常。老和尚見了拍案叫絕,便把平生制壺 技藝傾囊相授,使他最終成爲著名制壺大師。供春的製品被稱爲“供春壺”,造型新穎精巧,質地薄而堅實,被譽爲“供春之壺,勝如金玉”。“栗色暗暗,如古金石;敦龐用心,怎稱神明”。時大彬的作品,突破了 師傅傳授的格局而多作小壺,點綴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飲茶品茗的趣味。因此當時就有十分推崇的詩句:“千奇萬狀信手出”,“宮中豔說大彬壺”。清代紫砂茶具,在前人的基礎上更有發展。其中以清初陳鳴遠和嘉慶年間楊彭年製作的茶壺尤其馳名於 世。陳鳴遠製作的茶壺,線條清晰,輪廓明顯,壺蓋有行書“鳴遠”印章,至今被視爲珍藏。楊彭年的製品, 雅緻玲瓏,不用模子,隨手捏成,天衣無縫,被人推爲“當世傑作”。當時江蘇溧陽知縣陳曼生,癖好茶壺,工於詩文、書畫、篆刻,特意到宜興和楊彭年配合制壺。陳曼生設計,楊彭年製作,再由陳氏鐫刻書畫。其 作品世稱“曼生壺”。一直爲鑑賞家們所珍藏。清代宜 興紫砂壺壺形和裝飾變化多端,千姿百態,在國內外 均受歡迎,當時我國閩南、潮州一帶煮泡工夫茶使用的小茶壺,幾乎全爲宜興紫砂器具,17世紀,中國的 茶葉和紫砂壺同時由海船傳到西方,西方人稱之爲“紅色瓷器”。早在15世紀,日本人來到中國學會了制壺技術,他們所仿製的壺,至今仍爲日本人民視爲珍品。

名手所作紫砂壺造型精美,色澤古樸,光彩奪目,成爲美術作品。過去有人說,一兩重的紫砂茶具,價值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明代張岱《陶庵夢憶》中說:宜興罐以龔春爲上,一砂罐,直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無愧色。名貴可想而知。

近年來,紫砂茶具有了更大發展,新品種不斷涌現,如專爲日本消費者設計的藝術茶具,稱爲“橫把壺”,按照日本人的愛好,在壺面上到寫精美書法的佛字,成爲日本消費者的品茗佳具。 目前紫砂茶具品種已由原來的四五十種增加到 六百多種。例如,紫砂雙層保溫杯,就是深受羣衆歡 迎的新產品。由於紫砂泥質地細膩柔韌,可塑性強,滲透性好,所以燒成的雙層保溫杯,用以泡茶,具有 色香味皆蘊,夏天不易變餿的特性。這種杯容量爲250毫升,因是雙層結構,開水入杯不燙手,傳熱慢,保溫時間長。造型多種多樣,有瓜輪型的、蝶紋型的,還有梅花型、鵝蛋型、流線型等。藝人們採用傳統的 篆刻手法,把繪畫和正、草、隸、籠、篆各種裝飾手法施用在紫砂陶器上,使之成爲觀賞和實用巧妙結合的產品。

紫砂壺的創作者,相傳是明代宜興金砂寺一個不著名的寺僧,他選紫砂細泥捏成圓形坯胎,加上 嘴、柄、蓋,放在窯中燒成。有一把失蓋的樹癭壺,造 型精闢,現存北京歷史博物館,足供春唯一的傳品,但也有人疑爲贗品。自明代供春(龔春)模仿老銀杏樹癭製成“供春壺”而聞名後,相繼出現的制壺大師 有明萬曆的董翰、趙樑、文暢、時朋“四大名家”,後有時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妙手”,清代有陳鳴遠、楊彭年、楊風年兄妹和邵大亨、黃玉麟、程壽珍、俞國良等。近代有顧景舟、朱可心、蔣蓉等人,顧景舟近作 提璧壺和漢雲壺,系出國禮品。青年藝人也是人材輩出。

紫砂茶具式樣繁多,所謂“方非—式,圓不一相”。在紫砂壺上雕刻花鳥、山水和各體書法,始自晚 明而盛於清嘉慶以後,並逐漸成爲紫砂工藝中所獨 具的藝術裝飾。不少著名的詩人、藝術家曾在紫砂壺 上親筆題詩刻字。《砂壺圖考》曾記鄭板橋自制一壺, 親筆刻詩云:“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飢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兩三寸水起波濤”。

評價一套茶具,首先應考慮它的實用價值。一套茶具只有具備了容積和重量的比例恰當,壺把的提用方便,壺蓋的周圍合縫,壺嘴的出水流暢,色地和圖案的脫俗和諧,整套茶具的美觀和實用得到融洽 的結合,才能算做一套完美的茶具。宜興茶具使有這些特點。

紫砂茶具不僅爲我國人民所喜愛,而且也爲海 外一些國家的人民所珍重。早在15世紀,日本、葡萄牙、荷蘭、德國、英國的陶瓷工人就先後把中國的紫 砂壺作爲標本加以仿造。18世紀初,德國人約·佛 ·包特格爾,不僅製成了紫砂陶,而且 在1908年還寫了一篇題爲《硃砂瓷》的論文。本世紀初,紫砂陶曾在巴拿馬、倫敦、巴黎的博覽會上展出, 並在1932年的芝加哥博覽會上獲獎,爲中國陶瓷史 增添了光彩。

【金屬茶具】

金屬用具是指由金、銀、銅、鐵、錫等金屬材料製作而成的器具。它是我國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早在公元前18世紀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的1500年間,青銅器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先人用青銅製作盤、盛水,製作爵、尊盛酒,這些青銅器皿自然也可用來盛茶。

自秦漢至六朝,茶葉作爲飲料已漸成風尚,茶具也逐漸從與其它飲具共享中分離出來。大約到南北朝時,我國出現了包括飲茶器皿在內的金屬器具。到隋唐時,金屬器具的製作達到高峯。

本世紀80年代中期,陝西扶風法門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謂是金屬茶具中罕見的稀世珍寶。但從宋代開始,古人對金屬茶具褒貶不一。元代以後,特別是從明代開始, 隨着茶類的創新,飲茶方法的改變,以及陶瓷茶具的興起,才使金屬茶具逐漸消失,尤其是用錫、鐵、鉛等金屬製作的茶具,用它們來煮水泡茶,被認爲會使“茶味走樣”,以致很少有人使用。但用金屬製成貯茶器具,如錫瓶、錫罐等,卻屢見不鮮。這是因爲金屬貯茶器具的密閉性要比紙、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較好的防潮、避旋旋光性能,這樣更有利於散茶的保藏。因此,用錫製作的貯茶器具,至今仍流行於世。

精美茶具裝點空間

對許多人來說,茶與咖啡不只是簡單的解渴飲料,它更是生活中一個美麗的銜接。注重居室生活品位的人們,對咖啡杯和各種茶具的收藏也是另一種裝點空間的方法。   一般而言,杯器可因不同的用途而有不同的款式。如意大利的專用咖啡杯較爲小巧,杯口亦較窄,這樣才能留存濃醇的咖啡口感。而紅茶杯的杯緣較寬,以使茶葉有舒展的空間,同時也能觀賞茶葉舒展的美感。一般的咖啡杯容量約在200-230毫升之間,而歐美家庭用早餐的咖啡、牛奶杯,形如馬克杯,容量較大些。咖啡杯的內壁最好選擇簡單的淡色系,杯子才能映襯出咖啡的色澤。   杯器的材質可分爲陶及瓷,兩者保溫效果相差不多,市場上的骨瓷杯則含有動物的骨灰,保溫效果極好,但一般家庭很少使用。   用杯器裝點居室,不僅可將杯子單擺在餐桌、茶几上,成套地擺放在透明的櫥櫃裏,或是幾組不同的杯器結合使用,利用不同的色彩與質感對比,再搭配新鮮的水果,嬌豔的鮮花、絢麗的檯布,讓你有個品茶、喝咖啡的好心情。

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差異

1、教育理念差異

中國偏重於灌輸式教育,而美國大學更看重實踐以及實踐過程中的創造性思維。所以國內的學生往往有驚人的記憶能力和良好的數學基礎,這也是中國學生能在應試教育中取得佳績的原因。

而美國的高等教育更多地要求學生去參與、實踐、創造,許多課程都安排有案例學習與討論的時間以及學生進行案例分析與陳述等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活動,讓學習化被動爲主動,能更多的激發學生的自有意識和思考。

2、文化差異

西方文化注重人性的自然屬性,社會要尊重人;而中國文化注重的是人的社會屬性,強調人要服從社會。這主要是因爲古代中國的文明是典型的大河文化,屬農耕文明;西方文明是海洋文化,屬商業文明。

3、農村人口差異

西方國家農村人口總量少,中國農村人口總量多。

西方國家地廣人稀,資源豐富,可利用空間大,容易謀生。美國和加拿大的國土面積與中國相當,但是它們的人口數量分別是3.1億多和0.3億多,分別不到中國的四分之一和四十分之一。

4、經濟上的差異

西方的是資本主義經濟,中國的是社會主義經濟。

5、制度上的差異

不管是歐洲還是美國,他們的文化和治理傳統一直以來都是傾向於把地方、局部、政黨、個人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這種歷史和傳統中必然會生長出分權、制衡、普選、私有制等屬於資本主義範疇的制度。因而,資本主義制度產生在西方並在西方得到充分發展,說到底是由西方的歷史、傳統和文化決定的。

而中國強調集中統一,就必然將國家、、全局、集體置於較高的位置,要求地方、局部、個人服從前者。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專家:我國與西方國家城市化存在五大差異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西方國家的根本差異決定中國不能走西方道路

茶具都包括些什麼,什麼材料的茶具好

茶具配置參照傳統烏龍茶沖泡“四寶”配置,“孟臣罐”爲紫砂壺,若琛杯是景德鎮的白瓷杯。茶盤、圓形茶盤、茶壺、茶船、品茗杯、杯託、煮水器、茶荷、茶匙筒、茶樣罐、水盂、茶巾、泡茶巾 工夫茶最講究的第一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別也在於茶具。據說陸羽所造茶器,凡二十四事。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種。這就是: 一、茶壺 潮州土語叫做“衝罐”,也有叫做“蘇罐”的,因爲它出自江蘇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選擇茶壺,好壞標準有四字訣,日:“小、淺、齊、老”。二、茶杯茶杯的選擇也有個四字訣:小、淺、薄、白。三、茶洗形如大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工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個用以浸衝罐,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四、茶盤茶盤是用來盛茶杯的,也有各種款式,圓月形、棋盤形……等等。但不管什麼式樣,最重要也是四字訣:寬、平、淺、白。五、茶墊比茶盤小,是用來置衝罐的,也有各種式樣,但總之要注意到"夏淺冬深"。六、水瓶與水鉢作用一樣,都是用以貯水烹茶的。水瓶,修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種束頸有嘴,飾以螭龍,名叫螭龍樽的也不錯。(螭龍,潮州土話叫做“錢龍”,潮州話是雙聲疊韻的,錢、螭就是疊韻字,即是壁虎。)水鉢,也是用來貯水以備烹茶的,大小均相等於一個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七、龍缸大龍缸類似庭中栽種蓮花之蓮缸,或較小些。用以貯存大量的泉水。八、紅泥小火爐“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可見古人是用紅泥小火爐溫酒的,自然那是在北方。九、砂跳“砂跳”,潮安楓溪做的最著名,俗稱“茶鍋”,是用砂泥製成的,很輕巧,水一開,小蓋子會自動掀動,發出一陣陣的聲響。這時的水沖茶剛剛合適。至於用鋼鍋,鋁鍋來煮水沖茶的,雖然也無不可,可是金屬的東西,用以煮水沖茶畢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十、羽扇與鋼筷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時既須用勁,又不可煽過爐門左右,這樣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對客人的尊敬。所以,特製的羽扇不但有利於“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潔白鵝翎編成的扇,大不 過掌,竹柄絲穗的精雅,襯托着紅、綠、白……各種顏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濃茶,自然別有風趣。鋼筷則不但爲了鉗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雙手保持清潔。 從古至今,我國飲茶用的器具種類繁多,各式各樣,因民族、地區不同,千差萬別。 古代茶具,除陶器、瓷器外,還有石器、竹器、木器、錫器、銅器、漆器、銀器、金器、玉器、水晶、瑪瑙等。茶具上繪畫有各式各樣的精美圖案,品茶時就多了一種美的享受。 現代茶具,有聞名中外的江蘇宜興紫砂茶具和江西景德鎮的白瓷、青瓷茶具等。市場上常見的上品瓷茶具有景德鎮的青花、粉彩、顏色彩茶具及禹縣多紅茶具,龍泉青瓷茶具、醴陵釉下彩茶具、唐山新彩茶具、廣州新彩茶具等;陶茶具有宜興紫砂茶具、磁州窯剔花茶具、四川榮昌茶具等。除陶瓷茶具外,現在還選用玻璃茶杯、搪瓷茶杯、塑料茶杯等,有些家庭還喜歡用鋁、錫、不鏽鋼等金屬茶具。一般內地人家喜歡用陶、瓷茶具;而青藏地區,藏胞無論用餐、飲茶,均用一種叫“貢碗”的小碗。“貢碗”使用十分講究,主要是憑藉碗的圖案及花色來區別飲者的社會地位;臺灣人現流行以麥飯石製成茶具使用。 泡茶不理想的茶具 茶具的種類繁多,但從科學角度而言,金屬茶具、搪瓷茶具、塑料茶具和保溫杯泡茶,一般講是不理想的。 含金、銀、鉛、銅量高的金屬茶具,因磨損等原因,透過沏茶喝茶,會使人體對這些金屬成分的吸收量增加,於人體健康不利。 搪瓷茶具,雖有不易炸裂耐用等優點,但沏茶效果不佳,特別是搪瓷碰破露出鐵皮時,更會影響泡茶質量,會使茶水失去原味,色澤發黃,帶有熟湯氣。 塑料杯泡茶,經沸水沖泡後,常有一些異味物質或有害物質溶出,既影響茶味,也不利於人的健康。 塑料茶具[Plastic tea set] 用塑料壓制成的茶具。其主要成分是樹脂等高分子化合物與配料。塑料茶具色彩鮮豔,形式多樣,質輕,耐腐。但用其泡茶常會產生“水悶氣”,影響茶質。 保溫瓶、杯泡茶,由於溫度一直保持較高,使芳香物質很快揮發掉,減少了喝茶應有的芳香;同時高溫還能使茶多酚等浸出過多,使茶湯色濃,味苦澀,並有悶熟感。特別是保溫杯泡綠茶,會使茶湯帶悶熟味,使色澤變黃,失去茶香味。

不同茶用什麼茶具

問題一:爲什麼喝不同的茶要用不同類型的茶具 喝茶使用不同的茶器,對於不講究的人來說是多此一舉,對於有喝茶習慣的人來說是平常事。 有個朋友給他爹買了斤大紅袍,他爹拿去工地用保溫杯泡來喝。這屬於不講究的。 雖然泡出來都是茶水,但與用工夫茶具泡出來的相比,說不好聽點,有些可惜了。 我列出幾種不同的茶來講講,也許題主就會明白了。 綠茶:綠茶用玻璃杯沖泡可以觀茶葉在熱水中漸漸舒展開,在水中游動,很美,算是一種茶趣吧。玻璃杯出來的茶湯口感,比較清、鮮、甜。但用蓋碗或紫砂壺沖泡,就看不到那美美的芽葉,還有這二者的容量都沒玻璃杯大,所以沖泡出來的茶湯會玻璃杯出來的茶湯濃郁些,而且三泡之後就會變淡許多。 紅茶:很多人喜歡那種帶有過濾膽的玻璃茶具,至於爲什麼,我想還是圖它方便吧,適合在辦公室飲,一個玻璃茶具+一個杯就可以喝了。不過我自己就用蓋碗泡紅茶,還是那句話,出水快,看葉底看的清楚,聞葉底能聞的準。至於口感,用玻璃杯與用蓋碗出來的茶湯;玻璃茶具入水量比蓋碗多,前兩衝會濃郁些,後面加水就沒前面濃郁(當然,如果出水快點,就不會)。而用蓋碗,從濃至淡,起碼得五衝,好茶是需要慢飲的,再說,我們又不急。說到紅茶,那就多說幾句吧,一些店家很喜歡告訴客人泡紅茶要多少多少度水,沒錯,我說的是金駿眉。其實只要製茶工藝到位,根本不怕開水沖泡。我們審評紅茶時,基本是幾個蓋碗同時沖泡,開水沖泡,好的紅茶不怕開水。只有那些做的不好的紅茶才怕開水泡。因爲衝下去,各種缺點就出來了。所以店家會告訴要用什麼80度,90度的開水泡,無非是爲了掩蓋缺點罷了。 鐵觀音、巖茶、鳳凰單樅:衝這三種茶基本是用紫砂壺或蓋碗。說下這兩的區別。紫砂壺散熱慢,所以保溫性強點,茶湯味道更加醇厚些,但香氣被蓋子吸收,還有需要注意的是,紫砂壺容易把茶悶了,時間把握不好,會影響口感。用蓋碗,能泡出它原味的口感,各方面層次分明,所以我們在試茶樣時,都是用蓋碗,方便聞香,能夠準確的評出一泡茶的優缺點,但保溫性沒有紫砂好。有心情有情趣養壺就用紫砂,想專注於茶,就用蓋碗。 普洱:因爲我平時是與巖茶接觸的多,對普洱的瞭解不夠,所以說的可能有點不對的地方,望指教。蓋碗和紫砂壺同樣適合泡普洱,各有特性。但我個人覺得普洱還是用紫砂沖泡適合些,前面說了,紫砂散熱慢,保溫性強。普洱,尤其是多年的普洱,需要用高溫的水沖泡,才能發揮出普洱茶湯的魅力,而且紫砂會有點“修飾”的作用,把那些不好的雜味去掉。不過如果要試一泡普洱,用蓋碗能確切的反應出茶的好壞,不失真。有的人比較挑剔,生茶用蓋碗,熟茶用紫砂。還有的茶客喜歡用鐵壺或銀壺來煮茶。 以上就是幾種不同茶用不同茶器的區別,純屬個人平時喝茶出的感受,不代表一切。 說完沖泡的茶器,現在說杯子,杯子不過是盛茶湯的物件,用什麼杯子其實都一樣。 但如果你喜歡觀湯色,用白瓷杯,追求清透用福建德化高白瓷,追求精緻美感用景德鎮。 如果你有心思養杯子,就用汝瓷。如果你喜歡一個人喝茶,又喜歡大碗喝,用建盞。 還有其他工藝的杯子就不一一介紹了。 最後我想說,喝茶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不需要太刻意。更別被那些所謂專家口中的茶文化忽悠。 他們能把茶講的雲裏霧裏,茶在他們口中能被神化。 我眼中的茶文化是讓茶與生活應該越來越近。

問題二:泡各種茶分別適合用什麼茶具? 招待客人,好茶、好水及講究的沖泡方法,再加上精緻適宜的茶具,會更別有一番風味,使熱鬧氣氛大增。研究指出,用不同質地的茶具沖泡同一種茶,會出現不同的色澤和味道,故不同的茶類應用不同的茶具沖泡。

高檔的名優茶,特別是綠茶,應用透明的玻璃杯沖泡。邊沖泡,邊觀賞茶色茶形,邊飲用,別有一番情趣。

普通綠茶,可用瓷器茶杯或茶壺沖泡;茉莉花茶,可採用蓋碗茶的形式沖泡飲用。

紅茶,特別是紅碎茶,宜用高玻璃杯沖泡,使紅豔的茶湯更加誘人。紅茶,也可以用茶壺沖泡後,用咖啡杯飲用。飲用時可隨意加糖或奶,類似飲用咖啡,別有一番“洋”味。高檔紅茶,也可放入到鈞紅、祭紅或廣彩茶具等裝飾豔麗的茶具中沖泡。

烏龍茶,宜用紫砂茶具沖泡後,用小茶杯飲用,烏龍茶也可選用暖色瓷茶具沖泡,以沸水沖泡後加蓋,可保留濃郁的茶香

問題三:不同茶類對茶具有什麼不同的要求?求答案 茶具要按照不同的茶葉類別來選用,只有選擇合適的茶具,才能沖泡出醇香的好茶。

據天津市茶葉協會譚肇榮祕書長介紹,根據製造方法不同和品質上的差異,茶葉基本可分爲綠茶、紅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類。綠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等特點,以龍井茶、碧螺春等茶爲代表;紅茶是一種全發酵的茶,主要有小種紅茶、紅碎茶等;青茶既有綠茶的鮮濃,又有紅茶的甜醇,有烏龍茶、大紅袍、鐵觀音等品種;白茶的口感相對較淡,有保健功能,包括白牡丹、安吉白茶等;黃茶芽葉細嫩,香味鮮醇,君山銀針屬於黃茶;黑茶屬後發酵的茶,有普洱茶、六堡茶等品種。

據介紹,茶具應按照不同的茶葉類別選用,如果品飲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等細嫩名優綠茶,可用透明玻璃杯沖泡,以顯示其獨特的品質特色,此外還可選用白色瓷杯沖泡飲用;飲用紅碎茶,一般用瓷壺或紫砂壺沖泡;飲用青茶則重在“啜”,宜用紫砂茶具泡茶;飲用白茶,宜用白瓷壺杯具沖泡;飲用黃茶,宜用奶白或黃釉瓷及黃橙色有蓋壺杯具,以防止香氣散失;沖泡黑茶,宜選擇粗獷、大氣的茶具,一般用厚壁紫陶壺或如意杯沖泡;飲用普通花茶,則用瓷壺沖泡,可得到較理想的茶湯,保持香味;飲用袋泡茶,可用白瓷杯或瓷壺沖泡。

另外茶具大小應適宜,茶具太大載熱量大,容易燙熟茶葉,影響茶湯的色、香、味。茶壺容量以200毫升、茶杯容量以150毫升爲宜。

問題四:不同茶具泡綠茶有什麼講究 1:瓷杯品綠茶

瓷杯品綠茶適於泡飲中高檔綠茶,如一、二級炒青綠茶、珠茶綠茶、烘青綠茶、曬青綠茶之類,重在適口、品味或解渴。一般先觀察茶葉的色、香、形後,入杯沖泡。可取“中投法”或“下投法”,用95--100℃初開沸水沖泡,蓋上杯蓋,以防香氣散逸,保持水溫,以利茶身開展,加速下沉杯底,待3―5分鐘後開蓋,嗅茶香,嘗茶味,視茶湯濃淡程度,飲至三開即可。這種泡飲法用於客來敬茶和辦公時間飲茶較爲方便。

杯泡法,茶葉與水的比例,因人口味而定,一般以200cc水泡3克茶爲適中。喜濃飲者可略多加茶,喜淡飲者可略少加茶。

綠茶品飲與綠茶茶具2:玻璃杯品綠茶

玻璃杯泡綠茶,適於品飲細嫩的名貴綠茶,便於充分欣賞名茶的外形、內質。

泡飲之前,先欣賞幹綠茶的色、香、形。取一杯之量的茶葉,置於無異味的潔白紙上,觀看茶葉形態。名茶的造型,因品種不同,或條、或扁、或螺、或針……欣賞綠茶製作工藝,察看綠茶茶葉色澤,或碧綠,或深綠,或黃綠,或多毫……,再幹嗅綠茶中香氣,或奶油香,或板栗香,或鍋炒香,或不可名狀的清鮮茶香……充分領略各種名茶的地域性的天然風韻,稱爲“賞茶”。然後進入沖泡。

採用透明玻璃杯泡飲細嫩名綠茶,便於觀察茶在水中的緩慢舒展、遊動、變幻過程,人們稱其爲“綠茶舞”。泡綠茶的具體操作,可視綠茶條的鬆緊不同,分別採用兩種沖泡法,一是沖泡外形緊結重實的名茶,如龍並綠茶、碧螺春綠茶、都勻毛尖綠茶、蒙頂甘露綠茶、廬山雲霧綠茶、福建蓮芯綠茶、凌雲白毫綠茶、涌溪火青綠茶、高橋銀峯綠茶、蒼山雪綠綠茶等,可用“綠茶上投法”。即洗淨茶杯後,先將85―90℃開水衝入杯中,然後取綠茶投入,一般不須加蓋,綠茶茶葉便會自動徐徐下沉,但有先有後,有的直線下沉,有的則徘徊緩下,有的上下沉浮後降至杯底;幹綠茶吸收水分,逐漸展開葉片,現出一芽一葉、二葉,單芽、單葉的生葉本色,芽似、劍,葉如旗;湯麪水氣夾着茶香縷縷上升,如雲蒸霞蔚,趁熱嗅聞茶湯香氣,令人心曠神怡;觀察茶湯顏色,或黃綠碧清,或乳白微綠,或淡綠微黃……隔杯對着陽光透視,還可見到湯中有細細茸毫沉浮游動,閃閃發光,星斑點點。綠茶茶葉細嫩多毫,湯中散毫就多,此乃綠茶嫩茶特色。這個過程稱爲溼看欣賞。

綠茶品飲與綠茶茶具3:茶壺泡綠茶

一般不宜泡飲細嫩名綠茶茶,因水多,不易降溫,會悶熟綠茶茶葉,使綠茶茶葉失去清鮮香味。壺泡法適於沖泡中低檔綠茶,這類茶葉中多纖維素,耐沖泡,茶味也濃。泡茶時,先洗淨壺具,取綠茶入壺,用100℃初開沸水沖泡至滿,3―5分鐘後即可酌入杯中品飲。飲茶人多時,用壺泡法較好,因不在欣賞茶趣,而在解渴,或飲茶談心,或佐食點心,暢敘茶誼。

客來敬茶是我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禮節,敬客一般以杯泡法較爲隆重。壺泡綠茶法,相對而言有些粗俗。有些地區,爲表達敬客心意,還在綠茶中放糖調飲,以示甜甜蜜蜜。

問題五:泡綠茶使用不同的茶具各自有什麼特點啊? 1:瓷杯品綠茶

瓷杯品綠茶適於泡飲中高檔綠茶,如一、二級炒青綠茶、珠茶綠茶、烘青綠茶、曬青綠茶之類,重在適口、品味或解渴。一般先觀察茶葉的色、香、形後,入杯沖泡。可取“中投法”或“下投法”,用95--100℃初開沸水沖泡,蓋上杯蓋,以防香氣散逸,保持水溫,以利茶身開展,加速下沉杯底,待3―5分鐘後開蓋,嗅茶香,嘗茶味,視茶湯濃淡程度,飲至三開即可。這種泡飲法用於客來敬茶和辦公時間飲茶較爲方便。

杯泡法,茶葉與水的比例,因人口味而定,一般以200cc水泡3克茶爲適中。喜濃飲者可略多加茶,喜淡飲者可略少加茶。

2:玻璃杯品綠茶

玻璃杯泡綠茶,適於品飲細嫩的名貴綠茶,便於充分欣賞名茶的外形、內質。

泡飲之前,先欣賞幹綠茶的色、香、形。取一杯之量的茶葉,置於無異味的潔白紙上,觀看茶葉形態。名茶的造型,因品種不同,或條、或扁、或螺、或針……欣賞綠茶製作工藝,察看綠茶茶葉色澤,或碧綠,或深綠,或黃綠,或多毫……,再幹嗅綠茶中香氣,或奶油香,或板栗香,或鍋炒香,或不可名狀的清鮮茶香……充分領略各種名茶的地域性的天然風韻,稱爲“賞茶”。然後進入沖泡。

待綠茶茶湯涼至適口,品嚐茶湯滋味,宜小口品啜,緩慢吞嚥,讓茶湯與舌頭味蕾充分接觸,細細領略名綠茶的風韻。此時舌與鼻並用,可從茶湯中品出綠茶嫩茶香氣,頓覺沁人心脾。此謂一開茶,着重品嚐茶的頭開鮮味與綠茶茶香,飲至杯中綠茶湯尚餘三分之一水量時(不宜一開全部飲幹),再續加開水,謂之二開綠茶。如若泡飲茶葉肥壯的名綠茶,二開綠茶湯正濃,飲後舌本回甘,餘味無窮,齒頰留香,身心舒暢。飲至三開,一般茶味已淡,續水再飲就顯得淡薄無味了。

二是泡飲茶條鬆展的名綠茶茶,如六安瓜片綠茶、黃山毛峯綠茶、太平猴魁綠茶、舒城蘭花綠茶等,如用“上投法”,綠茶茶葉浮於湯麪不易下沉。可用“中投法”,即在幹綠茶欣賞以後,取綠茶入杯,衝入90℃開水至杯容量的三分之一時,稍停二分鐘,待幹茶吸水伸展後再衝水至滿,此時綠茶茶葉或徘徊飄舞下沉,或遊移於沉浮之間,觀其茶形動態,別具茶趣。其他各項欣賞、品飲如前。

泡飲細嫩名綠茶茶,如用不透明的白瓷杯,當然亦可,但不能透視綠茶在杯中變化全貌,不能充分領略綠茶湯中茶趣,是一不足。

3:茶壺泡綠茶

一般不宜泡飲細嫩名綠茶茶,因水多,不易降溫,會悶熟綠茶茶葉,使綠茶茶葉失去清鮮香味。壺泡法適於沖泡中低檔綠茶,這類茶葉中多纖維素,耐沖泡,茶味也濃。泡茶時,先洗淨壺具,取綠茶入壺,用100℃初開沸水沖泡至滿,3―5分鐘後即可酌入杯中品飲。飲茶人多時,用壺泡法較好,因不在欣賞茶趣,而在解渴,或飲茶談心,或佐食點心,暢敘茶誼。

問題六:喝什麼茶用什麼茶具好?有什麼講究麼? 青瓷茶具 用來沖泡綠茶,更有益湯色之美。不過,用它來沖泡紅茶、白茶、黃茶、黑茶,則易使茶湯失去本來面目,似有不足之處。

白瓷茶具 適合沖泡各類茶葉。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裝飾典雅,其外壁多繪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飛禽走獸,人物故事,或綴以名人書法,又頗具藝術欣賞價值,所以,使用最爲普遍。

彩瓷茶具 在一定區域內,供民間飲茶使用。

選擇茶具,除了注重器具的質地之外,還應注意外觀的顏色。只有將茶具的功能、質地、色澤三者統叫協調,才能選配出完美的茶具。

陶瓷器的色鄲與胎或釉中所合礦物質成分密切相關,而相同的礦物質成分因其含量高低,也可變化出不同的色澤。陶器通常用含氧化鐵的粘土燒製,只是燒成溫度、氧化程度不同,色澤多爲黃、紅棕、棕、灰等顏色。而瓷器的花色歷來品種豐富,變化多端。

茶具的色澤主要指製作材料的顏色和裝飾圖案花紋的顏色,通常可分爲冷色調與暖色調兩類。冷色調包括藍、綠、青、白、廠、黑等色,暖色調包括黃、橙、紅、棕等色。茶具色澤的選擇主要是外觀顏色的選擇搭配。其原則是要與茶葉相配。飲具內壁以白色爲好,能真實反映茶湯色澤與明亮度。同時,應注意一套茶具中壺、盅、杯等的色彩搭配,再輔以船、託、蓋置,做到渾然一體。如以主茶具色澤爲基準配以輔助用品,則更是天衣無縫。各種茶類適宜選配的茶具色澤大致如下:

●名優綠茶:透色玻璃杯,應無色、無花、無蓋。或用白瓷、青瓷、青花瓷無蓋杯。

●花茶:青瓷、青花瓷等蓋碗、蓋杯、壺杯具。

●黃茶:奶白或黃釉瓷及黃橙色壺杯具、蓋碗、蓋杯。

●紅茶:內掛白釉紫砂、白瓷、紅釉瓷、暖色瓷的壺杯具、蓋杯、蓋碗或咖啡壺具。

●白茶:白瓷或黃泥炻器壺杯及內壁有色黑瓷。

●烏龍茶:紫砂壺杯具,或白瓷壺杯具、蓋碗、蓋杯。也可用灰褐系列炻器壺杯具。

你連花茶都覺得苦,看來你只適合和紅茶了。

茶的價格和衣服一樣,有高有底的。 回答者: xiao月下彩虹 | 一級 | 2010-9-15 22:09

鐵觀音屬於烏龍茶,性暖,並不傷胃~

既然胃不好就不要喝性寒的茶,比如白茶。

1、鐵觀音屬青茶(烏龍茶),性質溫涼,略具葉綠素、維生素C,茶鹼、咖啡

鹼約有3%。並不傷胃。

2、你們一家要是胃不好,建議喝紅茶。

手足易涼、體寒、胃部常感不適或有胃病的,喝紅茶是最好的。

因爲紅茶茶性溫,喝了有祛寒暖胃的功效。

3、茶具的選用要視茶而定,要“合適”。不同的茶選用不同的茶具。

4、你要是覺得花茶苦,可以適量加點蜂蜜。

5、你應該買什麼茶參照第2點。

比如:滇紅、祁紅、寧紅、越紅、湖紅、川紅、宜紅、閩紅(白琳功夫,

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紅碎茶等都是紅茶。

你飲用紅茶的時候,還可以在茶湯中加些牛奶和糖等。

紅茶不含葉綠素、維生素C。也因爲所含的咖啡鹼、茶鹼較少,故興奮神經

效能較低,不及綠茶。

6、茶的價錢依據茶的品質高低而定。 回答者: 花・後語 | 六級 | 2010-9-16 10:58...>>

問題七:喝什麼茶用什麼茶具好?有什麼講究麼? 沖泡茶葉,除了好茶、好水、還要有好的器皿。沖泡花茶,一般常用較大的瓷壺泡茶,然後斟入瓷杯飲用。炒青或烘青綠茶,多用有蓋瓷杯泡茶。烏龍茶宜紫砂茶具。西湖龍井、君山銀針、洞庭碧螺春則宜選用無色透明玻璃杯最爲理想。品茗綠茶類,不論用何種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則水量多,熱量大,容易使茶葉燙熟,影響茶湯的色香味。上班族常用保溫杯泡茶,這種杯只適合泡烏龍茶或紅茶不宜泡綠茶。

問題八:茶器配茶有三大原則 喝什麼茶用什麼樣的茶器 這是專業茶藝的說法,我們普通人生活上沒那麼講究,通常是拿個茶缸,放上一撮茶葉,倒上開水,蓋上蓋子,過十幾秒就可享用了。

問題九:喝什麼茶用什麼茶具好? 青瓷茶具 用來沖泡綠茶,更有益湯色之美。不過,用它來沖泡紅茶、白茶、黃茶、黑茶,則易使茶湯失去本來面目,似有不足之處。白瓷茶具 適合沖泡各類茶葉。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裝飾典雅,其外壁多繪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飛禽走獸,人物故事,或綴以名人書法,又頗具藝術欣賞價值,所以,使用最爲普遍。彩瓷茶具 在一定區域內,供民間飲茶使用。選擇茶具,除了注重器具的質地之外,還應注意外觀的顏色。只有將茶具的功能、質地、色澤三者統叫協調,才能選配出完美的茶具。陶瓷器的色澤與胎或釉中所合礦物質成分密切相關,而相同的礦物質成分因其含量高低,也可變化出不同的色澤。陶器通常用含氧化鐵的粘土燒製,只是燒成溫度、氧化程度不同,色澤多爲黃、紅棕、棕、灰等顏色。而瓷器的花色歷來品種豐富,變化多端。茶具的色澤主要指製作材料的顏色和裝飾圖案花紋的顏色,通常可分爲冷色調與暖色調兩類。冷色調包括藍、綠、青、白、廠、黑等色,暖色調包括黃、橙、紅、棕等色。茶具色澤的選擇主要是外觀顏色的選擇搭配。其原則是要與茶葉相配。飲具內壁以白色爲好,能真實反映茶湯色澤與明亮度。同時,應注意一套茶具中壺、盅、杯等的色彩搭配,再輔以船、託、蓋置,做到渾然一體。如以主茶具色澤爲基準配以輔助用品,則更是天衣無縫。各種茶類適宜選配的茶具色澤大致如下:●名優綠茶:透色玻璃杯,應無色、無花、無蓋。或用白瓷、青瓷、青花瓷無蓋杯。●花茶:青瓷、青花瓷等蓋碗、蓋杯、壺杯具。●黃茶:奶白或黃釉瓷及黃橙色壺杯具、蓋碗、蓋杯。●紅茶:內掛白釉紫砂、白瓷、紅釉瓷、暖色瓷的壺杯具、蓋杯、蓋碗或咖啡壺具。●白茶:白瓷或黃泥炻器壺杯及內壁有色黑瓷。●烏龍茶:紫砂壺杯具,或白瓷壺杯具、蓋碗、蓋杯。也可用灰褐系列炻器壺杯具

問題十:喝普洱茶用什麼茶具比較好? 紫砂壺與普洱茶,是上蒼賜給宜興和雲南得天獨厚的禮物,紫砂壺是普洱茶的最佳茶具,普洱茶是“蹲在”紫砂壺裏最久的茶,二者同具收藏的屬性;二者又皆具越用(陳)越新(香)“老而彌堅”的共性;二者完美的結合,給茶人帶來無邊的享受;二者融爲一體時,便具備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之說。

紫砂壺與普洱茶,一個是天然泥砂捏就,一個是野生葉芽捻成,在火與水的交流中,散發着大自然對人的恩澤。在時光的磨練中可以昇華,可以涅盤,全憑你的造化….

中國茶文化滲透包括儒、釋、道思想在內的中國文化的深厚傳統,所以中國人飲茶不僅追求美的享受,還要以茶自己的道德,求精神上的自節、自省、自律。因此真正會喝茶的人,都把賞壺作爲品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好茶需用好壺泡,茶壺一體纔有滋味,當茶與壺相伴的時候,茶爲壺增色,壺爲茶添味。茶與壺的合用,不僅使人陶醉於文化藝術中而心曠神怡,更使人增添了休養生息的真實感受。

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集詩詞、繪畫、雕刻、手工製造於一體的陶土工藝品。紫砂壺的產地在江蘇宜興,故又稱宜興紫砂壺。

紫砂壺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就是那位與西施一起退隱江湖的“陶朱公”,數來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不過,紫砂做成壺,那還是明武宗正德年間以後的事情,從此蔚成風氣,名家輩出,花色品種不斷翻新,五百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發展到今天,可謂巧奪天工,氣絕寰宇。

紫砂泥是紅泥(硃砂泥)、紫泥、團山泥(本山綠泥呈米)的總稱。這三種泥由於礦區、礦層分佈的不同,燒成時溫度稍有交差變化,則色澤變化多端,耐人尋味,妙不可思。紫砂泥色豐富多彩。其中以朱、紫、米黃三色爲紫砂器的本色,而朱有濃淡,紫又有深淺,黃則富有變化;如果辨色命名,則有鐵青、天青、粟色、豬肝、黯肝、紫銅、海棠紅、珠砂、水碧、沈香、葵黃、冷金黃、梨皮、香灰、青灰、墨綠、銅綠、鼎黑、棕黑、榴皮、漆黑……諸色。紫砂壺獨特的泥料,獨特的成型工藝,融和了造型、繪畫、詩文、書法、篆刻於一體,這些特點造就紫砂壺成爲一種兼具實用和監賞雙重價值的飲茶器具-宜興紫砂器。

“玉不琢不成器,壺不養不出神”,越是好紫砂壺,越能養出個名堂;越是名人名作,越容易養出精神。養壺的妙處在於不僅能使紫砂壺顯現真、善、美的靈光寶相,而且能使養壺者增加修養,使精神昇華,達到淡泊平和、超世脫俗的境界….

關於紫砂茶具的文獻記載始於北宋《宛陵集》,書中載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的描寫。南宋時紫砂陶就在國際上有了聲譽。到了元代紫砂陶的燒造工藝有一定的發展,並開始在紫砂壺上鐫刻銘文。在明代則有金沙寺僧和供春徒手製作紫砂陶茶具。紫砂茶具,造型簡練、大方,色澤淳樸、古雅。用其泡茶,使用的年代越久,壺身色澤就愈加光潤古雅,泡出來的茶湯也就越醇郁芳馨,甚至在空壺裏注入沸水都會有一股清淡的茶香。

據科學分析,紫砂壺確實保有茶湯原味的功能,它能吸收茶汁,而且具有耐冷耐熱的特性。紫砂陶是介於陶和瓷之間的屬半燒結精細陶器,表裏都不施釉。它既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又有一定的氣孔率;盛茶既不會滲漏,又有良好的透氣性。總括來說,紫砂陶有五大特點:

第一、紫砂陶是從砂錘鏈出來的陶,既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蘊。

第二、砂質茶壺能吸收茶汁,使用一段時日能增積茶鏽”,所以空壺裏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笫三、便於洗滌,日久不用,難免異味,可用開水泡燙兩三遍,然後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變。

第四、冷熱急變適應性強,寒冬臘月,注入沸水,不因溫度急......>>

行業知識:陶土茶具

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發明。最初是粗糙的土陶,然後逐步演變爲比較堅實的硬陶,再發展爲表面敷釉的釉陶。宜興古代製陶頗爲發達,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幾何印紋硬陶。秦漢時期,已有釉陶的燒製。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興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經崛起,成爲別樹一幟的優秀茶具,明代大爲流行。紫砂壺和一般陶器不同,其裏外都不敷釉,採用當地的紫泥、紅泥、團山泥摶制焙燒而成。由於成陶火溫較高,燒結密緻,胎質細膩,既不滲漏,又有肉眼看不見的氣孔,經久使用,還能汲附茶汁,蘊蓄茶味;且傳熱不快,不致燙手;若熱天盛茶,不易酸餿;即使冷熱劇變,也不會破裂;如有必要,甚至還問直接放在爐竈上煨燉。紫砂茶具還具有造型簡練大方,色調淳樸古雅的特點,外形有似竹節、蓮藕、鬆段和仿商周古銅器形狀的。《桃溪客語》說“陽羨(即宜興)瓷壺自明季始盛,上者與金玉等價。”可見其名貴。明文震享《長物志》記載:“壺以砂者爲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

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先後山現了兩位卓越的紫砂工藝大師——龔春(供春)和他的徒弟時大彬。龔寺幼年曾爲進士吳頤山的書僮,他天資聰慧,虛心好學,隨主人陪讀於宜興金沙寺,閒時常幫寺里老和尚摶坯制壺。傳說寺院裏有銀杏參天,盤根錯節,樹瘤多姿。他朝夕觀賞.乃摹擬樹瘤,捏製樹瘤壺,造型獨特,生動異常。老和尚見了拍案叫絕,便把平生制壺技藝傾囊相授,使他最終成爲制壺大師。供春的製品被稱爲“供春壺”,造型新穎精巧,質地薄而堅實,被譽爲“供春之壺,勝如金玉”。“栗色暗暗,如古金石;敦龐用心,怎稱神明”。時大彬的作品,突破了師傅傳授的格局而多作小壺,點綴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飲茶品茗的趣味。因此當時就有十分推崇的詩句:“千奇萬狀信手出”,“宮中豔說大彬壺”。清代紫砂茶具,在前人的基礎上更有發展。其中以清初陳鳴遠和嘉慶年間楊彭年製作的茶壺尤其馳名於世。陳鳴遠製作的茶壺,線條清晰,輪廓明顯,壺蓋有行書“鳴遠”印章,至今被視爲珍藏。楊彭年的製品,雅緻玲瓏,不用模子,隨手捏成,天衣無縫,被人推爲“當世傑作”。當時江蘇溧陽知縣陳曼生,癖好茶壺,工於詩文、書畫、篆刻,特意到宜興和楊彭年配合制壺。陳曼生設計,楊彭年製作,再由陳氏鐫刻書畫。其作品世稱“曼生壺”.一直爲鑑賞家們所珍藏。清代宜興紫砂壺壺形和裝飾變化多端,千姿百態,在國內外均受歡迎,當時我國閩南、潮州一帶煮泡工夫茶使用的小茶壺,幾乎全爲宜興紫砂器具,17世紀,中國的茶葉和紫砂壺同時由海船傳到西方,西方人稱之爲“紅色瓷器”。早在15世紀,日本人來到中國學會了制壺技術,他們所仿製的壺,至今仍爲日本人民視爲珍品。

名手所作紫砂壺造型精美,色澤古樸,光彩奪目,成爲美術作品。過去有人說,一兩重的紫砂茶具,價值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明代張岱《陶庵夢憶》中說:宜興罐以龔春爲上,一砂罐,直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無愧色。名貴可想而知。

近年來,紫砂茶具有了更大發展,新品種不斷涌現,如專爲日本消費者設計的藝術茶具,稱爲“橫把壺”,按照日本人的愛好,在壺面上到寫精美書法的佛字,成爲日本消費者的品茗佳具。

目前紫砂茶具品種已由原來的四五十種增加到六百多種。例如,紫砂雙層保溫杯,就是深受羣衆歡迎的新產品。由於紫砂泥質地細膩柔韌,可塑性強,滲透性好,所以燒成的雙層保溫杯,用以泡茶,具有色香味皆蘊,夏天不易變餿的特性。這種杯容量爲250毫升,因是雙層結構,開水入杯不燙手,傳熱慢,保溫時間長。造型多種多樣,有瓜輪型的、蝶紋型的,還有梅花型、鵝蛋型、流線型等。藝人們採用傳統的篆刻手法,把繪畫和正、草、隸、籠、篆各種裝飾手法施用在紫砂陶器上,使之成爲觀賞和實用巧妙結合的產品。

紫砂壺的創作者,相傳是明代宜興金砂寺一個不的寺僧,他選紫砂細泥捏成圓形坯胎,加上嘴、柄、蓋,放在窯中燒成。有一把失蓋的樹癭壺,造型精闢,現存北京歷史博物館,足供春的傳品,但也有人疑爲贗品。自明代供春(龔春)模仿老銀杏樹癭製成“供春壺”而聞名後,相繼出現的制壺大師有明萬曆的董翰、趙樑、文暢、時朋“四大名家”,後有時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妙手”,清代有陳鳴遠、

楊彭年、楊風年兄妹和邵大亨、黃玉麟、程壽珍、俞國良等。近代有顧景舟、朱可心、蔣蓉等人,顧景舟近作提璧壺和漢雲壺,系出國禮品。青年藝人也是人材輩出。

紫砂茶具式樣繁多,所謂“方非—式,圓不一相”。在紫砂壺上雕刻花鳥、山水和各體書法,始自晚明而盛於清嘉慶以後,並逐漸成爲紫砂工藝中所獨具的藝術裝飾。不少的詩人、藝術家曾在紫砂壺上親筆題詩刻字。《砂壺圖考》曾記鄭板橋自制一壺,親筆刻詩云:“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飢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兩三寸水起波濤”。

評價一套茶具,首先應考慮它的實用價值。一套茶具只有具備了容積和重量的比例恰當,壺把的提用方便,壺蓋的周圍合縫,壺嘴的出水流暢,色地和圖案的脫俗和諧,整套茶具的美觀和實用得到融洽的結合,才能算做一套完美的茶具。宜興茶具使有這些特點。

紫砂茶具不僅爲我國人民所喜愛,而且也爲海外一些國家的人民所珍重。早在15世紀,日本、葡萄牙、荷蘭、德國、英國的陶瓷工人就先後把中國的紫砂壺作爲標本加以仿造。18世紀初,德國人約·佛·包特格爾,不僅製成了紫砂陶,而且在1908年還寫了一篇題爲《硃砂瓷》的論文。本世紀初,紫砂陶曾在巴拿馬、倫敦、巴黎的博覽會上展出,並在1932年的芝加哥博覽會上獲獎,爲中國陶瓷史增添了光彩。

請教:茶具的擺放方法

一般講茶具的擺放要佈局合理,實用、美觀,注重層次感,有線條的變化。擺放茶具的過程要有序,左右要平衡,儘量不要有遮擋。如果有遮擋,則要按由低到高的順序擺放,將低矮的茶具放在客人視線的最前方。爲了表達對客人的尊重,壺嘴不能對着客人,而茶具上的圖案要正向客人,擺放整齊。 樓主照此斟酌吧。

如何選購紅茶茶具

紫砂壺從被燒造出來的那一刻起,便註定終身與茶結緣,不用來泡茶的紫砂壺就像失去生命的軀殼,沒有任何意義。這一點,在嗜茶者中早已形成共識。但隨着紫砂泥的日益稀少,想要選購一把稱心如意、高檔次、高品位的紫砂壺時,我們才驀然發現,昂貴的價格已經使紫砂壺成爲了一種投資品種,即便是數年前花千八百元就可以買到的普通紫砂壺,現如今的價位也水漲船高,飆升至萬元,更不用提名家燒製或年代久遠的紫砂壺了。據《寶藏》統計,目前紫砂壺拍賣成交價最高的是2002年香港佳士得一件清乾隆剔紅饕餮夔龍紋紫砂壺,該件作品以147.7萬港幣成交。因此如何鑑賞、保養紫砂壺,已經上升到了收藏投資的高度。紫砂壺的投資收藏也已成爲文人雅士對茶文化的另一種理解,不管深諳茶中之道者如何滔滔不絕的講述對茶道的理解,若無一把上好的紫砂壺,配以絕好的茶葉,這一切都缺乏了底蘊與信服度。愛茶者與賞茶之士可在把玩之間,細品那幽幽茶香,感受那份靜謐愜意。

紫砂壺購買三訣:精、真、準

現今投資紫砂壺,仍以優中選佳爲真諦。首先,品種要“精”。大師級作品仍是穩中有升,即使在紫砂壺市場低迷的2001年,當現代名家制的紫砂壺價格跌幅達20%時,大師級作品仍牢如磐石。例如已去世的大師顧景舟的茶壺價格,目前保持在10萬至20萬元。一些現代進階工藝師的精品,市場價格也在萬元之上,但助理工藝師的作品則只有千元左右,兩者的差距猶如天壤。

其次,鑑賞要“真”。絕大多數贗品均是粗製濫造的對象,大量屬於地攤商品,投資者可選擇那些“根正苗紅”的商家或到拍賣行中競拍,風險係數將大大降低。鑑定紫砂壺的真僞,一可從亮色上看,因經人手長期撫摩,面呈現亞光。而新制壺一般質地較疏鬆,顏色偏黃,無光亮的居多。即使有光亮,也是用白蠟或者鞋油打磨上去的。再從文字上看,舊壺的落款皆用陽文,字型極爲工整。新壺如用陽文,字型會因摹仿或顯呆板,或筆劃長短粗細不一。如用舊壺加刻新款,則所刻文字爲陰文。

最後,行情要“準”。在高端市場上清代紫砂壺仍是市場的主體。從歷年紫砂壺成交情況來看,清代紫砂壺就佔了八成,但由於藏家手中的精品壺不願出手,加上明清紫砂壺存世稀少,所以這兩年市場行情較爲低迷。儘管2004年紫砂壺市場價位稍有回升,一件“金沙內用”紫砂提樑壺也以55萬元人民幣的價格高居歷年紫砂壺成交價第二,但整體漲幅仍不大,據專家估計最好的行情應該在兩年以後。市場低迷期正是投資良機。與其花高價拍來一把數萬數十萬的明清紫砂壺,倒不如考慮投資價格適中的紫砂壺,比如收藏紫砂壺,其價位在百元到萬元間不等,一把普通紫砂壺就僅需百元左右,而一些名人手繪紫砂壺,如張大千、齊白石、傅抱石手繪紫砂壺一般價格在4萬到5萬間,投資者須謹慎出手,也可考慮收藏一些現代工藝大師的精品。一般這樣的投資週期比較短,投資金額少,但其升值較快,適合短期投資者考慮。

以上所說的也僅僅是選購收藏紫砂壺的三個基本原則,具體怎樣才能準確把握住這三個字,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作詳細瞭解。

知壺:紫砂壺的四大特性

中國人對紫砂壺的推崇之情由來以久。紫砂壺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代的范蠡——“陶朱公”,但真正製成壺是在明武崇正德年間以後。相傳古時候宜興街頭,一日一僧人突沿街叫賣:“賣富貴土了!誰買富貴土,買了就大富大貴了。”其實僧人指的就是紫砂壺的原料。紫砂壺的泥原料由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俗稱“富貴土”構成,因其產自江蘇宜興,以紫泥爲主,故稱宜興紫砂。紫砂泥料是從礦層中開採出的紫泥,俗稱生泥。紫砂壺除由紫泥、綠泥或紅泥單燒造制外,也會以不同成分配比,不同溫度燒製,呈現紫而不奼,紅而不嫣,黑而不墨,綠而不嫩,如鐵如石,被正文於一器,集白美於三停,遠而望之,黑若鐘鼎陳明庭,追而察之,燦若琬琰浮精英。燒成後的紫砂壺保溫性和透溼性均十分理想,稱其爲:“世間茶具稱爲首”,並非誇張。

紫砂壺何以受到愛茶者的一再追捧呢?主要是由它特有的性質決定的:

首先,紫砂壺經久使用,壺壁積聚“茶鏽”,沸水注入空壺,也會茶香氤氳,這與紫砂壺胎質的氣孔率有關,是紫砂壺獨具的品質。

第二,它的保味功能好,泡茶不失原味,更無茶具本身所帶的異味,聚香含淑,色、香、味俱佳,且香不渙散,得茶之真香真味。《長物志》說它“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

第三,陳茶不餿,暑天越宿不起膩苔,有利於洗滌及保持茶壺自身的衛生。這是由於紫砂壺的陶質壺蓋有孔,能吸收水蒸汽,加速茶水的發酵。

第四,冷熱急變性好,寒冬臘月,壺內注入沸水,絕對不會因溫度突變而脹裂。同時砂質傳熱緩慢,握持壺不會炙手。而且還可用文火烹燒加溫,不會因受火而開裂。

品壺:泥、形、工、款、功

品一把好的紫砂壺,可用五個字來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個字爲藝術標準,後一字爲功用標準。

一是“泥”:紫砂壺得名於世,其根本的原因,是其製作原材料紫砂泥的優越。一句“玩賞揩摩在人手”就能說明紫砂質表感覺的重要性。紫砂手感不同於其它陶泥,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細而不膩,而非紫砂物件就如膜玻璃質器物——粘手,近年來時行的鋪砂壺,正是強調這種質表手感的產物。

二是“形”:紫砂壺之形,在存世各類器皿中最爲豐富,素有“方非一式,圓不一相”之讚譽。大度的愛大度,清秀的愛清秀,古拙的愛古拙,喜玩的愛趣味。從文化角度講,筆者認爲古拙爲最佳,大度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最末。首先紫砂壺是整個茶文化的組成部分,它追求的意境,應爲茶道所追求的“淡泊和平,超世脫俗”,而古拙正與這種氣氛最爲融洽。例如石桃、井欄、僧帽、掇球、茄段、孤菱、梅椿、仿古等等傳統造型,皆是時代沖刷後僅存的優秀作品,以今眼光細細打量,其仍在閃光。

三是“工”:紫砂壺在“工”上,融匯了國畫大寫意的豪放、京劇唱段的嚴謹。在點、線、面三元素上,猶如工筆繪畫一樣,轉彎曲折、抑揚頓挫。面,須光則光,鬚毛則毛;線,須直則直,須曲則曲;點,須方則方,須圓則圓,無半點含糊。按照紫砂壺成型工藝的特殊要求來說,壺嘴與壺把要絕對在一直線上,並且分量要均衡,壺口與壺蓋結合要嚴緊。

四是“款”:“款”即壺的款識。鑑賞紫砂壺款的意思有兩層:一層意思是鑑別壺的作者是誰,或題詩鐫銘的作者是誰。另一層意思是欣賞題詞的內容、鐫刻的書畫,還有印款(金石篆刻)。紫砂壺的裝飾藝術集中國傳統藝術“詩、書、畫、印”四爲一體。一把好的紫砂壺不僅在泥色、造型、製作工夫以外,而且在文學、書法、繪畫、金石諸多方面,給賞壺人帶去美的享受。

五是“功”:“功”是指壺的功能美。近年來,紫砂壺新品層出不窮,如羣星璀璨,目不暇接。制壺人在講究造型的形式美時,容易忽視其功能美。紫砂壺與別的藝術品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是實用性很強的藝術品,它的“藝”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義,“藝”亦不復存在。

選壺:實用、工藝、藝術

紫砂壺將功能性實用品與欣賞性藝術品集於一身,壺藝愛好者在選購紫砂壺時,不妨考量這三方面:

一是紫砂壺的實用性。紫砂壺用於泡茶注茶功能性是優先考慮的。優良的實用功能是指其容積和容量恰當,高矮得當,大者容水數升,小者僅納一杯之量;壺把便於端拿,重心穩當;口蓋嚴謹,出水流暢;讓品茗沏茶可以得心應手。按目前家庭的飲茶習慣,一般二至五人聚飲,宜採用容量 350毫升爲佳,無論手拿手提都只需舉手之勞,所以人稱“一手壺”。

二是紫砂壺的工藝性。既是指製作的技術水準,也是評審壺藝優劣的準則。一把好的紫砂壺除了壺的流、把、鈕、蓋、肩、腹、圈足應與壺身整體比例協調,包括長短、粗細、高矮、方圓、線條的曲直、剛柔和穩重飽滿。點、線、面的過渡轉折交待清楚與流暢。注意觀察壺面是否圓潤、光滑而又質感。用手觸摸壺內壁,看是否精細,察看壺蓋是否有破損,壺身傾注是否落帽,總體上感覺壺形是否自然。

三是紫砂壺的藝術性。紫砂藝術是一種“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藝術創作形式。一把好的紫砂壺,除了講究形式的完美與製作技巧的精湛,還要審視紋樣的適合,裝飾的取材以及製作的手法。再說陶藝家在其創作中會融入獨特的心裏體會,所以必須能夠抒發藝術的語言。既要方便使用,又要能夠陶冶性情,啓迪心靈,給人油然而生的藝術感受。

用壺:五步泡茶法

每個紫砂壺一般只配一種茶,至於配哪種茶,就要視每個紫砂壺的特點,由泥質、大小、造型和開壺工藝等而定。講究飲茶者,大都採用容積一般在800CC-200CC爲主多。高壺小,宜沖泡紅茶;矮壺大,宜沖泡綠茶。一般用紫砂壺泡茶的程序爲:

溫壺溫杯:將茶壺內外和茶杯用開水燒燙,既可淨壺去黴,又可暖壺醒味。

投茶:觀幹茶形,聞幹茶香,選好茶後用茶抄抄起約茶壺容量的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左右的茶葉,投入茶壺。

溫潤泡:把開水注入壺中,然後馬上將水倒出。如果茶湯麪上有泡沫,可注入開水至近乎滿瀉,然後再用壺蓋輕輕颳去浮在茶湯麪上的泡沫。這道工序目的是洗茶和使茶葉在吸收一定水分厚呈舒展狀態,有利於衝第一道茶湯時香氣與滋味的發揮。

衝第一泡:用綠茶時,注入水溫爲攝氏80度爲宜;用紅茶、烏龍茶、普洱茶、沱茶時,水溫保持在攝氏90-100度爲宜。浸泡約60秒後,把壺中的茶湯倒入放有茶濾斗的牛奶杯中(此杯在茶道中稱公平杯),這叫洗茶;然後把奶杯中的茶分別倒入聞香杯和口杯中,隨之可飲。其後每一泡,浸泡的時間適當延長。茶葉衝6到12泡爲宜。泡完茶後,一定要將茶葉從壺中清出,再用開水燒燙。

最後取出壺蓋,壺底朝天,壺口朝地自然風乾,爲防止壺口被磨損,可在地上鋪層吸水性較好的棉布。切勿用洗潔精等清潔劑清洗紫砂壺,因爲紫砂會吸入清潔劑的氣味從而破壞茶香。

養壺:怡情養性

一把價格昂貴的紫砂壺如不細細養護,其價值也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大打折扣。養壺是茶事過程中的雅趣之舉,其目的雖在於“器”,但主角仍是“人”。養壺即養性也。“養壺”之所以曰“養”,正是因其可“怡情養性”也。

在飲茶時,可把茶湯澆在紫砂壺上,這樣茶湯容易被壺熱蒸發,同時,也容易被壺體表面吸收,或在每天早晨清洗茶壺茶具時,用壺中的茶渣在壺體周身潤擦一遍,既可擦去壺身茶垢結渣痕,又能經溼茶葉水磨,使壺體光潤亮澤。在日積月累的茶汁澆洗滌揩下,紫砂壺纔會越發柔和絢麗,人稱此法爲“茶湯養壺”。

新壺初用,不免有點土味,可用細紗布稍加磨擦,用水清洗後,放如較濃的茶葉水鍋裏煮沸晾乾,如此再三,即可沏茶。不論新壺、舊壺,用開水沏茶後,趁壺體表面溫度較高,可用溼毛巾,或乾淨溼布,擦抹壺體,水印旋擦旋幹,反覆多次,壺體溫度降後,亦可用手摩挲,因手掌有油汗,有利於壺體光潤。如此堅持三四月後,新壺大體可發“黯然之光”。

壺的表面會積有茶跡,這就需用養壺毛筆或軟毛牙刷在壺表面經常刷洗,以保持清潔。如此日擦、滌洗,壺的表面會起一層亞光,人稱其爲“包漿”(葆漿),這種亞光不會因高溫高壓沖洗而褪去,甚顯高雅品位。亦有人用油手、油布在壺身揩擦而出現的光,稱爲“和尚光”,一經清潔劑洗滌,亮光隨即褪去,露出塊塊垢疤,甚有破相之嫌,《陽羨名陶錄》雲,“而愛護垢染舒袖摩挲、惟恐拭去曰吾以寶其舊色爾,不知西子蒙不潔,堪充下陳”,所以,切毋將油污垢物沾上壺身,保持壺的潔淨,才能養好壺。

還有一種較爲特殊的養壺法:把瓦片(江南黑土瓦)碾磨成很細的粉末,用六層紗布包紮成枇杷大小的布球,趁茶湯澆在壺體時,紗布球沾上茶湯輕輕順序撫磨壺體使壺體潔淨光潤。在今日,你可採用精細磨料粉末代替瓦片粉末做成紗布球,亦可達到同樣理想的效果。

細選茶葉,入紫砂壺潤泡,耳邊是否飄起唐人盧仝的“七碗茶歌”呢?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B、

紫砂茶具,造型奇巧,呈色古樸,典雅精美,裝飾大方,氣質獨特,集金石、書畫、雕塑藝術於一體,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和實用價值,是爲中華一大瑰寶。紫砂茶壺,造型尤爲新穎奇巧。有的像樹墩,有的如竹節,有的似瓜果;或爲仿生之花木,或爲象形之鳥獸,或爲幾何之圖形,或爲仿古之器皿;“方非一式,圓無一相”,器形萬千,妙不可言;且鐫以詩文,繪以書畫,嵌以金銀,典雅之中顯華貴。難怪紫砂茶壺能獨步天下,飲譽世界,成爲世人鍾愛的收藏珍品了。

紫砂陶的製作工藝還得從紫砂土說起,紫砂陶所用原料是由紫泥、綠泥(本山綠)、紅泥三種;統稱爲紫砂泥,紫砂泥料產於石巖下夾存於甲泥礦層中。本山綠是紫泥層的夾脂,故本山綠泥有“巖中巖”、“泥中泥”之稱。紅泥產於嫩泥礦底部泥料層中,質堅如石,故有硃紅泥之稱,紫砂泥屬於高嶺土,石英雲母類型。其特點含鐵量較高顆料較粗,故其它陶土不能比美。紫泥、綠泥、紅泥三種原料都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根據需要互相配比摻和使用。剛開採的紫砂泥料不能用水直接膨潤,要散放露天,風化陳腐幾個月,然後粉碎,過篩、加水拌和加工成坯伯(半成品)即可制伯。紫砂器不需上釉,經窯燒成1100℃至1200℃氧化焰燒成就可得到色澤雅緻、質地堅細耐用的紫砂器。紫砂的色澤以紫紅色爲主,因而稱爲紫砂陶,由於原料的不同配比摻搭還可以得到硃砂紫,深紫栗色、梨皮、海棠紅、天青、青灰、墨綠、黛黑等等不同的顏色。

紫砂泥優良性能及特點表現在:1.可塑性能,比其它陶瓷原料或粘土更聽話,允許成型範圍極寬,比一般陶土不同,經高溫燒成不易變型,成品和坯體收縮率僅爲百分之十。2.紫砂器經高溫燒成後,成品能保持百分之二的吸水率,和百分之二的氣孔率。3.紫砂器裏外均不上釉,用作茶具,其沒出物不會產生某種不良影響。4.紫砂器能經受冷熱急變,冬天泡茶決無爆裂之慮,能放在文火上燉燒不會炸損,由於傳熱緩慢,使用時握摸不易炙手。5.紫砂壺經久耐用,滌拭日加,自發黯然之光,入手可鑑,於是器身玉色晶光,氣息溫雅,並以邊喝邊把玩摩挲爲樂事。

C、

紫砂壺造形法,及鑑定標準:

(一) 幾何型;(二)自然型;(三)筋紋型,大體爲三種。

1、幾何型,俗稱爲光貨,光貨的設計製作是最能鑑別功力的,光貨是指整個徒刑中不同形體部位,要求是每個過程都要做到有骨有肉,骨肉亭均,都要有自己的特質、性格和規範,這些明確要求就要看簡單的線形,比較豐富的內容,供人們審視功力優劣,審美情趣因人而異,功力優劣難以強求一致,但是在統一中求變化,應該到方非一式,圓不一樣,在變化中求統一,如傳統的掇球,竹鼓壺、漢君壺、合盤壺、四方壺、提璧壺、洋桶等等。

2、自然型的茶具比較直接摸擬自然界固有物或人造物,來作爲造形的基本形態,行話稱爲“花貨”。在這一類作品中摸擬客觀形象時,又分爲二種,一種是直接將某一種對象的典型物,演變成壺的形狀如南瓜壺、柿扁壺、梅段壺,另一種是幾何類,在壺筒上,選擇恰當的部位,用裝飾手法的雕刻或透雕的方法把某種典型的形象附貼上,如常青壺、報春壺、梅型壺、竹節壺等等。按紫砂茶具特有的形式美加以整理,通常說是變型處理。

3、筋紋型是紫砂藝人在長期生產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一種壺式。筋紋與筋紋之間的型體處理大致有三種:第一種是菱花式壺,第二種是菊或瓜果類式的紋樣製作的壺,第三種是第二種的,筋紋與筋紋之間呈凹進的元線條狀。

鑑定紫砂壺優劣標準可歸納爲四個要素;三個主要因素,五個字來概括;

1、四個要素:如果抽象地講此砂壺藝的審美,可以總結爲形、神、氣、態四要素。“形”即形式的美,作品的外輪廓,也就是具象的面相。“神”即神韻,一種能令人意會體驗出精神的意味。“氣”即氣質,壺藝所有內涵的本質美;“態”即形態,作品的高、底、肥、瘦、剛、柔、方、圓的各種姿態,從以上幾個方面貫通一氣纔是一件完美的好作品。

2、評價一件紫砂壺的內涵,必須具備三個主要因素:

完美的形象的結構,精湛的製作技巧和優良的實用功能。形象結構是指壺的嘴、扳、蓋、紐、腳,應與壺身整體比例相協調。精湛的技藝,是評審紫砂壺藝優劣的準則。優良的衫功能是指容積和重量的恰當,壺扳、執握、壺的周圍合縫,壺嘴出水流暢,同時也要考慮色地和圖案的脫俗和諧。

什麼是正宗紫砂、紫砂泥原料的性能、化學成份,分子結構,吸水率,透氣性、紫砂壺泡、注茗的功能、壺的造型、色的色澤、工藝技巧、以及裝飾手段、藝術風格、名人名作、歷史沿革,欣賞紫砂、亦淺、亦深、亦玄、亦神,關健在於你如何進入賞壺之門,來加於體會。紫砂壺歷來多分成四個檔次:日用品壺(即大路貨)、工藝品壺(即細貨)、特藝品(即名人名家的作品)、藝術品(富於藝術生命的作品)。用五字法來概括:即,“泥、形、工、款、功”。前四個字屬於藝術標準,後一個字爲功標準。

一是“泥”,紫砂壺得名於世,固然與它的製作技法分不開,但根本的原因是紫砂泥的特殊優越性能更重要,許多陶瓷專著分析紫砂原材料時,均說含有氧化鐵的成份,其實含有氧化鐵的泥,全國各地多有,但別處就產生不了紫砂,只能有紫泥,這說明的關健不在於氧化鐵,而在於紫砂的“砂”字。根據現代科學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確有與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樣的紫砂泥其結構也不盡相同,由於原材料油,帶來的功能效用給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盡相同,所以評價一把紫砂壺的優劣,首先應該是紫砂泥質的優劣。

二是“形”。紫砂壺之形,是存世的各器皿中最豐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圓不一樣之讚譽。如何評價這些造形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爲藝術的社會功能是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種各樣的人,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心理,即大度的愛大度,清秀的愛清秀,古拙的愛古拙,喜玩的愛趣味,人各有愛,不能強求,筆者認爲古最佳,因爲紫砂壺屬整個茶文化的組成部分,它追求的意境,應該是茶道 所追求的意境,茶道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平和”“超世脫俗”。而古拙正與這種氣氛最爲融洽,所以古拙爲最佳。紫砂壺的造形全憑感覺,制壺的講等樣,等勢,按造形學講就是“均衡”。講許多高深的理論很可能越講越講不清。不是有名俗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藝術上的感覺全靠心聲的共鳴,心靈的理解,即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

三是“工”。藝術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國畫的大寫意,是屬於豪放之列,而紫砂壺的造形技法與國畫之工筆技法,有着同工異曲之妙,也是十分嚴謹的,如點、線、面是構成紫砂壺形體的基本原素,在此砂壺成型過程中,必須清清楚楚,猶如工筆繪畫一樣、起筆落筆、轉彎曲折、抑楊頓挫都必須交待清楚。面須光則光,鬚毛則毛;線須直則直,須曲則曲;點須方則方,須圓則圓,都不能有半點念糊。否則就不能算是一把合格紫砂壺。按照紫砂壺的成型工藝特殊要求,壺嘴與扳要絕對在一直線上,並且分量要均衡;壺口與壺蓋結合要嚴緊。以上這些都屬於手工的要求。

四是“款”。款即是壺的款識。鑑賞紫砂壺款有二層意思,一層意思是鑑別壺的優劣,壺的製作者、題詞、鐫銘的作者是誰,另一層意思是欣賞紫砂壺面上題詞內容,鐫刻的書畫內涵和印款。紫的裝飾藝術也是中國傳統裝飾藝術後部分,它具有傳統的“詩、書、畫、印”四化位一體的顯著特點,所以欣賞一把紫砂壺除了看神經質泥色、造形、製作的功夫外,還有文學、書法、繪畫、金石等等方面。所以一把紫砂壺的欣賞能帶給人們更多更美的享受。

五是“功”。所謂功是指壺的功能美。近年來。紫砂壺的新品層出不窮、但是有些製作藝人只講究造形美而往往忽視功能閏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些公平直接影響此砂壺功能的發揮,的的紫砂壺甚至會出現“中看不中用”的情況。其實紫砂壺與別的藝術品最大的區別應於紫砂壺具有很強實用性。它的“藝”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義。“藝”亦不復存在了,所以千萬不要忽視紫砂壺的功能美。紫砂壺的功能美有那些表現呢?1.容量適度。2.高矮得當。3.口蓋得嚴緊。4.出水要流暢。按目前大多飲茶者的習慣而言,一般容量最好在200-350毫升爲最佳,其容量在四杯左右。手摸手提只需一手之勞。故稱爲一手壺。紫砂壺的高矮,各有用處,高壺口小,宜泡紅茶;矮壺口大,宜泡綠茶;但又必須適度,過高則茶易失味,過矮則茶易從壺口溢出,壺嘴出水也很關健,凡此種種都屬於功能美的標準。

參考資料:http://www.qingyun.com/column/yinshi/chaju/zhonglei.htm